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方案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认为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陈斯亮[2](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孙碧琛[3](2019)在《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敖包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历史人文景观,是蒙古族重要的祭祀载体。目前关于敖包的研究集中在历史、人文和社会学方面,而敖包祭祀空间一直以来缺乏系统的研究。在民族文化旅游背景下,因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蒙地敖包祭祀逐渐演化为大型草原聚会活动而被旅游市场开发,然而不当的开发导致敖包商业气氛过于浓重,削弱了原有的信仰内涵和仪式感。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对敖包祭祀文化深入挖掘,探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敖包祭祀景观。首先,本文从祭祀园林的活动特征和空间需求出发,通过对典型祭祀园林的实例分析,总结归纳祭祀园林在空间序列、空间尺度、时节变化的特征;从选址、总体布局、建筑规制和植物规划等方面具体分析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的手法;探讨祭祀园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转型方式和设计方法;为后文敖包祭祀空间的认知提供理论参考。其次,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以敖包祭祀的起源、历史沿革、形制特征为基础点,分析了敖包祭祀的文化内涵、现实意义和发展趋势。在敖包祭祀文化梳理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归纳总结敖包祭祀的活动特征、空间布局以及现状问题。最后,将祭祀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敖包祭祀风俗和场所联系起来,指导鄂尔多斯敖包公园项目设计实践。
田晓鹤[4](2019)在《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建筑业获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建筑实践逐步繁荣,建筑理论研究立足于西部特色,多维度、多学科、深入综合的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以文献计量学为研究方法,以陕西省建筑理论工作者发表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而综合的分析,梳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脉络与历程,客观地呈现其各时期的研究概况。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相关的期刊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业着作,根据期刊种类和文献作者研究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来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外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学术成果分阶段地分析其文献产量及年度变化、作者群体特征、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来源期刊特征,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外貌有一个比较系统与客观的展示。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就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梳理出各时期研究的侧重关系,对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领域剖析其研究历程与研究热点。其中,建筑设计理论是论文重点分析领域,对该类中的建筑类型设计原理与建筑思想类的期刊文献进一步深入分析,通过其不同阶段的类型侧重与关注点变化等特征,梳理出陕西省当代建筑设计思想的历程。然后,结合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点和理论研究特点,将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综合呈现,并将其置于时代背景中进行解析,分析各时期研究热点与动态出现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的整体概况和各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总结阐述,为后续的工作者提供客观的基础资料。
刘济姣[5](2018)在《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文中指出衡山是中国传统名山体系“五岳”之南岳,是着名的道教、佛教圣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衡山的自然景观雄伟秀美,人文景观神圣亲切。原始山岳崇拜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此先后汇聚,与当地的自然风光融合,历经千年的兴衰交替,形成今天衡山的山岳风貌。本文以衡山为研究对象,按时间、空间和文化三个维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对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衡山的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以时间和宗教兴衰作为节点,梳理衡山从上古至今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总结影响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四点因素。第二,按照“宏观境域尺度——中观风景区尺度——微观寺观园林尺度”的逻辑框架研究衡山的风景园林理法。在宏观境域尺度,借鉴中国传统地理观,分析衡山在岳镇海渎、洞天福地、各朝都城和“南岳”体系中的空间关系。在中观风景区尺度,研究衡山自然与人文景观要素、景观结构和序列以及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在微观寺观园林尺度,全面分析寺观园林的整体空间分布、个体布局特征以及寺观的建筑、引导和环境空间理法。最后,梳理衡山的保护工作进展,总结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结合前文研究成果,对未来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衡山风景园林理法有以下五点结论:1.“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2.“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3.“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4.“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5.“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山体地形数据进行整合,实现对衡山风景园林研究的信息数字化;在衡山宏观系统性研究层面,填补了风景园林研究的空白,为衡山恢复名山氛围、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有积极意义;从时间、空间、文化视角对衡山的寺观园林理法进行全面的解读,拓展已有研究片面的思维定式,将衡山寺观园林的研究推向整体认知层面。
贺晓帅[6](2015)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文中研究表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自创立起追溯至今已有八十余年,在1956院系调整后,由苏南工专的建筑科和原东北工学院的建筑系合并而来。苏南工专建筑科可以追溯到1923年,由当时的柳士英和刘敦桢所创,是中国最早从事建筑教育的建筑科。东北工学院建筑系源自原东北大学建筑系,由梁思成于1928年创立。这两所学校创立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先河。1956年院系调整,两校的建筑系(科)合并,成立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后来在1996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几十年来,建筑学院从东北大学建筑系和苏南工专建筑科到今天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学院历史几经周折,人员几经变换;到现在校园内许多为学院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老教授已经仙逝故去,还有一些健在的老教授依然在关注着学院教育的发展,甚至还在对学生进行授课。建筑学院能有今天的学术地位,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与学院众多教师的辛勤耕耘息息相关,那些为学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更是功不可没。这些人的建筑思想和学术研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建筑学院的建筑学教育,而且他们在不同时期做出的建筑设计实践也能不断地反馈教学,同时也时刻记录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院的成长轨迹,甚至也能反映出中国近代建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对这些人的教育背景、教学经历、学术贡献以及他们做出的建筑设计实践进行系统回顾和研究,探究学术研究、教学、和实践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不但能总结出学院建筑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而且能指导学院建筑学教育以后的发展,甚至能给一些新兴院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借鉴。
梁辰[7](2015)在《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空间设计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汉皇祖陵是为汉高祖刘邦之曾祖父刘清所设计的刘氏祖陵,本文以作者所在屈培青工作室的实际项目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作为研究对象,以研究祖先祭祀文化和祖先祭祀空间场所两个层面作为论文的主体,论文试图通过了解祖先祭祀的文化与祖先祭祀的礼仪与对不同地区的祖先祭祀类建筑进行分析和调研,并结合对祖先祭祀类建筑所做的基础性研究。试图初步探索在祖先祭祀类空间、场所及该类型建筑方案的设计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祖先祭祀与祖先祭祀空间的背景与依据,其次,确定研究祖先祭祀空间的目的与意义,最终确定祖先祭祀空间的方法和内容,之后确定论文的研究框架;并且,作者重点从调研与分析实际工程的角度分析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设计方案的空间构成、空间序列、空间与场所关系的角度分析和阐述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设计方案。本文着重于研究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祭祀空间与场所,以四、五、六、七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通过具体调研国内现存的祖先祭祀类建筑,结合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项目背景、不同方案设计思路为出发点,分析不同设计思路下的祖先祭祀建筑空间,并尝试对祖先祭祀类建筑的空间与场所的营造做出初步性的总结。
张建忠[8](2013)在《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 ——以关中3陵为例》文中认为体验时代,遗产旅游开发的精髓就是创造和设计遗产文化体验,以独特文化内涵和足够的体验吸引旅游者。中国陵墓众多,帝陵是上品中的极品,是丧葬文化的集中代表,帝陵遗产成为认识帝王文化的窗口,认识中国历史的文化载体。我国帝陵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朝各代、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由于帝陵大都处在风景秀美的“形胜之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利用价值。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辨析旅游与文化的辩证关系,梳理风水理论与帝陵建造,遗产旅游体验理论,遗产活化理论等,提出帝陵文化遗产分层活化思想。依据遗产旅游体验理论、遗产活化理论和风水文化理论等相关理论,运用文献考证、田野调查、体验研究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以关中三陵(黄帝陵、秦始皇陵和乾陵)为典型案例,对中国帝陵的文化价值与旅游利用模式进行了从理论到和实证的系统研究。第一,从历史发展和空间分布两大维度,分析中国丧葬制度的起源与帝陵遗产的时空分布。中国帝陵发展演变历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呈现不同特色;中国帝陵遗产从空间分布上来讲,总体分布不均衡,呈现带状、组团状分布,与历史时期都城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省域范围层面,帝陵分布与传统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同时大部分分布于腾冲-黑河线东南侧。中国帝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风水文化价值以及建筑文化价值。第二,关中自古帝王都,西安帝都对关中帝陵形成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中有“13朝古都”之称,但帝陵遗存主要是周秦汉唐等帝陵。关中帝陵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陕西省关中盆地相对富裕的平原地,其地理分布呈片状、带状、线状及点状结合,相对集中。是中国帝陵密集分布的富集区,帝陵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关中帝陵遗存数量之多,全国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遗存价值;具有较高的建筑文化价值以及风水文化价值。关中帝陵,墓主和帝陵的知名度都较高,能够形成名人效应,环境优美自然成为遗产旅游发展的首选地。第三,通过田野调查,问卷分析、深度访谈等方式,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关中3陵旅游绩效以及政策应对。提出了三种帝陵旅游利用模式。中华寻根-祭祖的符号导向模式是黄帝陵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方式;大唐盛世-帝陵园林导向模式是乾陵遗产旅游利用的模式;大秦帝国-遗址公园符号导向模式是秦始皇帝陵遗产地旅游利用模式。文章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视角的创新。帝陵遗产旅游是国内专家学者尚未更多涉足的领域,专家学者更多的从消极保护的视角入手分析,尚未构建全国性的帝陵遗产图谱。文章通过文献考证,绘出陵墓遗产的时空分布,全面分析了陵墓历史文化价值图谱。帝陵遗产的总体分布特征表现在地域格局和省域分布以及沿“腾冲-黑河线”分布差异等方面。2)研究理论创新。提出了遗产活化分层理论,并通过典型地区案例分析,为帝陵遗产旅游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遗产“活化”要突出“文化信息”这个核心要素,这是文化遗产的价值源;要突出“无形文化载体”(非物质)和“有形文化载体”(实物)要素。3)提出了帝陵旅游的应时模式。旅游利用模式就是解决文化遗产在旅游利用过程中如何实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关系的经验总结,是阐述文化遗产如何活化的问题和如何增强旅游可体验性的一种理论思考。帝陵遗产地的旅游利用模式也是不同的。中华寻根-祭祖的符号导向模式的帝陵旅游利用模式是黄帝陵遗产旅游利用的重要方式,构建“人文初祖、祖陵圣地”旅游是黄帝陵旅游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大唐盛世-帝陵园林导向模式是乾陵遗产旅游利用的方向,以乾陵遗址森林公园模式来展示乾陵的文化内涵是重要途径。“珍稀乾陵,唐陵之冠”就是兼具意象两个向度的高度结合和统一。大秦帝国-遗址公园符号导向模式是秦始皇帝陵遗产地旅游利用模式,“秦风、秦韵、秦始皇”的文化遗产主题是秦始皇帝陵的核心文化层。对陕西省帝陵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涉及到历史文化、风水文化、社会文化、旅游开发、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所以对帝陵文化遗产驾驭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本文的研究还存在局限与不足。对中国帝陵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度不够,可能影响对帝陵文化精神、文化内涵的准确把握;鉴于文本样地仅仅局限于陕西省三大帝陵旅游地,研究结论有待完善;对于文化遗产体验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王博[9](2009)在《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帝陵——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拜谒、祭奠共同始祖的圣地。作为中国城市发展史上,依据汉代陵邑制度而造城出现的黄陵县,则担负着拱卫始祖圣地的责任。然而,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由于保护思想还未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再加上保护措施的不得力,黄帝陵周边区域环境日益严峻,而本文的研究对象——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地处黄帝陵名胜风景区与黄陵县城镇区域边缘,也是黄帝陵名胜风景区周边环境中较脆弱、易破坏和问题多的区域之一。本文立足于黄花沟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由黄花沟街区在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整体中的角色分析入手,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及理论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有机更新”的理论方法,从历史地段保护和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对黄花沟历史地段整治的总体构架和传统民居集体有组织、小规模的改造模式,对传统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民居改造中比较难以协调的一些设计难点和要点展开探讨,并从协调政府、设计队伍、市民和开发商的角度,对地段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稳定渐进、可持续发展等管理策略,以增强其可实施性。到目前为止,虽然关于黄帝陵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仍有许多内容有待继续深入研究。本论文将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力图深入系统地研究黄帝陵周边区域环境整治与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郭鹏[10](2008)在《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黄帝,带领中华民族从史前荒蛮时期进入文明时期,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与政治文明,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象征。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是以黄帝陵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传承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圣地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祖陵祭祀圣地,具有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本论文研究对象是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探讨其空间格局的构成、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黄帝陵作为华夏民族的祖陵胜地,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文化遗产。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及其山水形势意蕴天成,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精髓。通过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空间格局的研究,可以优化其自然生态环境与陵区建设的协调关系,延续陵区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从可持续发展和申报世界遗产的高度挖掘其深邃的空间与文化内涵的耦合关系及其典型特征,为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论文系统分析了黄帝陵的人文内涵及其影响,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空间格局和文化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组织结构,归纳总结陵区空间结构演进的规律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山水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其构成要素的功能和特点。通过现状调查揭示陵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与矛盾,并从辩证角度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再发展进行了探讨。论文在分析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对其面临发展的需求和现状矛盾进行思考,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已有规划进行分析,从保护与发展的角度对黄帝陵风景名胜区范围的划定、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在黄帝陵风景名胜区未来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重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方案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方案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
1.5.2 主要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
3.7 小结 |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
4.2.1 岁奏制度 |
4.2.2 祭祀制度 |
4.2.3 守护制度 |
4.2.4 维修制度 |
4.2.5 惩罚制度 |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
5.2.1 祭祀制度 |
5.2.2 巡查守护制度 |
5.2.3 保养维护制度 |
5.2.4 修缮制度 |
5.2.5 惩罚制度 |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
5.3.1 修缮工程背景 |
5.3.2 修缮工程始末 |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
6.2.1 岁奏制度 |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
6.2.3 维修制度 |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
6.5.1 西安城垣概述 |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
7.1.1 西安碑林概况 |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
7.2.1 崇圣寺概况 |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7.3.1 灞桥概述 |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图录 |
表录 |
附表 |
附文 |
附图 |
致谢 |
(3)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对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读 |
1.3.1 祭祀 |
1.3.2 祭祀园林 |
1.3.3 敖包及敖包祭祀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祭祀园林相关研究 |
1.4.2 敖包及敖包祭祀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祭祀园林的特征研究 |
2.1 祭祀活动与空间需求 |
2.1.1 空间序列 |
2.1.2 空间尺度 |
2.1.3 时节变化 |
2.2 祭祀园林的空间特征 |
2.2.1 选址映射 |
2.2.2 空间布局 |
2.2.3 建筑规制 |
2.2.4 植物规划 |
2.3 现代祭祀园林景观设计 |
2.3.1 祭祀园林的现代发展方向 |
2.3.2 祭祀景观的现代展示方式 |
2.4 小结 |
2.4.1 祭祀园林的内在特点 |
2.4.2 祭祀园林的变迁特征 |
3 敖包祭祀文化概述 |
3.1 敖包祭祀的起源 |
3.1.1 世俗利用 |
3.1.2 宗教信仰 |
3.2 敖包祭祀的历史沿革 |
3.2.1 远古时期 |
3.2.2 萨满教与氏族社会时期 |
3.2.3 佛教传入与世俗化发展时期 |
3.3 敖包的形制概述 |
3.3.1 敖包的分类 |
3.3.2 敖包的基本形制 |
3.3.3 敖包形制的发展 |
3.4 敖包文化的现实意义 |
3.4.1 文化意义 |
3.4.2 政治意义 |
3.4.3 经济意义 |
3.4.4 生态意义 |
3.5 小结 |
3.5.1 敖包祭祀的固有特征 |
3.5.2 敖包祭祀的变迁特征 |
4 敖包祭祀景观的特征分析 |
4.1 祭祀的类型及目的 |
4.1.1 官祭 |
4.1.2 民祭 |
4.2 祭祀的日期与时间安排 |
4.2.1 敖包祭祀的日期 |
4.2.2 敖包祭祀的时间安排 |
4.3 祭拜方式及祭品准备 |
4.3.1 绕行祭祀 |
4.3.2 火祭 |
4.3.3 酒祭 |
4.3.4 玉祭 |
4.3.5 血祭 |
4.3.6 素祭 |
4.4 敖包的选址与建构 |
4.4.1 敖包的选址特征 |
4.4.2 敖包的建构仪式 |
4.5 敖包祭祀活动与案例分析 |
4.5.1 原生态朝圣敖包案例简述 |
4.5.2 原生态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5.3 旅游景区敖包案例简述 |
4.5.4 旅游景区敖包空间特征分析 |
4.6 当前敖包祭祀景观开发的问题 |
4.6.1 密集的人群对草场产生破坏 |
4.6.2 祭祀流于形式而文化内涵失传 |
4.6.3 祭祀仪式简化而商业元素突出 |
4.7 小结 |
5 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 |
5.1 项目解读 |
5.1.1 项目区位 |
5.1.2 场地资源优势 |
5.1.3 上位规划解读 |
5.1.4 周边环境分析 |
5.1.5 场地现状分析 |
5.1.6 政策指引 |
5.2 规划设计思路 |
5.2.1 规划设计依据 |
5.2.2 目标与定位 |
5.2.3 规划设计策略 |
5.3 总体规划 |
5.3.1 山水格局 |
5.3.2 空间布局 |
5.3.3 景观结构 |
5.3.4 功能分区 |
5.4 分区设计 |
5.4.1 祭祀区域 |
5.4.2 过渡区域 |
5.4.3 世俗区域 |
5.5 专项规划 |
5.5.1 交通专项 |
5.5.2 游览专项 |
5.5.3 敖包祭祀系统 |
5.5.4 敖包文化展示 |
5.5.5 时节策划 |
5.5.6 植物专项 |
5.5.7 建筑专项 |
5.5.8 服务设施专项 |
5.5.9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分析 |
1.2.2 .文献计量学与建筑学科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研究对象的收集与分析 |
2.1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的定义 |
2.1.1 .期刊论文 |
2.1.2 .会议论文 |
2.1.3 .专业着作 |
2.2 .资料收集流程 |
2.2.1 .确定文献作者、研究机构 |
2.2.2 .向时间的划分 |
2.2.3 .期刊论文的收集 |
2.2.4 .会议论文的收集 |
2.2.5 .专业着作的收集 |
2.3 .统计分析方法 |
2.3.1 .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2.3.2 .内容特征分析 |
2.3.3 .相关应用软件的引入 |
2.4 .本章小结 |
3.期刊文献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 .期刊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1.1 .总体概况:期刊论文的总产量与年度变化 |
3.1.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1.3 .论文关键词及其变化 |
3.1.4 .来源期刊特征分析 |
3.2 .会议论文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2.1 .总体概况:会议论文的产量与年度变化 |
3.2.2 .作者群及其单位、身份特征 |
3.2.3 .论文关键词分析 |
3.2.4 .学术会议特征 |
3.3 .专业着作的外部数据特征分析 |
3.3.1 .总体概况:发文量和年度变化 |
3.3.2 .作者群及其机构单位 |
3.4 .本章小结 |
4.期刊文献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1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1.1 .建筑理论分类的研究 |
4.1.2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的确定 |
4.2 .期刊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3 .会议论文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4 .专业着作的理论研究特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背景解析 |
5.1 .时代背景分析 |
5.1.1 .主要政治经济背景 |
5.1.2 .国内建筑思想概况 |
5.2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汇总与解析 |
5.2.1 .建筑理论研究总类 |
5.2.2 .建筑设计 |
5.2.3 .建筑历史 |
5.2.4 .建筑技术 |
5.3 .陕西省主要建筑理论工作者汇总 |
5.4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特征总结 |
6.1.1 .总体特征 |
6.1.2 .各时期特征总结 |
6.2 .研究总结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陕西省建筑思想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代表性学术成果 |
附录三 :陕西省建筑理论研究着作 |
附录四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5)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衡山研究现状 |
1.2.2. 风景园林理法研究现状 |
1.2.3. 圣地类和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研究现状 |
1.2.4. 寺观园林研究现状 |
1.2.5. 小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衡山 |
1.4.2. 风景园林理法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图像分析法 |
1.5.3. 田野调查法 |
1.5.4. 跨学科研究法 |
1.6.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2. 衡山自然基础与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
2.1. 自然资源概况 |
2.1.1. 地质 |
2.1.2. 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 |
2.1.5. 土壤及植物资源 |
2.2. 衡山人文景观的形成与发展 |
2.2.1. 上古至西汉 |
2.2.2. 东汉至南北朝 |
2.2.3. 隋代至五代 |
2.2.4. 宋代至清代 |
2.2.5. 民国至1979年 |
2.2.6. 1979年至今 |
2.3. 本章小结——衡山人文景观发展的影响因素 |
3. 宏观境域尺度的衡山风景空间定位 |
3.1. 中国传统地理思想与表现 |
3.1.1. 中国传统宇宙观 |
3.1.2. 道教宇宙观和世界观 |
3.1.3. 古代地理空间秩序的表现 |
3.2. 衡山在岳镇海渎体系的空间定位 |
3.2.1. 衡山在岳镇海渎的空间关系 |
3.2.2. 衡山在五岳的空间关系 |
3.3. 衡山在道教名山中的空间定位 |
3.4. 衡山与各朝都城、边界的空间关系 |
3.5.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
3.5.1. 衡山与岳庙的空间关系 |
3.5.2. 岳庙与县城的空间关系 |
3.5.3. 衡山与岳庙、岳市的空间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中观风景区尺度的衡山风景演变与特征 |
4.1. 自然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
4.1.1. 自然景观的演变 |
4.1.2. 自然景观的特征 |
4.2. 人文景观的演变与特征 |
4.3. 景观结构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
4.3.1. 景观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
4.3.2. 景观序列的演变与特征 |
4.4. 风景游线组织的演变与特征 |
4.4.1. 进山路线的演变与特征 |
4.4.2. 山中游线的演变与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尺度的衡山寺观园林理法 |
5.1. 寺观的整体空间分布 |
5.1.1. 寺观分布与地理环境 |
5.1.2. 寺观分布与水文环境 |
5.1.3. 寺观分布与交通系统 |
5.1.4. 寺观分布与风水格局 |
5.2. 寺观的个体布局特征 |
5.2.1. 寺观的平面布局 |
5.2.2. 寺观的竖向布局 |
5.3. 寺观的建筑空间 |
5.3.1. 寺观建筑的特征 |
5.3.2. 院落的组合形式 |
5.3.3. 建筑院落的规模尺度与D/H比例 |
5.3.4. 寺观空间形成的构图 |
5.4. 寺观的引导空间 |
5.4.1. 引导空间的类型 |
5.4.2. 引导空间的提示元素 |
5.5. 寺观的环境空间 |
5.5.1. 庭院环境空间 |
5.5.2. 外部环境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6. 衡山的保护与传承 |
6.1. 衡山的保护工作 |
6.1.1. 自然环境保护 |
6.1.2. 人文景观保护 |
6.1.3. 保护更新工作对衡山的影响 |
6.2. 对衡山风景区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
6.2.1. 宏观层面——加强衡山与“五岳”的关联性 |
6.2.2. 中观层面——恢复全山风景的整体性 |
6.2.3. 微观层面——保证局部景观更新建设的合理性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三教合一、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 |
7.1.2. “华夏之南、湖湘之巅”的空间定位 |
7.1.3. “自发演变、一脉相承”的结构序列 |
7.1.4. “形式多样、融入地域特色”的寺观建筑 |
7.1.5. “因山就势、灵活丰富”的园林理法 |
7.2. 创新点 |
7.3.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A 先秦至清光绪年间衡山祭祀沿革表 |
附录B 历代重修南岳庙表 |
附录C 各时期自然景观演变表 |
附录D 各时期“七十二峰”之名 |
附录E 各时期人文景观演变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 |
2.1 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发展 |
2.2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
2.2.1 五十年代的国家院系调整社会背景 |
2.2.2 全国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中建筑“老八校”的产生 |
2.2.3 苏联模式对中国建筑学教育的影响 |
2.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历程 |
2.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来历 |
2.3.2 东北工学院建筑系的历史回顾(1928年-1956年) |
2.3.3 苏南工专建筑科历史回顾(1923年-1956年) |
2.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系)历史回顾(1956年-2006年) .. 162.3.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目前的建筑学教育状况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教育实践 |
3.1 院系调整前东北工学院的建筑学教学回顾 |
3.2 院系调整前苏南工专的建筑学教学回顾 |
3.3 院系调整后的建筑学教育实践回顾 |
3.3.1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时期(1956-1958年) |
3.3.2 西安冶金学院时期(1959-1962年) |
3.3.3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时期(1963-1993年) |
3.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时期(1994-现在)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 建筑学院在不同时期的突出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1 东北工学院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2 苏南工专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1.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建筑学教育理论成果 |
4.2 建筑学院“与时俱进”的特色研究方向 |
4.2.1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
4.2.2 城市规划研究 |
4.2.3 中国西部园林研究 |
4.2.4 黄土高原小流域人居环境研究 |
4.2.5 节能节地及绿色生态建筑研究 |
4.2.6 工业建筑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学院在不同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院系调整”之前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1 东北工学院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1.2 苏南工专时期的建筑设计实践 |
5.2 建筑学院成立之后有重大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实践(1956年-2006年) |
5.2.1 民用建筑方面 |
5.2.2 城镇规划方面 |
5.2.3 传统建筑与风景园林方面 |
5.2.4 节能节地及生态建筑方面 |
5.3 本章小结 |
6 新时期建筑学院地域特色学科的发展 |
6.1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
6.2 弱势群体人居环境研究 |
6.3 西部地区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
6.4 新时期其他方向典型的建筑设计实践 |
6.4.1 商业类建筑 |
6.4.2 行政类建筑 |
6.4.3 教育类建筑 |
6.4.4 旧城改造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图表附录 |
(7)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空间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依据 |
1.2 课题研究的基础 |
1.2.1 国内研究的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的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的研究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2 祖先祭祀建筑的基础性研究 |
2.1 祭祀活动与祭祀文化 |
2.1.1 文献记录的祖先祭祀活动 |
2.1.2 祖先祭祀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
2.1.3 祭祀祖先的制度与礼仪 |
2.2 祖先祭祀建筑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
2.2.1 祖先祭祀建筑的概念 |
2.2.2 祖先祭祀建筑空间的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3 祖先祭祀建筑空间与场所的研究与分析 |
3.1 祖先祭祀建筑的空间的特征 |
3.1.1 祖先祭祀建筑的空间与空间序列 |
3.1.2 祖先祭祀建筑空间的比例尺度 |
3.1.3 祖先祭祀建筑空间的方位与布局 |
3.2 祖先祭祀场所与空间的营造 |
3.2.1 利用地形营造祭祀场所与空间 |
3.2.2 利用布局与氛围营造祭祀场所与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4 相关案例调研解析 |
4.1 调研的目的对象与方式 |
4.1.1 调研的目的 |
4.1.2 调研的对象 |
4.1.3 调研的方式 |
4.2 调研的具体内容 |
4.2.1 陕西黄帝陵 |
4.2.2 北京太庙 |
4.2.3 北京历代帝王庙 |
4.2.4 甘肃天水伏羲庙 |
4.2.5 北京明长陵 |
4.3 调研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设计思路 |
5.1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项目的概况 |
5.1.1 项目的背景 |
5.1.2 项目的基本情况 |
5.1.3 项目最终的愿景与目标 |
5.2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的多方案比较 |
5.2.1 三方案的介绍 |
5.2.2 三方案空间设计思路的比较 |
5.2.3 三方案不同空间特征的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6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获选方案研究 |
6.1 获选设计方案图纸 |
6.1.1 效果图 |
6.1.2 总平面 |
6.1.3 平面图与立面图 |
6.2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获选方案的形态与空间研究 |
6.2.1 获选方案的建筑形制 |
6.2.2 获选方案的艺术根源 |
6.2.3 获选方案的空间尺度与体量分析 |
6.3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获选方案空间序列分析 |
6.3.1 祭祀区入.广场至山门 |
6.3.2 山门至祭祀大殿 |
6.3.3 祭祀大殿至寝殿 |
6.3.4 封土至汉里祠 |
6.3.5 获选方案建筑空间与场所的关系 |
6.3.6 获选方案空间中的场所精神 |
6.4 本章小结 |
7 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的深化设计与施工 |
7.1 深化设计 |
7.1.1 施工图的设计 |
7.1.2 施工现场情况 |
7.2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课题研究的结论 |
8.2 课题研究内容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做工作 |
(8)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 ——以关中3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帝陵遗产旅游成为“新高地” |
1.1.2 文化遗产研究引人关注 |
1.1.3 文化遗产助推旅游业发展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1.4.1 选题的意义 |
1.4.2 选题的价值 |
第2章 概念界定、研究现状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帝王陵墓 |
2.1.2 遗产、文化遗产 |
2.1.3 文化价值 |
2.1.4 旅游利用模式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 旅游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
2.3.1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
2.3.2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
2.4 风水理论与帝陵建造 |
2.4.1 风水文化的缘起 |
2.4.2 风水理论的核心 |
2.4.3 帝陵风水文化的内涵 |
2.5 遗产体验旅游理论 |
2.5.1 体验旅游理论的提出 |
2.5.3 遗产体验旅游设计的原则 |
2.6 遗产活化理论 |
2.6.1 遗产活化理论的提出 |
2.6.2 遗产活化理论的核心 |
2.6.3 遗产活化的原则 |
第3章 中国墓葬制度与帝陵时空分布 |
3.1 中国墓葬制度起源、发展和演变 |
3.2 中国帝陵历史发展概况 |
3.2.1 商、周时期帝陵发展概况 |
3.2.2 秦、汉时期帝陵发展概况 |
3.2.3 唐、宋时期帝陵发展概况 |
3.2.4 元、明、清时期帝陵发展概况 |
3.3 中国帝陵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性 |
3.3.1 中国帝陵空间分布状况 |
3.3.2 中国帝陵遗产空间分布规律性 |
3.4 中国帝陵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 |
3.4.1 中国帝陵的历史文化价值 |
3.4.2 中国帝陵的旅游利用价值 |
第4章 关中帝陵时空分布及其文化价值 |
4.1 西安帝都与关中帝陵形成 |
4.2 关中帝陵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
4.2.1 关中帝陵空间分布特征 |
4.2.2 关中帝陵分类 |
4.3 关中帝陵的文化价值及其旅游利用价值 |
4.3.1 关中帝陵的文化价值 |
4.3.2 关中帝陵的旅游利用价值 |
第5章 关中3陵文化价值与旅游利用模式 |
5.1 黄帝陵文化价值与旅游利用模式 |
5.1.1 黄帝陵概况 |
5.1.2 黄帝陵文化价值 |
5.1.3 黄帝陵的旅游利用模式 |
5.2 秦始皇帝陵文化价值与旅游利用模式 |
5.2.1 秦陵概况 |
5.2.2 秦陵文化价值 |
5.2.3 秦陵的旅游利用模式 |
5.3 乾陵文化价值与旅游利用模式 |
5.3.1 乾陵概况 |
5.3.2 乾陵文化价值 |
5.3.3 乾陵的旅游利用模式 |
第6章 关中3陵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绩效分析 |
6.1 帝陵旅游产品开发理念及原则 |
6.1.1 帝陵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 |
6.1.2 帝陵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 |
6.2 帝陵旅游产品绩效分析 |
6.2.1 帝陵遗产旅游开发分析 |
6.2.2 帝陵旅游产品旅游者感知分析 |
6.2.3 帝陵旅游者的收益分析 |
6.3. 帝陵景区旅游者旅游后续行为研究 |
6.3.1 帝陵旅游业发展程度总体感知 |
6.3.2 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 |
6.3.3 研究结论 |
6.4 帝陵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策略 |
6.4.1 深挖人文内涵,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品牌 |
6.4.2 加强服务管理,提升体验质量 |
6.4.3 大力开发文化旅游商品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3.1 国外历史地段研究概述 |
1.3.2 国内历史地段研究概述 |
1.3.3 黄帝陵整体环境研究现状概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相关概念界定 |
1.4.3 研究的方法 |
1.5 研究的框架 |
小结 |
2 黄帝陵保护与整修概述 |
2.1 黄陵县概述 |
2.2 黄帝陵概述 |
2.3 黄帝陵保护与整修概述 |
小结 |
3 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人口构成分析 |
3.2 空间结构分析 |
3.3 空间景观分析 |
3.4 建筑现状分析 |
3.5 交通现状分析 |
3.6 市政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
小结 |
4 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的理论体系研究 |
4.1 对国内历史地段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分析 |
4.1.1 国内历史地段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的启示与借鉴 |
4.1.2 国内历史地段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的问题与反思 |
4.2 对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过程中的原则体系的研究 |
4.3 对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过程中的目标体系的研究 |
小结 |
5 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研究与分析 |
5.1 环境整治与规划的思路 |
5.2 环境整治与规划的方式 |
5.3 对民居建筑的改造方式的探索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黄帝陵的历史演变、人文价值研究 |
1.3.2 黄帝陵地理地貌与景观生态研究 |
1.3.3 黄帝陵保护与规划研究 |
1.3.4 整体空间格局研究成果及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黄帝陵价值构成 |
2.1 黄帝 |
2.2 黄帝卓越贡献 |
2.3 黄帝陵祭祀发展 |
2.4 黄帝陵祭祀人文内涵及重要影响 |
2.5 黄帝陵价值构成要素 |
3.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 |
3.1 黄帝陵区的自然环境 |
3.1.1 地形 |
3.1.2 水体 |
3.1.3 植被 |
3.1.4 气候 |
3.2 黄帝陵区自然景观空间布局 |
3.2.1 黄帝陵区自然生态要素构成及其分类 |
3.2.2 自然景观要素现存的主要问题 |
3.2.3 如何使陵区建设与自然景观良好结合 |
3.3 黄帝陵区的历史文化空间格局 |
3.3.1 黄帝陵人文景观资源分布 |
3.3.2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中存在的历史文化要素 |
3.3.3 历史文化要素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联系 |
3.4 黄帝陵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布局特点 |
3.5 黄帝陵风水格局及其深层文化特质 |
3.5.1 帝陵选址及古代陵墓制度 |
3.5.2 传统山水理论的空间模式及其脉络 |
3.5.3 黄帝陵区山水格局及其象征意义 |
4.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
4.1 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组织结构及景区构成 |
4.1.1 黄帝陵空间格局组织结构 |
4.1.2 黄帝陵景区构成 |
4.2 祭祀空间结构分析 |
4.2.1 祭祀轴线的演变 |
4.2.2 祭祀轴线中重要组成要素分析 |
4.2.3 祭祀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
4.3 拜渴空间结构分析 |
4.3.1 渴陵轴线的演变 |
4.3.2 渴陵轴线中主要构成要素分析 |
4.3.3 渴陵轴线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
4.4 黄帝陵空间格局所面临的矛盾及问题 |
4.4.1 陵区与县城的矛盾问题 |
4.4.2 陵区合理规划范围制定问题 |
4.4.3 陵区范围内的景源系统评价与保护问题 |
4.4.4 陵区自然生态保护问题 |
4.4.5 陵区规划管理问题 |
4.4.6 陵区旅游建设存在问题 |
5. 基于黄帝陵区空间格局的规划与保护研究 |
5.1 山水格局对于规划范围界定的要求 |
5.1.1 范围划定原则 |
5.1.2 风水格局对于范围华定的要求 |
5.1.3 具体划定范围 |
5.2 山水格局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
5.2.1 风水的“天人合一”思想 |
5.2.2 风水学中生态思想的体现 |
5.2.3 黄帝陵山水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
5.3 具体保护措施 |
5.3.1 生态环境保护 |
5.3.2 人文景观保护 |
5.4 黄帝陵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6. 结语 |
6.1 黄帝陵的独特价值 |
6.2 黄帝陵空间格局 |
6.3 黄帝陵风水格局 |
6.4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限定的范围 |
6.5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与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重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方案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祭祀文化的敖包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鄂尔多斯敖包文化公园为例[D]. 孙碧琛.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4]基于期刊文献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田晓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5]衡山风景园林理法研究[D]. 刘济姣.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育回顾及其建筑设计实践[D]. 贺晓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7]徐州丰县汉皇祖陵祭祀大殿空间设计初探[D]. 梁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1)
- [8]中国帝陵文化价值挖掘及旅游利用模式 ——以关中3陵为例[D]. 张建忠.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1)
- [9]黄帝陵庙前区黄花沟街区环境整治与规划设计研究[D]. 王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10]黄帝陵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研究[D]. 郭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