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博会五大场馆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曹烨[1](2019)在《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的“临时性”为课题,展开系统的学术研究。城市景观,是城市中超越所有“公共建筑”的最具开放潜力的空间。在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荒废和待转型的旧有空间,需要借助“临时的方式”,实现灵活并有针对性的更新和变化。临时性景观,就是指具备这种性质的特殊且有效的城市景观形态。临时性景观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有效助力于城市的发展,回应人居环境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诸多问题,并顺势而为成为新时代空间营建、生活秩序、信息时尚及文化形态的崭新多维载体。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由以下层次构成:一、通过现场调研、场景体验、文献解读及资料梳理,确定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边界。通过与“永久性景观”的多指标比对,确定两者在概念、形态、建构、功能、价值等各方面的差异与特征,并确立“临时性景观”这一选题的基础、轮廓及边界。二、临时性景观的硏究主要针对以下问题:1、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闲置地块、农业地、工业地、铁道附属地);2、与地权相关的法规、机制及可能性;3、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的应急问题;4、规划中存在的僵化和滞后;5、艺术和人文建设中急需融入的多种需求;6、原有景观概念的局限性;7、当下急需的城市空间活化;8、本课题研究应持的包容及开放性。三、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景观设计理念”:景观,不是仅限于美好的感知和文学性的描述与演绎,不应仅限于建筑学意义的工程营造和艺术学意义的作品创作,而应审视永久性景观系统的局限,呼应城市空间不断显露的新的景观需求,从而有效处理暂时、应急、局限、效果等要素间的权重及路径,多目标、快应变、高精准、多元化地服务于城市肌体的方法与机制。四、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公共艺术理念”:公共艺术,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和作者个人经验,也不应仅追求作品的赏心悦目或是建造类似于雕塑的构筑物。公共艺术应与新型构建技术、数字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不局限于文化范畴并与社会需求有机地融合。公共艺术不应仅服务于文化形态,还应服务于法规、节事、商业、救灾等形态。五、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借助于实际案例的解析,以梳理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种表现形态:通过对具“临时属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梳理,分析临时性景观的实施策略与方法;借助于对大型城市节事活动的巡礼,完整认识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系统性和有效性。通过认识临时性景观在综合介入城市公共空间中呈现的可能性、丰富性、多元价值,和对信息时代和多元环境的认知,揭示了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同时,本文着重研究临时性景观理念在文化交流、信息传播、营商环境、灾后重建以及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特殊作用与价值。六、临时性景观的硏究,应反思原有的“景观设计教育”理念:原有的景观教育专业仅按内容、表现形式区分,是基于艺术立场及以教师的个人经验为主。而当代的设计教育应密切结合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认识专业、调整专业、重构专业,从而集约教育资源。七、临时性景观,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鲜明的界面、快速搭建的便利、以及材料和结构的可循环等特性,弥补了原有城市景观(永久性景观)概念的局限、问题和缺陷,极大地发展了新时代景观系统在理念、范围、功能、价值、建构及营运等方面的崭新内涵。
江丽芳[2](2012)在《游客排队管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常生活中排队现象很普遍,如何有效解决排队问题,缩短等候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满意度,已成为服务业急需解决的问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游客排队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排队管理不仅要从管理者视角出发优化排队方式和规则,还应该从游客角度出发解决游客在排队中遇到的困难和不满意因素。然而,当前国内旅游业在排队管理方面却鲜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为此,本文立足上海世博会,对游客排队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做了尝试性研究。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访谈问卷研究。一方面,利用已有文献,阐释排队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并总结现有排队管理经验、成果和不足;另一方面,利用访谈问卷的方式,从游客角度研究世博会排队管理成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三大方面。首先,对排队原因及其管理类型与原则的分析。其次,根据排队管理相关理论,整理并构建了上海世博会的排队管理系统。该系统分为到达过程管理、等候过程管理和调控过程管理三大类,九大子系统:票务管理系统、交通管理系统、排队通道系统、排队规则、排队设施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排队协调系统、排队组织系统、危机管理系统。再次,运用数据,定量分析上海世博会的排队管理状况。研究表明,第一,场馆本身的吸引能力,即场馆服务价值是游客是否愿意排队的决定因素;第二,游客对于插队、没有信息和等候时间这三种现象最为关心;第三,游客认为排队管理最完善区域与其等候最长区域成正相关关系;第四,游客认为排队管理最完善的是售票区域,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售票系统中的“售票时间地点的便捷性”。而最差的则是餐饮区和场馆区域,其中满意度最低的是管理方提供娱乐和服务方面。这也是未来排队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和提高的。本届世博会排队管理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统筹管理上,即多疏导性,少管制性。最突出的成就是售票系统管理,对于游客的分流起到了极大作用,有效缓解排队压力:其次是如厕区域的科学设计与管理。服务与娱乐、信息推广、管理反馈工作,虽然在世博会中已有运用,但仍是排队管理系统中的薄弱环节。为此笔者提出了5点建议:建立合适的排队规则,配备合理的人力物力,适时提供服务,充分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做好跟踪总结工作。
倪尧[3](2013)在《城市重大事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整个世界。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城市发展资源在城际间流动迅速,以资源禀赋为核心竞争力的城市正逐渐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因此,大多数城市开始寻求营销型策略来实现城市的“再发展”。城市重大事件因其在城市经济转型、社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升级、竞争力提升等方面的显着加速助推效应,成为新时代各大城市发展青睐的有效战略工具。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全球化、市场化相融合,城市间竞争更加激烈,迫切需要实现城市发展转型。因此,对重大事件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重大事件对城市发展的助推效应大多与城市土地利用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政策及其影响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何以重大事件为契机,利用其综合影响力,实现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优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焦点。在对城市重大事件的研究中,从微观层面,特别是城市内部辖区尺度上,探讨城市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仍然非常缺乏。因此,将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探究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效应及其发生机理,建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机制研究的新视角,从而为城市经济转型、功能升级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首先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重大事件在全球化和城市发展转型中的重要推动效应,并据此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的具体架构。根据背景和意义分析,本文确立的研究框架为:将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测度,研究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浅层”和“深层”的影响效应,并深入探讨影响发生的机理,最后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第二章,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揭示我国在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实证研究中的不足。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一直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重点,但在城市发展新阶段,研究的视角和方法都应有所突破和创新。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的基础上,围绕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影响的主题,构建了一个“两圈两维”的分析框架,即直接影响圈、间接影响圈;经济环境效应维度、政治社会学的机理分析维度。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世博会对城市发展中经济增长、政府管理、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并明确这些影响最直接的改变大部分都源自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其次,分析了开埠、太平天国运动、上海特别市设立、浦东开发等历史重大事件在上海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推动效应。最后,分析了本研究的典型案例——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概况及对城市的综合影响,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与格局的变化、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形态拓展,以及城市的经济规模扩张与人口分布变化等。第四章,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世博会的直接影响圈(世博园区)内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工业、仓储、居住用地的置换迅速,尤其是大量工业、仓储用地转向城市绿地、商业、商务和文化用地等;土地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增大,均衡度有所提高,用地形状更加规则,集聚度明显增大。第五章,以重点用地类型——工业用地为对象,采用景观指数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世博园区的间接影响圈(中心城区)内工业用地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心区工业用地演变具有缓慢增长到某一点后又不断减少(先增后减)、向外迁移、多核心集聚的特征;工业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在世博背景下包括级差地租、交通运输、集聚效益和政策规划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第六章,在城市扩张及市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变异系数、锡尔系数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方法,从区县尺度来分析世博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在世博期间,园区选址与建设,基础设施、人口与产业郊区化、产业升级以及环境保护的加强影响了上海市域的城市空间结构;各区县人均经济差异与地均经济差异明显扩大,且伴随各区县用地结构调整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经济与环境耦合规律。第七章,从政治社会学视角探讨了世博会影响上海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研究表明:政权力、资本力和社会共治力构成了城市演化的主要力量,重大事件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果是三方合力共同形成的。上海世博会影响土地利用的利益冲突和博弈直接体现在政治号召“举国体制”下的各方配合和世博园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在举国体制确保“后墙不倒”的前提下,城市政府协调、规划让步、社区单位与居民理性配合等实现了各方利益的非零和博弈。第八章,提出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政策启示。研究表明,城市在选择重大事件作为战略措施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都应该采取相应的土地利用策略与之对应。事前要进行科学评估、明确目标、合理定位,尤其是要将重大事件的定位与城市发展相契合;事中主要落实执行因重大事件而产生的规划调整,改变“大拆大建”思路而发展“2.5产业”,推动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调整;在事后,要突破经济窘境,寻求文化、生态功能转型的新路径。
戴超兰[4](2019)在《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文中认为园林博览会源自欧洲,由于其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从90年代进入中国之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7年中国园林博览会开始创办,1999年世界的园艺博览会首次在中国昆明举办并推动昆明乃至云南省的加速发展,随后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园博会在中国相继举办,园博会成为了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发展的绝佳契机。虽然园博会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在中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园博会闭幕后也面临着高投入但收入微薄、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资源日益紧缺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当下,改善园博会会后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具有现实紧迫意义。本文主要使用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等方法,以国内外园博会如德国园林展、中国国家及江苏省园博会,以及同为城市事件的其他会展如世博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规划设计以及会后利用情况的深入分析,一是总结具有良好效益的园博会的成功经验,二是通过国家级与省级园博会的数据分析和北京丰台园博会和江苏省扬中园博会的实例分析,总结园博会效益不佳的体现及原因,从景观专业出发,探寻规划设计影响会后利用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节约资源和激发活力的规划设计策略,采用区分建设强度、控制展园规模、服务设施差异化设计、创新布局方式、创新活动运营等具体措施,实现园林博览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邯郸园博园作为实例,根据其上位规划、现状条件等,从会后利用角度对邯郸园博园进行规划设计。
胡以萍[5](2012)在《论世博会展示设计的多维表达》文中认为一百多年以来,世界博览会以其丰富和深化的形式与内涵成为展示各国文化、经济和科技成就的平台。世博会不是单纯的展览会,而是一种以展示设计为主要手段的全球性交流活动,是人类文明和时代进步的缩影和再现,是现代设计发展进程的见证。作为展览业中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受众最庞大的世界博览会,是一项涉及到众多方面的系统设计,其展示重心从早期的单纯体现产品和技术及国家的竞争实力到现今对未来的探索、深入思考和文化理念的创新,世博会展示重心的转变引发了其展示手法的多维度和多样化表达,这也是本论文研究的依据和重点。展示设计不是一个单独的设计对象,而是一个完整的环境和系统。当代世博会展示设计的构思是一个由概念到形象的创作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必须与功能、技术、经济、文化、审美、社会环境等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理念是整个设计的中心思想,围绕这一中心,通过技术美学的探索与融合、地域文脉的传承与超越、艺术形式的解读与表达、社会环境的协调与整合,世博会展示得以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从世博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届世博会都会吸取往届的思想以建构新的世博会,而伴随这一主题思想,对不同文化的诠释又会激发出全新的展示风格和方法。本课题首先归纳了世博会的类型与特征,以世博会的主题形成与完善过程为主线,梳理其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并对历届世博会上的中国馆及其设计展示的表达特征与演进进行客观论述和详尽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后续研究。通过对文化符号与设计的各自内涵特征与两者关联性的分析,指出世博会除了促进贸易、提升科技和大众教育等目的之外,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图。由此对世博会展示设计中的国家形象和地域文化表达手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批判性地域主义实践的可行性,并对世博会展示设计中文化符号滥用的成因进行探究,提出文化符号创新的思路。同时,立足于上海世博会主题,从城市的地域性、生态性和历史延续性进行考量,对城市地域文化与现实性探索的展示进行并重研究。通过梳理技术演进与世博会的辩证关系,研究科技演进下的世博会展示设计及其技术应用。从展馆体量的变化、结构技术与形态表现以及展馆表皮材料等方面的技术成就总结出其演化规律,指出设计观念的更新和生态语言的拓展是新材料、新技术产生和应用的理论基础。在对世博会展示设计中新媒体技术内涵与外延特征的分析中指出其概念的相对性,并对新媒体展示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形式进行探讨。归纳不同时期社会思潮和艺术流派对世博会展示空间的影响,探寻展示空间设计的风格与特征流变。对当代世博会展示设计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手法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世博会展示设计是一种借助既有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主题化时空的构建,实现既定主题的表达与沟通目的的应用性综合艺术,其核心目标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集艺术之所能,创造一个主题化的展示时空,通过现场作用实现思想交流和认知互动。本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平台上,以世博会主题为线索,以文化元素为基调,解读尖端科技与前沿艺术的展示方法。通过分析往届世博会展示技术与艺术的表达手法,进而研究不同时期展示设计与时代特征的关联性。通过上述研究成果的归纳总结,引出对后世博会展示设计的反思,对概念化的世博会主题到展示设计手法概念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进行创新性探讨。指出世博会展示设计是一个围绕主题理念这一核心,以文化为依托、以经济为保障、以科技为支撑、以设计为先导的整体系统。当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尖端科技精彩演绎的时候,它打动人们内心的是一种极其朴素的价值观和寻找通向未来的方法。
窦金楠[6](2012)在《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文中认为历史记录着世博会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世博会也一步一步地见证着建筑历史的前进。从早期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对于新结构的探索,到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带动“新建筑”的高潮,从现代主义建筑对于新建筑技术的实验,到如今引领生态环保风潮的和谐绿色建筑。世博会建筑作为建筑的试验场、弄潮儿,其在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设计理念等诸多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研究意义。而近些年来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也使得建筑与环境、人之间的和谐共处问题日益突出。早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就开始了对生态节能的建筑技术各种途径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直至之后的几届世博会也将关注的重点倾向于生态可持续方面。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又怎样通过设计创意和技术手段在各场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得以体现的呢?生态建筑经过数年的发展与实践后在绿色材料、生态节能技术上又有怎样的进步呢?本文将通过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建筑材料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归类总结,评判生态技术是否能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综合起到生态节能的作用,判断是否具有普遍推广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绿色材料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在满足生态节能的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还应该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与环境和谐共处。
夏巧云[7](2013)在《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 ——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大事件是大都市综合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都市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就已经加强了对各种事件的科学管理与市场运作,并将各种事件演变成为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随着世界园博会、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事件相继举行,重大事件巨大的带动作用以及持续的影响日益显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0世博会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博览会,世博会对举办地上海旅游形象的提升以及旅游经济发展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以上海世博会为例,从事后视角以游客为对象,构建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模型,并进行测度研究。具体方法是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游客感知维度模型,运用AMOS17.0软件进行验证。通过方差分析法来探索游客个体特征上的感知差异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分析重大事件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强度;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游客的这种感知与其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采用定性分析法研究游客在世博会期间及后世博时期对部分代表性永久世博场馆感知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①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主要表现旅游基础设施、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等三个方面;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主要表现在形象/文化、旅游产品等两个方面。②职业、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出游目的、消费水平、熟悉度等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世博会和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③世博会和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综合得分分别为3.777和3.678,处于较高的等级强度,即世博会和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强度显着。④参观过世博会的游客对世博会认知形象的感知影响游客对世博会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情感形象影响总体形象。游客对世博园认知形象的感知影响游客对世博园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情感形象影响总体形象。⑤参观过世博会的游客对世博会总体形象的感知影响其对世博会的满意度和感知价值,而游客对世博会的感知价值影响其对世博会的满意度,满意度显着影响其行为意向。⑥游客对沙特馆评价高频语境词汇依次是“好看”、“震撼”、“值得”、“不值”、“失望”,而其中负面评价大多是“排队和等待”等原因。而对续展期间的月亮船感知评价高频词汇依次为“震撼”、“昂贵”、“不值”、“值得”、“好看”。作为世博会和后世博时期世博园重要的组成符号与旅游吸引物,沙特馆(月亮船)在世博前后游客感知评价的语境与频次虽发生一定变化,但仍然是游客旅游与大众点评的热点,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上海旅游形象的传播与提升。本研究从后事件视角,通过游客感知评价调查,来测度世博会、世博园、永久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地形象的影响,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研究在理论上,拓宽了旅游业研究领域,丰富事件旅游研究理论,完善相关的旅游学科体系。实践上,了解重大事件的举办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以便目的地营销者更好地挖掘和利用重大事件的后续旅游资源,以促进重大事件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城市举办类似重大事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王欣宜[8](2020)在《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大事件是当今世界各个城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城市提高竞争力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取得国际级大型活动的举办权,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大型会展类事件的举办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城市生活,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大事件因其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受到各界学者的探讨研究。大型会展类事件由于投资大,占地面积庞大,对会展结束后其所在城市中的场址后续如何利用展开研究尤为重要。如何更好的利用大事件的影响和场址的后续利用带动相关城市片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世园会的后续利用为研究内容,在研究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资料收集整理、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既有案例研究总结,结合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会展类案例中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和可能利用的方式方法,并进行归纳总结。结合2019年延庆世园会具体案例,在对园区的后续利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之后,对2019年延庆世园会的后续利用提出有价值的规划方案和有参考意义的策略建议。
姚飞洋[9](2019)在《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变,艺术领域也随之有了新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以科技为支撑,对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时代下的家具展示有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它不仅传递家具产品的各类信息,还能满足人们对体验感受的需求,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急速发展之下,家具展示空间的创新设计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以家具展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从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切入,结合家具展示的影响因素来研究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方式。在研究过程中,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本质、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家具展示的设计内涵及要素简要分析,并探讨了科学技术、价值观念、信息传播、行业竞争四个影响家具展示设计的要素,指出适用于家具展示的主要有虚拟现实技术、新媒介技术、全息技术三种技术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技术可为家具展示注入互动性、虚拟性、便捷性、绿色化的新内涵。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应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从互动方式的创新性入手,以感官体验、以行为引发、以娱乐兴趣为主的互动家具展示形式;第二种是基于对技术表现的分析,从空间的角度挖掘艺术语言的虚拟家具展示形式,它包括了家具虚拟展示、空间环境虚拟展示以及网络虚拟展示三种方式;第三种是从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多重技术的丰富体验、信息传递的多样融合来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家具展示形式的研究。在最后的设计实践中,根据前期的理论研究,利用DVS3D平台及交互设备对某品牌的家具进行了展示设计实践,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王翌[10](2005)在《2010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会展业是服务贸易的组成部分之一,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显着,对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世博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海主办2010 世博会,将加速推进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促进上海实现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本文首先通过在上海世博情报中心的大量文献搜集,分析研究了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与国内会展业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对上海会展业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会展业产业关联体系及发展会展业的关键因素指标,并运用该体系和指标,结合上海市政府对2010 世博会的规划,从经济因素、城市因素、行业因素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2010 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最后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运用宏观经济学理论预测了2010 世博会对上海经济总量的影响,并分析其乘数效应;运用规模经济思想分析了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及会展品牌建设的意义;运用产业经济学思想分析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竞争合作思想分别对政府行为、会展企业界合作及长三角区域会展业合作提出了建议。本论文研究成果对上海发展会展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同时也为国内会展经济与世博经济理论研究作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努力。
二、世博会五大场馆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博会五大场馆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城市中的“碎片化”空地 |
0.1.2 针对城市发展中空闲土地的相关政策法规 |
0.1.3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需求 |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0.3.1 相关概念解释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3.3 境外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0.4.1 内容与论文基本逻辑框架 |
0.4.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解读临时性景观的概念 |
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与“临时”的界定 |
1.1.1 临时性景观的定义条件 |
1.1.2 临时性景观的相关概念 |
1.1.3 受益于当代的临时性景观 |
1.2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1.3 临时性景观的基本特征 |
1.3.1 相对短暂的时效性 |
1.3.2 适宜的使用性 |
1.3.3 特殊的设计手法 |
1.3.4 经济生态型 |
1.3.5 与大众的互动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临时性景观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构建形态 |
2.1 临时性景观的必然性 |
2.1.1 临时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
2.1.2 临时是多元环境的产物 |
2.2 城市化进程中的临时性景观 |
2.2.1 城市临时性景观空间的成因 |
2.2.2 多样性的临时性景观 |
2.3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其他临时性的景观构建形态 |
2.3.1 临时性建筑 |
2.3.2 临时性设施 |
2.3.3 临时性装置艺术 |
2.4 多元需求下的临时性公共活动 |
2.4.1 艺术活动 |
2.4.2 休闲娱乐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中临时性景观的分类与应用 |
3.1 适应当代的主动性临时景观 |
3.1.1 临时性的创新理念 |
3.1.2 临时性的新材料和新技术 |
3.1.3 临时性为城市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时效 |
3.2 以大型节事活动为主的系统性临时景观 |
3.2.1 城市大型节事活动 |
3.2.2 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以2008 北京奥运会为例 |
3.2.3 国际性博览活动——以2010 上海世博会为例 |
3.3 具有组织有效性的临时景观 |
3.3.1 商业推广活动中的临时路演 |
3.3.2 商业空间中的临时装置艺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临时性景观与多元社会的联系 |
4.1 临时性景观的创新价值 |
4.1.1 不断发展的创新理念 |
4.1.2 多变的灵活形态 |
4.1.3 临时性景观介入生活 |
4.2 临时性景观的积极性价值 |
4.2.1 迅速帮助灾后重建 |
4.2.2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
4.3 促进多元化文化的传播价值 |
4.3.1 促进文化的交流 |
4.3.2 传统文化在临时城市主义中的再生 |
4.4 临时性景观的生态价值 |
4.5 临时性景观的商业经济价值 |
4.6 临时性景观对于城市空间的再生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临时性景观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意义 |
5.1 临时性景观在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问题 |
5.1.1 华而不实的临时造成大量的浪费 |
5.1.2 只追求形式主义,缺少长远考虑 |
5.1.3 盲目跟风,没有辨识度 |
5.1.4 临时是鲜活的产生,无奈的结束 |
5.2 临时性景观推动城市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5.3 临时性景观对设计教育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2018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8 Revision) |
附录二 2018 世界城市全球大都市检测报告(Metro Global Metro Monitor 2018) (译稿)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游客排队管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及基本概念 |
一、文献综述 |
二、基本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游客排队管理概述 |
第一节 游客排队管理相关理论 |
一、排队论 |
二、心理定势理论 |
三、服务补救理论 |
第二节 游客排队现象的产生及管理原则 |
一、排队现象产生的原因 |
二、排队管理类型分析 |
三、排队管理原则 |
第三节 游客排队管理经验及现状分析 |
一、国内外排队管理经验 |
二、国内排队管理现状 |
第三章 上海世博会游客排队管理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上海世博会游客流量分析 |
一、代表性的世博会总游客流量分析 |
二、上海世博会日客流量分布 |
第二节 上海世博会游客排队管理系统分析 |
一、游客到达过程 |
二、游客等候过程 |
三、主办方调控过程 |
第三节 上海世博会游客排队管理调查分析 |
一、问卷设计与发放 |
二、调查基础数据分析 |
三、游客整体满意度分析 |
四、多维度排队管理系统满意度评价 |
第四节 排队管理经验小结 |
一、排队管理经验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与措施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表5 |
附表6 |
附表7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城市重大事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索引 |
图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新阶段 |
1.1.2 重大事件:城市发展助推器的效应愈发明显 |
1.1.3 我国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度日益提升 |
1.1.4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日渐深入 |
1.1.5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架构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架构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城市重大事件的研究进展 |
2.1.1 城市重大事件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2.1.2 城市重大事件对城市的综合影响 |
2.2 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 |
2.2.1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
2.2.2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
2.2.3 土地利用理论的研究进展 |
2.3 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 |
2.3.1 对城市土地利用数量的影响 |
2.3.2 重大事件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 |
2.3.3 重大事件对土地经济的影响 |
2.4 文献述评与研究切入点 |
2.5 本章小结 |
3 世界博览会与上海城市发展背景特征 |
3.1 作为城市重大事件的世界博览会 |
3.1.1 世界博览会概况 |
3.1.2 世博会的影像作用 |
3.2 上海市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
3.2.1 上海开埠:租界的缘起与发端 |
3.2.2 太平天国运动:难民潮下的“华洋混居 |
3.2.3 设立上海特别市:动荡中的“大上海计划” |
3.2.4 浦东开发:改革开放的“东进战略” |
3.3 作为新世纪影响上海的重大事件——上海2010年世博会 |
3.3.1 上海世博会概况及其影像 |
3.3.2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土地系统的综合影响 |
3.3.3 世博会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海世博园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4.1 “直接影响圈”范围和研究方法 |
4.1.1 上海世博园区概况 |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 |
4.2 世博园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4.2.1 土地利用变化数量和结构分析 |
4.2.2 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 |
4.2.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上海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间接影响圈”范围和研究方法 |
5.2.1 上海中心城区概况 |
5.2.2 数据方法 |
5.3 指标测算和Logistic回归结果呈现 |
5.3.1 中心区工业用地演变 |
5.3.2 Logistic回归结果 |
5.4 讨论 |
5.4.1 上海中心区工业用地演变的特征 |
5.4.2 中心区工业用地演变的驱动机制 |
5.4.3 世博会对工业用地演变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世博期间上海城市扩张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环境效应分析 |
6.1 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
6.1.1 研究区域与职究单元划分 |
6.1.2 研究数据和方法 |
6.2 世博期内上海市的土地利用变化 |
6.2.1 建成区扩张 |
6.2.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
6.3 世博期内市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与环境效应分析 |
6.3.1 人均经济差异分析 |
6.3.2 地均经济差异分析 |
6.3.3 环境效应分析 |
6.4 城市土地经济产出和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分析 |
6.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6.4.2 2006年区县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耦合关系 |
6.4.3 2010年区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耦合关系 |
6.5 结论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7 城市重大事件对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机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 |
7.1 城市重大事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机理 |
7.1.1 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利用类型的影响 |
7.1.2 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的影响 |
7.1.3 重大事件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影响 |
7.2 城市重大事件影响土地利用机理的行为分析 |
7.2.1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划分 |
7.2.2 城市社会因素的行为分析 |
7.3 城市重大事件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因素冲突与博弈分析 |
7.3.1 重大事件影响土地利用的社会因素的行为冲突 |
7.3.2 征地各方的利益诉求与博弈策略 |
7.3.3 上海世博会视角下的三种力量博弈策略 |
7.3.4 重大事件影响土地利用机理的博弈解决策略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重大事件背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策略选择 |
8.1 重大事件:城市发展的新战略工具 |
8.2 因势利导:特定时代与政治经济背景的产物 |
8.2.1 重大事件是城市在特定阶段的决策 |
8.2.2 重大事件是特定政治经济背景的产物 |
8.3 扬长避短:基于重大事件的土地利用策略分析 |
8.3.1 科学评估重大事件的效用 |
8.3.2 明确重大事件的战略目标 |
8.3.3 重大事件定位要与城市发展相契合 |
8.3.4 推动“2.5产业”的发展 |
8.3.5 准确借鉴发展经验 |
8.4 城市更新:基于重大事件的后续利用视角 |
8.4.1 场馆后续利用面临窘境 |
8.4.2 以文化生态功能转换寻求突破 |
8.4.3 土地利用管理的选择导向与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
1.1.2 事件性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园艺园林博览会的发展及其会后利用概况 |
2.1 博览会及园艺园林博览会发展简述 |
2.1.1 博览会与园艺博览会历史 |
2.1.2 现代博览会与园艺园林博览会体系 |
2.1.3 概念界定 |
2.1.4 会后利用概况 |
2.2 世博会绿地后续利用规划概况——以上海世博公园为例 |
2.2.1 城市事件档案 |
2.2.2 世博园区整体后续利用规划 |
2.2.3 “会时”与“会后”转换的世博公园 |
2.2.4 世博公园后续利用小结 |
2.3 国外园林展规划与会后利用概况——以德国为例 |
2.3.1 发展背景 |
2.3.2 发展历程 |
2.3.3 规划设计特点 |
2.3.4 会后利用具体措施 |
2.3.5 德国园林展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经验总结 |
2.4 国内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概况 |
2.4.1 中国园博会发展历程 |
2.4.2 国内园博会规划设计与会后利用实例分析 |
2.4.3 国内园博会规划设计与组织运营特点 |
2.4.4 中国园博会会后所面临的问题 |
3. 案例分析 |
3.1 BUGA 2011 Konlenz |
3.1.1 园林展概况 |
3.1.2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
3.1.3 园林展的影响 |
3.2 IGA 2017 Belin |
3.2.1 园林展概况 |
3.2.2 规划设计 |
3.2.3 会后利用管理 |
3.3 河北省第二届(秦皇岛)园林博览会 |
3.3.1 园博概况 |
3.3.2 规划理念与策略 |
3.3.3 规划设计 |
3.3.4 会后利用规划 |
3.4 第九届江苏省(苏州太湖)园博会 |
3.4.1 园博会概况 |
3.4.2 规划目标与策略 |
3.4.3 规划设计 |
3.4.4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
3.5 武汉园博园 |
3.5.1 园博概况 |
3.5.2 规划理念与特色 |
3.5.3 会后利用管理与现状 |
4. 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方案 |
4.1 规划目标 |
4.2 规划策略 |
4.2.1 区分建设强度,打造核心园区和示范园区 |
4.2.2 控制展园规模,制定展园设计导则 |
4.2.3 服务设施差异化设计,永久建设与临时建设结合 |
4.2.4 创新布局方式,形成特色鲜明的境域组团 |
4.2.5 创新活动运营,加强节事活动建设 |
5. 毕业设计——邯郸园林博览会规划设计 |
5.1 前期分析 |
5.1.1 背景分析 |
5.1.2 场地分析 |
5.2 园博园规划设计 |
5.2.1 规划目的 |
5.2.2 规划策略 |
5.2.3 规划结构 |
5.2.4 平面图与鸟瞰图 |
5.2.5 规划分区 |
5.3 会后发展规划 |
5.3.1 会后发展规划策略 |
5.3.2 园区会后建设 |
5.3.3 片区发展规划 |
5.4 专项规划 |
5.4.1 水系专项规划 |
5.4.2 交通规划 |
5.4.3 服务设施规划 |
5.4.4 植物规划 |
6. 总结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德国历届园林展一览表 |
附录B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5)论世博会展示设计的多维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和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文献整理与研究法 |
1.3.2 实地考察研究法 |
1.3.3 比较研究法 |
1.3.4 案例研究法 |
1.3.5 跨学科研究法 |
1.4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框架与整体结构 |
第2章 世博会的发展与演变 |
2.1 世博会的类型与特征 |
2.2 历史的见证——从水晶宫到上海世博会 |
2.2.1 世博会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2.2.2 世博会主题的出现与成熟 |
2.2.3 世博会主题体系的完善与多元化发展 |
2.3 历届世博会上的中国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博会展示设计的文化诉求 |
3.1 文化、符号与设计 |
3.1.1 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内涵 |
3.1.2 文化与符号 |
3.1.3 文化符号与设计的转换 |
3.2 世博会展示中的国家形象与地域文化 |
3.2.1 从强势文化到国力聚焦 |
3.2.2 国家形象的物化 |
3.2.3 国家形象与世博会主题的对话 |
3.2.4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
3.3 城市文化的多元诉求 |
3.3.1 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展示 |
3.3.2 城市文化的现实性探索 |
3.3.3 城市生态文化的地域性诉求 |
3.4 世博会展示设计中文化的认同与文化符号的反思 |
3.4.1 世博会展示设计中文化符号的表现形式 |
3.4.2 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互动 |
3.4.3 文化“符号化”与文化符号的创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时代变革下的世博会展示与科技演进 |
4.1 世博会与科技演进 |
4.1.1 以技术展示为主导的世博会 |
4.1.2 对科技的反思 |
4.2 展馆建筑与技术创新 |
4.2.1 世博会建筑的特征 |
4.2.2 世博会建筑结构形态与技术表现 |
4.2.3 展馆表皮与技术 |
4.3 世博会展示设计的技术应用 |
4.3.1 展陈方式与技术更新 |
4.3.2 新媒体与影像技术的突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世博会展示设计的艺术表达 |
5.1 世博会展示空间与艺术思潮 |
5.1.1 古典主义与历史风格的复兴 |
5.1.2 现代主义风格的渗透 |
5.1.3 后现代思潮的影响 |
5.2 现代主义时期世博会展示设计的探索 |
5.2.1 展览形式独立性的探索 |
5.2.2 展示内容与形式一体化的探索 |
5.2.3 展示设计载体与传达方式的探索 |
5.3 当代多元化的世博会展示手法 |
5.3.1 空间转换与展览节奏的把握 |
5.3.2 开放动态的展线设计 |
5.3.3 人文关怀与交互式体验 |
5.3.4 展示载体与视觉技术的创新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后世博会展示设计的思考 |
6.1 高新技术与适宜技术的权衡 |
6.2 可持续观念的考量 |
6.3 地域文化的反思 |
6.4 世博会展示设计思维方法的探讨 |
6.5 展示手法创新的思考 |
结语 |
世博会展示设计五位一体的系统构架示意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文章结构框架图 |
第二章 世博会建筑生态设计原则理念与评判标准 |
2.1 世博建筑的生态设计原则与理念 |
2.1.1 世博建筑的生态设计原则 |
2.1.2 世博会的生态设计理念 |
2.2 建筑的生态评判标准 |
2.2.1 建筑材料的生态评判标准 |
2.2.2 建筑技术的生态评判标准 |
第三章 上海世博建筑——绿色建筑材料 |
3.1 可再生天然建筑材料 |
3.1.1 天然建筑材料 |
3.1.2 天然材料加工合成的材料 |
3.2 新型建筑材料 |
3.2.1 传统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 |
3.2.2 新型有机合成建筑材料 |
第四章 上海世博建筑——绿色建筑技术 |
4.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
4.1.1 太阳能的利用 |
4.1.2 风能的利用 |
4.1.3 地热的利用 |
4.2 建筑结构及构件的生态处理 |
4.2.1 立体绿化空间 |
4.2.2 围护结构生态处理 |
4.2.3 建筑体型生态处理 |
4.3 建筑系统的生态处理 |
4.3.1 楼宇控制系统 |
4.3.2 雨水回收系统 |
第五章 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 |
5.1 生态建筑美学 |
5.2 历届世博会的生态技术特点 |
5.2.1 1992 年-2005 年世博会生态技术特点 |
5.2.2 2010 上海世博会生态技术特点 |
5.3 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的特点 |
5.3.1 低技材料高技运用、高技材料新型应用 |
5.3.2 采用适宜技术改善建筑节能效益 |
5.3.3 从生命全周期综合衡量建筑生态效益 |
5.3.4 从整体上综合把握建筑的美学和谐性 |
5.3.5 媒体技术力量深入参与建筑全生命周期 |
5.3.6 关注多层面的文化传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2010 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建筑导览 |
附录二: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主要场馆建筑材料与技术特点 |
附录三: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 |
附录四:中国2010 年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 |
附录五: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
致谢 |
(7)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 ——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资料来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梳理 |
2.1.1 重大事件 |
2.1.2 旅游目的地形象 |
2.2 相关文献分析 |
2.2.1 重大事件的影响研究 |
2.2.2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2.3.1 相关概念评析 |
2.3.2 重大事件影响研究评析 |
2.3.3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评析 |
2.3.4 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评析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
3.1 量表的开发 |
3.1.1 量表各部分理论来源 |
3.1.2 测量工具设计 |
3.1.3 问卷调整过程 |
3.2 实证背景 |
3.3 问卷预调研 |
3.4 数据收集 |
3.5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3.5.1 人口学统计特征 |
3.5.2 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特征 |
3.5.3 旅行特征 |
3.6 游客关于世博会的信息获取渠道 |
3.7 游客对上海旅游景点的感知 |
3.8 问卷信度分析 |
3.8.1 信度分析 |
3.8.2 问卷信度分析 |
3.9 问卷效度分析 |
3.9.1 效度分析概念 |
3.9.2 问卷效度分析 |
第四章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的影响 |
4.1 游客对世博会形象感知模型构建 |
4.1.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1.2 游客对世博会形象感知的差异性分析 |
4.1.3 熟悉度影响游客对世博会形象感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1.4 游客对世博会形象感知与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验证 |
4.2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 |
4.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2.2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差异分析 |
4.3 熟悉度影响游客感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4 游客感知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4.4.1 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4.2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模糊综合评判 |
4.5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感知维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4.5.1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感知维度测量模型 |
4.5.2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感知维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第五章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 |
5.1 游客对世博园形象感知模型构建 |
5.1.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2 游客对世博园形象感知差异性分析 |
5.1.3 熟悉度影响游客对世博园形象感知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1.4 游客对世博园形象感知与行为意向的关系验证 |
5.2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 |
5.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2.2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差异分析 |
5.3 熟悉度影响游客感知单因素方差分析 |
5.4 游客感知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5.4.1 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5.4.2 模糊综合评判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游客感知 |
5.5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5.5.1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感知维度测量模型 |
5.5.2 世博园对上海旅游形象影响的感知维度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 ROST CM 的游客对世博会和世博园感知分析 |
6.1 游客对沙特馆感知分析 |
6.1.1 游客对沙特馆感知的词频分析 |
6.1.2 游客对沙特馆感知的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
6.2 游客对世博园感知 |
6.2.1 游客对世博园感知的词频分析 |
6.2.2 游客对月亮船感知的社会语义网络分析 |
6.3 世博会期间及之后游客对沙特馆感知差异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2.1 游客感知指标的选取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
7.2.2 问卷发放量较少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2010 世博会对上海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调查问卷 |
附: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8)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大事件与大型活动 |
1.3.2 世园会及其设施的后续利用 |
1.3.3 研究范畴的界定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及案例研究 |
2.1 大事件影响下的世园会后续利用相关理论 |
2.1.1 城市触媒理论 |
2.1.2 旅游经济理论 |
2.1.3 场所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5 城市设计理论 |
2.2 影响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关键问题 |
2.2.1 用地布局调整:提升土地价值,带动经济发展 |
2.2.2 基础设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推动地区更新 |
2.2.3 综合服务完善:提升服务能力,促进旅游发展 |
2.2.4 环境质量提高: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意象 |
2.3 世园会后续利用的主要模式与实施策略 |
2.3.1 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分析 |
2.3.2 实施策略 |
第三章 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研究 |
3.1 延庆世园会的发展潜力与优势分析 |
3.1.1 协同与错位发展的优势 |
3.1.2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功能衔接 |
3.1.3 区域旅游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
3.1.4 现代园艺产业集聚区(HBD)的发展潜力 |
3.1.5 贯彻文化教育主题活动 |
3.2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的必要性 |
3.2.1 完善城市结构 |
3.2.2 促进旅游休闲产业转型升级 |
3.2.3 合力打造延庆旅游品牌 |
3.3 延庆世园会园区资源价值评估 |
3.3.1 文化价值评估 |
3.3.2 生态价值评估 |
3.3.3 教育价值评估 |
3.3.4 科技价值评估 |
3.4 延庆世园会园区现状分析 |
3.4.1 园区现状相关分析 |
3.4.2 后期利用的基本条件 |
3.4.3 后续利用的需求研究 |
3.4.4 后续利用的核心问题 |
3.5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模式与策略探讨 |
3.5.1 后续利用的目标定位 |
3.5.2 后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3.5.3 后续利用的模式选择 |
3.5.4 后续利用的设计策略 |
第四章 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设计探讨 |
4.1 园区用地及功能规划 |
4.1.1 空间结构规划 |
4.1.2 用地及功能调整规划 |
4.1.3 游线规划设计 |
4.2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4.2.1 衔接城市交通 |
4.2.2 内部交通规划 |
4.2.3 园区停车规划 |
4.3 营造园区特色景观 |
4.3.1 景观秩序控制规划 |
4.3.2 节点空间的场所塑造 |
4.3.3 植物配置及配色规划 |
4.3.4 区域风貌特色规划 |
第五章 小结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B 关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调查问卷反馈 |
(9)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论文研究方法 |
1.5.2 论文研究框架 |
2 数字媒体艺术概述 |
2.1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 |
2.2 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 |
2.2.1 技术属性 |
2.2.2 传播属性 |
2.2.3 艺术属性 |
2.3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
2.4 数字媒体艺术的技术类型 |
2.4.1 虚拟现实技术 |
2.4.2 新媒介技术 |
2.4.3 全息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媒体艺术与家具展示的融合 |
3.1 家具展示概述 |
3.1.1 家具展示的设计内涵 |
3.1.2 家具展示的要素 |
3.2 影响家具展示设计的因素分析 |
3.2.1 科学技术的发展 |
3.2.2 价值观念的转变 |
3.2.3 信息传播的升级 |
3.2.4 行业竞争的挑战 |
3.3 数字媒体艺术为家具展示注入新内涵 |
3.3.1 体验性 |
3.3.2 虚拟性 |
3.3.3 便捷性 |
3.3.4 绿色化 |
3.4 本章小结 |
4 互动家具展示形式 |
4.1 家具展示中互动方式的多元化 |
4.2 互动家具展示的具体形式 |
4.2.1 基于感官体验的互动 |
4.2.2 基于行为方式的互动 |
4.2.3 基于娱乐兴趣的互动 |
4.3 本章小结 |
5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 |
5.1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技术表现与艺术语言 |
5.1.1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技术表现 |
5.1.2 虚拟家具展示形式的艺术语言 |
5.2 实体空间中的虚拟家具展示 |
5.2.1 家具的虚拟展示 |
5.2.2 空间环境的虚拟展示 |
5.3 网络空间中的虚拟家具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6 综合家具展示形式 |
6.1 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 |
6.2 多重技术的丰富体验 |
6.3 信息传递的多样融合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DVS3D技术的家具展示设计实践 |
7.1 设计条件 |
7.2 设计构思 |
7.3 设计过程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10)2010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构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会展业与会展经济 |
2.1.2 世博会与世博经济 |
2.2 会展业理论支撑体系 |
2.3 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 |
2.4 会展业产业关联体系 |
2.5 会展业发展关键因素 |
第三章 上海会展业现状分析 |
3.1 国际会展业发展趋势 |
3.2 国内会展业现状分析 |
3.3 上海会展业优劣势分析 |
第四章 2010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 |
4.1 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4.2 2010 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因素的影响 |
4.2.1 经济总量 |
4.2.2 产业与市场基础 |
4.2.3 对外贸易 |
4.3 2010 世博会对上海城市因素的影响 |
4.3.1 城市基础设施 |
4.3.2 人文旅游环境 |
4.3.3 周边地区幅射力 |
4.4 2010 世博会对上海会展行业因素的影响 |
4.4.1 会展人力资源 |
4.4.2 会展管理体制 |
4.4.3 会展品牌建设 |
第五章 发展上海会展业对策研究 |
5.1 政府 |
5.2 行业协会 |
5.3 会展企业合作 |
5.4 长三角会展业合作策略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2010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预测 |
附录2 2010 年上海世博会公司财务平衡表 |
附录3 世博会与奥运会之比较 |
附录4 上海市展览会主办机构 |
附录5 世博会对主办地区经济影响的实证资料 |
四、世博会五大场馆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时性景观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D]. 曹烨. 上海大学, 2019(02)
- [2]游客排队管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D]. 江丽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3]城市重大事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研究 ——以上海世博会为例[D]. 倪尧. 浙江大学, 2013(12)
- [4]基于会后利用的园林博览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河北省第四届(邯郸)园林博览会申办方案为例[D]. 戴超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论世博会展示设计的多维表达[D]. 胡以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6]从上海世博会看世博建筑的生态建筑美学[D]. 窦金楠. 天津大学, 2012(08)
- [7]重大事件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研究 ——以2010上海世博会为例[D]. 夏巧云. 安徽师范大学, 2013(03)
- [8]基于大事件的2019年延庆世园会后续利用规划研究[D]. 王欣宜.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9]数字媒体艺术在家具展示中的应用研究[D]. 姚飞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2010世博会对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王翌.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