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孙东立,章炳高[1](1979)在《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文中研究说明 喀喇昆仑—唐古拉地层分区的北界沿塔什库尔干、泉水沟、可可西里山、玉树一线;南界沿班公湖、改则、奇林湖、索县、类乌齐一线。区内侏罗系发育,大致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以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眉岩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沉积,最大厚度可达5,000—6,000米,构造线方向大体与山脉走向一致,为北西西—南东东向,为我国海相—海陆交互相侏罗系重要地区之一。
王仁财[2](2006)在《南羌塘唐古拉中侏罗统查吾拉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研究》文中指出南羌塘盆地地处藏北青藏高原腹部。中侏罗统是其盆地发育最全、分布最广泛的海相沉积层系。以往学者多把南羌塘盆地与北羌塘盆地作为一个盆地进行研究,不重视双湖带作为滇藏大区和华南地层大区以及冈瓦纳大陆和欧亚大陆的界线的存在,由此造成侏罗系的地层系统南北不分的混乱局面。本文根据区仓来拉一带的中侏罗统分布和发育特征、岩性组合、层序与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和建造特征,结合区域资料,把南北羌塘盆地划分为二个二级地层分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分区和羌南-保山地层分区。羌北-昌都-兰坪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羌北、昌都、兰坪-思茅三个三级地层分区;羌南-保山地层区进一步划分为多玛-安多、索县-左贡、保山三个三级地层区。在索县-左贡分区内,发现并新建的中侏罗统查吾拉群,自下而上划分为查吾寺组、陇仁组、加布陇组三个岩性地层单元。岩性为一套细碎屑岩、灰岩,夹粗粒长石砂岩、膏盐角砾泥晶灰岩和白色显纤维状石膏层的地层。查吾拉群的时代为中侏罗世巴柔期-卡洛期。陇仁组产有大量双壳类、腕足类和海星等化石,其中含典型的B-H动物群,时代为中侏罗世巴通期。查吾拉群与下伏前石炭系基底变质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其上被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的牛堡组不整合所覆。该群的建立对南羌塘区域构造和古地理的研究具重要意义。查吾拉群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根据岩性组合、碳酸盐微相、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群主要形成于滨岸、潮坪、浅缓坡三种沉积环境。垂向上可识别出两个沉积旋回,组成一个相对海平面逐渐上升的海进序列。初步建立查吾拉群海平面变化曲线,并与藏南和藏北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西藏特提斯域长周期海平面变化在巴柔一巴通期主要受构造活动引起的洋盆容积变化所控制,气候因素居次要因素。
乔军伟[3](2019)在《青藏高原聚煤作用》文中提出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后一片神秘而神奇的大地,对于煤炭地质也是如此。高原上煤矿(点)众多,含煤地层广布,但是煤炭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大部分地区属于煤田地质工作的空白。为此,本文运用板块构造、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就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基本特点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地质调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早石炭世以来有8个主要聚煤期,形成的14套含煤地层残留在3个构造区10个赋煤带,赋存在东昆仑、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冈底斯南缘6个聚煤盆地。其中,昌都、土门格拉、冈底斯北缘、拉萨4个聚煤盆地发育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东昆仑聚煤盆地为主要为陆相沉积,煤层层数少,煤层不稳定;冈底斯南缘聚煤盆地具有由海陆过渡相沉积至陆相沉积演变的特征,始新世海陆过渡相含煤地层煤层层数较多,部分煤层较稳定,中新世-上新世演变为陆相沉积,含煤层数较少,煤层不稳定。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聚煤作用主要受东特提斯洋弧盆演化的控制,含煤沉积主要发育在大陆边缘海岸带的弧后盆地及弧背前陆盆地;中生代–新生代聚煤作用主要受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控制,含煤沉积发育在昌都地块弧背前陆盆、甜水海–北羌塘前陆盆地、东昆仑山间盆地、冈底斯地区弧间盆地及走滑拉分盆地。在板块构造运动控制下,青藏高原聚煤作用具体特定的时空迁移规律,早石炭世–晚二叠世聚煤作用位于昌都地块南缘,晚三叠世迁移至昌都地块内部及南、北羌塘地块过渡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北缘,在始新世迁移至冈底斯地块南缘。根据板块构造及其控制之下的岩相古地理特点,提炼出弧后伸展盆地、弧背前陆盆地、弧间坳陷盆地、弧前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山前坳陷盆地、山间断陷盆地7种聚煤盆地类型。分析青藏高原隆起历史和剥蚀速率,认为昌都盆地隆起高度的近一半被剥蚀,造成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呈块状大面积出露;冈底斯北缘主要受盆内断层和北侧怒江深大断裂影响,含煤地层支零破碎;拉萨盆地剥蚀作用相对较弱,但含煤地层强烈褶皱和错断;东昆仑盆地含煤地层仅分布在逆冲构造的下盘,冈底斯南缘盆地含煤地层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断层的下盘。由此构造变形特点,预测了冈底斯北缘、拉萨和冈底斯南缘主要赋煤区煤炭资源潜力,认为冈底斯北缘盆地找煤前景较好。本论文包括插图77幅,表格43个,参考文献235篇。
张玉修[4](2004)在《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围绕羌塘盆地东部沉积演化与层序地层两个研究问题,选择中—上侏罗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沉积地质以及层序地层两个科学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通过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五个组进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分析,系统进行中—上侏罗统地层学研究,建立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完整的地层格架。 (2) 以雁石坪和依仓玛两条重点剖面为基础,开展了中—上侏罗统沉积特征、沉积相等方面研究,认为研究区雀莫错组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布曲组以碳酸盐缓坡相沉积为主,夏里组为三角洲—潮坪相沉积,索瓦组为混积陆棚—泻湖相沉积,雪山组为河流—三角洲相沉积。 (3) 在中—上侏罗统各组沉积厚度变化研究、物源区分析、古流向分析、沉积相带展布研究和垂直相序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岩相古地理分析并恢复了研究区中—晚侏罗世五个阶段的沉积历史。 (4)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对研究区中—上侏罗统进行三级层序的识别、划分和对比。将其划分为2个Ⅰ型层序和3个Ⅱ型层序,对各层序划分了体系域,重点研究了层序地层的沉积特征响应。 (5) 研究表明,中—上侏罗统五个三级层序形成演化对应相对海平面的五次升降变化旋回,并最终结束海相沉积。中—上侏罗统层序地层的形成演化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构造隆升与沉降、沉积物供给以及气候条件的综合影响。 (6) 羌塘盆地与意大利中部中—晚侏罗世剖面稳定同位素响应的对比研究表明,中—晚侏罗世全球海平面表现为在五次升降旋回中呈现上升的总趋势,而在研究区表现为在五次升降旋回中海平面下降的总趋势,区域构造作用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共同对研究区相对海平面变化中起到控制作用。
李明礼[5](2018)在《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文中指出地热资源是一种集“热、矿、水”为一体的绿色资源,除用于发电、取暖外,地热矿泉独特的保健理疗价值越来越备受人们青睐。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理疗保健型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研究了西藏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地质背景,选取夏木拉、日多和拉普三个典型理疗地热矿泉,通过地热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分析了其成因模式;此外,综合国内外水健康研究成果,文章从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两个方面开展典型理疗矿泉的健康评价,研究成果可作为评价国内外地热型理疗保健矿泉的参考。西藏高原地热地质背景复杂,理疗矿泉与第四纪以来形成的SN向断裂—地堑带及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匹配关系,是深部岩浆流体与沉积盖层水岩作用的直接结果。由于地热系统差异及所处位置的不同,理疗矿泉的类型及矿物质组成迥异,其理疗康养价值也各具特色。现已查明的西藏具有理疗保健价值的矿泉共计43处,集中分布在雅江两岸、青藏以及拉日铁路沿线。西藏理疗矿泉多为复合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泉、重碳酸盐—氯化物泉为主,阳离子以Na+和Ca2+为主,并普遍富含偏硅酸、偏硼酸和锶等活性组分。与国内外优质矿泉水相比,西藏矿泉中富含硼、锂、砷、氡、硒、钒、镉、钼等活性元素,矿物质组份更加丰富且均衡。安多县夏木拉冷矿泉位于安多—错那地堑北缘,红湖海高温地热区的南缘。格拉丹东的冰雪融水与岩浆水发生混合,混合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碳酸盐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a型深部流体。在局部高热的驱动下(红湖海地区),热液流体发生侧向运移,在夏木拉地区大量混入溶滤了阿布山组碎屑岩的大气降水(富含Fe3+),发生热交换和化学反应((Fe2CO3)3+3H2O→2Fe(OH)3↓+3CO2↑),温度降低的同时形成大量游离的CO2,最后在有利构造部位,自溢成泉。墨竹工卡县日多沸泉位于沃卡地堑的北缘,日多高温地热活动区的中心。温泉的补给来自米拉山山脉的冰雪融水,受深部带状熔融层的驱动,下渗的冰雪融水与富含钨、铯、砷等活性组分的Cl—Na型岩浆水混合,在碳酸盐岩热储中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l—Na热流体,之后,热流体沿活动构造侧向运移,在日多地区大比例汇入了经林子宗组火山岩淋虑的大气降水,最终形成HCO3·SO4—Na型热矿水,自溢成泉。洛扎县拉普温泉位于普玛江塘地堑南缘东侧,拉康高温地热活动区西缘。水源来自麦拉嘎俊拉山脉的冰雪融水和深部熔融体的初生岩浆水。在深部岩浆熔融体的热驱动下,混合的冰雪融水和岩浆水沿深大断裂侧向运移,通过与围岩(富Th和U的过铝质花岗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淋滤大量的钨、锗、硒等稀缺活性组分,并导致U的衰变,从而形成富Rn的Cl—Na型地热流体。在拉普地区,已经到达水—岩平衡的地热流体在多个裂隙式热储中聚集,并与经拉康组灰岩淋滤的大气降水(HCO3—Ca型冷水)混合后,自溢成泉。人体功效研究表明:三个理疗矿泉的温度(℃)、pH值、电导率(EC)、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TDS)、水分子团(簇)(17O—NMR)、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水密度(氘2H)更有利于为人体细胞带入养分、带走细胞代谢产物,能更好的清除人体过多的氧自由基。不仅有助于维持和改进身体机能,更能有效地将生物活性组份带入人体细胞和血液,改善人体内环境。具体来看,夏木拉冷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钙冷泉,游离二氧化碳和氟符合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对关节炎、痛风、皮肤病、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缓减和保健有较好的功效;日多热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硫酸钠型沸泉,偏硼酸、偏硅酸、氟和砷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标准,同时富含活性钒,为复合型含锂锶钒的硅氟硼砷理疗矿泉,对心脑血管疾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效果;拉普温泉为弱矿化重碳酸—氯化钠型热矿泉,偏硅酸、氟和氡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且赋含铯、铷和硒,为复合型含锂锶的硅氟氡理疗矿泉,对肠胃病、代谢性疾病和眼疾有保健理疗作用,同时能预防癌症。针对日多温泉的泉华和热矿泉水,首次提出并起草了《日多理疗天然矿泉水结晶粉(外用)》(Q/LSRD004-2018)、《日多理疗矿泉水(外用)》(Q/LSRD003-2018)、《日多饮用理疗天然矿泉水》(Q/LSRD00/1S-2018)三个参考标准,已被日多温泉山庄有限公司采纳为企业标准。
吴瑞忠,胡承祖,王成善,张懋功,高德荣,兰伯龙,张哨楠,陈德全,王全海[6](1985)在《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文中提出一、前言羌塘地区大致包括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日土—改则—班戈—安多一线以北,北至昆仑山南侧,东部与青海省西部相接,西部至国境线与克什米尔地区相接,西北部至龙木错—控喀拉山口—线以南与喀拉昆仑区毗邻。总面积近50多万 km2。大致以东径84°线为界, 以东称羌塘东部地区,以西称羌塘西部地区。本文提及范围主要是羌塘东部地区,属西藏自治区双湖办事处所管辖,因此又被人们称为双湖地区。这里高寒缺氧(平均海拔5000m
吴瑞忠,胡承祖,王成善,张懋功,高德荣,兰伯龙,张哨楠,陈德全,王全海[7](1986)在《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文中提出一、前言羌塘地区大致包括西藏自治区北部的日土—改则—班戈—安多一线以北,北至昆仑山南侧,东部与青海省西部相接,西部至国境线与克什米尔地区相接,西北部至龙木错—控喀拉山口—线以南与喀拉昆仑区毗邻。总面积近50多万 km2。大致以东径84°线为界, 以东称羌塘东部地区,以西称羌塘西部地区。本文提及范围主要是羌塘东部地区,属西藏自治区双湖办事处所管辖,因此又被人们称为双湖地区。这里高寒缺氧(平均海拔5000m
杨兴科[8](2003)在《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文中指出本文以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综合研究为主线,系统总结了该区研究程度不高的热力作用,强调热力作用在青藏高原隆升和盆地演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思路对该盆地有一较全面的深化和提高。 在地幔柱和热力构造研究进展总结的基础上,对盆地热力构造进行了分类。依据地貌形态分为三类:正向穹窿型、负向塌陷型、边隆核陷型:依据岩浆-热力作用影响的深浅程度或深度分为五类:(古)地热异常群集区、表浅层火山喷发-热液活动与浅成侵入型、热力背斜(热穹窿)、中深层侵入型、深部地幔(地壳)热柱型;提出了热力构造作用空间分布的理想模式,将洋陆系统、盆山作用、浅表与中深部壳幔作用、壳幔混合、垂向热力作用(拆沉)等纳入一个整体统一的热力作用系统中,为盆地动力学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窗口;研讨了热力构造研究方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和三维技术,编制了西、中、东部三条地学综合剖面,研究解释了盆地浅、中、深部不同层次的结构构造样式,得出盆地地壳结构不均一性规律。这种不均一表现为南北分区带、东西分块段、垂向分圈层。建立了该盆地西、中、东三个不同区块典型的盆地地壳结构图。 对盆地深部存在的垂向极低阻异常柱区和壳内电阻率值<40Ω·m的区带与深部热力作用活动相联系,类似于地幔(地壳)亚热柱。壳内低阻层有三种存在方式,顶界面起伏较大,横向不均一。盆地不同区块热结构不同,为冷、热壳相间,地壳表现为热、轻、软、流、厚壳,地幔表现为冷、重、硬、多相、深幔的特点。 西部隆起区查桑段特殊的航磁、重力和MT显示其由2-3个近东西向大型南倾构造块体叠覆而成,受班公湖-丁青有限洋关闭和相邻地块进一步汇聚形成。 从区域航磁、向上延拓、地震低速层、花岗岩熔融(退磁)实验、新生代火山岩的分布、地震、温泉、地貌等发现,盆地中东部存在一北北东向航磁负异常带,既显示出东西分块,也与北羌塘深部热力作用强烈活动、发育“壳幔混合层”有联系。 总体认为盆地深部热力作用活跃、岩浆活动频繁、热力构造类型多样。 对盆地热力构造的剖析主要侧重在几个有代表性的不同范例上。(1)雀莫错塌陷型热力构造的剖析。侏罗系各组发育,有雀莫错期和雪山期两个沉降堆积中心。前期存在热力-岩浆活动,中侏罗世前为一古隆起,早期深部热力-岩浆作用上拱、喷溢,表浅层隆升剥蚀,晚期深部热力衰减冷却,表浅层塌陷沉降。重磁异常确定的环状火山机构和MT显示深部低阻异常均与热力塌陷范围相当。 (2)确旦错热点的发现。MT显示有一约百余km的特低值电阻率分布区,壳内低阻层已上升到距地表仅约10-15km处。上第三系康托组仍具有较高的Ro值。原生包裹体和次生包裹体均一温度均较高,显示出较高的异常热演化。有28~20 Ma之间的富碱高钾火山岩,为板内裂陷产物。在约28 Ma曾发生过深部岩浆热力上升及火山喷发事件,出现壳幔混合层和部分熔融及快速上涌喷发。火山岩源区应是富集EMII型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是加厚的陆壳基底脱水熔融形成的。该热点深部向西位移了约100 km或北羌塘上部向东南移动了约100 km,与高原物质东南逃逸方向一致。 (3)达卓玛热力复背斜由主背斜和多个次级褶皱组成。卫星影像图呈眼球状。中生代地杨兴科: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一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层热演化程度高。单个褶皱走向复杂多变,翼部摺皱紧密,顶部有更新地层沉积,变形影响到深部超过IOkm,有明显的深部背景,与挤压背斜成因有别。 地震剖面的时间一速度结构明显低于其北相邻地区,MT剖面显示地下6Okm内存在一明显的低阻异常区。深部热力作用活跃,为一个由深部热力一岩浆作用形成的中深层侵入型热力构造,形态上属热力弯窿型,地貌上为边隆核陷型。 班一丁有限洋关闭和相邻两地块拼接碰撞,在早白至世早期87Ma,使南羌塘深部岩浆一热力作用上拱,地壳中浅层发生隆升,形成达卓玛复背斜。其经历了深部热力衰减、岩浆冷却,表浅层发生不均一塌陷沉降。 (4)格拉丹冬、普若岗日等高山区对应布格异常低值,76%反映正相关。重力异常随深度呈现明显的递减关系,说明深部没有古老的基底高密度物质,仅有火成岩体,更深部物质密度更低。格拉丹东明显的重、磁异常显示在IOkm下有高密度异常体,电阻率中等,无磁性。其下为一火成岩体隆起带,之下有更深部的热力作用区。普若岗日重力低、航磁延深不大,深部高阻,两侧低阻。低阻层深埋下陷区显示深部热力作用方式复杂。目前格拉丹东和普若岗日为冷壳,祖尔肯乌拉山以南和确旦错一带为热壳。 (5)向阳湖西南区热弯隆背斜属于一个与火成岩侵入体有关的弯窿状背斜。核部出露早白至世末次火山相流纹斑岩,翼部侏罗系地层呈同心园状。 对盆地岩浆活动特征的系统分析发现,北羌塘火山岩分区分段和继承性、多期性明显,分布广、规模大、北东部火山机构集中,深部热力作用显著。从新第三纪开始,火山活动随时间向北迁移。盆地侵入岩活动不强,晚燕山期一喜马拉雅期盆内侵入岩不发育,仅在格拉丹东一带?
时志强[9](2004)在《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其全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该理论在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并迅速而广泛地用于陆相含油气盆地和陆相地层研究,而用于海相地层,尤其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研究较少;对其研究也多局限在储层预测和油层的精细对比。本文首次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的研究,借以探讨该理论在特提斯域碎屑岩与碳酸盐岩交互沉积的海相沉积当中的应用,并进行侏罗系地层高分辨率的等时对比。 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将羌塘盆地侏罗系划分出3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同层序,其中中、上侏罗统可划分为2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出7个长期、1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结合野外实测剖面数据系统研究羌塘盆地剖面资料后,认为长期基准面旋回界面为:①盆地边缘地区(如那底冈日、双湖剖面)砂砾岩层底部,通常表现为各类滨岸上超和河道/潮道下切的冲刷间断面,与下伏地层呈突变式接触关系;②盆地大部分地区与基准面下降至最大位置时的潮上、蒸发泻湖相膏盐层的底部,反映着渐变的岩性、岩相界面;③潮上沉积的紫红色泥岩、膏溶角砾岩层的底部,一般显示为一定时期的沉积间断:④幕式运动基准面下降导致的明显暴露成因的古钙结壳、古土壤层,常在白云岩剖面中见此类沉积间断面;⑤在水深较大的地区反映连续沉积的整合界面,或为泥、粉砂岩连续沉积,或为泥微晶灰岩及颗粒灰岩的连续沉积。在以碎屑岩或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中各识别出3类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基本类型。并以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为基础对盆地11个基干剖面高分辨率层序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相应的盆地规模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该理论能很好地用于海相地层研究,并对盆地生储盖组合的预测与对比具有实际意义;同时也验证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广泛适用性,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论文用沉积学证据论证了羌塘盆地中侏罗世时期的盆地性质为陆缘盆地,存在于伸展性的大地构造背景。中侏罗世早期盆地存在着一系列地堑、地垒构造,二者之间的同沉积正断层发育,沿同沉积正断层砾岩沉积多见,且盆地内J2q底部砾岩层厚度变化大。在详细研究雪山组的分布的基础上,认为在晚侏罗世显示为挤压性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物特征,晚侏罗世古羌塘海水从盆地北西及南东向方向双向退出研究区,且北西方向海退相对于南东方向更晚,表现为晚侏罗世提塘期(或延至早白垩世白里阿斯期)盆地西北部残留海相碳酸盐沉积,而盆地东南部为广阔的三角洲相沉积。 根据中期基准面界面的等时对比和岩相组合特征、相序特征,论文详细讨论了羌塘盆地侏罗纪岩相古地理演化。认为反映MSC1、MSC2和MSC3中期基准面旋回时期盆地古地形差异大、扇三角洲发育:MSC4、MSC5时期沉积物以潮坪相、滨浅海相碎屑岩为主:MSC6、MSC7、MSC8基准面旋回时期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巴通期全球海平面上升有关;MSC9、MSC10中期基准面旋回时期为滨浅海相、潮坪相及三角洲相碎屑岩沉积发育:MSC11、MSC12和MSC13时期大致相当于晚侏罗世牛津-基末里期,古地理格局总体呈现出混积陆棚的特点:MSC14、MSC15和MSC16中期基准面旋回时期海水由北西及南东方向退出研究区,盆地内陆相沉积区逐步扩大。 与中亚、中东地区侏罗纪盆地地层对比后,本文认为羌塘盆地侏罗系可与伊朗kopetDagh盆地进行很好的对比。根据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地层出露情况、生储盖层特征和组合、油气显示、构造条件和生油高峰与储盖层的匹配关系认为盆地东北缘斜坡和中央潜伏隆起区含油气远景差,羌北坳陷和羌南坳陷侏罗系生储盖配置良好,岩层受剥蚀程度较弱,含油气远景较好。并认为已发现油苗显示的羌南坳陷最有可能首先取得油气勘探的成果。提出羌塘盆地最有利的含油气远景区为:羌南坳陷内的比隆错—鄂雅错地区和羌北坳陷的吐坡错-确旦错地区、白滩湖-万安湖地区。
陈兰[10](2003)在《藏北侏罗纪沉积相及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提出藏北羌塘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部,是我国中生代第二大海相沉积盆地,侏罗系是羌塘盆地发育最全、分布最广泛的海相沉积层系。随着近年来石油地质调查和区域地质的开展,羌塘盆地侏罗系地层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研究地区和研究内容都是一些轮廓性的认识,对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尚缺乏深入的了解。雁石坪地区侏罗系地层是羌塘盆地具有代表性的剖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研究工作,但沉积相分析工作缺乏系统性与深入研究,尤其是关于以雁石坪群为代表的浅水沉积体系与南部代表深水相的黑色页岩沉积体系之间的时空关系缺乏统一的认识。早侏罗世早Toarcian期古海洋条件变化是一个影响全球地质演化的事件。这一事件的最显著记录就是在早侏罗世主要海洋盆地中形成广泛的富有机碳沉积,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羌塘地区侏罗系地层中也存在这种富有机碳的地层,并概略的描述为“黑色页岩”。其地球化学特征、稳定碳同位素偏移、成因解说及模式等问题一直是地质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围绕以上两个问题,选择藏北侏罗系地层为研究对象,对侏罗纪沉积相以及两套黑色页岩的有机地球化学进行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长期以来,藏北侏罗系地层格架没有达到共识,不同研究者对测区及邻区侏罗系采取了不同的群、组名称和时代归属方案。在两次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之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侏罗系地层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重新厘定了研究区侏罗系地层系统。藏北侏罗系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曲色组(普林斯巴期—托阿尔期)、雀莫错组(巴柔期)、玛托组(巴柔-巴通期)、温泉组(巴通期)、夏里组(卡洛期)、索瓦组(牛津-基末里期)和雪山组(提塘期-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 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镜下鉴定等多种沉积岩石研究方法,研究区侏罗系岩石类型计有碳酸盐岩、泥质岩和碎屑岩三大类。尤其是双湖地区和安多114道班岩性特殊,为一套富含有机碳沉积,主要为黑色页岩、泥灰岩和泥岩。从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年代地层来看,双湖地区的油页岩与欧洲早Toarcian期广泛分布的黑色页岩有很好的可对比性。通过对地层清理、古生物以及岩石学特征的详细研究,将研究区侏罗纪划分为海陆过渡相、碎屑岩海相和碳酸盐岩海相三个沉积体系组。海陆过渡相又分为河口湾、潮坪、泻湖;海相碎屑岩沉积环境包括滨海、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斜坡以及深水盆地;碳酸盐岩海相又可分为碳酸盐台地、碳酸盐缓坡。通过对研究区地层和沉积相分析,建立起一个从北向南由雁石坪地层类型“三砂夹两灰”过渡为安多—兹格塘错地层类型泥页岩、泥灰岩,最后到比洛错地层类型黑色油页岩,由浅水台地相过渡到深水陆棚、斜坡,最后到深水盆地相的地层格架与沉积环境解释模式。 黑色页岩沉积受古海洋条件变化的影响,从目前的资料得知,藏北侏罗纪分布着两套代表深水沉积的黑色岩层,有机质含量高,除了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外,还发现了数量丰富但属种单一的钙质超微化石—颗石藻,因此我们提出黑色页岩尤其是油页岩的富集可能与古海洋中浮游颗石藻的勃发与高产率有关,这与欧洲同时期沉积的黑色页岩相似。早Toarcian期,欧洲陆表海和特提斯海大陆边缘广泛发育富有机碳的黑色页岩,因此本文对全球同时期沉积的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进行对比,总结出以下特征:(1)缺氧的黑色页岩层发育在广海或陆棚海的泥质岩或灰岩中,并具有同时性;(2)页岩本身不具有生物扰动构造,而其中所包含的碳酸盐岩层具有生物扰动;(3)仅可能存在低分异度的沟鞭藻和颗石藻组合,底栖生物缺失;(4)有机碳含量高,从1.0%到30%不等;(5)有机碳和无机碳同位素变化具有同步性;(6)δ13C呈现明显的正偏,少部分为负偏,峰值在2‰~4.5‰之间;(7)有机碳埋藏速率高;(8)黑色沉积物中常见黄铁矿化并相对富磷;(9)高的古海洋表层水温度。 应用有机碳分析、可溶有机质抽提、族组分分离以及岩石热解、质谱色谱分析和干酪根同位素分析技术,重点研究了比洛错油页岩剖面,发现有机碳含量1.87%~26.12%,氯仿沥青“A”含量均大于500PPm。质谱色谱显示:油页岩中富含正烷烃、类异戊H烯烷烃、荫类化合物和笛类化合物;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显示,有机质母质构成中,既有丰富的藻类低等水生生物,可能还有一定比例陆生高等植物输人混合的特点;有机质成熟度参数显示,油页岩处于成熟阶段,且在整个剖面中无明显的变化,具有一致的热演化史。有机质碳同位素曲线显示,6’七皿发生正的偏移,偏移量接近4%0。虽然偏移量不大,但己经进入到异常区,这与欧洲的早Toarcian缺氧事件有很好的可对比性。C/N原于比与 6’七TOC曲线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 5’七TOC异常受到有机质组分变化的控制,即受陆源高等植物与海洋水生生物相对输人量的变化所控制。 双湖比洛错油页岩不论是从地层岩石组合,还是从稳定碳同位素偏移都与欧洲同时期广泛沉积的黑色页岩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因此可以认为这套黑色页岩是贫氧到缺氧条件的结果。这种有机碳异常富集的沉积层被描述为大洋缺氧事件(OAE)的沉积,与白翌纪赛诺曼/十仑期类似。 通过沉积学、?
二、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南羌塘唐古拉中侏罗统查吾拉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 |
1.2.2 侏罗纪地层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思路、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南北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南北羌塘盆地的南北边界 |
2.2.3 南羌塘构造单元简要特征 |
2.3 南羌塘盆地区域地层以及地质演化史 |
3. 羌塘地层分区系统划分 |
3.1 古特提斯“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限 |
3.2 “冈瓦纳”的演化历史 |
3.3 “冈瓦纳”典型的标志 |
3.4 本次工作的发现 |
3.5 研究区的地层系统划分 |
4. 南羌塘盆地地层特征 |
4.1 侏罗系演化历史 |
4.2 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 |
4.2.1 基底变质岩系 |
4.2.2 三叠纪 |
4.2.3 中侏罗统查吾拉群建立(J2c) |
4.2.4 上白垩统“阿布山组”(K2a) |
4.2.5 古近系牛堡组(E1-211) |
5. 查吾拉群特征及其层序地层研究 |
5.1 中侏罗统查吾拉群(J2C) |
5.2 剖面介绍 |
5.2.1 地层剖面描述 |
5.2.2 岩石地层特征 |
5.2.3 生物地层划分及年代地层对比 |
5.2.4 碳酸盐岩的主要微相类型 |
5.2.5 沉积相模式 |
5.3 查吾拉群层序划分及其特征 |
5.3.1 层序划分 |
5.3.2 层序特征 |
5.4 查吾拉群相对海平面变化 |
5.5 巴柔一巴通期海平面变化的控制因素分析和地质意义 |
5.6 查吾拉群剖面的顶底特征 |
5.7 查吾拉群与下伏基底变质岩系角度不整合特征 |
5.8 查吾拉群与北羌塘盆地以及多玛、保山差别 |
5.9 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I |
图版 II |
图版III |
图版IV |
图版V |
(3)青藏高原聚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概述 |
1.2 研究现状 |
1.3 待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格局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聚煤背景 |
2.4 赋煤构造单元 |
2.5 小结 |
3 主要盆地含煤沉积发育特征 |
3.1 聚煤盆地划分 |
3.2 东昆仑构造区 |
3.3 羌塘-三江构造区 |
3.4 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 |
3.5 小结 |
4 聚煤作用及其时空迁移规律 |
4.1 晚古生代聚煤作用 |
4.2 中生代聚煤作用 |
4.3 新生代聚煤作用 |
4.4 聚煤作用时空迁移规律 |
4.5 聚煤盆地类型分析 |
4.6 小结 |
5 聚煤盆地改造与煤炭资源潜力 |
5.1 新生代构造演化 |
5.2 聚煤盆地的改造 |
5.3 冈底斯煤炭资源潜力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认识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研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3 论文选题、研究意义及研究思路 |
1.3.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 |
1.3.3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2.3 羌塘盆地地层 |
2.4 区域地质研究程度 |
第3章 中-上侏罗统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中-上侏罗统划分沿革 |
3.2 中-上侏罗统实测剖面 |
3.3 岩石地层 |
3.3.1 中侏罗统 |
3.3.2 上侏罗统 |
3.4 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 |
3.4.1 生物组合划分 |
3.4.2 地层划分及对比 |
第4章 中-上侏罗统沉积相分析 |
4.1 沉积特征 |
4.1.1 沉积岩石学特征 |
4.1.2 生物古生态特征 |
4.1.3 碳、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
4.1.4 磁化率特征 |
4.1.5 微量元素 |
4.2 沉积相 |
4.2.1 雁石坪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
4.2.2 依仓玛单剖面沉积相分析 |
第5章 中-晚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分析 |
5.1 地层厚度变化 |
5.2 古流向分析 |
5.3 物源区分析 |
5.4 沉积相带展布 |
5.5 垂直相序分析 |
第6章 中-晚侏罗世层序地层分析 |
6.1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 |
6.2 三级层序划分及对比 |
6.3 小结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及图版 |
附录 |
A1 图件与表格名称索引 |
A2 雁石坪实测剖面描述 |
A3 依仓玛实测剖面描述 |
A4 附图 |
(5)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热系统 |
1.2.2 地热温泉的理疗保健 |
1.2.3 西藏温泉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分析测试方法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进展及创新点 |
第2章 西藏医疗型地热矿泉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2 地质条件 |
2.2.1 地层 |
2.2.2 岩浆岩 |
2.2.3 变质岩 |
2.2.4 新构造运动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松散岩类孔隙水 |
2.3.2 碎屑岩类裂隙水 |
2.3.3 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
2.3.4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5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6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
2.3.7 变质岩类裂隙水 |
2.3.8 岩浆岩类裂隙水 |
2.4 大地热流与壳幔结构 |
2.4.1 横向热结构 |
2.4.2 垂向热结构 |
2.5 西藏医疗型地热温泉分布及特征 |
第3章 安多县夏木拉矿泉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3.2 地质概况 |
3.2.1 地层 |
3.2.2 岩浆岩 |
3.2.3 构造 |
3.3 水文地质条件 |
3.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
3.3.2 水热活动显示 |
3.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基本特征 |
3.4.2 流体化学特征 |
3.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
3.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3.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3.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3.6 成因模式分析 |
3.6.1 热源 |
3.6.2 水源 |
3.6.3 流体通道 |
3.6.4 热储分析 |
3.6.5 成因模式 |
第4章 墨竹工卡县日多温泉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4.2 区域地质概况 |
4.2.1 地层 |
4.2.2 岩浆岩 |
4.2.3 构造 |
4.3 水文地质条件 |
4.3.1 含水岩组类型结特征 |
4.3.2 水热活动显示 |
4.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4.4.1 基本水质特征 |
4.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
4.4.3 水岩平衡状态及热储温度估算 |
4.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4.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4.6 温泉成因模式 |
4.6.1 热源 |
4.6.2 水源 |
4.6.3 流体通道 |
4.6.4 热储分析 |
4.6.5 成因模式 |
第5章 洛扎县拉普温泉 |
5.1 自然地理概况 |
5.2 区域地质概况 |
5.2.1 地层 |
5.2.2 岩浆岩 |
5.2.3 构造 |
5.3 水文地质条件 |
5.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
5.3.2 水热活动显示 |
5.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5.4.1 基本水质特征 |
5.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
5.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
5.5 氢氧同位素特征 |
5.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
5.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
5.6 温泉成因模式 |
5.6.1 热源 |
5.6.2 水源 |
5.6.3 流体通道 |
5.6.4 储层 |
5.6.5 成因模式 |
第6章 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健康意义分析 |
6.1 健康评价指标 |
6.1.1 物理指标 |
6.1.2 生物活性参数 |
6.2 典型地热型理疗矿泉健康意义分析 |
6.2.1 物理属性 |
6.2.2 生物活性及人体功效 |
6.2.3 典型理疗矿泉参考标准及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8)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当代地质科学及热力作用研究进展 |
1.1.1 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热点 |
1.1.2 热力作用研究进展 |
1.2 羌塘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研究现状与主要认识 |
1.3 高原热力作用研究及存在问题 |
1.4 本论文工作概况、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羌塘盆地地质-地球物理基本特征 |
2.1 盆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1 岩石物性特征 |
2.1.2 重力异常特征 |
2.1.3 航磁异常特征 |
2.1.4 大地电磁测深MT特征 |
2.2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思路与方法 |
2.3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剖面特征 |
2.3.1 西部综合剖面结构特征 |
2.3.2 中部综合剖面结构特征 |
2.3.3 东部综合剖面结构特征 |
2.4 羌塘盆地结构不均一性特征讨论 |
2.4.1 南北分区带 |
2.4.2 东西分块段 |
2.4.3 垂向深浅分圈层 |
3 热力构造分类方法及深部热力作用表现 |
3.1 盆地热力作用类型与热力构造分类 |
3.1.1 地貌形态分类 |
3.1.2 岩浆-热力影响深浅程度或深度分类 |
3.2 热力构造研究方法 |
3.3 盆地深部热力作用的表现 |
3.3.1 综合剖面中深部热力作用的表现 |
3.3.2 平面内深部热力作用的表现 |
3.3.3 盆地深部热力作用的研究意义 |
4 盆地热力构造剖析 |
4.1 盆地东北部雀莫错塌陷型热力构造成因分析 |
4.1.1 地层基本特征 |
4.1.2 雀莫错期沉降-堆积中心的成因探讨 |
4.1.3 雪山期沉降-堆积中心的成因探讨 |
4.1.4 航磁显示的深部结构证据 |
4.1.5 MT剖面显示的深部结构特征 |
4.1.6 演化过程 |
4.1.7 展布范围 |
4.2 确旦错热点的发现及其证据 |
4.2.1 热点存在的地球物理场证据 |
4.2.2 异常热演化证据 |
4.2.3 确旦错一带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
4.2.4 相关问题讨论与科学意义 |
4.3 达卓玛复背斜热力构造特征分析 |
4.3.1 复背斜基本特征 |
4.3.2 复背斜热力成因的地质证据 |
4.3.3 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深部证据 |
4.3.4 热力复背斜构造的形成演化 |
4.4 格拉丹东、普若岗日高山区特殊热力作用 |
4.4.1 高山区地形、重力与深部热力作用关系 |
4.4.2 高山区地形、MT和壳内低阻层与深部热力作用关系 |
4.4.3 格拉丹东一带岩浆-热力作用特点 |
4.4.4 普若岗日一带岩浆-热力作用特点 |
4.5 向阳湖西南热穹隆构造 |
5 盆地岩浆活动特点及其演化 |
5.1 浅表喷发相火山岩活动特征 |
5.1.1 时空分布 |
5.1.2 活动时代 |
5.1.3 来源深度 |
5.2 深成侵入类岩浆活动特点 |
5.3 盆地岩浆活动的演化阶段 |
5.3.1 班-丁带岩浆活动阶段 |
5.3.2 盆内及北部岩浆活动阶段 |
5.3.3 区域岩浆活动特点 |
6 热力-构造作用发生的区域背景及其演化 |
6.1 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岩浆-热力作用 |
6.1.1 盆地形成阶段的背景及其与热力作用的关系 |
6.1.2 盆地反转阶段的岩浆-热力作用表现 |
6.1.3 新生代改造阶段的岩浆-热力作用表现 |
6.1.4 第四纪高原整体快速隆升剥蚀改造阶段的岩浆-热力作用 |
6.2 盆地热力作用演化阶段 |
7 盆地后期改造研究与油气有利区带预测 |
7.1 改造盆地研究内涵、意义及其思路 |
7.1.1 研究内涵及意义 |
7.1.2 改造方式与盆地类型 |
7.1.3 研究思路与评价方法要点 |
7.2 盆地后期改造形式与强度 |
7.2.1 盆地后期改造形式 |
7.2.2 盆地改造强度区划 |
7.3 南羌塘坳陷古油藏带基本特征 |
7.4 盆地油气有利远景区带 |
8 主要结论和认识 |
后记与致谢 |
参考文献 |
(9)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0.1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简史 |
0.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
0.2.1 基准面与基准面旋回 |
0.2.2 A/S比值与沉积物的体积分配 |
0.2.3 相分异作用 |
0.2.4 等时对比法则 |
0.3 论文选题依据 |
0.4 论文研究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
0.4.1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0.4.2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盆地概况 |
1.1.1 地理概况 |
1.1.2 研究概况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2.1 盆地基底 |
1.2.2 盆地性质与演化 |
1.2.3 羌塘盆地构造划分 |
1.3 地层 |
1.3.1 古生界-三叠系 |
1.3.2 侏罗系 |
1.3.2.1 下侏罗统曲色组 |
1.3.2.2 中侏罗统 |
1.3.2.3 上侏罗统 |
1.3.3 白垩系-新生界 |
2 盆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2.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2.1.1 层序划分的标志 |
2.1.1.1 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2.1.1.2 海泛面识别标志 |
2.1.1.3 侏罗系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
2.1.2 基准面旋回层序结构及叠加样式 |
2.1.2.1 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 |
2.1.2.1.1 陆源沉积岩 |
2.1.2.1.2 碳酸盐岩 |
2.1.2.2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 |
2.1.2.3 长期、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 |
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
2.2.1 超长期基准面旋回 |
2.2.2 长期基准面旋回 |
2.2.2.1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1 |
2.2.2.2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2 |
2.2.2.3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3 |
2.2.2.4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4 |
2.2.2.5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5 |
2.2.2.6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6 |
2.2.2.7 长期基准面旋回LSC7 |
2.2.3 中期基准面旋回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岩相古地理演化 |
3.1 盆地侏罗纪构造背景 |
3.1.1 中侏罗世伸展性构造背景的沉积学证据 |
3.1.2 晚侏罗世挤压性构造背景及海水退出 |
3.1.3 羌塘盆地地层格架及沉积环境解释模式 |
3.2 主要岩相描述与沉积环境解释 |
3.2.1 岩相组合Ⅰ |
3.2.1.1 岩相描述 |
3.2.1.2 沉积环境解释 |
3.2.2 岩相组合Ⅱ |
3.2.2.1 岩相描述 |
3.2.2.2 沉积环境解释 |
3.2.3 岩相组合Ⅲ |
3.2.3.1 岩相描述 |
3.2.3.2 沉积环境解释 |
3.2.4 岩相组合Ⅳ |
3.2.4.1 岩相描述 |
3.2.4.2 沉积环境解释 |
3.2.5 岩相组合Ⅴ |
3.2.5.1 岩相描述 |
3.2.5.2 沉积环境解释 |
3.2.6 岩相组合Ⅵ |
3.2.6.1 岩相描述 |
3.2.6.2 沉积环境解释 |
3.2.7 岩相组合Ⅶ |
3.2.7.1 岩相描述 |
3.2.7.2 沉积环境解释 |
3.2.8 岩相组合Ⅷ |
3.2.8.1 岩相描述 |
3.2.8.2 沉积环境解释 |
3.2.9 岩相组合Ⅸ |
3.2.9.1 岩相描述 |
3.2.9.2 沉积环境解释 |
3.2.10 岩相组合Ⅹ |
3.2.10.1 岩相描述 |
3.2.10.2 沉积环境解释 |
3.2.11 岩相组合Ⅹ Ⅰ |
3.2.11.1 岩相描述 |
3.2.11.2 沉积环境解释 |
3.2.12 岩相组合Ⅹ Ⅱ |
3.2.12.1 岩相描述 |
3.2.12.2 沉积环境解释 |
3.2.13 岩相组合Ⅹ Ⅲ |
3.2.13.1 岩相描述 |
3.2.13.2 沉积环境解释 |
3.2.14 岩相组合Ⅹ Ⅳ |
3.2.14.1 岩相描述 |
3.2.14.2 沉积环境解释 |
3.3 侏罗纪岩相古地理演化 |
3.3.1 早侏罗世 |
3.3.2 中侏罗世 |
3.3.3 晚侏罗世 |
4 含油气远景 |
4.1 与中亚、中东含油气区侏罗系地层对比 |
4.2 远景评价的考虑因素 |
4.2.1 侏罗系出露情况 |
4.2.2 生储盖层特征 |
4.2.2.1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4.2.2.2 储层特征 |
4.2.2.3 盖层 |
4.2.3 生储盖组合 |
4.2.4 油气显示 |
4.2.5 生油高峰与储盖层的匹配 |
4.3 盆地含油气远景分区评价 |
4.3.1 东北缘斜坡带 |
4.3.2 北羌塘坳陷区 |
4.3.3 中央潜伏隆起区 |
4.3.4 南羌塘坳陷区 |
4.4 盆地最有利含油气远景区 |
4.4.1 比隆错-鄂雅错地区 |
4.4.2 吐坡错-确旦错地区 |
4.4.3 白滩湖-万安湖地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10)藏北侏罗纪沉积相及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前言 |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0.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0.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1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1.2 区域构造背景 |
1.2.1 大地构造背景 |
1.2.2 构造单元划分 |
1.2.3 区域地层 |
1.3 地质发展简史 |
第2章 藏北侏罗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
2.1 地层划分与沿革 |
2.1.1 雁石坪群 |
2.1.2 曲色组 |
2.1.3 雀莫错组 |
2.1.4 玛托组 |
2.1.5 温泉组 |
2.1.6 夏里组 |
2.1.7 索瓦组 |
2.1.8 雪山组 |
2.2 生物地层 |
2.2.1 剖面描述 |
2.2.2 生物地层 |
第3章 藏北侏罗纪沉积相分析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碎屑岩 |
3.1.2 碳酸盐岩 |
3.1.3 泥质岩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沉积相类型划分 |
3.2.2 沉积相特征 |
3.3 区域岩相古地理分析 |
3.3.1 沉积相带展布特征 |
3.3.2 岩相古地理分析 |
3.3.3 地层格架与沉积环境解释模式 |
第4章 藏北侏罗纪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4.1 黑色岩系地层层序和区域分布 |
4.1.1 双湖油页岩剖面 |
4.1.2 安多114道班 |
4.1.3 钙质超微化石 |
4.2 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
4.2.1 实验样品与分析方法 |
4.2.2 有机碳及氯仿沥青“A” |
4.2.3 干酪根类型 |
4.2.4 有机质成熟度 |
4.2.5 生物标志化合物 |
4.2.6 有机碳同位素及C/N原子比 |
4.3 成因解说及模式 |
第5章 藏北侏罗纪黑色页岩与缺氧事件的全球对比 |
5.1 早Toarcian期黑色页岩的全球分布 |
5.2 早Toarcian期黑色页岩与缺氧事件的典型剖面介绍 |
5.2.1 德国西南地区Posidonia页岩 |
5.2.2 英国 |
5.2.3 瑞士 |
5.2.4 意大利 |
5.2.5 突尼斯 |
5.3 总结 |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四、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喀喇昆仑—唐古拉区海相侏罗系的几个问题[J]. 孙东立,章炳高. 地层学杂志, 1979(04)
- [2]南羌塘唐古拉中侏罗统查吾拉群的建立及其地质意义研究[D]. 王仁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09)
- [3]青藏高原聚煤作用[D]. 乔军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3)
- [4]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分析[D]. 张玉修. 成都理工大学, 2004(03)
- [5]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D]. 李明礼.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A]. 吴瑞忠,胡承祖,王成善,张懋功,高德荣,兰伯龙,张哨楠,陈德全,王全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9), 1985
- [7]藏北羌塘地区地层系统[J]. 吴瑞忠,胡承祖,王成善,张懋功,高德荣,兰伯龙,张哨楠,陈德全,王全海.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6(00)
- [8]藏北羌塘盆地热力构造作用特征及其演化[D]. 杨兴科. 西北大学, 2003(01)
- [9]羌塘盆地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远景[D]. 时志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04(04)
- [10]藏北侏罗纪沉积相及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研究[D]. 陈兰. 成都理工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