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丹[1](2021)在《棉花不同杂交类型后代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郑红丽[2](2021)在《陆地棉GhGLP4基因调控雄蕊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
余静文[3](2021)在《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新疆海岛棉遗传变异及纤维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文中指出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栽培棉之一,因其在纤维品质和抗病性等性状上的突出表现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快速发展,测序成本的降低,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进入了高通量、高精度的新时期。基于新型测序技术的海岛棉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已经完成,而利用高通量的重测序可实现对海岛棉群体的精细分析和基因定位,并为海岛棉基因组资源的高效利用创造条件。新疆自治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海岛棉生产基地,利用分子标记探索新疆棉区自育海岛棉群体遗传变异特点,鉴定具有遗传改良价值的关键基因对加速新疆海岛棉育种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40份海岛棉材料进行了高通量重测序,构建海岛棉的高精度基因组变异图谱,并利用鉴定的遗传变异多态性解析该海岛棉群体的结构和连锁不平衡特点。对12个重要的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海岛棉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重要遗传信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220份新疆自育海岛棉资源和20份其它棉区的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重测序。共获得6.34 Tb的测序数据。通过与基因组的序列比对和群体变异检测,共鉴定到3632231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221354个片段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 Del)。2.利用系统发育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STURUCTURE分析等方法对该群体进行群体结构预测,发现240个海岛棉材料大致分为5个亚群,其中新疆海岛棉群体大致由4个亚群组成。新疆之外,包括美国、埃及、东亚国家、我国云南和海南等地的海岛棉种质资源单独聚类,并与新疆自育海岛棉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说明新疆海岛棉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岛棉资源类型。3.海岛棉不同亚群间性状表型变异丰富,特别是纤维品质性状。群体遗传学发现,不同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国外海岛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整体水平高于新疆海岛棉。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分析发现,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的LD水平高于陆地棉和亚洲棉,且At亚组的LD衰减距离大于Dt亚组。4.分别在两个试验点对12个重要的棉花性状进行连续两年的表型鉴定,利用统计分析计算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广义遗传力(Broad-sense heritability,BSH),并对表型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极显着正相关的性状有单铃重与皮棉和籽棉产量、衣分与皮棉产量、株高与皮棉和籽棉产量、株高与第一果枝节位和单株铃数,以及单株铃数与皮棉和籽棉产量。极显着负相关的性状有第一果枝节位和皮棉产量、衣分、单株铃数。总体看来,纤维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强于产量性状。BSH的变化范围为0.17(单株铃数)至0.57(衣分),其中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力水平整体来看高于产量性状,可见纤维产量更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5.用表型数据的最优线性无偏估计(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值与基因型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基于较严格的阈值(p<0.05/n)共鉴定了168个显着相关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基于建议相关的阈值(p<1/n)共鉴定了2645个SNP。所鉴定的SNP在基因组上分布不均匀,其中D11号染色体的SNP最多,其次为A07染色体。Dt亚组的SNP数量多于At亚组。对于研究的性状而言,鉴定到的纤维强度关联信号最多,其次是衣分,而籽棉产量和第一果枝节位没有鉴定到显着的关联信号,这可能与性状本身的复杂性和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等因素有关。6.基于上述关联分析结果,利用连锁不平衡系数、基因功能注释和RNAseq等方法筛选候选基因,并用不同纤维强度或衣分表型的海岛棉材料进行q PCR表达分析。鉴定出3个与纤维强度相关的候选基因,包括编码酪蛋白激酶I的基因GB_D11G34371、编码微管相关蛋白的基因GB_D11G3460和GB_D11G3471;1个与衣分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GB_A07G1034,该基因编码一种受BRs调节的受体激酶。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重测序完成了海岛棉群体的基因分型,解析了海岛棉的群体结构、连锁不平衡和遗传多样性等特征。并对新疆海岛棉12个重要的性状进行了GWAS分析,其中纤维强度和衣分性状鉴定到了较多的稳定关联SNP。着重分析以上两个性状的关联结果,最终筛选到了2个与纤维强度相关和1个与衣分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海岛棉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目的基因。
李腾宇[4](2019)在《转录组比较分析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与营养生长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文中认为为深入研究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和营养生长杂种优势遗传规律,本研究利用国内棉区主栽的12份陆地棉品种和5份海岛棉品种配制了53个陆海杂交组合,在三亚和临安种植进行亲本和F1代纤维品质测定,并分析其杂种优势。然后,选取一个纤维长度显着超亲优势的杂交组合T027(鲁原343×阿长599)为材料,对棉纤维发育和苗期营养生长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珠、纤维和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和相关富集通路的初步验证,具体结果如下:纤维品质数据表明,纤维长度在所有的杂交组合中均呈现显着或极显着的中亲优势,部分杂交组合具有较强的超亲优势;除了杂交组合T003、T009和T039外,纤维强度也具有显着或极显着的中亲优势;60%以上杂交组合的马克隆值具有显着的负向中亲优势;50%以上杂交种的整齐度具有显着或极显着的正向中亲优势,只有40%组合的伸长率具有显着或极显着的正向中亲优势。对于挑选出纤维品质在4A级以上的11个杂交种重复种植于浙江临安,其纤维长度和强度较三亚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4A级以上,且均呈现出显着或极显着的中亲优势;组合T027仍然保持最为显着的杂种优势。对超亲优势最为显着组合T027进行未成熟纤维长度测定后发现,开花后10天(days post anthesis,DPA)内是纤维长度杂种优势差异最为显着的时期,在开花后15天到20天后杂种优势趋于平缓。对0 DPA和5 DPA的胚珠、10 DPA和15 DPA的未成熟纤维进行转录组和mi RNA测序发现,10 DPA是差异基因表达数目最多的时期,F1中来自陆地棉的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多于来自海岛棉的差异基因,且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生长素信号响应通路。对差异表达mi RNA的靶基因进行富集,发现也主要富集在生长素相关通路上,其中Ghr-mi R393b负调控靶基因ARF18,进而调控生长素输出信号,可能是造成杂种优势的原因之一。生长素(IAA)含量测定发现无论是在亲本还是正反交F1中生长素的含量都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但陆海杂交棉正反交所有时期的生长素含量都高于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胚珠离体培养的结果显示以海岛棉为母本的F1代纤维起始要早于以陆地棉为母本的F1代;添加生长素输出抑制剂后正反交F1代纤维长势优于对照条件,进一步验证了可能是由于生长素含量变化导致杂种优势产生。对苗期农艺性状研究发现,播种后15天(一叶期)是陆海杂交棉F1正反交生物量杂种优势最为显着的时期,在播种23天后杂种优势趋于平缓。对子叶期、一叶期和三叶期的倒一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可知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细胞组分和叶绿体等通路,同时也富集在细胞质部分,结合表型数据,我们认为母系效应在营养生长杂种优势表现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杂交种和亲本的田间试验数据以及苗期、胚珠、未成熟纤维的转录组数据和mi RNA数据,从转录水平揭示陆海杂交种及其亲本基因表达的差异,为探讨其纤维长度和营养生长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李胄[5](2017)在《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综述了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棉花育种研究的进展历程,包括育种方法、人工变异技术、远缘杂交技术、抗枯黄萎病及抗棉铃虫技术、杂交制种技术以及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棉花植株性状等研究,认为常规育种,尤其是系统育种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育种技术,其中田间"选择变异"的功夫,是植物育种的灵魂,是育种工作者看似简单但却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育种就是克服千难,历尽万辛,打破早熟、高产、优质、多抗等性状之间的负相关,实现在田间选择出集各有利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的小概率事件!
田书华[6](2017)在《利用置换系研究海陆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文中认为有关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的讨论已经争论了近一个世纪,但是并没有达成太多的共识,而且超显性位点的重要性也一直未得到证实。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基因组分离群体的使用上,为了在尽可能缩小上位性作用的情况下评估超显性对杂种优势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本实验室构建好的一套以陆地棉TM-1为背景的海岛棉H7124片段导入系材料再次与轮回亲本TM-1进行回交得到了一整套的F1后代群体(ILH群体),并在随后的5年中设计田间比较试验对F1群体及对应导入系群体和TM-1进行了表型与数量遗传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充分的利用海陆间遗传和表型的多样性,我们对这套以陆地棉TM-1为背景的海岛棉H7124片段导入系材料的17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有5个性状显示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分别是:单株皮棉产量、单株籽棉产量、铃数、铃重和衣指,这些性状的F1表型均明显高于对应的导入系亲本和TM-1。其他的性状像衣分、果枝数、株高、籽指等其它性状均未表现出杂种优势效应,这些性状的F1表型均与双亲相当或者低于双亲。在这所有的17个性状中,单株皮棉产量的杂种优势效应最明显。2、为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杂种优势在导入系中的表现,我们挑选出杂种优势效应最明显的单株皮棉产量作为产量类性状的代表性状。随后我们将剩余的16个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有5个性状(单株籽棉产量、铃数、铃重、衣指和衣分)与单株皮棉产量紧密关联(r>0.5);有6个性状(果枝数、株高、籽指、短纤维指数、第一果枝始节和第一果枝第一始节长度)关联不是太紧密(0.5>r>0.1)归为中间型。还有剩下的5个性状与单株皮棉产量关联性很小(r<0.1)归为非产量性状。3、为了测试在产量相关性状中出现的杂种优势效应是否与特定位点的某种遗传机制模式相关。我们将涉及17个性状的导入系株系和对应F1株系分别与TM-1进行一次表型比较。我们认为至少其中一次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才算在该导入片段位置存在一个QTL。结果显示:我们在5年11个产量与非产量性状中平均检测到了 396个数量性状位点(QTL)。在这396个数量性状位点(QTL)中,有214个是产量相关性状组中的,有182个是非产量相关性状组中的。4、我们将以上获得的QTL分成了四类:隐性QTL、加性QTL、显性QTL和超显性QTL。随后我们对产量性状与非产量性状中的这四种类型QTL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产量相关性状组相比非产量性状组明显含有更多的正向超显性数量性状位点。5、考虑到基因的多效性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依照性状间的相关性对检测到的QTL进行了初步去冗余(相关性系数大于0.5且属于同类型的同一位点QTL归为同一个QTL),结果显示:即使在去冗余的情况下,产量性状中超显性QTL比例(22.5%)也远远高于非产量性状中(0.9%)。最后我们还对检测到的QTL进行了更为严格的去冗余(不考虑相关性只要同一位点相同类型的QTL都归为一个QTL),结果同样是产量性状中QTL比例是非产量性状中比例的25倍之多。6、为了更加准确的模拟每个QTL的遗传模式,我们利用F1与双亲之间的相对距离给每个位点的QTL效应赋予了一个数量指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定量的研究各种类型QTL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各年间正向产量的曲线都会在超显性区域出现一个峰值,而非产量性状的曲线的峰值往往会在加性或者显性区域。7、为了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对在5年中产量相关性状中检测到的超显性位点进行了统计:在单株皮棉产量中性状中总计有13个位点至少在一年中被检测到;单株籽棉产量中11个;铃数中有17个;铃重中有7个;衣指中有14个;衣分中有11个。在这些超显性位点中5年均稳定检测到的有:单株皮棉产量中有2个(oLPP-9-2,oLPP-25-1);单株籽棉产量中有 3 个(oSPP-2-1,oSPP-3-1,oSPP-14-1);铃数中有 4 个(oBN-5-1,oBN-8-1,oBN-18-1,oBN-26-1);铃重中有 6 个(oBW-9-2,oBW-16-1,oB W-18-2,oBW-25-1,oB W-26-1,oB W-26-2);衣指中未检测到;衣分中有 1个(oLP-21-2)。8、在以上工作的同时我们利用在多年间调查的数据选出了 IL-005株系进行了海陆强结铃性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我们在2013年第一次在南京江浦基地种植所有导入系与轮回亲本TM-1配置组合的时候,发现IL-005株系在与轮回亲本TM-1回交以后得到的杂种F1后代在产量方面表现出了很强的杂种优势,为此我们在后续2013-2015年的连续3年间对TM-1、IL-005和(TM-1 ×IL-005)F1三组材料进行了产量相关性状的跟踪及调查。结果显示是整株总果节数这一性状导致了(TM-1 ×IL-005)F1杂种优势的产生,具体表现为:(TM-1 ×IL-005)F1在13年至15年3年间的平均单株总果节数为78.67个,母本TM-1的平均单株总果节数为49.92个,父本IL-005的平均单株总果节数为30.14个,由此得出(TM-1 ×IL-005)F1代的超亲优势达到了 57.59%。在确定了总果节数这一杂种优势性状后,我们首先对导入系IL-005的背景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分别通过SSR引物及重测序两种手段确定了导入片段位置,IL-005在TM-1的背景下导入了 3个H7124的片段:第一个片段位于A3号染色体的NAU3479与NAU3016之间,通过比对基因组信息可知片段大小约为260.38kb;导入的第二个片段位于A10染色体上的NAU118与NAU171之间,通过比对基因组序得知片段大小约为3.12Mb;第三个导入片段位于D13号染色体的NAU3589与NAU261之间,片段大小约为4.68Mb。最终通过构建(TM-1 × IL-005)F2群体,我们将控制单株总果节数这一性状初步定位在了 5个QTL位点上,分别为A3染色体上qTFS-A3-1位点,A10染色体上的qTFS-A10-1和qTFS-A 10-2位点,D13染色体上的qTFS-D13-2和qTFS-D13-2位点。
张新,菲力申,周瑞阳,陈国平[7](2012)在《广西南部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杂种优势利用》文中指出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着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武路云[8](2012)在《海岛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陆地棉与海岛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共用了168份海岛棉材料,通过SRAP标记和形态标记的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为海岛棉亲缘关系的鉴定和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提供参考。从中选取117份海岛棉材料作为父本,以2个陆地棉雄性不育系msl和ms2为母本,组配了142个杂交组合。进行了主要性状表现的调查,分析了杂种优势和性状间的相关性。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168份海岛棉材料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2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6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组合分析供试材料,共检测到129个多态性位点,每个引物组合扩增的位点数在3~12个之间,每个组合平均扩增8.56个位点。利用NTSYS-pc2.10e软件,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材料间的相似性系数在0.27-0.89之间;在相似系数0.49水平上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对供试的168份海岛棉材料进行形态指标测定,调查时每个材料随机选取三株,4个性状的差异表现不同,168份供试材料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96,平均变异系数是23.19%。所有168份海岛棉共被分成了A、B两个大类,每个大类又各自分为了Ⅰ、Ⅱ两个亚类2、杂交F1代不孕籽率的变化范围在5.9%-23.72%之间,不同组合的不孕籽率变化很大。msl组配的组合变化范围在5.9%-23.72%之间,平均14.04%;ms2组配的组合变化范围在7.36-22.92%之间,平均13.36%。从中最终选出不孕籽率较低同时产量和品质较好地12个组合,所有组合不孕籽率表现最好的是msl×10。3、由msl和ms2组配的杂交F1代的优势表现有一定差异。ms1组配的杂交种在果枝数、果枝层数、不孕籽率、纤维长度、单株铃数上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分别为10.335%、1.754%、14.897%、1.752%、7.162%;ms2组配的杂交种在果枝数、果枝层数、不孕籽率、纤维长度上表现出正向超亲优势,优势率分别为9.308%、5.216%、13.832%、6.292%。4、杂种F1代主要性状的相关性表现为:不孕籽率与果枝数、果枝层数、单株铃数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和棉绒长度具有显着正相关;皮棉产量与果枝数、果枝层数、单株铃数都具有极显着正相关;棉绒长度与果枝数、果枝层数、单株铃数、单铃重极显着正相关,与衣分极显着负相关。
朱建东[9](2012)在《中、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主要性状遗传效应比较分析》文中指出棉花海陆种间杂交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尤其是纤维品质,因此开展棉花海陆杂交一代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是有效改善和提高棉花纤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采用NCⅡ设计,以7个陆地棉(4个中熟品种、3个早熟品种)和4个海岛棉品种为亲本,配制28个杂交组合,研究中、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亲本配制组合的杂种优势表现,按照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各个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各个相关系数;根据数量遗传学的有关知识,对海陆杂种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采用莫惠栋的单一自由度比较方法,分析比较各性状在中熟与早熟、有限果枝与无限果枝等类型之间的遗传效应差异;并对棉花海陆亲本及其杂种生育期表现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种优势比较单株铃数和纤维长度的杂种优势最为明显,皮棉产量和比强度具有较大的中亲优势;组合A5B3、A6B2的皮棉产量超过对照。2遗传效应分析节位、株高、衣分和整齐度完全受基因加性作用控制,单株铃数以基因的显性作用为主,单铃重、皮棉产量、马克隆值和比强度等其他性状主要受基因加性作用控制;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单铃重、下部节数的狭义遗传力最高,品质性状中,马克隆值、绒长的狭义遗传力最高;遗传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中,下一节长、下部节长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品质性状中,马克隆值的遗传变异系数较大。3相关性分析单株铃数、衣分与皮棉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正向极显着水平,单铃重与皮棉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正向显着水平;株高与皮棉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负向极显着水平;绒长和伸长率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负向显着水平;株高与绒长、比强度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正向极显着水平,与马克隆值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负向极显着水平;绒长与单铃重、果枝数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负向极显着水平;单铃重和皮棉产量与马克隆值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正的显着水平。4配合力分析同一性状各亲本之间以及同一亲本各性状之间的GCA效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百棉2号、中棉所50和新海27号的各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海岛棉品质性状的GCA效应总体表现优于陆地棉。同一组合不同性状间以及同一亲本所配组合的SCA差异很大。以百棉2号为母本的组合,其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SCA效应均较高,其中组合A5B3在绒长、比强度上都表现了较高的正向SCA效应,且均达到显着水平。5单一自由度分析海陆杂交一代在株高、衣分、马克隆值间的差异可主要归于早熟母本不同果枝类型的差异:单株铃数、单铃重的差异可主要归于不同果枝类型父本间的差异;皮棉产量的差异主要受早熟母本不同果枝类型间、不同熟性母本与不同果枝类型父本间互作差异的影响;绒长、比强度的差异可主要归于不同熟性母本的差异。6生育期结果表明,百棉2号可稳定地把早熟型传给子代组合,中棉所50可较稳定地把早熟型传给后代;以百棉2号为母本的组合的平均生育期最短,组合A5B4的生育期最短,仅有121.5d。
文国吉[10](2010)在《彩色长绒棉的杂种优势及其生理生化基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彩色棉是纤维本身带有颜色的棉花的总称。彩色棉由于在纤维发育过程中经历色素的积累和显色,可省去纤维化学染色的工艺程序,不但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减少染色过程中某些有毒化学物质的应用,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因此,彩色棉在纺织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彩色棉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十分受欢迎:一方面,天然彩色棉的产量偏低和品质偏差;另一方面,天然彩色棉的色彩单一;这些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彩色棉的发展。杂种优势利用一直被认为是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陆地棉与海岛棉的种间杂种F1,可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在保持高产的同时,还可显着提高纤维品质,是改良棉花纤维品质的一条可行途径。然而,目前有关彩色长绒棉(彩色棉与海岛棉的种间杂种)的研究报道很少。因此,本论文主要以彩色长绒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杂种优势、植株叶片和纤维的生理生化基础进行分析,以揭示彩色长绒棉产量、品质与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彩色长绒棉的育种提供理论基础,以期为解决彩色棉的缺陷,尤其是其品质性状缺陷,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彩色长绒棉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彩色陆地棉与白色海岛棉、白色陆地棉为材料,通过配置彩色长绒棉(海陆种间杂种)和常规彩色棉杂种(陆陆种内杂种),并以常规杂交棉品种(湘杂棉2号)作为对照,研究了两种类型彩色棉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通过种间杂交得到的彩色长绒棉在单株铃数、果枝数、果节数、不孕籽率、株高和茎叶干重方面均显着高于陆陆种内杂交组合,而在单铃重、衣分方面则不同程度的低于陆陆种内杂交组合。单株铃数种间杂种最高的有27.58个,而种内杂种只有19.13个。产量方面,由于铃数的显着提高,试验中多个彩色长绒棉组合皮棉产量超过了陆陆种内杂交组合。如2个棕色长绒棉的产量要显着高于对应的陆陆杂种,亦显着高于对照。在纤维品质性状方面,除了马克隆值与陆陆杂种没显着差异外,彩色长绒棉在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和伸长率方面都要极显着的优于陆陆种内杂种和对照,尤其是在纤维长度方面,绿色长绒棉最长的达到35.00m,甚至超过了海岛棉亲本,表现出极强的超亲优势。2彩色长绒棉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特性光合作用是棉花各器官包括纤维在内的生长、发育的基础,但有关彩色长绒棉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本研究在比较彩色长绒棉及其亲本在产量和品质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生育期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光合生理指标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花粉育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彩色棉亲本相比,虽然彩色长绒棉植株叶片果糖含量偏低,花粉育性也偏弱;然而由于彩色长绒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高,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等光合指标,营养物质供应充足,葡萄糖含量和淀粉含量较大。这或许是彩色长绒棉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光合生理特性。3彩色长绒棉纤维生理与纤维品质的关系棉花是以收获纤维为主要目的的经济作物。棉株产量的高低以及品质的优劣不仅与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相关,而且与纤维的发育也密切相关。与白色棉不同的是,彩色棉在纤维素形成和沉积的同时,还伴随着色素的形成和沉积,因此彩色棉的纤维发育过程比白色棉更加复杂。本试验主要从纤维发育角度来研究彩色长绒棉品质改良的生理生化基础,通过对纤维发育不同时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纤维素含量、总黄酮含量(色素物质)以及纤维的pH值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从各个时期的平均值来看,杂种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比其彩色棉亲本的含量要高,且海陆杂种的含量要高于陆陆杂种。比较两种颜色的彩色棉,绿色棉纤维的蔗糖含量高于棕色棉纤维蔗糖含量,棕色棉杂种的葡萄糖含量比绿色棉杂种的含量要高。此外,棕色棉杂种的葡萄糖含量要比其棕色棉亲本高,而绿色棉杂种的葡萄糖含量却稍低于其绿色棉亲本。成熟纤维中,彩色长绒棉的纤维素含量明显比其彩色棉亲本高,然而彩色棉亲本的总黄酮含量与pH值却比4个杂种都高。相关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含量与纤维各指标(马克隆值除外)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促进纤维细胞的快速伸长;总黄酮含量、纤维细胞研磨液的pH值与纤维各指标(马克隆值除外)呈显着或极显着的负相关,表明色素的沉积对纤维发育有负面影响,过高的pH值亦不利于纤维细胞的快速伸长。
二、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新疆海岛棉遗传变异及纤维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棉花种质资源概况 |
1.1.1 海岛棉起源与分类 |
1.1.2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3 新疆海岛棉育种进程 |
1.2 海岛棉种质资源的利用 |
1.2.1 种间杂种优势利用 |
1.2.2 海岛棉与陆地棉种间渐渗作用 |
1.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与流程 |
1.3.2 棉花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
1.3.3 海岛棉群体遗传图谱的构建 |
1.3.4 海岛棉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扩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报告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 |
2.2.2 表型鉴定与分析 |
2.2.3 文库构建和测序 |
2.2.4 序列质量检测和过滤 |
2.2.5 基因分型 |
2.2.6 群体结构分析 |
2.2.7 LD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8 群体受选择分析 |
2.2.9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2.10 候选基因的鉴定 |
2.2.11 表达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SNP和 In Del的鉴定 |
2.3.2 群体结构特点 |
2.3.3 连锁不平衡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4 选择区域鉴定 |
2.3.5 关联群体的表型变异 |
2.3.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3.7 纤维强度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和表达 |
2.3.8 衣分相关候选基因的鉴定和表达 |
2.4 讨论 |
2.4.1 基于重测序的海岛棉基因分型 |
2.4.2 独特的新疆自育海岛棉种质资源 |
2.4.3 不同性状关联位点的鉴定 |
2.4.4 棉花纤维性状相关候选基因 |
2.4.5 展望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4)转录组比较分析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与营养生长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的概述 |
1.1.1 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
1.1.2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
1.1.3 棉花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
1.1.4 种间杂交 |
1.2 转录组学分析与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2.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2.2 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 |
1.2.3 转录组测序面临的问题及其应用 |
1.3 MIRNA的研究进展 |
1.3.1 miRNA的研究概况 |
1.3.2 miRN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3.3 棉花中miRNA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2 陆海杂交种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田间试验设计 |
2.1.3 性状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种优势表型分析 |
2.2.2 不同生态区陆海杂交棉杂种优势分析 |
2.3 总结与讨论 |
3 转录组学比较分析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杂种优势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时期未成熟纤维长度测定 |
3.2.2 差异基因的表达模式 |
3.2.3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3.2.4 差异基因的Pathway分析 |
3.2.5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
3.3 总结与讨论 |
4 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杂种优势的miRNA测序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2 miRNA测序结果与数据分析 |
4.2.1 测序数据处理 |
4.2.2 测序数据分析 |
4.3 总结与讨论 |
5 陆海杂交棉纤维品质杂种优势的实验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仪器 |
5.1.3 试验试剂 |
5.1.4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吲哚乙酸(IAA)含量测定 |
5.2.2 荧光定量PCR数据结果分析 |
5.2.3 胚珠离体培养结果分析 |
5.3 总结与讨论 |
6 陆海杂交棉苗期营养生长杂种优势的转录组学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叶面积测定 |
6.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6.2.3 干鲜重测定结果 |
6.2.4 RNA提取检测结果 |
6.2.5 转录组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6.2.6 比对区域分布统计 |
6.2.7 基因表达量 |
6.2.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9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
6.2.10 差异基因的Pathway分析 |
6.2.11 转录因子家族统计 |
6.3 总结与讨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产生变异方法 |
1.1 自然变异 |
1.1.1 天然杂交 |
1.1.2 虫媒杂交 |
1.1.3 继续分离与重组 |
1.1.4 由上述三点以外所致的杂交 |
1.2 人为变异 |
1.2.1 有性杂交 (不含杂交制种和种间杂交) |
1.2.2 诱变 (辐射和航天) |
1.2.3 基因工程变异 |
1.2.4 远缘杂交 |
2 棉花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研究 |
2.1 早熟性 |
2.2 抗枯黄萎病性 |
2.3 纤维品质 |
2.4 丰产性 |
3 育种方法 |
3.1 常规育种 (系谱选育) |
3.1.1 系谱育种法 |
3.1.2 品种间杂交育种 (单交、复式杂交、多父本杂交、回交) |
3.2 现代高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
3.2.1 生化辅助育种 |
3.2.2 生化遗传辅助育种 |
3.2.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杂交优势利用 |
4.1 杂交优势、遗传力、配合力 |
4.2 雄性不育三系 |
4.3 杂种优势利用技术 |
4.3.1 指示性状 |
4.3.2 杂交制种技术 |
5 其他与棉花生产有关的育种研究 |
5.1 抗倒伏性 |
5.2 机采棉育种以及相关研究 |
6 棉花育种研究主要成就, 经验与不足 |
7 展望与讨论 |
(6)利用置换系研究海陆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所用主要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作物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1 杂种优势的概念 |
2 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
2.1 显性假说 |
2.2 超显性假说 |
2.3 上位性假说 |
3 杂种优势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
3.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3.2 QTL与杂种优势 |
3.3 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 |
3.4 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 |
3.5 表观遗传与杂种优势 |
第二章 CSILs群体及其在杂优定位上的应用 |
1 CSILs的概念及其应用 |
2 CSILs在杂种优势定位中较其他群体的优势 |
第三章 棉花杂种优势的应用 |
1 杂交棉的创制与发展 |
2 棉花杂种优势机理的研究进展 |
2.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表现 |
2.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2.3 表观遗传学研究 |
第四章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的应用研究 |
1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 |
1.1 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 |
1.1.1 单标记分析法(Single Marker Analysis,SMA) |
1.1.2 区间作图法(Interval Mapping,IM) |
1.1.3 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 |
1.1.4 多重区间作图法(Mmultiple Interval Mapping,MIM) |
1.1.5 关联作图(AssociationMapping) |
1.2 数量性状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 |
1.3 数量性状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 |
1.4 数量性状QTL的克隆 |
2 棉花重要性状QTL定位研究进展 |
2.1 棉花产量性状QTL定位的研究 |
2.2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QTL定位的研究 |
第五章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QTL分析的进展 |
1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培育 |
2 染色体片段导入系QTL定位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六章 基于海陆CSILs群体及其F_1群体的杂种优势位点定位与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导入系群体的来源 |
1.1.2 (CSILs×TM-1)F_1群体的构建 |
1.2 田间种植 |
1.3 性状调查 |
1.3.1 农艺性状调查 |
1.3.2 产量性状调查 |
1.3.3 纤维品质性状调查 |
1.4 数据处理 |
1.4.1 统计分析 |
1.4.2 QTL定位 |
1.4.3 定性遗传模型(Qualitative Mode-of-Inheritance)分类 |
1.4.4 定量遗传模型(Quantitative Mode-of-Inheritance)分类 |
1.4.5 性状分类与QTL去冗余 |
1.4.6 QTL命名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SILs群体中的杂种优势 |
2.2 杂种优势QTL定位 |
2.3 QTL去冗余 |
2.4 QTL遗传模型定量分析结果 |
2.5 产量相关性状中的超显性QTL |
2.5.1 单株皮棉产量中的超显性QTL |
2.5.2 单株籽棉产量中的超显性QTL |
2.5.3 单株棉铃数中的超显性QTL |
2.5.4 单铃重中的超显性QTL |
2.5.5 衣指中的超显性QTL |
2.5.6 衣分中的超显性QTL |
第七章 海陆强结铃性相关性状杂种优势的遗传解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定位群体构建 |
1.2 引物来源 |
1.3 棉花组叶片DNA提取 |
1.4 PCR反应和PCR产物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F_1-005及其双亲表型及统计学分析 |
2.2 (TM-1×IL-005)F_2群体性状调查及正态分布检验 |
2.2 IL-005的背景筛选 |
2.3 利用(TM-1×IL-005)F_2群体初步定位杂种优势位点 |
3 讨论 |
3.1 超显性对大田作物产量的影响 |
3.2 超显性对棉花育种及进化的影响 |
3.3 超显性对产量提高的贡献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7)广西南部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杂种优势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生长发育规律 |
2.1.1 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出苗情况 |
2.1.2 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发育期 |
2.2 陆海杂种主要性状表现 |
2.2.1 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田间性状比较 |
2.2.2 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的主要产量性状比较 |
2.3 陆海杂种纤维品质主要性状表现 |
2.4 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8)海岛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陆地棉与海岛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棉花的起源与分类 |
1.2 棉花的遗传多样性 |
1.2.1 形态水平的研究 |
1.2.2 分子水平的研究 |
1.3 棉花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3.1 陆地棉和海岛棉种内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3.2 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研究概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海岛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试验的技术路线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提取和检测基因组DNA |
2.1.4.2 SRAP-PCR反应 |
2.1.4.3 形态性状的观察记录 |
2.1.4.4 结果统计和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海岛棉材料SRA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1 SRAP引物的筛选 |
2.2.1.2 海岛棉材料SRAP标记多态性分析 |
2.2.1.3 海岛棉材料SRAP标记的聚类分析 |
2.2.2 海岛棉材料形态标记差异分析 |
2.2.2.1 海岛棉材料形态多样性分析 |
2.2.2.2 海岛棉材料形态多样性的比较与聚类分析 |
2.2.3 海岛棉材料分子标记与形态标记聚类结果相关性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分子标记的选择 |
2.3.2 SRAP对海岛棉材料的分析 |
2.3.3 形态分类对海岛棉材料的分析 |
3 陆地棉和海岛棉杂种优势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田间调查与性状测定 |
3.1.2.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杂种优势表现 |
3.2.1.1 农艺性状的表现 |
3.2.1.2 产量构成性状的表现 |
3.2.1.3 产量及纤维品质性状的表现 |
3.2.2 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 |
3.2.3 低不孕籽率的高产组合鉴选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海陆杂种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
3.3.2 海陆杂种不孕籽率的比较分析 |
3.3.3 海陆杂种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 |
3.3.4 海陆杂种杂种优势分析 |
3.3.5 产量和品质相关性分析 |
4 全文讨论 |
4.1 关于杂种优势的预测 |
4.2 陆海杂交棉应用前景 |
4.3 陆海杂交棉华南棉区种植可行性 |
4.4 本研究创新点 |
4.5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主要性状遗传效应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1 杂种优势的概述 |
1.2 杂种优势利用简史 |
1.3 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假说 |
1.3.1 显性假说 |
1.3.2 超显性假说 |
1.3.3 上位性效应假说 |
1.3.4 基因网络假说 |
1.3.5 核质互作模式 |
1.3.6 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 |
1.3.7 基因外改变 |
1.4 棉花杂种优势 |
1.4.1 国内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与现状 |
1.4.2 棉花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利用 |
1.4.3 棉花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利用 |
1.5 棉花遗传效应 |
1.6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 |
1.6.1 亲本选配 |
1.6.2 组合配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设计 |
2.3 性状调查及测定 |
2.3.1 田间调查 |
2.3.2 室内考种 |
2.3.3 品质性状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 |
2.4.1 杂种优势 |
2.4.2 相关系数 |
2.4.3 配合力分析 |
2.4.4 分析软件 |
结果与分析 |
3.1 海陆亲本及杂种一代(F_1)的产量与品质性状表现 |
3.2 海陆杂交组合的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比较分析 |
3.2.1 杂种一代(F_1)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2.2 杂种一代(F_1)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3.3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
3.3.1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 |
3.3.2 海陆杂交组合F_1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海陆杂种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3.4.1 海陆亲本及F_1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
3.4.2 海陆亲本及F_1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3.5 海陆杂交组合F_1主要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3.5.1 海陆杂交组合F_1农艺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3.5.2 海陆杂交组合F_1纤维品质性状的单一自由度分析 |
3.6 海陆亲本及其杂种生育期表现 |
3.6.1 海陆亲本及其杂种生育期的描述 |
3.6.2 海陆杂种生育期的方差分析 |
3.6.3 海陆杂种组合生育期两向表分析 |
3.6.4 海陆杂种组合生育期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
结论与讨论 |
4.1 性状描述 |
4.2 杂种优势 |
4.3 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
4.3.1 海陆杂交一代(F_1)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
4.3.2 海陆杂交一代(F_1)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4.4 配合力 |
4.4.1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
4.4.2 海陆亲本与杂交组合F_1配合力的方差分析 |
4.4.3 配合力效应估算 |
4.5 单一自由度分析 |
4.6 生育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彩色长绒棉的杂种优势及其生理生化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彩色棉的研究与利用 |
1.1 彩色棉的历史及现状 |
1.2 彩色棉产业的市场前景 |
1.3 彩色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4 彩色棉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
1.4.1 传统杂交育种的利用 |
1.4.2 分子育种的利用 |
2 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
2.1 陆陆种内杂种优势的研究 |
2.2 海陆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 |
3 棉花纤维品质的改良研究 |
3.1 国内外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研究状况 |
3.2 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途径 |
4 彩色棉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 |
4.1 植株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4.2 纤维发育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5 棉纤维伸长的研究 |
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6.1 立题依据 |
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彩色长绒棉杂种优势的表现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亲本和杂种的表现 |
2.1.1 彩色长绒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2.1.2 彩色长绒棉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表现 |
2.1.3 彩色长绒棉纤维品质性状的表现 |
2.2 彩色长绒棉和陆陆杂种的杂种优势 |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 |
2.2.2 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
2.2.3 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 |
3 讨论 |
第三章 彩色长绒棉高产优质的光合生理特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1.2.2 叶片光合指标的测定 |
1.2.3 花粉育性的测定 |
1.2.4 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1.2.5 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彩色长绒棉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
2.2 彩色长绒棉的叶片光合指标 |
2.3 彩色长绒棉的花粉育性 |
2.4 彩色长绒棉的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 |
2.4.1 淀粉含量 |
2.4.2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 |
2.5 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彩色长绒棉纤维生理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2.1 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
1.2.2 纤维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1.2.3 纤维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1.2.4 纤维pH值的测定 |
1.2.5 纤维品质指标的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彩色长绒棉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2.2 彩色长绒棉纤维纤维素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2.3 彩色长绒棉纤维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2.4 彩色长绒棉纤维pH值含量的变化及比较 |
2.5 彩色长绒棉纤维生理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四、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利用配套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不同杂交类型后代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分析[D]. 任丹.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2]陆地棉GhGLP4基因调控雄蕊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D]. 郑红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21
- [3]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解析新疆海岛棉遗传变异及纤维性状相关基因的挖掘[D]. 余静文. 浙江大学, 2021(01)
- [4]转录组比较分析陆海杂交棉纤维长度与营养生长杂种优势的分子机理[D]. 李腾宇.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7)
- [5]中国棉花育种研究60年的进展及展望[J]. 李胄. 西北农业学报, 2017(12)
- [6]利用置换系研究海陆种间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D]. 田书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7]广西南部陆地棉和海岛棉的杂种优势利用[J]. 张新,菲力申,周瑞阳,陈国平.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7)
- [8]海岛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陆地棉与海岛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D]. 武路云. 广西大学, 2012(03)
- [9]中、早熟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种主要性状遗传效应比较分析[D]. 朱建东. 河南科技学院, 2012(05)
- [10]彩色长绒棉的杂种优势及其生理生化基础[D]. 文国吉. 浙江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