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陆旭东[1](2017)在《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设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公路交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公路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品质和服务要求。旅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公路交通是其基础性支撑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基于两者之间提出的融合发展问题,以海南岛滨海旅游公路为研究样本,针对旅游公路的设计技术及关键性指标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理论概念、设计技术、实践应用为基本研究线路,分为三个层次展开研究。理论概念研究层次,从园林景观、公路工程、旅游休闲专业入手,基于绿道、风景道和公园道等相关理论,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公路概念,并选取相关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设计技术研究层次,提出由功能属性、原则、评价、分级、技术、廊道管理构成的旅游公路设计体系;实践应用研究层次,依托以上研究成果,提出由主体工程、服务及附属设施、产业发展与提升三部分内容构成的海南滨海旅游公路建设体系,对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沿线展开旅游资源调研、评价、分析其风貌特征,提出线位布设原则和分类分段研究成果,然后通过设计实践,提出旅游公路的关键性指标体系。论文主要结论及创新点如下:在综合分析旅游公路的内涵和海南滨海旅游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设计的目标、定位、原则和标准;依托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提出了旅游公路的设计方法与流程;提出了基于旅游公路旅游价值评价结果的海南滨海旅游公路的分级标准;针对旅游公路具有交通运输和景观欣赏双重功能的特点,提出设计速度是旅游公路设计的关键控制要素;针对不同级别的旅游公路,提出了建筑界限、荷载标准、设计洪水频率等控制指标;针对海南省的环境特点及旅游公路的轻型交通特点,提出了不同设计速度和最大超高旅游公路的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在对旅游公路典型车辆大客车行驶动力性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级别旅游公路最大纵坡指标;通过分析旅游公路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作用,提出路基横断面的各项技术指标的合理值;针对适宜海南地域特色,提出滨海旅游公路行车道和自行车车道的路面铺装类型的设计原则;针对滨海旅游公路的资源特点,提出了旅游公路的服务设施的类型、功能、布局和解说系统以及安全保障设施的设计要点;针对滨海旅游公路的环境特点,提出了旅游公路廊道控制的范围及内容,以及管理体制和措施。
钟予[2](2017)在《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文中认为建筑,无论过去或现在,都旨在向人类提供实实在在的人文环境,建筑师执行的是最具体的人文关怀,数学则是人文精神最完美,最具体的体现,是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轻视或取消数学教学,伤及了建筑教育的根本。本文探讨建筑数学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针,涉及国内外建筑数学教育的发展动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等。基于作者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建筑数学的教学应随时代精神、社会环境、学科发展以及实践需求不断调整。在此基础上,主张当代数学教学应顺应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趋势,避免系统数学知识的灌输,重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和造就人文精神、继承文化传统,并最终建立起与建筑创作关系更为密切的建筑数学课程,作为原有高等数学课的补充或替代。
黄杉[3](2010)在《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大发展时期,社区是城乡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也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基础,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集中反映了当前城市建设所面临的来自资源环境、经济效率、社会文化多方面的矛盾和挑战。在此背景和形势下,进行生态社区规划研究,对于完善生态社区规划的理论体系,构建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框架并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审视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的价值,产生了新的生态价值观。以生态价值观为出发点,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相融合,产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观,生态文化观和生态社会观。笔者以社区生态价值观的历史分析和比较研究为基点,归纳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形成脉络,并提出“当代多维生态社区价值观”的范畴。在新范畴的指引下,提出生态社区规划的“全域布阵”体系: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的布阵技术路径,通过“价值发现——基盘再造——社区动员”形成由“社区土地利用规划”到“社区场地设计与调控”再到“社区合意达成”的规划实施途径。宏观层面,通过重新发现定位生态社区的土地价值,提出确立围绕价值中枢展开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以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主要工具载体,保障社区宏发展观调控和价值管理。通过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定性、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定容、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定案、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时序定序、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形态定形等六个关键步骤,优化社区土地利用和空间资源配置,为实现社区在生态与环境、社会与文化、经济与产业的持续改善做好土地的评价、选择和实施三篇文章。中观层面,通过特定场地社会生态系统结构、过程和格局要素,展开土地开发与建设的管理与调控。以社区场地规划作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建设和后续过程管理,实现系统的要素优化和维护反馈。在社会生态系统调控原理指引下,构建社区理土、社区理水、社区理气和社区理欲等四个规划分项深入。以理土、理水、理气三分项对社区场地自然生态要素进行管理,建立扎实稳固的社区发展基盘;以理欲规划对社区场地经济社会要素进行管理,合理配置公共设施布局以更好的服务社区成员的需要。微观层面,基于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的价值发现和要素调控,通过剖析社区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其参与主体、组织机制和分工演化,提出并论述了生态社区规划公众参与之合意达成的推进方法、阶段分工和辅助技术。
朱文涛[4](2010)在《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罗马和汉帝国是处于同一时代的中西两大文明。一方面,两者有着丰厚的物质文化,全面形成各自完善的造物体系,代表着当时古代世界文明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古罗马和汉代位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虽有间接的传播影响但并无广泛直接的文化交流,是中西方独立发展成熟的文明,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造物是物质文明创造的全部过程与结果,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形态。因此,对两者造物艺术的特征和成因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对于中西方古代文化体系的考量有着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设计文化、设计原理、设计美学三方面的理论基础来建立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平行比较研究的基本结构,因此,全文分为文化成因比较、物质形态比较、审美风格比较三个部分。三部分也是以总-分-总的逻辑关系构成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一部分是以提纲挈领和整体把握的思路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的文化成因进行分析。古罗马和汉代有着各自的自然基础、经济环境与科技发展,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物质因素上的差异。古罗马和汉代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政治进程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诸多延续与变革因素。古罗马和汉代宗教信仰和风尚习俗的不同形成两者造物范式中精神因素的差异。两者也有着不同渊源和发展轨迹的艺术形式规律。第二部分是以翔实材料和具体分析为思路对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的材质工艺、结构、形制与装饰的形态要素进行比较。古罗马和汉代在金属工艺、陶工艺、纺织工艺、玻璃及漆器工艺、玉石工艺上有着不同的技术传统和发展轨迹。两者在建筑、服装、家具、工具和武器的结构形态上有着不同的选择和适应。两者在饮食器具、灯具和肖形器物上体现着各自独特的造型特征和审美理念。两者有着各种装饰纹样、装饰题材和主题内容,体现了各自艺术形式的文化渊源和表现方式的差异。第三部分是以综合评述和理论概括为思路对两者造物艺术的审美风格进行比较。我对造物艺术风格的考察基于审美形式的描述与评论、审美心理的分析、风格的演变与发展这三个层面上展开,试图探究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在形式表现上的本质差异,审美主体情感、观念、思维方式上的内在分岐,以及解释两者造物艺术风格形成、演进和变迁的主要动力和内在原因。本文对两者的造物艺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第一、推动古罗马和汉代物质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着明显差异。古罗马造物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活动,而汉代造物艺术的核心是体现统治规范和社会伦理。第二、古罗马和汉代造物艺术特征有着重要不同,古罗马造物艺术从模仿观念出发恪守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传统,汉代造物艺术则从主体对客体的观象出发通过模件和程式系统体现大一统的规范和宏大气魄。第三、古罗马和汉代在中西方造物艺术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古罗马造物艺术奠定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样式和规范,也是西方造物艺术的传统由盛转衰逐步转向宗教文化的肇始。汉代造物艺术是中国本土物质文化体系的掩卷之作,又是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开端。
张德成[5](2009)在《城市森林福利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提高居民福利是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目标,收入、就业、住房、健康、文化状况是评价居民福利的主要指标。本论文以青岛市为例,分析森林对这些主要指标的贡献,进而将森林相关指标纳入居民福利指数,分析了城市森林的福利效益,以及税收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产权制度等政策的福利效益。通过建立森林影响房价模型,对青岛市不同绿化覆盖率和距离森林不同距离的住宅小区住房价格进行分析,发现森林可以提升住房价格,青岛市2007年因为小区绿化而产生的住房增值达到25.08亿元,因邻近森林造成的住房增值为15.11亿元,合计达到40.19亿元。住宅价格的提高对居民福利造成一定影响,但生态效益的提升可以弥补因房价提高造成的福利损失。森林通过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改善居民的身心状况,促进居民健康。运用PM10的暴露-反应关系法来评价青岛市森林改善环境的健康效益为2.43亿元;参考费城公园理事会的评价数据,青岛市森林提供锻炼场所带来的健康效益为0.80亿元,森林的健康福利效益合计为3.24亿元。城市森林对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传统文化、教育、科技、社会和谐等方面,运用支出费用法、实际效益法、成本费用法、古树名木评价法、旅游费用法对青岛市森林文化福利效益进行评价,森林休闲娱乐价值为34.91亿元,文化保存价值为1.52亿元,改善教育价值为0.99亿元,促进科学技术价值为0.94亿元,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为3.15亿元。通过构建林业、农业和其它产业的三部门静态CGE模型,将生态资本作为其它产业的要素,以青岛市2007年社会经济核算数据为基础,分析城市森林居民的收入和就业的影响。青岛市在没有森林时,居民总收入减少7.74亿元,人均工资减少23.62元,城镇人口就业率降低0.53%。当森林面积增加时,城市居民收入和就业率也会略有提升,在森林覆盖率达到60%-70%之间时达到最高点。为综合评价森林对居民福利的影响,本论文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福利效益评价框架,基于阿玛蒂亚?森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添加反映生态环境的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建立了城市居民福利指数评价式,以森林对城市居民福利指数的贡献为城市森林福利指数。2007年青岛市居民福利指数为7181,森林福利指数为4299,占到居民福利的59.86%。森林面积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福利指数,森林的减少不但会造成森林本身的损害,还会危害的其它经济部门,福利指数会下降。第三产业比例、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与福利指数呈现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政府投资在居民福利提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大。收取生态税后居民福利的变化取决于城市森林建设的成果;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增加了居民福利;森林生态效益的全面补偿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有在技术创新、投资比例改进、其它产业和林业快速增值的情况下才可能增加居民福利;产权制度的福利效益取决于产权的交易成本大小和产权确定后居民收入提高的幅度,通过产权变化使森林成本内部化可以提高居民福利。本论文提出城市居民福利指数和城市森林福利指数,首次对城市森林的福利效果做全面的分析,建立了住房价格影响模型、城市森林效益CGE模型、将生态资本纳入经济发展的要素中,这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本文还存在不足之处,如三部门静态CGE模型存在不足、未全面评价森林的成本效益等;未来可在城市森林对经济影响的全面模拟、可提高居民福利的城市林业政策、将居民福利理念纳入城市森林规划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王沙燚[6](2008)在《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文中认为灾害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系统,它的发生、演化都具有相当复杂的特征,如有序化、突跳性、不可逆性、长期不可预测性以及模糊性、灰色特性等,这些特征都是传统的牛顿力学所不能描述的。然而,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出现,使得从总体上研究系统灾变的非线性动力学发生、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成为可能。以耗散结构、协同、突变论、混沌理论的非线性理论强调了系统发生、演化的方向,亦即系统演化的不可逆性。开放的灾害系统吸收负熵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非线性作用,并在涨落作用下通过自组织和突变形成新的有序的结构—耗散结构。本文从耗散结构和自组织的角度研究整理了实际工程中的滑坡、围岩系统演化、水土流失、生物湮灭等灾变过程的发生、演化,总结了复杂性科学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并介绍了耗散理论在社会经济、证券市场、气象、水文循环中的应用。突变理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随外界控制参数连续改变而发生不连续变化的数学理论,是研究灾变系统突跳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尖点突变模型在系统危险性评价、预测和采矿、水利工程中灾害分析的应用,以及在隧道、地下硐室施工中防灾的指导作用;介绍了含软弱夹层岩体边坡失稳问题和建筑火灾的燕尾突变模型的应用。针对灾害系统的模糊性和灰色特性,本文介绍了利用模糊理论和灰色预测理论,为灾害系统的分级、综合评价、聚类分析和灾害的预测等问题整理出了较系统的解决办法。此外,灾害链理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灾害理论,本文介绍了基于灾害链式发生机理的防灾减灾新方法的当前有关成果。信息熵是热力学熵的推广,是系统混乱程度的测度。灾害系统的发生就是降维、有序化的过程,因此,用信息熵的演化来描述灾害系统的发生、演化特征是可行的。本文在修正一些既有灾害熵表述的不足之处基础上,构造灾变信息熵基本量的特征,并提出了基于损伤张量第一不变量构造损伤信息熵的观念。介绍了信息熵应用于系统的安全评价以及水文循环等实际问题中。混沌论是上世纪60年代才建立起来的科学,混沌是指在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性或不规则性,灾害的混沌特征主要表现在短期可预测而长期不可预测的特征。用Lyapunov指数、Kolmogorov熵、分数维等研究、预测灾害系统的演化,以达到防灾的目的。本文介绍了滑坡、基坑的非线性混沌预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的冲击地压预测的具体方法。本文总结大量的灾害研究的资料,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总结了灾害系统的非线性与灾变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从大系统角度讨论了如何研究灾害孕育、演化、发生、传播、影响,评定、预测和防止的普遍规律和方法。提出了建立灾害系统和灾变动力学的思想和理论框架体系,为灾害研究以及防灾减灾提供了新思路。
任广鑫[7](2006)在《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江河源区独特的生态地位在于作为我国主要河流的“江河源”和生态系统运行过程的“生态源”,水安全问题是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目的,草地畜牧业是江河源区的经济支柱。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江河源”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产生的生态效益,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促进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民族地区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大量实地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论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状况,归纳总结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原则,并着重对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同时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翔实的计算和分析,并系统地总结了江河源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恢复途径。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以草地基质为主体、以草地环境为中心、以区域水资源安全为重点、高原面独特的气候启动器和对人为干扰足以重视的原则。分类评价认为:①草场总的来说没有超载,但是局部地区的超载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起了“催化剂”的作用。②受气候暖干化的影响,区域产水模数减小,地表水资源数量减少。③1 964年到2000年的36年中,黄南州和海南州的人口密度迅速地增加,而果洛州和玉树州的则变化不大。④1 996年较1985年区域土地利用中减少面积最多的是牧草地,而减少幅度最大的则是耕地,其余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未利用土地的增加,主要是荒草地、盐碱地和沙地面积的增加。(2)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确定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层包括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指标层包括≥0℃积温、降水量、森林覆盖率、可利用草地面积率、天然草地可食牧草比例、产草量、草地盖度、鼠害面积发生率、沙化面积率、黑土滩面积率、水土流失面积率、水域面积率、径流量、沼泽湿地面积率共14个指标。筛选出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应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3种评价模型,对江河源区进行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一般水平,而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评价得出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属于较差水平,但江源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相对较好。根据序号综合理论,BP神经网络分析法与真正位序的相关性较强,最好选用BP神经网络分析法。(3)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于遵波[8](2005)在《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生态系统是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繁衍生息的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的长期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常常只注重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而忽视其生态效益和生态价值。为了追求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支撑能力的降低。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因此,本研究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概述的基础上,对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方法、框架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果如下: 1) 总结了目前自然资本、生态环境潜在价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的框架、范式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评述了生态系统价值研究的背景、模式,并对研究前景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 将生态资本、服务功能及替代价值评估等概念运用到草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的新框架。这一框架的有机构成包括:①生态资本评估;②服务功能评估;③生态系统价值动态模拟评估;这一新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体系对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及投资决策分析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应用新的评估框架对锡林郭勒羊草样地生态系统运行的主要驱动力、内在过程及生态资产贮量进行了评估。在锡林郭勒,1hm2草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宏观经济实际价值约为7285.94元,而1hm2草地生态系统主要生态资产的宏观经济理论价值约为10580.06元。本研究对24hm2羊草样地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约为174863元/a,生态资本的价值约为253941元,而1hm2羊草样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约为39724元。用上述研究结果可以估算出对该类型草地在开发过程中其环境服务功能及生态资本的损失,另外,也可以根据生物量的减少及GPP的变动情况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生态资本变动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可以根据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程度进一步估算出区域生态系统损失的情况。 4) 运用模型进行生态系统价值动态模拟。根据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模拟结果表明,从总体的情况看,自从1992年以来,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层生物量生态资产及主要服务功能的价值呈现出增长态势,到2004年,各项服务功能值并未达到顶极状态,增长尚有一定的潜力。2004年,生物量生态资产的价值为2421亿元,主要服务功能价值1902亿元/年(其中,固定CO2价值407亿元,释放O2价值595亿元,提供有机物价值900亿元),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达到10031亿元。根据模拟预测,2031年,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经济价值将达到:生态资产(生物量)的宏观经济价值为2585亿元,主要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928亿元/a,那时,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为10296亿元。
刘庄[9](2004)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地处黑河、石羊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的上游,对维持河西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性地点。自然保护区独特的生态功能定位和地广人稀的自然及社会经济特征决定了传统的土地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评价不可能全面反映本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态承载力评价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特征、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以及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进行分析,揭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建议。 本文在对承载力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生态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指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干扰(尤其是人类活动干扰)的承受能力,生态承载力评价应当包括生态承载力估算和生态荷载评价两方面的内容。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模式识别为基本数学工具,建立了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重点分析了森林、草地和农田三种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强烈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状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整个保护区的总体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荷载状况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生态荷载总体处于严重超载状态。但区域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生态荷载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其中森林子系统和草地子系统属于严重超载,农田子系统属于中度超载;在总体生态荷载的空间分布上,西北部地区比东南部地区超载更为严重;就各子系统的生态荷载状况而言,森林子系统和草地子系统的超载程度均表现为东南部地区略低于西北部地区,但农田子系统东南部地区超载程度高于西北部地区。 研究结果表明:①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不是简单地由于人口过多超过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而造成的,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水资源短缺,而是由于森林严重破坏和超载放牧造成的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下降;②祁连山区域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尽管20世纪80年代初期自然保护区成立以后对祁连山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实行了严格的保护,但历史时期对森林生态系统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如何让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将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③祁连山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以后,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并不是自然保护区本身,而是中下游的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等地区。
朱教君,李凤芹[10](2003)在《间伐对黑松海岸林风害的影响─基于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2, 13(4))一文的基础上,对1997年12月经四种间伐处理的黑松海岸林进行了连续四个生长季的风害调查,同时,对黑松海岸林内与林外风速廓线和林分透光分层疏透度的分布也分别进行了观测。应用在这些观测数据,依据“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文中获得的风害危险率评价方法,对单株树木及林分的风害风险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单独依据平均直径与结合风速廓线和林分结构的风害风险率,构成了评价海岸森林风害的重要指标。不同间伐强度和风害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表明,在间伐初期林分的稳定性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林冠粗糙度和风负载的增加及周围树木的保护效应的减少而引起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间伐处理能够促进林分生长,从而提高了林分的稳定性和对强风的抵抗力。在本试验观察过程中只发现了强风对林冠的损害,而即使是在间伐海岸林外风速达到30.2 m·s-1的条件下,也没有发现风倒或风折。本次研究中获得的结果表明,尽管在间伐之初风害的概率增加了,但是,间伐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林分管理方法,可以成为保持海岸林健康、稳定的一种长期经营管理策略。图3表4参19。
二、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设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旅游公路相关概念与理论 |
1.3.2 旅游公路设计及指标 |
1.3.3 旅游公路相关案例 |
1.3.4 研究空白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设计体系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绿色基础设施 |
2.1.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
2.1.3 风景区规划理论 |
2.1.4 动视觉与交通心理学 |
2.2 旅游公路内涵及功能属性 |
2.3 旅游公路设计原则 |
2.4 旅游公路设计流程及方法 |
2.5 旅游公路资源评价 |
2.6 旅游公路分级 |
2.7 旅游公路设计内容 |
2.7.1 旅游公路主体工程设计 |
2.7.2 旅游公路服务及附属设施设计 |
2.7.3 旅游公路廊道景观控制及产业开发 |
2.8 小结 |
第三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选线设计研究 |
3.1 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1 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3.1.2 海南滨海旅游发展需求分析 |
3.2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资源调查与评价 |
3.2.1 行政区划分析 |
3.2.2 海岸带地貌类型分析 |
3.2.3 海岸线地理类型分析 |
3.2.4 植被类型分析 |
3.2.5 自然保护区分析 |
3.2.6 湿地保护区及主要河流分析 |
3.2.7 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分析 |
3.2.8 文物保护单位分析 |
3.2.9 景区分级分析 |
3.2.10 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分析 |
3.2.11 城市发展空间类型分析 |
3.2.12 图层叠加综合分析 |
3.3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定位研究 |
3.3.1 总体目标 |
3.3.2 功能定位 |
3.3.3 基本原则 |
3.3.4 建设标准 |
3.4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选线设计研究 |
3.4.1 滨海旅游公路选线原则 |
3.4.2 滨海旅游公路选线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路线设计关键指标研究 |
4.1 旅游公路控制要素 |
4.1.1 设计速度指标选择 |
4.1.2 建筑限界指标选择 |
4.1.3 设计荷载标准选择 |
4.1.4 设计洪水频率标准选择 |
4.2 平面线形设计指标 |
4.2.1 圆曲线最小半径确定的原则 |
4.2.2 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的确定 |
4.2.3 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确定 |
4.2.4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的确定 |
4.3 纵面设计指标 |
4.3.1 基于汽车行驶特性的纵面设计要素分析 |
4.3.2 最大纵坡的确定 |
4.3.3 最大坡长的确定 |
4.3.4 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
4.4 横断面设计指标 |
4.4.1 车道宽度 |
4.4.2 路肩宽度 |
4.4.3 临时(紧急)停车宽度 |
4.4.4 自行车道宽度 |
4.4.5 人行道宽度 |
4.4.6 景观台、休憩场所和停车区宽度 |
4.4.7 路基总宽度 |
4.5 旅游公路路面铺装类型 |
4.5.1 行车道路面铺装分析 |
4.5.2 自行车车道路面铺装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服务及附属设施设计研究 |
5.1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设计 |
5.1.1 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功能及特征 |
5.1.2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分类 |
5.1.3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布局 |
5.1.4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选址 |
5.1.5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服务设施构成要素 |
5.2 旅游公路标识与解说系统设计 |
5.2.1 引导标识系统分类 |
5.2.2 引导标识系统的作用 |
5.2.3 标识系统设计要点 |
5.2.4 解说系统布局 |
5.2.5 解说系统设计要点 |
5.3 旅游公路交通安全保障设施设计 |
5.3.1 交通安全设施分类与特点 |
5.3.2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要点 |
5.4 小结 |
第六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廊道景观控制及产业开发 |
6.1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廊道景观控制 |
6.1.1 控制范围 |
6.1.2 控制要素 |
6.1.3 控制原则 |
6.1.4 控制要求 |
6.1.5 管理体制 |
6.2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廊道景观类型划分 |
6.2.1 借景式路段 |
6.2.2 造景式路段 |
6.3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沿线产业开发 |
6.3.1 旅游公路与产业融合 |
6.3.2 旅游公路与公路旅游 |
第七章 海南滨海旅游公路万宁段工程实践研究 |
7.1 旅游公路资源调查分析 |
7.2 旅游公路设计定位 |
7.2.1 设计主题 |
7.2.2 设计原则 |
7.3 旅游公路选线设计 |
7.3.1 选线原则 |
7.3.2 路线方案选择 |
7.3.3 旅游公路横断面设计 |
7.4 旅游公路设计指标选择 |
7.5 主体设计及指标选择结果分析 |
7.6 旅游公路廊道管理实践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 我国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的开设 |
1.1 建筑教育的起步,1900-1920 |
1.1.1 癸卯学制,1903 |
1.1.2 壬子癸丑学制,1913 |
1.1.3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1923-1926 |
小结 |
1.2 欧美化教育体系的自由探索,1920-1940 |
1.2.1 逐渐完备的学院派体系 |
1.2.1.1 中央大学建筑科系(早期),1928-1937 |
1.2.1.2 东北大学建筑系,1928-1931 |
1.2.1.3 全国统一科目表,1939-1949 |
1.2.2 引入包豪斯的尝试 |
1.2.2.1 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1942-1952 |
1.2.2.2 清华大学建筑系,1946-1949 |
1.2.3 作为一门艺术的建筑 |
1.2.3.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1928-1934 |
1.2.3.2 广东勷勤大学建筑系,1931-1938 |
小结 |
1.3 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探索,1950-80 |
1.3.1 全面苏化时期,1950 |
1.3.1.1 院系调整 |
1.3.1.2 全国统—的专业教学计划 |
1.3.2 政治运动主导时期,1960-70 |
1.3.2.1 时局的影响 |
1.3.2.2 现代建筑教育的局部探索 |
1.3.3 教育恢复时期,1980 |
1.3.3.1 数学公共课的转向 |
1.3.3.2 数学专业课的变化 |
小结 |
1.4 当代职业化建筑教育的探索,1990-今 |
1.4.1 数学课程的科学化 |
1.4.2 数学课程的建筑化 |
1.4.2.1 画法几何 |
1.4.2.2 建筑数学 |
1.4.2.3 数学相关课程 |
1.4.3 数学课程的人文化 |
小结 |
2 建筑数学教学对象调研 |
2.1 建筑学毕业去向调研 |
2.1.1 设计:建筑师之路 |
2.1.1.1 独立工作能力 |
2.1.1.2 社会责任 |
2.1.2 研究:升学深造 |
2.1.2.1 教师的期待 |
2.1.2.2 学生的需求 |
2.1.3 其它:跨专业的转向 |
2.1.3.1 艺术 |
2.1.3.2 统筹管理 |
小结 |
2.2 生源的数学基础调查 |
2.2.1 知识结构调研:中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分析 |
2.2.1.1 我国中学教学大纲的变迁,1903-今 |
2.2.1.2 现行的02版大纲 |
2.2.2 学习方法调研:高考与奥数的影响 |
2.2.2.1 高考:应试型教育的"独木桥" |
2.2.2.2 奥数:精英培养的迷途 |
小结 |
3 建筑数学课程的演变与启示 |
3.1 西方现代建筑教育两大体系中的数学课程 |
3.1.1 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1.1 建筑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2 数学教授的早期影响 |
3.1.1.3 力学学科发展和工程师的出现 |
3.1.1.4 学院派教育体系中的数学 |
3.1.2 包豪斯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1.2.1 理论蓝图 |
3.1.2.2 实践探索 |
3.1.2.3 技术精神的延续——乌尔姆设计学院 |
小结 |
3.2 当代欧美建筑教育中的数学课程 |
3.2.1 美国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1.1 入学要求 |
3.2.1.2 教学计划 |
3.2.1.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3.2.2 欧洲部分高校建筑数学课程现状调查 |
3.2.2.1 入学要求 |
3.2.2.2 教学计划 |
3.2.2.3 公众舆论中的建筑数学 |
小结 |
4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4.1 近代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索 |
4.1.1 数学的"新"或"旧" |
4.1.1.1 数学的三次危机:方法论的启示 |
4.1.1.2 非欧几何的诞生:思维模式的转变 |
4.1.2 数学的"实"与"用" |
4.1.2.1 近代数学教育理论的一些探索 |
4.1.2.2 当代我国数学教育与现实结合的探索 |
4.1.3 数学的"爱"或"恨" |
4.1.3.1 两种教学法中的数学情感 |
4.1.3.2 数学游戏的一些启示 |
小结 |
4.2 当代我国大学数学素质教育实践的启示 |
4.2.1 高等数学教育的起源 |
4.2.2 我国文科数学的探索 |
4.2.3 我国高校数学通识教育的尝试 |
4.2.3.1 理论探讨 |
4.2.3.2 实践探索 |
小结 |
5 建筑数学教学大纲初探 |
5.1 教学的目标 |
小结 |
5.2 教学的原则 |
5.2.1 现实问题驱动原则 |
5.2.2 模型化原则 |
5.2.3 适度抽象化原则 |
5.2.4 素质教育原则 |
5.2.5 美学和人文精神感召原则 |
小结 |
5.3 教学的内容 |
5.3.1 建筑学观点中的初等数学 |
5.3.1.1 数 |
5.3.1.2 函数与集合 |
5.3.1.3 几何 |
5.3.2 设计视野中的高等数学 |
5.3.2.1 画法几何与设计媒介 |
5.3.2.2 微积分的概念 |
5.3.2.3 概率统计 |
5.3.3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新数学" |
5.3.3.1 胞体几何与镶嵌图形 |
5.3.3.2 拓扑几何 |
5.3.3.3 分形几何 |
小结 |
5.4 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
5.4.1 "教":"讲授式"或"发现式" |
5.4.2 "学":数学兴趣的激发 |
小结 |
5.5 教学的计划 |
5.5.1 开课时段 |
5.5.2 课时分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 |
附录A 教学档案 |
附录A1: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学则(1928年) |
附录A2: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课表(1929年) |
附录A3: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的科目分配表(1934年) |
附录A4: EAAE中部分建筑院校对新生数学的要求(2013年) |
附录B 教学资料 |
附录B1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步骤列表 |
附录B2 《文科数学(丹尼斯版)》大纲 |
附录B3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文科数学教材简明一览 |
附录B4 当代建筑中的"新数学"主题(2010) |
附录B5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数学"讲座提纲(2016) |
鸣谢 |
(3)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城市建设与社区发展的需要 |
1.1.2 可持续发展依然是21世纪的主题 |
1.1.3 生态学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发展趋势 |
1.2 概念界定与辨析 |
1.2.1 城市化与生态城市化 |
1.2.1.1 城市化及其生态后果 |
1.2.1.2 生态城市化 |
1.2.2 社会生态学与生态社区规划 |
1.2.2.1 关于"社会生态学" |
1.2.2.2 社区规划的生态转型 |
1.2.2.3 生态社区 |
1.3 研究现状及理论概述 |
1.3.1 相关理论概述 |
1.3.1.1 国外研究现状 |
1.3.1.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1.3.2 存在问题及研究难点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2 背景:社区规划生态价值观的历史演进 |
2.1 前工业社会:朴素的生态价值观 |
2.1.1 西方文明 |
2.1.2 中国文明 |
2.1.2.1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都城建设 |
2.1.2.2 风水相宅的自然观与城市选址 |
2.1.2.3 众生平等的自然观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
2.1.3 小结 |
2.2 工业化社会:机械的生态价值观 |
2.2.1 立法改革和模范社区 |
2.2.2 田园城市理论和运动 |
2.2.3 现代建筑运动与城市规划 |
2.2.4 新城和邻里单元 |
2.2.5 小结 |
2.3 后工业社会:多维的生态价值观 |
2.3.1 多维生态规划的先驱 |
2.3.2 环境运动与可持续发展 |
2.3.3 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 |
2.3.4 中国国内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2.3.5 小结 |
2.4 生态价值观历史演进的评述 |
2.5 当代多维生态社区规划价值观的构成 |
2.5.1 生态性价值:环境保护 |
2.5.2 效率性价值:经济发展 |
2.5.3 公平性价值:社会平等 |
2.5.4 宜居性价值:宜居适住 |
2.5.5 社区规划多维生态价值观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2.6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3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体系与方法 |
3.1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
3.1.1 生态社区规划的雏形期 |
3.1.2 生态社区规划的形成期 |
3.1.3 生态社区规划的完善期 |
3.1.4 我国的生态社区规划 |
3.1.5 生态社区规划的发展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
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内涵剖析 |
3.2.1 社会生态学的内涵范式 |
3.2.1.1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概念 |
3.2.1.2 社会生态学的伦理内涵 |
3.2.2 作为循环互动系统的生态社区及其内涵结构 |
3.2.2.1 循环互动系统理论 |
3.2.2.2 生态社区的循环互动调控机制 |
3.2.3 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内涵机制 |
3.2.3.1 我国城市规划的传统 |
3.2.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功能 |
3.2.4 生态社区规划新内涵的提出 |
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与方法 |
3.3.1 生态社区规划的体系——全域布阵 |
3.3.1.1 从"社区"到"生态社区"的规划体系检讨 |
3.3.1.2 生态社区规划体系布阵的提出 |
3.3.2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布阵 |
3.3.2.1 技术路径 |
3.3.2.2 内容体系 |
3.3.3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布阵 |
3.3.3.1 技术路径 |
3.3.3.2 内容体系 |
3.3.4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布阵 |
3.3.4.1 技术路径 |
3.3.4.2 内容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4 生态社区规划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 |
4.1 生态社区规划调查与评价的意义 |
4.2 生态社区调查方法溯源 |
4.2.1 中国古代的朴素生态调查萌芽 |
4.2.2 盖迪斯的城市规划调查方法 |
4.2.3 当代城市规划与社区规划调查 |
4.3 生态社区的构成要素与调查清单 |
4.3.1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构成的原则和视角 |
4.3.1.1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的构成原则 |
4.3.1.2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建立的视角 |
4.3.2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的要素构成 |
4.3.2.1 自然大类,生态性要素 |
4.3.2.2 经济大类、效率性要素 |
4.3.2.3 社会大类,公平性要素 |
4.3.2.4 宜居大类,核心价值要素 |
4.3.3 生态社区调查清单组织 |
4.3.3.1 生态条件 |
4.3.3.2 经济条件 |
4.3.3.3 社会条件 |
4.3.3.4 宜居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5 生态社区规划的宏观途径 |
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规划理念的创生 |
5.1.1 生长演替原理 |
5.1.2 生态过程原理 |
5.1.3 要素内核原理 |
5.1.4 物种多样原理 |
5.2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定性 |
5.2.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
5.2.2 源于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演进过程价值 |
5.2.2.1 社区土地的自然生态演进过程价值 |
5.2.2.2 社区土地的经济社会演进过程价值 |
5.2.3 不同特征土地的生态社区利用适宜性次序 |
5.2.3.1 单一功能导向的土地利用适宜性 |
5.2.3.2 多重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适宜性加权综合 |
5.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定量 |
5.3.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
5.3.2 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性及其限定因素 |
5.3.2.1 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性 |
5.3.2.2 生态社区的土地自然限定因素 |
5.3.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兼容度评价 |
5.3.3.1 土地利用的内在适合程度 |
5.3.3.2 土地利用的兼容度评价 |
5.4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强度:定容 |
5.4.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强度 |
5.4.2 生态足迹方法在社区土地利用强度中的应用 |
5.4.2.1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
5.4.2.2 社区生态足迹分析因子选择 |
5.4.3 基于生态社区足迹的可开发用地强度评估 |
5.4.3.1 社区生态足迹需求计算模型 |
5.4.3.2 社区生态足迹供给计算模型 |
5.4.3.3 社区生态盈余和赤字 |
5.4.3.4 生态社区用地强度确定 |
5.5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布局决策:定案 |
5.5.1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三力博弈 |
5.5.1.1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的发展力 |
5.5.1.2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的稳定力 |
5.5.1.3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的管制力 |
5.5.2 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的四种前景 |
5.5.2.1 土地利用方式的维持 |
5.5.2.2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
5.5.2.3 新增土地利用的开发 |
5.5.3 面向未来的生态社区土地利用布局 |
5.5.3.1 土地利用潜力和需求分析 |
5.5.3.2 土地利用布局达成 |
5.6 生态社区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定序 |
5.6.1 BMP规划原理 |
5.6.1.1 BMP规划在土地利用时序管理中的意义 |
5.6.1.2 BMP规划时序管理的内涵 |
5.6.1.3 基于流域区域的BMP管理方法 |
5.6.2 基于BMP的土地利用时序管理规划 |
5.7 生态社区的土地开发设计:定形 |
5.7.1 当前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误区和矛盾 |
5.7.1.1 徒具形式的生态表象,反生态的生活实质(生态矛盾) |
5.7.1.2 物质循环与能量利用低效,土地综合利用不足(经济矛盾) |
5.7.1.3 住宅市场高档化,加剧社会不公与居住分层(公平矛盾) |
5.7.1.4 住区人文精神缺失,地域归属模糊(宜居矛盾) |
5.7.2 社会生态学目标下的社区土地开发设计 |
5.7.2.1 源于生态原则的设计理念 |
5.7.2.2 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法则 |
5.8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6 生态社区规划的中观途径 |
6.1 基于场地的社区社会生态系统调控 |
6.1.1 社区场地管理中的社会生态系统概念 |
6.1.2 社区场地管理的综合途径 |
6.1.3 社会生态系统知识在社区场地管理中的运用 |
6.2 社区理土 |
6.2.1 社区场地分类与坡地规划 |
6.2.1.1 社区场地与坡地利用的误区 |
6.2.1.2 社区场地坡地与土壤分类 |
6.2.1.3 社区场地土壤与坡地稳定性评估 |
6.2.1.4 社区场地坡地规划 |
6.2.2 场地开发土壤侵蚀过程管理 |
6.2.2.1 土壤破坏、剥蚀、沉积、转运系统 |
6.2.2.2 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及其计算 |
6.2.2.3 社区场地土壤侵蚀过程管理的应用 |
6.3 社区理水 |
6.3.1 社区场地暴雨水管理 |
6.3.1.1 场地(小流域)暴雨径流预测 |
6.3.1.2 城市化背景下的社区场地雨水排放趋势 |
6.3.1.3 场地雨水排放管理 |
6.3.2 场地流域水文过程管理 |
6.3.2.1 地表径流过程管理 |
6.3.2.2 地下径流污染防治管理 |
6.4 社区理气 |
6.4.1 社区小气候改善 |
6.4.2 社区小气候效应过程治理 |
6.4.3 气候变化适应的社区角色 |
6.5 社区理欲 |
6.5.1 社区年龄梯度和需求层次结构 |
6.5.1.1 年龄梯度与社区需求 |
6.5.1.2 年龄梯度变迁下的社区需求层次演进 |
6.5.2 生态社区公共服务供需演进过程管理: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为例 |
6.5.2.1 近期低级需求阶段—递增型年龄金字塔 |
6.5.2.2 中期中级需求阶段—稳定型年龄金字塔 |
6.5.2.3 远期高级需求阶段—衰减型年龄金字塔 |
6.5.3 优化社区公共设施格局,保障社区公共需求的多重性 |
6.5.3.1 需求类型梯次演进 |
6.5.3.2 空间布局管理优化 |
6.6 社区场地生态格局综合管理 |
6.6.1 通过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流再生管理,实现生态社区物质循环的整体高效 |
6.6.2 保护场地水土格局,提高社区生态环境的扰动抗性 |
6.7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7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 |
7.1 生态社区规划的微观途径剖析——公众参与的现状与未来 |
7.1.1 规划之公平与效率的困惑 |
7.1.2 社区规划的参与主体及其组织 |
7.1.2.1 社区民众 |
7.1.2.2 政府部门 |
7.1.2.3 社区支援与中间组织 |
7.1.3 当前社区参与的现状与缺陷 |
7.1.4 生态社区参与的组织机制 |
7.1.4.1 生态社区参与的组织方法 |
7.1.4.2 生态社区参与的组织关系 |
7.1.4.3 生态社区参与的分工和演化 |
7.2 生态社区规划的公众参与的方法与技术——合意达成 |
7.2.1 合意达成的推进方法 |
7.2.1.1 课题集中突破法(针对小型短期项目) |
7.2.1.2 项目过程推动法(战略性大型化长期化项目) |
7.2.1.3 社区发展规划法(通过发展目标和框架辅助合意) |
7.2.1.4 社区组织带动法(组织先导课题跟进逐渐成熟) |
7.2.2 合意达成的阶段及其工作要点 |
7.2.2.1 合意启动期 |
7.2.2.2 合意决定期 |
7.2.2.3 合意推进期 |
7.2.3 合意达成的辅助技术 |
7.2.3.1 社区工作坊——设计游戏辅助合意的达成 |
7.2.3.2 可视化模拟设计辅助合意的表达 |
7.3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
8 结语:生态不仅是一条途径,更是建设理想社区的使命召唤 |
8.1 "价值中枢"是构建生态社区规划方法的理论基础 |
8.2 "全域布阵"是落实生态社区规划途径的技术框架 |
附录1 生态社区的调查清单说明与项目索引 |
附录2 中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开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规划 |
附录3 微观生态社区规划实践:大久保地区协动复兴训练 |
附录4 |
致谢 |
(4)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 |
一、全球视野下的比较研究 |
二、比较研究架构下的造物艺术 |
三、造物艺术比较研究的选题确定 |
第二节 古罗马与汉代的可比性概述 |
一、横向维度的比较——民族性和世界格局中的位置 |
二、纵向维度的比较——文明发展的性质与阶段 |
第三节 课题的相关内容及说明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三、课题相关概念的阐释 |
第四节 课题的研究现状和论文基本结构 |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历史与现状 |
二、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一篇 造物艺术的文化成因比较 |
第一章 古罗马与汉代的文化背景 |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经济环境 |
一、各具优势的自然生态基础 |
二、差异的经济类型与对外贸易方式 |
第二节 历史进程下的社会政治结构 |
一、扩张与统一的历史进程 |
二、不同社会制度的建构 |
第三节 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 |
一、多元融合的信仰观念 |
二、世俗欢娱的风化面貌 |
第二章 古罗马与汉代的造物范式 |
第一节 造物范式的物质因素 |
一、自然环境对造物实践规范的作用 |
二、经济杠杆对造物实践规范的操纵 |
第二节 造物范式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变革因素 |
一、传统文化延续下的造物实践规范 |
二、政治进程推动中的造物实践规范 |
第三节 造物范式的精神因素 |
一、精神信仰对造物实践规范的指导 |
二、风尚习俗对造物实践规范的影响 |
第三章 古罗马和汉代的艺术意志 |
第一节 两种艺术意志的内在分歧 |
一、中西艺术意志的视知觉方式与心理需求 |
二、古罗马和汉代艺术意志的定位 |
第二节 两种艺术意志的具体形式差异 |
一、共时性的立体空间与历时性的平面空间 |
二、不同的构图关系与细节 |
第二篇 造物艺术的形态比较 |
第一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材质与工艺 |
第一节 不同技术传统的金属工艺 |
一、全面成熟与发展的金银工艺 |
二、青铜的锻打技术与铸造工艺 |
三、截然不同的冶铁之路 |
第二节 陶工艺的两种发展轨迹 |
一、陶器工艺不同趋向的转折 |
二、更迭与积累的工艺特点 |
三、釉陶技术的探索与发展 |
第三节 各居主导地位的玻璃与漆器 |
一、兴盛一时的罗马玻璃器和汉代漆器 |
二、玻璃工艺的两种系统 |
第四节 相互交流与促进的纺织工艺 |
一、不同的麻织原料与外来的棉纺技术 |
二、丝织物与毛织物的交流与传播 |
三、织造工艺的区别与相互影响 |
第五节 各取其好的玉石工艺 |
一、宝石与软玉 |
二、各擅其长的工艺技法 |
三、不同的石雕材质与工艺 |
第二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结构形态 |
第一节 观念与结构统一的空间营造 |
一、不同中心与方位的空间观念 |
二、"天圆地方"与"天地皆圆"的空间形态 |
三、空间轴线与分割布局的差异 |
四、两种建筑结构体系 |
五、"模块化"和"结构化"的空间组织变化 |
第二节 社会秩序与审美情趣相应的服饰定制 |
一、基本服饰结构的选择与演变 |
二、服饰的具体结构形态与审美 |
三、灵活与森严的服饰制度 |
四、妆饰方式的异趣 |
五、适应不同战事的甲胄结构 |
第三节 与起居空间相适应的家具结构 |
一、起居方式决定的家具结构形态 |
二、内部空间影响下的家具结构与陈设布局 |
第四节 技术功能为先的工具结构 |
一、适应不同农作方式的农具构造 |
二、便于海航与河运的船舶构造与技术 |
三、车辆构造系统的异同与创新 |
四、各自机械发明的丰富成就 |
第五节 完善的武器构造系统 |
一、军事战术方式沿革下的武器配备 |
二、不同兵器品种与性能的构造 |
第三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形制 |
第一节 饮食器具的器形 |
一、型制的传统与演变 |
二、与功能对应的平台 |
三、主体造型的基本特点 |
四、体面线脚和局部处理 |
第二节 照明器具的造型 |
一、照明技术对灯具造型的影响 |
二、灯具的器物原型与演进 |
三、灯具造型变化的规律 |
第三节 肖形器物的形态分析 |
一、肖形的丰富题材 |
二、局部具象与整体意象 |
三、生硬与自然的细节处理 |
四、活泼与沉稳的动态处理 |
第四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的纹样装饰 |
第一节 几何纹样 |
一、几何纹样的缘起 |
二、连续几何纹样的构成格式 |
三、几何纹样的象征含义与组织方式 |
第二节 典型纹饰 |
一、植物卷须纹和云气纹的渊源 |
二、莨苕卷须与云气纹的表现特征 |
三、莨苕卷须与云气纹的演化与组织 |
第三节 装饰的各式题材与母题 |
一、植物题材与母题 |
二、动物题材与母题 |
三、人物与人造物的题材母题 |
四、色彩装饰 |
第四节 装饰的主题内容与表现方式 |
一、装饰的中心主题与内容 |
二、装饰的艺术表现方式 |
第三篇 造物艺术的审美风格比较 |
第一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之特征 |
第一节 造物风格的形成 |
一、渐进形成的古罗马风格 |
二、汉代风格的彰显与确立 |
三、两种造物风格形成的本质差异 |
第二节 造物的"风格描述" |
一、材质的显性与隐性 |
二、形式差别的本质 |
三、组织结构的整体化与模件化 |
第三节 造物的"风格评价" |
一、"风格评价"的历史梳理 |
二、相似的"崇高感" |
三、"闳中肆外"与"重丽轻靡"的分析 |
第二章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之审美心理探源 |
第一节 艺术心理的审美定势 |
一、外倾与内倾的内心体验 |
二、"虚"与"实"的审美观照 |
第二节 艺术思维的内在逻辑 |
一、数理逻辑和直觉类推 |
二、细化分析与整体综合 |
第三节 艺术观念的价值取向 |
一、群体伦理与个体意志的价值观念 |
二、辩证二元与对立二元的世界观念 |
第三章 古罗马与汉代造物风格之演变 |
第一节 造物风格的演变规律 |
一、造物风格演变与历史进程相契相离 |
二、造物风格演变的动因 |
三、造物风格演变的两种方式 |
第二节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的内在演进 |
一、从西汉晚期到东汉—汉代造物风格的日臻完善 |
二、从弗拉维王朝到安东尼时代—古罗马造物风格的极情尽致 |
三、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内在演进的异同 |
第三节 古罗马和汉代造物风格的变迁演化 |
一、风格演化的内因 |
二、风格演化的外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城市森林福利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 |
2.1 青岛市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与地质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土壤 |
2.2 青岛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1 历史沿革 |
2.2.2 人口 |
2.2.3 经济 |
2.2.4 城市居民福利状况 |
2.3 青岛城市森林建设情况 |
2.3.1 总体布局 |
2.3.2 规模与结构 |
2.3.3 主要造林树种 |
第三章 城市森林福利效益的理论基础与评价方法 |
3.1 福利及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
3.1.1 福利的定义 |
3.1.2 福利制度及分类 |
3.1.3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
3.2 福利的评价标准 |
3.2.1 国民收入标准 |
3.2.2 财富分配标准 |
3.2.3 补偿效用标准 |
3.2.4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标准 |
3.2.5 居民生活水平标准 |
3.3 评价城市居民福利的主要指标 |
3.4 城市森林福利的内涵 |
3.4.1 城市森林福利的概念及其理论根据 |
3.4.2 城市森林功能体系 |
3.4.3 城市森林价值与福利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森林的住房福利效益研究 |
4.1 城市森林影响住房的机制 |
4.2 城市森林影响住房效益的评价方法 |
4.2.1 国外城市森林对房价影响的研究方法 |
4.2.2 城市森林房价影响模型 |
4.2.3 城市森林影响房价的福利效益评价方法 |
4.3 青岛市森林对住房价格及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 |
4.3.1 青岛市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
4.3.2 森林作为内部变量的促进房产增值作用 |
4.3.3 森林作为外部变量的促进房产增值作用 |
4.3.4 森林住房影响的福利效益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森林的健康福利效益研究 |
5.1 城市森林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方式 |
5.1.1 沉降空气污染物,避免疾病发生 |
5.1.2 减少噪声 |
5.1.3 减少紫外线照射 |
5.1.4 释放氧气 |
5.1.5 释放负离子、萜烯类物质 |
5.1.6 调节温湿度 |
5.1.7 改善水质 |
5.1.8 提供美丽的景观,促进心理健康 |
5.1.9 提供锻炼休闲场所 |
5.2 城市森林健康福利效益的评价 |
5.2.1 健康效益评价的方法 |
5.2.2 城市森林减少空气污染物的评价方法 |
5.2.3 森林休闲运动的健康效益评价 |
5.3 青岛市森林健康福利效益评价 |
5.3.1 青岛森林减少空气污染的生态效应 |
5.3.2 青岛森林减少空气污染的健康效益评价 |
5.3.3 提供锻炼场所的价值评价 |
第六章 城市森林的文化福利效益研究 |
6.1 城市森林影响居民文化生活的途径 |
6.1.1 城市森林促进居民的休闲娱乐文化 |
6.1.2 城市森林的传统文化载体作用 |
6.1.3 城市森林的教育功能 |
6.1.4 城市森林的提供科学研究载体 |
6.1.5 城市森林促进社会和谐 |
6.2 城市森林文化福利效益的评价方法 |
6.2.1 游憩娱乐价值评价方法 |
6.2.2 促进文化保存价值评价 |
6.2.3 促进教育的效益计量方法 |
6.2.4 促进科研的效益评价方法 |
6.2.5 促进社会和谐效益评价方法 |
6.3 青岛市森林社会文化的福利效益分析 |
6.3.1 休闲娱乐价值 |
6.3.2 文化保存价值 |
6.3.3 青岛市林业教育效益 |
6.3.4 青岛市林业科技效益 |
6.3.5 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 |
6.4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GE 模型的城市森林对居民收入、就业的福利效益研究 |
7.1 城市森林影响收入和就业的复杂性 |
7.1.1 增加产值与减少产值的矛盾 |
7.1.2 增加就业与减少就业的矛盾 |
7.1.3 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的矛盾 |
7.2 CGE 模型简介 |
7.2.1 CGE 模型的产生与发展 |
7.2.2 CGE 模型的基本结构和计算方法 |
7.2.3 CGE 模型在林业中的应用 |
7.3 青岛市森林福利效益分析CGE 模型的构建 |
7.3.1 构建模型的基本思路 |
7.3.2 模型结构 |
7.3.3 模型的求解过程 |
7.4 青岛市森林对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分析 |
7.4.1 参数估计与校准 |
7.4.2 森林对国民收入和就业影响的情景模拟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城市森林综合福利效益分析的福利指数测度 |
8.1 国内外福利评价指数的研究 |
8.2 城市居民福利指数的构建 |
8.2.1 构建目的与原则 |
8.2.2 指标的选取 |
8.2.3 城市森林用于测度居民福利的可行性 |
8.2.4 构建方法 |
8.3 青岛市居民福利指数分析 |
8.3.1 青岛市福利指数计算 |
8.3.2 青岛市福利指数在全国的地位 |
8.3.3 青岛市居民福利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8.4 森林总量对福利指数的影响分析 |
8.4.1 森林面积的变化对福利指数的影响 |
8.4.2 城市森林福利指数 |
8.5 林业政策对福利指数的影响分析 |
8.5.1 税收的影响 |
8.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影响 |
8.5.3 产权制度的影响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9.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9.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科研报告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灾害的含义和类型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 |
1.4 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与主要结果 |
1.5 关于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灾变与耗散结构理论 |
2.1 灾变系统耗散结构与非线性系统科学的复杂性概述 |
2.2 复杂开放系统的耗散特征 |
2.3 耗散系统的非平衡热力学理论 |
2.4 现代非线性理论基础 |
2.5 工程结构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推导工具 |
2.6 耗散结构系统的动力学灾变特征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协同学理论基础 |
3.1 协同学的基本理论 |
3.1.1 协同学的基本概念 |
3.1.2 一些典型系统的协同学数学描述 |
3.2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特性 |
3.3 灾害自组织的幂分布律 |
3.4 灾变过程的随机扩散特征 |
3.5 灾害系统演化的沙堆动力学模型 |
3.6 工程系统灾变的自组织理论应用 |
3.7 岩石—岩体工程系统灾变的协同、分岔分析应用 |
3.8 电力系统大停电事故的协同学分析与预测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系统灾变行为的突变论特征 |
4.1 突变论的基本概念 |
4.2 突变论理论基础与基本分析方法 |
4.3 事故和灾害的突变论预测与评价 |
4.4 突变理论在岩土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5 突变理论在采矿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6 突变理论在水利工程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4.7 降雨裂缝渗透影响下山体边坡失稳灾变分析 |
4.8 灾变分析的燕尾型突变动力学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灾变行为的模糊理论描述 |
5.1 模糊数学基础 |
5.2 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 |
5.3 灾变问题的模糊分析及隶属度函数 |
5.4 灾变特征的模糊识别评价 |
5.5 灾变状态的模糊综合分析与评定 |
5.6 灾变信息熵的模糊性 |
5.7 基于模糊马尔可夫链状原理的灾害预测 |
5.8 工程系统灾变的多理论综合模糊分析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系统生态环境灾变的链式的理论 |
6.1 自然灾害链式的理论体系 |
6.2 灾害链式结构的数学关系与模型分析 |
6.3 自然灾害链断链减灾模式分析 |
6.4 自然灾害链式理论的工程分析算例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系统灾变的灰色预测 |
7.1 灰色分析的基本数学原理 |
7.2 灾害的灰预测 |
7.3 灰色预测理论的应用 |
7.4 灰色理论与其它理论的结合应用 |
7.5 灰色多维评估理论与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系统灾变特征的信息熵表示 |
8.1 熵的概念与基础 |
8.2 各种熵间的关系与应用 |
8.3 最大熵原理及其在灾害分析中的应用 |
8.4 工程结构分析中灾变信息熵应用 |
8.5 灾变信息熵的非确定性描述 |
8.6 信息熵在系统安全、风险、灾变分析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灾变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综合分析 |
9.1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混沌分析 |
9.2 混沌的的识别与预测 |
9.3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相空间重构技术与应用 |
9.4 基于机理模型的工程灾变综合分析 |
9.5 工程灾变问题中的综合分析方法与模型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国内外进展 |
1.2 江河源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3 江河源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江河源区的自然资源特征 |
2.1 江河源区气候特征 |
2.2 江河源区地貌特征 |
2.3 江河源区土壤特征 |
2.4 江河源区水资源特征 |
2.5 江河源区植被特征 |
2.6 江河源区动物资源特征 |
2.7 江河源区农牧业特征 |
2.8 江河源区旅游资源特征 |
2.9 江河源区人类行为特征 |
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理论 |
3.1 生态环境问题及发展阶段 |
3.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原理与方法 |
3.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 |
3.4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 |
第四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
4.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 |
4.2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现状 |
4.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
4.4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筛选 |
第五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5.1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分类评价 |
5.2 江河源区土地利用评价 |
5.3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六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6.1 生态足迹分析法 |
6.2 生态足迹的计算 |
6.3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计算 |
6.4 江河源区生态足迹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七章 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恢复途径 |
7.1 生态恢复概述 |
7.2 江河源区生态恢复的途径 |
第八章 结果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背景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思路 |
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研究及其必要性 |
1.2 全球生态退化形势严峻,促进了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与管理的研究 |
1.3 中国是草地资源大国,应加强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管理策略研究 |
1.4 生态退化形势严峻迫切需要对生态系统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
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1 了解价值形成的过程与机理,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
2.2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将促使人们商品观念的转变 |
2.3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生态资源价格 |
2.4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可促进将环境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2.5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是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
2.6 促进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投资 |
2.7 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源价格体系 |
2.8 进一步提高草地生态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效益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本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作用及其价值研究进展综述 |
1 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与作用研究进展 |
1.1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作用 |
1.2 草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生态系统价值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及其发展 |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类型 |
2.3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 |
2.4 草地生态系统价值研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范式、方法及模型研究进展 |
1 自然生态资本及其服务功能价值研究范式与方法研究进展 |
1.1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范式 |
1.2 主要价值评估方法 |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与模型综述 |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 |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模型进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草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能值评估框架研究 |
1 目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框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价值评估的理论尚处在探索过程中,未将其纳入投资分析与决策过程 |
1.2 分类复杂,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定价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
2 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框架及其有机构成 |
2.1 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 |
2.2 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功能 |
2.3 草地生态系统的社会功能 |
3 草地生态资产及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综合计算方法 |
3.1 能量、能值与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关系 |
3.2 能值分析的步骤 |
3.3 草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及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评估表 |
第五章 锡林郭勒羊草样方草地生态资产及功能价值的能值评估 |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1.1 样地区位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基本资料来源、计算过程及研究结果 |
2.1 基本资料及能量计算公式的说明 |
2.2 草地生态系统的驱动力、环境服务功能及其生态资产 |
2.3 锡林郭勒羊草草地生态系统的替代价值 |
2.3 锡林郭勒羊草样地生态系统价值的综合估算 |
3 小结 |
3.1 能值与草地生态系统的宏观经济价值 |
3.2 替代价值评估 |
3.3 能值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及应用前景 |
第六章 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层生物量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动态模拟 |
1 锡林郭勒盟区位概况及草地的自然条件 |
1.1 地形地貌 |
1.2 气候特征 |
1.3 土壤资源 |
1.4 水资源 |
2 草地资源的特征与生态系统主要类型价值评估 |
2.1 草地类型组合、面积及主要生态功能指标 |
2.2 主要生态资产及服务功能评估方程 |
2.3 主要生态资产及重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 |
2.4 评估结论 |
3 主要生态资产及其服务功能价值的动态模拟 |
3.1 生物量的累积、固定CO_2、放出O_2及向环境提供有机物的动态模拟 |
3.2 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资产及主要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变化 |
3.3 生态系统主要价值动态模拟结果分析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展望与建议 |
1 结论与讨论 |
1.1 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显着的生态经济价值 |
1.2 提出了草地植被层的生态经济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的新框架 |
1.3 能值理论为生态与经济的整合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2 研究及应用前景展望 |
2.1 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基础理论研究前景展望 |
2.2 草地生态系统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
2.3 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波动的影响研究 |
2.4 评价方法 |
2.5 应用研究 |
3 加强草地生态资产保护、利用和建设,促进锡林郭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完善的建议 |
3.1 以草地生态系统的理论为指导,加强草地资源的管理,确保草地生态资产增值 |
3.2 普及和推广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使生态资产的服务功能得到合理发挥 |
3.3 大力建设人工草地,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
3.4 加强贮草基地建设,完善贮草体系 |
3.5 不断改善草地的供水状况 |
3.6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增加投入,不断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服务功能 |
3.7 加强生产过程的综合配套服务,使生态资产增值与服务功能发挥程度相协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科学目标 |
4 研究内容 |
4.1 生态承载力的基本理论研究 |
4.1.1 生态承载力概念的辨识和规范 |
4.1.2 生态承载力的本质与形成机制 |
4.1.3 生态承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
4.2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4.2.1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2.2 生态承载力水平的估算 |
4.2.3 生态荷载状况评价方法研究 |
4.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
4.3.1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基本状况分析 |
4.3.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3.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
4.4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合理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 |
6 项目支撑 |
7 研究成果和主要结论 |
第一章 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1 承载力概念的发展与生态承载力概念的提出 |
1.2 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1.1 局部稳定性、多重稳定状态和生态替代状态的研究 |
1.2.1.2 生态不连续性和生态阈值的研究 |
1.2.1.3 生态承载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
1.2.2 国内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研究进展 |
1.2.4 当前生态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前景展望 |
第二章 生态承载力及其评价方法探讨 |
2.1 生态承载力概念辨析 |
2.1.1 生态承载力的定义 |
2.2.2 生态承载力与其他承载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2.2 生态承载力的内涵和机制 |
2.2.1 生态稳定性及其形成机制 |
2.2.2 干扰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2.2.2.1 干扰的定义 |
2.2.2.2 干扰的类型 |
2.2.2.3 干扰的尺度 |
2.2.2.4 人类活动干扰的特点 |
2.2.3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阈值 |
2.2.3.1 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
2.2.3.2 生境破碎化 |
2.2.3.3 渗透理论 |
2.3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 |
2.3.1 现有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
2.3.2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
2.3.3 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
2.3.3.1 区域生态现状调查 |
2.3.3.2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干扰的分析 |
2.3.3.3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3.4 生态承载力估算 |
2.3.3.5 生态荷载评价 |
2.3.3.6 对策分析 |
2.3.4 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2.3.4.1 功能性 |
2.3.4.2 干扰性 |
2.3.4.3 阈值性 |
2.3.4.4 层次性 |
2.3.4.5 区域性 |
2.3.5 生态承载力估算 |
2.3.5.1 生态阈值的确定要考虑特定的生产条件和物质生活水平 |
2.3.5.2 生态阈值的确定要考虑不同的环境质量标准 |
2.3.5.3 生态阈值的确定要考虑生态要素的不同生态功能 |
2.3.6 生态荷载评价 |
2.3.6.1 层次分析法 |
2.3.6.2 模糊模式识别 |
第三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
3.1 生态系统类型、结构特征、功能和演替规律 |
3.1.1 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
3.1.2 生态系统结构特征 |
3.1.3 主要生态功能和价值 |
3.1.4 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 |
3.2 主要人类活动及其生态效应 |
3.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效应 |
3.2.2 森林资源开发及其生态效应 |
3.2.3 放牧活动及其生态效应 |
3.2.4 农业开发及其生态效应 |
3.2.5 人类活动的综合效应 |
第四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与承载力估算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
4.1.2 评价指标说明 |
4.2 基础数据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遥感信息的提取 |
4.2.3 地形信息的提取 |
4.2.4 数据分类和分级系统 |
4.2.5 主要景观类型空间的分布特征 |
4.2.5.1 主要景观类型及其比例 |
4.2.5.2 海拔高度对景观空间分布的影响 |
4.2.6 景观的动态变化 |
4.3 森林子系生态承载力估算 |
4.3.1 森林覆盖率阈值 |
4.3.2 林分平均郁闭度阈值 |
4.3.3 林木年平均净生长率阂值 |
4.4 草地子系统生态承载力估算 |
4.4.1 放牧超载率阈值 |
4.4.2 草地平均盖度阈值 |
4.4.3 优良牧草比例阈值 |
4.5 耕地子系统生态承载力估算 |
4.5.1 耕地压力指数阈值 |
4.5.2 耕地开垦强度阈值 |
4.5.3 ≥15°陡坡耕地面积比率阈值 |
第五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荷载评价 |
5.1 生态荷载评价标准 |
5.2 生态荷载综合评价模型 |
5.3 评价指标特征值的估算 |
5.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5 子系统生态荷载状况评价 |
5.5.1 确定每个子系统评价标准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
5.5.2 确定每个子系统的相对隶属度向量 |
5.5.3 确定每个子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 |
5.5.4 确定每个子系统对各个模糊评价级别的相对隶属度 |
5.5.5 确定子系统的生态荷载等级 |
5.6 生态荷载总体状况评价 |
5.7 生态荷载空间分布状况评价 |
5.7.1 确定各个评价单元每个评价指标的特征值 |
5.7.2 确定各评价单元每个子系统的相对隶属度矩阵 |
5.7.3 确定各评价单元每个子系统的生态荷载等级 |
5.7.4 各评价单元生态荷载总体状况评价 |
5.7.5 绘制生态荷载空间分布图 |
5.8 评价结果分析 |
5.8.1 子系统生态荷载评价结果分析 |
5.8.2 生态荷载空间格局分析 |
第六章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恢复对策 |
6.1 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本原则 |
6.1.1 充分考虑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单元的完整性和相互依存性。 |
6.1.2 以水为中心进行土地合理利用配置 |
6.1.3 重视生态协调规律,各方面全面发展 |
6.1.4 利用与保护并重 |
6.2 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
6.2.1 技术手段 |
6.2.2 法律政策保障 |
6.3 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
6.3.1 以草定畜,确保放牧强度不超过草地生态系统的承载力 |
6.3.2 大力种植优良牧草,突破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 |
6.3.3 发展季节畜牧业,缩短畜产品生产周期 |
6.3.4 加强草场管理和保护 |
6.4 农田生态系统的优化 |
6.4.1 提高农田单位面积产量 |
6.4.2 提高保灌程度 |
6.4.3 搞好平田整地 |
6.4.4 大力种植绿肥 |
第七章 结论和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关于生态承载力评价理论 |
7.1.2 关于祁连山生态系统状况 |
7.1.3 关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7.1.4 关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 |
7.1.5 关于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恢复对策 |
7.2 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和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10)间伐对黑松海岸林风害的影响─基于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Introduction1 |
Materials and methods |
Site description |
Studied forest |
Thinning treatment |
Collection of wind dat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stratification porosity (OSP) |
Inventory of wind damage |
Data analysis |
Results |
Estimation of risk of wind damage |
Wind damage (canopy damage) |
Discussion |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
四、海岸林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滨海旅游公路设计体系研究[D]. 陆旭东.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7)
- [2]建筑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D]. 钟予.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3]城市生态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杉. 浙江大学, 2010(09)
- [4]古罗马与汉代造物艺术比较研究[D]. 朱文涛. 苏州大学, 2010(11)
- [5]城市森林福利效益评价研究 ——以青岛市为例[D]. 张德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12)
- [6]灾害系统与灾变动力学研究方法探索[D]. 王沙燚. 浙江大学, 2008(08)
- [7]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任广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8]草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及其动态模拟[D]. 于遵波.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 刘庄.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4)
- [10]间伐对黑松海岸林风害的影响─基于风害危险率评价的理论推导(英文)[J]. 朱教君,李凤芹.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