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16讲: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第十六讲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寒刚[1](2010)在《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逻辑框架和教学方法——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为例》文中提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不能脱离实践、脱离人民,它绝不借助晦涩难懂的符号和玄妙艰深的论断来与社会大众隔绝,也绝不借此手段来抬高自己的学术身价和理论门槛而哗众取宠、邀功请赏。为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清教材的逻辑主线和问题过渡的关联性,以加强学生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训练;要求学生对知识点做好图式串联的读书笔记,罗列问题,分清主次,反复诵读;论述问题时按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或运用)的三部曲予以回答。

赵华飞[2](2018)在《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文中指出恩格斯将马克思的学说概括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可以把“现实的人”概念理解为马克思学说的主体概念。马克思之所以高频率地使用“现实的人”概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用“现实的人”概念彻底瓦解以往一切思辨哲学之“抽象的人”概念;二是关注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命运,为现实中一切被压迫、被奴役、被专制统治的人探寻走向幸福之路的现实可能性。本文以“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为题,企望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的这一概念,来深入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基本精神,进而强调“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才是马克思学说的中心主题。为此,本文将立足马克思的主要文本,深入分析这些文本中与“现实的人”概念相关的主要论述、思想和观点,来考察马克思的“现实的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正文分为四章,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考察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费尔巴哈渊源。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直接来源。深入考察和分析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准确理解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基础。现实性是费尔巴哈学说中“人”的概念的根本特性,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就是“类”的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是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这一概念的价值旨趣就在于彻底取消和否定一切抽象的人性观念,而倡导以“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为其新哲学的研究对象。通过认真分析和考察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可以发现,他的这一概念带有浓厚的抽象色彩,具体表现为非辩证性、非实践性和超历史性。因此,要从费尔巴哈这个具有浓厚的抽象色彩的“现实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现实的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这项杰出的工作正是由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及之后的主要理论着作中完成的。第二章深入考察和分析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经历了孕育、基本形成和深入发展三个时期。这一概念的孕育时期是从马克思写作《博士论文》到与恩格斯合撰《神圣家族》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着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从作为“抽象的人”概念之“自我意识”转向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发展历程。这一概念的基本形成时期是由《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这一时期的着作充分反映了与这一概念相关的如下主要内容:马克思完全走出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窠臼,将“现实的人”概念建立在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之上。这一概念的深入发展时期是自《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至《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着作充分反映了马克思在对现实中的各种革命斗争运动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的考察和分析中不断丰富了“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内涵的发展过程。这三个历史时期相对完整地勾勒出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发展的历史轨迹。第三章阐发马克思“现实的人”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其一,“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其从事改造对象性世界的物质实践活动的根本动力。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生成了人本身。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实践性是“现实的人”的总特征。其二,“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成、活动和发展的人。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其三,“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即在一定的历史中活动和发展的人。“现实的人”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与变迁的现实主体。历史性是“现实的人”的重要特征。总之,“现实的人”正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这三个内涵构成了马克思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第四章考察和分析了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价值指向。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是奠立在他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状况、历史过程的充分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关注现实的人及其现实命运是马克思这一概念的理论品质。寻求实现现实中每个个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这一概念内在包含着的根本价值指向。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以深入理解费尔巴哈的“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内涵和理论贡献为视角,深入发掘费尔巴哈的哲学为何能够成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核”的重要依据。其二,比较全面地展现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形成的历史轨迹。其三,通过揭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价值指向,再次重申“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起点、中心和归宿。

项启源[3](2014)在《关于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的学习体会——兼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谬误》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开篇到结束,在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都体现了继承与发展、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如何把握这种辩证关系,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理论依据。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其具体环节、具体制度区别开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给我国改革开放哪些是应该改的,哪些是不能改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开放30多年,两种改革观的争论从未停息过,争论始终离不开对国有经济针锋相对的不同认识。这说明国有经济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废。否定国有经济也就不可能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丧失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将不复存在,更谈不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

朱颖原,权立枝[4](2018)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文中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进行教学设计,以探索出有效、生动、易于学生接受的可行性路径,我们称之为"三三三"制,即教学设计理念,突出"三个点":充分展示课堂的"亮点"、密切关注社会的"热点"、深度关怀学生的"疑点";教学内容设计,体现"三个结合":专题讲授与知识系统梳理相结合、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余指导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弘扬"三气":教师讲课有底气、教学内容接地气、课堂教学讲正气。通过"三三三"制的几轮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原理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针对性,卓有成效地提升了教学实效。

易图强[5](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说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许九星,韩玉芳[6](1986)在《第十六讲——西方马克思主义》文中研究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发展,六十年代以后在国际舞台上发生较大影响的一种思潮,是当代社会主义流派中的一个流派。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有借鉴意义的。

戈万章,陈伟国[7](2002)在《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十六讲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文中提出

陆露[8](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张丹[9](2011)在《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研究》文中指出《欧洲景观公约》作为第一个用于景观的国际公约,标志着欧盟景观政策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景观”正式纳入到欧盟政策层面。欧洲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8世纪末,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就出台了专门针对景观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欧洲各个国家的景观政策完成了从观念到纯技术手段,再到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欧盟景观政策最终形成涉及到欧洲各个国家不同国家体制、城市化发展、经济发展、文化伦理、景观观念等多种元素彼此博弈和互动。这也确定了景观政策研究框架必然是多学科交叉体系。中国在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同西方其他国家一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发展环境之中面向未来。面临同样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西方的经验与解决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我们探索自己的道路不无裨益。并且,国内对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的研究仍不完善,有专题研究却缺乏体系的建构,很有必要进行补充。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与学术背景下,全文包括绪论共6个章节内容,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整体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界定了研究内容的时间和范围,并提出了论文的三个主要创新点:1)对英国、法国、北欧和欧盟景观政策进行详细的剖析和解读,根据其发展阶段特征归纳整体演变规律和特点,填补了我国在欧洲景观政策研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景观政策研究上的空白;2)分析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内部逻辑因素,找出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景观政策循环演变的根本动因,提炼出景观政策的研究方法和框架;3)通过对英国、法国和中国景观政策的比较研究,提出本项研究对我国景观政策的启示,指出景观政策在我国研究的发展方向。第二章对欧洲景观政策制定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解读;第三章对欧洲国家景观政策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解读;第四章对英国、法国、瑞典和荷兰的景观政策演变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归纳每个国家景观政策的特点,对欧盟景观政策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归纳欧洲景观政策的特点;第五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景观政策发展现状分析并归纳特点;第六章将英、法、中三国景观政策对比,通过对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的研究,得出对我国景观政策发展的启示,提炼景观政策的研究方法。

仝菲[10](2010)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现代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阿联酋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五位。阿联酋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创造着令世人瞩目的奇迹,是中东地区成功发展现代化的典范。阿联酋联邦体制的特殊性和联邦内部各酋长国之间复杂的关系注定了阿联酋的现代化进程比其他国家更具独特性和复杂性。中国是世界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加强与阿联酋的合作关系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各个层面来讲,对阿联酋整体现代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论文注重从历史的角度研究阿联酋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在阅读大量资料和在阿联酋长期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用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研究的方法对阿联酋的现代化进程进行分析,揭示出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预测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共有八个章目,其中第一章探析了阿联酋现代化的起源,从海湾整体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阿联酋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地区背景;第二、三章分别研究阿联酋经济现代化的特点,并对七个小酋长国现代化进程的“异与同”进行了个案研究。得出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联邦整体经济发展规划的缺失,经济结构不合理,贫富分化严重,对外籍劳工依赖严重,经济开放程度高,受金融危机影响大等;第四章为阿联酋政治民主化研究,通过对阿联酋政治民主化改革的内外条件和政治体制演进的分析,揭示了伊斯兰教与政治民主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伊斯兰教具有与时俱进的自我协调的能力,指出新兴的中产阶级是推动阿联酋政治民主化的动力;第五章从教育、医疗卫生、妇女和城市化进程等层面对阿联酋的社会现代化进程剖析,评论了大量外籍的移民存在对阿拉伯传统文化产生的冲击,高福利的政策对国民自力更生能力的消极影响等;第六章阿联酋现代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阿联酋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难解决的问题;第七章比较研究迪拜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代化道路的异同及其启示,得出靠刺激房地产来带动经济发展的政策、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本国人力资源短缺都是迪拜模式“患上不适应症”的原因;结论部分对阿联酋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总结,揭示了阿联酋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难题,得出阿联酋虽然在经济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距离实现国家整体现代化的目标尚遥远。

二、第十六讲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六讲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2)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问题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四、研究的重难点
    五、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费尔巴哈渊源
    第一节 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一、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究是费尔巴哈人学的中心议题
        二、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费尔巴哈学说中“现实的人”概念的理论贡献
        一、否定宗教神学中的抽象人性观
        二、取消思辨哲学中的抽象人性论
        三、开辟以现实的人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的新道路
    第三节 费尔巴哈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抽象理解
        一、非辩证性:诉诸感性直观而缺乏辩证思维
        二、非实践性:关注人的感性对象性存在而不是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
        三、超历史性:注重哲学剖析而忽视对人的历史发展的考察
第二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生成逻辑
    第一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孕育:从《博士论文》到《神圣家族》
        一、对“抽象的人”的“崇拜”与“动摇”: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二、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出场:从《克罗兹纳赫手稿》到《德法年鉴》
        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新理解
        四、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基本形成前的最后环节:《神圣家族》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形成: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哲学的贫困》
        一、彻底清算对费尔巴哈“现实的人”概念的信仰
        二、唯物史观的奠立标志着“现实的人”概念的基本形成
        三、运用唯物史观中的“现实的人”概念对当时流行的“抽象的人”观念的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从《共产党宣言》到《资本论》及其手稿
        一、马克思在考察欧洲主要国家的革命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二、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现实的人”概念的深化与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现实的人”是“实践的人”
        一、“现实的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其改造对象性世界的根本动力
        二、现实的人的物质实践活动创造了“现实的人”本身
        三、物质实践活动是“现实的人”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第二节 “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人”
        一、“现实的人”是在社会中生成、活动和发展的人
        二、社会性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人”
        一、现实的人是在历史中活动和发展的人
        二、“现实的人”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与变迁的现实主体
        三、历史性是“现实的人”的重要特征
第四章 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的价值指向
    第一节 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是马克思学说的基本主题
        一、马克思提出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学说的现实基础
        二、人的彻底解放的基本内涵
        三、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现实主体和现实条件
    第二节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学说的价值诉求
        一、马克思提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说的现实基础
        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基本内容
        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3)关于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的学习体会——兼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谬误(论文提纲范文)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学设计理念, 突出“三个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 体现“三个结合”
三、教学过程设计, 弘扬“三气”

(5)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畅销书"概说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一、传播者比较
    二、传播内容比较
    三、传播渠道比较
    四、受众比较
    五、传播效果比较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二、研究问题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三、文献综述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四、研究方法
        (一)微观历史法
        (二)个人访谈法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附录二:访谈提纲
    附录三:手稿资料
    附录四:实物照片
后记

(9)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的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1.1 面临的外部环境
        1.1.1.2 存在的内部问题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2.1 国内研究动态
        1.1.2.2 国外研究动态
        1.1.3 选题的意义
        1.1.3.1 研究的可行性
        1.1.3.2 研究的必要性
    1.2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的内容
        1.2.1.1 范围
        1.2.1.2 时间
        1.2.1.3 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欧洲景观政策形成的构成要素
    2.1 景观政策的定义
        2.1.1 政策
        2.1.2 政策与国家
        2.1.3 政策与法律
        2.1.3.1 政策的基本特征
        2.1.3.2 法律的基本特征
        2.1.3.3 政策与法律的联系
        2.1.3.4 政策与法律的区别
        2.1.4 景观政策
    2.2 景观政策的制定
        2.2.1 前提
        2.2.2 声明
        2.2.3 协商
        2.2.4 执行
    2.3 景观政策的分类
        2.3.1 按欧洲的国家政体类型
        2.3.2 按照保护景观的类型
        2.3.3 按照景观品质级别
        2.3.3.1 一般景观政策
        2.3.3.2 特殊景观政策
    2.4 景观政策制定的原则
        2.4.1 民主的原则
        2.4.2 共和的原则
        2.4.3 限权的原则
        2.4.4 公民权力的原则
    2.5 相关的国家政策
        2.5.1 土地的使用与控制政策
        2.5.2 农业和森林政策
        2.5.3 沿海地带和湿地政策
        2.5.4 环境政策
        2.5.5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第三章 欧洲景观政策产生的影响要素
    3.1 社会背景
        3.1.1 近代科学革命
        3.1.1.1 催生新的学科
        3.1.1.2 产生新的方法
        3.1.1.3 科学研究机构
        3.1.2 近代工业革命
        3.1.2.1 交通运输
        3.1.2.2 社会制度建设
    3.2 城市化发展
        3.2.1 城市规划建设
        3.2.2 规划理论思潮
    3.3 社会观念的发展
        3.3.1 社会伦理观念的影响
        3.3.1.1 功利主义
        3.3.1.2 义务论
        3.3.2 环境伦理观念的影响
        3.3.2.1 人类中心主义
        3.3.2.2 生物中心主义
        3.3.2.3 生态中心主义
        3.3.3 环境美学观念的影响
        3.3.3.1 自然美
        3.3.3.2 实用美
        3.3.3.3 生态美
        3.3.4 文化观念的影响
        3.3.4.1 精英文化
        3.3.4.2 大众文化
        3.3.4.3 多元文化
    3.4 “景观”自身的发展
        3.4.1 景观设计主体的转变
        3.4.1.1 风景造园
        3.4.1.2 景观营造
        3.4.1.3 绿色空间
        3.4.2 景观设计内涵的转变
        3.4.2.1 乡村景观
        3.4.2.2 文化景观
        3.4.2.3 生态景观
    3.5 小结
第四章 19 世纪以来欧洲景观政策的演变
    4.1 英国
        4.1.1 基本概况
        4.1.1.1 地理因素
        4.1.1.2 国家管理体制
        4.1.2 景观管理体系
        4.1.2.1 自然保护管理
        4.1.2.2 自然遗产保护管理
        4.1.2.3 景观保护管理
        4.1.2.4 非指定性景观管理
        4.1.3 相关法律政策演变
        4.1.3.1 十九世纪社会法
        4.1.3.2 二十世纪城乡规划法
        4.1.3.3 二十一世纪环境政策
        4.1.4 “景观”的演变
        4.1.4.1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
        4.1.4.2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
        4.1.4.3 二战后至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4.1.4.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4.1.5 景观政策的演变
        4.1.5.1 绿带政策
        4.1.5.2 眺望景观控制政策
        4.1.5.3 乡村景观保护政策
        4.1.5.4 旅游景观保护政策
        4.1.5.5 沿海景观保护政策
        4.1.5.6 历史景观保护政策
        4.1.6 政策特点
        4.1.6.1 以法律为核心
        4.1.6.2 重视景观特色和评估
        4.1.6.3 景观职业化
        4.1.6.4 非政府组织支持
    4.2 法国
        4.2.1 基本概况
        4.2.1.1 地理因素
        4.2.1.2 国家管理体制
        4.2.2 景观管理体系
        4.2.2.1 管理职能
        4.2.2.2 管理机制
        4.2.3 相关法律政策演变
        4.2.3.1 城市规划法
        4.2.3.2 土地控制和农业政策
        4.2.3.3 公共环境政策
        4.2.4 “景观”的演变
        4.2.4.1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
        4.2.4.2 十九世纪到二战前
        4.2.4.3 二战以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4.2.4.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4.2.5 景观政策的演变
        4.2.5.1 二战以前
        4.2.5.2 二战后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4.2.5.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4.2.6 政策特点
        4.2.6.1 与法律结合
        4.2.6.2 政策合约化
        4.2.6.3 政府补贴
    4.3 瑞典和荷兰
        4.3.1 瑞典景观政策
        4.3.2 荷兰景观政策
    4.4 欧盟
        4.4.1 形成的社会背景
        4.4.1.1 欧洲一体化
        4.4.1.2 欧盟景观组织
        4.4.1.3 成员国的协作
        4.4.1.4 绿色政治
        4.4.2 发展阶段
        4.4.2.1 二战结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4.4.2.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4.4.2.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
        4.4.3 基本内容
        4.4.3.1 名词解析
        4.4.3.2 目的与内容
    4.5 阶段特点和政策特点
        4.5.1 阶段特点
        4.5.2 政策特点
        4.5.2.1 政策内容
        4.5.2.2 政策制定
        4.5.2.3 政策执行
        4.5.2.4 管理职能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景观政策的演变
    5.1 基本概况
        5.1.1 地理因素
        5.1.2 国家管理和法律体系
    5.2 景观管理体制
        5.2.1 管理职能
        5.2.1.1 行政职能
        5.2.1.2 法律职能
        5.2.1.3 经济手段
        5.2.2 管理机制
        5.2.2.1 分权制
        5.2.2.2 派出制
        5.2.3 地方景观政策以天津市为例
    5.3 “景观”在中国的发展
        5.3.1 十八世纪末到新中国成立初
        5.3.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
        5.3.3 改革开放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5.3.4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5.4 景观政策的演变
        5.4.1 改革开放初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5.4.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5.4.3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5.5 政策特点
第六章 研究欧洲景观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6.1 英国、法国、中国景观政策对比
        6.1.1 阶段对比
        6.1.2 政策对比
    6.2 对我国景观政策的启示
        6.2.0 景观管理体系
        6.2.0.1 决策系统
        6.2.0.2 执行系统
        6.2.1 景观学科体系
        6.2.1.1 理论研究
        6.2.1.2 景观设计
        6.2.1.3 景观教育
        6.2.2 景观观念
        6.2.2.1 景观美学观
        6.2.2.2 环境伦理观
    6.3 景观政策研究的方法
        6.3.1 “景观”含义扩大是前提
        6.3.2 自然观是哲学基础
        6.3.3 城市化发展是动力
        6.3.4 法治的观念是线索
        6.3.5 国家政党是核心
    6.4 总结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来源
附录二:中英(法)名词对照
附录三:欧洲国家景观政策文件
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现代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
第一章 阿联酋现代化的起源
    第一节 阿联酋与英国
        一、英国在海湾建立起"保护国"殖民体系
        二、英国殖民统治对建立联邦国家的影响
    第二节 阿联酋现代化进程正式启动
        一、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步入现代化进程
        二、迪拜协议的缺陷及其对联邦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阿联酋的经济现代化
    第一节 阿联酋发展经济现代化的条件
        一、特鲁西尔诸国早期经济与社会状况
        二、石油美元与经济现代化
    第二节 阿联酋经济现代化政策和成果
        一、经济多样化政策
        二、基础设施
        三、油气工业的发展
        四、非石油工业的发展
        五、税收制度和对外贸易的现代化
        六、金融和投资
        七、旅游业的兴起
        八、农牧渔业的发展
        九、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节 阿联酋经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分析
        一、外籍和本国人口比例严重失调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
        二、劳动力市场对外籍劳工依赖性强
        三、人口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第四节 阿联酋军事现代化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一、战争阴影始终在海湾地区上空盘旋
        二、军事现代化及其对经济现代化的影响
        三、以小事大求自保
    第五节 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联邦体制不完善导致盲目竞争和经济结构不合理
        二、对外籍劳工依赖严重
        三、经济开放程度高受外来冲击影响大
第三章 联邦各酋长国现代化的特点和问题
    第一节 阿布扎比酋长国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一、阿布扎比酋长国概况及其发展战略
        二、工业现代化
        三、对外投资
        四、经济多样化措施
        五、私有化进程起步早发展快
    第二节 迪拜酋长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迪拜概况及其酋长的统治风格
        二、经济多样化战略成果显着
        三、"迪拜模式"
        四、展望迪拜未来
    第三节 沙迦等五个小酋长国的现代化发展特点
        一、"文化之都"沙迦酋长国
        二、哈伊马角酋长国
        三、富查伊拉酋长国
        四、乌姆盖万酋长国
        五、阿治曼酋长国
        六、诸酋长国现代化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第四章 阿联酋的政治民主化问题
    第一节 阿联酋发展政治民主化的条件
        一、实施政治民主化的外部条件
        二、发展政治民主化的内部条件
    第二节 阿联酋政治体制的演进
        一、建国前的部落社会政治特点
        二、建国后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国家机构的演变
    第三节 阿联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一、早期民主政治
        二、联邦国民议会选举
        三、新闻事业的进步也是民主化的表现之一
    第四节 伊斯兰教对阿联酋政治民主化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教义与现代社会民主化改革
        二、伊斯兰教要求信众尊崇权威与民主化的关系
        三、伊斯兰教在阿联酋具有进行自我协调的能力
        四、伊斯兰教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阿联酋的社会现代化进程研究
    第一节 阿联酋社会结构的变迁
        一、石油美元改变了原始的部落社会结构
        二、社会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教育现代化
        一、教育发展史
        二、教育体系的现代化
        三、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妇女地位的提高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一、国家政策鼓励提高妇女地位
        二、解读妇女在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变化
        三、妇女地位的提高利国利民
    第四节 阿联酋城市化进程和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
        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改革
    第五节 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量外籍移民对阿拉伯传统文化产生冲击
        二、高福利政策的消极影响
        三、各酋长国间的复杂关系制约着整体现代化发展
第六章 阿联酋现代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一节 阿联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经济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
        二、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能源可持续发展
        一、核能的开发与利用
        二、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
    第三节 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二、环境保护措施
        三、结论
第七章 迪拜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现代化道路的异同及其启示
    第一节 迪拜与香港进入现代化进程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 英国殖民统治对迪拜和香港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三节 迪拜经济的迅速崛起与"迪拜模式"利弊
        一、从传统经济到经济现代化
        二、"迪拜模式"及其利弊
    第四节 香港现代化历程及其经验
        一、第一阶段:1841年-20世纪4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前)
        二、第二阶段:1949年-70年代末
        三、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第五节 比较迪拜与香港现代化模式
        一、发展模式的时效性和地域性
        二、人力资源的培养是现代化的关键
        三、过度依赖外资和经济比例失调使迪拜现代化建立在沙漠上
        四、迪拜与香港管理模式和概念上的差异
    第六节 迪拜和香港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第七节 阿联酋与中国的关系及迪拜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结论:阿联酋现代化进程评析
    一、经济、政治和社会现代化的关系
    二、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
    三、阿联酋现代化进程面临的问题
    四、对阿联酋现代化进程的整体判断与前景展望
参考书目
后记
本人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四、第十六讲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逻辑框架和教学方法——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为例[J]. 刘寒刚.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0(00)
  • [2]马克思的“现实的人”概念[D]. 赵华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关于全面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的学习体会——兼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谬误[J]. 项启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02)
  •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的“三三三”制[J]. 朱颖原,权立枝.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8(02)
  • [5]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6]第十六讲——西方马克思主义[J]. 许九星,韩玉芳.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1986(03)
  • [7]高中历史“双综合”主干知识导学 第十六讲 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J]. 戈万章,陈伟国.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03)
  • [8]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19世纪以来欧洲国家景观政策研究[D]. 张丹. 天津大学, 2011(06)
  • [10]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现代化进程研究[D]. 仝菲. 西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第16讲: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