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化蓝色激光

全固化蓝色激光

一、全固化蓝光激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赵利民[1](2008)在《存在能量传递上转换的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倍频蓝光的产生,掺Nd晶体的准三能级激光器前景好,如Nd:YAG,Nd:YVO4,Nd:GdVO4和Nd:YLF等晶体。作为全固化激光器光源,在高密度存储、彩色显示、海洋通信和生物医学等方面有很多用处。LD泵浦全固化蓝光激光器是目前激光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强的四能级跃迁相比,掺Nd晶体准三能级跃迁的有效激光产生更困难。准三能级跃迁的关键问题是室温时存在严重的再吸收损耗和小的受激发射截面。论文出于产业化的考虑,采用了端面泵浦Nd:YAG/LBO腔内倍频直腔获得473 nm的方法。理论上分析了Nd:YAG准三能级速率方程、能量传递上转换(ETU)效应、热透镜效应并对单元器件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掺Nd晶体的激光器中,ETU是一种严重的效应。分析了包括ETU效应影响的准三能级激光器模型,做了严格的数值计算来研究ETU对热效应、粒子数反转的空间分布、阈值和输出功率的影响。最后,结合理论和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热透镜焦距,选择了合适的激光腔模半径wL值进行了实验,获得了5.6 W 946 nm激光输出和1.3 W 473 nm蓝光输出。

郑耀辉[2](2004)在《LD端面泵浦的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文中认为全固体化激光器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光源,在工业、科研、军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一直是近年来激光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具有效率高、谱线窄、寿命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特别是采用环行谐振腔内加光学单向器构成的单频激光器,由于频率稳定,使其成为许多高水平量子光学实验的主要光源。本论文围绕全固态单频蓝,绿,红外激光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 1) 设计完成了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首先,我们对增益介质的性质和非线性晶体BBO和LBO的一些性质进行了比较,选取Nd:YAG作为增益介质,LBO作为倍频晶体。理论上分析了激光器设计中的一些参数值,如增益介质长度、模式交叠率、最佳倍频条件,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了谐振腔。测量了输出激光偏振方向随泵浦光偏振方向变化的关系曲线,得出用线偏振光泵浦时输出激光的偏振度大约为8:1,加Ⅰ类位相匹配的倍频晶体后,基频光的偏振度大于150:1。根据这个结论,无需在腔内插入起偏器,基频光就能偏振运转。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实验上设计完成了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在2.4W泵浦功率下,最大单频蓝光输出功率为12mW,光.光转化效率为0.5%,实测的蓝光功率稳定性优于±1.5%,自由运转时的频率漂移小于±22MHz(1分钟),输出蓝光的光束质量接近衍射极限,腰斑不对称度为1.06。 2) 实验上得到了高效全固化单频Nd:YVO4激光器。实验上测量了激光器的内腔损耗,并计算得到在泵浦功率等于2.2W时,最佳输出耦合透射率Topt=5.2%。我们用透射率T=4.9%的镜片作为输出镜,当泵浦功率等于2.2W时,最大单频红外激光输出为1W,斜效率为54.1%。 3)试制了整体腔瓦级连续单频绿光激光器,获得1.3W稳定的单频绿光输出,单频绿光激光器的长期功率稳定度小于±1.5%(3小时)。

黄元庆,叶艺文[3](1997)在《全固化蓝光激光器》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半导体、SHG与频率上转换三种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从理论上作了相应的分析

黄元庆,杜晖[4](1998)在《全固化SHG蓝光激光器的研究》文中认为介绍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全固化二次谐波(SHG)蓝光激光器.该器件用波长860nm的激光二极管作基频光源,采用KTP晶体作为非线性倍频器并装在半共焦谐振腔内.由一个偏振器与一个λ/4波片组成光隔离器,而偏振器的一个端平面与一个球面输出镜组成半共焦腔.可获得功率2mW、波长430nm的蓝光激光的稳定输出,且二次谐波激光束为高斯分布

黄元庆[5](1997)在《频率上转换全固化蓝光激光器》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和频和光泵光纤上转换两种蓝光激光器,详细讨论了这两种激光器的基本原理、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

范婷[6](2007)在《LD泵浦全固体473nm蓝光激光器的研究》文中提出LD泵浦全固体蓝光激光器具有结构紧凑、波长短、效率高、寿命长、运转可靠等优点,在高密度光存储、激光彩色显示、海洋应用及水下资源探测、激光制冷、激光生物医学、激光娱乐表演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但瓦级LD泵浦全固体蓝光激光器产业化相对滞后,且受功率限制而严重影响到其应用。本文针对构成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的单元器件(泵浦源,工作物质,非线性倍频晶体,制冷散热装置等)和整体方案的设计(腔型设计,镀膜方案,模式匹配,光束质量,蓝光噪声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由准三能级速率方程,得到了准三能级阈值表达式和内外部斜效率的表达式;从倍频波耦合方程出发给出了倍频效率公式,进而论述了相位匹配理论及影响倍频效率的参量。通过对几种常用晶体的研究比较,选择了更适于产业化的Nd:YAG作为激光晶体、BIBO作为倍频晶体。采用标准ABCD传输矩阵法和等效g参数法计算了三镜折叠腔的各个参数,设计出合理的腔结构。在充分考虑端面热透镜效应的前提下计算了Nd:YAG在实验中最大泵浦功率下的热透镜焦距值。通过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方形截面复合Nd:YAG激光晶体棒在端面抽运情况下的温度分布及热透镜效应,得到了一系列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实验中采用普通的国产Nd:YAG/BIBO晶体,半导体致冷,设计出紧凑线性腔,在3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220mW的473nm蓝光输出功率,光一光转换效率达到7.3%;设计出对热效应不敏感的三镜折叠腔激光器,在18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最高710 mW的473nm蓝光输出;尝试搭建对热效应不敏感的四镜折叠腔激光器,采用复合Nd:YAG激光晶体,在18.5W的泵浦功率下,获得最大3.53W的946nm基频光输出。在充分考虑到像散情况下,分别绘制了三镜和四镜折叠腔内诸光束参数随热焦距的变化曲线。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改进提出了设想。

黄元庆,叶艺文,梅荣华[7](1997)在《半导体蓝光激光器》文中提出本文详细论述了半导体蓝光激光器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量子阱半导体蓝光激光器件的结构与种类等。

黄庆捷[8](2011)在《Tm3+/Yb3+共掺材料制备与激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信息时代,建立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网络成为新的研究目标。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发明以及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使得信息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成为可能。传统的EDFA以石英为基质材料,主要工作在C波段(1530-1560nm)。但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目前已不能满足系统要求。新一代光纤通信网络对S波段(1450nm-1520nm)光放大的需求日渐升高,但是以Er3+离子为发光中心的EDFA无法完成这一波段的光放大,因此研究其他稀土元素的发光特性,进而研制新型S波段的光纤放大器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光纤主要以硅化物做为基质材料。相比于硅化物材料,碲化物材料在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稀土离子可溶性等多方面具有优势,然而此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研究首先制备了多种掺Tm以及Tm与其他稀土离子共掺的碲化物材料,通过实验获得了Tm3+离子在Tm与其他稀土离子共掺材料中的光谱特性,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制备了Tm/Yb共掺光纤,测试了其光学性能,并搭建了谐振腔增强型光纤放大器平台,为进一步研制高性能掺铥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奠定了基础。并且在研究中发现Tm/Yb共掺材料具有成为优秀蓝光激光材料的潜质,研究了Tm/Yb共掺材料的激光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制备了单掺Tm的碲化物玻璃,制备了多种组分不同的Tm与Yb,Er, Nd等稀土元素共掺的碲化物玻璃,制备了Tm/Yb共掺的碲化物光纤。为测试Tm在稀土元素掺杂的碲化物材料中的特性做好了准备。(2)对制备的碲化物材料进行了荧光光谱研究。分别采用980nm、808nm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泵浦稀土掺杂的碲化物材料,测得了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碲化物材料的荧光光谱。首次发现了Tm在Tm/Yb共掺材料中890nm荧光发射,1370nm荧光产生同时原本属于Tm特征谱线的1470nm荧光消失的现象。对产生的谱线进行了分析。并且在Tm/Yb共掺的碲化物玻璃中观察到明显的蓝光,证实了能级的上转换。(3)利用J-O理论计算了掺Tm碲化物玻璃与不同组分的Tm/Yb共掺碲化物玻璃的光谱特性。首次得到了Tm/Yb共掺碲化物玻璃的光谱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分析解释了在Tm/Yb共掺玻璃的荧光测试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表明Yb离子在共掺材料中比例十分重要,会影响到材料中Tm离子的发光特性,这对实现S波段光放大至关重要。(4)研究了Tm/Yb共掺碲化物光纤的特性,通过合理设计解决了碲化物光纤易断裂以及不能与普通硅光纤直接熔接的问题。搭建了Tm/Yb共掺谐振腔增强型光纤放大器平台,进行了谐振腔增强型光纤放大器的研究。(5)对Tm/Yb共掺碲化物材料激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进行了Tm/Yb共掺材料蓝光激光实验,研究表明Tm/Yb共掺晶体材料有望成为优秀的蓝光激光材料和人眼安全的1.5-2μm激光材料。开始进行生长Tm,Yb:KLu(WO4)2晶体。本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制备了多种组分不同的Tm与Yb,Er, Nd等稀土元素共掺的碲化物玻璃,制备了Tm/Yb共掺的碲化物光纤。对Tm在稀土元素掺杂的碲化物材料中的特性进行了研究。2:首次发现了Tm离子在Tm/Yb共掺材料中890nm和1370nm处发射的明显荧光,并且发现在1370nm荧光产生同时原本属于Tm离子本征发射谱线的1470nm荧光的消失,根据Tm,Yb能级结构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3:首次理论计算了Tm离子在Tm/Yb共掺材料中的光谱参数,发现共掺材料中Yb离子的存在影响了Tm离子的能级结构,并印证了Tm离子新荧光产生和原有本征谱线消失这一现象。4:首次发现Tm在Tm/Yb共掺碲化物材料中的发光特性会随材料中Tm,Yb掺杂比例不同而发生改变,并对此进行了解释。5:准备加工了Tm/Yb共掺碲化物光纤器件,搭建了谐振腔增强型光纤放大器平台,并进行S波段光放大的测试。6:荧光测试得到了Tm/Yb共掺材料的480nm上转换蓝色荧光,首次提出了将Tm/Yb共掺钨酸盐晶体作为蓝光激光介质,并开始生长Tm/Yb共掺钨酸盐晶体。

赵士勇[9](2004)在《全固态高功率946nm Nd:YAG激光器及瓦级473nm激光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首先对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的946nm Nd:YAG连续激光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其基础上,利用LBO内腔倍频技术获得了473nm蓝光输出。LD泵浦的全固化蓝色激光器具有波长短、结构紧凑、效率高、运转可靠等一系列优点,在民用领域、军事领域、光纤通信、探测器、数据存储、光学阅读、激光高速印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第一章介绍了多种产生蓝光的方法,目前比较普遍的是采用对Nd3+离子的准三能级激光的倍频以实现473nm蓝光激光输出,本论文着重讨论此类激光器。本文的第二章从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出发,推导出了946nm谱线激光上下能级间的粒子数反转表达式,进而写出了准三能级系统的阈值公式和斜效率公式;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端面泵浦状态下激光热效应的问题,提出了测量热透镜焦距的方法和解决热效应的途径。利用传输矩阵法和等效g参数法分别计算了线性谐振腔和三镜折叠腔的各个参数;第四章对实验的整体方案进行了分析设计,对激光介质,倍频晶体,LD泵浦源及其耦合系统,光学器件的镀膜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解决;第五章是实验部分,采用Nd:YAG棒作为工作物质,利用线性谐振腔结构,采用对946nm T=5%的输出镜,在泵浦功率为24W时,测得946nm最高5.11W输出,不稳定性小于2%,阈值为1.4W,光-光转换效率达21.3%。同样采用简单的线性谐振腔结构,与946nm实验相同的Nd:YAG晶体,室温下切割的Ι类相位匹配LBO晶体内腔倍频,在11W的泵浦功率下,得到了982mW的473nm蓝光连续输出,测得阈值仅为0.7W,光-光转换效率大于8.9%。在利用等价g参数法计算三镜折叠腔的各项参数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其两个分臂上的光腰随热透镜焦距变化而改变的情况,优化谐振腔参数,设计出热不灵敏稳定腔结构,对即将进行的实验起到了有益的理论指导作用。综上所述,存在以下创新之处:采用普通的Nd:YAG棒作为工作物质,利用简单易调整的线性谐振腔结构,优化致冷方案,最终在泵浦功率为24W,测得946nm最高5.11W输出,不稳定性小于2%,阈值为1.4W,光-光转换效率达21.3%,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样采用简单的线性谐振腔结构,与946nm实验相同的Nd:YAG晶体,室温下切割的Ι类相位匹配LBO晶体内腔倍频,在11W的泵浦功率下,得到了982mW的473nm蓝光连续输出,测得阈值为0.7W,光-光转换效率大于8.9%。

王垚廷[10](2010)在《全固态连续单频473nm蓝光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激光技术的飞快发展,全固态蓝光激光器在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彩色激光显示、水下通信和探测、激光医学、激光微加工、激光制冷、材料分析、环境检测、高分辨率激光印刷及广告娱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目前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对于全固态连续单频激光器来说,由于其具有可以长期稳定运转、输出线宽窄、频率可调、相干长度长、噪声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仪器领域、光通信领域、超远距离、超高精度和超高敏感度探测领域、光学全息、干涉、光存储领域、绝对频率稳定及绝对频标等领域中,因此,全固态连续单频蓝光激光器在高精度激光测量、高密度光学全息数据存储、生物技术、紫外频标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优越的用途,也是人们目前研究的热点。根据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特色,并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大功率全固态连续单频蓝光激光器的研究。基本设计方案为,以Nd:YAG为激光晶体首先得到连续单频的946nm基频光,然后通过内腔倍频技术得到473 nm的连续单频蓝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理论上通过把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引入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对Nd:YAG激光晶体中946 nm跃迁的准三能级系统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关于准三能级系统的性质,包括自吸收损耗严重,受激辐射截面小及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相对明显等,通过从理论上对自吸收损耗表达式进行推导,表明自吸收损耗与激光晶体温度和长度,及激光晶体中泵浦光斑大小成正比。对包括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速率方程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方面,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出现使激光器的性能大大改变,包括阈值泵浦功率升高及输出功率下降等;另一方面,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或者参与能量传输上转换过程的粒子数)是一个和激光转换效率有关,即和激光晶体温度、输出耦合透射率及倍频效率等成正比的物理量。2.对激光晶体的热效应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激光晶体的热透镜效应、热致衍射损耗效应及热退偏效应,并把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引入分析,结果表明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出现将会给激光晶体带来更严重的热效应,并且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感应的热沉积百分比随激光转化效率的变化而变化,即总的热沉积百分比不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随激光转换效率,包括激光晶体温度、输出耦合透射率及倍频效率等变化的量,因此,热透镜效应、热致衍射损耗效应及热退偏效应也是与激光转换效率有关的物理量。3.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并在实验上通过对激光晶体热焦距的测量,设计了一个四镜环形腔,考虑到Nd:YAG晶体各项同性的性质,在腔内插入布儒斯特片用来起偏,同时在腔内插入半波片和TGG晶体组成的光学单向器,迫使振荡激光单向运转,从而实现单频输出。考虑到Nd:YAG激光晶体自吸收损耗与激光晶体温度和长度,及激光晶体中泵浦光斑大小的关系,我们降低了激光晶体温度、优化了激光晶体长度、并采用了芯径为400μm的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为泵浦源。考虑到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及其感应的热效应和激光转换效率的关系,我们通过优化激光谐振腔腔长和输出耦合透射率,最终得到了1.5W的连续单频946nm激光输出。4.在已得到的连续单频946nm激光器的基础上,将PPKTP倍频晶体插入谐振腔中,通过内腔倍频技术得到了473nm的连续单频蓝光输出。为了提高倍频效率,并考虑到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感应的热透镜效应和倍频效率的关系,我们优化了激光谐振腔腔长、PPKTP倍频晶体温度及长度,最终得到了1.01W的连续单频473 nm蓝光输出。5.实验中,由于激光晶体的热致双折射效应导致了热退偏损耗,使得一部分基频光从布儒斯特片反射出来,而且泵浦功率越大反射的越多,这对激光转化效率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但我们也能对反射出来的946nm激光进行利用,并和输出镜输出的473 nm蓝不一·起来得到双波长激光器,以此为基础我们得到了连续单频946nm输出功率为450 mW,同时连续单频473nm蓝光输出功率为1.0l W的双波长激光器。其中,创新性工作包括:1.建立了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或者参与能量传输上转换过程的粒子数)是和激光转化效率,包括激光晶体温度、输出耦合透射率及倍频效率等相关的理论模型,这就说明了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感应的热效应,包括激光晶体的热透镜效应、热致衍射损耗效应及热退偏效应也是和激光转化效率有关的物理量。以此理论模型为基础,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2.得到了输出功率为1.5W的连续单频946 nm红外激光器,输出功率长期稳定性优于±1%,利用电子伺服系统将激光的频率锁定在共焦法-珀(F-P)腔的共振透射峰上,946 nm激光的频率稳定性优于±1.5 MHz/min。3.得到了输出功率为1.01w的连续单频473nm蓝光激光器,输出功率长期稳定性优于±1.8%,利用电子伺服系统将激光的频率锁定在共焦法-珀(F-P)腔的共振透射峰L473 nm蓝光激光的频率稳定性优于±4 MHz/min。4.考虑到激光晶体热退偏效应的影响并对布儒斯特片反射的946nm激光加以利用,提出了在得到倍频光输出的同时再利用布儒斯特片反射的基频光来得到双波长激光器的方法,最终从实验上得到了连续单频946nm激光输出功率为450mW,同时连续单频473nm蓝光输出功率为1.01W的双波长激光器。

二、全固化蓝光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固化蓝光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1)存在能量传递上转换的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的发展
    1.2 ETU效应的发展
    1.3 本论文的工作
第二章 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理论分析
    2.1 基本理论
    2.2 准三能级理论
    2.3 存在能量传递上转移的准三能级
第三章 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结构研究
    3.1 整体结构分析
    3.2 单元器件和结构的分析
第四章 包括能量传递上转移的激光特性研究
    4.1 热效应
    4.2 反转集居数密度
    4.3 阈值功率和激光功率
第五章 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分析
    5.1 实验设计
    5.2 实验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2)LD端面泵浦的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1 晶体的选取
        1.1.1 激光晶体的选取
        1.1.2 倍频晶体的选取
    1.2 理论分析
        1.2.1 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
        1.2.2 晶体长度和模式交叠率的选择
        1.2.3 内腔倍频的理论分析
    1.3 设计原理
        1.3.1 单向系统的设计
        1.3.2 晶体控温炉的设计
    1.4 实验装置
    1.5 实验结果及分析
    1.6 小结
第二章 激光二极管泵浦的高效Nd:YVO_4单频激光器
    2.1 理论分析
    2.2 实验装置
    2.3 实验结果和结果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瓦级整体腔绿光激光器的设计
    3.1 背景介绍
    3.2 五镜腔相比于其它腔形优点
    3.3 整体腔设计中的一些技术改进
    3.4 瓦级整体腔连续波绿光激光器的试制结果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6)LD泵浦全固体473nm蓝光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的应用
    1.2 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的获得方法
    1.3 全固体蓝光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全固体蓝光激光器单元器件的分析
    2.1 泵浦源
    2.2 激光晶体
        2.2.1 准三能级理论
        2.2.2 常用于产生蓝光的基频光增益介质
    2.3 倍频晶体
        2.3.1 激光倍频技术
        2.3.2 蓝光常用倍频晶体的选取
    2.4 散热系统
第三章 全固体蓝光激光器设计分析
    3.1 谐振腔的设计
        3.1.1 高斯光束的传播特性
        3.1.2 温度场及热透镜效应研究
        3.1.3 三镜折叠腔的设计与优化
    3.2 膜系设计
    3.3 泵浦光与激光的模式匹配
    3.4 光束质量与M~2因子
    3.5 蓝光噪声
第四章 LD泵浦全固体473nm蓝光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4.1 简单线性腔蓝光激光器
        4.1.1 实验装置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三镜折叠腔蓝光激光器
        4.2.1 实验参数的制定与分析
        4.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3 四镜折叠腔946nm激光器
        4.3.1 实验装置及参数选取
        4.3.2 实验结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Tm3+/Yb3+共掺材料制备与激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光纤有源器件
        1.2.1 光纤放大器
        1.2.1.1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发展
        1.2.1.2 掺铥光纤放大器的应用
        1.2.2 光纤激光器
        1.2.2.1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2.2.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应用
    1.3 蓝光激光器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1.6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稀土离子光谱特性
    2.1 概述
    2.2 Er~(3+)离子光谱特性
        2.2.1 Er~(3+)离子1500nm跃迁特性
        2.2.2 Er~(3+)离子的泵浦特性
    2.3 Nb~(3+)离子光谱特性
    2.4 Yb~(3+)离子光谱特性
    2.5 Tm~(3+)离子光谱特性
    2.6 本章小结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Tm~(3+)/Yb~(3+)共掺碲化物玻璃光谱特性研究
    3.1 稀土离子发光原理
    3.2 上转换发光机理
    3.3 Tm~(3+)/Yb~(3+)共掺碲化物玻璃荧光光谱研究
        3.3.1 实验平台搭建
        3.3.2 材料荧光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第四章 Tm~(3+)/Yb~(3+)共掺碲化物材料光谱理论研究
    4.1 J-O理论
    4.2 Tm~(3+)/Yb~(3+)共掺碲化物玻璃制备
    4.3 Tm~(3+)/Yb~(3+)共掺碲化物玻璃吸收谱
    4.4 Tm~(3+)/Yb~(3+)共掺碲化物玻璃光谱参数理论计算
    4.5 本章小结
    4.6 参考文献
第五章 Tm~(3+)/Yb~(3+)共掺碲化物材料应用
    5.1 Tm~(3+)/Yb~(3+)共掺光纤放大器
    5.2 Tm~(3+)/Yb~(3+)共掺光纤器件加工制备
    5.3 Tm~(3+)/Yb~(3+)共掺碲化物光纤荧光谱测试
    5.4 Tm~(3+)/Yb~(3+)共掺碲化物光纤荧光谱分析
    5.5 Tm~(3+)/Yb~(3+)共掺材料蓝光激光性能探索
        5.5.1 Tm~(3+)/Yb~(3+)共掺碲化物材料上转换原理
        5.5.2 Tm~(3+)/Yb~(3+)共掺碲化物材料上转换激光平台搭建
        5.5.3 Tm~(3+)/Yb~(3+)共掺晶体的制备
    5.6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附:已发表英文论文2篇(SCI,EI)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全固态高功率946nm Nd:YAG激光器及瓦级473nm激光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前言
    1.1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发展概述
    1.2 Nd:YAG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概述
        1.2.1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1.2.2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实现方法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LD 端面泵浦Nd:YAG 的946nm 准三能级激光系统的理论研究
    2.1 引言
    2.2 Nd:YAG 准三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与反转粒子数空间分布
    2.3 激光阈值与最佳长度
    2.4 激光内外部斜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功率LD 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谐振腔的设计
    3.1 LD 端面泵浦状态下激光晶体热效应的分析与解决
        3.1.1 理论分析
        3.1.2 基于热稳定性理论的热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
        3.1.3 水冷系统以及降低热效应的其他途径
    3.2 谐振腔的分析与设计
        3.2.1 线性直腔高斯光束参数的计算
        3.2.2 三镜折叠腔腔参数的计算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整体方案的分析与设计
    4.1 工作物质Nd:YAG 的晶体特性
        4.1.1 Nd:YAG 晶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4.1.2 激光特性分析
        4.1.3 几种激光晶体的性能比较
    4.2 倍频理论分析与倍频晶体的选择
        4.2.1 倍频理论分析
        4.2.2 腔内倍频
        4.2.3 倍频晶体的选择
    4.3 泵浦源、光学耦合系统及其模式匹配问题
        4.3.1 泵浦源LD 的一般特性
        4.3.2 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学耦合系统
        4.3.3 泵浦光与激光的模式匹配问题
    4.4 膜系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D 端面泵浦Nd:YAG 蓝光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1 946nm 端面泵浦Nd:YAG 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1.1 946nm 连续激光器的实验部分
        5.1.2 946nm Nd:YAG 激光器实验总结
    5.2 蓝光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2.1 线性直腔连续473nm 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5.2.2 三镜折叠腔蓝光激光器
    5.3 实验的改进及其展望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加的主要项目
致谢

(10)全固态连续单频473nm蓝光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全固态蓝光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1.2 全固态连续单频激光器的特点及实现方法
    1.3 全固态连续单频蓝光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激光晶体的性质介绍
    2.1 Nd:YAG的物理特性
    2.2 Nd:YAG的激光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LD端面泵浦的连续准三能级激光器的理论模式
    3.1 准三能级系统模型
    3.2 不包括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准三能级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3.3 包括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准三能级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3.4 阈值对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LD端面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的热效应分析
    4.1 激光晶体的热透镜效应
    4.2 激光晶体的热致衍射损耗效应
    4.3 激光晶体的热退偏效应
    4.4 能量传输上转换效应对激光晶体热效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固态连续单频946 nm Nd:YAG激光器
    5.1 全固态连续单频946 nm Nd:YAG激光器的设计
    5.2 实验装置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固态连续单频Nd:YAG/PPKTP 473 nm蓝光激光器
    6.1 倍频晶体的选取
    6.2 实验装置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固态连续单频946nm和473nm双波长激光器
    7.1 布儒斯特片起偏的激光器中的热退偏损耗
    7.2 实验装置
    7.3 实验结果及分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成果目录
致谢
个人简况

四、全固化蓝光激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 [1]存在能量传递上转换的全固化蓝光激光器研究[D]. 赵利民.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2)
  • [2]LD端面泵浦的全固化单频蓝光激光器[D]. 郑耀辉. 山西大学, 2004(03)
  • [3]全固化蓝光激光器[J]. 黄元庆,叶艺文. 电子科技导报, 1997(01)
  • [4]全固化SHG蓝光激光器的研究[J]. 黄元庆,杜晖. 发光学报, 1998(01)
  • [5]频率上转换全固化蓝光激光器[J]. 黄元庆. 物理, 1997(06)
  • [6]LD泵浦全固体473nm蓝光激光器的研究[D]. 范婷. 西北大学, 2007(04)
  • [7]半导体蓝光激光器[J]. 黄元庆,叶艺文,梅荣华. 激光杂志, 1997(04)
  • [8]Tm3+/Yb3+共掺材料制备与激光性能研究[D]. 黄庆捷. 山东大学, 2011(11)
  • [9]全固态高功率946nm Nd:YAG激光器及瓦级473nm激光器的研究[D]. 赵士勇. 天津大学, 2004(06)
  • [10]全固态连续单频473nm蓝光激光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王垚廷. 山西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全固化蓝色激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