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胰岛素聚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康[1](2020)在《叶酸靶向多药共给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癌症是影响人类寿命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化疗还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但化疗药物靶向性差、溶解性差、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此外,长期的药物治疗,会使癌细胞逐渐产生多药耐药性,进一步降低了临床疗效,而这也是化疗药物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研究发现:在联合使用多种化疗药的治疗模式下,因不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极大的杀死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纳米体系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并降低药物的毒性;主动靶向配体可以显着增强药物的靶向选择性。鉴于此,本课题设计并制备了叶酸(Folate,FA)靶向纳米粒共载阿霉素(Doxorubicin,Dox)和姜黄素(Curcumin,Cur)。纳米粒经静脉注射后通过FA主动靶向作用到达肿瘤细胞,Dox抑制癌细胞复制生长,Cur缓解癌细胞多药耐药能力;该纳米粒的材料是具有高稳定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星状聚酯材料(Tri-CL);以肿瘤细胞表面过表达的叶酸受体为靶点,使用叶酸作为主动靶向配体对Tri-CL进行进一步修饰,合成接枝FA的星状高聚物(FA-Tri-CL)。具体实验方案如下:(1)FA接枝的星状高聚物FA-Tri-CL合成:以1,2,3-丙烷三甲酸为核心,ε-己内酯为聚合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星状高聚物再将FA与Tri-CL通过酰胺化反应进行接合,得到FA接枝的星状高聚物FA-Tri-CL。经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验证FA-Tri-CL结构。(2)Dox和Cur共载的FA靶向纳米粒(Dox+Cur)-FA-NPs的制备: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1)考察药物浓度比、药/材质量比、油/水体积比这三种因素对纳米粒特性的影响。将设计合成的载体材料FA-Tri-CL和药物按一定比例溶解于丙酮,作为油相,以0.5%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P188)作为水相。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得到最优处方为:药物浓度为Dox 1.0 mg/m L:Cur 1.0 mg/m L、药/材质量比为1:12.5和油/水体积比为1:10。最佳参数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纳米粒(Dox+Cur)-FA-NPs的粒径为(187.4?1.77)nm,多分散指数PDI为(0.044?0.029),Zeta电位为(-18.3?0.9)m V,Dox包封率为(77.7?0.4)%和Cur包封率为(96.4?1.3)%,Dox载药量为(15.0?0.6)%和Cur载药量为(19.9?1.1)%。(2)透射电子显微镜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Dox+Cur)-FA-NPs为均一圆形,其粒径与马尔文粒径结果较为一致。(3)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Dox和Cur均被包封于纳米粒之中,而非吸附在纳米粒表面。(4)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表明(Dox+Cur)-FA-NPs具有缓释性能,且Dox和Cur释放量在p H=6.8比p H=7.4的条件下释放更多。(5)体外稳定性结果表明,(Dox+Cur)-FA-NPs可在水溶液中稳定保存15天,在含10%FBS的DMEM溶液中稳定保存48 h。(3)纳米粒安全性及体外抗肿瘤研究:用MTT法考察纳米粒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空白纳米粒(Blank-NPs和Blank-FA-NPs)对L929细胞均具有很好的生物安全性;体外抗肿瘤试验表明:Dox和Cur的联合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MCF-7/ADR细胞(耐药株)的耐药性,同时(Dox+Cur)-FA-NPs和(Dox+Cur)-NPs可以增加Dox和Cur的溶解性从而增强抗增殖作用;流式细胞实验证明了MCF-7/ADR细胞有外排机制,可降低细胞内Dox的浓度,Dox和Cur的联合使用可以部分抑制MCF-7/ADR细胞外排,此外(Dox+Cur)-NPs和(Dox+Cur)-FA-NPs可以一定程度促进药物进入细胞。不同载体促进药物入胞效率顺序如下:(Dox+Cur)-FA-NPs>(Dox+Cur)-NPs>(Dox+Cur)。(4)小动物成像体内荧光分布实验:该实验证明了(Dox+Cur)-FA-NPs组中FA的接枝能够协助纳米粒精准的将药物递送到肿瘤部位,相较于其它组具有更好的肿瘤靶向性。(Dox+Cur)-FA-NPs也有助于减少药物在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的蓄积,降低重要器官的损伤。总之,本课题研究开发的Dox和Cur共载叶酸靶向纳米给药体系具有制备简单、储存稳定的特点;Dox和Cur的联用有效缓解了MCF-7/ADR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该纳米体系有效降低了药物的毒性,同时叶酸的接枝增加了体系的靶向性。因此,在该Dox和Cur共载叶酸靶向纳米给药体系在抗肿瘤领域是一种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的给药体系。
楚留香[2](2019)在《EPHA3抗体修饰的替莫唑胺纳米粒经鼻靶向脑胶质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脑胶质瘤(GBM)多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手段多为切除与药物化疗相结合,但是由于肿瘤的恶性侵袭,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差,化疗药物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比如穿透性差、靶向性不好,有必要开发有效的适合临床应用的治疗方式。非侵入性的经鼻入脑给药系统能够避免血脑屏障(BBB)的阻碍,提高药物入脑率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外周毒副作用,是治疗脑部肿瘤比较有效的途径。替莫唑胺(TMZ)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虽然研究报道的TMZ可透过BBB,生物利用度较高,但是由于给药剂量较大,并且全身给药,产生的毒副作用比较严重。因此,本课题设计构建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3抗体(anti-EPHA3)修饰、三甲基壳聚糖(TMC)涂覆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NPs)经鼻入脑治疗胶质瘤的递药系统,旨在增加脑内药物递送效率,提高病变部位靶向性,减少药物外周组织分布,实现脑部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由于TMZ的脂溶性较差,将其制备为替莫唑胺丁酯(TBE),在增加脂溶性的同时,更易用于制备新型制剂。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体内外靶向性等评价实验,为替莫唑胺经鼻脑靶向递药系统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行性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EPHA3受体的表达检测本研究对EPHA3受体在大鼠胶质瘤细胞C6及其形成的胶质瘤组织内表达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以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作为对照。结果显示EPHA3受体在胶质瘤细胞及组织内存在,在正常细胞内不表达,证明该受体可以作为治疗脑胶质瘤的一个特异性功能靶标。2.替莫唑胺丁酯的合成及涂覆材料的制备TMZ经水解后,与正丁醇酯化反应得到TBE,通过核磁氢谱(1H-NMR)进行结构确证。以胶质瘤细胞C6为模型考察细胞毒性,结果表明TBE具有与TMZ相当的细胞生长抑制活性。为增加纳米粒在鼻腔中的粘附,将壳聚糖还原甲基化合成粘附性材料TMC,采用1H-NMR确证结构后,涂覆于纳米粒表面,以增加纳米粒的鼻腔滞留。3.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研究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TBE纳米粒,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最优处方及工艺为:载体材料PLGA为10 mg,药物TBE为1 mg,油水比例为1:3,PVA的浓度为1%,超声功率为300 w。按最优处方和工艺制备PLGA纳米粒(P-NPs),使用TMC涂覆制备T/P-NPs,并将巯基化后的anti-EPHA3与T/P-NPs表面的马来酰亚胺基(Mal)连接制备anti-EPHA3-T/P-NPs。经上述方法制备的anti-EPHA3-T/P-NPs为均一的淡蓝色溶液,特性参数如下:粒径(145.9±8.7)nm,电位(+23.08±2.5)mV,包封率(34.83±1.53)%,载药量(3.02±0.68)%,抗体连接率为(8.1±1.5)%;透射电镜下观察均呈现光滑球形,无粘连状态;在PBS(pH=7.4)释放介质中,anti-EPHA3-T/P-NPs可缓慢释放至48小时。4.纳米粒的体外靶向评价本研究以胶质瘤细胞C6为模型细胞考察空白纳米粒及载药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并定性、定量考察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实验结果显示PLGA浓度在0.232.35mg·mL-1范围内,空白纳米粒对C6无细胞毒性,表明载体材料安全性良好;TBE浓度在10100μg·mL-1范围内,anti-EPHA3-T/P-NPs的细胞毒性最大。细胞摄取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与P-NPs、T/P-NPs组相比,anti-EPHA3-T/P-NPs组荧光显示较强,表现出显着的细胞靶向性(p<0.01)。5.纳米粒的体内靶向评价本研究以包载DiR荧光标记物的纳米粒考察脑胶质瘤模型大鼠体内的荧光分布。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经鼻给药后,荧光分布主要集中在脑部,其他器官无明显荧光信号,表明纳米粒经鼻给药后可提高药物入脑量,减少外周分布。其中anti-EPHA3-T/P-NPs组在脑部荧光最强。以包载香豆素-6荧光标记物的纳米粒考察脑胶质瘤模型大鼠脑组织中的荧光分布,脑组织荧光切片结果显示,anti-EPHA3-T/P-NPs在脑胶质瘤部位有较强的荧光信号,表明anti-EPHA3修饰后可显着增强GBM的靶向性。纳米粒的药效学研究通过考察脑胶质瘤大鼠的生存期及肿瘤细胞凋亡进行。大鼠经鼻给药后,脑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包载TBE的anti-EPHA3-T/P-NPs可导致更多脑胶质瘤细胞的凋亡,大鼠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26天,相比对照组和TBE溶液组分别增加1.53、1.44倍,表明包载TBE的anti-EPHA3-T/P-NPs具有较好的GBM治疗效果。6.结论本研究构建的anti-EPHA3-T/P-TBE-NPs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参数,在体外可平稳释药48 h,表现出一定的缓释作用。体外细胞研究表明,anti-EPHA3-T/P-NPs对胶质瘤细胞C6具有较强的靶向摄取,并且在细胞毒性实验中表现出对C6细胞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研究结果表明anti-EPHA3-T/P-NPs经鼻递送可显着提高药物入脑量,减少全身分布,胶质瘤病灶部位靶向性高,在GBM的治疗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佟甜甜[3](2017)在《吲哚美辛Eudragit L100-55肠溶纳米粒的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吲哚美辛作为一种常规的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和环氧化酶2的活性而发挥止痛、解热、抗炎的作用,成为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抗炎药物,常见于用于治疗炎性病症,缓解身体僵硬,如骨关节炎、风湿、强直脊柱发炎和急剧疼痛。由于口服传统剂型的吲哚美辛制剂会导致血压升高、肾功能下降甚至胃溃疡,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减小其副作用又不会使其药效降低的新的药物传递系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课题以常用的pH依赖性肠溶材料Eudragit L 100-55作为载体材料制备荷载模型药物吲哚美辛的肠溶纳米粒,结合药动学和药效学评价结果,制备吲哚美辛口服给药的纳米递药系统,以期降低吲哚美辛对消化系统的刺激性,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为吲哚美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递药形式。方法本课题利用具有pH依赖性的肠溶纳米材料Eudragit L 100-55作为肠溶载体材料,以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设计方法,以药物与肠溶材料的比例,稳定剂PVA的浓度作为因变量,以粒径(Paticle size,PS)、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t,EE)、载药量(Drug loading,DL)作为独立变量,通过二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实验对吲哚美辛肠溶纳米粒的处方进行优化,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肠溶纳米颗粒。通过透析法比较吲哚美辛的混悬液和吲哚美辛肠溶纳米溶液在体外的释放效果。以SD大鼠为模型,考察吲哚美辛混悬液和吲哚美辛肠溶纳米溶液在体小肠吸收的吸收过程并探究两种溶液在体内药动学过程及其相关的药动学统计矩参数。以昆明小鼠为动物模型,连续灌胃5天,建立发炎和疼痛模动物模型,探究吲哚美辛肠溶纳米溶液对小鼠的抗炎镇痛的效果。采用病理组织切片的实验方法,评价制备的不同制剂对小鼠脏器的损伤程度。结果通过建立的二项式数学模型,处方优化结果显示肠溶材料的用量为92mg,稳定剂PVA浓度为1%,药物用量为5mg时,能获得质量稳定的吲哚美辛肠溶纳米粒。理化性质表征结果提示:其粒径为163.7nm,多分散指数为0.233,包封率为92.30%,载药量为4.76%,经重复实验证明优化理论值与实际值相比误差小于2%。傅里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差式扫描量热法结果证明吲哚美辛和肠溶材料未发生反应,没有出现新的物质,原料药被肠溶材料包裹。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混悬液在人工胃液中释放的很少,随着时间的延长释放速度变快,但是累计释放率不到50%,肠溶纳米溶液在人工胃液中几乎不释放药物,到人工肠液后释放速率明显增加,释放率达到80%。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中,肠溶纳米颗粒组的吸收系数是0.1371,对照组的吸收系数是0.0446,对照组的吸收明显小于肠溶纳米颗粒组。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显示吲哚美辛肠溶纳米AUC为对照组的1.39倍,表明肠溶纳米溶液可以提高吲哚美辛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小鼠的药效学实验表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肠溶纳米溶液均对抑制耳肿胀、减轻身体疼痛、提高疼痛承受力有作用,混悬液组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止痛消炎作用。小鼠的组织病理切片的考察,观察了正常生理状态下小鼠的组织形态,与肠溶组和混悬液组的组织比较,混悬液组出现明显的胃的水肿样形态,纳米肠溶组的胃并未出现显着病变。结论1.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吲哚美辛肠溶纳米粒粒径在100-200nm之间,物理表征良好,可操作性强,重现率较高。2.采用星点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筛选优化出最合理的处方,同时可以减少实验摸索次数并提高实验精度。3.通过实验证明吲哚美辛的肠溶纳米粒能够有效的对抗炎性病症、达到较好的治疗减轻疼痛的效果,并且在体内的吸收速率快,生物利用度高。4.提高在机体生物利用的同时,避免了吲哚美辛常见的对于胃造成的破坏,临床应用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出现。
陈香玲[4](2016)在《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乌甲素(lappaconitine,LA)是我国首创的非成瘾性镇痛药,广泛用于癌痛和术后镇痛,临床常用氢溴酸高乌甲素(LH)。LA的镇痛强度是氨基比林的7倍,与哌替啶的镇痛效果相当,且药效维持时间长,无致畸、致突变作用,也不会发生蓄积中毒。新近发现LA还具有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但LA易水解,对光不稳定,难溶于水,生物利用度低,临床所用制剂给药频繁,患者顺应性差。为提高LA的水溶性,减少给药次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论文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为载体材料制备了载LA的聚乳酸(PLA)纳米粒,并对其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水溶性较好的盐酸高乌甲素和硫酸高乌甲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1.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载高乌甲素的聚乳酸纳米粒(LA/PLA NPs),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其制备工艺;运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表明,经响应曲面法优化的LA/PLA NPs的制备工艺参数为:PLA质量浓度40 mg·m L-1,PVA质量浓度10 mg·m L-1,投料比1:1,油水体积为1:4。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LA/PLA NPs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429±9.19)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75.47±4.47)%,(44.97±2.92)%。体外释药研究表明,纳米粒能够连续释药15 d,释药模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和韦布尔模型。2.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腹腔注射LA/PLA NPs后血药浓度的变化,应用PK-Solver程序处理药-时数据,并以LA为参比进行大鼠腹腔注射的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LA/PLA NPs在体内可释药8 d以上,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103.16±21.57)h,MRT=(165.14±14.05)h,Tmax=(3.6±1.34)h,Cmax=(3.50±0.69)μg·m L-1,AUC(0-t)=(455.14±26.18)μg·m L-1·h。3.采用热刺痛法对腹腔注射LA、LH和LA/PLA NPs的药效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腹腔注射后1 h到6 h内,LA和LH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镇痛效果良好,6 h之后药效开始减弱,在8 h之后镇痛作用基本消失。LA/PLA NPs在前100 h内逐渐增强,并保持平稳的镇痛效果,100 h后逐渐减弱,镇痛作用基本可达200 h左右,剂量相对较高的NPs(25 mg·kg-1)镇痛作用较明显。4.应用CCK-8染色法研究了高乌甲素、氢溴酸高乌甲素、盐酸高乌甲素和硫酸高乌甲素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肝癌细胞珠Hep G2和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在0.480.88 mg·m L-1的浓度范围内,高乌甲素对A549细胞、Hep G2细胞、Hela细胞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35.50±2.44)%、(24.01±0.88)%和(22.07±3.61)%,氢溴酸高乌甲素对A549细胞、Hep G2细胞、Hela细胞最高抑制率分别为(32.88±7.89)%、(29.99±0.60)%和(27.34±6.00)%,表明高乌甲素和氢溴酸高乌甲素对3种肿瘤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盐酸高乌甲素对A549细胞、Hep G2细胞、Hela细胞均具有较强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88 mg·m L-1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8.02±1.11)%、(72.47±0.05)%和(74.93±5.82)%,IC50分别为0.711 mg·m L-1、0.752 mg·m L-1、0.669 mg·m L-1。硫酸高乌甲素的抑制作用优于盐酸高乌甲素,当其浓度为0.56 mg·m L-1时,对A549细胞、Hep G2细胞、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5.32±6.00)%、(78.44±4.98)%、(77.92±1.96)%,IC50分别为0.422 mg·m L-1、0.414 mg·m L-1、0.464 mg·m L-1。利用流式细胞仪,通过Annexin-V/PI双染法及PI单染法分别检测了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高乌甲素和硫酸高乌甲素均能诱导3种细胞的细胞凋亡,且主要以晚期凋亡为主,并且出现G0/G1期的细胞周期阻滞。
赵莺歌[5](2015)在《胰岛素/PLGA缓释纳米粒的研究》文中指出胰岛素(INS)口服给药后易受到胃肠道酶作用发生降解,导致其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临床上INS通常采用皮下注射给药,但长时间频繁注射INS,会引起注射部位肿胀、过敏或感染等副作用。药物传递系统(DDS)的发展为开发INS缓释纳米粒制剂奠定了基础。将INS负载到PLGA聚合物纳米粒中制成缓释制剂,可以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耐受性,减少血糖波动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本文采用W/O/W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负载INS的PLGA纳米粒(INS-PLGA NPs),考察了乳化剂种类、浓度、PLGA浓度、乳化时间、内水相体积、油水比及冻干保护剂等因素对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纳米粒制备的最佳工艺配方。内水相:ISN浓度10.0%、体积200μL,油相:PLGA浓度37.5 mg/mL、体积2.0 mL,外水相:PVA浓度0.7%、体积20.0 mL。制备工艺条件:初乳乳化时间为60 s,复乳乳化时间10 min,每次超声5 s,间隔3 s;溶剂挥发时间4 h。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所制备的PLGA纳米粒外观圆整,分散均匀;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纳米粒平均粒径为419.5 nm,多分散系数为0.113;INS的包封率36.61±2.31%。以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为释放介质,对INS-PLGA NPs进行体外释放性研究,分别考察粒径、载药量对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6 h后INS的累计释放量达到61.48±1.55%,之后释放速率趋于平缓,72 h后药物释放达到平衡,最终释放量为83.99±1.90%。皮下注射INS-PLGA NPs体外释放液(相当于INS 5 IU)和皮下注射普通INS溶液(相当于INS 5 IU)均在给药后3h达到最佳降糖效果,血糖值降低到初始的30%左右,结果表明胰岛素PLGA纳米粒释放出的胰岛素药物具有生物活性。初步的体内降血糖结果表明,Wistar糖尿病大鼠皮下注射37.5 IU/Kg的INS-PLGA NPs后,2 h血糖水平就开始显着下降,8 h时血糖值降到最低,相对血糖为初始时的39.40±3.65%。与市售INS溶液组(相当于INS 5 IU)比较,INS-PLGA NPs的降糖效果与INS溶液的基本一致,虽然起效时间晚于INS溶液,但其降血糖作用时间可持续36 h以上,具有缓慢降血糖的效果。
郭钫元[6](2015)在《星状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作为蛋白多肽控释系统的药动和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蛋白多肽类药物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疾病和传染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传统给药方式存在稳定性差、半衰期短和易降解等问题,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长效、缓释功能蛋白多肽药物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紫外交联的方法合成一系列可生物降解弹性体,对该类弹性体的理化特性和结构形态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其自身体外降解和对模型蛋白(BSA)的体外释放规律并对弹性体安全性进行评估;然后对载蛋白药物(胰岛素和白介素-2)弹性体释药动力学和药效学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高温开环聚合制备聚合物单体聚(ε-己内酯-b-聚乙烯醇-b-ε-己内酯)(CLPEGCL)和聚(ε-己内酯-co-D,L-丙交酯)(SCP)。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合成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和较窄分布CLPEGCL(Mn 4904~12132,PDI<1.25)和SCP(Mn 3432~3960,PDI<1.40)。之后,与甲基丙烯酸酐反应进行末端修饰合成CLPEGCLMA和MASCP同时优化反应条件,最优条件下甲基丙烯酸酐接入率均>85%。最终,通过紫外交联合成弹性体,最佳光交联条件:DMPA(光引发剂)15 mg/ml,波长365 nm,光照时间5 min。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体外降解和控释规律,通过重量分析法、DSC和SEM分别对弹性体理化性质和结构形态进行表征。(1)重量分析法结果表明:PV值随CLPEGCLMA含量增加显着增大;DS值变化与PEG分子量和CLPEGCLMA含量成正相关;溶胀平衡时间随CL/PEG值增加而增长。(2)Tg值随PEG分子量(CLPEGCLMA 30%)、CLPEGCLMA含量以及CL/LA比值的增大而降低;Tm和△Hf值变化与PEG分子量(CLPEGCLMA 30%)成正相关。(3)SEM扫描结果显示,不同弹性体具有相类似的表面形态,而弹性体构成的不同影响内部结构“粗糙度”。MASCP-CLPEGCLMA弹性体体外降解研究显示其过程经历了一个“缓慢-快速”降解周期,交联密度、吸水膨胀率和降解环境(p H值)成为影响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自由扩散和载体材料的降解是影响药物释放的两大因素。本研究表明,由渗透压驱动的自由扩散在BSA释放中起到关键作用。(1)仅改变CLPEGCLMA结构,释放速率随CL含量的增加和CLPEGCLMA含量减少而降低。(2)MASCP结构中CL/LA比值增大,释放速率增大(前60天)。之后的快速释放与降解规律相对应。(3)海藻糖的加入和载药量的增加,加速BSA的释放。MASCP-CLPEGCLMA弹性体作为一种全新的“蛋白类”药物植入剂,材料安全性对其临床应用影响重大。MTT比色法和炎症因子诱导实验结果表明弹性体自身及其降解产物对细胞危害小。胰岛素和白介素-2是目前治疗糖尿病和癌症的常用蛋白类药物。本研究选择3432:5.2:20:30%,3432:5.2:30:30%,3432:10:20:30%,3432:10:20:10%作为胰岛素和白介素-2的药物载体并对其药动和药效学进行考查。实验结果如下:(1)载药弹性体制备过程对胰岛素和白介素-2生物活性影响轻微。(2)胰岛素和白介素-2体外释药速率均显示3432:10:20:30%>3432:10:20:10%>3432:5.2:20:30%>3432:5.2:30:30%关系。(3)白介素-2因具有更大的分子量和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相同释药条件下,其累积释放量明显小于胰岛素。(4)胰岛素和白介素-2释药曲线最优释放模型分别为Weibull方程和Higuchi方程。(5)将载胰岛素弹性体植入大鼠体内,并对大鼠每日血糖及体重变化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432:10:20:30%具有最快降糖效率,但在整个降糖过程中血糖控制不稳定。3432:5.2:20:30%,3432:5.2:30:30%和3432:10:20:10%植入后,能有效降低血糖浓度并保持稳定。同时可有效减轻因“患病”造成的“消瘦”副作用。(6)白介素-2体外药效学则通过RAW264.7细胞吞噬实验以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成像技术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释放介质中白介素-2含量增加,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这与白介素-2体外释放规律相一致。MASCP-CLPEGCLMA弹性体作为一种低毒或无毒的载体材料,成功的包埋BSA、胰岛素和白介素-2,实现缓释、长效的释放,并可通过改变单体构成、海藻糖加入量和载药量调节释药速率,可作为蛋白类药物潜在的“高效”载体。
王福根[7](2012)在《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纳米给药系统(nanoparticles delivery system, NPDs)是近年来药剂学领域广泛研究的一种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其粒径介于10-1000nm之间。由于独特的小尺寸效应和一定的表面效应,纳米药物制剂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作为传递和控释的载体,纳米给药系统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纳米粒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避免药物在到达病灶部位前被降解;由于尺寸效应,纳米粒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具有特异性,一定粒径的纳米粒静脉注射易被网状内皮系统所吞噬而富集于肝脏。采用纳米技术制备具有肝靶向性的新型制剂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本课题以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 NAC)为携载药物,壳聚糖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NAC壳聚糖纳米粒。考察了制备工艺对纳米粒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电位的影响。通过工艺优化制备得到NAC壳聚糖纳米粒,在透射电镜下呈均匀、圆整的球形,无粘连,平均粒径为(163.0±12.8)nm,药物包封率为(81.2±1.2)%。该制备工艺简便,制得的体系相对稳定,纳米粒具有较高包封率,粒径分布均匀,符合预期目标。纳米粒体外释放结果显示:在pH7.4PBS的释放介质中,NAC从纳米粒中的释放在前2小时较快,但在4小时后释放减慢,6小时后NAC释放趋于平稳,24小时累积释放74.5%。与NAC相比较,NAC纳米粒具有明显缓释作用。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由于纳米粒的包裹作用,NAC纳米粒在释放介质中稳定性显着提高。小鼠尾静脉注射NAC和NAC纳米粒,于10min、20mmin、30min、1h、2h、4h检测血浆和各脏器的NAC。体内分布结果显示,纳米粒显着改变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与NAC注射液相比,纳米粒明显提高了NAC在肝组织的浓度,显着降低了血液、心脏和肾脏中的药物浓度。一定粒径纳米粒能实现肝被动靶向性,从而为NAC纳米粒治疗肝脏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不同剂量NAC纳米粒尾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明显高于正常组,谷胱甘肽(glutathion,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NAC纳米粒各治疗组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MDA明显降低,GSH、SOD显着升高;肝脏病理检查显示,纳米粒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明显减轻,提示NAC纳米粒具有明显抑制氧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纳米粒具有明显剂量优势,等剂量的疗效显着优于NAC对照组。纳米粒具有被动肝靶向性,使NAC富集于肝脏,明显降低使用剂量,提高了治疗效果。
郑爱萍,张晓燕,毕芸祺,孙建绪[8](2011)在《载胰岛素的生物黏附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文中认为目的为了提高胰岛素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制备生物黏附性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与PLGA普通纳米粒相比较,考察纳米粒的理化性质、体外释放、生物活性及活体动物的体内分布。方法采用复乳法制备PLGA普通纳米粒,并经壳聚糖修饰制备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粒度及表面电位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及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HPLC测定体外释放特性,建立糖尿病模型大鼠评价口服纳米粒的降血糖水平,活动物成像系统观察口服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转运。结果纳米粒粒径均一,PLGA普通纳米粒及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1.3±13)和(134.4±15)nm,Zeta电位分别为(-1.72±0.2)和(43.1±0.3)mV,包封率分别为(46.87±2.23)%和(52.76±3.48)%。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由突释期和缓慢释放期组成,壳聚糖包裹的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减低了突释量,由(28.34±1.63)%降至(17.92±1.14)%;大鼠灌胃给予15 u.kg-1胰岛素,生物黏附性纳米粒的药理相对生物利用度与普通纳米粒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由(8.3±0.7)%提高至(11.4±0.6)%。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具有生物黏附性且促吸收作用明显,口服给药后8 h仍在小鼠肠道中大量分布。结论壳聚糖修饰的PLGA生物黏附性纳米粒是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给药的良好载体。
孙少平[9](2010)在《基于疏水离子对法制备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胰岛素作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的首选药以及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的辅助治疗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目前注射给药仍然是其主要的给药方式,而且需要频繁给药,这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不仅不方便,而且很痛苦,病人的顺应性差。口服给药是患者最易接受的给药方式之一,但是由于胰岛素的特殊性质(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胃肠黏膜吸收,在胃肠道内酶、酸碱降解等),对其口服制剂的研究带来极大的难度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得到了国内外药学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了口服胰岛素纳米粒的研究。据报道油酸钠具有药物的吸收促进作用,本研究制备了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以及PLGA纳米粒及其复合微囊,比较体内外各种性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利用疏水离子对法(HIP)制备了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并对复合物的结构特性进行了FTIR, DSC,Zeta电位等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地制备了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在此基础上,为获得较高的复合率,本文对复合物的制备影响因素,如溶液pH,油酸钠与胰岛素摩尔比、搅拌速度,反应时间、制备温度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复合物的复合率最大可达到96.6±0.41%,粒径约为80 nm,油水分配系数较胰岛素原药大约增大了3个数量级。本文对该复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体内试验。当皮下注射分别给予正常大鼠1 IU/kg的胰岛素和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时,二者1小时内的血糖水平几乎降低了相同的比例,胰岛素组大鼠血糖降低41.0±8.19%,而复合物组降低44.0±6.29%。结果表明,在复合的过程中,胰岛素并未失活。为评价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口服活性,将其灌胃给予正常大鼠(20 IU/kg),测定不同时间的血糖浓度。结果表明,给药后4小时,大鼠血糖降低至初始水平的59.5±6.29%,但在6小时内即恢复至初始值的80%。该复合物在体内的口服药理生物利用度为注射给药的7.41%。为制备得到一种可持续较长时间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口服制剂,本研究在复合物的基础上,利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将复合物包裹于生物可降解材料中,制备得到载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PLGA纳米粒,并对PVA浓度,PLGA浓度,初始投药量,制备温度,搅拌速度等可能影响纳米粒性质的因素进行考察,以得到较优的处方条件。在该条件下,胰岛素的包封率达到91.2%,平均粒径约160 nm。载药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50%的胰岛素以表面吸附的方式载入纳米粒中。体外释药的研究结果表明,药物在pH 1.2、pH 6.8和pH 7.4的释放介质中,首先经过一个突释过程,然后达到平缓的释放过程。为考察载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PLGA纳米粒的口服降血糖作用,将其(20IU/kg)灌胃给予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到12小时后,血糖水平降低至23.85%,该作用持续到24小时。表明该制剂可达到较好的口服降糖效果。制剂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药理生物利用度约为11.41%,药动生物利用度达到6.72%。此外,该制剂还改善了口服糖耐量,表明其可以有效地抑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另外,本文还初步研究了PLGA纳米粒在体内的吸收机理。为抑制PLGA纳米粒的突释,同时使胰岛素在结肠处得到充分的吸收,本研究进一步以丙烯酸树酯FS30D为微囊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将载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包裹于微囊中。结果表明,所有的PLGA纳米粒均包裹于微囊中。体外释放曲线显示,在pH 1.2和pH 6.8的释放介质中,胰岛素的突释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其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内24小时药理生物利用度达14.05%,表明该制剂可以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有利于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魏海霞[10](2009)在《猪流感DNA疫苗和胰岛素纳米粒制备及其给药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和动物提供的基因疫苗、活性多肽和蛋白类药物与日俱增,已有不少药物应用于临床,并在临床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这类药物稳定性差,口服易被胃酸及胃肠道内的代谢酶降解,所以通常以肌注方式给药;又由于基因疫苗和蛋白类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短,不能够实现缓释的目的,生物利用度低、免疫效果个体差异大,需加大剂量反复多次注射。因此,发展使用方便、高效,可经口服等非注射途径给药,增强免疫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是目前基因疫苗、活性多肽和蛋白类药物研究中迫切需要攻克的课题。目前,正在发展的纳米粒缓释给药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希望的途径。本试验研究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载体,以猪流感DNA疫苗和胰岛素为模型药物,制备猪流感DNA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和胰岛素PLGA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处方、工艺及影响因素、理化特性、药物稳定性、免疫效果、细胞毒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制备出了大小均一、形态规则、外形圆整、分散性好的猪流感DNA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纳米粒粒径为(153.0±6.2)nm(n=5),多分散指数为0.20,Zeta电位为+22.5mV,包封率为(98.3±1.4)%(n=5),载药量为(46.8±2.3)%(n=5);2、壳聚糖纳米粒对猪流感DNA疫苗的包裹可抵抗DNase I的降解,表明壳聚糖纳米粒适于作为基因载体,可将目的基因载入细胞内进行表达;3、猪流感DNA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在体内具有稳定地缓释质粒DNA的作用,且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都得到了明显提高;4、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DNA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的毒性较小,DNA疫苗纳米粒粘膜免疫传递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5、确定了胰岛素PLGA纳米粒制备工艺的最优条件;6、制备出了形态规则、大小均一、分散性好的胰岛素PLGA纳米粒。纳米粒粒径为(195.6±11.36)nm(n=5),Zeta电位为+20.4mV,包封率为(55.2±4.6)%(n=5),载药量为(2.4±0.3)%(n=5);7、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优化的胰岛素纳米粒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胰岛素PLGA纳米粒;8、糖尿病大鼠降血糖试验显示本试验条件下制备的胰岛素PLGA纳米粒能够有效地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降糖效果可持续20 h以上;9、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毒性较小,胰岛素PLGA纳米粒给药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试验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可实现基因疫苗和蛋白类药物在体内的长效作用机制,从而达到降低用药成本、降低给药剂量、减少给药次数、提高药物在细胞内转运效率、增加给药途径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可将该研究成果应用到更多的基因疫苗、活性多肽和蛋白类药物体系中,促进其在畜牧业和临床的实际应用。
二、胰岛素聚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岛素聚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叶酸靶向多药共给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癌症的现状及治疗方法 |
1.2 化学药物治疗概述 |
1.3 联合药物治疗 |
1.4 靶向递送 |
1.4.1 纳米靶向给药 |
1.4.2 叶酸靶向给药 |
1.5 研究目的 |
1.6 课题设计与研究意义 |
1.7 预期目标 |
第二章 FA靶向聚己内酯高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载体材料的合成 |
2.2.1 星状高聚物Tri-CL的合成 |
2.2.2 叶酸接枝的星状高聚物FA-Tri-CL的合成 |
2.3 载体材料的表征 |
2.3.1 FT-IR表征 |
2.3.2 ~1HNMR表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Tri-CL和 FA-Tri-CL红外图谱分析 |
2.4.2 Tri-CL和 FA-Tri-CL的核磁图谱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叶酸靶向载Dox和 Cur纳米粒的制备与评价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 Dox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Dox专属性的考察 |
3.2.2 Dox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Dox准确度和精密度 |
3.3 Cur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1 Cur色谱条件 |
3.3.2 Cur专属性的考察 |
3.3.3 Cur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4 Cur准确度和精密度 |
3.4 纳米粒的制备 |
3.4.1 空白纳米粒Blank-NPs的制备 |
3.4.2 载药纳米粒(Dox+ Cur)-NPs的制备 |
3.4.3 叶酸靶向载药纳米粒(Dox+ Cur)-FA-NPs的制备 |
3.5 (Dox+ Cur)-FA-NPs制备单因素考察 |
3.5.1 药物浓度对(Dox+ Cur)-FA-NPs制备的影响 |
3.5.2 药/材质量比对(Dox+ Cur)-FA-NPs制备的影响 |
3.5.3 油/水体积比对(Dox+ Cur)-FA-NPs制备的影响 |
3.5.4 (Dox+ Cur)-FA-NPs验证性试验 |
3.6 纳米粒的理化性质研究 |
3.6.1 (Dox+ Cur)-FA-NPs、(Dox+ Cur)-NPs、Blank-FA-NPs及 Blank-NPs的粒径、PDI及 Zeta电位测定 |
3.6.2 (Dox+ Cur)-FA-NPs的 TEM表观形态观察 |
3.6.3 (Dox+ Cur)-FA-NPs的包封率、载药量测定 |
3.6.4 (Dox+ Cur)-FA-NPs的 X射线衍射表征 |
3.6.5 (Dox+ Cur)-FA-NPs的稳定性考察 |
3.6.6 (Dox+ Cur)-FA-NPs的体外释药行为考察 |
3.7 结果与分析 |
3.7.1 Dox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建立 |
3.7.2 Cur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确立 |
3.7.3 (Dox+ Cur)-FA-NPs制备单因素考察 |
3.7.4 载药纳米粒的理化性质研究 |
3.7.5 (Dox+ Cur)-FA-NPs的 XRD分析 |
3.7.6 (Dox+ Cur)-FA-NPs的体外稳定性的研究 |
3.7.7 (Dox+ Cur)-FA-NPs的体外释放研究 |
3.8 小结 |
第四章 叶酸靶向载药纳米粒的体外抗肿瘤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方法 |
4.2.2 空白纳米粒安全性评价 |
4.2.3 体外细胞实验 |
4.2.4 细胞摄取试验 |
4.2.5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空白纳米粒安全性评价 |
4.3.2 体外细胞实验 |
4.3.3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实验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叶酸靶向载药纳米粒的体内抗肿瘤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试剂、材料与动物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乳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 |
5.2.2 近红外荧光观察小鼠体内药物分布 |
5.2.3 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小动物成像研究 |
5.3.2 体内抑瘤实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EPHA3抗体修饰的替莫唑胺纳米粒经鼻靶向脑胶质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脑胶质瘤 |
1.1.1 概述 |
1.1.2 脑胶质瘤的治疗现状 |
1.1.3 脑胶质瘤的治疗药物 |
1.1.4 脑胶质瘤的治疗局限 |
1.1.5 脑胶质瘤的治疗策略 |
1.2 经鼻给药 |
1.2.1 药物经鼻入脑途径 |
1.2.2 经鼻入脑的药物制剂研究 |
1.2.3 影响鼻腔给药的因素 |
1.3 纳米经鼻给药系统 |
1.3.1 纳米载体概述 |
1.3.2 三甲基壳聚糖的应用 |
1.3.3 EPHA3 及其抗体的研究 |
1.3.4 替莫唑胺及其酯化物的研究 |
1.4 课题设计 |
2 EPHA3 受体表达的测定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收集 |
2.2.2 总蛋白浓度测定 |
2.2.3 EPHA3 受体浓度测定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总蛋白浓度测定 |
2.3.2 EPHA3 受体表达测定 |
2.4 小结 |
3 替莫唑胺丁酯的合成及涂覆材料的制备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材料与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替莫唑胺丁酯的合成 |
3.2.2 替莫唑胺丁酯的活性测定 |
3.2.3 三甲基壳聚糖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替莫唑胺丁酯的表征 |
3.3.2 替莫唑胺丁酯的活性测定结果 |
3.3.3 三甲基壳聚糖的表征 |
3.4 小结 |
4 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材料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替莫唑胺丁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2.2 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
4.2.3 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替莫唑胺丁酯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4.3.2 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制备 |
4.3.3 替莫唑胺丁酯纳米粒的表征 |
4.4 小结 |
5 纳米粒的体外评价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实验仪器 |
5.1.2 材料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细胞培养 |
5.2.2 细胞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纳米粒的经鼻安全性评价 |
5.3.2 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考察 |
5.3.3 细胞摄取实验 |
5.4 小结 |
6 纳米粒的体内靶向及药效学评价 |
6.1 仪器与试剂 |
6.1.1 实验仪器 |
6.1.2 材料和试剂 |
6.1.3 实验动物 |
6.2 实验方法 |
6.2.1 模型大鼠的建立 |
6.2.2 模型大鼠活体及离体组织成像 |
6.2.3 纳米粒在大脑中的分布 |
6.2.4 药效学研究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脑胶质瘤大鼠的生长观察 |
6.3.2 模型鼠体内成像结果 |
6.3.3 脑组织切片中纳米粒的分布 |
6.3.4 药效学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吲哚美辛Eudragit L100-55肠溶纳米粒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处方前研究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二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的制备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三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理化性质的表征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四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大鼠在体肠吸收探究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五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六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药效学实验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第七部分 吲哚美辛 Eudragit L 100-55 肠溶纳米粒对胃的损伤研究 |
一 仪器与材料 |
二 方法与结果 |
三 讨论 |
四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乌甲素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
1.1 高乌甲素的药理作用 |
1.2 高乌甲素制剂的研究 |
2 聚乳酸纳米粒的研究 |
2.1 聚乳酸载体材料 |
2.2 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2.3 聚乳酸纳米粒的应用 |
3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3.1 选题依据 |
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 |
2.1 LA/PLA NPs的制备 |
2.2 LA含量测定 |
2.3 单因素试验 |
2.4 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优化 |
2.5 纳米粒的表征 |
2.6 体外释药实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纳米粒制备的工艺 |
3.3 纳米粒的表征 |
3.4 体外释药实验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给药与采样 |
2.3 血浆样品处理方法 |
2.4 色谱条件 |
2.5 精密度与相对回收率 |
2.6 绝对回收率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线性关系考察 |
3.2 方法学考察 |
3.3 体内药动学实验结果 |
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及高乌甲素衍生物的药效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1.4 细胞株 |
2 方法 |
2.1 LA/PLA NPs的药效学研究 |
2.2 高乌甲素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LA/PLA NPs的镇痛实验结果 |
3.2 高乌甲素衍生物的表征 |
3.3 高乌甲素及其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胰岛素/PLGA缓释纳米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糖尿病和胰岛素 |
1.2 载体材料的研究 |
1.2.1 天然高分子材料 |
1.2.2 合成高分子材料 |
1.3 胰岛素的剂型研究 |
1.3.1 脂质体 |
1.3.2 微球注射剂 |
1.3.3 纳米粒 |
1.4 纳米粒制备方法的研究 |
1.4.1 复乳溶剂挥发法 |
1.4.2 反相旋转蒸发法 |
1.4.3 乳液聚合法 |
1.4.4 溶剂扩散法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研究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部分 |
2.2.1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2.2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外观形貌及粒度测定 |
2.2.3 胰岛素PLGA纳米粒载药量、包封率的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胰岛素PLGA纳米粒制备的单因素考察 |
2.3.2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外观形貌和粒度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部分 |
3.2.1 释放介质中胰岛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3.2.2 释放介质的选择 |
3.2.3 释放介质体积的选择 |
3.2.4 胰岛素在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 |
3.2.5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释放介质中胰岛素紫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
3.3.2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试验 |
3.3.3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体外释放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降血糖研究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部分 |
4.2.1 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
4.2.2 糖尿病大鼠给药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四氧嘧啶给药剂量和方式的确定 |
4.3.2 胰岛素PLGA纳米粒中INS活性的研究 |
4.3.3 皮下注射胰岛素PLGA纳米粒的降血糖效果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星状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作为蛋白多肽控释系统的药动和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蛋白多肽类药物发展 |
1.2 蛋白多肽类药物给药途径 |
1.2.1 口服给药 |
1.2.2 经呼吸道给药 |
1.2.3 经皮给药 |
1.2.4 植入给药 |
1.3 高分子材料在蛋白多肽载体应用研究 |
1.3.1 纳米粒 |
1.3.2 微粒 |
1.3.3 脂质体 |
1.3.4 水凝胶 |
1.3.5 弹性体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MASCP-CLPEGCLMA弹性体的制备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剂和仪器 |
2.2.1 化学原料 |
2.2.2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聚合物单体的合成 |
2.3.3 CLPEGCL和 SCP末端丙烯酸化 |
2.3.4 光交联弹性体(MASCP-CLPEGCLMA)制备 |
2.3.5 表征 |
2.4 结果和讨论 |
2.4.1 CLPEGCL合成 |
2.4.2 SCP合成 |
2.4.3 CLPEGCL和 SCP末端丙烯酸化 |
2.4.4 光交联弹性体(MASCP-CLPEGCLMA)制备 |
2.4.5 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ASCP-CLPEGCLMA体外降解、释放行为和毒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和仪器 |
3.2.1 化学原料 |
3.2.2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体外降解 |
3.3.2 体外释放 |
3.3.3 星状聚环酯弹性体体外安全性评估 |
3.4 结果和讨论 |
3.4.1 体外降解 |
3.4.2 体外释放 |
3.4.3 弹性体体外安全性评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胰岛素-星状弹性体体外释放动力学和体内降糖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剂和仪器 |
4.2.1 化学原料 |
4.2.2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胰岛素含量测定方法 |
4.3.2 弹性体交联条件对胰岛素活性影响 |
4.3.3 载胰岛素-弹性体的制备 |
4.3.4 载胰岛素-弹性体体外释放 |
4.3.5 载药弹性体在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作用的初步研究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胰岛素标准曲线绘制 |
4.4.2 弹性体形成交联条件对胰岛素活性影响 |
4.4.3 胰岛素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4.4.4 胰岛素在弹性体中释放机制初步研究 |
4.4.5 载胰岛素弹性体体内降糖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白介素-2弹性体体外释放及体外药效学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剂和仪器 |
5.2.1 化学原料 |
5.2.2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rhIL-2含量测定方法 |
5.3.2 弹性体交联条件对rhIL-2活性影响 |
5.3.3 载IL-2-弹性体的制备 |
5.3.4 载rhIL-2-弹性体体外释放 |
5.3.5 rh IL-2 促巨噬细胞RAW264.7 细胞体外吞噬作用 |
5.3.6 细胞吞噬荧光标记材料实验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rhIL-2标准曲线绘制 |
5.4.2 弹性体形成交联条件对rhIL-2活性影响 |
5.4.3 rhIL-2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 |
5.4.4 rhIL-2在弹性体中释放机制初步研究 |
5.4.5 胞外吞噬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7)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仪器 |
3. 方法和结果 |
3.1 乙酰半胱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1 色谱条件 |
3.1.2 专属性试验 |
3.1.3 精密度试验 |
3.1.4 回收率试验 |
3.1.5 最低检测限 |
3.1.6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1.7 供试品的制备 |
3.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制备的单因素考察 |
3.2.1 药物投料量对纳米粒的影响 |
3.2.2 壳聚糖浓度对纳米粒的影响 |
3.2.3 油水比例对纳米粒的影响 |
3.2.4 分散相乙醇浓度对纳米粒的影响 |
3.2.5 搅拌速度对纳米粒的影响 |
3.3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 |
3.3.1 空白纳米粒的制备 |
3.3.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体外质量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仪器 |
3. 方法和结果 |
3.1 纳米粒形态、粒径分布和电位测定 |
3.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3.2.1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包封率的测定 |
3.2.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载药量的测定 |
3.3 N,N’-二乙酰胱氨酸分析方法的建立 |
3.3.1 色谱条件 |
3.3.2 专属性试验 |
3.3.3 精密度试验 |
3.3.4 回收率实验 |
3.3.5 最低检测限 |
3.3.6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4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稳定性试验 |
3.4.1 乙酰半胱氨酸的稳定性试验 |
3.4.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稳定性试验 |
3.4.3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在释放介质中粒径的变化 |
3.5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试验 |
3.5.1 乙酰半胱氨酸的体外释放试验 |
3.5.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试验 |
3.5.3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在大鼠血液中的释放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章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体内分布试验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 方法和结果 |
3.1 乙酰半胱氨酸血药浓度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1 色谱条件 |
3.1.2 血浆样品的制备 |
3.1.3 组织样品的制备 |
3.1.4 专属性试验 |
3.1.5 精密度试验 |
3.1.6 回收率试验 |
3.1.7 最低检测限 |
3.1.8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2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在小鼠体内分布试验 |
3.2.1 小鼠体内分布试验 |
3.2.2 靶向效率的评价 |
3.3 统计学处理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药效学试验 |
1. 引言 |
2. 材料和仪器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仪器 |
2.3 实验动物 |
3. 方法和结果 |
3.1 动物分组和给药 |
3.2 指标的测定 |
3.2.1 动物一般情况 |
3.2.2 肝脏肉眼观察 |
3.2.3 血清学指标的测定 |
3.2.4 肝组织指标的测定 |
3.2.5 肝组织病理学检査 |
3.3 统计学处理 |
4. 讨论 |
5.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基于疏水离子对法制备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胰岛素及其研究现状 |
1.1 胰岛素简介 |
1.2 口服胰岛素的提出 |
1.3 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加入吸收促进剂、酶抑制剂或生物黏附剂 |
1.3.2 化学修饰 |
1.3.3 定向给药 |
1.3.4 微粒给药系统 |
2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
2.1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构建依据 |
2.2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构建依据 |
2.3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Eudragit FS30D复合微囊的构建依据 |
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制备与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胰岛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2.1.2 色谱条件 |
2.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 方法学考察 |
2.2.1 回收率考察 |
2.2.2 精密度考察 |
2.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3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的制备 |
2.3.1 胰岛素复合物的制备工艺 |
2.3.2 胰岛素复合率的测定 |
2.3.3 胰岛素复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
2.4 胰岛素-S.O复合物的鉴别 |
2.4.1 DSC法鉴别胰岛素-S.O复合物的形成 |
2.4.2 FTIR法鉴别胰岛素-S.O复合物的形成 |
2.4.3 X-射线法鉴别胰岛素-S.O复合物的形成 |
2.4.4 Zeta电位法鉴别胰岛素-S.O复合物的形成 |
2.4.5 胰岛素-S.O复合物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2.4.6 胰岛素-S.O复合物粒径的测定 |
2.5 胰岛素-S.O复合物体内活性的初步考察 |
2.5.1 血浆血糖浓度的测定 |
2.5.2 复合物在大鼠体内活性的初步考察 |
3 讨论 |
3.1 胰岛素-S.O复合物的制备 |
3.2 胰岛素与油酸钠形成复合物可能的机理 |
3.3 胰岛素-S.O复合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改变 |
3.4 胰岛素-S.O复合物脂溶性增强的机制 |
3.5 胰岛素-S.O复合物的鉴定 |
3.6 胰岛素-S.O复合物在大鼠体内的活性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制备与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Ins-S.O NP)的制备工艺 |
2.2 粒径及多分散指数的测定 |
2.3 包封率及载药量的测定 |
2.4 Zeta电位的测定 |
2.5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形态学观察 |
2.5.1 纳米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5.2 纳米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5.3 纳米粒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 |
2.6 纳米粒制备处方及工艺的优化 |
2.6.1 水相中PVA浓度的选择 |
2.6.2 油相中高分子浓度的选择 |
2.6.3 初始投药量的选择 |
2.6.4 水相体积的选择 |
2.6.5 聚合物种类的选择 |
2.6.6 水相搅拌速度的选择 |
2.6.7 制备温度的选择 |
2.6.8 冷冻干燥工艺的考察 |
2.7 纳米粒载药方式的研究 |
2.7.1 放射免疫法测定纳米粒载药方式的基本原理 |
2.7.2 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浓度的标准曲线 |
2.7.3 回收率考察 |
2.7.4 纳米粒表面吸附胰岛素量的测定 |
2.8 体外释药行为的研究 |
2.9 PLGA纳米粒中胰岛素活性的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制备方法的选择 |
3.2 制备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处方因素及工艺因素的考察 |
3.2.1 PVA浓度的选择 |
3.2.2 油相PLGA浓度的选择 |
3.2.3 胰岛素初始投药量的选择 |
3.2.4 水相体积的选择 |
3.2.5 聚合物类型的选择 |
3.2.6 水相搅拌速度的选择 |
3.2.7 制备温度的选择 |
3.2.8 冷冻干燥工艺的考察 |
3.3 Zeta电位分析 |
3.4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形态学考察 |
3.4.1 纳米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3.4.2 纳米粒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4.3 纳米粒的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 |
3.5 PLGA纳米粒中胰岛素活性的研究 |
3.6 纳米粒载药方式的研究 |
3.6.1 放射免疫分析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3.6.2 回收率考察 |
3.6.3 纳米粒载药方式的研究 |
3.7 体外释药行为的研究 |
3.7.1 胰岛素-S.O复合物聚酯纳米粒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考察 |
3.7.2 胰岛素纳米粒在人工肠液(SIF Ⅰ)中的释放考察 |
3.7.3 胰岛素纳米粒在人工肠液(SIF Ⅱ)中的释放考察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血糖的测定方法 |
2.2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药效学评价 |
2.2.1 灌胃给药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
2.2.2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
2.2.3 灌胃给药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 |
2.3 灌胃给予糖尿病大鼠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 |
2.4 灌胃给予糖尿病大鼠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口服糖耐量的研究 |
2.5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在肠道中的吸收机理的初步探讨 |
2.5.1 6-氨基香豆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5.2 6-氨基香豆素PLGA纳米粒在胃肠道内分布的研究 |
2.5.3 纳米粒在肠道内吸收的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研究 |
3 讨论 |
3.1 胰岛素口服制剂相对于注射剂的优越性 |
3.2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的吸收途径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胰岛素-油酸钠复合物PLGA纳米粒复合微囊的研究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胰岛素-S.O复合物PLGA纳米粒FS30D复合微囊的制备 |
2.2 载药量的计算 |
2.3 复合微囊的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 |
2.4 复合微囊体外释药的研究 |
2.4.1 考察复合微囊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 |
2.4.2 考察复合微囊在人工肠液(SIF Ⅰ)中的释放 |
2.4.3 考察复合微囊在人工肠液(SIF Ⅱ)中的释放 |
2.5 复合微囊在大鼠体内降糖效果的研究 |
2.5.1 复合微囊在正常大鼠体内降糖效果的研究 |
2.5.2 复合微囊在糖尿病大鼠体内降糖效果的研究 |
3 讨论 |
3.1 优特奇FS30D的优点以及应用 |
3.2 胰岛素结肠吸收的可能性 |
3.3 复合微囊在体内吸收机理的初探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
(10)猪流感DNA疫苗和胰岛素纳米粒制备及其给药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药物概述 |
1.1.1 纳米技术与纳米药物 |
1.1.2 纳米药物特点 |
1.2 纳米可控缓释系统 |
1.2.1 纳米可控缓释系统的优点 |
1.2.2 纳米可控缓释系统载体的类型和特点 |
1.2.3 纳米可控缓释系统的应用 |
1.3 纳米可控缓释系统应用展望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猪流感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的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毒株、细胞、阳性血清和抗体 |
2.1.2 质粒和受体菌 |
2.1.3 试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1.6 主要溶液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质粒大量制备和纯化 |
2.2.2 猪流感 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
2.2.3 猪流感 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形态、粒径分布和Zeta 电位检测 |
2.2.4 猪流感 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的凝胶阻滞分析 |
2.2.5 猪流感 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Entrapment Efficiency,EE)和载药量(Loading Capacity,LC)的测定 |
2.2.6 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基因保护效果的检测 |
2.2.7 体外细胞转染试验 |
2.2.8 BALB/c 小鼠免疫试验 |
2.2.9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2.2.10 终点稀释ELISA 检测抗 HA 的抗体水平 |
2.2.11 血凝抑制试验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质粒DNA 的鉴定 |
2.3.3 猪流感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的凝胶阻滞分析 |
2.3.4 猪流感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2.3.5 壳聚糖纳米粒对质粒基因保护效果的检测 |
2.3.6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猪流感DNA 疫苗体外表达 |
2.3.7 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2.3.8 血清抗体水平评价 |
2.3.9 血凝抑制试验 |
2.3.10 猪流感DNA 疫苗壳聚糖纳米粒细胞毒性的测定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3章 胰岛素PLGA 纳米粒制备及其糖尿病大鼠降糖效果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 |
3.1.2 试验动物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的制备 |
3.2.2 评价胰岛素PLGA 纳米粒的标准 |
3.2.3 Bicinchoninic acid (BCA)法测定胰岛素 PLGA 纳米粒包封率 |
3.2.4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制备条件的优化 |
3.2.5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的形态及粒径大小的检测 |
3.2.6 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胰岛素验证PLGA 纳米粒对胰岛素的包封效果 |
3.2.7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口服药效学的研究 |
3.2.8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细胞毒性试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正交试验优化胰岛素 PLGA 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
3.3.3 优化的胰岛素PLGA 纳米粒制备工艺 |
3.3.4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形态、粒径分布、Zeta 电位、载药量和包封率 |
3.3.5 FITC 标记胰岛素验证 PLGA 纳米粒对胰岛素的包封效果 |
3.3.6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效果 |
3.3.7 胰岛素 PLGA 纳米粒细胞毒性试验 |
3.4 讨论 |
3.5 结论 |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四、胰岛素聚酯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叶酸靶向多药共给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制备的研究[D]. 周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2]EPHA3抗体修饰的替莫唑胺纳米粒经鼻靶向脑胶质瘤的研究[D]. 楚留香. 烟台大学, 2019(09)
- [3]吲哚美辛Eudragit L100-55肠溶纳米粒的制备[D]. 佟甜甜.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4]高乌甲素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D]. 陈香玲.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7)
- [5]胰岛素/PLGA缓释纳米粒的研究[D]. 赵莺歌. 河北科技大学, 2015(04)
- [6]星状聚酯弹性体的制备及其作为蛋白多肽控释系统的药动和药效学研究[D]. 郭钫元.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6)
- [7]乙酰半胱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体内外评价[D]. 王福根. 浙江大学, 2012(06)
- [8]载胰岛素的生物黏附性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活性评价[J]. 郑爱萍,张晓燕,毕芸祺,孙建绪. 中国药学杂志, 2011(18)
- [9]基于疏水离子对法制备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 孙少平. 沈阳药科大学, 2010(05)
- [10]猪流感DNA疫苗和胰岛素纳米粒制备及其给药效果的研究[D]. 魏海霞. 黑龙江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