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恩格斯的《终结》

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恩格斯的《终结》

一、被遮蔽的马克思哲学——从恩格斯的《终结》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何宇白[1](2020)在《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展开道德辩护既是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维度,也是他为当代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研究所做的重要理论贡献。通过他的辩护,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维度得到凸显,彰显出它特有的理论生命力。为展现科恩平等思想的重要贡献和真实意蕴,本文试图以道德辩护为视角探索科恩的平等主义思想,力图完整呈现他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反思”、“重释”与“辩护”。基于科恩辩护的逻辑进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科恩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即他对传统阐释内在困境及其根本原因的批判性反思。第二章阐述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这一重释是科恩从道德维度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进行辩护的核心,也是科恩诉诸道德辩护的维度扞卫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体现。第三章论述科恩对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并在该反驳的基础上呈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第四章阐释科恩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通过该批判进一步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探讨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第一章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本章集中论述如下观点:当代西方社会“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导致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面临挑战。这种挑战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现实与传统阐释经典主张的冲突,即“无产阶级解体”和“生态危机”带来的挑战;二是在现代哲学语境中,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亟需道德维度和道德论证,但道德维度却被传统阐释所遮蔽。科恩分析认为,其中的根源在于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以“分娩式”主旨为核心原则,理解分析社会的变革。“分娩式”主旨传统发端于黑格尔辩证法,它一方面主张现实自身的发展,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认为解决方案产生于现实内部。受其主导,传统阐释的马克思哲学平等观将平等视为社会历史发展和经济富裕的必然结果,从而反对道德论证。最终科恩得出结论,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意味着“分娩式”主旨传统必然由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阐释取代。第二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科恩的创造性重释,使得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得到凸显,并为他实现与西方政治哲学平等观的批判性对话打下理论基础。科恩从平等的内涵,平等的分配原则与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诠释方面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提出规范性阐释。他指出,在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视域中,平等是人们同等的相互尊重与关爱的社会关系;维护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分配原则是能够“纠正一切非选择不利”的分配原则。最终,科恩通过重估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中的“自我所有”原则,为当代政治哲学平等理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配理念“可得利益”,彰显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层面的优越性,完成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转变为规范性理论的工作,实现他道德辩护的目标。第三章诺奇克平等观的反驳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通过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科恩揭示出诺奇克式平等观最终将导致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双重丧失。科恩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批判策略是首先批判其公正性证明“张伯伦论证”过于武断且不严谨,因而无法证明其公正性。然后他由外而内,进一步驳倒诺奇克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持有正义”原则。最后通过分析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原则,科恩指出其根本问题在于它以“自我所有”原则规定自由,混淆了自由概念,最终不仅未能维护自由,反而会导致自由与平等的双双沦陷。通过向诺奇克平等观提出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科恩最终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优越性,即对诺奇克式平等观的自主性和平等性的超越。第四章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在科恩看来,由于罗尔斯以人与社会二元分离观念为基础构建平等观,因此这种平等观形成了有违其平等诉求的“激励论”解释,它主张如果高额报酬能够激励有才能者努力工作,那么这种不平等分配就是正当的。科恩批评“激励论”不仅造成罗尔斯式平等观理论上的混乱,而且把正义原则贬低为向不平等妥协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其平等观所自称的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科恩通过对罗尔斯平等观的批判,不仅揭示出该平等观正义性的缺陷和平等性的不足,而且还展现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合理性。第五章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明确的道德价值、道德取向上形成对遮蔽道德维度的传统阐释的超越;二是在平等、自由、公正等道德价值上形成对西方哲学平等观的超越。不容否认,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也存在着局限,这种局限表现在对经典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一些重要观点偏离,例如阶级观念等等。总体上,通过“反思”、“重释”与“辩护”,科恩不仅为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提供系统清晰的阐释,而且扩大了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影响力。

吴敏[2](2020)在《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文中指出拉吕埃勒从他的“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性解读的成果即“非马克思主义理论”,集中体现他在《非马克思主义导论》一书中。“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的又一种新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是国内学界应该加以开垦的新的思想园地。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章节对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评介:第一章致力于展现“非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实践背景、理论背景以及综合论述非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拉吕埃勒介入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去是在20世纪70年代,也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都开始变得“声名狼藉”的时代。时代的动荡伴随着理论的纷争,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构成了拉吕埃勒进入非哲学的成熟时期之前最主要的理论资源,但最终拉吕埃勒更多地继承了阿尔都塞的思想血统。在自己的非哲学理论逐步成熟之后,拉吕埃勒与阿尔都塞之间的思想张力则凸显出来。第二章主要勾勒出“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围绕辩证唯物主义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马克思主义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如何解决以及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这三个问题线索来展开。从实在的彻底内在性出发,拉吕埃勒阐述了一种单边二元性的因果关系(DLI)来反对保留了神秘性的唯物辩证法;通过揭示充分哲学原则(PSP)的存在从而否定哲学的权威,引进思想民主,拉吕埃勒为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通过把劳动力概念解构为“自我”和“思想力”,拉吕埃勒找到了反抗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第三章具体论述拉吕埃勒对马克思本人的一些基本思想的重新解读。拉吕埃勒从唯心主义是所有哲学的先天印记这一判断出发,认为马克思“走出哲学”是不可能的,同时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仍然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但马克思哲学揭露了事物的异质性、生成性和暂时性真相,从而为改造世界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马克思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基础设施/上层建筑,拉吕埃勒在把握到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关怀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转化,包括从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概念入手解析出思想力这样一种新的革命主体,从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比喻性用法中,发展出DLI来消除绝对的必然性和客观性,从而防止知识的教条化。对于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概念和共产主义概念,拉吕埃勒也对它们进行了创造性的“占用”,虽然在此过程中他抛弃了阶级分析法,更改了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在马克思那里的原本内涵,但他对普遍异化的忧虑、对无产阶级的统一性难题的“消解”、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雄心的继承都是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态度的体现。第四章是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拉吕埃勒运用非哲学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有益的理论尝试,它有助于打破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的理解,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及其功能的理解,并阐发了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强化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不过,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神秘性(包括实在论层面的不可知论和灵知主义)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并且它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提出的理论目标。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性更多地暴露了出来,包括对唯物辩证法的误解、以异化理论消解革命理论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否定等。

吴苑华,吴妍林[3](2019)在《被祛除误读而走向澄明的恩格斯——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文中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史上,不仅马克思被误读,恩格斯也被误读过,甚至出现由误读恩格斯又造成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解,甚而指责恩格斯遮蔽了马克思的本真思想。其实,恩格斯不仅独自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率先开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更重要的是,恩格斯既在"照着讲"中忠实地阐释和扞卫了马克思思想的真理性,又在"接着讲"中完善、深化了马克思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还确立了后人发展、阐释、扞卫马克思主义所应遵循的原则和研究范式。从本质上看,恩格斯思想与马克思思想具有不容置疑的统一性,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和形象也是不容置疑的。

韩璐[4](2019)在《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文中指出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正是基于对劳动这一贯穿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核心命题的深入研究和逻辑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性变革;也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社会“非人”劳动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劳动解放前景的希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从历史的审判、现实的批判,以及未来的研判中构成了一个在时空上贯连的逻辑严密的理论整体,并由此成为了在当代依然具有理论阐释力和实践价值的思想武器。而当我们潜入文本进行详细解读和阐释时,就又会发现,对劳动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本身,因为这个议题的考察可以串联成一条清晰的主线,而顺着这条脉络,我们便有可能得以探寻到历史唯物主义生成的整体性建构逻辑。也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和批判劳动的本质和矛盾运动规律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理论框架,而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和对于整个人类劳动境况和生存境遇的反思,历史唯物主义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理论意涵。只有看到人,看到使人们得以生存发展的劳动,我们才能看到劳动过程所必然依托和建立的人的社会和人的历史关系,由此也才能真正寻找到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把握住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了望到历史发展的未来方向。本文的总体研究思路为:理论溯源→文本解读→观点辨析→理解维度→当代价值。具体来说,一是以“广义”的理论来源为考察,即突破“三大来源”解读说,把马克思主义放到人类思想史的灿烂星空中考察,通过立体的、整体的、演进的马克思主义时空视野来研究。二是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通过对文本按时间顺序的考察和阐释,对劳动观进行一个孕育、萌芽、创立、发展、延伸的理论发展轨迹的追寻,以期在历史动态的文本视域之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总体的劳动观加以梳理。三是注重劳动观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交锋”,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科学道理的基础上注重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辨析与批判;并以尊重事实的态度,寻求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之间关于“劳动观”理论内容表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每一个阶段主要代表着作的文本解读,辨析出理论的前后联系,进而展示出劳动观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四是延伸和拓展对劳动观阐释的理解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建构的内容与方法的具体联系中,深化劳动与人的本质关系,劳动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关系认识,深化对劳动观本身的认识和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内核的认识。五是将理论研究关照于当代现实,在前述历史的、文本的、辨析的解读基础上,让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劳动观在理论、实践、价值的当代视域中发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恩格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上述的内容,本文总体形成的观点或可能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其一,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思想家通过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总体思想资源的选择、组合、改造和原创性的阐释过程中形成的。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也必须在尊重思想承继关系的基础上,把握其“发展史”的历史语境,阐明理论与这些“思想酵素”的源流关系,并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评价为依据,实事求是的把他们之间的思想互动机制呈现出来,由此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所处的历史语境和解释学处境。其二,作为一种新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是历史本身的产物,从历史事实出发去形成理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科学依据。对劳动历史资料的充分考察,使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是以对历史事实材料的占有为前提的;而在人类劳动史的解读中,历史唯物主义抽象的哲学范畴和概念定义,也在现实经济活动各自具体化的事实和过程中得到了验证。哲学理论与社会经济过程紧密联系,劳动发展与人类社会形态演化内在嵌合,马克思恩格斯由此真正实现了反转抽象理性的哲学革命。其三,“劳动观”的理论内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整体,单纯的割裂它们,谈论哪一个理论自身的演进,都是单薄的。“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就是强调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意境中去探寻劳动观的全部理论内容,坚持把劳动观视为是一种具有复合性、开放性、历史性的理论学说,进而在对劳动观的整体性把握中,更深刻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如何完成对自身丰富的、复杂的、完整的构建的。第四,对劳动的认识必须回归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这一哲学概念之中,由此,劳动观的理论张力才能真正凸显出来。“劳动观”是属于历史观范畴的,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才科学回答了劳动是人类从动物界超越出来的历史活动,也正是从对劳动、劳动力、劳动关系、劳动者、劳动解放的新的定位中,形成了解释历史的新的哲学派别,即劳动历史唯物主义。故此,马克思必然得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发展史必须用劳动发展史来解释这样的独特结论。第五,美好生活的希冀正与劳动者的劳动处境、劳动尊严、劳动权利、劳动价值息息相关。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所探寻的“劳动”问题,不仅是对人类解放未来思考的珍贵启迪,也是留给今天社会主义中国理论创新和实践探寻的意义生长点。物质财富越充沛,科技越发展,越需要去反思和审视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价值,越需要去尊重和敬畏人的劳动创造和人的智慧成果。物质生产本身的历史必然性必须要靠物质生产来超越,而人正是所有物质生产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先进科学技术生产力的掌控者,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类社会才会进入文明的新境界,也只有通过人的劳动创造,人才能在这种最基本、最根本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真实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高红雨[5](2019)在《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劳动创造了人类,在人类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人类的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创造了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人类对于劳动的重视,以及关于它对人类重要作用的理解却远远不够。马克思在总结了前人关于劳动理解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并以它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发动哲学革命,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了界限。针对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的“招致灾难的”劳动,马克思创造性地使用“异化劳动”概念,提出“消灭劳动”,把实现“自由劳动”作为劳动解放的根本目的,从而形成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基石的劳动思想。在马克思那里,劳动不再是自然必然性支配的工具性活动,而是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也不是娱乐和消遣,而是一件人之为人的非常严肃的事情。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既是世界之为人类世界的基础,又为认识世界提供了方法,也为改变世界找到了现实的路径。劳动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回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基础,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更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铁的规律”;劳动作为政治经济批判的基始,通过劳动二重性,马克思阐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真正内涵,论证了作为改造世界方法的基础性意义。因此,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秘密——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寻找解放的条件和革命的潜能确定了路径,指明了方向。本文通过认真梳理马克思关于劳动概念的相关论述,揭示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阐明马克思的劳动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内容本质;通过回到马克思哲学自身,从“世界何以可能”来看待劳动创造人类的历史性作用;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发掘,重新理解并抓住劳动思想的阶级性和革命性特点,阐发马克思劳动思想的革命精神和现实意义;置身于现当代各种哲学思潮的碰撞中,从“人类解放何以可能”来看待劳动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作用,真正把握劳动思想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内容除绪论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马克思劳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有两部分内容:其一,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及马克思的自我成长之路。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产生于风起云涌的欧洲革命时代,马克思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当面对现实运用思辨哲学无法解放实际问题时,他走出黑格尔哲学基地,开始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人类解放的潜能和力量。其二,从哲学发展史的角度,梳理国民经济学家和西方传统哲学家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影响。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其关于劳动的思考深深启发了马克思;作为第一个真正把劳动作为哲学范畴来考察的哲学家,黑格尔深邃的劳动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的。第二部分考察和分析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肇始——异化劳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产生、本质与扬弃的历史性过程的阐释,探究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从国民经济事实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达到极端的现实,通过对这个现实的剖析,找到了异化劳动的根源——私有财产。而异化的过程正在酝酿扬弃异化的力量,共产主义就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剖析,超越了古典经济学对劳动的理解;在寻找扬弃异化劳动的现实路径和现实力量的过程中,又超越了黑格尔的劳动思想,从而发动了哲学革命,使其劳动思想站在存在论原则上达到了崭新的历史高度。第三部分阐释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劳动思想的关系。唯物史观使马克思得以清算了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同唯心主义和一切旧的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科学地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的创立,确立了劳动作为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确定了劳动作为人之生存的基础地位;确认了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因此,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提供了现实根基,为劳动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第四部分探讨马克思劳动思想成熟的标志——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之前,劳动价值论已经基本形成并经过了长期的考察和批判,但都没有达到科学的标准。马克思运用劳动概念,结合唯物史观,对以前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具有存在论深度的批判,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从而论证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历史趋势。劳动价值论的创立,为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提供了铁的“证据”。第五部分用对比的阐释方法彰显了马克思劳动思想在质疑和诘难中的价值。马克思的劳动思想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有人认为,马克思把劳动推向最高点,从根基上远离了政治的原初意义,并且违背了自由的政治原则;马克思的劳动解放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幻象,而在幻象中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恰恰是对现实社会的意识形态的证明。为了回应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质疑和诘难,笔者重点选取了阿伦特、鲍德里亚两位思想家,考察他们提出的“行动理论”和“象征交换理论”,从而揭示了他们对于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误读;另外,选取内格里作为坚持和继承马克思劳动思想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传统的代表,但对他的局限性作了反思。最后,从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视域出发,揭示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价值指向,指出劳动解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和现实路径,从而彰显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当代意义。通过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逻辑生成分析,本文旨在阐述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是一个完全的整体,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批判性,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特点。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一是阐述马克思通过他的劳动思想发动了哲学革命。马克思的劳动思想改变了传统哲学的本体论研究,用劳动解释了“世界何以可能”的存在,并进一步用劳动解放诠释了“改变世界何以可能”;二是马克思的劳动思想蕴含着劳动辩证法。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把劳动即“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确认为人的类本质,从而提出扬弃异化劳动,这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价值悬设为前提,事实上,只是对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临摹”。本文认为,马克思提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就劳动在人和动物身上的区别表现而言的,它不是一种价值悬设,而是事实的体现。扬弃现实的异化劳动,不仅仅是简单恢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自由劳动”,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王亚飞[6](2019)在《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以来,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演变,加之理解立场的变换,人们对这一理论形成了不同的阐释。在大陆学术界,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主要两种。一种是“推广论”,即历史唯物主义仅仅是把辩证唯物主义推广到社会历史领域的结果;另一种是“核心或基础论”,即在不同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被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或基础。俞吾金通过研究马克思哲学发展的历程,认为这两种见解都窄化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内涵。这两种见解被俞吾金统称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辨析“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俞吾金提出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得出了全部的马克思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论断。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提出的过程。俞吾金从国内学术界探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着手,剖析了马克思哲学史的发展过程,找到了两种不同见解的理论来源以及它们当前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成果,用来解决“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难题。第二部分解析了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论。俞吾金从历史事实与理论视角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意志的关系、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的关系这三个关系论着手,集中展现了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关系论难题。通过不同实践的对象、理论视角、历史事件,还原出真实的历史真相。使得研究者们在进行研究时,会对自己的理论前设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反思,以期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找寻真相的误区,达到历史真相的彼岸。第三部分阐述了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俞吾金认为“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叙述体系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变化。无论是“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理论前设,还是叙述体系本身,都面临了挑战。为此,俞吾金以诠释学为基础,以意识形态为着眼点,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性质、结构和基本特征新的阐释,找到了一条适合当代人发展的理论建构之路,即“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通过科技飞速发展的具象化成果,引导人们关注当前的现实生活。以当代人的视角,确立当代人所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方式。第四部分揭示俞吾金对“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俞吾金提出了“问题域”方法和“差异分析法”。“问题域”方法前提设置的合理性是解决一切当前问题的关键。“差异分析”法是用来区分历史与现实的具体特性,是我们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最好选择。第五部分概括俞吾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与当代价值。俞吾金以不同的理论视角所建构和理解的马克思哲学,推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不仅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还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方法,开拓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新境界。尽管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争论颇多,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标杆性的作用。

侯春林[7](2018)在《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切入点是如何看待圣经的多义性,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途径是对话式地理解新约中的天国与尘世因素。绪论部分,首先对指涉的术语、问题,以及创新价值进行界定和揭示,并着眼于文本中不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圣经多义性进行考察。而后,回顾了基督教传统、社会学圣经批评的研究方法,旨在提供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兴起的学术背景,对其产生的影响亦有所涉及,该部分还谈到了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传统的当代互动。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研究方法是将神学和社会学相融合、将文本内部与外部相融合;研究宗旨是揭示新约文本中天国与尘世两类元素间的对话。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脉络,正文部分就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分四章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以辩证法为逻辑起点,而可预见的未来走向是对话。新约文本生成过程中被掺杂入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得以合理进行的文本依据。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是传统新约研究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亦对之有着深入探讨,构成了该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沿袭了马克思本人辩证的宗教批判思想,后者将圣经中的多种含义分类整理为天国和尘世两个向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现象的逻辑起点。对这两个向度的辩证区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的宗教批评理念——辩证法,这一批评理念本身的理论侧重使得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批评实践遭到政治化解读和过度阐释的广泛质疑,该批评现象的突围方向应是天国与尘世两个元素之间的对话。第二章,从文本生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范式存在的合理性,即为什么可以进行此项批评展开论证。新约从来不是一个现成的文本,而是有着极其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通过对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无论是手工复制生产还是机械复制生产,新约在文本生成过程中均被人为地掺杂了多种意识形态因素,这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提供了合理依据。此外,还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生产理论进行了阐发性理解,认为其重要价值在于指出了语义的“增殖性”;并对一个重要词汇“卡理斯玛”进行了细致考证,从历时的向度梳理了“卡理斯玛”一词的生产过程。通过考察“卡理斯玛”在当代耶稣运动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回应了全文的研究观点。第三章和第四章,择取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两个核心问题: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依托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阵营的代表学者理查德·霍斯利的研究观点,并对之进行了阐发性的再解读。第三章,对于耶稣研究来说,理解耶稣形象的重点不仅在于“历史上的耶稣是什么身份”这一老生常谈的话题,还在于其被赋予的多种角色之间是什么关系。结合霍斯利提出的基本观点,“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的论断表征了耶稣“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的二元政治思想,而耶稣此话的重点不是分离,而是制衡。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有其精神来源与制度来源,在探索上述来源的同时使用意识形态批评这一理论工具对“扫罗立王”的文本事件进行解读,力图说明文本背后潜藏的王权与神权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第四章,在霍斯利的保罗研究基础之上,指出其“保罗社团‘在而不属于’(in but not of)罗马帝国”的观点反映了保罗社团以一种临时寄居的生活和生存方式存在于天地之间,使得保罗在思想宗旨和组织策略上都透射着张力。此外,作为相对完整与独立的研究版块,对霍斯利的耶稣研究和保罗研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意在指出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应有的价值。上述论证过程始终以对话的思维方式考察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现象及其代表观点。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学者试图以唯物史观的实证性来追溯历史真相,用以反驳基督教传统的神学迷思。但是,复魅的时代主题和后现代社会语境中对宏大叙事的消解使得这种追溯历史真相的努力并不适宜。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当下和未来,对话思维以其平和包容的现代价值最有可能使天国与尘世这架天平保持动态的平衡,从而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

曾俊[8](2018)在《现代伦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的伦理维度》文中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集大成之作,围绕该着作相关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资本论》是否有伦理维度的问题。这不仅涉及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解问题,更涉及到对《资本论》研究的“观察者视角”与“行动者视角”的研究路径选择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单纯只凭马克思在其中对道德问题“只言片语”的间接描述而得出结论,而必须以宽广的视野、深入浅出的研究态度,深入到《资本论》及其相关文本着作研究中,从而挖掘《资本论》的伦理维度,以发现马克思的伦理思想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之间的契合之处。该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问题,传统上对于马克思伦理思想理解呈现出两个极端,一个极端认为马克思没有伦理学理论,甚至马克思本身是“反道德论”者;另一个极端是认为马克思存在伦理思想,而且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在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种观点对于马克思对于道德、正义等伦理问题的理解大相径庭。而本文试图证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理解首先要跳脱出传统伦理学、特别是规范伦理学的框架之外。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行了大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道德谴责,但这种道德谴责不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出发点,马克思希望用这些现实中道德伦理“矛盾”来解释资本主义道德与伦理制度的内在的矛盾张力。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与极限之所在。因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元伦理学”式的批判,也就是对产生道德矛盾、道德冲突的根源展开批判,厘清其根源、基础的“元伦理学”。基于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这一认知,我们就可以展开对于马克思伦理思想乃至于《资本论》伦理维度的探索工作。在发掘《资本论》的伦理维度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马克思伦理思想三个重要的思想来源:亚里士多德、黑格尔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伦理思想。其中,亚里士多德对马克思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社会理论,以及社会共同体中人的自我实现思想,这些伦理思想对马克思都有一定的影响。而黑格尔对马克思的影响更是学界一直所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黑格尔的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历史感”,马克思伦理思想继承了黑格尔伦理学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特征,从而在理论形态上与传统伦理学产生了“断裂”。而马克思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批判继承了其政治经济学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使其接触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所推崇的“功利主义”伦理学,马克思对于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在功利主义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色彩的伦理思想。基于以上三个不同的思想来源,马克思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的伦理思想体系。对《资本论》伦理维度的探讨必须围绕文本本身展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资本产生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与资本积累过程的批判,就是《资本论》伦理维度主要内容的“展开”。在其中马克思向我们完整展示了资本的生产过程,从商品、货币到资本的经济装换过程。但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经济概念范畴背后的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换言之,这些抽象政治经济学概念是以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作为基础的。因此,对这些经济关系的研究同时也是一种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研究。而探索《资本论》的伦理维度的意义恰恰就在于,将这些表面上看似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关系,表征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也才是最真实的社会关系。在整个资本社会的运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完全受到人的活劳动与资本之间关系的制约,而且在这种制约关系中,人的劳动又逐步被资本所宰制。人的劳动被资本所宰制的后果是现实中所形成的“资本形而上学”,资本的“形而上学”是一种起源于拜物教,最终形成“资本本位”思想的现实逻辑。这种逻辑渗透到社会中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套在现实中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匹配经济与法权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其与在哲学领域长期存在的“主体形而上学”形成了某种“共谋”关系,主体哲学所追求的自由、独立,在“资本形而上学”的语境中就变成了,只要依赖“物”就能够实现主体自身的“独立”与“自由”。这两种形而上学的“共谋”,事实上已经成为现代人价值观念体系的下的一个基本信念。最后,探索《资本论》伦理维度的目的,不是为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构建某项基本的原则、规范。恰恰相反,马克思所展开的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元伦理学”式的批判,是为了从根本上厘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道德界限、伦理界限,澄清其伦理问题,以及产生的根源。所进行的这一切“批判”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发现“新世界”。因此,为“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奠基”,其首要任务是“回到《资本论》”,探索《资本论》的伦理维度,把握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基本轮廓及其“革命性”之所在,从而为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寻求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定向”。总之,本论文《现代伦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的伦理维度》之核心在于重新审视马克思伦理思想之定位,并据此发掘出《资本论》中的伦理维度,以此为理论基点,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与“价值批判”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彰显出《资本论》引领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现实意蕴。

舒远招,耿凡[9](2017)在《论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文中研究指明学界许多学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术语是普列汉诺夫提出的,其实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已指明"现代唯物主义"从本质上是辩证的,因此他就是该术语的原创者。从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所指涉的对象来看,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从它同其他哲学的区别来看,它是一种既有别于辩证唯心主义、更有别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包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两个部分。他并未像斯大林那样机械地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而是认为一般的唯物主义认识原则和一般的辩证法则在自然界和社会历史领域普遍有效。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虽然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有一定的异质性,但也有许多相似和相通之处,因此不宜过分夸大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上的对立。

李美宝[10](2017)在《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若干争论的辨析》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出现了多种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质疑,甚至是否定的讨论和观点,辩证唯物主义似乎陷入一个十分复杂而尴尬的境地。有的学者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苏联教科书对旧唯物主义的切片组装和简单的复归,是斯大林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根本体现不出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变革。抑或认为马克思本人从一开始就从未提出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虽然马克思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也只存在方法论的意义,不具有世界观意义。抑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忽视实践,轻视人的能动作用,不能从根本上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完成的哲学变革,也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本文针对上述三种主要的讨论和质疑进行了文本和历史的分析: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就是教科书体系”的讨论:首先,在厘清教科书体系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价和分析,在分析其历史局限和理论局限的背景下肯定其合理因素。不管苏联教科书体系,还是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由于其范式的多样性、时代的复杂性、载体的工具性以及其当时代社会历史的理论特质和实践需求都决定了教科书体系必然不能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的全貌,造成在理论背景、发展过程、逻辑的整体性等多方面与辩证唯物主义有某种程度上的“失真”和“脱节”,因此不能将辩证唯物主义恒等于教科书体系,而且无视社会历史背景和当时代的实践需求,直接指责辩证唯物主义是对旧唯物主义的切片组装也是有失偏颇的。关于“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讨论: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强调外部自然界对于生产实践活动的优先地位,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被逻辑地蕴含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中。但是因分工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只是散见于马克思的着作,虽然马克思将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观,但是并未发展为成熟的思想体系;后来为了完成将辩证法运用于唯物主义自然观,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等着作中才形成,而且恩格斯在这两部着作中所确立的世界观是得到马克思认同的,与马克思的基本思想保持一致。因此,从世界观的指导意义上来说,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关于“用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的讨论:回到经典文本中解读“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概念的思想发展路径,不难发现这一提法实质上只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发展进程中所使用的一个特定概念,是为了批判费尔巴哈而提出的,意在强调指明共产主义的实践性。所以,“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并不是马克思对自己整个哲学思想的指称。同时,实践唯物主义所坚持的“实践本体论”因为内部难以形成统一的立场,加上文本根据不充分,造成“实践本体论”难以成立,这种“实践本体论”本质上表现为实践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重视实践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但是反对主观唯心地夸大实践,反对将“实践”直接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的统筹高度。辩证唯物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过时,是一代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科学理论,更是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面对新形势,尤其是各种新思想、新理论带来的新挑战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新的实践需求,首先必须“守住底线”,在基本观点和底线上不失偏颇、毫不动摇;同时,在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和强有力的各种理论冲击下,我们也必须从当下的实践和理论需求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

二、被遮蔽的马克思哲学——从恩格斯的《终结》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被遮蔽的马克思哲学——从恩格斯的《终结》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2. 国内关于科恩平等思想的研究
    三、 论文研究思路
第1章 反思传统阐释的内在困境: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逻辑起点
    1.1 科恩的政治哲学转向:反思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个人学术背景
    1.2 反思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传统阐释的深层理论前提和根据:“分娩式”主旨的局限
    1.3 “无产阶级解体”与“生态危机”:传统阐释与现代社会发展现实的内在冲突
        1.3.1 “无产阶级解体”的现实与传统阐释的冲突
        1.3.2 “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理论阐释的冲突
    1.4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缺失:传统阐释的根本缺失
    1.5 小结
第2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维度的规范性重释
    2.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需要道德辩护
    2.2 科恩的道德辩护理路:构建规范性马克思哲学平等观
    2.3 科恩道德辩护的核心内容
        2.3.1 对平等内涵的阐明:相互关心与尊重的社会关系
        2.3.2 对分配原则的明晰:纠正所有非选择的不利
        2.3.3 诠释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
    2.4 科恩道德辩护的实质
        2.4.1 重估自我所有原则
        2.4.2 可得利益平等
        2.4.3 从事实到规范
    2.5 小结
第3章 反驳诺奇克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3.1 诺奇克的“占有式”平等观:平等是“自由”的束缚
        3.1.1 维护私有财产式自由:诺奇克平等观的核心理念
        3.1.2 否定社会主义平等价值原则:诺奇克平等观的最终目的
    3.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丧失
        3.2.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丧失平等的症结:自由的权利定义
        3.2.2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局限:反驳“张伯伦论证”
        3.2.3 诺奇克式平等观论证的困境:批判“持有正义”
    3.3 诺奇克式平等观的真实自由之丧失
        3.3.1 诺奇克式平等观中的真实自由的丧失
        3.3.2 真实自由丧失的原因:“自我所有原则”与抽象自由的局限
        3.3.3 超越“自我所有原则”与真实的平等
    3.4 道德辩护的优越性
        3.4.1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优越于“占有式”平等观
        3.4.2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分配原则优越于“持有正义”
        3.4.3 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意蕴超越抽象自由
    3.5 小结
第4章 批判罗尔斯式的平等观与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4.1 罗尔斯的“妥协式”平等观
        4.1.1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前提:总体的平等与社会制度
        4.1.2 “妥协式”平等观的核心原则
        4.1.3 “妥协式”平等观的理论诠释:“激励论”和“帕累托论证”
    4.2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平等之不足
        4.2.1 “帕累托更优”的局限:违背平等对福利的优先性原则
        4.2.2 平等不足的根源:罗尔斯式平等观前提与结论的矛盾
        4.2.3 差别原则双重解释的混淆:严格解释和松散解释的混用
    4.3 罗尔斯式平等观的正义之缺陷
        4.3.1 罗尔斯式平等观正义缺陷的实质:个人与社会的二元分离
        4.3.2 “激励论”的困境:无法回应“人际检验”的诘难
    4.4 道德辩护的合理性
        4.4.1 道德辩护批判罗尔斯式平等观的前提:回应基本结构异议
        4.4.2 道德辩护对个人与社会断层线的批判:融合个人与社会的必要性
        4.4.3 道德辩护维度的平等:个人的亦是社会的
    4.5 小结
第5章 科恩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5.1 马克思哲学中的平等价值观
    5.2 反思科恩的道德辩护
    5.3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与局限
        5.3.1 科恩道德辩护的超越
        5.3.2 科恩道德辩护的局限
    5.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及科研成果
致谢

(2)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导论
    一、研究缘由及研究价值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关于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F·拉吕埃勒的思想背景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哲学的研究现状
        (四)关于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实践背景:马克思主义的挫折
        一、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遭遇的挫折
        二、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挫折的一般视角
        三、非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
    第二节 理论基础:拉吕埃勒自己的“非哲学”
        一、作为哲学的本质结构的哲学决定
        二、作为非哲学的运作机制的最终情境决定
        三、哲学与非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一、左翼政治与社会关切
        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三、从非哲学视角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解读
第二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策略和目标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针对的基本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是否去除了辩证法的神秘性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科学和哲学的二元性困境
        三、超级资本主义是否具有永恒性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策略
        一、以DLI的单边二元性来反对辩证法的双边同一性
        二、在哲学与科学之间引入思想民主
        三、以内在性主体来反抗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目标
        一、证明DLI的优越性
        二、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
        三、批判作为拜物教的超级资本主义
第三章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的重新理解
    第一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宣言
        一、马克思本人对哲学的态度
        二、“走出哲学”是否可能
        三、重新理解哲学的解释和变革功能
    第二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和历史的分析模式
        一、马克思本人分析社会和历史的基本模式
        二、拉吕埃勒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重新理解
    第三节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行动的提议
        一、马克思本人的无产阶级观和革命观
        二、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的重新理解
        三、拉吕埃勒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的重新理解
第四章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第一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
        一、打破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
        二、深化了对哲学本身及其功能的理解
        三、阐发了反抗超级资本主义的内在途径
    第二节 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局限
        一、在本体论层面陷入一种理论的神秘主义
        二、只在有限程度上实现了其理论目标
        三、夸大了其理论的自主权和创新性
    第三节 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批判
        一、非马克思主义理论误解了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二、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异化理论消解了革命理论
        三、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3)被祛除误读而走向澄明的恩格斯——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的恩格斯
    (一)恩格斯先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二)恩格斯先于马克思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奠基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
    (三)恩格斯先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中奠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思想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阐释者的恩格斯
三、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者的恩格斯
    (一)第一种发展性贡献
    (二)第二种发展性贡献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扞卫者的恩格斯
五、结语

(4)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形成的思想探源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思想来源的总体评述
    第二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劳动思想
        一、荷马时代:分配的正义与劳动的价值
        二、古希腊时期:被鄙视的劳动与初期的分工
        三、古罗马时期:劳动者的惨景与公正的希冀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劳动救赎说与价格公平论
        二、新教伦理:劳动天职说与神意分工论
    第四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先驱:劳动是财富之父和剩余价值的存在
        二、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学说与劳动尺度概念
        三、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与相对工资说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劳动思想
        一、从康德到谢林:人是什么和“活动”的原则
        二、黑格尔:“否定性行动”与自由真正的“显现”
    第六节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劳动思想
        一、圣西门:实业制度和差别分配原则
        二、傅立叶:和谐社会和劳动协作制
        三、欧文:劳动价值论和分配正义思想
    第七节 青年黑格尔派与费尔巴哈
        一、从施特劳斯到施蒂纳:行动哲学和“实践”的范畴
        二、从费尔巴哈到赫斯:“感性直观的人”和行动的哲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观形成史的文本解读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思想萌芽
        一、德语作文:“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选择观
        二、博士论文:对“自我意识”的哲学史探寻
        三、《莱茵报》时期:对“现实的物质利益问题”的关注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路径的探寻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唯物主义立场的确立
        二、《德法年鉴》时期:向实践的唯物哲学的转变
        三、《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与资本对立的历史之谜
        四、《神圣家族》: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三节 迈向成熟“劳动”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活动”的哲学革命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劳动”唯物史观的形成
        三、《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
        四、《雇佣劳动与资本》:雇佣关系的对抗性及向自由劳动的复归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发展时期
        一、《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一般劳动”的概念
        二、《1861-1863 年经济学手稿》:创造资本的劳动
        三、《1863-1865 年经济学手稿》:“社会劳动”的本质内涵
        四、《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成熟表述
    第五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进一步深化发展
        一、《哥达纲领批判》:“共产主义劳动论”
        二、“两大历史笔记”:人类社会发展史与劳动解放的真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扞卫与发展
    第一节 恩格斯早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思考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天才萌芽”
        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劳动者的现实考察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扞卫
        一、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创立所做出的贡献
        二、《反杜林论》对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扞卫
    第三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劳动观的创造性引申与发展
        一、《自然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反自然性和反人性的批判
        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对“劳动”地位的评述
        三、《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的历史哲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一节 释疑“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的提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谈论“劳动”?
        二、劳动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实践唯物主义范畴?
        三、能否以“劳动”来透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劳动——人
        一、青年马克思为什么选择伊壁鸠鲁?
        二、“自由意志”如何关照到“现实的人”?
        三、批判的矛头何以指向“劳动”?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起点何以是“劳动——人”?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成逻辑:劳动的历史与现实的人
        一、一般劳动与人的自然属性
        二、生产劳动与人的社会存在
        三、雇佣劳动与人的异化状态
        四、自由劳动与人的解放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理论回应与时代关照
    第一节 理论回应: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一、后马克思主义者抛掷来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会怎样回应?
    第二节 时代关照:现代科技所催生的新劳动形态
        一、三次科技革命与劳动形态的改变
        二、新劳动形态下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遇到的质疑
    第三节 当代价值:体面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一、体面劳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本质诉求
        二、新时代对劳动主体地位的强调
    第四节 未来理想:通往自由之路
        一、共产主义是劳动自由解放的理想社会
        二、共产主义是实现人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马克思的劳动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现状
    三、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马克思劳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嬗变过程
        一、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走向自我意识的马克思
        三、两个转变的完成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思想
        一、亚当·斯密之前的经济学家的劳动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思想
        三、大卫·李嘉图的劳动思想
    第三节 黑格尔的劳动思想
        一、作为中介的劳动
        二、片面化的劳动
        三、劳动的解放
第二章 异化劳动——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肇始
    第一节 异化概念
        一、黑格尔的异化概念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概念
        三、赫斯的异化概念
    第二节 异化劳动内容及本质
        一、异化劳动的本质规定
        二、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
        三、异化劳动的扬弃
    第三节 异化劳动的意义
        一、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领域
        二、为唯物史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为人类社会的解放指出了方向
第三章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发展——唯物史观
    第一节 “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
        一、对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
        二、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三、实践观点的提出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内容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三、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劳动思想
        一、确立劳动是人之生存的基础地位
        二、确定劳动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三、确认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成熟——劳动价值论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前史
        一、亚当·斯密之前的劳动价值论
        二、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三、从排斥到接受劳动价值论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探索
        一、劳动价值论的初步思考
        二、劳动价值论的深入研究
        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形成
    第三节 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一、价值的本质
        二、劳动二重性
        三、劳动价值论的作用
第五章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劳动思想的诘难和阐发
        一、阿伦特的“行动理论”
        二、鲍德里亚的“象征交换理论”
        三、内格里的“非物质生产”
    第二节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主题
        二、马克思的劳动思想的价值指向是劳动解放
        三、劳动解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写作缘起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创新之处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不同理解
    (一)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困境
    (二)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启示
二、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论
    (一)历史事实与理论视角的关系
    (二)客观规律与主观意志的关系
    (三)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的关系
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论
    (一)批判狭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前设
    (二)拓宽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路径
    (三)阐明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
四、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创新
    (一)“问题域”方法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
    (二)“差异分析”法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
五、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
    (一)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内容
    (二)创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
    (三)提出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方法
    (四)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新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俞吾金学术年谱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圣经多义性的复调式理解
    第一节 问题与创新
    第二节 本论题的学术背景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旨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的逻辑起点和未来走向
    第一节 马克思辩证地进行宗教批判的理论特色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圣经批评方法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从辩证到对话
    第四节 新约中的神圣与世俗
    小结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的合理依据
    第一节 文本生产理论对新约文本的适用性论证
    第二节 新约文本生产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节 新约文本的生产机制及意识形态变动
    第四节 文学生产理论的阐释性运用
    小结
第三章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一节 “复兴以色列”和“实现上帝之国”
    第二节 耶稣的二元政治思想
    第三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精神来源
    第四节 耶稣政治思想的制度来源
    小结
第四章 保罗社团的反抗模式
    第一节 保罗研究的局限性和必要突破
    第二节 保罗社团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保罗社团的思想宗旨
    第四节 保罗社团的组织形式
    第五节 对霍斯利之耶稣与保罗研究的整体思考
结语复魅社会与对话思维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一 :圣经卷名及缩略语
附录二 :圣经历史地图

(8)现代伦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的伦理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资本论》伦理维度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马克思伦理思想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第一章 规范伦理学与马克思伦理思想
    1.1 规范伦理学“陷阱”与“元伦理学批判”
        1.1.1 “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与马克思的“道德反讽”
        1.1.2 马克思“道德悖论”与规范伦理学“陷阱”
        1.1.3 作为一种“元伦理学批判”的马克思伦理思想
    1.2 对规范伦理的“内在超越”——正义的悖论
        1.2.1 “剥削是否正义”:事实批判还是价值批判?
        1.2.2 生产方式与价值原则的对立:《资本论》中的四个“悖论”
        1.2.3 剥削的“悖论”:剥削制度的“非正义性”之所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资本论》伦理维度的“思想前史”
    2.1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影响
        2.1.1 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共同体伦理思想
        2.1.2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社会正义理论的继承
    2.2 马克思对黑格尔社会伦理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2.2.1 黑格尔伦理思想的超越性与局限性
        2.2.2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黑格尔伦理逻辑
    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伦理话语
        2.3.1 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所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隐性逻辑及其局限
        2.3.2 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逻辑
        2.3.3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伦理思想的超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劳动的陨落——《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批判
    3.1 商品、货币、资本与资本伦理关系的“奠基”
        3.1.1 “桌子”何以“起舞”?
        3.1.2 货币的诞生与劳动的抽象
        3.1.3 资本的魔术
    3.2 剩余价值生产的伦理意蕴
        3.2.1 绝对剩余价值的道德伦理界限
        3.2.2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剥削关系的新模式
    3.3 资本积累与现代伦理关系的建构
        3.3.1 资本积累与资本关系生产的“扩张”
        3.3.2 资本的原始积累与资本社会伦理关系的“原罪”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本的崛起——资本与形而上学的“共谋”
    4.1 “三位一体”公式与古典政治经济学话语
        4.1.1 “三位一体”公式与政治经济学的“现实话语”
        4.1.2 “三位一体”公式的拜物教意识形态基础
    4.2 拜物教与形而上学
        4.2.1 拜物教及其神秘性质
        4.2.2 劳动的“抽象化”与拜物教意识的“现实化”
        4.2.3 拜物教意识形态的“形而上学”
    4.3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
        4.3.1 形而上学的“现实化”
        4.3.2 资本逻辑与形而上学的同构性
        4.3.3 主体形而上学的诞生、发展与影响
        4.3.4 当代伦理思想的主体形而上学“建制”
        4.3.5 资本形而上学与主体形而上学的“共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回“政治经济学批判”——“后形而上学”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5.1 《资本论》的后形而上学意蕴
        5.1.1 突破现代形而上学
        5.1.2 从主体间性到“实践”主体
    5.2 《资本论》的伦理革命
        5.2.1 《资本论》对现代“主体价值”的批判
        5.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伦理革命
    5.3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建构
        5.3.1 卢卡奇:从“物化意识”到“阶级意识”
        5.3.2 法兰克福学派:去“政治经济学批判”
        5.3.3 鲍德里亚:反“政治经济学批判”
        5.3.4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对现代伦理的建构
    本章小结
结语:马克思留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伦理学?
参考文献
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若干争论的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争论
        (二) 国外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争论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是教科书体系吗?
    第一节 “辩证唯物主义”的词源发展
    第二节 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教科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教科书体系不能取代辩证唯物主义
        一、对教科书体系的再认识
        二、辩证唯物主义不能等同于教科书体系
第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能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吗?
    第一节 历史观形成逻辑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世界观前提
        二、从早期文本到《资本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发展
    第二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一、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历史语境
        二、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的统一
第三章 实践唯物主义能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吗?
    第一节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再认识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真正的人道主义”
        二、《神圣家族》中的“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第二节 对“实践本体论”的再认识
        一、“实践本体论”的自我困境
        二、实践不是抽象的本体
        三、物质本体论的合法性
    第三节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新世界观
        一、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关键: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视野中的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被遮蔽的马克思哲学——从恩格斯的《终结》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对马克思哲学平等观的道德辩护 ——科恩平等主义思想研究[D]. 何宇白. 吉林大学, 2020(08)
  • [2]F·拉吕埃勒的“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判性研究[D]. 吴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3]被祛除误读而走向澄明的恩格斯——论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J]. 吴苑华,吴妍林. 理论探讨, 2019(06)
  • [4]基于文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劳动观研究[D]. 韩璐. 兰州大学, 2019(02)
  • [5]马克思的劳动思想[D]. 高红雨.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俞吾金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D]. 王亚飞.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7]天国与尘世之间 ——对话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新约批评研究[D]. 侯春林. 河南大学, 2018(12)
  • [8]现代伦理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论》的伦理维度[D]. 曾俊. 吉林大学, 2018(12)
  • [9]论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J]. 舒远招,耿凡.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7(02)
  • [10]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若干争论的辨析[D]. 李美宝. 南京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被遮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恩格斯的《终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