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湾多线隧道建设

小湾多线隧道建设

一、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5852部队[1](1976)在《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文中提出一、概况小湾多线隧道位于×××车站西端K341+422~K342+100的600米半径曲线上。全长692.10米(长链14.10米),其中三线43.55米,双线564.01米,单线84.54米,折合单线长1343.21米(图1)。进口43米为平坡,其余为2‰下坡。于1971年6月开工,1973年8月竣工,最高时期投入兵力共2950人,全部使用91万工天,其中成洞工天76.9万工天,平均每米成洞用5732工天,平均月成洞59米。小湾隧道具有地质不良,工程量大,工期紧迫等特点。

罗春红[2](2009)在《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长大独头隧道掘进施工中,钻爆法施工工艺是一种最主要的经济高效施工工艺。在钻爆法施工循环中,通风排烟是重要的一环,通风的时间过长影响工程进度,炮烟的排除未能达到预期的限度,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及劳动生产效率。本文以长大独头隧道钻爆法施工通风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隧道施工通风理论、空气动力学理论和通风系统优化理论,对长大独头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优化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本文对钻爆法施工工艺、TBM (Tunnel Boring Machine)施工工艺对通风要求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在通风技术要求上钻爆法掘进比TBM掘进困难。归纳总结了隧道通风方式,对管道通风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双软管混合式通风方式能极大改善洞内作业环境。2、本文建立了独头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确定了换风筒但不换风机、不换风筒换风机、单台风机通风距离的求解及多台风机串联工作的求解四个类型的设计方法及计算求解。3、本文对双软管混合式通风与一般混合式通风有效风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确定了双软管混合式通风风量计算方法。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风筒口的合理位置和风量比。对双软管混合式通风设计和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4、本文根据分阶段通风优化设计理论,以期达到节能的目的,确定了分阶段通风设计计算中分段数和风筒直径两个变量。结合阶段通风方法,应用独头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采取双软管混合式通风方式,对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尾水系统1#尾水隧洞—期施工通风,进行了通风优化设计,比传统的设计方法节省47500元。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3](2006)在《隧道工程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隧道及地下工程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而建造的土木工程,是人类挑战生存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大陆自改革开放以来,隧道及地下工程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建成规模数量及发展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向地下空间拓展已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等特大城市已建成运营城市地铁200多公里,而且在许多城市建成了相当数量的地下商场、地下管廊、停车场、人防设施等。目前,我国大陆上新建各类隧道、隧洞约以每

谢锋[4](2019)在《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但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加之国内大都市轿车普及趋势不可阻挡,道路交通拥堵状况越加严重,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焦点。因此,应大力推进交通强国战略。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道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地下立交隧道也随之而出现。目前,关于地下立交等近接隧道的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新旧洞室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报道极少。为此,本文以导师蒋树屏重庆市科技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项目“城市地下道路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应性研究”为依托,利用数值分析、模型试验及现场监测,对岩体上下交叉隧道基于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隧道间距、施工顺序的立交隧道结构响应和施工力学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创新性成果。(1)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立交隧道进行计算,分析了既有隧道衬砌的应力增量和变形规律,根据应力增量控制标准,确定了立交隧道的相互影响范围、控制断面和控制点;(2)根据空间散点拟合原理,得出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增量与隧道埋深、围岩级别、隧道净距的函数表达式,并计算出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施工顺序的强、弱影响间距;(3)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出立交隧道敏感性分析解析解,对不同的埋深、围岩级别、隧道净距进行敏感度单因素分析,给出了敏感度变化规律,指出了围岩级别>隧道净距>隧道埋深的敏感度影响顺序;(4)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指出了既有隧道衬砌破坏模式,同时验证了数值计算结果的正确性;(5)利用数值计算,对新建隧道加固、中间地层加固、既有隧道加固分别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加固措施对立交隧道影响的改善度与优先对策;(6)针对“零”隧道间距,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关键技术与适应性结构,可用于超近间距立交隧道设计与施工;(7)将影响间距、地层敏感区结构参数运用于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实测,既有隧道应力增量变化规律、影响度与拟合公式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本文地层敏感区支护结构参数可用于实践。

李凡[5](2014)在《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大跨度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摘要:新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建于八达岭风景区的山体之中,作为高速铁路车站,这种工程在国内乃至全球都是极其罕见的。车站中创新性的设计了大跨度穹顶结构作为车站顶棚,在建筑学角度为车站增添了美观的元素,符合八达岭旅游风景区的整体风格,是整个车站设计的亮点之一;但是从结构设计与施工角度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跨度超过40米的岩体穹顶结构应用在地下车站结构中极为罕见,同时施工难度也大大增加。本文以新建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地下车站开挖为工程背景,针对大跨度地下穹顶结构开挖方案展开研究,采用Mida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并得出一些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参考的依据和规律。主要工作如下:(1)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类似工程概况和水利水电工程中穹顶结构施工的一些基本施工方法,为新京张城际铁路八达岭车站站厅层穹顶结构施工方案的选取提供借鉴和参考;(2)提出了中导洞法和侧导洞法这2种大跨度穹顶结构的开挖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地表沉降、洞室周边位移、塑性区产生范围、支护结构受力位移等指标,分别得到其开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中导洞法施工地表最大沉降为2.08mm、侧导洞法施工地表最大沉降为1.82mm;中导洞法围岩最大沉降为8.04mm,侧导洞法围岩最大沉降为11.15mm。(3)对所提出的施工方案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对比,最终得出侧导洞为所提方案中相对最优的施工方案,并对优选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以上研究成果对拟建的八达岭地下车站大跨度穹顶结构有一定工程指导作用,同时可为类似的地下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万许祥[6](2019)在《灾害预警系统在益阳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基础项目建设在全国的全面铺开,工程施工和运营遇到的地质、设计、施工等岩土工程难题越来越多,相应的工程灾害亦越来越频繁,如何保证施工运营安全、减小人员生命财产损失是目前工程中越来越关心的问题。面对赋存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岩土工程对象,对于不可预见的地质缺陷环境灾害(暴雨)极端条件等情况,工程灾害不期而至,因而如何提前预警灾害、及时预报灾害成为岩土工程灾害防治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难题,本论文工作主要针对工程应用方面探讨对该工程问题的现场应用和解决手段。论文采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对依托工程益阳南滨江路隧道项目的施工期及其对周边环境(边坡和重要建筑物等)开展了合理有效的预警预报,以自动化的监测预警手段保障了施工安全,为同类工程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方法支持和应用案例。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依托工程益阳南滨江路隧道项目资料总结并结合钻孔和地质踏勘,分析了项目所处地质环境和工程环境,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灾害问题和重要建筑物等合理选取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在综合考虑施工工艺、周期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动化监测实施方案;2.在项目团队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以位移和变化速率为工程风险控制指标,结合隧道施工设计的安全控制标准,形成了本项目的自动化监测预警预报标准,并通过自动化的预警预报平台实现工程风险的自动化预警预报;3.以依托工程施工期自动化监测为例,详细分析了施工周期内监测点的变形发展过程,并采用预警指标研究了施工灾害发生时的临界变形状态及演化规律,并通过预警平台及时预警预报,保障了依托工程施工周期内的工程和人员安全。

马灵[7](2013)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规模的地铁建设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却激发了城市岩土工程的安全风险。岩土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促使工程领域迫切的需要一套系统化的方法积累工程经验、探索工程规律、利用工程知识。本文遵循知识管理的技术路线,针对地铁隧道工程领域最受人关注的地表沉降指标,提出了一套从数据到智慧的系统化研究方法,该方法既有助于工程经验的积累,也为现场安全决策提供支持。首先,本文构建了面向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分析的时空情境多维数据仓库,将零散的多源异构数据整合成集成情境的价值信息。在从数据到信息的转换过程中,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地表沉降增长的Logistic模型;基于该模型,本文运用非线性回归及随机借补技术解决了沉降监测数据不等距缺失问题;本文还运用离散小波变换技术滤除了日沉降中的监测误差,综合提升了数据的质量和信息的价值。基于上文构建的时空情境多维数据仓库,本文进一步从时间、空间、情境等多个视角挖掘了地表沉降规律,提炼了能够指示地表沉降安全风险的相关指标。在从信息到知识的转换过程中,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隧道沉降槽模型,并运用Levenberg-Marquardt方法解决了该模型的非线性拟合问题;基于大量的拟合结果,本文发现了沉降槽宽度的时不变性及其与地质水文分布的相关性;本文还提出了地层损失的计算方法,得出了地层损失的分布情况和增长规律。最后,综合运用前文得到的地表沉降时、空、情境规律,本文建立了地表沉降安全风险预警机制以指导工程实践。在这一从知识到智慧的转换过程中,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地表沉降风险分级区域的划分方法,该方法由高斯分布经验法则推广而来,并结合前文得到的沉降槽宽度预测公式可对地表沉降安全风险进行预评估;本文还引入统计过程控制(SPC)思想提出了对地表沉降、地层损失等风险指标进行异常数据识别的方法。

方昱[8](2016)在《山岭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奥法目前仍然是山岭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该法以围岩分级为工程类比的桥梁,然后依据施工中的监测信息,及时调整初步设计,形成动态信息化施工。合理的岩体质量分级对于制定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十分重要的。钻爆施工参数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也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费用。如何优化爆破工艺参数,同时有效地保证围岩的稳定,是目前钻爆法隧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在隧道施工监控量测过程中,手工管理大量的监测数据,既容易丢失数据,且不便于生成各种曲线,并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难以评估,从而缺乏判断围岩稳定性的科学依据。论文针对现阶段长大隧道施工存在的以上问题,结合安徽省绩(溪)-黄(山)高速公路佛岭长大隧道施工,采用现场测试、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综合研究手段,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隧道施工期围岩现场分级、光爆工艺参数优化和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展开深入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集成化,开发隧道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可视化软件,为今后公路隧道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提供借鉴指导。论文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以国标BQ围岩分级方法为依据,提出了适应现场施工的隧道围岩快速分级指标及各指标的简便测试方法,引入进化支持向量回归理论,建立了围岩级别与分级指标之间的非线性数学模型;2.采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指数函数、双曲线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回归系数,实现了任意监测数据的自动拟合,并采用PSO与BP神经网络耦合算法建立围岩变形与时间之间的非线性智能模型,以进行围岩变形的超前预报;引入有限单元法,通过对关键点围岩压力监测数据的连续插值,采用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初期支护结构内力以进行初期支护稳定性判断:3.提出了隧道工程施工光爆参数优化的有约束多目标规划数学模型,即光爆参数优化是在保证爆破后围岩稳定(约束条件)的前提下,达到围岩松动范围和超欠挖量的最小化,并依据现代优化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求解算法;4.引入粒子群优化(PSO)与BP神经元耦合算法,在现场光爆实验及动力有限元模拟的基础上对上述有约束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了求解;5.采用可视化编程技术,开发隧道施工围岩快速分级和爆参数最优化模块,并集成到一个系统,开发完成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集成软件《公路隧道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并在佛岭隧道、宁绩高速公路隧道群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

李科[9](2013)在《穿越断层带隧道建设关键力学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论文针对穿越大型断层破碎带隧道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复杂地质构造区域地应力场、断层破碎带岩体剪胀及各向异性非线性特性、隧道穿越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局部化、断层破碎带大变形状态下隧道合理支护方式与支护时机等关键力学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与工程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位移不连续法(DDM)和有限元(FEM)作为计算手段,结合岩石力学、断裂力学、数学优化算法等,系统研究了断层区域地应力场分布规律、断层区域地应力场回归反演方法、断层带节理岩体的变形与扩容机理、断层带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与评价方法、综合考虑支护强度与变形的支护理论与方法等。取得了相应的具有创新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1)提出了DDM中考虑非线性结构面的迭代求解方法,从而可将既有线性与非线性节理模型代入DDM中对真实断裂构造岩体进行模拟,突破了非连续面压剪传统摩擦滑移DDM简化模式,拓展了DDM数值方法在结构面非线性有限变形问题中的适用性。2)定量化系统研究了非线性断层对周围地应力场的扰动影响。采用DDM对非线性断层周围地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分析,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断层几何尺度、产状特征、断层面岩体物理力学特性对扰动地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断层法向与切向刚度的增大,断层对地应力场的扰动影响程度逐渐减小;②随着断层厚度-长度比的增大,断层对地应力场的扰动影响程度逐渐增大;③随着断层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增大,断层对地应力场的扰动程度越小;④随着断层与最大主压应力荷载夹角的增大,断层对地应力场的扰动影响范围先增大后减小,在夹角为45°时扰动影响范围最大;⑤相较于采用摩尔库伦线性节理模型,在采用BB非线性节理模型时,断层周边应力与位移较大,应力场的扰动影响范围也较大,而断层自身的变形与应力则是摩尔库伦线性模型更大,在工程应用中须注意到两种模型的差异。3)首次采用DDM与线性回归分析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有限实测点应力状态的初始地应力场多元回归反演方法。假设初始地应力场是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对各组成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组成总的地应力场。将DDM地应力回归反演程序嵌入到Nelder-Mead参数优化算法中,解决了现有地应力回归反演方法不能同步实现岩体力学参数优化的问题,并应用到某地下硐室工程中,通过有限元回归反演进行对比,结果显示DDM回归反演结果较有限元回归反演更接近实测地应力值。4)针对无实测地应力值的工程情况,提出以断层产状为目标函数的DDM多元回归反演方法。假设现有断层产状是由重力和地质构造作用产生,将该方法应用与两个隧道工程案例中,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5)构建了节理岩体粘弹塑性一维柱状模型,并结合三维球坐标系统将一维非线性粘弹塑性元件模型应用于破碎带岩体各向异性、非线性变形特性的定量模拟。同时通过节理岩体力学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情况,提出了基于物理力学参数均值及其方差概率分布的断层带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特征的评价方法,并建立了临界判断指标及合理力学参数的选取方法。6)定量化研究了节理岩体变形和体积变化,揭示了节理岩体裂隙性扩容的机理。将节理岩体的体积变化分解为完整岩块和节理两部分,裂隙性扩容分为“节理受压扩展:原节理受压闭合、新扩展节理张开;卸载:新扩展节理闭合、原节理回弹张开”两个阶段,新旧节理的体积变化代数和决定了节理的总体积变化。当节理法向刚度与岩块弹性模量的比值大于某一临界值时,受压节理岩体的体积增大,即发生扩容,将该临界值定义为“临界刚度比”,荷载与节理夹角为30°时临界刚度比最小,即此时最容易发生裂隙性扩容。7)揭示了穿越断层带隧道变形局部化特点:围岩变形随断层带与两侧弹性模量比Ej/Er呈负指数规律变化,Ej/Er越小隧道穿越断层带围岩位移的敏感性越高、变形局部化越显著;隧道轴向水平地压对隧道横断面位移影响甚微,而垂直隧道轴向地压对隧道开挖围岩扰动位移影响十分显著。8)从支护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出发,建立了支护结构等效应力与隧道表面法向位移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基于支护结构强度和围岩变形的综合优化的支护理论与方法,给出了二次支护施作时机确定方法。

张良刚[10](2014)在《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特大断面隧道和地下工程大量涌现,尤其是在客运专线中较为突出。为了克服客运专线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所引起的空气动力学问题,特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的应用逐渐增加,这些隧道轨面以上的净空面积在100m2以上,开挖断面积在150m2以上。特大断面隧道的建设相比常规尺寸隧道的建设在隧道的力学行为、断面形式、衬砌结构、施工方法、初期支护结构模式、支护参数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受地质条件、设计参数、施工技术及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随着大断面隧道的应用逐年增多,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做了一些研究,但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①工程上对大变形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同时勘察设计、施工各方认识不统一;②研究角度的多样性导致研究成果的局限性;③运用系统性的测试方法和手段进行的综合研究比较少。在工程实践中,预测将会发生大变形的地段,支护设计进行了加强,但在实际施工过程未出现大变形;预测没有大变形的地段发生了大变形,给工程施工带来困难。大量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围岩大变形问题己经成为地下工程世界性的难题之一,尤其是在对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特征以及控制技术方面,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以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Ⅸ标段馒子湾隧道为依托,选题来源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软质板岩特大断面隧道围岩-支护系统流变变形控制机理研究”(基金编号:2013CFA110),并结合“沪昆客专长昆湖南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与监控量测”的专题研究,开展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从板岩围岩工程特性出发,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监控量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和支护方式下的围岩力学特征和变形破坏规律,分析了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和变形机理,并建立了有效预测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的PSO-SVM模型,对隧道大变形的预防和控制意义重大;同时运用收敛约束法对初期支护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相应理论分析计算出围岩特征曲线和支护特征曲线,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初期支护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以及提出隧道支护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从围岩控制原则和技术体系中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1)通过现场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及工程地质报告,对所研究区区域的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做了较详细地阐述,分析了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地应力场等特征。(2)通过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干燥状态不同结构面倾角下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板岩的泊松比在0.15~0.25之间浮动,且与结构面和加载方向的夹角之间关系不密切;②在相同围压条件下,板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不同结构面倾角下先由大变小,减小到一定值后,再逐渐增大。③通过拟合,得出三轴压缩强度σ和弹性模量E与结构面和加载方向的夹角α之间的关系。(3)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干燥状态不同围压下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在一定范围内,其应变随应力的增加呈现直线增加,而当应力达到峰值以后,试件突然破坏,应力急剧减小,而侧向应变迅速增大;②试验结果表明:围压对板岩强度影响较大,抗压强度随围压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趋势。(4)干燥状态下板岩的破坏特征如下:①单轴压缩时,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和顺层面滑动破坏;②当结构面倾角与轴力方向垂直时,不同围压作用下,试件破坏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随着围压的增加,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逐渐增大,且破坏面越来越平整。(5)研究了不同含水状态且围压为10MPa时板岩的力学特性,得出:①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都呈减小的趋势,而泊松比却增大;②浸泡后其应力应变曲线在达到峰值前存在一定的塑性屈服段,峰值后出现应变软化段,且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峰值前塑性屈服与峰值后应变软化段愈明显。(6)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进行修正,进而计算出研究区域板岩的岩体力学参数。通过与经验值法、张建海修正法以及声波测试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出,论文提出的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的扰动系数与声波测试法计算出的扰动系数值较接近,表明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的合理性,解决了采用声波测试法费用高和难以实施的困难,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应用。(7)干燥状态下,采用分级加载时,每级荷载作用下,板岩的轴向和侧向都会发生瞬时应变与蠕变应变,其中瞬时应变大约占整个变形的80%,且轴向应变较侧向应变变形大,约为2-3倍。(8)轴向应力的大小对岩体的蠕变变形特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轴向应力小于岩体的屈服应力时,其侧向应变与轴向应变呈线性增加关系;当轴向应力大于岩体的屈服应力时,其侧向与轴向应变呈指数关系变化。(9)不同含水状态下,围压为15MPa时,其蠕变规律与干燥状态下相似,且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其轴向变形量和侧向变形量依次增加。(10)在总结经典蠕变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论文采用修正的Burgers模型计算研究区域的蠕变参数,为后续的数值计算分析奠定基础。2.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1)介绍了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技术及其数据处理方法,结合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对隧道洞口处地表沉降以及在不同隧道开挖方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下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2)隧道出口地表横向沉降呈中央值很大的正态分布规律,隧道拱顶轴线方向上沉降最大,两侧的沉降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地表的累计沉降量依次减小。当隧道掌子面开挖到地表监测点时,该监测点可能发生隆起或者下沉现象;但当隧道掌子面穿越地表监测点后,由于隧道断面支护闭合的作用,大约距离掌子面W-2D(D为洞径)时,地表沉降开始收敛。(3)通过绘制围岩变形-时间特征曲线,对不同开挖方法下围岩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围岩变形-时间特征曲线。(4)通过拟合对比分析,指数函数是论文研究区域围岩变形特征分析的最佳拟合函数。其中函数y=a(1-e-e-ht)适用于拱顶沉降和上测线收敛变形分析,而函数y=ae-b/t分析下测线收敛变形时精度更高。(5)三种工法下围岩变形的径向释放率在相同时间内拱顶最小,其次是上测线,下侧线最大。各断面开挖30天后径向变形释放率就接近100%,趋于稳定。(6)结合馒子湾隧道监控量测资料,针对不同围岩级别,对围岩变形和距掌子面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①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拱顶、上测线和下测线基本上同时稳定,Ⅴ级、Ⅳb级以及Ⅳa级围岩施做二次衬砌时距掌子面的距离建议为分别为3倍、2.6倍和2.4倍洞径;②围岩变形与距掌子面距离的关系曲线可分为“台阶”型、“抛物线”型以及“厂”型三种类型。(7)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影响围岩变形的因素不仅受区域地质构造情况、初始地应力场、围岩自身的性质、地下水和隧道埋深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还与隧道断面的形状和尺寸、施工因素等有关。(8)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本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其变形机制主要表为板、梁的弯曲变形以及结构面张开或闭合,变形本构方程可用层状围岩弯曲变形的本构方程。3.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数值分析(1)分析了FLAC3D中关于岩土材料的摩尔-库伦本构模型,以及隧道开挖采用的空单元;并讨论了Burgers模型在FLAC3D中的实现。(2)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从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三个方面对三台阶七步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的围岩空间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纵向位移场分析,得出了三种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超前变形的规律。(3)分析了围岩蠕变效应和隧道断面尺寸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①蠕变效应在V级围岩隧道开挖后对围岩变形的影响较大,不可忽略,而对Ⅳb级围岩影响较小,在实际研究中可以忽略:②通过对三种典型常用高速铁路断面尺寸的分析,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围岩变形存在明显的洞室尺寸效应,断面尺寸一般不会改变围岩原有的变形规律,仅仅是量值上的差异,围岩塑性发展区随断面尺寸的增大而增大,但小断面尺寸能减小隧道围岩扰动区范围。4.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1)系统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理论,并对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参数进行了研究。(2)针对支持向量机方法中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的取值问题,将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支持向量机模型中,提出了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模型(PSO-SVM),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建模步骤和方法。(3)分析了支持向量机模型惩罚因子C和核参数σ对时序预测结果影响,验证了粒子群优化算法搜寻模型参数具有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避免人为选择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盲目性。(4)将PSO-SVM模型运用到馒子湾隧道地表沉降和洞内拱顶沉降预测中,并与常规灰色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预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PSO-SVM模型预测精度最高,且预测能力优于常规灰色GM(1,1)模型和曲线拟合法。5.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1)系统分析了收敛-约束法原理,得出支护施作时机与支护刚度是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2)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数值分析计算法,研究了Ⅴ级、Ⅳb级和Ⅳa级三种围岩的围岩特征曲线,并根据工程实际,计算出了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的释放过程。(3)基于收敛-约束法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几种常用支护以及组合支护的支护特征曲线,并提出了初期支护适应性评价的方法。(5)结合馒子湾隧道初期支护参数,计算出初期支护的支护特征曲线,通过分析围岩特征曲线与支护特征曲线的关系,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初期支护适应性进行评价。(6)通过理论计算对隧道初期支护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并绘制了相应的安全系数图,结果表明:型钢+喷锚联合支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满足特大断面板岩隧道施工与运营安全性要求,且V级、Ⅳb级和Ⅳa级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均在边墙与仰拱连接处最小,分别为1.24,1.37和1.39,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应予以注意。(7)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支护时机与刚度进行优化,选取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压应力较大,拉应力较小为考察优化指标,提出了V级围岩支护结构的优化组合为初期支护时机为围岩应力释放75%+喷层厚35cm+二次衬砌时机为围岩应力释放96%+二衬厚度为50cm,并通过平面应变数值分析验证了优化组合的合理性。(8)分析了围岩变形控制原则和控制技术体系,从施工工法和支护措施两个方面提出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论文的创新成果主要包括:(1)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Hoek-Brown强度准则的扰动系数D值进行修正,为确定板岩隧道围岩岩体力学参数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和应用价值。(2)通过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从围岩位移场、应力场和塑性区三个方面对三台阶七步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和台阶法的围岩空间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纵向位移场分析,得出了三种工法施工过程中围岩超前变形的规律;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蠕变特性和隧道断面尺寸对围岩变形的影响。(3)采用支持向量机理论(SVM)对板岩隧道变形进行预测,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通过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PSO-SV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运用收敛-约束法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现行的支护体系进行评价,并采用正交试验对特大断面板岩隧道的支护时机与支护刚度进行优化,提出最优化组合。

二、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2)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小结
第二章 施工工艺及通风方式
    2.1 隧道施工工艺
    2.2 通风方式
        2.2.1 机械通风
        2.2.2 管道通风方式的比较
        2.2.3 隧道施工通风评述
    2.3 小结
第三章 独头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
    3.1 建立数学模型
    3.2 相关参数确定
        3.2.1 隧道掘进工作面供风量的确定
        3.2.2 通风机运转特性曲线方程的确定
        3.2.3 风筒漏风风阻的确定
    3.3 独头隧道施工通风系统设计的类型
        3.3.1 换风筒但不换风机
        3.3.2 不换风筒换风机
        3.3.3 单台风机通风距离的求解
        3.3.4 多台风机串联工作的求解
    3.4 小结
第四章 独头隧道施工双软管混合式通风
    4.1 一般混合式通风风量计算
    4.2 双软管混合式通风工作面有效风量变化规律
        4.2.1 一般混合式通风工作面有效风量的变化规律
        4.2.2 双软管混合式通风工作面有效风量的变化规律
    4.3 双软管混合式通风风量计算
        4.3.1 控制风量的确定
        4.3.2 风量的调节
    4.4 混合式通风的合理参数
        4.4.1 排、压风筒口的合理位置
        4.4.2 排、压风量比
    4.5 小结
第五章 长大隧道独头掘进分阶段通风及其优化设计
    5.1 分阶段通风及其节能原理
        5.1.1 按掘进终了设计的通风电费分析
        5.1.2 分阶段通风的电费分析
    5.2 分阶段通风优化设计
        5.2.1 最优分段数的确定
        5.2.2 风筒直径的确定
    5.3 小结
第六章 工程应用
    6.1 工程概况
    6.2 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6.2.1 风量的确定
        6.2.2 通风机及风管选择
        6.2.3 通风方式的确定
    6.3 经济分析
    6.4 通风效果测试
        6.4.1 通风检测仪器设备投入情况
        6.4.2 7~#施工支洞施工作业面不同通风方式参数测试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B

(4)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立交隧道国内外典型工程
        1.3.2 国内外上下交叉隧道研究现状
        1.3.3 岩石力学敏感度研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立交隧道施工力学计算分析
    2.1 计算模型和计算工况的确定
    2.2 下穿既有隧道计算分析
        2.2.1 影响最不利断面的确定
        2.2.2 位移增量分析
        2.2.3 应力增量分析
    2.3 上穿既有隧道计算分析
        2.3.1 影响最不利断面的确定
        2.3.2 位移增量分析
        2.3.3 应力增量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立交隧道影响因素及影响间距研究
    3.1 判别准则的确定
    3.2 立交隧道影响程度研究
        3.2.1 下穿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3.2.2 上穿隧道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3.3 影响间距的确定
        3.3.1 下穿既有隧道最大应力增量数据回归
        3.3.2 上穿既有隧道最大应力增量解析解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立交隧道敏感度分析
    4.1 立交隧道受力特性
        4.1.1 初始地应力场
        4.1.2 洞室施工各阶段的应力场
        4.1.3 立交隧道应力分析
    4.2 单因素敏感度分析原理
    4.3 下穿既有隧道敏感度分析
        4.3.1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3.2 不同隧道埋深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3.3 影响敏感度因素优先顺序
    4.4 上穿既有隧道敏感度分析
        4.4.1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4.2 不同隧道埋深对既有隧道敏感度影响分析
        4.4.3 影响敏感度因素优先顺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立交隧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5.1 试验方案
    5.2 物理模型试验选取及依据
        5.2.1 相似材料
        5.2.2 相似材料实验工况的制定
        5.2.3 实验准备
        5.2.4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值测定实验
        5.2.5 泊松比测定实验
        5.2.6 材料直剪试验
        5.2.7 .配合比实验数据分析及处理
    5.3 相似材料配合比参数
    5.4 多净距立交隧道模型试验平台的设计及搭建
        5.4.1 实验系统的构成
        5.4.2 可变净距立交隧道模型箱
        5.4.3 开挖方式模拟
        5.4.4 .立交隧道净距的调节系统
        5.4.5 传感器及数据采集系统
        5.4.6 测试断面及仪器布置
    5.5 模型试验开展步骤
        5.5.1 材料的拌和
        5.5.2 模型实验系统的组装
        5.5.3 实验材料填充及及压力盒的布设
        5.5.4 开挖模拟及数据采集
    5.6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5.6.1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的影响
        5.6.2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影响
    5.7 新建隧道上穿既有隧道施工力学效应分析
        5.7.1 新建隧道开挖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的影响
        5.7.2 不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衬砌应力影响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区结构适应性研究
    6.1 研究的意义
    6.2 现有结构适应性对策
    6.3 数值计算模型
    6.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6.5 影响强弱区结构适应性分析
        6.5.1 弱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
        6.5.2 强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常规)
        6.5.3 强影响区结构适应性措施(隧道间距小于5 米)
    6.6 典型案例
        6.6.1 下穿既有隧道交叉段梁拱结构法案例
        6.6.2 上穿既有隧道交叉段托梁法案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立交隧道现场施工监测
    7.1 项目概况
        7.1.1 基本概况
        7.1.2 地质情况
        7.1.3 拟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位置关系
    7.2 监控量测方案
        7.2.1 监控量测的项目
        7.2.2 监测断面布置
    7.3 监测管理
        7.3.1 测量精度
        7.3.2 预警值
        7.3.3 监测频率
    7.4 下穿既有隧道典型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7.4.1 新建隧道下穿轨道交通一号线区间段概况
        7.4.2 监测数据分析
    7.5 上穿既有隧道典型监测断面数据分析
        7.5.1 新建隧道上穿轨道交通十号线区间段概况
        7.5.2 监测数据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下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IV级围岩隧道设计参数表
附录 BV级围岩隧道设计参数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5)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大跨度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类似工程概况及研究现状
        1.3.1. 国内类似工程概况及研究现状
        1.3.2. 国外类似工程概况及研究现状
    1.4. 常见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分类
        1.4.1. 山岭隧道施工方法分类
        1.4.2. 地下车站施工方法分类
        1.4.3. 地下穹顶结构施工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2.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计算理论
    2.1.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
    2.2. 地下结构计算基本理论
        2.2.1. 地下工程施工的力学过程
        2.2.2. 地下工程施工计算的基本假定
        2.2.3. 洞室开挖后的二次应力状态
3. 八达岭车站地质水文特征
    3.1. 工程概况
    3.2. 自然特征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特征
        3.2.3. 地震动参数
    3.3. 工程地质特征
        3.3.1. 地层岩性
        3.3.2. 地质构造
    3.4. 水文地质特征
        3.4.1. 水文测井与钻探对比分析
        3.4.2. 水文地质参数
    3.5. 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
        3.5.1. 地下工程总体评价
        3.5.2. 围岩评价和分级
4. 车站结构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
    4.1. 车站结构设计方案
        4.1.1. 车站整体设计
        4.1.2. 站台层设计
        4.1.3. 站台层设计
        4.1.4. 换乘电梯与地面站房设计
    4.2. 车站施工方案
        4.2.1. 结构断面形式及支护方案
        4.2.2. 施工工法
        4.2.3. 施工筹划组织
5. 穹顶结构数值模型的建立
    5.1. 岩土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及常用软件
        5.1.1. 有限单元法
        5.1.2. 其他数值方法简介
        5.1.3. 常用的数值模拟软件一览
    5.2. 建立模型前的资料准备
        5.2.1. 研究对象
        5.2.2. 基本理论及本构模型
        5.2.3. 计算假定
        5.2.4. 计算参数的选定
        5.2.5. 边界约束条件
    5.3.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5.3.1. 中导洞法施工工序划分
        5.3.2. 侧导洞法施工工序划分
6.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6.1. 中导洞法计算结果及分析
        6.1.1. 围岩变形分析
        6.1.2. 围岩应力分析
        6.1.3. 塑性区特征
        6.1.4. 支护分析
    6.2. 侧导洞法计算结果及分析
        6.2.1. 围岩变形分析
        6.2.2. 围岩应力分析
        6.2.3. 塑性区特征
        6.2.4. 支护分析
    6.3. 施工方法比选
    6.4. 施工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分析
        6.4.1. 扇面开挖顺序划分
        6.4.2. 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
        6.4.3.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偏差分析
        6.4.4. 爆破振动控制
        6.4.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灾害预警系统在益阳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监测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1.2.2 灾害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1.2.3 自动化监测预警工程应用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依托工程概述及监测预警方案
    2.1 地质赋存环境分析
        2.1.1 工程地质条件
        2.1.2 不良地质岩性分析
        2.1.3 水文地质条件
        2.1.4 周边环境状况
        2.1.5 施工方案
    2.2 施工监测方案设计
        2.2.1 工程风险及风险源分析
        2.2.2 监测重点分析及对策
        2.2.3 监测难点分析及对策
        2.2.4 监测对象及项目
        2.2.5 施工期监测方案
    2.3 设备选用及设备精度
        2.3.1 单点沉降计
        2.3.2 隧道收敛计
        2.3.3 固定测斜仪
        2.3.4 多点位移计
        2.3.5 静力水准仪
        2.3.6 双阀容栅式雨量计
        2.3.7 自动化监测数据采集仪
    2.4 本章小结
3 自动化监测数据分析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系统建设总体思路
        3.1.2 集成数据库系统
        3.1.3 数据采集子系统
        3.1.4 边坡自动化监测数据集成管理系统
        3.1.5 灾害分级预警系统
        3.1.6 手机APP平台
    3.2 隧道监测数据分析
        3.2.1 监测成果分析
        3.2.2 隧道监测成果分析
    3.3 重要建筑物数据分析
        3.3.1 监测成果分析
        3.3.2 水厂建筑物监测成果分析
        3.3.3 山体边坡监测成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施工期风险控制应用
    4.1 依托工程风险控制标准
        4.1.1 隧道穿过地层的工程地质条件
        4.1.2 工程边坡施工风险控制标准
        4.1.3 隧道周边主要建筑物工程施工控制标准
        4.1.4 隧道洞身施工控制标准
    4.2 施工过程风险控制的工程应用
        4.2.1 会龙山水厂平台变形预警控制案例
        4.2.2 隧道西侧边坡楼梯开裂预警控制案例
        4.2.3 会龙山水厂平台变形预警控制案例
    4.3 施工风险实施预警与发布
        4.3.1 会龙山水厂平台变形预警与发布
        4.3.2 隧道西侧边坡楼梯开裂预警与发布
        4.3.3 会龙山水厂平台变形预警与发布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看地表沉降研究
    1.4 本文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2 地表沉降数据仓库设计
    2.1 数据仓库技术
    2.2 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数据仓库建模
    2.3 数据仓库数据预处理
    2.4 小结
3 地表沉降时空规律挖掘
    3.1 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基本分布规律
    3.2 双线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槽研究
    3.3 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3.4 小结
4 地表沉降预警机制研究
    4.1 现行沉降控制标准的问题
    4.2 隧道施工引起建筑物损坏评估
    4.3 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地表沉降预警机制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5.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8)山岭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围岩分级研究现状
        1.2.2 公路隧道光面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1.2.3 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信息管理系统
        1.2.4 系统集成一公路隧道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1.3 现阶段隧道工程动态设计与施工辅助决策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2 隧道施工期现场围岩级别快速判定方法研究
    2.1 隧道围岩BQ分级指标现场快速获取方法研究
        2.1.1 围岩BQ分级指标现场实测技术
        2.1.2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回弹强度相关性分析
        2.1.3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相关性分析
    2.2 佛岭隧道施工期围岩级别BQ法快速判定
    2.3 基于BQ分级法的佛岭隧道施工期围岩分级新体系
        2.3.1 新分级体系的分级指标
        2.3.2 新分级体系分级指标的现场测试方法
        2.3.3 定性分级指标的定量化标准
    2.4 基于进化支持向量机算法的隧道工程岩体快速分级方法
        2.4.1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2.4.2 进化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2.4.3 基于新分级体系的佛岭隧道围岩进化支持向量回归智能分级模型
    2.5 佛岭隧道围岩快速分级的数学模型
        2.5.1 隧道围岩分级的进化支持向量回归数学模型
        2.5.2 隧道围岩分级数学模型的检验
    2.6 本章小结
3 山岭隧道钻爆法施工光爆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
    3.1 山岭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现场试验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测试项目
        3.1.3 现场试验流程
        3.1.4 爆破松动圈测试
    3.2 佛岭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数值模拟
        3.2.1 LS-DYNA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
        3.2.2 建模及计算参数选择
        3.2.3 模型细部简介
        3.2.4 佛岭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数值模拟围岩振动速度监测
        3.2.5 佛岭隧道光面爆破施工的数值模拟
    3.3 佛岭隧道爆破施工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3.1 围岩震动破坏标准
        3.3.2 佛岭隧道爆破施工数值模拟结果的超欠挖统计
        3.3.3 佛岭隧道光爆施工数值模拟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山岭隧道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4.1 光面爆破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
    4.2 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4.3 基于PSO与BP神经网络耦合算法的佛岭隧道光面爆破参数优化
        4.3.1 粒子群优化算法
        4.3.2 BP神经元网络简介
        4.3.3 PSO与BP耦合算法简介
        4.3.4 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的获取
        4.3.5 隧道光面爆破输入与输出参数PSO-BP智能映射模型的建立-网络训练
        4.3.6 基于PSO-BP神经网络耦合算法的隧道光面爆破参数优化-模型求解
        4.3.7 基于PSO-BP耦合算法的隧道光面爆破参数优化-工程算例
    4.4 本章小结
5 隧道施工监测信息管理及反馈系统研制
    5.1 系统功能与总体规划设计
        5.1.1 系统功能与总体规划
        5.1.2 数据结构设计
        5.1.3 监测系统设计
        5.1.4 系统界面设计
        5.1.5 系统后台主体设计
    5.2 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与反馈
        5.2.1 监测数据的PSO回归分析
        5.2.2 监测数据的PSO回归分析实例
        5.2.3 回归函数的选择
        5.2.4 包含丢失位移的监测数据回归
        5.2.5 围岩稳定性判断准则
    5.3 基于PSO-BP神经网络耦合算法的围岩变形超前预报
    5.4 基于围岩压力监测数据的初支稳定性分析
        5.4.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
        5.4.2 有限元分析程序设计
        5.4.3 佛岭隧道围岩压力监测有限元分析实例
    5.5 监测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应用实例
        5.5.1 数据录入与存储
        5.5.2 监测数据回归分析
        5.5.3 监测数据趋势曲线图
        5.5.4 报表功能模块
        5.5.6 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专家系统功能模块
    5.6 本章小结
6 公路隧道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6.1 系统功能与总体规划
        6.1.1 系统功能
        6.1.2 系统总体规划
    6.2 隧道施工期围岩快速分级功能模块
        6.2.1 隧道施工期围岩快速分级模块中数据库与数据模型设计
        6.2.2 隧道施工期围岩快速分级模块中业务逻辑设计
        6.2.3 隧道施工期围岩快速分级模块界面设计
    6.3 光面爆破工艺参数优化模块
        6.3.1 光面爆破工艺参数优化模块中数据模型设计
        6.3.2 光面爆破工艺参数优化模块中业务逻辑设计
        6.3.3 光面爆破工艺参数优化模块中界面设计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穿越断层带隧道建设关键力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位移不连续法的研究现状
        1.2.2 断层对地应力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初始地应力场反演的研究现状
        1.2.4 节理岩体变形研究现状
        1.2.5 支护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DDM 原理及对非线性结构面的求解方法
    2.1 概述
    2.2 二维 DDM 基本方程
    2.3 三维 DDM 基本解
    2.4 对非线性结构面的求解
        2.4.1 压剪结构面的 DDM 求解
        2.4.2 非线性结构面的数值解法及其收敛性
        2.4.3 DDM 中的程序流程
    2.5 小结
第三章 非线性断层对地应力场的影响
    3.1 概述
    3.2 地应力及其影响因素
        3.2.1 地应力的成因
        3.2.2 影响地应力的因素
    3.3 断层模型概述
        3.3.1 法向变形模型
        3.3.2 切向变形模型
        3.3.3 剪切强度
    3.4 断层周边应力场的分布规律的 DDM 分析
        3.4.1 计算模型
        3.4.2 断层附近应力方向
        3.4.3 断层附近应力大小
        3.4.4 受载后断层附近位移分布
        3.4.5 断层应力与变形
        3.4.6 断层影响范围
    3.5 断层力学参数的影响
        3.5.1 断层刚度
        3.5.2 断层尺寸
        3.5.3 断层摩擦角
    3.6 断层扰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
        3.6.1 计算模型
        3.6.2 断层倾角对扰动范围的影响
        3.6.3 断层摩擦角对扰动范围的影响
        3.6.4 断层粘聚力对扰动范围的影响
    3.7 线性与非线性断层模型的比较
        3.7.1 计算模型
        3.7.2 断层附近应力场比较
        3.7.3 断层附近位移场比较
        3.7.4 断层应力比较
        3.7.5 断层变形比较
        3.7.6 断层影响范围比较
    3.8 小结
第四章 初始地应力场回归反演
    4.1 概述
    4.2 地应力场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4.2.1 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
        4.2.2 地应力场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4.2.3 计算区域的确定
        4.2.4 多元回归分析数学模型
        4.2.5 回归系数 Li的求解
    4.3 考虑参数优化的回归分析方法
        4.3.1 优化反演的基本理论
        4.3.2 Nelder-Mead 优化反演方法
        4.3.3 考虑参数优化的回归反演程序流程
    4.4 有实测地应力值的地应力回归反演案例分析
        4.4.1 工程背景与地应力实测情况
        4.4.2 DDM 优化回归计算模型
        4.4.3 DDM 优化回归分析结果
        4.4.4 与 FEM 回归分析、实测值的比较
    4.5 无实测地应力的地应力场回归反演
        4.5.1 基于断层断距的地应力场回归反演方法
        4.5.2 象鼻岭隧道工程区域地应力场
        4.5.3 麻地箐隧道工程区域地应力场
    4.6 小结
第五章 断层带节理岩体的变形特性
    5.1 概述
    5.2 节理岩体等效变形模型
        5.2.1 节理岩体变形参数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性
        5.2.2 节理岩体变形特性一维柱状结构模型的构建
        5.2.3 节理岩体变形方向特性判定方法的构建
        5.2.4 工程实例分析
    5.3 节理岩体变形的 DDM 计算方法
        5.3.1 节理演化阶段及体积应变状态
        5.3.2 基本假设
        5.3.3 基于断裂理论的节理状态判断
        5.3.4 体积变化的 DDM 计算方法
    5.4 受压节理岩体的体积变化分析
        5.4.1 成组排列节理断裂扩展及其裂隙性扩容
        5.4.2 任意节理断裂扩展及其裂隙性扩容
        5.4.3 基于岩块变形模量及节理刚度特性的剪胀预测
    5.5 卸载条件下节理岩体扩容特性
        5.5.1 节理岩体卸载体积应变 DDM 处理方法
        5.5.2 无限体及半无限体内节理发育问题
        5.5.3 有限边界内节理发育问题
        5.5.4 无限区域内局部开挖卸载问题
    5.6 隧道开挖卸载扰动特性及变形位移的局部化
        5.6.1 数值模型概要
        5.6.2 隧道开挖卸载围岩变形局部化
        5.6.3 隧道与断层破碎带夹角的影响
        5.6.4 断层带与两侧岩体弹性模量比的影响
        5.6.5 不同侧压比的影响
    5.7 小结
第六章 穿越断层带隧道围岩地压特性及其合理支护方法
    6.1 概述
    6.2 地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2.1 经典地压理论及其合理性
        6.2.2 基于三维数值方法的地压特征(支护控制曲线)曲线建立
        6.2.3 地质因素对地压特征曲线的影响
        6.2.4 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卸载位移特性
    6.3 穿越断层带隧道支护理论与方法
        6.3.1 传统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理论的适用性
        6.3.2 基于支护结构强度和变形综合优化的支护理论及方法
    6.4 支护方式比较与支护方法应用
        6.4.1 工程概况
        6.4.2 象鼻岭隧道有限元模型
        6.4.3 典型支护方式比较
        6.4.4 二次支护时机的确定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板岩隧道围岩工程特性研究现状
        1.2.2 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研究现状
        1.2.3 隧道围岩变形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1.2.4 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现状
        1.2.5 隧道施工期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板岩隧道围岩工程特性研究
        1.4.2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4.3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数值分析
        1.4.4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
        1.4.5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区域工程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水文地质
        2.2.4 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2.2.5 岩体的工程分类
    §2.3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2.3.1 试验方案
        2.3.2 干燥状态下板岩力学特性
        2.3.3 不同含水状态下板岩力学特性
    §2.4 岩体强度准则
        2.4.1 Hoek-Brown强度准则
        2.4.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Hoek-Brown强度准则的修正及应用
        2.4.3 声波测试
        2.4.4 计算结果分析
    §2.5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5.1 试验方案
        2.5.2 板岩的蠕变试验
        2.5.3 板岩的蠕变本构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监控量测的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现场监控量测
        3.2.1 现场监控量测的意义
        3.2.2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3.2.3 监测断面及监测频率
        3.2.4 隧道初期支护相对极限位移
        3.2.5 监测仪器
        3.2.6 监测数据分析方法
    §3.3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3.3.1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的时空效应
        3.3.2 围岩纵向变形曲线
        3.3.3 洞口段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分析
        3.3.4 隧道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分析
        3.3.5 隧道围岩变形的空间效应分析
    §3.4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3.4.1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3.4.2 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本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FLAC~(3D)基本介绍
        4.2.1 FLAC~(3D)软件基本介绍
        4.2.2 隧道开挖实现
        4.2.3 岩体本构理论及其在FLAC~(3D)中的实现
        4.2.4 蠕变在FLAC~(3D)中的实现
    §4.3 不同开挖工法围岩空间变形规律分析
        4.3.1 三台阶七步法
        4.3.2 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4.3.3 台阶法
    §4.4 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4.4.1 蠕变影响分析
        4.4.2 断面尺寸效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
    §5.1 引言
    §5.2 围岩变形与时间序列的动态本构关系
    §5.3 支持向量机模型
        5.3.1 统计学理论
        5.3.2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5.3.3 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
        5.3.4 SVM模型的参数选择
    §5.4 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
        5.4.1 粒子群优化算法原理
        5.4.2 PSO-SVM预测模型
    §5.5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预测研究
        5.5.1 地表沉降变形时间序列预测
        5.5.2 隧道洞内围岩变形时间序列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收敛-约束法机理
        6.2.1 收敛-约束法的发展
        6.2.2 收敛-约束法的应用
    §6.3 围岩特征曲线的确定
        6.3.1 解析解
        6.3.2 数值法
        6.3.3 二维弹塑性分析-馒子湾隧道围岩特征曲线
    §6.4 支护特征曲线的确定
        6.4.1 常用支护的特征曲线
        6.4.2 初期支护适应性评价
    §6.5 收敛-约束法的工程应用
        6.5.1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初期支护适应性评价
        6.5.2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支护结构优化
        6.5.3 支护结构优化组合的验证
    §6.6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技术
        6.6.1 围岩变形控制原则与技术体系
        6.6.2 施工工序
        6.6.3 支护措施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湾多线隧道的施工[J]. 中国人民解放军5852部队.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12)
  • [2]长大隧道施工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与应用[D]. 罗春红.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3]隧道工程篇[A]. 郭陕云,常翔,陈智,翟进营,赵沛泽,刘树年,王莉莉. 工程建设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2006
  • [4]立交隧道地层敏感度及结构适用性研究[D]. 谢锋.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超大规模地下铁路车站大跨度穹顶结构力学性能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 李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6]灾害预警系统在益阳隧道施工监测中的应用[D]. 万许祥.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7]基于数据挖掘的隧道施工地表沉降规律研究[D]. 马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8]山岭隧道动态设计与施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D]. 方昱. 北京交通大学, 2016(09)
  • [9]穿越断层带隧道建设关键力学问题研究[D]. 李科.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10]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 张良刚. 中国地质大学, 2014(11)

标签:;  ;  ;  ;  

小湾多线隧道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