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墨铸铁金相样品的制备(论文文献综述)
任嘉[1](2019)在《球墨铸铁轧辊激光熔覆表面修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光熔覆技术是以高能激光束为能量输入在需要强化修复的金属表面生成满足预期需求涂层的表面改性技术,该技术中激光束功率、位置和形状等易控制,容易实现选区甚至微区熔覆,且涂层材料选择灵活,在球墨铸铁轧辊修复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球墨铸铁激光熔覆表面修复展开,探索总结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技术存在的阻碍与难点,应用304不锈钢、Ni25镍基合金、F321不锈钢、Stellite6钴基合金作为熔覆涂层材料,进行有效激光熔覆方案的实验研究。研究中通过不同熔覆参数的调整,制备出形成冶金结合的熔覆涂层,借助分析设备,对制备样品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硬度分布等进行研究总结,得出优化的熔覆工艺参数:熔覆粉末预置厚度1mm,功率1100W,扫描速度100 mm/min。表面熔覆材料以镍基合金综合效果最优,硬度过渡平稳,可有效缓解基体热影响区开裂造成的缺陷。此外,鉴于球墨铸铁激光熔覆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获得一个形状可控、结构致密、稳定无裂纹且附着良好的熔覆轨迹,论文以水平集方法、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关系、能量守恒关系为基础,对这一工艺下的外观成型仿真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搭建,并通过更改仿真参数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与实验对比,该模型仿真稳定效果准确,可一定程度上预测和模拟加工过程中熔覆样品表面外观的成型塑造。
郭林秀[2](2020)在《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文中研究表明通过金相试样制备的实验,总结了铁素体型球墨铸铁金相练习样磨制、抛光、腐蚀的操作方法与技巧。球墨铸铁组织中石墨球的存在,使金相制样不同于其他钢铁材料,石墨球易吸收、易脱落、针对球墨铸铁石墨球的特殊性,总结了磨制中砂纸的选择、磨制的力度、磨制的注意事项,抛光的技术,腐蚀的时间、腐蚀注意事项等,为材料专业及金相检验从业人员制备金相试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韩非[3](2020)在《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誉为是新一代的工程结构材料、机械装备轻量化材料及最有望实现“以铁代钢”材料。然而,等温淬火热处理作为制备ADI产品的最有效途径,其初始阶段的奥氏体化过程则成为影响后续等温转变的重要环节,尤其是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后续等温过程中组织的转变反应和ADI的力学性能。但迄今,工艺因素与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及ADI力学性能之间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关于ADI基体中奥铁体组织的内部精细结构的表述尚不明确,这都使得ADI在国内市场上的发展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为此,优化球铁奥氏体化工艺参数,探索工艺因素对ADI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通过研究铸态组织和奥氏体化工艺参数对球铁奥氏体化后高温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规律、深入观察和分析不同等温转变温度下所获得奥铁体组织的微观结构以及探索工艺因素与ADI材质力学性能的相关性,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在球铁的铸态组织中,牛眼铁素体中的碳含量平均值可达0.54%,且相邻两石墨球间铁素体中的碳含量呈“U”型分布。此外,奥氏体化温度(Tγ)是影响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碳含量的显著性因素。在较低的Tγ(880℃)下,基体中珠光体的数量越多,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而在较高的Tγ(920℃和960℃)下,铁素体数量愈高,奥氏体中碳含量愈高。在常规奥氏体化工艺范围内,高温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在0.57%~0.71%范围,推荐的奥氏体化工艺参数为920℃/2.0h。(2)等温淬火温度为280℃、330℃和380℃处理所得ADI的基体组织分别为奥铁体、奥铁体+条状奥氏体、奥铁体+条状奥氏体+块状奥氏体。其中,奥氏体化保温时间(1h~2h)的延长、等温转变温度的升高以及铸态组织中铁素体数量的增多均会使ADI基体中的奥铁体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粗化。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一束束奥铁体组织实则由位向大体平行或位向角约呈20°~25°的高碳奥氏体片和铁素体片交错组成,且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降低,高碳奥氏体薄片和铁素体薄片均有一定程度的细化。(3)在较低温度(280℃,330℃)下等温转变获得ADI的基体中存在有一簇簇由位向大体平行的纳米级高碳奥氏体薄片(厚度约为36~57nm)和纳米级铁素体薄片(厚度约为24~29nm)相互交错组成的极细奥铁体组织(厚度约为1μm),其数量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增多,且在相邻两簇极细奥铁体组织之间夹含有位向角约呈20°~25°)的奥铁体组织。此外,铁素体薄片两侧的奥氏体中碳含量较高;在沿垂直铁素体针生长的方向,奥氏体中碳含量随着离开铁素体/奥氏体晶界距离的增大而逐渐降低;而在块状奥氏体内部,碳含量呈“U”型分布。(4)对铸态组织不同的球铁分别进行920℃/2h+280℃/1.5h处理后,Ms=0.25cm球铁所得ADI的抵抗弹性变形能力最强,其屈服强度Rp0.2可达1268.8MPa,屈强比可达0.96。但综合对比发现,Ms=0.50cm和Ms=0.75cm球铁所得ADI的强韧性较好,Ms=1.00cm和Ms=1.25cm球铁所得ADI的强韧性较差。同时,随着球铁Ms的增大,其等温转变后所得ADI的硬度逐渐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5)随着等温转变温度的升高,ADI的强度和硬度逐渐降低,而其塑韧性不断增强。同时,在奥氏体化温度为920℃时,保温1h 比保温2h获得ADI的拉伸性能好,但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ADI基体硬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铸件壁厚δ为7mm和12mm的球铁经等温淬火处理所得ADI的力学性能较优,δ=17mm的较差。
章璐[4](2014)在《铁素体球墨铸铁断裂机理及疲劳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珠光体含量对铁素体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室温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并对铸态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球墨铸铁及铁素体球墨铸铁进行单向拉伸观察测试,分析珠光体含量及铸造缺陷对球墨铸铁裂纹萌生微观机理的影响。对不同珠光体含量的球墨铸铁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分析珠光体含量对球墨铸铁抗拉强度、0.2%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对铸态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球墨铸铁进行单向拉伸观察测试,研究发现在塑性变形阶段,裂纹主要萌生在石墨球和铁素体基体界面上,主要表现为石墨球与铁素体基体发生剥离形成微孔,这是因为石墨球和铁素体的变形不一致造成的;裂纹也可能萌生在石墨球与珠光体组织界面上,但是这种情况较少,最后石墨球通过微孔结合形成更大的裂纹,导致最终破坏。对于铁素体基球墨铸铁,在塑性变形阶段,裂纹萌生在石墨球和铁素体基体界面上,主要表现为石墨球与铁素体基体发生剥离形成微孔,同时伴随着铁素体基体的塑性变形,而且只有当产生较大的变形时,铁素体基体的塑性变形才变得明显。缺陷会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缺陷附近的石墨球最先与铁素体组织发生剥离形成微孔,因此缺陷只是加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对不同珠光体含量的球墨铸铁进行应力比为0.1的拉拉疲劳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珠光体含量40%、10%、5%的球墨铸铁疲劳极限分别为305.00MPa、276.67MPa和269.00MPa,经Goodman公式换算得到珠光体含量40%、10%、5%球墨铸铁的对称拉压疲劳极限分别为193.78MPa、194.09MPa和191.49MPa。对球墨铸铁疲劳断口进行SEM分析,研究表明河流花样主要源于石墨球,河流花样的方向遇到石墨球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也即球墨铸铁的解理裂纹在扩展过程中遇到石墨球后会发生明显改变,进而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对于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球墨铸铁和铁素体基球墨铸铁,疲劳裂纹主要萌生于试样边缘的缩孔和夹杂缺陷,其疲劳断裂微观机理为微孔聚集断裂,微孔主要为试样边缘的缩孔或者由夹杂物与石墨球、基体界面剥离而形成,因此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球墨铸铁和铁素体基体球墨铸铁的疲劳失效均为韧性断裂。
张新元[5](2019)在《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TiC增强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10%TiC/Co基合金粉末采用光纤激光熔覆于球墨铸铁表面,制备TiC/Co基合金熔覆层,主要研究了激光参数、添加TiC的粒度对熔覆层组织性能及熔覆层中TiC的形貌分布的影响规律,优化工艺参数,并与CO2激光制备的熔覆层进行对比,通过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球墨铸铁表面熔覆TiC/Co基合金熔覆层无气孔、裂纹等缺陷,与球墨铸铁基体呈现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由结合区发达树枝晶、中层等轴枝晶和表层细小等轴枝晶组成,成分由γ-Co、TiC、CoCx、Cr-Fe-Ni和少量的Cr7C3等相组成。(2)熔覆层中的TiC以未完全溶解的颗粒状或溶解后重新析出的枝晶状存在;随着加入TiC粒度的增加,熔覆层组织细化,TiC含量增加,分布更均匀。(3)熔覆层硬度随着与基体距离增加逐渐增大,在表层有明显增加。实验范围内,近表层硬度随着激光功率的降低、扫描速度的增加或TiC粒度的增加而变大,最高硬度为1120.1HV0.2,较基体提升3.7倍。(4)光纤激光器熔覆TiC/Co基合金最优工艺参数:添加80-100μm TiC,激光功率P=1.0kW,扫描速度v=4mm/s,光斑直径D=3mm,搭接率50%。(5)熔覆材料相同时,CO2激光器最佳激光参数(P、v)均高于光纤激光器;相比光纤激光熔覆层组织,CO2激光熔覆层近表层为较发达的柱状枝晶,无等轴晶形成,相组成中存在Cr-Ni-Fe-C相,而未发现CoCx相和Cr-Fe-Ni相,第二相TiC溶解较多,在组织中多呈小颗粒状弥散分布。(6)熔覆材料相同时,相比于光纤激光熔覆,CO2激光熔覆层近表层硬度值增加较明显,最高为1246.6HV0.2,较基体提升了4.2倍,高于光纤激光熔覆层硬度值(1087.4HV0.2)。
高向乾[6](2020)在《铁石墨系金属中形变诱发相变硬化及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以铁石墨系金属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铁石墨系金属中残余奥氏体组织的形变诱发相变行为以及其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首先在不同温度(230℃、300℃、380℃)下对铁石墨系金属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并获得了具有不同奥氏体含量的铁石墨系金属(S-230、S-300、S-380)。选取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约为44%的试样在不同应变速率(0.1mm/min、0.5mm/min、1mm/min、5mm/min、10mm/min)和应变量(10.54%、18.17%、25.96%、40.58%)条件下进行室温压缩变形试验,并对变形后的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研究了铁石墨系金属中高碳过冷奥氏体在室温条件下的应力诱发相变行为。随后,采用销盘式干滑动摩擦试验仪对具有不同残余奥氏体的铁石墨系金属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高碳过冷奥氏体含量及在摩擦磨损试验过程中形变诱发相变硬化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等温淬火后铁石墨系金属基体由针状纳米铁素体(α相)和高碳过冷奥氏体(γ相)组成,并且高碳奥氏体含量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高碳奥氏体以粗大的块状或细小针状形态存在于铁石墨系金属基体中。铁石墨系金属的强度随着残余奥氏体的增多而降低,而塑性随着残余奥氏体的增多而提高。室温压缩试验表明,铁石墨系金属中的残余奥氏体机械稳定性较差,随着应变量的增加,高碳过冷奥氏体形变诱发相变量越大;而过冷奥氏体形变诱发相变量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应变速率的增大使得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降低并进而导致形变诱发相变的减小。摩擦磨损磨损试验表明,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行为以及抗磨损性能与基体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密切相关。铁石墨系金属中的石墨会在摩擦磨损过程中被拖拽至磨损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这导致了铁石墨系金属较低的摩擦系数。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系数随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增多而降低。摩擦磨损试验表明,高硬度的铁石墨系金属具有更优异的耐磨损性能。此外,铁石墨系金属中的高碳残余奥氏体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诱发相变并在摩擦表面形成厚度约100-200微米的硬化层。相同磨损条件下,含有较多高碳奥氏体的铁石墨系金属表现出较大的硬化层的厚度,这种硬化层的形成有利于磨损率的降低。磨损试样表面形貌表明铁石墨系金属磨损初期以微观切削磨损和犁沟磨损为主,长时间磨损后以微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
何敬茹[7](2018)在《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对其硬度、冲击韧性及耐磨性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奥氏体在一定应力作用下转变为马氏体,使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硬度及耐磨性提高;另一方面,过量奥氏体会使其硬度下降、耐磨性变差,同时,马氏体相变产生体积膨胀,会破坏工件尺寸精度,甚至会造成剥落和开裂。为保证材料品质,需准确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基于磁性法的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具有成本低,测量速度快,稳定性好,对材料零损伤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轴承钢,但尚未应用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因此,本论文基于磁性法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等温淬火温度、时间下ADI、CADI及超低碳ADI的组织、力学性能及磁性能。利用AMI-21型奥氏体测量仪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再将测量数据与XRD测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磁测奥氏体含量与不平衡电流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1)未析出碳化物时,ADI、CADI和超低碳ADI的硬度随奥氏体含量增加而降低,冲击韧性随奥氏体含量增加而升高。析出碳化物后,碳化物对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碳化物使材料的硬度升高,冲击韧性降低。(2)ADI、CADI及超低碳ADI均为铁磁性材料,且磁场强度为1 T时三种材料均可达到饱和。ADI、CADI及超低碳ADI的饱和磁化强度均随组织中奥氏体含量的增加而降低。(3)磁测电流及磁测奥氏体含量会受到其他相(如石墨、碳化物)的影响。即使两种材料中奥氏体含量相同,但由于其他组织不同,磁性法所测得的电流及奥氏体含量也会表现出较大差异。(4)将磁测奥氏体含量与不平衡电流之间的关系式代入仪器程序之中,并将预测奥氏体含量与实际奥氏体含量进行对比,两者结果相近并与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磁性能一致。奥氏体测量仪经过适当改良后测量误差较小,可用于实际测量。
曹健[8](2011)在《厚大断面耐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厚大断面耐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是近些年来球墨铸铁业的新兴产品,与常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相比,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对成分控制,球化孕育工艺,组织控制等方面要求更为严格。对于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为获得满足要求的低温冲击性能及延伸率,必须保证铸件具有铁素体基体,且球化良好,不能出现碎块状石墨等畸变石墨。虽然我国已在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研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大多数国内制造厂家仍未能掌握关键技术,生产的铸件吨位小、壁厚薄、形状简单,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球铁市场需求。本研究采用树脂砂铸造工艺制备厚大断面球墨铸铁试块,研究Ni、Si、Sb及其他合金元素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浇注温度、不同球化剂、不同孕育方法及壁厚效应等工艺因素对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和基体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球状石墨及碎块状石墨周围的化学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5条结论:1,对于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提高浇注温度及添加适当Sb,均可抑制碎块状石墨的产生,但后者效果更为明显,当Si含量在1.8%-2.0%和2.0%-2.2%时,分别添加0.005%与0.008%Sb,可达到抑制碎块状石墨产生的作用,保证厚大断面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综合力学性能,且不会促进大量珠光体的生成;2,碎块状石墨周围C、Si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球状石墨周围这两种元素,圆整石墨球周围La、Ce、Sb元素含量明显高于碎块状石墨周围相应元素含量;3,提高Si含量或添加0.6%Ni,试块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硬度均得到提升,-40℃低温冲击韧性呈下降趋势,但Si含量提升至2.0%-2.2%或添加0.6%Ni时,仍可保证在试样-40℃低温冲击功个别值及平均值均≥10J,符合国家相关标准;4,选用钇基重稀土球化剂和采用多次高效孕育手段,可明显改善厚大断面球墨铸铁心部石墨形态,5,随着壁厚的增加,球墨铸铁心部共晶凝固时间延长,石墨球直接增大,球化等级、综合力学性能均呈下降趋势。
刘铎[9](2019)在《连续碳纤维增强球墨铸铁曲轴的铸造方法和界面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球墨铸铁曲轴是汽车常用的零部件,曲轴承受高拉应力容易断裂,传统提高球墨铸铁强度的方法有合金化法和热处理等,但合金化和热处理成本较高,球墨铸铁的强韧化程度已达到极限。碳纤维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比,密度小的材料,且价格低廉。将碳纤维植入球墨铸铁中形成复合材料以获得更高的力学性能,是一种新的增强思路。但碳纤维和铁基存在界面结合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碳纤维进行电镀镍表面金属化处理,采取手工造砂型将碳纤维植入球铁中,通过MTS Exceed E45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含镀镍、未镀镍碳纤维复合试棒进行拉伸对比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QUANT FEG 250场扫描电镜和EDS能谱仪分析镍镀层对于界面结合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T700碳纤维进行电镀镍试验碳纤维热处理炉去胶,温度控制在400℃,去胶时间5min,去胶比较彻底。选用H2SO4/HNO3(体积3:7)混合强酸粗化液,温度控制在3040℃,粗化时间为80min,使纤维表面形成数量和大小适中的坑状结构,增大了与镍层的接触面积。电镀镍试验条件为pH值为34.5,温度为25℃,电镀时间为5min,电流密度0.5A/dm2,得到均匀且致密、镀层厚度为0.3μm的理想镀层。2.手工造型植入碳纤维试验、力学拉伸试验和碳纤维氧化理论分析制作砂型时把三维立体编织的碳纤维预埋进砂箱两端并拉紧,避免在浇注铁液时高密度铁液冲击纤维导致其分布不均匀,在浇铸前10min通入一定量的氩气实现保护。通过对镀镍、未镀镍碳纤维试棒进行对比拉伸试验,结果显示镀镍碳纤维试棒比未镀镍纤维试棒平均抗拉强度提高了98MPa。碳纤维在高于700℃时会与O反应生成CO、CO2,消耗掉了碳纤维中的C原子。根据对碳纤维氧化反应模型分析提出完全惰性气体或真空环境下浇注是避免碳纤维氧化的有效途径。3.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研究界面组织形貌及元素分布特征利用QUANT FEG 250场扫描电镜对比观测镍层对碳纤维铁基复合材料界面的组织形貌的影响,镀镍处理的碳纤维改善了界面处结合情况,碳纤维和铁基体实现了润湿。通过EDS面扫描和能谱点扫描发现镍层中的Ni原子形成了浓度梯度,并以碳纤维为中心实现了向基体方向扩散。碳纤维和基体以镍层作为过渡层,形成了Fe-Ni-C界面的冶金结合。
高萌[10](2013)在《不同处理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针对船用柴油机机体和曲轴用球墨铸铁材料开展了相关研究,通过优质原材料熔炼精炼,包中球化孕育工艺改进,等温热处理技术、浇注工艺的改善和碳氮共渗工艺技术等研究,开发并生产出性能更好、更节约成本的球铁材料,可大幅改善铸铁材料的常温使用性能,保证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船用大型柴油机基体对材料强度、韧性和曲轴表面强化后对抗疲劳磨损性能的要求。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选择三种不同球化剂,对获得的球墨铸铁及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球化孕育效果、力学性能等作了对比性研究。结果发现:VNA-60P球化剂可以获得高的球化率,理想的石墨球尺寸,并且分布较为均匀,优化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2)通过对QT400-15球铁调整不同的淬火温度(300℃、350℃、380℃)和保温时间(1.5h、2h、2.5h),研究淬火工艺参数对材料的性能影响机理。结果发现:350℃x2h可以获得上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这种针状的组织以及适量的残奥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3)采用对砂型模浇注过程施加震动处理、加固冷铁改变凝固冷却速率,研究对比了四种不同浇注方式下铸态球铁和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发现:试验条件下,冷速越快,获得的等温淬火球铁综合力学性能越好;震动处理能够提高材料的致密性,铸态球铁硬度值较高,但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4)球墨铸铁和灰铸铁曲轴试样经调制预处理后,机加工成特殊试样,在570。C保温6小时进行离子碳氮共渗处理,并对共渗前后试样做磨损性能检测。金相组织表明:共渗后试样的表层有明亮层,渗层厚度在120-210μm;磨损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共渗后与未共渗试样相比较,基体和表面硬度均有显著提高,耐磨损性能提高约30-50%左右;对比试验证明:球墨铸铁可以获得比灰铸铁更好的耐磨性能。
二、球墨铸铁金相样品的制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墨铸铁金相样品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球墨铸铁轧辊激光熔覆表面修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激光熔覆技术概况 |
1.1.1 激光熔覆技术的介绍 |
1.1.2 激光熔覆技术的应用 |
1.1.3 激光熔覆技术的加工特点 |
1.1.4 激光熔覆工艺的分类 |
1.1.5 熔覆加工系统与涂层材料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2.1 课题意义 |
1.2.2 轧辊修复现状 |
1.2.3 轧辊表面激光熔覆修复的研究现状 |
1.2.4 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的难点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光熔覆工艺的设计与实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激光熔覆加工工艺的研究 |
2.2.1 熔覆涂层材料的配制 |
2.2.2 熔覆涂层材料的选用原则 |
2.2.3 激光功率与扫描速度对熔覆的影响 |
2.3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球墨铸铁基体激光熔覆实验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不同工艺参数下熔覆样品宏观形貌的研究 |
3.3 不同材料成分下熔覆样品微观组织的研究 |
3.3.1 304不锈钢材料熔覆研究 |
3.3.2 Ni25 镍基材料熔覆研究 |
3.3.3 F321 不锈钢材料熔覆研究 |
3.3.4 Stellite6 钴基材料熔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限元仿真模型的搭建与测试 |
4.1 引言 |
4.2 系统仿真模型 |
4.2.1 水平集方法 |
4.2.2 动量守恒定律 |
4.2.3 质量守恒关系 |
4.3 能量守恒关系与热源模型 |
4.3.1 均匀分布的长方形面热源 |
4.3.2 双高斯分布的长方形面热源 |
4.4 仿真模拟设置及材料属性 |
4.5 仿真测试结果 |
4.5.1 不同激光热源模型的影响 |
4.5.2 不同材料属性的影响 |
4.5.3 不同有效激光功率的影响 |
4.5.4 双道激光熔覆时不同搭接距离的影响 |
4.6 形貌仿真的实验验证 |
4.6.1 单道激光熔覆仿真结果的实验验证 |
4.6.2 双道激光熔覆仿真结果的实验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本文创新点 |
5.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1.1 试样的磨制 |
1.2 试样的抛光 |
1.3 试样的腐蚀 |
2 常见制样问题与对策 |
3 结论 |
(3)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ADI材质制备原理 |
1.2.1 球墨铸铁等温转变 |
1.2.2 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 |
1.3 ADI材质发展概况 |
1.3.1 ADI材质标准 |
1.3.2 ADI的微观组织 |
1.3.3 ADI的力学性能 |
1.3.4 ADI的影响因素 |
1.4 ADI材质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问题的提出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2 实验条件及方法 |
2.1 实验过程 |
2.1.1 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 |
2.1.2 球墨铸铁熔炼用原辅材料 |
2.1.3 铁液熔配 |
2.1.4 球化及孕育处理 |
2.1.5 铸型及浇注工艺 |
2.1.6 样品设计及制备 |
2.1.7 奥氏体化+水淬处理 |
2.1.8 等温淬火处理 |
2.2 铁液熔炼过程控制 |
2.2.1 铁液温度测试 |
2.2.2 炉前热分析 |
2.2.3 化学成分检测 |
2.3 微观组织分析 |
2.3.1 OM观察 |
2.3.2 定量金相分析 |
2.3.3 SEM观察 |
2.3.4 TEM分析 |
2.3.5 XRD分析 |
2.3.6 EDS分析 |
2.3.7 EPMA分析 |
2.4 力学性能表征 |
2.4.1 拉伸试验 |
2.4.2 硬度测试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结 |
3 球铁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碳含量的EPMA分析 |
3.1 铸态球铁的化学成分 |
3.2 铸态球铁微观组织随铸件模数(壁厚)的变化 |
3.3 铸态球铁中铁素体中含碳量的变化规律 |
3.3.1 牛眼铁素体中的含碳量 |
3.3.2 铸件模数对铸态球铁中铁素体中含碳量的影响 |
3.4 铸件模数与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中含碳量的相关性 |
3.4.1 不同模数下铸态球铁奥氏体化工艺参数对奥氏体中含碳量的影响 |
3.4.2 铸件模数与奥氏体中碳含量的相关性 |
3.4.3 铸态球铁基体类型与奥氏体中碳含量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微观组织特征 |
4.1 ADI的相组成 |
4.2 铸态组织对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4.4 ADI基体中极细奥铁体组织精细结构TEM分析 |
4.5 ADI基体的微区中碳元素的分布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5 工艺因素对ADI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
5.1 拉伸性能 |
5.1.1 铸态组织对ADI拉伸性能的影响 |
5.1.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拉伸性能的影响 |
5.1.3 铸件壁厚与ADI拉伸性能的相关性 |
5.2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 |
5.2.1 铸态组织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2.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2.3 铸件壁厚对ADI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5.3 合金硬度 |
5.3.1 铸态组织对ADI硬度的影响 |
5.3.2 等温淬火工艺对ADI硬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铁素体球墨铸铁断裂机理及疲劳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球墨铸铁简介 |
1.2.1 球墨铸铁的发展 |
1.2.2 球墨铸铁的应用 |
1.3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 |
1.3.1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
1.3.2 球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
1.4 疲劳裂纹的萌生与扩展及其微观机理 |
1.4.1 疲劳裂纹萌生过程及机理 |
1.4.2 疲劳裂纹扩展过程及机理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内容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内容 |
2.1.1 样品制备 |
2.1.2 热处理工艺 |
2.2 测试方法 |
2.2.1 拉伸性能测试 |
2.2.2 单向拉伸显微观察 |
2.2.3 拉拉疲劳性能测试 |
2.2.4 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观察 |
第3章 铁素体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 |
3.1 不同珠光体含量球墨铸铁显微组织 |
3.2 室温拉伸性能 |
3.3 室温单向拉伸显微观察 |
3.3.1 珠光体-铁素体混合基球墨铸铁 |
3.3.2 含10%珠光体的铁素体基球墨铸铁 |
3.3.3 含缺陷铁素体基球墨铸铁 |
3.4 球墨铸铁的微观断裂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素体球墨铸铁的疲劳性能 |
4.1 疲劳性能测试结果 |
4.1.1 疲劳极限 |
4.1.2 疲劳强度-寿命曲线 |
4.1.3 修正的Goodman疲劳极限图 |
4.2 疲劳断口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TiC增强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激光熔覆技术及特点 |
1.3 激光器及激光加工系统 |
1.4 激光熔覆工艺特点 |
1.4.1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 |
1.4.2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的影响 |
1.5 激光熔覆材料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8 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的选择及设计 |
2.2 激光熔覆工艺 |
2.3 激光熔覆设备原理 |
2.4 组织成分分析及硬度测试 |
2.4.1 金相观察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3 熔覆层的XRD物相分析 |
2.4.4 熔覆层显微硬度测试 |
第3章 光纤激光工艺参数对TiC/Co基合金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1 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性能 |
3.1.1 熔覆层的微观组织 |
3.1.2 熔覆层组织成分分析 |
3.1.3 熔覆层硬度测试 |
3.2 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组织及TiC粒度和分布的影响 |
3.2.1 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 |
3.2.2 激光功率对TiC粒度及分布的影响 |
3.2.3 激光功率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 |
3.3 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组织及TiC粒度和分布的影响 |
3.3.1 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 |
3.3.2 激光扫描速度对TiC粒度及分布的影响 |
3.3.3 激光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C粒度及分布对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粒度TiC在熔覆层中的形貌分布及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 |
4.1.1 不同粒度TiC在熔覆层中分布及形貌 |
4.1.2 不同粒度TiC对熔覆层组织的细化作用 |
4.1.3 加入不同粒度TiC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 |
4.2 光纤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熔覆层的参数优化 |
4.2.1 扫描速度对添加80-100μm TiC的熔覆层影响 |
4.2.2 激光功率对添加80-100μm TiC的熔覆层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CO_2激光工艺参数对TiC/Co基合金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5.1 CO_2 激光器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成分分析 |
5.1.1 熔覆层微观组织 |
5.1.2 熔覆层成分分析 |
5.2 激光参数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 |
5.2.1 激光功率的影响 |
5.2.2 扫描速度的影响 |
5.3 熔覆层中TiC的存在形态及分布 |
5.4 熔覆层成分分析 |
5.5 TiC/Co基合金熔覆层硬度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激光类型对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熔覆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6.1 CO_2 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的组织 |
6.1.1 最佳参数下制备的熔覆层组织 |
6.1.2 最佳参数下熔覆层成分分析 |
6.1.3 最佳参数下熔覆层TiC形貌及分布 |
6.2 CO_2 激光器与光纤激光器激光熔覆TiC/Co基合金熔覆层的硬度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6)铁石墨系金属中形变诱发相变硬化及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铁石墨系金属材料的发展 |
1.3 残余奥氏体形变诱发相变的研究 |
1.3.1 形变诱发相变 |
1.3.2 钢中形变诱发相变的研究 |
1.3.3 铁石墨系金属中形变诱发相变的研究 |
1.4 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铁石墨系金属的制备 |
2.2 铁石墨系金属热处理工艺 |
2.3 显微组织表征 |
2.3.1 金相显微组织(OM) |
2.3.2 扫描电镜显微组织(SEM)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透射电镜显微组织(TEM) |
2.4 力学性能测试 |
2.4.1 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
2.4.2 显微硬度测试 |
2.5 室温压缩试验 |
2.6 摩擦磨损试验 |
3 铁石墨系金属中形变诱发相变研究 |
3.1 前言 |
3.2 铁石墨系金属中残余奥氏体含量的调控 |
3.2.1 等温淬火温度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3.2.2 残余奥氏体含量对铁石墨系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应变速率对铁石墨系金属形变诱发相变的影响 |
3.3.1 应变速率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3.3.2 应变速率对铁石墨系金属硬度的影响 |
3.4 应变量对铁石墨系金属形变诱发相变的影响 |
3.4.1 应变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2 应变量对铁石墨系金属硬度的影响 |
3.5 铁石墨系金属形变诱发相变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残余奥氏体对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残余奥氏体含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系数的影响 |
4.3 残余奥氏体含量对铁石墨系金属磨损性能的影响 |
4.4 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过程形变硬化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
4.4.1 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化 |
4.4.2 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过程表面硬化层的形成机制 |
4.5 铁石墨系金属磨损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发展与应用 |
1.2.1 ADI的发展与应用 |
1.2.2 CADI的发展与应用 |
1.2.3 超低碳ADI的发展与应用 |
1.3 磁性法测量奥氏体含量研究现状 |
1.3.1 磁性基础理论 |
1.3.2 磁性法测量奥氏体含量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本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路线 |
1.5.1 本课题的创新点 |
1.5.2 本课题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化学成分设计 |
2.2 试样的制备 |
2.3 热处理工艺设计 |
2.3.1 奥氏体化温度和时间 |
2.3.2 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 |
2.4 试样组织分析及性能检测 |
2.4.1 金相组织观察及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3 硬度及冲击韧性检测 |
2.4.4 磁性能检测 |
2.4.5 磁性法奥氏体测量仪 |
第三章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铸态球墨铸铁 |
3.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2.1 不同淬火温度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2.2 不同淬火时间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奥氏体含量 |
3.3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 |
3.3.2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冲击韧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各相的磁性 |
4.2 奥氏体含量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2.1 奥氏体含量对不同淬火温度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2.2 奥氏体含量对不同淬火时间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磁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性法测量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 |
5.1 不平衡电流影响因素探究 |
5.1.1 试样尺寸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2 电阻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3 相对磁导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4 激磁电流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1.5 激磁频率对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
5.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1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不平衡电流测试结果 |
5.2.2 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3 C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4 超低碳ADI不平衡电流与奥氏体含量相关性分析 |
5.2.5 基于磁性法预测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中奥氏体含量 |
5.2.6 综合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厚大断面耐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球墨铸铁简介 |
1.2 球墨铸铁的诞生及其发展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球墨铸铁的性能及应用 |
1.3.1 球墨铸铁的性能 |
1.3.2 球墨铸铁的应用 |
1.4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 |
1.4.1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简介 |
1.4.2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球化理论及方法 |
1.4.3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球化理论及方法 |
1.4.4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生产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
1.4.5 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中各元素及其影响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案 |
2.2.1 化学成分的确定 |
2.2.2 造型工艺的确定 |
2.2.3 熔炼及球化孕育工艺的确定 |
2.2.4 具体实验方案 |
2.3 试块解剖及样品制备方法 |
2.4 凝固曲线测量 |
2.5 化学分析 |
2.5.1 碳,硫分析 |
2.5.2 硅,锰,磷分析 |
2.5.3 镍,锑分析 |
2.6 微观组织分析 |
2.6.1 金相分析 |
2.6.2 SEM 分析 |
2.7 性能测试方法 |
2.7.1 抗拉强度测试方法 |
2.7.2 低温冲击韧性测试方法 |
2.7.3 硬度测试方法 |
2.8 实验所需仪器 |
第3章 合金元素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3.0 引言 |
3.1 SB 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3.1.1 Sb 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1.2 Sb 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3.1.3 Sb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 SI 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3.2.1 Si 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2.2 Si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 NI 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3.3.1 Ni 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3.3.2 Ni 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其他元素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3.4.1 石墨球的异质核心 |
3.4.2 微量元素对石墨形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因素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0 引言 |
4.1 球化剂类型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4.1.1 球化剂类型对石墨形态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2 重稀土球化剂的抗衰退机理 |
4.2 孕育方式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4.3 壁厚对厚大断面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连续碳纤维增强球墨铸铁曲轴的铸造方法和界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球墨铸铁的分类及组织特性 |
1.3 碳纤维介绍与性能特性 |
1.4 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 |
1.5 碳纤维与金属基界面反应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碳纤维表面金属化试验方法选择 |
2.1 碳纤维表面改性原理分析 |
2.1.1 碳纤维表面处理的种类与机理分析 |
2.1.2 碳纤维电镀镍的优点及技术路线 |
2.2 碳纤维高温去胶预处理试验 |
2.2.1 碳纤维表面去胶原理及选择 |
2.3 碳纤维表面去胶实验内容及方法 |
2.3.1 试验设备与参数步骤 |
2.3.2 碳纤维表面去胶试验结果分析 |
2.4 碳纤维粗化处理试验 |
2.4.1 化学粗化机理分析 |
2.4.2 粗化液的配制及试验结果分析 |
2.5 碳纤维表面镀镍试验 |
2.5.1 碳纤维表面镀镍原理简介 |
2.5.2 两种碳纤维表面镀镍方法比较与选择 |
2.5.3 碳纤维电镀镍主要试剂及仪器 |
2.5.4 碳纤维电镀镍的试验参数 |
2.5.5 碳纤维电镀镍试验步骤 |
2.6 碳纤维镍镀层SEM形貌分析 |
2.6.1 镍镀层组织形变化特征分析 |
2.6.2 镍镀层厚度与电流时间及电流密度关系分析 |
2.6.3 碳纤维镍镀层宏观和微观SEM组织形貌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型铸造法碳纤维植入基体浇注工艺研究 |
3.1 液态金属浸渗法简介 |
3.2 手工砂型铸造法分析及注意事项 |
3.3 浇注拉伸复合试棒试验方法 |
3.3.1 试验设备及准备工作 |
3.3.2 手工造砂型实验步骤 |
3.3.3 碳纤维植入方案分析及选择 |
3.3.4 浇注Y型试块实验步骤 |
3.3.5 切削拉伸试棒规格及尺寸标准 |
第四章 复合试棒拉伸试验及碳纤维高温氧化分析 |
4.1 MTS Exceed E45试验机拉伸试验 |
4.2 复合试棒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
4.2.1 高温前后碳纤维组织对比试验方案 |
4.2.2 碳纤维高温前后组织成分变化分析 |
4.3 碳纤维高温氧化组织研究 |
4.3.1 碳纤维高温氧化反应机理 |
4.3.2 碳纤维高温氧化反应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镍镀层对碳纤维铁基复合材料界面影响研究 |
5.1 界面的基本结合方式及特点 |
5.2 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原理分析 |
5.3 碳纤维拉伸试棒断面金相分析 |
5.4 碳纤维与基体界面SEM形貌组织分析 |
5.5 碳纤维与基体界面能谱图像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论文主要结论 |
6.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作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10)不同处理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球墨铸铁概论 |
1.1.1 球墨铸铁的产生与发展 |
1.1.2 球化及孕育处理 |
1.1.3 凝固及固态相变 |
1.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研究和发展动态 |
1.2.1 等温淬火球铁的产生及发展 |
1.2.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应用 |
1.2.3 主要化学元素对ADI的影响 |
1.2.4 ADI等温转变特点 |
1.2.5 固溶处理特点 |
1.2.6 滓火介质的选择 |
1.2.7 等温转变组织 |
1.2.8 残余奥氏体含量及铁素体晶粒尺寸计算 |
1.3 碳氮共渗技术的发展 |
1.3.1 离子碳氮共渗技术概述 |
1.3.2 离子碳氮共渗技术在铸铁方面的新动态 |
1.4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开发内容 |
2 试验设备与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2 试验过程用设备 |
2.3 组织检测设备 |
2.4 性能检测设备 |
3 不同球化剂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试样制备 |
3.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铸态微观组织 |
3.3.2 等温淬火显微组织 |
3.3.3 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淬火工艺参数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等温淬火显微组织 |
4.3 等温淬火参数对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 |
4.4 等温淬火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
4.4.1 等温淬火温度对组织的影响 |
4.4.2 等温淬火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 等温淬火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
4.5.1 等温淬火时间对组织的影响 |
4.5.2 等温淬火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震动、冷却速率对ADI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5.1 试样制备 |
5.2 试验方法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铸态微观组织 |
5.3.2 等温淬火显微组织 |
5.3.3 力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6 球墨铸铁曲轴、灰铁曲轴碳氮共渗表面强化及对磨损性能的影响 |
6.1 试样制备 |
6.2 试验设备 |
6.3 试验过程及结果 |
6.3.1 离子碳氮共渗 |
6.3.2 调质处理后的金相组织 |
6.3.3 离子碳氮共渗后的金相照片 |
6.3.4 共渗表层的物相组成 |
6.3.5 显微硬度及渗层厚度测定 |
6.3.6 碳氮共渗试样的耐磨损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球墨铸铁金相样品的制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球墨铸铁轧辊激光熔覆表面修复的研究[D]. 任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J]. 郭林秀. 山西冶金, 2020(05)
- [3]球墨铸铁奥氏体化参数优化及等温淬火转变机制研究[D]. 韩非.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铁素体球墨铸铁断裂机理及疲劳性能研究[D]. 章璐.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5]球墨铸铁表面激光熔覆TiC增强Co基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D]. 张新元.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2)
- [6]铁石墨系金属中形变诱发相变硬化及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D]. 高向乾.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磁性法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奥氏体含量研究[D]. 何敬茹.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7)
- [8]厚大断面耐低温铁素体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研究[D]. 曹健. 湖南大学, 2011(06)
- [9]连续碳纤维增强球墨铸铁曲轴的铸造方法和界面行为研究[D]. 刘铎. 山东理工大学, 2019(03)
- [10]不同处理工艺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 高萌. 中南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