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诗人哲学家屈原(论文文献综述)
马卓娅[1](2021)在《后羿神话的产生与流变》文中研究表明
刘小柳[2](2021)在《重新拥抱想象:回归诗性的道德教化》文中研究说明个体的想象对于其教化来讲意味着什么?要回答此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想象对于人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以现象学哲学对想象的研究为基础,描述出想象具有“飞离在场”的基本特质,而人的存在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正因为有想象飞离于在场的限制去打开人的生命关联域,人才真正以意义生成的诗性存在方式栖居于世。人的想象所具有的“飞离在场”的特质,使其在人类道德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的整全道德判断的形成,人的道德移情之产生与推广以及人的道德可能性视域的打开都离不开人的想象。因此,以人的精神成长与德性提升为旨归的道德教化就不可能离开人的想象,而人的想象也需要接受教化的引导,人的道德教化事实上也是一件关乎想象的事业。然而在现代性境域中,人的想象与教化在学校教育中却相互离异。一方面,由于建立在“理性人”预设与“在场”崇拜的哲学基础上,学校道德教育将人的向善过程寄托于以对象化的方式去认识永恒“在场”的道德原则和真理,从理论筹划到实践都在某种程度上离弃了人的想象。在全面“祛魅”的现代社会,想象如同某种神秘魅惑而被边缘化,现代学校的道德教化变成了一种“祛想象的教化”;另一方面,儿童原本所具有的想象也失去了教化的价值引导,在现代性浪潮中被科学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娱乐主义所裹挟而成为了科技发展的功利性工具,或者被扭曲成纯粹满足自身欲望的帮扶,从而异化成为一种“祛教化的想象”。“祛想象的教化”与“祛教化的想象”同时并存的现代教育所产生的后果是人对自我的遗忘以及人的意义世界的日趋贫乏,同时由于无法通过想象通达他者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共通感”的消失,最终人也逐渐会失去在世之中的归属感而与自身栖居的世界相离异。那么想象与教化必然是相互离异的吗?通过对中国古代“尚象”的文化及其教化传统的考察,表明一种拥抱想象的教化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对今日之教育仍然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奠基于象形文字和神话符号体系的自发性文明教化,这种教化表现为以“象”为基础的“取譬”与“比德”教化思维,并在实践中表征为一种“诗”的教化传统。“尚象”的教化凸显出了存在论意义上的诗性教育智慧,教化中“诗的语言”以其对原初生命体验的还原关涉着人的精神世界与道德人格的形成,而以“象”为基础教化思维则以其融通性使人更能以“共通感”来通达他者并打开道德的可能性视域。无论是哲学上关于想象与人的诗性本真存在的研究,还是“尚象”的教化传统所呈现出的诗性教育智慧,都指向了一种能够拥抱想象的诗性教化。区别于知识获得或智性提升,这种教化以人的生命意义生成为指向,呈现出一种整体性和融通性的诗性教化思维,并且区别于概念性的语言而以“诗的语言”为教化媒介。由于人具有一种以想象为基础的“诗性智慧”,从而构成了诗性教化的人性基础,当代教育的变革与转型构成了其思想与现实土壤。而当前回归生活的德育理论与实践为诗性教化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实践路径探索。
芦莎莎,魏建丽[3](2020)在《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哲学》文中指出庄子作为战国时代伟大的哲学家,面对险恶的社会现实为疾苦的百姓提供了明哲保身的救世之道——庄子的处世哲学。《人间世》就是集中探讨人如何在社会中相处和生活的哲学论文。本文通过解读《人间世》来分析和探究庄子"心斋"、"顺物无己"和"无用之大用"的处世之道。庄子的处世之道,在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汲取。
孟克[4](2020)在《屈原《天问》“问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问天”,即向“天”发问。屈原《天问》中包含一百七十多个关于宇宙起源、天体构成、大地上的奇闻异事、三代历史与楚国政治现实等问题,问到根本是关于人本身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存在关系问题。哲学诞生于怀疑与反思,而“问”,就是怀疑与反思的一种表达方式。《天问》中蕴含着对于宇宙本体论、天道伦理和现实存在合理性的哲思,具有强烈的怀疑精神。屈原将这些问题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加以表达,体现其哲学思想的特殊性。纵观已有研究,对屈原思想的研究多集中在诗歌美学意义、社会学价值以及屈原人格等方面,对于其哲学思想的研究重视不够。本文将屈原《天问》“问天”思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错简问题、思想渊源、基本内容、精神意蕴以及哲学的诗化表达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以揭示其思想实质。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部分《天问》的错简问题。由于屈原“问天”思想是基于《天问》文本的研究,故应首先对学界较有争议的《天问》错简说进行说明并明确该研究所使用文本版本。虽然错简存在与否的考证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基于学术研究的严谨性,错简说在本研究中便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参考前辈的研究成果,本人认为《天问》或许存在个别字句的整理错误或遗失,但既然是诗,语言便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和跳跃性,以当今出版的《天问》来看,并不失逻辑性和完整性,故无须正简。本文以后涉及《天问》内容的归纳与整理也将基于绝大多数学者认可的版本进行;第二部分关于“天”、“问天”的学术梳理。主要考察从原始时代到《诗经》再到战国诸子关于“天”、“问天”思想发展进行简要梳理,以寻找与屈原“问天”思想的相似或不同,并从屈原所处社会时代文化背景出发,总结“问天”思想形成的多种原因;第三部分对《天问》中“问天”归类、分析。将《天问》中一百七十多个“问天”问题归类为四个不同的层面,并对每个层面的归类做出分析和解释,通过这个过程,达到更清楚全面地认识“问天”思想背后文本支撑的目的;第四部分对“问天”怀疑精神的考察。主要从文字表象上升到精神意蕴,通过中西对比的方式,以及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典文明中神话与哲人思想中“命运观”的思考,更深层次阐述“问天”思想中包含的怀疑与反思精神,并对其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尝试性的探索。本人认为,纵观先秦时期主流学派对于“天”的认识,屈原思想具有一定的怀疑与反思精神,是一种“不同的声音”,但感性的诗人气质和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持又决定着其思想局限性;第五部分关于诗化哲学的研究。本部分通过参考诗化哲学的已有研究成果,考察认识语言如何成为诗,诗又如何与哲学融合,以此达到对屈原“问天”思想诗化表达目的研究。
阮媛[5](2020)在《诗学“禅境”与现代困境 ——陈先发论》文中研究表明新诗自五四诞生以来,在呼吸现代生活气息、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同时,也一直发扬着传统的艺术精神。桐城诗人陈先发作为当代诗坛的佼佼者,善于将禅理禅趣融入诗歌以拓宽诗境,在化用古典文化资源、赓续汉诗传统的同时,着力书写现代人的焦虑、困境,从而为当代新诗贡献了一批风格独具的优异文本。本论文绪论部分着重对陈先发诗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正文第一章从文明的视野出发,对陈先发的诗思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家乡桐城派文化、孔城记忆以及乡野经验对诗人创作的影响,并将诗人创作分为“火”质时期、“土”质时期以及“木”质时期,论析其诗歌探索如何从烈士情怀到美学框架奠定的沉潜再到浓烈情感的淡出,呈示其在刚与柔、散与专的动态平衡中所寻得的稳健发展的路径。正文第二章重点解释其诗学“禅境”,从“‘直觉’、‘顿悟’:陈诗的深层直觉资源”、“‘空白论’:‘不可说’的诗学表达”以及“‘道在日常’的现实关怀”三方面介绍陈诗禅境的具体表现,并从语言层面分析其对汉语言传统资源的执着与超越。正文第三章结合诗人陈先发的记者身份,分析陈诗中聚焦现代困境的因缘。将陈诗的现代困境诗学表现从轻与重、古与今、“我在这里”三方面对比阐释,并从语言层面介绍陈诗中“不谐和音”的矛盾修辞。正文第四章在二、三章讨论的前提下,围绕“禅境”、“困境”的交缠互动分析诗人的独特价值,解释其诗歌探索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意义及贡献。
曹应旺[6](2019)在《使周恩来协力同心共命的毛泽东》文中指出毛泽东、周恩来协力管理国家26年,毛泽东始终是核心决策者。毛泽东是周恩来一直在寻找并真正信服的领袖。毛泽东之所以能成为周恩来"协力同心共命"的领袖,周恩来能一直忠心耿耿地辅助他,是因为毛泽东具有人民性、求是性、包容性和坚韧性的品德,具有"君师合一"、军政合一、战略和战术合一、诗哲合一等才能。
杨舟贤[7](2019)在《庄子意象论》文中认为在中国古典诗学与文论体系中,“意象”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作为认知、思维和表达方式,意象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范畴。先秦时代是“意象”概念的发生期和形成期,《周易》“立象以尽意”的理论总结和庄子“以象谋篇”的非凡实践,是古典学术在这一时期取得的重要成果。论文以庄子对“意象”的理解、运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化溯源,探讨了“意象”的形成机制和结构形态。“意象”的形成与两周时代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自然规律的深入观察,对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对生命感受的诗化表达,是“意象”产生广泛影响的历史和现实原因。重点是通过对庄子思想和《庄子》文本的分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就以往“意象”研究中的“物象”“语象”“事象”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物象”是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归纳,既包括了对客观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的认知把握,也包含了人对历史经验和当下处境的总结概括,是有原型意味和文化内涵的语言形式。“语象”是在民族共同语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精心的语言组织和主观审美创造,以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丰富内容,凝聚情感,优化效果,提升了思想表达的艺术水平。“事象”是在语言叙述发展成熟的条件下,综合运用描绘场景、铺陈情节、塑造人物等艺术创造,以动态性、历时性和交互性的方式综合呈现形成“意象”,为叙事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庄子和同代诸子对“意象”的探索,是对前代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弘扬,它以顺应时代任务为前提,进一步丰富了文学的表达方式,在“诗”与“史”,抒情与叙事两类文体的基础上,使论说体文学获得充分发展,实现了文学思想的精神超越和文学实践的历史超越。
吕姝焱[8](2019)在《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文中认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诗歌创作,是笔者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特定人群的诗歌活动和诗学理念的梳理与讨论。吴蔚光、孙原湘相继主持了乾嘉之际的虞山诗坛,此时性灵诗风最受推崇。道光九年(1829)孙原湘去世,这标志着虞山诗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虞邑诗人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民生苦难及自身不幸遭际的诗歌。同治、光绪与宣统三朝,同光体风靡诗坛,虞邑诗人仍然坚守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学传统。特别是在光绪末年,张鸿等人组织了吴下西昆派,他们以诗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与时代。受“诗界革命”和“革命诗潮”的影响,此期的虞邑诗人也有从事新诗创作者,更有加入革命团体的革命诗人。民国时期,虞邑的宗唐派诗人开始向其他诗派寻求新路,但他们不忘汲取清初“虞山诗派”的诗史精神,以诗歌关注社会时事与民生疾苦。虞邑文人十分重视乡邦文化,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助益地域诗学的发展。虞邑诗人对凝结着钱谦益精神的红豆特别关注,他们创作了大量红豆题材的诗歌。藏书、读书、文学创作更是相互促进,他们将藏书活动引入诗歌,充实了诗歌题材。糅合了诗、书、画艺术之长的题画诗,则丰富了本邑诗学图景。有清以来,虞邑地域文化繁盛,这为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保障。晚清虞山地区涌现出以席佩兰、归懋仪、屈秉筠为首的众多才媛,她们与才子夫婿联吟唱和,并承担起教育子嗣的重任,这为文学世家的延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常熟的士绅贵族也多设有义庄、义田,这为家族教育提供了充裕的经济支持。母教与义庄的兴盛直接推动了虞山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众多科举世家。举业兴盛的家族,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可以取得丰硕成就。家集和乡镇诗歌选本是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交互与呈现的重要载体,文学世家以保存家族文脉、传承地域文化为己任。得益于对虞邑乡贤的感召、旧学知识的累积和发达报刊业,清末民初虞邑文人的结社酬唱活动特别频繁。它们勾连起家族内部、家族之间、虞邑与其它地区的诗歌交往活动,并为丰富和传播虞邑诗学做出贡献。晚清民国的虞山诗坛涌现出许多极具代表性、影响巨大的文学世家。孙原湘引领了虞邑的性灵诗风,他是虞山乾嘉诗坛向晚清诗坛过渡的关键。清末民初,孙原湘的裔孙孙雄在经学、诗文创作、选诗等领域均有建树,孙雄在承继家学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家族诗学作出适时调整。杨氏家族的学诗过程有明显的宗宋倾向,杨沂孙在咸同时期创作了大量忧时悯乱的作品。杨圻诗学盛唐,这与其家族诗学异趣,也在清末民国的诗坛独树一帜。翁心存雅好苏轼而独崇唐诗,“结道光前宗唐之局”。翁同龢推崇苏轼、黄庭坚,诗歌重典实、尚真挚,显赫的政治地位更是助力他成为清末虞山诗坛的盟主。清初钱谦益、二冯、钱陆灿等人领衔的“虞山诗派”,其诗论主张在清末民初再次兴盛。汪氏、钱氏与单氏家族是追效钱氏诗学的代表。钱氏家族直承钱谦益兼采众长而去门户之见的诗学思想。汪氏家族与单氏家族则通过学习钱陆灿、钱良择、陈祖范、王应奎等人的诗学思想,上承钱谦益“学人之诗”的传统。庞氏、张氏家族是宗二冯诗学的典范,庞树典、庞树阶以及张鸿均学习李商隐,他们是清末吴下西昆派的主要力量。宗氏家族学诗兼采众长而自出机杼,诗歌反映时变,颇能代表虞山地域诗学的诗史精神。民国时期的宗威将诗歌融入大学课堂,影响了一批批青年学子的旧体诗词创作。
刘崇学[9](2019)在《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评析》文中研究说明王世荣先生是一位历经坎坷仍不忘初心,在学术研究道路上坚定而执着地向前跋涉的学者。他新近出版的《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是一部历经三十多年思考、探索、锤炼而成的皇皇巨着,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之作。读王先生的书,常常想起他的为
杨景龙[10](2019)在《论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先秦文学中,不论是带有哲学性质的诸子散文,还是记事性质的历史散文,均多韵语,深于取象,妙用比兴,放任虚构和想象,行文灵动而跳宕,显示出鲜明的抒情倾向和诗体特征。这种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对秦汉以降历代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以诗为文"之传统。从用韵、比兴、取象、抒情性、想象力、跳跃性等方面对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加以考察,有助于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规律。
二、论诗人哲学家屈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诗人哲学家屈原(论文提纲范文)
(2)重新拥抱想象:回归诗性的道德教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溯源与研究综述 |
(一)哲学史上关于想象的研究溯源 |
(二)伦理学领域有关想象的研究综述 |
(三)教育和道德教育领域对想象的研究 |
(四)关于诗性教化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象”、“想象”与“想象力” |
(二)教育、道德教育、教化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想象与教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一节 想象与人的存在方式 |
一、以“飞离在场”为特质的想象 |
二、人的存在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 |
三、想象使人的“栖居”成为可能 |
第二节 想象之于人类道德生活 |
一、整全的道德判断需要想象的参与 |
二、想象促成并推广人的道德移情 |
三、想象通达人类道德的可能性境域 |
第三节 想象与人的道德教化 |
一、人的道德教化离不开人的想象 |
二、儿童的想象需要教化的引导 |
三、人的道德教化是一件关乎想象的事业 |
第二章 分离与异化:现代境域中的想象和教化 |
第一节 “祛想象的教化”:现代道德教育对想象的离弃 |
一、“理性人”预设与“在场”崇拜: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 |
二、道德教育的现代筹划对想象的离弃 |
三、“祛想象的教化”之实践表征 |
第二节 “祛教化的想象”:现代教育中儿童想象的异化 |
一、异化之路:失去教化引导的儿童想象 |
二、科学主义裹挟下“功利化”的科学想象 |
三、消费与娱乐时代“被物化”的审美想象 |
第三节 现代教化与想象相离异的道德与精神困境 |
一、“无迹可寻的自我”:个体内在精神的贫乏化 |
二、“遥远的他者”:人与人之间共通感的消失 |
三、“无家可归的存在者”:人与世界的离异 |
第三章 古典启示录:中国古代“尚象”的教化传统 |
第一节 我国古代“尚象”文化之管窥 |
一、汉语中的“象”与“想象” |
二、象形文字与“言象互动”的诗性表意方式 |
三、中国哲学与思想传统的“尚象”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尚象”的教化传统溯源 |
一、神话与文字:“尚象”教化的符号表意基础 |
二、“取譬”与“比德”:“尚象”教化的思维奠基 |
三、“诗”的教化:“尚象”的教化实践 |
第三节 “尚象”教化的诗性启示 |
一、以诗的语言建构人的意义世界和道德人格 |
二、以“象”为基础的教化思维开启融通的道德视域 |
三、“尚象”教化传统之局限 |
小结:“尚象”是中西古典教育传统的共同特征 |
第四章 拥抱想象的道德教育:一种诗性教化的可能 |
第一节 诗性的道德教化何以可能? |
一、“诗性智慧”:诗性教化的人性基础 |
二、当代教育思潮革新:诗性教化的思想土壤 |
第二节 何为诗性的道德教化? |
一、意义的生成作为教化活动的指向 |
二、整体性和融通性的教化思维 |
三、诗性的语言作为教化媒介 |
第三节 回归生活的德育:诗性教化的可能路径探索 |
一、生活德育理论为诗性教化提供了可能路径 |
二、回归生活的德育实践具有诗性的教化品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3)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4)屈原《天问》“问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天问》错简说研究概述 |
一、错简说的提出 |
二、对于错简说的反思 |
第二章 “问天”思想渊源 |
一、先秦时期“天”、“天命”的多重意义分析 |
二、“问天”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三、屈原“问天”思想形成因素 |
第三章 “问天”思想基本内容 |
一、宇宙自然之天的本体追问 |
二、命运人格之天的伦理追问 |
三、宗教神话之天的理性追问 |
四、楚地政治之天的理想追问 |
第四章 “问天”思想精神意蕴 |
一、“怀疑”的始源与中西怀疑精神比较 |
二、《天问》中屈原对“天命”的怀疑 |
三、《天问》怀疑精神的意义与局限性 |
四、由屈原看中国哲学中的怀疑精神 |
五、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典文明“命运观”思考 |
第五章 “问天”思想的诗化哲学表达 |
一、从语言到诗 |
二、诗与哲学的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诗学“禅境”与现代困境 ——陈先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从文明的视野俯瞰:陈先发诗思历程 |
第一节 “儒侠并举”的起源 |
第二节 “流火”到“木质”:陈诗创作分期 |
一 “火”质时期:1989-1994 |
二 “土”质时期:1994-2014 |
三 “木”质时期:2014至今 |
第二章 “发明传统”和诗学“禅境” |
第一节 诗学禅境:语言学的当代生发 |
第二节 诗学禅境的具体症候 |
一 “顿悟”的深层直觉资源 |
二 “空白论”:“不可说”的诗学表达 |
三 道在日常:陈诗的现实关怀 |
第三节 汉语言传统资源的赓续与超越 |
第三章 现代困境中的诗学维度 |
第一节 向困境索取资源:作为记者的诗人陈先发 |
第二节 现代困境的诗学表现 |
一 轻与重:“重负下的蔚蓝” |
二 古与今:“前世与今生” |
三 “我在这里” |
第三节 “不谐和音”的语言魔术 |
第四章 禅境、困境互动下的陈诗价值 |
第一节 “禅境”与“困境”的交缠互动 |
第二节 生生不息:陈先发的诗学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陈先发年表 |
附录二 :诗人访谈 |
致谢 |
(6)使周恩来协力同心共命的毛泽东(论文提纲范文)
一、毛泽东不仅是国家管理中决策的核心,也是周恩来一直在寻找并真正信服的领袖 |
二、毛泽东具有为周恩来信服的品德 |
(一)人民性 |
(二)求是性 |
(三)包容性 |
(四)坚韧性 |
三、毛泽东具有为周恩来信服的才能 |
(一)君师合一 |
(二)军政合一 |
(三)战略和战术合一 |
(四)诗哲合一 |
(7)庄子意象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天事必象与中国哲学的思维传统(绪言) |
第一节 观象授时与中国哲学时空观念的意象化 |
一、先于时间的空间认知 |
二、源于天文的人文超越 |
第二节 绝地天通与中国哲学历史经验的意象化 |
一、商周易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延续 |
二、诸子时代与中国哲学对诗性智慧的转化 |
第三节 得意忘象与中国哲学转译表达的意象化 |
一、诗性智慧与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 |
二、诗性智慧与依类象形的表达方式 |
第二章 以象谋篇与庄子哲学的意象结构 |
第一节 物象是最小的意象结构单位 |
第二节 语象是庄子创造的哲学符号 |
第三节 事象是意象塑形的诗性置换 |
第三章 物象:庄子哲学意象的文化生成 |
第一节 “物象”是人文对自然的指认 |
第二节 “物象”的抽象意义和原始命名 |
第三节 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构之象 |
第四章 语象:庄子哲学的语言突破 |
第一节 庄子“三言”正义 |
一、“寓言”正义 |
二、“重言”正义 |
三、“巵言”正义 |
第二节 寓言以为象 |
一、成熟语言形态是庄子寓言的基础 |
二、塑造形象说理是庄子寓言的论式 |
三、倾心艺术创造是庄子寓言的特征 |
第三节 重言以为象 |
一、史书记言的文化传统 |
二、卿士立言的时代风气 |
三、庄子代言的艺术创造 |
第四节 卮言以为象 |
一、“卮言”的词语本义为饮酒之言 |
二、“卮言”的文化引申义为得意忘言 |
三、“卮言”的艺术象征义为大美不言 |
第五章 事象:庄子哲学的诗性特征 |
第一节 叙事成象与叙事传统的形成 |
第二节 叙事成象对史传传统的突破 |
第三节 庄子形迹与哲学主人公形象 |
第六章 庄子与诸子时代文学的历史超越(结论) |
第一节 变革之会也:诸子的时代和诸子的文学 |
第二节 余岂好辩哉:文学的任务和文学的实践 |
一、墨子之辩 |
二、孟子之辩 |
三、韩非子之辩 |
第三节 俄然而觉矣:庄子的哲学和庄子的文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原因及意义 |
二、课题名称的范畴界定及学理依据 |
三、本课题的学术研究回顾 |
四、既往研究成果的反思 |
五、研究内容概述 |
上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形成 |
第一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人的诗学思想演进 |
第一节 道咸时期虞山诗坛:“性灵”风落潮与“虞山诗派”回春 |
一、延续、修正孙原湘的性情说 |
二、承继清初虞山诗派 |
三、虞山诗人对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的现实书写 |
第二节 同光宣时期虞山诗人对宗宋祧唐及宗唐诗学传统的坚守 |
一、承继钱谦益宗宋祧唐的诗学思想 |
二、与同光体异趣的宗宋诗人 |
三、同治、光绪、宣统时期虞山宗唐诗风 |
四、光宣时期虞山诗坛的新诗接受者及革命诗人 |
第三节 民国时期虞山诗人的诗史精神与诗学宗向新变 |
一、虞邑诗人对钱谦益的尊崇 |
二、宗唐诗人的诗学变化及革命诗人的诗风转变 |
三、虞山诗人保存国粹的努力 |
四、虞山诗人重视乡邦文化建设 |
第二章 乡邦文化与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发展 |
第一节 虞山文人诗歌中的“红豆”意象——兼谈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进程 |
一、芙蓉庄红豆与虞山文人的“红豆”情结 |
二、虞山红豆诗歌的多样内涵 |
三、民国时期虞邑文人引领的红豆研究热潮 |
四、钱谦益在虞山后学中的接受过程 |
第二节 藏书、读书与虞山文人的诗歌创作 |
一、虞山藏书流派的形成及其特色 |
二、藏书、读书、诗歌创作的相互促进 |
第三节 诗画互动关系与虞山文人题画诗创作 |
一、虞山画派的艺术特色及诗画的互动关系 |
二、以人物情事为主的题画诗 |
三、虞邑题画诗创作的家族性 |
四、以画理阐诗学 |
第三章 才媛、义庄、科举与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的形成 |
第一节 才媛与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延续 |
一、文学夫妻 |
二、母教与家学的传承 |
第二节 义庄、家训与家族教育 |
一、义庄为家族教育提供经济支撑 |
二、家训为家族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
第三节 科举与诗书之家 |
一、科举:世家望族形成与维持的正途 |
二、科举仕宦对诗歌创作既促进又制约的双重关系 |
三、科举家族对晚清民国虞山地域诗学的贡献和影响 |
第四章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的交互与呈现 |
第一节 常熟家集的编刊及其文化意蕴——以对家集序跋为中心的考察 |
一、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存目及其时间分布 |
二、家集:家谱的另一种呈现形态 |
三、晚清民国常熟家集的形态 |
四、家集的主要内容:诗歌与试艺 |
五、家集中的女性 |
第二节 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编选及其诗学特色 |
一、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存目 |
二、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编选 |
三、常熟乡镇诗歌选本的选诗特征 |
第三节 结社酬唱活动盛况 |
一、晚清民国虞山地区诗社简况 |
二、晚清民国虞山地域文士联吟酬唱活动 |
三、晚清民国虞山文士结社酬唱之风兴盛原因、特色及对地域诗学的贡献 |
下编 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专题研究 |
第五章 虞山诗坛“性灵诗风”的风靡与消解——以孙氏家族为考察对象 |
第一节 孙原湘与晚清虞山诗坛的演进 |
一、虞邑文化与孙原湘诗学理念的形成 |
二、孙原湘与吴蔚光诗歌创作理路的异同 |
三、“性灵之风”与嘉道时期的虞山诗坛 |
四、清末民初性灵诗风的消解 |
第二节 孙雄诗学思想中的家学渊源——兼谈《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编刊及选诗理念 |
一、性情·诗史·忠孝——孙雄于孙原湘诗学思想的继承 |
二、《道咸同光四朝诗史·甲集》的刊印 |
三、由《四朝诗史·甲集》论及孙雄的选诗理念 |
第六章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与诗学宗向变化 |
第一节 晚清民国虞山杨氏家族行传、着述 |
第二节 杨氏家族的诗艺传承——兼论杨沂孙诗作中的劫后记忆 |
一、杨景仁:诗学陶、苏,诗风本色无雕琢 |
二、杨希钰:诗近陶、苏、陆,诗风率直 |
三、杨沂孙诗歌内容与诗学宗向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杨氏家族诗学代表——力振唐音的杨圻 |
一、杨圻研究综述及上图藏《江山万里楼诗钞》誊清稿本发掘 |
二、杨圻宗唐趣尚 |
三、杨圻诗学风格的转变 |
第七章 翁氏家族的隆起及其在清末虞山诗坛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民国常熟翁氏家族的生平及着述 |
第二节 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及其诗歌创作 |
一、家庭教育与幕府生涯——翁心存早年的学习经历 |
二、翁心存的诗歌创作 |
三、翁心存对子女及虞邑后学的教育与提携 |
第三节 从消遣到遮蔽:翁同龢诗歌创作的心理变迁 |
一、翁同龢诗集的刊印及文献缺失 |
二、“君亦能诗耶”:翁同龢居京时期的诗歌创作 |
三、古籍的鉴赏、收藏活动与翁同龢的诗歌创作 |
四、翁同龢晚年诗歌中的“庙堂”想象 |
第八章 晚清民国虞山诗坛的“唐宋兼采”——以汪氏、钱氏、单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汪氏家族的学韩风尚 |
一、汪氏家族的“状元诗人” |
二、汪佑南 |
第二节 兼采众长、关注民生:虞山钱氏家族的诗学及诗艺 |
一、钱氏家族的世袭及对钱谦益的追忆 |
二、钱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三、钱育仁领导下的虞社 |
第三节 晚清民国虞山单氏家族诗学研究 |
一、诗法少陵与昌黎:康乾时期的单氏诗人 |
二、兼采众家:晚清的单学傅与单良玉 |
三、《海虞诗话》的编纂及其编选特色 |
第九章 虞山文学世家的西昆风尚——以庞氏、张氏家族为中心 |
第一节 庞氏家族的崛起及庞树阶“不专事色相”的西昆诗风 |
一、庞氏家族成员的生平及着述 |
二、积学励行与“贻安堂”庞氏的崛起 |
三、虽尚西昆然更崇本色——庞氏家族的诗学实践与新变 |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诗风演进与张鸿掀起的清末虞山西昆热潮 |
一、张燮的藏书与写诗 |
二、张定鋆 |
三、伉俪情深的张蓉镜与姚畹真 |
四、吴下西昆的旗帜——张鸿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 |
第三节 清末民初吴下西昆的诗风演进、诗歌理念及其诗学成就 |
一、“西砖酬唱”与清末吴下西昆诗风的兴起 |
二、吴下西昆的诗歌理念及其兴盛原因 |
三、以史入诗、以诗鉴史——吴下西昆的诗学特色及其艺术上的得失 |
第十章 宗氏家族兼采众长与自抒机杼诗学路径的形成——兼论民国教授诗人宗威、宗白华 |
第一节 虞山宗氏家族的源流世系与诗文着述 |
第二节 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晚清宗氏家族的诗歌创作 |
一、吾家多闺秀,俱各擅文辞 |
二、承继家学与转益多师 |
三、宗氏家族的诗学主张 |
第三节 传道授业、竞艳诗坛——民国宗威、宗白华的诗歌创作 |
一、宗威的诗歌活动 |
二、宗白华的旧体诗创作及其诗学思想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横跨多科, 颇有建树 |
二、理性思考, 诗意表达, 情理并重, 双翼齐举 |
三、历经磨难, 愈挫愈勇, 好学不倦, 笔耕不辍 |
四、论诗人哲学家屈原(论文参考文献)
- [1]后羿神话的产生与流变[D]. 马卓娅.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重新拥抱想象:回归诗性的道德教化[D]. 刘小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从《人间世》看庄子的处世哲学[J]. 芦莎莎,魏建丽.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屈原《天问》“问天”思想研究[D]. 孟克.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诗学“禅境”与现代困境 ——陈先发论[D]. 阮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使周恩来协力同心共命的毛泽东[J]. 曹应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9(06)
- [7]庄子意象论[D]. 杨舟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8]晚清民国虞山文学世家与地域诗学[D]. 吕姝焱.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9]三十年呕心沥血之作——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评析[J]. 刘崇学.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0]论先秦散文与诗歌一体不分的“原型”形态[J]. 杨景龙. 河北学刊,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