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冲击波后温度测量的理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牧,张红平,陈实,陶沛东,祝航,周沧涛,赵剑衡,孙承纬[1](2022)在《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激光驱动动态压缩实验是极端高压高密度研究的主要途径,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地球行星科学,材料科学以及惯性约束聚变,有助于认识极端条件下的材料特性并拓展其在各学科的应用。近年来激光驱动压缩技术在激光装置、激光等离子体、制靶和诊断技术的同步提升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其他极端条件实验平台相比,其斜波压缩、复杂路径、衰减冲击等新型加载路径得到快速发展,微介观诊断技术和宏观诊断技术相结合,具有明确的超高压、高温、高应变率以及高同步精度等技术特色。从激光驱动材料压缩的热力学路径、激光驱动的机制与特色、激光驱动实验技术、材料极端压缩物理进展等方面介绍激光驱动实验和理论方面的进展。
柴健,刘学良,王学良,李鑫,邳莹,朱传林[2](2021)在《基于实验室模拟高压放电冲击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高压放电冲击波的特性,通过对冲击波的理论分析,基于自主设计的一套实验装置对实验室条件下模拟高压放电产生的冲击力大小进行了量化试验。利用2.6/50 μs冲击电流发生器模拟产生放电冲击波,依次改变冲击电流的幅值及离放电球中心位置的距离,测定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大小。实验结果表明:在25~100 kA冲击电流下,离放电球中心位置50 mm处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大小为1.6~3.3 N;随着冲击电流的增加以及离放电球中心位置距离的减小,水平方向的冲击力呈逐渐增加趋势。当离放电球中心位置的距离超过60 mm时,冲击力的大小受距离的影响较小。所得结论为研究自然界闪电冲击波的特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何降润[3](2021)在《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文中研究说明含能破片自发现以后,它除了具有常规惰性破片的动能侵彻性能外,还能在击穿目标靶后能够对靶后易燃物、电子设备、油箱、人员等目标进行动能毁伤和纵火毁伤。含能破片与惰性破片相比优势明显,其可广泛应用于杀爆弹以及精确制导武器中,以对地方目标、人员、物资等目标达到杀伤兼纵火毁伤效果。因此,含能破片在军事作战需求方面及未来武器发展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公开报道针对含能破片撞击靶后目标纵火毁伤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靶后油箱的研究,但是针对含能破片撞击靶板后,靶后破片云火球粒子飞散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查询国内外文献,通过破片撞击靶板过程冲击温升Hugoniot理论及基于Mc Queen冲击温升计算方法及其热毁伤方式的学习,以钨锆合金含能破片为研究对象,采用英斯特朗8801液压伺服试验机和SHPB获得钨锆合金含能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得到John-Cook本构关系。并基于LS-DYNA软件FEM-SPH算法,通过数值模拟实现了?11×13mm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60°、30°时,撞击10mm厚2A12铝靶靶后破片云火球粒子云分布云图的模拟,并得到在弹目角为90°、60°、30°时的数值模拟极限穿透速度分别为534 m/s、593 m/s、987 m/s;最后通过试验手段进行验证,得到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60°、30°时,撞击10mm厚2A12铝靶的极限穿透速度、靶后破片云及温度场空间分布特征,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此外,还开展了钨锆合金含能破片,在弹目角为90°时,对靶后脱脂棉和柴油箱纵火毁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13mm钨锆合金含能破片不能引燃靶后脱脂棉,但是能够引燃靶后柴油箱,其中引燃靶后柴油箱速度阈值为1064 m/s。
何倩[4](2021)在《低温压缩氢泄漏射流与爆炸事故研究》文中认为氢气以其易制取、清洁环保、高质量能量密度的优势成为了替代传统能源的第一军团,世界各国都在争先开展氢能研究、加大氢能基础建设投入,可以预见氢能会对今后的交通运输领域、能量存储行业等产生重大的影响。氢能相关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是如何进行储存,而低温压缩储氢是其中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氢气泄漏引发的安全事故常会使大众担忧,保障氢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且全面的氢安全研究。目前氢安全的研究主要针对常温高压氢气,而有关低温压缩氢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欠缺:系统准确的实验数据很少,且已有数据存在着大量的噪声,不能被直接使用;对低温压缩氢的加氢站泄漏、爆炸问题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对低温压缩氢泄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含实验数据处理、数值模型验证以及低温压缩氢加氢站泄漏爆炸模拟等。本文首先对低温压缩氢射流实验所涉及的关键实验系统和相关测试技术进行了介绍。(1)重点说明了将氢液化所采用的液氮、低温氦气和液氦的三级冷却方法;(2)阐述了激光Raman散射测量的原理,同时对对测试系统进行了说明;(3)阐述了以亥姆霍兹自由能为基础的计算低温压缩氢物性参数的方法。由于测试环境或实验设备自身背景噪声都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再加上射流出口温度低,周围空气成分被冷凝造成散射,所获取的实验结果会存在较多的数据噪声,并不能直接被使用。为了得到更好的数据,本文开发了基于远场数据特征和小波分解的图像去噪算法,获得了较为精确的浓度场和温度场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表明:射流温度沿射流中心线方向升高、射流压力越高沿射流轴线的浓度值也越高;射流沿径向的参数分布遵循高斯分布;浓度与温度数据经过无量纲化与归一化处理后表现出了与常温高压氢气一致的相似性。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建立泄漏几何模型,对四种工况下低温压缩氢泄漏后的浓度场和温度场分析,表明模拟值和实验值能较好的吻合、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该数值计算方法的理论模型能良好的计算低温压缩氢射流流场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参照实际尺寸建立了低温压缩氢加氢站模型,在不同工况下模拟了储氢罐底部管道破裂时发生泄漏和爆炸的后果,并对防护墙对泄漏和爆炸的防护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加装防护墙能有效降低爆炸带来的超温、超压伤害,且延迟爆炸带来的冲击波抵达某一位置的时间;合适的防护墙高度和距离会使其削波减爆的效果显着:在防护墙高度不变时,墙距离储氢罐越远防护效果越差;而在墙距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墙体高度能明显降低墙后的超温伤害、延迟压力峰值时间,但对降低超压的效果不明显。因此防护墙的建设应在保证墙高与储氢罐高度相当的基础上优先设计墙距。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和丰富氢安全研究的内容,填补低温氢泄漏扩散研究的空白,并为相应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更新提供科学的参考。
赵明斌[5](2021)在《地下停车场内燃料电池汽车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安全分析》文中提出当今世界范围内,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仍占据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大量的传统化石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源源不断的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便是该问题的代表。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减缓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人类一直在寻求一种低碳甚至无碳的能源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而氢能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的最优解。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达成了这一共识,开始着力发展氢能产业。当前氢能在交通运输业己开始显露身手。然而,作为能源载体,氢的安全性始终是工程界不敢掉以轻心的大事。氢气的燃烧范围宽、点火能低等特性导致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性。针对氢气泄漏后的扩散以及爆炸行为分析是氢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相关安全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地下停车场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数值模拟和相关理论分析以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根据相似原理搭建缩尺实验台用于模拟地下车库内氢气泄漏及扩散的事故场景。为保证实验安全选用了物理性质与氢气最为接近的氦气作为替代;通过改变泄漏位置、泄漏时长、泄漏流量等参数开展了一系列实验,使用布置在模型顶部的12个传感器记录随时间变化的氦气浓度。结果显示半封闭空间内部氢气浓度变化呈现明显的“三段式”趋势:传感器监测到浓度变化后将出现明显的浓度上升段,随后氦气浓度逐渐达到平稳状态,当泄漏停止后则各监测点浓度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传感器距离泄漏位置越近则浓度读数越高;使用无量纲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并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对几何长度、泄漏时间以及浓度等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各组工况中得到的浓度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一致性。为了实现快速确定车库中泄漏车辆位置的目的,本文还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用于定位地下车库内泄漏车辆位置的算法。首先,以模型试验中获取的浓度数据为基础,通过将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归一化后按照8:2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及测试集。本文共使用了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模型、深度残差网络模型以及K临动态规划模型以实现泄漏定位的目的。其中多层前馈神经网络仅能应用特定时间的12个传感器数据作为输入,可能导致部分时间特征被忽略,最终该算法的准确度为80.88%,而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和K临动态规划模型则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序列的浓度信息,预测准确度更高,测试结果表明以上算法可以用于完成泄漏源定位任务。氢安全事故中的氢火灾事件将会直接对人体产生较大伤害,因此本文还使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量化风险分析对氢安全事故场景进行了研究。使用FLACS软件建立了地下车库的实际尺寸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不同泄漏方向以及泄漏位置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的超温超压等事故后果。从模拟结果对比可知当发生向上泄漏并被点燃后仅有射流火焰形成,超压现象并不明显,而发生向下泄漏并被点燃时则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车身会被火焰包围形成大范围高温区域。而泄漏发生在车辆内部时车厢内会出现明显的超温和超压现象,对车厢内的人可能造成致命伤害。随后将数值模拟结果和量化分析方法结合,将数值模拟结果作为伤害模型参数输入,计算了事故可能对人产生致命伤害的概率。根据数值模拟计算出的事故影响范围与量化分析得出的事故范围呈现良好的一致性。
赵春朋[6](2021)在《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新型储能介质,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交通、航天和储能领域。但是锂离子电池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在改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增加续航和提高功率的同时,也增加了电池的热失控危险性。另外,在交通和储能领域,成组布置的锂离子电池多置于受限空间中,热失控产气容易发生积聚,进而导致严重的火灾甚至是爆炸事故。本文就此开展了如下研究。研究了受限空间中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揭示了荷电状态(SOC)、循环周期、过充电和诱导方式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危险性随着SOC和循环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新鲜电池,高SOC电池具有更低的热失控初始温度、更高的峰值温度和压力;对于老化电池,其热失控所需时间较新鲜电池更短,热失控初始温度更低。此外,部分电化学性能表现良好的老化电池的热稳定性已经开始降低。轻微过充对电池热稳定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热失控的早期阶段。轻微过充后,电池电压掉落温度急剧降低,隔膜在65℃左右就开始熔融,而正、负极材料则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隔膜表面出现的膜状结构是造成轻微过充电池热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揭示了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分布规律及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产气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容量为2 Ah的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总产热为61.72 kJ,与5.57 g TNT产热量相当;电池热失控产热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造成电池本体和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电池本体吸收的热量占总产热的31~44%。外部压力与电池热失控总产热呈正相关,可以利用电池热失控时周围空间的压力变化作为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判定标准。三元NCM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产气的主要组分不受SOC的影响,主要为CO2、H2、CO、CH4、C2H2、C2H4、C2H6、C3H6和C3H8共9种气体。随着SOC的升高,热失控产气量增加,C02含量降低,H2和CO两种主要可燃气体含量升高。高SOC电池热失控产气的燃烧极限范围更宽,爆炸危险性更高。100%SOC电池的产气量为1.84 L/Ah,燃烧下限低至 6.14%。评价了储能集装箱中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燃爆危害,揭示了着火点位置、初始温度和泄压口设置对气体燃爆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际储能集装箱建立1:1模型,使用FLACS软件分析了单一集装箱内的气体燃爆危险性,同时分析了单一集装箱气体爆炸对周围集装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着火点处于电池架中部或者靠近小的泄压口时,火焰在约束条件下传播时间更久,集装箱内冲击波压力和火焰传播速度都更高;着火时环境温度越高,爆炸危险性越高;泄压口的设置会显着影响爆炸强度,应尽可能多的设置泄压口,降低泄压板开启压力并避免泄压口被障碍物阻隔。在着火前注入惰性气体可以降低燃爆危险性。当集装箱短边间距5m时,单集装箱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压力对周围集装箱影响有限,应主要考虑热辐射、碎片飞溅等的影响。
王奕鑫[7](2021)在《储氢玻璃微球型乳化炸药起爆机理和爆轰物理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炸药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性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饰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满足军事科技发展对炸药的大量需求,炸药一直以高能量密度低感度作为发展的目标,而储氢材料的发展为高能量密度炸药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氢能够改善炸药的爆炸性能,化学储氢在炸药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和验证,而物理储氢更具有潜力,使得物理储氢炸药更有发展前景。在本研究中,选用空心玻璃微球作为物理储氢载体,替代乳化炸药中的敏化剂,实现物理储氢炸药的设计,并且对储氢乳化炸药展开了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对比了气瓶压渗储氢和高温高压储氢两种储氢方式的效果和效率,发现了高温高压反应釜储氢效率更高,更适合实验研究;然后详细讨论了反应釜储氢的步骤,不同种类的玻璃微球的选择以及除碎;利用渗透理论推导了玻璃微球中氢气的渗透,并且对储氢公式进行了详细讨论,考虑了温度、微球内外压力对储氢速率和储氢量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最终储氢量的微球参数;然后推导了储氢玻璃微球在常压下的泄露公式,讨论了储氢玻璃微球使用的注意事项;最后,对于不同强度的玻璃微球,制作了储氢乳化炸药样品。然后,对四种储氢乳化炸药样品进行了爆炸实验,详细探究其爆炸性能。分别开展了水下爆炸实验、铅柱压缩实验和爆速测试。在水下爆炸实验中,详细介绍了水下压力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开展了储氦乳化炸药的水下爆炸实验进行了对比,实验表明,高压氢气对于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而氦气的加入会使乳化炸药发生膨胀,降低乳化炸药的性能;理论计算了氦气在玻璃微球中的储存和泄露,表明氦气容易进出玻璃微球,从而使炸药发生膨胀;铅柱压缩实验和爆速测量同样表明氢气可以提升炸药的做功能力和爆热;最后,开展了储氧和储氮乳化炸药的相同实验进行对比,得到储气玻璃微球总会使猛度提升,而氦气没有效果是因为没有储存进入玻璃微球中,虽然氧气和氮气能够储存进入玻璃微球,但是氧气和氮气对炸药爆轰能量和冲量没有贡献,从而得到储气玻璃微球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增加做功能力,而储氢玻璃微球的参与可以进一步增加炸药爆轰的总能量。其次,为了探究玻璃微球在乳化炸药的敏化功能,对玻璃微球的冲击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将玻璃微球的冲击响应分为了两个阶段,球壳的脆性坍塌阶段和球内气体的绝热压缩阶段。对于球壳的脆性坍塌,假设其是一维球对称结构,通过分析其守恒方程,推导出球体孔隙率和冲击压力的常微分方程,使用龙格库塔法解得球壳孔隙率的随时间的变化,得到球壳的脆性坍塌对微球的响应是微乎其微的;计算了玻璃微球内气体的绝热压缩,使用高压气体的BKW状态方程,推导了球内气体的运动方程,得到了气体温度和压力的时程曲线。然后讨论了孔隙率、冲击压力上升速率、微球内初始压力和气体种类对绝热压缩的影响,得到了微球孔隙率对绝热压缩几乎没影响,冲击压力直接影响了气体温度和压力的上升速率,微球内初始压力的增加会使气体温度上升速率降低,氢气和氮气相比起来有更快的冲击响应速率,温度和压力上升更快。最终可以得到,球壳坍塌的时间相比气体绝热压缩时间尺度非常小,释放能量很少,对热点的形成几乎没有贡献,而气体绝热压缩是玻璃微球形成热点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储氢玻璃微球在高能炸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理论预测,根据现有的BKW状态方程理论,编写了计算程序,修改了程序中的不足,将其中的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公式和炸药内能的计算途径进行了改进,得到适用于计算“合成炸药”爆轰参数的BKW程序。使用改进的BKW程序计算设计的储氢RDX的爆轰参数,考虑了不同炸药密度和储氢量,证明了高压氢气的引入可以提升炸药的爆轰性能,得到了不同密度下氢气含量与高能炸药爆轰参数的详细关系,为储氢高能炸药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新型高能炸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王玮[8](2021)在《中红外波段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联合补偿测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气、液体燃料的泄漏以及固体药剂的引燃都会产生爆炸瞬态火焰,其温度及热伤害效果一直都是生产生活安全以及军事战斗部性能研究的重要指标参数。应用制冷型中波红外热像仪进行爆炸瞬态火焰温度测试时,火焰发射率取定值、测点距离、环境温湿度以及测温范围档位等因素均会影响爆炸瞬态火焰温度的测量精度。现阶段国内外对于爆炸瞬态火焰的温度补偿仅着眼于单一的测距和大气环境引起的辐射衰减温度补偿,对于瞬态火焰动态发射率引发的辐射温度衰减则未考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测距、成像孔径角和视场角的爆炸瞬态火焰中红外温度补偿模型,并将Schmidt法应用于爆炸瞬态火焰动态发射率的测算;最终将两者结合,构建了联合补偿模型,实现了火焰动态温度联合补偿。具体工作如下:(1)针对于试验中被测目标测距、成像孔径角和视场角引起的辐射温度衰减,基于红外目标辐射理论、几何光学、红外系统光电成像原理,提出了基于系统电压误差的中红外测距温度补偿方法。利用标准黑体进行了温度稳定性、一致性测定以及红外热像仪温度响应标定,确定了补偿方法中红外热像仪温度响应度等参数;利用黑体进行不同测距造成的辐射温度衰减补偿模拟试验,测算得到的黑体温度补偿结果相较于未补偿前更加接近黑体预设温度值,结果初步验证了基于系统电压误差的中红外测距温度补偿方法的正确性。(2)论证了Schmidt法用于瞬态火焰测量发射率的可行性,基于Kirchhoff定律和Stefan-Boltzmann定律,利用温度辐射靶作为大面积校准源,推导得到了火焰动态发射率求解方程组。对纯净丁烷火焰进行动态发射率测算试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火焰动态发射率求解方法得到的中波红外丁烷火焰发射率为0.307±0.017。该结果与浙江大学周洁教授等人在相同波段测量结果吻合度较高,初步验证了火焰动态发射率求解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3)为了提高补偿精度,避免单一补偿的局限性,依据热像仪接收有效辐射的组成,融合发射率求解方法和中红外测距温度补偿方法,构建了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联合补偿模型。(4)进行了实爆试验验证。首先基于比色测温原理,提出了比色测温仪“温度断点”修正方法,为外场爆炸瞬态火焰温度测试试验提供温度标准值;其次通过黑体标定试验,得到比色测温仪辐射亮度响应度、系统偏置等参数;最后利用中红外热像仪、比色测温仪以及自制辐射靶进行三次1kg-TNT外场爆炸测试试验,利用联合补偿方法得到的温度测算结果与温度标准值进行对比,误差由补偿前的70.58%-93.51%降低至18.81%-48.51%,有效提高了中波红外热像仪在测量TNT爆炸瞬态火焰温度时的精度。
孙绪绪[9](2021)在《含有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能源作为21世纪最有前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国际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氢气所具有的一些特殊性质,如较高扩散性、较低密度、较低点火能量和较宽可燃极限等,使氢气在使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未来一旦发生氢气意外泄露,会在极短时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混合物,在意外点火源的作用下,极易引发燃爆事故。如果外部环境条件允许(如存在障碍物),爆炸火焰会快速发展形成破坏力更强的爆轰波,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氢气被广泛投入使用之前,系统地研究氢气爆轰传播动力学问题意义深远。本文在圆形和方形截面爆轰管道内开展了氢气爆轰传播机理实验研究,重点考虑较大阻塞比(>0.8)、较大厚度(>20mm)孔板和不规则几何结构(管束和小扰动)对爆轰传播速度和胞格结构等参数的影响。采用PCB压力传感器记录爆轰波到达时间,从中可得到爆轰平均传播速度;烟熏板技术被用来记录爆轰胞格结构;通过二维数值计算来进一步解释爆轰传播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大阻塞比、大厚度单个孔板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为认识较大阻塞比和较大厚度孔板对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的影响,分别在90 mm内径圆管、300 mm边长方管内实验测定了氢气爆轰波在含有不同阻塞比、厚度的单个孔板障碍物管道内传播速度和胞格结构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孔板阻塞比的增加,可爆轰的氢气摩尔分数范围逐渐缩窄,且当孔板阻塞比处于0.802-0.96范围内时,爆轰在贫燃料一侧更容易形成,这一现象可归咎于贫燃料一侧较低的燃烧产物中音速,爆轰触发的临界条件可近似量化为d/λ>1和d/ΔI>3。发现在方管中随着孔板厚度的变化存在两种不同的爆轰点火机理,根据爆轰胞格结构特征可分别称其为对称和非对称点火机理,基于Dorofeev等人关于管道内爆轰传播极限研究引入的孔板障碍物平均几何尺寸概念,修正了可考虑孔板厚度影响的平均几何尺寸:L’=(δ+Deff)/2(1-deff/Deff),爆轰触发的极限条件可近似量化为L’/λ<32和L’/ΔI<37.34。(2)大阻塞比连续孔板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在90mm内径圆管内实验测量了较大阻塞比(0.7、0.8和0.93)连续孔板障碍物对氢气爆轰传播速度和胞格结构的影响。结果验证了即使孔板阻塞比达到0.93,其爆轰传播特征也有与前人小阻塞比一致的结论,即连续障碍物管道内爆轰平均传播速度远低于光滑管道内的速度,且随着混合物初始压力的降低,爆轰传播速度始终可以保持平缓连续下降,即使爆轰完全失效时,其传播速度仍然可近似保持在0.6VCJ。二维数值模拟结果进一步说明,连续障碍物管道内爆轰传播存在相同的机理,爆轰在穿越障碍物传播过程中不断重复出现完全失效和重新起爆现象,因此连续障碍物管道内爆轰传播速度是完全失效爆燃速度和重新起爆爆轰速度的平均值,所以远低于光滑管道内的速度;分析统计反应速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发现,连续障碍物管道内较高反应速率所出现的概率是更高的,即虽然连续障碍物降低了爆轰平均传播速度,但是同时由于激波在障碍物表面不断发生反射,诱导形成了较高温度的局部热点,进而导致局部较快的反应速率,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障碍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得爆轰波速度可以维持连续平缓的变化。爆轰传播的极限条件可量化为d/λ>1和L/λ>7。(3)不规则几何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在90mm内径圆管内实验研究了由20 mm外径小管组成的管束结构和2 mm直径圆柱构成的小扰动结构对氢气爆轰传播速度和胞格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管束几何结构对燃烧转爆轰(DDT)和爆轰传播极限的影响以及小尺寸扰动对爆轰重新起爆的影响。发现管束几何结构可以显着促进燃烧转爆轰,临界压力可以从光滑管道内的53 kPa显着降低到12kPa,且临界压力与管束位置密切相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含有管束障碍物的管道内,激波在壁面处发生反射以及管束之后射流火焰之间相互碰撞诱导形成局部热点是导致爆轰形成的直接原因。发现小尺寸扰动同样可以显着促进爆轰起爆,临界压力从光滑管道内的37 kPa降低到25 kPa,这可归咎于激波在圆柱表面发生反射诱导形成局部热点。管束几何障碍物管道内燃烧转爆轰和爆轰传播的极限条件以及小尺寸扰动作用下爆轰重新起爆的极限条件均可近似量化为DH/λ>1。
王学娣[10](2020)在《毁伤工况下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弹药在爆炸的瞬间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从而产生热毁伤效应,而这种热效应与温度场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探析弹药爆炸的热毁伤效应和温度分布规律对弹药武器研制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爆炸威力场有着变化速率快、压力大、毁伤强、电磁辐射复杂等特点,一般的测温方法无法用于毁伤工况下的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爆炸温度测试过程中,受到电测法自身低频特性不足的限制,无法精确获取爆炸威力场温度的相关数据,导致测试效果差和测试结果的不确定性。由此,提出毁伤工况下爆炸威力温度测试技术。本文研究了毁伤工况下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方法,建立了基于比色法测温的模型;构建了基于高速摄影的爆炸场温度测试方法,研究了数字图像用于温度测试的RGB分量模型,进行了爆炸场温度数字图像处理研究;设计了图像处理相关的算法与程序。对于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中热辐射测温原理和比色测温进行对比,对爆炸威力场温度采集系统进行模拟搭建,以MATLAB为辅助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图像处理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模拟温度场的测试试验,对爆炸威力场温度数据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爆炸温度场火球表面各阶段强度场分布。对所采集的视频进行帧频提取,通过火球特性解算得出整个爆炸过程的持续时间,验证了构建的火焰辐射光场成像模型与比色法温度场测试模型,获得了相关实验数据,验证了爆炸温度场的测试精度,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冲击波后温度测量的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冲击波后温度测量的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驱动的动高压技术 |
2 激光动高压加载路径 |
2.1 冲击压缩过程 |
2.2 斜波压缩过程 |
2.3 复杂路径压缩过程 |
3 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的实验方法 |
3.1 材料压缩状态的确定 |
3.2 温度的确定 |
3.2.1 条纹光学高温测量技术 |
3.2.2 多通道瞬态辐射高温计 |
3.2.3 吸收边温度测量技术EXAFS |
3.3 物质相结构的确定 |
4 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的亮点工作 |
4.1 太帕压力范围内压标的确立 |
4.2 高压行星物理发展 |
4.2.1 氢、氘以及氦等轻元素的高压研究进展 |
4.2.2 超离子态水的实验确认 |
4.2.3 透明矿物的超高压研究进展 |
4.3 超高压冲击绝热线声速测量 |
5 结论与展望 |
(2)基于实验室模拟高压放电冲击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压放电冲击波的理论分析 |
3 冲击力的实验分析 |
3.1 实验模型建立 |
3.2 实验数据分析 |
4 结论及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3)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含能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含能破片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穿燃含能破片冲击温升理论及热毁伤准则 |
2.1 反应破片总能量及能量释放条件分析 |
2.1.1 含能破片总能量来源 |
2.1.2 含能破片起爆机理 |
2.1.3 含能破片冲击起爆临界条件 |
2.2 含能破片冲击温度计算研究 |
2.2.1 基于Hugoniot曲线温升过程 |
2.2.2 基于Mc Queen冲击温升计算法 |
2.3 传热方式及热毁伤准则 |
2.3.1 传热方式 |
2.3.2 火球模型 |
2.3.3 热毁伤相关准则 |
2.4 小结 |
第三章 含能破片力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静态力学性能分析 |
3.2.1 静态压缩实验 |
3.2.2 静态拉伸实验 |
3.3 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分析 |
3.3.1 常温动态压缩实验 |
3.3.2 高温动态压缩实验 |
3.4 JC本构模型的拟合 |
3.4.1 Johnson-Cook本构模型介绍 |
3.4.2 Johnson-Cook模型参数拟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能破片撞击靶板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LS-DYNA有限元软件分析原理 |
4.2.1 LS-DYNA软件介绍 |
4.2.2 基本算法 |
4.2.3 热力学基本方程 |
4.3 含能破片侵彻靶板数值模拟计算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模型及算法设置 |
4.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3.1 含能破片侵彻靶板试验研究 |
(1)9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2)6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3)30°弹目角下侵彻2A12 铝靶板 |
5.3.2 引燃靶后易燃物试验研究 |
5.3.3 含能破片引燃靶后油箱试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低温压缩氢泄漏射流与爆炸事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主要工作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测试系统 |
2.1 氢液化方法 |
2.2 低温氢射流测量技术 |
2.2.1 Raman散射原理 |
2.2.2 Raman散射实验系统 |
2.3 低温氢物性和测试工况 |
2.3.1 物性计算方法 |
2.3.2 测试工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处理技术 |
3.1 数据去噪技术 |
3.1.1 预处理 |
3.1.2 “平移”操作 |
3.1.3 “除尘”操作 |
3.1.4 小波去噪 |
3.2 图像连接 |
3.3 数据转换 |
3.4 实验结果 |
3.4.1 浓度场和温度场 |
3.4.2 射流参数相似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值计算方法与验证 |
4.1 FLACS软件简介 |
4.1.1 数学模型 |
4.1.2 虚源模型 |
4.2 模型验证 |
4.2.1 几何模型及网格 |
4.2.2 验证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温压缩氢加氢站泄漏爆炸模拟 |
5.1 模拟设置 |
5.1.1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5.1.2 模拟参数设定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无防护墙时的泄漏与爆炸 |
5.2.2 防护墙对泄漏和爆炸后果的影响 |
5.2.3 不同墙距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5.2.4 不同墙高对防护效果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地下停车场内燃料电池汽车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
1.1.2 氢能发展趋势 |
1.1.3 氢安全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欠膨胀射流 |
1.2.2 受限空间扩散 |
1.2.3 氢火灾 |
1.2.4 泄漏源定位 |
1.3 现有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燃料电池汽车泄漏模拟实验 |
2.1 引言 |
2.2 基于相似原理的缩尺实验模型设计 |
2.3 实验系统 |
2.4 实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泄漏定位算法开发 |
3.1 引言 |
3.2 数据前处理算法 |
3.2.1 数据去噪及归一化处理 |
3.2.2 数据格式整理 |
3.3 基于神经网络的泄漏定位算法 |
3.3.1 神经元模型 |
3.3.2 多层前馈神经网络 |
3.3.3 深度残差网络 |
3.4 k临动态规划泄漏定位算法 |
3.4.1 动态规划算法 |
3.4.2 k近邻算法 |
3.4.3 算法定位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车库中燃料电池汽车泄漏及爆炸事故数值模拟分析 |
4.1 引言 |
4.2 FLACS数值模拟软件 |
4.2.1 基本控制方程 |
4.2.2 燃烧模型 |
4.2.3 虚喷管模型 |
4.2.4 模型验证 |
4.3 车辆外部泄漏爆炸结果分析 |
4.3.1 几何模型建立 |
4.3.2 不同开口方向泄漏扩散范围对比 |
4.3.3 不同开口方向爆炸影响范围对比 |
4.4 车辆内部泄漏爆炸结果分析 |
4.4.1 几何模型建立 |
4.4.2 爆炸影响范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氢气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
5.1 引言 |
5.2 量化风险评价方法 |
5.2.1 场景模型 |
5.2.2 伤害和损失模型 |
5.3 燃料电池汽车爆燃事故安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科研项目和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锂离子电池简介与安全事故 |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1.2.2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 |
1.3 锂离子电池安全研究现状 |
1.3.1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
1.3.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研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实验仪器和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 |
2.2.1 加速量热仪 |
2.2.2 综合热分析仪 |
2.2.3 电池充放电循环仪 |
2.2.4 扫描电镜 |
2.2.5 气相色谱仪 |
2.2.6 锂离子电池耐压测试实验台 |
2.2.7 其他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锂离子电池内部温度和压力测量方法 |
2.3.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收集及测试方法 |
2.4 模拟方法 |
2.5 实验样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锂离子电池热诱导失控危险性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荷电状态和循环周期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
3.2.1 实验设置 |
3.2.2 热失控初始温度判定 |
3.2.3 荷电状态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
3.2.4 循环周期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
3.3 微过充电和诱导方式对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
3.3.1 实验设置 |
3.3.2 绝热条件下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
3.3.3 外部加热条件下热失控危险性研究 |
3.3.4 加热方式对电池热失控危险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及产气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热研究 |
4.2.1 热失控产热计算方法 |
4.2.2 热失控能量分布情况 |
4.2.3 热失控产热量计算 |
4.3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研究 |
4.3.1 热失控产气机理 |
4.3.2 热失控产气分析 |
4.3.3 热失控产气量与爆炸参数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能集装箱内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模拟研究 |
5.1 引言 |
5.2 受限空间气体爆炸理论研究 |
5.2.1 可燃气体爆炸机理 |
5.2.2 可燃气体爆炸理论模型 |
5.3 FLACS模型设置 |
5.3.1 物理模型-储能集装箱设置 |
5.3.2 爆炸场景参数设置 |
5.4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研究 |
5.4.1 着火点位置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
5.4.2 环境温度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
5.4.3 泄压口设置对热失控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影响 |
5.4.4 储能电站电池热失控产气爆炸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储氢玻璃微球型乳化炸药起爆机理和爆轰物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能量密度炸药的研究现状 |
1.2.2 玻璃微球储氢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合炸药热点和爆轰机理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玻璃微球储氢技术研究和物理模型 |
2.1 引言 |
2.2 储氢技术的选择 |
2.2.1 压渗储氢 |
2.2.2 高温储氢 |
2.3 高温储氢的技术路线 |
2.3.1 玻璃微球的选择 |
2.3.2 玻璃微球的预处理 |
2.3.3 反应釜储氢 |
2.4 玻璃微球的储氢理论 |
2.4.1 计算符号定义 |
2.4.2 氢气渗透公式 |
2.4.3 公式讨论 |
2.4.4 温度T对压力P_1的影响 |
2.4.5 压力P_(20)对压力P_1的影响 |
2.4.6 储氢量的计算 |
2.4.7 微球内部初始压力P_(10)的影响 |
2.4.8 储氢玻璃微球稳定性研究 |
2.5 储氢乳化炸药制备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储氢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 |
3.1 引言 |
3.2 水下爆炸实验 |
3.2.1 水下爆炸基本特征 |
3.2.2 实验系统 |
3.2.3 压力数据处理 |
3.3 储氦乳化炸药对比实验 |
3.3.1 水下爆炸 |
3.3.2 氦气的储气与泄漏计算 |
3.4 铅柱压缩实验 |
3.5 爆速测试 |
3.6 其他气体的对比实验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储氢玻璃微球冲击响应过程 |
4.1 引言 |
4.2 玻璃微球球壳的脆性坍塌 |
4.3 玻璃微球内气体的绝热压缩 |
4.3.1 气体状态方程 |
4.3.2 守恒方程 |
4.3.3 不同孔隙率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 |
4.3.4 初始球内压力的影响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高能储氢炸药爆轰参数计算 |
5.1 引言 |
5.2 储氢炸药爆轰参数计算 |
5.3 爆轰产物的热力学函数 |
5.3.1 基本热力学函数 |
5.3.2 偏摩尔量 |
5.3.3 化学势 |
5.4 气体产物的热力学函数 |
5.4.1 Helmholtz自由能F |
5.4.2 内能E |
5.4.3 熵S |
5.4.4 化学势μ_i |
5.5 固体产物的热力学函数 |
5.5.1 内能E |
5.5.2 熵S |
5.5.3 化学势μ |
5.6 关于298.15K为基础的热力学函数 |
5.7 爆轰参数矩阵的计算 |
5.7.1 气相组分 |
5.7.2 固相组分 |
5.7.3 迭代矩阵 |
5.8 爆轰参数计算 |
5.8.1 爆轰产物组分 |
5.8.2 爆轰产物内能 |
5.8.3 Hugoniot温度 |
5.8.4 爆轰产物CJ状态 |
5.8.5 爆轰产物的熵 |
5.9 程序的优化 |
5.9.1 Mader计算理论 |
5.9.2 理论改进 |
5.10 实例计算 |
5.11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和展望 |
附录 玻璃微球冲击响应MatLab计算程序 |
A.1 主程序 |
A.2 球壳脆性坍塌子程序 |
A.3 气体绝热压缩子程序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8)中红外波段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联合补偿测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爆炸瞬态火焰温度测试背景及发展现状 |
1.2.2 爆炸瞬态火焰发射率测算背景及发展现状 |
1.2.3 红外测温技术国内外现状 |
1.2.4 红外图像处理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2.红外热像仪测温误差分析及对应补偿方法 |
2.1 红外热像仪仪器误差分析 |
2.1.1 面阵温度测量一致性 |
2.1.2 红外热像仪的辐射亮度响应 |
2.1.3 图像精度对火焰尺寸的影响 |
2.2 红外热像仪仪器误差消除方法 |
2.2.1 面阵温度一致性标定 |
2.2.2 红外热像仪的黑体辐射亮度响应关系标定 |
2.2.3 爆炸瞬态火焰图像边缘增强 |
2.3 外部现场误差分析 |
2.3.1 大气透射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 |
2.3.2 测距对测温精度的影响 |
2.4 仪器外部现场误差消除方法 |
2.4.1 大气透射率测算方法 |
2.4.2 基于系统电压误差的中红外测距温度补偿方法 |
2.5 黑体中红外测距温度补偿模拟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联合补偿测算方法 |
3.1 基于Schmidt法的爆炸瞬态火焰动态发射率测量方法 |
3.1.1 Schmidt法的应用 |
3.1.2 Schmidt法应用于TNT爆炸瞬态火焰的适用性分析 |
3.1.3 基于Schmidt法的TNT爆炸瞬态火焰动态发射率测量方法 |
3.2 纯净丁烷火焰发射率测算试验 |
3.2.1 Schmidt法应用于纯净丁烷火焰的适用性分析 |
3.2.2 基于Schmidt法的纯净丁烷火焰发射率测算 |
3.3 爆炸瞬态火焰中红外温度联合补偿 |
3.4 本章小结 |
4.实爆试验及结果分析 |
4.1 比色测温仪的温度修正 |
4.1.1 比色测温仪温度误差分析 |
4.1.2 比色测温仪黑体标定及温度误差修正 |
4.2 外场实爆测试试验 |
4.2.1 仪器参数配置及环境参数测算 |
4.2.2 TNT爆炸瞬态火焰测试试验及联合温度补偿 |
4.3 TNT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补偿前后热毁伤层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含有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光滑管道内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 |
1.2.2 障碍物管道内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 |
1.3 前人研究不足与本论文研究目的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章节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实验系统 |
2.1 实验装置 |
2.1.1 爆轰管道系统 |
2.1.2 障碍物系统 |
2.1.3 点火系统 |
2.1.4 配气系统 |
2.1.5 数据采集系统 |
2.2 实验操作流程 |
2.3 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大阻塞比、厚度单个孔板管道中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 |
3.1 光滑管道内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 |
3.1.1 不同当量比对爆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1.2 初始压力对爆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2 孔板阻塞比对爆轰传播动力学影响 |
3.2.1 实验研究不同阻塞比对爆轰传播速度行为影响 |
3.2.2 实验研究临界条件下爆轰传播机理 |
3.2.3 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阻塞比下爆轰传播机理 |
3.3 孔板厚度对爆轰传播动力学影响 |
3.3.1 实验研究不同厚度孔板对爆轰传播速度行为影响 |
3.3.2 实验研究临界条件下爆轰传播机理 |
3.3.3 数值模拟分析临界条件下爆轰传播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大阻塞比连续孔板障碍物管道中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 |
4.1 光滑管道内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 |
4.2 孔板阻塞比对爆轰传播动力学影响 |
4.2.1 实验研究不同阻塞比对爆轰传播速度行为影响 |
4.2.2 实验研究极限条件下爆轰传播机理 |
4.3 数值模拟分析障碍物对爆轰传播机理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不规则几何障碍物管道中氢气爆轰传播机理研究 |
5.1 管束结构对爆轰传播动力学影响 |
5.1.1 实验研究管束结构对燃烧转爆轰影响 |
5.1.2 实验研究管束结构对爆轰传播极限影响 |
5.1.3 数值模拟分析管束结构对爆轰起爆影响 |
5.2 小尺寸扰动对爆轰重新起爆影响 |
5.2.1 实验研究小尺寸扰动对爆轰起爆影响 |
5.2.2 数值模拟研究小尺寸扰动对爆轰起爆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际会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毁伤工况下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爆炸温度测量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完成的工作及研究内容 |
2 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原理与模型构建 |
2.1 温度测量的基本方法 |
2.1.1 常用温度测量方法及原理 |
2.1.2 接触式测温方法 |
2.1.3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 |
2.2 热辐射测温 |
2.2.1 热辐射测温理论基础 |
2.2.2 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
2.2.3 辐射测温的基本方法 |
2.3 火焰辐射光场测温原理及数学模型 |
2.3.1 基于比色测温原理推导 |
2.3.2 火焰辐射光场测温数学模型 |
2.3.3 比色测温方法的优点 |
2.4 本章小结 |
3 爆炸温度场测量图像处理算法设计 |
3.1 数字图像处理的火焰温度测量原理 |
3.1.1 图像处理主要实现功能 |
3.1.2 图像RGB三色分离 |
3.1.3 图像RGB通道分解 |
3.2 图像直方图均衡化和分割算法设计 |
3.2.1 图像滤波 |
3.2.2 爆炸图像直方图均衡化 |
3.2.3 爆炸图像的分割 |
3.3 爆炸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设计 |
3.3.1 边缘检测算法设计 |
3.3.2 图像边缘连续性处理算法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爆炸威力场温度数据研究结果分析 |
4.1 系统标定实验及结果 |
4.2 爆炸温度场火球表面各阶段强度场分布 |
4.3 爆炸温度场分布范围解算 |
4.4 爆炸温度场火球特性解算 |
4.5 本章小结 |
5 试验测试误差验证与分析 |
5.1 测温精度试验验证及分析 |
5.2 测温稳定度试验验证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冲击波后温度测量的理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技术[J]. 李牧,张红平,陈实,陶沛东,祝航,周沧涛,赵剑衡,孙承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2
- [2]基于实验室模拟高压放电冲击力的研究[J]. 柴健,刘学良,王学良,李鑫,邳莹,朱传林. 热带气象学报, 2021(03)
- [3]穿燃含能破片侵彻靶板后的毁伤效能[D]. 何降润. 中北大学, 2021(09)
- [4]低温压缩氢泄漏射流与爆炸事故研究[D]. 何倩. 山东大学, 2021(12)
- [5]地下停车场内燃料电池汽车泄漏及爆炸事故的安全分析[D]. 赵明斌. 山东大学, 2021(12)
- [6]受限空间三元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燃爆危险性研究[D]. 赵春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7]储氢玻璃微球型乳化炸药起爆机理和爆轰物理模型研究[D]. 王奕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8]中红外波段爆炸瞬态火焰温度联合补偿测算方法研究[D]. 王玮. 中北大学, 2021(09)
- [9]含有障碍物管道内氢气爆轰传播动力学研究[D]. 孙绪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10]毁伤工况下爆炸威力场温度测试技术研究[D]. 王学娣.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