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论文文献综述)
徐希平,彭超[1](2012)在《郭沫若古代文学研究之得失——以论李杜宗教观念为例(提要)》文中提出2012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头,为中国现代文豪郭沫若诞生120周年,也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同时也是伟大诗仙李白逝世1250周年,三位与巴蜀文化有密切关系的伟人又是如此巧合,真是值得好好纪念一番。作为文化名人,郭沫若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涉猎十分广泛的领域,其中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的成绩同样不菲,影响不容忽视,郭沫若古代文学研究论著主要有《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前者主要是对清代大诗人袁枚随园诗话的札记,共77条,先曾发表于20世纪
宋世瑞[2](2018)在《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笔记小说为古代说部之一种,具有子学的根本属性,它以载记、论议、考证、叙事为基本言说方式,以笔记为表现形式,具有“裨治体、助名教、广见闻、资考证、垂典制、供谈笑、益神智”的价值功能,并呈现出多种美学风格。目前学界或称其为“笔记”“小说笔记”“说部笔记”,或称其为“子部小说”“国学小说”,名虽异而实多同,要皆为一家之言、《汉志》以来史志中之谓也。笔记小说之著录兼该子、史两部,然以子部为权重、史部为支流,史部支流实亦子学之一种云。以时下之观念,大而言之,“笔记小说”与其说是一种文类,不如说它是一个分散的集合体,其内部体裁众多;小而言之,笔记小说为小说叙事之一体,是“小说四体”(章回体、话本体、传奇体、笔记体)之一。本文拟研究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余年间的笔记小说(部分论述延伸至嘉庆年间),在搜集、整理近五百种笔记小说作品的基础上,探讨了笔记小说的时代变迁、内部类别、作品体派、小说思想等多个问题,划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的“正名”问题。在文献综述与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回溯、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民国、清代“笔记小说”的用语习惯,主张在清代小说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笔记小说”概念,考察笔记小说在清代初中期的变迁,从而进行类别、文体、思想等方面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创作的变迁研究,以康熙四十年与乾隆三十年为时间节点,分为三个时段,根据时代背景对每个时段笔记小说的内部诸类别之变迁进行描述,并总结其成就,概括每一时段的特点。第三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类别的研究,本章把笔记小说分为野史笔记、杂家笔记、地理杂记、稗官故事等四个类别,首先针对每一个类别进行学理探讨,其次是对此类别在本期的创获及其特征进行评述,并总结其特点。第四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体派的研究,也是文体学理论在笔记小说领域的一次运用。本章对该时期凸显出来的四个体派即“渔洋说部体”“板桥体”“说粤体”“聊斋体”进行研究,分析其文体渊源,描述其形成的过程,并指出各自的特征。第五部分是关于笔记小说批评研究。清代前中期的笔记小说批评资源,主要集中于书目、序跋、评点三个方面。书目研究主要对笔记小说在清代诸类属的出入情况进行考察,序跋研究是清人对笔记小说的类别、性质、功能、审美等问题的探讨,评点则是对八种笔记小说的评点话语进行探讨。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章节内容的总结,针对“笔记小说”的理解分歧,提出乾隆以后特别是晚清民国时段的笔记小说研究,应当建立起以《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
黄侯兴[3](1987)在《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文中研究指明郭沫若于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撰写的《读随园诗话札记》,是我们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文艺思想值得重视的一部理论著作。这是郭沫若读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诗话的笔记,共七十七条, "条自为篇,各赋一目"。它不是一部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但如
张昊苏[4](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著”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伍杰[5](2009)在《新中国书评六十年》文中研究指明十月,在寰球瞩目之中,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的六十华诞。回望六十年,我国的图书评论事业,作为"整个国家的文化出版科学事业体系的一部分",作为"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队伍,有阵地,政策性很强,意识形态很浓,可以为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重要工作",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直至改革开放大业,特别是全行业的体制改革创新休戚与共,始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始终前进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本刊特约撰稿人伍杰同志,作为共和国图书出版、图书评论战线的"老兵",作为中国书评史、书评理论、书评学领域的权威研究专家,以丰富厚重的史料,细腻客观的笔触,再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和国图书评论事业所走过的道路,读后令人慨叹。吾辈当以此共勉,奋然前行!谨以此文,向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致以最深切的祝福!
黄侯兴[6](1987)在《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郭沫若于一九六一年十二月撰写的《读随园诗话札记》,是我们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文艺思想值得重视的一部理论著作。这是郭沫若读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诗话的笔记,共七十七条, "条自为篇,各赋一目"。它不是一部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但如
李良[7](2011)在《论诗绝句研究》文中认为论诗绝句作为中国传统诗学理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理论价值远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发掘。长期来对论诗绝句研究者虽则不乏,然而多为单篇短制之论文,鲜有系统完整研究之作,本文用意所在,即冀能补此一空缺。本文绪论部分,对论诗绝句各时期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藉由文献的综述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以及目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论文第一章就论诗诗发展概况,论诗绝句的分类,论诗绝句的理论特征,以诗话为例对论诗绝句与中国其他传统文论在内容上的相通性逐一作了论述。第二章就论诗诗在唐代前的发展作了介绍,《诗经》中的有关论诗诗句,是论诗诗发展的源头,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评之风及赠答之风对论诗诗的发展都起了推动作用。论文其余各章概述唐、宋、金、元、明、清及近代各时期论诗绝句发展的大致状况,并择取各代论诗绝句重要之诗家——如杜甫、戴复古、元好问、兰茂、谢启昆等人——为代表,简述其论诗绝句所体现出来的诗论主张。论文结语部分则就论诗绝句常见的几个诗学观点及其内容指涉略作归纳。就论诗绝句作系统完整的研究,阐明其中所蕴含的诗学理论,显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我们对古代诗家及其诗作的了解,将这些诗学理论和同一时代表现在诗话等其他诗学作品中的诗学主张相互发微印证,可以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其时的诗学观,从而对该时代的文学思潮得到更为完整透彻的把握。
马玉臣[8](2006)在《郭沫若的王安石研究及其特色》文中认为
岳永[9](2014)在《清代笔记观初探》文中指出笔记源远流长,从先秦萌芽产生到清代波澜壮阔,其一直处于既稳定又变化的状态。稳定指其“执笔记录”的著述方式几千年一成不变,变化指作为一种文体其自身在演进的过程中和其它文体的交互影响,以及受时代发展、学术变迁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内容上的不断变化。清代是中国传统学术的大总结时期,笔记观在这一时期也走向繁荣和成熟。清代笔记观的呈现方式多样,除了作品、目录著述、丛书选本和序跋外,围绕笔记所展开的一系列“有意味的”行为方式也能体现清人对笔记的认知。这些静态的呈现方式和动态的行为方式综合起来共同形成了清人的笔记观。清人通过考辨源流发现,笔记“执笔记录”的著书方式源于史官的记问传统,内容庞杂之特色源于子部“杂说”之风格,汉儒考证之学不仅丰富了笔记的内容也为笔记提供了严谨的学术精神的引导,怪诞诙谐的“小说”则开拓了笔记的表现范围。笔记大体分为考古、记事、稗官三类,这种分类法对今天笔记的分类研究有深远影响。清人认为,笔记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其它文体交互影响,形成了“兼备众体”的体性特征;是最具文人性的一种文体,在创作过程中自觉追求“雅”和“真”;书面传播方式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传播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至于笔记接受,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向度的、多层次的相互联系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从清代目录著录、整理校注、刊刻出版、书籍禁毁等举措中,均能窥得清代笔记接受的具体情形以及对笔记创作所产生的指导意义。清人关于笔记渊源流变、内容分类、体制风貌、审美特征、发生创作、功能价值、传播接受等理论问题的认识是丰富而深刻的,但历来研究界对这些问题缺乏通盘的考察,以致不能对清代笔记观形成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系统宏观的研究清代笔记观,必将对当前笔记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黄硕[10](2017)在《乾嘉诗坛点将录校证》文中研究说明《乾嘉诗坛点将录》是乾嘉诗坛的一部奇书,其以《水浒传》为蓝本,评论两朝诗人,“或揄扬才能,或借喻性情,或由技艺切其人,或因姓氏联其次”(蓝居中语),表乾嘉148位重要诗人诗风、事迹而出之。这148诗人穷通有别,既多怀才不遇之寒俊,亦多扬挹风雅之达官;就诗风而论,有尚质实之翁方纲,尊性灵之袁枚,倡格调之沈德潜;亦有以幽涩胜之钱载,以险怪胜之黎简,以俊逸胜之黄景仁,可谓遍布各路。且关于该书作者虽有争议,然舒位、陈文述之为主创则几无争议。两人以乾嘉诗人论乾嘉诗人,自较后世论者更得其实。故我们可以将此《录》视为一部独特的乾嘉诗史。然而自此《录》成书以来,就我寡闻所及,除清末叶德辉对其作了全面增订并刊行之外,只有今人周文静的硕士论文对其作了专门而初步的研究。这固然是由于其所谓“游戏之笔”惹人轻忽,而又加以其赞语的引而不发、费人索解,148人生平出处、风格利弊的牵涉广泛,合两面来看,研究此《录》似乎为“劳而无功”之举。然如上文所言,自今观之,此《录》比拟工肖,评点冷隽入里,选录人物又较全面,称得上“天才之作”。故本论文即拾人之遗,对之进行全面整理。务求阐明此《录》之用意,汇聚相关材料,以他说与此《录》作者之说对比印证,发其微,辨其误,证其是,纠其偏,以丰富提升其诗史价值。本论文主要分两部分:一、前言部分。此部分主要着力于以下数点:(1)在既然成果之上,深入考证此书作者,尤其是陈文述的参与情况。(2)在既有结论上,进一步推考成书时间。(3)对所见版本逐一简论,推考其时间先后及此《录》流传始末。(4)归纳此《录》主要特色与宗旨并论证之。二、校证部分。此部分主要着力于:(1)广罗版本及有关可资订正材料,全面校订其原文内容,求得一准确可用之本。(2)据有关碑传文献,重撰148人小传,使读者能知其人生平梗概。(3)笺疏赞语,尽力注明其古典、本事,抉出作者用意。(4)蒐辑有关各个诗人之评论材料,与此《录》之论对比参观。(5)尽力求得此《录》点某人为某将之理由,版本点将有差异处,则论析其优劣得失。一般以后案形式出之。
二、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笔记小说”之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存在 |
(一)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 |
(二)目前笔记小说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概念辨析 |
(一)“笔记小说”概念缘起 |
(二)晚清民国之笔记小说研究 |
(三)晚清民国学人关于“笔记小说”概念的分歧 |
附:民国之“笔记”概念 |
三、本文“笔记小说”之概念及适用范围 |
(一)清代“小说”的多重意义 |
(二)清代“说部笔记”“小说笔记”与今日之“笔记小说” |
(三)“笔记小说”在清代的适用范围 |
(四)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结构 |
第一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与变迁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分期 |
第二节 顺治元年——康熙四十年:晚明小说的延续与新朝气象的展露 |
第三节 康熙四十一年——乾隆三十年:杂家笔记的崛起与稗官故事的消歇 |
第四节 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六十年:野史笔记之外的诸体并兴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类别与著述特征 |
第一节 野史笔记类 |
一、野史与小说:叙事与“传闻异辞” |
二、野史笔记与“杂史小说” |
三、前四朝野史笔记类之著述特征 |
四、小结 |
第二节 杂家笔记类 |
一、杂家笔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杂家笔记类之著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三节 地理杂记类 |
一、地理杂记与笔记小说 |
二、前四朝地理杂记类之著述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稗官故事类 |
一、笔记小说与“子部小说” |
二、前四朝稗官故事类小说之著述特征 |
三、小结 |
结语 笔记小说诸类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
第三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体派之形成与特征 |
第一节 “渔洋说部体” |
一、“渔洋说部”的命名 |
二、“渔洋说部”概念下之作品 |
三、“渔洋说部”的特征 |
四、“渔洋说部体”影响下诸作品 |
五、小结 |
第二节 “板桥体” |
一、“板桥体”之源头 |
二、“板桥体”之形成 |
三、“板桥体”之基本特征 |
四、小结 |
第三节 “说粤体” |
一、“说粤体”在康乾时期的存在情况 |
二、清代康乾年间“说粤体”的基本特征 |
三、小结 |
第四节 “聊斋体” |
一、《聊斋志异》与其他文体的渊源 |
二、《聊斋志异》之文本构成 |
三、“聊斋体”的形成及乾隆年间之体派呈现 |
四、小结 |
结语 |
第四章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批评之形式与内涵 |
第一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书目 |
一、前四朝书目概观 |
二、笔记小说在本期书目之多样化著录及出现的问题 |
三、本期书目中的笔记小说批评状况 |
四、小结 |
第二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序跋 |
一、关于笔记小说的写作姿态、类别划分与功能指向 |
二、关于笔记小说的批评:性质探讨与审美倾向 |
三、小结 |
第三节 清代前四朝笔记小说之评点 |
一、《玉光剑气集》 |
二、《匡林》《谔崖脞说》《亚谷丛书》《稗贩》 |
三、《楚庭稗珠录》 |
四、《聊斋志异》《续板桥杂记》 |
小结 |
总结 |
顺康雍乾笔记小说叙录 |
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作品表征图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4)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5)新中国书评六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论诗绝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对象 |
二、论诗诗及论诗绝句释名 |
三、论诗绝句研究文献综述: |
四、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所据的资料与框架构思 |
四、本文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所据的资料与框架构思 |
注释 |
第一章 论诗绝句概说 |
第一节 中国古代论诗诗发展概说——兼述论诗绝句之分期 |
第二节 论诗绝句分类 |
第三节 论诗绝句与中国其他传统文论在内容上的相通性——以诗话为例 |
第四节 论诗绝句的特征 |
注释 |
第二章 唐前论诗诗研究——兼论论诗诗之源起 |
第一节 论诗诗的渊源:《诗经》及楚辞中的论诗诗句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诗诗发展 |
注释 |
第三章 唐五代:论诗绝句肇始期 |
第一节 唐五代论诗绝句述要 |
第二节 杜甫:论诗绝句的开创者 |
注释 |
第四章 宋代:论诗绝句发展期 |
第一节 宋代论诗绝句述要 |
第二节 戴复古论诗绝句研究 |
注释 |
第五章 金、元:论诗绝句转折深化期 |
第一节 金、元论诗绝句述要 |
第二节 元好问:论诗绝句史上的承前启后者 |
注释 |
第六章 明代:论诗绝句衰落期 |
第一节 明代论诗绝句述要 |
第二节 兰茂论诗绝句研究 |
注释 |
第七章 清代:论诗绝句集大成期 |
第一节 清代论诗绝句述要 |
第二节 谢启昆论诗绝句研究 |
注释 |
结语:论诗绝句几个常见之观点及内容指涉 |
注释 |
附录一:论诗绝句标题中带"论诗"字样分类表 |
附录二:论诗诗研究资料汇编 |
附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郭沫若的王安石研究及其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 《王安石》 |
(一) 郭沫若对王安石学术的评价 |
(二) 郭沫若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
二 《王安石的〈明妃曲〉》 |
三 《评王安石》 |
四 郭沫若对王安石研究的特色 |
第一、 把握宏观问题的特色。 |
第二、学以致用的现实主义史学思想特色。 |
(9)清代笔记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对象之界定 |
二 研究综述和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研究框架和内容 |
第一章 清代笔记观之呈现方式 |
第一节 清代笔记观呈现方式概述 |
一、笔记文本 |
二、笔记序跋凡例 |
三、目录著述 |
四、丛书选本 |
第二节 清代笔记序跋概述 |
一、清以前的笔记序跋 |
二、清前期的笔记序跋 |
三、清中期的笔记序跋 |
四、清后期的笔记序跋 |
第二章 “笔记”之渊源与分类 |
第一节 “笔记”之渊源观 |
一、“笔记”源于史观 |
二、“笔记”源于子观 |
三、汉儒考证之学出现在笔记之内的认识 |
第二节 “笔记”之分类 |
一、“笔记”与“说部”关系说 |
二、考古类 |
三、记事类 |
四、稗官类 |
第三章 “笔记”之兼备众体 |
第一节 “笔记”与诗话关系论 |
一、笔记为诗话之支别说 |
二、笔记中“体兼诗话”和诗话中“体兼说部”说 |
三、笔记诗话化与诗话笔记化 |
四、笔记与诗话结构上的独特性 |
第二节 “笔记”与语录关系论 |
一、形式体制上“类似语录” |
二、内容取材上“类似语录” |
三、“类似语录”成因论 |
第三节 “笔记”与其他文体关系论 |
一、“皆类题跋”说 |
二、“类似日记”说 |
三、“颇类小品”说 |
四、“笔记”与其他文体关系论 |
第四章 “笔记”之创作与特性 |
第一节 “笔记”之创作观 |
一、“消遣岁月”的缘起说 |
二、从“闻”到“笔”的过程论和“述而不作”的创作观 |
三、“初非著述”“初无成书之义例”和“无次第”“无卷帙”的特征论 |
四、“增阅历”“启愚蒙”“驱睡魔”“悟妙境”的功能论 |
第二节 “笔记”之特性论 |
一、雅:笔记之文人性 |
二、真:笔记之实录精神 |
第五章 “笔记”之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笔记”之传播观 |
一、传播主体认识论 |
二、手抄、刻印、辑录、刊物登载:传播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
三、模仿、引用:阅读期待的再激发 |
第二节 “笔记”之接受观 |
一、目录著述:著录中的接受观 |
二、整理刊刻:接受方式 |
三、禁毁:清人另类接受观 |
附录:清人笔记序跋总目汇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乾嘉诗坛点将录校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乾嘉诗坛点将录》的特色与缺陷 |
四 《乾嘉诗坛点将录》作者考 |
五 成书时间考及作者补考 |
六 版本概述及流传过程推考 |
校证凡例 |
《乾嘉诗坛点将录》序 |
乾嘉诗坛点将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叶德辉《重刊诗坛点将录序》 |
附录二 叶德辉《重刻足本诗坛点将录叙》 |
附录三 蓝居中《乾嘉诗坛点将录钞讫记后》 |
附录四 题词 |
附录五 金丝玉壶斋主人题记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四、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郭沫若古代文学研究之得失——以论李杜宗教观念为例(提要)[A]. 徐希平,彭超.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 2012
- [2]清代顺康雍乾四朝笔记小说研究[D]. 宋世瑞.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3]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J]. 黄侯兴. 郭沫若研究, 1987(00)
- [4]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5]新中国书评六十年[J]. 伍杰. 中国图书评论, 2009(10)
- [6]略谈《读随园诗话札记》[A]. 黄侯兴. 郭沫若研究第三辑, 1987
- [7]论诗绝句研究[D]. 李良. 复旦大学, 2011(12)
- [8]郭沫若的王安石研究及其特色[J]. 马玉臣. 史学月刊, 2006(12)
- [9]清代笔记观初探[D]. 岳永.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乾嘉诗坛点将录校证[D]. 黄硕. 上海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