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综合治理开发步伐 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汤明望[2](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甘南州车巴沟为例》文中提出村落在城镇化、现代化发展的“洪流”之中,其整体的社会意识、经济结构、居民文化观念、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村落物质面貌等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解体或淡化,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日渐乏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城市是现代、繁荣、文明的代名词,而农村却被冠名为落后、贫穷、封建的象征,这种思想观念的形成,致使农村地区人口大量的流失,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乡村急需一条内生发展式的道路引领,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各方面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乡村的振兴。本文从村落共同体构建的角度对村落共同体的构成要素、构建体系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以甘肃省甘南州车巴沟为例,对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出甘南州车巴沟村落共同体,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振兴策略,为少数民族村落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或方法借鉴,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助推真正意义上共生共融的乡村振兴。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论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研究对象及内容作了基本的界定与说明,并对与村落共同体相近概念作了解析,详细的研究和对比了国内外关于村落共同体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了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对村落共同体进行解读,村落共同体由关系网络、人居环境、联系活动、共享空间、有序组织和共同认知这六要素构成,其构建的体系有价值体系、空间体系与治理体系;第三部分,对甘南州车巴沟流域村落共同体构建基础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的自然环境基础,然后从文化生活上对车巴沟村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信仰上进行了总结归纳,最后对车巴沟村落的内外部空间格局、三生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与改良性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村落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错位融合三个方面对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现在基础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提出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模式;第五部分,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治理五个方面对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振兴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第六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对论文进行总结,反复思索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李莉[3](2020)在《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4年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即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全面发展。其中,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应达到60%、45%,两者之间的差距要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农业人口转移数量应达到1亿人。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当中,需要重点做好生态宜居、城乡统筹、产城互动以及和谐发展等核心工作。青海的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农牧区没有大城市,城镇数量也不多,且多数为规模不大的小城镇。青海省是一个经济落后省份,但却是一个能源大省,青海农牧区地矿资源、清洁能源丰富,产业结构从最初的能源开采等重工业逐步向轻工业转变和新兴产业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农牧民人口转移三者和谐共生,是解决农牧区的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关键,这是青海省政府在“十四五”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理念,将人口迁移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社会不公平理论运用于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描述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通过指标数据研究,结合自然生态、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情况研究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条件,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王春焕,郑丽梅,边巴拉姆[4](2019)在《拉萨市农村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调研》文中提出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并且都指明了具体的工作方向。自2011年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步伐明显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将社会管理理念提升到社会治理的理念。作为拉萨市三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5](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吴晓东[6](2019)在《乡村振兴的立法问题研究 ——以巴彦淖尔市为例》文中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即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于2018年2月24日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乡村振兴方略定方向、寻思路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下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的必行之路。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办法,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振兴政策的稳步实施以及乡村全面振兴、“富强美”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法律的护航,将乡村振兴的有利政策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发挥法律对政策的指导作用和保障作用是大势所趋,因此,必须尽快出台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能够有效保障我国乡村振兴目标顺利实现的《乡村振兴法》。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的河套平原腹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大市,巴彦淖尔市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尚需解决。本文选取巴彦淖尔市为调研城市,以该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举措及所存在问题为研究对象,所采取的调研方式主要为实地走访与实地调查。研究意义在于通过阅读文献及实地走访发现在实际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问题及不足,更深刻地把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从而从立法层面提出有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对我国《乡村振兴法》的立法原则、指导思想、章节布局框架以及乡村振兴法律体系的构建等内容进行合理构想。本文首先结合近年国家政策对我国目前所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进行阐述,在广泛阅读现有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基本的研究思路与个案研究的研究方法,提出本文研究过程当中的创新点与难点。其次,分析我国历史上曾进行的几次乡村治理运动,并分析美国、法国、印度、日本、韩国、荷兰所进行的乡村治理运动,总结提炼国外之兴农运动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然后结合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巴彦淖尔市当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概述并评估实施效果。再次,对笔者通过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乡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三大部队”成主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产业弱小、集体经济亟需壮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以及资金管理问题严重等。并结合调研情况,对巴彦淖尔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所存在如上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缺乏法律的强制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执行强度不足、城镇化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失、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制度不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老化、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涣散亟需改革以及涉农财政支持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为了有效破解这些问题,最为重要以及根本的解决方法便是加快进行乡村振兴的相关立法工作。最后,结合调研情况以及上述分析,对我国乡村振兴相关立法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从高度重视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平台、着力协调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精心培育农业品牌、强化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民及农村工作干部的教育力度几个方面对构建我国乡村振兴法律体系的重点切入点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前述论证,从我国《乡村振兴法》的立法定位和基本框架、乡村振兴法律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乡村振兴法律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及内涵、着力加大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及修改等方面进行立法构想。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离不开农村的全面振兴。当前基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所突显的问题若仅通过现有政策是很难调和的,只有抓紧制定《乡村振兴法》及构建乡村振兴法律体系,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切实有效地保证我国乡村振兴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
张瑞航[7](2019)在《内蒙古农村牧区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反贫困工作的开展情况,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将精准扶贫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升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高度。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在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农村牧区具有贫困程度深和脱贫难度大的特点,增加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难度,这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严峻挑战。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北疆,地域空间广阔,少数民族较多,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大区。内蒙古的贫困问题多集中于广大农村牧区,且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缓慢、方式单一,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的和谐稳定。本文以内蒙古农村牧区精准扶贫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实践,对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内涵界定、重要意义和遵循原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精准扶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根据实地调研所发现的典型经验提出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精准扶贫路径及对策,为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与对策参考。
任跃旺[8](2019)在《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配置是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等诸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户生活水平、保障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对提高藏区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当前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呈现出不均等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构建西藏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从微观农户需求角度和宏观政府供给角度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西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通过对已有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本特征与供求特征,进而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的评价,分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在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户需求角度与政府供给角度,分别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在微观农户需求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藏自治区农户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意愿和满意度进行联合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当前西藏农户层面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更进一步以回归方法得出当前西藏农户层面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主要矛盾。在宏观政府供给角度,通过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和探讨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政府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其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实践应用,以前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分析当前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并提出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和宏观提升路径,并结合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中的经验与启示,从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优化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西藏自治区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保障措施。
叶萍[9](2017)在《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众所周知,社会学这门学科从创立之初,便被奥古斯特·孔德分为“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两个基本门类。此后,诸多社会学家基本遵循与继承了“社会静力学”的研究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使其逐渐成为了主流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相反地,“社会动力学”因缺少社会学家们的青睐,使它并未得到同步发展,这也形成了研究上的长期“搁浅”状态。直至20世纪中叶,西方世界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打破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静态”社会的向往,并逐渐推动社会学界形成了以研究“社会变迁”为重点内容的历史社会学。而近三十年来,整个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发轫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因其改革效益的不断外溢,扩展到了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他们纷纷加入到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研究当中,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着作。但是这些研究中多数只是发现了哪些社会因素正在变化,但对社会变迁的方向是什么、变迁的内外部动力是什么、变迁的动力源是什么等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探讨。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的新疆,步入改革的行列虽晚,但也正迎头赶上。生于新疆,成于新疆,见证了这场改革给新疆大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后,不禁让人对这场变革产生了极为浓厚的研究兴趣。因此,结合新疆多民族的地域特色,本文选取了“新疆哈萨克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近三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迁的状况。为了更好地回答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本文基于社会变迁是为了追寻“幸福生活”这一终极目的,通过建立起“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借助生活质量的研究视角和具体方法,来对新疆哈萨克族近三十年的社会生活变迁状况进行测量与评析。具体而言:本文从“作为人活着”、“明白地活着”、“体面地活着”和“富足地活着”四种生活状态出发,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生存指数”、“智识指数”、“尊严指数”和“发展指数”四个指数,在四个指数下又设计了十个具体测量领域,并确定了具体指标,以构建起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广泛收集的各类统计资料,通过指标体系的具体指标分阶段地侧描了新疆哈萨克族的社会生活变迁的一幅幅壮丽图景,以更好地把握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方向,并就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质量与新疆整体的生活质量水平加以对比,以突显变迁的程度。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在三十年的社会变迁历程中,新疆哈萨克族的生活总体质量稳步提升,但各方面略有差异。(2)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并非呈现出单一线条的变迁趋势,其内部愈加复杂,形式越发多样,整个社会生活变迁的运作机制日益复杂。(3)提出新疆哈萨克族的发展需要在遵循“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并重”的基本理念下,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以此来全面推动哈萨克地区的发展。(4)本文构建起的哈萨克族族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对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有着借鉴作用。最后,本文基于博士研究期间的个人经历与主观感受,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社会学者的自觉与社会学想象力等方面展开了反思与讨论,以期推动后续研究的更好开展。总而言之,生活质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健康发展程度的重要价值尺度。在经济新常态和改革步入深水区时,本文的研究或许能为不断改善提高少数民族生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沙吾列·依玛哈孜[10](2016)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我国的支援边疆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制定的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全盘谋划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主要内容。它对于推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的治国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民族政策。因此,研究支援边疆政策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为角度,在边疆治理理论框架下,理清中国共产党的支援边疆政策模式,以及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区情出发,科学把握党在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具体政策和实践,全面总结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取得的成就及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环境、历史积淀、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化心理、公共安全、周边安全等层面认识和理解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动规律,为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支援政策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主要从建国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入手,分析支援边疆政策依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理清中国共产党支援工作及支援边疆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力图揭示并较系统地概括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论;综述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成效、成功的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这伟大创举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中做出的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贡献。同时,总结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和援助政策依据。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目标(分类目标)。分析概括了实现支持与援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标的实施工具,即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直接支援和间接支援所包含的不同政策措施。同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与援助政策的根基进行认真剖析,以实事来进一步阐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边疆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较充分论证制定政策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贫困因素、边境因素之现实依据。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主要梳理和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关节点或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政策措施。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本章主要依托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文件,并以此为支撑,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支援边疆政策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即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政策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特殊帮扶政策,初步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条件,赢得了民心,疏通了民族关系,建立了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针对边疆地区落后状况,采取经济财政等方面特别照顾和倾斜政策,加强支持和援助力度,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区的差距,继续加大中央支持和援助及对口支援相结合的政策,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本章主要结合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大量实际数据来阐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边疆支援政策的实效性由于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发展基础的薄弱性、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等而受到的影响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第六章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持与援助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和援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即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科学性;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在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上。支持和援助边疆地区正是提升边疆各族人民幸福指数、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和繁荣提出的重大措施之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要逐步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等种种制约因素,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总之,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梳理和数据分析,积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依托政策、文件,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采取的支持与援助政策,并更加细化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时间段划分和政策内容,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连续的支援边疆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并阐明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见解及意见。
二、加快综合治理开发步伐 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快综合治理开发步伐 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甘南州车巴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相关概念解析与界定 |
1.4.1 村庄 |
1.4.2 乡村 |
1.4.3 聚落 |
1.4.4 村落 |
1.4.5 共同体 |
1.4.6 村落共同体 |
1.4.7 研究概念界定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5.1 国内相关研究 |
1.5.2 国外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村落共同体解读 |
2.1 村落共同体构成要素 |
2.1.1 关系网络 |
2.1.2 人居环境 |
2.1.3 联系活动 |
2.1.4 共享空间 |
2.1.5 有序组织 |
2.1.6 共同认知 |
2.2 村落共同体构建体系 |
2.2.1 价值体系 |
2.2.2 空间体系 |
2.2.3 治理体系 |
3.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基础分析 |
3.1 自然生态环境 |
3.1.1 气候条件 |
3.1.2 地形地貌 |
3.1.3 自然资源 |
3.2 生产生活 |
3.2.1 生产方式 |
3.2.2 生活习俗 |
3.2.3 文化信仰 |
3.3 空间格局 |
3.3.1 聚落内部空间格局 |
3.3.2 聚落外部空间格局 |
3.3.3 车巴沟流域三生空间格局 |
3.3.4 车巴沟流域土地综合利用测度分析 |
小结 |
4.车巴沟村落共同体的建构 |
4.1 生态环境 |
4.1.1 自然生态 |
4.1.2 人文生态 |
4.2 村落保护与发展 |
4.2.1 城镇化发展的多重(负面)影响 |
4.2.2 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失调 |
4.3 传统与现代的错位融合 |
4.3.1 多元文化观念交织 |
4.3.2 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化 |
4.4 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模式 |
4.5 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构建模式能发挥的核心作用 |
4.5.1 差序格局下强化车巴沟村落共同体意识 |
4.5.2 市场化冲击下维系车巴沟村落共同体 |
4.5.3 互惠原则下重构车巴沟村落共同体关系 |
小结 |
5.车巴沟村落共同体的振兴策略 |
5.1 发展共同体融合产业 |
5.1.1 村落共同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2 促进村落共同体三产融合发展 |
5.2 培育共同体乡土人才 |
5.3 激活共同体独特文化 |
5.3.1 物质文化 |
5.3.2 非物质文化 |
5.4 优化共同体生态空间 |
5.5 构建共同体治理格局 |
5.5.1 加强村落基础问题的解决 |
5.5.2 加强德治文化体系 |
5.5.3 加强法治体系 |
5.5.4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体治理体系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2004-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基本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城镇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城乡一体化 |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 |
四、新型城镇化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人口迁移论 |
二、非均衡发展理论 |
三、社会公平理论 |
第二章 青海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与条件 |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 |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
二、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 |
三、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基本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自然交通概况 |
二、青海省农牧区人口概况 |
三、青海省农牧区经济概况 |
第三节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环境条件 |
一、城市发展规划政策 |
二、生态资源环境 |
三、经济产业发展环境 |
四、社会人文环境 |
第三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概况 |
一、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一、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二、农牧区人口市民化现状 |
三、农牧区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现状 |
四、农牧区城镇基本设施发展现状 |
五、农牧区生态与民族文化发展 |
第四章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低 |
二、城镇布局规划不合理 |
三、城镇人口吸引力有限 |
四、城乡公共服务落后 |
五、农牧民的适应性问题 |
第二节 青海省农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自然环境的制约 |
二、交通的制约 |
三、人口的制约 |
四、经济产业的制约 |
第五章 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推进农牧区转移人口市民化 |
一、提高农牧区城镇人口聚集度 |
二、实行有效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推进农牧区产业与城镇化发展 |
一、推动海西加快转型发展 |
二、推动柴达木重点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 |
三、连接周边城市群 |
第三节 推进农牧区生态与城镇化发展 |
一、生态保护 |
二、生态移民 |
第四节 推进农牧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
一、强化社区建设 |
二、发展多样化教育 |
三、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四、完善小城镇功能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1957年 |
1958年 |
1959年 |
1960年 |
1961年 |
1962年 |
1963年 |
1964年 |
1965年 |
1966年 |
1967年 |
1968年 |
1969年 |
1970年 |
1971年 |
1972年 |
1973年 |
1974年 |
1975年 |
1976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79年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1983年 |
1984年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1994年 |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6)乡村振兴的立法问题研究 ——以巴彦淖尔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国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基本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难点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二) 本文的难点 |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
一、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含义 |
(一) 产业兴旺旨在繁荣农村经济 |
(二) 生态宜居旨在协调经济生态关系 |
(三)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 |
(四) 治理有效旨在提升战略实施效果 |
(五) 生活富裕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目标 |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标 |
四、部分省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有政策概述 |
五、民国时期乡村治理变革的历史经验及法律启示 |
(一) 民国时期主要乡村治理变革运动概述及其历史经验 |
(二) 民国时期乡村治理变革的法律启示 |
六、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探索及其历史经验 |
(一) 改革开放后的乡村治理探索 |
(二)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运动的法律启示 |
七、国外乡村振兴运动的经验及法律启示 |
(一) 美、法和印度等国的兴农经验及法律启示 |
(二) 日本韩国的兴农经验及法律启示 |
(三) 荷兰城乡规划的经验及法律启示 |
第二部分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与成因探析 |
一、巴彦淖尔市概况 |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取之措施概述 |
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之实施效果评估 |
四、问卷调研情况概述 |
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问题探析 |
(一) 乡村劳动力流失严重,“三大部队”成主力 |
(二)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
(三) 农村产业弱小,集体经济亟需壮大 |
(四)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
(五) 乡村振兴中的资金管理问题严重 |
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成因探析 |
(一) 缺乏法律的强制力保障,现有兴农政策的执行力度不足 |
(二) 城镇化进程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失 |
(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制度不完善 |
(四) 农业产业结构老化,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削弱 |
(五) 农村基层组织涣散亟需改革 |
(六) 涉农财政支持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三部分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工作,建立乡村振兴法律保障体系 |
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立法的必要性分析 |
(一)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义 |
(二)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为新时代一系列改革举措寻找合法性依据的需要 |
(三)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保障与巩固政策施行的需要 |
(四)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平衡各方利益关切的需要 |
(五)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增强广大农民群体生活幸福感与自豪感的需要 |
(六) 推进乡村振兴相关立法是在当前制度框架下进行合理制度创制与完善的需要 |
二、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
(一) 理论基础 |
(二) 政策支持 |
(三) 现实基础 |
三、《乡村振兴法》及乡村振兴法治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一) 民主科学与依法原则 |
(二) 农业与农村优先发展原则 |
(三) 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 |
(四) 城乡融合发展原则 |
(五) 绿色发展原则 |
四、《乡村振兴法》及乡村振兴法治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
五、构建乡村振兴法律体系的主要切入点 |
(一) 高度重视产业发展 |
(二) 大力建设农业产业平台 |
(三) 着力协调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四) 精心培育农业品牌 |
(五) 强化农业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
(六) 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队伍建设 |
(七) 加大对农民及农村工作干部的教育力度 |
六、《乡村振兴法》的立法定位及基本框架 |
(一) 我国《乡村振兴法》的立法定位 |
(二) 《乡村振兴法》的基本内容及框架设想 |
七、着力加大相关配套法律的制定及修改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内蒙古农村牧区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一)实地调查法 |
(二)文献资料分析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研究视角上 |
(二)研究方法上 |
(三)研究内容上 |
第一章 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 |
一、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的无产阶级解放思想 |
(二)毛泽东的土地革命思想 |
(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思想 |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 |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特点 |
三、精准扶贫的内涵 |
(一)学术界对于精准扶贫内涵的理解 |
(二)本文对于精准扶贫内涵的理解 |
四、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
(一)精准扶贫是改变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要 |
(三)精准扶贫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 |
(四)精准扶贫是构筑稳固边疆的需要 |
五、精准扶贫的原则 |
(一)问题导向原则 |
(二)公平透明原则 |
(三)效率原则 |
(四)效益原则 |
第二章 内蒙古精准扶贫现状与问题 |
一、内蒙古精准扶贫的发展现状 |
(一)精准扶贫投入 |
(二)精准扶贫措施 |
(三)精准扶贫工作的阶段成效 |
二、内蒙古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
(一)扶贫对象识别不够精准 |
(二)扶贫方式简单粗放 |
(三)扶贫内生激励作用不明显 |
(四)扶贫政策缺乏长效机制 |
(五)精准扶贫量化考核标准不完善 |
第三章 内蒙古精准扶贫推进路径 |
一、开展产业扶贫 |
二、拓宽就业扶贫 |
三、强化教育扶贫 |
四、普惠金融扶贫 |
五、医疗保障扶贫 |
第四章 内蒙古精准扶贫政策支持 |
一、提高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 |
二、实现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
三、建立动态的精准扶贫量化考核标准 |
四、提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水平 |
五、加强反贫困长效机制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农村公共服务 |
2.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 |
2.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理论 |
2.2.4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
3.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 |
3.1.1 和平解放初期 |
3.1.2 人民公社时期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前 |
3.1.4 农村税费改革至今 |
3.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主体 |
3.2.1 中央政府 |
3.2.2 西藏地方政府 |
3.2.3 内地援藏省份政府 |
3.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础特征分析 |
3.3.1 社会特征 |
3.3.2 文化特征 |
3.3.3 经济特征 |
3.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供求特征分析 |
3.4.1 需求特征 |
3.4.2 供给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分析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评价 |
4.1.4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熵权法的模型对比检验分析 |
4.1.5 评价结果分析 |
4.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户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
4.2.2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力量薄弱 |
4.2.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不明 |
4.2.4 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有待加强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户需求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5.1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
5.2.3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偏好度与满意度联合分析 |
5.3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1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3.2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
5.3.3 Logistic回归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政府供给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6.1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宏观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 |
6.2.4 宏观配置效率的横向分析 |
6.3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指标体系构建 |
6.3.2 Tobit模型构建 |
6.3.3 Tobit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 |
7.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 |
7.1.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内在需求 |
7.1.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外在条件 |
7.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理论基础 |
7.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 |
7.2.1 多渠道提高农户收入 |
7.2.2 建立农户需求表达机制 |
7.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宏观提升路径 |
7.3.1 促进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
7.3.2 加强政府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建设 |
7.3.3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责任分配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国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1 美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2 德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3 印度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 国内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1 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2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3 国内外经验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启示 |
8.3.1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化管理 |
8.3.2 合理划分农村公共服务的事权 |
8.3.3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
8.3.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结构 |
8.4 本章小结 |
9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保障措施 |
9.1 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 |
9.1.1 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
9.1.2 着力提升农户参与能力 |
9.2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 |
9.2.1 完善中央对西藏自治区的转移支付制度 |
9.2.2 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绩效预算 |
9.3 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 |
9.3.1 边境地区按带状分布 |
9.3.2 腹心地区向行政中心集中 |
9.3.3 因地制宜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
9.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
9.5 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9.5.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9.5.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9.5.3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投资法制化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心口上的朱砂痣:研究缘起 |
二、记忆里的哈萨克:研究对象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一章 研究基础: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社会变迁理论回顾 |
一、社会进化理论流派 |
二、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变迁研究回顾 |
一、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基本趋势 |
二、我国社会变迁研究的侧视图 |
第三节 哈萨克族研究文献回顾 |
一、哈萨克族社会经济变迁发展研究 |
二、哈萨克族居民生活保障发展研究 |
三、哈萨克族文化生活习俗变迁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视角:生活质量研究视角 |
第一节 耙梳:生活质量研究发展脉络 |
一、客观生活质量研究先导阶段 |
二、主观生活质量指标异军突起 |
三、主观和客观指标相结合阶段 |
第二节 回眸: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历程 |
一、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学术探索时期 |
二、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政策导向时期 |
三、对我国生活质量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借鉴:生活质量典型指标评析 |
一、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
二、中国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
三、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质量指标 |
四、农村生活供给与需求系统 |
五、启示与借鉴 |
第三章 研究设计: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方法 |
第一节 指标构建的理念、思路与方法 |
一、指标构建理念 |
二、指标构建思路 |
三、指标构建方法 |
四、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标 |
第二节 数据获取方法 |
一、客观数据的获取 |
二、主观满意度调查 |
第四章 作为人活着:生存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生存指标的选取 |
一、公共安全指标的选取 |
二、社会保障指标的选取 |
三、健康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社会安全状况变迁 |
一、社会治安状况变迁 |
二、交通安全状况变迁 |
三、社会稳定状况变迁 |
第三节 社会保障状况变迁 |
一、社会保障的平稳发展期 |
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时期 |
第四节 健康状况变迁 |
一、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期 |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明白地活着:智识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智识指标的选取 |
一、教育资源指标的选取 |
二、教育成果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教育状况变迁与发展水平 |
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变革和奠基期 |
二、重要的政策制定和快速发展期 |
三、新世纪的全面发展期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体面地活着:尊严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尊严指标的选取 |
一、生态环境指标的选取 |
二、生活环境指标的选取 |
三、社会公正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生态环境状况变迁 |
一、游牧与农业经济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期 |
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破坏期 |
三、意识觉醒后的环境保护期 |
第三节 生活环境状况变迁 |
一、居住环境的变迁 |
二、出行环境的变迁 |
三、通讯情况的变迁 |
第四节 社会公正状况变迁 |
一、以性别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二、以地域差异为主的社会不公正期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富足地活着:发展指标及其变迁 |
第一节 发展指标的选取与测量 |
一、物质福利指标的选取 |
二、闲暇生活指标的选取 |
三、精神生活指标的选取 |
第二节 物质生活状况变迁 |
一、20世纪80、90年代的物质生活变化 |
二、21世纪以来的物质生活变迁 |
第三节 闲暇生活状况变迁 |
一、闲暇生活环境与社会条件的变迁 |
二、闲暇娱乐方式的传承与变革 |
三、闲暇娱乐生活的城乡分异 |
第四节 精神生活状况变迁 |
一、哈萨克族居民的宗教生活状况变迁 |
二、跨民族交往状态的变迁 |
三、国家归属感的建立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新疆哈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对比 |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的测算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第二节 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四类指数变化及对比 |
一、生存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二、智识/教育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三、尊严指数变化及与全疆对比状况 |
四、发展指数变化及其全疆对比状况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结论 |
二、新疆哈萨克族生活质量提升的设想 |
三、我国少数民族生活质量研究的展望 |
第二节 讨论与不足 |
一、生活质量研究指标体系构建的多重矛盾 |
二、国内生活质量深入研究的方向 |
三、社会学想象力与学者的自觉 |
四、研究不足 |
结语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观生活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框架 |
1.4.2 论文预期创新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其实现和支援政策依据 |
2.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目标体系 |
2.1.1 总体目标 |
2.1.2 具体目标 |
2.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实施工具 |
2.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2.3.2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 |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3.4 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 |
2.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现实依据 |
2.4.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特殊 |
2.4.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复杂 |
2.4.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际背景特殊 |
2.4.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重要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2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3.5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4.1 建国初期形成“特殊帮扶措施”为重点的扶持政策(1949-1957) |
4.1.1 我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民族政策根基 |
4.1.2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 |
4.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和发展“照顾与倾斜政策”为重点的帮扶政策(1957——1978) |
4.3 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形成和发展国家帮助为主对口支援为辅的“互援互助”支援政策 (1978-2000) |
4.3.1 财政支援政策 |
4.3.2 对口支援政策 |
4.3.3 扶贫开发政策 |
4.3.4 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 |
4.3.5 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
4.4 二十一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为重点的支援政策 (2000年至今) |
4.4.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4.4.2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
4.4.3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 |
4.4.4 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政策 |
4.4.5 牧区建设扶持政策 |
4.4.6 扶贫开发推进政策 |
4.4.7 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1 财政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2 智力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3 项目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1.4 产业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
5.2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5.2.1 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及其原因 |
5.2.2 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及其原因 |
5.2.3 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及其原因 |
5.2.4 支援政策的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 |
5.2.5 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
第六章 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
6.1 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 |
6.2 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 |
6.3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
6.4 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 |
6.5 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 |
6.6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加快综合治理开发步伐 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乡村振兴背景下村落共同体构建研究 ——以甘南州车巴沟为例[D]. 汤明望.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青海省农牧区新型城镇化研究[D]. 李莉.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4]拉萨市农村社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调研[J]. 王春焕,郑丽梅,边巴拉姆. 华西边疆评论, 2019(00)
- [5]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6]乡村振兴的立法问题研究 ——以巴彦淖尔市为例[D]. 吴晓东. 云南大学, 2019(03)
- [7]内蒙古农村牧区精准扶贫的路径与对策研究[D]. 张瑞航.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9(01)
- [8]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D]. 任跃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生活质量研究视角下:新疆哈萨克族社会生活变迁实证研究[D]. 叶萍. 武汉大学, 2017(07)
- [1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D]. 沙吾列·依玛哈孜. 吉林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