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件敦煌文物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冬[1](2012)在《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是以研究战国、秦以降典籍所载古代史书书署制度文献为经,尝试以20世纪以来考古发掘简牍书迹实物的整体作为主体考察材料,主要从①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②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③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④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⑤20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⑥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⑦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⑧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与其书署形制的特点,⑨周代外史(大学)“掌达书名于四方”的“谕书名”教育,同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之间的关系,⑩书署课吏制度中“兼会杂体”与“正文字”对书法史五体并存的影响。等10个方面来探讨和论述:简牍书署制度的存在状况以及对早期中国字体的演变与书法史以及魏晋以降书法“名家流派时代”的决定性意义为主要目的。
朱晓峰[2](2016)在《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的展开与交叉,即莫高窟唐代石窟和石窟壁画中的音乐图像,为此文章采用上篇和下篇并置的结构对本课题加以渐次推进,结合石窟壁画的普遍特征和音乐图像的自身规律,将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的方式作为贯穿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上篇首先对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的基本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对音乐图像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如石窟中的位置,音乐图像的界定以及乐伎和乐器图像的分类加以说明,并重点关注了经变画音乐图像的分类,表现形式和功能。其次,整理和收集敦煌画稿和敦煌文书中涉及音乐的内容,完成了对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来源和真实性的讨论,并且对敦煌地区音乐文化进行相关的考证和推测,如音乐机构的运行,音乐从业人员的实践,音乐活动的开展以及敦煌乐谱、舞谱和音乐教材的传播。下篇选择唐代莫高窟不同时期具代表性的壁画音乐图像所在石窟,如初唐第220窟,盛唐第172窟,中唐第112窟和晚唐第156窟。调查和统计上述洞窟出现的各类音乐图像,以石窟整体结构作为基础,对佛龛,四壁和窟顶出现的音乐图像进行分类研究。描述与考证不鼓自鸣乐器和各类乐伎演奏乐器的形制,材质,固定方式和演奏方式,并与文献记载中的唐代乐器进行对比,为唐代乐器史研究提供部分从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中得出的新材料和新观点。纵向对比唐代四个时期菩萨伎乐乐队在编制和乐器组合中表现的不同特点,并梳理唐代壁画乐队用乐的基本特征,此特征与唐代现实乐队用乐是相一致的,再次证明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对唐代音乐史的真实反映。另外,以经变画作为主体,分析不同音乐图像在经变画中所具有的佛教功能,完成壁画音乐图像现实和宗教两个方面的研究。事实证明,壁画音乐图像作为石窟不可分割的部分,其内在本质和外在规律与石窟功能是协调一致的,只有从石窟这个整体出发,系统地发掘和掌握音乐图像具有的特点,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与其他类音乐图像和文字记载相互融汇,真正发挥壁画音乐图像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新春[3](2012)在《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西北科学考查团(简称“西北科学考查团”)是在1927年由中国学术团体协会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合作组建的学术考察团体。它是近现代第一个由中国人主持的西北科学考察团体,成员包括了中国、瑞典、德国、丹麦等国的学者,考察时间长达8年,考察地域包括了中国北方、西北、中部的十二个省份,考察内容涵盖了地理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学、古植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脊椎动物学、考古学、民族学、气象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本文以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果进行专题研究,力图全面、系统、细致地总结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地区的田野考古和研究成果,探讨其在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以此为目的,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组建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考古方面是中国学术界与斯文·赫定争议的核心,分析中国学者和斯文·赫定在考古学方面的态度和作为。第二章全面论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工作。本文首次将非考古专业学者的考古活动纳入了研究范畴,展现了西北科学考查团田野考古的完整面貌,促进了人们对近现代中国西北考古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第三章以调查搜集品的流散和保存为核心,首先梳理整个西北科学考查团的搜集品的运输情况,弄清考古搜集品的内容和运输过程,然后对斯文·赫定借出考古搜集品的规定、流程等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最后细致调查、梳理了考古搜集品的存放地点、损失情况、流散情况和最后的保存地。第四章概述了中国和瑞典的考古研究著述,主要论述西北科学考查团所获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状况,并在细节方面进行了考证。第五章论述了瑞典学者的考古研究情况,以期展现瑞典关于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成果之全貌,并对这部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述。第六章对西北科学考查团的两位专门的考古学者贝格曼与黄文弼进行专题研究,系统总结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价值,并从学术背景、考察目的、考察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二人的考古和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东西方视野下的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异同,并对他们在现代中国西北考古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探讨。第七章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述,分析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对中外学术发展的影响,从而对其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中的地位有一准确的定位。
汪若青[4](2020)在《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文中研究说明武则天为父母做功德所抄的《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是唐代官写佛经的典范,赖敦煌遗书得以保存。每部经卷分作经序、经文和题记三个部分。武氏所撰《金刚经序》《妙法莲华经序》抄冠于每部佛经卷首,序文结构严整,融汇了赞颂经文与发愿祈福两种文体。所抄两部佛经的版本取鸠摩罗什译本,经文与《大正藏》本之间存在异文。各卷尾题后书列题记,依次记录该卷的抄写时间、抄经书手、用纸张数、装潢匠人、校经僧俗、详阅大德、写经判官、写经使等信息。这次抄经活动缘起于武后母亲杨氏夫人辞世,约始于咸亨二年(671),止于仪凤二年(677)。所调抄经、校经书手来自门下省、秘书省、弘文馆及东宫左春坊等中央官署,所征用校经僧众主要来自长安各皇家寺院,书手们固定且长期服役,僧众们在整个写经活动的前、中期与书手合作紧密。每卷经文抄、校工作基本由两人以上负责。抄经任务的分配上,每部经文均由一人独立负责抄写,单人效率约一天一部《金刚经》、一至两天一卷《妙法莲华经》。校经任务的分配上,每卷经文的校读工作由多人校一卷逐渐演变为单人校一卷,书手多校《金刚经》,僧众仅校《妙法莲华经》。参与详阅经卷的高僧大德基本固定,他们与皇室渊源深重,是高宗至武周年间长安佛教界的主干。此外,中央官署选派一使一判官监护,写经使代表皇室监管写经活动,具体事务则由判官负责。题记中所展现的抄经活动严谨运作的画面,与实际可能并不相符。各卷经文中都有比例不小的主观错谬,大部分经卷中没有校改痕迹,装潢手也有失误,说明实际的执行过程并不严格。尽管这次抄经活动被视作唐代皇家写经功德活动的一个缩影,其规范的经序内容与题记格式表明,这也只是一次日常的皇室佛教活动。
闫章虎[5](2019)在《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出发,对唐代书法史进行深入考察,旨在揭示唐代书法史与政治制度相关的那一层面。基于这种观察视角,本文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讨论。根据论述主题,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揭示了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并考察唐代国家典仪中的书法因素,分析书法活动及相关书迹背后的政治意涵,解读它们在处理政治关系、维护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第二部分,论文从文书行政的角度出发,思考唐代铨选制度中为何会设置“楷法遒美”及“工书”这两个关于书法的标准,探究“楷法遒美”与“工书”的具体内涵并梳理它们和唐代书法史的关系。基于以上讨论,这一部分还对“书判拔萃科”中“书判”的具体所指进行了考证。论文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凭借书法技艺为皇室服务的翰林书待诏,对这一群体的性质、供职模式、工作内容、选拔方式、仕途、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结合传世及新出石刻资料,考察唐代宫廷书法对翰林书待诏书法的影响,以及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第四部分关注的则是在行政及文馆机构中供职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等群体,揭示他们在当时整体制度框架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所承担的不同职能。并结合敦煌文献及吐鲁番文书,从职能的角度出发,对他们的书法特征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研究的是唐代的“书法教育制度”,这一部分的目的不是对相关制度进行全面介绍,而是重在分析这些“书法教育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唐代书法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除侍书之外,书学、弘文馆等机构在唐代书法史上所起的作用明显被夸大了。
俄玉楠[6](2014)在《甘肃省博物馆藏北朝石刻造像研究》文中认为甘肃省博物馆以丝绸之路文物藏品众多而著称,在收藏丰富的佛教艺术品中,北朝与唐朝文物最为引人注目。甘肃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即为东西文化交汇之地,故这里发现的北朝石刻造像富蕴外来风格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特点,成为甘肃北朝石刻之显著特征。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刻艺术品全面、集中、生动地展示出甘肃北朝时期,石刻艺术的发展轨迹与高度,为我们勾勒出甘肃北朝石刻艺术风格的演变脉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造像背后蕴涵的社会情况和宗教信仰以及东西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毋庸置疑,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北朝石刻造像,在全省及至全国范围来看,都堪称精品,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文物至今大多都未公刊。甘肃北朝石刻与陕西、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带同期造像对比来看,最为鲜明的区别是甘肃石刻由始至终存在的外来造像因素。甘肃北朝石刻不仅仅收到陕西“长安样式”影响,从十六国伊始就存于石刻造像之上西域和印度的造像元素,在甘肃西魏至北周时期的石刻造像上依然存在,而返观中原地带的北朝后期造像,不断地汉化演进,最终形成一个成熟的、中国化的造像语言体系,外来元素近乎消弭。从甘肃省博物馆所馆收藏的北朝石刻地域分布上看,北魏造像都出自平凉地区,北朝后期西魏至北周时期,基本以天水一带造像为主。甘肃全境内留存之北朝石刻分布亦存在同样规律:平凉、庆阳一带留存的北朝石刻多以北魏造像为主,而天水秦安、张家川一带的留存多以北朝后期石刻造像居多。这一现象充分揭示出甘肃北朝时期,石刻造像制作雕造中心的迁移和演变脉络。甘肃北朝石刻造像风格的演变脉络也与石刻造像的地域分布规律有着紧密的联系。北魏早期造像接收新疆、河西早期石窟寺艺术风格影响,与河西一带留存的北凉石塔风格特征有所关联;北魏中期,因甘肃陇东与陕西的地缘关系,石刻造像更多地吸收“长安模式”影响,陇东地区也成为甘肃北魏时期石刻造像制作雕造的中心区域,现今留存大部分北魏石刻均出于此地域;西魏时期是甘肃北朝石刻艺术剧烈变革和承前启后时期,与之对应,石刻造像的制作雕造中心也由陇东向天水一带转移,并形成了甘肃地域内的两种造像模式,其中天水古秦州一带创造的第二种西魏模式对甘肃北周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北周时期是甘肃北朝石刻在风格上的统一时期,甘肃地域独有的造像语言体系已趋丰富成熟,与石窟寺艺术交相辉映,并开启隋唐佛教石刻艺术之端倪。整体观察甘肃北朝石刻造像艺术,从始至终具有着浓郁的、独特的地域特质,从而与中原同期石刻艺术产生鲜明的区别。这些差异无论是在佛教思想信仰、表现题材、风格样式、造像背后的供养人情况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有所反映,这正是甘肃北朝石刻的珍贵价值所在。甘肃北朝石刻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钊[7](2015)在《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選擇的研究封象是漢代简牘中所見的各種官文書,這袒的官文害概念取狭羲,即指通用公文。從内容上講包括韶害、臣民上奏文害、中央官府下行公文、地方罩政機構間通行公文、兼有官文書和通行證性質的傅信等。另外一些與官文害有密切聯的筒牘材料,例如官文書的傅遞說缘、封榆及告地書等也附入我们的考察範圍。文中所涉及的简牘材料,以河西地匾居延、敦煌等地所出土的居延新舊筒、额濟纳漢简、肩水金關漢简、敦煌漢筒等材料中的官文害筒牘為主;也包括湖南、湖北等地所出土的張家山、東牌樓、五一廣埸等批次的漢筒中有關官文害的部分。本文将漢简中所見的官文害分為中央和地方官文害雨大類,在每大類下再根據筒牘文害的具體特徵细分為若干層次的小類。然後在盡量全面吸收既往成果的基磁上,封每一類中的筒牘官文害造行比较全面的考述,包括释文的校訂、疑鞋語祠的考證、史事的考論和文害形成、结構與傅遞方面的阐述等。在每大颊之後,還封該類中较為普遍的問题加以集中封論。因為該選题所牵涉的简牘範圍较廣,數量较大,既往研究的積累也很厚重。故我们在本研究陪段祗完成了全部规劃當中的“序章”、“中央官文害研究”,以及“相關問题研究”部分和幾種附錄,封前人畴賢的疏失也有補正之處。“地方官文書”研究部分尚未完成,故暂存目,祗以完成的部分申請答辩。本文分為序章和上中下三编。序章包括封官文害相阴概念的辨析、主要研究封象以及封漢简官文害研究史的概述,是封漢简官文害研究的整髓把握,其中研究史概述部分较详细,以期全面總结梳理既往成就。上编是封漢简所見中央文害研究,共分為四章。前三章是封各類中央文書筒的輯錄與考述,共分為時效性韶害、非時效性韶書、其他中央文害三種類比,每颊一章。第四章是封各類漢简中央文書格式的總结和封其中一些普遍性問题集中式的總结研究。中编計劃依照上编的體例,封漢简所見的各颊地方官文書造行分類考述,凝分為五章,五至八章分別封下行文書、上行及平行文害、傅信及其他相關筒牘造行分類考述。第九章凝封地方文書筒的格式加以總结,並集中討論文書正本副本、文書裂作與簽署、文害内容與形制等相關問题。该编因未完成,故文中暂存目。下编包括第十章“相關專题研究”和附錄部分。相關專题研究是我们在研讀漢简官文害遇程中根據心得髓舍所撰寫的讀書筆記。附缘部分目前包括本論文所引述的官文害例简的编號與页碼索引,近百年漢简官文害研究目缘以及河西漢塞遗址圖說三部分。在以後的研究中,将依據寅隙情況加以補充。
曾柏亮[8](2018)在《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良贱身份资料整理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中古时期身份制的特点,是在社会统治层面产生了士庶贵贱之隔,在社会基本民众层面出现了良贱之分。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良贱身份资料,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全面梳理敦煌吐鲁番文献的基础之上,论文对其中的良贱身份资料整理分类加以介绍,并论述了奴婢资料的价值和探析净土寺恩子的身份。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涉及奴婢、部曲的敦煌汉文文书中约有一百五十余件,可分为契约类、籍帐类、政书类、生活类、文学作品类等五类;与奴婢、部曲相关的吐鲁番文书约有一百余件,可分为契约类、籍帐类、政书类、生活类等四类。与寺院奴婢、厮儿、净人、使人、家人相关的资料,敦煌文书共有九件,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出土文书有十三件。敦煌寺户、常住百姓相关文书共四十一件,可分为三类:契约类、牒状类、会计类。此外,敦煌文献中寺院牧羊人、园子、恩子等相关资料,并探析了敦煌寺院牧羊人的身份。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奴婢资料对相关研究具备多方面的价值,集中反映了寺院净人与奴婢地位、敦煌僧尼畜养奴婢、奴婢身份、奴婢役使、奴婢生活状况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净土寺恩子并非人名,而是寺奴婢厮儿的集体称谓,是唐宋时期佛教报恩思想在敦煌民间深入影响的结果。
田梓榆[9](2018)在《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用香历史悠久,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性格和情感精神的体现,作为传达中国香文化物质文明重要载体的香具,依香而生,香与器具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行演进,是一笔亟待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扬的珍贵财富。它们历经了数千多年朝代更迭的演变,是中国千年物质文化的凝结,从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使用香具背后的社会生活、经济情况、制作工艺、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历史变迁。早在上古时代,先民们就开始焚烧芳香类植物,室内焚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用香目的以清洁、抑菌、驱虫等功能性为主。两汉时期,熏香风气由贵族阶层向普通平民逐渐衍生,出现了炉身较浅、熏燃草本植物的豆式炉。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启,中土与西域国家之间发生了贸易往来,外域的树脂类香料开始进入中国。相应地,香具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能够在炉身内堆起香灰,放上树脂类的香料并以炭火熏燃的博山炉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显现,佛教元素逐渐出现在的香具的制作上。隋唐时期,因外域文化的浸染融合和佛教的愈加兴盛,作为礼佛的重要活动的焚香,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供佛时使用异域风格的香具也随佛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因其开放、包容、富足的社会背景,香具的制作也极尽奢华、富丽,尤其流行富于异域风格的金属香具。宋代的崇文氛围使富有学问和教养的文人们成为政治与文化的精英阶层,他们的审美引领风尚,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尺,形成了符合文人美学趣味的宋代香具体系。北宋金石考古学兴起后,商周青铜器被文人们首先作为香具使用。由于宋代制瓷业的发达,南宋时,更是流行使用以瓷质仿青铜器造型的香具。随着商品经济的兴旺和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用香的群体也由文人阶层扩大到寻常的巷陌百姓,市民情趣香具的大量出现是宋代香具发展的另一个方向。明清的香事活动继承了宋元以来市井香的繁盛,仍旧以世俗间情调为主,精神层面的追求变得模糊,焚香深入民间,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本文选取建国以来考古发掘出土并具有香文化演进变化重要历史节点的代表性香具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其他相关图像,并通过实验考古学的方法模拟并制作所讨论的典型香具的模型,设计各类科学实验,并对实验室数据进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从而得到对选取的典型香具制作成因、使用方法、使用原理更加科学、直观和理性的判断。找到隐藏在这些香具下的文化内涵、时代气息以及中国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为了解和解释中国古代文明提供更多的切入点和窗口。
王晰[10](2015)在《甘肃考古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伏羲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大神,在我国有着十分广泛的信仰基础,伏羲女娲信仰是中国农耕时代的产物。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全国各地出土了大量的伏羲女娲图像,为我们研究伏羲女娲信仰与华夏文明传播提供重要资料。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根据现有资料,甘肃境内伏绘有羲女娲图像的考古遗存共计29件,其中,壁画3幅,画像砖8块,棺板画11幅,灰陶盆1个,造像6尊,分布在今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天水地区。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表明,人首蛇身、日月、规矩为伏羲女娲图像的基本构图要素,各区域间存在细微差异。甘肃伏羲女娲图像分为对立型、交尾型、坐立型三种。甘肃地区的伏羲女娲信仰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今,伏羲女娲二神经历了各自独立、对偶、相对独立的三个发展阶段。伏羲女娲图像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经先秦时期发轫,人首蛇身的形象稳定出现于汉代中原地区的墓葬绘画艺术中。魏晋时期,甘肃河西魏晋墓发现了大量的伏羲女娲图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现实生活与思想观念。甘肃魏晋时期的伏羲女娲图像构图受汉代中原地区影响,在与本地少数民族的不断交融后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隋唐之际,伏羲女娲图像经河西走廊传播至新疆地区,伏羲女娲信仰继续流布。宋元以降,伏羲女娲图像开始衰落,逐渐在墓葬绘画中消失,随着全国通祀三皇,各地兴建伏羲庙,伏羲女娲开始以完全人形固定出现在庙宇祠堂中。甘肃天水地区保存了全国规模最大伏羲庙、女娲祠,祭祀伏羲女娲也成为人们寻根问祖,祈求平安的重要活动之一。甘肃地区的伏羲女娲遗存丰富、特色鲜明、时代延续久远,是伏羲女娲信仰流布的重要地区,这些文化遗产从华夏文明起源之始一直绵延不绝,是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
二、两件敦煌文物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件敦煌文物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状况概述 |
1.2 本研究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 |
第二章 用简用牍及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综述 |
2.1 简、牍的源流及简牍书署制度的概念 |
2.2 简牍年代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3 简牍书署制度研究的成果、内容及现状 |
2.4 用简、用牍制度的起源 |
2.5 20 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出土战国楚系竹简册的类型学分类及简牍学特征 |
2.5.1 楚地出土简册年代学综论 |
2.5.2 出土战国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早期、中期前段至中期 |
2.5.3 出土战国楚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后段至中期偏晚 |
2.5.4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战国中期晚段竹书的代表 |
2.5.5 出土战国楚简册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战国晚期早段至晚期 |
2.5.6 系年未能确定或信息不全面的部分战国楚地出土简册 |
2.6 简牍署书文字的字体及书写特征 |
2.6.1 战国楚系简牍文字概念的界定 |
2.6.2 战国简牍楚系文字字体的书写特征 |
第三章 简牍制度的起源及先秦简牍实物的抄手 |
3.1 先秦佚籍文献、卜筮祭祷与司法文书等三类写手间的联系及其书署形制特点 |
3.2 简牍书署制度中的先秦两汉古佚籍抄件特点 |
3.3 文献中书署制度的主体与先秦简牍实物中的签署人 |
3.4 周代小学六艺教育中的“书名”传习及书写实物的对应考察 |
3.5 包山 M2 楚墓所出土文书类及卜筮祭祷类简文,所见署名分类及战国简牍书署制度的探讨 |
3.5.1 包山 M2 楚墓出土文书简简文后署名的分类与书写风格的划分 |
3.5.2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筮祷祠简简文中的署名之分类及书写风格的划分 |
第四章 秦及两汉时期——简牍书署制度的完成 |
4.1 “掌官书以赞治”的周代史官与秦汉衙署府史、胥吏的“史书而仕宦”的传承关系 |
4.2 秦汉之际以书课吏制度的书署专门之学 |
4.3 20 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出土秦简、秦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4.3.1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战国秦至始皇前期 |
4.3.2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秦始皇嬴政至二世时期 |
4.3.3 出土秦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秦与西汉之相交叠时期 |
4.4 秦系简牍署书文字实物的时代下限 |
4.4.1 秦系简牍文字的专称——“署书”概念的界定与近年来考古所见实物的关系 |
4.4.2 秦系简牍署书的书写特点 |
4.5 秦汉宦学教本——早期习书的“法帖” |
4.5.1 《为吏之道》作为秦代学吏制度习字教本的文献依据 |
4.5.2 《为吏之道》在书写风格及字形结体上同其它秦汉简牍抄件的联系 |
第五章 两汉简牍年代学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长江流域汉代墓葬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5.1.1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含帛书)类型学分类的第一期——西汉早期至武帝期 |
5.1.2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二期——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 |
5.1.3 汉代墓葬出土简牍类型学分类的第三期——东汉早期至东汉晚期 |
5.1.4 两汉简牍部分详细系年待公布或无法确定者 |
5.2 20 世纪初以来,西北地区汉代边塞遗址简牍(含纸文书)的发现及其简牍学特征 |
5.2.1 敦煌汉简部分 |
5.2.1.1 1949 年以前,有关敦煌及部分楼兰遗址出土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1.2 2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敦煌汉简的进一步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1.3 1949 年以来,新发现敦煌汉简的发掘与整理 |
5.2.2 罗布淖尔汉简部分 |
5.2.3 居延汉简部分 |
5.2.3.1 1949 年以前,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5.2.3.2 1949 年以来,国内有关旧居延汉简图版与释文的整理与研究成果 |
5.2.3.3 1949 年以来,台湾对旧居延汉简图版及释文的最新研究成果 |
5.2.3.4 新居延汉简的发现与整理工作的进展 |
5.2.4 1949 年以来,甘肃省东部——武威地区汉简的发现与整理 |
5.2.5 1949 年以后,西域地区于阗、尼雅等地区出土汉简牍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第六章 简牍制度在两汉的形成 |
6.1 古代简牍制度文献的比勘、研究与分析 |
6.2 从简牍出土实物与文献的比勘,看简牍制度的形成 |
6.3 汉代简牍署书体——“八分”的起始年代问题 |
6.4 20 世纪以来出土简牍中所载秦汉字书兼法帖:《仓颉篇》书体之研究 |
第七章 简牍书署制度对名家流派书法时代的决定性影响 |
7.1 简牍书署制度对秦汉书法风格的决定性影响 |
7.2 简牍缀联与后世书法作品的行款 |
7.2.1 简牍缀联与书写顺序 |
7.3 史“掌官书以赞治”的化石性标志——简牍书迹行款中装饰性笔画:掠磔饰笔 |
7.3.1 问题的提出 |
7.3.2 掠磔笔画在两汉简牍书迹中出现的规律 |
7.3.3 装饰性掠磔笔划在两汉简牍书迹章法中的作用新探 |
7.3.4 “掠磔笔划”的渊源及其与隶变的关系 |
7.3.5 书简书牍制度对秦汉其它写件的影响 |
7.4 秦汉简牍文书习语与汉代早期草书形成的关系 |
7.4.1 西汉早期简牍草书体系年的考察 |
7.4.2 简牍文书中习语与简署书体书写草化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 三国、两晋及六朝——简牍与纸张的交替时代 |
8.1 三国、孙吴及魏晋时期简牍所载的署书及署书书体的渊源与流变 |
8.1.1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吴至十六国时期简牍的类型学分类及其简牍学特征 |
8.1.2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晋六朝简牍的简牍学特征及类型学分类 |
8.1.3 20 世纪初以来出土三国、两晋时期无法系年的简牍 |
8.2 20 世纪以来,西域地区新疆楼兰遗址等出土汉晋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1 1949 年以前,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发现、整理与研究 |
8.2.2 1949 年以来,有关新疆楼兰遗址内汉文魏晋木简牍及纸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
8.2.3 1949 年以后,新疆楼兰地区出土简牍的发现与整理工作 |
8.3 书署字体在简牍制度探讨上的重要地位 |
8.3.1 简牍书署制度的研究对探讨书法艺术基本美学的重要意义 |
馀论 |
论文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发表的学术专著、论文目录 |
(2)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专题概述 |
二、研究史综述 |
三、本选题的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五、研究旨趣与难点 |
上篇 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基本问题 |
第一章 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概述 |
第一节 音乐图像在洞窟中的位置 |
第二节 音乐图像的界定与分类 |
第三节 音乐图像中的乐器分类 |
小结 |
第二章 唐代经变画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一节 经变画音乐图像的分类 |
第二节 经变画中音乐图像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经变画中音乐图像的功能 |
小结 |
第三章 敦煌画稿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一节 藏经洞白描类画稿 |
第二节 藏经洞版画、绢画类相关画样画稿 |
第三节 洞窟壁画中与画稿相关图像资料 |
小结 |
第四章 敦煌文书对音乐的展现 |
第一节 音乐机构 |
第二节 音乐从业人员 |
第三节 音乐活动 |
第四节 敦煌乐、舞谱 |
第五节 音乐教材 |
小结 |
下篇 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专题研究 |
第五章 以第220窟为代表的初唐时期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 |
第一节 第220窟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第220窟北壁《药师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三节 第220窟南壁《阿弥陀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小结 |
第六章 以第172窟为代表的盛唐时期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 |
第一节 第172窟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第172窟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三节 第17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小结 |
第七章 以第112窟为代表的中唐时期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 |
第一节 第112窟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第112窟北壁《药师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三节 第112窟北壁《报恩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第四节 第112窟南壁《观无量寿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第五节 第112窟南壁《金刚经变》中的音乐图像 |
小结 |
第八章 以第156窟为代表的晚唐时期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 |
第一节 第156窟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第156窟主室西壁中的音乐图像 |
第三节 第156窟主室窟顶的音乐图像 |
第四节 第156窟主室北壁的音乐图像 |
第五节 第156窟主室南壁的音乐图像 |
第六节 第156窟《出行图》中的音乐图像 |
小结 |
结论 |
图版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概述 |
第二节 八十年来西北科学考查团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材料、方法、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组建 |
第一节 斯文·赫定前四次中亚考察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之缘由 |
第三节 斯文·赫定与翁文灏签订的协议 |
第四节 斯文·赫定与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的谈判 |
第五节 中、瑞合作成功的原因、意义 |
第二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田野考古工作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内蒙古的考古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新疆的考古 |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在蒙、甘、宁的考古 |
第四节 绥新公路察勘队的考古 |
第三章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保存与流散 |
第一节 考古搜集品的运输 |
第二节 考古搜集品的保存与借出 |
第三节 国内的考古搜集品 |
第四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一) |
第一节 中、瑞考古研究论著 |
第二节 居延汉简的整理与刊布 |
第三节 高本汉、伯希和与居延汉简 |
第四节 黄文弼西域文献的整理与刊布 |
第五节 袁复礼所获回鹘文《玄奘传》的刊布与研究 |
第六节 瑞典所获西域文献的刊布与研究 |
第五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研究成果(二) |
第一节 内蒙古史前史的研究 |
第二节 蒙新地区纺织品研究 |
第三节 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考古研究 |
第六章 贝格曼与黄文弼的考古研究 |
第一节 贝格曼与中国西北考古 |
第二节 黄文弼的西北考古研究 |
第三节 贝格曼与黄文弼中国西北考古研究之比较 |
第七章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近代中国考古学之兴起 |
第一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的考古渊源 |
第二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与考古实践 |
第三节 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研究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一:西北科学考查团成员论著目录 |
附录二: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报告集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与释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宫廷写经的分布与外部特征 |
第一节 敦煌宫廷写经与经卷保存状况 |
第二节 疑伪卷与宫廷写经的写本特征 |
第二章 经序与写经活动的缘起 |
第一节 经序的留存情况和经序、经文关系的判断 |
第二节 经序录文与文本结构分析 |
第三节 武后为父母追福活动的缘起与影响 |
第三章 《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经文比对研究 |
第一节 经文内容、结构与文本保存情况概述 |
第二节 《金刚经》《妙法莲华经》异文整理 |
一 《金刚经》异文整理 |
二 《妙法莲华经》异文整理 |
第三节 对经文异文等诸问题的思考 |
一 有关写经所据底本是否统一的问题 |
二 从经文中的错谬看抄经活动的严谨程度 |
第四章 题记所见写经活动的具体运作 |
第一节 题记中的时间所反映的问题 |
一 抄经活动起讫时间推定 |
二 抄经人抄写速度推测 |
三 抄经人、非僧众校经人被抽调时间推测 |
四 传世史料中的改元时间与写经题记中日期的比对 |
第二节 “抄”“校”程序中书手间及书手与僧众的互动 |
一 抄经人的来源与称谓 |
二 抄校人员的组合关系 |
第三节 题记中的寺院与僧众 |
第四节 写经判官、写经使与其选任标准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视角与术语释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第三节 基本资料评述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一章 礼仪与政治语境中的书法 |
第一节 唐代书法的“政治属性” |
第二节 礼仪活动中的书法因素:以“册”类书迹为中心的讨论 |
一、皇帝即位、册太子、上尊号仪式中的玉册及其书法情况 |
二、丧葬仪式中的哀册、谥册、神主与墓志 |
1、唐代哀册、谥册、墓志及神主使用制度概述 |
2、现存唐代哀册、谥册的书法分析 |
三、“册”的书写者、所用书体及相关问题 |
第三节 书法活动的政治意涵 |
一、建构政治合法性 |
二、恩宠与褒功:唐代皇帝的赐“御书”活动 |
三、纪功与纪念:碑刻的政治色彩 |
第二章 试以政事:文书行政视角下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第一节 唐代之前的“文书行政”与官吏的“行政技能” |
第二节 唐代的“文书行政” |
第三节 作为官吏“行政技能”的“楷法遒美”和“工书” |
一、“楷法遒美”的重要性及其内涵 |
二、“工书”标准与流外官的铨选 |
第四节“楷法遒美”、“工书”的性质及其与唐代楷书发展的关系 |
第五节“书判拔萃”相关问题考辨 |
第三章 执艺以事上奉诏而处中:宫廷中的翰林书待诏 |
第一节 翰林院及待诏群体的性质 |
第二节 翰林书待诏的供职模式与工作内容 |
第三节 进入翰林院的途径及书待诏的仕途 |
第四节 墓志所见书待诏的社会关系 |
第五节 宫廷书法影响下的翰林书待诏 |
第六节 翰林书待诏书法的群体性特征:基于石刻的考察 |
一、字体、风格的多样性 |
二、“各有所长”与“分工合作” |
三、书法传承的家族性 |
四、“创作意识”的出现?:关于书待诏书写格式的一个推测 |
第四章 专职缮写:行政及文馆机构中的文书吏、楷书手、书直及告身书写人 |
第一节 普遍设置的文书吏 |
第二节 秘书省及诸文馆中的“职业抄写员”:楷书手 |
一、楷书手的设置及职能 |
二、楷书手的选拔与仕途前景 |
三、“楷书手”称名问题考 |
四、楷书手书法的特征:以敦煌所出宫廷写经为中心 |
1、唐代官方抄写制度略说 |
2、楷书手书法的“职业特征” |
第三节 作为“专业人才”的书直 |
一、书直的设置及其职责 |
二、书直的选拔标准、来源及迁转诸问题 |
第四节 唐代的告身书写人及现存告身的书法形态 |
一、告身颁给制度及告身书写人 |
二、现存告身的类别及书法形态 |
第五章 唐代“书法教育制度”再研究 |
第一节“文字教育机构”还是“书法教育机构”?:国子监书学性质考辨 |
一、国子监书学的制度起源 |
二、作为文字教育机构的唐代书学 |
三、唐代官学的兴废及书学对书法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弘文馆书法教学活动的短暂性 |
第三节 宫教博士与内廷书法教育 |
一、宫教博士的设置及相关问题考论 |
二、宫教博士的阶官化与内廷书法教育的式微 |
第四节 作为皇室“职业书法教师”的侍书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后记 |
(6)甘肃省博物馆藏北朝石刻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研究成果 |
三、论文基本结构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五、其它几点说明 |
第一章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北朝造像碑 |
第一节 北魏张长造交脚弥勒碑 |
第二节 西魏大统十二年权氏造千佛碑 |
第三节 北周保定三年权道奴造像碑 |
第四节 北周保定四年王文超造像碑 |
第五节 北周建德二年王令猥造像碑 |
第二章 甘肃省博物馆所藏北朝造像塔 |
第一节 北魏卜氏石塔 |
第二节 西魏大统二年权氏塔 |
第三节 秦安三层叠垒石塔 |
第四节 北朝后期残塔之一 |
第五节 北朝后期残塔之二 |
第六节 北朝后期残塔之三 |
第三章 甘肃省博物馆藏北朝单体石刻 |
第一节 北魏石雕佛头像 |
第二节 北朝后期背屏式佛三尊像 |
第三节 北朝背屏式石雕像 |
第四节 北朝后期石佛立像 |
第四章 甘肃省博物馆藏秦安塔及相关问题 |
第一节 甘博藏秦安塔概说 |
第二节 秦安塔之萨埵舍身饲虎图像 |
第三节 秦安石塔之佛涅槃图像 |
第四节 秦安塔的风格特征及造像年代 |
第五章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未刊北朝残塔 |
第一节 残塔基本概况 |
第二节 残塔具体时代与原有规制 |
第三节 残塔来源地蠡测及雕造年代推论 |
第六章 甘博所藏北朝残塔相关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北朝残塔上胡跪图像考释 |
一. 甘博藏北朝后期残塔之胡跪供养菩萨及其特征 |
二. 胡跪姿菩萨在河西早期艺术品中的体现 |
三. 胡跪姿菩萨在河东早期石刻造像上的体现 |
四. 甘肃胡跪菩萨与新疆胡跪菩萨之异同 |
五. 结论 |
第二节 北朝后期残塔上倚坐姿佛装弥勒图像 |
一. 甘肃北朝造像碑上的倚坐姿佛装弥勒图像 |
二. 甘肃北朝造像塔上的倚坐姿佛装弥勒图像 |
三. 甘肃北朝石刻上倚坐姿弥勒图像分布规律 |
四. 结论 |
第七章 甘肃北朝石刻造像特点 |
参考文献 |
图版出处 |
甘肃省博物馆公刊资料授权书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7)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序章 漢简官文書研究的封象及研究史述 |
引言 漢簡官文書相關概念辨析 |
一、官文書的概念及本文研究對象 |
二、幾種相關概念 |
第一節 漢簡官文書出土情況及特點 |
第二節 本世纪以前漢简官文書研究概述 |
一、二十世纪以前漢代官文書的研究鉤沉 |
二、二十世纪前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
三、二十世纪後半段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
(一) 二十世纪後半段中國大陸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
(二) 二十世纪後半段台灣地區的漢簡官文書研究 |
(三) 二十世纪後半段日本學者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
第三節 本世纪以来的漢简官文書研究 |
上编 漢簡所見中央官文書辑考 |
第一章 漢简所見時效性詔書辑考 |
第一節 较完整的時效性詔書册 |
第二節 時效性詔書残册 |
附:尚有疑問的時效性詔書残册 |
第三節 時效性詔書零简 |
一、兩漢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四節 時效性詔書中奏疏部分零簡 |
一、兩漢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第五節 時效性詔書的行下文散简 |
一、兩漢部分 |
二、新莽部分 |
本章附一:與時效性詔書相關的一些雜類簡版牘 |
本章附二:懸泉《四時月令詔條》完整释文 |
第二章 漢簡所見非時效性詔書輯考(附存疑韶書) |
第一節 “著為令文”的詔書(附奏讞詔書) |
附:與奏讞類韶書可能相關的幾條簡文 |
第二節 習字者抄錄的舊詔書 |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詔書文字辨析 |
第三章 漢簡所見其他中央文書辑考 |
第一節 其他上奏文書 |
第二節 中央官府下行文書 |
第三節 性質存疑的其他中央文書辨析 |
第四章 上编小结:中央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 |
第一節 简牘所見漢代中央文書的格式 |
第二節 漢代詔書的下行與行下文格式 |
一、各類詔書的下行方式 |
二、詔書行下文的常見格式 |
第三節 制書、韶書與詔書之三品 |
第四節 漢簡與史籍中之詔書的文本差異 |
第五節“抬頭制度”補議 |
第六節 漢簡官文書中的“小府”問题 |
中编 漢簡所見地方官文書辑考(存目) |
第五章 漢简所見地方下行官文書辑考 |
第六章 漢筒所見地方上行與平行官文書辑考 |
第七章 漢简所見傳信類官文書辑考 |
第八章 漢简所見與官文書相關的簡牘辑考 |
第九章 中编小结:地方文書的格式和幾個問题(暫擬) |
下編 漢简相關專题研究及附錄 |
第十章 漢簡官文書相關專题研究 |
第一節 《建武五年赦令詔書》残册的復原及相關研究 |
第二節 漢简官文書用語“重追之”及相關問题 |
第三節 居延簡中與成帝築陵有關的官文書 |
第四節 莽詔行下文所見“诸公相”研究 |
一、居延新简EPW:93的释讀 |
二、史籍中漢、新爵制與分封的嬗變 |
三、新莽公國舊說的辨析 |
四、新莽封國和“诸公相”蠡测 |
五、结論 |
第五節“折傷兵物(?)”與折傷兵物管理文書考略 |
第六節 西晋符信與漢简中“符”、“傳”形態的演變 |
一、西晋符信賸義 |
二、漢简中符、傳形體演燮蠡测 |
第七節 簡牘相關之漢晋印章雜考四則 |
一、試說“封土”、“封破”與“旁封” |
二、漢晋南北朝“記”類私印解 |
三、肩水金關“安世”私印補考 |
四、樓蘭晋代木印臆解 |
第八節 候望簽牌與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探研 |
一、相關簽牌述略 |
二、候望簽牌性質考論 |
三、簽牌的另一種使用方式 |
第九節 漢簡雜考 |
一、金關簡73EJT4:143應属误缀 |
二、金關篆書簡73EJT26:234校訂 |
三、雜說漢代“簽牌”與“(?)”等 |
附錄一 本文引錄例简索引 |
附錄二 近百年漢简官文書研究論著要目(初稿) |
一、說明 |
二、目錄正文 |
附錄三 河西漢塞相關地圖辑錄及圖說 |
参考文献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
(8)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良贱身份资料整理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奴婢、部曲资料 |
第一节 敦煌文献中的奴婢、部曲资料 |
(一) 契约类 |
(二) 籍帐类 |
(三) 政书类 |
(四) 生活类 |
(五) 文学作品类 |
第二节 吐鲁番文献中的奴婢、部曲资料 |
(一) 契约类 |
(二) 籍帐类 |
(三) 政书类 |
(四) 生活类 |
第三节 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书中奴婢资料 |
第二章 敦煌吐鲁番文献中的寺院依附民资料 |
第一节 寺院奴婢、厮儿、家人、净人、使人资料 |
(一) 敦煌文献中相关资料 |
(二) 吐鲁番及其他周边地区出土相关资料 |
第二节 敦煌文献中的寺户、常住百姓资料 |
(一) 契约类 |
(二) 牒状类 |
(三) 会计类 |
第三节 敦煌文献中的寺院牧羊人、园子 |
(一) 敦煌文献中的寺院牧羊人 |
(二) 敦煌文献中的寺院园子 |
第三章 敦煌吐鲁番文献良贱身份中的资料研究 |
第一节 再论敦煌吐鲁番文献中奴婢资料的价值 |
(一) 寺院奴婢与净人问题 |
(二) 敦煌僧奴畜养奴婢问题 |
(三) 奴婢身份地位问题 |
(四) 奴婢的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净土寺恩子身份考 |
(一) S.4642V中僧奴身份探析 |
(二) 净土寺恩子身份为寺院厮儿 |
(三) 恩子称谓的含义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原因和意义 |
四、资料选取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贵族生活的衍生——汉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博山炉——以满城汉墓出土器物为例 |
一、博山炉基础模型的形成 |
二、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 |
三、博山炉定名考释 |
四、博山炉的产生背景 |
五、博山炉的使用 |
六、博山炉的燃熏实验(图 1-15) |
第三节 豆式熏炉 |
一、豆式熏炉的起源和用途 |
二、博山炉形成前、后出土豆式熏炉形制的变化和原因 |
三、从马王堆一号墓出土彩绘豆式熏炉及燃烧残余物看豆式熏炉的燃熏方法 |
四、模拟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陶质豆式熏炉(433)燃熏实验 |
五、豆式熏炉的使用和功能 |
六、熏笼与豆式熏炉的搭配组合 |
七、前博山炉时期的铜质豆式熏炉 |
八、后博山炉时期豆式熏炉的演变 |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四连体熏炉 |
一、南越王墓出土四连体熏炉概况 |
二、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带来域外树脂类香料 |
三、树脂类香料促使本土香具发生变革 |
四、博山炉在空间中使用的局限性 |
五、四连体熏炉的出土情况 |
六、以南越王墓出土铜质熏炉为参照划分过渡时期出土熏炉发展的两个方向 |
第二章 佛教西来的影响——唐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钓香炉”意象——贴佛像炉、鼎式炉、提环香炉 |
一、贴佛像炉 |
二、鼎式炉 |
三、提环香炉 |
第三节 柄香炉 |
一、柄香炉释名 |
二、早期的柄香炉 |
三、域外的柄香炉 |
四、佛教中的执香炉行香礼仪 |
五、狮子镇柄香炉 |
六、其他材质的柄香炉——不成功的发明 |
七、柄香炉与香宝子 |
第四节 束腰炉与高足炉 |
一、束腰炉 |
二、高足炉的图像和实物 |
第五节 香囊 |
一、香囊的定义 |
二、香囊的构造原理 |
三、香囊名实关系的确立 |
四、存世的13件唐代香囊 |
五、香囊的使用方式 |
六、名物的转换与错位 |
七、香囊焚香实验 |
第三章 诗意化的文人情调——宋代香具 |
第一节 背景 |
一、宋代文化和审美基调的制定——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兴起 |
二、浓厚的人文气息——市民阶层出现 |
三、金石考古学引发复古情结 |
四、禅宗思想和理学对宋代香具的影响 |
五、中国香具发展的新高度 |
第二节 卍字炉 |
一、由北宋吕氏家族墓园出土卍字石香炉引起 |
二、卍字符号考释 |
三、卍字炉——北宋文人的香炉形制 |
四、卍字炉归类和使用方式——篆香炉和香篆 |
五、卍字炉香篆熏燃实验 |
附:关于卍字炉用途的思考 |
第三节 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
一、南宋仿古体系香炉产生背景综述 |
二、南宋仿古体系香炉 |
三、隔火熏香与仿古型香炉的使用 |
四、宋式陶瓷香炉焚香适用性实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甘肃考古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伏羲女娲图像伏羲女娲图像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七、伏羲女娲形象的判定 |
第一章 甘肃伏羲女娲图像的分布 |
第一节 敦煌地区 |
第二节 嘉峪关酒泉地区 |
第三节 张掖武威地区 |
第四节 天水地区 |
第二章 伏羲女娲图像的考古类型学与图像学研究 |
第一节 甘肃伏羲女娲图像的考古类型学研究 |
一、伏羲女娲图像的分类 |
二、甘肃伏羲女娲图像的类型 |
三、甘肃伏羲女娲图像的分期 |
第二节 伏羲女娲的图像学研究 |
一、前图像志描述 |
二、图像志分析 |
三、图像学阐释 |
第三章 甘肃伏羲女娲图像的源流及影响 |
第一节 史前文化的考古发现与伏羲女娲图像源流对接的讨论 |
一、女神雕像 |
二、女性头像彩陶瓶. |
三、神人纹(蛙纹)彩陶 |
四、鲵鱼纹彩陶瓶 |
第二节 先秦时期伏羲女娲图像的发轫 |
一、楚帛书中伏羲女娲创世神话 |
二、战国曾侯乙墓漆器上的蛇身人面像 |
三、青铜器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
四、玉器中的人首蛇身形象 |
第三节 汉晋时期伏羲女娲图像的变革 |
一、帛画中的伏羲女娲 |
二、壁画中的伏羲女娲 |
三、画像石中的伏羲女娲 |
四、汉晋时期伏羲女娲地位的变化 |
第四节 隋唐时期伏羲女娲图像与华夏文明传播 |
一、新疆地区的伏羲女娲图像 |
二、伏羲女娲图像传播与华夏文明的影响力 |
第五节 宋元明清时期伏羲女娲图像的余响 |
一、官方祭祀与伏羲女娲形象的拟人化 |
二、伏羲女娲神性地位的再次转变 |
结语 |
附表:甘肃各地考古出土与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两件敦煌文物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以来出土简牍(含帛书)年代学暨简牍书署制度研究[D]. 张冬冬. 吉林大学, 2012(04)
- [2]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D]. 朱晓峰. 兰州大学, 2016(03)
- [3]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考古学史研究[D]. 王新春. 兰州大学, 2012(10)
- [4]敦煌唐代咸亨至仪凤年间的宫廷写经[D]. 汪若青.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政治制度视角下的唐代书法史研究[D]. 闫章虎. 吉林大学, 2019(02)
- [6]甘肃省博物馆藏北朝石刻造像研究[D]. 俄玉楠. 兰州大学, 2014(01)
- [7]汉简所见官文书研究[D]. 刘钊. 吉林大学, 2015(03)
- [8]敦煌吐鲁番文献中良贱身份资料整理及研究[D]. 曾柏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十四世纪前中国古代香具典型器研究[D]. 田梓榆. 中国美术学院, 2018(12)
- [10]甘肃考古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像整理研究[D]. 王晰.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