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的内部工艺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呼斯乐[1](2019)在《蒙古族首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蒙古族首饰是中华民族首饰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她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之大成者。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文化内涵都具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特点。本研究主要以文献研究和田野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辅以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理论,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历史追溯、造型演变、工艺发展及其民俗内涵的研究,揭示其与蒙古族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在与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为蒙古族首饰注入了新的造型、工艺与文化内涵。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例证。由于蒙古族首饰是蒙古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套身体装饰艺术,因此本研究在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蒙古民族的形成、发展情况,继而阐明蒙古族首饰的整体情况;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之大成者,故而第二章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中追溯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及其文化源头,说明其集大成之根据,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皆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第三至五章,纵向梳理蒙元至明清时期的蒙古族首饰演变,主要以蒙古族头饰为线索,阐明其时代特点、嬗变原因,同时举证论述了蒙古族首饰与明清中原地区首饰、满族首饰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第六章是从蒙古族首饰制作的工匠、工具、材料和工艺角度对蒙古族首饰进行了相关研究,以此举证,再次证明了历史上波斯、阿拉伯、突厥、中原等地区对蒙古族首饰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本研究具体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一、通过对蒙古族首饰的溯源研究,论证了蒙古族首饰是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装饰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具有浓厚的草原游牧民族特色。二、蒙古族首饰造型、工艺及其内含的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元明清蒙古族头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实则其艺术造型、工艺与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三、蒙古族首饰吸收了波斯、阿拉伯、突厥、西藏、中原、满族的首饰纹样与文化,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文化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者(历史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我们从对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蒙古族首饰材料的名称便是沿用了波斯、阿拉伯语的称谓,说明历史上蒙古族与其有着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材料名称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改变,又说明在每个历史阶段,其他文化对蒙古族首饰文化的巨大影响,如论文中训释的“珊瑚”一词,元明时期用sitan称呼,至清代则用siru呼之,说明了“珊瑚”最初来源于古代阿拉伯,至清代西藏喇嘛教(佛教)对蒙古族文化广泛影响,才导致名称的替代。突厥与蒙古族由于历史和地缘上的关系,使得二者的很多首饰词汇存有共性或相互借用,而蒙元时期的高冠的形式虽然在中国内蒙古以及蒙古国地区已经消失,但在中亚却得以保存,说明“改朝换代”也深刻地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发展。中原地区的首饰纹样更是从诸多领域的交流中影响了蒙古族首饰的纹样,如汉字“囍”“寿”纹样在蒙古族首饰中时有发现。四、在中国地域范围内,蒙古族首饰独具特色,但从蒙古族首饰的造型、命名的特点来看,它与阿尔泰地区的首饰更为接近,故而可以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首饰看作是一个系统,本研究者提出“阿尔泰首饰系”(或“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设想)。五、蒙古族首饰尤其是头饰,虽然在纵向的历史中展现出了每个时代不同的面貌,但其首饰文化相关的民俗却是十分稳定的,其核心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是贯穿始终的。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萨满教)对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在首饰文化上的折射,具体表现为两性的繁衍、家族的兴盛等方面。本研究首先是以基础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相统一,以艺术学科(民艺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对蒙古族首饰的工匠、工具、材料、工艺等的活态的文化进行了梳理研究。故本研究是区别于单纯的艺术造型研究的文本;其次,本研究以艺术考古为基础,辅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艺术考古为历史上的蒙古族首饰研究为学科支撑,又从历史语言学、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得到有力补充和确证;再者,本研究大量使用了阿尔泰语系的前人成果和语言学资料,如古代突厥语、中古蒙古语,以及活态语言资料,如现代蒙古语、满语方言,对蒙古族首饰、材料、工具名称进行了大量的训释,并使用国际语言学主流标音方法即统一标注转写拉丁文音标,而非汉译法。本研究还是基于基础数据库基础上的研究,在本研究者大量田野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田野调研基础数据库,又整理了阿尔泰首饰词汇(突厥语、蒙古语)使之形成语言材料数据库,在两大数据库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阿尔泰首饰”风格的发想。综上所述,蒙古族首饰是集北方草原民族人体装饰之大成者,其造型艺术、材料工艺、审美文化皆具有浓厚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特色。蒙古族首饰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历史上蒙古族首饰造型看似大相径庭,但其艺术造型、工艺,民俗内涵都有不同程度的延续性。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古族精神文化形态之一的蒙古族首饰,她是“草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者和实在物质载体。蒙古族首饰大量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装饰艺术风格、工艺、材质,同时她也影响了邻近民族的身体装饰文化,蒙古族首饰可以被视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和丰富的艺术形态。蒙古族首作为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李婧[2](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指出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于菁竹[3](2020)在《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文中研究说明苗族是诞生于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民族,苗族先民是中华早期文明的重要建构者,在长途迁徙、地理隔绝的分散发展中,形成了肇始悠远、同源殊貌的支系文化,也育成了枝脉宏繁、造诣精湛的染织服饰体系。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集体创作、综合功能、稳定传承的传统村落生态中,沉淀着中国造型艺术滥觞时期的吉光片羽,也凝缩着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世界认知、情感希冀,其传统纹样符号既是管窥苗族精神世界的窗口,也是蠡测中国早期文化的活态样本。同时,两地蜡染艺术以蓝白画缋的灵活性、物质工艺的可塑性、文化反馈的快捷性,不仅成为苗族人生活情境、艺术思维、审美心理变迁的显像板;在民族村落旅游化、文化遗产资源化、东方文化自信心提升的时代场景下,也成为各界话语、观念纠缠发酵的折射镜。而就其艺术本体而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拥有丰富的纹样、独特的风格与强烈的感染力,在艺术品收藏、商品化转型、产业化开发方面是黔东南乃至贵州蜡染界的典型,就其艺术、审美特征进行深描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风格类型归纳为前提、以图像学分析为主线,结合田野、文献资料,借助美术学、人类学、考古学的理论及成果,对两地苗族蜡染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契机与创作思维进行推溯;在此基础上使用美学、审美人类学方法,对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传统风格进行审美分析。以现存蜡染资料中不同风格出现的时间顺序为线索,将两地苗族蜡染的风格嬗变置于原始符号、巫术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设计的演化场域中,展现出蜡染纹样从记事性、象征性、装饰性到再现性、表现性、叙事性的发展进程,也展示出其创作方法从集体传承到个体创新、审美意识从朦胧混一到清晰独立、造物理念从权宜谋生到追求品质、民族特征表达从模糊懵懂到积极强化的发展轨迹。首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抽象几何纹样共同拥有单元拼合、相似互渗的造型方式,以及记事符号与装饰艺术、表意功能与审美功能混沌合一的特征,体现出人类艺术幼年时期的创作思维。二者拥有的一系列固定符号、纹样,如榕江蜡染中的太阳纹、卍字纹、正交布局、四鸟朝日,以及丹寨蜡染中的“窝妥纹”、“归宗纹样”,都与中国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太阳崇拜符号、时空概念、历法图式具有造型上的连续性。而在苗族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图式的原意逐渐被替换成与苗族祖先情感、迁徙记忆、宗教信仰、现世民俗相关的内容,古人在观察自然中形成的记录时空规律、生存智慧的几何图式也沉淀为装饰纹样的基本构图规律和风格定式,使由太阳形象带来的光华烨烨的线条成为榕江蜡染的基本装饰,而精密严谨的螺旋纹也是丹寨蜡染中的永恒主题。就两地蜡染的具象部分来看,榕江蜡染以古拙的动物纹见长,其中摆贝型苗族的蜡染纹样中保存着大量我国先秦时期动物纹的造型方式,不仅龙、鸟纹的造型与商周时期的青铜纹饰惊人地吻合,蛙虫纹的造型思维也与古黾字的概念高度相似。作为中国初民艺术大传统的遗存或后裔,这种时空遥远的风格给人以荒远、古怪、陌生的审美印象。同时,苗族原始巫术思维中敬畏合一的心理,使之对神圣动物抱有崇高和恐惧一体两面的情感,使动物纹的塑造呈现狰狞、诡谲的“原始丑”特征,流露出狞厉的丑美。此外,作为鼓藏节祭祖仪仗的蜡染幡旗是摆贝型苗族蜡染中最为精彩的类型,而祭祀仪式神圣、雄壮、肃穆的氛围也造就了摆贝型蜡染独特的审美场域和文化价值。然而,厚重的文化背景、狞厉的视觉体验也使摆贝型蜡染的审美特征趋于深邃、艰奥,与现代人的日常审美习惯相去甚远,以至于难以在现代的苗族村落生活中继续存续,在民间创作喜好日趋纤柔、世俗化的当下,摆贝型蜡染的传统风格正面临消散的危险。与正在淡出民间的摆贝型传统风格相比,丹寨蜡染中丰富的花鸟纹饰是生命力旺盛的后起之秀,其出现得益于白领苗对汉族古典花鸟艺术以及近现代染织品纹样的学习与本土化改造,呈现出鲜明的早、中、后三期阶段性风格。丹寨蜡染中最古老的鸟纹和植物纹带有与榕江蜡染相似的原始风格,清代黔东南生苗区开辟之后,以汉族服饰及蓝印花布为载体的汉族花鸟纹样传入苗疆,使白领苗习得了花鸟纹样并作为日用传统;而至近现代染织设计中的花草纹样被白领苗接受之时,丹寨花鸟蜡染已基本完成了从图案性到绘画性转型。与此相伴,白领苗的审美思维跳出了巫术性、功能性的局限,而转向对日常生活、优美事物的欣赏;丹寨蜡染的艺术语言中也出现了写实性的再现方式、模仿软笔绘画的自律线条,以及景、境的物象组织意识。这种效仿专业艺术、跟随流行趋势、接近大众审美的风格在当前拥有巨大的民间创作热情,也奠定了丹寨蜡染在产业化转型过程中较高的艺术起点。改革开放以来,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两地蜡染纹样的先天禀赋及两县产业环境的后天资源也使两地蜡染风格的发展、存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丹寨蜡染产业起步早、影响大,借助邻近行政中心的地理优势,吸引了高水平的外来资本、设计人才及合作机会,颇具规模的地区产业集群不仅使丹寨本土的传统蜡染纹样良好地传承、衍生,也使丹寨成为各地蜡染风格的熔炉,并大量吸纳了榕江蜡染风格为己用。而榕江县的本地蜡染产业薄弱,因此对传统蜡染风格进行了简易化、情景化的改造,并随着蜡娘外出打工、产品异地销售形成了在黔东南地区广泛传播并被大量模仿的“普世风格”。在黔东南区域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丹寨、榕江的苗族蜡染形成了水乳交融的连理整体,共同以苗族文化、传统工艺的身份面对着外部世界的价值赋义。当前,蜡染产品涵盖了艺术品、服装、软装、文创产品等多种形态,民族旅游和休闲体验则形成了苗族蜡染文化叙事的两条基本脉络:一方面,在民族旅游的凝视下,苗族传统文化中乡村性、原始性、异质性的部分被提炼成一系列特定的视觉符号,如盛装人物、民俗场景、铜鼓、牛角、蝴蝶妈妈、锦鸡舞之类,成为丹寨、榕江蜡染绘画的新题材,也催生了蜡染创作中叙事化、奇观化、浪漫化的手法。另一方面,作为拥有丰富内在结构的物质文化门类,丹寨、榕江的蜡染艺术不再仅仅作为苗族文化的子集,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在后现代生活美学、自然美学以及东方休闲美学、造物伦理、社会效应的视角下,令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生活方式、创作主体等每一个侧面都获得审美意义,使蜡染艺术的审美范围从对纹样的欣赏扩展到了对整个文化生态的理解与崇尚。
闫敏[4](2019)在《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煤电站作为煤炭和水资源的消耗大户,在实现电能生产目标的同时承担着节能减排的任务。经过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约50-55℃)含有数量巨大的水蒸气和潜热,水蒸气和潜热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由煤中的水分蒸发和氢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及其携带的汽化潜热,另一部分是烟气在湿法脱硫塔内从脱硫浆液吸收的水蒸气和由低品位烟气显热转换的潜热。烟气中生成的水蒸气携带的汽化潜热没有被回收利用,导致基于高位发热值的锅炉热效率大大降低,烟气从湿法脱硫塔内的脱硫浆液吸收的水蒸气约占湿法脱硫水耗的80%,成为湿法脱硫技术最大的耗水点,且饱和湿烟气中携带的少量脱硫剂和脱硫石膏等颗粒物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基于湿法脱硫系统回收饱和湿烟气中的水蒸汽和潜热,并合理利用潜热,对于提高燃煤机组的热效率、降低湿法脱硫系统的水耗、消除“白色烟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燃煤电站湿法脱硫后的饱和湿烟气为研究对象,以回收及合理高效利用烟气中潜热为研究目标,对烟气中潜热回收过程及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展开详细的热力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以闪蒸闪凝-热泵为技术核心的烟气中潜热回收方法,并研究了烟气中潜热经热泵提质后分别应用于热力系统内部和热力系统外部的热利用途径。绘制了烟气湿温图(d-t图),解释了烟气绝热增湿过程和烟气降温冷凝过程在烟气d-t图上的烟气热力状态变化,明确了烟气中潜热和水蒸汽的组成,计算了烟气中潜热和水的回收潜力。基于以低位发热值和以高位发热值为基准的锅炉效率的不同,分析了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选取4种典型煤种,详细分析了煤种(主要是原烟气含水率)对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烟气中潜热回收潜力及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结果发现:原烟气含水率越高,烟气中潜热的回收潜力越大,且烟气中潜热回收对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越大。高水分褐煤燃烧后的烟气具有最大的潜热和水回收潜力,对于300MW燃煤机组,当烟气温度由绝热饱和温度降低至30℃时,理论潜热回收量达77.09MW,理论冷凝水回收量达115.6t/h,其中,原烟气中潜热和由烟气显热转换的潜热分别为62.65MW和14.44MW。潜热回收后,基于高位发热值的锅炉热效率由83.9%升高至95.2%。相比于脱硫浆液,烟气冷凝水的提取量较小,考虑采用浆液闪蒸的方式制取低温浆液和分离干净冷凝水,为了使低能级潜热得以利用,结合热泵技术提出了以闪蒸闪凝-热泵为核心的烟气中潜热和水回收方法,包括单级闪蒸闪凝-热泵系统和两级闪蒸闪凝-热泵系统。搭建了单级浆液闪蒸闪凝的中试系统,实验研究了浆液闪蒸程度随过热度的变化情况并测试了冷凝水的水质成分,验证了通过浆液闪蒸闪凝制取低温浆液和回收干净冷凝水的可行性,为烟气中潜热回收提供了新方法。为了尽可能提高闪凝-热泵的整体热力性能,对两级闪凝-热泵的热输出侧与外界冷却水侧的连接方式进行研究,以单效吸收式闪凝-热泵为例建立了单级闪凝-热泵系统、两级串联闪凝-热泵系统和两级并联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计算模型,编制了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并进行计算,由结果可得:当通过闪蒸制取35℃的低温浆液时,在相同的外界冷却水温度及相同的驱动热源下,两级串联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系数COP最高,可达1.65,其次为两级并联闪凝-热泵系统,最小的为单级闪凝-热泵系统,其COP分别为1.59和1.55。最后分析了两级串联闪蒸闪凝-热泵系统回收的烟气中潜热用于供热系统的经济效益,根据2.4小节中300MW机组的潜热回收量,高水分褐煤的年净收益最高为2065.9万元,低水分无烟煤的年净收益只有571.2万元,但静态投资回收期差别不大,回收期约39个月。除供热方式外,对于烟气中潜热的有效热利用途径,本文分别从热力系统内部和热力系统外部的潜热利用进行研究:基于现有锅炉烟气-空气换热系统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的考虑,在常规低温省煤器系统和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实现了低能级潜热和锅炉尾部较高能级烟气余热的置换,较高能级烟气余热加热较高温度凝结水,排挤5#低加抽汽。以某1000MW燃煤机组为例对所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能分析、(?)分析和技术经济性分析:分别利用等效(?)降法计算、EBSILON软件模拟的方法进行能分析发现:相比参考机组,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可增加净输出功率11.39 MW,提高机组净效率0.59个百分点,节省标煤耗3.36 g/(kW·h),比优化的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机组净效率增加0.16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标煤耗0.98g/(kW·h);利用图像(?)(EUD)分析法进行(?)分析发现: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锅炉尾部换热(?)损失为25.29 MW,比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损失低3.03MW,具有更完善的热力性能;利用净现值(NPV)分析法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发现: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机组年节煤净收益为1540.6万元,比优化低温省煤器系统的机组年节煤净收益高419.7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13664万元。结合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对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进行了系统优化,利用烟气中潜热置换出更高能级的烟气余热,更高能级烟气余热加热给水,排挤1#、2#、3#高加抽汽,其机组净效率较参考机组净效率提高0.89个百分点,标煤耗降低5.24 g/(kW·h),锅炉尾部换热(?)损失为17.9 MW,年节煤净收益为2440.2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22716万元。针对燃低阶煤机组的排烟(?)值大、锅炉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以低温干燥的方式实现了低能级烟气中潜热和炉膛内高能级燃烧热的置换,高能级燃烧热产生更多蒸汽。建立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以某600MW燃褐煤机组为例对所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能分析、(?)分析和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发现:采用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后,机组净效率可由参考机组的42.25%提高到43.61%,比采用常规蒸汽干燥系统的机组净效率高0.3个百分点;燃烧干燥后煤粉的锅炉(?)损失由47.1%降至44.4%,回收部分烟气中潜热后,锅炉(?)损失进一步降至44.08%;机组的年供电净收益为2985.4万元,比常规蒸汽旋转式干燥系统的机组净收益高597.2万元,在30年生命周期内的NPV为26441万元。除上述两种烟气中潜热在热力系统内部的热利用方式外,还可通过烟气中潜热的合理利用降低热力系统外部环保系统的能耗。针对常规有机胺碳捕集的高能耗问题,将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与有机胺碳捕集系统进行了集成,提出了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和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试图从吸收和再生两个过程协同降低碳捕集能耗。利用Aspen plus软件基于速率模型对常规碳捕集系统和集成系统进行模拟和能耗计算,研究发现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和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分别降低常规碳捕集能耗17.4%和20.9%。对影响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能耗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参数:最佳的第二级烟气温度25℃、第二级烟气入口位置在吸收塔下部(第15-20级),最佳的富液分流比0.4、第二股富液进料位置在第11级,在上述最佳参数下,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捕集能耗22.5%。
陈徽东[5](2020)在《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以数学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系统分析已经成为研究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方法,在设计、优化、操作以及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化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尺度化工生产过程之间的耦合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描述化工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趋于复杂。目前,复杂化工过程的数学模拟在建模和求解方面均面临一定的困难。结构复杂性是化工过程数学模型复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针对复杂结构化工过程的数学模拟方法值得被进一步研究。本文针对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数学模拟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基于化工系统拓扑分解的相关理论,开发出一系列通用有效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和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相应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针对复杂流程系统建模繁琐且失误率高的问题,本文首先基于有向图的相关理论,开发了一款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该组态工具具有可视化的绘图界面,自动将复杂化工过程结构模型的有向图形式转化为矩阵形式,实现了复杂流程系统图形化建模功能,提升了人工建模效率。同时,该组态工具灵活的节点和有向线配置功能也为各类流程模拟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然后在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向图类模拟系统的快速集成开发方法,并以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为例,详细阐述了方法中参数配置、子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具体过程。通过将本课题开发的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与商业化的ASPEN Plus软件进行对比,展现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用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为有向图类模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2.针对管网系统的结构和部分流体流动特征复杂性带来的模拟问题,本课题基于拓扑分解和双层法开发出一种通用管网系统模拟方法。首先,针对单个管道流动方程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双层法的管网系统模拟方法,通过引入管道流通能力常数获得内层简化模型,将复杂严格的单个管道流动方程作为外圈模型,通过内外圈交替迭代,减少复杂流动方程的调用次数,提高算法稳定性;然后针对结构复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五种基本拓扑结构的识别和简化方法,并理论上证明了通过该方法可以将实际过程中所有结构类型的管网系统逐步识别和简化成若干孤立管道,实现管网系统的自动系统分解;然后在识别和简化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简化模型或者流通能力系统为常数的大型管网系统模拟方法,该方法按照识别和简化的过程和逆过程,顺序调用五种基本拓扑结构的简化和还原方程并迭代计算,完成整个管网系统数学模型的求解;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本章提出的模拟方法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和求解速度。3.针对复杂精馏过程模拟中面临的问题,本课题基于精馏过程内部的拓扑分解,建立了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方法,并进一步开发出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首先,针对精馏过程复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结构类型这一特点,提出了基于有向图的建模方法,并给出了精馏过程中若干单元模型。其中针对最重要的塔板单元模型,在充分考虑刚性和数值稳定性的前提下,退化刚性微分方程组建立塔板压力计算代数方程,利用“预测-校正”策略建立汽液相间组分传递方程,得到了塔板模型的微分代数混合方程组,并给出求解过程;然后在单元过程模型求解的基础上,基于序贯模块法,给出了适定性强和适用范围广的全局求解策略;最后根据动态模拟方法建立了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验证本章提出的方法在数值稳定和求解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特性。4.以流程模拟为主要技术手段,对生物丁醇精馏工艺进行设计、优化和操作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初始分离工艺,找出可优化的问题:乙醇在系统内富集和能量利用率低;然后,通过优化流程结构,解决乙醇在系统内富集的问题,通过变压和构造多间壁间壁塔实现热耦合,提高系统内部能量利用率;根据稳态流程模拟结果和技术经济模型,流程结构优化后工艺整体能耗从12.17MJ/kg降低到10.12MJ/kg,通过变压实现热耦合后工艺能耗降低到5.30MJ/kg,通过构造多间壁间壁塔实现热耦合后工艺能耗降低到6.12MJ/kg,技术经济计算和对比显示多间壁间壁塔工艺具有最低的生产成本。最后,针对经济性最好的多间壁间壁塔工艺,利用第四章研究的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技术,对其开车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工艺在实际操作上具有可行性。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6](2013)在《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论述日本文物建筑的保护修复,并切入中国的古建筑修复制度与方法,作概说及论述。日本于19世纪中期开始颁布文化保存相关法律:明治四年(1871)《古器旧物保存方》、明治十三年(1880)年《古社寺保存金》、明治三十年(1897)《古社寺保存法》制定法律,昭和四年(1929)《国宝保存法》、昭和二十五年(1950)发布了完整的《文化财保护法》;而中国则从清末开始重视文物建筑的保护,民国19年(1930年)发布了《古物保护法》,50年后,于1982年颁布了《文物保护法》。论文以日本的维修准则的变化谈起,涉及技术概况、修复资财以及自古以来的工匠传承、现代的训练方式、发展到保存活用、历史的环境保存方法等内容,进而得出结论。作者在日本从事文物建筑维修工作,并且编写了数册修复报告书,了解日本方面的体制与维修操作方法,并据此论述日本的文物建筑修复方法。除了维修实例、制度上的论述外,材料的确保,维修事业人才培养也是重要的环节,也作详细的说明。文物建筑在修复环节上,设计监理是最重要的。另外维修调查的方法及调查细部的论述,古材的判断方法与榫口接榫式样,古式建筑原样的分析方法也在论文中说明。保护事业亦然不能忽略保护原则,日本与中国同样追求复古与“修旧如旧”的原则。本论文在历史建筑修复保护的论述上以日本为主,中国为辅,特别在后章具体例举说明日本的史迹整备方法,各具备代表性大型修复现场作概述。其中涵盖了数栋亲自修复文物建筑的详细现状变更的资料,作为中国方面提供参考的思路。
产斯友[7](2014)在《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文中提出建筑与具体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于其中所起的作用曾经不言自明:前工业时代材料直接取之自然,建筑与所处地域有着天然的关联性;而工业革命带来了由机械生产的钢、混凝土、玻璃等工业材料,由其建造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因材料的抽象化应用与设计态度上对地域性差异的漠视,与环境多存隔膜;就此流弊,“二战”后的反思与修正一直持续至今,设计结合环境已逐渐成为当代建筑师的文化共识,具体操作中对材料表现力的挖掘亦已成为融合建筑与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当今发达的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强化了以视觉主导的思维模式,受此影响,建筑学领域“表皮”热兴起,图像化拼贴、数字化炫技与单纯视觉性的材料迷恋倾向日趋严重,这种对建筑自身表象的过度关注,很大程度上再次割裂了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有鉴于此,重新树立环境意识,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在“地域性”视野下审视和发展建筑材料研究,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联途径,以促成建筑顺利地融合环境,将有助于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建筑创作中,材料的“地域性表现”,指向于一种通过对材料能够引起身体体验、心灵感动以及情感与文化共鸣的表现性内容的强化与表达,以回应建筑所处“地域”环境的设计策略。以此为研究内容,本文突破以往针对材料具体类别的研究视角,通过梳理回顾中西方传统与现当代建筑中材料应用的演进历史,探究其中“材料表现”的具体内容与主要手法,并结合对“地域”环境构成要素的剖析,力图以建筑表皮的材料表现为手段,使建筑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承载地域文化,由此构建建筑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多层次关联。论文从以下三部分逐次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对应于第一章的内容。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时代与学科背景,指出材料之于建筑与文化的意义,并由此提出本文的核心议题:如何实现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使材料更好地诠释建筑,使建筑得体地楔入环境?继而综述了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本课题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继续拓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方法与框架,以及主要创新点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对应于第二、三章的内容。第二、三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工业革命为时间节点,按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顺序,分别对“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与“全球趋同的机械与信息时代”的“材料表现”内容进行了详尽梳理与史学分析,并加以概括提炼,为后续论文主体部分的立论研究,提供言之有据的史论支撑。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对应于第四至第八章的内容。第四章是论文的理论核心建构,以前文的史论回顾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表皮的两种典型建造逻辑,阐明了表皮材料表现的技术、艺术与人文层面的详细内容,继而探讨了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最后依据“地域性”的要素构成,提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主要途径:适应地域气候、回应地域景观、关联地域文化,由此开启下文实践指向的理论应用研究。第五、六、七章紧承上文,依次从“地域气候”、“地域景观”与“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论述,结合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尝试将前文的理论思考,落实为“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具体创作思路与方法。第八章是对上述展开部分的综合论述,以“‘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为题,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全面阐释,分别对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三大途径,以及材料的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表现加以综合概述,是对上文理论应用部分的进一步概括总结。最后为本研究的结论,总结得出论文的主要理论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待完善之处,并对本课题后续研究作出展望。材料离不开“建造”,侧重于审美与文化范畴的材料“表现”,同样离不开具体的技术支撑,限于篇幅与学识,笔者此文未就微观层面的材料构造技术细节,及其与材料表现的关联性展开细致分析,容后续研究再作深入探讨。
赵里萌[8](2019)在《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东北地区辽金元时期的城址,全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以往考古发现与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以往工作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针对城址出土陶瓷遗存提出分期标准。主要运用陶瓷考古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城址调查,摸清以城址为中心的辽、金、元各时期陶瓷遗存的时代特征和组合面貌,并以此作为城址断代的依据。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根据以往的调查和发掘材料,结合笔者对70余座城址的调查新材料,系统的介绍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地区城址的基本情况,对这些城址的周长、结构、平面形态等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并对城址出土和采集的遗物进行重新审视,对一些城址进行重新断代。第六章是对城址的总体分布、选址及各时期分布情况进行讨论。首先对城址的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密度分析,将这些城址划分成18个城址群,对各城址群的形成过程逐一讨论,并对城址的选址和朝向进行分析。还分别探讨了辽代城址群的形成过程以及辽国的东部边界问题、元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问题。第七章是对城址的规模和平面形态的探索。通过对600余座城址的周长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城址规模、行政级别以及时代三者之间的关系,继而对城址的平面形态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对各级规模城址中各类型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和分析,还对不同平面类型的流行时代和地域进行了讨论。第八章是对城址的结构和布局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城门、瓮城、城墙、城壕、马面、角台、道路等设施的营建工艺、平面形态、布局规律、等级规模等问题。并利用区域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城址的布局进行宏观的探讨,揭示出十字街与开放街巷式的布局特点,并对城址内各类型建筑址和手工业遗迹的分布进行了讨论,还对城址兴缩变化的规律以及动因进行了探讨。第九章是对相关城市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主要包括对辽代信州、辽代后期黄龙府属州、辽代前期黄龙府、金代宜春及曲江两县、元代肇州的地望进行新的考证,对松嫩平原地区辽金元时期的历史地理格局进行了更新与修正。第十章是结语,对本文收获和不足进行总结。
田海军[9](2019)在《卧式湿法脱硫塔的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立式喷淋塔具有脱硫效率较高,投资运行成本大,设备占地面积大,脱硫剂循环量流程长。卧式湿法脱硫塔具有投资省,压力损失少,不停机式检修,喷淋覆盖全,脱硫效率高,适应面广的特点。目前卧式湿法脱硫塔的重点是根据脱硫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实验测试结果及建立计算机模拟运算的数学模型,为进一步设计优化和推广卧式湿法脱硫塔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根据工程现场状况,利用模拟软件Fluent 17.0对烟气处理量为6.0× 105Nm3/h的卧式湿法喷淋塔烟气脱硫反应器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和优化。按照喷淋塔的结构组成的工作特点与要求,分别对喷淋系统的选择、脱硫塔吸收区的设置、入口的设计、导流板的设计及喷淋的布置进行了设计和优化。结果显示喷淋系统选择螺旋型空心喷嘴系统,塔体设计为长宽高分别是26×5.7×9.8(m),渐扩式方形管入口方式,X轴负方向向下入口角度达75°,设置7个导流板,单层喷淋高度为6.3m时,喷嘴的喷雾角介于90°~120°,吸收区烟气流动最均匀,流动速度介于3~5m/s。实测平均值为4.5m/s。在布置双层喷淋层时,设置喷雾锥角为100°,上层喷淋层的安装高度距顶部为0.9 m,下层喷淋高度为2.4m时,运行的方案最优。数值模拟结果与中试试验结果基本符合,验证了模拟建立的数学模型较好地反映卧式湿法喷淋塔内部气液两相流动的实际情况。对优化后的卧式湿法脱硫塔的速度场、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性能和可靠性分析验证。烟气流量达5.5 ×105Nm3/h时,上下层烟气的流速差值较小,上下两层烟气的流动速度变化趋于稳定,变化量较小。上下两层烟气流动速度差值小,且烟气流动速度介于3~5m/s,有利于烟气与脱硫浆液的接触和混合。塔内压力损失变化比较平稳。塔内烟气的温度约在320~350K之间,满足烟气脱硫的反应的温度条件,有利于烟气的脱硫。优化后卧式喷淋塔的试验验证可得:烟气入口流量为60万Nm3/h时,液气比(L/G)为22,脱硫浆液PH值为6.5,入口烟气温度80℃,入口烟气中SO2浓度达1200mg/Nm3时,入口烟气速度3.5m/s时,优化后卧式喷淋塔烟气脱硫效率达93%以上。优化后卧式喷淋塔烟气脱硫效率提高了5%左右。
顾亮亮[10](2017)在《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工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热电厂烟气脱硫工艺技术改造为例,针对2×130 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现状以及脱硫要求,并结合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选用石灰石-石膏法作为该发电厂的烟气脱硫工艺。通过对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涉及烟气的流通系统、二氧化硫吸收系统、氧化系统、石膏脱水系统、石灰石浆液供应系统和工艺水系统等。经过对脱硫系统主要工艺段的计算与设计,确定各项参数的数值。最终设计的喷淋吸收塔直径为7 m,高度为30 m,喷淋层的层数为4层。在脱硫剂的钙硫比(Ca/S)为1.02、液气比在8 L/m3-25L/m3之间、工艺水以及电耗量等物耗均达设计情况下,本喷淋吸收塔的脱硫率能达到≥98%。由此认为,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现有排放标准而采取的技术和装置措施的必要性。对该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经过计算与运行考察,本脱硫系统新增单位脱硫成本相对较低。新增成本与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相抵,达到了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
二、塔的内部工艺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的内部工艺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蒙古族首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古族历史与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一节 蒙古族历史概述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概述 |
第二章 蒙古族首饰溯源——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一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原始身体装饰艺术及其审美概述 |
第二节 岩画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三节 鹿石与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体装饰 |
第四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以“高”为美的头饰风格 |
第五节 早期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身体装饰艺术 |
第三章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蒙元时期“罟罟”概述 |
第二节 罟罟冠佩戴的起止时间和佩戴部族 |
第三节 罟罟冠消失的原因 |
第四节 蒙元时期女性首饰“罟罟”词源 |
第五节 “罟罟”别名“孛黑塔”考述 |
第六节 蒙元时期蒙古族首饰形制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中西部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瓦剌部对蒙古族首饰的影响及罟罟冠的消失 |
第二节 明代土默特妇女首饰 |
第三节 明代瓦剌、土默特部对蒙古族首饰影响成因 |
第四节 匈奴头饰对蒙古族头饰的影响 |
第五章 明清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首饰 |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兼顾与满族“扁方”比较) |
第二节 “扁方”上的“暗八仙”程序式图案的运用 |
第三节 “扁方”或簪上的“花瓶”(博古纹)图案 |
第四节 蒙古族“额箍”tatayur与满族“额饰”gidakuu |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东部蒙古族首饰和达斡尔族“辫筒”比较 |
第六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妇女佩戴耳饰数量调研 |
第七节 清代漠南蒙古东部妇女头饰与其他蒙古部头饰的共性研究 |
第六章 蒙古族首饰的制作工匠、工具、材料及其工艺 |
第一节 蒙古族首饰工匠 |
第二节 蒙古族首饰制作工具 |
第三节 蒙古族首饰的材料 |
第四节 蒙古族首饰的工艺 |
第五节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蒙古族首饰和“阿尔泰首饰”发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概念界定 |
二、以丹寨、榕江两地苗族蜡染艺术并列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苗族蜡染的研究历史与成果分布 |
二、苗族服饰及传统纹样的辑录与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苗族历史、文化研究 |
四、当前苗族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现有成果的不足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难点 |
一、本文使用的理论方法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纹样的历时性归纳研究 |
三、丹寨、榕江地区蜡染风格的空间比较及蜡染产业的发展研究 |
四、田野调查与访谈经历 |
第一章 丹寨、榕江苗族传统文化与蜡染的乡村生态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阶段 |
一、中华文明的孕育阶段:苗族艺术中原始特征的积累时期 |
二、迁居西南的持守阶段:黔东南苗族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时期 |
三、黔东南生苗区的开放阶段:苗族文化、艺术的快速变化时期 |
第二节 丹寨、榕江苗族的村落生活环境与传统文化习俗 |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村寨的物质生活 |
二、苗族传统村寨的社会组织、宗教文化 |
第三节 丹寨、榕江苗族村落中的传统蜡染生态 |
一、村落中的蜡染劳动环境 |
二、蜡染材料与工具 |
三、蜡染制作工艺 |
第四节 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丹寨苗族蜡染的创作人群:白领苗 |
二、白领苗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第五节 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与传统样式 |
一、榕江苗族蜡染的创作族群:摆贝型苗族与滚仲型苗族 |
二、摆贝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三、滚仲型苗族的传统服饰及蜡染应用 |
小结 |
第二章 法天怀故: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中的抽象纹样与几何规律 |
第一节 榕江苗族蜡染中的太阳图式及其衍生的造型风格 |
一、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纹的基本样式及流变 |
二、卍字纹的变形与四叶旋转图形的具象化 |
三、榕江苗族蜡染中太阳鸟图式 |
四、光体纹造型混融于动、植物纹样 |
第二节 “窝妥纹”及四方八螺旋图式的分析 |
一、当前关于“窝妥纹”的研究状况 |
二、“窝妥纹”骨格结构蕴含的时空体系 |
三、八螺旋象征四方八位之风气 |
第三节 丹寨苗族蜡染中的“归宗纹样” |
一、保家纹 |
二、马蹄纹 |
三、锅圈纹 |
四、归宗纹样的构图方式分析 |
五、归宗纹样的“归宗”含义辨析 |
小结 |
第三章 原始神圣: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动物纹样 |
第一节 古老的造型程式: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样的原始性 |
一、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动物性特征的原始性 |
二、摆贝型苗族蜡染中龙纹的古老姿态造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中的鸟纹、鸟龙及黾纹 |
四、古怪、荒远: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直观审美印象 |
第二节 恐惧与崇拜同在:摆贝型苗族蜡染动物纹的神秘属性与丑怪造型 |
一、善厉一体:苗族原始观念中龙的复杂角色 |
二、狰狞诡谲:摆贝型苗族蜡染中动物纹的夸张造型手法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丑怪风格与崇高审美特征 |
第三节 摆贝型苗族鼓藏幡承载的神圣世界 |
一、摆贝型苗族鼓藏幡的使用场合与功能 |
二、苗族鼓藏节、鼓藏幡背后的综合性审美场域 |
第四节 摆贝型苗族蜡染的风格变化与传统造型程式的消解 |
一、摆贝型苗族传统蜡染审美特征之艰奥性 |
二、传统仪礼的松散与传统图像的松动 |
三、当前的经济、生活条件使蜡染创作逐渐退出摆贝型苗族的生活习惯 |
四、摆贝型苗族自发的风格探索逐渐远离传统样式 |
小结 |
第四章 优美包容:丹寨苗族蜡染中的花鸟纹样 |
第一节 沿承与吸纳: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早期风格 |
一、归宗纹样中蕴含的原始植物造型 |
二、丹寨花鸟纹蜡染的早期风格 |
三、丹寨蜡染中写实花鸟纹样的形成契机 |
第二节 本土性的显现: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中期风格 |
一、总体风格特征:蜡染作品的绘画性与个性趣味彰显 |
二、植物纹样的变迁体现出苗族植物审美观念的改变 |
三、现实性鸟类意象体现出日常、生动的本土气息 |
第三节 绘画性提升:丹寨苗族蜡染花鸟纹样的后期风格 |
一、被面大花:乡村生活与近现代专业图案设计的碰撞 |
二、写意小景:丹寨蜡染模仿中国软笔绘画的过程 |
小结 |
第五章 丹寨县、榕江县的蜡染商业化状态及传统纹样的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丹寨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地区品牌、产业集群带动的良性循环 |
一、丹寨县蜡染产业总体情况 |
二、丹寨蜡染艺术在本地企业中的整合与提升 |
三、丹寨蜡染的商业风格: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优化升级 |
第二节 榕江县蜡染产业的发展状况:宝贵资源亟待地区凝聚力的形成 |
一、榕江县蜡染产业的总体状况 |
二、滚仲型苗族蜡染的商业风格:革新与危机共存的适应过程 |
三、摆贝型苗族蜡染的商业前景:作为地区象征的潜质与当前仍面对的不足 |
小结 |
第六章 旅游休闲文化赋予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新传统与新价值 |
第一节 丹寨、榕江苗族蜡染产业的一体多元局面 |
第二节 民族旅游促成的苗族蜡染纹样新题材 |
一、旅游凝视下的民族特色与异文化需求成为苗族蜡染新题材的创作动力 |
二、民族身份的表达:人物、风俗与叙事场景 |
三、象征苗族文化的新传统:铜鼓、牛角、百鸟、蝶母及幻想造型 |
第三节 休闲文化与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价值诠释与审美扩展 |
一、多元文创观念下苗族蜡染的产品结构扩展和审美要素转换 |
二、蓝染概念以工艺为纽带对苗族蜡染设计思路的开拓 |
三、中国古典文人造物对苗族蜡染产品设计理念的启发 |
四、休闲语境下蜡染文化生态中的自然之美与自由之意 |
五、寓于蜡染手工制作、朴素产品形态中的造物伦理之美 |
六、蜡染产业体现的社会关怀之美 |
小结 |
结论 |
一、丹寨、榕江苗族蜡染承袭自中华初民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原始性艺术特征 |
二、丹寨、榕江苗族蜡染在与汉族古典艺术、现代生活方式的交流、互哺中体现出的风格变化、审美转型和时代价值 |
三、现代社会转型带给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全局性变革与存续方式反思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技术 |
1.2.1 冷凝法 |
1.2.2 膜分离法 |
1.2.3 吸湿溶液吸收法 |
1.3 低品位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
1.3.1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直接利用 |
1.3.2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动力生产 |
1.3.3 低品位烟气余热的热泵供热 |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及热力学分析 |
2.1 烟气回热循环系统 |
2.2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循环系统及热力学分析 |
2.2.1 烟气湿温图(d-t图)的数学模型 |
2.2.2 基于烟气d-t图的烟气热力状态描述 |
2.2.3 基于烟气d-t图的烟气中潜热回收量计算 |
2.3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分析 |
2.3.1 基于低位发热量的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2 基于高位发热量的锅炉热效率计算 |
2.3.3 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计算 |
2.4 煤种对潜热回收潜力及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 |
2.4.1 煤种对烟气中潜热回收潜力的影响 |
2.4.2 煤种对计入潜热的烟气回热效益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闪蒸闪凝的烟气中潜热回收及热泵提质利用方法 |
3.1 浆液闪蒸闪凝-热泵系统的提出 |
3.2 浆液闪蒸闪凝回收烟气中潜热的技术可行性 |
3.2.1 浆液闪蒸闪凝中试系统 |
3.2.2 浆液闪蒸率计算及不平衡闪蒸实验研究 |
3.2.3 闪蒸汽冷凝水的水质测试 |
3.3 闪凝-热泵系统的热力性能研究 |
3.3.1 系统流程和热力性能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热力性能计算结果 |
3.4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利用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气中潜热用于送风回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
4.1 空气分级预热系统 |
4.1.1 常规的低温省煤器系统 |
4.1.2 优化的低温省煤器系统 |
4.2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 |
4.3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能分析 |
4.3.1 总输出电功率的计算 |
4.3.2 总输出电功率的模拟 |
4.3.3 换热面积的计算 |
4.3.4 附加功耗与净输出功率 |
4.3.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分析 |
4.4.1 图像(?)分析介绍 |
4.4.2 图像(?)分析结果 |
4.5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风回热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4.5.1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4.5.2 技术经济分析结果 |
4.6 带空气预热器旁路的烟气中潜热送风回热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烟气中潜热用于送粉回热系统的性能研究 |
5.1 常规的蒸汽回热干燥系统 |
5.2 烟气中潜热的热泵提质送粉回热系统 |
5.3 烟气中潜热送粉回热系统的能分析 |
5.3.1 原煤干燥过程的热耗计算 |
5.3.2 烟气中潜热送粉回热系统的热经济性计算 |
5.4 案例分析 |
5.4.1 参考机组 |
5.4.2 热经济性能计算结果和分析 |
5.4.3 技术经济性计算结果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烟气中潜热回收与有机胺碳捕集的集成系统及参数优化 |
6.1 常规的有机胺碳捕集工艺 |
6.2 烟气中潜热回收与碳捕集的集成系统 |
6.2.1 一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 |
6.2.2 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 |
6.3 系统模拟与系统能耗计算 |
6.3.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6.3.2 系统能耗计算和评价准则 |
6.3.3 能耗模拟和计算结果 |
6.4 两级烟气降温冷凝集成系统的参数优化 |
6.4.1 吸收塔相关参数优化 |
6.4.2 再生塔相关参数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ENGLISH PAPER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化工系统工程和化工流程模拟 |
1.1.1 化工系统工程 |
1.1.2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历史与现状 |
1.2 系统分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系统分块 |
1.2.2 流程切割 |
1.3 管道网络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1 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直接求解方法 |
1.3.2 图论方法 |
1.3.3 人工智能方法 |
1.3.4 三种求解方法的对比 |
1.3.5 管道网络系统模拟方法的实际应用 |
1.4 间壁式精馏塔的研究进展 |
1.4.1 间壁式精馏塔的发展历史 |
1.4.2 间壁式精馏塔的研究现状 |
1.5 生物丁醇精馏分离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1 发酵分离耦合的研究进展 |
1.5.2 精馏工艺的研究进展 |
1.6 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有向图的通用流程模拟系统组态工具的开发及应用 |
2.1 引言 |
2.2 组态工具的开发 |
2.2.1 功能分析 |
2.2.2 系统设计 |
2.2.3 功能实现 |
2.2.4 运行效果 |
2.3 基于组态工具的有向图类模拟系统开发方法 |
2.4 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的开发 |
2.4.1 单元和物流的参数配置 |
2.4.2 结构模型的建立 |
2.4.3 基于邻接矩阵的循环结构识别与排序 |
2.4.4 切断物流的迭代格式 |
2.4.5 化工稳态流程模拟系统的集成 |
2.4.6 应用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拓扑分解的管网系统模拟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管网系统数学模型 |
3.3 管网系统的图形化建模 |
3.4 管网系统数学模型的求解 |
3.4.1 基于双层法的求解算法框架 |
3.4.2 管网系统简化模型的求解 |
3.4.3 管网系统严格模型的求解 |
3.5 应用实例 |
3.5.1 实例一 |
3.5.2 实例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拓扑分解的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方法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的建立 |
4.2.1 单元模型的建立 |
4.2.2 结构模型的建立 |
4.3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型的求解 |
4.3.1 单元过程求解 |
4.3.2 基于序贯模块法的全局求解策略 |
4.4 通用精馏过程动态模拟系统的开发 |
4.4.1 架构设计 |
4.4.2 全局变量设计 |
4.4.3 函数设计与实现 |
4.4.4 控制功能的实现 |
4.5 应用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程模拟的生物丁醇精馏工艺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5.2.1 原料组成与产品要求 |
5.2.2 初始分离序列及工艺参数 |
5.2.3 热力学方法 |
5.2.4 技术经济评价 |
5.3 基于稳态流程模拟的工艺设计与优化 |
5.3.1 初始工艺分析 |
5.3.2 设计与优化方法 |
5.3.3 设计与优化结果 |
5.4 基于动态流程模拟的多间壁间壁塔开车过程研究 |
5.4.1 动态模型的建立 |
5.4.2 模拟开车过程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课题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物建筑的保护 |
1.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构成 |
1.4 重要定义阐释 |
1.4.1 中国“文物”的演变 |
1.4.2 日本“文化财”的产生 |
1.4.3 文化财的语义 |
1.5 中国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
1.5.1 文物建筑保护的萌芽 |
1.5.2 中国早期文物建筑保护修复史料汇编整理 |
1.5.3 近代以后的文物建筑保护 |
1.5.4 文化遗产 |
1.6 日本的文物建筑保护历史 |
1.6.1 近代以前的文化财保存 |
1.6.2 文物保存意识的萌芽 |
1.6.3 奈良时代开始重视文物保护 |
1.6.4 平安时代初期的继承 |
1.6.5 中世、近世维修修复的开端 |
1.6.6 明治维新(1866年)前半期的文化财保存 |
1.7 中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组织和国家预算 |
1.7.1 文物保护法律的历史 |
1.7.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的重要法律 |
1.7.3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组织机构 |
1.7.4 中日文物保护预算 |
1.7.5 中日文物数量比较 |
1.8 日本《文化财保护法》中的保护修复 |
1.8.1 概要 |
1.8.2 民家(民居)的保存和修理 |
1.8.3 近代社寺建筑的保存和修理 |
1.8.4 近代建筑等的保存 |
1.8.5 近代建筑等的修理和整备利用 |
1.8.6 登记有形文化财的保存和利用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Ⅰ:调查准备 |
2.1 调查概要 |
2.1.1 调查 |
2.1.2 指定 |
2.2 调查技法的历史过程 |
2.2.1 实证调查 |
2.2.2 复原调查与科学的调查 |
2.3 调查的方法 |
2.3.1 遗构调查 |
2.3.2 文献及资料调查 |
2.4 现场调查 |
2.4.1 调查计划的制定 |
2.4.2 布局 |
2.4.3 规模和构造形式 |
2.4.4 各部分的作法 |
2.4.5 实测 |
2.4.6 后世的改造、维修和复原 |
2.4.7 照片拍摄和篆本、拓本、摺本 |
2.5 细部手法和时代判定 |
2.5.1 柱间的尺寸和结构 |
2.5.2 中国历代古尺分析 |
2.6 现状变更-申报和援助 |
2.6.1 现状变更的概念 |
2.6.2 与重要文化财相关的援助措施 |
2.7 设计、监理与发包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Ⅱ:修理技法 |
3.1 保护维修概要 |
3.1.1 维修的分类 |
3.1.2 修理规划 |
3.1.3 修理内容 |
3.2 中日文物建筑保护维修技术 |
3.2.1 日本的保护修理技术 |
3.2.2 中国的保护维修技术 |
3.3 工程样式的解释 |
3.3.1 临时设施(脚手架) |
3.3.2 基础维修 |
3.3.3 落架调查 |
3.4 保护维修工程 |
3.4.1 木作工程 |
3.4.2 屋顶工程 |
3.4.3 其他工程 |
3.4.4 国宝、重要文化财建造物保存维修补助项目概要 |
3.4.5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的流程 |
3.4.6 保存维修补助项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文物建筑保护维修实施Ⅲ:材料与技术 |
4.1 维修用材料 |
4.1.1 概论 |
4.1.2 木材 |
4.1.3 屋顶材 |
4.1.4 壁材 |
4.1.5 石材 |
4.1.6 涂装、上色及其他 |
4.1.7 工具 |
4.2 保护维修技术 |
4.2.1 概述 |
4.2.2 木工技术 |
4.2.3 墙壁工程 |
4.2.4 石工技术 |
4.2.5 日本涂装、彩色及其他技术 |
4.2.6 技术保存 |
4.2.7 “茅葺” |
4.3 现存的植物性材质屋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Ⅳ:抗震与防灾 |
5.1 抗震加固概述 |
5.2 木构建筑的抗震加固 |
5.3 砖瓦建筑的抗震加固 |
5.4 地基的加固 |
5.4.1 中国的防灾设施 |
5.4.2 日本的防灾设施 |
第6章 文物建筑保护实施Ⅴ:建筑的活用 |
6.1 文物建筑活用的概念 |
6.2 古社寺的活用 |
6.3 民家建筑的活用 |
6.4 近代建筑的活用 |
第7章 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 |
7.1 进行保存修理的技术人员 |
7.2 保存修理技术者的培养 |
7.3 主任技术者的认定 |
7.4 选定保存技术的保存 |
7.5 修理材料的确保 |
第8章 修复实例 |
8.1 遗址保护整备 |
8.1.1 平城宫遗址整备 |
8.2 社寺的保护修复 |
8.2.1 饭高寺讲堂修复 |
8.2.2 本国寺本堂 |
8.2.3 那古寺观音堂保存修理 |
8.3 佛塔建筑保护维修 |
8.3.1 身延山久远寺五重塔复原 |
8.4 近代建筑保护维修 |
8.4.1 东京车站丸之内站舍的维修复原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正确理解和实施文物建筑的修缮原则 |
二. 培育训练设计监理人材及文物建筑施工技艺职能制度 |
三.作好文物建筑调査工作与制定正确的修缮方针 |
四.解决材料和技术问题是修缮文物建筑的基本 |
五.文物建筑修缮制度检讨 |
六、 自然灾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中日古建筑术语对照图表 |
(7)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中国大拆大建中的文化迷失 |
1.1.2 全球化时代地域文化的价值凸显 |
1.1.3 建筑形态中材料表现趋势的兴起 |
1.1.4 “两观三性”创作理念的理论指引 |
1.2 研究目的:探寻表皮材料表现与地域环境间的关联途径 |
1.3 研究意义:超越单纯的形式审美,丰富建筑的多重内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表皮材料的概念 |
1.4.2 地域性表现的涵义 |
1.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文献综述 |
1.5.1 地域性建筑研究 |
1.5.2 材料与表皮研究 |
1.5.3 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1.8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域各异的前工业时代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
2.1 西方古典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
2.1.1 材料选择上的砖石传统及其成因 |
2.1.2 风格演进中隐现的材料“结构表现” |
2.1.3 砖石的结构理性:风格变迁的重要驱动 |
2.2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
2.2.1 材料选择上的木构传统及其成因 |
2.2.2 风格渐变中显现的材料“结构表现” |
2.2.3 木构的结构理性:“标准化”设计的核心建构 |
2.3 结构理性: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潜在共性 |
2.4 取之自然,归于文化——传统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总体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趋同的近现代以来建筑中的材料表现 |
3.1 新旧转型期:结构理性主流话语中材料表层知觉表现的意识觉醒 |
3.1.1 理论探索中材料表现的两大倾向 |
3.1.2 转型期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
3.2 早期现代建筑:材料结构与表层知觉表现的并进 |
3.2.1 抽象艺术对材料表现的显着影响 |
3.2.2 早期现代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
3.3 当代建筑:材料表层知觉表现渐成主流 |
3.3.1 技术与观念对材料表现的双重作用 |
3.3.2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材料表现 |
3.4 技术理性与信息传达——近现代以来建筑中材料表现的总体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理论建构 |
4.1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理论基础:表皮的建造逻辑解析 |
4.1.1 实体建造的“结构性”表皮 |
4.1.2 层叠建造的“非结构性”表皮 |
4.2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内容 |
4.2.1 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
4.2.1.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
4.2.1.2 “生态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 |
4.2.2 表皮材料的艺术表现 |
4.2.2.1 表皮材料的色彩表现 |
4.2.2.2 表皮材料的透明性表现 |
4.2.2.3 表皮材料的质感/肌理表现 |
4.2.3 表皮材料的人文表现 |
4.2.3.1 表皮材料的文化表现 |
4.2.3.2 表皮材料的情感表现 |
4.3 建筑表皮材料表现的主要手法 |
4.3.1 对比与调和 |
4.3.2 抽象与再现 |
4.3.3 隐喻与象征 |
4.4 建筑表皮材料地域性表现的主要途径 |
4.4.1 适应地域气候 |
4.4.1.1 适应“保温优先”型气候 |
4.4.1.2 适应“隔热优先”型气候 |
4.4.2 回应地域景观 |
4.4.2.1 回应自然景观 |
4.4.2.2 回应城市景观 |
4.4.3 关联地域文化 |
4.4.3.1 显现传统文化 |
4.4.3.2 契合场所情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顺乎天时:适应地域气候的表皮材料表现 |
5.1 适应“保温优先”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
5.1.1 结构性表皮中传统保温材料的当代演绎 |
5.1.2 非结构性双层表皮兼顾保温的材料表现 |
5.2 适应“隔热优先”型气候的材料表现 |
5.2.1 结构性表皮以形体遮阳的隔热表现 |
5.2.2 非结构性表皮界面遮阳的隔热表现 |
5.2.2.1 固定遮阳表皮融合艺术表现的生态处理 |
5.2.2.2 分层可控表皮融合技/艺表现的遮阳设计 |
5.2.2.3 植被表皮融合生态/情感表现的遮阳设计 |
5.2.2.4 整合太阳能利用型表皮的生态/艺术表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地景:回应地域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
6.1 回应自然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
6.1.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美学表现回应自然景观 |
6.1.1.1 原生材料的天然协调 |
6.1.1.2 结构形态的地景摹写 |
6.1.1.3 结构形态的自然仿生 |
6.1.1.4 夸张结构的强烈对比 |
6.1.2 非结构性表皮材料的表层艺术表现回应自然景观 |
6.1.2.1 色彩的对比/调和 |
6.1.2.2 透明的体量消隐 |
6.1.2.3 肌理的环境融合 |
6.2 回应城市景观的表皮材料表现 |
6.2.1 结构性表皮材料的技术表现回应城市景观 |
6.2.1.1 结构形态的整体融入 |
6.2.1.2 结构形态的新旧对话 |
6.2.2 非结构性表皮材料的表层艺术表现回应城市景观 |
6.2.2.1 色彩的互补/相融 |
6.2.2.2 透明的以虚就实 |
6.2.2.3 肌理的类比/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诉诸人文:关联地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
7.1 显现传统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
7.1.1 结构性表皮形态显现地域文化 |
7.1.1.1 西方券拱的当代表皮形态再现 |
7.1.1.2 东方木构的当代表皮形态转译 |
7.1.2 非结构性表皮表层属性显现地域文化 |
7.1.2.1 地方色彩的抽象沿用 |
7.1.2.2 当代透明的信息关联 |
7.1.2.3 今古肌理的文化表现 |
7.2 契合场所情感的表皮材料表现 |
7.2.1 以结构隐喻契合场所情感 |
7.2.2 以表层象征契合场所情感 |
7.2.2.1 色彩象征的情感表现 |
7.2.2.2 透明演绎的情感表现 |
7.2.2.3 肌理营造与情感表现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整体观”观照下表皮材料的地域性综合表现 |
8.1 综合回应地域气候、景观与文化的表皮材料表现 |
8.2 综合地域性、时代性与文化性的表皮材料表现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回顾 |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二、1949年至1980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三、1980年至2000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四、2000年之后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
第三节 问题、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二章 城址出土陶瓷遗存的分期 |
第一节 城址地表陶瓷遗存的调查 |
第二节 以城址为中心的各时期陶瓷遗存的时代特点 |
第三章 黑龙江地区的城址 |
第一节 黑龙江东部地区 |
一、鹤岗地区 |
二、佳木斯地区 |
三、七台河地区 |
四、鸡西地区 |
五、牡丹江地区 |
第二节 黑龙江中部地区 |
一、绥化地区 |
二、哈尔滨地区 |
第三节 黑龙江西部地区 |
一、黑河地区 |
二、齐齐哈尔地区 |
三、大庆地区 |
第四章 吉林地区的城址 |
第一节 吉林西部地区 |
一、白城地区 |
二、松原地区 |
第二节 吉林中部地区 |
一、长春地区 |
二、吉林地区 |
三、四平地区 |
四、辽源地区 |
第三节 吉林东部地区 |
一、延边地区 |
二、通化地区 |
第五章 辽宁地区的城址 |
第一节 辽宁地区重要城址举例 |
第二节 辽宁地区的辽金元时期城址列表 |
第六章 城址的分布与分期 |
第一节 城址的总体分布与选址分析 |
一、总体分布 |
二、选址分析 |
三、聚落城池化的探索 |
第二节 辽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 |
一、辽代城址及遗址的确定 |
二、辽代城址的分期与分布 |
第三节 元代城址及遗址的分布 |
一、东北地区元代城址的旧识与新知 |
二、东北地区元代遗址的发现与再认识 |
三、东北地区元代城址与遗址的分布情况和分布规律 |
第七章 城址的规模与平面形态 |
第一节 城址的规模 |
一、城址周长的统计分析 |
二、城址规模与行政级别的关系 |
第二节 城址的平面形态 |
一、类型学研究 |
二、各类型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
三、各类型城址的时代特征和空间分布 |
第八章 城址的结构和布局 |
第一节 城址的结构 |
一、城门 |
二、城墙 |
三、城壕 |
四、马面 |
五、角台 |
六、道路 |
七、其他设施 |
第二节 基于区域系统调查的城市布局探索 |
一、城址区域系统调查个案研究 |
二、街区布局的规律 |
三、城址内、外重要建筑的分布规律 |
四、城市手工业的分布规律 |
五、城市规模兴缩变化的考古学观察 |
第九章 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辽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
一、辽代信州治所考 |
二、辽代后期黄龙府所辖安远、清、雍三州考 |
三、辽代早期黄龙府兼渤海扶余府地望考 |
第二节 金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
一、对五国头城及金代胡里改路治所的思考 |
二、金代宜春、曲江县地望考 |
三、移里闵斡鲁浑猛安的位置 |
第三节 元代城址的历史地理研究 |
一、元代肇州地望考 |
二、元代泰宁路治所考 |
三、元代开元路治所考 |
第十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9)卧式湿法脱硫塔的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1.1 课题背景 |
2.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
2.2 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概述 |
2.2.1 烟气湿法脱硝技术 |
2.2.2 烟气干法脱硫技术 |
2.2.3 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 |
2.3 湿法脱硫塔技术 |
2.3.1 喷淋塔脱硫技术 |
2.3.2 格栅(填料)脱硫技术 |
2.3.3 鼓泡脱硫塔 |
2.3.4 液柱脱硫塔 |
2.4 卧式湿法脱硫塔技术发展 |
2.5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计算基础 |
2.5.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及特点 |
2.5.2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求解过程 |
2.5.3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数值模拟方法 |
2.5.4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实际应用 |
2.6 湍流模型控制方程 |
2.6.1 S-A模型 |
2.6.2 K-ε模型 |
2.6.3 RSM模型 |
2.6.4 LES模型 |
2.7 湿法流场多相流数值模拟模型 |
2.7.1 VOF模型 |
2.7.2 Mixture模型 |
2.7.3 Eulter模型 |
2.8 湿法脱硫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2.8.1 传统立式脱硫塔的研究进展 |
2.8.2 新型卧式脱硫塔研究进展 |
2.9 卧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2.9.1 概述 |
2.9.2 工艺原理 |
2.9.3 主要的化学反应 |
2.9.4 脱硫系统 |
2.9.5 公用系统 |
2.9.6 石膏脱水系统 |
2.9.7 控制系统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3.4.2 卧式湿法脱硫中试实验 |
4 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 |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物理模型的建立 |
本章小结 |
5 卧式湿法脱硫塔结构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
5.1 喷淋系统结构优化研究 |
5.1.1 喷嘴系统的设置 |
5.1.2 喷嘴类型的概述 |
5.1.3 不同喷嘴类型对气液混合的影响 |
5.2 卧式喷淋塔吸收区的设计和优化 |
5.2.1 卧式喷淋塔吸收区的设计 |
5.2.2 卧式喷淋吸收塔的设计和优化 |
5.3 入口结构优化研究 |
5.3.1 入口方式 |
5.3.2 入口角度对烟气流场的影响 |
5.3.3 导流板对气液混合效果的影响 |
5.4 不同喷淋布置下的塔内流场 |
5.4.1 不同喷嘴角度的影响 |
5.4.2 不同喷淋高度的影响 |
5.4.3 双层喷淋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6 优化后卧式喷淋塔的试验和性能验证 |
6.1 试验平台及试验系统设计 |
6.1.1 卧式喷淋塔反应器 |
6.1.2 石灰石储运系统 |
6.1.3 石膏脱水装置 |
6.1.4 氧化空气供给设备 |
6.1.5 工艺水工艺系统 |
6.1.6 自动控制设备 |
6.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和研究方案 |
6.2.1 卧式喷淋塔内断面表观流速的测定 |
6.2.2 确定喷淋系统脱硫率 |
6.2.3 卧式喷淋系统钙硫比的确定 |
6.2.4 脱硫剂利用率的确定 |
6.2.5 液气比(L/G)确定 |
6.2.6 试验研究方案 |
6.3 模拟结果和试验验证分析 |
6.3.1 优化后的卧式喷淋塔速度场 |
6.3.2 优化后的卧式喷淋塔压力场 |
6.3.3 优化后的卧式喷淋塔温度场 |
6.4 优化前后的卧式喷淋塔脱硫性能 |
6.4.1 液气比(L/G)对卧式喷淋塔脱硫效率影响 |
6.4.2 浆液PH值对卧式喷淋塔脱硫效率影响 |
6.4.3 烟气温度对卧式喷淋塔脱硫效率影响 |
6.4.4 入口烟气SO_2浓度对卧式喷淋塔脱硫效率影响 |
6.4.5 入口烟气的速度对卧式喷淋塔脱硫效率影响 |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2 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1.2.1 概述 |
1.2.2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
1.2.3 干烟气脱硫 |
1.2.4 半干法烟气脱硫 |
1.3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工艺 |
1.4 本课题探索的关键内容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系统的设计 |
2.1 某热电厂脱硫技术方案 |
2.1.1 热电厂概况和设计原则 |
2.1.2 几种脱硫工艺的比较 |
2.1.3 脱硫工艺的选择 |
2.2 石灰石-石膏湿法FGD反应原理 |
2.3 FGD装置脱硫系统 |
2.3.1 烟气系统 |
2.3.2 吸收塔系统 |
2.3.3 氧化和浆液制备系统 |
2.3.4 石膏脱水系统 |
2.4 项目实施的先进性 |
第3章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脱硫系统参数 |
3.1 硫的去除率和吸收剂消耗量 |
3.1.1 硫的去除率的确定 |
3.1.2 石灰石粉的消耗量 |
3.2 烟气系统尺寸、规格的计算 |
3.3 SO_2吸收系统尺寸、规格的计算 |
3.3.1 吸收塔的选择 |
3.3.2 影响吸收塔硫的去除率的因素 |
3.3.3 吸收塔的直径以及高度设计计算 |
3.3.4 喷淋层的计算选型 |
3.3.5 除雾器的计算 |
3.3.6 吸收塔的相关设备的设计选型 |
3.3.7 吸收塔配套结构的选择 |
3.4 浆液制备系统尺寸、规格的计算 |
3.5 石膏处置系统及其它辅助设施 |
3.5.1 石膏浆液等系统 |
3.5.2 工艺水耗量的计算 |
第4章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的技术经济分析 |
4.1 技术、经济指标隶属度分析 |
4.1.1 技术指标 |
4.1.2 经济指标 |
4.2 脱硫系统布置要求 |
4.3 管道设计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蒙古族首饰研究[D]. 呼斯乐. 山东大学, 2019(02)
- [2]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3]丹寨、榕江苗族蜡染的风格变迁与审美转型[D]. 于菁竹.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燃煤烟气中潜热的回收及利用路径研究[D]. 闫敏. 山东大学, 2019(02)
- [5]基于拓扑分解的复杂结构化工过程模拟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陈徽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6]日本文物建筑保护及维修方法研究 ——并浅述中国保护现状[D]. 荣山庆二(Sakayama Keiji). 清华大学, 2013(01)
- [7]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D]. 产斯友.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中国东北地区辽金元城址的考古学研究[D]. 赵里萌. 吉林大学, 2019(03)
- [9]卧式湿法脱硫塔的流场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D]. 田海军.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10]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工艺设计[D]. 顾亮亮. 华东理工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