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主、自立、自觉阅读——《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周原宇[1](2020)在《基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经典阅读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孙珍[2](2020)在《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文中提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承担者,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青年亚文化渐渐甚嚣尘上。青年“丧文化”是流行于90后青年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它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新形式。以“马脸男”“废柴”“悲伤蛙”“葛优躺”“厌世脸”等为代表的“丧文化”的产生和流行,表面反映出当前青年的精神特质和集体焦虑,而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群体的“丧文化”,折射出在深刻社会变革中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所展现出的思想、行为、心态的强烈变化,凸显出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呈现出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得到社会关注与正确引导。本文从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现状出发,结合问卷调查数据,着重分析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的负效应,并对产生负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个人等多维角度提出青年“丧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国内外有关“丧文化”的研究为依据,在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和深度访等具体形式了解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明晰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负效应。研究结论如下: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带来人际情感疏远化、网络表达偏激化、价值取向个人化等负效应。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经济、就业形势等客观因素的催化,主流文化有待活化、政府监督机制有待健全;家庭在道德教育及教养方式等示范功能不佳,以及当代大学生个人媒介素养不足等。本文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丧文化”治理,增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从政府角度,发挥主导作用,倡导传播“燃文化”。一是净化网络空间内容,占领思政引导高地;二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媒体监管。从高校角度,固守依托作用,一是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二是深化理论素养和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家庭角度,应强化家庭示范作用,发挥家社教育合力。一是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二是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家社衔接。从大学生个人角度,应关注个人基础作用,有效摆脱“丧”状态。一是坚定信仰,树立正确自我认知,直面“丧”;二是丰富生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奋起“燃”。
林伟华[3](2019)在《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文中提出“立德树人”背景下,数学教师教育在肩负知识与技能传授任务的同时,其育人使命更加突显,其中数学情感素养的培育是重要的一环。如何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落实并推行到教育实践活动中,真正实现其育人功能和价值,是数学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地方师范院校大一数学专业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运用文献资料、德尔菲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基于优势关系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教育实验、个案研究等主要研究方法,探究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计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对高校数学师范专业大一新生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数学情感素养培养的群体和个体策略,并在实验研究中验证其有效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是指高师数学专业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与师范生培养相适应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其外延可划分成数学道德情感、数学理智情感、数学审美情感3个维度。2.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编制由11个因素28个条目组成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以作为测量工具。3.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整体得分不是很理想,其中数学严谨感、数学逻辑感的得分相对较高,数学原则感、数学责任感、数学对称美感、数学奇异美感的得分相对较低。4.通过教学实验研究,验证了提升数学情感素养的有效群体培养策略,具体为:我的数学情感主题班会、小组访谈或一对一访谈、数学素养专题讲座、师范生眼中的数学家与数学情感研讨、数学文化授课、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是什么及塑造途径的学生座谈会、师范生与院长沟通的师生座谈会。5.通过个案研究,验证了提升数学情感素养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其中,提升“数学原则感和数学责任感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面谈交流的自尊心教育方式、加强数学责任感培育、加强与家长、老师、同学沟通与配合;提升“数学自强感和数学执着感偏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专业认同度指导、树立数学自强感、提升数学自强感的行为指导;提升“数学审美感相对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树立坚定信念、数学审美情感教育、一起制定学习计划等行为指导;提升“数学合作感、数学自强感、数学奇巧美感相对较弱”类型师范生的有效个体培养策略为增强合作意识与能力、提升数学合作感、数学自强感教育。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提出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概念内涵与外延,经过理论分析和专家求证,具有一定共识性和可推广性。设计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化,为实证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行性。2.编制的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调查问卷经过验证性因素结果分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数学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测量工具。3.通过实验验证,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可以通过相应的培养策略来进行提升。一方面论证了在大学阶段数学情感素养的培育具有可塑性,另一方面启示要加强运用数学情感素养在育人方面的优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师范生情感素养培育方面有所作为,实现数学学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郭海玉[4](2019)在《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文中认为诗人韩东是“他们”诗群的灵魂人物,也被视为“第三代”诗歌的一位标志性诗人。与其他诗人相比,韩东精神世界的突出特征是始终把诗视为自己生命的语言形式,始终追求有关“生命存在”问题和“诗歌创造”问题的真理。“断裂者”是对韩东诗歌形象的符号化表达。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现出在虚无与信仰之间往复行走的精神特征。这种追寻之旅在他近四十年诗歌世界的不同领域比如诗歌行为、诗歌作品和诗学思想中都有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体现。由于韩东的诗歌世界具有专题研究价值且目前缺乏从精神演变角度对此展开的整体考察,因此有必要就此进行整体研究。论文坚持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统一的原则以及论从史出的写作方法,旨在完整揭示韩东近四十年不懈地追求“生命存在”真理和“诗歌创造”真理的精神过程,并进而对韩东的诗歌及诗学价值做出初步论定。韩东成长的特殊年代和影响极大的诗歌行为构成了韩东诗歌及诗学思想产生的宏阔背景和时代语境。第一章在社会学、文化研究和文化生态视域中研究韩东的生命个性、诗歌行为与时代的复杂关系。第一节以社会学、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及其个性对他诗歌世界的深远影响。第二节在媒介视角中研究韩东和同代诗人在1980年代的结社办刊活动中以诗歌革命方式与传统“断裂”,最终奉献出先锋文本并形成了具有流派和代际特征的诗学思想的过程。第三节在文化生态视野中研究上世纪末韩东和同代诗人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挑战文学(诗歌)秩序的过程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韩东的上述行为始终贯穿着一根红线,即在解构既有文学(诗歌)观念时确立的回到日常生活、个体生命和文学(诗歌)本身的文学观。这种文学观与传统文学观之间大体是一种“断裂”关系。在特殊的文化生态中,韩东们以“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彰显自己的文学观和作品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后果是加速了文坛诗界的分裂多元和韩东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的转向。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体现为他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二章采取文本研究、传记式研究、影响研究或社会学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的“生命存在”主题。第一节分析“人与自然”主题,一些诗多使用自然的虚拟化、荒诞化、隐喻化或象征化的手法来表现“人与自然对立”的主题,另一些诗多采取感官化的叙述方式、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手法表现“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韩东的自然观、审美观、感知视角和处理自然艺术方式的转变是“人与自然”主题演变的思想与审美依据。第二节分析韩东诗歌“人与人之爱”的主题,爱的情感之于生命的重要意义是韩东诗歌情感书写的中心。爱情书写多采取“我”向“你”诉说深情的结构和抒情、叙事、象征或说理的手法等来表达爱情丰盈生命、远离生命、毁灭生命和“爱”本身才是生命意义的主题。亲情书写中的父亲书写多使用“我”和“你”对话的口吻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父亲逝世一事的复杂感受或反思父子之间深层次的精神关联;母亲书写多采取肖像、动作、细节、场景描写等现代手段来表现自己对母亲深挚而又矛盾的爱的情感以及对爱的本质的深刻理解。友情书写多使用写实与象征结合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友情逝去的超然、为友人的担忧和祝福、与朋友相亲相知相助的欢愉以及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追怀。信仰从“爱情”转向“爱”本身是韩东诗歌情感主题演变的思想依据。第三节分析“人与社会”主题,“社会存在”境况的书写集中表现为现代化与个人美好生存相冲突的主题;“在世存在”体悟的书写多以象征手法、格言语体来揭示人的生死之谜;“生命意义”主题的书写记录了他的爱的信仰的精神寻觅之旅,该信仰的确立提升了他近些年的个人生存和诗歌的精神境界。与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追寻体验和他跨界诗人的身份相对应,承载或表现这一主题的诗歌艺术呈现出鲜明的“跨界”特征。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追寻首先就表现为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第三章主要采取跨界比较和影响研究的方法来分析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特征,旨在客观呈现在新诗的民族化和西化大潮中韩东凭借自身积淀的多种艺术素养独辟蹊径进行艺术革新实验的美学之旅。总体而言,韩东的诗歌艺术虽然受到译诗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其诗歌艺术的新质主要来自小说、绘画和影视艺术的综合影响。从小说中,韩东汲取了人物描绘手法、叙述性的话语方式和叙事艺术等多方面的营养。从绘画中,韩东援引了写实主义创作方法、静物素描技法、以色传情或暗示意义手法等入诗,并受色彩知识和空间透视原理的影响偏爱使用单纯的词、原色词和方位词。从影视中,韩东借鉴了影视艺术的摄像机机位视角、蒙太奇结构方式和剧本的对话、独白手法等。上述艺术新质都构成了韩东诗歌叙述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诗歌“叙述”美学与《今天》诗歌的“意象”美学大体构成“断裂”关系。在反思以往的诗歌行为、创作历程和追求“诗歌创造”真理的过程中,韩东不断突破传统诗学和《今天》诗学思想的藩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存在论”诗学。第四章使用历史研究和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韩东近四十年所有的诗论言说,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包括诗歌创作论和诗歌本质论两部分,生成途径有创作体悟、诗学对话和知识的跨界激发三种。第一节论述韩东的诗歌创作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生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韩东对自己及同代诗人创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在思想内容层面,韩东认为诗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阅读、情感抒发和日常生活;在艺术表现层面他倡导以口语化的标准语来写诗,提倡自由体诗歌的语言来源、模式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归真返璞的语言风格;在创作格局层面,他主张诗歌写法自由和系统“多元”,反对写法和批评的一元独霸。“多元”融合或并存而非“二元对抗”是韩东诗歌创作思维的突出特征。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的基本内涵是:诗就是“我”的独特存在和诗歌有限语言形式的结合。“我”的独特存在既指诗人生命个性中的经验特性和神性,也指诗人深入到整体世界(现实世界和超自然)中去产生的真实存在体验(经验和超验);有限的语言形式则指自由体诗歌有限的分行形式。韩东始终认为好诗就是“我”的“内心世界与语言的高度合一”。韩东的诗歌本质论思想与《今天》诗人的诗歌本质观构成“断裂”关系,经历了从以“生命经验”为本体到以“存在体验”为本体的发展历程。前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流派和代际共性;后者体现了韩东诗学思想的个性。韩东诗歌本质论思想的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历史、现实和诗学语境以及汲取的不同思想艺术渊源,二者之间是递进超越而非否定替代关系。结语部分论述韩东诗歌及诗学的价值和启示。韩东诗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诗意和诗艺的先锋性或独特性方面。韩东诗歌的自然书写先后表现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倾向,艺术上使用了整体象征手法、感官化的叙述方式和超越人本和物本视角的“超我”视角,因而许多诗在特定时段具有先锋性的意义。人伦情感书写的价值在于特别突出了爱的情感对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在于援引叙事文学中的细节、场景、动作、对话描写等客观化的抒情方式入诗。“人与社会”主题书写的价值在于揭示了现代人在世存在的生死之谜并为现代人的生命确立了“爱”的意义信仰,整体象征或寓言体是突出的艺术特色。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启示我们:除了诗歌谱系内的民族化和西化创作路向、诗歌谱系外的“跨界诗歌”创作路向之外,诗歌艺术的“跨界”实验不仅能保持诗歌形式的自立,而且能为当代诗歌的未来发展开拓出广阔的美学前景。韩东的生命存在论诗学是体认世界和人的“完整存在”并导向“绝对”之诗的诗学。创作论思想的价值在于昭示出创作的独立自由精神和多元的思维风格是当代诗歌和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本质论思想中的代际共性部分的价值在于开启了当代诗歌回归自身和个人的新时代,个性部分的价值在于针砭了当代生存功利主义诗歌创作,革新了现代人的世界观、人学观、认识观和诗学观,指出了人的生命存在和诗歌创造的终极真理即是无我之“爱”,重新赋予了人的生命和诗歌以新的地位和尊严。本质论思想中的个性部分启示人们:人作为宗教性的存在物拥有肯定的绝对性,这意味着现代人有可能成为达致完满的新人并开创出一种与万物共生的新的存在方式,自觉肩负起看护地球家园的使命和责任。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研究资料方面,不仅新发掘了以往人们不太注意的资料比如韩东担任《芙蓉》统筹编辑时的刊文情况,而且在社会学、文化生态视野中对散见于网站、报刊、着作、论文和韩东的散文集、博客、微博等中有关他生平和诗歌行为的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由于这部分内容以往都是不为学界所周知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模式方面,论文汲取了以往诗人个案研究模式的“长处”——重点进行诗歌和诗学的本体研究,弥补了其“短处”——忽视诗人与时代、诗人与其他诗人在生活和艺术上的复杂关联。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韩东诗歌世界的整体研究还不够,使用影响研究和跨界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其诗歌艺术的“跨界”特色以及诗学思想的生成过程更为少见,因而得出的相关结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为“他们”和“第三代”诗歌及诗学研究、当代诗歌史及诗学史研究奠定个案研究基础。
徐德娟[5](2018)在《高中《语文读本》运用策略研究 ——以苏教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语文读本》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必修教材、选修教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材体系。它在高中语文阅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语文读本》普遍重视不够,这对优质课程资源是种浪费。本文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高中《语文读本》的产生背景和选编特征,挖掘《语文读本》的使用价值,深入调查《语文读本》的运用现状,探索高中《语文读本》的运用策略。旨在通过这些策略为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性的意见,真正发挥《语文读本》应有的作用。
沈娟[6](2018)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语文教师逐步意识到:当前我国语文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教学方法,而在于课程与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常常不知道“该教什么”,学生也不知道“该学什么”。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不明确语文课程的具体内容。所以,建构明确有序的语文课程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通过系统梳理语文课程标准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从而整理出其中所承载的阅读课程内容,解决小学语文阅读课要“教什么”的问题;二是完成各类阅读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组织和安排,解决各个学段阅读课要“教什么”以及要“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本文一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另外还对相关的概念做出了界定,对已有的研究资料做出了整理和分析,最后提出了两个创新点。第二章主要是确定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理论依据、课标依据、教材依据和学情依据。第三章首先对北师版小学语文教材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述;然后重点梳理了这套教材中主体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整理出了各个学段语文教材中所承载的阅读课程内容;最后,通过梳理和分析得出这套教材在阅读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章则以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目标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及阅读课程内容的相关构成要素为依据和准则,生成了阅读知识、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五大明确有序的专题序列;然后,再以这些专题序列为基础,构建每个学段的序列化阅读课程内容体系。最终促使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能够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合理有序地开展。
楚楚[7](2018)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学阶段是学生健康人格和优良个性重要的奠基时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性以及劳动技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发展水平及可教育性进行的价值判断。近年来,综合素质评价受到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多次出台政策积极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上海市J小学为个案研究,运用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活动,包括两次全校整体评价与一次班级个体评价,具体分析所得数据,诊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解决。经过评价研究和实践,得出如下研究成果:第一,学校不断学习、尝试、总结,目前完成了网上评价系统的开发设计并且已实施评价活动,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模式,力求操作简便,快捷的人机互动代替了最初比较繁琐的纸质评价;第二,根据全校的评定等级要求数据分析结果,原有的评价标准进行部分修改,100%完成的评定要求人数占90%以上的结合学生的实际综合素质进行适当修改,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第三,根据学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发展率数据分析来看,J小学才能星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上出现的问题较为严重,学校应该加以重视,关注学生的各项才艺发展,积极开办各类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自己,同时也要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课外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综合素质;第四,根据三年级一班的个例数据分析来看,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都较为科学且清晰,班主任及相关老师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对每位学生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提出教育策略,同时也证明此评价活动可继续推广到其他班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活动,印证了评价标准是科学有效的,评价结果是客观具体可应用的,此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都达到预期目标。
潘俐[8](2017)在《义务教育第二学段读写能力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学第二学段学生读写脱离现象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是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书目的选择没有方向性,从而导致读写分离。本研究首先从理论维度出发,结合习作教学的学段目标、第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分析该学段学生读写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接着,从课堂阅读教学着手,依次从词句、段落到整文,逐层深入探究读写契合点,挖掘表达上可借鉴学习之处,探究利用课本进行读写能力整合的方式方法。最后,以“绘本习作”为突破口,研究课外阅读的读写结合,并结合教学案例,归纳整理出一些具体的读写训练策略,对指导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提升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这样,通过抓住“课本教材”与“课外读物”两大媒介,以期全方位提高小学第二学段学生的读写能力。
何艳[9](2017)在《基于“读写堂”课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读写堂”课程是珠海市X小学为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该校五年级进行的课程改革。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该课程的内涵分析、阅读课例分析和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调查以及阅读测试对比分析等多方面的探讨,多角度、多途径地对“读写堂”课程进行研究,以期判断“读写堂”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否具有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发现“读写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并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读写堂”课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升策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发现,通过“读写堂”阅读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有提高的,表现在学生对自身的自主阅读能力评价和阅读测试分数有所提升。但“读写堂”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课程整合形式和阅读材料过于单一;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有待提高;课程评价体系有待完善和教师角色转换不够到位,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本文在原有基础上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庭方面提出了基于“读写堂”课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升策略。
戴晓慧[10](2017)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国家之力量,民族之希望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以高度的理论自觉、鲜明的实践品格、深厚的群众基础、奋进的创新精神和高远的世界视野,成为堪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重任的有生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育的过程不仅包含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且应囊括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二者统一于青年为祖国奉献自我力量的实践中。灌输难以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只有通过自我教育才能跨越“培”的短效性。探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内而外自我“养”成的过程,对于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引领社会风气、维护国家主流意识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培养了大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国家独立和社会发展积聚了人才力量。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仍存在问题,根源在于没有完全激发其自我教育能力,表现在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究其原因,在于高校青年自我角色意识的弱化、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自我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自我评价标准的固化。因此,有必要从自我认识、自主学习、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等动态环节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螺旋上升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认识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了解自身马克思主义者角色的要求,自觉将自身角色要求内化于心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分化、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分离、社会要求与自我需求的矛盾要求身处复杂关系中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能够对自身有科学的把握,因此必然要在悦纳自己、认同身份中开启自知,在交互反观、角色采抉中达到自明,在共生共存、自我确认实现自觉。自主学习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核心。自主学习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学会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此,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在激发自我主动学习欲望的基础上,充实自主学习的内容,主动接受先进理论的指导,探索多元立体的自主学习模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教育资源,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自我实践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根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还需主动自觉进行实践。首先,要把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起来,实现理论修养与实践水平的相互促进。其次,要善于把社会观察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观察社会,躬身实践。再次,注重践履角色与立足基层相结合,在基层锻炼中不断提升自身践履角色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积累经验夯实基础。自我评价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节点。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循环上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开启新的自我教育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方法在自我教育中的具体运用。首先,要增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主体意识。其次,营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优良环境,引导构建良好的个人心理环境及群际关系环境。最后,建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包括树立科学的评价标准,采用正确的自我评价方法,运用多种自我评价形式。
二、自主、自立、自觉阅读——《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主、自立、自觉阅读——《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2)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青年“丧文化”的学理阐释 |
一、青年“丧文化”的发展及演变 |
二、青年“丧文化”概念界定 |
三、青年“丧文化”的社会表征 |
四、青年“丧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概述 |
一、大学生价值观涵义 |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分类 |
第三节 青年“丧文化”下开展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借鉴与内在关联 |
一、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指导与后亚文化理论借鉴 |
二、青年“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
第三章 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现状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调查设计及统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范围、方法和主要内容 |
三、问卷设计思路 |
四、调查基本情况介绍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大学生对青年“丧文化”的了解现状 |
二、青年“丧文化”在大学生部分群体中流行现状 |
三、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效应分析 |
第四章 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负效应的归因 |
第一节 社会客观因素的催化 |
一、经济高速发展,现实孤独无依 |
二、就业形势严峻,市场供需错位 |
第二节 政府监管机制有待健全 |
一、监管规范不足,行业违规频发不止 |
二、宣传解读不佳,主流文化有待活化 |
第三节 家庭示范功能引导不佳 |
一、教养方式不当,引发潜在危害 |
二、道德教育缺失,激发现实矛盾 |
第四节 个人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
一、盲从个性化消费 |
二、可塑性的价值观 |
三、逃避性的跟风娱乐 |
第五章 把握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丧文化”治理 |
第一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倡导传播“燃文化” |
一、净化网络空间内容,占领思政引导高地 |
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强网络媒体监管 |
第二节 固守高校依托作用,有效施展育人功能 |
一、心理疏导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 |
二、理论素养与价值观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三节 强化家庭示范作用,发挥家社教育合力 |
一、转变教育观念,注重言传身教 |
二、发挥社会作用,实现家社衔接 |
第四节 关注个人基础作用,有效摆脱“丧”状态 |
一、坚定信仰,树立正确自我认知,直面“丧” |
二、丰富生活,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奋起“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大学生群体中青年“丧文化”影响现状调查 |
附录B 学生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C “丧”式产品企业员工个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3)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数学情感素养研究概述 |
1.1.1 数学情感内涵 |
1.1.2 数学情感要素 |
1.1.3 数学情感评价 |
1.1.4 数学教师情感 |
1.1.5 数学情感述评 |
1.2 数学情感素养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数学素养 |
1.2.2 数学核心素养 |
1.2.3 情感素养 |
1.3 研究述评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
2.1 问题提出 |
2.1.1 选题理论背景 |
2.1.2 选题现实背景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研究范围 |
2.2.4 研究内容 |
2.2.5 研究方法 |
2.2.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3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概念化 |
3.1 素养和情感的定义解析 |
3.1.1 素养的定义 |
3.1.2 情感的定义 |
3.2 数学情感素养的定义 |
3.2.1 邻近属概念分析 |
3.2.2 种差分析 |
3.2.3 概念界定 |
3.3 数学情感素养概念外延的划分 |
3.3.1 邻近概念外延的梳理 |
3.3.2 外延划分 |
3.4 本章小结 |
4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 |
4.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4.1.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4.1.2 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 |
4.1.3 可行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4.2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设计的方法 |
4.3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的具体设计 |
4.3.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
4.3.2 多属性群决策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4.3.3 指标体系词条解释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
5.1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问卷编制 |
5.1.1 明确编制原则 |
5.1.2 确定问卷结构 |
5.1.3 编制问卷题项 |
5.1.4 问卷预测与分析 |
5.2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现状调查 |
5.2.1 调查取样 |
5.2.2 调查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群体培养实验研究 |
6.1 群体培养策略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对象 |
6.2.2 实验工具 |
6.2.3 实验过程 |
6.3 实验结果 |
6.3.1 独立样本实施效果 |
6.3.2 配对样本实施效果 |
6.4 实验分析与讨论 |
6.4.1 实验的独立样本分析 |
6.4.2 实验的配对样本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个体培养实验研究 |
7.1 个案研究可行性概述 |
7.2 个体培养策略 |
7.3 实验方法 |
7.3.1 实验对象 |
7.3.2 实验工具 |
7.3.3 实验过程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韩东诗歌创作研究 |
二、韩东诗学思想研究 |
三、韩东诗歌行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不足与空间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一章 韩东和他的诗歌时代 |
第一节 特殊年代韩东生命个性的生成 |
一、社会境域与韩东 |
二、自然境域与韩东 |
三、文化境域与韩东 |
四、韩东的生命个性与其诗歌世界 |
第二节 媒介视角中韩东的诗歌革命之旅 |
一、韩东和《今天》:从“结缘”到“反叛” |
二、韩东和《他们》:从“尝试”到“立派” |
第三节 文化生态视野中韩东“断裂性”的文学行为 |
一、“断裂”行为中韩东的文学行为考察 |
二、“诗学论争”中韩东诗歌论说的“二元对立”思维 |
三、“断裂性”的文学行为对文坛诗界和韩东的影响 |
第二章 关系视角中韩东对“生命存在”真理的诗意追寻 |
第一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 |
一、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对立 |
二、人的生命存在与自然的共生 |
第二节 “人与人之爱” |
一、信仰的幻灭与重生:从“爱情至上”到“爱的信仰” |
二、亲情的痛思与追怀:从“父亲情结”到“怀念亡母” |
三、友情的超然与珍视:从“聚散随缘”到“合志同方” |
第三节 “人的生命存在与社会” |
一、社会存在:现代化与美好生存的冲突 |
二、在世存在:生存体悟与死亡寻思 |
三、生命意义:爱的信仰与现世生存 |
第三章 比较视野中韩东诗歌艺术的“跨界” |
第一节 韩东诗歌与小说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人物描绘与小说 |
二、韩东诗歌的叙述方式与小说 |
三、韩东诗歌的叙事艺术与小说 |
第二节 韩东诗歌与绘画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创作方法与绘画 |
二、韩东诗歌的造型语言与绘画 |
第三节 韩东诗歌与影视艺术 |
一、韩东诗歌的视角、结构与影视 |
二、韩东诗歌的文体样态与剧本 |
第四章 诗学视野中韩东对“诗歌创造”真理的探寻 |
第一节 诗歌创作论:“多元思维”主导下的自由创造 |
一、灵感来源多样论 |
二、语言形式多样论 |
三、诗歌系统多元论 |
第二节 诗歌本质论:“我”的独特存在的语言形式 |
一、“生命经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二、“存在体验”本体思想的内涵和生成 |
结语 |
第一节 韩东诗歌的价值和启示 |
第二节 韩东诗学的价值和启示 |
附录: 韩东生平和作品年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高中《语文读本》运用策略研究 ——以苏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读本》概述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读本》产生的背景 |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
二、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扩大阅读面,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 |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读本》的选编特点 |
一、内容丰富,凸显文学性 |
二、选文广泛,兼顾经典与时文 |
三、匹配课本,具有启迪性 |
第三节 高中《语文读本》的教学价值 |
一、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 |
二、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 |
三、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语文读本》的运用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读本》运用现状调查 |
一、高中学生《语文读本》运用情况调查 |
二、高中语文教师《语文读本》运用情况调查 |
第二节 高中《语文读本》运用中的问题 |
一、学生运用《语文读本》存在的问题 |
二、教师运用《语文读本》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高中《语文读本》运用问题成因分析 |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 |
二、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价值的偏差 |
三、教师对《语文读本》缺乏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中《语文读本》的运用策略 |
第一节 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 |
一、《语文读本》是必修教材的补充与拓展 |
二、《语文读本》与选修教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
三、课堂引进《语文读本》,与必修、选修教材有机整合 |
第二节 利用多种阅读方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
一、略读,整体把握文本 |
二、比较阅读,打开思路 |
三、鉴赏阅读,增强阅读体验 |
四、探究阅读,享受阅读乐趣 |
第三节 开展多渠道的阅读反馈 |
一、通过写作实践反馈 |
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语文活动反馈 |
三、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反馈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后记 |
(6)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概念界定 |
1.5 文献综述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依据 |
2.1 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理论依据 |
2.1.1 系统及系统论 |
2.1.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2.1.3 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 |
2.2 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课标依据 |
2.2.1 课程目标与内容的特点 |
2.2.2 课程目标与内容序列性的表现方式 |
2.3 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教材依据 |
2.4 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学情依据 |
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程内容分析 |
3.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概述 |
3.1.1 教材的编写理念 |
3.1.2 教材的编排体例 |
3.1.3 教材的四大系统 |
3.2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各学段阅读课程内容分析 |
3.2.1 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课程内容分析 |
3.2.2 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课程内容分析 |
3.2.3 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课程内容分析 |
3.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现状 |
3.3.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
3.3.2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课程内容在组织上存在的问题 |
4 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序列化的重构建议 |
4.1 生成序列化的专题序列 |
4.1.1 专题序列的划分依据 |
4.1.2 阅读知识序列 |
4.1.3 阅读能力序列 |
4.1.4 阅读方法序列 |
4.1.5 阅读习惯序列 |
4.1.6 情感态度价值观序列 |
4.2 构建序列化的阅读课程内容 |
4.2.1 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知识序列 |
4.2.2 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能力序列 |
4.2.3 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方法序列 |
4.2.4 明确各个学段的阅读习惯序列 |
4.2.5 明确各个学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序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
1.1.2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发展现状要求 |
1.1.3 上海市J小学的发展现状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国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我国目前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1.4 研究目的和问题阐述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选择与实施 |
2.1 上海市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际现状 |
2.2 评价目的 |
2.3 基本原则 |
2.4 评价方式 |
2.5 评价标准的选择 |
2.6 第一轮评价实施 |
2.6.1 等级常模建立及分析 |
2.6.2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 |
2.6.3 发展率分析 |
2.6.4 第一轮实施结果分析 |
第3章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 |
3.1 第二轮评价实施 |
3.1.1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表的修订 |
3.1.2 等级常模建立比较分析 |
3.1.3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 |
3.1.4 评定等级要求的难度值和区分度值 |
3.1.5 发展率分析 |
3.2 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析 |
3.2.1 等级常模建立及分析 |
3.2.2 评定等级要求统计数据分析 |
3.2.3 三(1)班学生二级指标得分的统计分析 |
3.2.4 整个班级的教育策略 |
3.2.5 学生个体的教育策略 |
3.3 第二轮实施结果分析 |
第4章 研究的总结和展望 |
4.1 研究的总结 |
4.1.1 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及评价系统架构落实 |
4.1.2 J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成效 |
4.1.3 几点思考 |
4.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义务教育第二学段读写能力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小学生读写结合的依据和现实意义 |
第一节 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 |
一、迁移理论 |
二、对话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第二节 第二学段读写结合确立的现实依据 |
一、“新课标”对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分析 |
二、第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
第三节 通过读写结合,可培养学生各方面成长 |
一、以读助写,温润学生的精神成长 |
二、以写促读,唤醒学生的交流欲望 |
三、读写结合,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第二学段读写脱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读写脱离的现状 |
一、阅读目标不明,为读而读 |
二、难于无米之炊,为写而写 |
三、不会迁移,读写分离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教材编排不甚理想 |
二、教师教学有误区 |
三、学生理解能力欠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利用课本进行读写能力的转化 |
第一节 积累语言材料 |
一、积累表达恰当的词语 |
二、积累表达有序的句子 |
第二节 借用文段以美化练笔 |
一、学习段落的意义表达 |
二、学习段落的语言表达 |
三、从模仿到创新 |
第三节 借鉴整文以打磨习作 |
一、学习选材 |
二、学习表达 |
三、学习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绘本为突破口,课外阅读“指向写作” |
第一节 绘本习作的内在价值探讨 |
一、激活想象思维 |
二、学习图画语言 |
三、提供技法借鉴 |
第二节 绘本导向习作的生发点 |
一、阅读封面 |
二、分析语言 |
三、思考故事结构 |
第三节 绘本习作教学的几种形式 |
一、续编——方法习得后的延续 |
二、创编——挖掘图文信息后的生发 |
三、模仿——待理解后的仿写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9)基于“读写堂”课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X小学五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问卷调查和阅读测试 |
二、问卷调査结果分析 |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二章 “读写堂”课程的相关分析 |
第一节 “读写堂”阅读课程的分析 |
第二节 “读写堂”课程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
第三节 “读写堂”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
第三章 基于“读写堂”课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提升策略 |
一、学校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四、家庭方面 |
第四章 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3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相关概述 |
2.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涵义及特征 |
2.1.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涵义 |
2.1.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征 |
2.2 自我教育的意蕴 |
2.2.1 自我教育的内涵 |
2.2.2 自我教育的意义 |
2.2.3 自我教育与教育的关系辨析 |
2.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界定与特征 |
2.3.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界定 |
2.3.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特征 |
2.4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动态结构 |
2.4.1 前提:自我认识 |
2.4.2 核心:自主学习 |
2.4.3 根本:自我实践 |
2.4.4 节点:自我评价 |
2.5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价值旨归 |
2.5.1 助力青年群体成长 |
2.5.2 引领社会风气发展 |
2.5.3 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
第3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学理支撑 |
3.1 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
3.1.1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
3.1.2 主客体对立统一思想 |
3.1.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 |
3.2 指导: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教育思想 |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 |
3.3 继承:中国传统自我教育思想 |
3.3.1 认识自我:自知者明 |
3.3.2 教化自我:反躬自省 |
3.3.3 慎独修身:反求诸己 |
3.4 借鉴:其他学科相关理论 |
3.4.1 心理学借鉴: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
3.4.2 社会学借鉴:自我教育就是社会化的过程 |
3.4.3 教育学借鉴:“教是为了不教” |
第4章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理性省思 |
4.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状况 |
4.1.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历程 |
4.1.2 当前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成就 |
4.1.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困境 |
4.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现状 |
4.2.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成就 |
4.2.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困境 |
4.3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困境的根源 |
4.3.1 自我认识缺乏自觉 |
4.3.2 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
4.3.3 自我实践经验不足 |
4.3.4 自我评价标准不一 |
第5章 自我认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前提 |
5.1 自我认识的概念及作用 |
5.1.1 何谓自我认识 |
5.1.2 自我认识的作用 |
5.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认识的发生 |
5.2.1 自我意识的成熟与分化 |
5.2.2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
5.2.3 外在要求与自我需求的矛盾 |
5.3 在把握规律中促使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正确自我认识 |
5.3.1 自知:悦纳自己,认同身份 |
5.3.2 自明:交互反观,采抉角色 |
5.3.3 自觉:共生共存,自我确认 |
第6章 自主学习: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核心 |
6.1 自主学习的涵义及功效 |
6.1.1 自主学习的涵义 |
6.1.2 自主学习的功效 |
6.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主学习的发生 |
6.2.1 自我识别水平的提升 |
6.2.2 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 |
6.2.3 自主学习需要的强化 |
6.3 在顺应规律中增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主学习能力 |
6.3.1 刺激主动学习欲望 |
6.3.2 选择自主学习策略 |
6.3.3 建构多元立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
第7章 自我实践: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根本 |
7.1 自我实践的概念及功能 |
7.1.1 自我实践的概念 |
7.1.2 自我实践的作用 |
7.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实践的发生 |
7.2.1 自我发展与实现的需要 |
7.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
7.2.3 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需要 |
7.3 在掌握规律中强化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实践能力 |
7.3.1 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融合 |
7.3.2 社会观察与亲身实践相结合 |
7.3.3 践履角色与立足基层相结合 |
第8章 自我评价: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教育的节点 |
8.1 自我评价的内涵及其功能 |
8.1.1 自我评价的内涵 |
8.1.2 自我评价的功能 |
8.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的发生 |
8.2.1 自我角色内化认同的需要 |
8.2.2 自觉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 |
8.2.3 归因偏差亟需纠正的需要 |
8.3 在尊重规律中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自我评价能力 |
8.3.1 增强自我评价主体意识 |
8.3.2 营造良好的自我评价环境 |
8.3.3 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自主、自立、自觉阅读——《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经典阅读研究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D]. 周原宇.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2]青年“丧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应对策略[D]. 孙珍.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3]高校师范生数学情感素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大一学生为例[D]. 林伟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04)
- [4]在虚无与信仰之间行走 ——“断裂者”韩东的诗歌世界[D]. 郭海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5]高中《语文读本》运用策略研究 ——以苏教版为例[D]. 徐德娟. 苏州大学, 2018(04)
- [6]小学语文阅读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 沈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1)
- [7]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以上海市J小学为例[D]. 楚楚.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9)
- [8]义务教育第二学段读写能力转换研究[D]. 潘俐. 苏州大学, 2017(04)
- [9]基于“读写堂”课程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 何艳. 福建师范大学, 2017(12)
- [10]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D]. 戴晓慧. 湖南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