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21世纪的中国加“油”(论文文献综述)
安迪(ADI MAULANA)[1](2020)在《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学徒制作为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职业高中的特色办学项目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备一定职业能力的毕业生。现有的学徒制反映了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即高质量的学徒制可以培养出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的职业高中毕业生。印尼统计局2010-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于普通高中毕业生。本研究旨在创建一个学徒制模型,以期在印尼西爪哇职业高中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在职业高中实施高质量的学徒制,使毕业生掌握21世纪技能,这一举措预计将提升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21世纪技能是根据21世纪的学习评估模型获得的,在创建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模型中,共有10种技能,集中表现在以下4种核心技能中:创造力、协作、信息素养和沟通、职业。培养21世纪技能的职业高中学徒制模式包含以下步骤和实施策略:(1)初步培训,对学徒进行初步调查,准备文件,进行体检,并向学校和学徒行业汇报;(2)实施学徒制时,根据学生的能力,给予有组织的任务,以培养创造力,但任务的难度将越来越大;(3)在学徒之间轮换角色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交流和交换关于学徒任务的想法;(4)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增加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寻找学习资源,发送学徒作业;(5)通过建立学徒与教师的讨论论坛,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职业高中中学习知识与后续职业生涯中的职业技能进行平稳过渡。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问卷调查法来对学徒制变量与21世纪核心技能的关系进行梳理和揭示,采用SPSS软件开展数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问卷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是根据学徒制和21世纪技能的有关文献编制的。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对57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徒变量组成的量表包含18个题项,信度是0.791,表明该学徒量表是可靠的;创造力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39,表明该创造力量表是可靠的;合作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827,表明该量表是可靠性的;技术和信息素养量表共包含20个题项,信度是0.789,职业变量组成的量表共包含26个题项,信度是0.894。由五张量表组成的问卷将随机发放给西爪哇省七所学校的520名职业高中学生。此外,本研究将编制访谈问卷,对负责学徒制的劳资关系领域的教师进行访谈,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根据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力求分析出学徒制与创造力的关系,学徒制与协作的关系,学徒制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关系,以及学徒制与职业的关系。通过对学徒培训中的主动学习情况与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定性研究对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定量研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本研究中,学徒制为自变量,21世纪技能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学徒期与创造力相关系数ry1=0.47,决定系数(ry1)2=0.221;学徒制与协作的相关系数ry2=0.37,决定系数(ry2)2=0.137;学徒制与信息通讯技术的相关系数为ry3=0.315,决定系数(ry3)2=0.099;学徒期与职业生涯的相关系数为ry4=0.482,决定系数(ry4)2=0.232,显着性水平均为0.01。对学校教师的访谈与对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详细结果如下:30%左右的学生可以随时分担责任和工作,约45%的学生总是容易理解老师的指导,约48%的学生始终积极参与学徒制,37%的学生了解共同的目标。此外,研究发现,学生在学徒阶段的主动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让学生在学徒期间与来自不同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和实践。根据上述数据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结论:第一,利用现代技术丰富学习内容,根据社会需要改革职业高中的学习,为工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创造一个学习环境,从而全面培养21世纪的技能;第二,职业教育培训应关注隐性知识,学习创新从理论转向实践,更新职业教育目标,向终身学习转变;第三,开展客座教师(兼职教师)和行业工作,结合产业合作和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和行业机构,对在校教师进行进修培训,根据在校所学专业,为未来教师制作技能证书;第四,实现将工作转化为专业能力培训的培训,倡导从技术使用到技术发现,实现以探究学习为导向的学习模式;第五,教师应倡导在职业学习中培养21世纪的技能,组建教育共同体,共同促进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核心技能的发展。因此,印尼的教育机构应大力支持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研究技能的发展,在学徒制模式的培养下实现21世纪关键技能的提升。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2](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刘雨辰[3](2017)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文中指出海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海洋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在21世纪的大国海洋政治博弈中发挥着战略性功能。在后冷战时期,随着东亚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东亚海权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国纷纷调整自身的海权战略。在此背景下,美国持续强化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加剧了东亚海洋政治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脆弱性。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呈现出新取向:一是具有主动性,依据外部环境变化主动调整;二是具有扩张性,不断增加东亚的战略投入;三是具有引领性,竭力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四是具有灵活性,对新兴大国采取既制衡又合作的复合型策略;五是具有不确定性,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对东亚海权战略的博弈日益复杂难测。美国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对东亚海权的依赖度上升,同时对东亚海权战略生态的结构失衡出现了战略焦虑。笔者主要运用战略行为归因分析方法,解释了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性调整的动力来源问题。本文认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是其国内外三维动力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权力结构、国家身份需求以及外部不确定性为自变量,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为因变量,建立了战略行为归因分析的新框架,并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其一,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权力竞争压力驱动的权力护持行为;其二,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身份需求增长驱动的利益圈地行为;其三,霸权国的战略调整是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张力驱动的风险投资行为。第一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对外战略行为是国际权力变迁的结果。国际权力的结构变化是影响霸权国对外战略的直接动力,霸权国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动高度敏感,国际权力变化越大,霸权国的战略压力也就越大,其调整自身战略行为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在新科技革命、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权力结构出现变动,全球权力中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方向转移,东亚成为世界权力增长最快的地区。中国和平崛起使东亚形成了经济与安全中心相脱离的双中心治理结构,中美两国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竞争日趋加剧,对东亚经济整合与安全结构具有形塑作用。在海洋政治复杂性和碎片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致力于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西太平洋海权战略生态系统发生结构性变化,区域海权关系出现重构。在权力转移时期,权力结构的变迁对美国东亚的海洋霸权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成为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动力。第二个假设强调霸权国的身份对其战略行为具有塑造性。身份属性影响着国家战略利益的边界划定,霸权身份需求是影响霸权国战略的内在动力,对霸权国战略行为发挥激励功能。当国家产生身份依赖时,霸权国的身份需求越强烈,战略调整的内在动力也就越强大。美国是全球海洋主导国,这种角色身份是其自身地理、历史、理论、经济以及军事等多种条件因素长期共同塑造的。冷战后美国的身份需求集中在权力需求、荣誉和威望需求、经济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意识形态需求等五个方面,并保持不断增长。身份需求的增长推动了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其战略意图是在军事上确保制海权优势,控制东亚的海洋战略通道;经济上加速与东亚经济体互动,利用东亚经济增长,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政治上强化与东亚盟国、伙伴国的联系,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支点网络,制衡新兴大国崛起,垄断海洋主导国地位,确保美国在东亚的海洋利益安全,其本质是继续利用有效海权,维护其全球海洋主导国的海洋霸权,实现自身身份需求的最大化。第三个假设强调外部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不确定性是影响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干扰性因素,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风险,可以产生巨大的安全张力,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霸权国面临的安全张力也就越大,其战略行为调整的动力也就越强大;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战略投资价值,可以产生风险投资回报,高风险高收益,因而外部不确定性对战略调整发挥一种调控功能。东亚海域长期存在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各国海军力量竞赛、海洋资源分配、海洋领土争端、海洋划界分歧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等,是美国调整其东亚海权战略的干预力量。从风险角度上讲,不确定性因素极易成为东亚海洋冲突的潜在诱因,美国将面临被盟国绑架卷入东亚海洋冲突的可能。从投资价值来看,不确定性也是美国的一种战略杠杆,是美国要挟部分东亚国家的工具。美国利用东亚广泛存在的海洋不确定性,达到强化其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存在,进而撬动东亚海权战略生态格局的战略目的。不确定性越多,美国获得合法性存在的理由也就越多;当不确定性减少时,美国会主观故意放大不确定性,借机炒作东亚海洋矛盾,以搅乱东亚海洋秩序,可以达到"火中取栗",增加风险投资回报的目的。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扩张性调整既反映了美国借助海权维护海洋主导国家地位的战略意图,同时也反映出美国对新兴大国的海权崛起感到战略焦虑。对此,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调整存在着双重意涵,一方面强调以实力制衡,另一方面也保持接触与合作。为继续保持东亚海权的竞争优势,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矛头指向新兴大国,同时不断优化海权资源配置,提升海权能力水平,强化外交策略支持,持续深度介入东亚海洋争端,意图干预东亚海洋政治,扮演东亚的离岸平衡手角色,目的是维持全球海洋主导国身份,追求美国在东亚海洋事务的话语权,保障自身的东亚海洋利益。中国崛起是21世纪世界政治的最重大变化,但也对自身带来了双重压力,其一是维护自身海外利益的压力增大,其二是维护海洋安全秩序的国际责任压力也在增大。面对美国的东亚海权的战略调整,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新兴大国,中国应该努力保持战略定力,灵活运用战略智慧,坚守和平发展理念,坚持奋发有为原则,积极发展强大海权,加快推进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加速海军现代化建设,坚定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构建更加平衡的新型大国海权关系,重构东亚海洋秩序,为东亚国家提供优质的国际公共产品。
王多月[4](2017)在《战略支撑点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文中提出21世纪,国际海洋战略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既提供了机遇,又使得这一战略面临着挑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战略态势中寻得国家发展的先机,将海洋安全贯穿国家建设主线的始终,是中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及其战略支撑点建设则是中国政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所施行的一项推进国家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中国“走出去”战略中的关键一环,更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落到实处的具体的战略举措。未来,中国政府应在理清大战略思路的前提下,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优势平台,准确选取、建设并维护好战略支撑点,充分发挥战略支撑点所特有的示范样板性战略效用,积极深化与沿线诸国间的战略联系,拓展与各参与国的外交纵深,巧妙的应对地区间战略风险,以期构筑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本文论述的核心要义即是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战略倡议,通过设定战略支撑点的衡量标准并提出推进中国与战略支撑点战略对接的互动路径,从而行之有效的实现“点面结合,线片协调,并最终实现地区性战略整合”的发展目标。论文首先以空间场模型与力量场效应为战略支撑点构建作理论梳理,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试从地缘势力、国家群体、战略地位以及战略诉求四个层面对战略支撑点的战略内涵予以阐述。但作为一项尚未成熟的政策应对,战略支撑点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暴露无遗。基于此,笔者尝试从地理区位、历史联系、贸易畅通、设施联通以及战略示范五个层面对其进行战略考量,并从政治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以及文化保障四个方面对中国与战略支撑点间战略对接的互动路径予以概述。其次,为了阐明战略支撑点构建的战略相关性,笔者更是通过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的分析,指出战略支撑点建设有益于缓解这一战略倡议的战略困境,并通过能力因素、类别划分以及基本特性三个层面对战略支撑点构建所应具备的战略要素进行剖析。再次,为了验证上文所论及的的正确性,笔者分别对该战略倡议所指涉的三条主要航道上的八个重点国家予以列述,用以考察其是否具有成为战略支撑点的发展潜力。最后,通过对战略支撑点所存在风险性的考量,文章认为应从关键举措、重要因素、安全保障以及方向保证四个层面对实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战略支撑点的共建提出可行性工作机制,不断增强中国国家建设的可持续性。
吴婷[5](2016)在《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冷战结束后中国与加拿大的互动为主要线索,考察20余年来中加合作与摩擦的原因。文章认为90年代以后,中加合作在速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政治关系一再升级,经贸金融合作的深化,教育文化关系不断拓展。这主要归因于国际-国内结构的互动,其中,国家内部行为体的经济利益偏好是促进双边合作的关键要素。行为体的经济利益诉求以及国家的经济增长需求推动两国政府将经济利益至上作为双方对外交往的基本原则,经济成为政治关系发展的助推器,两国关系呈现经济化的特点。但是,中加关系在深度上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双方的合作程度有限,众多协定不具有实质性意义,双边贸易投资规模较小,相互依赖程度较低,且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摩擦不断,固有矛盾加剧(贸易摩擦、人权争端),新的摩擦不断涌现(信息安全、能源投资、文化教育政治化)。国家结构和社会认知的差异是导致两国关系不温不火的主要因素。前者是由国家异质而带来的客观结果,后者则是实力变化而引发的主观反应,加拿大国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负面化是近期中加关系波动的主要因素。内部的不协调导致了加拿大对华政策长期包含多种声音,而民意出现了不利于中加关系健康发展的转变,政府为了选举利益,往往会做出迎合民意的政策。目前,国际国内促进和阻碍中加关系的因素同时存在,加上结构和认知性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解,双边关系发展的前景并不乐观,中加关系将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是巩固和深化中加关系的路径选择。
宋建欣[6](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文中提出“南海争端”主要是指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文莱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的争议与分歧。改革开放后,针对南海声索国对南海岛礁的大肆侵占以及美、日等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频繁干预,中国共产党主要从外交、经济、军事、法律等多个层面着手,坚定地维护中国南海主权权益,为解决南海争端、维护南海和平做出了卓越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与勇气。本研究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报刊文本、国外相关文献等资料,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以及交叉研究等方法,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向逻辑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具体策略与实践展开较为系统全面的考察,并在总结经验与反思不足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尝试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对策及启示。具体来讲,本论文主要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学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这部分内容系统地回答了为何开展本研究、如何开展本研究等问题,为本文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第二章是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南海争端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介绍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是开展本研究的逻辑前提。这一部分主要从产生根源、基本内涵与现实状况三个层面来介绍南海争端的基本方面。首先,从历史因素、经济因素、地缘因素以及法律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南海争端产生的根源。其次,从岛礁主权问题、海域划界问题、海洋资源问题以及“航行自由”问题四个层面论述了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最后,概括了南海争端的现状,即域外大国继续干预,域内国家磋商合作,整体局势依然严峻。第三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依据、法理依据、理论基础以及现实基础四个维度来阐释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与基础。中国对南海诸岛的最早发现与命名、持续开发与管制,国际社会对中国南海主权的承认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历史依据。适用于处理主权争端的国际法原则、与南海问题有关的具有法律性的国际条约以及相关中国法律为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理论依据。晚清政府、国民政府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有效维护南海主权权益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依据南海局势的发展态势,在不同历史阶段有针对性地出台了一系列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政策,并将其落实为了具体实践。本部分主要从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四个向度梳理与概括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本章与第四章共同构成了全文的核心部分,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内容。本章主要从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四个方面爬梳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为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所作的大量工作。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具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顺利完成北部湾划界、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以及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本文在系统梳理与分析中国共产党南海维权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基本经验概括为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这四个方面。最后,本文从南海问题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南海主权权益方面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较具针对性地提出了此后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四点启示: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友好关系、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刘德成[7](2006)在《石油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油是全球性的重要战略物资,是产油国的“致富之源”,是消费国的工业“血液”,是支撑世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资源。石油安全是各国资源安全之首,是国家安全和防务之必须。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以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安全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石油安全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价值。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晚,力量比较薄弱,目前系统性成果不多。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据专家预测,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包括煤炭、天然气等大宗能源尚都无法完全替代石油;在未来的30年左右,石油依然是人类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受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石油与世界经济、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关系更加密切,围绕石油展开的国际竞争变得异常激烈。从世界石油安全形势来看,石油需求日益增长,供给能力增长不足,储采比下降,石油地缘政治斗争日趋激烈,运输通道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石油供需多元化格局逐渐呈现,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强。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如何处理与美国的能源合作关系,成为石油需求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可以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世界石油安全保障在总体缓和中隐藏着更多复杂的因素。能源需求国对外能源合作面临更多选择,但同时能源外交棋局也更加复杂,博弈变数更多。因而,进行对外能源合作需要在大棋局下做通盘考虑。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石油需求与日俱增。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原油进口逐年增大,由1996年的2262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27亿吨。未来15年内,我国国民经济将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同期国内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却只有2%左右,低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石油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石油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程度将不断加深。目前,由于我国存在石油资源不足、对外依存度高、石油储备刚起步、预警系统不完善、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在未来世界石油格局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石油安全形势非常严峻。我们应该从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对石油安全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只要认识正确,措施得当,石油安全问题是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石油安全战略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体制创新,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注重节约环保,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多元化发展,建立健全石油储备,发展替代能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这是本文的研究结论。人类对石油安全问题的关注,主要缘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从那以后,各国学者开始研究石油经济与石油安全问题。但过去对石油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现象的描述和对实践问题的探讨,据笔者所知并没有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构建层次。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戴跃明[8](2012)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分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国际分工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产物,不仅可以将低成本优势从母国扩展到东道国,还可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在更广泛范围内增强两种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和全球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直接投资是其最大的资本来源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而且对其产业结构也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中国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是积极和开放的。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来看,自1978年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家首先在1979-1980年间,分别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期间大量外商投资涌入特区,成为特区经济独特风景线。其次,从1992年之后,国家又先后在海南和上海浦东设立了开发区,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全国经济繁荣的基点。到了21世纪开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涉及11个省(区、市),特别是2007年,国家又进一步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至此可以说中国对外开放的层面开始从东部不断向中西部地区铺开。与此同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也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也必须看到,进入21世纪,随着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存量不断增加,FDI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引资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但就总体而言,FDI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仍然要大于其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技术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实施引资战略中,如果能充分利用FDI的正面效应,采取措施来弱化其负面效应,不仅可以更有效的利用FDI,而且还会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新疆经济发展而言,不仅资金缺乏、技术与管理落后,发展要素短缺,而且还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和技术需求。为此,通过引进外资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则不失为新疆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机结合,采用文献法、年鉴检索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收集并处理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商投资理论的文献分析基础上,对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新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特点以及外商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及中国新疆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定位及其相关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大层面展开。第一层面为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研究。第二层面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特点。第三层面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定位。通过对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分析以及外商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改革开放30年来,FDI在华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2.近年来,伴随着FDI进入中国规模的不断扩大,存量不断增加,其自身运营中的问题以及与中国企业合作竞争中的问题不断暴露。一是与内资同构化程度高,加剧了FDI在中国地区之间和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并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二是威胁就业安全,经济利益损失可观。三是技术外溢不足,导致中国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严重依附外资,陷入“引入——落后”的恶性循环。四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民族品牌和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五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及其所引致的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3.新疆制定积极有效的引资政策,更多、更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对于中国西部其他省份也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吴术[9](2013)在《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整个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在这样一个危险和机遇并存的时刻,中国企业充分站上了世界经济的大舞台,直面国际竞争,在跨国并购的强劲势头中,开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征程。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一种形式,是企业实施全球经营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时至今日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中国企业要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成功地走出国门,在海外收购的道路上走得长远;如何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率等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国企业近年来进行的海外收购案例,特别从资源企业入手,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从收购的开始至后期整个过程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并试图寻找出比较适合中国资源类企业走出国门的最佳方式方法。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并购和跨国并购理论进行相应的阐述,结合理论比较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与国外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了解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特殊性,展望未来的发展状况。然后详细研究了吉恩镍业近些年进行的海外并购布局,从中总结吉恩公司在整个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另外再分析了中海油服要约收购挪威AWO公司、中国铝业注资澳大利亚力拓以及中化集团收购加拿大钾肥这几个较为典型的海外并购案例,从全部的案例中找到中国资源类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一般性过程,总结出失败原因,并探讨了几个适合中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的合作模式。最终分别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的建议。并购成功可以为企业带来相当多的好处,并购后的整合也决定了成功与否,整合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并购企业的命运。案例中我们发现吉恩镍业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做得比较妥当,吉恩镍业有计划地发展运营管理、资源开发、并购整合、资本资金以及市场贸易等五大管理体系,不断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使并购方与自身企业能够在发展战略上、企业制度上、运作机制上、以及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上能够步调一致,运作搭配合理,有效整合,从而增强并购完成后企业的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中海油服的收购完成时的自身作业装备得到快速补充,船队的整体船龄结构得到有效改善,海上钻井数量和作业能力提升近一倍,并且具备了海上500米到1500米的深水作业能力。当然我们也能从案例总结出失败的原因,比方说中国铝业注资力拓的失败体现出文化差异在一国经济活动中的重大影响。中化收购加拿大钾肥的失败则是自身转型未完成,且准备不足意向不够强烈。我们总结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阻碍有:政府管理互相牵制、现行项目审批制度不完善、行政机构对企业过多干预、企业信息渠道过窄、国企收购阻力更大、民营矿企成长环境较差、现行金融信贷体系对企业筹资的约束较多、企业内部无序竞争、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并购时机把握能力不够等。因此,我们也找出适合中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的几个合作模式,如合资开发模式、股权并购模式、风险勘探模式、购买产能模式、租赁经营模式、工程换资源模式、战略联盟模式等。对于提高海外并购成功率方面,我们对企业和政府都有相应的建议。对于企业而言,在并购前,应当保持冷静,确定并购的战略动因,然后需要明确目标的合理价值,一定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最后确定好最佳的并购模式再开始展开行动。在并购过程中应当及时把握事态变化调整策略方式,认真深入客观的进行尽职调查工作,在谈判中要不卑不亢提升技巧。并购完成后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当重视企业文化融合,灵活的管理整合成本,全面运营整合以发挥优势。作为政府机关部门则应当做到如下几点:完善海外并购政策及监督机制、完善国际税收制并建立对外投资保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并逐步放开海外融资、为企业分摊海外并购风险、促进中国企业与他国沟通,在宏观上把控企业的并购行为,促进并购重组行为能尽快转变成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解,并详细分析几个中国资源企业的海外项目,本文得出一定的结论:海外并购是一个必然趋势,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是正确的行为,但须要量力而为,而且须要拓宽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并购后的整合对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起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整合两国企业的方方面面,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西方国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误解影响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中国企业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
王秀芳[10](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二、为21世纪的中国加“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21世纪的中国加“油”(论文提纲范文)
(1)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学徒制作为职业高中的特色有待进一步增强 |
1.1.2 21世纪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待进一步落实 |
1.1.3 基于学徒制培养的21世纪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
1.2 研究问题 |
1.3 概念界定 |
1.3.1 21世纪技能 |
1.3.2 学徒制 |
1.3.3 职业高中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7 研究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创造力 |
2.2 协作 |
2.3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
2.4 职业生涯 |
2.5 印尼的21世纪技能研究 |
2.5.1 IP-21CSS(印尼21世纪技能研究关系) |
2.5.2 印尼西苏门答腊岛Solok地区的案例研究 |
2.5.3 学校扫盲运动 |
2.5.4 教科文组织的四大支柱和21世纪的技能 |
2.5.5 21世纪创新学习 |
2.6 各国学徒制培养的实施状况 |
2.7 印尼的学徒制计划 |
第3章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背景概述 |
3.1 印尼职业教育史 |
3.1.1 荷兰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2 日本时期的职业教育 |
3.1.3 独立时期的职业教育 |
3.2 印尼西爪哇省职业教育情况 |
3.3 印尼职业教育办学标准与保障 |
3.4 印尼职业高中教育标准和21世纪技能 |
3.4.1 21世纪技能关于高阶思维技能 |
3.5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的综合学习模式 |
3.6 苏加武眉市职业高中综合学习模式的规划与实施 |
3.7 汽车轻型车工程专业证书 |
第4章 基于学徒制培养职业高中学生21世纪技能的理论分析 |
4.1 21世纪技能的结构要素分析 |
4.1.1 21世纪技能的基本框架 |
4.1.2 21世纪的学与教 |
4.1.3 有关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4.2 职业高中21世纪技能特征分析 |
4.2.1 21世纪就业结构的变化 |
4.2.2 印尼中学课程结构 |
4.3 学徒制与21世纪技能的关系分析 |
4.3.1 印尼西爪哇省的职业教育学生与学习 |
4.3.2 21世纪职业高中的技能 |
第5章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内容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群体与样本选择 |
5.2.2 学徒制问卷校准 |
5.2.3 创造力问卷校准 |
5.2.4 协作问卷校准 |
5.2.5 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问卷校准 |
5.2.6 职业和生活问卷校准 |
第6章 西爪哇省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21世纪技能的调查研究 |
6.1 描述性统计 |
6.2 数据分析 |
6.3 统计假设 |
6.4 研究结论 |
6.5 进一步的研究 |
6.6 实施建议 |
第7章 研究反思、对策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反思 |
7.1.1 印尼21世纪技能的研究 |
7.1.2 21世纪技能发展通过的学习 |
7.1.3 印尼教育国家标准的21世纪技能发展 |
7.2 对策建议 |
7.2.1 实施培养21世纪技能的学徒制 |
7.2.2 基于多样化学徒制的技术开发 |
7.2.3 职业教师和培训网络的职业化建设 |
7.2.4 职业高中学生发展21世纪技能的各种途径 |
7.2.5 多角度完善学生职业评价体系 |
7.3 研究展望 |
7.4 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件A 问卷 |
附件B 学徒制学习资料 |
附件C 教学计划(LESSON PLAN)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印尼文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3)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进展 |
二、国外研究进展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一、基本内容 |
二、研究创新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理论构建与研究假设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边界限定 |
一、海权 |
二、东亚海权战略 |
第二节 战略行为归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理论构建 |
一、行为发生的一般机理 |
二、国家战略行为:理论解释的多元视角 |
三、国家战略行为:一个新的归因框架 |
第三节 权力、身份与不确定性:国家战略行为变量的研究假设 |
一、自变量的选择 |
二、主要变量的相互关系 |
三、战略调整的基本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海权成长轨迹: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冷战前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创建大陆海军:美国海权的源起 |
二、角逐西太平洋:美国东亚海权的建立 |
三、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的发展 |
第二节 冷战期间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遏制: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指南 |
二、海洋威慑: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路标 |
三、海洋干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导向 |
四、海洋缓和: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构想 |
五、重振海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新思维 |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东亚海权战略 |
一、海洋防务收缩: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调整 |
二、海洋新型战争: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转型 |
三、海洋反恐倡议: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发展 |
四、亚太再平衡:美国东亚海权战略的再布局 |
第四节 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特征与逻辑 |
一、全方位转型: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主要特征 |
二、制衡新兴大国: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基本逻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权力结构变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外驱力 |
第一节 权力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权力的内涵 |
二、权力的来源 |
三、霸权国战略调适的权力逻辑 |
第二节 全球权力中心迁移: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 |
一、新场域:全球权力转移的时空条件 |
二、多维度:全球权力转移的表现 |
第三节 东亚权力结构变动:从单中心转向双中心 |
一、中美国际权力的重构 |
二、东亚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双中心结构的形成 |
第四节 东亚海权生态变化: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 |
一、海军现代化:东北亚海权发展的新态势 |
二、海军新战略:东南亚海权发展的新蓝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身份需求扩张: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内驱力 |
第一节 身份需求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身份需求的内涵 |
二、身份需求的逻辑 |
三、身份需求对霸权国战略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洋主导国的身份构建:美国东亚海权的生成基础 |
一、禀赋与机遇:海洋主导国建立的双翼 |
二、海权论: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理论指南 |
三、经济支持: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物质基础 |
四、海军实力:海洋主导国建立的硬道理 |
第三节身份需求: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原动力 |
一、角色身份:美国利益的东亚路标 |
二、战略价值:美国身份的东亚认知 |
三、霸权身份需求:美国的东亚海洋利益分布 |
第四节 身份依赖: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霸权逻辑 |
一、身份利益: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指南针 |
二、战略意图:美国东亚海权战略扩张的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确定性搅动: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干扰力 |
第一节 不确定性与霸权国的战略调适 |
一、不确定性的内涵 |
二、不确定性的来源 |
三、不确定性对霸权国战略调适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权结构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安全困境 |
一、海洋军备竞赛:东亚海洋安全的基本趋势 |
二、防务开支增长:东亚国家的海洋安全政策 |
第三节 海洋政治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争端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东亚国家战略互信的障碍 |
二、渔业资源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冲突的诱因 |
三、海洋能源开发争端:东亚国家海洋合作的难题 |
四、地区冲突热点:东亚国家海洋纷争的现实隐患 |
第四节 海洋环境的不确定性:东亚海洋非传统威胁 |
一、海洋恐怖主义:东亚海洋安全的新挑战 |
二、海上有组织犯罪:东亚海洋安全的新热点 |
三、海盗问题:东亚海洋安全的新难题 |
四、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东亚海洋安全的新博弈 |
五、海洋环境恶化:东亚海洋安全的新议程 |
第五节 海洋秩序的不确定性:东亚国家的海洋战略 |
一、海洋秩序挑战:新兴大国的海洋崛起 |
二、海洋安全挑战:非民主国家的海洋威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源、能力与策略: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的支持路径 |
第一节 海权资源重配:权力竞争压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技术资源:保持海洋军事技术领先 |
二、人力资源:加强海军人才开发与利用 |
三、经济资源:加快海洋产业经济发展 |
四、财政资源:加大海军财政经费投入 |
五、制度资源:完善海军体制机制建设 |
第二节 海权能力提升:身份需求动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能力目标:未来海权的方向 |
二、海上打击能力:全域机动作战 |
三、海上防御能力:打造海上盾牌 |
四、海上保障能力:提升海洋后勤供给 |
五、网络安全能力:扩大海上虚拟作战空间 |
第三节 海洋外交优化:不确定性张力下的战略调适 |
一、合作策略 |
二、制衡策略 |
三、孤立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发现 |
二、研究限度 |
三、后续研究 |
四、未来发展趋势 |
五、中国海权发展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战略支撑点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及有待改进之处 |
第一章 战略支撑点模型及其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的理论来源 |
一、空间场模型与距离衰减规律 |
二、力量场效应的理论内涵与作用机理 |
第二节“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的概念解释与战略内涵 |
一、战略支撑点的概念解释 |
二、战略支撑点的战略内涵 |
第三节“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的衡量标准及互动路径 |
一、战略支撑点构建的衡量标准 |
二、推动战略支撑点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互动路径 |
第二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与所面临的战略困境 |
第一节“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 |
一、主要内容 |
二、实现路径 |
第二节“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一、各参与国的猜忌与不信任加剧我国外部环境脆弱性 |
二、大国博弈在相关地区对我国进行牵制 |
三、制度措施滞后性亟待改善,海洋大国能力尚存欠缺 |
四、沿线各参与国的内部抵牾引致现实风险 |
第三节 战略支撑点建设有助于缓解“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困境 |
一、打破美国“亚太再平衡”式战略围堵以实现和平发展 |
二、反制“金融国家”对“贸易国家”的霸权压迫 |
三、拓展有重点的功能性外交活动空间与战略纵深 |
四、切实保护中国海外利益并提高海外支撑力 |
第三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建设要素分析 |
第一节 战略支撑点建设的能力因素 |
一、经济层面 |
二、政治层面 |
三、安全层面 |
第二节 战略支撑点建设的类别划分 |
一、军事拓展性的战略支撑点 |
二、功能运用性的战略支撑点 |
三、经济互补性的战略支撑点 |
四、国际互助性的战略支撑点 |
五、历史关联性的战略支撑点 |
第三节 战略支撑点建设的基本特性 |
一、战略支撑点建设具有阶段性 |
二、战略支撑点建设具有曲折性 |
三、战略支撑点建设具有联动性 |
第四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撑点的空间分布与路径分析 |
第一节 东盟航线之战略支撑点建设的路径分析 |
一、泰国 |
二、印度尼西亚 |
三、缅甸 |
第二节 南亚航线之战略支撑点建设的路径分析 |
一、孟加拉国 |
二、斯里兰卡 |
三、巴基斯坦 |
第三节 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航线之战略支撑点建设的路径分析 |
一、吉布提 |
二、希腊 |
第五章 实现战略支撑点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的工作机制 |
第一节 以价值观外交为引领建立政府间互信沟通机制 |
第二节 以重点创新项目推促示范性利益协调 |
第三节 以各参与国强化信誉机制约束战略欺诈 |
第四节 统筹国内外发展大局夯实战略对接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中加关系的合作维度 |
第一节 演进历史的回顾(1994 年之前) |
一、关系的起步(1949 年以前) |
二、关系正常化(1949-1970 年) |
三、稳步的发展(1971-1988 年) |
四、中断与恢复(1989-1993 年) |
第二节 全面合作的时期(1994-2015 年) |
一、政治关系连续升级 |
二、经济合作进程加速 |
三、教育文化关系拓展 |
小结 |
第二章 全面合作的动能 |
第一节 体系层面:国际格局的转型 |
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
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 |
三、体系转型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国家层面:经济利益的偏好 |
一、加拿大的经济利益偏好 |
二、中国的经济利益诉求 |
第三节 社会层面:跨国关系的深化 |
一、人员往来的推动 |
二、华侨华人的参与 |
小结 |
第三章 中加关系的摩擦维度 |
第一节 政治安全领域的摩擦 |
一、人权争论 |
二、信息安全摩擦 |
第二节 经济领域的矛盾 |
一、贸易摩擦 |
二、能源合作矛盾 |
第三节 文化教育领域的矛盾 |
一、孔子学院在加拿大的发展 |
二、加拿大对孔子学院的态度 |
三、多伦多孔子学院关闭事件 |
小结 |
第四章 摩擦的动能 |
第一节 国家结构的非对称性 |
一、地缘结构 |
二、经济结构 |
三、政治结构 |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差异性 |
一、加拿大在中国的形象 |
二、加拿大社会的对华认知 |
三、社会认知对中加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未来关系走势及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促进与阻碍中加关系的新因素 |
一、有利因素 |
二、不利因素 |
第二节 中加关系的未来走势 |
一、政治关系 |
二、经济合作 |
三、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对中国巩固与深化中加关系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利益链接,发挥优势互补 |
二、正确理解矛盾领域,强化机制建设 |
三、扩大信任半径,积累社会资本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校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南海争端的相关概述 |
2.1 南海争端的产生根源 |
2.1.1 历史因素 |
2.1.2 经济因素 |
2.1.3 地缘因素 |
2.1.4 法律因素 |
2.2 南海争端的基本内涵 |
2.2.1 岛屿主权问题 |
2.2.2 海域划界问题 |
2.2.3 海洋资源问题 |
2.2.4 “航行自由”问题 |
2.3 南海争端的现实状况 |
2.3.1 域外国家继续干涉 |
2.3.2 域内国家磋商合作 |
2.3.3 整体局势依然严峻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依据及基础 |
3.1 历史依据 |
3.1.1 最早发现与命名 |
3.1.2 持续开发与管治 |
3.1.3 国际社会的承认 |
3.2 法理依据 |
3.2.1 相关国际法律 |
3.2.2 相关中国法律 |
3.3 理论基础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权思想 |
3.3.2 中国共产党维护海洋主权权益理论 |
3.4 实践基础 |
3.4.1 晚清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2 国民政府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3.4.3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南海的维权实践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1978-2012) |
4.1 坚持中国南海立场不动摇 |
4.1.1 主权宣示与外交抗议 |
4.1.2 反对域外大国的干预 |
4.2 努力提升南海防御能力 |
4.2.1 执行国家海防战略 |
4.2.2 发展南海军事力量 |
4.2.3 实施军事维权行动 |
4.3 积极推动南海区域建设 |
4.3.1 开展南海科学考察 |
4.3.2 逐步开发南海资源 |
4.3.3 修建南海基础设施 |
4.4 运用和平方式处理争端 |
4.4.1 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4.4.2 与南海各国建立双边对话合作机制 |
4.4.3 与东盟建立政治与安全互信机制 |
4.4.4 建立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 |
4.4.5 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南海主权权益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实践 |
5.1 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
5.1.1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5.1.2 倡导“双轨思路”解决争端 |
5.1.3 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 |
5.2 强化对南海的管控与开发 |
5.2.1 升级南海行政建制 |
5.2.2 改革海上执法体制 |
5.2.3 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
5.2.4 加速南海资源开发 |
5.3 深化与南海各国的伙伴关系 |
5.3.1 与南海各国建立多领域务实合作 |
5.3.2 倡导“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5.3.3 稳步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
5.4 应对域外大国对南海争端的干预 |
5.4.1 警告与拦截擅闯中国南海的美舰美机 |
5.4.2 推动中国同域外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经验与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成效 |
6.1.1 有效控制南沙部分岛礁 |
6.1.2 顺利完成北部湾的划界 |
6.1.3 岛礁建设取得显着成果 |
6.1.4 南海和平稳定得以维持 |
6.2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经验 |
6.2.1 始终坚持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基本立场 |
6.2.2 始终坚持以协商谈判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
6.2.3 始终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 |
6.2.4 始终坚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与执法力量 |
6.3 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的启示 |
6.3.1 全面深化同域外大国及东盟的合作关系 |
6.3.2 加速推进与南海声索国的共同开发进程 |
6.3.3 继续强化人民海军的远海防御能力建设 |
6.3.4 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南海争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7)石油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石油安全问题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论 |
第一章 石油概述 |
第一节 石油的基本概念 |
一、石油的起源 |
二、石油的组成 |
第二节 石油的属性 |
一、石油的自然属性 |
二、石油的经济属性 |
第三节 石油的重要地位 |
一、石油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
二、石油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
三、石油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
四、石油在军事国防中的地位 |
第二章 石油危机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石油危机理论问题探讨 |
一、石油危机的概念 |
二、石油危机成因理论 |
三、石油危机的本质 |
第二节 石油危机的历史与未来 |
一、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 年至1974 年) |
二、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 年至1980 年) |
三、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 年至1991 年) |
四、高油价时代来临(2000 年以来) |
五、未来石油危机 |
第三节 石油危机的影响 |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二、对石油石化行业的影响 |
三、对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 |
四、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
五、对世界军事的影响 |
第四节 石油危机的治理与调控 |
一、历史上石油危机的治理特点和 IEA 的作用 |
二、对石油危机的预防性治理特点 |
三、石油危机治理的未来 |
第三章 石油安全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一般安全理论 |
一、传统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 |
第二节 石油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
一、石油安全问题的提出 |
二、石油安全的概念 |
三、石油安全的内涵 |
四、石油安全的本质 |
第三节 石油安全要素 |
一、供给安全 |
二、需求安全 |
三、价格安全 |
四、石油储备 |
五、通道安全 |
六、设施安全 |
第四节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安全战略 |
一、美国石油安全战略 |
二、欧盟石油安全战略 |
三、日本石油安全战略 |
四、俄罗斯石油安全战略 |
五、印度石油安全战略 |
六、韩国石油安全战略 |
七、石油输出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
八、世界石油安全战略总体发展趋势 |
第五节 世界石油安全环境分析 |
一、世界石油供求分析 |
二、世界石油运输通道安全分析 |
三、世界石油安全的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
四、世界石油安全总体形势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国石油供求分析 |
一、中国石油需求分析 |
二、中国石油供给分析 |
三、中国石油进出口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 |
一、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内因素分析 |
二、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因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主要原则 |
三、主要目标 |
第四节 中国石油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二、完善石油价格机制 |
三、深化石油流通体制改革 |
四、加强石油资源勘探开发 |
五、实现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
六、实现石油进口通道多元化 |
七、建立健全石油储备体系 |
八、积极开展石油外交 |
九、加强国际合作 |
十、节约石油资源 |
十一、发展替代能源 |
十二、培育中国的跨国石油公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分类与梳理 |
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
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效应理论 |
四、中国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缺陷与其未来发展方向 |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缺陷 |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一节 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
一、21世纪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
二、21世纪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
第二节 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一、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趋势展望 |
第四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成因 |
第一节 21世纪以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回顾 |
一、起步阶段 |
二、持续发展阶段 |
三、高速增长阶段 |
四、调整和稳定发展阶段 |
第二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 |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
三、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呈加速增长之势 |
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有所改善 |
五、外商投资方式日趋独资化 |
六、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第三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 |
一、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国际因素 |
二、21世纪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国内因素 |
第五章 21世纪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FDI在华的发展状况 |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
二、21世纪以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21世纪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一、东部地区仍为外商投资集中区域 |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稳定 |
三、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 |
四、独资经营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外资规模仍呈持续扩大态势 |
二、中西部地区引资提速 |
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继续增加 |
四、发达国家将会加快资本投入 |
五、外商在华投资的战略性调整力度不断加强 |
第六章 21世纪FDI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华产出增长的影响 |
一、对总产出的影响 |
二、对人均产山增长的影响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 |
一、计量模型、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实证结果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一、FDI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
二、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三、FDI与中国对外贸易方式 |
四、FDI与在华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 |
五、FDI在华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非均衡增长 |
六、FDI与中国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一、变量说明、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二、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其他积极影响 |
一、FDI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二、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FDI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
第六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一、与内资同构化程度高 |
二、威胁产业安全 |
三、技术外溢不足 |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
五、民族品牌和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
第七章 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当前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
一、当前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新形势 |
二、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要求 |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
一、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
二、外资统计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仍旧处于不合理状态 |
四、外资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且消化不足 |
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进一步促进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
一、调整引资政策 |
二、保证引资数量 |
三、完善投资环境 |
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
五、明确FDI的统计口径 |
六、优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七、提高引进FDI的技术含量 |
八、完善外资企业监管工作 |
第八章 外商在新疆的投资特点与新疆吸引外资的战略定位及其对策 |
第一节 新疆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
一、新疆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新疆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 |
三、新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疆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
一、新疆吸引外资的劣势 |
二、新疆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
第三节 新疆吸引FDI的战略定位及对策 |
一、新疆吸引FDI的战略定位 |
二、促进外商在新疆加快投资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攻博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
三、获桨情况 |
后记 |
(9)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国外理论综述 |
2.1 跨国并购基本概念 |
2.1.1 并购的概念 |
2.1.2 跨国并购的概念 |
2.2 跨国并购的基本类型 |
2.2.1 根据并购双方行业划分 |
2.2.2 根据双方是否接触划分 |
2.2.3 根据目标公司是否上市划分 |
2.3 跨国并购的重要历史及特征 |
2.3.1 重要历史 |
2.3.2 近年来跨国并购的主要特征 |
2.4 主要跨国并购理论 |
2.4.1 对外直接投资(FDI)方面理论 |
2.4.2 企业并购方面理论 |
2.4.3 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理论 |
2.5 并购后整合应对及管理 |
2.5.1 跨国并购整合的概念及本质 |
2.5.2 并购后的整合(PMI)的管理方法 |
第三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
3.1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概述 |
3.1.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概念引入 |
3.1.2 海外并购的动因 |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演进及特征 |
3.2.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演进 |
3.2.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 |
3.3 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历程及规律 |
3.3.1 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历程 |
3.3.2 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规律 |
3.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国外企业跨国并购的对比 |
3.5 影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因素 |
3.5.1 宏观层面 |
3.5.2 微观层面 |
3.5.3 交易层面 |
3.6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 |
3.6.1 中国矿产资源概况及其特点 |
3.6.2 中国矿产资源的供给现状及需求预测 |
3.7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未来展望 |
第四章 吉恩镍业个案探究 |
4.1 背景介绍 |
4.1.1 吉恩公司概况 |
4.1.2 吉恩镍业近年来经济运行现状及在国内行业地位分析 |
4.1.3 镍资源的世界供给情况 |
4.1.4 吉恩镍业所处经济环境 |
4.2 加拿大皇家矿业项目 |
4.2.1 收购动因 |
4.2.2 目标及相关公司概况 |
4.2.3 交易概况 |
4.2.4 收购后举措及媒体反应 |
4.2.5 交易意义及理论体现 |
4.3 自由矿业项目 |
4.3.1 收购动因 |
4.3.2 加拿大自由矿业公司概况 |
4.3.3 交易概况 |
4.3.4 后举措及媒体反应 |
4.4 胜利镍业项目 |
4.4.1 收购动因 |
4.4.2 Victory Nickel 公司概况 |
4.4.3 交易概况 |
4.4.4 收购后举措及媒体反应 |
4.5 吉恩镍业海外并购后整合策略 |
4.6 吉恩镍业海外并购的总结分析 |
第五章 更多中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案例探究 |
5.1 中海油服 100%要约收购挪威 AWO 公司 |
5.1.1 项目背景和收购动因 |
5.1.2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概况 |
5.1.3 交易概况 |
5.1.4 收购后举措及媒体反应 |
5.1.5 本次收购行为的总结分析 |
5.2 中国铝业 195 亿美元注资澳大利亚力拓告吹 |
5.2.1 项目背景和收购动因 |
5.2.2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概况 |
5.2.3 交易概况 |
5.2.4 收购举措及媒体反应 |
5.2.5 本次收购行为的总结分析 |
5.3 中化集团收购加拿大钾肥(POT)失败 |
5.3.1 项目背景和并购动因 |
5.3.2 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概况 |
5.3.3 交易概况 |
5.3.4 收购举措及媒体反应 |
5.3.5 本次收购行为的总结分析 |
第六章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理论研讨 |
6.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一般性过程及理论研讨 |
6.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国内并购的异同 |
6.3 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几个合作模式 |
6.4 中国资源企业海外并购失败原因 |
第七章 提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率的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微观层面——针对企业的建议 |
7.2.1 并购前 |
7.2.2 并购中 |
7.2.3 并购后 |
7.3 宏观层面——针对政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为21世纪的中国加“油”(论文参考文献)
- [1]职业高中基于学徒制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的研究 ——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为例[D]. 安迪(ADI MAULANA).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3]后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海权战略调整研究[D]. 刘雨辰. 山东大学, 2017(08)
- [4]战略支撑点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D]. 王多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7(02)
- [5]合作与摩擦:冷战后的中加关系研究[D]. 吴婷. 暨南大学, 2016(08)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维护南海主权权益研究[D]. 宋建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7]石油安全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 刘德成.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8]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D]. 戴跃明. 武汉大学, 2012(05)
- [9]中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实证研究[D]. 吴术. 吉林大学, 2013(04)
- [10]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