一、Loess-Paleosol-Sequences in South Germany-Stratigraphy,Paleoclimate and Connections with River Terraces(论文文献综述)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1](2021)在《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中国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为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陆相第四系岩性多变,相比已建立起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的海相地层来说,中国陆相第四纪地层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年代地层系统,这为地层的跨区域识别和对比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思路之一是针对陆相地层的岩性分布特征,分区域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这个地层划分框架的指导下,将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分为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戈壁、网纹红土、河湖相和山麓堆积、洞穴/裂隙堆积及其他类型岩石地层几大类,海相地层按照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划分,并在每一类地层单元下遵循岩性组合、地貌类型和构造背景相似的原则进行归纳,分区域探讨并总结近年来与其相关的代表性研究进展,为早日建立统一的陆相第四系年代地层系统贡献力量。
连悦辰,刘秀铭,何玲珊,周声芳,綦昕瑶[2](2022)在《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土由风积形成,黄土堆积的地层不仅记录了古气候冷暖变化,地表分布的黄土区常常是旱作农业高度发展地区,并可能发展为古文明起源地,如中国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古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伊朗西部地区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途径地;位于两河下游的波斯湾入海口附近,分布着大面积尚未被认识的风成黄土。文章通过对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Shooshtar(SH)地区所采集的疑似风成沉积物样品进行系统的环境磁学、粒度、稀土元素,以及漫反射光谱测量,探究该剖面的磁学性质及其磁性增强机制,以发掘其蕴含的环境信息。结果表明:SH剖面具有风成黄土粒度分布特征和风积物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磁性矿物以软磁性矿物磁铁矿和磁赤铁矿为主,并含少量硬磁性矿物针铁矿和赤铁矿,磁性颗粒以粗SSD颗粒为特征。该剖面磁性的增强受微弱的成壤作用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共同影响,而外源输入的磁性矿物贡献更显着,SH剖面与东北部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增强机制相似,但又存在区别,主要源于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差异和区域降水差异所导致的成壤强度不同。
马玉凤,李双权,杜军,王朝栋,郭仰山[3](2021)在《河南黄土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黄土是记录新生代晚期以来全球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的最好载体。河南黄土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过渡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详实地记录了区域古气候短周期的演替旋回。首先,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土研究,对河南黄土发育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然后,阐述了河南地区黄土分布及其地貌类型、黄土地层的划分、全新世黄土的研究以及黄土与考古文化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4个热点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河南地区黄土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作了归纳与总结。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4](2021)在《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文中提出渭河盆地渭河及其各支流演化历史与区域构造、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盆地内各河流阶地的成因和演化是研究渭河盆地环境演变的重要科学问题。河流阶地之上黄土的磁性地层学被普遍用来获得盆地内河流阶地形成的年龄。尽管粉尘物质在第四纪以来覆盖了盆地大范围区域,河流阶地形成与粉尘物质最终保存在阶地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所以,尽管借鉴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区域对比,能够推断河流阶段的年代范围,仍需更多绝对年龄方法对其进行约束。本文通过渭河盆地内渭河不同支流河流阶地形成年代、拔河高度等的综合分析,结合大范围区域隆升过程及第四纪气候演化序列对比,发现并不是所有气候变化的重要节点就有相应的河流阶地形成,河流阶地年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提出渭河盆地河流演化与构造运动造成潜能及气候变化诱发这些潜能的释放密切相关。所以,渭河盆地河流阶地主要是在大范围的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的构造—气候旋回阶地。渭河盆地水系演化史的重建对全面认识黄河中游水系早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解决渭河、黄河贯通三门峡的争议,但还需要更多可靠的不同河流地质证据和多种分析数据的印证和约束。
史运坤[5](2021)在《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门源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边缘区,既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又是现代东亚季风区和中纬度西风区的交汇区域,地理位置特殊,是研究气候变化和地表响应极佳的实验场所,但是该区域研究工作极少,年代记录缺乏,因此本文选择门源盆地风成黄土剖面和其他辅助剖面作为重建古环境的载体研究该区域环境演化过程。本研究选择门源盆地YHC黄土剖面和其他9个辅助剖面开展了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可靠的年代框架。结合古气候代用指标磁化率、粒度、色度、SOC、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重建了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最后,通过对比全新世西风区及东亚季风区已有气候记录,探讨了门源盆地全新世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基于以上研究获得如下新的认识:(1)YHC黄土剖面中大量指标对门源盆地环境变化过程的指示意义相似,但在细节上存在些许差异,因此研究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需要选用多种指标进行综合对比才能获取更准确的信息。(2)通过高密度OSL建立门源盆地39~0 ka的年代框架,在35~24 ka和21~14 ka有两处明显的地层缺失,应为侵蚀间断,由冰川作用和风力侵蚀导致。(3)整合多种环境指标,重建39 ka以来门源盆地古环境演化,可分7阶段:39~35 ka气候由暖湿向干冷转化,气候波动幅度增大;35~24 ka,地层缺失;24~21 ka气候达到最干冷期,冰川作用强烈,导致地层侵蚀,冰碛沉积、冰水沉积等特殊事件频发;21~14 ka,气候改善,冰川消退,冲洪积事件频发,风力强劲,地层受到侵蚀;14~8.5 ka,气候趋于暖湿化,降水显着增加,冲洪积事件频发,8.5ka达到最暖湿期;8.5~4 ka,气候最暖湿期;4~0 ka,气候由最暖湿向干旱化变化。(4)对比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亚季风区、中纬度西风区的环境过程,该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主要由东亚季风所控制,同时也受中纬度西风的影响。
潘保田,胡振波[6](2021)在《黄河中游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相对抬升发育阶地研究》文中指出揭示河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抬升的机制是理解流域地貌演化以及水系发育过程的基础,其核心难题是如何充分认识它们在阶地发育中扮演的角色。以往的研究倾向于分开讨论气候变化和地表抬升在河流阶地发育中的作用,认为河流堆积/侧蚀和下切行为分别与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对应,或者将阶地作为地表抬升的直接证据。首先,从上下游河段对比的视角初步解释了黄河中游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相对汾渭盆地抬升发育阶地的过程。1.2Ma以来黄河下蚀鄂尔多斯地块和峨眉台地分别形成了7级阶梯状阶地和6级堆积阶地序列。黄土地层分析结合年代学研究揭示这些阶地面都直接上覆一层古土壤,指示它们形成于气候由冰期向间冰期的过渡阶段,即使在沉降的盆地依然如此。然而,黄河中游并没有在1.2Ma以来的每一次冰期向间冰期转换都发育阶地,说明气候虽能通过控制河流堆积-侧蚀与下切行为的转换决定阶地的形成时代,但其本身并不是阶地形成的唯一控制因素。在峨眉台地沉降的背景下,黄河无法形成正常的阶梯状阶地序列,取而代之的是堆叠的阶地序列(阶地越年轻拔河高度越大);而当鄂尔多斯地块相对汾渭盆地抬升缓慢时,黄河仅能在极为干旱的冰期向间冰期过渡阶段形成阶地;相比之下,它们相对汾渭盆地抬升速率都足够快速时,驱动黄河近乎对每一次的冰期向间冰期转换都能做出响应而发育阶地。以上黄河中游阶地与气候和地表抬升的对比模式揭示出,快速地表抬升也是阶梯状阶地序列发育不可或缺的因素,能驱使河流在冰期向间冰期过渡阶段显着下切,拉大相邻阶地面垂直距离从而利于后期保存。因此,研究认为黄河中游发育的系列阶地是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相对汾渭盆地抬升的结果。
王晓伟[7](2020)在《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毛乌素沙地位于亚洲季风边缘区,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而其南部与黄土高原相连,构成了沙漠-黄土边界带的一部分。沙地东南缘沉积地层类型丰富,保存有第四纪以来相对完整的风成砂/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很好地记录了区域气候变化和沙地演化历史;同时,也是研究沙漠-黄土边界带空间范围动态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以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白界(BJ)剖面和锦界(JJ)剖面沉积地层变化以及沉积物粒度、烧失量、磁化率、元素等代用指标,结合石英(OSL)以及钾长石(pIRIR)释光测年结果,探讨了晚第四纪以来黄土沉积过程、毛乌素沙地时空演化及区域气候环境变化。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毛乌素沙地东南缘2个风成剖面黄土-古土壤沉积特征与黄土高原典型剖面较为一致,但剖面中粗颗粒含量普遍较高。白界剖面沉积了晚中更新世至末次间冰期的黄土-古土壤-风成砂地层,对应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序列;JJ剖面下伏黄土地层,以风成砂沉积地层为主,底部风成砂的年龄为120.7±11.0ka。2、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区域气候由暖湿转向冷干时,沉积地层表现为由黄土沉积向风成砂沉积的快速转换,并伴随着植被退化而导致的地表风力侵蚀加剧,地层出现沉积间断,毛乌素沙地向东、南扩张,黄土沉积的范围则向南收缩。气候由冷干转向暖湿时,植被广泛发育,沉积物类型由风成砂向砂质古土壤或黄土逐渐过渡,沉积地层相对连续,黄土沉积的范围向北扩张。3、毛乌素沙地至少在晚中更新世时期就已经存在,BJ剖面底部沉积的砂质黄土地层表明,在230.1 ka以前毛乌素沙地距白界地区较近;230.1-225.4 ka期间毛乌素沙地东南部得以固定,沙地范围向北收缩。MIS 5d期间,研究区发育风成砂地层,表明毛乌素沙地在这一时期向南扩张,并伴随着强烈的风蚀作用,白界剖面出现沉积间断。MIS 5c-5a期间,毛乌素沙地再次向北收缩。锦界剖面沉积的风成砂地层则显示毛乌素沙地分别在120.7 ka、44.7 ka和1.4 ka前后扩张。4、结合前人提出的黄土高原北部黄土沉积存在沉积间断的事实,我们的结果表明,现代黄土高原上风向区域分布的典型黄土在冰期时遭受强烈侵蚀,成为下风向黄土沉积的重要物源,可能导致同期黄土高原黄土沉积通量相应增加,而粒度组成则变化不大的现象。这一过程无疑增加了黄土沉积序列代用指标解释的复杂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理解。
王少凯[8](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张天宇[9](2020)在《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扩展导致亚洲大陆内部强烈的构造变形,并对周边地区的地貌格局和环境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高原东北缘是现今高原最新的和正在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造变形与地貌演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西南缘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块及秦岭造山带三者交汇的部位,是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前缘,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两大构造边界断裂——海原—六盘山—宝鸡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在此交接并控制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在地理位置上,鄂尔多斯西南缘自西北向东南由强烈挤压缩短变形的六盘山冲断带转变为断陷拉张的渭河盆地,是挤压逆冲与走滑拉张应力体制交接转换的部位。因此,鄂尔多斯西南缘是正确认识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时间、机制、过程及区域构造变形交接转换等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然而,研究区第四系覆盖严重,晚新生代以来,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认识还比较模糊,对其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动力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这些问题限制了对青藏高原横向扩展及周缘影响等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理解。本文针对盆地沉积充填过程、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序列及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动力机制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以期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横向扩展提供帮助。围绕上述科学问题,论文通过地层序列对比、沉积充填特征、沉积—构造演化、第四纪地貌面过程等综合研究,建立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地层—年代格架,探讨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建立了千河盆地地貌面发育序列,确定了其形成年代,恢复了地貌面发育演化历史;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历史,探讨了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新构造活动以来的盆地演化的其动力学机制。论文主要获得以下几方面具体结论:(1)研究区渭河盆地主要发育灞河组(N1b)、蓝田组(N2l)、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千河盆地晚新生代以来主要发育甘肃群(N1-2G)、三门组(N2-Q1s)及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根据凤翔标准钻孔古地磁年代学结果,蓝田组红粘土年龄为8.26~2.5Ma,三门组(N2-Q1s)下部湖相沉积年龄为4.5~3.6Ma,上部河流相与风积相交替沉积地层年龄为3.6~2.5Ma,第四系黄土地层最早沉积年龄为2.5Ma;千河盆地内甘肃群(N1-2G)年龄为8.26~3.6Ma,三门组湖相沉积(N2-Q1s1)年龄为4.5~3.6Ma,三门组砾石层(N2-Q1s2)发育的年代介于3.6~2.0Ma之间,第四纪黄土最底层年龄为2.0Ma。(2)8.26~4.5Ma之间,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远程效应的影响,研究区总体构造隆升,千河盆地甘肃群与渭河盆地西端蓝田组主要发育风成红粘土,处于“红土高原”演化阶段。4.5Ma左右,受鄂尔多斯逆时针旋转产生的局部NE-SW向拉张应力影响,鄂尔多斯西南缘沿陇县—岐山—马召断裂发生断陷,开始发育“古三门湖”,形成湖相沉积。(3)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千河盆地内发育两个重要的沉积—构造界面,代表盆地演化过程中两次重要的构造事件。一是甘肃群顶部夷平面,约形成于3.6Ma,代表研究区响应青藏运动A幕,发生差异性升降运动,地貌强烈分异,千河盆地沿千阳断裂发生断陷,千阳隆起快速隆升,千河盆地与渭河盆地西端分割;二是2.0Ma发育的山麓剥蚀面,代表研究区对青藏运动C幕的响应,整体进一步抬升,开始接受黄土堆积,并开始向现代水系发育阶段发展。(4)第四纪期间受青藏高原幕式隆升和气候旋回的影响,千河两岸发育不对称河流阶地,北岸发育五级河流阶地,南岸发育四级河流阶地。千河北岸五级阶地分别形成于1.176Ma、0.778Ma、0.504Ma、0.131Ma和0.039Ma,南岸四级阶地分别形成于0.778Ma、0.375Ma、0.131Ma和0.039Ma。(5)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过程总体可划分为晚中新世—早上新世红土高原发育,早上新世盆地初始裂陷,晚上新世—早更新世盆地差异性升降运动,早更新世台塬地貌及现代水系雏形形成以及早更新世中期以来阶段性隆升及河流阶地发育五个阶段。该演化过程反映青藏高原东北向扩展是其形成发展的动力背景。结合区域新构造运动背景,本文认为青藏高原以秦岭造山带向东挤出和陇西地块向东推挤作为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并且在时空上总体呈现出逐步向北东向扩展的特征,这种特征并不支持青藏高原刚性扩展的“大陆逃逸”非连续变形模型,更倾向于“连续变形”模型。
李洋[10](2019)在《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地关系研究作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一直以来广受关注。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爆发,人地关系愈发紧张。科学认识人地关系,用人地关系客观规律指导人类社会活动,已成为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持续变暖,气候极端事件频频发生,渭河上游天水地区以及我国广大山区泥流灾害频发,损失惨重,泥流灾害研究迫在眉睫。以古论今,通过对黄土-古土壤地层中记录的全新世古泥流灾害事件进行研究,重建古泥流灾害发生的气候背景和人地关系。这对当前气候不稳定、人地关系紧张背景下泥流灾害的防治和未来灾害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本文以渭河上游地区天水赵家崖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综合临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对比、光释光测年和地区文化年代数据成果,建立起地层年代框架,同时根据剖面3层水平沉积层中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和地层叠覆关系判断出3期泥流事件的发生年代;通过对粒度和磁化率数据的分析,揭示出渭河上游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在野外宏观观察判断的基础上,通过>0.1mm颗粒筛选及观察、粒度以及基于粒度数据的端元分析,进一步确定3层水平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综合分析鉴别3层水平沉积物为古泥流沉积物;基于3期古泥流的发生年代以及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的情况,对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波动事件和古人类活动演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得出ZJY剖面所含3期古泥流事件正是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综合产物。以上研究结论如下:(1)综合临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地层对比、光释光测年和地区文化断代成果,建立起地层年代框架,同时根据剖面3层泥流沉积层中所含古人类文化遗物和地层叠覆关系判断出3期泥流事件的大致发生时间为:第一期大约发生在7000~6000a B.P.期间,第二期大约发生在5500~4800a B.P.期间,第三期大约发生在4200~4000a B.P.期间。三期古泥流事件均发生于全新世中期。(2)通过对ZJY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样品粒度及磁化率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天水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大致经历了 3个演化阶段:全新世早期(11500~8500a B.P.),气温相对末次冰期快速升高,东亚夏季风增强,降水量增加,气候处于干冷向暖湿转变的时期,总体来说气候相对干旱不稳定;全新世中期(8500~3100a B.P.),东亚夏季风强盛,占据主导地位,气候暖湿,土壤风化成壤强烈,同时,气候表相处很强的不稳定性,出现多次气候恶化事件;全新世晚期(3100a B.P.至今),气候较全新世中期再次恶化,由暖湿向干冷转变,生物风化成壤减弱,加之人类活动导致地表水土流失,气候更趋干旱。与此同时,古土壤对应时期的粒度曲线和磁化率曲线均变现为多次波动,表明该地区全新世中期气候在总体温暖的背景下存在多次气候波动。(3)在野外宏观观察判断3层水平沉积物为泥流沉积物的基础上,通过>0.1m m颗粒筛选及观察、粒度以及基于粒度数据的端元分析,进一步确定3层水平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沉积特征,综合分析鉴别3层水平沉积物为古泥流沉积物,剖面记录了全新世三期古泥流事件,三期事件分别发生多次小的泥流事件,其中第一期发生4次泥流小事件;第二期发生2次泥流小事件;第三期发生1次泥流小事件。(4)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在7000~6000a B.P.、5500~4800a B.P.和4200~4000a B.P.期间发生过显着气候突变,ZJY剖面发现的3期古泥流沉积事件正是这些气候突变的产物。与此同时,剖面3期泥流沉积层中分别发现了师赵村二期文化遗物(5800~6800a B.P.)、马家窑文化遗物(4800~5300a B.P.)和齐家文化遗物(3950~4200a B.P.),这进一步表明剖面发现的古泥流事件与人类活动存在一定关系。在人类文明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利用程度一步步加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显着改变了地表原生植被和地表形态,加剧了地表脆弱性,在降雨变率陡增的气候突变时期,短时剧烈的强降水冲刷脆弱的地表,流水和滑坡体汇集于上游沟道中。黄土颗粒、砾石以及人类遗物在流水的裹挟下不断向下运移,最终在下游沟口低洼平缓处堆积,形成了 ZJY剖面记录的三期古泥流事件。
二、Loess-Paleosol-Sequences in South Germany-Stratigraphy,Paleoclimate and Connections with River Terrac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oess-Paleosol-Sequences in South Germany-Stratigraphy,Paleoclimate and Connections with River Terraces(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第四系划分 |
1.1 下更新统泥河湾阶 |
1.2 中更新统周口店阶 |
1.3 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 |
2 中国陆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2.1 黄土-古土壤序列 |
2.2 沙漠及戈壁 |
2.3 网纹红土 |
2.4 河湖相及山麓堆积 |
2.4.1 北方区 |
2.4.2 青藏高原区 |
2.4.3 南方区 |
2.5 洞穴及裂隙堆积 |
2.6 其他岩石地层类型 |
3 中国海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3.1 碎屑堆积 |
3.2 生物礁沉积 |
4 结论 |
(2)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括及采样 |
1.2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常温磁学参数 |
2.1.1 磁化率(χ)和百分频率磁化率(χfd%) |
2.1.2 等温剩磁(IRM)和S-ratio |
2.1.3 非磁滞剩磁磁化率(χARM)与剩磁矫顽力(Bcr) |
2.2 高温磁学性质 |
2.3 漫反射光谱(DRS) |
2.4 粒度结果 |
2.4.1 粒度参数 |
2.4.2 粒度曲线和粒度相 |
2.5 稀土元素(REE) |
3 讨论 |
3.1 Shooshtar剖面的沉积成因 |
3.2 伊朗西部Shooshtar剖面黄土的磁性矿物特征 |
3.3 SH剖面磁性增强机制 |
3.3.1 SH剖面的外源输入 |
3.3.2 SH剖面与伊朗东北部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差异 |
3.3.3 SH剖面磁化率的增强机制 |
4 结论 |
(3)河南黄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历史 |
2 研究进展 |
2.1 河南黄土分布与地貌划分 |
2.2 黄土沉积物的类型和特征 |
2.2.1 黄土与次生黄土。 |
2.2.2 黄土的物质来源和成因。 |
2.2.3 黄土的土壤特征。 |
2.3 河南黄土地层的沉积环境 |
2.3.1 黄土地层的时间和划分。 |
2.3.2 黄土记录的环境变化。 |
2.3.3 邙山黄土的地层及其环境意义。 |
2.4 河南全新世黄土的研究 |
2.4.1 全新世黄土记录的环境变化。 |
2.4.2 黑垆土的特征。 |
2.5 黄土与考古文化研究 |
3 存在的问题 |
(4)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渭河盆地河流阶地分布特征及时代划分 |
2.1 阶地分布特征 |
2.2 阶地形成时代划分 |
3 渭河盆地阶地成因探讨 |
3.1 气候成因 |
3.2 构造成因 |
4 渭河盆地东部边缘河湖演化争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1.1 古气候的研究意义 |
1.1.2 青藏高原的研究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多材料记录的环境变化 |
1.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年代学研究 |
1.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季风和西风研究 |
1.3 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内容 |
1.3.1 拟解决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 |
2.1 .区域自然地理状况 |
2.2 .研究剖面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光释光样品年代测量 |
3.1.1 光释光原理 |
3.1.2 释光样品处理 |
3.1.3 剂量率测定 |
3.1.4 纯度检验和De测试 |
3.1.5 OSL流程 |
3.2 粒度参数指标 |
3.2.1 粒度的沉积学意义 |
3.2.2 粒度的测试 |
3.3 磁化率参数指标 |
3.3.1 磁学的沉积学意义 |
3.3.2 磁化率的测试 |
3.4 色度参数指标 |
3.4.1 色度的沉积学意义 |
3.4.2 色度的测试 |
3.5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
3.5.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5.2 元素地球化学的测试 |
3.6 土壤有机碳指标 |
3.6.1 土壤有机碳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6.2 土壤有机碳的测试 |
3.7 碳酸盐指标 |
3.7.1 碳酸盐指标的沉积学意义 |
3.7.2 碳酸盐的测试 |
3.8 软件使用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OSL结果 |
4.1.1 剂量率分析 |
4.1.2 石英OSL释光特征分析 |
4.1.3 年代结果 |
4.2 粒度参数结果 |
4.2.1 粒度组成特征 |
4.2.2 沉积判别 |
4.2.3 沉积组成特征 |
4.2.4 粒度参数特征 |
4.2.5 沉积动力特征 |
4.2.6 粒度敏感因子提取 |
4.3 磁化率参数结果 |
4.4 色度参数结果 |
4.5 元素地球化学 |
4.5.1 常量元素 |
4.5.2 微量元素 |
4.5.3 稀土元素 |
4.6 有机碳结果 |
4.7 碳酸盐结果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门源盆地各指标相关分析 |
5.2 门源盆地的时间序列 |
5.3 门源盆地39 ka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 |
5.4 门源盆地黄土动力学分析 |
5.5 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异同 |
5.6 青藏高原东北部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黄河中游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相对抬升发育阶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概况 |
2 黄河中游阶地序列与年代 |
2.1 晋陕峡谷中部吴堡黄河阶地序列与年代 |
2.2 汾渭盆地南赵黄河阶地序列与年代 |
3 讨论 |
3.1 黄河中游下切速率及反映的地表相对抬升 |
3.2 黄河中游响应地表相对抬升和气候变化发育阶地的过程 |
4 结论 |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黄土古气候研究概述 |
1.2 黄土物源研究概述 |
1.3 毛乌素沙地风沙活动研究概述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气候 |
2.3.1 气温 |
2.3.2 降水 |
2.3.3 蒸发与相对湿度 |
2.3.4 大风日数及尘暴 |
2.4 土壤与植被 |
2.5 水文情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样品采集 |
3.2 沉积地层 |
3.2.1 白界剖面 |
3.2.2 锦界剖面 |
3.3 粒度 |
3.4 元素 |
3.5 磁化率 |
3.6 烧失量 |
3.7 年代 |
第四章 结果与解释 |
4.1 年代 |
4.2 粒度 |
4.2.1 粒度频率曲线 |
4.2.2 粒度组成地层变化 |
4.3 磁化率 |
4.4 烧失量 |
4.5 元素 |
4.5.1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 |
4.5.2 常量元素富集迁移 |
第五章 讨论 |
5.1 风成沉积地层层序与区域环境变化 |
5.1.1 沉积地层 |
5.1.2 区域环境重建 |
5.2 毛乌素沙地时空变化 |
5.3 毛乌素沙地动态演化对黄土沉积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认识及存在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1.2.3 晚新生代层状地貌面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区域地形地貌 |
2.1.2 区域气候植被特征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区域主要断裂 |
2.2.3 区域地层序列与岩浆岩 |
2.2.4 研究区晚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场特征 |
2.3.3 综合物探反演 |
2.4 区域构造地貌划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新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3.1 区域新构造演化 |
3.1.1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晚中新世的构造隆升 |
3.1.2 六盘山地区新构造演化 |
3.1.3 陇西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4 鄂尔多斯地区新构造与沉积演化 |
3.1.5 秦岭新构造运动演化 |
3.2 主要边界断裂带的新构造演化 |
3.2.1 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 |
3.2.2 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构造演化 |
3.3 区域新构造演化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层划分与沉积体系 |
4.1 区域地层划分及存在问题 |
4.1.1 区域晚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 |
4.1.2 研究区以往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 |
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2.1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典型剖面特征 |
4.3 研究区晚新生代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 |
4.3.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3.2 沉积体系分析 |
4.4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分析 |
4.4.1 研究区可参考的晚新生代标准地层年代剖面 |
4.4.2 研究区晚新生代地层形成年代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5.1 新生代沉积底部不整合 |
5.2 千河盆地晚中新世—上新世地层沉积充填特征 |
5.2.1 千河盆地甘肃群(N_(1-2)G)沉积充填特征 |
5.2.2 千河盆地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2.3 千河盆地内甘肃群及三门组顶部夷平面 |
5.3 渭河盆地西端晚中新世—上新世沉积充填特征 |
5.3.1 渭河盆地西端灞河组(N_1b)、蓝田组(N_2l)沉积充填特征 |
5.3.2 渭河盆地西端三门组(N_2-Q_(1s))沉积充填特征 |
5.4 鄂尔多斯西南缘“古三门湖”消退及其新构造意义 |
5.4.1 三门组湖相沉积物特征 |
5.4.2 三门组湖相沉积期气候环境演化 |
5.4.3 古湖泊消退及新构造意义 |
5.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四纪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演化 |
6.1 千河盆地层状地貌面序列 |
6.1.1 千河盆地貌面的识别 |
6.1.2 千河盆地地貌面空间分布特征 |
6.1.3 千河盆地地貌面结构特征 |
6.2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 |
6.2.1 千河盆地地貌面年代学研究方法 |
6.2.2 千河盆地地貌面形成年代 |
6.3 千河河流阶地的成因 |
6.3.1 河流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3.2 河流发育对构造的响应 |
6.4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4.1 千河盆地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解体 |
6.4.2 千河水系形成演化过程 |
6.5 渭河水系形成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早期“红土高原”发育的地质背景 |
7.2 上新世初期“红土高原”的解体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响应 |
7.3 晚上新世千河盆地断陷、夷平面解体及新构造意义 |
7.4 第四纪层状地貌面形成演化及构造意义 |
7.5 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机制 |
结论与存在问题 |
结论 |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人地关系研究进展 |
1.2.2 黄土地层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古泥石流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研究地点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地质构造 |
2.1.4 气候水文 |
2.1.5 泥流灾害概况 |
2.1.6 古人类文化概况 |
2.2 研究剖面概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地层年代框架建立 |
3.1 实验方法 |
0.1mm颗粒的测定方法'>3.1.1 >0.1mm颗粒的测定方法 |
3.1.2 粒度的测定方法 |
3.1.3 磁化率的测定方法 |
3.1.4 端元分析与分析方法 |
3.2 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 |
第4章 渭河上游全新世气候背景分析 |
4.1 磁化率特征分析 |
4.2 粒度特征分析 |
第5章 ZJY剖面全新世古泥流沉积事件鉴别 |
5.1 古泥流沉积事件的野外鉴别 |
5.2 古泥流沉积事件的室内分析鉴别 |
0.1mm颗粒特征分析'>5.2.1 >0.1mm颗粒特征分析 |
5.2.2 剖面粒度特征分析 |
5.2.3 粒度端元特征分析 |
第6章 渭河上游全新世古泥流沉积事件成因分析 |
6.1 第一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
6.2 第二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
6.3 第三期古泥流沉积事件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Loess-Paleosol-Sequences in South Germany-Stratigraphy,Paleoclimate and Connections with River Terraces(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伊朗西部Shooshta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增强机制研究[J]. 连悦辰,刘秀铭,何玲珊,周声芳,綦昕瑶. 第四纪研究, 2022(01)
- [3]河南黄土研究进展[J]. 马玉凤,李双权,杜军,王朝栋,郭仰山.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21(04)
- [4]渭河盆地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气候意义[J]. 王迎国,常宏,周卫健. 地质论评, 2021(04)
- [5]门源盆地黄土记录的古环境演化[D]. 史运坤. 青海师范大学, 2021(12)
- [6]黄河中游响应气候变化和地表相对抬升发育阶地研究[J]. 潘保田,胡振波. 冰川冻土, 2021(03)
- [7]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晚第四纪风成沉积及其环境意义[D]. 王晓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8]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
- [9]鄂尔多斯西南缘晚新生代盆地地质-地貌演化[D]. 张天宇. 长安大学, 2020(06)
- [10]渭河上游全新世中期古泥流沉积事件研究[D]. 李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