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使广告语言独具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魏婷[1](2021)在《空间媒介视域下呼和浩特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文中指出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和精神层面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是规划城市发展目标,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城市这个开放、复杂的大系统中,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被纳入到建构城市形象的考量范围内。地铁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已经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既发挥着交通工具的属性,又作为媒介发挥着重要的传播功能,与城市形象的建构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本文从空间媒介视域下,探讨呼和浩特地铁在城市中作为新型空间是如何表达和呈现城市形象,以及作为媒介发挥了怎样的传播功能,是如何建构城市形象的。本文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社会关系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呼和浩特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建构路径,探寻地铁在人、城市、社会三者之间搭建的多重关系,研究呼和浩特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传播实践。在传播界对地铁研究的延伸下,结合社会学、符号学、建筑美学理论的相关概念,解读呼和浩特地铁在打造城市景观、传播城市理念、塑造城市文化、发展城市特色与魅力的举措。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访谈以及内容分析的方法,探寻呼和浩特地铁在建构城市形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给出合理化的提升策略,为呼和浩特地铁建构城市形象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地铁的开通对城市形象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媒介视域下扩展和丰富了地铁的功能,延伸了地铁的空间意义和媒介化属性。呼和浩特地铁凭借地域资源的天然优势打造出独特的地铁特色和城市风格,以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提升城市的好感度和美誉度,以丰富多样的互动和活动加深人与城市的情感和连接。地铁提供了一个真实与想象交织的空间,媒体的内容能够多维度的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地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会对城市形象的建构发挥有力作用。
李彤[2](2021)在《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内蒙古春晚)是内蒙古观众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宣传内蒙古文化的重要窗口,自1984年内蒙古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晚以来,至今(2020年)已举办了 36届,内蒙古春晚已经成为融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于一身的内蒙古广播电视文化品牌,为展现民族文化提供了舞台。本研究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1984年-2020年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对其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深入探究内蒙古春晚中民族文化符号呈现的发展脉络和内涵。从内蒙古春晚展现的地域文化特点、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形式、审美出发,探究地方综艺晚会中民族文化符号与地方形象构建的关系,期望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型综艺节目的创作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正文六大部分包含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对电视文化符号、春晚的双重文化属性、艺术化处理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集合的“内蒙古春晚”进行辨析阐述,同时通过对1984年到2020年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分析,探索内蒙古春晚符号化传播的历史沿革,分析探索成长、蓬勃发展、瓶颈徘徊、求变突围四个时期的不同符号表达特点;第二章结合第一章的文本分析,从具体节日出发,从主题设置、节目类型、纪实影像、舞美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符号本体研究;第三章以文化要素分类,对内蒙古春晚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典型所蕴含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特征和意义,其特征包括传播内容的原生性、“家国”表征融入,强调主旋律、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其意义包括构建权力仪式、维系地方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探寻心理归属、集体意识再确认、加深民族文化认同,共享地方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交融、构建多元文化。第五章探讨了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问题及对策,其局限性包括由于形象塑造单一,内容同质化、模式化,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导致的传播效果受阻,精神内涵空洞泛化和形象认同偏差。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春晚传播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
郝志昌[3](2021)在《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共同体是人类相互依存与共同交往的重要载体。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不断地探索与建构“更值得一过的”共同体的进程。我们看到,从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霍布斯、洛克与卢梭,再到现代的马克思等等,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无一例外地都将共同体视为他们关键性的致思取向。这种致思取向对于阿甘本而言,同样如此。不过阿甘本的贡献是,在既有的共同体的分析模式之外,阿甘本开启了一种新颖的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式——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阿甘本力图以生命政治的分析模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并从而将生命长久以来所受到的不公平、不正义、不自由的境遇揭示出来。而此种分析模式,亦即以生命政治的视角通观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危机,在阿甘本看来,是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分析模式所忽略、遗留下的盲区,对此盲区的补遗就是阿甘本生命政治强烈的“问题意识”。舍此,我们在当今时代面对诸多的“乍眼”之事实(如集中营的再度显现)便无从给予其更为切中肯綮地回应。阿甘本的生命政治理论的构建,在其方法论上严格地遵循他所指认的“哲学考古学”、“范式”以及“签名理论”。在此方法论的自觉使用中,阿甘本开显出了异质于福柯、奈格里与哈特等人的生命政治理论,并创造性地生产出了诸多衍生性术语(如至高主权、例外状态、赤裸生命、神圣人等等),从而自洽地将其导向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分析上。其中,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表现为法权形式的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结构性溢出,这一溢出虽是必要性的,但同时也造成了危机性的后果。实际上,阿甘本正是借助法权形式的生命政治实践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在诸多文本中,阿甘本都强调这一法权形式与人类共同体之间严丝合缝的关系。比如,在《例外状态》中,阿甘本同意如下看法:每个共同体都是由archon(下令的行政官员)、接受命令的人,以及第三个元素,法律,所组成。在《无目的的手段:政治学笔记》中,阿甘本也同样承认:共同体与权力严丝合缝地相互对等,因为共同体原则同一切权力的结合乃是所有共同体必然潜在的特性的一种功能。而正是主权权力及其它天生所携带着的法律之例外的属性,架构着人类共同体的悖论性结构,即它从外部建立自身,并支撑着内部的常规法律,但同时宣称并没有什么外部,从而生命被此种悖论性的结构牢牢宰制、捕获、征用与奴役。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阿甘本从法权形式来透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的理论底色是宗教神学。或者毋宁说,阿甘本正是得益于对宗教神学的颠覆性思考,才真正独具特色地将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以法权的公式标注出来。在阿甘本看来,原本隶属于宗教神学的神圣这一概念,绝非是一个美好的、崇高的意象,而是相反性地表现为暴力性的排除、分隔机制。在宗教神学领域中,诸神正是经由祭祀的暴力性实践将凡俗之物从“人间法”领域中排除、分隔出去,从而将其交付给“神法”之域,以此诸神可以对凡俗之物进行绝对性、独一性、特权性地占有。“神法”恰恰就是“俗世法”抑或“人间法”的必要性例外,前者支撑着后者。阿甘本发现,而在现实的法权领域中,法权本身的具体运行机制实际上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呈现,这让法权本身的超验性与权威性得到了神学范式的说明。因为至高主权的运行机制在本质上效仿了神圣机制,它自身同样指向俗世的常规法律之外,而这个常规的法律之外不再是天国的“神法”,而是现实中的“无法”空间——例外状态。在例外状态中,主权同诸神一样对事物获得了一种特权式的使用与占有。主权不受俗世的正常法律约束,但它却约束正常法律,因为它本身就是“活法”并有“合法”的权力去打断自身,开启例外。这样一来,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公式:法律+法律之例外就此形成,后者同样为前者提供普遍性的支撑,就像神圣为俗世提供普遍性支撑一样。所以,主权在其面相上不过就是诸神在现实世界中的代言人,主权的具体运行机制不过就是神圣机制的世俗化显现。阿甘本认为这一结构性公式在人类共同体的历史演绎进程中始终存在。基于此,我们以此结构性公式为线索,条分缕析地勾勒出了从古代共同体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的同一性结构格局,并相应地将赤裸生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形式揭示了出来,进而确证这一结构性格局的极端悖论性、危机性及其对之扭转的必要性。否则,按照阿甘本的判断,我们就只能生活在集中营式的共同体中。因为,至高主权在历史的演绎进程中,无论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多大程度上的翻新与更迭,但它的本质——例外治理——是始终不变的。我们看到,从古代共同体中的生杀大权,到现代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的人民主权,以及景观时代中所呈现出来的景观主权,它们无一不奉行着法之例外的治理模式。或者说,政治主权无论表现为何种面相,世俗化的神圣机制始终在场,这意味着它的暴力性面相从未改变过。只有这样,它的绝对性、权威性与独一性的力量才能得到无限制的释放。因此之故,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在政治至高主权的架构下也始终表现为法律+法律之例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阿甘本拒绝接受我们所直面的问题是“新的”问题,而是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并且始终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旧的”问题,阿甘本深切的担忧正在于此。面对如此这般的现实境遇,阿甘本极力筹划一种“来临中的共同体”。在阿甘本看来,“来临中的共同体”中不存在此种悖论性的结构格局,生命能够“如其所是”的获得自由的身价。要想通达“来临中的共同体”,阿甘本认为现实存在的赤裸生命,亦即在悖论性的结构中被捕获的生命,需要一种“非潜能”意识的支撑。“非潜能”意识是有能力说“不”的意识,它同时也是“能不”实现的至高的潜能,它是洞察既有的法权机器运作之奥秘的智识,更是突破既定知识框架和行为范式的勇气。“非潜能”意识落实到具体的政治化行动中就表现为对神圣机制的亵渎。阿甘本的亵渎方案所诊断的正是神圣机制,它以不作为、不实现的具体行为姿态无视、玩忽神圣机制的分隔结构,使其停滞与失效。这样,经由亵渎方案的政治化操作,阿甘本相信“来临中的共同体”会在弥赛亚式的当下时间的“收缩”中为我们敞开,在其中,政治表现为真正的政治,生命表现为本真的生命——“任意的独体”。这是阿甘本给予当今时代我们所共享之现实的生命政治致思路径的关切与努力。纵观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的生命政治批判以及激进的弥赛亚主义重构之后,我们必须一方面看到阿甘本思想中的真正闪光点,但同时更要在另一方面看到其不足之处。其不足之处体现为他忽略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深刻性,并从而在对新的共同体的筹划上失去了真正的“准星”,以至于最终跌入到了弥赛亚主义的政治虚无之中。实际上,马克思所奠定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不仅能够在现实的根源上为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提供更为坚实的根基,更能够以此为基础,为阿甘本弥赛亚主义的“来临中的共同体”的激进筹划提供“此岸”的“还原”——真正的共同体。否则,阿甘本对既有的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批判只能是“半截子式”的、不彻底的批判,并且,其亵渎的救赎之路也将总是耽于想象之中而无力自拔。虽然阿甘本青睐于将当代的现实难题纵向地回溯到古代的历史与宗教的神话之中去探寻答案,但是由资本所操控的当代现实难题,绝不能被前者所忽略甚至被前者所代替。马克思的着力点就在于后者,即对资本的深刻分析之上。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将阿甘本的思想无条件地拿来使用,而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下对之进行批判性的检验、深挖与再推进,从而使其真正地大放异彩!
孙颖[4](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王志霞[5](2021)在《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在其多年的语文教学探索过程中创新性地将民间文学纳入阅读教学,丰富了语文课程及传统文化学习内容。研究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方面的新角度和新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专着、研读教学实录等材料,梳理分析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观念构成及相关价值。其次分析周益民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并依据制定的分析框架对其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发现其选取特征。接着对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研究其具体实施。最后总结出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特色,得出相关教学启示。此外,本文还通过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与周益民老师进行交谈,并整理与分析访谈内容,以为本文相关内容提供论证素材。通过研究发现,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儿童个体发展、语文科教学论建构和文化重构三个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使用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具有四个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注重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在阅读教学内容方面,周益民注重选取民间文学作品的语言体式和作品样式内容,教授学生多种民间文学读写方法,并重视发掘民间文学作品中有助于学生情感、审美、多元文化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内容。在教学实施方面,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呈现出七个特色,其中包括“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等。由此得出的相关启示包括:民间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内容的选取应紧扣民间文学文本体式和语言特征,并依据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和积极阅读态度形成的需要来选取多种诵读、讲述方法,以及情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实施应以游戏理念指导教学设计,以读写互动发展儿童语言,并适当融入方言元素等;小学语文教师需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如此才可实现自身专业发展。
徐晓臻[6](2021)在《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民画是基于农民这种特殊群体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劳动人民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生活的感受与美好期盼所创造的一种特殊的民间绘画形式。而扎根于关东地区的东丰农民画因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在中国农民画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也为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现有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东丰农民画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农民画传承人的采访为参考,进而归纳总结出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和案例实践。具体研究内容为如下三部分:首先,结合东丰农民画的发展背景,对东丰农民画的发展轨迹进行概述,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视觉语言形式特征。同时,以对东丰农民画产生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和创作主题三方面为切入点,归纳其主要特征。其次,对东丰农民画中的装饰、造型、色彩和构图四大主要视觉语言进行细致分析,从可视化角度解读其主要视觉风格和特色呈现,得出其装饰语言的地域性、造型语言的独特性、色彩语言的个性化和构图语言的多面性特征,另外引申出构成其表象元素的精神文化内涵,从多维角度剖析东丰农民画视觉语言的基本特征,为在视觉传达中的实际应用提供详细的理论参考。最后,通过实地调研对现有的以东丰农民画为设计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明晰其存在的设计作品少、设计作品缺乏专业性、受众接受度低等不足之处。对比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山东日照等地区的农民画艺术风格及相关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分析其设计作品的优缺点,为东丰农民画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借鉴。在前文基础上,从设计角度指出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优势,由此确立追求绿色设计、体现文化特征、注重品牌塑造的设计策略。而后提取东丰农民画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语言融合现代审美元素进行再设计,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的品牌VI设计、招贴设计以及包装设计领域中,探索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视觉传达设计为东丰农民画提供了崭新的生命力,而东丰农民画的融入也为未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地域性展现和民俗文化的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张振江[7](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李青[8](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李子扬[9](2021)在《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进步,网络视频行业逐渐兴起,针对网络平台的视频而言,通常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制作以及向受众进行传输,一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便通过此形式进行了良好的传播,打破了传统综艺节目占据主要市场的地位,增加了受众,也促进了自身规模的扩张。网络综艺节目近年来飞速发展,各类节目层出不迭,学界针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研究也从未停止,在此背景下,《奇葩说》应运而生,此节目不仅充盈了受众的精神世界,同时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呈现出独特的优势,如传播受众范围广泛、角色设定趋于平民化、内容设置呈现出灵活多元的特点等。本文将以四部分论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创新研究:首先对《奇葩说》中制播模式创新进行探究,该节目主要以网络为传播渠道,因此,与其他节目相比,它拥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这也就提高了《奇葩说》的竞争能力。它拥有独特的传播点,并且作为主要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渠道,它决定了该平台的潜力及上限,特别是电子设备的方便快捷是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热播的主要原因。其次,本文将《奇葩说》的角色人物设定与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质,由于它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形成新时代视频行业的一种新的形式。再次,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植入式广告的创新进行了相关探讨,植入式广告是广告客户和节目制作者的利益之间合作的产物。广告放置方式的设计可以反映出节目制作人的广告思维和广告制作水平。最后,本文透过《奇葩说》的创新策略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进行相关研析,网站上各种自制的视频和综艺节目在各个方向上不断更新和发展,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主题。依据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形式上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只有关注品味,提升好感和发挥积极能量,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才能变得更好并走得更远。
马颖寅[10](2021)在《中国动画番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中国动画番剧顺势崛起,z世代的网络原住民成为动画番剧的主要接受、传播和消费群体。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网络动画番剧的前进脚步,国产动画番剧的整体点击量和用户规模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动画呈现以传统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影视动画,向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网络动画番剧之间的媒介转向之势。动画番剧凭借其迅猛的成长态势,成为中国动画整体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艺术学学科,以戏剧影视学为研究路径,以中国动画番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亚文化为主要文化语境,以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本体-审美-文化-展望”为逻辑框架,通过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未来进路四个章节,结合影视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等理论和逻辑推导,对当下的中国动画番剧进行全景式的现象与文化梳理,以及重点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围绕中国动画番剧发展至今的历史轨迹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当下动画番剧的整体现状、成长纬度,窥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动画番剧和中国动画的未来良性发展提出学术性建议。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动画番剧为视角和切入口,正面引导当下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动画如何赋予青少年群体以更多教育和引导意义的启思。
二、如何使广告语言独具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使广告语言独具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媒介视域下呼和浩特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 |
一、呼和浩特地铁建构城市形象的空间媒介化表达 |
(一)呼和浩特地铁作为实体空间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1.改造城市脉络,重塑城市形态 |
2.优化呼和浩特城市视觉体验 |
3.体现呼和浩特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 |
4.传播城市文化,彰显现代艺术魅力 |
(二)呼和浩特地铁作为虚拟空间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1.媒体矩阵传播,扩大城市影响力 |
2.构筑集体记忆,制造地方感 |
3.隐喻城市的繁荣与现代化进程 |
(三)呼和浩特地铁作为社会关系空间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1.联结人与城市的日常互动 |
2.展现城市精神风貌 |
3.激发全民参与构建城市形象的共同目标和热情 |
二、呼和浩特地铁建构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
(一)呼和浩特地铁实体空间利用能力不足 |
1.视觉呈现 |
2.文化建设 |
3.一体化功能 |
(二)呼和浩特地铁虚拟空间媒体传播效果不显着 |
1.内容题材重复单调 |
2.宣传手段缺乏创新 |
3.公信力不足 |
(三)呼和浩特地铁社会关系空间人文关怀体现不充分 |
三、呼和浩特地铁对城市形象建构的思考与启示 |
(一)优化城市地域特色的呈现形式,传承与发展并举 |
(二)建立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打造城市品牌 |
(三)丰富沟通与交流的渠道,传受关系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丰富中国电视节庆晚会的理论体系 |
2. 在时代背景下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深层内涵 |
3. 提升传播价值,促进内蒙古形象的立体化呈现 |
(三)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 以符号学研究春晚的理论依据 |
2. 媒介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 |
3. 内蒙古地域文化符号传播的相关研究 |
4. 春晚文化视角的研究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 文本分析法 |
2. 案例研究法 |
3. 文献分析法 |
4. 创新点 |
一、基于电视文化符号的内蒙古春晚解读 |
(一) 符号研究下的电视文化及其范例——春晚 |
1. 电视文化符号及其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
2. 电视文本的范例——春晚 |
3. 艺术化处理的民族文化符号的集合——特色浓郁的“内蒙古春晚” |
(二) 历史与现状——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传播的发展沿革 |
1. 探索成长期(1984-1996) |
2. 蓬勃发展期(1997-2009) |
3. 瓶颈徘徊期(2010-2017) |
4. 求变突围期(2018-) |
二、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之本体 |
(一) 主题设置 |
1. 准确定位 |
2. 独树一帜 |
3. 耳目一新 |
4. 深入浅出 |
(二) 歌舞节目 |
1. 舞蹈 |
2. 歌曲 |
(三) 语言类、戏剧戏曲及原生态 |
1. 语言类节目 |
2. 地方戏剧戏曲 |
3. 原生态节目 |
(四) 纪实影像 |
1. 地方民俗文化符号影像化呈现 |
2. 民族政策的直观阐述 |
3. 民族心理共情的强化剂 |
(五) 舞美设计 |
三、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载体多样性 |
(一) 物质文化符号典型 |
1. 春晚中的“服饰”——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体现 |
2. 春晚中的“道具”——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呈现 |
3. 春晚中的“乐器”——蒙古族文艺风采的展示 |
(二) 精神文化符号典型 |
1. 英雄精神 |
2. 崇尚自然,“天地人合一” |
(三) 制度文化符号典型 |
四、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和意义 |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 |
1. 传播符号的原生性 |
2. “家国”主旋律的融入 |
3. 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 |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意义 |
1. 构建权力仪式,促进民族团结 |
2. 加深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
3. 促进文化多元交融发展 |
五、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问题及对策 |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现存问题 |
1. 符号选取单一,传播效果受阻 |
2. 内容同质化模式化,精神内涵空洞泛化 |
3. 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容易造成形象认同偏差 |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对策建议 |
1. 吸取民族文化精髓,突出时代特色 |
2. 丰富艺术形式,创新节目形态 |
3. 多媒体融合互动,提升地区文化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 |
(二) 博硕士论文 |
(三) 期刊论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生命政治:透视人类共同体结构的重要视角 |
1.人类共同体的危机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的理论使命 |
2.“从阿甘本生命政治学视角窥探共同体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本文研究框架及其论证思路 |
第一章 共同体的生命政治分析模式何以可能 |
1.1 何谓共同体与共同体何为 |
1.1.1 共同体的概念 |
1.1.2 共同体的诸种分析模式 |
1.1.3 共同体的本质与使命 |
1.2 阿甘本以生命政治理论分析共同体结构的方法论自觉 |
1.2.1 作为“哲学考古学”的方法论自觉 |
1.2.2 作为“范式”的方法论自觉 |
1.2.3 作为“签名理论”的方法论自觉 |
1.3 阿甘本生命政治的理论定位 |
1.3.1 生命政治谱系中的阿甘本 |
1.3.2 贯穿阿甘本生命政治逻辑始终的神圣机制 |
1.3.3 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对人类共同体诸种分析模式的回应 |
第二章 生命政治管控与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格局 |
2.1 神圣机制的诞生与古代人类共同体的结构 |
2.1.1 誓言的考古学回溯与神圣机制的诞生 |
2.1.2 古代生杀权的致死面相 |
2.1.3 古代悬法与例外状态 |
2.2 资本主义共同体中神圣机制的持续在场 |
2.2.1 现代装置与作为宗教的资本主义 |
2.2.2 人民概念的断裂与现代人民主权的虚假面相 |
2.2.3 现代悬法及其常态化演绎 |
2.3 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的形式创新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
2.3.1 景观拜物教的来临与至高主权的新面相 |
2.3.2 景观主权对语言的征用 |
2.3.3 语言展示价值的凸显与神圣机制的新用 |
2.4 作为资本主义共同体结构典范的集中营及其泛化 |
2.4.1 集中营作为历史现象 |
2.4.2 集中营作为“结构性”的范式 |
2.4.3 人工智能时代中“营范式”的扩增 |
第三章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方案与“来临中的共同体” |
3.1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思想支撑:潜能观 |
3.1.1 潜能的两种形式 |
3.1.2 潜能与形式生命的筹划 |
3.1.3 潜能与两种权力机制问题的反思 |
3.2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具体操作:亵渎方案 |
3.2.1 亵渎方案的政治使命:去神圣化的操作 |
3.2.2 亵渎方案的典范:无目的的游戏 |
3.2.3 亵渎方案的增补:从亵渎到身体使用 |
3.3 反抗生命政治管控的最终图景:“来临中的共同体” |
3.3.1 当下时间的收缩性 |
3.3.2 政治形态的圆满性 |
3.3.3 个体存在的任意性 |
第四章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反思与推进 |
4.1 阿甘本生命政治批判理论及其反抗策略的价值与不足 |
4.1.1 阿甘本以神圣机制为核心揭示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的价值 |
4.1.2 阿甘本以亵渎方案为核心重构人类共同体的价值 |
4.1.3 阿甘本对人类共同体结构性困境批判与重构的缺陷 |
4.2 发现神圣机制的真正秘密: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必要性 |
4.2.1 资本的统治权与至高主权 |
4.2.2 资本增殖的本性与例外状态 |
4.2.3 无产阶级与赤裸生命 |
4.3 推进亵渎方案的现实道路:弥赛亚主义的共同体还是真正的共同体 |
4.3.1 亵渎方案的主体建构:生命的生产性反抗 |
4.3.2 亵渎方案的制度建构:超越资本权力的制度性探索 |
4.3.3 亵渎方案的最终归宿:走向真正的共同体 |
结语:消解神圣机制:人类共同体的结构性困境与人类共同体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5)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民间文学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课程资源 |
1.1.2 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在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作用 |
1.1.3 改进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现实需要 |
1.1.4 周益民的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具有独特价值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2 关于周益民阅读教学的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1.5.3 案例分析法 |
1.5.4 访谈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民间文学 |
2.1.2 阅读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2 接受美学理论 |
2.2.3 对话教学理论 |
第3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及价值维度 |
3.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观念构成 |
3.1.1 “儿童本位”学生观 |
3.1.2 建构主义教学观 |
3.1.3 立足“诗性”的语文教学观 |
3.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价值维度 |
3.2.1 儿童个体价值 |
3.2.2 语文科教学论价值 |
3.2.3 文化重构价值 |
第4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
4.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文本特征 |
4.1.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本土和西方国家作品主侧兼顾 |
4.1.2 文本类型特征:融入丰富语言文字载体形式要素 |
4.1.3 文本主题特征:以展现儿童生活形象和民众智慧为主 |
4.1.4 价值功用特征:语言建构运用和人文素养协调并重 |
4.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生成性内容分析 |
4.2.1 分析框架确立 |
4.2.2 教学内容分析 |
4.2.3 教学内容特征 |
第5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 民间童谣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1.1 以儿童文化为视基,开发多重元素趣意诵读形式 |
5.1.2 以思维发展为理念,开展深度阅读研究活动 |
5.2 神话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2.1 多层次对话设计,引导讲述练习 |
5.2.2 多版本阅读比较,训练思维能力 |
5.2.3 多人物形象解读,领会神话意蕴 |
5.3 民间故事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3.1 回归原始语言形态,利用方言进行范讲 |
5.3.2 立足文本叙事特点,引导多种方式创编 |
5.4 对联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4.1 开展讲座活动,明晰春联对仗特点和语感 |
5.4.2 结合地方对联和书法,拓展春联学习外延 |
5.5 谜语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5.1 探究式阅读欣赏,引导读写结合 |
5.5.2 扩充相关材料,感受谜语文化源头 |
5.6 谐音阅读教学实施分析 |
5.6.1 筛选组织多样素材,引征丰富文化元素 |
5.6.2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利用谐音创意设计 |
第6章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及启示 |
6.1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特色 |
6.1.1 注重口耳相传,还原本色传统 |
6.1.2 结合方言文化,发掘地域特色 |
6.1.3 多元文化比较,增进民族理解 |
6.1.4 丰富文学形式,拓宽学习外延 |
6.1.5 聚焦深度阅读,引导以读促写 |
6.1.6 融入游戏元素,开展多样活动 |
6.1.7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境 |
6.2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启示 |
6.2.1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启示 |
6.2.2 对民间文学阅读教学实施的启示 |
6.2.3 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课例一览表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东丰农民画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
2.1 东丰农民画的起源与现状 |
2.1.1 东丰农民画的起源 |
2.1.2 东丰农民画的发展 |
2.1.3 东丰农民画的现状 |
2.2 东丰农民画的主要特征 |
2.2.1 鲜明的地域特色 |
2.2.2 丰厚的文化积淀 |
2.2.3 多样的创作题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分析 |
3.1 东丰农民画装饰语言的地域性分析 |
3.1.1 东北民俗符号 |
3.1.2 满族剪纸元素 |
3.1.3 梅花鹿吉祥纹样 |
3.2 东丰农民画造型语言的独特性分析 |
3.2.1 造型的意象化 |
3.2.2 造型的抽象化 |
3.2.3 造型的重复化 |
3.3 东丰农民画色彩语言的个性化分析 |
3.3.1 色彩的自由性 |
3.3.2 色彩的象征性 |
3.3.3 色彩的装饰性 |
3.4 东丰农民画构图语言的多面性分析 |
3.4.1 构图的饱满化 |
3.4.2 构图的平面化 |
3.4.3 构图的主观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
4.1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
4.1.1 设计作品较少 |
4.1.2 设计作品缺乏专业性 |
4.1.3 受众接受度低 |
4.2 不同地区农民画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分析对比 |
4.2.1 金山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2.2 户县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2.3 日照农民画的艺术特征与设计作品分析 |
4.3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优势 |
4.3.1 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展现民俗文化魅力 |
4.3.2 质朴与潮流的碰撞引发情感共鸣 |
4.3.3 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增强视觉美感 |
4.3.4 民俗与时尚的接轨提高品牌辨识度 |
4.3.5 直观与创新的融合强化信息可读性 |
4.4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设计策略 |
4.4.1 追求绿色设计 |
4.4.2 体现文化特征 |
4.4.3 注重品牌塑造 |
4.5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以“东丰鹿苑”为例 |
4.5.1 设计理念 |
4.5.2 设计定位 |
4.5.3 设计展开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展望 |
5.1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价值 |
5.1.1 文化价值 |
5.1.2 艺术价值 |
5.1.3 经济价值 |
5.2 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前景展望 |
5.2.1 传承民俗文化 |
5.2.2 锻造多元化的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三、研究现状 |
四、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 |
注释 |
第二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制播模式创新 |
一、节目主题创新 |
(一)辩论主题新颖多元 |
(二)辩论内涵蕴藏维度 |
二、节目内容创新 |
(一)节目内容精准定制 |
(二)节目传播目标精准 |
三、节目制作创新 |
(一)节目制作渠道互通 |
(二)节目主体内涵深刻 |
注释 |
第三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角色设定创新 |
一、多维度角色设定 |
(一)文化背景下的主持群体 |
(二)时代背景下的嘉宾群体 |
二、多领域辩手角逐 |
(一)素人选手积极参与 |
(二)知名选手热情加盟 |
三、多方位角色布置 |
(一)主持人的风格迥异 |
(二)嘉宾的明星效应 |
(三)选手的社会反响 |
注释 |
第四章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植入式广告创新 |
一、植入式广告理念创新 |
(一)广告与节目内容的融合 |
(二)广告与节目风格的贴合 |
二、植入式广告内容创新 |
(一)场景道具创新 |
(二)对白植入创新 |
三、植入式广告受众群创新 |
(一)广告选择分层 |
(二)广告效果显着 |
(三)广告形式新奇 |
注释 |
第五章 从《奇葩说》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
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市场品牌意识 |
(一)优化节目制作水平 |
(二)顺应节目市场发展 |
(三)提高节目受众参与度 |
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创意盈利模式 |
(一)定位节目发展方向 |
(二)增强节目宣传力度 |
三、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意识 |
(一)加强企业内部监管 |
(二)净化网络内部环境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国动画番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 |
第一节 动画番剧概念界定 |
一、中国动画、中国电视动画、中国动画番剧 |
二、“动画番剧”概念、词源基因与衍化 |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研究范围限定 |
第二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发展脉络 |
一、萌芽阶段:“草根”式的FLASH动画与“闪客” |
二、早期阶段:“平台搭建”与“多元发展” |
三、转型阶段:动画番剧的“起步”与“蓄力” |
四、发展阶段:“量的爆发”与“格局的成形”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形式表征 |
一、丰富多元的类型化题材 |
二、以跨媒介改编为特色的文本来源 |
三、推陈出新的衍生范式 |
四、优势互补的技术形态 |
第四节 动画番剧在中国动画全景中的形态管窥 |
一、身份:小众向主流衍变 |
二、格局:中国动画整体版图的改写 |
三、困境:艺术商业之间的矛盾与内容尺度的诟病 |
第二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总体表征:异域风格影响与本土化特征 |
一、日式化风格的影响与效仿 |
二、西方科幻元素的注入与融合 |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本土化风格特征 |
第二节 内容形态:“她”视角下的青春物语 |
一、青春消费:幼态化的审美趣味与消费诉求 |
二、身体凝视:从女性身体符号书写到性别异化 |
三、性别取向:唯美色彩下的青春女性题材书写 |
第三节 艺术表达:形式、技术与影像功能的风格化呈现 |
一、形式体系:跨艺术形态下的差异化表达 |
二、技术手段:制作、传播与视觉上的虚拟性 |
三、影像功能:动画影像造梦机与精神乌托邦 |
第三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总体融合性:基于媒介、受众与文化衍变视角 |
一、媒介与次元融合 |
二、受众扩大化与破圈融合 |
三、向主流文化的衍变与融合 |
第二节 青春反叛性:基于青少年亚文化基因、现象表征与群体心理 |
一、反叛之流变:青少年亚文化的显性基因 |
二、反叛之动画番剧现象表征 |
三、反叛之生成与群体心理机制 |
第三节 大众参与性:基于碎片化特征、媒介赋权和参与式表达 |
一、碎片化特征:快感诉求和观影体验 |
二、媒介赋权与大众参与性 |
三、动画番剧中的参与式表达 |
第四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未来进路 |
第一节 创作与市场 |
一、优质内容的多维度开发 |
二、跨媒介联动效应的全面激活 |
三、受众细分的自觉完善 |
四、工业化制作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教育引导与教学实践 |
一、迷群画像: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群像 |
二、瑕瑜互见:动画番剧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 |
三、影视育人: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
四、积“微”成着: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实践基础 |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思考与展望 |
一、引导与塑型:建构第三极文化体系下的新中国动画学派 |
二、未来展望:在更迭流变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论文结构思维导图 |
附录二:绪论中的图表 |
附录三:2011 年-2014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
附录四:2015 年-2021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
附录五:本文所涉及图片、表格索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如何使广告语言独具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媒介视域下呼和浩特地铁对城市形象的建构[D]. 魏婷.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D]. 李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阿甘本共同体思想的生命政治学研究[D]. 郝志昌. 吉林大学, 2021(01)
- [4]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周益民民间文学阅读教学研究[D]. 王志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东丰农民画的视觉语言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徐晓臻.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7]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8]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9]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创新研究[D]. 李子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10]中国动画番剧研究[D]. 马颖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