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的题词(论文文献综述)
左漫莹[1](1999)在《建国五十年甘肃大事记(1949年8月26日至1999年9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开国大典。10月2日兰州市20万人集会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4日甘肃全省已有9个专区、1个市、66个县、320个区摧毁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0月26日,毛泽东复电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指出"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对于全国人民是有伟大贡献的",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1月1日兰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张宗逊作题为《组织人民力量,建设新兰州》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进一步巩固革命秩序及有关恢复和发展生产、金融贸易、文教卫生、难民安置、少数民族、中苏友好等提案。会议还选
黎明,李荣珍,左漫莹[2](2009)在《新中国成立60年甘肃省大事记(1949年8月26日至2009年8月28日)》文中认为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10月4日甘肃全省已有9个专区、1个市、66个县、320个区摧毁了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1月1日兰州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张宗逊作题为《组织人民力量,建设新兰州》的报告。会议还选举产生了兰州市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11月5日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人民币为惟一的合法货币,银
郝在今[3](2016)在《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文中指出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行至福地!这就是1935年10月毛泽东到达西北的心态。顿时诗如泉涌,毛泽东接连吟出三首。《七律·长征》有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这个生长于温暖环境的南方人,竟然把踏入苦寒之地当作喜事。《念奴娇·昆仑》有句:"环球同此凉热"。这寸步难行的崇山峻岭,居然又是放眼世界的战略高地。《清平乐·六盘山》有句:"不到长城非好
张伊丽[4](2010)在《青少年榜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榜样具有示范作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为青少年树立榜样,指导其思想和行为,是我国的教育传统。本文系统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国家、社会、教师为学生树立的榜样,以及学生自己认定的榜样,在分析两者的一致性基础上,试图剖析榜样教育有效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对青少年榜样的研究,主要从“榜样树立者”及“榜样学习者”两个维度展开。在“榜样树立者”维度,一方面通过文献检索梳理建国以来国家和社会为青少年树立的608位榜样人物,另一方面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探明目前学校教师为青少年树立的榜样。在“榜样学习者”维度,首先对建国后6个年代29名成年人进行访谈,查明他们至今尚有印象的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榜样;其次对377名当代青少年进行作品分析或问卷调查,查明他们心目中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对15本人物传记进行分析,考察杰出人物青少年时代所择定的学习榜样。研究表明,国家和社会所树立的榜样人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品质经历了从国家本位到社会本位到个人本位的总体倾向性变化,先立的榜样对后起的榜样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各代青少年的实际影响则呈相对递减趋势;接受调查的部分教师否认自己对学生进行了榜样教育,但客观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且所树立的榜样类型多样,按频率的高低依次为学生的同学、教师、课本上出现的优秀人物、名人、学生家长,与学生认同的榜样类型有较高的一致性;杰出人物在青少年时期除以身边熟人为榜样外,还以一些历史上的名人、伟人作为自己的楷模。基于上述发现,本文主张,在继承榜样教育之传统的同时,改善学校的榜样教育,拓展榜样选择范围,树立只要有优点就值得学习的朴素榜样学习观,保持榜样教育的适当高度,坚持榜样教育的持续性和科学性。
杨冬权[5](2012)在《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2012年2月15日)同志们:这次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是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2011年全国档案工作,部署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表彰一批在新时期档案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激励广大档案工作者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庄壮[6](2009)在《敦煌壁画乐器复制应用之思考》文中认为敦煌壁画上蕴藏着古代乐器图像6000余件,打击、吹奏、弹拨、拉弦乐器俱全。这是在古丝绸之路上经过长期文化交流所形成的最具特色、最为耀眼的一颗璀璨明珠。对这些珍贵遗产,需不需要继承发扬?如何继承发扬?本文想谈谈个人的认识、看法及其采取的办法。如果能引起音乐同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指教,这就是本文的目的。我想,敦煌壁画乐器的前景是广阔的、美好的。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7](2009)在《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文中提出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记录了中国饲料工业发展的亮点和焦点,我们串起亮点,就寻找到了行业发展的脉络,进而去探讨行业发展规律;我们关注焦点,就寻找到了行业精神和风貌,从而产生不断创新的动力。
赵醒[8](2006)在《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文中认为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关注文化研究的当今,尽占地利人和优势的中原之于中原文化研究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在建国以后出版、刊行了许多,狭义文化所包含的文、史、哲、民间文化和文化专题类论着在已过去的五十余年中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以《全国总书目》、《中国文学专史书目提要》、《河南人民出版社图书总目录》和其他相关书目类文献为资料来源。共对302部1949~2005年间出版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进行研究和叙录。另有330部笔者仅收集到部分信息而未能亲见的论着,收入存录部分。 对中原文化进行研究的论着有着不同形式与内容,这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着述风格与目的。既有单册专着和多册丛书,也有工具书和非正式出版物,这些论着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出版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不同时代受到关注情况的变化。同时,这些论着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记录性的论着较研究型的论着为多,褒扬性的文字较批判性的文字为多。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不同的风格和水准,除了相对严肃、价值极高的学术着述,也有相对浅易、普及知识的随笔之作。此外,不同的论着也有着不同的着述目的,既有出于学术追求、研究兴趣者,也有旨在普及知识、促进发展者。 已收录的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及相关信息也体现出了中原文化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从内容上看,各类相关研究论着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地域本位主义”倾向,强调本地域特色,而对与全体的联系重视不够;强调本地域优势,而对其他地域尊重不够;强调本地域目的,而对其他地域关怀不够;强调本地域“贡献”,而对文化创造的共同性认识不够。从风格上看,以功利实用为目的的论着多轻躁急切、主观人为、好大喜功、浮光掠影,但真正的学术研究要求的是沉静笃实、科学客观、点滴积渐、深入深刻;前者的大量出现与中原文化的研究并无更大积极意义,后者得不到充分关照反而会使中原文化的科学研究进程缓慢。
赵富春[9](2018)在《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文中认为1949年至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三年恢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以金融机构的设置和调整为显着标志,中国金融体制经历了一个从恢复、发展到逐步确立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并最终形成“大一统”。在上述背景下,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力量,农业银行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第一次成立农业银行旨在支持农业恢复和扩大合作运动;第二次成立农业银行的目的是支持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加强对农业信贷的支持和打击农村高利贷;第三次成立农业银行是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指导,配合国家恢复农业生产生活秩序,对贫下中农发放零利率贷款、下发支农款并对资金投向进行监督。但从1951年至1965年的短短14年中,农业银行却经历了三次成立、三次被撤销过程,成立时所设定的预期目标均未能完全实现,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和范围内或多或少开展了一些农村金融业务,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认知的局限,也有配合国家整体规划的考量,更有对政治大环境的被动适应。本文以农业银行三次成立和被撤销为切入点,对1951年至1965年间农业银行的三次成立和三次被撤销过程进行了比较完全面的梳理,分析了金融实践传统的沿袭、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模仿以及建国后金融体制从多元向单一、再到大一统的变迁过程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家政权制度体制与金融制度构建关系、国家意志与认知对金融制度设置和变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展示了1949至1965年间,中国经济机制运行以及金融体制初步形成和发展的状态和面貌,展现了以农补工、以乡村支持城市的国家工业化战略需求。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方法,以档案材料和资料汇编类为基础,以选集和年谱、回忆资料、报刊、专着及论文集等资料为辅助,对农业银行在计划经济时期三次废立的逐步演进过程作了一个比较全景和客观的考察;采用制度分析法,从制度的角度来考察金融制度的运行,分析金融制度的产生及变迁对人们经济行为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影响;采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对农业银行历史的变迁进行梳理,尽可能解析和展示这一变迁过程中的内在动因。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从建国初期直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构建、设置和运行上具有一个很显着的特点,就是国家意志在机构的设置和发展方向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国家通过掌控农村金融机构的调置和农村金融体制的运作,向国有企业及大规模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通过上述方式,国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控和影响着农村金融体制以至于整个金融体制的发展,这种掌控和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能发挥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却在某种程度上对农村金融体制的良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自建国以来,出于服务于国民经济恢复、土改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优先发展重工业、外交上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等国家大战略的需要,国家对农村金融体制的构建一直缺乏长远规划,成立农业银行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更多是出于一种完成临时性任务的需要,一旦所面临的农村金融问题有所缓解或没有达到解决的预期,农业银行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伴随而来的就是农业银行的被撤销。可以这样认为,在这样的带有功利性的国家战略选择上,农业银行不能、也不可能在农村金融的开展中充分发挥更加有效、专业和长远的作用。
冷波,彭月才,任佳宇[10](2017)在《习仲勋把守“陕甘宁”门户》文中认为门户,原指房屋等的出入口,后引申为必经之地。1935年10月,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甘。此时的陕甘苏区,虽有较好的稳固基础,但因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土地贫瘠,部队给养困难,扩红扩军更是不易。特别是周边敌情严重,东有"晋军",西有"马家军",南有张学良的"东北军"、杨虎城的"西北军",北
二、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的题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的题词(论文提纲范文)
(3)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落脚龙兴地——苦战两万里,寻得生存地 |
1.中国共产党最危难的时候 |
2.落脚陕北的第一动作 |
3.第一个“西北局” |
4.北国风光 |
5.斯诺采访中共的特务头子 |
第二章刀把子不能丢!——合作局面中仍有隐蔽斗争 |
1.从“西北保卫局”到“边区保安处” |
2.是谁伏击周恩来? |
3.两个奇怪的“和尚” |
4.出逃事件 |
5.锄奸! |
第三章“双重政权”——确立人民政权的巧妙手法 |
1.旬邑事件 |
2.化装侦察 |
3.绥德反腐 |
4.淳化事件 |
5.拔钉子 |
第四章惊天特务案——“化敌为我服务”的防奸保卫政策 |
1.汉中有个“死间”班 |
2.陇东发案 |
3.延安追踪 |
4.反用敌特 |
5.一网打不尽 |
第五章“抢救失足者”——政治运动中反特斗争扩大化 |
1.“反特”与“运动”同步 |
2.边保老号来了个“川岛芳子” |
3.群众运动+逼供信 |
4.绥德甄别 |
5.“刘巧儿告状” |
第六章和战之间——战略转换情报当先 |
1.爷台山战事 |
2.智窃密电码 |
3.从延安上东北 |
4.激活“冷藏间谍” |
5.南下北返 |
第七章心战——大力开展策反敌军工作 |
1.安边起义“火车头” |
2.西北有个“民主联军” |
3.习仲勋策动横山起义 |
4.美军情报官在延安 |
5.“特务”入党 |
第八章陕北转战——全国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 |
1.军事机密 |
2.军统和边保同时追悼他 |
3.游击战争 |
4.保卫昆仑纵队 |
5.彭德怀和习仲勋抢先收到胡宗南的作战电报 |
第九章从延安到全国——为新中国竖立安全屏障 |
1.从“首府”走向“首都” |
2.从“延安”进“西安” |
3.从大西北到大西南 |
4.明暗易位 |
5.反击恐怖狂潮 |
(4)青少年榜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一) 关于榜样 |
(二) 关于偶像 |
(三) 本文中的"榜样" |
第一章 国家和社会树立的榜样 |
一、榜样类型分析 |
二、榜样的时代特性 |
(一) 战斗英雄 |
(二) 阶级斗争模范 |
(三) 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的道德模范 |
1.爱民为民的楷模 |
2.集体主义模范 |
3.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劳动模范 |
(四) "文革"年代的楷模 |
1.上山下乡的知青楷模 |
2."反潮流英雄" |
(五)改革开放年代的学习楷模 |
1.勇攀科学高峰——陈景润 |
2.女排精神 |
3."身残志坚"——张海迪 |
4.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
(六)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 |
(七) 小结 |
三、教师树立的榜样 |
第二章 青少年自己认定的榜样 |
一、当代青少年所认定的榜样 |
(一) 关系维度的考察 |
1.互动性的榜样:同学、家长和教师 |
2.非互动性榜样 |
(二) 特性维度的考察 |
(三) 观察学习的误区——"以自己为榜样" |
二、杰出人物认定的榜样 |
第三章 青少年榜样学习一致性研究 |
一、各个年代的榜样学习之印象调查 |
(一) 关于革命英雄 |
(二) 关于雷锋 |
1.五六十年代——响应号召的红火岁月 |
2.记忆模糊的70、80后 |
(三) 关于张海迪 |
二、当代青少年榜样学习一致性研究 |
结语 |
一、坚持榜样教育 |
二、坚持朴素的榜样学习观 |
三、坚持榜样教育的适度高度性 |
四、坚持榜样教育的可持续性和全民性 |
五、坚持榜样教育的科学性 |
附录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榜样谱 |
二、中小学作文设计 |
三、教师问卷 |
四、高中年级学生问卷 |
五、访谈提纲——对各个年代的青少年的榜样调查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一、表彰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推动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
二、2011年全国档案工作的基本情况 |
(一) 档案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二) 档案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成效显着 |
(三) 档案工作在创新中重点推进 |
(四) 各项档案业务建设持续推进 |
三、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 |
(一)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1. 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 努力建设与之相匹配的档案强国 |
2.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3. 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
(二)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积极有效地提供档案服务1. |
2.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做好相关档案工作 |
3. 充分发挥档案法律凭证作用, 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效服务 |
(三) 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
(四) 扩大覆盖范围, 深入开展档案资源建设 |
(五) 加大管理力度, 推动民生档案工作有效开展 |
(六) 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
(七) 推进依法治档 |
(八) 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及重点档案抢救保护, 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
(九)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
(十)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
(7)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8)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论 |
第一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形式 |
一、单册专着 |
二、多册丛书 |
三、工具书 |
四、非正式出版物 |
第二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内容 |
一、文学类 |
二、史学类 |
三、哲学类 |
四、民间文化类 |
五、文化专题类 |
第三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主要特点 |
第四节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的几点不足 |
第二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 |
第一节 文学类 |
第二节 史学类 |
第三节 哲学类 |
第四节 民间文化类 |
第五节 文化专题类 |
第三章 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存目 |
参考书目 |
后记 |
(9)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对象界定 |
1.1.1 选题意义 |
1.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资料来源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一次建立与撤销(1951.08-1952.07) |
2.1 农业银行第一次成立的时代背景(1949.10-1951.07) |
2.1.1 新中国金融体系的构建 |
2.1.2 农业合作银行成立前的农村金融情况 |
2.2 农业合作银行的筹设 |
2.2.1 多次全国性金融会议的召开 |
2.2.2 筹设经过 |
2.2.3 职能设定及成立后业务经营情况 |
2.3 农业银行第一次被撤销 |
2.3.1 全国性精简工作的开展 |
2.3.2 中国人民银行内部精简工作的开展 |
第三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二次建立与撤销(1955.03—1957.04) |
3.1 第二次农业银行成立前农村金融状况(1952.08—1955.02) |
3.1.1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 |
3.1.2 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3.1.3 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2 第二次农业银行的筹建 |
3.2.1 筹建的酝酿 |
3.2.2 筹建经过 |
3.3 农业银行第二次成立 |
3.3.1 机构设置 |
3.3.2 第二次农业银行时期的农村金融业务经营 |
3.4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3.4.1 人行、农行矛盾的产生及发展 |
3.4.2 撤销的酝酿 |
3.4.3 农业银行第二次被撤销 |
第四章 中国农业银行第三次建立与撤销(1963.11—1965.11) |
4.1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前农村金融情况(1957.05—1963.10) |
4.1.1 受到精简影响的机构设置及人员状况 |
4.1.2 对农村金融业务的开展 |
4.1.3 在农村金融工作上的“左”倾 |
4.2 成立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经过 |
4.2.1 农业资金小组的成立及实际运行 |
4.2.2 组建中国农业银行决定的出台 |
4.2.3 农业银行第三次成立大会 |
4.2.4 中央对成立农业银行的重视 |
4.3 第三次农业银行的筹建过程 |
4.3.1 总体筹建考虑 |
4.3.2 总行的筹建 |
4.3.3 各级分行机构的筹建 |
4.4 第三次农业银行时期的业务经营 |
4.4.1 农贷工作 |
4.4.2 农业拨款监督工作 |
4.4.3 信用合作社工作 |
4.4.4 社队会计辅导工作 |
4.5 农业银行第三次被撤销 |
4.5.1 人行、农行矛盾的发展过程 |
4.5.2 对人行、农行矛盾的调整 |
4.5.3 撤销农业银行的经过 |
第五章 中共金融传统及苏联模式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5.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沿袭与对建国后农村金融体制的影响 |
5.1.1 中共金融实践经验和传统的沿袭 |
5.1.2 金融实践的影响 |
5.2 苏联模式的模仿与国情的矛盾 |
5.2.1 苏联的金融模式 |
5.2.2 对苏联模式的模仿 |
5.2.3 存在的问题及对农业银行的影响 |
第六章 建国后金融体制对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影响 |
6.1 发展农业的客观需求与现实的矛盾存在 |
6.1.1 加快恢复和发展农业需要与国情现状的矛盾 |
6.1.2 支援农业合作化需要与认识超前的矛盾 |
6.1.3 将农业放在首位的国情认知与“左”的干扰 |
6.2 农业银行职能的固化与依附性 |
6.2.1 对农业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固化 |
6.2.2 农业银行履行职能的困境及依附性 |
6.3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选择的困境 |
6.3.1 农业银行运行模式的选择 |
6.3.2 人、农两行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
结论 |
宏观审视 |
现实性启示 |
前瞻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习仲勋把守“陕甘宁”门户(论文提纲范文)
“周副主席”指示下关中 |
随“彭总”西征曲子、环县 |
“总负责人”叮嘱经营关中 |
“毛主席”点将把守北门 |
“主持西北”统兵保边区 |
四、甘肃省委书记顾金池同志的题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五十年甘肃大事记(1949年8月26日至1999年9月)[J]. 左漫莹. 党的建设, 1999(Z1)
- [2]新中国成立60年甘肃省大事记(1949年8月26日至2009年8月28日)[J]. 黎明,李荣珍,左漫莹. 党的建设, 2009(09)
- [3]延安秘密战——中共西北局隐蔽斗争纪实[J]. 郝在今. 当代, 2016(05)
- [4]青少年榜样研究[D]. 张伊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5]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讲话[J]. 杨冬权. 中国档案, 2012(04)
- [6]敦煌壁画乐器复制应用之思考[A]. 庄壮. 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7]中国饲料行业大事记[J].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中国饲料, 2009(18)
- [8]中原文化研究论着叙录1949~2005[D]. 赵醒. 郑州大学, 2006(12)
- [9]中国农业银行三次废立的历史研究(1951-1965)[D]. 赵富春. 河北大学, 2018(12)
- [10]习仲勋把守“陕甘宁”门户[J]. 冷波,彭月才,任佳宇. 党史文苑,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