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业机械研制简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腾飞[1](2021)在《渭北旱塬“果-草-羊”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谢程[2](2021)在《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Z县应对非洲猪瘟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畜牧业主要是一种泛指利用放牧、圈养或者两种相互结合的形式,饲养各类畜禽以便获取其他动物制成的产品或者是役畜的一种生产经营部门,和种植业一起并列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经营的两大支柱。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对农业结构的一系列战略性重大调整和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进步计划的深入实施,畜牧业也得到了长期而又可能的持续健康发展,生产能力不断得到持续改善,在农业、乡镇经济中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主导性产业,他的健康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平稳增加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自21世纪以来,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局部甚至可能出现暴发性流行,2018年在我省全面范围内爆发的非洲猪瘟,使得我省的养殖业严重受损,大量的生猪被迫灭活和扑杀,生猪出栏和存栏呈断崖式下降,引发以肉类为主的食品价格迅速上升等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出现。作为农业大县,非洲猪瘟已经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更进一步成为制约山西省经济发展的掣肘。重大动物疫情不仅会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有些人畜共患病如布氏、口蹄疫等会通过发病动物或其畜产品感染人类,从而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进一步影响社会的稳定,属于公共卫生安全范畴。本论文以“一案三制”理论、风险防控理论和危机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个案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山西省Z县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指挥部面对非洲猪瘟的突然爆发所采取的的应急措施进行深入探讨,系统的研究、分析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重大动物应急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非洲猪瘟疫情案例现状,分别介绍了该县当前的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体系及职责,阐述了该县动物疫情应急管理指挥部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过程中的做法,从疫情发生之前的应急准备、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和疫情恢复阶段的维稳处置几方面进行总结。第三部分基于上一章各个阶段所采取的措施分析Z县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在此次应急管理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应急准备不充分、应急处置有漏洞、应急恢复不完整三部分,并探寻出现问题的原因:应急准备中应急意识淡漠、应急人员和物资缺乏等、应急处置中运行机制有障碍、应急恢复中保障落实不到位。第四部分是提出对策建议,对照疫情应急管理中存在漏洞的原因和现有政策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完善动物疫情应急管理。
张树恒[3](2020)在《阳明心学管理哲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管理哲学是企业管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后半叶,随着谢尔登等西方学者的研究,以及日本企业的崛起,“管理哲学”这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阳明心学是我国传统儒学的重要分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一学说高度重视对“人心”的管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等实践活动都应从修心开始。这种对“人”的高度重视,在企业管理领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从管理学发展来看,西方管理学理论对人的管理存在着明显的关注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企业管理哲学应用不足、照搬照抄西方管理模式、文化建设较为形式化、队伍管理不人性等管理问题,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仍处于不系统、不成熟的状态,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营。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尝试将阳明心学借鉴到企业文化管理领域加以研究和应用:一是运用企业文化管理、企业管理哲学基础理论,总结归纳阳明心学企业管理哲学思想,找出其应用价值。二是分析阳明心学企业管理哲学思想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构建阳明心学企业文化管理模型。三是对践行阳明心学的我国企业进行案例研究,实例验证阳明心学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三个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发掘阳明心学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丰富阳明心学在企业文化管理领域的研究。同时,模型的构建可以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借鉴。这对于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增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
梁钰颖[4](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认为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刘红利[5](2020)在《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源型县域的经济发展,对当地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较为单一的产业结构特征明显,是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转型显得迫切需要。L县作为我国资源型县域的典型代表,煤田面积广阔、产煤量丰富,借助2002-2012年煤炭黄金十年期,经济实现阶梯式飞速发展,但由于对煤炭产业高度依赖,L县“兴亦煤炭,衰亦煤炭”的单一产业结构根深蒂固,当煤炭产业进入萧条期,县域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的风险极高,经济生态十分脆弱,产业转型迫在眉睫。作为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如果仅靠市场调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必须依赖政府“有形之手”的介入,政府职能的发挥及完善显得极为迫切。科学、高效、有力发挥好政府相关职能,是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得以开展的根本动能,是产业转型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产业转型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研究政府职能对促进L县产业转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及政府职能等概念做了介绍,并阐释了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理论、产业周期论、可持续发展论等主要基础理论;第二部分对L县的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转型的迫切性以及产业转型中政府履职现状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对L县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列示,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第四部分通过学习国内外相似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的经典经验做法,从完善产业转型中的政府综合职能、健全产业转型布局的政府经济职能、创新产业转型中资金来源的政府职能、加强产业转型中人才建设的政府职能四个方面,对L县如何更好发挥政府职能,加快产业转型提供了对策与建议;全文结尾是研究结论与展望,说明了本文的局限性。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给L县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郭越[6](2020)在《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校知识生产与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驱动作用的增强,高校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成为引领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攻关技术创新难题、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必然趋势。部省合建高校作为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对这些高校寄予厚望,急需要这些高校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加强跨学科创新平台基地建设,加快多学科交叉融合、产教融合的研发创新,担负起牵引产业升级、汇聚发展新动能的使命。本研究想要探索的问题是,部省合建高校如何能够由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向跨学科知识生产方式转型呢?本研究以迈克尔·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模式理论为基础,探索了高校由单一学科知识生产向跨学科知识生产变革的必然趋势,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剖析了制约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知识生产的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而以两所国外大学为例,深入研究了两所大学跨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的成功实践,为探索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研究发现:在学科规训制度的规范下,单一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存在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大科学时代的科研需求、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现实需求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制约了高校的开放创新和质量提升;而跨学科知识生产受到自然与社会复杂性增强、多学科交叉发展深化、社会问题解决急迫等因素的驱动,成为高校学科建设与服务社会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为了提升学科竞争力、彰显办学特色,部省合建高校依托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以特色优势学科为核心的学科群建设,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一些高校跨学科建设已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但是,部省合建高校学科建设基础相对薄弱,跨学科建设存在管理措施不得力、开放创新程度不够的外部性问题,存在办学定位模糊、学科组织模式封闭、学科管理机制落后、学科评价方式单一、学科生态机制缺乏等内部性问题,严重制约着这些高校跨学科建设的深入发展。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我们深入研究了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建设的背景与组织管理方法,发现这两所大学之所以能够促进跨学科知识生产与管理,得益于多方位的保障措施、面向社会的研究选题和独特的管理模式等,大学深刻融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引领和支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作用。最后,本研究紧紧围绕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问题,借鉴国外两所大学跨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知识生产模式理论解读跨学科建设机制,引导部省合建高校充分认识到向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发展,推动跨学科建设与知识生产的必然性,促进这些高校以超常规的举措突破单一学科建设的路径依赖,以革命性变革的勇气推动跨学科建设;二是从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深刻理解单一学科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制度体系等,认识高校单一学科建设的局限性和坚固性,为部省合建高校充分认识由单一学科建设模式向跨学科建设模式转向的艰巨性奠定基础。
宁鹏飞[7](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刘春晖[8](2019)在《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饲料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饲料安全、动物疫病、管理水平等问题导致饲料行业的经营风险日益加剧,持续发展压力日增。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饲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饲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进行了分析。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为产量持续稳定增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生产企业经济类型不断变化、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优势突显。存在饲料资源矛盾突出、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较多、饲料工业产能相对过剩、行业信息化建设滞后、政策环境有待优化等问题。饲料原料价格波动较大、玉米等能量饲料不足、蛋白饲料原料匮乏以及衡阳市饲料行业起点低、规模小、分布广泛、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低下等是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饲料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大众对食品安全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国家扶持政策的不断加大给饲料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根据衡阳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饲料行业面临的新形势,综合分析衡阳市饲料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采取转变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挖掘本地微量元素资源优势、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大新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构建饲料行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饲料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大政府对生产企业的扶持及管理等综合措施,力争进一步开拓市场进而培育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拳头企业和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饲料产品。高效、安全、优质的饲料产业,可以促进衡阳市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让群众放心的高质量动物产品,为畜禽产品安全提供科学保障。
谢玮[9](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吕娜[10](2019)在《参与主体视角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以河南漯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已获得广泛的社会共识。经过多年的发展,成果丰硕,但是其实际推广力度和发展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认为造成这种情形的重要原因是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内在机理这一科学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楚,反映在实践层面的一种现象就是缺乏稳健运行的高效模式来带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为此,本文从参与主体这一新的视角出发,研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保障机制问题,为推动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探索高效运行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第二,分析保障模式运行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动力机制;第三,分析保障模式运行的农户参与机制。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研究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出农业企业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主体,构建了企业内部自循环、企业间链条循环和区域内大循环三种模式。区域内大循环是模式的高级形式,通过企业内自循环、企业间链条循环达到区域大循环的过程实际上是依靠企业的核心力量带动广大农户在不断加强的循环链条上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过程。利用实际案例对每种模式的效益进行了分析,表明农业企业驱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可以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利益联结机制和动力机制是模式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运用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参与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内自循环能否实现取决于循环与不循环两种方式成本的比较情况;企业间链条循环稳态存在的实质是各个独立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各方在满足各自经济利益和环境目标需求下形成一种均衡状态;区域内大循环既要遵从企业内自循环和企业间链条循环的基本条件,更要从区域的总体要求出发,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产业扩散效应等获得更大的效益。提出了由动力源、动力主体、驱动机理和作用方式四要素构成的循环经济动力机制体系,构建了生态循环农业动力分析模型。该模型为相关精细化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基本主体的有效参与机制是模式运行的基本保障。农户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主体,基于实际调研数据,利用SEM模型对农户的参与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感知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易用性对感知生态循环农业有用性和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意愿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农户感知有用性对农户参与意愿有微弱影响。社会影响对农户感知生态循环农业有用性有正向影响,并通过感知有用性的中介作用对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政策导向对感知易用性和社会影响有显着正向影响,并通过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对参与意愿产生影响。利用二元Logistic—ISM模型探讨了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技术难易程度和获取有机肥难易程度是表层直接因素,农户年纪、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施肥技术培训以及家里是否有沼气池是中间间接因素,当地是否有农业技术员是深层根源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立足推动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快推进各类农业企业的培育、发展、壮大,发挥农业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的辨识动力要素,充分发挥各动力源作用,形成促进生态循环农业系统运行的合力;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户加强与核心主体企业间的直接或间接循环链接,助力生态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创新点有3点:一是“围绕参与主体构建模式”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了以农业企业为核心力量带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三种模式;二是构建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动力机制分析模型,为研究生态循环农业的动力机制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三是基于河南省漯河市的实际调研数据,分析了普通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的意愿、有机肥施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快模式的推广和普及提供基本的参考。
二、牧业机械研制简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牧业机械研制简况(论文提纲范文)
(2)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Z县应对非洲猪瘟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1.1 核心概念 |
1.1.1 非洲猪瘟 |
1.1.2 重大动物疫情 |
1.1.3 应急管理 |
1.2 理论基础 |
1.2.1 “一案三制”理论 |
1.2.2 风险防控理论 |
1.2.3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 |
第二章 山西省Z县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
2.1 非洲猪瘟疫情案例情况 |
2.2 非洲猪瘟应急管理现状 |
2.2.1 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
2.2.2 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工作体系 |
2.2.3 各机构工作职责 |
2.3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具体做法 |
2.3.1 应急准备,监测预警 |
2.3.2 疫情发生,应急处置 |
2.3.3 应急恢复,善后处置 |
第三章 Z县非洲猪瘟疫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1 应急准备不充足 |
3.1.2 应急处置有漏洞 |
3.1.3 应急恢复不全面 |
3.2 应急管理中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应急准备中疫情监管和应急保障落实不到位 |
3.2.2 应急处置中运行机制有障碍 |
3.2.3 应急恢复后期处置不完善 |
第四章 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4.1 强化应急准备 |
4.1.1 落实动物疫情监测和防控工作 |
4.1.2 保障应急人员和物资充足 |
4.1.3 增强应急演练和应急值守 |
4.1.4 完善应急机构设置 |
4.2 完善应急运行机制 |
4.2.1 完善应急预案制定 |
4.2.2 优化应急储备金制度 |
4.3 完善应急后期处置制度 |
4.3.1 完善事后评估机制 |
4.3.2 优化扑杀补贴政策 |
4.3.3 提升养殖企业转型升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阳明心学管理哲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综述与研究 |
2.1 企业文化 |
2.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2 企业文化的特征 |
2.2 企业管理哲学 |
2.2.1 企业管理哲学的研究发展历程 |
2.2.2 企业管理哲学的内涵 |
2.2.3 企业管理哲学的研究内容 |
2.2.4 企业管理哲学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
2.3 现阶段企业管理哲学典型学派 |
2.3.1 企业管理哲学的典型学派分类 |
2.3.2 当前各学派管理哲学的应用现状 |
2.4 阳明心学管理哲学 |
2.4.1 王守仁及其阳明心学的哲学思想 |
2.4.2 阳明心学在企业管理应用的基本内容 |
2.4.3 阳明心学应用于企业管理哲学领域的意义 |
第3章 我国企业文化中阳明心学管理哲学应用现状分析 |
3.1 阳明心学管理思想文献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1 研究方法——文献描述性统计分析 |
3.1.2 研究对象选择 |
3.1.3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
3.2 阳明心学管理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统计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选择 |
3.2.2 研究内容分析 |
3.3 阳明心学在我国企业文化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3.3.1 对企业管理哲学缺乏认知 |
3.3.2 对阳明心学缺乏管理领域创新 |
3.3.3 对阳明心学企业管理哲学的应用缺乏实践 |
第4章 基于阳明心学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型构建 |
4.1 模型构建的基本特征 |
4.1.1 以阳明心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 |
4.1.2 以“心即理”为核心 |
4.1.3 以“良知”反思为方法 |
4.1.4 以“致良知”为目标 |
4.2 模型构建的总体规划 |
4.2.1 构建原则 |
4.2.2 指导思想 |
4.2.3 全局规划 |
4.3 模型构建的基本架构 |
4.3.1 哲学架构 |
4.3.2 基本要素架构 |
4.3.3 运行流程架构 |
4.4 基于阳明心学企业管理哲学思想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型 |
第5章 B企业集团案例分析 |
5.1 B集团的简况 |
5.2 B集团阳明心学企业文化概述 |
5.2.1 文化背景层面 |
5.2.2 企业精神层面 |
5.2.3 企业实践应用层面 |
5.3 B集团建立阳明心学企业文化的具体措施及分析 |
5.3.1 文化背景层面构建的措施及分析 |
5.3.2 精神层面构建的措施及分析 |
5.4 B集团基于阳明心学管理哲学的文化建设总结 |
5.4.1 形成阳明心学文化背景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
5.4.2 建立阳明心学管理哲学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 |
5.4.3 做好“良知”判断是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
5.4.4 运用阳明心学管理哲学指导实践是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1.1 主要概念界定 |
1.1.1 资源型县域 |
1.1.2 产业转型 |
1.1.3 政府职能 |
1.2 主要理论依据 |
1.2.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1.2.2 产业周期理论 |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L县产业转型中政府履职现状 |
2.1 L县县情 |
2.1.1 丰富的物产资源 |
2.1.2 优越的区位条件 |
2.1.3 雄厚的工业基础 |
2.2 L县产业发展现状 |
2.2.1 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
2.2.2 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
2.2.3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
2.2.4 三次产业对比分析 |
2.3 L县加快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
2.3.1 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之举 |
2.3.2 维持生态平衡的必经之路 |
2.3.3 稳定民生的迫切需求 |
2.4 L县产业转型中政府履职现状 |
2.4.1 制定实施产业转型政策 |
2.4.2 加强产业转型宏观调控 |
2.4.3 完善产业转型资源配置 |
第三章 L县产业转型中政府履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1 L县产业转型政府履职中存在的问题 |
3.1.1 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 |
3.1.2 政府经济调控职能发挥不完善 |
3.1.3 产业转型中政策职能不全面 |
3.1.4 公共供给相关职能发挥不理想 |
3.2 L县产业转型政府履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2.1 转型发展创新理念未牢固树立 |
3.2.2 产业转型中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够 |
3.2.3 政府机构职能交叉重叠 |
3.2.4 产业转型中政府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
第四章 加强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中政府职能的建议 |
4.1 资源型城市产业成功转型中政府履职的主要启示 |
4.1.1 国外主要启示 |
4.1.2 国内主要启示 |
4.2 完善产业转型中的政府综合职能 |
4.2.1 厘清产业转型中政府部门职能 |
4.2.2 加快产业转型中政府制度创新 |
4.2.3 加强产业转型中社保兜底职能发挥 |
4.3 健全产业转型布局的政府经济职能 |
4.3.1 科学制定产业转型规划 |
4.3.2 积极扶持转型产业发展 |
4.3.3 全力推动高端工业发展 |
4.3.4 着力打造精品旅游产业 |
4.4 创新产业转型中资金来源的政府职能 |
4.4.1 加大产业转型中财政支撑力度 |
4.4.2 拓宽产业转型的融资渠道 |
4.4.3 培育产业转型新的经济增长点 |
4.4.4 探索非政府资金运用模式 |
4.5 加强产业转型中人才建设的政府职能 |
4.5.1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 |
4.5.2 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 |
4.5.3 完善人才考核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3 核心概念 |
1.3.1 学科 |
1.3.2 跨学科及其相关概念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知识生产模式 |
2.1知识生产模式1 |
2.1.1 知识生产的情境 |
2.1.2 知识生产的结果 |
2.1.3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方式 |
2.2知识生产模式2 |
2.2.1 知识生产的情境 |
2.2.2 知识生产的结果 |
2.2.3 知识生产的质量控制方式 |
2.3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的影响 |
2.3.1 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 |
2.3.2 对高校学科建设路径的影响 |
第三章 高校跨学科建设的驱动力 |
3.1 学科规训制度与跨学科建设的兴起 |
3.1.1 学科规训制度 |
3.1.2 跨学科建设的兴起 |
3.2 单一学科建设的局限性 |
3.2.1 无法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
3.2.2 无法满足大科学时代的研究需求 |
3.2.3 无法满足解决复杂问题的现实需求 |
3.3 跨学科建设的驱动力 |
3.3.1 自然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 |
3.3.2 多门学科研究的紧迫性 |
3.3.3 社会问题解决的协作性 |
第四章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国外经验借鉴 |
4.1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的必然性 |
4.1.1 国家部省合建政策举措的推动 |
4.1.2 地方政府转型发展要求的倒逼 |
4.1.3 部省合建高校自身发展的趋势 |
4.2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跨学科建设存在的外部问题 |
4.2.2 跨学科建设存在的内部问题 |
4.3 案例分析 |
4.3.1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跨学科建设 |
4.3.2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跨学科建设 |
4.3.3 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选择 |
5.1 跨学科建设的外部保障条件 |
5.1.1 制定相关政策 |
5.1.2 明晰管理措施 |
5.1.3 加深社会服务 |
5.2 跨学科建设的内部路径选择 |
5.2.1 明确学校办学定位 |
5.2.2 创新跨学科组织方式 |
5.2.3 探索新型跨学科管理机制 |
5.2.4 制定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 |
5.2.5 构建跨学科研究生态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
1.2.4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
2.2.4 人才培养 |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
3.3.1 辅助医学研究 |
3.3.2 辅助临床诊断 |
3.3.3 医院管理 |
3.3.4 医学情报检索 |
3.4 综合评价分析 |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
4.5 综合评价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饲料产业研究 |
1.3.1 国内外饲料产业理论研究 |
1.3.2 世界饲料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1.3.3 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 |
2.1 衡阳市饲料产业总体情况 |
2.2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2.2.1 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
2.2.2 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
2.2.3 生产企业经济类型不断变化 |
2.2.4 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
2.2.5 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
2.2.6 饲料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
2.2.7 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优势突显 |
2.3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3.1 饲料资源矛盾突出 |
2.3.2 影响饲料质量安全的因素依然较多 |
2.3.3 饲料工业产能相对过剩,企业竞争力不强 |
2.3.4 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滞后 |
2.3.5 政策环境有待优化 |
第3章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影响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1 饲料原料 |
3.1.2 饲料生产企业 |
3.1.3 养殖业 |
3.2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3.2.1 行业发展市场潜力很大 |
3.2.2 饲料产业发展前景巨大 |
3.2.3 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带动产业升级 |
3.2.4 国家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
3.3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3.3.1 饲料总产量持续上升,但增速放缓 |
3.3.2 畜牧业养殖方式变化改变了饲料品种的比例 |
3.3.3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力提高饲料企业综合素质 |
3.3.4 良好的营销服务将促进饲料企业更好的发展 |
第4章 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4.1 突出企业的主体作用,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谋发展 |
4.2 挖掘本地微量元素资源优势,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
4.3 对接“一带一路”,进入国际市场 |
4.4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大研发推广力度 |
4.5 拓宽饲料资源,引导企业“走出去” |
4.6 构建饲料行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饲料行业管理 |
4.7 积极推进饲料行业信息化建设 |
4.8 加大政府对生产企业的扶持及管理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课题的来源 |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
六、小结 |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参与主体视角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以河南漯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常规农业发展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
1.1.2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已成业内共识 |
1.1.3 有效模式是促进生态循环农业高效发展的突破口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内容设计 |
1.3.1.1 参与主体分析及模式构建 |
1.3.1.2 模式运行保障机制 |
1.3.2 章节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与生态循环农业概念辨析 |
2.2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
2.3 生态循环农业效益评价研究 |
2.4 生态循环农业动力机制研究 |
2.5 生态循环农业主体行为研究 |
2.6 小结及简要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 |
3.1 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理论及分析 |
3.2 循环经济理论及分析 |
3.3 外部性理论及分析 |
3.4 物质流分析原理及分析 |
3.5 农户行为理论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研设计 |
4.1 调研地区选取 |
4.2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调研 |
4.3 基本参与主体农户的意愿及行为调研 |
4.3.1 调研地点及问卷分布 |
4.3.2 调研内容 |
4.3.3 样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效益分析 |
5.1 构建基于参与主体模式的意义 |
5.2 生态循环农业参与主体识别及作用分析 |
5.3 基于实际案例的模式构建及效益分析 |
5.3.1 企业内部自循环 |
5.3.2 企业间链条循环 |
5.3.3 区域内大循环 |
5.3.4 三种模式的关系 |
5.4 基本参与主体农户和模式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模式运行的利益联结和动力机制分析 |
6.1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利益联结 |
6.1.1 企业内自循环利益联结 |
6.1.2 企业间链条循环利益联结 |
6.1.3 区域内大循环利益联结 |
6.2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6.3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动力机制分析模型 |
6.3.1 循环经济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
6.3.2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动力机制分析模型的特殊之处 |
6.3.3 模型的作用 |
6.4 案例分析 |
6.4.1 案例简况 |
6.4.2 模型应用 |
6.4.3 分析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模式基本参与主体农户的意愿及行为分析 |
7.1 农户的意愿及行为分析是参与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 |
7.2 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现状分析 |
7.2.1 农户对畜禽粪便处理情况分析 |
7.2.2 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
7.2.3 现状小结 |
7.3 农户参与生态循环农业意愿分析 |
7.3.1 理论依据与研究假设 |
7.3.2 问卷设计与研究方法 |
7.3.3 模型拟合 |
7.3.4 模型路径分析与主要结论 |
7.3.5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4 典型案例——农户施用有机肥行为分析 |
7.4.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择 |
7.4.2 模型构建 |
7.4.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
7.4.4 ISM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7.4.5 结论与政策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牧业机械研制简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渭北旱塬“果-草-羊”生态种养循环模式研究[D]. 李腾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研究 ——基于Z县应对非洲猪瘟的案例分析[D]. 谢程. 山西大学, 2021
- [3]阳明心学管理哲学视角下的企业文化管理研究[D]. 张树恒.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2)
- [4]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资源型县域产业转型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以山西省L县为例[D]. 刘红利. 山西大学, 2020(01)
- [6]部省合建高校跨学科建设路径研究[D]. 郭越. 山西大学, 2020(10)
- [7]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8]衡阳市饲料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刘春晖.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10]参与主体视角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研究 ——以河南漯河为例[D]. 吕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