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型广谱的生物制剂——Ⅲ型细菌性IgG Fc段受体(论文文献综述)
龚泽龙[1](2021)在《探讨α7nAChR和CISH在大肠杆菌诱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的正负调控作用及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与目的感染性疾病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其中又以细菌感染诱发的败血症和脑膜炎(BSM)危害更甚。目前以宿主与病原菌间互作为靶点是研发抗生素替代疗法治疗感染性损伤的新思路。研究表明,炎症趋化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s)间通透性改变是血脑屏障(BBB)功能受损的病理特点之一,亦是导致BSM的重要因素。前期证明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在BSM致病中可发挥关键调控作用,并伴随细胞因子诱导的SRC同源性2(SH2)结构域蛋白(CISH)转录水平升高。近期发现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JAK2)激活与BBB损伤相关,且JAK2可在α7nAChR激活后产生聚集和磷酸化。上述机制可否解释BSM尚不可知,其中是否存在更为复杂调控?为此,本文旨在通过体外(HBMECs)、体内(野生、α7nAChR敲除小鼠)模型,从正向α7nAChR/JAK2/STAT5和负向 CISH/JAK2/STAT5 角度,探讨 α7nAChR 和 CISH在E.coli K1诱发BBB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并验证CISH在两种抑制α7nAChR小分子化合物甲基牛扁亭(MLA)、盐酸美金刚(MEM)改善BSM中的作用,可为防治BSM提供新的策略和依据。方法通过GSEA和WGCNA挖掘与BSM相关的枢纽基因和关键通路。在体外:构建E.coli K1感染HBMECs模型;RNAi和过表达技术沉默/上调胞内CISH蛋白;黏附、侵袭试验评价HBMECs对E.coli K1易感性;CCK-8评价细胞存活状况;ELISA检测炎性因子水平;WB和IF检测胞内蛋白表达和分布。在体内:构建E.coli K1感染WT、α7nAChR敲除小鼠模型;PCR-电泳鉴定鼠基因型,IHC检测小鼠受体活性,稀释平板计数检测鼠外周血、脑脊液中细菌载量;HE、组织免疫荧光观察组织形态及蛋白,等。结果本项目挖掘出与BSM发病相关的2个枢纽模块、10个枢纽基因及显着变化的关键通路,发现尼古丁和烟酰胺代谢通路在确诊细菌性败血症患者中显着激活(NES=1.35,P=0.035),提示体内烟酰胺代谢与BSM发病呈正相关。随后,本项目中验证与烟酰胺代谢相关α7nAChR、JAK2两个关键蛋白可介导STAT5b、p-STAT5b通路激活继而在E.coli K1诱发的炎性因子释放(IL-6、TNF-α)和BBB损伤中的发挥调控作用(P<0.05),且该过程可分别被MLA(α7nAChR抑制剂)和AG490(JAK2抑制剂)所阻断(P<0.01);另外,本项目还发现CISH可抑制JAK2/STAT5信号通路活化并在感染HBMECs中发挥保护效应(P<0.01),而该过程可受α7nAChR调控。同时,本课题验证了 CISH蛋白在两种抑制α7nAChR小分子化合物MLA、MEM改善BSM中发挥保护效应的机制。结论本课题发现尼古丁和烟酰胺代谢是与BSM相关的关键通路之一。从正调控角度,本项目证明了 HBMECs细胞α7nAChR活化可介导下游JAK2-STAT5通路的激活,并导致E.coli K1诱发的炎性因子释放、胞间紧密连接破坏和BBB损伤;从负调控角度,证明CISH蛋白可抑制JAK2通路激活从而改善E.coli K1诱发BBB损伤。本文本课题还证明MLA和MEM可通过抑制HBMECs细胞α7nAChR激活并上调CISH从而发挥对BSM保护效应。
贾珊珊[2](2021)在《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中药提取精制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疏风、清热、解毒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目前关于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较多,但存在样本量小,结局指标不统一等问题。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还被用来治疗流感、手足口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热毒宁注射液也具有一定疗效。然而由于其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它的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稳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应用芯片分析方法对甲型H3N2流感有症状感染患者对比健康状态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及其甲型H3N2分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手足口病的分子机制进行预测,利用分子对接对结果进行初步检验,以期为之后的机制研究试验提供方向。研究方法1.Meta分析全面、系统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热毒宁注射液对比利巴韦林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筛选文献并提取纳入文献信息,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应用Cochrane Handbook5.1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运用RevMan 5.3和Stata 13.0对纳入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森林图并进行敏感性与漏斗图及发表偏倚分析,对不良反应信息进行记录总结。2.芯片分析方法从GEO数据库中检索并下载甲型H3N2流感感染患者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进行感染前后有无症状分组,使用R软件的limma包分析各组差异基因,绘制韦恩图以观察各组间关系。对有症状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网站或HINT网站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将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作图,通过MCODE与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相网络图进行模块分析与核心基因分析,并采用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包对蛋白互作网络中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分析。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热毒宁注射液对差异基因以及甲型H3N2流感相关其他基因的作用进行进一步预测。3.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全面检索关于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学成分的中英文文献,获取热毒宁注射液化学成分。通过检索文献、SwissTargetPrediction、STITCH与SuperPred以获得化合物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DiGSeE以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基因。运用Cytoscape进行“化合物-靶点”网络图、“疾病-靶点”网络图的绘制。利用Merge插件对化合物以及疾病的靶点进行取交集以获得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之间相互作用关系。通过Cytoscape的MCODE以及cytoHubba插件对蛋白互作网络进行模块分析以及核心基因分析,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疾病的核心基因。采用DAVID及R软件的clusterProfiler对蛋白互作网络与潜在靶点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以及疾病聚类分析以获取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疾病的潜在途径。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化合物以及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对化合物以及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评估与验证,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研究结果1.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共纳入118篇研究,包括15461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六个结局指标的疗效均优于使用利巴韦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0001),且症状较轻。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对“化合物-靶点”网络图与“疾病-靶点”网络图进行合并取交集共得到8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流感的潜在靶点,CXCL10、CCL2、IL6、STAT1、PTPN11、TNF、BRAF和MMP9。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潜在靶点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ERK1和ERK2级联正调控”和“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KEGG结果表明潜在靶点主要通过“TNF信号通路”、“甲型流感”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三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与靶点均有良好的对接能力。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对GSE30550芯片进行分析,有症状感染组对比健康组差异存在48个上调基因,其中,XAF1、IFI44L、RSAD2、OAS1、MX1、IFIT2、OAS2、IFIT3、IFIT1 和 IFI44 为差异基因PPI网络中的核心基因,明显富集于甲型流感通路。共得到热毒宁注射液可能作用于甲型H3N2流感的潜在靶点8个,分别为LPO、IL1B、EGFR、CCL2、CXCL10、LAP3、PTPN11与CSF2。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相应化合物与靶点结合能力均较好,其中,EGFR与芦丁的结合能力最佳。4.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靶点中,26个与细胞因子风暴相关,5个与发热相关,251个靶点与ACE2共表达。度值最高的三个靶点分别是CA2、CA12和CA1。在化合物靶点PPI网络中HSP90AB1有着最高的度值。GO富集共得到FDR<1×10-6的条目1491项,KEGG富集分析得到FDR<1×10-6的通路113条,包括18条信号转导通路、12条免疫系统通路、6条细胞生长与死亡相关通路和10条病毒感染性疾病通路。疾病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富集水平最高的聚类7个项目中,3个与肺部疾病相关。富集分析得到3542条GO功能条目和147条KEGG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化合物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靶点PLP、ACE2、Mpro有着较好的结合能力。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共得到130个热毒宁可能作用于手足口病的潜在靶点,热毒宁注射液的化合物作用于 MMP2、CA6、MMP13、ELANE、MMP1、MMP9、EGFR、TYR、ABCB1 和 APP 这十个靶点的化合物较多。但 AKT1、MAPK1、VEGFA、IL6、STAT3、TP53、IGF1、EGFR、HRAS和TNF这十个靶点在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中有着核心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与对应的靶点都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较利巴韦林更好,安全性更高。基于芯片分析以及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热毒宁注射液能够通过多个活性成分协同调控多种靶点,对于感染类疾病能调节细胞因子风暴,并通过对于发热相关细胞因子调控达到解热的目的,调节多个靶点与通路共同达到治疗流感、手足口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目的。本研究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提供了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以供临床借鉴,并为进一步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手足口病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叶楠[3](2021)在《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抑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的选择压力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的主要原因,抗生素类药物的过度使用已经导致全球范围内抗生素耐药性的严重污染,对公共卫生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作为在我国被广泛使用的抗生素替代物,不可避免与西药同时被人类服用,并且残留在环境中,然而,目前仍未有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的报道。本研究选取无抗性大肠杆菌E.coli K12(MG1655)作为受试菌株,探究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对不同抗生素诱导其耐药性突变的影响,考察突变株对不同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最后以四环素为代表诱导剂,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突变位点,分析相关功能基因的表达,揭示茜草素抑制细菌耐药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四环素的选择压力能够在10天内诱导100%E.coli K12产生四环素耐药性,茜草素在不影响四环素杀菌性能的同时,使得第7-30天内的细菌突变频率显着降低,且自身诱导突变频率极低,该抑制作用无剂量依赖效应;同时,茜草素对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诱导的细菌耐药性突变同样具有抑制作用。经过暴露于不同处理组30天诱导得到的突变株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其中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增强幅度最大。突变株在信息存储与加工、细胞代谢、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转座酶和前噬菌体)及推定的蛋白质相关功能基因发生了序列缺失、插入和取代等多种突变,参与细胞膜转运的mgt A基因突变对耐药性产生起到促进作用。此外,与四环素单独处理相比,茜草素与四环素的复合处理组显着降低了四环素诱导E.coli K12的活性氧(ROS)产量和细胞膜通透性,这能够减少细菌基因突变的几率。同时,茜草素显着下调了由四环素胁迫E.coli K12导致的氧化应激与SOS响应、细胞膜与外排泵系统、DNA修复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相关基因的过表达,从而抑制细菌表现出耐药性。
李成勋[4](2021)在《基干ERG结构的药物筛选与活性验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ERG是ETS(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转录因子的家族成员。在前列腺癌中,TMPRSS2:ERG融合非常常见(在欧美国家的病人中大约有50%),与TMPRSS2基因的雄激素驱动启动子融合后,ERG在前列腺癌中会持续地高表达,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不仅如此,ERG还与其他癌症有关,包括Ewing氏肉瘤和白血病。ERG靶向抑制剂的开发会为这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本研究以阻断ERG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为目标,选择ERG的ETS结构域为受体,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结合体外实验,筛选靶向ERG的活性化合物。方法:本研究选取ERG的ETS结构域作为靶向药物的结合位点。ETS结构域的主要作用是与DNA结合,从而发挥ERG调控基因表达的功能。同时,为了获得具备足够临床适用性的药物,本研究选择上市药物和临床试验药物作为主要的筛选对象。这不仅可以发掘“老药”的新用途,还可以大大地缩短药物的开发进程。本研究将ERG的ETS结构域作为受体,DrugBank的小分子为分子对接库,以Ledock为分子对接软件,对约10000种药物(近200万不同构象)进行对接。结合药物化学专业知识,在对接结果中选定合适的小分子进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选择活性最好的小分子nifuroxazide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测得其对细胞的转录组调控数据,并通过KEGG富集分析,获得nifuroxazide对ERG融合阳性的前列腺癌细胞系VCap的影响通路图。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测得nifuroxazide与ERG的亲和力常数KD值。结合虚拟对接技术,研究nifuroxazide与ETS结构域的结合模式。通过western blot、RT-PCR、免疫共沉淀和免疫细胞化学等实验,从多个层面证实nifuroxazide的具体作用。结果:根据虚拟筛选和细胞增殖抑制实验,本研究获得的强活性化合物nifuroxazide,对ERG融合阳性细胞系VCap的IC50值为2.56 μmol/L。通过转录组数据测序和KEGG富集分析,研究发现nifuroxazide可以下调VCap细胞内大量炎症因子(IL-1,IL-6和CCL2等),并且上调了多个DNA损伤修复通路的基因(BRCA1,PARP和FANCA等)。SPR结果显示nifuroxazide与ERG的亲和力常数KD值达到10.8μmol/L。对接结果表明nifuroxazide结合在ETS结构域中ASN319和PHE375所形成的孔洞内,结合能为-4.73 kJ/mol。研究证实nifuroxazide与ERG结合后,由于改变了 ERG的空间构象,使ERG与PARP1等多个蛋白无法顺利结合,激活了 parthanatos通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结论:Nifuroxazide作为一种成熟的临床药物,长期作为抗寄生虫药物使用。本研究发现nifuroxazide可以通过靶向结合ERG的ETS结构域来阻断ERG与PARP1的结合,从而使得PARP1过度活化,激活了 parthanatos通路。这不仅为开发ERG靶向药物奠定了结构基础,而且为治疗前列腺癌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5](2021)在《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文中研究表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总结了COVID-19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康复、防控等方面的关键问题,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本指南的制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及中华医学会《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成人COVID-19患者的诊治与疫情防控。
王岚[6](2021)在《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白介素-17在模型中的表达》文中认为[目的]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表疾病,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是其常见的病原菌。本实验建立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观察模型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征,并观察树鼩细菌性角膜炎病理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IL-17在树鼩细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方法](1)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化增菌后,分别挑取细菌单菌落至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摇床振荡培养24h,调节菌浓度至1×109 CFU/ml。将36只成年健康树鼩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PA组、SAU组和对照组。采用角膜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造成树鼩角膜损伤,将菌悬液接种于受损角膜。PA组滴加铜绿假单胞菌菌液,SAU组滴加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对照组滴加等量生理盐水。成功建立模型后第1、4、7、14天通过前段照相、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模型感染症状进行评估,病理切片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鉴定感染角膜组织中的微生物,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2)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在上述相应时间点进行取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树鼩角膜组织中IL-17mRNA的表达,ELISA及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IL-1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PA组和SAU组成功感染的树鼩均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角膜炎临床表现、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规律相吻合。两个模型组病情发展过程相似:在造模后24-36 h内出现感染症状,主要表现为角膜水肿,基质层有炎性浸润,共聚焦检查可见划痕并在划痕周围伴有高反光的炎症细胞。随后炎症反应逐渐增强,感染后第4d进入高峰期,炎性渗出增多,形成浸润性病灶,基质层炎症细胞有更广范围的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共聚焦检查显示溃疡区域炎症细胞密度更大,伴有中高反光坏死组织。感染后第7d进入恢复期,炎性浸润减弱,角膜逐渐恢复透明,角膜结构进行修复,溃疡面开始愈合但极易遗留瘢痕。角膜组织培养物DNA测序结果证实PA组和SAU组树鼩角膜炎症分别系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造模成功率为92%和100%。(2)成功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后,IL-1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树鼩角膜中与角膜炎症的严重情况基本一致,感染后IL-17表达逐渐升高,第4d达到表达峰值,之后表达逐渐降低。但模型组组间比较,感染后相同时间点PA组和SAU组的IL-1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采用角膜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成功建立了更接近人细菌性角膜炎自然感染病程的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细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奠定基础。(2)IL-17在树鼩铜绿假单胞菌性角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中均有表达,且与病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在角膜炎症反应较为严重、中性粒细胞浸润明显的感染初期及炎症高峰期,IL-17有高表达。证明IL-17参与了树鼩细菌性角膜炎的发生发展,但是其具体功能及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米淑琦[7](2021)在《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脑卒中后遗症期遗留吞咽障碍或肢体障碍导致长期卧床的患者是肺炎的高发人群,具有基础情况差、病原菌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特点。西医常规治疗手段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痰、氧疗等对症处理为辅,在控制感染、排痰不畅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受到关注。既往不少针灸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针刺、拔罐分别用于肺炎的治疗中,具有抗炎、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作用,能够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在于探究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的优势所在。研究目的1.基于现代文献数据挖掘,探究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选穴依据。2.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评价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拔罐在肺炎治疗的作用优势及特点,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提供参考。3.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针罐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进行对比,观察针罐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治疗作用,包括对患者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排痰方面)、血液炎性指标、预后等,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1.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CBM、万方、维普4个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2月,纳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观察、队列研究。采用Excel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26.0和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分析针灸疗法在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检索 CNKI、CBM、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和 Cochrane Libaray,检索时间自建库起至2021年2月,纳入相关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拔罐在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有效率方面的作用。3.针罐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61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患者分至试验组、对照组。3.1治疗方案3.1.1对照组根据2019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制定西医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先使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回示后改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积极施以化痰、吸氧、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3.1.2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拔罐治疗。针刺:主穴为肺俞、大椎、尺泽、合谷、足三里。实证加中脘;虚证加气海。发热加鱼际,腹胀便秘加天枢,咳痰不畅加天突。操作:患者取侧卧位,针刺肺俞、大椎,肺俞行平补平泻法30秒,大椎行提插泻法15秒,均不留针;而后取仰卧位,针刺合谷、尺泽、足三里,诸穴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30秒,留针15-20分钟。拔罐:选穴为大椎、风门、肺俞以及依据胸部听诊啰音较多部位局部选穴。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先在上背部和听诊啰音较多部位施予闪罐,而后在上述选穴施予留罐5分钟,力度使得罐内皮肤隆起约1-2mm,不宜过度吸拔。每日行针刺、拔罐治疗各1次,治疗7天是1个疗程,共1个疗程。3.2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3.2.1主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排痰积分:痰液性质和排痰量。评价时点:每日监测,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进行比较。3.2.2次要观察指标和评价时点包括血WBC、NE%、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患者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评价时点:实验室指标、CPIS、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结束后评价。死亡率于治疗结束后第14天、第28天随访记录评价。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一1.1纳入文献情况共检索出4276篇文献,查重后剩2740篇文献,最终纳入44篇文献,共提取处穴位处方51组,涉及腧穴82个,总频次340次。1.2结果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居多;取穴以四肢、背腰部为主;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络穴较为常用;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核心穴对:曲池-足三里-合谷。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三大类:足三里、曲池、合谷、太冲、丰隆;列缺、中府、风池;脾俞、肾俞、肺俞、大椎。2.文献研究二2.1纳入文献情况按照检索策略共检索到714篇文献,最终纳入13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表时间为2007-2020年,均为中文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均为单纯拔罐加西药治疗与西药对照。9项研究对象为儿童,余4项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又以中老年人居多。2.2结果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RR=1.19,95%CI(1.14,1.24),P<0.00001];试验组较对照组能缩短患者退热、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长,[MD=-0.46 天,95%CI(-0.68,-0.24),P=0.0005;MD=-1.86 天,95%CI(-2.05,-1.67),P<0.00001;MD=-1.00 天,95%CI(-1.13,-0.87),P<0.00001]。定性分析结果显示,较对照组而言,试验组能缩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改善肺部体征。3.临床研究3.1排痰积分在排痰积分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排痰积分经治疗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治疗第7天与治疗第3天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液性质积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排痰量积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第3天(P<0.01);对照组中,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个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血液炎性指标WBC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分别与治疗前、治疗第3天相比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NE%在组内比较: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NE%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7天低于第3天(P<0.01);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经治疗后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两组治疗各时点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组内比较:试验组治疗第7天、治疗第3天较治疗前,治疗第7天较第3天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第7天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在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3 CPIS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CPIS评分显着降低(试验组P<0.01,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第3天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第7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评价时点的两两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组内比较:两组经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第3天、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的差值分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5第14天及第28天死亡率两组患者在第14天、第28天死亡率经卡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结果提示:针灸治疗本病重视近部选穴,循经远取;阳经使用居多;强调特定穴使用;核心穴对是“曲池-合谷-足三里”。2.拔罐辅助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拔罐疗法辅助治疗肺炎能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提高临床有效率,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3.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针罐结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较单纯西医治疗能够改善肺炎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尤其在改善痰液性质、减少痰量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血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齐家龙[8](2021)在《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败血症是病原菌感染导致全身性的急性器官功能损伤乃至危及生命的不受控制的炎症反应。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每年死于败血症的病患达到30万人以上。败血症多为细菌感染,也有部分为真菌或者病毒感染所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抗生素在临床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导致了耐药菌株的出现,甚至多重耐药的“超级细菌”。耐药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不仅加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其严重影响了病患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研发有效的控制耐药菌的治疗手段刻不容缓。抗菌肽是一种具有抑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大多数的抗菌肽分子量小,结构相对简单,对细菌的杀伤能力强,是宿主抵抗病原菌感染的一道重要防线。抗菌肽的抑菌功能主要是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和干扰细菌的繁殖。更加全面的了解抗菌肽的作用机理、新的作用靶点和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对开发新的耐药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效果进行筛选,尤其注重对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以期获得新的抑菌作用位点和作用模式,为开发耐药菌抑菌药物研发奠定基础。本研究前期通过对不同结构抗菌肽的抑菌作用进行筛选,发现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对多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并且毒性较低,在血清的稳定性好。1)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可以高效地破坏细菌膜的稳定性、改变细菌的形态。低剂量的Tachyplesin Ⅲ可导致部分细菌死亡并主要结合在细菌胞内的遗传物质上。转录组结果显示,Tachyplesin Ⅲ处理后,耐药菌的非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发生显着的改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Tachyplesin Ⅲ可以竞争性的结合FabG与NADPH作用的酶活性中心,并抑制其对NADPH的消耗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体内实验显示,混合多重耐药菌感染比单一的耐药菌感染临床表现更差,炎症情况更加严重,小鼠死亡率更高。而Tachyplesin Ⅲ能有效地保护小鼠免受混合的耐药菌感染,提高小鼠生存率,此外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2)抗菌肽Cathelicidin BF在1/4最小抑菌浓度的剂量处理下并不能完全导致细菌的死亡,但是可以穿过细胞膜结构并作用于细菌的内部位点。进一步的蛋白组学的结果表明其参与了 RNA转录的过程。而4 MIC的高剂量处理也可以破坏所有细菌的膜完整性从而达到杀伤细菌的作用。本研究更加侧重的分析了 Cathelicidin BF的免疫调节能力,尤其是其对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调控作用。Cathelicidin BF可以在体外刺激NETs的形成,呈现剂量依赖的趋势。体内的结果表明,Cathelicidin BF可以有效的募集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进入肺部组建免疫防线。耐药菌感染后中性粒细胞形成网状结构捕获和杀伤细菌,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菌能力也被增强,在二者共同的作用下增强了小鼠抗耐药菌感染的能力,这整个的过程受到了细胞自噬的调控。本研究还初步探讨了 NETs形成过程中关键通路RIPK3-MLKL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初次揭示了 Tachyplesin Ⅲ的全新作用位点及机制,以及以此为靶点开发新的抑菌药物的潜力。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动宿主的免疫系统抗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两种不同作用模式的抗菌肽的抑菌机制,提示以抗菌肽作用机理为基础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药物研发具有明显的潜力。
高晓建[9](2021)在《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效益高,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虾养殖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罗氏沼虾苗种繁育和养殖生产中病害频发,并出现了生长缓慢现象,养殖户称为“铁壳虾”,给罗氏沼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尤其从2017年以来,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幼体出现暴发性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是造成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主要病原,并且该病原可持续反复感染。因此,本文对阴沟肠杆菌的致病性以及感染宿主后引发的免疫反应进行了研究,同时探索了阴沟肠杆菌与罗氏沼虾“铁壳虾”的相关性,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探索阴沟肠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致病机制,以期为揭示阴沟肠杆菌持续反复感染的机制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从扬州高邮和江都多家罗氏沼虾育苗场的发病幼体分离到优势生长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理化特征测定及16S rRNA和gyrB基因同源性分析鉴定分离菌株,同时通过人工回感实验、组织病理分析、毒力基因及毒力因子检测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并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罗氏沼虾蚤状幼体和仔虾大量死亡的病原为阴沟肠杆菌,代表菌株XL3-1对蚤状幼体和仔虾的LD50分别为3.2×106 CFU/mL和3.5×106 CFU/mL;该分离菌感染可引起罗氏沼虾肝胰腺小管细胞排列紊乱、间隙变大、细胞空泡化严重以及肠道肌层损伤严重;该分离菌携带铁调节蛋白基因(irp2)、铁载体外膜受体蛋白基因(fhuA)、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odB)、类志贺样毒素基因(sltA)、鞭毛蛋白基因(flaD)和外膜蛋白基因(ompX)等毒力相关基因;该分离菌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耐药,但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2.为了揭示阴沟肠杆菌感染罗氏沼虾后宿主免疫反应,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罗氏沼虾应答病原阴沟肠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12 h后的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9731个高质量的unigenes。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表明,在感染后12 h后出现249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1365个基因上调,1133个基因下调,其中C型凝集素(CLEC1、LEC3)、抗脂多糖因子(ALF2)、血蓝蛋白亚基(hemocyanin1)、热休克蛋白(HSP7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免疫系统过程、对刺激的反应、生物粘附和抗氧化活性等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相关的类别显着富集。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吞噬体、溶酶体等免疫相关的通路显着富集。为进一步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抗阴沟肠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转录组分析结果选择ALF2、CLEC1、LEC3、hemocyanin1、HSP70和SOD 6个显着上调的免疫基因,采用qRT-PCR分析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罗氏沼虾肝胰腺、鳃、肠道和血细胞中免疫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ALF2等免疫基因在感染6-24 h后表达显着上调,其中肝胰腺中ALF2、LEC3、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血细胞中ALF2、HSP70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emocyanin1、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鳃中hemocyanin1的表达量于6 h达到最大值,HSP70、SOD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在肠道中SOD的表达量于6h达到最大值,ALF2、CLEC1、HSP70的表达量于12 h达到最大值,LEC3的表达量于24 h达到最大值;研究表明ALF2等免疫相关基因在罗氏沼虾抵御阴沟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机体健康情况的监测指标。3.罗氏沼虾“铁壳虾”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铁壳虾”携带大量阴沟肠杆菌,同时阴沟肠杆菌也是导致罗氏沼虾幼体大量死亡的病原,因此,本研究探索了病原阴沟肠杆菌与“铁壳虾”的相关性。“铁壳虾”与健康罗氏沼虾共同养殖后,导致健康虾生长缓慢,证明了“铁壳虾”具有传染性;阴沟肠杆菌(103 CFU/mL)感染健康罗氏沼虾,可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缓慢,感染30 d和60 d后,感染组罗氏沼虾的体长、体重显着低于对照组,并且几丁质酶(CHIT3)、组织蛋白酶(Cat)、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JHEH)、胰蛋白酶(TRY)、蜕皮激素受体(ECR)生长相关基因显着下调表达,同时抑制生长的蜕皮抑制激素(MIH)基因显着上调表达;另外阴沟肠杆菌感染引起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与在“铁壳虾”中表达一致。研究结果初步显示阴沟肠杆菌是引起罗氏沼虾“铁壳虾”发生的可能原因之一。4.为进一步揭示阴沟肠杆菌在水环境中持久存活并导致罗氏沼虾幼体疾病暴发的机制,本研究以细菌适应环境和毒力调控的重要基因rpoS为切入点,深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应对环境胁迫和毒力调控方面的作用机制。采用RNAi技术构建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稳定沉默株,并通过qRT-PCR检测rpoS基因沉默效率,结果显示,沉默株中rpoS的表达量相对于野生株降低了 82.62%。对沉默株与野生株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得到488个DEGs,包括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458个,其中环境应答、生物被膜形成、细菌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与生存及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沉默株中显着下调。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双组分系统、ABC转运蛋白、鞭毛装配、细菌趋化性、群体感应系统等生存及毒力相关通路。研究结果表明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生存和毒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5.为进一步研究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本研究测定了 rpoS基因在环境胁迫下的表达变化,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和存活情况、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生存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rpoS基因在高渗和饥饿胁迫后显着上调表达;rpoS基因沉默后显着降低阴沟肠杆菌的生长能力及在饥饿、高渗、低pH、氧化应激胁迫下的存活能力,并且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也显着降低;rpoS基因能够正向调控bfr等抗胁迫和hmsh等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rpoS基因可通过调控抗胁迫基因表达和生物被膜的形成,使阴沟肠杆菌在逆境生存。此外,为进一步分析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沉默株与野生株的运动能力、黏附能力、对罗氏沼虾的致病力及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结果发现,rpoS基因沉默后导致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黏附能力以及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和定植能力显着降低;rpoS能够正向调控阴沟肠杆菌的Ⅱ型分泌系统、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细菌趋化性等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其运动、黏附、定植及毒力。本研究揭示了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的致病性,以及其与“铁壳虾”发生的相关性,同时阐明了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和毒力调控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为预防和控制由阴沟肠杆菌引起的罗氏沼虾疾病提供理论支持。
丁衍,瞿娇,孙洋[10](2021)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相关靶向药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机体免疫系统中炎症反应占有重要地位,中性粒细胞作为固有免疫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具有杀灭外来微生物和引起炎症反应等作用。本文以2016年以来NETs的研究论文为依据,对NETs在人体不同系统中炎症相关疾病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可靶向NETs改善炎症相关疾病的药物,为从靶向NETs的角度治疗炎症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二、一种新型广谱的生物制剂——Ⅲ型细菌性IgG Fc段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型广谱的生物制剂——Ⅲ型细菌性IgG Fc段受体(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α7nAChR和CISH在大肠杆菌诱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的正负调控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细菌性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现状 |
2 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和弊端 |
3 基于宿主-病原菌相互作用靶点是研发抗感染药物的新策略 |
4 CISH对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负向调控作用及机制 |
5 生物信息学是研究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
第一章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细菌性败血症和脑膜炎关键差异基因及意义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二章 探究α7nAChR/JAK2/STAT5b在E.coli K1感染细菌性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的正向调控作用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探究CISH介导信号在E.coli K1感染诱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的负向调控作用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α7nAChR-CISH轴验证抑制α7nAChR小分子改善细菌性败血症和脑膜炎的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材料和方法 |
第二节 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词汇 |
发表论文 |
致谢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热毒宁注射液及其组方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甲型H3N2流感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作用机制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抑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生素与抗性基因 |
1.1.1 抗生素的使用及污染现状 |
1.1.2 抗性基因的污染现状 |
1.2 抗性基因的产生与传播 |
1.2.1 抗性基因的产生 |
1.2.2 抗性基因的传播 |
1.3 预防和阻止耐药性产生的方法策略 |
1.4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作为抗生素替代物的研究背景 |
1.4.1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功能及应用 |
1.4.2 中药有效成分与抗生素耐药性的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显着抑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株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细菌平板计数 |
2.2.4 亚抑制浓度下抗生素诱导突变实验 |
2.2.5 突变株的筛选与保存 |
2.2.6 突变频率的计算 |
2.2.7 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对四环素杀菌性能的影响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茜草素对四环素诱导大肠杆菌突变的影响 |
2.3.2 茜草素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诱导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突变株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株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MIC测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突变株对四环素的耐药性分析 |
3.3.2 突变株对其他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抑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的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菌ROS产量和细胞膜通透性 |
4.2.2 DNA和 RNA测序样本准备 |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突变位点分析 |
4.3.2 差异基因分析 |
4.3.3 茜草素对细菌氧化应激及SOS响应的影响 |
4.3.4 茜草素对细菌细胞膜及外排泵系统的影响 |
4.3.5 其他重要功能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干ERG结构的药物筛选与活性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药物筛选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虚拟筛选 |
1.1.2 细胞培养 |
1.1.3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 |
1.1.4 Western Blot |
1.2 结果 |
1.2.1 结合细胞抑制实验和虚拟筛选获得阳性结构 |
1.2.2 进一步筛选硝基呋喃类药物获得强阳性化合物 |
1.2.3 通过western blot测定不同细胞系的ERG,STAT3和ALDH1的含量 |
1.3 讨论 |
第二章 Nifuroxazide对VCap细胞的转录组调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RNA-Seq |
2.1.2 RT-qPCR |
2.1.3 细胞周期测定 |
2.2 结果 |
2.2.1 转录组测序获得NFZ对VCap细胞的宏观调控数据 |
2.2.2 RT-q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及NFZ对ERG调控基因的下调作用 |
2.2.3 细胞周期测定证实NFZ增加了G1期的细胞数量 |
2.3 讨论 |
第三章 Nifuroxazide与ERG相互作用的构效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表面等离子共振 |
3.1.2 虚拟对接 |
3.1.3 免疫细胞化学 |
3.1.4 RT-qPCR |
3.2 结果 |
3.2.1 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NFZ与ERG、STAT3和ALDH1的亲和力 |
3.2.2 虚拟对接获得NFZ与ETS结构域的结合模型 |
3.2.3 通过免疫细胞化学验证NFZ对ERG相互作用蛋白的影响 |
3.2.4 NFZ可以显着上调Aurora A的mRNA水平 |
3.3 讨论 |
第四章 Nifuroxazide阻断ERG与PARP1的结合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与PARP1抑制剂的联合应用 |
4.1.2 免疫共沉淀(CO-IP) |
4.1.3 Western Blot |
4.1.4 RT-qPCR |
4.1.5 免疫细胞化学 |
4.1.6 细胞坏死与凋亡测定 |
4.2 结果 |
4.2.1 与PARP1抑制剂联合应用可以抵消NFZ的抑制作用 |
4.2.2 通过免疫共沉淀证明NFZ可以阻断PARP1和ERG的相互作用 |
4.2.3 NFZ显着上调AIF和γ-H2A.X并且增加了cleaved PARP1的生成 |
4.2.4 NFZ上调了AIF的mRNA的水平 |
4.2.5 利用免疫细胞化学验证cleaved PARP1,γ-H2A.X和AIF的增加 |
4.2.6 细胞坏死与凋亡证实NFZ造成了VCap细胞的坏死 |
4.3 讨论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白介素-17在模型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立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模型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IL-17在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模型中的表达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 临床表现特点 |
5 诊断方法 |
6 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综合防治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研究进展 |
1 病名延袭 |
2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文献研究一 针灸治疗脑卒中相关肺炎的选穴规律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二 拔罐辅助西药治疗肺炎的系统评价和Met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类型设计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分组方法 |
2.4 伦理审查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 |
3.1 严格筛选受试者 |
3.2 规范针刺、拔罐干预过程 |
3.3 依从性保证 |
3.4 盲法衡量和判断结果 |
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
5.2 观察指标基线比较 |
5.3 临床疗效比较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选题依据 |
6.2 研究方案分析 |
6.3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6.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败血症(sepsis)的流行现状 |
1.1 败血症全球流行状况 |
1.2 败血症的生物标志物 |
1.2.1 与感染相关的指标 |
1.2.2 与天然免疫相关的指标 |
1.2.3 其他成分 |
1.3 败血症的危害 |
2. 耐药菌的产生、进化和治疗 |
2.1 耐药菌的耐药性产生机制 |
2.1.1 先天性耐药 |
2.1.2 适应性耐药 |
2.1.3 获得性耐药 |
2.2 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新方法 |
3. 抗菌肽的分类与作用 |
3.1 Tachyplesin Ⅲ抗菌肽研究进展 |
3.2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研究进展 |
4.研究思路、目的及意义 |
第一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结构、毒性及抑菌活性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多肽、菌株、细胞株、及实验动物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耐药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2.2.2 多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鉴定 |
2.2.3 多肽的血清稳定性鉴定 |
2.2.4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2.2.5 XTT测定多肽对细胞毒性 |
2.2.6 多肽的溶血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化学结构 |
3.2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抑菌广谱性及最小杀菌浓度 |
3.3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血清稳定性 |
3.4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溶血性 |
3.5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细胞毒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抗菌肽是有效的抑制耐药菌手段之一 |
4.2 不同化学结构对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4.3 纳米递送载体应用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抗菌肽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活性抵抗多重混合耐药菌感染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多肽合成 |
2.1.2 实验动物 |
2.1.3 实验所用的抗体 |
2.1.4 实验所需的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5 实验所需的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质粒构建及蛋白表达纯化 |
2.2.2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多肽在细菌的定位情况 |
2.2.3 PI染色鉴定细胞膜的完整性 |
2.2.4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2.5 RT-PCR鉴定多肽处理后基因表达情况 |
2.2.6 siRNA电转敲低细菌的FabG表达 |
2.2.7 Biacore3000检测多肽与FabG结合的亲和力 |
2.2.8 NADPH消耗实验 |
2.2.9 AutoDock分子对接模拟 |
2.2.10 小鼠耐药菌肺炎感染模型 |
2.2.11 肺泡灌洗液细菌载量测定 |
2.2.12 肺泡灌洗液分离及细胞因子检测 |
2.2.13 肺组织H&E染色 |
2.2.14 中性红吞噬实验 |
2.2.15 ELISA检测细胞因子浓度 |
3 结果与分析 |
3.1 Tachyplesin Ⅲ的破膜剂量及活死细菌染色 |
3.2 Tachyplesin Ⅲ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
3.3 Tachyplesin Ⅲ处理后对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影响 |
3.4 Tachyplesin Ⅲ通过调控FabG的表达及生物活性达到抑菌的作用 |
3.5 Tachyplesin Ⅲ通过抑制FabG的生物学活性中心抑制其活性作用 |
3.6 耐药菌混合感染肺炎模型显着降低了小鼠的生存率 |
3.7 Tachyplesin Ⅲ提高小鼠的生存率,降低了肺部的感染情况 |
3.8 Tachyplesin Ⅲ提高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4. 讨论 |
4.1 Tachyplesin Ⅲ的抗菌作用机制分析 |
4.2 FabG抑菌作用机制及应用潜力 |
4.3 以Tachyplesin Ⅲ为模板开发抗菌涂层用以医疗器械 |
4.4 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机制研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抗菌肽Cathelicidin BF通过调控NETs的形成产生抑菌的效果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中性粒细胞分离、鉴定及培养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动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乳酸脱氢酶释放(LDH)检测 |
2.3.2 细胞凋亡检测 |
2.3.3 免疫印记实验 |
2.3.4 免疫荧光分析 |
2.3.5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被巨噬细胞吞噬情况 |
2.3.6 流式细胞术 |
2.3.7 细菌蛋白提取 |
2.3.8 细菌蛋白消化及iTRAQ标记 |
2.3.9 蛋白多肽样品纯化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athelicidin BF的破膜剂量及PI染色 |
3.2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定位情况分析 |
3.3 Cathelicidin BF的胞内靶点预测分析 |
3.4 假单胞绿脓杆菌感染肺炎模型建立 |
3.5 P.aeruginosa感染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形成 |
3.6 Cathelicidin BF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影响NETs的形成过程 |
3.7 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依赖细胞自噬的发生 |
3.8 Cathelicidin BF预处理招募并促进了巨噬细胞的死亡 |
3.9 细胞坏死调控细菌感染引起过激的NETs导致的炎症性死亡 |
3.10 Cathelicidin BF在体内的作用模式预测 |
4. 讨论 |
4.1 Cathelicidin BF的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1 Cathelicidin BF抗菌肽的改造及应用 |
4.1.2 CathelicidinBF及其家族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
4.1.3 Cathelicidin BF及其家族的免疫调节作用 |
4.2 先天免疫细胞在抗耐药菌的关键作用分析 |
4.2.1 巨噬细胞在抗菌的作用 |
4.2.2 中性粒细胞的抗菌作用 |
4.3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特异性及诱导机制 |
4.3.1 耐药菌感染诱导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的机制 |
4.3.2 中性粒细胞外捕获网的双面性 |
4.3.3 细胞自噬在NETs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4.4 细胞死亡“crosstalk”在病原菌感染的作用 |
4.4.1 PANoptosis研究进展 |
4.4.2 细胞死亡的“crosstalk”与宿主抗耐药菌感染 |
4.4.3 细胞坏死在宿主抗耐药菌感染及NETs过程中的作用 |
4.5 喷雾鼻腔给药方式优势 |
5. 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 |
1.1.1 罗氏沼虾养殖概况 |
1.1.2 罗氏沼虾主要疾病研究概况 |
1.1.2.1 细菌性疾病 |
1.1.2.2 病毒性疾病 |
1.1.2.3 真菌性疾病 |
1.1.2.4 寄生虫疾病 |
1.1.3 罗氏沼虾“铁壳虾”研究概况 |
1.1.3.1 病原感染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
1.1.3.2 养殖环境与生长缓慢相关性研究 |
1.1.4 罗氏沼虾疾病防治策略 |
1.1.4.1 控制病原 |
1.1.4.2 改善养殖环境 |
1.1.4.3 增强宿主体质 |
1.2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及危害 |
1.2.1 阴沟肠杆菌生物学特征 |
1.2.2 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病学 |
1.2.3 阴沟肠杆菌致病过程 |
1.2.3.1 黏附和侵袭 |
1.2.3.2 释放毒素 |
1.2.4 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 |
1.3 rpoS基因研究进展 |
1.3.1 rpoS基因概述 |
1.3.2 rpoS基因的表达调控 |
1.3.2.1 rpoS基因的转录调控 |
1.3.2.2 rpoS基因翻译的调控 |
1.3.2.3 rpoS基因翻译后的调控 |
1.3.3 rpoS基因与细菌的逆境生存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病原阴沟肠杆菌对罗氏沼虾致病性及宿主免疫反应 |
2.1 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实验动物 |
2.1.1.2 主要试剂 |
2.1.1.3 病原细菌分离 |
2.1.1.4 分离菌XL3-1致病性检验 |
2.1.1.5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1.1.6 分离菌XL3-1的鉴定 |
2.1.1.7 分离菌XL3-1毒力因子及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
2.1.1.8 分离菌XL3-1药物敏感性测定 |
2.1.2 结果 |
2.1.2.1 疾病发生情况 |
2.1.2.2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幼体致病性 |
2.1.2.3 分离菌XL3-1对罗氏沼虾的组织损伤 |
2.1.2.4 分离菌XL3-1鉴定结果 |
2.1.2.5 阴沟肠杆菌毒力因子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
2.1.2.6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 |
2.1.3 讨论 |
2.2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免疫反应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实验动物与菌株 |
2.2.1.2 主要试剂 |
2.2.1.3 人工感染及样品采集 |
2.2.1.4 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转录组测序 |
2.2.1.5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与拼接注释 |
2.2.1.6 差异表达基因及富集分析 |
2.2.1.7 转录组测序结果荧光定量PCR (qRT-PCR)验证 |
2.2.1.8 免疫相关基因感染前后组织表达分布 |
2.2.2 结果 |
2.2.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
2.2.2.2 基因功能注释 |
2.2.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2.2.2.4 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 |
2.2.2.5 qRT-PCR验证结果 |
2.2.2.6 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分布规律 |
2.2.2.7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8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9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2.10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肠道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2.3 讨论 |
第3章 罗氏沼虾“铁壳虾”与阴沟肠杆菌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动物 |
3.1.2 实验菌株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铁壳虾”和健康虾显微组织观察 |
3.1.5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 |
3.1.6 “铁壳虾”病原检测 |
3.1.7 罗氏沼虾感染阴沟肠杆菌后生长指标测定 |
3.1.8 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2 结果 |
3.2.1 “铁壳虾”和健康虾组织学差异 |
3.2.2 “铁壳虾”传染性验证结果 |
3.2.3 “铁壳虾”病原检测结果 |
3.2.4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的影响 |
3.2.5 “铁壳虾”与健康虾生长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
3.2.6 阴沟肠杆菌感染对罗氏沼虾生长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4章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 |
4.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株构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1.1 实验菌株与质粒 |
4.1.1.2 主要试剂 |
4.1.1.3 shRNA寡核苷酸的设计及退火 |
4.1.1.4 pCM130/tac质粒提取与线性化 |
4.1.1.5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构建及鉴定 |
4.1.1.6 重组质粒pCM130/tac-rpoS转入阴沟肠杆菌 |
4.1.1.7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沉默效率测定 |
4.1.1.8 沉默株与野生株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4.1.1.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4.1.1.10 qRT-PCR验证稳定沉默后差异表达基因 |
4.1.2 结果 |
4.1.2.1 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的沉默效率 |
4.1.2.2 沉默株与野生株转录组数据质量评估 |
4.1.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1.2.4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 |
4.1.2.5 差异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1.2.6 qRT-PCR验证转录组数据 |
4.1.3 讨论 |
4.2 rpoS基因在阴沟肠杆菌逆境生存中的功能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1.1 环境胁迫下rpoS基因表达量测定 |
4.2.1.2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长曲线测定 |
4.2.1.3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生长测定 |
4.2.1.4 沉默株与野生株在环境胁迫下的存活能力测定 |
4.2.1.5 沉默株与野生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 |
4.2.1.6 qRT-PCR检测抗胁迫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
4.2.2 结果 |
4.2.2.1 环境胁迫下阴沟肠杆菌rpoS基因表达的变化 |
4.2.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环境胁迫下生长的影响 |
4.2.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逆境胁迫下存活能力的影响 |
4.2.2.4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 |
4.2.2.5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抗胁迫基因的调节作用 |
4.2.3 讨论 |
4.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的毒力调控机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1.1 沉默株与野生株运动能力测定 |
4.3.1.2 沉默株与野生株黏附能力测定 |
4.3.1.3 沉默株与野生株致病力测定 |
4.3.1.4 细菌负载量测定 |
4.3.1.5 qRT-PCR检测毒力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
4.3.2 结果 |
4.3.2.1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运动能力的影响 |
4.3.2.2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
4.3.2.3 rpoS基因对阴沟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
4.3.3 讨论 |
全文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文章不足及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相关靶向药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NETs的基本特征 |
2 NETs与炎症相关疾病 |
2.1 NETs与免疫系统疾病 |
2.2 NETs与消化系统疾病 |
2.3 NETs与循环系统疾病 |
2.4 NETs与泌尿系统疾病 |
2.5 NETs与呼吸系统疾病 |
2.6 NETs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
3 NETs抑制剂对炎症性疾病的改善作用 |
4 总结与展望 |
四、一种新型广谱的生物制剂——Ⅲ型细菌性IgG Fc段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α7nAChR和CISH在大肠杆菌诱发败血症和脑膜炎中的正负调控作用及机制[D]. 龚泽龙.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整合大数据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上市后评价研究[D]. 贾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3]中药有效成分茜草素抑制大肠杆菌耐药性突变机制研究[D]. 叶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基干ERG结构的药物筛选与活性验证[D]. 李成勋. 汕头大学, 2021
- [5]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1(18)
- [6]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的建立及白介素-17在模型中的表达[D]. 王岚.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7]针罐联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并发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D]. 米淑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抗菌肽Tachyplesin Ⅲ和Cathelicidin BF的抗耐药菌感染活性及其机制[D]. 齐家龙.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9]罗氏沼虾病原阴沟肠杆菌致病性及rpoS基因在其生存和毒力中的功能研究[D]. 高晓建. 扬州大学, 2021
- [10]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及其相关靶向药物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丁衍,瞿娇,孙洋. 药学学报,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