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21)在《习近平大国外交思想视域下的中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彭昕[2](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认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陈亚州[3](2020)在《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实现首次扩员后提出的旨在推动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理念,对于上海合作组织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指引意义。与此同时,上海合作组织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多重使命,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平稳构建对于上海合作组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治理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概念纳入国际共同体的视阈中,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可视为在组织成员国间主要由价值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复合型地区共同体。据此,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共同体就是要推动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将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为团结互信的典范、安危共担的典范、互利共赢的典范和包容互鉴的典范。通过对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现有基础、主要挑战和基本路径方面等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资源,该理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政治思想、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其吸收了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基本实践历程的有益经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成员国在共同价值、共同安全、共同利益和共同情感方面,已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现实基础。不过,在以上四个维度,构建上海合作组织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鉴于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各成员国需要在分别拟定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路径、安全路径、利益路径和情感路径的基础上,形成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整合性路径。
李孝天[4](2019)在《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给该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能够对上合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上合成立以来,印度对上合的态度历经了从忽视到重视的转变过程。从2014年申请加入上合至今,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一直比较明确。印度把上合视为中国主导的、优先服务于中国在欧亚地区扩张影响力的多边机制,印度认为自身在上合内部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印度仍将上合当作满足本国地缘战略利益诉求的工具,认为加入上合有利可图。印度对上合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二:其一,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其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的两大利益诉求均服务于其最终战略目标,即成为具有显着影响力的欧亚大国。印度的相关认知和利益诉求对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发展利弊并存。在当前阶段,印度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但在大国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一旦印巴关系和中印关系恶化,上合未来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唐诗[5](2019)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已经走过70个年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重考验,已经成为地区性和世界性大国,并稳步向世界强国迈进。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继承、总结、发展、探索和创新后,形成了成熟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其精髓也不断发展完善,与中国外交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相配合,与中国外交同步迈向新阶段。自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就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定为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1953年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继承和发展这一外交智慧,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环境做出不懈努力。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国际格局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中国外交政策第一次被明确地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写入党代会报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和平外交政策的支撑和依据,这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前提下,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对外理念,这标志着中国外交的目标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外交对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对外为实现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争取良好的外部条件服务。随着中国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化解压力、抓住机遇也成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外交必须解决的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政治论断:“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要论断开启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进一步升华。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深化发展的进程中,维护国家利益是其基本出发点。从建国之初为维护新中国的政权安全和国家独立,到为扞卫中国的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再到为努力实现国家的统一大业和助推经济建设发展,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立场。中国外交战略经历了最初的“一边倒”到“两个拳头打人”再到“一条线、一大片”上的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外交规范。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始终顺应时代主题的变化和国际局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注重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为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国外交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构建安全环境的同时,也为世界和平贡献了重要力量。基于上述背景,研究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经验十分必要。本文的主要叙述脉络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及结语。引言部分主要对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研究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论述,是对论文整体架构的把握,为论文的渐次展开提供了依据。正文部分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主要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对其基本内涵、基本属性、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相关因素和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和平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来源,其一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其中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观、时代观和国际关系思想;其二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其三来源于近代中国以来晚清、民国、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三个阶段的和平观念,其中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为重点论述,此外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三章主要阐释了建国初期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在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内外背景后,详细分析了中国外交原则的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奠基作用,同时对这一阶段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进行评价。第四章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在国内政策发生重大转向、国际安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本文以对官方文本的分析得出和平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徘徊发展的结论,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发生了重大转折,以“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和中美关系的突破为关键节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得以继续发展。第五章记述了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发展,其内涵不断深化并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引领中国外交走向全方位发展阶段。此后中国外交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走向,中国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这一阶段,大国关系、周边关系、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及多边外交全面开展。第六章以习近平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主要叙述内容,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迈向新阶段。第七章主要是总结了和平外交政策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对和平外交政策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也进行了简要分析。本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脉络进行阐述,但不单纯叙述历史事件,在分析不同阶段影响和平外交政策的多种因素,如时代背景、国内外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和平外交政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进行阐释,对其实践成果加以分析,对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的侧重点和阶段性特点进行总结和评价。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观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再次强调了本论题的研究意义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外交未来走向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对中国外交工作满怀希望,其必将走向日益精进与成熟。
申达宏[6](2019)在《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幻,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朗。亚太地区凭借飞快的发展速度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东北亚地区则是亚太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现实和自身利益需求决定了俄罗斯要采取相应的东北亚政策。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是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研究。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是在中、美、日等世界大国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利益和地缘政治诉求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俄罗斯立足本国国情实际,既注重现实利益,又考虑长远发展,制定的涵盖政治、经济、安全等多方面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策略。在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策略方面,俄罗斯的政策主要强调自己是该地区的重要成员之一,并能为地区事务发挥作用,防止被排斥在地区事务之外。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凭借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某些经济优势,参与东北亚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带动其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策略方面,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发展双边关系,保证俄罗斯东部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同时积极参与该地区的各种安全对话与合作,保证东北亚局势的稳定,保证俄罗斯不被排斥在地区安全事务之外。虽然普京在其三个任期内对俄罗斯的东北亚政策进行过微调,但是对东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总体思想没有变,那就是在依托欧亚地缘优势,在实用灵活的平衡外交基础上,通过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东北亚国家事务中,最终达到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目的。梅德韦杰夫在总统任期内基本上秉持延续了普京的东北亚政策思想。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普京的东北亚政策颇有成效,主要表现在:俄罗斯与中国建立起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使中俄的合作关系愈加稳固;俄罗斯与日本构筑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这必将推动两国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对朝韩双方奉行平衡外交,加强了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发言权;与蒙古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确保了俄罗斯南部的安全与稳定。虽然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实施,但随着俄罗斯国内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外交战略的适当调整,制约因素会逐渐好转,俄罗斯与东北亚各国的互利合作会不断加强。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尤其是东北亚政策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伯利亚和远东是俄罗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主要地区,在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推动下,俄罗斯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将使我国获得战略拓展新空间、能源进口新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付琳琳[7](2019)在《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对俄外交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讲话与文章,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无论对加强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还是对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分析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介绍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本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和基本方法。为了更好地发展与邻国之间的关系,树立大国外交形象,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应运而生。本论文通过采用文献分析与归纳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及基本特征、时代价值五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论述。第二章,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提出的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来源。一是从时代背景来看,首先,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其次,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严峻现状;最后,两国关系发展各自现实需求。二是从理论来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际关系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苏/俄外交思想是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的理论来源。三是从实践基础来看,冷战结束以来中国对俄外交实践和习近平积极推动对俄外交实践是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第三章,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一方面从主要内容来看,首先是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的顶层设计:对俄外交目标是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对俄外交原则是结伴而不结盟。其次是对俄外交具体方面,包括对俄政治外交论述、对俄经济外交论述、对俄军事外交论述和对俄文化外交论述。另一方面从基本特征来看,习近平对俄外交论述具有突出互利共赢理念、具有丰富多样形式,呈现多层频繁互动等特征。第四章,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时代价值。在新时代习近平对俄外交论述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方面从理论意义来看,一是继承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二是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苏/俄外交思想;三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另一方面从实践价值来看,一是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二是中俄两国经贸关系持续扩大;三是中俄两国军事合作全面加深;四是中俄两国人文交流广泛开展;五是中俄两国国际协调逐步增强。
阿霏拉·阿不力米提[8](2019)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信任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在国际社会越来越依赖于国家间互动与交往的形势下,国家间信任的形成与维持问题慢慢凸显出其重要性。虽然迄今为止还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信任理论,但是国际关系学者已经将建构彼此间良好的信任关系视为国际合作的基础,将其作为处理国家间矛盾与冲突甚至解决“安全困境”的最好方式。上海合作组织(SCO)作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对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员国自从“上海五国”时期就开始的频繁互动与交流,使该组织具备了信任的基础。上合组织在新安全观理论和“上海精神”理念的指导下,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犯罪、反恐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大大改善了地区安全环境。同时将合作范围从军事领域扩大到政治、经济、人文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组织的多元化发展。事实证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信、互利和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尽管上合组织、欧安组织或是东盟地区论坛对于建立信任措施的运用与实践都不尽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各具特色的冲突预防制度却都有助于国家间信任的积累与信任的促成,推动着组织的发展。然而,随着上合组织扩员进程的完成,成员国间的信任将如何继续维持与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将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难题。
王陈生[9](2019)在《普京新时期中俄关系中的印度因素研究》文中提出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开启了其总统第三任期,即国内学者通常所称的“普京新时期”。文章立足于研究普京新时期印度因素对中俄关系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历史上印度对中俄关系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时期做简要回顾;第二部分对普京新时期印度对中俄关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论述,分别从积极促进作用和消极阻碍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三部分则针对第二部分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普京新时期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叙利亚危机、乌克兰危机等事件频发,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同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恶化,俄罗斯更加注重发展同中国等“东方国家”之间关系,由此中俄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间关系恶化,尤其是同美国对抗关系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昔日中俄关系发展的主要外部制约因素即欧美因素逐步弱化。中俄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期。就中俄两国国内而言,2012年中俄两国都顺利进行了领导人换届,新上任的领导人相继提出了各自的国家发展战略,并致力于推动两国发展战略对接。2018年,中俄领导人习近平和普京的连任为中俄战略顺利对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中俄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印度正式加入上合组织,印度在欧亚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中俄印三国之间的互动将日益增多。印度加入上合组织在给中俄两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两国关系的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贸易、能源、军事安全以及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等方面。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不利影响主要是三国在追求国家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而非是国家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只要中俄印三国秉承“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合作观,携手加强在国际、地区等层面的互利共赢合作,三国完全可以将竞争关系转变为竞合关系,造福于三国及世界各国人民。
陈静[10](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幻莫测,大国关系关乎全人类福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命题和战略。中国与俄罗斯作为两大重要国家,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不仅关乎双边,而且影响全球。学术界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对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深入。因此,以十八大为时间节点,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历程,分析未来双方关系的提升路径。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追求合作共赢的国家关系发展新模式。其提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发展脉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基于两国国情、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全面而正确的判断,更是对中国历来外交政策的深刻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创新,表现为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论述、新定位和新判断。首先,对十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对中俄关系的战略认知和阐述进行了梳理。目前,中国共产党认为中俄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两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其次,对经济、政治和人文方面做出了新定位,认为中俄两国应该加强务实合作、提升战略互信和推进人文交流;最后,展望未来做出新判断,指出未来中俄两国在经贸合作、外交政策和合作平台上大有前景可为。虽然在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挑战,如彼此的战略互信不足、经贸合作存在阻力、双方固有观念的阻碍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外部势力的干扰等。但是双方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如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合作的领域持续扩宽、人文合作普遍开花等。为了更好的推动中俄关系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提升中俄新型大国关系路径进行了两方面的思考。一方面,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实现战略引领,增加策略的灵活性、政策的稳定性和战略对接的联合性;另一方面要保持对话协商,推动务实合作,不断增信释疑。总之,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更好的了解中俄两国关系,助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彰显中国外交智慧,助力国际新秩序的形成。
二、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
总结 |
一、总结与结论 |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3)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上海合作组织研究现状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第一节 不同学科视阈中的共同体概念 |
(一)政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二)社会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三)国际关系学视阈中的共同体 |
(四)共同体概念研究的特征和不足 |
第二节 共同体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共同体 |
(二)国际共同体 |
(三)命运共同体 |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界定 |
(一)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四节 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其它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二)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三)与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异同 |
第二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中国国际组织外交的经验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基本历程 |
(二)中国参与和创建国际组织的主要目标 |
(三)中国国际组织外交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 |
第二节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指导意义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思想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一)“天下”观念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二)“和合”文化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三)“义利统一”和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现有基础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生成过程 |
(二)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主要内容 |
(三)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认同程度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一)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演变过程 |
(二)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的主要内容 |
(三)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础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发展演变过程 |
(二)成员国共同利益存在的主要领域 |
(三)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础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础 |
(一)成员国的承认需求及其基础 |
(二)成员国的信任需求及其基础 |
第四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主要挑战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共同价值话语体系缺失 |
(二)共同价值认同程度偏低 |
(三)共同价值外部挑战增多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安全威胁认知存在差异 |
(二)成员国安全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
(三)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有待深化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不彰 |
(二)成员国双边与多边合作有待协调 |
(三)成员国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面临的挑战 |
(一)成员国之间民心相通有待加强 |
(二)成员国之间不信任感仍未缓解 |
第五章 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上合组织价值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打造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
(二)提高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内部认同 |
(三)抵御上合组织共同价值的外部冲击 |
第二节 构建上合组织安全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塑造成员国共同威胁认知 |
(二)汇聚成员国共同安全利益 |
(三)提高成员国安全合作成效 |
第三节 构建上合组织利益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提高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成效 |
(二)促使合作方式从双边向多边转换 |
(三)扩大成员国共同利益的实现领域 |
第四节 构建上合组织情感共同体的基本路径 |
(一)多元化措施培育成员国共同情感 |
(二)满足成员国主要的共同情感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印度对上合组织的认知 |
三、印度对上合组织的战略利益诉求 |
(一)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 |
(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 |
四、印度的认知和战略利益诉求对上合组织发展的影响 |
(一)对上合安全合作发展的影响 |
(二)对上合经济合作发展的影响 |
五、结语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重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阐释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内涵与内容 |
(一)外交与外交政策的概念 |
(二)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内容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与世界和平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与本质属性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属性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本质属性 |
三、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逻辑 |
(一)外交政策演进的一般逻辑 |
(二)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理论逻辑 |
(三)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历史逻辑 |
(四)基于二元维度变化的演进逻辑 |
第二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有关和平外交思想的考察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和平观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时代观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国际关系思想 |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和平观念的承继 |
(一)“和合”思想 |
(二)“和而不同”思想 |
(三)“义利双行”思想 |
三、近代以来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一)晚清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二)民国时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三)中国共产党早期对外交往中的和平观念 |
四、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思想资源 |
(一)国家主权原则的法理依据 |
(二)外交原则和惯例的基本规定 |
第三章 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确立初期的背景 |
(一)为巩固政权、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必然选择 |
(二)“一边倒”的战略选择 |
(三)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及当前国际任务的判断 |
(四)国际环境的重要影响 |
(五)革命惯性的限制 |
二、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初步确立 |
(一)新中国外交原则与框架的建构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外交政策的实践评价 |
(一)中国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取得重要进展 |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启中国外交崭新局面 |
第四章 和平外交政策在特殊阶段的曲折发展 |
一、影响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国内政策出现转向 |
(二)动荡的国际形势 |
(三)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 |
二、和平外交政策在曲折中发展 |
(一)和平外交政策的曲折发展 |
(二)从“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到“三个世界”理论的发展 |
三、和平外交政策曲折发展阶段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为扭转“左”倾思想对外交事务冲击的实际行动 |
(二)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中国外交发生转向 |
(三)中国与亚非拉国家开展友好关系为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四)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中国重新融入国际体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推动中国和平外交政策发展的多重因素 |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新阶段 |
(二)改革开放的新任务促使中国和平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
(三)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四)国家定位与国家利益观的调整 |
(五)国际局势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
二、改革开放背景下和平外交政策的深化发展 |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内涵 |
(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提出 |
(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四)“和而不同”的新理念 |
(五)“和谐世界”的新构想 |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实施 |
(一)应用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大国关系 |
(二)积极推动国际军控与裁军,以切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四)实现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改善 |
(五)重视发展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全面升华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背景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二)新时代下中国对时代的定位与判断 |
(三)新时代面临的国际形势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与创新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创新 |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和平外交政策的升华 |
三、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推进 |
(一)构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
(二)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 |
(三)秉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四)以结伴不结盟政策带动多边外交发展 |
(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 |
(六)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
第七章 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经验 |
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根本保障 |
二、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必要方法 |
三、内政外交的互动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内生动力 |
四、坚决扞卫国家利益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出发点 |
五、中国共产党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基本依据 |
六、国家角色定位的变化是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发展诉求 |
七、意识形态因素是影响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的重要变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6)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前言 |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四 研究思路与结构设计 |
第一章 俄罗斯东北亚外交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因素 |
一 欧洲—大西洋主义 |
二 现代斯拉夫主义 |
三 新欧亚主义 |
第二节 历史文化因素 |
一 俄罗斯文化特征 |
二 历史文化传统作用下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变化 |
第三节 面临的国内外不利现实因素 |
一 外部影响因素 |
二 内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出台的背景 |
一 国际背景 |
二 国内背景 |
第二节 回眸20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 |
一 二战后苏联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二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简要回顾 |
第三节 21世纪以来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核心内容 |
一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要点 |
二 俄罗斯落实东北亚政策的策略和措施 |
第四节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特点 |
一 谋略性 |
二 务实性 |
三 可行性 |
四 机制性 |
五 持续性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东北亚国别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中国的生态环境安全领域合作 |
第二节 俄罗斯对日本的政策 |
一 俄罗斯与日本的政治、外交纪实 |
二 俄罗斯与日本的经济交往 |
三 俄罗斯与日本的领土博弈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朝鲜半岛国家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朝鲜半岛国家间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节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与经济、军事安全合作 |
一 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外交政策 |
二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经济合作 |
三 俄罗斯与蒙古国的军事安全合作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的走势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走向 |
一 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发展面临新挑战 |
二 俄罗斯在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 |
三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面临的严峻挑战 |
四 俄罗斯与美欧关系仍很棘手 |
第二节 俄罗斯国内的整体发展布局 |
一 政治上稳形势、推改革 |
二 经济上推创新、促增长 |
第三节 东北亚地区的形势发展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形成社会历史条件与理论来源 |
2.1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形成时代背景 |
2.1.1 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
2.1.2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
2.1.3 两国关系发展各自现实需求 |
2.2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形成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国际关系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苏/俄外交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形成实践基础 |
2.3.1 冷战结束后中国对俄外交实践 |
2.3.2 习近平积极推动对俄外交实践 |
第3章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
3.1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顶层设计 |
3.1.1 对俄外交目标:建设新型大国关系 |
3.1.2 对俄外交原则:结伴而不结盟 |
3.2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具体论述 |
3.2.1 对俄政治外交论述 |
3.2.2 对俄经济外交论述 |
3.2.3 对俄军事外交论述 |
3.2.4 对俄文化外交论述 |
3.3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特征 |
3.3.1 突出合作共赢理念 |
3.3.2 具有丰富多样形式 |
3.3.3 呈现多层频繁互动 |
第4章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时代价值 |
4.1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理论意义 |
4.1.1 继承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
4.1.2 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苏/俄外交思想 |
4.1.3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
4.2. 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实践意义 |
4.2.1 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巩固 |
4.2.2 中俄两国经贸关系持续扩大 |
4.2.3 中俄两国军事合作全面深化 |
4.2.4 中俄两国人文交流广泛开展 |
4.2.5 中俄两国国际协调日益增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信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内容 |
第一章 关于信任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信任的概念 |
一、信任在各学科中的定位 |
二、信任的类型 |
三、本文的定义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 |
一、主流学派与国家间信任问题 |
二、国际关系中的信任相关理论 |
三、信任与国家间合作的关系 |
四、影响国家间信任形成的因素 |
第三节 国际组织中的信任建立机制 |
一、国际组织建立信任措施 |
二、安全共同体建构的要素 |
第二章 上合组织从无到有的交往与互信建立 |
第一节 上合组织成立的国际背景 |
一、日趋激烈的欧亚地缘争夺 |
二、错综复杂的宗教文明冲突 |
三、日益凸显的地缘经济意义 |
第二节“上海五国”的建立及信任的形成 |
一、边界问题谈判 |
二、建立军事互信关系 |
三、走向地区安全合作 |
第三章 上合组织国家间互信建立的现实途径分析 |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诞生与“上海精神”的形成 |
一、“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发展的思想基础 |
二、“新安全观”——上合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政治、军事互信机制 |
一、签订协议,形成规范的法律机制 |
二、设立定期会晤机制 |
三、建立反恐机制,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
四、扩大安全合作领域,完善机构建设 |
第三节 信任建设加深了经济、人文领域合作 |
第四章 上合组织信任问题的特点,现状与前景 |
第一节 上合组织与亚信会议 |
一、亚信会议与上合组织的渊源和纽带 |
二、上合组织与亚信会议的比较 |
第二节 上合组织信任建立的特点 |
一、欧洲、东亚信任措施特点 |
二、上合组织信任建立特点 |
第三节 上合扩员后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一、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的现状 |
二、当前组织信任建设存在的挑战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普京新时期中俄关系中的印度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参考法 |
0.3.2 层次分析法 |
0.4 难点和创新点 |
0.4.1 难点 |
0.4.2 创新点 |
1 历史上中俄关系中印度因素回顾 |
1.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同盟时期 |
1.1.1 五十年代的中苏关系 |
1.1.2 五十年代印度同中苏的交往 |
1.1.3 印度对中苏关系发展的双重影响 |
1.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苏对抗期 |
1.2.1 中苏关系的破裂 |
1.2.2 中印边境冲突事件的爆发 |
1.2.3 印度促使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 |
1.2.4 印度影响中苏关系的条件 |
1.3 普京新时期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新变化 |
1.3.1 传统外部制约因素的弱化 |
1.3.2 中俄合作的新平台 |
1.3.3 中俄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石稳固 |
小结 |
2 普京新时期以来印度因素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
2.1 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有助于中俄关系发展 |
2.1.1 上海合作组织影响力的增强 |
2.1.2 增强了中俄推动多极化的力量 |
2.1.3 缓解了中俄在某些地区利益上的竞争 |
2.2 “印度制造”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冲击 |
2.2.1 中俄经贸合作的互补性 |
2.2.2 印度制造对中俄经贸合作的消极作用 |
2.3 印度能源进口战略制约中俄能源合作 |
2.3.1 中印对俄能源的需求状况 |
2.3.2 影响俄罗斯对华能源合作的心态 |
2.3.3 影响俄罗斯对华能源供应量 |
2.4 印度军事发展战略对中俄关系发展构成挑战 |
2.4.1 印俄高水平军事合作危害中国国家安全 |
2.4.2 印度对中俄军事合作的阻碍 |
2.5 “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对中俄关系的影响 |
2.5.1 中俄印三边关系的不稳定性特征 |
2.5.2 中国处在“中俄印”三边关系中的不利地位 |
2.5.3 俄罗斯在“中俄印”三边关系中的三种选择方式 |
小结 |
3 中俄应对印度因素消极影响的措施 |
3.1 共谋整体利益、共促多极化发展 |
3.1.1 合作推动世界政治多极化、民主化 |
3.1.2 维护国际自由贸易及多边贸易体系 |
3.1.3 在多对三边关系中平衡“中俄印”三边关系发展 |
3.2 共同推进欧亚地区发展 |
3.2.1 合力打击欧亚地区极端势力,维护地区安全 |
3.2.2 协力推进欧亚地区互联互通经济一体化发展 |
3.3 三国应趋利避害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 |
3.3.1 塑造积极的合作观 |
3.3.2 推动三国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对接 |
3.3.3 加强三方能源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界定 |
1.3.1 新型大国关系的由来 |
1.3.2 新型大国关系的定义 |
1.3.3 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科学依据 |
2.1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历史依据 |
2.1.1 中国历来遵循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 |
2.1.2 对建国以来处理对外关系经验的总结 |
2.1.3 对以往周边外交政策的升华 |
2.2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理论依据 |
2.2.1 民族国家的独立是合作的前提 |
2.2.2 阶级性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因素 |
2.2.3 追求和平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导向 |
2.3 十八大以来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提出的现实依据 |
2.3.1 基于两国国情的正确选择 |
2.3.2 基于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全面判断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创新 |
3.1 十八大以来对中俄关系的新阐述 |
3.1.1 中俄关系是最好的一组大国关系 |
3.1.2 中俄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
3.1.3 中俄关系处于历史的最好时期 |
3.2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新认知 |
3.2.1 经济上务实合作,互利共赢 |
3.2.2 政治上相互支持,高度互信 |
3.2.3 人文上密切交流,借鉴融合 |
3.3 对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前景的新判断 |
3.3.1 经贸合作潜力大 |
3.3.2 外交政策联动强 |
3.3.3 交流合作平台广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实践 |
4.1 经贸合作量质齐升 |
4.1.1 能源合作走向务实 |
4.1.2 农业合作持续升温 |
4.1.3 地方合作成为新增长点 |
4.1.4 金融合作迎来黄金时代 |
4.2 人文外交普遍开花 |
4.2.1 教育合作纵深发展 |
4.2.2 新闻媒体交流成果丰硕 |
4.2.3 医疗卫生合作稳步推进 |
4.2.4 军事合作力度不断加强 |
4.2.5 科技创新领域积极探索 |
4.3 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
4.3.1 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国际稳定 |
4.3.2 重视安全问题,搭建合作平台 |
4.3.3 战略对接稳固走实 |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和路径分析 |
5.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挑战 |
5.1.1 中俄战略互信仍显不足 |
5.1.2 经贸合作仍存在阻力 |
5.1.3 双方固有观念的阻碍 |
5.1.4 西方外部势力的干扰 |
5.2 进一步推进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路径分析 |
5.2.1 增信释疑,提升内生性 |
5.2.2 务实合作,促进共荣性 |
5.2.3 求同存异,增进互通性 |
5.2.4 调整对俄策略,增加灵活性 |
5.2.5 加强顶层设计,确保稳定性 |
5.2.6 推动战略对接,增加联合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及成果) |
四、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大国外交思想视域下的中俄关系研究[D]. 张鑫. 湖南工业大学, 2021
- [2]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3]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D]. 陈亚州. 兰州大学, 2020(01)
- [4]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J]. 李孝天. 国际论坛, 2019(06)
- [5]中国和平外交政策演进历程及基本经验研究[D]. 唐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21世纪以来的俄罗斯东北亚政策研究[D]. 申达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7]习近平关于对俄外交论述研究[D]. 付琳琳.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间信任问题研究[D]. 阿霏拉·阿不力米提. 外交学院, 2019(01)
- [9]普京新时期中俄关系中的印度因素研究[D]. 王陈生. 辽宁大学, 2019(01)
- [10]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构建中俄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陈静.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中俄关系论文; 上合组织论文;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论文; 和平与发展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