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白山天池藻类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罗京[1](2021)在《松花江中游吉林-松原段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路杨[2](2021)在《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松花江是我国的第三大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地域广阔。松花江哈尔滨段位于松花江的中游,流经哈尔滨市区,全长70km,主要支流有拉林河、阿什河、呼兰河等,属北温带季风气候,生态类型多样,藻类资源丰富。本研究于2019年4月-10月按照春、夏、秋的采样时间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松花江干流、呼兰河、拉林河、阿什河、马家沟、何家沟的6个采样区域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363号藻类植物标本。使用光学显微镜(ZEISS Imager.A2)对其中的藻类植物(除硅藻门)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共观察到藻类植物(除硅藻门)296个分类单位,隶属于7门9纲17目33科89属271种23变种2变型。其中蓝藻门20属21种,金藻门1属1种,黄藻门3属4种,隐藻门1属2种,甲藻门3属6种,裸藻门8属53种10变种2变型,绿藻门53属149种13变种。对每个分类单位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描述,给出了其分布及生境信息,并附有清晰的光学显微镜照片,共附图版105张。2.研究中观察到中国新记录1种,Snowella litoralis(H?yrén)Komárek&Hindák,隶属于蓝藻门色球藻目色球藻科。3.本文对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如下:(1)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生物多样性丰富,种类较多,但数量不多,主要以淡水普生性种类为主。(2)在7门藻类中,绿藻门的种类最多,并以绿藻门的小球藻科(Chlorellaceae)和栅藻科(Scenedesmaceae)的种类为主,金藻门的种类最少。(3)在296个分类单位中,偶见种较多,优势种少、明显且多为常见种,在观察到的标本中仅有6个种类成为较明显的优势种,同时出现了典型的轻污-中污染指示种。(4)本研究中的生境主要以河流为主,湿地和湖泊的样点较少,故河流的种类数占大多数,且多为浮游种类,在各生境下均存在的种类约占总种类数的13%。根据采样区域不同,松花江哈尔滨段干流和各支流的藻类植物种类数差异较为明显,松花江干流藻种多样性最高,阿什河、马家沟和何家沟污染较为严重,耐污种较多,其中马家沟和何家沟的藻种多样性最低,在各河流均存在的种类约占总种类数的12%。(5)在2019年三季中,秋季藻类组成最为丰富,共鉴定藻类植物258个分类单位,夏季次之,共鉴定藻类植物214个分类单位,春季共鉴定藻类植物99个分类单位,在三个季节中均出现的种类占总种类数的31%。
刘雪梅[3](2021)在《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湖泊干旱缺水、水质恶化已成为威胁全球湖泊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要素。多水源调控是缓解湖泊水资源短缺、改善水质和修复水生态系统的有效措施和重要途径。查干湖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和东北地区重要渔业基地,灌区退水是其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在2009年国家粮食增产工程驱动的背景下,新建盐碱地灌区退水大量排入查干湖,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同时也增加了水体盐化的风险,威胁其水生态系统健康。如何科学确定维持查干湖水生态健康的水质控制目标,并基于此目标对查干湖进行多水源调控,是当前查干湖水环境治理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在厘清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和规律基础上,基于Delft3D模型软件,耦合改进的水华模块(BLOOM)构建了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预测湖泊盐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确定维持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湖泊水质控制目标,提出最佳的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规律利用数理统计法、Mann-Kendall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查干湖水文要素和水质参数进行了系统分析,明晰了查干湖水循环过程,其中灌区退水约占补给水源的56.31%;依据水文要素和水质参数演变特征,将查干湖水质演变过程划分为水质自然阶段、水质恶化阶段、水质改善阶段和水质风险阶段;目前,查干湖的总氮(TN)、总磷(TP),p H和总悬浮颗粒(Total Suspended Solid:TSS)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呈现出自东向西增加的趋势;采用多种综合富营养化指数(TSI,TLI,EI)对查干湖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得出查干湖处于富营养状态。(2)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基于查干湖综合模型数据库和Delft3D模型软件,构建了查干湖的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并对模型的水动力、水质和水生态参数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查干湖水深、盐度、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参数的模拟结果接近于观测值,获得了适用于查干湖的水环境模拟模型。(3)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变化趋势模拟预测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模拟预测不同灌区发展情景下湖体盐分变化趋势,确定了到达淡水鱼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模拟结果表明了湖泊盐分年累积量为96.99 t;当前灌区退水情景下,2024年湖泊盐分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1 psu);假设在乾安灌区退水完全排入查干湖的情景下,2021年湖泊盐分整体达到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4)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确定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揭示多环境因子(TN、TP、TSS和N:P)协同作用下浮游植物竞争机制,确定了维持查干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水质控制目标。模拟结果表明查干湖浮游植物以能量限制型为主,揭示了TSS在抑制富营养湖泊中浮游植物生物量过度增殖的同时驱动优势种向蓝藻演替的内在机理;明确了浑水状态下非固氮蓝藻占主导而清水状态下固氮蓝藻占主导的演变规律。依据有害蓝藻影响作用最小的原则确定了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是TN≤1.5 mg/L且TP≤0.1 mg/L。(5)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利用构建的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设置不同水文年下灌区退水控制和水动力条件改善调控措施组合的18种情景,模拟查干湖水质达到控制目标的时间和多水源配比,提出了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利用IPWQ评价模拟结果,并结合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对查干湖的多水源调控方案进行比选,确定了大安灌区退水完全不排入查干湖的多水源调控情景为最佳方案。本研究结果可为查干湖水质管理及其周边灌区发展规划,以及吉林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对查干湖的生态补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也是践行我国“一湖一策”精准管理的要求。
杜云霞[4](2021)在《东北地区湖库总悬浮物遥感反演及时空动态研究》文中提出内陆水体光学特性受叶绿素a(Chl-a)、总悬浮物(TSM)和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等影响,其光学特性表现复杂。总悬浮物作为其中的水质参数之一,其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水体水质状况,是水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卫星遥感作为一种长时间和大范围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水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东北地区湖库为研究对象,以水体光学特性变异性、总悬浮物遥感反演方法、总悬浮物时空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内容,基于Landsat地表反射率数据,采用模糊K均值聚类方法,对东北地区水体进行了光学分类,并采用经验的回归分析建模方法,研究了不同策略下水体总悬浮物的遥感反演模型,采用水体光学分类模型加权反演方式,对长时间序列总悬浮物进行了反演,并对此反演产品进行了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采用多元广义线性回归(GLM)分析方法,定量表征了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总悬浮物时空变异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本文基于Landsat地表反射率数据以500米×500米格网进行等间隔光谱采样,并根据其光谱特征对东北地区水体光学特性进行全面分析。用模糊k均值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研究区表现为3种典型的水体光学类型,水类光学型划分对于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2.在研究区水体光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三种水体总悬浮物浓度遥感反演方式,即整个研究区采用一个统一模型反演方式、基于水体光学分类模型反演方式和基于光学分类模型加权的反演方式。基于Landsat数据对不同反演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统一模型反演方式时,红绿波段均值((Red+Green)/2)的指数函数模型(R2=0.53,RMSE=33.7,MAPE=1.19,bias=-6.31)是用于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反演的最佳模型;当采用光学分类模型反演方式时,红蓝波段差(Red-Blue)的指数函数模型(R2=0.29,RMSE=49.36,MAPE=0.96,bias=-11.41)是用于反演类型1水体总悬浮物的最佳模型,绿波段(Green)的指数函数模型(R2=0.39,RMSE=16.44,MAPE=0.86,bias=-4.74)是用于反演类型2水体总悬浮物的最佳模型,红波段的二次多项式模型(R2=0.39,RMSE=45.14,MAPE=0.55,bias=-8.98)是用于类型3水体总悬浮物反演的最佳模型;基于光学分类模型加权的反演方式是将这三种水体类型反演模型的反演结果加权融合。通过对三种反演方式的最优反演结果比较表明,三种方式的反演结果都可靠,但基于光学分类模型加权反演的结果更稳定(RMSE=37.5,MAPE=0.83,bias=-6.12)。3.利用覆盖研究区的长时间序列Landsat地表反射率数据,采用水体光学分类模型加权反演方法,建立特定的反演流程,反演得到研究区水体从1984-2019年的总悬浮物浓度的时间序列。长时间序列总悬浮物浓度年际变化的分析表明: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变化趋势总体来看趋于良好,64%呈下降趋势,36%呈上升趋势;研究区42%水体的总悬浮物浓度变化率集中于-50%-0之间,5%水体的总悬浮物浓度上升速率大于100%,在水质管理中需要特别关注;4%水体的总悬浮物浓度总体水平较高(大于100 mg/L),是需要在水质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对象。对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分布存在异质性,38%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变异系数小于1,62%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变异系数小于1;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异质性也会表现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但总体来看研究区68%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趋于均一化,而32%水体内部总悬浮物浓度异质性增强。4.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GLM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及相对贡献,对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浓度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浓度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是由已知的和未知的多种自然的和人类活动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的。各因素与水体总悬浮物的年际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显着相关的影响因素因流域而异,NDVI和降水的显着影响范围相对小,分别与5个流域内的水体总悬浮物年际变化显着相关,风速和化肥使用量的显着影响范围广,分别与13和14个流域内的水体总悬浮物年际变化显着相关。各因素对水体总悬浮物年际变化的相对贡献分析表明:8个被检测因素的总贡献在14%至75.4%之间,平均值为40.8%,在10个流域中其总体贡献大于50%;具体因素来看,人口和DNVI的相对贡献平均值高于其它因素,分别为7.9%和7.6%,气温的相对贡献最小,平均值为2.1%;风速的相对贡献区域差异最小(CV=0.84),化肥使用量的相对贡献的区域差异最大(CV=1.91);4个自然因素的总体贡献平均值为19.9%;4个人类活动因素的总体贡献平均值为20.9%。各因素对水体总悬浮物空间分布影响的分析表明:风速和降水与水体总悬浮物空间分布显着相关(p<0.05);风速较其它7个被检测因素的相对贡献大,为23.4%;其它潜在因素起主导作用,其相对贡献为69.9%。
王志龙[5](2021)在《云南高原不同营养型湖泊产毒蓝藻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然界中湖泊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加剧,导致水生态系统破坏,有毒蓝藻水华产生藻毒素直接危害人类生活和健康。本文以云南高原不同营养型湖泊星云湖、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对两个湖泊进行环境指标检测,分析了环境因子变化对水质的影响;基于不同藻毒素合成基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探究两个湖泊中产毒蓝藻的遗传多样性及丰度变化;使用宏转录组学分析两个湖泊藻华期和非藻华期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差异表达基因及蓝藻毒素基因差异表达等,为科学评价湖泊的生态现状,控制蓝藻水华和湖泊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星云湖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水样以及沉积物样本除水温外的所有环境指标均显着高于抚仙湖。星云湖营养化程度严重,抚仙湖属于贫营养型湖泊。叶绿素a的含量与除水温以外的其它环境因子呈显着正相关。2.星云湖、抚仙湖水体中均检测到总微囊藻属16s rRNA、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mcy A、鱼腥藻毒素合成基因ana C、石房蛤毒素合成基因sxt A,但只在星云湖沉积物中检测到微囊藻毒素合成基因mcy A、总微囊藻属16s rRNA基因;两个湖泊中微囊藻毒素主要由微囊藻属的产毒蓝藻产生,石房蛤毒素主要由鱼腥藻属的产毒蓝藻产生。鱼腥藻毒素在抚仙湖中主要由颤藻属的产毒蓝藻产生,在星云湖中则主要由束丝藻属的产毒蓝藻形成。3.不同时期产毒蓝藻藻毒素基因丰度分析发现,富营养化星云湖中微囊藻毒素、鱼腥藻毒素产毒蓝藻丰度均显着高于贫营养的抚仙湖,且微囊藻毒素产毒蓝藻在两个湖泊中丰度最高,抚仙湖中石房蛤毒素产毒蓝藻丰度高于星云湖;不同季节分析表明,微囊藻毒素基因丰度在丰水期丰度最高,其它鱼腥藻毒素基因、石房蛤毒素基因丰度在不同时期各有差异。同时,不同的产蓝藻毒素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呈现不同的相关性,其中产鱼腥藻毒素ana C基因丰度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4.对两个湖泊丰水期(藻华期)、枯水期(非藻华期)微生物群落分析发现,贫营养抚仙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较富营养化星云湖更为丰富。星云湖两个时期主要微生物群落差异较小,处于第一丰度的为蓝藻门、微囊藻属的铜绿微囊藻,抚仙湖两个时期主要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丰水期处于第一丰度的为变形菌门、梭菌属的纤维梭菌,,枯水期处于第一丰度的则为蓝藻门、变形杆菌属的蓝杆菌。5.对两个湖泊丰水期、枯水期浮游生物功能注释发现,两湖丰水期、枯水期主要进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生物功能和代谢途径。通过差异基因的功能注释发现,丰水期和枯水期两湖的主要差异功能来源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和细胞器,丰水期的光合作用强于枯水期。在转录水平上,星云湖在丰水期三种产蓝藻毒素基因表达均高于抚仙湖,在枯水期产石房蛤毒素基因略低于抚仙湖。不同时期不同的产蓝藻毒素基因的表达量不同。6.微生物群落与蓝藻毒素基因丰度的相关性发现,丰水期与枯水期的物种群落差异较大,枯水期两湖的物种群落差异较小,产蓝藻毒素mcy A、ana C、sxt A基因丰度与微囊藻属、脱硫杆菌属、氯酸杆菌属、类芽胞杆菌属、消化梭菌属成正相关。
马强[6](2021)在《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于2019年3月-10月、2020年12月,运用样线法及样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运用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等对调查样区内不同生境以及不同季节鸟类的数量及种类变化做了对比分析探讨。在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记录到野生鸟类151种,隶属于16目39科97属,包括非雀形目58种;雀形目Passeriformes93种。雀形目鸟类最多,鹰形目Accipitriformes次之;(?)(?)目Podicipediformes、鹃形目Cuculiformes、鹳形目Ciconiiformes、犀鸟目Bucerotiformes、鲣鸟目Suliformes这5个目均为单种目,只包含一种鸟类,隼形目Falconiformes、鸮形目Strigiformes、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仅包含2种鸟类。根据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对已记录的鸟类进行区系划分,森林公园内分布有古北种鸟类34种,无东洋种鸟类,其余117种为广布种鸟类。根据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对调查到的151种鸟类进行区分,属于鸣禽的鸟类有97种,占据最大类群,猛禽15种、游禽14种、陆禽12种,涉禽11种、攀禽8种。根据鸟类居留型区分,公园内分布有留鸟81种,夏候鸟46种,冬候鸟6种,旅鸟18种,未发现迷鸟。根据频率指数估计法对公园内记录到的鸟类进行数量等级分析,得到记录频率最高的优势种15种,频率较高的常见种56种,少见种42种,偶见种31种。森林公园内分布的所有鸟类中,为国家Ⅰ级保护物种的有5种,分别为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黑鹳(Ciconia nigra)、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和金雕(Aquila chrysaetos);列为国家Ⅱ级保护物种的有16种。分布有青海省级保护鸟类10种。共计分布国家级保护鸟类21种。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分布有《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的珍稀濒危鸟类18种,其中濒危(EN)鸟类1种,为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易危(VU)鸟类1种,为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近危(NT)鸟类5种。分布有国家“三有”野生保护鸟类83种。本次调查记录到中国鸟类特有种10种,为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蓝马鸡(Crossoptilon harmani)、白眉山雀(Poecile superciliosus)、甘肃柳莺(Phylloscopus kansuensis)、凤头雀莺(Leptopoecile elegans)、山噪鹛(Garrulax davidi)、橙翅噪鹛(Trochalopteron elliotii)、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朱鹀(Urocynchramus pylzowi)。发现互助北山鸟类新纪录35种。根据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的植被类型,将保护区划分为7种生境类型,分别为河流湿地、森林、灌木、高寒草原、高寒灌丛、高山草甸与高山流石滩。此次调查记录到河流湿地生境鸟类8目12科24属,共36种;森林生境鸟类5目18科37属,共45种;灌木生境记录到鸟类68种,隶属于6目22科49属;高寒草原生境记录到鸟类31种,隶属于7目15科23属;高寒灌丛生境记录到鸟类35种,隶属于5目15科24属;高寒草甸生境鸟类5目10科17属,共21种;高山流石滩分布鸟类10种,隶属于4目5科9属。通过计算和分析7种不同生境中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鸟类多样性最高的生境为灌木;高山流石滩生境的鸟类多样性指数为7种生境中最低;鸟类均匀度最高的生境为森林;鸟类均匀度最低的生境为高寒草原。通过对不同生境进行相似性对比,结果为森林、灌木两个生境间相似性指数最大,表明这两个生境鸟类物种组成高度相似;其次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生境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与高寒草甸和高山流石滩生境的相似性系数接近;河流湿地生境与其他几种生境的相似性系数均低,表明鸟类种类高度不相似。通过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3个三江源保护分区的鸟类组成比较发现,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的目、科、属数量、鸟类总数量、以及G-F科属指数均为最高,这说明森林公园的鸟类多样性最为丰富。根据鸟类的季节动态变化、不同季节鸟类的多样性与均匀度来分析探讨,春季鸟类种类数最多,达到117种,个体数量也以1980只居全年最多;冬季鸟类种类数与个体数量均最少,仅为45种,449只。对4个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进行计算,结果为春季鸟类多样性指数最高,夏季鸟类均匀度指数最高。
张欢[7](2021)在《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全新世以来,随着新石器农业的发展,人类文化演化进入繁荣期。与冰期—间冰期相比,中晚全新世气候系统的边界条件没有发生显着变化,且此时期区域古气候指标记录丰富、详细,对该时期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国际社会全新世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备受科学家的重视。对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而言,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需要获取更多可靠的气候记录去进一步认识该地区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部半干旱地区,同时也是季风边缘区域,能够快速响应气候变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理想区域。并且,黄土高原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有着连续的新石器文化序列,理解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气候与文化演化的关系。本文选取了黄土高原的两个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不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高山湖泊六盘山天池和位于农牧交错带、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终闾湖苟池。通过对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叶片δD(δDl,δD of leaf)和苟池GC15B岩芯有机指标TOC、TN、δ13Corg和δ15Norg的分析研究,结合岩芯可靠的AMS14C年代序列,本文重建了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历史。此外,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和朝代更替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浅析了影响气候变化的驱动力。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全叶片δD、δ18O研究,本文认为,冷杉δDl可能反映了印度夏季风强度的变化,δDl偏负指示季风增强,偏正指示季风减弱。结果显示,季风强度整体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200~4000 cal BP期间季风较强,减弱趋势不明显,4000 cal BP之后季风强度弱于上一阶段,并呈逐渐减弱的趋势。(2)基于对苟池GC15B岩芯的TOC、TN、δ13Corg和δ15Norg和C/N研究,本文发现,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输入以陆生植物为主,当区域较湿时,区域生物量大,湖泊营养水平高,TOC和TN含量增加,δ13Corg数值偏正,湖泊初级生产力升高,14NO3-被大量消耗,δ15Norg升高;反之,当区域气候较干时,TOC和TN含量下降,δ13Corg数值偏负,δ15Norg下降。结合岩芯年代序列,记录显示,8130~2400cal BP期间区域气候呈现逐渐变干的趋势;2400 cal BP之后,随着区域人口数量增加,人类活动或许显着影响着湖泊的水文条件。(3)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本文探讨了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化转型时期往往对应着季风减弱/气候变干的时段,文化和朝代发展繁荣的中期时段也大致与季风增强/气候变湿的时期相对应。气候变化对文化和朝代的发展可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4)以六盘山天池GSA07岩芯冷杉δDl所记录的过去6200年印度夏季风强度变化为例,本文对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轨道尺度上,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NHSI,Northern Hemisphere Solar Insolation)是影响印度夏季风强度的主控因子,NHSI增多使得季风增强,NHSI减少则使得季风减弱;在亚轨道、百年尺度上,太阳活动可能会影响到季风的变化,太阳活动增强,季风增强,太阳活动减弱,季风减弱。
吴凡,任名栋,陈非洲,吴庆龙,史小丽[8](2021)在《抚仙湖超微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7月对抚仙湖进行采样调查,研究抚仙湖超微型浮游藻类(超微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抚仙湖超微藻平均丰度为(8.58±3.25)×103个/mL,其中超微蓝藻丰度显着高于超微真核藻。超微藻丰度在沿岸带较高,敞水区相对较低,北部最深点低于南部最深点;垂直方向上,超微藻丰度在水下10 m处达到最大值,随着深度的增加丰度逐渐下降。通过方差膨胀因子分析和建模得到超微藻丰度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水体的浊度、pH以及总磷对超微真核藻丰度有显着影响,而超微蓝藻的丰度主要是受到总磷的影响。结合流式细胞分选和高通量测序得到了抚仙湖超微真核藻的群落结构特征,主要是金藻纲、硅藻纲、甲藻纲等,其中金藻纲占绝对优势。在空间上,不同湖区和不同深度超微真核藻的群落组成也存在差异:表层水体以金藻纲、硅藻纲、甲藻纲为主;而在深层水体中超微真核藻的多样性降低,金藻纲为优势种。超微藻作为贫营养湖泊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对其组成和分布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抚仙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李楠楠[9](2020)在《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湖沼沉积物为恢复和重建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和古植被演化提供了非常优良的地质材料。过去几十年间,国内外学者利用本区的湖泊、沼泽沉积物中的不同代用指标,重建了该区晚第四纪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和植被变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气候历史和植被变化的了解和认识。其中,龙岗地区由于集中了东北地区玛珥湖和较长时间序列的泥炭地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尽管前人已经在该区开展了大量的、多角度、高精度的研究工作,当前学界对于该区域的古气候变化历史,尤其是古降水变化格局尚存在较大争议。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向全新世转换的关键节点,深入探讨新仙女木事件以来龙岗地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变化历史,对于了解东北地区乃至东亚季风区北部冰消期以来的环境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论文选取位于中国东北龙岗地区的孤山屯泥炭地,通过对孤山屯泥炭地两个连续泥炭剖面进行高分辨率的AMS14C定年,利用剖面中孢粉、炭屑、稳定碳氮同位素、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等多个古植被和古环境代用指标,恢复和重建了孤山屯地区13 ka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以及泥炭沼泽的发育演化历史。通过将本文记录与区域内其他湖泊和泥炭钻孔进行对比,重点探讨了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古植被变化对区域环境演化的响应。结合频谱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对影响和控制本区植被组成与气候变迁的外部驱动因子展开了讨论。孤山屯泥炭地的孢粉记录很好地反映了区域和泥炭地植被的变化特征。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的古植被演化经历了明显的“北方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三个阶段。新仙女木时期,受区域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影响,龙岗地区发育了与北方针叶林相类似的森林景观,林中主要分布有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桦属等乔木,景观开阔度较高。中早全新世以来,随着区域温度逐渐升高,龙岗地区发育了以栎属植物为建群种,多种落叶乔木共生的落叶阔叶林景观,森林郁闭度很高;到晚全新世,随着区域温度的持续下降,中早全新世广泛分布的落叶阔叶林景观逐渐被针阔叶混交林所取代,约在5ka前后,当前东北长白山地广泛分布的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就已形成。新仙女木时期东亚冬季风势力较强,冬季风携带的风尘物质通量很高,孤山屯地区的区域气候以冷干为基本特征。尽管泥炭全样δ13C在剖面底部出现了显着负偏,但其主要是由于浮游藻类等利用湖水中溶解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并非区域气候变化造成。进入全新世,东亚夏季风活动显着增强,泥炭中粉尘通量迅速减少。中早全新世是龙岗地区气候环境最适宜的阶段,区域降水量显着增加导致泥炭地水位升高。晚全新世(4ka以来),区域温度呈逐渐下降趋势,泥炭剖面中的粉尘通量再次增加。除此以外,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多个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到了多次气候快速转冷事件,这些气候事件可与全球冷事件集成以及Bond等人在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中发现的浮冰碎屑事件相对应,表明东亚季风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其他气候系统间的遥相关联系。显微形态观察、地球化学、地层学与年代学证据均表明,孤山屯泥炭地600610cm处发现的火山灰沉积是龙岗火山区早全新世的火山喷发产物。由于孤山屯泥炭地位于火山锥体的上风向,泥炭地中仅记录到了火山灰的沉降,孢粉记录显示区域植被并未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和古植被变化存在有显着的3000a、2000a、1000a、800a、500a、210a等千年、百年尺度的变化周期。这些周期大都可与宇生核素重建出的太阳活动变化的周期相对应,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驱动本区区域气候环境变迁和植被演化的重要因素。同时,CEEMD结果显示,Quercus花粉百分含量在500600a,1000a,2300a尺度的模态分量与IntCal13Δ14C的模态分量基本呈现出同相位变化关系,更直观地表明太阳活动的变化很可能是控制和影响本区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的重要驱动因素。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针对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变化的概念模型,解释了太阳活动是如何与低纬地区的“海—气”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和驱动东亚季风区气候和环境的演化。
杨琳[10](2019)在《中国长篦藻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篦藻属Neidium Pfitzer隶属于硅藻门,杆状藻纲,舟形藻目,长篦藻科,是一个独特的、分类特征明显的自然类群。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长篦藻属有500多个分类单位,是硅藻植物中分类较多的属。但是该属种与种之间的界限常不明显,同物异名较多、种的归属混乱,导致分类系统存在很多争议,因而分类难度比较大。本论文对中国已报道的长篦藻属硅藻进行了整理,运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采集到的长篦藻属Neidium种类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观察和分类鉴定,探究该属的形态学分类特征,确定该属在我国的种类及区系分布。同时对分离藻株的rbcL、psbC和18S rDNA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通过邻接法、最大似然法、贝叶斯法构建分子系统树,进一步修订与完善了该属的分类系统,结果如下:1.中国已报道的长篦藻属植物有87个分类单位,包括48种28变种11变型,对每个种的形态学描述、生境、分布地等信息进行了整理。2.对采集到的长篦藻属硅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共鉴定出长篦藻属硅藻26个分类单位,包括13种2变种以及未确定种11个。3.利用rbcL、psb C和18S rDNA三种基因序列构建的长篦藻属ML、BA和NJ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1)基于rbcL和18S rDNA基因联合构建的长篦藻属与其近缘属的系统进化树显示:长篦藻属Neidium与弯缝藻属Scolioneis、旋舟藻属Scoliopleura和泥生藻属Luticola聚在一大支上,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2)基于rbcL和18S rDNA基因构建的长篦藻属系统进化树显示:原属于长篦藻属的Scolioneis kozlowii没有与长篦藻属聚为一支,而和旋舟藻Scoliopleura单独聚为一支,这两个属的亲缘关系更近。再结合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习性,恢复了弯缝藻属Scolioneis的分类地位,并将S.kozlowii、S.kozlowii var.genuinum、S.kozlowii var.undulate、S.kozlowii var.elpatievskyi f.majorius和S.undulatum划分到该属中。(3)基于rbcL和psbC构建的长篦藻属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楔形长篦藻N.cuneatiforme和不定长篦藻N.dubium单独聚为一支,且进化距离要大于别的长篦藻属硅藻。形态上这两个种壳面近缝端不弯向相反的两侧,而呈水滴状,结合分子数据表明,这是长篦藻属硅藻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长白山天池藻类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白山天池藻类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藻类植物概述 |
1.2 藻类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
1.2.1 藻类植物的研究历史概况 |
1.2.2 国内外藻类分类学研究进展 |
1.3 松花江哈尔滨段自然概况及藻类研究现状 |
1.3.1 松花江哈尔滨段自然概况 |
1.3.2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的采集和处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标本采集点的设置 |
2.2.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2.2.3 标本的观察与鉴定 |
2.2.4 标本采集信息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章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分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蓝藻门Cyanophyta |
3.3.2 金藻门Chrysophyta |
3.3.3 黄藻门Xanthophyta |
3.3.4 隐藻门Cryptophyta |
3.3.5 甲藻门Pyrrophyta |
3.3.6 裸藻门Euglenophyta |
3.3.7 绿藻门Chlorophyta |
3.4 小结 |
第4章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生态分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种类多样性 |
4.3.2 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的生态分布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人类活动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 |
1.2.2 湖泊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 |
1.2.3 引调水工程对湖泊富营养化防控的影响研究 |
1.2.4 查干湖水环境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研究区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与水利工程概况 |
2.2.1 社会经济概况 |
2.2.2 水利工程概况 |
2.3 水环境问题与挑战 |
2.4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4.1 样品采集和数据分析 |
2.4.2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章 查干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规律 |
3.1 查干湖水循环要素演变特征分析 |
3.1.1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
3.1.2 水文情势演变特征 |
3.1.3 查干湖补给水源综合分析 |
3.2 查干湖水质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湖泊水质演变阶段的划分 |
3.2.2 水化学特征 |
3.2.3 水质时空演变特征 |
3.3 查干湖富营养化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富营养化评价 |
3.3.2 影响因素分析 |
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 |
4.1 Delft3D模型软件概述及原理 |
4.1.1 Delft3D模型软件概述及结构 |
4.1.2 Delft3D-FLOW模块的原理 |
4.1.3 Delft3D-WAQ模块的原理 |
4.1.4 Delft3D-BLOOM模块的原理 |
4.2 基于Delft3D模型软件查干湖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构建 |
4.2.1 综合模型基本原理 |
4.2.2 参数设定和初始值输入 |
4.3 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
4.3.1 水动力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
4.3.2 水质和水生态参数的率定和验证 |
4.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变化趋势模拟预测 |
5.1 情景设置 |
5.2 查干湖盐分时空特征 |
5.3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演变趋势 |
5.4 灌区发展情景下查干湖盐分到达渔业养殖盐度限制阈值所需时间 |
5.5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确定 |
6.1 情景设置 |
6.2 查干湖浮游植物时空格局 |
6.3 浮游植物生物量对多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 |
6.4 浮游植物竞争机制对多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响应 |
6.5 查干湖水质控制目标的确定 |
6.6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 |
7.1 情景设置 |
7.2 查干湖水质达到控制目标所需时间 |
7.3 基于水质控制目标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方案及比选 |
7.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东北地区湖库总悬浮物遥感反演及时空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体总悬浮物研究文献计量学结果 |
1.2.2 水体光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3 水体光学分类研究进展 |
1.2.4 水体总悬浮物遥感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采集与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1.3 水资源状况 |
2.2 实地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1 实地水质参数数据采集 |
2.2.2 实地光谱测量 |
2.2.3 水质参数实验室测量与统计分析 |
2.2.4 实地光谱特征分析 |
2.3 卫星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2.3.1 Landsat遥感数据与高光谱数据比对分析 |
2.3.2 Landsat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
2.4 相关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3章 研究区水体光学特征分析 |
3.1 水体光学分类原理与方法 |
3.2 实地测量生物光学量变异性分析 |
3.2.1 实地测量的光谱处理 |
3.2.2 实地测量的光谱聚类 |
3.2.3 实地测量的水体光学类型及其水质参数特征 |
3.3 东北地区水体光学特征 |
3.3.1 卫星遥感反射率样本构建 |
3.3.2 东北地区水体模糊聚类与水体光学类型确定 |
3.3.3 东北地区水体光学类型特征 |
3.3.4 东北地区水体光学特征变异性 |
3.4 水体光学类型影响因素分析 |
3.4.1 自然因素 |
3.4.2 人类活动因素 |
3.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基于Landsat数据的水体总悬浮物反演方法研究 |
4.1 总悬浮物浓度遥感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 |
4.1.1 Landsat波段敏感性分析 |
4.1.2 模型构建 |
4.1.3 模型验证 |
4.2 基于统一模型反演总悬浮物浓度 |
4.3 基于水体光学分类反演总悬浮物浓度 |
4.3.1 不同水体光学类型的建模与验证数据集 |
4.3.2 基于光学分类模型直接反演总悬浮物 |
4.3.3 基于光学分类模型加权反演总悬浮物 |
4.4 不同反演方法的比较 |
4.4.1 不同反演方法应用的比较 |
4.4.2 不同方法反演结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研究区总悬浮物浓度反演与时空动态分析 |
5.1 反演流程集成 |
5.2 长时间序列反演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
5.2.1 总悬浮物浓度时空动态分析方法 |
5.2.2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方法 |
5.3 研究区水体总悬浮物浓度时空动态特征 |
5.3.1 总悬浮物年际动态特征 |
5.3.2 总悬浮物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特征 |
5.4 总悬浮物浓度时空变化主要影响因素 |
5.4.1 总悬浮物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
5.4.2 总悬浮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
5.5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云南高原不同营养型湖泊产毒蓝藻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蓝藻毒素概述 |
1.1.1 蓝藻水华及危害 |
1.1.2 国内外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
1.1.3 云南省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状况 |
1.2 蓝藻毒素及合成酶基因 |
1.2.1 蓝藻毒素类型及危害 |
1.2.2 不同蓝藻毒素合成基因概述 |
1.3 蓝藻毒素的研究方法 |
1.3.1 化学法 |
1.3.2 生物测定法 |
1.3.3 免疫测定法 |
1.3.4 分子生物学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因子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2 水体样品环境因子检测 |
2.3.3 沉积物样品环境因子的检测 |
2.3.4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水体环境因子分析 |
2.4.2 沉积物环境因子分析 |
2.4.3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毒蓝藻多样性与蓝藻毒素基因丰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主要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环境样品预处理 |
3.3.2 水样与沉积物基因组DNA提取 |
3.3.3 PCR扩增 |
3.3.4 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 |
3.3.5 目的基因纯化 |
3.3.6 连接转化 |
3.3.7 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鉴定 |
3.3.8 阳性重组质粒的提取 |
3.3.9 质粒标准品的制备 |
3.3.10 标准曲线的制备 |
3.3.11 荧光定量PCR扩增 |
3.4 实验结果 |
3.4.1 产毒蓝藻遗传多样性 |
3.4.2 不同时空蓝藻毒素基因丰度 |
3.4.3 蓝藻毒素基因丰度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藻华期功能基因的表达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的预处理 |
4.3.2 蓝藻的总RNA提取 |
4.3.3 宏转录组测序 |
4.3.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微生物群落分析 |
4.4.2 浮游生物功能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 |
4.4.3 差异基因功能注释分析 |
4.4.4 蓝藻毒素基因表达差异 |
4.4.5 微生物群落与蓝藻毒素基因丰度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鸟类多样性研究概述 |
1.2 青海省鸟类研究概述 |
1.3 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研究历史及现状 |
1.4 国内外鸟类多样性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1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概况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水文特征 |
2.5 土壤 |
2.6 植物资源 |
2.7 动物资源 |
第三章 研究时间和方法 |
3.1 研究时间和区域 |
3.1.1 基础资料的收集 |
3.1.2 研究时间 |
3.1.3 研究区域和样线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线法 |
3.2.2 样点法 |
3.3 鸟种鉴定及分类 |
3.4 数据处理方法 |
3.4.1 数量等级划分 |
3.4.2 多样性计算 |
3.4.3 均匀度计算 |
3.4.4 相似性计算 |
3.4.5 优势度指数 |
3.4.6 G-F指数 |
第四章 结果 |
4.1 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组成 |
4.1.1 物种组成 |
4.1.2 区系 |
4.1.3 生态类群 |
4.1.4 居留型 |
4.1.5 数量等级划分 |
4.1.6 珍稀濒危鸟种 |
4.1.7 中国鸟类特有种 |
4.1.8 鸟类新记录 |
4.2 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
4.2.1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 |
4.2.2 不同生境中的鸟类多样性与均匀度 |
4.2.3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的相似性 |
4.2.4 北山森林公园与3 个保护分区的鸟类组成比较 |
4.3 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群落季节动态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区系特征及资源分析 |
5.1.1 科属组成分析 |
5.1.2 区系组成及生态类群分析 |
5.1.3 居留型分析 |
5.1.4 数量等级分析 |
5.1.5 珍稀保护鸟类组成及特征分析 |
5.2 鸟类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及相似性分析 |
5.2.1 不同生境鸟类群落组成分析 |
5.2.2 鸟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
5.2.3 不同生境的相似性分析 |
5.3 群落季节性动态变化分析 |
5.4 结论 |
5.5 保护建议 |
5.6 进一步研究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1 附表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调查结果表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变化研究进展 |
1.2 黄土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1.3 黄土高原全新世文化发展序列 |
1.4 湖泊沉积物中氢/氧同位素研究 |
1.4.1 湖泊沉积物陆源植物氢、氧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 |
1.4.2 湖泊沉积物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研究 |
1.5 湖泊沉积物有机指标的古环境意义 |
1.5.1 TOC、TN和 TOC/TN |
1.5.2 全有机质碳同位素(δ~(13)C_(org)) |
1.5.3 全有机质氮同位素(δ~(15)N_(org)) |
1.6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六盘山天池地理概况 |
2.2 苟池地理概况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六盘山天池岩芯 |
3.1.2 苟池岩芯 |
3.2 AMS~(14)C测年 |
3.2.1 AMS~(14)C测年原理 |
3.2.2 测年样品制备实验 |
3.3 冷杉叶片稳定氢、氧同位素测定 |
3.3.1 六盘山天池GSA07 岩芯冷杉叶片残体 |
3.3.2 冷杉叶片纤维素实验 |
3.4 苟池GC15B岩芯有机指标实验测定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4.1 年代学结果与分析 |
4.1.1 六盘山天池GSA07 岩芯年代结果 |
4.1.2 苟池GC15B岩芯年代结果 |
4.2 冷杉叶片氢、氧同位素的结果与分析 |
4.2.1 GSA07 岩芯冷杉叶片氢、氧同位素(δD_l,δ~(18)O_l)结果 |
4.2.2 GSA07 岩芯冷杉全叶片和纤维素δD数值比较 |
4.2.3 GSA07 岩芯冷杉叶片δD_l环境指示意义 |
4.3 GC15B岩芯有机指标的结果与分析 |
4.3.1 苟池沉积物TOC、TN和 C/N的指示意义 |
4.3.2 苟池沉积物δ~(13)C_(org)的指示意义 |
4.3.3 苟池沉积物δ~(15)N_(org)的指示意义 |
第五章 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 |
5.1 六盘山天池岩芯记录的中晚全新气候变化 |
5.2 苟池岩芯记录的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
5.3 黄土高原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文化演化 |
5.3.1 黄土高原西部—陇西地区 |
5.3.2 黄土高原北部—陕北地区 |
5.4 浅析气候变化驱动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抚仙湖超微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地点及处理 |
1.2 参数测定方法 |
1.2.1 水样理化参数测定 |
1.2.2 流式分析 |
1.2.3 目的片段扩增及测序 |
1.2.4 序列优化及OTU聚类 |
1.2.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 |
2.1 抚仙湖超微藻对总浮游藻类的贡献 |
2.2 抚仙湖超微藻的丰度空间分布特征 |
2.2.1 超微藻丰度的水平分布特征 |
2.2.2 超微藻丰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
2.3 超微藻丰度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2.4 超微真核藻群落组成 |
3 讨论 |
3.1 超微藻对湖泊浮游藻类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
3.2 超微蓝藻在抚仙湖占据优势 |
3.3 抚仙湖超微真核藻的遗传多样性 |
4 结论 |
(9)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冰消期以来典型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
1.2.1 新仙女木事件研究进展 |
1.2.2 全新世大暖期古气候研究现状 |
1.3 东北地区晚冰期以来古气候研究进展 |
1.3.1 东北地区湖泊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3.2 东北地区泥炭沉积记录的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
1.4 东北地区古气候研究评述 |
1.4.1 同一钻孔中不同代用指标所记录的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差异 |
1.4.2 不同钻孔记录的全新世古气候过程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 |
1.4.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动力机制尚不明确 |
1.5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3 区域地貌 |
2.4 气候与水文 |
2.5 区域植被与土壤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3.1 野外考察与泥炭样芯采集 |
3.2 实验处理与数据分析方法 |
3.2.1 ~(14)C测年原理与方法 |
3.2.2 孢粉和炭屑分析方法 |
3.2.3 泥炭全样总碳、总氮含量以及稳定碳、氮同位素测定 |
3.2.4 脂肪酸提取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测定 |
3.2.5 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3.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孤山屯泥炭地孢粉、炭屑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4.1 孤山屯泥炭地年代学框架的建立 |
4.2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孢粉类型与组合特征 |
4.3 孤山屯GST-2泥炭钻孔的炭屑浓度特征 |
4.4 孤山屯GST-2钻孔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特征 |
4.4.1 泥炭全样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环境意义 |
4.4.2 泥炭全样与酸化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对比 |
4.4.3 泥炭全样碳、氮同位素信号的可靠性检验 |
4.4.4 泥炭全样碳、氮含量及其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变 |
4.5 孤山屯GST-1钻孔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特征 |
4.5.1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组成特征 |
4.5.2 GST-1钻孔直链饱和脂肪酸单体碳同位素(δ~(13)C_(FAMEs))特征 |
4.6 孤山屯GST-2钻孔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1 GST-2钻孔金属元素含量及其环境意义 |
4.6.2 GST-2钻孔金属元素的变化特征 |
4.6.3 泥炭地主要地球化学参数记录的区域环境演化特征 |
第五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面貌及演化特征 |
5.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植被演化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仙女木事件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1 新仙女木时期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特征及区域对比 |
6.2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古气候演化特征及区域对比 |
6.3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的气候突变事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孤山屯地区植被演替对气候变化及火山活动的响应 |
7.1 孤山屯地区区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7.2 孤山屯泥炭地湿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泥炭沼泽发育的启示 |
7.3 孤山屯地区植被对龙岗地区火山活动的响应 |
7.3.1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的证据 |
7.3.2 龙岗地区早全新世火山喷发事件对植被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东北龙岗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 |
8.1 全新世以来孤山屯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 |
8.2 太阳活动变化对龙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调节与控制 |
8.3 太阳活动对东北龙岗地区植被和气候变化的驱动调节机制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尚存在问题与展望 |
1. 泥炭地C、N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缺乏可靠的现代过程研究 |
2. 太阳辐射对区域气候演化的调控模型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10)中国长篦藻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长篦藻属的简介 |
1.2 长篦藻属的形态特征 |
1.3 长篦藻属的繁殖方式 |
1.4 长篦藻属的分类沿革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长篦藻属分类学所面临的问题 |
1.5.1 种的同物异名 |
1.5.2 种的归属混乱 |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长篦藻属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标本的采集 |
2.2.2 标本的保存 |
2.2.3 永久封片的制作 |
2.2.4 形态学观察和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长篦藻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样品准备 |
3.2.2 DNA提取 |
3.2.3 引物的筛选 |
3.2.4 rbcL、psbC、18S rDNA基因的PCR扩增 |
3.2.5 rbcL、psbC、18S rDNA基因序列的数据分析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 实验结果 |
3.3.1 基于rbcL基因构建的长篦藻属系统发育分析 |
3.3.2 基于rbcL和psbC基因的长篦藻属系统发育分析 |
3.3.3 基于18S rDNA基因构建的长篦藻属系统发育分析 |
3.3.4 基于rbcL和18S rDNA基因联合的长篦藻属系统发育位置 |
3.4 讨论 |
3.4.1 基于rbcL和18S rDNA基因联合的长篦藻属和其他近缘属的分子系统研究 |
3.4.2 基于rbcL和18S rDNA基因的Scolioneis属的分类地位重建 |
3.4.3 基于rbcL和 psbC基因的长篦藻属分子系统学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长篦藻属硅藻未定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长白山天池藻类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松花江中游吉林-松原段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罗京.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松花江哈尔滨段藻类植物(除硅藻门)初步研究[D]. 路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3]基于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综合模型的查干湖多水源调控[D]. 刘雪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4]东北地区湖库总悬浮物遥感反演及时空动态研究[D]. 杜云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5]云南高原不同营养型湖泊产毒蓝藻的分子生态学研究[D]. 王志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青海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D]. 马强.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7]中晚全新世黄土高原气候变化与文化演化关系 ——以六盘山天池、苟池为例[D]. 张欢. 兰州大学, 2021(09)
- [8]抚仙湖超微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J]. 吴凡,任名栋,陈非洲,吴庆龙,史小丽. 生态学报, 2021(02)
- [9]中国东北龙岗地区新仙女木事件以来植被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李楠楠.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10]中国长篦藻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杨琳. 山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