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新理论提出——所有权是一种手段

经济学家新理论提出——所有权是一种手段

一、经济学家新论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论文文献综述)

张飞雁[1](2019)在《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很难找到不存在国有经济的国家,承担国有经济的载体是国有企业,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存在是为其政党服务,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有企业是为人民服务,所以在不同制度下国有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纵观国有企业演变历程,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都经历改革,在不同的制度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的与路径必然不同,资本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有其制度的必然性,而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不能走私有化的道路,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中国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创造“中国奇迹”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巨大成就。回顾中国国企发展和改革路径,改革开放前30年,建成了“统购统销”、“统分统包”、“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40年,中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围绕国有企业控制权进行改革,从“简政放权”、“股份制”、到目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基本上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基本构件。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当前的国企再也不再是单一公有制的国有企业,已是产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组织,基本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但是,国有企业也积累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把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到制度层面,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写进国家重要文件,这为中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发展路径——混合所有制。文章就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问题进行分析,从国有企业发展改革的实践路径入手,对国企改革路径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借鉴中西方的相关理论,提出解释国企混改的理论框架,用以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中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最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方式。文章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描述性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法。笔者比较分析国内外国企改革的路径特点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经济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实践,为构建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文章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本文绪论部分,主要对中国国企混改的背景和理论与现实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既有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理清本文写作可行性、目的及意义;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明确本文可能创新点和难点。第二部分,即第一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分析国有企业混合改革的逻辑发现公有制制度前提下可以实现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理论上解决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融合的问题,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就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梳理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以及从整体和局部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萌芽、形成、发展并不断向成熟推进的过程,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三、四、五章,这部分主要是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分析,首先分析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的内涵、特征,并从整体上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其次是分析对国有企业改革中两个典型案例和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路径中典型的模式特点研究,分析国有企业在实践的路径中出现的问题及国企改革的启示;第三,通过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第五部分,即第六章,是在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为国企改革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一)许多学者认为微观层面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经济主要载体和实现形式。笔者认为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并不仅仅通过国有企业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实现,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实现形式都可以是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二)实践中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点,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的突破点要注重人力资本在价值增中的作用,形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要素利益共同体。(三)学术界与理论界一致认为,混合所有改革的关键是市场化改革,引入市场化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垄断,而没有指出切实可行的实现市场化的路径。笔者认为职经理人的市场化机制是实现市场化的重要方式,最主要是政府放弃对国有企业人事的行政垄断权,使职业经理人选聘完全由市场决定。进一步探讨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运行需要市场经济驱动,但政府也要发挥作用,需要市场与政府二者共同协调。随着经济的演化与发展,国有经济的运行在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崭新的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有助于解决公有制制度体系下国有企业发展的问题,揭示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王松磊[2](2019)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由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之所以把马克思的这段话放在摘要的第一段,是因为这段话是贯穿于本研究的灵魂。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深化改革,不能离开历史,隔离传统。理解传统社会,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相比阶级分析法、传统-现代理论范式、国家-社会二分法、以及新制度经济学,唯物史观能提供更科学的视角,来理解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及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唯物史观,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力状况。文明社会早期阶段,地理环境作为“初始条件”,其特性通过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气候的变化,导致人类结束了“原始的丰裕生活”,不得不驯化可食用的物种,进而发明了农业。作为劳动对象,黄土的土壤环境、冬干夏湿的气候特点以及粟和黍的植物特性,产生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限制,农业生产工具没有根本的革新,生产工具的驱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第二部分论述了生产关系的相关核心概念和不同社会类型的生产关系特点。分配是以权威为媒介的生产关系,这是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交换是遵循价值规律的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分配与交换并重。基于交换和分工的集体是生产上相互依赖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基于分配关系的集体是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生产上自给自足的个体的强制性共同体。两种类型的集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中国的集体属于后一种类型。第三部分阐明了交换关系在传统农业中国的约束条件。受到交通运输成本的影响,交换关系在中西方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由于存在优良的河流和海洋,西方社会的交换关系具有天然优势。而在传统的农业中国,道路、河流、运河等交通运输条件则依赖中央政府的能力。社会分工与交换,在西方是基于经济需求,在传统农业中国则基于政治需求。无论是起源还是后来的发展,商人和工商业均受制于政治统治。第四部分对集体社会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农耕社会生产方式对外扩张和防御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对内统一作为保障。农耕生产方式的内敛性则产生了对内排斥军事暴力和离心倾向。由于公有制、资源稀缺性、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和服从权威的共性,使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能够结合在一起,其最佳方式就是兵农合一的集体制度。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与家族、宗族、官僚制等其他类型的集体单位,共构成了包含许多集体单位的等级性集体社会。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对家国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交换关系为经济基础,西方的家国异构本质上是私的家庭的血缘亲属关系不同于公共权力的国家的政治关系。而传统农业中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是伦理道德和父家长权威的结合。随着农耕经济被市场经济取代,应当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家国关系。结论是对全文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第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为中心环节,当前中国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提高交换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第三,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底色具有多层性。

吴凯[3](2020)在《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多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尤其是辩证理性成为了其毕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坐标系。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中,他全方位运用和展现了辩证思想,从而使其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辩证理性的特征。具体看来,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整体演进,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不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概念。社会形态的变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依次嬗递的逻辑与规律中。其次,科学理性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抽象谈论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根本上保证了劳动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再次,以整体视角研究社会发展。某一个社会构成要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命运,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反对经济决定论,重视人民主体作用,以全方位视角考察社会发展。最后,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演变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正式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应该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学者约翰·加尔布雷斯、本杰明·沃德和阿伯拉姆·伯格森的经济学着作中,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象征着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术语出现。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戴维·米勒详细论述了这一术语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市场社会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开始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思想理念,不同学者运用相异的研究方法,从各种角度出发,对苏联和东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和目标,并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理论争鸣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选择可借鉴的重要思想财富。如果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看作是对高度集中模式的否定,逐渐接受运用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莫里斯·多布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进展轨迹和变革精神。他以辩证理性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从最初支持中央计划局严密控制生产和消费,集中管理全部经济活动,到5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国家应该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推崇一种相对分散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在规模、目标和法定权威等方面都更加合理的国家。多布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不需要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分,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理论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始终要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生长土壤,这体现了多布坚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认识框架,始终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介绍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缘起。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近代经济学传统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理论上看,多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看法,采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阶级分析等基本理论范畴。同时多布深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提倡将经济研究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看,多布多次去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因而熟知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对当时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说明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思想是从比较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为理论视角,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演进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任何一种生产力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生产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有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追求导致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压迫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论资本主义发生怎样地变化,都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正是在扬弃资本主义后的逻辑指向。市场社会主义不论表现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找到体现价值的根基,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在经济和政治改革两方面探讨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辩证发展和实践过程。批判性地考察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结合改革实践提升理论内涵,这正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路。第三,论述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通过提炼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彰显其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个学者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基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立场,代表着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自觉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资本家和富人服务,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促成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兴起,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批判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秩序,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多布辩证理性地思考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空间。兰格模式、分权模式、工人自治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为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有益思考。正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主体、职能、价值成为了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域。反思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国家职能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怎样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和逻辑,在当代依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议题。第四,评价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通过对《资本论》科学价值的考察中,多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使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理论生命力。通过与兰格模式的比较,凸显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理论演绎与经济现实发展双重问题的关注,使得多布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第三国际正统经济学框架的突破,以对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关系的理性探讨形式表现出来。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辩证考察,引领了英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多布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维度。本文着眼于多布对社会发展辩证理性地思考,通过对多布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阐释,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还力图凸显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国家治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并从哲学角度揭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在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多布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发展的视角和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运行结构和秩序。通过总结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能够充分说明多布将社会主义作为自身的政治理想,是理性思考的客观结论,同时,也能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全面有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郜爽[4](2020)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文中指出关于正义论题,人类走过了漫长而悠久的探索过程。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复兴,马克思的正义观以其独特的理论研究视角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正义观俨然已经成为了当前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关于马克思正义理论的合理内核的争论,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澄明,反而因为愈加复杂的世界形势以及马克思文本中表现出来的前后“矛盾”而持续至今,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如何为马克思的道德和正义维度寻找到合法的理论辩护,既关涉到如何有效回应“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同时也是新时期开显马克思正义理论乃至是整个政治哲学独特的理论叙事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马克思正义观面临着一个前提性的挑战——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从早于休谟的帕斯卡尔认为理性的作用仅仅在于数学计算,而不能洞察行为的目的开始,到大卫·休谟对事实与价值之间何以联结提出疑问,再到康德通过引入现象界与“物自体”的紧张关系,以确证事实与价值无涉。这样的一种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逐渐开显出来——人的理性根本没有办法去察觉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目的,以致后来的一些哲学家们言之凿凿地否认从事实判断推断出道德规范的任何可能性。至此,事实与价值的两极对立局面俨然形成。但同时也有一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澄清的基础上,尝试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中介”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寻找对话和会通的可能,以此表明这样的一种共同倾向——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不是分疏而是统一,而且这一倾向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之中,依然保留着十足的理论空间。在传统视域中,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主要是局限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这是对马克思理论作出的一种简化。尤其是涉及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探源时,我们会发现马克思理论内部潜藏着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渊源以及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马克思将汲取而来的思想养料淋淋尽致地运用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表达之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开始了以政治自由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正义呐喊,自此,他从未停止过对如何超越资本主义非正义社会的哲学探索。《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最终确立的同时,也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真正诞生。此后,马克思对正义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哲学的表达,更多的是转向正义的实践;不再是抽象地谈论什么是正义,而是以批判非正义彰显正义的实践内涵。这些都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而深刻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作出了强有力的铺垫。众所周知,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出现了看似前后矛盾的论述和表达,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实现了正义理论研究范式的哲学转向。而一组内在的规定彰显了这一正义观的崭新形象: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解释依据,它指引着我们在思考正义的来源以及作出某一评价时应当依据的要素是什么;第二,否定的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在对待某一事物时,正确的做法不是静态观察,而是将其最为本质和核心的部分看作是动态的,因为“矛盾”才是它们的根本属性,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资本主义及其价值规范;第三,理想与信念是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价值旨向。作为人类的理想目标,马克思提供了未来共产主义及其实现途径的最初图景。此外,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展示了它不同于以往传统正义的三个理论特性,即整体性、批判性和实践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包含着事实性的正义批判与规范性的正义建构双重含义,前者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显性形象”,而后者则是潜藏着的“隐性形象”。具体而言,从事实层面讲,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认为正义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任何为永恒正义辩护的人及其理论终将面临失败的结局。马克思通过对剥削与剩余价值、资本与资本逻辑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形式正义掩饰下的实质非正义。就规范意义而言,马克思作出了三个方面的建构:第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它对正义的来源及评价作出了足够清晰的回答;第二,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本质的复归、市场与政治体制以及按需分配的正义图景作出了初步的“规划”;第三,对于正义的实现途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马克思提供了必要的阐释和理论证明。马克思的正义观自诞生伊始便一直面临着诸多学者的质疑和挑战,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约翰·罗尔斯以及被评价为对马克思主义信念构成重要威胁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中,罗尔斯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原则以及共产主义社会中正义的空场等问题上。然而,从根本意义上而言,这样的批判是站不住脚的,罗尔斯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的正义并非以权利为最终依据,而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终的解释原则。退一步讲,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本身也是矛盾重重,自由主义正义论终究会在历史的涤荡中显露出它的脆弱性。而波普尔则是依据“证伪”原则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他虽然相信历史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但拒绝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更是在宽泛意义上将无产阶级革命与暴力等同起来。整体而言,波普尔扩大了证伪原则的使用范畴,机械而片面地强调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不过是还没被证伪的教条式的科学,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历史既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的结果,同时也暗含着新旧社会形态更迭的必然。

何建华[5](2004)在《经济正义论》文中认为一正义是人类社会具有永恒意义的基本价值追求和基本行为准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对正义的追寻过程就是人类社会由落后到发展、由不合理到合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经济正义是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日渐凸现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古代和近代,尽管亚里士多德、休谟、斯密、穆勒等对经济正义问题都作过探索,但并没有把经济正义问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来研究。在现时代,经济正义问题一再被提出,这是有深刻的背景的:经济关系成为支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结构由政伦互动转到以政经互动为主的全方位互动,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社会背景;经济学与伦理学由分离到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分离到融合,人类整体理性重获“青睐”,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理论背景;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价值取向的危害,社会不公正在经济领域的凸现,这是经济正义凸现的时代背景。经济正义所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所作的合理性评判。与政治正义等具体的正义理论一样,经济正义以规范性为主要特征,旨在从制度或体制的视角对社会正义进行探究,表征着人类对正义的追求。研究经济正义问题对于建立公正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人类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二经济正义的本质规定性存在于经济的内容之中。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经济的基本?内容是由作为实体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作为观念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三方面构成。与此相适应,经济正义主要体现在经济制度和经济活动中。经济正义首先体现在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伦理本质上,体现在对经济制度、体制正义性的反思和评价上。任何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的产生都体现着对效率的追求。但效率并不是经济制度唯一的价值维度,经济制度的正当合法性不仅需要以其经济有效性(效率标准)来证明它自身,而且同样也需要以其道德伦理的正当合理性来证明它自己,从而使社会对经济制度的创制和选择具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和普遍有效的社会合法性。经济制度正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制度本身的正义,二是经济制度运行的正义。经济制度正义是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一<WP=9>方面,经济制度正义是一种实质正义,隐含着经济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方面的正义;另一方面,经济制度的运行又是一种形式正义,它关涉“怎样做”的正义,它要求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使实质正义得到始终如一的贯彻和落实。在经济发展中,经济制度正义不仅为经济制度提供伦理辩护,还是经济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动力。正是通过对现实的经济制度的正义评价和批判,使经济制度不断地得到变迁和发展。经济正义还伴随着经济活动全过程。一般来说,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与此相适应,经济正义表现为生产正义、交换正义、分配正义和交换正义。生产正义是经济活动的关键。实现生产正义就是要体现生产力标准与正义尺度的统一,强化生产目的的人民性,凸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终极价值;交换正义是经济秩序的保障。实现交换正义就要恪守等价交换和公平交易的原则,注重市场主体自由平等的权利意识与法律保障;分配正义是经济正义的基本形式。在日常使用中,经济正义常常被狭义地理解为分配正义,这是由分配正义在整个社会正义领域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实现分配正义就是要使分配尺度与人的发展尺度相统一,使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就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不正义分配的矫治;消费正义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环节。实现消费正义,就是要认清当前各种畸形需要与不正义消费的现实,确立正确的生活质量观和消费观,合理地进行消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明确无误地展示在世界各国面前。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的扩散。它无疑有助于扩大信息交流和推动科技进步,有助于全球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这在客观上增大了国家间和区域集团间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使从一国正义走向全球正义。全球经济正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它要求机会平等和规则平等,世界各国进行公平、合理的竞争;要求消除贫困,日益增长的收入和财富应该在国家之间和各国内部公正、平等地分配;要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资源和利益上的合理分享。在全球化时代,实行经济正义面临着国家内所不存在的新课题:一是缺乏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对经济正义的共识;二是市场经济个体价值本位与经济全球化整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三是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政府及其再分配制度的缺位。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正义,必须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形成经济正义的共识;必须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必须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必须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WP=10>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正义问题。经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正义的价值目?

彭巨水[6](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韩璐[7](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卜广庆[8](2018)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是一个新开论域,同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因而,当下深度犁耕与倾力研究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不仅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本真呈现,而且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人们也许会从线性思维出发,基于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客观事实,而武断地认为马克思并没有责任政府的思想。但,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品性的层面理解,还是从思想史两种解读方法(文本法与脉络法)的层面检视,都不能得到马克思没有责任政府思想的结论。人们也许会将理想目标与现实追求相混淆,基于“马克思扬弃政府思想与责任政府主张”间的二元悖逆,从而质疑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殊不知扬弃政府的主张是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而提出的理想性目标;责任政府思想则是马克思立足无产阶级国家政府建设而提出的过程性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并不构成“逻辑矛盾”。人们也许会认为:诉诸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乃为迎合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热潮之需,似有为马克思脸上“贴金”之嫌,然而,翻看《法兰西内战》一文,我们则可对“为研究而研究”的指责“释怀”。传统责任政府即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历史参照。传统责任政府是由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所催生的,其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以沃尔波尔首相的辞职为标志。尽管我们不否认这种政府体制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开创了“政府负责”的新纪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尽管我们不能抹杀启蒙思想家从民主理念出发为其所作的理论贡献:主权论为其奠定了理念基石;契约论为其奠定了法理基石;权力合法论为其奠定了价值基石。但通观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则不难发现:不论是其理论根基——抽象的民主理论、还是其制度设计——权力分立的制度架构、抑或是其政府实践——维护资本逐利逻辑以及有产者利益的实质,不仅与责任政府的称谓难以匹配,而且难掩其“虚假责任制”的本质。这些既是马克思不待见传统责任政府的因由,同时也是马克思重塑责任政府思想的根本触发点。马克思立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者,从实践哲学的关系思维出发:一方面,基于世界为我的关系,揭橥责任发源的内在机理——利益关系(共同利益与利益矛盾)是主导责任发源的始基;另一方面,立足我为世界的关系,从实践的反思性思维出发,揭示人类社会责任规范的进步主义趋向。二者,马克思在颠覆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将政府起源及其责任发初置于利益关系中考察,并在显明政府二元责任结构(阶级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时,定格政府以人为本的责任经纬与归宿;三者,马克思立足人类历史变迁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的五大历史形态出发,揭示了政府责任异化与复归的历史演进。当然,由于政府具有阶级属性,因而,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以贯之的方法论。马克思基于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从实证之维凝练了责任政府的本质特征:责任政府的人民性;责任政府的廉价性;以及政府责任的规制性。当然,马克思在为我们揭示无产阶级责任政府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天判断责任政府的生成提供了价值基准: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法律性;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效率性。由于巴黎公社既非中世纪意义上的“公社”,也非波拿巴的第二帝国,更非梯埃尔的国防政府,而是无产阶级政府。而无产阶级政府的根本属性,体现并昭示着公社对于传统责任政府的内在超越价值:根本制度之超越——真正民主制取代虚假民主制;制度基础之超越——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取代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治理方式之超越——社会自治取代官僚统治;履责方式之超越——“透明政府”取代“神秘政府"。马克思对于传统责任政府展开的病理解剖与深刻批判,以及对于巴黎公社的热情讴歌与竭力颂扬,是同其伦理情怀紧密关联的。马克思紧紧围绕政府的责任客体,也即“为了谁”的伦理宗旨,立足政府“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界面,从“人为何指" "人性为何”以及“合乎人性”三个层面,揭示了政府的责任情怀、责任本分以及创生责任政府的现实路径。由于马克思伦理学的品性:不是在抽象或直观意义上言说道德,而是在科学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言及道德;不是在个体本位之下畅谈道德,而是在社会本位之上论及道德;不是在非阶级性的意义上空论道德,而是直陈道德的阶级属性;不满“坐而论道”,而是突出强调“起而行之”,由此不仅敞显了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高远立意、博大情怀与价值诉求,而且使得马克思责任政府的伦理思想呈现出“温暖的红色”与“冰冷的红色”的双色基调。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对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启示与教益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宗旨——这是一条红线问题,显明了责任政府所应恪守的原则底线;(2)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多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这是一个任务问题,点明了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重点所在;(3)责任政府建设“始终在路上”——这是一个规律问题,指明了当代责任政府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4)改革与完善政府的责任制度,批判借鉴与吸收东西方责任政府建设的有益经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言明了责任政府建设所应具有的开放性心态与创新精神。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境遇,致思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的主题与任务——建构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的务实目标,以及打造多元并重的政府责任模式,则是学人们应予关注的重点。

应远马[9](2020)在《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法国近现代史及其历史编纂学当中,始则担任第二共和国总统,继而又作为第二帝国皇帝执掌政坛20多年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亦即人们更耳熟能详的拿破仑三世,由于第二帝国“以政变始,以色当终”的特殊历史等众多因素,不时成为人们抨击乃至嘲讽的对象。但毋庸讳言,正是在此人统治法国时期,尤其是近18年之久的第二帝国阶段,法国不仅获得了大革命以来鲜见的政局长久相对稳定,还出现了史上少有的经济持续扩张局面,迎来名副其实的“繁荣时代”。凡此种种,当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一直以充当“圣西门主义力行者”为己任密不可分。作为拿破仑一世侄子,他对“伟大伯父”的思想既有推崇、继承的一面,更有因应时势,及时扬弃,大胆创新的一面。他在对其伯父思想观念进行系统梳理、全面阐述的《拿破仑的观念》中的不少主张,清楚地昭示了这一点。进而言之,如果说拿破仑一世是“马背上的罗伯斯庇尔”,那么,其侄儿则可谓“马背上的圣西门”。后者的思想导师乃是圣西门之类的人物,而并非像其伯父那样尊奉孟德斯鸠、卢梭为思想导师。由此,在圣西门等人影响之下,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早年即在关注波拿巴家族荣耀、法兰西国家兴衰同时,不仅极为关注“双元革命”发生后势必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还着力寻求它们的解决之策,《食糖问题剖析》、《消灭贫困》等他在上台之前出版的着述即为明证。因其独特身世素有家国情怀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不仅喜欢写作,勤于思考,还引人瞩目地更有所行动。他在上台后,力求以稳定求发展,用繁荣保秩序。其间,不仅肯定大革命主要原则,赞同“人民主权”,还敢于、善于像伯父那样以人民主权化身自居,借助“公民投票”等手段去完成统治法国的大任。同时,既没有一味沉迷于政治纷争,更没有拘泥于政体形式,而是在同样信奉圣西门主义的得力助手辅助下,致力于让法国尽快具有现代国家的面貌。就此而言,不管是他作为总统在波尔多发表的重要讲话,还是在称帝后写给国务大臣富尔德的信件,无不表明其对于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视程度,以及具有的国际视野和现代意识,在同期欧洲国家领导人当中位居前列。本文的核心观点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是在建构圣西门倡导的“实业社会”方面不仅具有现代观念、开放意识和切实可行的举措,而且实际成效更可圈可点的“圣西门主义力行者”。法国在第二帝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非但幅度大、速度快,其影响更是既深又远,不容低估。有鉴于此,本文从经济-社会史维度出发,首先通过细致考察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显赫家世和早年经历,特别是逐一细致研读其上台前撰写的各类着述,探究其在圣西门影响下的治国理念及其思想渊源;继而力图揭示他如何深知现代社会扩展经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寻求国家干预和自由主义经济之间平衡点来谋求“帝制下的繁荣”。在这一基础上,然后再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分别梳理、评判其相关举措和成效:推进工业革命在法国的完成;让第二帝国时期成为法国“农业文明的巅峰”阶段;以让法国真正进入“铁路时代”为抓手,实现法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在让法国国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如何顶住压力让法国在贸易自由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将巴黎打造成“19世纪的首都”来引领法国的城市化进程等等。希冀通过上述努力,提出若干具有一定新意的观点,从而能有助于人们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长期被“污名化”的拿破仑三世的历史作用,丰富和深化对在19世纪法国史中承上启下,其研究至今尚相对薄弱的第二帝国史相关问题,以及在当今法国政治谱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的波拿巴主义的认识。

张牧遥[10](2017)在《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文中认为现代社会的自然环境危机已经不由我们继续“任性”于“私益”与“经济目标”,自然资源环境的公益使命甚至要求我们“刻意”关注“公益”与“生态目标”。那么寄望于延续民法物权及其理论框架,只需对其进行适度松绑的所谓“社会化”救赎恐怕无法完成兼顾私益与公益的大任。毕竟自然资源并非一般“物”,它是一类特殊财产。它的特殊性,以及其上所负担的特殊使命促使我们从公法视角对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问题研究之现行、主流的私法模式予以批判性思考,以开辟新的思路,探寻更为科学、合理的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法律机制建构。按照这种构想,首先应该看到,在长期民法物权化模式影响下,我们对自然资源使用的基本形态认识并不合理,并未充分注意到自然资源特殊性与人的多元化需要之间所可能存在的秩序性对级,因此也就无法对自然资源使用形态进行科学、完整的类型化。而使用形态的类型化是否科学、合理则又直接影响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类型化以及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所以,对国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的准确分类就成为一个源头性问题。应该从充分关照自然资源的多元属性,并以其与人的多元需要之间的双向对级关系为基础,将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对应划分为生存用自然资源使用权、生态用自然资源使用权、公共用自然资源使用权、经济用自然资源使用权四类;其中,前三类实质上应属于自由权范畴,不可物权化,唯有第四类,即经济用自然资源使用权方可物权化。一般认为,这种经济用自然资源使用权在我国即为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学界对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问题进行研讨的主流模式仍是民法物权化模式。近年来,学者们在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问题的热烈讨论中,也会或多或少地附带讨论这一问题,但对它关注的广度和深度显然不够。而且,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在客体、内容、行使、保护等方面实际上都与传统民法物权存在诸多差异,它不仅体现了特定主体对特定物的‘直接支配’关系,更体现了划分国家与个人界线,并主要由国家“间接干预”资源利用,以实现国有自然资源使用问题上之公共价值的公权性特征。也就是说,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虽具有物权属性,但却不宜直接将之定性为民法物权。由于它不仅涉及权利和权力的动态平衡问题,还涉及私益和公益的协作问题;自然资源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仅具有“生态屏障”的重大价值,而且还深刻牵动资源利益的公平正义价值。所以,相较而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上所寄予的公共价值更应具有优先性。考虑到实现和维护这种公共价值,通常需要为此种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从取得、到行使、再到保护附加诸多公法限制,而且这种限制与民法物权所谓之“财产的社会义务”应有本质区别,后者的主要目标仍是实现和保护私益。这些都为我们从公法视角去认识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提供了支持,故而,宜将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定位为一种公法物权。以此为基线,关照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在取得、行使和保护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从公法学视角去探讨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法律机制就成为一种有别于民法物权化模式的新的径路与方法。由于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在价值目标上既要尊重私益,更要维护公共利益,所以,在这种权利取得上的全球性经验是国家干预的介入,但由于这种权利又是一种物权、财产权,从便利物的流通和增加财富的角度来看,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利用也必须得到重视。所以,特许使用权取得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就成为此处的一个重要问题。所以,应结合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的理论和实践,对现行相关法律制度予以完善;基本路径是,在尊重国家干预的基础上,从公共行政革新和规制变革之中寻找启示,通过从传统行政法向激励行政法的转变,将激励这一市场化机制引入行政法,以实现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更为科学、合理,形成政府和市场合作共治的格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在主体、客体上的特殊性,以及其价值目标的特殊性都使其权利行使具有一定特殊性,为适应这些特殊性并为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主体、客体等方面的实践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必须在尊重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行使受限的大局下,对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主体进行限制式重构,具体是,个人主体性的尊重、强化和保障,公益性国有企业使用权的尊重,以及经营性国有企业使用权的限制。对于客体问题,在厘清理论纷争和机制构设需要的基础上,宜将其客体统一定位为自然资源自身。在行使方式上,竞争性、排他性和有偿性体现了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物权属性,结合使用目的、方式、时间、范围、工具等方面的公法限制,则正体现和回应了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公法物权属性,以及其应有别于民法物权法律机制的需要,其法律规范之适用可以准用物权法。正是因为,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从由来、性质、取得、行使等方面具有诸多特殊性,所以,对这种权利的保护也就具有了一定独特之处,公法保护方法吸收了私法保护方法使的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保护不可能或者不需要适用私法保护方法。

二、经济学家新论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学家新论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混合经济思想
        (二)国外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三)国内国有企业改革相关文献
        (四)文献分析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第一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的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学习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2)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提出问题
        (二)思维历程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阶级分析法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二)传统——现代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转型研究述评
        (三)国家——社会理论范式与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研究述评
        (四)新制度经济学与农业中国的集体产权研究评述
    三、思路方法
        (一)研究旨趣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1章 黄土地上的社会生产力
    1.1 地理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
        1.1.1 地理环境特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
        1.1.2 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初期起决定性作用
        1.1.3 地理环境特性的“蝴蝶效应”
    1.2 地理环境特性与农业革命
        1.2.1 原始社会的“丰裕生活”走向资源稀缺
        1.2.2 物种特性产生不同社会组织制度
    1.3 黄土环境与黄土文明新论
        1.3.1 黄土文明而非黄河文明
        1.3.2 黄土分布于华夏文明核心区
        1.3.3 黄土成因决定中国农业社会的起源
    1.4 黄土土壤与定居式旱作农业
        1.4.1 黄土土壤特性产生旱作农业
        1.4.2 旱作农业产生轮耕制
        1.4.3 旱作农业生产方式决定中国特色的上层建筑
    1.5 农业生产工具与驱动动力
        1.5.1 农业生产工具的自然和人为局限
        1.5.2 青铜很少用做农业生产工具
        1.5.3 驱动动力长期以自然力为主
    小结
第2章 以分配为中心环节的生产关系
    2.1 相关核心概念新解
        2.1.1 作为前提性存在的生产
        2.1.2 以权威为媒介的等级性分配
        2.1.3 遵循价值规律的交换
        2.1.4 以分配关系为基础的集体权威
    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新解
        2.2.1 交换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2 分配是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中心环节
        2.2.3 交换和分配并重是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3 传统农业中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2.3.1 西方交换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2 传统中国分配关系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3.3 对若干重要问题的反思
    小结
第3章 受限制的交换关系
    3.1 交换关系的生产力限制
        3.1.1 西方社会交换关系存在天然优势
        3.1.2 传统中国交换关系存在天然局限
        3.1.3 运输成本对交换关系影响深远
    3.2 政治统治主导下的社会分工与交换
        3.2.1 政治需求产生分配的社会分工
        3.2.2 政治需求导致青铜业与农业分离
        3.2.3 制陶业与农业关系复杂
        3.2.4 纺织业与农业结合产生自然经济
    3.3 官商关系新论
        3.3.1 “商人”自起源就出身低贱
        3.3.2 战国以后抑商成为基本国策
        3.3.3 商人无取得政权之可能
        3.3.4 官营工商业排挤私营工商业
    小结
第4章 农耕生产方式和军事制度合成的集体社会
    4.1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外扩张性
        4.1.1 战争起源于社会生产方式
        4.1.2 农耕生产方式扩张与防御
        4.1.3 农耕生产方式要求政治统一
    4.2 农耕生产方式的对内收敛性
        4.2.1 农耕生产方式对内排斥军事暴力
        4.2.2 农耕生产方式天然地存在内部离心力
    4.3 农耕生产方式与军事组织的契合
        4.3.1 契合于资源稀缺性
        4.3.2 契合于集中分配的管理方式
        4.3.3 契合于集体权威
    4.4 集体社会的形成
        4.4.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
        4.4.2 最大的集体单位是天下(国家)
        4.4.3 最小的集体单位是个体家庭
    小结
第5章 伦理和权威的家国同构
    5.1 西方社会的家国异构论
        5.1.1 亚里士多德:家务管理异于城邦政治
        5.1.2 梅因:地域国家取代血缘政治
        5.1.3 摩尔根:血缘人身关系的古代社会与地域财产的政治国家
        5.1.4 恩格斯:血缘亲属与阶级国家
    5.2 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论
        5.2.1 西方思想家:伦理道德与家父权力的家国同构
        5.2.2 日本学者:秩序的家国同构
        5.2.3 中国学者:宗法的家国同构
        5.2.4 梁漱溟:伦理的家国同构
    5.3 对家国异构论与同构论的再思考
        5.3.1 西方社会家国异构的质疑
        5.3.2 传统中国家国同构论的缺陷
    小结
结论
    (一)传统农业中国是建立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的集体社会
    (二)传统中国集体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分配关系为中心
    (三)传统农业中国具有多重社会底色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核心理念
    五、莫里斯·多布的学术历程
第一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
        1.1.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1.1.2 以阶级分析为基本方法
        1.1.3 《资本论》理论价值再考察
    1.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
        1.2.1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客观评价
        1.2.2 以经济计划性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3 融合近代经济学传统
        1.3.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和批判
        1.3.2 传承与发展经验主义传统
    1.4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体理论环境
        1.4.1 人民阵线运动的时代契机
        1.4.2 共产主义小组的政治功用
        1.4.3 1956年危机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2.1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1.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动力
        2.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
    2.2 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
        2.2.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或商业形式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制度
        2.2.3 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暂时性
    2.3 以经济与政治双重演进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
        2.3.1 市场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表征
        2.3.2 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组合模式
        2.3.3 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
    3.1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3.1.1 作为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
        3.1.2 作为哲学立场的意识形态
    3.2 阶级意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反映
        3.2.1 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3.2.2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意识发展的促进
        3.2.3 社会主义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增强
    3.3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
        3.3.1 商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掩饰
        3.3.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展现
        3.3.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
    4.1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哲学基础
        4.1.1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4.1.2 否定之否定原则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辩护
        4.2.1 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历史意义
        4.2.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范畴
        4.2.3 集中管理与分散决策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合理设想
    4.3 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
        4.3.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
        4.3.2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实可行的
        4.3.3 落后国家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
    5.1 现代化国家治理职能的主要内涵
        5.1.1 坚持国家的治理主体地位
        5.1.2 坚持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结合
    5.2 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切实增强
        5.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能力悖论
        5.2.2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家能力的弱化与重构
        5.2.3 工人自治作为改善国家治理效果的可行模式
    5.3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维价值
        5.3.1 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5.3.2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客体价值
        5.3.3 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同价值
    小结
第六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和评价
    6.1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6.2 深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
    6.3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6.4 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4)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二、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事实与价值:马克思历史唯物正义观的前提性反思
    1.1 历史与传统:事实与价值的对立
        1.1.1 事实与价值的对立:帕斯卡尔、休谟与康德
        1.1.2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的对立
    1.2 反思与澄清: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1.2.1 事实与价值在概念上的重叠
        1.2.2 事实的“价值性”与价值的“事实性”
        1.2.3 重返“休谟问题”:事实与价值的逻辑统一
        1.2.4 马克思关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
第2章 历史与回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形成
    2.1 城邦与社会正义: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
        2.1.1 古典城邦:正义的社会背景
        2.1.2 经济生活:对社会共同体的本质洞察
        2.1.3 社会实践:一种自我实现的可能
    2.2 历史和现实的和解:黑格尔与马克思
        2.2.1 法权批判:正义的批判“靶心”
        2.2.2 劳动价值:人的主体的发现
        2.2.3 历史—社会:历史与哲学的和解
    2.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形成和发展
        2.3.1 继承与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3.2 反思与建构: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
第3章 正义与“反正义”: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性及理论特性
    3.1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正义性与“反正义”性
        3.1.1 马克思为什么“反对”正义?
        3.1.2 对所谓的“反对”的一点思考
    3.2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内在规定
        3.2.1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正义观的解释依据
        3.2.2 否定的辩证法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基础
        3.2.3 理想与信念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价值旨向
    3.3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理论特性
        3.3.1 整体性
        3.3.2 批判性
        3.3.3 实践性
第4章 “显性”与“隐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双重形象
    4.1 事实与正义的批判: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显性形象”
        4.1.1 历史与正义:对资本主义永恒正义的正义批判
        4.1.2 剥削与剩余价值: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义批判
        4.1.3 资本与资本逻辑:对资本主义拜物教的正义批判
    4.2 规范与正义的建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隐性形象”
        4.2.1 来源与评价:一种可能的规范视角
        4.2.2 超越与复归:共产主义与正义
        4.2.3 无产阶级革命:历史唯物主义对正义的再确认
第5章 挑战与回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的当代视野
    5.1 “公平的正义”还是“革命的正义”:罗尔斯与马克思
        5.1.1 罗尔斯与“作为公平的正义”
        5.1.2 罗尔斯对马克思的正义理论的批判
        5.1.3 对罗尔斯关于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的回应
    5.2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波普尔与马克思
        5.2.1 证伪主义:波普尔非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基础
        5.2.2 “证伪”与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批判
        5.2.3 共产主义:历史的必然性与创造性的合一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5)经济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经济正义:21世纪伦理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第一章 经济正义及其凸现
    一、正义是什么:效用、公平、权利还是美德
        1.功利主义:正义即效用
        2. 罗尔斯:正义即公平
        3. 诺齐克:正义即个人权利
        4.麦金太尔:正义即美德
        5. 正义:一种价值追求
    二、经济与正义:冲突与关联
        1.经济的含义
        2.经济与正义之关联
        3.经济与正义之冲突
    三、经济正义的凸现及其背景
        1.从个人正义到社会正义
        2.从政治正义到经济正义
        3.经济正义凸现的背景
    四、经济正义的内涵和价值
        1.经济正义的概念界说
        2.经济正义的基本原则
        3.经济正义的评价及其标准
        4.经济正义的价值
第二章 西方经济正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亚里士多德:正义即合法与平等
        1.正义即合法
        2.正义即平等
        3.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二、休谟:正义是维护财产权的人为美德
        1. 正义是尊重个人财产权的人为美德
        2. 经济正义的三大法则
        3. 政府以落实经济正义原则为目标
    三、穆勒: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1.经济正义的本质是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权利
        2.经济正义的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国家适度干预是实现经济正义的重要保证
    四、马克思:从形式正义到实现正义
        1.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唯物史观视角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原则和经济制度的批判
        3.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主要贡献
    五、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
        1.正义是经济制度的首要价值
        2.公平正义的核心差别原则
        3.市场制度、正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相容的
        4.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批判
第三章 经济制度正义
    一、制度、经济制度与经济制度正义
        1. 制度
        2. 经济制度
        3. 经济制度的正义
    二、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制度正义
        1. 制度经济学及其制度变迁理论
        2. 制度和制度变迁:自发的还是可设计的
        3. 经济制度正义是制度变迁的内在依据
    三、经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
        1. 对经济制度的不同评价
        2. 评价经济制度是否正义的基本尺度
        3. 经济制度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生产正义
    一、生产及其评价
        1.生产:经济活动的关键
        2.生产活动的规律性与价值性
        3.生产正义及其实质
    二、生产与人、自然的和谐
        1.生产:人与自然联系的基本方式
        2.生产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确立正确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产关系与所有制正义
        1.生产活动的分工与合作
        2.所有制与劳动异化
        3.产权制度安排中的效率与公正
    四、生产与人的全面发展
        1.生产:人的本质力量的表征
        2.异化劳动与单向度的人
        3.自主劳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交换正义
    一、交换及其本质
        1.何谓交换
        2.交换的本质是所有权的有偿让渡
        3.人类的相互交换倾向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二、交换正义的实质和原则
        1.交换正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交换正义的实质
        3.交换正义的基本原则
    三、交换正义实现的基本机制
        1. 契约正义交换正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2.自由而公平的市场秩序交换正义实现的基本条件
        3.政府适度干预交换正义实现的保障
第六章 分配正义
    一、 分配及其制度安排
        1.分配:经济活动的基本维度
        2.分配的制度安排
        3.收入分配理论的历史演进
    二、不平等、贫困与分配正义
        1. 对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不同解释
        2.对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不同态度
        3.人类对分配公正的追求
    三、市场、政府与分配正义
        1.市场的分配功能及其局限
        2.政府实施再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政府实施再分配的作用
    四、经济效率与分配公正
        1.效率和分配公正的内涵
        2.分配公正的不同意义及其对经济效率的制约
        3.正确认识分配公正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五、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
        1. 现代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
        2. 社群主义的分配正义原则
        3. 阿马蒂亚.森的分配正义原则
        4.对分配正义原则的初步探讨
第七章 消费正义
    一、消费:内涵、作用及其制约因素
        1.消费--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2.消费--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3.消费活动的制约因素分析
    二、消费正义的实质和原则
        1.经济发展与调费正叉问题的凸现
        2.消费正义的实质
        3.消费正义的基本原则
    三、实现消费正义的基本途径
        1.树立适度消费和可持续消费观
        2.健全利益机制,发展绿色产业
        3.强化责任意识,敦促发达国家承担主要责任
        4.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正义
    一、经济全球化:从一国正义到全球正义
        1.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球的扩散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正义问题的凸现
    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正义问题的实质
        1.全球化与反全球化论争的实质:效率还是公平
        2.全球经济正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三、全球化时代实行经济正义所面临的新课题
        1.缺乏全人类共同的价值标准和对经济正义的共识
        2.市场经济个体价值本位与经济全球化整体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3.全球范围内的世界政府及其再分配制度的缺位
    四、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经济正义
        1.建立平等对话的机制,形成经济正义的共识
        2.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3.发挥联合国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4.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
第九章 建立公正的中国经济秩序
    一、经济正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1.经济正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经济正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3.经济正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
    二、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经济正义的基本构想
        1.确立我国经济正义原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2.我国经济正义的价值目标
        3.我国经济正义的现实要求
    三、实现中国社会经济正义的伦理思考
        1.加强产权制度建设,尊重和维护产权
        2.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市场化进程
        3.加强法制建设,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制度保障
        4.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参考文献
后 记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一、论文内容
        二、结构安排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简要评述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四、简要评述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一、宏观制度层面
        二、中观体制层面
        三、微观机制层面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目前现状
        二、存在问题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结语与展望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图表附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7)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扫描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览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理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之前提设问
    第一节 形式化文本与实质性思想之关联辨析
        一、问题:马克思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缺失是否意味着实质性思想的空场
        二、原因:马克思哲学非学院哲学的品性决定其不会纠结于形式化文本问题
        三、结论: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的形式化文本决不表明其实质性思想的缺失
    第二节 扬弃政府与责任政府思想之悖逆疏解
        一、马克思扬弃政府的思想
        二、两者“悖逆化”的消解
    第三节 《法兰西内战》文本与责任政府思想
        一、《法兰西内战》与责任政府思想之关联
        二、《法兰西内战》文本解读的两维旨趣
第三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历史参照
    第一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轫
        一、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源及其实质意涵
        二、责任政府与自然经济形态的绝缘性剖析
        三、责任政府与市场经济形态的亲缘性揭示
    第二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滥觞
        一、主权论定格了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奠定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基石
        二、社会契约论明晰了政府的责任坐标,构筑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法理基石
        三、权力合法论诱生了政府的恒常责任,夯实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价值基石
    第三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弊病梳理
        一、立基理论的瑕疵
        二、制度设计的痼疾
        三、责任实践的缺陷
第四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宏观透视
    第一节 分析视角——关系思维与责任发源
        一、实践思维与理解责任的科学进路
        二、马克思对于责任发源的深邃理解
        三、马克思关于责任特性的概要说明
    第二节 解析框架——国家与市民社会"谁为本位"
        一、政府责任的对象性范畴说明
        二、政府与社会二元关系的澄明
        三、马克思社会本位观下的政府责任经纬
    第三节 责任演进——政府公共责任的异化与复归
        一、前政治社会“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
        二、政治社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及其演化
        三、后政治社会:政府消融于社会与社会充分自治
    第四节 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
        一、阶级实质与无产阶级责任政府
        二、无产阶级责任政府的历史创生
        三、去阶级分析法责难的理论回应
第五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价值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无产阶级政府
        一、现实批判意义上的必然
        二、思想发展意义上的必然
        三、经验实证意义上的确证
        四、实践偏差上的问题澄清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哲学探因
        一、实践唯物主义地基之上的责任政府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总体性征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特征思想
        一、责任政府的人民性
        二、责任政府的廉价性
        三、政府责任的规制性
    第四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判准思想
        一、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
        二、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行的"合法律性"
        三、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践履的"合效率性"
    第五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超越思想
        一、政治制度之超越
        二、经济基础之超越
        三、治理方式之超越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纠结问题
        一、责任重心:专政还是民主
        二、实质指认:误解还是栽赃
第六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伦理追问
    第一节 马克思新哲学观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一、基于实践哲学之上的马克思伦理学
        二、马克思伦理学视野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界面
        一、政府的人为性与政府的为人性
        二、政府为人性的解析及内在关联
    第三节 人为何指与政府责任情怀
        一、人为何指攸关政府责任党性
        二、马克思人为何指的思想历程
        三、人的显明与政府的价值基调
    第四节 人性为何与政府责任本分
        一、人性为何关乎政府责任主旨
        二、马克思人性为何的思想诠释
        三、人的自由本性与政府责任本分
    第五节 合乎人性与创生责任政府
        一、马克思对合乎人性生存方式的远景展望
        二、非人性生存方式的真相揭示与根源剖析
        三、无产阶级自创责任政府则是历史的必然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总结
        一、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总体品性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教益与启示
        一、宗旨问题:红线不容僭越
        二、任务问题:思想不容教条
        三、发展问题:规律不容违背
    第二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时代境遇与研究聚焦
        一、时代境遇: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二、责任现状:政府负面责任频发
        三、研究任务:聚焦政府负面责任
        四、研究取向:本土化与理性致思
    第三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底线思维
        一、现代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层级划分
        二、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选择因由
        三、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建构重心
    第四节 中国政府责任模式之务实致思
        一、类型学意义上的政府责任模式
        二、影响责任模式选择的变量分析
        三、我国政府责任模式的历史沿革
        四、政府多元责任并重的理性思考
附录: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9)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史料概况和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1.5 本文创新和不足
2.“马背上的圣西门”的家世与思想渊源
    2.1 “马背上的圣西门”的显赫家世
    2.2 早年的经历及其影响
    2.3 “圣西门主义力行者”治国思想探源
3.“圣西门主义力行者”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针
    3.1 以稳定求发展,用繁荣保秩序
    3.2 寻求国家干预和自由主义经济之间的平衡点
4.完成被社会动荡延宕的法国工业革命
    4.1 被社会动荡延宕的工业革命得以在法国完成
    4.2 以信贷作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推进器”
5.近代法国农业发展“黄金时代”的到来
    5.1 广受农民拥戴的“农民皇帝”
    5.2 复苏农业、振兴乡村:愿望和举措
    5.3 拿破仑三世和法国“三农”现代转型的起步
6.交通运输:经济飞跃另一“推进器”的大发展
    6.1 以进入“铁路时代”作为让经济走出低谷的突破口
    6.2 传统交通手段在“铁路时代”的新发展
7.“商业政府”扩大内外贸易的举措与成效
    7.1 以生产性消费促进商业的发展和转型
    7.2 借力“关税政变”使法国走上自由贸易之路
8.以打造“世界之都”引领法国城市化进程
    8.1 改造乃至“重建”巴黎的必要性
    8.2 打造“世界之都”:拿破仑三世与“奥斯曼计划”
9.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生平大事记
    附录2. 1852年10月9日路易-拿破仑总统在波尔多发表的讲话
    附录3. 1860年1月5日拿破仑三世致国务大臣富尔德的信
作者简历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10)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价值
    二、域内外研究概况
        (一)域外相关研究概况
        (二)域内相关研究概况
    三、框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一)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国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及其分类
    第一节 自然资源使用的现代价值
        一、何谓“自然资源”
        二、人与自然关系简史:从蛮荒到文明
        三、生态文明的启示:既要效率也要公平
    第二节 国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及其理论
        一、域外有关自然资源使用形态的分类及其理论
        二、我国有关自然资源使用形态的分类及其理论
        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的意义
    第三节 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的视角变迁
        一、自然资源使用形态的类型学思考
        二、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的视角与方法的发展
    第四节 国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的新观念
        一、主-客互动关系视域下的分类基准
        二、对目前我国学界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及其观念的进一步反思
        三、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及其分类新观点的提出
        四、自然资源使用形态分类新观念的价值与规范实证
第二章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性质
    第一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及其性质
        一、何谓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权属性质
    第二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性质
        一、关于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属性的学说之争
        二、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公法物权属性的进一步厘定
第三章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取得
    第一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的基础
        一、何以成为基础
        二、究竟以何为基础
    第二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中的政府和市场
        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配置的理论基础
        二、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中政府与市场的分立与合作
    第三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机制的完善
        一、政府与市场合作:特许使用权取得机制完善的方向
        二、完善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取得机制的基本策略
第四章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行使
    第一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行使主体
        一、公共秩序视角下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主体的认知
        二、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主体的配置
        三、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行使主体的限制式再构
    第二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客体
        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客体之争:权利还是自然资源自身
        二、不同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客体分析
        三、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客体的公法物权意义
    第三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行使方式
        一、排他行使
        二、有偿行使
    第四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行使限制
        一、限制的形式与表现
        二、限制的公法物权意义
    第五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规范适用
        一、实体规范准用物权法
        二、程序规范主要适用相关行政法
第五章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保护
    第一节 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保护概说
        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统一公法保护方法
        二、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第二节 行政机关撤销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限制和补偿
        一、撤销行政许可与信赖保护
        二、合法还是违法:变更或撤回特许使用权的典型事件思考
    第三节 行政违法侵犯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救济与责任
        一、行政违法侵权一般理论
        二、行政违法侵害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救济
        三、行政违法侵害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的法律责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经济学家新论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研究[D]. 张飞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传统农业中国的社会结构新论 ——基于唯物史观视角[D]. 王松磊. 山西大学, 2019(02)
  • [3]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吴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4]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研究[D]. 郜爽. 吉林大学, 2020(08)
  • [5]经济正义论[D]. 何建华. 复旦大学, 2004(01)
  •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8]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卜广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圣西门主义力行者 ——拿破仑三世和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D]. 应远马. 浙江大学, 2020(01)
  • [10]国有自然资源特许使用权研究[D]. 张牧遥. 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经济学家新理论提出——所有权是一种手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