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区和非克山病区人群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克山病区和非克山病区人群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一、克山病地区和非克山病地区人群的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论文文献综述)

谢晓宇[1](2021)在《广西四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区域居民硒营养水平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有效清除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并降低患癌风险。人体中硒含量的缺乏和过量均可导致某些疾病。人类主要通过膳食补充硒元素,硒在土壤中被作物吸收进入食物链,在植物和动物体内转运和积累,故而环境中硒水平不同、作物与动物对硒的聚集能力不同将显着影响人体硒水平。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较大面积的富硒土壤,但硒的分布仍具有不均衡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广西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区居民的人体硒水平,通过对调研区域内居民的膳食结构及食用食品种类的调查,检测调研区域内农产品的硒含量,采集调研区域内居民的头发并检测其硒含量,并参考硒的推荐摄入量、与其他地区人群硒水平比较等,对调研区域内居民进行硒水平评价,对调研区域的居民提出合理膳食建议,以期指导居民科学补硒。本研究在前期对广西玉林土壤硒含量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硒含量分级的相关文献与已检测的土壤样品硒含量,筛选出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永宁村、三龙村、覃村,以及玉林市兴业县大平山镇陈村共4个村庄,开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硒含量、常见食物以及居民头发硒含量,居民膳食结构统计,广西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区居民的每日膳食硒摄入量计算等工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集4个村庄的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硒含量检测,4个村庄的土壤硒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土壤硒含量平均值最高的村庄是陈村(1.968±0.152 mg/kg),中位值为2.000 mg/kg;土壤硒含量平均值最低的村庄是覃村(0.185±0.032 mg/kg),中位值为0.184 mg/kg。2.对本研究中广西4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区居民日常食用的蔬菜、水果、肉类及粮食进行硒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各类农产品中,肉蛋类食品的硒含量最高,鱼肉(0.342±0.062mg/kg)又显着高于猪肉、鸡肉和鸭肉,而动物内脏的硒含量(猪肾2.209±0.158 mg/kg)高于其他可食部位;谷物类次之,各研究区域内大米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103 mg/kg,各采样点大米硒含量有显着性差异,陈村(0.264±0.175 mg/kg)大米硒含量平均值最高,三龙村(0.048±0.027 mg/kg)大米硒含量平均值最低,大米平均硒含量与土壤平均硒含量有较强相关性;豆制品类硒含量平均值较低(0.046±0.058 mg/kg),而蔬菜类(0.014±0.021 mg/kg)和水果类(0.001±0.001 mg/kg)硒含量平均值最低,被检测的各种蔬菜中以小葱的硒含量平均值最高(0.055±0.023 mg/kg),其次为叶菜(0.015±0.022 mg/kg)。3.本研究中广西4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区居民的硒摄入量范围为11.9~461.9μg/d,居民每日平均硒摄入量为77.7μg/d,中位值为68.0μg/d。参考杨光圻等于80年代提出的膳食硒摄入量与发硒含量对数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参考的居民每日膳食硒摄入量,平均值为32.8μg/d,中位值为32.2μg/d,范围在1.6~76.1μg/d。本研究中禽畜肉类对居民每日膳食硒摄入贡献最大,占60.5%;作为居民主食的粮谷及薯类对硒摄入量的贡献为15.9%;水产品对硒摄入量的贡献占12.5%,蛋类占5.7%;蔬菜的硒的贡献占4.0%,豆及豆制品占0.9%,奶及奶制品占0.4%,水果占0.1%。4.对本研究中广西4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地区居民的发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三龙村居民发硒平均值最高,为(0.478±0.089)mg/kg,覃村居民发硒平均含量最低,为(0.327±0.100)mg/kg,各研究区域居民的发硒含量有显着性差异。结合各调研点的土壤硒含量进行分析,除三龙村发硒含量最高外,其他三个调研点的发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均成正相关,表明环境硒水平对人体硒水平有一定影响。不同年龄段相比,30岁以下居民发硒含量最高,50至70岁居民次之,30至50岁居民随后,70岁以上居民最低。但整体而言,年龄对发硒含量并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中女性发硒含量略高于男性,但差异并不显着。5.本研究对广西四个不同土壤硒含量村庄居民的每日膳食硒摄入量与发硒含量进行散点图绘制与线性回归,得到关系式:每日膳食硒摄入量(μg/d)=0.0322×发硒含量(μg/kg)+73.164(R2=0.0073,n=287)。

龙泽东[2](2020)在《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水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研究在天然条件下硒在环境中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健康效应,国际硒研究学会发起开展了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NBP),重点关注天然富硒环境中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并调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项研究是国际NBP研究计划的预研部分,重点选择了两个天然富硒地区湖北恩施州和安徽石台县作为研究区域。中国硒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不仅有横跨东北到西南的马鞍形土壤缺硒带,也有湖北恩施、安徽石台、陕西安康等天然富硒区,具有开展NBP研究的便利和优势。本研究以安徽省石台县的大山村和库山村、湖北省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共5个村庄为研究地点,采集每个村庄中的土壤、水、主要作物、人群头发和血浆样品,共计1306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当地居民的膳食结构和基本人群信息。在实验室内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了样品中总硒和硒酸盐、亚硒酸盐、硒代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以及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五种不同形态硒的含量,用专用试剂盒检测血浆样品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水平以及硒蛋白P水平(Seppl),应用环境土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借助于多种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揭示了研究区域内硒从土壤到作物再到人体的分布特征,结合流行病学数据,探讨了人群硒摄入水平与高血脂、高血压和脱发等疾病的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硒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安徽石台县大山村、湖北恩施州渔塘坝村和梨子坝村为富硒地区,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85.9±1046.2μg/kg(n=14)、1753.6±742.8μg/kg(n=14)和2262.5±1388.4 μg/kg(n=17),显着高于足硒地区土壤总硒含量,安徽石台县库山村和湖北恩施州长坪村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36.6±45.8 μg/kg(n=16)和259.6±37.3 μg/kg(n=18)。对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耕作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比例分别为1.7±1.1%(n=14)和4.6±6.1%(n=16),而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耕作土壤生物可利用硒占比依次为2.7±1.5%(n=14)、1.9±1.0%(n=17)和3.4±1.1%(n=18)。这些数据结果证明不同地区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硒存在显着差异,除了与土壤中总硒含量有关外,可能还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恩施三个村庄的耕作土壤呈弱酸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与总硒含量和pH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总铝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含量、总铁和总锰含量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含量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土壤的pH、总硒和总铝含量等因素有关。2.主要作物总硒及硒形态的含量差异由于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具有更安全、更有效的特性,除了总硒含量以外,食物中不同硒形态的含量差异也备受关注。本研究中梨子坝村的大米样品中总硒含量(374.63±234.38 μg/kg,n=18)显着性高于其它几个村庄,大山村、库山村、渔塘坝村和长坪村的大米样品硒含量。大米样品中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胱氨酸(SeCys2),其中SeMet所占的比例高达80%-90%。恩施地区不同作物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大米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12.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米中总硒含量尽管具有显着差异,但有机硒所占比例均较高,且主要为SeMet,可作为缺硒地区人群补充硒摄入量的主要食物。块茎类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样品中硒同时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其中无机硒占比为4.28%-32.65%,主要以硒酸根(+6价)的形式存在,且随着样品总硒含量的升高,硒酸盐的比例也相应增加。与无机硒含量分布特征不同,马铃薯样品中有机硒组成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在低硒、中硒和高硒样品中,SeMet占比分别为40.70%、71.85%和47.89%,与总硒含量变化呈复杂的U型曲线关系,高硒样品中SeMet形态含量偏低,这与分析样品中无机硒占比较高有关。由于高硒马铃薯样品中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无机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量无机硒摄入影响人体健康问题。对蔬菜类的萝卜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样品中近一半的硒以无机硒形式存在,主要为+6价态的硒酸根。随着萝卜样品中总硒含量的升高,有机硒中的SeMet和SeCys2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出现了未知形态的硒大量出现,在中硒和高硒萝卜样品中未知形态的硒所占比例分别为34.80%和46.1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对硒的转化率较低,将其选做补硒食物时,应注意监测无机硒占比情况。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差异安徽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硒的每日摄入量分别为56±79μg/d和18±10 μg/d,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膳食中各类食物提供的硒占总每日硒摄入量最多的分别是蔬菜类(68%)和谷物类(大米,49%)。湖北恩施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分别为82±57μg/d、160±106μg/d和34±9μg/d,提供最多硒每日摄入量的食物种类分别是蔬菜类(49%)、谷物类(大米,77%)和谷物类(大米,6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库山村和长坪村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远低于中国成人推荐膳食日硒摄入量(60 μg/d),面临硒缺乏风险,这也反映了区域富硒土壤的分布是呈斑点状的,在一些知名富硒区域内也存在缺硒的村庄。此外,根据食物硒素贡献比例来看,农村居民从膳食中获取硒的主要食物类型是谷物和蔬菜,而不是相对硒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4.人体生物标志物水平差异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与发硒水平呈显着线性相关,其关系式可表达为:发硒含量(μg/kg)=2.34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μg/d)+233.2,R2=0.757。安徽石台大山村全部居民的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库山村。湖北恩施渔塘坝村庄全部居民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与梨子坝村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长坪村。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地区全部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发硒水平均与血浆总硒水平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血浆SOD酶活水平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但与血浆GPx酶活和Seppl水平无显着相关性。在全部居民和男性居民中观察到血浆硒与Seppl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但与血浆GPx酶活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硒水平生物标志物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根据研究报道,Seppl相比GPx需要更高的硒摄入才能达到其最大活性,因而Seppl水平更能准确反映该研究区域人体的硒水平状态。5.人体硒水平与健康关系为了探讨人群硒水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除检测了恩施州共185名志愿者的发硒(459.9±203.3μg/kg,n=173)和血硒含量(85.8±39.6 μg/kg,n=163),同时收集了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收入、血脂指标、血压等。室内对获得的这些数据采用二元回归逻辑分析,在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中,发现恩施州所有志愿者的发硒水平与总高脂血症患病率、高总甘油三酯(TG)患病率、高总胆固醇(TC)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患病率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所有志愿者中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收缩压(SBP)患病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高舒张压(DBP)患病率无显着相关性。性别特异性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志愿者的硒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女性志愿者更为显着。另外,基于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全部志愿者和男性志愿者的血浆硒水平与脱发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上述显着统计性结果不同,所有志愿者的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血糖症患病率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p>0.05),也没有发现人群硒水平与失眠之间存在关系。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硒和血浆硒与人体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多变的,但总的来看,人发硒水平与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存在正相关关系。考虑到横断面调查不能解释硒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人群干预研究,以探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可能关系。

田卫军[3](2017)在《多糖-硒化多糖复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硒多糖作为一种有机硒化合物,兼有多糖与硒二者的活性,且其生物活性普遍高于多糖和硒,更易于为机体吸收和利用。硒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金属中毒、抗癌、和拮抗重金属等。临床上主要以多糖复方防治动物疾病。本研究首先提取制备了三种中药多糖及其硒化多糖,将其和本实验室前期通过系列试验筛选出的七种抗氧化活性较强的中药多糖以1:9的比例组成18个多糖-硒化多糖复方,通过清除自由基试验初步筛选出3个作用较强的复方,进一步通过复方对鸡胚肝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试验和体内试验比较3个复方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复方CAP-sLBP。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验证多糖-硒化多糖复方的抗氧化作用,筛选出活性最强的复方,为研制抗氧化中药多糖制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试验Ⅰ 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硒化修饰 首先用水煎醇沉法提取枸杞、白术、当归粗多糖,用三氯乙酸法去蛋白,过DEAE-52纤维素柱,冷冻干燥,得到纯化的枸杞多糖(LBP)、白术多糖(AMP)、当归多糖(CAP)。采用本研究室以前优化的修饰条件用硝酸-亚硒酸钠(NA-SS)法进行硒化修饰,得到硒化枸杞多糖(sLBP)、硒化白术多糖(sAMP)、硒化当归多糖(sCAP)。测定产物的得率以及糖含量,结果显示,三种粗多糖的得率在8.26%~15.23%,三种硒化多糖的得率在29.13%~39.87%,三种多糖及其硒化多糖的糖含量在28.35%~61.30%。试验Ⅱ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以前期研究筛选出的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枸杞多糖(LBP)、白术多糖(AMP)、当归多糖(CAP)、党参多糖(CPP)、大蒜多糖(GP)、百合多糖(LP)、五味子多糖(SCP)和硒化枸杞多糖(sLBP)、硒化白术多糖(sAMP)、硒化当归多糖(sCAP)为组分药,以糖含量按照多糖-硒化多糖9:1的比例组成18个复方,然后用蒸馏水倍比稀释成5个浓度,测定它们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3种自由基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且清除率与剂量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的平均清除率排在前3位的是LBP-sAMP、CAP-sLBP、LBP-sCAP;对羟自由基的平均清除率排在前3位的是LBP-sAMP、CAP-sAMP、SCP-sLBP;对ABTS自由基的平均清除率排在前3位的是 LBP-sAMP、CAP-sLBP、LBP-sCAP。综合比较,LBP-sAMP、CAP-sLBP和CAP-sAMP的抗氧化活性较强。试验Ⅲ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胚肝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 比较了前面筛选出的3个抗氧化活性较强的多糖-硒化多糖复方(CAP-sLBP、LBP-sAMP和CAP-sAMP)对鸡胚肝细胞(CEL)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首先用MTT法测定了 3个复方和对照药VC对CEL的安全浓度,然后取安全浓度范围内3种浓度的各药加入到CEL的培养体系中,培养24 h后加入H2O2攻击1 h,用MTT法测定CEL活力(A570值)、用试剂盒测定CEL内ROS含量、GSH-Px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H2O2组的细胞A570值最小、ROS含量最高、GSH-Px和SOD活性最低,与细胞对照组的差异显着;3个复方和VC组的A570值均大于或显着大于H2O2组、ROS含量均低于或显着低于H2O2组、GSH-Px和SOD活性均高于或显着高于H2O2组,高浓度的作用显着;CAP-sLBP 3个浓度的作用均强于相同浓度的LBP-sAMP和CAP-sAMP。结果表明,3个复方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抵抗H2O2引起的鸡胚肝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内ROS含量升高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从而鸡胚肝细胞抗氧化损伤的能力,CAP-sLBP复方的作用最强。试验Ⅳ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比较了前面筛选出的3个多糖-硒化多糖复方(CAP-sLBP、LBP-sAMP和CAP-sAMP)对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14日龄雏鸡270羽随机分为9组,每组30羽,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用新城疫Ⅳ系苗点眼滴鼻免疫,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6个多糖组每只鸡分别肌肉注射两种浓度的3个多糖-硒化多糖复方0.5 ml,免疫对照组(VC)和空白对照组(BC)注射生理盐水0.5 mL,每天1次,连续3天。分别于一免后第7、14、21、28 d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CAT、SOD、GSH-Px和MDA的含量。结果显示,6个复方组在4个时间点的血清CAT、SOD、GSH-Px活性多高于或显着高于对照组,MDA含量均低于、多显着低于对照组;CAP-sLBP组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为最高、MDA含量最低。结果表明,3个复方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提高鸡的抗氧化功能,CAP-sLBP的抗氧化活性最强。

颜超,方位,李小平,蔡卫[4](2017)在《克山病病情现状和病因学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克山病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心肌损伤为主要病变的地方性心肌病,始见于中国黑龙江省克山县,故命名为克山病,分布在中国东北到西南的低硒地带。目前急型和亚急型克山病的发病率、慢型和潜在型的患病人数均明显下降,但克山病病因至今不明。近年来病因学研究主要为两大学说: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学说。现从克山病的病情现状和病因进展等方面予以综述,为克山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刘婕[5](2015)在《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及其硒化衍生物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硒化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衰老和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其生物活性要高于多糖和硒的单独作用,并且更易被吸收。本研究首先提取纯化择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筛选出增强免疫和抗氧化的活性部位,然后进行硒化修饰,分别得到9个硒化黄芪多糖(sAPS1~sAPS9)和9个硒化白术多糖(sAMP1~sAMP9),进一步通过体外、体内试验比较它们的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验证硒化修饰提高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可能性,筛选出活性最强的硒化多糖及其最佳修饰条件,为研制新型免疫增强剂和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以下八个部分:试验Ⅰ、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用水煎醇沉法提取黄芪总多糖(APSt)和白术总多糖(AMPt),用三氯乙酸法去蛋白得APSd和AMPd,过DEAE-52层析柱得黄芪纯多糖(APSp)和白术纯多糖(AMPp),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糖含量。结果表明,APSt的提取率为6.60%,APSp的糖含量最高,为76.35%;AMPt的提取率为14.45%,糖含量最高,为56%。试验Ⅱ、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增强免疫活性部位的筛选用MTT法首先测定3个黄芪多糖(APSt、APSd和APSp)和3个白术多糖(AMPt、AMPd和AMP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取安全浓度范围内5个浓度的各多糖单独作用或与PHA同时加入到淋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测定细胞A570值和增殖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多糖单独作用时,APSt组在3个APSs中、AMPp组在3个AMPs中的增殖率最高;多糖与PHA共同作用时,APSt组在3个APSs中、AMPp组在3个AMPs中的增殖率最高。结果表明,各多糖在合适的浓度能单独或协同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APSt和AMPp的作用最强,是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增强免疫的活性部位。试验Ⅲ、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分别用清除羟自由基、DPPH法与清除超氧阴离子法对黄芪各多糖(APSt、APSd与APSp)与白术各多糖(AMPt、AMPd与AMPp)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表明,APSt对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平均清除率在APSs中最高,分别为56.4%和7.02%,APSd组DPPH平均清除率在APSs中最高,为46.18%,AMPp组羟自由基与超氧阴离子平均清除率在AMPs中最高,为64.04%和7.38%,AMPt组DPPH平均清除率在AMPs中最高,为73.90%,结果表明,各多糖在合适的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APSt和AMPp的活性最强,分别是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抗氧化的活性部位。试验Ⅳ、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硒化修饰采用NaSeO3-HNO3法对前两章筛选出来的活性部位AMPt和APSp进行硒化修饰,以NaSe03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9种修饰条件,分别得到9个硒化黄芪多糖sAPS1~sAPS9和9个硒化白术多糖sAMP1~sAMP9。含量测定结果显示,sAMP4、sAPS2的糖含量和硒含量最高。红外光谱鉴定证明两种多糖修饰成功。试验V、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将黄芪各多糖(APSt、sAPS1~sAPS9)和白术各多糖(AMPp、sAMP1~sAMP9)用 MTT 法测出各药的安全浓度;选取安全浓度内5个浓度的各多糖单独或协同PHA加入到鸡淋巴细胞培养系中,用MTT法测出各药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sAPSs与sAMPs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12.5μg·mL-1和6.25μg·mL-1,单糖单独作用于细胞时,硒化各多糖的增殖率都高于硒化前多糖,其中,sAPS5在0.781~12.50μg·mL-1浓度下的A570值都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增殖率在硒化黄芪多糖中最高,sAMP9在0.390~6.250μg·mL-1浓度下的A570值都显着大于细胞对照组,增殖率在硒化白术多糖中最高;与PHA协同作用时,硒化各多糖各浓度的A570值显着高于细胞对照组,sAPS5和sAMP9分别为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中增殖率最高的多糖组。结果表明,硒化修饰可以提高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体外增强免疫活性,sAPS5和sAMP9活性最强。试验Ⅵ、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分别用清除羟自由基、DPPH法和ABTS法对黄芪各多糖(APSt、sAPS1~sAPS9)和白术各多糖(AMPp、sAMP1~sAMP9)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显示,sAPS1~sAPS9在0.125~1.0 mg·mL-1、sAPS1~sAPS8在0.0625 mg·mL-1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着大于APSt,sAMP1~sAMP9 在 0.5~1.0 mg·mL-1、sAMP3~sAMP7 在 0.0625~0.25 mg·mL-1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显着大于AMPp;sAPS1~sAPS9在0.125~1.0 mg·mL-、sAPS1~sAPS8在 0.0625 mg.mL-1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显着大于APSt,sAMP1~sAMP9在0.5~1.0 mg·mL-1、sAMP4~sAMP9 在 0.0625~0.25 mg.mL-1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显着大于 AMPp;sAPS1~sAPS9 在 1.0 mg·mL-1 和 0.0625 mg·mL-1、sAPS1~sAPS8 在0.125~0.5 mg·mL-1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着大于APSt,sAMP4~sAMP8在0.125~1.0 mg·mL-1、sAMP6 在 0.0625 mg·mL-1、sAMP9 在 0.25~1.0 mg·mL-1 对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显着大于AMP。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提高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sAPS8和sAMP6的活性最强。试验Ⅶ、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内增强免疫活性比较 14日龄雏鸡180羽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的同时,4个多糖组分别每只注射2 mg·mL-1的sAMP9、sAPS5、AMPp和APSt溶液0.5 ml,免疫对照组(VC)和BC注射同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d采血,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血清抗体效价、IL-2、IL-6和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sAMP9和sAPS5组的淋巴细胞增殖率、抗体效价、IL-2含量、IL-6含量以及IFN-γ含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未修饰AMPp和APSt组。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显着提高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增强免疫活性,sAMP9的活性最强。试验Ⅷ、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比较 14日龄雏鸡180羽随机分均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BC)外均用新城疫疫苗免疫。28日龄二免。在每次免疫同时,4个多糖组分别每只分别注射sAMP6、sAPS8、AMPp和APSt溶液1 mg(0.5 ml),免疫对照组(VC)和BC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首免后第7、14、21、28 d翼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测定SOD、MDA、GSH-Px和CAT的含量。结果显示,在D7~D28sAMP6组和sAPS8组SOD、GSH-Px和CAT的含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未修饰的AMPp和APSt组、VC和BC组,MDA含量低于或显着低于未修饰的AMPp和APSt组、VC和BC组。结果表明,硒化修饰能显着提高的AMPp和APSt的抗氧化活性,sAMP6的活性最强。

许嘉文,刘欢,郭雄[6](2016)在《硒的生物标志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这依赖于硒摄入的水平。相对较低的硒摄入决定含硒酶的表达,含硒酶是人体质量主要的组份。较高水平的硒摄入已被证明具有抗肿瘤的潜能,而非常高的硒摄入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这种生物活性的层次性要求不同水平的硒暴露有不同的生物标志物信息。一些硒的生物标志物,如硒蛋白,特别是GPX3和SEPP1,可直接提供功能相关的信息,并在识别营养性硒缺乏及追踪硒缺乏个体补硒治疗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它们在硒摄入情况下可有效的调节范围内硒蛋白的表达。其他硒生物标志物通过基于食品、组织、尿液或粪便中硒含量的推论间接的提供信息。它们可以提示硒缺乏或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却不能提供其直接证据。它们的价值在于提供广泛的硒摄入量的硒状态信息,特别是来自食物形式的。

甘芳[7](2015)在《赭曲霉毒素A对PCV2的复制促进及硒的阻断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主要病原,但并不是所有复制PCV2的猪都会发生PCVD。PCVD主要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肾病综合征和猪呼吸道综合征等,其中最严重的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该病广泛存在于全世界,但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猪场差异很大。有研究表明PCVD的发生与动物饲养管理、病原共感染、环境应激和营养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其致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赭曲霉毒素A(OTA)是曲霉菌和青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食品和饲料中,且在饲料和血液中的污染水平在不同的农场和国家之间差异很大。OTA对动物和人具有很强的肾毒性,但其毒性的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OTA的毒性与其干扰抗氧化酶合成的作用和产生活性氧(ROS)有关。硒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包括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拮抗有毒元素、减少应激反应和抗病毒感染等。目前认为,硒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通过硒蛋白的形式。有研究表明,与无机硒相比,有机硒具有毒性小、生物利用率高的特点。目前,有关OTA与PCV2的关系还未见报道,且硒与OTA之间的关系仍不是很明确。本论文从体内到体外研究了 OTA的毒性及其对PCV2感染的影响与信号通路机制以及硒的保护作用与机制,部分解释了 PCVD在不同地区、不同猪场发病率和致死率有很大差异的原因,为PCVD的防控和硒特别是有机硒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一、赭曲霉毒素A对PCV2复制的作用研究为研究赭曲霉毒素A(OTA)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体内外复制的影响,我们应用了 PK15细胞和PCV2阳性感染的猪作为模型。PCV2感染的PK15细胞24h后,用0、0.01、0.05、0.1和0.5 μg/ml的OTA作用48h后测定PCV2 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选取了 27头感染PCV2的42日龄杜洛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OTA组1(基础日粮+75μg/kgOTA),OTA组2(基础日粮+150μg/kgOTA)。试验持续42天。在试验开始前和结束后称体重,在试验的第0天,14天,28天和42天度仔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并在42天采血结束后将仔猪处死,取肝、肺、脾、肾、支气管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血样和组织用于测定PCV2 DNA拷贝数。体外试验结果表明,0.01-0.05 μg/ml的OTA可显着增加PCV2 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且0.05 μg/ml的OTA有最大的作用。体内试验结果显示,饲喂基础日粮的猪肝脏、肾脏、脾脏、肺脏、腹股沟浅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几乎未检测到OTA;饲喂添加75μg/kg和150 μg/kg OTA的日粮后可各自提高血清OTA浓度(0.27-0.47 μg/ml 和 0.40-0.69 μg/ml)、组织 OTA 浓度(0.05 to 0.11 μg/g 和 0.08 to 0.16μg/g)。在第0天,各组试验猪的PCV2DNA拷贝数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4和28天,饲喂75μg/kgOTA的仔猪PCV2DNA拷贝数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着;在第42天,PCV2DNA拷贝数显着增加,但是,饲喂150μg/kgOTA的猪PCV2DNA拷贝数没有显着变化。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饲喂75 μg/kgOTA的猪肾脏、脾脏和肺脏中PCV2DNA拷贝数显着增加,饲喂75μg/kg和150 μg/kgOTA的猪支气管淋巴结中PCV2 DNA拷贝数显着增加。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OTA可促进PCV2的体内外复制,部分解释了在不同猪场PCVD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差异。试验二、赭曲霉毒素A对PCV2复制作用的机制研究前一章试验结果表明低剂量的OTA可促进PCV2的复制。为了研究OTA对PCV2复制作用的机制,我们应用了 PK15细胞作为模型,测定了氧化应激指标、p38和ERK1/2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并应用NAC和p38/ERK1/2的抑制剂和特异性siRNA研究其对OTA促进PCV2复制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低剂量的OTA可显着降低PK15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NF-E2-related因子2和γ-glutamyl-cysteine合成酶mRNA的表达,增加ROS水平,氧化剂水平,和丙二醛含量,诱导p38和ERK1/2的磷酸化。添加NAC可逆转OTA引起的上述指标的变化。应用p38和ERK1/2各自的干扰RNA减少其表达或抑制剂(SB203580和U0126)抑制其磷酸化后,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减弱。这些结果表明,低剂量的OTA可引起氧化应激,激活p38/ERKl/2MA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PCV2的复制。试验三、硒阻断OTA促进PCV2复制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本试验研究了硒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与机制。我们应用了高表达硒蛋白S和低表达硒蛋白S的PK15细胞为模型,测定了 PCV2 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ROS和GSH水平和p38磷酸化水平。试验结果显示,0.05μg/ml的OTA可显着增加PCV2 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硒可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高表达SelS可降低PK15细胞中PCV2 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低表达SelS可增加PK15细胞中PCV2DNA拷贝数和阳性感染细胞数,但差异不显着。高表达SelS可显着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低表达SelS可显着增强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0.05μg/ml的OTA可使ROS水平上升,GSH含量降低,p38磷酸化水平升高。高表达SelS可减弱可降低ROS水平,提高GSH水平,抑制p38磷酸化,低表达SelS有相反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硒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且硒蛋白S在该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试验四、硒对OTA引起的肾毒性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本试验研究了硒代蛋氨酸对赭曲霉毒素A引起的猪肾15肾毒性的的保护作用。我们测定了细胞活力、LDH活性、caspase 3活性、Annexin V,ROS和GSH水平及硒蛋白的表达。试验结果显示,赭曲霉毒素A可引起肾毒性,呈剂量依赖关系。0.5、1、2和4μM的Se对赭曲霉毒素A引起的肾毒性有显着的保护作用。硒代蛋氨酸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l(GPxl)的活性,mRNA和蛋白的表达,GPx4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1的mRNA的表达,其中硒对GPxl表达的促进作用最大。对GPxl进行RNA干扰后,硒代蛋氨酸对赭曲霉毒素A引起的肾毒性的保护作用减弱,从而说明硒减轻赭曲霉毒素A引起的肾毒性的过程中,GPxl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硒代蛋氨酸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抗氧化剂,可减少人类和动物受OTA引起的肾脏损害的风险。

秦俊法[8](2014)在《中国硒研究历史回顾(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50年中,中国微量元素科学和营养科学中最重要的发现,就是认识了硒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诸多微量元素中,没有哪一个元素能像硒那样对人类产生如此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从硒的生物必需性、硒的生物效应两面性、硒的抗癌性、硒的延寿作用及富硒产品开发五个方面回顾了中国的硒研究历程。

魏红联[9](2010)在《硒对大鼠心肌GPX1、GPX4表达的影响及克山病患者GPX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硒与蛋白质对大鼠心肌GPX1、GPX4表达及其翻译过程的影响,以及克山病患者GPX1基因多态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只:(A)低硒低蛋白组;(B)常硒低蛋白组;(C)低硒常蛋白组;(D)常硒常蛋白组。饲养12个月后处死,测定各组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肝脏硒水平以及心脏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病理改变,计算心肌坏死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GPX1、GPX4和SBP2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GPX1、GPX4mRNA上SECIS序列表达水平,采用SSCP法筛选其基因型后进行碱基序列测定。2.在黑龙江省富裕县繁荣乡克山病病区,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国标GB17021-1997),进行一般健康状况、既往病史、全身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和X线光片临床检查,筛选研究对象,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全血硒含量、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全血GSH-PX活力、双脱氧法检测GSH-PX基因多态性。结果:动物实验表明,低硒组全血GSH-Px活力明显低于常硒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常硒组肝硒水平高于低硒组(P<0.001);低硒低蛋白组(A组)大鼠心脏质量指数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病理检查均检出不同程度的心肌坏死病变,病变的性质主要为灶状凝固型坏死,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率低硒低蛋白组(A组)最高(71.4%),之后依次为C组(40%)、B组(21.4%),D组最低(6.7%),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硒、低蛋白有降低心肌组织GPX1含量的作用(P<0.01),并且低硒与低蛋白有交互作用(P<0.01);低硒组心肌组织GPx4含量低于常硒组(P<0.05);低硒、低蛋白有降低心肌组织SBP2含量的作用(P<0.05),但硒与蛋白没有交互作用,GPX1、GPX4mRNA上的SECIS碱基序列并未发生变异。现场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本次共采集人群血72例,其中病例38例,对照34例。病例组GSH-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t=3.131,P<0.05);与标准GPX1基因序列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共有25个突变位点,其中,外显子475位点在病例组中的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X2=4.11,P﹤0.1)。结论:1.低硒低蛋白可以导致心肌损伤和心脏质量指数增高,损伤类型主要为灶状凝固型坏死,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2.全血GSH-Px活性依赖外源性硒的摄入水平,补硒能够明显提高机体的GSH-Px活力。3.在低硒低蛋白条件下,心肌的重要抗氧化酶GPX1和GPX4含量都显着降低,氧自由基生成过多,进而引起心肌损伤甚至出现坏死。4.SBP2在心肌中的含量提高进而促进心肌硒蛋白的表达,但GPX1、GPX4基因的SECIS碱基序列并未发生变异。5.克山病患者体内硒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SH-PX活性低于对照人群。6、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外显子475位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H-PX活性的降低是否与其基因多态性相关,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李丹丹[10](2014)在《富硒女贞子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女贞子是我国传统的滋阴药,硒则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两者在机体内的生物学功效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保肝、调节免疫、抗氧化及抗衰老等作用。因此,我们对女贞子进行了生物富硒试验和富硒女贞子的质量考察,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富硒药材或富硒产品原料,从而扩大女贞子的开发利用。研究内容包括:试验一女贞子富集硒对其主要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女贞树盛花期叶面按50ml/M2喷施0、100、400、500mg/L4种浓度的亚硒酸钠水溶液2次,生产获得4种不同含硒量的女贞子产品。对4种女贞子中的硒含量、各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以及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女贞子多糖、总黄酮和齐墩果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女贞子在生物富硒过程中,女贞子的硒含量、粗蛋白以及多糖的含量明显增多;女贞子齐墩果酸、脂肪的含量略有下降,女贞子总黄酮的含量保持不变。其中,施硒浓度为400mg/L时,对女贞子蛋白和多糖的提升作用最大,可以作为富硒女贞子扩大再生产的施硒肥标准。该法生产的富硒女贞子各项指标分别为:Se含量:1.88μg/g;粗蛋白8.34%;多糖4.89%;总黄酮0.52%;齐墩果酸29.19mg/g。试验二富硒女贞子中硒富集部位探讨试验一的结果表明,富硒女贞子与普通女贞子相比,女贞子蛋白、多糖和齐墩果酸的含量发生变化,据此推断富硒女贞子中的硒可能与之结合,从而引起其含量变化,因而这三者可能为硒富集部位。通过对上述4种女贞子粗粉、蛋白、多糖和齐墩果酸中的硒含量测定,初步探究富硒女贞子硒富集部位,研究女贞子富硒规律。结果显示:硒在女贞子蛋白中的富集率最高,占总硒量的30%以上,达8.17μg/g;极显着高于硒在女贞子多糖中的富集率,多糖硒占总硒量的3~6%,约为1.15μg/g;更极显着高于硒在齐墩果酸中的富集率,齐墩果酸中硒约为0.17μg/g。表明富硒女贞子中硒富集部位主要为女贞子蛋白和女贞子多糖,并以女贞子蛋白为主。试验三富硒女贞子各组分光谱学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了女贞子和富硒女贞子醇提物及药典质控指标齐墩果酸;红外光谱法分析了女贞子和富硒女贞子粗粉、蛋白、多糖、齐墩果酸;紫外光谱法分析了女贞子和富硒女贞子总黄酮。结果显示:薄层色谱分析的女贞子与富硒女贞子的醇提物成分及药典考察指标齐墩果酸的结构和含量几乎没有变化;女贞子与富硒女贞子粗粉、蛋白、多糖以及齐墩果酸的红外色谱存在细微的差别,发现两者在一些峰位上存在峰的缺失与偏移,表明硒对女贞子中蛋白、多糖和齐墩果酸的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可能是富硒女贞子的硒富集部位产生的光谱效应。而紫外光谱分析证明女贞子和富硒女贞子总黄酮结构完全一致。

二、克山病地区和非克山病地区人群的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山病地区和非克山病地区人群的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论文提纲范文)

(1)广西四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区域居民硒营养水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硒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1.2.1 土壤硒
        1.2.2 饮用水中的硒
        1.2.3 农产品中的硒
    1.3 硒的生理作用
    1.4 人体膳食硒需要量
    1.5 人体硒水平检测方法
    1.6 发硒水平影响因素
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广西不同硒含量地区硒营养水平研究
    3.1 土壤硒含量
    3.2 农产品硒含量
        3.2.1 大米
        3.2.2 蔬菜
        3.2.3 豆及豆制品
        3.2.4 水果
        3.2.5 肉蛋类
        3.2.6 小结
    3.3 广西与其他地区食物中硒含量的比较
    3.4 居民膳食硒摄入量
    3.5 不同食物对每日膳食中硒元素摄入的贡献值
    3.6 广西居民发硒含量
        3.6.1 居民发硒含量分布情况
        3.6.2 年龄对居民发硒含量的影响
        3.6.3 性别对居民发硒含量的影响
    3.7 居民发硒含量与膳食摄入硒含量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广西地区居民膳食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2)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硒的理化性质
    1.3. 硒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
    1.4. 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1.5. 植物总硒和不同硒形态含量分布
    1.6. 人体硒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1.7. 硒与人体健康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区域环境特征
    3.2. 样品采集
    3.3. 伦理协议说明
    3.4. 研究材料和方法
        3.4.1. 研究材料
        3.4.2. 实验分析方法
        3.4.3. 数据分析方法
第4章 天然条件下土壤-作物中硒的分布特征
    4.1. 土壤中总硒含量特征
    4.2. 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特征
    4.3. 土壤中硒水平的影响因素
    4.4. 作物中硒含量特征
    4.5. 作物中硒形态特征
    4.6. 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然条件下作物-人群中硒的分布特征
    5.1. 人群的膳食结构及硒的每日摄入量
    5.2. 人体硒水平生物标志物
        5.2.1. 人群的发硒水平
        5.2.2. 人群的血浆硒水平
        5.2.3. 人群的GPx酶活水平
        5.2.4. 人群的SOD酶活水平
        5.2.5. 人群的Seppl水平
    5.3. 作物-人群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5.4. 冬夏两季人群日硒摄入量及硒水平的差异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天然条件下硒的人群健康效应
    6.1. 人群的基本信息
    6.2.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脂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3.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4.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糖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6.5. 人群硒水平与脱发和失眠的相关性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附录 文中缩写全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3)多糖-硒化多糖复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多糖的研究进展
        1.1 多糖的来源
        1.2 多糖的制备
        1.3 多糖的鉴定
        1.4 多糖的生物活性
        1.5 多糖的结构修饰
    2 硒多糖的研究进展
        2.1 硒的认知过程
        2.2 硒的生物功能
        2.3 硒多糖的来源
        2.4 硒多糖的含量测定
        2.5 硒多糖的结构特性
        2.6 硒多糖的药理活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多糖的提取纯化和硒化修饰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材准备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多糖的提取
        1.4 多糖的纯化
        1.5 多糖的硒化修饰
        1.6 多糖含量的测定
    2 结果
        2.1 三种多糖的得率及糖含量
        2.2 硒化多糖的得率和糖含量
    3 讨论
        3.1 多糖的提取方法
        3.2 多糖的硒化修饰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的制备
        1.2 主要试剂
        1.3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1.4 羟自由基清除试验
        1.5 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2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3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 讨论
        3.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3.2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3.3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胚肝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的准备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鸡胚肝细胞的制备
        1.4 药物对鸡胚肝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1.5 鸡胚肝细胞活力的测定
        1.6 鸡胚肝细胞内ROS含量的测定
        1.7 鸡胚肝细胞内GSH-Px活性的测定
        1.8 鸡胚肝细胞内SOD活性的测定
        1.9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药物对鸡胚肝细胞的安全浓度
        2.2 各组鸡胚肝细胞活力的变化
        2.3 各组鸡胚肝细胞内ROS的含量
        2.4 各组鸡胚肝细胞内GSH-Px的活性
        2.5 各组鸡胚肝细胞内SOD的含量
    3 讨论
        3.1 H_2O_2对鸡胚肝细胞的影响
        3.2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胚肝细胞活力的影响
        3.3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胚肝细胞内ROS含量的影响
        3.4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胚肝细胞内GSH-Px和SOD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的准备
        1.2 疫苗、试剂与仪器
        1.3 试验动物及分组处理
        1.4 血清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血清CAT活性的变化
        2.2 血清SOD活性的变化
        2.3 血清GSH-Px活性的变化
        2.4 血清MDA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血清CAT、SOD、GSH-Px活性的影响
        3.2 多糖-硒化多糖复方对血清MDA含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克山病病情现状和病因学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克山病的病情现状
    1.1 克山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克山病病情监测情况分析
    1.3 地方克山病病情现状
2 克山病的病因
    2.1 营养性生物地球化学病因
        2.1.1 克山病内外环境硒水平
        2.1.2 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
        2.1.3 维生素缺乏
        2.1.4 膳食低钙和富锰
    2.2 生物病因学说
        2.2.1 柯萨奇B族病毒
        2.2.2 黄绿青霉素
        2.2.3 T-2毒素和串珠镰刀菌素
3 结束语

(5)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及其硒化衍生物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硒及硒多糖的研究进展
        1.1 硒的生物功能
        1.2 硒多糖的生物功能
    2 黄芪多糖的研究进展
        2.1 黄芪多糖的组成
        2.2 黄芪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2.3 黄芪多糖的生物功能
    3 白术多糖的研究进展
        3.1 白术多糖的组成
        3.2 白术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3.3 白术多糖的生物活性
    4 本研究的选题和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多糖的提取
        1.5 多糖的分离纯化
        1.6 多糖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黄芪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2.2 白术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3 讨论
        3.1 多糖的提取
        3.2 多糖的纯化
        3.3 糖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增强免疫活性部位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的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黄芪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2.2 白术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
        2.3 黄芪多糖多糖单独作用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4 白术多糖单独作用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5 黄芪多糖与PHA共同作用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6 白术多糖与PHA共同作用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3 讨论
        3.1 两种多糖单独作用于淋巴细胞的影响
        3.2 两种多糖协同PHA作用于淋巴细胞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抗氧化活性部位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羟自由基清除试验
        1.5 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
        1.6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APS和AMP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2.2 APS和AMP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2.3 APS和AMP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3 讨论
        3.1 APS和AMP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2 APS与AMP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3 APS与AMP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的硒化修饰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多糖的硒化
        1.5 多糖的鉴定
    2 结果
        2.1 硒化白术多糖的得率、糖含量和硒含量
        2.2 硒化黄芪多糖得率、糖含量和硒含量
        2.3 硒化白术多糖的红外光谱
        2.4 硒化黄芪多糖的红外光谱
    3 讨论
        3.1 多糖的硒化修饰方法及硒含量测定
        3.2 硒化多糖红外光谱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外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1.3 主要仪器
        1.4 试验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硒化黄芪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
        2.2 硒化白术多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安全浓度
        2.3 硒化黄芪多糖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4 硒化白术多糖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5 硒化黄芪多糖与PHA共同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6 硒化白术多糖与PHA共同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3 讨论
        3.1 硒化黄芪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2 硒化白术多糖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清除DPPH自由基试验
        1.5 清除羟自由基试验
        1.6 清除ABTS自由基试验
    2 结果
        2.1 硒化黄芪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2 硒化白术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3 硒化黄芪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2.4 硒化白术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2.5 硒化黄芪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2.6 硒化白术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
    3 讨论
        3.1 sAPSs和sAMPs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2 sAPSs和sAMPs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3 sAPSs和sAMPs对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内增强免疫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1.3 动物分组与处理
        1.4 血清抗体效价测定
        1.5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
        1.6 血清IL-2、IL-6和IFN-γ的含量测定
        1.7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
        2.2 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
        2.3 IL-2含量的变化
        2.4 IFN-γ含量的变化
        2.5 IL-6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对细胞免疫的影响
        3.2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对体液免疫的影响
        3.3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硒化黄芪多糖和硒化白术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多糖准备
        1.2 新城疫疫苗
        1.3 试剂盒和仪器
        1.4 动物分组与处理
        1.5 血清SOD、CAT、GSH-PX和MDA含量的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SOD活性的变化
        2.2 CAT活性变化
        2.3 GSH-Px活性变化
        2.4 MDA含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硒化多糖对血清SOD活性的影响
        3.2 硒化多糖对血清CAT活性的影响
        3.3 硒化多糖对血清GSH-Px含量影响
        3.4 硒化多糖对血清MDA含量影响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硒的生物标志物(论文提纲范文)

1 硒摄入的生物标志物
2 硒存留的生物标志物
3 组织硒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7)赭曲霉毒素A对PCV2的复制促进及硒的阻断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语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概述
        1. 赭曲霉毒素A的简介
        1.1 OTA的理化性质
        1.2 赭曲霉毒素A的产生与合成
        1.3 赭曲霉毒素A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2. 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
        2.1 谷物及相关产品
        2.2 动物性食品
        2.3 其他植物性食品及相关产品
        3. 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
        3.1 OTA的肾毒性
        3.2 OTA的肝毒性
        3.3 OTA的免疫毒性
        3.4 OTA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4. 赭曲霉毒素A的致毒机理
        4.1 引起氧化损伤
        4.2 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4.3 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
        4.4 与其他物质的共同作用
        5. 赭曲霉毒素A的脱毒方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概述
        1. 猪圆环病毒2型的生物学特性
        2. 猪圆环病毒2型的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2.2 易感动物
        2.3 传播途径
        2.4 发病率和死亡率
        2.5 流行分析
        3. 猪圆环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3.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3.2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
        3.3 PCV2相关性肠炎
        3.4 PCV2相关性肺炎
        3.5 PCV2相关性繁殖障碍
        3.6 PCV2相关性神经病变
        4. 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5.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
        5.1 免疫接种
        5.2 加强饲养管理
        5.3 控制混合感染
        5.4 注意猪群营养结构
        5.5 引种检疫
        5.6 疫病监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硒对毒素和病毒的影响研究概述
        1. 硒的理化性质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1 硒的理化性质
        1.2 硒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及代谢
        2.1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
        2.2 硒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3.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硒蛋白
        4. 硒与毒素的关系
        5. 硒与病毒的关系
        6. 硒与机体免疫的关系
        7. 硒及其产品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7.1 亚硒酸钠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7.2 富硒益生菌在猪生产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四章 赭曲霉毒素A对PCV2复制的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体外试验
        1.2 体内试验
        2. 试验结果
        2.1 体外试验结果
        2.2 体内试验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赭曲霉毒素A对PCV2复制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细胞培养和病毒扩增
        1.3 细胞毒性测定
        1.4 绝对荧光定量PCR测定PCV2 DNA拷贝数
        1.5 间接免疫荧光测定PCV2阳性感染细胞数
        1.6 相对荧光定量PCR测定基因mRNA水平
        1.7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丙二醛的测定
        1.8 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和氧化物水平
        1.9 Western blot测定蛋白水平
        1.10 RNA干扰
        1.11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OTA处理可引起PK15细胞氧化应激
        2.2 OTA处理可引起PK15细胞p38和ERK1/2磷酸化
        2.3 NAC可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
        2.4 ERK和p38抑制剂可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
        2.5 ERK和p38特异性siRNA可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硒阻断OTA促进PCV2复制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和病毒感染
        1.2 高表达SelS PK15细胞系的构建
        1.3 低表达SelS PK15细胞系的构建
        1.4 细胞活力测定
        1.5 绝对荧光定量PCR测定PCV2 DNA拷贝数
        1.6 间接免疫荧光测定PCV2阳性感染细胞数
        1.7 相对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基因mRNA水平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丙二醛的测定
        1.9 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水平
        1.10 Western blot测定蛋白水平
        1.11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硒阻断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
        2.2 SelS在高表达SelS和低表达SelS PK15细胞株的表达
        2.3 不同PK15细胞株的活力
        2.4 硒蛋白S可调节OTA对PCV2复制的促进作用
        2.5 硒蛋白S可调节细胞氧化还原状态
        2.6 硒蛋白S调节p38磷酸化水平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硒对OTA引起的肾毒性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培养
        1.2 MTT法测定细胞毒性
        1.3 乳酸脱氢酶的测定
        1.4 Caspase-3的测定
        1.5 磷脂结合蛋白的测定
        1.6 活性氧的测定
        1.7 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测定
        1.8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活性的测定
        1.9 荧光定量PCR测定硒蛋白mRNA水平
        1.10 western blot测定硒蛋白GPx1水平
        1.11 RNA干扰
        1.12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不同浓度的赭曲霉毒素A和硒对PK15细胞的毒性作用
        2.2 不同浓度的硒对OTA引起的PK15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
        2.3 不同浓度的硒对OTA诱导的PK15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4 OTA诱导的PK15细胞毒性和凋亡与其氧化应激有关
        2.5 不同浓度的硒对PK15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6 不同浓度的硒对PK15细胞中硒酶表达的影响
        2.7 GPx1干扰后对PK15细胞中GPx1表达的影响
        2.8 GPx1干扰后对硒蛋氨酸保护OTA诱导的细胞毒性和凋亡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中国硒研究历史回顾(上)(论文提纲范文)

1 硒的生物必需性
    1. 1 克山病病因及预防[1 - 5]
    1. 2 人体硒需要量和安全摄入量[2,6 - 8]
2 硒的生物效应两面性
    2. 1 硒的营养性和毒性[9 - 10]
    2. 2 硒的生物学效应[9 - 10]
    2. 3 硒的 Weinberg 曲线[11 - 13]
    2. 4 硒与糖尿病[14 - 16]
    2. 5 土壤元素与癌症[17 - 19]
3 硒的抗癌性
    3. 1 早期研究( 1912 — 1976)[20]
    3. 2 流行病学调查[20]
    3. 3 干预试验[21 - 24]
    3. 4 临床观察[25 - 27]

(9)硒对大鼠心肌GPX1、GPX4表达的影响及克山病患者GPX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克山病的流行
        1.2.1 地区分布
        1.2.2 时间分布
        1.2.3 人群分布
    1.3 克山病的病因研究
        1.3.1 克山病病因研究的开始
        1.3.2 克山病的病因学说
    1.4 硒的代谢与生物学作用
        1.4.1 硒的代谢
        1.4.2 硒的生物学作用
    1.5 硒与克山病
    1.6 硒蛋白
    1.7 硒蛋白的翻译过程
2、前言
3、材料与方法
    3.1 动物实验
        3.1.1 动物模型制备
        3.1.2 实验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实验方法
    3.2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3.2.1 研究现场与对象
        3.2.2 研究内容
        3.2.3 现场调查方法
        3.2.4 主要仪器
        3.2.5 主要试剂
        3.2.6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7 统计学方法
4、结果
    4.1 动物实验结果
        4.1.1 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动态分析
        4.1.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大鼠肝脏硒水平
        4.1.3 大鼠心肌损伤状况
        4.1.4 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 GPX1、GPX4 和 SBP2 的蛋白表达
        4.1.5 大鼠心肌组织 MRNA 上 GPX1 SECIS 和 GPX4 SECIS 碱基序列
    4.2 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4.2.1 采用的标准序列与现实测定序列的比较
        4.2.2 全血硒含量分析结果
        4.2.3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分析结果
        4.2.4 GSH-PX 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
5、讨论
    5.1 硒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关系
    5.2 硒、蛋白质对心肌损伤的影响
    5.3 硒与蛋白质对心肌 GPX1、GPX4 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5.4 硒与蛋白质对心肌 GPX1、GPX4 蛋白翻译过程的几个调控因子的作用
    5.5 病区人群血硒水平
    5.6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克山病
    5.7 病区人群 GXP1 基因多态性
6、结论
7、致谢
8、参考文献
9、个人简历

(10)富硒女贞子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及立题分析
    1 女贞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1 我国女贞子资源分布与开发应用
        1.2 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2 硒的生物化学及生理药理研究进展
        2.1 硒的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2.2 硒的生物学功能和对健康的作用
        2.3 硒缺乏与补硒现状
    3 富硒产品开发与研究现状
        3.1 富硒产品分类
        3.2 天然富硒产品开发
        3.3 经生物转化富硒产品研究
        3.4 富硒产品中的含硒生物大分子及其功能研究
    4 富硒女贞子研究现状
    5 立题分析
    6 实验内容和设计
    参考文献
试验一 女贞子生物富硒对其主要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富硒女贞子生产
        1.3 女贞子样品的加工
        1.4 Se元素测定
        1.5 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1.6 女贞子主要活性成分测定方法
        1.7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叶面施硒对女贞子硒富集能力的影响
        2.2 叶面施硒对女贞子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等)含量的影响
        2.3 叶面施硒对女贞子多糖、总黄酮以及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试验二 富硒女贞子硒富集部位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样品制备
        1.3 Se元素含量测定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试验三 富硒女贞子各组分光谱学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样品
        1.3 女贞子薄层色谱鉴定
        1.4 女贞子红外图谱的建立
        1.5 女贞子黄酮紫外图谱的建立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贞子薄层色谱分析(TLC)
        2.2 女贞子红外图谱分析(FI-IR)
        2.3 富硒女贞子总黄酮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
    3 讨论
        3.1 女贞子薄层色谱
        3.2 女贞子红外图谱
        3.3 女贞子总黄酮紫外可见光谱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四、克山病地区和非克山病地区人群的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四个不同土壤硒含量区域居民硒营养水平分析[D]. 谢晓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D]. 龙泽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3]多糖-硒化多糖复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田卫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4)
  • [4]克山病病情现状和病因学进展[J]. 颜超,方位,李小平,蔡卫.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7(02)
  • [5]黄芪多糖和白术多糖及其硒化衍生物增强免疫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 刘婕.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1)
  • [6]硒的生物标志物[J]. 许嘉文,刘欢,郭雄.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2016(01)
  • [7]赭曲霉毒素A对PCV2的复制促进及硒的阻断作用与机制研究[D]. 甘芳.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4)
  • [8]中国硒研究历史回顾(上)[J].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4(11)
  • [9]硒对大鼠心肌GPX1、GPX4表达的影响及克山病患者GPX1基因多态性的病例对照研究[D]. 魏红联. 哈尔滨医科大学, 2010(01)
  • [10]富硒女贞子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D]. 李丹丹. 扬州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克山病区和非克山病区人群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