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人格教育 追求人格完善(论文文献综述)
孙树彪[1](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彭美贵[2](2013)在《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响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是人格的现代化。人格的现代化强调人格和谐,人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成小康以及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坚强后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人格能否得以全面、自由乃至和谐地发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有鉴于此,本文将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大背景下,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进路,运用一系列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厘清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相关概念、建构维度、相关理论及着力分析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及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与成因,继而提出并阐述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及具体路径。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第一,人格是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发挥作用,其中内在包含思想、道德情感意识和价值观等多重意蕴,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一种社会存在与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是一种人的兼具实然与应然两重属性并相互转化的生存样式,它标志着人的格式、标准以及行为方式。第二,要充分理解和谐人格的含义,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格的各个单元(即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即整体)。整体构造的和谐人格,一般来说包含身心人格、智慧人格、道德人格以及审美人格四个维度,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正是人格的这四个维度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才得以构成完整意义上个体和谐人格的实在样态。第三,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应遵循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多维推进、和谐交往、整体协调等原则,采用努力提高人格认知、全面促进身心发展、切实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均衡协调艺术陶冶等方法,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相关机制、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周颜玲[3](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邓佳[4](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认为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涂一昂[5](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格问题不仅涉及哲学、心理学,还与美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和人学等众多学科息息相关,而且是解释、解决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人的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格的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组成部分,对人的主体性思考和探讨也必须提升到人格培养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从人格培育层次来改善、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凝聚社会力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当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美育工作也正在逐渐被社会关注和重视。审美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乎大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审美人格的建构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在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新契合点。对于美的事物,人都是追求和向往的,关键是如何才能在复杂严峻的社会形势下发现美、了解美,进而认同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审美人格的塑造,宏观上不仅能培养大学生对复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还能培养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与水平、耐心与决心,培育自身思想道德素养和文化涵养的进取心和使命感;微观上能够帮助大学生立足现实,雕琢心灵,脱离低级趣味,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与善,点滴之美,提高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养成热爱生活、乐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在享受生活的同时,自觉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好准备。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研究成果仍在少数。审美人格作为健全人格、道德人格和理想人格的最佳调和,既超越现实又不脱离现实,并不是人格的绝对理想化,不要求达到人格完美状态。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其出发点是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情感需要和人格发展的需要,落脚点则是要使大学生的人格到达怎样的审美层次以及如何使之达到审美境界的方法路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发扬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和谐美,通过构建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民群众之间的审美关系、生态关系,按照美的规律去构建和完善高校校园、社会以及网络中的审美环境,引导审美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实现,以树立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运用多种环境因素和教育载体,建构具有审美生态系统的校园,营造社会审美氛围,促使大学生在美的驱动下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和自我改造,达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审美境界。这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一种既现实又超越的人文关怀,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大学生心灵的双重塑造。本文共分绪论与概述、理论依据与资源、现状分析、培育基本条件与建议四部分、六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这一问题的缘起是对大学生出现人格偏离危机的担忧,对大学生审美缺失甚至审美异化的诘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理论发展的探索。研究意义在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培育有助于培育未来中国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生态。此外,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大致情况和现有成果进行整合并论述,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做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是对大学生审美人格及其培育相关理论的概述部分。主要包括人格、审美人格和大学生审美人格等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对审美人格培育的功能做了论述。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总体上是三个统一,即社会性与独特性的统一,创造性与目的性的统一,历史性与超越性的统一。其功能包括审美教化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和审美认同功能。力求把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培育融入到当前学校美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中去。第三章,主要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审美人格的理论依据和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培育的大学生审美人格是一种现实的自由化人格,又是一种超越的创造性人格。如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实现,就需要培育过程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首先理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着手,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思想和交往思想是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基础前提,向列宁、斯大林等经典作家寻求思想启示,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为指导,来开展审美人格培育实践。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都充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的素质发展,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青年人才培养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和青年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宝贵结晶,更是当前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创造一度代表着世界上最先进、最顶尖的水平。在重新审视、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积极部分从落后的价值体系中剥离的同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人格培育养分,从而使优秀传统有机融入并用之于塑造和完善大学生审美人格。此外,还需要摒弃固化意识,吸收中国现代美育中的审美人格思想,坚持创新观念,积极吸纳一切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人格发展规律的理论资源,为审美人格的培育引路护航。第四章,对当前高校进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调查状况进行了现状分析。围绕着大学生对学校美育的认知情况究竟如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人格培育的成效究竟如何,大学生和教育者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人格的态度究竟如何等三个主要问题,笔者开展了专题调研。首先,当前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审美人格特质偏好上,他们喜欢更直接、更自信、更真诚的审美交往和其他外在表达;人格类型中喜欢“活泼、灵动、仁义、果敢。审美判断与选择上因青春的个性需要而喜爱追寻流行与时尚,又因欠成熟的躁动而轻视红色旋律与集体主义审美导向。对待网络文化审美,既有政治敏感、理性爱国的一面,也有深陷其中、认识不清的一面。总体的审美人格认知以积极表现为主,少数也由于诸多原因而表现不佳。其次,审美人格培育成效一般。一是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大学生在审美感知、审美学习能力上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的认知、以及审美交往的相关认知均有所增强。但对包含主流价值的红色文化、英雄人物和审美人格特质的认可程度仍然不高,传承家风意识不够,对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加强等。二是从高校和教育者层面来看。高校对审美人格培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审美资源并未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对大学生审美心理的关注、对审美兴趣的引导和对审美交往的重视不够;教师对建立自身审美人格对于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最后,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在于系统性不足、是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认识度不深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培育理念相对滞后、家庭教育不足、缺乏社会联动和协同育人等。第五章,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三种基本条件。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审美素养。以审美理论、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中心的审美素养提升,可以提高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培育的超越性,增强培育的社会延伸性。其次,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大学生产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内生动力和自我造血机制,是审美人格培育得以延续的必备条件。最后,社会文化的浸染是培育的根本保障。主流价值文化是审美人格培育的基础和重要资源,社会舆论的话语权为审美人格培育的提供支柱性和指向性的作用。家庭文化审美化发展和社会风尚的有效树立对审美人格培育具有重要的推动巩固作用。第六章,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人格培育的建议。首先,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树立战略定力、文化耐力、人文活力。建构创新发展、文化育人和以人为本的审美人格培育理念,改变和完善审美人格培育格局。其次,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培育,使传承与创新并行。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阵地的关键作用,注重中华优秀传统审美的文化融入,注重社会合力的建构,以审美环境培育为契机,创造大学生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建构社会文化领域的自主话语体系。最后,培育大学生的审美人格必须完善培育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和自觉性。应不断提升审美人格培育机制整体的系统性,强化审美人格培育预测机制的科学性,增强审美人格培育内化机制的自觉性。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的论述进行系统规整,总结审美人格培育的问题、对策与经验,简要梳理对大学生进行审美培育的经验与启示,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未来开展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工作提出了展望。
孙泊[6](2016)在《道德榜样论》文中认为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三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三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三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三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杨再勇[7](2014)在《心灵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文中认为柏拉图说:“教育,乃是心灵的转向。”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那么,何为“完整的人”?如何培养“完整的人”?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出发,以“培养完整的人”为主线,对“心灵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和结语等部分,正文共五章,其核心内容如下:导言部分阐述了马克思提出“完整的人”这一问题背景、涵义和基本出路。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详细论述了“劳动异化”的根源及表现,指出“劳动异化”的结果是“人的异化”,即人不能“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相应地,马克思提出“完整的人”这一命题,作为解决“劳动异化”问题的核心概念。进而,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的最终答案是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同时,马克思也指出人的实现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多从多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从人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回答了“完整的人”的问题。本文尝试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对这“心灵的教育”尤其是对“完整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新的探索。第一章(心灵的嬗变)进行文献梳理和分析。第一节简要回顾了关于心灵概念的代表性观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心灵的基本观点,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总的说来,心灵的概念发展是一个不断祛除神秘性,提升科学性的过程。第二节梳理了一些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中关于心灵的观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育史上的教育哲学流派大多偏重于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心理结构的某些方面。比如,要素主义、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偏重认知,自然主义、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情绪和经验,人本主义、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意志选择权利的尊重,而品格教育、个性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人格的形成。基于这一框架性的发现,本文对“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教育理论的梳理和总结。第二章(心灵的危机)阐述心灵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节探讨了心灵危机的社会根源及表现。第二节探讨了片面的人,包括单向度的人,还从“片面的认知、疏离的情感、软弱的意志、畸形的人格”等方面论述了片面的心灵。第三章(心灵的教育解放)阐述心灵的本真状态。第一节探讨心灵教育发生的逻辑起点。阐述了心灵原点的教育本质、心灵原点的确立标准,并最终把心灵的教育建立在儿童的天性上,即基于好奇的认知原点,基于依赖的情感原点和基于自主的意志原点。第二节阐述心灵教育的本真归宿问题,即探讨了认知如何导向“真”与“诚”,情感如何导向“和”与“美”,意志如何导向“善”与“恒”。第四章(心灵的教育塑造)阐述心灵教育的基本机制,即矛盾、动力、原则和范畴等问题。第一节探讨心灵的矛盾和动力,探讨心灵品质的形成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如传承与创新、接受与发现、理智与直觉、外显与内隐等认知矛盾,感受与表达、被爱与关爱、悲观与乐观、痛苦与幸福等情感矛盾,主动与被动、赏识与挫折、控制与自由等意志矛盾,以及个性与共性、本能与文化、稳定与可变等人格矛盾。还探讨问题、交互作用、关爱、接纳、目标、责任、文化、群体等条件何以成为心灵品质发展的动力。第二节探讨心灵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范畴导向。在综合前文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心灵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实践性原则、平衡性原则、主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在范畴导向上,建构了以认识范畴、情感范畴、意志范畴、社群范畴和超越范畴为基本框架的心灵教育体系。第五章(心灵的教育实践)以朱永新先生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为例,探讨如何在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层面上展开心灵教育。第一节从心灵的角度分析了朱永新“理想教育”思想的心灵追求。第二节探讨了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和主题反思何以促进心灵品质生成,从习惯养成的角度阐述了新教育的“每月一事”对于心灵品质生成的实践价值。第三节介绍了“新教育实验”从时间、空间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本维度,构建了基于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的教育行动和课程体系,以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培养“身、心、灵”和谐统一的人。结语(完整的心灵教育)从生成智慧、充盈情感、磨练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归纳了完整的心灵教育的形式要素和现实内涵。
肖新平[8](2019)在《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聚焦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与考核实效之间的偏差问题或曰考核制度为何难以全面落实和取得预期或理想的效果。针对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进行实地研究与组织文化的分析,结合政府组织发展趋势及基层公务员自身的时代特征及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提出提升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获取有关资料,以X市政务中心及该市N部门的考核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叙事分析、文本分析、个案分析、跨学科研究以及比较、归纳等。缘起于美国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主要借用与学习了西方企业管理的经验做法,主张用企业家精神改革公共部门与重塑政府。诚然,这种做法有其现实的效用与价值,然而这一理论源于企业管理、产生自美国而本身无法摆脱固有的企业文化与美国文化特质。由于公私部门性质与中美国家文化的差异,以重塑政府与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应用于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双重的“组织文化不适应”,即与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及国家宏观组织文化的不匹配、不契合,并产生经验借鉴、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与误读等认知偏差,从而导致考核制度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的实效。本研究从公私部门的组织文化差异与中西国家宏观组织文化即国家文化差异两种视角进行比较研究,力求对于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进行比较客观、全面、系统、深入的组织文化解读与阐释。研究价值: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通过整合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并将其变通作为论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问题存在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进行阐释,同时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工具与理论来源即新公共管理及绩效管理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以个案分析为视角考察2007-2017年十年间X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发展、演变及其问题的根源,提出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的对策建议,如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总体设计、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的认知、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价值导向、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的知情参与及自我管理、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组织文化建设等,这些建议有助于深化各方对于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认知,并为今后各地基层公务员的考核管理提供启示、经验借鉴以及具体的改进举措,更好促进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效的提升。研究主要创新点:1.理论创新。鉴于沙因与霍夫斯泰德组织文化理论彼此的相似相容与互补性,将他们加以整合、变通应用,沙因组织文化三个层次基础上,将潜在基本假设层面与国家文化维度对应,并鉴于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差序格局与熟人社会基础上人际关系对于考核的重要影响,将性别维度替换为特殊主义维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2.阐释创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特质在于其任务与职责的公共性,这决定了其所追求的信念与价值观;同时,论证了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倾向,核心是中和思想。3.考核理念的创新。提出人性向善的管理假设与四类人性假设及“去考核”、“考核替代”、“公务员自我管理”等。4.考核举措创新。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三级分类管理;德能勤绩廉考核指标具体内容的细化;考核中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维护与救济;讨论领导与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的规范管理;X市考核经验与启示。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实践及问题,得出考核制度之所以难以取得预期与应有实效的原因在于:借鉴企业管理做法的外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应用于中国公务员考核时遭遇了双重的文化不适应,即公私部门组织文化与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本质差异导致的对于该理论的理念与考核工具接受与阐释过程的变异、误读与认知偏差。公共部门工作职责与任务的公共性决定了其所信奉的信念与价值观与新公共管理主张的竞争、效率、成本、收益、顾客导向等价值理念及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共享文化假设的不匹配;中国公共行政的组织文化特质在于中国国家文化的集体主义倾向。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集体主义的生活与生产方式,集体生活与劳作需要家族成员协作与家长的统领,产生了尊卑与亲疏的差序格局,进而形成高权力距离、特殊主义以及长期导向等国家文化特点。
王凡[9](2013)在《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提升青少年人格力量,既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心理学视阈下的青少年理想、道德、行为、情感、意志等因素不仅是青少年人格研究的重要范畴,而且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构建一个以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意志力等要素为内容的青少年人格动力结构分析系统,不仅有利于我们完整把握青少年人格,而且对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现代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青年文化。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多元等特征与青少年的思想和性格特征相符合,但是网络世界中虚拟身份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以及虚拟社区活动交往中的道德、行为不受拘束性,也容易对青少年的人格认知产生强烈落差。互联网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集中地表现在对青少年网络虚拟人格的塑造上。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育青少年健康的网络人格。培育健康的青少年网络人格,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主要是指青少年在网络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人格要素的总和,是青少年网络生活中虚拟“自我”的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和意志力等各要素的统一。对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研究的理论分析主要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人格心理学、系统论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论、目的论、环境论等问题,全面探讨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构成要素中的理想力、道德力、行为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意志力等内容。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理想力主要是指虚拟理想对青少年理想信念、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的作用与影响。虚拟理想是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主体在网络世界中所表现出的人生追求,它与人们现实理想一样,包括网络虚拟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网络虚拟的人生价值观等。青少年虚拟理想与现实理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时现实理想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因素会在虚拟世界中得到深化和加强,有时也会在虚拟世界中被抵制或消融。加强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理想教育要重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要重视克服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理想缺失和精神飘离等。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道德力主要是指网络道德对青少年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的作用与影响。网络道德是人们在互联网环境下与他人人际交流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网络虚拟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内容。充分发挥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道德力在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正确处理好青少年现实道德与网络道德的关系,纠正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道德失范,实现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有效救赎。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行为力主要是指网络行为对青少年行为动机、行为方式、行为结果的作用与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主要包括青少年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网络学习和创作行为、网络聊天与交友行为、网络休闲与游戏行为等。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主要是网络行为主体具有双重性、网络行为动机相对模糊化、网络行为方式具有多样性,网络行为结果不可预测性等。重视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行为力,就是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文明、健康的网络行为,防范网络行为越轨。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智慧力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平台对青少年智力开发、知识获取、技能培养的作用与影响。网络手段改变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方式,使传统的学习向多维的、互动的、自主的、创新的、终身的学习方式转变,实现了学习方式的革命;网络资源丰富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内容,开阔了青少年的知识视野、提高了青少年掌握知识的时效,激发了青少年的思维创新能力。正确看待青少年网络智慧既要正确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有效性,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学习手段的局限性等。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情感力主要是指虚拟情感对青少年情感表达、情感类型的作用与影响。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条件下的情感表达,其实质就是一种虚拟情感。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积极情感的自由表达;虚拟环境和青少年虚拟身份可能造成青少年情感表达的困惑;网络人际关系的淡化可能会弱化青少年的真实情感。网络生活中的青少年友谊与爱情是青少年网络人格中情感表达的重要形式。要培养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健康情感,就要重视对青少年虚拟情感的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兴趣力主要是指网络兴趣对青少年兴趣范围、兴趣特点的作用与影响。网络兴趣是指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以及参与某项网络活动的意识倾向,它主要表现在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现象或活动的选择性态度。网络兴趣主要包括网络学习兴趣、网络生活兴趣、网络交往兴趣等。正确对待青少年网络兴趣,就是要辩证和客观地看待青少年对某些网络事物、现象或活动兴趣的广泛性、求异性。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意志力主要是指网络意志对青少年意志品质的独立性、坚持性、自控性的作用与影响。网络意志是指在网络环境或网络生活中青少年为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程度。由于人们的意志品质直接影响人格的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对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意志品质给予高度的关注。正确认识青少年意志障碍的危害性,就是要培养青少年恒久毅力,激发青少年自信心。
张君博[10](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我发展是人生存发展的天然需要,是人对于自身思考,对人本质探索,对存在价值和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古今中外,不论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沉思还是中国哲学对内在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的探寻。如果说西方哲学关于个体自我主体性的理性沉思使自我发展高扬起主体性旗帜,中国传统哲学人生境界观则侧重从个体内在的心性体悟来感受自身精神生命成长。西方当代心理学普遍把自我发展看作阶段性的内在结构联系,注重对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特征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发展必须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为研究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因自我认识的偏差和对自我处境的迷失带来人生规划混乱和现实处境迷茫,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人生意义匮乏、自律意识缺乏,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失,产生自我迷失、人格缺位、发展动力的丧失和发展进程的停滞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论文针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通过对自我发展理论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在对学生群体的调研和对辅导员访谈的实证调查基础上,分析导致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促进学生成为整全的人为目标,从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人生境界四个维度来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本文由绪论、自我发展理论梳理、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施路径五部分共计八章组成。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西方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理路和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以此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体系,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第一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以及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为研究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第二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本章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性质、作用、指向、核心要素、范畴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从微观时空境域和宏观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从文化性与历史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主动性和受动性、持续性和阶段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问卷》调研数据和部分辅导员的访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主体原因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论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探讨了全人教育原则、和谐发展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生活世界原则、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原则等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构成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五章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本章提出大学生应正确把握和理解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通过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文化底蕴,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分类指导,丰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支撑,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第六章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本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发展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指出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四个维度、十六个能力点对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十个层面对企业所看重的毕业生优秀综合素质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以此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章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本章提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指向健全人格的塑造,并从人格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道德要素和审美要素五个层面,指出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五维体系,并对相关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八章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本章指出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天地胸怀、战略眼光、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入手,涵育并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促使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相统一,使大学生以对至真、至善、至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为牵引,充分扩展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想信念树立、知识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人生境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觉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建构起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世界,使学生真正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强化人格教育 追求人格完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人格教育 追求人格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格的现代化 |
1.1.2 大学生人格危机呼唤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塑造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 |
1.4.1 研究重点、难点 |
1.4.2 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概述 |
2.1 人格与和谐人格 |
2.1.1 人格 |
2.1.2 和谐人格 |
2.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 |
2.2.1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含义与特征 |
2.2.2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内在构成维度 |
2.2.3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外部影响因素 |
2.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当代价值 |
2.3.1 大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 |
2.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价值 |
2.3.3 实现现代化以及民族复兴的深远影响 |
3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思想借鉴与理论基础 |
3.1 中国传统社会和谐人格思想借鉴 |
3.1.1 古代思想家百家争鸣理念中的“和谐人格” |
3.1.2 近代思想家对自由独立“和谐人格”的执着追求 |
3.2 西方从传统到现代和谐人格思想 |
3.2.1 古希腊罗马思想家对自由人性的和谐追问 |
3.2.2 中世纪“和谐人格”思想的神学异化及其在文艺复兴的复苏 |
3.2.3 近现代资产阶级学者多元化“和谐人格”思想的理论呈现 |
3.3 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思想理论 |
3.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全面自由和谐人格思想 |
3.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和谐人格教育思想 |
3.3.3 我国领导人对经典作家和谐人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 |
4.1 早期现代化的求索与传统依附性人格的突破 |
4.1.1 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求索 |
4.1.2 传统依附性人格的革命性突破 |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与人格的独立性诉求 |
4.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的求索 |
4.2.2 人格的独立发展性诉求 |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与大学生和谐人格问题凸显 |
4.3.1 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发展的断裂特征及其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影响 |
4.3.2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5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
5.1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现实困境 |
5.1.1 对“和谐人格”概念的解读存在争议 |
5.1.2 我国社会转型尚未完成所带来的和谐人格建构理念不确定 |
5.1.3 大学生人格发展各个维度不平衡(重智力教育、轻人格教育) |
5.1.4 大学生人格成长的固有惯性阻滞着和谐人格的顺利建构 |
5.2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现实困境的成因 |
5.2.1 社会层面和谐人格理论研究及其大众化工作暂不成熟 |
5.2.2 现代社会转型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产生双重影响 |
5.2.3 高校和谐人格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尚不完善 |
5.2.4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层面存在大量不和谐因素 |
5.2.5 大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因素发生阻滞性制约 |
6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6.1 自觉坚持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原则 |
6.1.1 现代创新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分类指导原则 |
6.1.4 多维推进原则 |
6.1.5 和谐交往原则 |
6.1.6 整体协调原则 |
6.2 努力探索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方法 |
6.2.1 努力提高人格认知 |
6.2.2 全面促进身心发展 |
6.2.3 切实加强道德教育 |
6.2.4 均衡协调艺术陶冶 |
7 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本路径 |
7.1 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和谐建构的外部环境 |
7.1.1 积极构筑良性发展的经济环境 |
7.1.2 努力强化民主政治特色的制度保障 |
7.1.3 持续建设“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和谐文化 |
7.1.4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关心贴心的帮扶网络及运行机制 |
7.1.5 全力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7.2 建立健全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若干机制 |
7.2.1 “三全”育人管理机制 |
7.2.2 大学生正当权益保障机制 |
7.2.3 激励约束教育引导机制 |
7.2.4 适当干预及适当救助机制 |
7.3 建构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
7.3.1 个体-社会责任心的含义 |
7.3.2 以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环节建构大学生和谐人格模式 |
7.3.3 个体-社会责任心培育的重要意义 |
7.4 强化与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相关的意识教育 |
7.4.1 “正视风险”现代人格意识教育 |
7.4.2 “天人合一”环保意识教育 |
7.4.3 “贵己重生”珍爱生命意识教育 |
7.4.4 “知恩图报”感恩意识教育 |
7.4.5 “中庸和谐”民族传统意识教育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3)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背景与问题 |
(一)政策背景 |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
(三)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一)美与美育 |
(二)高校美育课程 |
(三)身心协调发展 |
三、文献综述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
(九)借鉴与不足 |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目的 |
(二)思路 |
(三)方法 |
五、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
一、基于生理机制 |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
(二)其他生理系统 |
二、基于心理机制 |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
(三)审美表现技能 |
(四)审美创造 |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
(二)心理发展特征 |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
(二)美育政策规定 |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
(二)多元教学法 |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
(一)质化评价方式 |
(二)量化评价方式 |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
一、政策推进 |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
二、公共艺术课程 |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
(三)艺术技能课程 |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
一、五圈课程结构 |
二、五圈课程门类 |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
四、学分制是保障 |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人格、审美人格与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内涵特征 |
一、人格的内涵与划分 |
二、审美人格的内涵与特征 |
三、大学生审美人格的内涵、定位与构成 |
第二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与功能 |
一、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特征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功能 |
第三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一、审美人格培育的可行性 |
二、审美人格培育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理论依据与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审美人格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二、列宁的革命人格教育理论 |
三、斯大林关于大学生革命精神培育的理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理论 |
一、毛泽东关于审美人格身范教育的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同志式审美关系建设的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审美人格主体关系建构的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时代精神的人格教育思想 |
五、习近平的审美生活和人格塑造思想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中的审美人格思想 |
一、儒家崇仁尚德的审美人格思想 |
二、道家处下不争的审美人格思想 |
三、释家自觉、觉他的审美人格思想 |
四、其他传统学派审美人格思想 |
五、中国现代美学家关于审美人格培育的理论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与现行培育方法 |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调查中现行的培育方法 |
第二节 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分析与培育的成效分析 |
一、大学生对审美人格的认知分析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成效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主要问题 |
二、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提升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是培育的先决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审美素养的提升路径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养成 |
一、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培育的内在动力 |
二、自我教育能力是审美能力养成的主要途径 |
第三节 社会审美文化的浸染 |
一、主流价值文化的审美彰显是培育的根本保障 |
二、家庭审美文化的打造是培育的后盾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的建议 |
第一节 教育者树立审美人格培育理念 |
一、树立创新发展的培育理念 |
二、确立文化育人的培育理念 |
三、培植以人为本的培育理念 |
第二节 高校建立审美人格培育的多维体 |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培育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培育 |
三、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环境创建中的培育 |
第三节 高校和教育者共建审美人格培育机制 |
一、建立科学的审美人格培育预测机制 |
二、建立系统的审美人格培育内化机制 |
三、建立完整的审美人格培育系统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道德榜样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方面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 |
第一节 自然神格:原始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生态 |
二、原始社会的道德特色 |
第二节 君王人格:奴隶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奴隶社会的道德风貌 |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特性 |
第三节 圣贤人格:封建社会的道德榜样 |
一、封建社会的道德态势 |
二、封建社会的道德取向 |
第二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 |
第一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爱国观 |
一、传统爱国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爱国观的历史解读 |
第二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忠义观 |
一、传统忠义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忠义观的历史解读 |
第三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廉洁观 |
一、传统廉洁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廉洁观的历史解读 |
第四节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孝道观 |
一、传统孝道观的典型案例 |
二、传统孝道观的历史解读 |
第三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 |
第一节 政治导向强化“治国、治民、治身” |
一、国家层面:道德榜样是治国理念的代表者 |
二、社会层面:道德榜样是义利观念的引领者 |
三、个人层面:道德榜样是传统礼制的践行者 |
第二节 哲学意蕴凸显“人性、人道、人格” |
一、人性论是道德榜样的逻辑起点 |
二、人道论是道德榜样的实践安排 |
三、人格论是道德榜样的价值理想 |
第三节 价值取向彰显“崇真、向善、尚美” |
一、“崇真” |
二、“向善” |
三、“尚美” |
第四章 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 |
第一节 古代“大同”理想映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一、个人层面:养成君子人格,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向..100 |
二、社会层面:建构有序格局,提升现代社会治理的协同创新水平..101 |
三、国家层面:维护人类和平,全面彰显民族和国家崭新国际形象..102第二节 传统礼制呼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
一、国家层面:彰显民族自立,瓦解民族虚无主义的荒诞论调 |
二、社会层面:建构道德秩序,消解功利金钱主义的冲击颠覆 |
三、个人层面:夯实教育基石,填补礼仪教育缺失的空白地带 |
第三节 传统义利之辨导引社会转型期道德动因多元和流变 |
一、科学厘清义利观的关系逻辑 |
二、全面彰显义利观的时代内涵 |
第四节 传统孝道文化契合现代意义的感恩文化 |
一、传承创新传统孝道文化,全面汇聚中国梦的孝道力量 |
二、培育践行现代感恩文化,夯实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基 |
第五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现代社会道德治理 |
一、现代道德治理的时代阵痛 |
二、现代道德治理的传统参照 |
第六节 中华传统道德理想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 |
一、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理想特质 |
二、中华传统道德理想的时代贡献 |
第五章 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 |
第一节 社会整体转型的“磨合风险” |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解读 |
二、社会转型的形态特征 |
三、社会转型的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社会分层流变的“马太效应” |
一、社会分层理论的理论流派 |
二、社会转型引发的阶层分化 |
第三节 道德动因多元的“互竞格局” |
一、道德动因的学派和观点 |
二、道德动因的极致和流变 |
第六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 |
第一节 道德榜样宣传的现实图景 |
一、主流媒体具有宣传道德榜样的综合优势 |
二、主流媒体高度重视道德榜样的宣传推广 |
三、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现象日益凸显 |
第二节 道德榜样疏离的多维解读 |
一、道德动因多元化 |
二、传统文化惯性化 |
三、价值取向功利化 |
四、社会分层流变化 |
五、人物精神悬空化 |
六、成分结构复杂化 |
七、传播体系单一化 |
八、媒体生态庸俗化 |
九、偶像崇拜娱乐化 |
十、榜样行为风险化 |
第七章 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提升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机制 |
一、理论认同机制 |
二、心理认同机制 |
三、实践认同机制 |
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向 |
一、立足“三维”,有力促进道德榜样的生成培育 |
二、注重“三转”,努力扩展道德榜样的辐射传播 |
三、夯实“三力”,大力提升道德榜样的认同内化 |
四、筑牢“三信”,全力架构道德榜样的未来路向 |
第八章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文化特质” |
一、依附性 |
二、内省性 |
三、精英性 |
第二节 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三大时代遭遇” |
一、“隐性人格”遭遇“显性人格” |
二、“私人领域”遭遇“公共场域” |
三、“精英专属”遭遇“大众普适” |
第三节 现代性意义道德修养模式的全面建构 |
一、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理论建构 |
二、现代性意义下道德修养模式的实践路向 |
第九章 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 |
第一节 价值认同内化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本真呼应 |
第二节 利益协调平衡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现实举措 |
第三节 制度协同创新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运行保障 |
第四节 德治法治合力机制:道德秩序建构的实践路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简介 |
后记 |
(7)心灵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出场语境:异化与完整 |
二、 理论路向:实践与发生 |
第一章 心灵的嬗变 |
第一节 心灵观念嬗变 |
一、 心灵观念流变 |
二、 马克思哲学视域的心灵观 |
三、 相关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教育的“心灵嬗变” |
一、 理性主义教育 |
二、 体验主义教育 |
三、 意志主义教育 |
四、 人格主义教育 |
第二章 心灵的危机 |
第一节 解构的社会生活 |
一、 解构的社会 |
二、 异化的教育生活 |
第二节 片面的人 |
一、 单向度的人 |
二、 割裂的心灵 |
第三章 心灵的教育解放 |
第一节 回归心灵原点 |
一、 心灵原点的教育本质 |
二、 心灵原点的确立标准 |
三、 站在心灵的原点上 |
第二节 厘清心灵追求 |
一、 “知”的追求 |
二、 “情”的充盈 |
三、 “意”的坚定 |
第四章 心灵的教育建构 |
第一节 矛盾与动力 |
一、 心灵的矛盾 |
二、 心灵的动力 |
第二节 原则与范畴 |
一、 心灵塑造的原则 |
二、 心灵塑造的范畴 |
第五章 心灵教育实践:以“新教育实验”为例 |
第一节 “新教育实验”的心灵追求 |
一、 “理想德育”的心灵追求 |
二、 “理想智育”的心灵追求 |
三、 “理想体育”的心灵追求 |
四、 “理想美育”的心灵追求 |
五、 “理想劳动教育”的心灵追求 |
第二节 “新教育实验”的心灵实践 |
一、 心灵教育的行动逻辑 |
二、 心灵教育的主题实践 |
第三节 “新教育实验”的哲学思考 |
一、 完整的教育生活 |
二、 完整的生命 |
结语 完整的心灵教育 |
一、 生成智慧 |
二、 充盈情感 |
三、 磨练意志 |
四、 健全人格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一、 “新教育实验”的教育理想 |
二、 “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 |
后记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界定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价值及方法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已有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
二、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作用与成效 |
三、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 |
四、我国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原因的研究 |
五、改进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建议及其问题 |
六、古今中外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
第四节 理论基础:组织文化相关理论 |
一、文化与组织文化的概念 |
二、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 |
三、霍夫斯泰德的组织文化理论 |
四、应用理论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
五、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内容框架 |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个案 |
第一节 X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一、X市政务中心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政务中心的考核管理 |
三、X市政务中心考核过程诸要素 |
四、X市政务中心考核制度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
第二节 X市N局的考核管理 |
一、X市N局相关情况介绍 |
二、X市N局的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 |
三、X市N局的晋升考核 |
四、X市的其他考核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中的问责 |
一、四类问责的案例 |
二、对不负责任现象的态度的调查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中的矛盾性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现实效果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存在的突出问题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三、基层公务员考核规定与考核实践的差距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启示 |
一、考核制度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
二、考核奖惩与问责的得当公正至关重要 |
三、行政审批局的模式需辩证全面看待 |
四、人事绩效考核管理需审慎引入第三方评估 |
五、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其他启示 |
本章小结:基层公务员考核制度整体设计的思考 |
第四章 公私比较:信念与价值观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新公共管理考核管理理念的认知与接受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观念与理论的来源 |
二、如何看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绩效考核工具 |
三、新公共管理与新公共服务理念的差异与联系 |
四、中国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考核工具的接受与认知偏差 |
第二节 公私部门考核管理价值理念追求的差异 |
一、强调竞争与协作协同的差异 |
二、顾客导向与公共治理导向的差异 |
三、效率、成本、收益与多重价值目标的差异 |
四、绩效结果导向与公共事务的被动性、延续性的差异 |
五、领导者及奖惩激励的权限、结果差异 |
小结:绩效考核问题存在有其必然性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原则要求与具体操作间的偏差 |
一、考核要素的客观公正与有效合理问题 |
二、考核实施中的公平与合理问题 |
三、业绩评比的可测量性与可比性问题 |
四、考核中的形式主义问题 |
五、小结:应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的“表现主义” |
第四节 公私部门组织文化的本质差异:公共性及其体现 |
一、公务员任务职责的多样性与公共责任问责之难 |
二、公务员社会角色与自我形象的公共性 |
三、公共部门内部人际关系的公共性 |
四、公务员管理经验与领导艺术的必要性 |
五、公私部门组织文化差异的根源 |
本章小结:新公共管理理念与公共部门价值追寻的貌合神离 |
第五章 中西比较:共享文化假设对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影响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存在的国家文化阐释 |
一、集体主义倾向与考核的竞争评比 |
二、特殊主义的中和与考核的客观公正 |
三、长期导向与人际关系的克制隐忍 |
四、高权力距离倾向与领导的重要作用 |
五、不确定性规避维度与考核结果的测评 |
六、小结 |
第二节 新公共管理理论传播与接受的变异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适用的“美国情境” |
二、管理者与理论家自带的文化特性 |
三、理论在中国接受的文化土壤 |
四、变异: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的实际效果 |
第三节 问题根源:考核指导理念与国家文化的不匹配 |
一、中西方国家文化的比较 |
二、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的根源 |
三、中国国家文化的特质:集体主义文化 |
本章小结:共享潜在基本假设对于民族认知模式的塑造 |
第六章 建设适应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的组织文化 |
第一节 优化公务员考核管理制度的总体设计 |
一、客观辩证认识考核的作用与功能 |
二、整体全面认识考核的宗旨与价值 |
三、科学规范考核分类 |
四、系统设计考核指标各要素 |
第二节 深化对人性向善管理假设与理念的认知 |
一、人性的复杂与变化 |
二、人性层次与比例的差异和人性假设 |
三、应有的管理潜在假设:人性可变与人性向善 |
四、人性假设与灰度管理 |
第三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公务员管理的价值与观念 |
一、现代管理要求以人为本的赋能型组织 |
二、组织成员期待以人为本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
三、基层公务员权益维护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的强力支持 |
四、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制度的精细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提高公务员对考核管理的知情、参与和自我管理 |
一、职工主动建言及其实效 |
二、适度适时授权职工参与 |
三、自我管理与自我效能感 |
四、基层公务员的需求特性与考核激励效果的有限性 |
第五节 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政府组织文化建设 |
一、客观认识传统文化与基层公务员考核的关系 |
二、行政组织文化的特征与重要作用 |
三、传统优秀文化的契合传承与转化应用 |
本章小结:提升考核管理有效性需要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实效取决于诸多因素的合力 |
第二节 组织文化对公务员考核实效的双重影响 |
一、基层公务员考核问题存在的原因 |
二、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问题的组织文化阐释 |
三、理论的传播——接受与阐释——变异 |
四、结论 |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未来中国公务员考核管理 |
一、未来我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
二、未来公务员个体职业发展的需求 |
三、中国公共行政组织文化发展的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人格研究 |
1.2.2 心理学视阈下的人格研究 |
1.2.3 网络人格与青少年网络人格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2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的理论分析 |
2.1 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1 人格与人格动力结构 |
2.1.2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论 |
2.1.3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2.1.4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
2.2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的心理学分析基础 |
2.2.1 人格与环境 |
2.2.2 网络人格与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 |
2.3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的系统论分析 |
2.3.1 系统及其构成 |
2.3.2 系统的一般特征 |
2.3.3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 |
3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理想力 |
3.1 理想与青少年的人格境界 |
3.1.1 理想与人格 |
3.1.2 青少年理想的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3.2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虚拟理想 |
3.2.1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理想信念 |
3.2.2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人生态度 |
3.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精神飘离及救赎 |
3.3.1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精神飘离的现象 |
3.3.2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精神飘离的危害 |
3.3.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精神飘离的救赎 |
4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道德力 |
4.1 道德与青少年的人格品质 |
4.1.1 道德与人格 |
4.1.2 青少年道德的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4.2 联网环境下青少年的网络道德 |
4.2.1 联网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认识 |
4.2.2 联网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行为 |
4.2.3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道德评价 |
4.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道德失范及纠正 |
4.3.1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道德失范的表现 |
4.3.2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道德失范的原因 |
4.3.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道德失范的纠正 |
5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行为力 |
5.1 行为与青少年的人格力量 |
5.1.1 行为与人格 |
5.1.2 青少年的行为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5.2 联网生活中的青少年网络行为 |
5.2.1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主要类型 |
5.2.2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主要特点 |
5.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行为越轨及防范 |
5.3.1 青少年网络行为越轨 |
5.3.2 青少年网络行为越轨的防范 |
6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智慧力 |
6.1 智慧与青少年的人格魅力 |
6.1.1 智慧与人格 |
6.1.2 青少年的智慧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6.2 网络手段与青少年智慧的获取 |
6.2.1 网络手段改变了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方式 |
6.2.2 网络资源丰富了青少年所获取的知识内容 |
6.3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革命与需要革命的学习 |
6.3.1 正确认识网络学习手段的局限性 |
6.3.2 改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主要措施 |
7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情感力 |
7.1 情感与青少年的人格丰富 |
7.1.1 情感与人格 |
7.1.2 青少年的情感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7.2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情感表达 |
7.2.1 虚拟身份与青少年的情感交流 |
7.2.2 网络生活中的青少年友谊 |
7.2.3 网络活动中的青少年爱情 |
7.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情感困惑及沟通 |
7.3.1 正确区分青少年的积极和消极情感 |
7.3.2 创建青少年虚拟情感沟通的有效环境 |
8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兴趣力 |
8.1 兴趣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 |
8.1.1 兴趣与人格 |
8.1.2 青少年的兴趣特点与青少年人格 |
8.2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兴趣范围 |
8.2.1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学习兴趣 |
8.2.2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生活兴趣 |
8.2.3 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交往兴趣 |
8.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兴趣求异、泛化及引导 |
8.3.1 正确认识青少年网络环境下兴趣的广泛性 |
8.3.2 正确认识青少年网络环境下兴趣的求异性 |
9 青少年网络人格动力结构中的意志力 |
9.1 意志与青少年的人格完善 |
9.1.1 意志与人格 |
9.1.2 青少年的意志特点与青少年人格完善 |
9.2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意志力的影响 |
9.2.1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意志坚持性的影响 |
9.2.2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意志独立性的影响 |
9.2.3 网络环境对青少年意志自控性的影响 |
9.3 青少年网络人格中的意志障碍及救治 |
9.3.1 正确认识青少年网络意志障碍的危害 |
9.3.2 青少年网络意志障碍的救治 |
10 结论 |
10.1 理论突破 |
10.2 创新之处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 |
二、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从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起因 |
二、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途径 |
三、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内涵 |
四、从成为“高尚的人”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
五、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目标 |
第二节 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考察 |
一、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及自我发展观演变 |
二、以境界提升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自我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自我发展的现代理论维度考察 |
一、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代表理论 |
二、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基本共识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概念界说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 |
二、相关概念界分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所处的微观时空境域 |
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时代背景演变 |
三、融入祖国、人民之“大我”的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文化性和历史性 |
二、个体性和社会性 |
三、主动性与受动性 |
四、持续性与阶段性 |
五、政治性与价值性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从调查数据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发展的认知和定位不足 |
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
三、自我发展的价值导向不清晰 |
四、获得外部支持的主动性欠缺 |
五、自我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完善 |
第二节 从辅导员访谈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
二、自我同一性危机 |
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欠缺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
一、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提升 |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自我发展夯实根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遵循 |
一、借鉴全人教育理念 |
二、注重学生和谐发展 |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四、立足日常生活世界 |
五、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体系 |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
二、完善的知识能力素质 |
三、健全的人格素养 |
四、崇高的人生境界 |
第五章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维度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二节 用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一、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二、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
三、教育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投身伟大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
第三节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根基,明确自我发展政治方向 |
二、坚定文化育人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增强自我发展文化底蕴 |
三、开展分层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促进自我发展分类指导 |
四、注重阵地建设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手段,丰富自我发展平台支撑 |
第六章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 |
第一节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涵 |
一、知识的基础作用 |
二、能力的外在表现 |
三、素质的整体关切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一、扎实的知识储备 |
二、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
三、高素质优秀人才 |
第三节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 |
二、借鉴新型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
三、提升课堂知识传授的实效性 |
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
第七章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
第一节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格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人格教育内涵 |
一、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
二、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 |
三、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
四、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 |
五、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升华 |
第三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注重和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
二、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化 |
四、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水平 |
五、指引和呼唤大学生美好生活向往 |
第八章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 |
第一节 人生境界的内涵 |
一、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统一 |
二、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 |
三、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理想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的统一 |
第二节 人生境界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 |
一、追求至真的人生境界能够支撑大学生在求真道路上孜孜不倦 |
二、向往至善的人生境界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向善意志上砥砺前行 |
三、渴求至美的人生境界能够激发大学生在万物共生中圆融自如 |
第三节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涵养自我发展的天地胸怀 |
二、培育自我发展的战略眼光 |
三、厚植自我发展的家国情怀 |
四、激励自我发展的时代精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强化人格教育 追求人格完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2]现代化视角下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研究[D]. 彭美贵.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3]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4]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5]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审美人格培育研究[D]. 涂一昂. 湖北大学, 2017(05)
- [6]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01)
- [7]心灵的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内在向度[D]. 杨再勇. 苏州大学, 2014(04)
- [8]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视角[D]. 肖新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青少年网络人格培育中的动力结构分析[D]. 王凡. 中南大学, 2013(02)
- [10]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D]. 张君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