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袁梦[1](2019)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桥梁。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培养处于生产、服务一线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当前的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模式难以适用于新时期下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尤其体现在课程体系不适应于产业转型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导致所培养的人才质量达不到企业与行业的需求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行业出现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状。本研究积极践行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教育方针,以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为主题而展开。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网络资源与信息,使用SPSSAU数据分析软件,采取线上与线下两种途径对汽车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人才培养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揭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调研结论突出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现存的问题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数量紧缺、人才培养质量偏低,无法支撑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用人单位十分重视人才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发展能力,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途径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意愿。调研发现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浓厚,但专业理论基础掌握不牢,且在职业认知与职业素质等方面有所欠缺,现有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设施设备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解决存在于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环节中最突出的问题,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建设性作用,以产教融合教育理念为指导,从课程体系的目标、课程体系的结构、课程体系的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紧密依靠产教融合教育理念开展,重点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此外,选取了《汽车发动机机械维修》这门专业核心课程来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用以体现产教融合理念中“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内涵,展示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应用。
李智[2](2020)在《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后市场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通过职业院校承担起电动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这一艰巨任务,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依据“以真实工作过程驱动教学”的思想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维修服务相关课程内容,是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实施课程改革的有力保障。本研究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理论为研究基础,以中职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内容开发为研究内容,以电动汽车底盘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底盘的差异为切入点,通过将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开发理念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相结合,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相结合,考虑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研究了课程内容开发的系统化过程,并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方案。本研究主要通过实施以下步骤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首先通过走访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了解企业对技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通过走访相关中职院校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院校对汽修专业课程内容的意见与要求,并撰写调研报告。然后,研究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案例,提炼出适用于课程教学的典型工作项目。从而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课程内容主体初步构建本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组织电动汽车底盘维修企业技术专家与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骨干教师进行联合教研,对每一项典型工作项目中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化、标准化、流程化编制,从而完成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最后,选取本课程部分内容(包括几个典型工作项目)在中职院校进行教学应用试验,组织相关专家评估课程内容的实施效果,并由教师、学生提供反馈意见,从而检验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经改进后完成课程完整内容的开发。本研究为解决当前中职院校电动汽车相关课程开发所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案,为促进中等职业院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聂强[3](2017)在《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问题的发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始点。随着国家和社会的日益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升的迫切需求,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大学和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加之信息化手段的日益革新,人力资本“供需矛盾”急剧加大,无论是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就业考验。综合考量,除受高校扩招、就业需求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外,根本还是在于“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双向困境”,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有所缺失。本文以“跨界”和“融合”作为题引,是因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确需打破“固守”与“分割”。正如姜大源先生所言,“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已跨越了传统学校的界域”,“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1。而课程毫无疑问是作为任何一所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具体载体和基本单元,课程改革也始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实现,其关键是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诚然,这一重任和需求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职业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身上。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娴熟、过硬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拥有健全、高尚的人格品质,有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创新精神与思维、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才能顺应时代变革背景下“人”的竞争,实现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素养的整体提升出发,探索一种既涵盖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又融合品性陶冶的课程理念,并以此来统整和引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通过系统深入地研究从而寻求一套完整的课程建构实施方案,以期实现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因此,这种“跨界教育”的实现,很大程度上要通过高职课程教学的跨界来完成。高职课程教学的“跨界”是跨越学校课程“固守”学校本身的狭小边界,一方面是从课程建设理念方面解放固守的“唯知识”“唯能力”“唯人格”等片面的培养思路,用“人本化、整合性”的思维观照课程建设的行动;另一方面在课程的具体分类中实现各版块“跨界”,即“人文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线下课程”与“线上课程”等。“融合”是在“跨界”基础上的具体操作,即如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场地、课程师资等方面实现校企间互融互通,达到“交界”的目的及效果。基于此,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等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了高职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发现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试从课程建构角度进行途径探索,提出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建议和主张。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阐述研究缘起、意义,并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重点梳理了国内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高职课程内涵发展探索情况以及国外比较成功的课程建构模式,并概括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现状审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重点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等生源特点、社会及教育主体受狭隘、功利及短视的传统就业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政策让位”“教学错位”“管理缺位”等问题,使得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和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状态等。第三部分:理念确立。在分析职业素养及其构成的基础上,阐释了职业素养理念的基本内涵,跨界、融合与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教育高职课程的理论原理等,并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课程教学现状需求、素质教育发展战略”等角度论证了建构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体系初构。对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体系进行了总体规划,倡导建立基于全价值链下的“1+1+n”校企战略联盟,提出“三对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对接、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三课程(学校通用课程、企业定制课程、岗位个性课程)和三证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岗位能级证书)”三融三通的“3·3·3”人才培养课程建构思路,并从“调整师资结构、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制度、人力、资源等保障体系,从“优化课程建设、丰富课堂内涵、拓展学习渠道”三措施入手,探索职业素养教育效果达成的支持和保障机制。第五部分:实践论证。通过所在高职院校的汽车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手段改进为例,从近三年该学院尝试以职业素养教育为本的人才培养后学生成就的横纵向比较来加以论证。
黄必祥[4](2019)在《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汽车技术的日新月异,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对高质量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也愈加严格,国家也已经把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列为紧缺型人才之一。中职学校作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的最重要保障之一,但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在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因此,对当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最近人社部颁发了两份关于《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试行)》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试行)》的文件并对中职课程体系改革给出了指导意见;《广东省技工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指出,要不断坚持深化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面对如今汽车维修行业企业巨大的人才缺口和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本课题对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前课程体系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还存在很多诸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行业企业数据采集比较随意、人才定位与行业脱轨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现有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汽修人才。基于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广州市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相关调研并确定汽车维修专业所对应的核心岗位与辅助岗位,分析核心岗位与辅助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从而进一步确定中职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继而将职业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并能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此课程体系在笔者实习的中职学校进行试点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这对其他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周阳[5](2017)在《基于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本土化的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借以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所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理论,确定了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研究思路。首先,通过文献分析、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筛选和确立阻碍“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在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构建其影响因素指标以及研究模型。其次,结合SPSS软件统计及分析方法,展开对影响因素指标和研究模型的实证研究。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确立每项指标权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最终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缘由、方法、意义、创新、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分析了国内“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方向和思路。第二部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脉络与中国化过程。主要介绍了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脉络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中国化过程。该部分内容全景展现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基本概况。具体内容包括: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发展状况和我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由引进到应用的基本概况。第三部分: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基本情况。该部分研究了J职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整体情况。如专业群建设情况、校本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存在的应用问题及分析。借鉴使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宏观环境方面,针对我国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发展进行矩阵分析。第四部分:实证研究——影响“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应用的因素。依据前期文献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以及分析的工作基础,初步假设和确立了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影响因素,并且构建出具体的研究指标和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对统计结果分别进行项目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相关项、剔除无关项,最终完成对影响因素指标及模型的修正。第五部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应用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运用专家综合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分析了经过实证研究验证得到的影响因素指标和研究模型。综合评判的结果即研究结论为:影响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教学条件要求因素、基础设施配备因素、课程改革环境因素和区域资源条件因素”。第六部分: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对策研究。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将宏观层面与微观领域有机结合,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四大方面的研究对策:一是加强基础设施配备,构筑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保障;二是营造课程改革环境,助力学习领域课程应用发展;三是对接教学条件要求,深化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四是整合区域资源条件,探寻学习领域课程发展路径。
李慧丽[6](2016)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高职院校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促进学生就业,努力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设置,形成更广的发展平台。不仅如此,还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企业用人需要。把职业标准纳入到课程内容的制定中,对现代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查阅,对几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的调查和分析,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现状,引发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实践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理论基础,是确定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的依据。理解工作过程导向的核心内涵,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不断改革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教育具有历史性。历史发展的脉络能很好的证明教育的发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从早期探索、发展到深化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特征和驱动因素。通过对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历史发展的认识,能更清晰的理解当今两者对接的现状,体现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现状,了解两者对接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A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为案例,具体分析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情况。通过案例分析,笔者认为应构建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才能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朱建柳[7](2016)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关注,开始于五年前参与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当时深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与课程改革差距较大,故近五年一直在关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专题研究,在前续研究上海市高教学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探索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探索与实践: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职业院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我一直在思考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如何担当起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符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实际任务的能力领域有哪些?职业能力模型又是什么?高职院校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不同岗位专业教师能力水平要求如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知识、技能要求是什么?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如何?如何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论文试图通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研究、国际比较分析、运用DACUM工作分析技术,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分析表,找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职责和任务,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并进行不同岗位职业能力知识、技能分析;应用职业能力模型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应用职业能力模型提出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实践路径。研究取得了五个主要成果。第一,在分析符合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实际的工作任务后,开发了十二个能力领域:职业道德教育、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方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教学、开发教学资源、服务与管理学生、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自我专业成长、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第二,开发了《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验》问卷,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是一个由10个能力领域、44个能力单元项目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的多维结构;对《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验》问卷进行项目区分度、各项目鉴别力指数分析、探索性和验证性两种因素分析,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除这一职业特定的职业素养外,由“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拓展能力”组成,对于骨干教师而言,“设计课程方案、组织与实施教学、开发教学资源、职业道德教育、服务与管理学生、自我专业成长”能力领域属于职业基本能力;“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与产学研、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属于职业拓展能力;第三,按照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负责人”三大岗位的“10个能力领域、44个能力单元”进行进一步分析、归纳,共确定91项职业能力和16项职业素养,能力水平分为L1、L2、L3三个层级;分析高职专业教师需要具备的91项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要求与16项职业素养要求;第四,应用本文创建的职业能力模型对全国372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进行测查,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不同学校层次、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教龄、不同绩效、不同区域的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同时根据研究现象与数据分析,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五,应用本文创建的职业能力模型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课程体系,合理规划专业教师职业发展路径以提升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
陈焱[8](2014)在《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XX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个案》文中研究指明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汽车和摩托车已经成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2010年6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重庆两江新区是新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两江新区的成立必将促进重庆制造业发展,尤其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而渝北区位于两江新区的核心,周边有长安集团、力帆汽车、恒通客车、重庆模具产业园区等汽车相关企业和基地,这就为重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响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精神,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当前重庆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及就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进一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揭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缺陷,研究制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试运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教材开发与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在运行过程中主要运用评价模式进行监控,通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的评价,收集并反馈意见,从中发现问题并改进,不断的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张磊[9](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王旭辉[10](2017)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等教育和其他任何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一样存在着供给与需求问题。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绕不开供求关系。与一般商品或劳务有所不同的是,高等教育连接着两座桥,一座通往个体求学者及其家庭,另一座通往社会用人部门和国家。从而高等教育客观上存在着两类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供给和需求,它们分别是个体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教育机会供给、社会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与之对应的人力资源供给。两类供求关系分别发生于高等教育的“入口”和“出口”环节,共同影响着一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分别把高等教育“入口”和“出口”所涉及的供求关系称为第一类供求关系和第二类供求关系。在我国特殊的高等教育制度环境下,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给无论在总量上还是结构上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第一类供给,招多少人、招生的专业结构如何往往决定了毕业多少人、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如何。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上具有“一元供给”和“二元需求”的基本特征,三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供求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中,高等教育的两类需求由于目标上的不一致很可能存在着一定范围的结构性错位,它们分别对高等教育产生了不对称的拉力。这将使高等教育的办学陷入两难困境。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就显得很有学术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大量文献往往只局限于对其中的某一类供给和需求进行探讨,把两种供求问题串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的文献十分罕见。这恰恰就是本文要面对的一项综合性工作。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高等教育的专业层面,讨论的是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具体研究分为事实分析和规范研讨两个部分。在事实分析中,首先分别对我国高校的分专业供给分布和我国高校的分专业学生需求现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让读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分专业表现有一个相对关系的概念。我们分别以招生规模和平均生源指数作为衡量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参数。数据显示,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生源条件,专业间的差异均十分显着,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然而,“招生大户”并不必然等同于“热门专业”。为了考察不同专业第一类供给和第一类需求的匹配性,或者说结构协调性,就需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类供求关系存在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相应地,本文也利用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数据评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二类供求关系,发现结构性矛盾同样存在,但似乎较前者要乐观一些。事实上,之所以我国高等教育在前后两头都存在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类需求本身的矛盾。在这般现实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必然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提高学生的专业满足率以平衡第一类供求关系,要么提高专业结构的社会适应性以平衡第二类供求关系,要么采取折衷方案以兼顾两头。每一种政策取向都有舍有得,难以做到十全十美。更重要的是,数据本身只告诉我们“现状是什么”,却无法为我们提供“理想是什么”和“如何构建理想”的信息。这要求本文必须从事实研究转向学理研究,从规范意义上进行价值分析和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理由陈述、逻辑推理和哲学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两个有利于化解矛盾的关键性见解:首先要以市场性供给取代高等教育中的“配给式”供给,这是调节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这是一种具有综合协调功能的矛盾调节策略。两个主张分别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双重结构性供求矛盾朝着有利方向移动的“通解”和“特解”。当明确了何为理想和构建理想的基本思路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构建理想模式的现实途径,提出了八条政策创新方向。它们分别是关于如何构建我们想要的均衡模式和如何让这一模式发挥最佳功效的若干政策思路。在文章的最后,指出了八种方案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和政策组合,以互补的方式参与到构建理想模式的政策实践中,而不宜割裂地运用。只有这样,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双重供求矛盾才能在长效机制下走向综合协调意义上的动态平衡。这就达到了“治本”的目标,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狭隘思维,避免了只根据数据上的诊断直接为不同专业如何调整供给提出具体的、静态的标准答案。这正是本文将事实研究和价值研究有机结合的奥妙所在。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三节 研究的总体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中等职业教育 |
二、产教融合 |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四、课程体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经验主义课程观 |
第三章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研 |
第一节 调研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研的意义和目的 |
二、调研样本分布 |
三、调研途径与内容 |
第二节 调研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一、企业调研 |
二、行业调研 |
三、学生调研 |
四、文献调研 |
第三节 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调研结论 |
一、人才需求情况 |
二、人才培养现状 |
三、研究重点的确定 |
第四章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一节 课程体系的目标 |
一、目标确立的依据 |
二、目标确立的原则 |
三、课程体系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体系的结构 |
一、结构构建的思路 |
二、结构构建的原则 |
三、课程体系结构的构建 |
第三节 课程体系的实施 |
一、课程模块设置 |
二、教学计划 |
三、课程实施建议 |
第四节 课程评价 |
一、课程评价的意义 |
二、课程评价的原则及内容 |
第五章 课程体系在课程中的实现途径 |
第一节 课程目标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的开发 |
一、课程开发理念 |
二、课程开发内容 |
第三节 教学设计与实施 |
一、维修接待 |
二、信息收集与处理 |
三、制定分解计划 |
四、实施分解作业 |
五、检验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1.1.2 我国电动汽车后市场概况 |
1.1.3 职业教育课程的问题与反思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步骤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步骤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工作过程 |
2.1.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
2.1.3 电动汽车 |
2.2 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
2.2.1 职业教育的内涵 |
2.2.2 职业教育的特点 |
2.3 职业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 |
2.3.1 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
2.3.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研究现状 |
2.4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
2.4.3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本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前期调研 |
3.1 电动汽车维修服务行业企业调研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方法 |
3.1.4 调研结果与分析 |
3.2 中职院校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调研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对象 |
3.2.3 调研方法 |
3.2.4 调研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
4.1 课程开发关键问题解析 |
4.1.1 电动汽车底盘关键技术与检修特点 |
4.1.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开发流程设计 |
4.2 典型工作项目提炼 |
4.2.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研讨会议实施方案 |
4.2.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确定 |
4.3 课程内容框架的构建 |
4.3.1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描述 |
4.3.2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的分析 |
4.3.3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工作过程编制 |
4.3.4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典型工作项目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
4.3.5 电动汽车底盘检修课程内容转化与构建 |
4.4 课程方案的设计 |
4.4.1 中职汽车专业学情分析 |
4.4.2 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 |
4.4.3 课程内容标准的制定 |
4.4.4 教学实施流程的设计 |
4.4.5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定 |
4.4.6 教学评价的设计 |
4.5 课程资源开发 |
4.5.1 基础性课程资源开发 |
4.5.2 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教学试验 |
5.1 课程教学试验的意义 |
5.2 课程教学试验的开展 |
5.2.1 课程教学试验基地的确定 |
5.2.2 课程教学试验的组织与开展 |
5.3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 |
5.3.1 课程教学试验综合评价标准的制定 |
5.3.2 课程教学试验的评价与反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目的及范围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跨界与融合 |
(二)职业素养 |
(三)高职课程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五、预期结果及研究意义 |
(一)预期结果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问题与归因:当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现实困境 |
一、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目的 |
二、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设计 |
三、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
(一)高职师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现状 |
(二)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现状 |
(三)用人单位调查 |
四、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归因分析 |
(一)高职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高职职业素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释原与明理: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的理性支撑 |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与结构 |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
(二)职业素养的构成 |
(三)职业素养与高职课程的关系原理 |
二、“跨界-融合”与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教育高职课程的理论原理及必要性 |
(一)“跨界-融合”与基于职业素养教育高职课程的构建理论原理 |
(二)构建基于职业素养教育高职课程的必要性 |
第三章 优化与重构: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理论模型 |
一、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内涵与构成要素 |
(一)取向与目标 |
(二)体系与结构 |
(三)组织与实施 |
(四)管理与评价 |
二、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模型 |
(一)平台支持:构建基于“全价值链”下的“1+1+n”校企联盟 |
(二)体系建构:以课程为支点形成“3·3·3”人才培养模式 |
三、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开发流程 |
(一)职业领域与工作任务分析 |
(二)教学需求与学习者特征分析 |
(三)“工学转换”设置课程内容 |
(四)“项目制-过程化-情景式”设计课程教学 |
第四章 支持与保障:“跨界-融合”观念下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的保障体系 |
一、“跨界-融合”观念下的制度保障 |
二、“跨界-融合”观念下的人力保障 |
三、“跨界-融合”观念下的资源保障 |
四、“跨界-融合”观念下的渠道保障 |
第五章 实践与检视: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实践初探 |
一、专业简介及培养目标 |
(一)课程目标定位 |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建构示例 |
二、人才培养效果比较 |
(一)主要专业核心课程重要程度和培养效果评价 |
(二)教学效果评价 |
(三)就业及毕业生月收入情况 |
(四)用人单位认可度 |
(五)资格认证证书 |
(六)学生发展个案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一)“跨界”与“融合”观念对于高职课程建设意义重大 |
(二)职业素养教育是革新高职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石 |
(三)具体结论 |
二、研究发现 |
(一)职业素养教育的重点是课程建设 |
(二)职业素养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
(三)职业素养教育的关键在于质量保障持续改进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文献综述 |
二、基于工作过程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内容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和价值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工作过程 |
二、工学一体化 |
三、课程体系 |
四、综合职业能力 |
第二节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理论价值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现状的调查及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现状调查 |
一、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情况调查 |
二、汽车维修行业现状调查 |
三、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在校生反馈情况调查 |
四、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反馈情况调查 |
第二节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 |
一、现有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
二、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相适应 |
三、汽修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规律不相适应 |
第四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二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三节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确定学习领域 |
第四节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第五节 建设全方位的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场所与设备 |
第六节 建立工作过程导向的学生课业评价体系 |
第七节 加强一体化课程教材的建设 |
第五章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
第二节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过程 |
一、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 |
二、多措并举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
三、全方位的一体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
第三节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的效果评价 |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前测情况分析 |
二、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阶段性试验情况分析 |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实验班与普通班对比总结性试验情况分析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基于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制造类专业 |
(三)课程与课程模式 |
(四)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 |
三、研究文献综述 |
(一)已有研究成果 |
(二)已有研究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六、研究的理论支撑 |
(一)学习领域课程理论 |
(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 |
第二章 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脉络与中国化过程 |
一、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的基本脉络 |
(一)学习领域课程的产生与基本理念 |
(二)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内容 |
(三)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二、学习领域课程的中国化过程 |
(一)我国对“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引介 |
(二)我国对“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基本情况 |
一、“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实践——以J职院为例 |
(一)专业群建设简介 |
(二)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三)“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问题与分析 |
二、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的SWOT-PEST分析 |
(一)SWOT-PEST分析模型介绍 |
(二)SWOT-PEST矩阵优劣势分析 |
三、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应用的因素研究 |
一、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影响因素确立 |
(一)选取影响因素的原则与方式 |
(二)影响因素指标的建立与指标含义 |
(三)影响因素以及模型构建结果 |
(四)影响因素测度项的确立 |
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与模型修正 |
(一)调查方式 |
(二)调查问卷设计 |
(三)问卷调查过程 |
(四)SPSS数据统计与分析 |
(五)影响因素修正模型 |
三、本章小结 |
第五章“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应用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 |
一、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评价 |
二、各级权重指标的计算 |
三、影响因素的综合评判 |
四、影响因素分析 |
(一)基础设施配备因素分析 |
(二)课程改革环境因素分析 |
(三)教学条件要求因素分析 |
(四)区域资源条件因素分析 |
五、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对策研究 |
一、加强基础设施配备,构筑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保障 |
(一)加强实训设施建设,构建理实一体化环境 |
(二)加快功能环境建设,增强实施保障力度 |
(三)推进配套体系建设,建立多元保障机制 |
二、营造课程改革环境,助力学习领域课程应用发展 |
(一)把握课程改革趋势,加大经费投入程度 |
(二)立足课程政策决策,规范学习领域课程 |
(三)借鉴课程开发经验,完善教育教学设计 |
三、对接教学条件要求,深化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 |
(一)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培育“双师型”师资 |
(二)优化课程实施主体,引导师生观念转型 |
(三)改善教学资源条件,创新专业教学教法 |
四、整合区域资源条件,探寻学习领域课程发展路径 |
(一)联动区域发展环境,汇聚课程发展动力 |
(二)创设职业学习氛围,耦合行业人才需求 |
五、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高职制造类专业应用学习领域课程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应用发展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一)国外研究成果综述 |
(二)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课程内容 |
(二)课程标准 |
(三)职业标准 |
(四)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 |
(五)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一)工作过程导向知识观 |
(二)实践性学习理论 |
(三)终身教育理论 |
三、实践基础 |
(一)国外经验 |
(二)国内经验 |
第三章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历史演变 |
一、初探时期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一)职业的出现 |
(二)初探时期关于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 |
二、发展时期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一)以社会职业要求设立各类专门学堂,开设相应课程 |
(二)注重实践,学校与工厂、农场等实习场地相联系 |
三、深化时期的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一)深入企业调研,了解职业标准中的岗位能力 |
(二)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对接职业标准 |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把职业标准融入课堂教学 |
(四)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实训基地与课程建设,让学生熟悉职业标准 |
第四章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现状 |
(一)逐渐将职业标准规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内容 |
(二)逐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三)逐渐改革课程评价体系,对接职业标准要求 |
(四)逐步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对接职业标准 |
二、国外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现状 |
(一)北美CBE课程模式的发展现状 |
(二)基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发展现状 |
第五章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践探索与发展成效 |
一、实践案例基本情况及背景 |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践探索 |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岗位群分析 |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分析比较 |
(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 |
(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实践探索 |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主要岗位群分析 |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 |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
(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四、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发展成效 |
(一)增强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 |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三)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
(四)推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
(五)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第六章 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问题思辨及策略探析 |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问题思辨 |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
(二)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
(三)对职业标准的理解有误差 |
(四)教学方法单一,脱离了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联系 |
(五)校内课程评价与社会实际评价相偏离 |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
(一)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
(二)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需求变化 |
(三)校企合作缺乏动力 |
三、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策略探析——构建“校企一体化”实践模式 |
(一)“校企一体化”的内涵 |
(二)“校企一体化”实践模式下实现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
四、实现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与保障机制 |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 |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保障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背景 |
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现实需求 |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国家政策推进 |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学校需要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教师 |
二、职业能力 |
三、职业能力模型 |
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教师职业能力结构研究现状 |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研究 |
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研究评论 |
第五节 本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能力及能力结构研究范式 |
一、不同视角下能力概念的界定 |
二、能力结构研究范式 |
第二节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一、教师专业发展 |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标准 |
第三节 管理学理论 |
一、胜任力理论 |
二、工作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建构的国际视野 |
第一节 国际IBSTPI教师能力标准开发 |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模式 |
二、“能力标准”的框架体系 |
三、能力标准应用 |
第二节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 |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模式 |
二、“能力标准”的框架体系 |
三、能力标准应用 |
第三节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教师能力标准 |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模式 |
二、“能力标准”的框架体系 |
三、能力标准应用 |
第四节 德国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标准 |
一、“能力标准”的开发模式 |
二、能力框架内容 |
三、能力标准应用 |
第五节 国际比较与分析 |
一、能力标准开发的比较 |
二、能力标准框架的比较 |
三、能力标准要素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领域分析 |
第一节 能力领域与能力单元的操作定义 |
一、能力领域 |
二、能力单元 |
第二节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工作分析 |
一、专家遴选标准 |
二、专家选择 |
三、工作分析过程 |
四、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能力结构表 |
五、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能力结构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验证 |
第一节 能力领域验证 |
一、研究工具 |
二、数据收集与样本基本情况 |
三、数据分析 |
四、职业素养分析 |
第二节 能力结构检验及模型建构 |
一、研究工具 |
二、数据处理 |
三、问卷的效度、信度检验 |
四、构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 |
第三节 职业能力分析:知识与技能 |
一、专业教师不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知识技能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能力模型应用一:测试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水平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工具 |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一、统计处理 |
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水平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原因分析 |
一、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发展目标不明晰 |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不周全 |
三、教师持续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能力模型应用二:探索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
第二节 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养培训课程体系 |
一、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
二、开发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议 |
第三节 合理规划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生涯路径 |
一、专任教师职业能力评估 |
二、职业能力分析 |
三、实践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政策建议 |
一、建议国家出台《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专业标准》 |
二、建议师资培训机构科学设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培训课程 |
三、建议高职院校合理规划专业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
第四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任务分析表 |
附件2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任务验证表(调研对象:高职院校专业教师) |
附件3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自评问卷(原始问卷) |
附件4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自评问卷(正式问卷) |
附件5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表 |
附件6 关于印发《**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附件7 我国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政策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XX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3.2 国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案例分析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现状 |
2.1 行业人力资源需求调研 |
2.1.1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行业从业人员情况 |
2.1.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
2.2 重庆市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现状 |
2.2.1 专业设置情况 |
2.2.2 招生与就业情况 |
2.2.3 在职人员培训情况 |
2.2.4 专业教学情况 |
2.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现状 |
2.3.1 培养方案与实施 |
2.3.2 课程设置与实施 |
2.3.3 教材使用情况 |
2.3.4 教学开展情况 |
2.3.5 师资队伍概况 |
2.3.6 实训实习情况 |
2.3.7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 |
3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对学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评价 |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课程建设与先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不匹配 |
3.2.2 教材建设严重滞后 |
3.2.3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未达到预期效果 |
3.2.4 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
3.2.5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有待加强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3.1 课程体系建设滞后的原因 |
3.3.2 教材建设落后的原因 |
3.3.3 教学模式落后的原因 |
3.3.4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
3.3.5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弱化的原因 |
4 XX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
4.1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
4.1.1 课程性质的进一步规范 |
4.1.2 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完善 |
4.2 教材开发与建设 |
4.2.1 课程性质 |
4.2.2 设计思路 |
4.2.3 课程目标 |
4.2.4 课程内容与要求 |
4.2.5 教学活动参考设计 |
4.2.6 实施建议 |
4.3 教育教学改革 |
4.3.1 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行和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
4.3.2 “五环四步”教学模式 |
4.4 师资队伍建设 |
4.4.1 教师结构及数量 |
4.4.2 各类教师素质要求 |
4.4.3 教师培养培训方式 |
4.5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
4.5.1 校内实训基地 |
4.5.2 校外实训基地 |
4.6 改革创新点 |
5 “一订二合三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监控与评价 |
5.1 “一订二合三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的监督控制 |
5.1.1 教学要求 |
5.1.2 教学管理 |
5.2 “一订二合三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结果的考评 |
5.2.1 教师教学工作绩效的评价 |
5.2.2 学生学业评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理解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回顾 |
1.3.1 对高等教育供求话题的一般分析或整体讨论 |
1.3.2 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高校专业设置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 |
1.3.4 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思路和本研究的学术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与结构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说明 |
1.6.1 研究方法 |
1.6.2 变量说明 |
1.6.3 样本和数据说明 |
第二章 高校招生(供给)的专业/科类分布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2.1 宏观层面:高校招生的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 |
2.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2 中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类别分布 |
2.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2.3 微观层面:高校招生的专业分布 |
2.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2.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三章 不同专业/科类的第一类需求表现的描述性统计——基于样本高校面向浙江省理工类招生的数据 |
3.1 宏观层面:不同学科门类/专业大类生源条件对比 |
3.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2 中观层面:不同专业类别生源条件对比 |
3.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3.3 微观层面:不同专业生源条件对比 |
3.3.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3.3.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两类供求矛盾评估 |
4.1 第一类供求矛盾分析 |
4.1.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1.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2 第二类供求矛盾分析 |
4.2.1 对本科层次的考察 |
4.2.2 对专科层次的考察 |
4.3 事实评估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供求问题中的若干现象剖析 |
5.1 大类招生受学生欢迎吗? |
5.2 专业越来越不重要了吗?——基于专业“好坏”维度的讨论 |
5.3 专业也和学校一样有层次性吗? |
5.4 第一类需求中的“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 |
第六章 处理高等教育双重供求矛盾的规范研讨 |
6.1 研究逻辑的价值转向 |
6.1.1 非正规逻辑和后实证主义 |
6.1.2 把事实和价值结合起来 |
6.2 从“配给式”供给走向市场性供给是调节矛盾的必要条件 |
6.2.1 以市场为导向是走向任何供求平衡的基本前提 |
6.2.2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供给管理中存在的两个典型问题 |
6.2.3 改进的思路 |
6.3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是化解矛盾的最佳策略 |
6.3.1 现实中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三种模式 |
6.3.2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供求均衡模式最具综合合理性 |
6.3.3 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理论根据及其超越 |
第七章 构建理想:在向学生需求的倾斜中走向综合协调 |
7.1 从三个“不矛盾”看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的综合合理性 |
7.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均衡模式在高等教育专业层面的政策创新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本科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二: 高职高专样本院校名单 |
附录三: 合并后的50个本科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四: 合并后的40个高职高专专业类别名单 |
附录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
后记 |
研究生在学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后面加*号) |
四、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D]. 袁梦.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2]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动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开发研究[D]. 李智.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7)
- [3]跨界与融合: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建构研究[D]. 聂强. 西南大学, 2017(04)
- [4]基于工作过程的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D]. 黄必祥.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5]基于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研究[D]. 周阳. 东华理工大学, 2017(01)
- [6]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 李慧丽.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7]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D]. 朱建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8]中职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XX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个案[D]. 陈焱. 重庆理工大学, 2014(03)
- [9]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10]我国高等教育的供求问题研究 ——基于“专业”层面的探讨[D]. 王旭辉. 厦门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