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西大厂矿田拉么—龙箱盖地区矿化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邵主助[1](2019)在《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位于桂西北丹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的大厂铜坑矿床是国内外着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新发现的深部矽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前人对上部锡多金属矿体的矿化特征和成矿作用等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对层状锡多金属矿体的成因分歧较大,且对深部锌铜矿体研究较少。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基础之上,对锡多金属矿体和锌铜矿体各成矿阶段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试,并结合Pb同位素以及He-Ar同位素研究,探讨两者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演化、成矿物质来源以及矿床成因,为进一步厘定铜坑矿床成矿机理提供新资料,通过本次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表明,锡多金属矿体和锌铜矿体包裹体类型都有两相H20-NaCl型、H2O-NaCl-C02型以及少量的纯C02型。其中,含CO2包裹体明显在主成矿阶段发育。此外,锌铜矿体中见少量的含石盐子矿物包裹体,而锡多金属矿体中未见此类包裹体。(2)显微测试表明,锡多金属矿体和锌铜矿体成矿流体的温度和盐度都表现出成矿由早至晚逐渐减低的趋势,但流体密度都呈增大的趋势。总体上,成矿流体温度由近岩体的深部锌铜矿(320~400℃)→远离岩体的上部锡多金属矿(260~380℃)表现为降低的趋势,盐度也同样表现为降低的趋势(5~9wt%NaCl→3~7wt%NaCl)。(3)热力学参数估算表明,上部锡多金属矿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弱酸性(5.69~6.87)、相对还原-弱氧化(-0.4526~0.1814 V)、氧逸度较高(10-32.53~10-24.11)及硫逸度较低(10-13.56~10-7.78)的特征,深部锌铜矿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性-弱酸性(5.79~7.17)、还原(-0.5903~0.1255 V)、氧逸度较低(10-40.72~10-30.25)及硫逸度较高(10-10.86~10-6.34)的特征。(4)成矿早期富含C02流体的“沸腾”以及成矿晚期流体的混合作用可能是导致锡石沉淀的重要因素,富含CO2成矿流体的沸腾作用是锌铜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5)泥盆系榴江组硅质岩中原生沉积黄铁矿流体包裹体3He/4He比值为1.47 Ra,指示了泥盆系地层沉积成岩时明显有地幔流体加入,表明泥盆纪存在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深部锌铜矿成矿流体的3He/4He比值为0.84~1.85 Ra,40Ar/36Ar比值为339.3~350.7,表明锌铜矿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经地壳深循环改造,并与深部的岩浆流体和地幔流体混合结果,其中成矿地幔流体来源于对海底喷流沉积的继承与改造。(6)铜坑矿区存在泥盆纪海底喷流事件且提供了成矿中的幔源物质,燕山晚期成矿作用叠加是矿床形成的主要事件,正是因为多期多阶段不同成矿作用叠加,才导致如此多的锡多金属元素在铜坑矿区的巨量堆积。
张健,黄文婷,陈喜连,伍静,任龙,梁华英,陈玲[2](2019)在《广西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成因关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大厂矿田主要由锡多金属矿床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组成,前者产于远离龙箱盖岩体的泥盆系中,而后者产于龙箱盖岩体内外接触带。过去多认为两者属于同一成矿系统,都与龙箱盖岩体有关。本文分析和总结了这两类矿床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组成,探讨这两类元素组合不同的矿床是否属于同一成矿系统。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发育含CO2包裹体、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石盐子晶包裹体,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表明锡多金属矿化流体比矽卡岩型锌铜矿化流体含有更多CO2。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于270~410℃,而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25℃。远离岩体的锡多金属矿床矿化温度高于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型铜锌矿床矿化温度,这与同一岩浆成矿系统热液矿床的成矿温度一般从岩体往外逐渐降低不同。100号锡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介于38.790~39.048之间、207Pb/204Pb介于15.677~15.752之间和206Pb/204Pb介于18.569~18.691之间。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硫化物的208Pb/204Pb、207Pb/204Pb和206Pb/204Pb分别为38.731~39.112、15.668~15.762和18.411~18.607。两类矿化铅同位素组成在207Pb/204Pb-206Pb/204Pb和208Pb/204Pb-206Pb/204Pb图解上位于不同的区域,表明两类矿化成矿物质源区不同。两类不同矿床成矿流体CO2含量、He及B同位素组成也不同,其矿化流体来源有一定的差异。此外,龙箱盖岩体黑云母富锡,表明岩浆中的Sn主要为Sn4+置换黑云母中的Ti4+,不利于Sn在残余岩浆中富集成矿。上述差异表明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锌铜矿床不是同一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产物,拉么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和龙箱盖岩体有关,锡多金属矿床可能和深部未出露岩体有关。
梁婷[3](2008)在《广西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着名的丹池成矿带的中部,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业基地和国内外着名的超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已探明的锡金属量超过100万吨,并伴有Cu、Zn、Pb、Sb、Ge、In、Cd、Se等,研究意义和经济意义巨大。多年来,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关注。矿床经过了近六十年的研究、开发,在区域地质、地层、构造、岩石学、同位素、成矿物化条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长坡铜坑矿床的成因问题,至今存在分歧,分歧焦点体现在成矿时代、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来源这三个主要方面。论文是在前人的大量工作基础上,对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床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进展:(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镜下的观察和研究,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矿床中层状矿体的形成是成矿流体沿层交代有利地层形成的,层状与脉状矿体之间存在相互穿插的关系,为同一成矿期的产物。这为正确认识大厂矿床的成因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地质资料。(2)通过矿物学、矿石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不同产状矿物之间、不同类型矿体之间成矿元素的变化和运移特点,结合铅、硫同位素研究,提出矿体中成矿物质的来源是相同的,是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主要来自地壳,也可能有幔源物质的加入。成矿物质的运移方向是由下部到上部,由近岩体向远离岩体。不同阶段形成的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中稀土元素的含量以及变化特征是一致的,均具有早期δEu的负异常,晚期δEu的正异常,反映了矿区成矿环境可能存在一个由相对还原向相对氧化的变化过程。(3)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矿体中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基本是一致的,流体成分是以CO2-H2O为主,反映出他们应该是同一成矿期成矿作用的产物。He、Ar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来自地壳,但同时有地幔流体的参与。矿物中幔源He所占的比例从成矿的早期到晚期,含量依次减少,而壳源氦则相应增加,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4)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查明了矿区成岩、成矿作用发生的时代。针对不同的测试对象,采用了不同的同位素测年方法,结果都证实了矿床形成不是泥盆纪地层物质沉积期间富集的,而是燕山期形成的,尤其以白垩纪中期最为集中。同时提出了矿床的形成并非与单一的一次岩浆活动有关,而应该是与多期岩浆活动有关,成矿与成岩的时代应该是趋于一致的,且随着岩浆活动的结束,也许成矿作用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从而为成矿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充分的年代学依据。(5)将矽卡岩型锌铜矿体和长坡-铜坑91号、92号及高峰100号矿体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成矿条件、成矿物质运移和元素富集规律等。提出了矿床的形成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联系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源,有利的地层和构造条件为成矿提供了物质运移的通道、空间和动力。岩浆活动、地层、构造三者有机的、“非常罕见”的耦合,才促成这个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同时由于成矿环境的变化,造成了矿床深部形成矽卡岩型硫化锌铜矿体,上部形成以锡石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物矿体的分带现象。100号矿体与91号、92号矿体相比,虽然在产状不同,但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来源是一致的。差异在于其形成是以充填为主,即含矿流体充填礁灰岩中由于断裂或礁体不同部位层间滑脱(剥离)形成的“虚脱空间”形成的。以上成果,证实了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与燕山期岩浆热液活动有关的后生成因。这一研究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和提升,对指导大厂矿区的找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刘嘉兴[4](2019)在《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组成。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系统开展了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稀土和C、O同位素的对比研究。工作表明:(1)上部锡多金属矿体与深部锌铜矿体方解石稀土配分模式明显不同,锡多金属矿体中方解石稀土配分模式具有较大变化,铕亏损-正异常(δEu=0.43.5),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平坦型;锌铜矿体中方解石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均显着铕正异常(δEu=1.54.6),总体呈右倾型。表明锡多金属成矿流体来源比深部锌铜矿更加复杂。(2)方解石稀土Y/Ho 比值显示,铜坑矿床脉状矿体方解石稀土比值(4.634.2)明显低于似层状矿体相应比值(34.441.5)。脉状矿体方解石稀土Y/Ho 比值与龙箱盖岩体(26.6)接近,但低于现代海底热液值(2550);似层状矿体Y/Ho比值明显高于龙箱盖岩体,而与现代海底热液接近。表明脉状矿体中热液方解石主要为岩浆成因,而似层状矿体则有海底热液流体参与,即泥盆纪海底喷流作用为似层状矿化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3)铜坑矿区不同类型、不同产状矿体中方解石δ13C(%o)PDB均为负值(-0.4-8.9),介于岩浆流体(-18.0-27.0)和地层围岩(0.56)之间;δ18O‰O(SMOW)(10.3017.08)均高于岩体(10.95)、低于地层(22.44)。表明区内成矿流体应为地层与岩浆流体的混合。(4)铜坑矿区似层状矿化样品的C、O同位素值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热液去气作用,流体与围岩之间的水岩反应,尤其是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区内方解石沉淀的主要机制。(5)似层状矿化中有幔源物质参与,但龙箱盖岩体中未发现有幔源物质参与的信息。因此,矿化中的幔源物质可能来自泥盆纪的海底喷流,矿床成因不仅仅只是岩浆热液成因,而是燕山晚期岩浆流体叠加的多来源、多成因成矿。
余何[5](2018)在《江南古陆西南缘与层滑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与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古陆西南缘毗邻古亚洲成矿域、古特提斯成矿域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碰撞拼合部位,是我国重要的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集中区——南岭成矿带西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发育与层滑作用有关的数量多、储量大、矿石富、碳酸盐岩容矿的铅锌矿床。本论文以层滑作用为主线,系统研究了区内典型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形貌特征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构造控矿与成矿的机理、铅锌成矿机制以及成矿时代,综合建立了区域层滑成矿模式。研究区自泥盆纪以来发育一套厚愈万米的碳酸盐岩、砂岩与泥质岩、页岩夹层或互层的沉积建造,不同层位岩性软硬相间。区域上层滑作用广泛发育,形成的层滑构造及其组合样式大相径庭,主要有4种层滑构造组合样式,分别是:(1)层滑-剪切带型(以五圩矿田箭猪坡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代表);(2)层滑-拉张型(以泗顶铅锌矿床为代表);(3)层滑-溶洞型(以江永铅锌矿床为代表);(4)层滑-角砾岩型(以康家湾铅锌矿床为代表)。研究区与层滑作用有关的典型矿床的微量、硫铅、碳氧、氢氧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流体的特征表明区内不同矿床的成矿机制总体相似,但也各具特色,主要有3种主要机制,分别是:(1)与多源流体混合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以长坡-铜坑、江永、黄沙坪及康家湾铅锌矿床为代表);(2)与有机质还原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以北山铅锌矿床为代表);(3)与古油气藏破坏有关的铅锌矿床(以泗顶铅锌矿床为代表)。基于构造解析定年结果,本文认为大厂长坡-铜坑矿床是集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于一体的多因复成矿床,并发现了印支期层滑作用对铅锌成矿的重要贡献。这对于建立华南研究相对滞后的印支期成矿系统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泗顶矿床进行闪锌矿RbSr同位素定年测试,结果揭示了区内海西期(360 Ma±5 Ma)层滑成矿作用的存在。根据成矿时代分析,本文认为区内存在360 Ma、240200 Ma、16595 Ma三期层滑成矿事件,并分别对应区域拉张、古特提斯洋闭合和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减薄的动力学过程。岩石圈不均一的圈层结构、岩性差异组成是层滑发生的物质基础,层滑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区内与层滑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形成的差异性受控于层滑构造的差异性。基于“构造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三位一体的研究,首次建立了区域海西-印支-燕山期层滑成矿模式——三期层滑成矿模式。
张含[6](2019)在《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Zn同位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广西大厂矿田中一个成矿特征最为典型的超大型矿床,也是前人研究大厂锡矿尤其是成因争论的主要对象。本文在前人基础上,系统开展了铜坑矿床不同类型(上部锡多金属矿、深部锌铜矿)、不同产状(似层状、脉状)矿体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矿石稀土元素和Zn同位素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区内成矿流体来源和矿床成因,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无论是上部锡多金属矿,还是深部锌铜矿,闪锌矿均富含Cd、Mn和Ni,但锡多金属矿体中闪锌矿富In、Sn、Ga,贫Cu,深部锌铜矿体中闪锌矿富Cu、Co、In、Sn,表明二者的闪锌矿微量元素有一定差异性。与华南不同类型典型矿床对比发现,锡多金属的成矿物质可能既有早期海底喷流作用的初步富集,又有燕山晚期岩浆热液的叠加改造,而锌铜矿的成矿则主要来自于岩浆热液。(2)对比铜坑上部锡多金属矿、深部锌铜矿及龙箱盖岩体稀土特征可以看出,三者的稀土配分曲线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一定差别,三者均呈“V”型,但矿石样品较岩体有更明显的Ce亏损,而岩体样品则Eu亏损明显,表明区内成矿物质与岩体有关但并不完全来自岩体。此外,矿石稀土的Y/Ho值为28.3~38.8,高于龙箱盖岩体Y/Ho值(平均27.8),落入现代海底热液(25~50)范围,表明区内成矿物质不仅来自岩浆,可能还有早期泥盆纪海底热液的参与。(3)通过S同位素热力学计算表明,铜坑上部似层状锡多金属矿体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未达到平衡,普遍具有较大的负值,且变化范围较大,说明S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为地层来源硫与岩浆来源硫的混合;脉状锡多金属矿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已经到分馏平衡,且计算得出成矿流体S34S∑s/%。为-10.2~0.2,说明S来源稳定,表明其S的来源以地层硫为主,混合了部分岩浆硫。深部锌铜矿体中硫化物的S同位素达到平衡,算得出成矿流体δ34S∑s/%。为-0.8~4.7,表明深部锌铜矿S的来源主要为岩浆硫,混有少量地层硫。(4)Zn同位素资料表明,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锡多金属矿、锌铜矿)和不同颜色(棕黑色、黑色)、不同产状(脉状、层状)闪锌矿的Zn同位素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δ66Zn‰=0.22~0.34,△δ66Zn‰≤0.10,表明区内Zn同位素可能具有相同来源,且流体在热液系统中的运移和沉淀期间是稳定的,从而使闪锌矿生长于一个相对平衡的Zn同位素体系中。根据硫化物计算的流体Zn同位素组成为0.42~0.54‰,与龙箱盖岩体(0.41~0.55‰)基本一致,指示区内岩浆提供了硫化物中Zn的主要来源。(5)综合研究表明,铜坑矿床上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较深部锌铜矿更为复杂,但无论是锡多金属矿还是锌铜矿其成矿物质的主体来自岩浆。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可能有泥盆纪海底喷流沉积的初始富集,但成矿的主体与白垩纪岩浆热液叠加成矿有关。
梁婷,王登红,蔡明海,范森葵,余阳先,韦可利,黄惠明,郑阳[7](2014)在《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文中指出桂西北丹池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主要由芒场、大厂、五圩3个矿田组成。文章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总结了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以及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研究的新进展;论证了带内重要的多金属矿床为岩浆热液成因。带内燕山晚期花岗岩为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的含锡花岗岩,它具有高硅、高碱、贫钙、贫镁的特征;其在成因上为大陆地壳重熔的"S"型,可能源于桂北元古界四堡群或更老构造层的重熔,但也有幔源物质的混入。3个矿田中矿化的分带性明显,以花岗岩隆起为中心向外,矿化组合表现为高温WMo矿化、ZnCuSn矿化→高中温Sn多金属矿化→中低温PbZn矿化→低温SbHgAs矿化。成矿与成岩同期,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部分来自赋矿的泥盆系;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水为主,晚期有较多的大气降水的加入。同时,利用"缺位找矿"的思路,预示在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五圩矿田深部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苏晓凯[8](2018)在《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岩体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找矿方向》文中研究指明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江南古隆起的西南缘,右江陆盆地的北东侧,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本文在综合分析前人对该地区研究资料、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区域地质、矿床地质、岩浆岩演化、控岩控矿构造以及地球化学方面的特征研究,厘定了岩浆岩的演化期次及控岩控矿构造,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模式,提出找矿方向。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岩浆岩特征:通过对矿区井下岩浆岩的研究,查明了岩浆岩侵入期次:含斑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石英斑岩。笼箱盖岩体黑云母花岗岩、石英斑岩以及含斑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92.48±0.71 Ma(MSWD=0.14)、88.88±0.92 Ma(MSWD=2.4)和91.39±0.77Ma(MSWD=2.0);大厂花岗岩在成岩年龄上为燕山晚期,与整个华南的大规模成矿时代一致。2.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研究,查明了矿区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岩体侵入接触带构造系统,主要包括岩体顶部由于冷凝收缩形成的环状裂隙构造;岩浆热烘烤形成的揉皱构造;岩体上拱形成的顺层滑动破碎带;岩浆上拱作用形成的SN向隐伏背斜或挠曲。3.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及控矿规律总结如下:矿区的赋矿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岩浆热液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沿高角度裂隙上升,并向细条带大理岩两侧发生矽卡岩化,底部矽卡岩化连成似层状矿体。成矿模式概括为:深部贡献、沿断裂垂向运移、侧向蚀变与成矿的特点。4.找矿方向:考虑拉么矿区处于向斜东翼,岩体顺层侵位为南西—北东向侵入形成似层状和脉状矿体。那么在向斜的西翼可能存在由南东向北西侵位的岩浆岩,从而可以形成类似拉么矿区一样的似层状矿体。
范森葵[9](2011)在《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模式与成矿预测》文中研究指明广西大厂矿田以拥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闻名于世,研究其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意义重大。论文以成矿系列、多因复成成矿、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地质条件组合控矿原理、地质异常致矿原理等理论为指导,开展大量的野外地质工作,从大厂矿田的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入手,运用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学地质等多学科知识,对大厂矿田的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控矿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在全面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成矿预测。系统地研究了丹池地区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化过程,进而分析了主要地层、岩相形成和演变过程,深化了成矿地质背景认识。利用最新的勘查地质成果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重新系统研究了大厂矿田的成矿地质特征,深入研究了大厂矿田的成矿规律与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重新认识了矿田的矿化分带,对找矿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充分研究了各种主要地质条件与成矿的关系,深刻地研究了主要控矿因素,促进了成矿规律和矿床成因的研究,为成矿预测奠定了基础。提出了新的矿床成因观点。基底有过较强的矿化活动,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各种地下水等携带成矿物质在相对稳定的地段储存为高浓度的成矿流体;泥盆纪时期海底喷流沉积成矿,形成部分层状矿体;华力西期构造运动导致成矿物质在构造应力集中的地段聚集;燕山期岩浆作用推动原有的成矿流体和岩浆流体带来的成矿物质在减压地带成矿,矿液反复脉动,多次成矿叠加。大厂矿田的成矿作用是多阶段、多成因的产物。首次提出隆起构造与包容构造联合控矿,对与岩体有关的有色金属内生矿床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创新观点。该构造能够引导矿液在隆起构造附近聚集和储存,易于形成大规模矿床;张开构造广泛发育,可能起破坏矿液聚集和分散矿液作用,难以具备成矿物质聚集和沉淀条件。根据矿田内不同的矿化分带,重新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地质模式,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更新为实用性更强的综合地学找矿模式。首次运用地质综合研究和数学地质方法以及物化探等找矿综合信息,建立了一套适合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地区的真正三维空间的深部隐伏矿床探测技术。运用这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找矿进展,找到的锌金属资源储量近于超大型矿床规模。将大厂矿田的找矿深度从600米左右,推进至1000至1500米,大大地拓宽了找矿空间,也大幅度提高了地质找矿认识。
梁婷,王登红,蔡明海,黑欢,黄惠明,郑阳[10](2014)在《桂西北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概要》文中指出桂西北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研究程度高。本文概要介绍了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矿产分布。以南丹-昆仑关成矿带为重点,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化和围岩蚀变分带特征,提出矿田、矿床的产出一方面受NW向构造与NE向构造的交汇隆起部位、背斜核部、NW向断裂和褶皱的拐弯部位、背斜轴部的局部隆起地段等有利构造部位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受岩体侵入构造的控制。围绕隐伏花岗岩体,围岩蚀变由内向外表现为云英岩化→矽卡岩化、角岩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岩化→绢云母、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化组合表现为高温W-Mo矿化、Zn-Cu-Sn矿化→高中温Sn多金属矿化→中低温Pb-Zn矿化→低温Sb-Hg-As矿化的正向分带特征,中低温的W-Sb矿化叠加于近岩体矽卡岩型Zn-Cu矿化之上,使得晚期成矿表现出逆向分带特征。利用硫、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空间变化,探讨了成矿物质运移方向是由近岩体向远离岩体运移,证实了矿集区内矿床的成因为岩浆热液成因。依据赋矿围岩的性质、矿体产出的部位、矿体的类型和形态等特征建立的区域成矿模式,直观地反映了成矿带的成矿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找矿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广西大厂矿田拉么—龙箱盖地区矿化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大厂矿田拉么—龙箱盖地区矿化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铜坑矿床勘查历史及研究现状 |
1.2.1 铜坑矿床勘查历史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研究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泥盆系 |
2.1.2 石炭系 |
2.1.3 二叠系 |
2.1.4 三叠系 |
2.1.5 第四系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侵入岩 |
2.3.2 喷出岩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1 上部锡多金属矿体 |
3.4.2 深部锌铜矿体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物组成 |
3.5.2 矿石组构 |
3.6 围岩蚀变 |
3.7 成矿阶段划分 |
3.7.1 上部锡多金属矿体 |
3.7.2 深部锌铜矿体 |
第四章 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4.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1 上部锡多金属矿体中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2.2 深部锌铜矿体中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4.3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试 |
4.3.1 上部锡多金属矿体 |
4.3.2 深部锌铜矿体 |
4.3.3 拉么锌铜矿 |
4.3.4 龙头山锡多金属矿 |
4.4 成矿流体演化 |
4.4.1 均一温度变化 |
4.4.2 盐度变化 |
4.4.3 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三者关系 |
4.5 成矿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 |
4.5.1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 |
4.5.2 捕获温度 |
4.5.3 pH与Eh估算 |
4.5.4 fs_2与fo_2估算 |
4.6 成矿流体特征及矿质沉淀机制 |
4.6.1 成矿流体特征 |
4.6.2 流体沉淀机制 |
第五章 矿床成因探讨 |
5.1 H-O同位素和Pb同位素资料梳理 |
5.2 He、Ar同位素 |
5.2.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2.3 讨论 |
5.3 成矿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及认识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广西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成因关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大厂矿田地质特征 |
2 样品特征和分析方法 |
2.1 样品特征 |
2.2 流体包裹体分析 |
2.3 硫化物原位Pb同位素分析 |
3 分析结果 |
3.1 流体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
3.2 成矿温度 |
3.3 不同矿体硫化物Pb同位素分析 |
4 讨论 |
4.1 大厂矿田成矿温度变化趋势和两类不同矿床成因关系分析 |
4.2 大厂矿田两类不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差异分析 |
4.3 Sn和Cu在岩浆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和大厂两类不同矿床成因关系分析 |
4.4 大厂矿田两类不同矿床成因关系与找矿意义 |
5 结论 |
(3)广西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中国锡矿的类型和开发现状 |
1.2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及存在分歧 |
1.2.1 以往研究工作程度 |
1.2.2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 |
1.3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1 具体研究内容 |
1.3.2 采用的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地层特征 |
2.1.1 地层的层序和岩性 |
2.1.2 沉积建造分析 |
2.2 构造特征 |
2.2.1 区域构造格局 |
2.2.2 长坡-铜坑矿区的构造特征 |
2.3 岩浆岩特征 |
2.3.1 岩体产出特征 |
2.3.2 主要岩石的岩石特征 |
2.3.3 岩浆岩侵入期次划分 |
第三章 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讨论 |
3.1 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3.1.1 样品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2 主量元素 |
3.1.3 微量元素 |
3.1.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3.2 岩浆岩的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讨论 |
3.2.1 岩石的成因类型划分 |
3.2.2 起源与源区性质 |
3.2.3 岩石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四章 矿体地质特征 |
4.1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硫化物型矿体特征 |
4.1.1 矿体的产出特征 |
4.1.2 矿体的形态 |
4.1.3 矿石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4.1.4 围岩蚀变 |
4.2 高峰100 号地质特征 |
4.2.1 100 号矿体的规模、形态和产出特征 |
4.2.2 主要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 |
4.2.3 围岩蚀变 |
4.3 长坡–铜坑深部矽卡岩型层状锌(铜)矿体特征 |
4.3.1 矿体的形态、产状和规模 |
4.3.2 矿石的矿物组成 |
4.3.3 矿石的主要结构构造 |
4.3.4 围岩蚀变 |
4.4 长坡-铜坑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 |
4.5 矿床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的划分 |
第五章 矿物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
5.1 黄铁矿特征及指示意义 |
5.1.1 黄铁矿的产出特征 |
5.1.2 同生沉积黄铁矿的成分特征 |
5.1.3 矿体中黄铁矿与同生沉积黄铁矿的化学成分对比 |
5.2 锡石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指示意义 |
5.2.1 锡石产出特征 |
5.2.2 锡石的化学成分特点 |
5.3 矿石和脉石矿物的REE 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
5.3.1 矿石矿物的 REE 地球化学特征 |
5.3.2 脉石矿物方解石的 REE 地球化学特征 |
5.3.3 矿物 REE 地球化学特征的指示意义 |
第六章 矿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
6.1 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6.2 锡石-硫化物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特征与测试结果 |
6.2.2 主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6.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3 矽卡岩型锌铜矿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
6.3.1 样品特征与测试结果 |
6.3.2 96 号矿体造岩元素地球化学 |
6.3.3 成矿元素和微量地球化学 |
6.3.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6.3.5 96 号矿体成矿物质的来源与运移方向 |
6.4 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大厂矿床成矿物质的运移 |
第七章 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硫同位素组成及示踪 |
7.1.1 长坡-铜坑矿床硫同位素组成 |
7.1.2 100 号矿体硫同位素组成 |
7.1.3 锌铜矿体的硫同位素组成 |
7.1.4 硫同位素示踪 |
7.2 铅同位素特征 |
7.2.1 Pb 同位素分析方法和结果 |
7.2.2 铅源讨论 |
第八章 成岩成矿时代研究 |
8.1 大厂岩浆岩体的侵入时代 |
8.1.1 样品的采集及测试方法 |
8.1.2 测定的结果 |
8.2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体的成矿年龄 |
8.2.1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 Rb-Sr 等时线法 |
8.2.2 ~(40)Ar-~(39)Ar 定年 |
8.2.3 毒砂、黄铁矿的 Re-Os 同位素年龄测定 |
8.3 矽卡岩型锌铜矿体成矿年龄 |
8.3.1 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 Re-Sr 等时线年龄 |
8.3.2 石榴石的 Sm-Nd 等时线年龄 |
8.4 成岩成矿作用的时间讨论 |
8.4.1 大厂笼箱盖岩体的形成时代及岩浆活动延续的时间 |
8.4.2 成矿作用的时代 |
8.5 RE-OS同位素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
第九章 矿床的成矿机制及成矿模型 |
9.1 有利地质条件是矿床形成的前提 |
9.1.1 有利的赋矿地层是矿床形成的基础 |
9.1.2 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 |
9.1.3 构造条件为成矿提供有利的定位空间 |
9.2 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流体来源 |
9.2.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
9.2.2 成矿流体来源的 He、Ar 同位素示踪 |
9.3 矿床的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区域地层 |
2.1.2 区域构造 |
2.1.3 区域岩浆岩 |
2.1.4 区域矿产 |
2.2 大厂矿田地质特征 |
2.2.1 矿田地层 |
2.2.2 矿田构造 |
2.3 铜坑矿床地质特征 |
2.3.1 地质特征 |
2.3.2 矿体特征 |
2.3.3 矿石特征 |
第三章 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热液方解石稀土及C、 O同位素特征 |
3.1 铜坑矿床热液方解石特征 |
3.2 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 |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3.2.2 锡多金属矿体中方解石稀土特征 |
3.2.3 锌铜矿体中方解石稀土特征 |
3.2.4 不同矿体中方解石稀土特征对比 |
3.3 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 |
3.3.1 样品采集、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3.3.2 C同位素特征 |
3.3.3 O同位素 |
第四章 成矿流体来源及成矿机制探讨 |
4.1 成矿流体来源探讨 |
4.1.1 基于方解石稀土特征的判断 |
4.1.2 基于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的判断 |
4.2 成矿机制讨论 |
4.2.1 方解石沉淀机制分析 |
4.2.2 矿床成因探讨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成果及认识 |
5.2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江南古陆西南缘与层滑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2 国内外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1.2.1 成矿流体 |
1.2.2 矿质来源 |
1.2.3 成矿机制 |
1.2.4 成矿时代 |
1.2.5 层滑与成矿 |
1.3 江南古陆周缘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1.3.1 江南古陆北缘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1.3.2 江南古陆东南缘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1.3.3 江南古陆西南缘铅锌矿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工作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与研究区矿床总体特征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3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2.3.1 地层元素背景 |
2.3.2 岩浆岩元素背景 |
2.4 研究区矿床的总体特征 |
2.4.1 容矿地层特征 |
2.4.2 控矿构造特征 |
2.4.3 成矿构造与矿体形貌特征 |
2.4.4 矿石特征 |
第3章 层滑控矿与成矿机理 |
3.1 层滑-剪切带型——以五圩矿田箭猪坡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例 |
3.1.1 成矿地质条件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成矿构造与矿体形貌解析 |
3.1.4 层滑-剪切带的形成机理 |
3.1.5 层滑-剪切带型成矿模式 |
3.2 层滑-拉张型——以泗顶铅锌矿床为例 |
3.2.1 成矿地质条件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成矿构造与矿体形貌解析 |
3.2.4 层滑-拉张型成矿模式 |
3.3 层滑-溶洞型——以江永铅锌矿床为例 |
3.3.1 成矿地质条件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3 成矿构造与矿体形貌解析 |
3.3.4 层滑-溶洞型成矿模式 |
3.4 层滑-角砾岩型——以康家湾铅锌矿床为例 |
3.4.1 成矿地质条件 |
3.4.2 矿床地质特征 |
3.4.3 成矿构造与矿体形貌解析 |
3.4.4 层滑-角砾岩型成矿模式 |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 |
4.1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流体的基本特征 |
4.1.1 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4.1.2 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与矿质来源 |
4.1.3 成矿流体基本特征 |
4.1.4 小结 |
4.2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以大厂长坡-铜坑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为例 |
4.2.1 S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3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4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5 成矿流体特征 |
4.2.6 矿床成矿机制 |
4.2.7 小结 |
4.3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以北山、泗顶和江永铅锌矿床为例 |
4.3.1 北山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 |
4.3.2 泗顶矿床地球化学与流体成矿机制 |
4.3.3 江永矿床地球化学与流体成矿机制 |
4.4 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以黄沙坪和康家湾铅锌矿床为例 |
4.4.1 黄沙坪矿床地球化学与成矿机制 |
4.4.2 康家湾矿床地球化学与流体成矿机制 |
4.5 成矿机制讨论与总结 |
4.5.1 硫的来源及分馏机制 |
4.5.2 铅的来源 |
4.5.3 碳氧的来源 |
4.5.4 成矿流体的起源与演化 |
4.5.5 主要成矿机制 |
第5章 成矿时代与区域成矿模式 |
5.1 成矿时代 |
5.1.1 构造解析定年 |
5.1.2 Rb-Sr同位素定年 |
5.2 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
5.3 区域成矿模式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 |
6.2 创新性成果 |
6.3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Zn同位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 Zn同位素研究进展 |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具体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成矿地质背景 |
2.1 丹池成矿带地质特征 |
2.2 大厂矿田地质特征 |
2.2.1 矿田地层 |
2.2.2 矿田构造 |
2.2.3 矿田岩浆岩 |
2.3 铜坑矿床地质特征 |
2.3.1 矿区地质特征 |
2.3.2 矿体特征 |
2.3.3 矿石特征 |
2.3.4 围岩蚀变 |
2.3.5 成矿阶段划分 |
第三章 闪锌矿微量元素、矿石稀土及Zn同位素特征 |
3.1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 |
3.1.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3.1.2 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 |
3.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3.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 |
3.3 闪锌矿Zn同位素特征 |
3.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3.2 Zn同位素特征 |
第四章 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
4.1 闪锌矿微量元素的指示意义 |
4.1.1 微量元素及特征比值指示 |
4.1.2 闪锌矿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4.2 矿石稀土元素特征的指示 |
4.2.1 矿石稀土与龙箱盖岩体稀土配分模式对比 |
4.2.2 Y/Ho比值 |
4.3 Zn同位素指示意义 |
4.4 S同位素指示意义 |
4.4.1 矿物间的S同位素分馏平衡 |
4.4.2 S同位素热力学计算 |
4.5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4.6 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因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岩体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矿区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工作进度 |
1.4.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丹池成矿带及大厂矿田概述 |
2.1 丹池成矿带概况 |
2.2 大厂矿田地质简述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矿床分带 |
第三章 矿床地质 |
3.1 矿区地质 |
3.1.1 赋矿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及矿石特征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矿石结构构造 |
3.3 围岩蚀变 |
3.3.1 蚀变类型 |
3.3.2 蚀变分带 |
3.4 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控岩控矿构造 |
4.1 笼箱盖及周缘岩浆岩特征 |
4.2 岩浆岩演化 |
4.3 接触带成矿构造体系 |
4.4 控矿构造系统 |
第五章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 |
5.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 |
5.4.1 锆石U-Pb年代学 |
5.4.2 Hf同位素 |
第六章 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
6.1 成矿条件及主导控矿因素 |
6.2 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
6.3 找矿方向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模式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锡多金属矿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矿田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 完成实物工作量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1.5.1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2 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二章 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矿产分布 |
2.2 区域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化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构造格局 |
2.3.2 区域构造演化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中性和酸性侵入岩 |
2.4.2 喷出岩和火山碎屑岩 |
2.5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1 区域地球化学场 |
2.6.2 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第三章 大厂矿田成矿地质特征 |
3.1 矿田矿产分带 |
3.2 矿田主要成矿地质特征 |
3.3 西带地质特征 |
3.3.1 赋矿地层 |
3.3.2 主要控矿构造 |
3.3.3 岩浆岩 |
3.3.4 矿体地质特征 |
3.4 中带地质特征 |
3.4.1 地层 |
3.4.2 主要构造 |
3.4.3 岩浆岩 |
3.4.4 矿床特征 |
3.5 东带地质特征 |
3.5.1 地层 |
3.5.2 构造 |
3.5.3 岩浆岩 |
3.5.4 矿床特征 |
3.6 矿田地球物理特征 |
3.7 矿田地球化学特征 |
第四章 研究区成矿规律分析 |
4.1 矿床的地层、岩相和层控特征 |
4.2 矿床的构造控矿特点 |
4.3 岩脉与构造、成矿关系 |
4.4 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
4.5 围岩蚀变与成矿 |
4.6 成矿地质条件组合控矿特征 |
4.7 物化探异常与矿床关系 |
第五章 矿床成因研究 |
5.1 矿床成因探讨 |
5.1.1 前人观点的主要论据 |
5.1.2 地质宏观证据 |
5.1.3 成矿物质来源 |
5.1.4 岩脉的成矿意义 |
5.1.5 典型矿床研究 |
5.1.6 成矿物质和热源来源及迁移的演化分析 |
5.1.7 大厂矿田矿床成因分析 |
5.2 成矿作用 |
5.3 矿床成因模式 |
第六章 综合找矿模式与找矿标志 |
6.1 综合找矿模式 |
6.1.1 矿床地质模式 |
6.1.2 地球物理模式 |
6.1.3 地球化学晕模式 |
6.1.4 综合找矿模式 |
6.2 找矿标志 |
第七章 成矿预测研究 |
7.1 成矿预测方法选择 |
7.2 成矿预测准则 |
7.3 成矿预测程序 |
7.4 远景区的三维空间成矿预测 |
7.4.1 多方法复成技术在已知矿床深部和周边—长坡~黑水沟区三维空间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
7.4.2 羊角尖区成矿预测 |
7.4.3 老山区成矿预测 |
7.4.4 小结 |
7.5 大厂矿田的找矿方向分析 |
7.5.1 平面范围找矿方向 |
7.5.2 深部的找矿方向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与结论 |
8.2 存在问题与后续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桂西北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1.1 地层分布 |
1.2 构造特征 |
1.3 岩浆活动特征 |
1.4 沉积-构造-岩浆演化 |
2 区域矿产分布 |
3 南丹-昆仑关成矿带成矿规律 |
3.1 矿田、矿床产出与构造的关系 |
3.2 侵入岩体与成矿关系 |
3.3 矿床类型 |
3.4 围岩蚀变和矿化分带特征 |
3.4.1 芒场矿田 |
3.4.2 大厂矿田 |
3.4.3 五圩矿田 |
3.4.4 大明山矿田 |
3.5 成矿物质来源和运移 |
3.5.1 硫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 |
3.5.2 δ13C、δ18O组成及变化特征 |
3.6 成矿时代 |
3.7 区域成矿模式 |
4 结论 |
四、广西大厂矿田拉么—龙箱盖地区矿化蚀变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 邵主助. 广西大学, 2019(01)
- [2]广西大厂矿田锡多金属矿床与矽卡岩型锌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成因关系分析[J]. 张健,黄文婷,陈喜连,伍静,任龙,梁华英,陈玲.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6)
- [3]广西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机制[D]. 梁婷. 长安大学, 2008(08)
- [4]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方解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刘嘉兴. 广西大学, 2019(01)
- [5]江南古陆西南缘与层滑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的成矿时代与机制[D]. 余何. 桂林理工大学, 2018(05)
- [6]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地球化学特征及Zn同位素研究[D]. 张含. 广西大学, 2019(01)
- [7]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J]. 梁婷,王登红,蔡明海,范森葵,余阳先,韦可利,黄惠明,郑阳. 矿床地质, 2014(06)
- [8]广西大厂矿田笼箱盖岩体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找矿方向[D]. 苏晓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9)
- [9]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矿床模式与成矿预测[D]. 范森葵. 中南大学, 2011(12)
- [10]桂西北矿集区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概要[J]. 梁婷,王登红,蔡明海,黑欢,黄惠明,郑阳. 地质学报,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