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三系”及杂交水稻花药中脯氨酸的测定(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红[1](2021)在《油菜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凯琦[2](2021)在《胼胝质降解延迟回复TGMS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全球范围内极端气候频发(极端高温、干旱、洪涝、寒流等),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其中,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首当其冲,气候骤暖对农业生产的冲击尤为剧烈。在全球变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保持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减少因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粮食减产,以保障未来人口的粮食需求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议题。构建良性的农业生产体系,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以应对未来人口的粮食需求既要求我们更加广泛地开发利用自然进化的优势性状,还要求我们结合环境变化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针对作物性状进行进一步改良。因此,深入了解植物动态响应环境变化,并保持生长和养分的利用效率的分子机制是应对粮食安全议题的关键。温敏核不育系(TGMS)的利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稻的大幅增产。极端天气(主要是夏季突发的低温阴雨天气)的频发严重影响了利用温敏核不育系制种的效率和纯度,阻碍了“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深入解析温敏核不育系响应环境变化、实现育性转换的分子机制将有助于育种专家在分子水平上改良温敏核不育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粮食危机。虽然不同的温敏核不育突变体高温不育、低温可育的分子机制有所报道,但低温作为通用环境因子回复温敏核不育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近期研究提出,低温通过减缓生长发育的过程使得发育缺陷的花粉存活下来进而使得育性得到恢复。在本课题中,我们以温敏核不育突变体rvms-2为实验材料,进行回复突变体的筛选。我们得到一个回复突变体,命名为res3 rvms-2,该突变体在高温条件(24 ℃)下育性得到了恢复,而rvms-2在高温条件(24 ℃)下完全不育。基因定位表明,RES3是UPEX1/KNS4(At1g33430),编码一类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RES3融合VENUS荧光蛋白标签发现RES3蛋白特异性表达、定位于7~10期的绒毡层细胞。细胞学数据表明RES3/UPEX1的突变使得绒毡层形态肿胀和四分体胼胝质降解延缓。进一步的GFP荧光定位观察实验表明,在res3中A6蛋白自绒毡层细胞至药室腔的分泌过程受到影响,继而导致了四分体胼胝质的降解延迟。这也暗示了RES3/UPEX1可能参与绒毡层分泌功能的行使。在res3 rvms-2中提前表达A6基因导致突变体育性的完全丧失,而A6基因的提前表达几乎不影响野生型植株的育性。此外,A6基因提前表达并不会消除res3 rvms-2中绒毡层的肿胀表型。进一步的遗传学数据证明,A6s基因突变导致的胼胝质延迟降解也能够回复rvms-2的育性。因此,我们认为胼胝质延迟降解是rvms-2育性回复的主要原因。半薄切片和透射切片结果表明,四分体胼胝质壁的延迟降解使得外壁内层缺陷的rvms-2小孢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能够积累更多的孢粉素物质,形成更加完整的外壁内层结构从而存活下来发育成有功能的成熟花粉。除了rvms-2,胼胝质降解延迟也能回复其他温敏突变体(acos5、cyp703a2、abcg26和cals5-2)的育性,说明了胼胝质延迟降解对于温敏突变体育性的回复具有一定的共性。这些温敏不育植株的花粉外壁结构缺陷,后期内壁结构不能形成,使得花粉破裂死亡。胼胝质的延迟降解使得缺陷的外壁内层结构趋于完整,为内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内壁的正常形成使得小孢子细胞能够逐渐发育形成成熟的花粉。在拟南芥中,DYT1-TDF1-AMS-MS188-MS1参与调控绒毡层的发育和功能。qRT数据表明,在突变体dyt1,tdf1和ams中RES3的表达量显着下调。EMSA和ChIP实验表明AMS蛋白能够结合于RES3启动子区域。拟南芥原生质体激活实验证明AMS蛋白能够激活RES3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了AMS蛋白直接调控RES3的表达。我们推测,转录因子AMS在调控花粉外壁形成和胼胝质酶(A6s)合成的同时,还调控RES3/UPEX1的合成。RES3/UPEX1对A6s进行糖基化修饰以实现A6s蛋白的快速释放。胼胝质酶(A6s)的精确合成和快速分泌使得四分体胼胝质壁快速降解,花粉外壁得以继续发育为成熟的花粉壁结构。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胼胝质的延迟降解能够广泛地回复温敏核不育突变体育性的机制,为深入解析低温恢复温敏核不育突变体育性的通用机制提供了一些新的研究角度。同时,我们提出了AMS可能调控绒毡层细胞的分泌功能,对进一步阐明绒毡层转录调控通路DYT1-TDF1-AMS-MS188-MS1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张家健[3](2017)在《高温下籼型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恢复生理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入了解高温下籼型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发生恢复的机理,本试验以天丰A、五丰A为材料,参照其保持系天丰B、五丰B,对经高温或常温处理而处于雌雄蕊形成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的倒二叶、剑叶、幼穗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天丰A 32℃(7)部分可育(8)、天丰A 24℃(7)完全不育(8)、天丰B(7)可育(8)的幼穗蛋白质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与常温24℃处理的相比,高温下不育系天丰A、五丰A表现出典败型花粉比例降低,染败型花粉增多,出现可育花粉,并能自交结实,其中天丰A、五丰A的自交结实率(未套袋)分别为5.40%和3.17%。但其保持系天丰B、五丰B受高温影响,可育花粉比例降低,败育花粉增多,自交结实率下降。2.高温下天丰A、五丰A的部分花粉发生育性恢复,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在幼穗分化时期与常温处理相比存在差异。高温下不育系天丰A、五丰A的叶片和幼穗中MDA含量增加;倒二叶和幼穗中POD活性增高;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增加,幼穗中可溶性蛋白质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显着增加,并在花粉内容物充实期接近于保持系幼穗中含量的水平;叶片和幼穗中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尤其是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幼穗中脯氨酸含量的加倍,使不育系幼穗中脯氨酸含量约达到保持系的三分之二;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降低,但不育系幼穗中可溶性糖含量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增加。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表明高温处理对水稻的细胞膜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物质跨膜运输可能受到影响,调节了不育系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系统,提高了叶片和幼穗中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了幼穗中物质和能量供应,为花粉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及花粉内容物的充实提供了更多的物质能量基础。总的说来,这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可能与高温下三系不育系花粉育性恢复有关。3.天丰A 32℃(7)部分可育(8)、天丰A 24℃(7)完全不育(8)、天丰B(7)可育(8)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蛋白质中检测到差异表达至少2倍的蛋白位点81个,筛选出与常温24℃不育处理的天丰A相比,常温下天丰B和高温32℃部分可育处理的天丰A蛋白点丰度差异同为2倍以上或0.5倍以下的蛋白质位点46个,表达均上调的有30个,均下调的有16个,通过质谱鉴定出了45个。这些蛋白质主要涉及应激反应、转录相关、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加工、蛋白质降解、氧化还原系统、碳与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脂肪代谢、细胞周期等功能及代谢途径。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中,酸性核糖体蛋白、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脱氧尿苷三磷酸、二硫键异构酶、富含脯氨酸的蛋白、核RNA结合蛋白A、核糖体循环因子、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等可能与水稻三系不育系育性的表达有关。
郝佩妃[4](2017)在《籼稻不育系天丰A花药的生理特征和差异蛋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天丰A作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籼稻三系不育系,其米质优良、抗病性强、异交结实性高,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广泛的适应性。目前利用天丰A已经获得系列杂交组合,但对其不育机理研究甚少。本研究将以不育系天丰A及其保持系天丰B为试验材料,对其花药细胞学形态及亚显微结构观察发现,其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并且分析了花药发育各时期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ATP及ATP酶的含量,最后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和质谱鉴定技术对二核期花药进行蛋白质组学差异分析。本研究旨在分析导致水稻雄性不育的原因,为揭示其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天丰A与天丰B花药在细胞学形态上具有显着差异。天丰B具有6个花药,花药饱满,花粉粒圆润;而天丰A有些花药不足6个,花药干瘪,花粉粒大小不一。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二核期,不育系相比保持系花药中花粉数量不足,缺乏淀粉等储藏物质的积累。说明天丰A花药发育不正常表现在二核期。2.天丰A花药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ATP及ATP酶的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天丰B,尤其在二核期差异比较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花粉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供应不足,ATP合酶活性降低,导致ATP含量减少,同时为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供重要的能源和氮源的脯氨酸缺少,进一步证实了天丰A花粉败育是由于花粉中营养物质供应受阻和能量缺失引起的。3.对天丰A与天丰B二核期花药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成功鉴定了 50个差异蛋白点,对差异蛋白点进行功能注释并将其大致归于如下8类:物质代谢(13个),能量代谢(13个),转录(2个),蛋白合成(3个),蛋白储存和定位(3个),细胞结构(2个),防御系统(7个),未知功能蛋白(7个)。这些差异蛋白中,物质代谢中蛋白水解酶表达量的上调和蛋白合成相关翻译延伸因子(EF-1,EF-2)表达量的下调导致天丰A花粉中相关蛋白无法正常合成和降解;能量代谢中ATP合酶β亚基表达量下调使ATP合酶活性下降,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参与氨基酸代谢的水解酶(有分解脯氨酸前体的作用)表达量上调使脯氨酸无法正常合成。这些差异蛋白的表达量与上述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相吻合。此外,还有参与细胞骨架建成的肌动蛋白表达量下调,会引起细胞结构发育出现异常。综上所述,不育系天丰A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到二核期,这可能是由于花药中物质与能量相关蛋白表达量发生异常,从而引起花药代谢紊乱,内含物缺乏,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花粉败育,最终导致雄性不育。
李文[5](2012)在《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两种油菜化学杂交剂(英文简称CHA)对五个不同油菜品种的杀雄效果的基因型差异,目的在于探讨品种对CHA的敏感性和CHA对品种的广谱性、生理机制的作用特性以及生物安全性,为其进一步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现在对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油菜植株长势和花器形态观测结果表明两种CHA对油菜生长发育都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且SX-1对各品种植株的生长抑制作用要大于化杀灵,中双9号植株长势受抑制程度最小。2.油菜植株育性调查结果表明,两种CHA诱导后的平均雄性不育率都在90%以上,SX-1诱导产生的雄性不育率和不育天数持续时间均高于化杀灵诱导,但是SX-1诱导后的异交结实率低于化杀灵诱导。其中以沪油15号,中双9号,湘油11号的杀雄不育率较高,其不育持续时间也长于湘油15号和HM4。而且SX-1对不同作物的杀雄不育率和不育天数变异程度比化杀灵小。3.通过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ALS活性测定显示其活性在初花期已经下降,至盛花期时下降到最低,而后到盛花期恢复接近对照值,其中花蕾的ALS活性下降比例大于叶片。结果表明ALS活性在花蕾中受到了较强的抑制,在盛花期时所受抑制程度最大。其中中双9号,沪油15号,湘油11号活性抑制程度大于湘油15号和HM4,中双9号ALS活性受抑制程度最大。4.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油菜叶片中苯磺隆添加水平为0.05μg/mL,0.5gg/mL,5gg/mL时,回收率在76.25%~94.59%,变异系数为1.30%~4.77%,最低检出限为0.005μg/mL下,并未检出SX-1在油菜植株和土壤中残留。
李文,王国槐[6](2011)在《作物化学杂交剂的发展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探讨了作物化学杂交剂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及其利用优势,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叶飞[7](2009)在《籼型水稻不同败育胞质基因对相关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是以4组共24个不同来源细胞质的同核异质不育系和对应的保持系为研究材料,从农艺特性、生理特性、同工酶、细胞学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败育细胞质在同一核环境下的表现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农艺性状比较供试不育系在叶龄数的不同记录时间段,各个质源的不育系叶龄数相差不大,在各组中,供试不育系的叶龄数都大于保持系,保持系的生长速度是最慢的,供试不育系的分蘖于7月15日达到稳定状态,在各组中,不育系之间分蘖数相差较大。供试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彻底。WA型的不育度比K型、G型、DA型、D型、ID型的不育度更彻底。WA型不育系和D型不育系的田间自交结实率最低,而DA型、G型、ID型、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都存在少量的自交结实现象;供试不育系播抽期差异很小,变幅在63-69天之间。在同一组之间相比较,相同细胞质类型之间在定量描述的性状上无明显差别,而不同败育胞质类型之间的差别较大。2、生理指标比较在减数分裂期,WA型、G型和K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活性最低的是DA型不育系。单核期,DA型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DA型、G型、D型、ID型、WA型之间的活性达到了极显着差异。在二核期,WA型、D型、ID型之间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着差异。减数分裂期多酚氧化酶以G型最高,G型与WA型、K型之间有极显着差异,K型与WA型有显着差异。在单核期,G型与DA型、D型、WA型、K型有显着差异,且与WA型、K型之间的有极显着差异。单核期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比较,K型与ID型、WA型之间有极显着差异。在二核期,K型与WA型、G型、ID型有极显着差异。K型、DA型、D型与保持系有极显着差异。在减数分裂期花药内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WA型的最高,其次为ID型,它们二者之间没有达到显着水平,但它们与其余四个不育系都达到了显着差异,比含量最低的G型分别高出38%和31%。G型的含量在单核花粉早期和双核花粉期都是最低的,其余五个不育系都与之达到了显着差异。而K型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这两个时期都是最高的,分别为3.50ug/g和3.75ug/g。DA型的花药蛋白质含量在几个时期都是最高的,在减数分裂期达到了10.43ug/g,它与除D型、ID型、DA型、G型之外的四个不育系均达到了显着差异。在减数分裂期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是:ID型>WA型>G型>K型>D型>DA型,在单核花粉期,也是以ID型的最高,达到34.32ug/g,与其余5个不育系达到了极显着差异,比含量最低的DA型高17.37%。3、同工酶比较保持系59B的剑叶酯酶同工酶带数为5条,K型酶谱带数为5条,WA型酶谱带数为2条,DA型酶谱带数为5条,D型酶谱带数为4条、G型酶谱带数为2条,ID型酶谱带数为1条,各不育系之间的酶谱差异较大。同核异质不育系的剑叶过氧化物酶酶谱特征没有差异。在减数分裂期,不育系K型、DA型、D型、G型都具有Rf为0.036、0.15、0.24、0.28、0.40的5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而WA型则多了一条Rf为0.17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达到了6条。ID型具有Rf为0.036、0.09、0.15、0.24、0.28、0.40的6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在单核期,不育系之间没有差异,都具有Rf为0.26、0.57的2条酶带。在二核期,不育系K型、WA型具有Rf为0.72和0.74的两条带,而不育系DA型、D型、G型、ID型则具有Rf为0.23、0.72、0.74的三条带。4、WA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细胞学特性比较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保持系59B绒毡层解体,解体部分的绒毡层留有残余的网状结构,未降解的部分基本上呈现带状分布,WA型不育系绒毡层虽然开始降解,但仅在部分细胞内部降解,形成了较小的空腔。花粉充实期保持59B绒毡层的大部分已经降解,仅留狭窄的带状结构,不育系WA59A的绒毡层降解得不完全,有宽厚的残余物质,呈现山丘状的凝聚状态,有的小孢子严重皱缩并粘连在一起。
王玉平[8](2007)在《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文中研究说明植物雄性不育是比较普遍出现的一种现象,由于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的成功应用,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受到重视。普通隐性核不育遗传简单,不受温光条件影响,有利于进行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雄性不育的机理研究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本文利用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H2S,对其进行遗传规律和遗传效应研究,然后进行了细胞形态学研究,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并利用该隐性核不育材料H2S进行了水稻的轮回育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H2S是无花粉的雄性不育系,其花药细小,呈白色水浸状,成熟的花药无花粉粒;颖花的雌蕊等其它结构都正常,其不育性表现稳定,不受温光条件的影响。2.遗传分析表明:H2S的不育性遗传表现为隐性的细胞核单基因控制,不受细胞质影响;恢复谱广,各种籼稻都是其恢复系。在不同胞质来源的珍汕97A(CMS-WA)、D702A(CMS-D)、G46A(CMS-G)、K18A(CMS-K)、协青早A(CMS-DA)、粤泰A(CMS-HL)的遗传背景下,均表现为隐性单基因遗传,与这些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核基因是不等位的,没有发生两类不育核基因间的互作;表明该隐性核不育与核质互作不育是两个独立的、不同的系统。3.利用回交转育构建了该不育基因的突变型(H2S)、杂合型(H2Sh)、野生型(H2Sw)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分析表明除不育基因外遗传背景高度相似;通过对近等基因系的性状考察,发现该不育基因对播始历期和有效穗具有正效应,对株高和穗平着粒具有负效应。4.利用回交转育及SSR和ISSR分析,构建了遗传背景相似含三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WA、CMS-D、CMS-G、CMS-K、CMS-DA等的H2S同核异质系。通过对同核异质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发现该不育基因在可育细胞质下,株高和穗平着粒数显着低于5个不育细胞质的同核系,包颈粒率和包颈度则极显着高于5个不育细胞质同核异质不育系,表明该不育基因在可育细胞质下对株高、穗平着粒、包颈粒率和包颈度存在显着的负效应,而当两套不育系统结合在一起,反而会部分解除隐性核不育基因的影响或三系雄性不育系统抑制了隐性核不育基因对上述性状的负效应。通过双列杂交试验结果分析,三系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负效应主要表现在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进一步影响单穗重和产量;隐性核不育H2S在这些方面没有显着的负效应,因此在杂种优势利用中有着显着的潜力。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四川隐性核不育在早期的花器官形态发生时,颖花原基到雄蕊、雌蕊原基的先后分化都正常,雌雄蕊原基的数目与形态与H2Sw无差异,表明该隐性核不育材料在早期的形态建成正常。石蜡切片细胞学观察,发现该隐性核不育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孢子,四分体释放出小孢子后,在单核花粉进入液泡化时小孢子的发育异常,不进行正常的液泡化,逐渐开始解体和消失;相应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后的降解延迟,绒毡层细胞的体积略有增大,在小孢子降解快结束时也很快解体。因此,四川隐性核不育是绒毡层降解延迟导致小孢子解体而发生的无花粉雄性不育。6.采取极端集团—隐性群法,利用SSR标记进行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筛选新的SSR标记和开发INDEL分子标记,实现了基因的精细定位,把四川隐性核不育基因定位到分子标记W19、W11之间,遗传图距分别为0.5cM和0.2cM;在这两个标记间约73Kb的区域内找到11个已经预测的候选基因,经分析LOC Os06g42310有可能是目标基因。经检索,该隐性不育基因属首次利用分子标记定位的新基因,暂命名为ms-nop(t)。7利用四川隐性核不育材料进行了三系杂交稻的轮回选择育种研究,通过分别构建保持系和恢复系的轮回群体,进行了两轮轮回选择,选育出产量一般配合力高于原始群体骨干亲本一般配合力的新亲本;发现经2轮轮回选育出的亲本产量一般配合力优于1轮轮回选择,其它性状的选择效果因性状的遗传特点而异,一般非加性遗传效应强的数量性状通过轮回选择的改良比较有效。通过轮回选择育种,选育出D35A、蜀恢498、D83A等优良三系杂交稻亲本,已有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四川省的品种审定。
王永军[9](2005)在《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机理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为第二大粮食作物。大量研究表明,象水稻、玉米、油菜一样,小麦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三系法”,二是“化杀法”。此外,我国曾利用高温诱导小麦雄性不育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利用“化杀法”,亲本可从常规品种中自由选择、组配,大大地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因此,近年来,“化杀法”发展很快,已成为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最可行途径。但化杀法能否走向生产的关键是需要有一种优良的化学杂交剂。SQ-1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小麦杂交剂,杀雄效果彻底,对小麦无任何不良影响,能较好地替代进口化学杂交剂GENESIS,解决了制约我国以杀雄剂技术利用小麦杂种优势的瓶颈。“三系法”,是利用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属于遗传型雄性不育;“化杀法”是利用化学药剂诱导雄性不育,属于生理型雄性不育。“高温杀雄”也属于生理型雄性不育。本研究是将遗传型雄性不育和生理型雄性不育相结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发现它们在败育过程中的异同点,旨在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经小麦遗传型雄性不育与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COD),淀粉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小麦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叶片可溶性蛋白质的比较研究,获得下述结果: 1.经杀雄剂SQ-1 处理的材料及S 型不育系花药POD 和COD 酶带比对照酶带少且活性低,COD 的降低导致氧化磷酸化效率降低,从而减弱花药的呼吸速率和能量的形成,导致雄性不育的发生。而高温诱导雄性不育花药在二核期和三核期与对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花药POD、COD 比对照的酶带多且活性强,说明在高温这种逆境中其活性氧自由基含量高,发生剧烈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并且COD 活性的增强,将导致IAA的氧化分解,影响小孢子正常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运输,从而导致雄性不育的发生。2.经杀雄剂SQ-1 和高温诱导的雄性不育材料花药淀粉酶表现较为一致,比对照明显增强;而S 型不育系其淀粉酶活性比对照低。推测S 型不育系中由于花药中淀粉酶的缺乏,导致花药发育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而影响其正常的发育。3.旗叶COD、POD 同工酶在各处理间基本无差异;但在淀粉酶中经杀雄剂SQ-1处理的材料1376 比对照少了两条带,而经杀雄剂SQ-1 处理的材料2611 却与对照相
韦鹏霄,岑秀芬,陈兆贵,杨骥[10](1999)在《水稻花药培养及育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合课题研究,系统报道了在水稻(籼稻)花药培养及育种应用上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与进展。为提高籼稻花培效率,对接种材料作低温预处理和后处理以及激素预处理,研制和筛选出适合籼稻花培的MN培养基,进行激素配比,氨基酸调整及附加氯化钙、硝酸银、氯化胆碱和脱落酸等试验效果明显。选育出花培新品种“朝花矮”并应用于生产。从籼型杂交稻组合培育出“汕花251”等15个“似亲”或“超亲”品系。对花培纯系与供体亲本的遗传分析和生理生化测定获得初步结果。展望水稻花培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及两系杂交稻上的应用前景。
二、水稻“三系”及杂交水稻花药中脯氨酸的测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三系”及杂交水稻花药中脯氨酸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2)胼胝质降解延迟回复TGMS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全球变暖 |
1.1.1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
1.1.2 全球变暖背景下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策略 |
1.2 两系杂交水稻育种研究概述 |
1.3 拟南芥雄性生殖发育过程概述 |
1.3.1 拟南芥花药发育及小孢子发生的过程 |
1.3.2 拟南芥花药发育和小孢子发生相关基因概述 |
1.3.3 花粉壁的模式建立 |
1.3.4 绒毡层在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的功能 |
1.4 植物糖基转移酶家族研究进展 |
1.4.1 植物细胞壁糖蛋白类型 |
1.4.2 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研究概述 |
1.4.3 参与AGPs糖基化的糖基转移酶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拟南芥的种植 |
2.2.2 DNA抽提 |
2.2.3 RNA抽提及反转录 |
2.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2.2.5 质粒抽提(Fast Pure Plasmid Mini Kit) |
2.2.6 琼脂糖凝胶回收(NCMUItra Gel/PCR Extraction Kit) |
2.2.7 同源重组载体构建 |
2.2.8 大肠杆菌转化 |
2.2.9 农杆菌转化及植株侵染 |
2.2.10 亚历山大染色 |
2.2.11 扫描电镜观察 |
2.2.12 半薄切片材料固定及观察 |
2.2.13 透射切片材料固定及观察 |
2.2.14 胼胝质降解速率分析 |
2.2.15 拟南芥原生质体激活实验 |
2.2.16 蛋白表达及纯化 |
2.2.17 凝胶迁移实验(EMSA) |
2.2.18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 IP) |
第三章 结果 |
3.1 温敏核不育突变体rvms-2 回复突变体的筛选 |
3.2 rvms-2 的育性回复是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性状 |
3.3 RES3 基因是UPEX1/KNS4 的等位基因 |
3.4 RES3 基因的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
3.5 res3 回复rvms-2 突变体的花粉不育表型 |
3.6 res3 突变体具有胼胝质降解延迟的表型 |
3.7 胼胝质降解延迟是rvms-2 育性回复的主要原因 |
3.8 A6 蛋白分泌异常导致胼胝质降解延迟 |
3.9 AMS直接调控RES3/UPEX1 的表达 |
3.10 胼胝质的延迟降解能回复其他TGMS突变体的育性 |
第四章 讨论 |
4.1 RES3/UPEX1 参与绒毡层的分泌功能 |
4.2 胼胝质壁的延迟降解能够回复不同TGMS突变体的育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引物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温下籼型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恢复生理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相关的温光特性研究 |
1.2 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相关的细胞学研究 |
1.3 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相关的遗传学研究 |
1.4 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 |
1.5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相关的生理生化研究 |
1.5.1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1.5.2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与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1.5.3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与POD活性的关系 |
1.5.4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与MDA含量的关系 |
1.5.5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与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的关系 |
1.6 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籼型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和保持系育性变化过程中相关生理生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材料种植与温度处理 |
2.1.3 取样和分样 |
2.1.4 花粉育性及自交结实率调查 |
2.1.5 生理生化指标的选择及测定 |
2.1.6 实验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粉育性与温度的关系 |
2.2.2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2.3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2.4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POD活性的影响 |
2.2.5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MDA含量的影响 |
2.2.6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7 高温对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淀粉含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高温影响核质互作三系水稻不育系天丰A、五丰A的育性 |
2.3.2 高温处理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与育性的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水稻籼型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和保持系育性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蛋白质双向电泳样的制备 |
3.1.3 双向电泳 |
3.1.4 差异蛋白质的质谱鉴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凝胶图像扫描与分析 |
3.2.2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和标注 |
3.2.3 质谱蛋白质位点的选择 |
3.2.4 差异蛋白质位点的质谱分析 |
3.2.5 蛋白质功能归类 |
3.3 讨论 |
3.3.1 参与应激相关的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3.2 参与转录过程相关的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3.3 参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蛋白与育性的关系 |
3.3.4 参与蛋白质加工及蛋白质降解的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3.5 参与氧化还原系统的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3.6 参与碳及能量代谢的蛋白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3.7 其它蛋白质与育性变化的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4.1 高温下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发生育性恢复 |
4.2 高温影响水稻核质互作不育系相关生理生化特性 |
4.3 水稻不育系育性恢复与幼穗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有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籼稻不育系天丰A花药的生理特征和差异蛋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第1章 绪论 |
1.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
1.1.1 野败型雄性不育系 |
1.1.2 红莲型雄性不育系 |
1.1.3 包台型雄性不育系 |
1.2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细胞形态学的研究进展 |
1.2.2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1.2.3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籼稻不育系天丰A花药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花药表型观察 |
2.2.2 花粉育性检测 |
2.2.3 花药超微结构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花药表型观察 |
2.3.2 花粉育性检测 |
2.3.3 花药超微结构观察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籼稻不育系天丰A花药中生理指标的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
3.2.2 可溶性总糖含量测定 |
3.2.3 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3.2.4 ATP含量测定 |
3.2.5 ATP酶含量测定 |
3.2.6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2 可溶性总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3 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4 ATP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5 ATP酶含量的比较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籼稻不育系天丰A二核期花药总蛋白差异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花药总蛋白的提取 |
4.2.2 花药总蛋白浓度定量分析 |
4.2.3 双向电泳 |
4.2.4 2D凝胶图像采集与分析 |
4.2.5 质谱鉴定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双向电泳凝胶图谱分析 |
4.3.2 差异蛋白点的质谱鉴定与功能分类 |
4.3.3 差异蛋白点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绪论 |
1.1 化学杂交剂研究进展 |
1.1.1 国外研究进展 |
1.1.2 国内研究进展 |
1.2 化学杂交剂作用机理 |
1.2.1 基因表达 |
1.2.2 内源激素 |
1.2.3 花粉发育 |
1.2.4 膜脂过氧化物 |
1.3 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优点 |
1.3.1 杂交亲本选择范围广 |
1.3.2 生产应用周期短 |
1.3.3 辅助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或者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及光温敏核不育两系制种 |
1.3.4 可利用F2代的优势 |
1.3.5 可以有效代替人工去雄以及开展轮回选择 |
1.4 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
2 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2.1 主要研究内容 |
2.1.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基因型品种的杀雄效果比较研究 |
2.1.1.1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1.1.2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
2.1.1.3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育性的影响 |
2.1.1.4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影响 |
2.1.2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体内的残留检测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化学杂交剂对油菜的杀雄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品种 |
1.2 杀雄药物 |
1.3 试验设计 |
1.4 药剂喷施 |
1.5 室外观察及室内测定指标 |
1.5.1 植株生长 |
1.5.2 花器形态 |
1.5.3 植株育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植株性状的影响 |
2.2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花器形态的影响 |
2.3 两种化学杂交剂对五个不同品种油菜育性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三章 油菜乙酰乳酸合成酶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仪器 |
1.2.2 溶液配制 |
1.2.3 乙酰乳酸合成酶提取方法 |
1.2.4 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花蕾中的含量 |
2.2 乙酰乳酸合成酶在叶片中的含量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化学杂交剂SX-1在植株和土壤的残留检测 |
1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标准溶液 |
1.2.2 仪器检测条件 |
1.2.3 标准曲线制作 |
1.2.4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
1.2.5 样品前处理 |
1.2.6 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净化方法的选择 |
2.2 C18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
2.3 色谱条件的选择 |
2.4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 |
2.5 样品测定 |
2.6 方法的回收率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作物化学杂交剂的发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化学杂交剂的发展概况 |
2 化学杂交剂的作用机理 |
2.1 基因特异表达机制 |
2.2 内源激素紊乱机制 |
2.3 花药营养匮乏机制 |
2.4 膜脂过氧化机制 |
3 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的优点 |
3.1 杂交亲本选择范围广 |
3.2 生产应用周期短 |
3.3 避免了三系法和两系法不育系易受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微粉问题 |
3.4 可利用F2代的优势 |
3.5 应用化学杂交剂可以有效代替人工去雄以及开展轮回选择 |
4 化学杀雄制种技术 |
5 化学杂交剂的应用展望 |
(7)籼型水稻不同败育胞质基因对相关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杂种优势现象及其表现 |
2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述 |
2.1 三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
2.1.1 水稻雄性不育性的分类 |
2.1.2 水稻三系不育系及保持系的选育标准 |
2.2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质、核互作不育)的遗传及运用 |
2.2.1 野败型(W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2.2 冈(G)、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2.3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2.4 矮败型(D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2.5 印尼水田谷型(ID)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
2.3 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影响因素 |
2.3.1 开花习性对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影响 |
2.3.1.1 开花历时 |
2.3.1.2 开花时间 |
2.3.1.3 开花历期 |
2.3.1.4 张颖角度 |
2.3.2 植株性状对水稻不育系异交性能的影响 |
3 植物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3.1 碳水化合物代谢 |
3.2 过氧化物酶 |
3.3 氨基酸代谢 |
3.4 蛋白质代谢 |
4 同工酶与雄性不育 |
5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5.1 水稻正常花粉的形成和发育 |
5.2 水稻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的时期和特征 |
5.3 花药组织结构异常与雄性不育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6.1 研究的目标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不同败育胞质不育系的农艺性状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田间种植 |
1.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2.1 叶龄及分蘖状况观察记录 |
1.2.2.2 生育期调查 |
1.2.2.3 花粉育性 |
1.2.2.4 开花动态调查 |
1.2.2.5 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状况的观察 |
1.2.2.6 套袋自交结实率考察 |
1.2.2.7 各不育系的植株形态调查 |
1.2.2.8 各不育系的抽穗动态与开花历期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供试材料的叶龄及分蘖状况 |
2.2 各材料生育期调查 |
2.3 花粉育性表现 |
2.4 各材料的日开花动态 |
2.5 各材料的柱头外露率和包颈率 |
2.6 套袋自交结实率调查 |
2.7 各不育系的植株形态特征 |
2.8 供试材料的抽穗动态与开花历期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败育胞质不育系的生理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测定 |
1.2.2 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 |
1.2.3 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测定 |
1.2.4 游离脯氨酸的测定 |
1.2.5 游离蛋白质的测定 |
1.2.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水稻材料幼穗分化不同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
2.2 供试材料不同幼穗分化时期多酚氧化酶活性 |
2.3 供试水稻材料不同幼穗分化时期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 |
2.4 供试材料不同幼穗分化时期游离脯氨酸含量 |
2.5 不同幼穗分化时期游离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
2.6 不同幼穗分化时期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3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败育胞质不育系的同工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剂制备 |
1.2.2 过氧化物酶提取 |
1.2.3 酯酶提取 |
1.2.4 制备SDS-PAGE胶 |
1.2.5 点样 |
1.2.6 跑胶 |
1.2.7 染色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剑叶酯酶同工酶分析 |
2.2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细胞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雄性不育的获得与分类 |
1.1 水稻雄性不育的获得 |
1.1.1 寻找和利用自然界产生的雄性不育变异株 |
1.1.2 通过种间或种内杂交和连续多代回交的方法创造不育系 |
1.1.3 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创造不育系 |
1.1.4 用生物技术创造不育系 |
1.2 水稻雄性不育的分类 |
1.2.1 细胞核雄性(GMS)不育 |
1.2.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 |
1.2.3 植物雄性不育分类的新发展 |
2.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效应研究 |
2.1 细胞质效应的组成 |
2.2 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方法 |
2.3 细胞质遗传效应的表现 |
3 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基础 |
3.1 物质及能量代谢与水稻雄性不育 |
3.2 酶活性与水稻雄性不育 |
3.3 植物生长物质与水稻雄性不育 |
3.4 Ca~(2+)与水稻雄性不育 |
4 水稻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4.1 花粉败育时期的研究 |
4.2 绒毡层的发育异常与水稻雄性不育 |
4.3 细胞骨架变化与水稻雄性不育 |
4.4 水稻雄性不育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5 水稻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5.1 主要的分子标记 |
5.2 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定位 |
5.2.1 细胞核不育基因的定位 |
5.2.2 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 |
5.3 水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克隆 |
6 雄性不育的遗传机制 |
6.1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假说 |
6.1.1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假说的经典理论 |
6.1.2 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假说的新发展 |
6.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 |
6.2.1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普通遗传学机制 |
6.2.2 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 |
6.3 细胞核基因组与雄性不育的研究 |
6.3.1 GMS的普通遗传学机制 |
6.3.2 GMS的分子机制 |
7 水稻雄性不育在育种中的应用 |
7.1 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 |
7.1.1 三系杂交稻育种研究 |
7.1.2 两系杂交稻育种研究 |
7.1.3 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 |
7.2 水稻群体改良研究 |
7.2.1 水稻轮回选择育种研究概况 |
7.2.2 光温敏核不育在水稻轮回选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
7.2.3 普通隐性核不育(ms)在水稻轮回选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
8.开题设想 |
第二章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遗传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亲本材料 |
2.1.2 杂交组合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性状调查 |
2.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形态特征 |
3.2 遗传分析 |
3.3 在不同雄性不育胞质背景下的遗传 |
4 讨论 |
4.1 四川隐性核不育的遗传特点 |
4.2 普通隐性核不育的保持 |
4.2.1 利用核不育基因的互作保持不育性 |
4.2.2 连锁核不育基因的利用 |
4.2.3 细胞核雄性不育的化学保持 |
5 小结 |
第三章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遗传效应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亲本材料与杂交组合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性状调查 |
2.2.3 同核异质不育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H_2S与其杂合型和野生型的性状比较 |
3.1.1 H_2S的近等基因系的遗传背景分析 |
3.1.2 H_2S的近等基因系的性状比较 |
3.2 隐性核不育基因在各种不育胞质中的遗传效应 |
3.2.1 同核异质系的背景分析 |
3.2.2 同核异质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
3.2.3 隐性核不育基因在各种不育胞质中的遗传效应 |
3.2.4 细胞质效应比较 |
4 讨论 |
4.1 关于隐性核不育基因的遗传效应法 |
4.2 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 |
4.3 隐性核不育基因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前景 |
5 小结 |
第四章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细胞发育形态学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扫描电镜观察 |
2.3 石蜡切片观察 |
2.4 压片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隐性核不育花器官的形态发生 |
3.2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可育株花药壁及花粉形成和发育 |
3.2.1 可育株花药壁的形成和发育 |
3.2.2 可育株花粉的形成与发育 |
3.3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不育株花药壁及花粉的形成和发育 |
3.3.1 不育株花药壁的形成和发育 |
3.3.2 不育株花粉的形成和发育 |
4 讨论 |
4.1 水稻花粉败育时期的研究 |
4.2 水稻花粉的败育与绒毡层的变化 |
5.小结 |
第五章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基因定位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材料种植 |
2.2.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3 PCR检测 |
2.2.4 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与精细定位 |
2.2.5 候选基因预测 |
3.结果与分析 |
3.1 隐性核不育的初步定位 |
3.2 隐性核不育的精细定位 |
3.3 候选基因预测 |
4 讨论 |
4.1 有关隐性核不育基因定位及存在的问题 |
4.2 进行图位克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4.3 影响图位克隆成功与否的因素 |
5 小结 |
第六章 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在轮回育种中的应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轮回选择的程序 |
2.2.2 田间试验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轮回选择育成亲本的性状表现 |
3.2 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配合力的轮回选择效果分析 |
3.2.1 产量及其构成性状方差分析和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2 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 |
3.2.3 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参数估算 |
3.2.4 产量及其主要构成性状配合力的轮回选择效果初步分析 |
3.3 杂交稻亲本的轮回选择育种效果 |
3.3.1 三系不育系的选育 |
3.3.2 三系恢复系的选育 |
4 讨论 |
4.1 利用隐性核不育进行轮回育种的特点 |
4.2 利用隐性核不育进行轮回育种的存在的问题 |
4.2.1 性状选择与不育基因的剔除 |
4.2.2 轮回的次数与性状的选择 |
4.2.3 参与轮回群体的亲本数目 |
4.3 水稻轮回选择育种的应用前景 |
5 小结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9)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机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文献综述 |
1.1 杂种小麦研究概况 |
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及获取雄性不育的途径 |
1.2.1 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ytoplasm Male Sterility System, 缩写为 CMS) |
1.2.2 化学杂交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途径系统(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 System, 缩写为CHA) |
1.2.3 核基因雄性不育途径(Nucleus Male Sterility System, 缩写为 NMSS) |
1.2.4 光温敏雄性不育途径系统(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System) |
1.2.5 高温物理杀雄 |
1.2.6 利用生物技术创制雄性不育系 |
1.2.6.1 借助编码细胞毒素蛋白基因特异表达获得植物雄性不育 |
1.2.6.2 利用转基因编码线粒体蛋白扰乱线粒体的正常功能,创建植物雄性不育系 |
1.2.6.3 利用反义技术创建植物雄性不育系 |
1.3 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和 CHA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 |
1.3.1 细胞形态学研究与雄性不育 |
1.3.1.1 CHA 在小麦植株内运输和分布 |
1.3.1.2 绒毡层结构的变化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
1.3.1.3 其它花药壁组织和花粉粒发育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
1.3.1.4 小孢子结构与不育的关系 |
1.3.2 CMS 雄性不育和 CHA 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理的研究 |
1.3.2.1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
1.3.2.1.1 呼吸速率 |
1.3.2.1.2 呼吸代谢途径 |
1.3.2.1.3 呼吸酶活性 |
1.3.2.1.4 ATP 含量 |
1.3.2.2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影响 |
1.3.2.3 雄性不育与激素系统关系 |
1.3.2.3.1 雄性不育与 IAA 的关系 |
1.3.2.3.2 细胞分裂素类 |
1.3.2.3.3 赤霉素类和乙烯 |
1.3.2.3.4 脱落酸(ABA) |
1.3.3 雄性不育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3.1 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 |
1.3.3.2 CMS 与线粒体结构和数量 |
1.3.3.3 不育与线粒体多肽的差异 |
1.3.3.4 CMS 与线粒体基因 |
第二章 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叶片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2.1 材料处理 |
2.1.2.2 酶液的制备及电泳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经 SQ-1 杀雄剂和高温诱导后的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 |
2.2.2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 |
2.2.2.1 花药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2.2.2.2 旗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2.2.3 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 |
2.2.3.1 花药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 |
2.2.3.2 旗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 |
2.2.4 淀粉酶同工酶 |
2.2.4.1 花药淀粉酶同工酶 |
2.2.4.2 旗叶淀粉酶同工酶 |
2.3 讨论 |
2.3.1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
2.3.2 细胞色素氧化酶 |
2.3.3 淀粉酶同工酶 |
第三章 小麦遗传型和生理型雄性不育花药、叶片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2.1 材料处理 |
3.1.3 可溶性蛋白的制备及电泳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经 SQ-1 杀雄剂和高温诱导后的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 |
3.2.2 花药可溶性蛋白的比较 |
3.2.3 叶片可溶性蛋白的比较 |
3.3 讨论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水稻“三系”及杂交水稻花药中脯氨酸的测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D]. 马君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胼胝质降解延迟回复TGMS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凯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高温下籼型水稻核质互作三系不育系育性恢复生理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张家健.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3)
- [4]籼稻不育系天丰A花药的生理特征和差异蛋白分析[D]. 郝佩妃.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3)
- [5]化学杂交剂对不同品种油菜杀雄效果研究[D]. 李文.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1)
- [6]作物化学杂交剂的发展及其应用[J]. 李文,王国槐. 作物研究, 2011(03)
- [7]籼型水稻不同败育胞质基因对相关性状的影响[D]. 叶飞. 贵州大学, 2009(S1)
- [8]四川隐性核不育水稻的遗传研究与育种利用[D]. 王玉平. 四川农业大学, 2007(02)
- [9]小麦遗传型与生理型雄性不育机理的比较研究[D]. 王永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2)
- [10]水稻花药培养及育种应用研究[J]. 韦鹏霄,岑秀芬,陈兆贵,杨骥.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