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良种大枣接酸枣(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文中认为灰枣在南疆产业化种植中出现了丰富的变异现象,从果实的性状上表现为果形、果重、果实风味及内部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本研究以在生产中发现的灰枣优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植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进行系统的比较,对其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优系材料进行鉴定;为变异新品种的早期筛选鉴定提供参考,筛选出品质优良的新品系,为良种选育储备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植物学形态上各优系材料的叶、枝、刺、吊、果均有一定的差异,其变异系数幅度在9.18%~79.74%。从植物学形态上可以鉴别出优系材料与灰枣间的差异。2.各优系材料在果实品质上有一定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如下。果实鲜食:从高到低分别为ZB-1、DH-1、Y-36、灰枣、9-1、ST-CK、ST-2。果实制干:从高到低分别为ZB-1、ST-CK、ST-2、DH-1、9-1、灰枣、Y-36。3.应用SCoT分子标记技术对各品系间差异进一步确认,从78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98条清晰,重复性好的条带,条带分布在100~2000bp。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2.25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平均多态百分率为45.97%。引物42扩增出条带数最多,达24条;引物43多态百分率最高达81.81%,引物59多态百分率最低,为18.18%。从SCoT分子标记上可以看出各试材在DNA水平上的差异,是区别于灰枣的新品系。
王超[2](2021)在《新疆引种红枣风味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自然条件独特,红枣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枣产区,尤其是新疆和田、阿克苏、喀什等主栽区。果实风味是果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糖、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共同作用,通过影响人们味觉和嗅觉形成的对果实品质的直接认知。本文以灰枣、骏枣、七月鲜、蛤蟆枣1号为试材,采用了测试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个品种在原产地和新疆不同地域的风味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产地枣果实糖类物质种类差异较小,可溶性糖均以蔗糖为主,果糖次之,葡萄糖最低,不同产地枣果糖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皆表现为引栽地枣果实糖含量最高,蔗糖贡献最大,其占总糖含量的34~65%。不同产地枣果实酸类物质种类差异较小,有机酸均以苹果酸为主,琥珀酸、柠檬酸次之,奎宁酸最低;不同产地枣果酸类物质含量差异较大,皆表现为原产地枣果实酸含量最高,苹果酸贡献最大,其占总酸含量的26~59%。新疆枣果实高糖低酸的特点使得其具有较高的糖酸比,果实甜酸风味优于原产地。(2)不同产地枣果香气物质种类差异较小,仅在醇类、醛类、烃类和其它类物质上稍有不同。不同产地枣果香气物质含量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酸类物质、酯类物质和酮类物质上。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各成分作用的大小,认为酸类、酮类、醇类、酯类和烃类是影响枣果香气品质的主要成分。通过构建香气综合评价模型发现,香气综合得分在四个品种中得分高低依次为蛤蟆枣1号>灰枣>七月鲜>骏枣。利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分别对灰枣、骏枣、蛤蟆枣1号、七月鲜香气物质进行筛选发现:1-辛烯-3-醇、E-2-壬烯醛、E-2-癸烯醛、E-2-己烯醛、壬醛、庚醛、辛醛、癸醛为枣果的特征风味成分。(3)通过不同气象、土壤因子与糖酸类、香气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均温、生长季≥10℃积温、6-10月日照时数、成熟期降雨量、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是影响枣果实糖酸类物质的重要环境因子;成熟期降雨量、6-10月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速效磷、有机质是影响枣果实香气物质的重要环境因子,不同环境因子会导致糖酸类物质、香气物质种类及含量出现差异,进而导致枣果风味受到影响。
高其富,陈飞,韩云鹏[3](2021)在《野生酸枣改接良种大枣提质增效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利用野生酸枣嫁接良种大枣,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从野生酸枣改接园片的确定、植株的选择和管理、改接技术、嫁接后果园管理等方面介绍野生酸枣改接良种大枣提质增效技术。
高其富,刘兰杰,隗学玲[4](2021)在《利用山区酸枣资源改接鲜食枣生产技术措施》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酸枣改接园片和植株的确定及改前管理、改接相关技术、接后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利用山区酸枣资源改接鲜食枣的生产技术措施。
王铁一,田沃[5](2011)在《北票市大枣产业发展之路该咋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票市在植物地理区系划分上以华北植物区系为主,其代表性植物之一的枣树,具有耐干旱瘠薄的生物学习性,非常适合在北票地区栽植。1980年以前,全市枣树呈零星栽培状态,栽培范围仅限于农民房前屋后庭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有了较多栽植,当时从河北、山西等省引进了?
刘红[6](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王林云[7](2010)在《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鲜食枣果实皮薄肉脆,营养丰富,已成为我国果树发展的热点。本研究以鲁北冬枣、北京鸡蛋枣、鲜优3号为试材,于2009年5月至10月对其光合作用、叶片解剖特性及遮阴条件下的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比叶重、叶绿素和糖含量等参数。结果如下:1. 5月、7月和9月,3个鲜食枣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双峰”型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5月份光合午休是由气孔限制因素引起的,7月和9月由非限制因素引起。2. 3个鲜食枣品种的光补偿点为5.8-49.1μmol·m-2·s-1 ,光饱和点为1414.3-1728.6μmol·m-2·s-1,是阳生植物。CO2补偿点在28.2-55.6μmol·m-2·s-1之间,CO2饱和点在955.0-1352.5μmol·m-2·s-1之间。羧化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为:北京鸡蛋枣>鲜优3号>鲁北冬枣。3. 3个鲜食枣品种的比叶重与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呈正相关;叶绿素a、b和总含量差异不是引起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鲁北冬枣和北京鸡蛋枣还原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高于鲜优3号,与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4.鲁北冬枣叶片气孔密度显着高于北京鸡蛋枣和鲜优3号,而气孔长度和宽度差异不显着;3者在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叶片厚度方面均达到显着性差异,表明鲜食枣叶片解剖结构对光合作用有一定的影响。5.多云天气鲜食枣光合强度及光合速率低于晴天。6.北京鸡蛋枣的Fv/Fm值大于鲁北冬枣和鲜优3号,具有更强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三者ΦPSⅡ值均在11:00时降到最低,此时高光照强度导致了ETR与NPQ的上升,却导致ΦPSⅡ与qP的显着下降。7.在不同遮阴条件下,鲁北冬枣叶片Fv/Fm、Fv/Fo和ΦPSⅡ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遮阴75%和遮阴50%的叶片叶绿素a、b和总含量及糖、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未遮阴的,叶绿素a/b值则显着低于未遮阴的。遮阴50%的叶片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强,适度遮阴可以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有利于枣树的正常生长。
王进兴[8](2010)在《鲜食枣‘中牟脆丰’的选育与优质苗木快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采用调查选种的方法,选育出鲜食枣优良品种‘中牟脆丰’,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观察试验,观察了生长发育特性;并研究了不同的播种模式、除草剂以及嫁接、扦插方法对‘中牟脆丰’优质苗木快繁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牟脆丰’枣是2001年在中牟县进行枣树资源普查时,在中牟县姚家乡发现的。2002年,经嫁接后,在中牟县枣树研究所内进行对比试验。2004-2007年先后在中牟县枣树科研究所、新郑市枣树科学研究所、河南省内黄县、淇县、濮阳市、三门峡市等地进行品种区域化实验。2007-2008年,先后在中牟县、新郑市、内黄县、淇县、三门峡市和濮阳市等地进行推广示范,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0hm2,并正式命名为‘中牟脆丰’。‘中牟脆丰’为优良的鲜食枣品种,定植第二年开始结果,4-5年进入盛果期,6年生果树株产15kg;在中牟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初花,9月中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10d;树势中等,枣头长度为55.3cm,二次枝长23.8cm,枣吊长度为17.71cm,着生叶片15.3片,平均每枣吊结果2.2个;果实肉质酥脆,汁液中多,单重5.91g,果核重0.42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8%,可溶性糖含量17.7%,维生素C含量367mg/100g,‘中牟脆丰’枣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在河南各地性状表现稳定。‘酸枣仁+覆盖地膜’播种模式出苗时间为11d,出苗率96%,苗高123cm,与其于播种模式相比,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出苗率,为最有利于砧木苗的生长的播种模式。在嫁接育苗研究中,接穗采集的最佳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集生长充实的一年生发育枝作接穗,苗木质量好;中牟地区用嵌枝接的嫁接方法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嫁接接穗,成活率在90%以上。在不同除草剂处理的中牟脆丰’枣出苗和除草试验中,48%仲丁灵处理效果最好,出苗率都超过94%,前期除草率为98.8%,后期的除草效果更加显,几乎不见杂草生长,更有意义的是该除草剂在后期不影响出苗。其次为50%乙草胺处理效果明显。在不同因素对‘中牟脆丰’扦插育苗的生根率以及根系生长试验中,各因素组合选优的结果是6月5日6月25日,选用枣头枝或二次枝作插穗,扦插于沙壤土,插前用IBA1000 mg/L或ABT61000mg/L速蘸15s。
梁鸿[9](2006)在《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文中提出枣树(Zizyphus jujube Mill)是原产于中国的特色果树,系鼠李科枣属植物。其果实称红枣(Zizyphus jujube Dates)又日枣、华枣。《本草纲目》等古代很多着作及有关省志、县志的记载,足以证明中国枣树栽培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代文献资料论述以及现代科学分析,都证实了红枣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中国枣树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集中在冀、鲁、豫、陕、晋等省。现全国枣树面积约46.47万公顷,年产鲜枣80多万吨。 本文为弘扬中国枣文化,宣传红枣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总结中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为中国红枣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中国古代着名的古农学、古医学以及省志、县志直至诗歌、神话等广为查阅、归纳,颂扬了中国红枣的伟大历史渊源,证实中国是枣树大国。本文调查了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境内的红枣资源,包括红枣密植园、贮藏加工设施、市场销售体系、技术服务体系、龙头企业、协会组织等。通过调查及科学的总结、归纳和分析,对中国红枣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各地政府出台的相关红枣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枣树科学发展的概况,我国红枣品种的分布状况及品种构成,红枣加工产品及其加工技术,鲜枣的贮藏保鲜及干枣和蜜枣近年来的出口态势。介绍了现代红枣加工企业的发展现状。 其次对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枣树品种、枣树栽植、红枣生产与加工、红枣的贮藏保鲜及加工产品市场开拓等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21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WTO、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在这样一种大调整、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红枣业正在迎来其崭新的大发展时期。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将整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今后的50年间,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营养型果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在我国,枣果作为传统的滋补保健佳品,早已深入人心。因而可以预测,枣果及其加工品在国内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对我国红枣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包括科技对策建议:枣树优良品种选育、枣“绿色”栽培标准化技术规程、鲜食枣周年/亚周年供应配套技术、红枣加工产业化、红枣产业化经营与管理模式、实施“果、畜、沼、窖、草”生产模式,建立生态果园、加强枣果科技研发等。政策措施实施建议:加强枣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建立信用担保,将枣业保险纳入财政支持
王斌[10](2004)在《大瓜枣品种选育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1983~2003年采用选种的方法,选育出大果型鲜食枣优良品种“大瓜枣”,观察了生长发育特性,并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N、P、K不同配比和施用量对其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大瓜枣选育过程及其生长发育特性 1.1 选育过程 大瓜枣是1983年调查枣树品种资源时,在山东省东明县临河店乡发现的优良单株。1983年9月,剪取接穗,嫁接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选种圃,第2年全部大量结果。1983年至1990年,连续7年,转接6次,研究生长结果习性、产量、风土适应性等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认为该品系果实特大,整齐度高,早实丰产性突出,鲜食品质优良,综合性状表现十分稳定,可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1989年开始建立丰产园和采穗圃,繁育苗木,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区域试验,199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进行推广,面积达2万hm2。2003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1.2 生长发育特性 大瓜枣为稀有大果型鲜食枣品种,果实特大,平均果重25.7g,最大果重50g。大小整齐。果皮薄,光亮鲜艳。果肉厚,质地致密细脆,含可溶性固形物32%~34%,品质上等。早实丰产性极强。嫁接苗定植后,当年结果株率达40%左右,单株最多坐果40余个。第2年全部结果,株产1~1.5kg。第5年株产可达15~20kg。在山东内陆地区,果实9月上中旬成熟采收,果实发育期90~95天。树体较大,树姿开张,多主干疏层形。树高7.0m,冠经5.2m,生长势强,枣头枝长65.0~94.0cm。枣股抽生枣吊3~5条。枣吊长10.0~18.0cm,着生叶片11.8片。适栽区域广,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在沙壤和粘壤的平原或丘陵山地上,生长结果良好。 2.大瓜枣氮磷钾施肥配比和施用量研究 2.1 氮磷钾配比按2:1:2施用时,生长中庸,结果枝系搭配合理,可显着提高坐果率、产量和品质。4年生树坐果率为1.73%,株产达7.28kg,
二、用良种大枣接酸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良种大枣接酸枣(论文提纲范文)
(1)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枣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2.1 地方品种选优 |
1.2.2 实生选种 |
1.2.3 倍性育种 |
1.2.4 杂交育种 |
1.2.5 芽变选种 |
1.3 枣果实品质研究 |
1.4 枣品种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孢粉学鉴定 |
1.4.3 同工酶鉴定 |
1.4.4 DNA分子标记 |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2章 灰枣优系植物学性状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分析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片描述型性状的比较 |
2.2.2 叶片数值型性状的比较 |
2.2.4 果核性状的比较 |
2.2.5 枣头、二次枝、针刺性状的比较 |
2.2.6 枣吊性状的比较 |
2.3 讨论 |
第3章 灰枣优系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分析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果实鲜食品质比较 |
3.2.2 果实制干品质比较 |
3.2.3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成分分析对果实经济性状综合评价 |
3.3.2 果实经济性状与植物学性状相关性 |
第4章 灰枣优系SCoT分子标记鉴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1.4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检测 |
4.2.2 SCoT引物筛选 |
4.2.3 SCoT引物多态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新疆引种红枣风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枣果糖酸类物质研究现状 |
1.1.1 糖类物质 |
1.1.2 酸类物质 |
1.2 枣果香气物质研究现状 |
1.3 风味影响因子 |
1.3.1 土壤因素 |
1.3.2 气象因素 |
1.3.3 制干工艺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3 测定方法 |
2.3.1 糖类物质测定 |
2.3.2 酸类物质测定 |
2.3.3 香气物质测定 |
2.3.4 气象数据搜集 |
2.3.5 土壤采集及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糖酸类物质分析 |
3.1.1 枣干果糖类物质分析 |
3.1.2 枣干果酸类物质分析 |
3.1.3 枣干果糖酸比 |
3.2 香气物质分析 |
3.2.1 香气物质种类及含量分析 |
3.2.2 香气物质主成分分析 |
3.2.3 香气评价模型 |
3.2.4 特征风味成分研究 |
3.3 环境因子与风味物质关联分析 |
3.3.1 环境因子结果分析 |
3.3.2 环境因子与糖酸类物质相关分析 |
3.3.3 环境因子与香气物质关联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枣果糖酸风味与产地、品种的关系 |
4.2.2 枣果香气风味与产地、品种的关系 |
4.2.3 环境因子对风味物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野生酸枣改接良种大枣提质增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野生酸枣改接园片的选择 |
2 野生酸枣改接植株的选择和管理 |
3 改接技术 |
3.1 良种大枣的选择 |
3.2 接穗的选择、采集 |
3.3 嫁接 |
3.3.1 嫁接时期 |
3.3.2 砧木处理 |
3.3.3 嫁接方法 |
3.3.4 嫁接后管理 |
4 嫁接后果园管理 |
4.1 土肥水管理 |
4.2 树体管理 |
4.3 花果管理 |
4.4 病虫害综合防治 |
(4)利用山区酸枣资源改接鲜食枣生产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酸枣改接园片和植株的确定与改前管理 |
2 改接技术措施 |
2.1 选择鲜食优良品种 |
2.2 接穗采集 |
2.3 嫁接技术 |
3 接后枣园管理 |
3.1 土肥水管理 |
3.2 树体管理 |
3.3 花果管理 |
3.4 病虫害综合防治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枣树研究概况 |
1.1.1 枣树生物学特性 |
1.1.2 枣树利用价值 |
1.1.3 枣的起源及分布 |
1.1.4 枣的品种资源及鉴定 |
1.1.5 枣的国内外引种 |
1.1.6 枣树栽培技术研究 |
1.2 鲜食枣研究概况 |
1.2.1 鲜食枣资源、引种与良种选育研究 |
1.2.2 鲜食枣栽培技术研究 |
1.3 枣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 |
1.4 枣属植物光合特性研究 |
1.5 鲜食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5.1 品种结构不合理 |
1.5.2 栽培管理技术欠缺 |
1.5.3 未注意枣树栽培的生态区域 |
1.5.4 贮藏技术不过关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2.1 鲜食枣光合作用测定 |
2.2.1.1 鲜食枣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
2.2.1.2 鲜食枣光合—光响应特性的测定 |
2.2.1.3 鲜食枣光合—CO_2响应特性的测定 |
2.2.2 鲜食枣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方法 |
2.2.3 鲜食枣叶片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糖和淀粉含量测定 |
2.2.3.1 叶面积和比叶重测定 |
2.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3.3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2.2.3.4 叶片还原糖含量测定 |
2.2.3.5 叶片淀粉含量测定 |
2.2.4 鲜食枣叶片解剖特性观测 |
2.2.4.1 叶表皮气孔观测 |
2.2.4.2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鲜食枣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 |
3.1.1 环境因子日变化 |
3.1.2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3.1.3 鲜食枣气孔导度日变化 |
3.1.4 鲜食枣蒸腾速率日变化 |
3.1.5 鲜食枣胞间 CO_2浓度(Ci)日变化 |
3.1.6 鲜食枣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 |
3.1.7 鲜食枣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 |
3.1.8 鲜食枣光能利用率(SUE)日变化 |
3.2 环境因子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响应 |
3.2.1 鲜食枣品种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强响应曲线 |
3.2.2 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作用—CO_2响应曲线 |
3.3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叶绿素含量、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
3.3.1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比叶重的关系 |
3.3.2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的关系 |
3.3.3 鲜食枣叶片净光合速率与糖和淀粉含量的关系 |
3.4 鲜食枣叶片解剖特性研究 |
3.4.1 鲜食枣叶片下表皮气孔观测 |
3.4.2 鲜食枣叶片解剖结构观测 |
3.5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3.6 多云天气条件下鲜食枣光合作用日变化 |
3.6.1 多云天气条件下环境因子日变化 |
3.6.2 不同天气鲜食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
3.6.3 不同天气鲜食枣气孔导度日变化 |
3.6.4 不同天气鲜食枣蒸腾速率日变化 |
3.6.5 不同天气鲜食枣胞间 CO_2浓度(Ci)日变化 |
3.6.6 不同天气鲜食枣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 |
3.6.7 不同天气鲜食枣水分利用率(WUE)日变化 |
3.6.8 不同天气鲜食枣光能利用率(SUE)日变化 |
3.7 鲜食枣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 |
3.7.1 PSⅡ光化学特性比较 |
3.7.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
3.8 遮阴对鲁北冬枣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8.1 PSⅡ光化学特性比较 |
3.8.2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
3.9 遮阴对鲁北冬枣生理指标的影响 |
3.9.1 遮阴对鲁北冬枣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9.2 遮阴对鲁北冬枣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鲜食枣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和光合“午休”现象 |
4.2 光强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
4.3 CO_2浓度对鲜食枣光合作用的影响 |
4.4 鲜食枣叶片生理指标与光合能力的关系 |
4.5 叶片解剖结构与光合能力的关系 |
4.6 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 |
4.7 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天气状况的关系 |
4.8 3 个鲜食枣品种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
4.9 遮阴条件对鲁北冬枣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个人简介 |
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
致谢 |
(8)鲜食枣‘中牟脆丰’的选育与优质苗木快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枣的概述及品种资源研究 |
1.1.1 枣的概述 |
1.1.2 枣品种资源研究 |
1.2 国外枣树生产栽培现状研究 |
1.2.1 国外枣的分布及发展概况 |
1.2.2 国外枣生产栽培技术状况 |
1.2.3 国外枣产业发展趋势 |
1.3 国内枣产业现状 |
1.3.1 我国枣资源概况 |
1.3.2 我国枣生产栽培区域分布 |
1.3.3 我国枣引种和良种选育发展状况 |
1.4 鲜食枣研究概况 |
1.4.1 鲜食枣资源研究进展 |
1.4.2 我国鲜食枣研究进展 |
1.4.3 鲜食枣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
1.5 枣栽培技术研究概述 |
1.5.1 枣树栽培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1.5.2 枣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5.3 鲜食枣生产栽培技术研究 |
1.5.4 鲜食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2. 引言 |
3. 材料和方法 |
3.1 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品种对比试验 |
3.2.1.1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
3.2.1.2 果实品质特征分析 |
3.2.1.3 抗逆性及抗病虫性分析 |
3.2.2 品种区域化实验 |
3.2.3 调查测定方法 |
3.2.4 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 |
3.2.4.1 不同播种模式对‘中牟脆丰’砧木苗成活生长的影响 |
3.2.4.2 ‘中牟脆丰’嫁接育苗研究 |
3.2.4.3 不同除草剂处理枣树的出苗与除草效果 |
3.2.4.4 ‘中牟脆丰’枣树扦插育苗研究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中牟脆丰’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析 |
4.1.1 ‘中牟脆丰’的树体形态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2 ‘中牟脆丰’的物侯期观察 |
4.2 ‘中牟脆丰’果实品质特征分析 |
4.2.1 果实形态特征分析 |
4.2.2 果实内含物特性分析 |
4.2.3 抗逆性及抗病虫性分析 |
4.3 区域试验结果 |
4.3.1 不同试点间‘中牟脆丰’生长性状比较 |
4.3.2 不同试点间‘中牟脆丰’结实性状比较 |
4.3.3 不同试点间‘中牟脆丰’果实性能比较 |
4.3.4 不同试点间‘中牟脆丰’抗逆性比较 |
4.4 ‘中牟脆丰’苗木快繁技术研究结果 |
4.4.1 不同播种模式对砧木苗成活生长的影响 |
4.4.2 嫁接育苗研究 |
4.4.3 不同除草剂的出苗与除草效果 |
4.4.4 ‘中牟脆丰’枣绿枝扦插试验结果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中牟脆丰’选育过程 |
5.1.2 ‘中牟脆丰’品种生长发育特性 |
5.1.3 优质种苗快繁技术研究 |
5.2 讨论 |
5.2.1 ‘中牟脆丰’枣品种选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
5.2.2 ‘中牟脆丰’嫁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9)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红枣的历史渊源 |
1.1 中国是枣树大国 |
1.1.1 古代历史、古农书、古医书关于红枣及枣树的记载 |
1.1.2 考古学对红枣及枣树的证实 |
1.1.3 中国有关省志、县志对红枣及枣树的记载 |
1.1.4 中国的诗歌、神话对红枣及枣树的赞颂 |
1.1.5 中国红枣及枣树向世界的传播 |
1.2 枣树的栽培技术史及红枣的加工技术史 |
1.2.1 枣树的栽培技术史 |
1.2.2 红枣的加工技术史 |
1.3 枣树的分布与红枣的品种 |
1.3.1 中国枣树的分布 |
1.3.2 中国古枣树分布及生长情况 |
1.3.3 中国红枣品种的选育史 |
1.4 中国红枣产量的发展史 |
第二章 红枣的营养保健价值 |
2.1 红枣的营养保健成分 |
2.2 红枣的药用保健价值 |
2.3 红枣的药膳食谱 |
2.4 红枣的药方 |
2.5 红枣营养保健成分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5.1 红枣多糖 |
2.5.2 红枣芦丁 |
2.5.3 红枣中的环磷酸腺苷(CAMP)与环磷酸鸟苷(CGMP) |
2.5.4 红枣中的挥发物质及其它 |
2.5.5 红枣色素 |
第三章 国内外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
3.1 党和政府引领红枣产业发展 |
3.1.1 河北省 |
3.1.2 山东省 |
3.1.3 山西省 |
3.1.4 陕西省 |
3.1.5 河南省新郑市 |
3.1.6 山东省乐陵市 |
3.1.7 山东省滨州市 |
3.1.8 河北省献县 |
3.1.9 河北省沧县 |
3.1.10 陕西省清涧县 |
3.2 枣树科学发展概况 |
3.2.1 枣树着作 |
3.2.2 枣树论文 |
3.2.3 枣树科技成果 |
3.2.4 红枣的专利 |
3.3 现代红枣加工企业发展概况 |
3.3.1 山西天渊枣业有限公司 |
3.3.2 山西天骄食业有限公司 |
3.3.3 山西都爱食品有限公司 |
3.3.4 山西省交城维高枣业有限公司 |
3.3.5 新疆楼兰红枣农副产品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3.3.6 新疆连昌红枣产业科技有限公司 |
3.3.7 郑州顶真食品有限公司 |
3.4 国外红枣产业现状 |
3.4.1 分布和发展概况 |
3.4.2 技术水平 |
3.4.3 发展趋势 |
3.5 国内红枣产业现状 |
3.5.1 我国红枣品种资源分布 |
3.5.2 优良鲜食枣产区及其区域布局 |
3.5.3 品种构成 |
3.5.4 枣树栽培技术 |
3.5.5 红枣加工产品及其加工技术 |
3.5.6 鲜枣贮藏保鲜 |
3.5.7 分级包装 |
3.6 红枣的国内外贸易 |
3.6.1 干枣和蜜枣的出口态势 |
3.6.2 红枣与主要水果的市场需求比较 |
3.7 红枣市场信息系统的建立 |
第四章 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4.1 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枣树品种方面 |
4.1.2 枣树栽植方面 |
4.1.3 红枣生产方面 |
4.1.4 红枣的贮藏与加工方面 |
4.1.5 红枣的贮藏保鲜及加工产品市场开拓方面 |
4.2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战略和对策 |
4.2.1 红枣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预测 |
4.2.2 红枣产业发展战略 |
4.2.3 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
4.2.4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大瓜枣品种选育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枣育种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 枣树栽培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栽培技术 |
1.2.2 栽培方式 |
1.3 果树氮磷钾研究状况 |
1.3.1 氮 |
1.3.2 磷 |
1.3.3 钾 |
1.4 枣树矿质营养研究现状 |
1.5 本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1 大瓜枣的选育研究 |
1.5.2 大瓜枣的施肥配比研究 |
2 大瓜枣的品种选育 |
2.1 大瓜枣的选育经过 |
2.2 主要性状 |
2.2.1 植物学特征 |
2.2.2 生长习性 |
2.2.3 早实丰产性 |
2.2.4 果实性状 |
2.2.5 物候期 |
2.2.6 适应性 |
2.2.7 栽培技术要点 |
3 大瓜枣施肥配比和施用量试验 |
3.1 材料、处理和调查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处理 |
3.1.3 调查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和施用量对生长的影响 |
3.2.2 氮磷钾不同配比和施用量对成花的影响 |
3.2.3 氮磷钾没配比和施用量对坐果的影响 |
3.2.4 氮磷钾不同配比和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 |
3.2.5 氮磷钾不同配比和施用量对枣果品质的影响 |
3.2.6 有机肥与无机肥对生长、结果和果实品质效应 |
3.2.7 施肥用量对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大瓜枣品种选育及生长发育特性 |
4.2 大瓜枣施肥配比研究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用良种大枣接酸枣(论文参考文献)
- [1]灰枣优系的比较及鉴定[D]. 王鑫.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新疆引种红枣风味特征研究[D]. 王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野生酸枣改接良种大枣提质增效技术[J]. 高其富,陈飞,韩云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04)
- [4]利用山区酸枣资源改接鲜食枣生产技术措施[J]. 高其富,刘兰杰,隗学玲. 果农之友, 2021(04)
- [5]北票市大枣产业发展之路该咋走[N]. 王铁一,田沃. 朝阳日报, 2011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3个鲜食枣品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相关性状研究[D]. 王林云.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6)
- [8]鲜食枣‘中牟脆丰’的选育与优质苗木快繁技术研究[D]. 王进兴.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7)
- [9]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D]. 梁鸿. 陕西师范大学, 2006(10)
- [10]大瓜枣品种选育及平衡施肥技术研究[D]. 王斌. 山东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