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整体改革的理论认识与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涂毅[1](2020)在《基于“四力模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文中指出STEM教育作为提升当今21世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紧要程度正不断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STEM课程作为其重要物化载体,如何在适应本国国情的基础下有效地开发推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我国自2001年新课程改革实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以来,区域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推进权力得到重新确认。区域作为中观层面的课程开发与推进平台,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已经在实践中得到确证,但是从一个区域的视角来研究STEM课程开发与推进还鲜少有人问津。因此,本项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社会强烈呼吁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中,对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策略展开研究。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对STEM课程及区域课程推进等相关理论及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选取了重庆市N区为案例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调查了N区的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提出了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策略。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此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的研究缘起、国内外STEM课程开发与区域课程推进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问题与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的选择。第二部分,理清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动因解析与内涵特点。此部分对STEM课程开发与区域课程推进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度的分析和解读,概括出STEM课程开发的特点是跨学科性、连贯性及区域性,区域课程推进的特点是课程规划的整体性、机制保障的有效性、交流平台的开放性、区域课程的特色性、课程推进的动态性。第三部分,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原理。此部分对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课程推进的相关制度基础进行了梳理,深刻解读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并依据目前学者对区域课程推进的研究,梳理出区域课程推进的分析要素,构建出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四力模型”的内容体系,以此作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四部分,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现状调查研究设计。此部分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设计进行说明。概括出N区的个案现状,并构建出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的维度分析框架:理论认识、实践经历、实施效果、问题分析、条件需求。第五部分,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现状及问题分析。此部分通过对问卷数据及访谈资料的编码整理,厘清了N区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六部分,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此部分通过调查出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现状及问题,根据本研究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四大主体——政府、专业组织、学校与社会,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策略,并形成以“四案”为抓手的课程区域推进路径。
郑志生[2](2018)在《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办出各自的特色”以来,全国各地探索中小学特色发展热情高涨,一度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尽管学术界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理论认识偏颇化、思维方式简单化、目标追求功利化等问题,如何在区域层面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目前依然是一个前沿性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本研究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个案,运用行动研究方法,探索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践历程及理论认识。作者以行动者和指导者的双重身份置身于研究现场,在研究中与实验学校双向互动,根据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和行动方向,充分激发实验学校的“内生动力”,生成了扎根于中小学教育大地的学校特色发展理论认识。基于基线测试标准,在行动研究前和行动研究中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收集了研究行动给实验学校带来的变化,并通过量化和质化数据分析研究成果和行动效果。本研究共遴选12所层次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学校开展行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大学、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四方合作推进创建共同体”,实现了学校特色发展参与各方的共同成长;构建了由教师进修学校(区域教研机构)为主导、专家为引领、校长为主体、学校核心成员参与的“学习思考力提升共同体”,整体提升了区域学校特色创建的设计力;打造了由“种子教师”为主力、骨干教师参与的“教师行动研究共同体”,联动提升了教师创建特色课程的执行力。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了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认识,建构了学校特色发展“五要素”结构模型,并认识到学校特色发展本质上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过程,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探索构建了学校特色发展三级共同体;发现了情感和理性对共同体建设的动力作用,形成了情感与理性交融的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动力模型;在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过程中要抓住关键人物和关键内容,校长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人物、起关键作用,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为了科学评价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本研究构建了学校特色办学理念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规律以及学校发展实际的适切度;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学校特色发展规划和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度;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教师文化认同、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的正向发展度的三维评价模型。
史静[3](2019)在《“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 ——以H小学为例》文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一所学校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学校的师资队伍的质量,尤其是新建学校随着新教师的大量入职,对于新教师专业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新学校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关注新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使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应当成为学校管理者特别关注的问题。基于新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即: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三个阶段。依据此理论实施分阶段有重点地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对入职时间不同的新教师进行有效地、有重点地、分阶段提升教学技能,根据教学技能的三要素,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评价能力,对处于早期生存关注阶段的教师重点提升教学设计技能,处于教学情境关注阶段的教师重点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处于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重点提升教学反思、评价技能。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重点培养,使新教师较快较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发展。本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对新教师发展的“三阶段”理论的本质内涵、特征进行阐述。对入职时间不同的新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概括出不同时间入职的新教师所关注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能力进行总结提炼,从而寻找到科学的、有操作性的“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方案。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对方案不断地进行修正,使其逐步成熟和完善,该研究在理论拓展、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
唐艺祯[4](2020)在《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文中指出“核心素养”意在描绘信息时代新型人才的形象,规定着当前学校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种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并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我们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落实到中小学校的课堂中中,即是学科课程育人的问题。核心素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实施核心素养对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当务之急就是要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教师。本研究就是基于此,探究培育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途径和方法,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水平。本研究通过梳理核心素养和教师胜任力的相关文献,形成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结构,在此结构基础上,分为理论认知、教学实践和反思判断这三个维度,并由此进行问卷和访谈设计,形成“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调查问卷”和“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访谈提纲”,并面向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对重庆市六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探究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现状。首先,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和访谈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在核心素养教育理论认知、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教学创新性、管理评价存在相应的问题。而且教师核心素养教育个体之间还存在差异,具体问题表现为:不同学段、职称、地区、婚姻状况的教师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知、教学实践和反思判断这三个维度上胜任力表现水平不一。其次,针对调查现状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众多,且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不一;教师自身主观判断各异,不同中小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认识不一;教师同事的相互影响大,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水平不一;学校领导的引领差异,教师的综合创新能力不一;学校提供的保障力度不同,教师的工作环境不一;学校提供的发展机会以及工作安排的影响,教师核心素养教学的积极性不一;学生生源差异和家长支持力度的差异,影响教师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社会环境对教师的支持力度不同,使得教师教育活动开展状况不一。最后,对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进行现状调查,现有的十二项培育路径中,发现教师专业共同体、教师同伴互助和个人自主研修这三条最为有效,而且通过培育路径效能差异的分析,发现教师的性别、教龄、学段、学校区位、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岗位都与相应的培育路径有显着差异。通过发现当前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培育路径的不足,并针对所调查的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水平现状,提出如下建议:通过网络教育+面授培训,以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识问题;通过专家专业讲座,发挥专家引领作用,解决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问题;通过教师专业共同体和教师自学等形式,解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能力问题;通过把教育技术纳入管理评价中来,解决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能力的问题;尊重教师个体差异,促进教师自主抉择,以解决教师核心素养教育的自觉性问题。
陈飞[5](2018)在《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文中指出学校的课程结构影响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国幅员辽阔,教育差异巨大,学校状况各异。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出现,完善并发展了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结构与价值空间,兼顾到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的差异和需要,使学校课程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优质发展。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体现在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核心矛盾集中在学校教育,农村学校教育的最大短板当属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底部攻坚,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着力解决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问题。其中,课程建设是关键突破口,校本课程开发是有利举措,对学生培养、学校改进、教育变革等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学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理论认识,结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现状考察,选择红丰小学为工具个案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以红丰小学为代表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现实必要性、实际可行性和基本落脚点,为认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特征等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空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体现出价值取向的为农性、课程文化的乡土性、课程结构的简约性、课程建设的协同性、课程实践的开放性特征。总的来看,以乡土文化认同为价值选择、以纵深推进改革为思维方式、以学校社区互动为发生机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追求、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改革愿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服务定位,构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具有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社区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系统性功能,符合国家战略、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的总体定位。农村小规模学校正广泛存在并将继续存在。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农村小规模学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益、增强供给数量、优化供给方式是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矛盾的关键。进入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迎来崭新历史机遇和战略可能,在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等方面会产生深刻变化,其校本课程开发将会形成适应性变革,全面助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生个性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塑造和服务能力提升。
岳定权[6](2020)在《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材是教学的起点与依据,教师的教材理解必然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从知识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转变过程中,伴随着诠释学的引入以及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彰显,理解概念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知识至上,直线式教材理解逐渐受到质疑,教材理解的认识和观念正在发生着转变。然而,中小学教师在接受新的教材理解观念的同时,却难以真正将其具体化、实践化。究其原因,缺乏一个在观念与操作之间的具有中层理论性质的合理性框架是其核心。因此,如何在新的教材理解观念下,从中观层面去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也就成为了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迫切问题。理解是一个诠释学和心理学概念。在诠释学中,不同的诠释学观所追求的是不同意义的获得,而心理学则主要致力于符号的心理意义的建构。以诠释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解观。但总的看来,理解总是关乎意义,总是对意义的反复揭示与建构。同时,对教材本质的认识也随着教育观而发生变化。当教材的权威性被逐渐消解时,把教材理解为学材、文化载体、经验文本等观念纷繁而出,其所批判的是教材的知识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所彰显的是教材作为一种教育性知识文本的育人价值。从理解与教材观出发,教师教材理解指的是中小学教师在特定的历史社会中,通过主客统一的逻辑与方式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过程,它需要生命教育的立场,采用主客观统一的思维方式,合理地去揭示与建构教材的意义。在这一价值诉求下,回答教师应该如何理解教材必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即以何种理解理论来关照教师的教材理解?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是怎样的?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或维度有哪些?建构教师教材理解的理论基础是扬弃的结果。尽管所有的诠释学流派都在追求理解的合理性,但从教育视角来看,任何理解都需要建构客观知识与学生成长之间的连续谱系,以实现教育连续性和过程性。而能够达成这一目的的便是意义发生说。意义作为符号与人的生存处境的相遇,必然是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通过与符号的对象性活动而形成的意义链条。这种意义链条具有发生学性质,它在客观性意义与主观性意义、群体性意义与个体性意义之间,通过诸如理性、想象、体验、规范等方式促使不同层次与不同主体的意义类型关联起来,共同实现着意义转化,使意义具有了完整的结构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的意义发生说可以较为充分地说明教师的教材理解如何实现学科知识与时代的育人价值的统一。在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中,理解的循环是实现意义发生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教师的教材理解就是沿着意义发生的道路,促生育人价值生成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基本机制便是理解的循环。从微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存在于教师个体与教材之间,它以教师的“前理解”为基础与条件,在与教材的交互过程中促生教师与教材意义的双向建构,并以“自我理解”结束并开启新的循环。从宏观上看,教材理解的循环是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的循环,它在沟通社会与学校、传统与现代的过程中形成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实现教师教材理解循环的方式是复杂的,认识、体验、想象、规范等在独立发生作用的同时,却又相互交错在一起。从教师教材理解的内容上看,教材理解需要揭示与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教材是一种复合主体支配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主体意义,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关注这些主体的意义。第一,关注知识作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知识性理解,揭示与建构出教材知识的事实、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情感等意义。第二,关注教材编者的意义,对教材进行意识形态理解,渗透着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价值体系,体现着国家与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关注教师的意义,对教材进行专业性理解,教材暗含着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让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活与专业成长中实现“自我理解”。第四,关注学生的意义,对教材进行学习性理解,揭示教材所预设的学习观念和方式,并在教学情境中进行具体化与改造。教材中不同主体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又往往交叉在一起,它们共同构成了教材的意义体系,成为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核心依据。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教师的教材理解需要以意义发生说为基础,在教师个体与教材,教师与社会、历史传统之间通过理解的循环去解构和建构不同主体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断被解构与建构,教师也不断实现自我理解。
凌云志[7](2019)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培训是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质量的关键举措,教师培训者是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素质完备、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训者队伍是深入推动教师培训改革、稳步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持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战略一环。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培训机构专业程度不高、培训人员素质能力不足、培训标准指标架构缺失、培训课程内容体系不全、培训方式单调机械低效,严重制约了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和提标扩面。改革知识导向培训模式,改变授受式、离身性、原子化、简单型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培训者培训的专业性、实效性、针对性、深刻性迫在眉睫。为改变传统教师培训者培训固有弊端,总结有效举措和有益经验,推动教师培训者培训理论建设和实践创新,本研究针对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变革问题,以H省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为个案,采取合作式行动研究取径,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的方案设计、实施过程(组织形式、实施环节、实践方式、运行机制、有效举措等)、成效评估等全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并探寻行动导向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背后的学理依据。本行动研究以聚焦真实问题-汇聚团队智慧-共研行动方案-行动体验应用-评估应用效果“五环学习流程”为方案框架,以“问题、团队、行动、反思、关系、情境”等为行动导向的基本内涵,通过“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六个实施流程,凝练出正面激励、“滚雪球”、自主管理、团队反思和多元评价等五个行动机制。本研究自主构建了理论知识、方法技能、理念观念和情感认同4维度16项指标观测点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的“三角评估法”,对参训者在培训期间的主客观改变以及在训后实际培训情境中的培训项目设计与实施等培训效果进行考察评价,发现:行动导向模式立足培训现场的实践情境、依托参训者自组织的团队力量、开发创新在地化的教育资源、积极营造开放创造的文化氛围,整体撬动了培训文化的深度变革,对参训者强化自主学习、改造学习流程、重获学习体验、拓展知识来源、推动认知转化、优化思维方式、培育身份认同等具有明显的积极正向作用。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从解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实践难题出发,定位于提高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思维品质,努力超越对“行动”的庸俗化理解,摒弃了过去“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线性思维,将“行动体验”作为参训者达成个体认知和汇聚实践智慧的重要中介力量,重视参训者在行动中创造知识和生成理论,通过理论建构和实践验证,达成基于行动的知识创造之核心目的。该模式有强烈的实践关怀和深厚的人文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研究立人之学、不断追寻幸福培训之路。
屠莉娅[8](2009)在《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系统的课程变革引发了政府和国家对课程改革的广泛参与和投入,各国政府纷纷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应的课程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课程改革的研究报告、课程改革方案、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然而,受到课程研究历史发展和学科规范的双重制约,课程政策研究一直是课程研究领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各国课程改革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人们对于课程改革政策是如何发生发展的,政策过程运作遵循何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哪些因素影响政策过程的建构、如何理解政策过程的内部结构和权力关系等一系列居于改革实践核心的政策问题却鲜有深入地探讨,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极度匮乏。这不仅反映了课程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缺,也显示出了政策实践的随意性和经验主义,更进一步加剧了政策过程的非公开性和不明晰的黑箱状态,极大地制约着课程改革政策实践进程。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深入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内部流程和机制,从整合性的视角(连贯综合地看待课程改革政策从问题概念化、到政策审议、实施和评价的一系列过程)拓展有关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一般认识,考察课程改革政策在现象形态(行动准则和指南)、本体特质(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政治博弈过程)和实践特征(实践中的变更性和发展性)等层面上的不同表现,以颠覆传统的课程改革政策观,将改革政策过程看作是在具体情境中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的跨文化比较确立了关于政策过程分析的一般理论框架,并运用这一阶段分析框架分析我国文化背景、政治传统和制度条件下课程改革政策运作的一般流程和运作形态。为了实质性地探究我国课程改革的政策过程,研究深入各个关键的政策过程阶段,依照事实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析的三条线索对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机构流程、组织形态(工作方式、权力关系等)、文化特征、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意在深刻挖掘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意义内涵。最后,为了回归对于改革政策过程的整体性认识,研究对改革政策过程的综合性特征进行再抽象,将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理解为一个再情境化的过程、一个赋权增能的过程和一个话语斗争的过程。总而言之,研究依托改革政策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本土课程改革政策过程进行了重新的经验分析和意义建构,深入解析政策过程在我国特殊政策场境下的运作特征和问题。研究不仅为课程政策过程的理论研究积累了中国经验和知识,也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实践的可能设想,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徐莉[9](2017)在《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育2030提出“全面整合的可持续变革方式”的新主张,并强调没有这种变革方式的出现,全球的改革事业都将因此受阻。变革路径的逻辑重构,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命题。在这个深层意义框架内,理论指导对成功实践变得空前重要。那么,这个新变革方式的核心是什么?其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意义又是什么?本研究认为,此两个问题都非现存理论所能解决,需要跳出现有框架来探索和审视。然而,这种新理论意识却并没有真正地被感知到,教育改革的现状仍在边角思想的传统框架内徘徊。研究发现,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需要整体重新设计,而非在既有框架下能改造而成的,硬把两个体系进行拼接的结果,不是把事情搞得更糟,就是毫无意义。而这种路径却仍在被不断地重复着,由此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步履维艰。基于研究问题,本文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着眼于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尝试了以新方法和新视角,系统探讨了变革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并最终形成了系统的可持续变革理论框架。全文沿着理论—实证—理论的线索展开:首先,构建了以突破性变革为起点的问题前提及新概念框架。针对终身教育与变革理论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问题,尝试将概念对象从单个变为图式块进行研究,为本文新理论体系提供了概念框架,并有效解决了相关概念混乱的现实难题;其次,着力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及其变革系统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案例研究及理论构建提供了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而,为确保研究的可靠性,采用罗伯特·K·殷创立的案例实证研究法,对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进行了系统严谨的研究。研究经过历时两年多的田野调查,收集了七种来源数据,包括遍及全国的50余人(共计300多小时)的关键人物访谈和4个学习型城市1600份调查问卷及其他类重要资料。获得了理论构建的重要数据资料。并取得可作为研究工具共享使用的附带性成果:一份案例实证研究设计,一个终身教育改革试点研究数据库;最后,在理论研究与案例抽象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并据此设计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新路径方案(见图7-8),以及中国教育改革的对策建议和改革生态诊断案例。本研究的结论,关于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理论框架:由“外边界框架”“思想体系”“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三部分构成。外边界框架(见图7-2),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原理得出。框架界定了完整的理论视界,主要部分包括:变革目标体系、变革实施体系和人的要素三个方面,以及整体变革生态的形成和可持续性能的生成。该框架将有助于确保变革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的完整无残损性;思想体系(见表7-1),来源于对案例实证研究结论的抽象。体系构成于五个关键要件,即分别从时代、社会、事物自身、以及事物的质变标志、质变的深、广度五个视角上抽取观察事物发展阶段的关键信号。这些信号可帮助人们准确判断变革对象的发展阶段,以便决定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此5个关键信号构成系统,被视为使变革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系统,可为科学构建变革中的关键和首要的目标问题,减少变革失误提供科学支持。可持续适应性内构件(见图2-4,图2-5),是由“适时、适度、连续”三个核心要素构成的可持续变革系统内模型,其作用是,从根本上说明可持续变革机制的来源,揭示出实现变革有效而可持续的内在机理。此模型源自于对复杂适应系统变革机制的探索,是可持续变革理论最深层的本质内核。其核心思想是,变革策略和变革干预强度的选择,要与变革对象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特点相适应。是“整合的”“包容的”“可永续的”变革系统理想状态模型。第二,形成了 3个配套的理论操作工具:(1)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表7-4)。本量表可在三个方面为选择变革路径提供支持:一是根据“方向、张力、节奏、内涵、广度”几个关键要素间关系的规律,识别事物发展阶段;二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阶段,选择适宜的变革策略;三是根据变革策略确定改革内容,并由此确定变革在制度体系、组织结构、文化价值等几个方面实现变革的任务目标;(2)变革策略整合模型(图7-4)。整合已有变革理论中孤立使用的不同变革模型而形成的变革类型选择参照表;(3)可持续变革三层任务操作框架(图7-5)。可持续变革实施过程路线图,是一份有助于改善变革质量的操作性工具。该工具可为克服变革实施的随意性提供设计规范和原则。本研究提出的可持续变革理论的中心思想是,生态、适应及可持续性,即有节律有张力并且节律张力合理的连续可持续性的变革过程。研究的主要突破:一是使变革系统自身成为了与时代相适应的可持续适应性系统;二是为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开辟了新道路;三是在现有维持型变革基础上,使变革类型得到了扩展和完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两个相对的方向运行而不断循环往复的,传统变革理论关注的是保持事物已确定状态下的稳定问题,本研究关注了另一个方向上的问题,即发展与突破的问题,亦即如何推动某种新质事物产生的问题。
李梦[10](2020)在《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文中提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新时代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然目标。良好的理论素养作为师范生成长的基石,是他们成功迈入职场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教育理论承担着提升师范生理论素养并促进其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能够帮助师范生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养成批判和反思的教学思维,做出专业的教学判断。重视教育理论在师范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教师职业的理论基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基础。本文以小学教育专业完成四年学业任务即将毕业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教育理论的学习状况,以此为基础提出优化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的相关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教育理论知识、师范生专业学习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方面的相关文献。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进一步分析了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状况,并采用量化分析与质性访谈混合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重视程度、学习兴趣、掌握状况、运用频率和应用能力。接着,通过对20位师范生就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过程进行半结构访谈,重点探讨他们在经过四年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在职业道德与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所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后,根据调查内容分析当前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学习效果的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状况总体较好。对教育理论的重视程度较高,但学习兴趣不足。对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也能够有意识地在实践情境中主动运用,但转化与应用能力较弱,有待加强。本研究认为,影响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和运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师范生的性别、见习与实习时间、学业成绩排名、报考专业原因、未来的职业规划以及所读专业是否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项目等。目前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存在着自我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困惑的束缚、课程设置缺乏弹性、高校教师教育者教学素养有待提高、教育实践效果低下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师范生应正确认识教育理论,并强化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运用;高校教师教育者要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更好地引导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大学应该加强师范专业的吸引力,安排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借鉴境外先进的教师教育模式,推行有效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
二、中小学整体改革的理论认识与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小学整体改革的理论认识与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四力模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五)研究问题与思路 |
(六)研究方法与对象 |
一、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内涵与特点 |
(一)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动因解析 |
(二)STEM课程区域推进的内涵与特点 |
二、基于“四力模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原理 |
(一)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的制度支持 |
(二)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四力模型”的内容体系 |
三、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一)N区个案现状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与设计 |
四、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现状的实然分析 |
(一)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现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二)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现状访谈调查分析 |
五、小学STEM课程开发的区域推进策略 |
(一)强化政府领导支持 |
(二)提升专业引领水平 |
(三)发挥学校主体推进作用 |
(四)鼓励社会积极参与 |
(五)形成以“四案”为抓手的课程区域推进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学期间所研究课题 |
(2)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三)混合方法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有助于梳理和丰富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认识 |
(二)有助于探索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新策略 |
四、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可能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内涵的相关研究 |
(一)学校特色发展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概念界说及发展变化 |
(三)国内关于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
(四)国外学校特色发展的开展情况 |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作用 |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机制 |
(三)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
三、学校特色发展与学校改进的关系研究 |
(一)关于学校效能的研究 |
(二)关于学校改进的研究 |
(三)学校改进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关系 |
四、简要的评论 |
第二章 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认识 |
一、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二)概念关系 |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不同发展形态及关系图 |
(四)学校特色发展的理论依据 |
1.个性发展理论 |
2.校本管理理论 |
3.教育选择权理论 |
二、学校特色发展的本质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
(一)学校特色发展影响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会生成新的学校精神文化 |
(二)学校特色发展改变师生的教育行为,会重塑新的学校行为文化 |
(三)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学校管理制度保障,会重构新的学校制度文化 |
(四)学校特色发展推动校园空间建设,会重建新的学校物质文化 |
三、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
(一)学校特色办学理念是一个持续完善和渗透的过程 |
(二)教师对学校特色发展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 |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推进是一个逐渐弥漫的过程 |
(四)学校特色发展的成效是一个从不明显到明显的转变过程 |
四、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一)学校特色发展本身就具有复杂性 |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复杂性 |
(三)区域学校特色发展的复杂性对推进工作的要求 |
第三章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过程 |
一、行动研究的缘起 |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发展的期待 |
(二)思明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思路 |
二、行动研究的开展 |
(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 |
(二)资料的收集和处理 |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
(一)第一阶段:初步探索,寻求支持 |
(二)第二阶段:理念凝练,规划制订 |
(三)第三阶段:骨干培养,规划实施 |
(四)第四阶段:重点突破,聚焦课程 |
第四章 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 |
一、学校特色发展阶段成效评价模型 |
(一)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适切度 |
(二)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对学校特色发展各方面工作的影响度 |
(三)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引领下的相关主体正向发展度 |
二、思明区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阶段成效 |
(一)各实验校明晰了办学方向,制定了各自的行动路径 |
(二)围绕特色办学理念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课题研究 |
(三)学校特色发展的正向发展度提高 |
三、思明区学校特色发展的典型个案 |
(一)学校背景 |
(二)厦门市DT小学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 |
(三)厦门市DT小学特色发展的成果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结论 |
(一)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结构化的体系——学校特色发展内容结构模型 |
(二)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加强三级共同体建设——学校特色发展共同体机制 |
(三)理性与情感交融是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有效方式——学校特色创建共同体的动力模型 |
(四)抓好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人物和关键内容 |
二、反思 |
(一)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点”与“面”如何兼得? |
(二)怎样更好地提高研究成效?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3)“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 ——以H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一、“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前期准备 |
(一)基本信息:研究对象介绍 |
(二)问题聚焦:“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访谈研究 |
(三)方案设计:“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方案 |
二、“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过程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三、“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行动研究的反思 |
(一)实施方案的反思——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个性研究略显不足 |
(二)实施过程的反思——方法恰当、研究有序、关注短板需要加强 |
(三)实施效果的反思——理论创新、成效明显、深入研究尚有空间 |
(四)支撑条件的反思——组织有效、专业引领、现代技术还需跟进 |
四、“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结论与不足 |
(一)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结论 |
(二)“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1.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教育 |
2.胜任力与教师胜任力 |
3.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 |
4.教师胜任力培育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关于关键能力的研究 |
2.国内关于核心素养及其教育的研究 |
3.国外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
4.国内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
5.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1.核心素养 |
2.教师专业发展 |
(二)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工具 |
1.问卷 |
2.访谈 |
(二)调查对象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调查对象的统计分析 |
(三)调查结果 |
1.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总体评估 |
2.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维度分析 |
3.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个体差异 |
三、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问题及归因 |
(一)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存在的问题 |
1.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知整体不高、目标存在偏差 |
2.学科核心素养的整合能力偏低、目的性认识模糊 |
3.核心素养教学创新性发展不平衡、示范和综合创新相对不足 |
4.核心素养教育管理评价的主观性强、重视程度不够 |
5.教师个体核心素养教育层次复杂、存在诸多内部差异 |
(二)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问题的归因 |
1.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 |
2.教师自身存在的主观影响 |
3.教师同事之间的相互影响 |
4.学校保障力度以及工作安排的影响 |
5.学生差异和家长支持的影响 |
6.社会环境对教师的支持力度 |
四、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 |
(一)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培育路径的现状 |
1.现有培育路径的总体评估 |
2.现有培育路径的效能差异 |
(二)提升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的培育路径 |
1.网络教育培训+面授: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理论认识问题 |
2.专家专业讲座+引领:解决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问题 |
3.教师专业共同体+自学:解决学科核心素养整合能力问题 |
4.教育技术+评价:解决核心素养教育评价能力的问题 |
5.尊重个体差异+自主抉择:解决核心素养教育的自觉问题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5)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教育隐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 |
(二)矛盾转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勃兴时代 |
(三)校本课程: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变革途径 |
(四)经验基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践探索 |
二、研究缘起 |
(一)田野调查的心灵触动 |
(二)项目合作的研究契机 |
(三)地域文化的资源优势 |
(四)红丰小学的矢志不移 |
三、研究问题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未来发展与应然取向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正当性与落脚点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基本属性与表现特征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机制与动力 |
四、研究目的 |
(一)结合新时代教育发展导向,分析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未来样态 |
(二)聚焦案例学校的校本探索,揭示校本课程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
(三)紧扣案例学校的实践机制,呈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与路径 |
(四)回归实事求是的理性批判,阐明校本课程开发的立场与价值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1.挖掘农村小规模学校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增长点 |
2.拓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学术认识的共有观念 |
3.揭示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思维方式 |
4.试探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应然发展取向 |
(二)实践意义 |
1.探究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 |
2.总结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体系 |
3.塑造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经典案例 |
4.共享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有益经验 |
第一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与发展的概况考察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研究与概观 |
(一)聚焦宏观领域的研究概览 |
(二)指向具体问题的研究分析 |
(三)辅以方法运用的深入探讨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界说与发展 |
(一)学术语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1.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描述性界说 |
2.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规定性界说 |
(二)文化差异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三)政策输导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四)现实分布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势与困境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社会价值 |
1.方便农村适龄学生就学 |
2.保证城乡教育机会公平 |
3.服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
4.推动乡土文化继承发扬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本体优势 |
1.教育组织形式简单有效 |
2.教育管理方式灵活便捷 |
3.教育成本投入优化集约 |
4.教育改进创新空间显着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困境 |
1.教育要素的驱动力低下 |
2.学校课程的执行力薄弱 |
3.办学条件的保障力不足 |
4.外部环境的限制力显着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课程困境 |
1.课程设置结构的不合理 |
2.课程实施程度的不充分 |
3.课程资源支持的不充足 |
4.课程价值发挥的不全面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矛盾的特殊性 |
(一)教育供给性需求极为突出 |
(二)教师结构性缺编十分普遍 |
(三)学生公共性知识相对有限 |
(四)学校教育性资源格外匮乏 |
第二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认识 |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与基础 |
(一)校本课程的架构 |
1.课程权力范畴的校本课程 |
2.课程价值范畴的校本课程 |
3.课程实践范畴的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的基础 |
1.作为影响因素的校本课程基础 |
2.作为基础学科的校本课程基础 |
3.作为理论基础的校本课程基础 |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与形式 |
(一)校本课程的本质 |
1.学科内容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2.实践活动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3.知识经验本质观与校本课程 |
(二)校本课程的形式 |
1.课程的基本类型与标准 |
2.校本课程的形式与特征 |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
1.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考察 |
2.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
3.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 |
1.校本课程实施的内涵解析 |
2.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
3.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生成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理论探讨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属性 |
1.“三级课程”的功能代偿属性 |
2.“三农发展”的社会服务属性 |
3.“乡村文明”的文化弘扬属性 |
4.“乡土知识”的实践探究属性 |
5.“学生经验”的心理契合属性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的特征 |
1.价值取向的为农性 |
2.课程文化的乡土性 |
3.课程结构的简约性 |
4.课程建设的协同性 |
5.课程实践的开放性 |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思路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1.研究案例的同质性 |
2.研究成本的集约性 |
3.学校发展的持续性 |
4.红丰小学的示范性 |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
1.个案研究法 |
2.参与式观察 |
3.访谈研究法 |
(三)研究思路的设计 |
1.理论的研究思路 |
2.实证的研究思路 |
3.整合的研究思路 |
(四)研究伦理的说明 |
1.资料使用范围与保存 |
2.红丰小学名义与授权 |
3.访谈对象权益与保护 |
4.学术研究规范与责任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过程 |
(一)三次农村教育大调研的感知 |
(二)廿七位乡村教师的深度访谈 |
(三)两个月案例学校的扎根研究 |
(四)若干次师生日常的交流对话 |
(五)红丰村落的民间走访与调查 |
(六)分类型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 |
(七)多领域学科专家的悉心指导 |
(八)六个月实践认识的理论提升 |
第四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写照 |
一、红丰小学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素描 |
(一)红丰小学的社会环境 |
1.红丰小学的地理概况 |
2.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
(二)红丰小学的发展实况 |
1.红丰小学的历史演变 |
2.红丰小学的师生队伍 |
3.红丰小学的优势条件 |
4.红丰小学的发展限度 |
(三)红丰小学的教育信条 |
1.完善自我、善待他人的校训 |
2.立志博学、和谐创新的校风 |
3.求真求实、求新求效的教风 |
4.勤读勤问、勤记勤练的学风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沿革 |
(一)理想的萌芽:应该给农村孩子怎么样的教育 |
(二)艰难的探索:如何办好服务农村孩子的教育 |
(三)瓶颈的突破:协同群众办好人民期待的教育 |
(四)系统的运行:打造有质量谋个性的学校教育 |
(五)良性的循环:发展绿色创新生态文明的教育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写照 |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论依据 |
1.统筹三级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
2.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价值诉求 |
3.推动学校优质发展的战略需要 |
4.发挥服务农村建设的教育规定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理念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解读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
1.为了师生的全面发展 |
2.为了组织的健康发展 |
3.为了文化的繁荣发展 |
4.为了社会的富强发展 |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培养目标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段目标 |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文本教材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队会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生物标本 |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校园植物 |
(六)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活动形式 |
1.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承接实施 |
3.校本课程的分类组织专项实施 |
4.校本课程的外部协同联动实施 |
(七)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评价 |
1.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理念 |
2.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准则 |
3.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对象 |
4.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方式 |
第五章 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反思 |
一、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教育风貌得到历史性革新 |
(二)学生人格获得个性化培养 |
(三)教师角色发生研究性质变 |
(四)课程体系走向结构性优化 |
(五)学校文化实现生态性塑造 |
二、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保障机制 |
(一)校长领导的科学有力 |
(二)教育文化的高度认同 |
(三)师资队伍的团结合作 |
(四)外部组织的协同联动 |
(五)社区资源的灵活运用 |
三、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现实挑战 |
(一)教育资本的供给总量不足 |
(二)校园空间的拓展能力有限 |
(三)师资队伍结构性问题凸显 |
(四)课程开发的高位引领欠缺 |
四、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优化策略 |
(一)拓宽办学资本融合渠道,缓解教育资本总量不足 |
(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拓展学校域外教育空间 |
(三)合理布局教育任务分工,建立对口实习支持体系 |
(四)打造农村学校研究基地,形成农村教育理论引领 |
五、红丰小学校本课程实践的塑造空间 |
(一)长白山林海人文地理研究 |
(二)民族风俗与特色文化研究 |
(三)社会产业与旅游文化研究 |
(四)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 |
第六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审视 |
一、基于乡土文化认同的价值选择 |
(一)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正当性 |
(二)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必要性 |
(三)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战略支撑性 |
(四)乡土文化认同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可行性 |
二、基于纵深推进改革的思维方式 |
(一)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需要 |
(二)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逻辑理路 |
(三)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方式 |
(四)纵深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效应 |
三、基于学校社区互动的发生机制 |
(一)学校与社区互动促进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
(二)学校与社区互动对农村学校改进的必要性 |
(三)学校与社区互动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
(四)学校与社区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互动机制 |
四、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 |
(一)人的个性发展对全面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
(二)学校教育与校本课程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三)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然价值 |
(四)校本课程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走向 |
五、基于教育质量提升的改革愿景 |
(一)新时代对教育公平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召唤 |
(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三)农村教育深化改革对农村学校变革的现实需要 |
(四)农村学校优质改进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诉求 |
六、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服务定位 |
(一)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引领 |
(二)农村教育发展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意义 |
(三)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特色塑造 |
(四)校本课程开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实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结论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判断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认识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机制 |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重审 |
二、校本课程助益农村学校教育的研究展望 |
(一)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历史机遇 |
(二)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战略可能 |
(三)校本课程在农村学校变革中的未来展望 |
(四)校本课程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取向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反思 |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创新尝试 |
1.丰富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理论视角 |
2.拓展了农村教育研究体系的重要分支 |
3.形成了一般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指导 |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总体不足 |
1.缺乏对不同类型农村小规模学校差异性的关注 |
2.缺少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历史的一般性考察 |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深化空间 |
1.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指导研究 |
2.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追踪调查研究 |
3.开展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创新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6)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 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与论题 |
(一)教材:作为一种教育知识文本 |
1.简要历史回顾 |
2.教材的内涵与特征 |
3.教材与相关概念辨析 |
(二)理解:对意义的持续揭示与建构 |
1.理解的内涵 |
2.理解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内涵分析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论题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与理论反思 |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考察 |
1.考察设计 |
2.教师教材理解的现状 |
3.对教师教材理解现状的反思 |
(二)理解的合理性及其反思 |
1.保守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2.中庸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3.激进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4.批判诠释学及其理解合理性 |
5.教材理解需要何种理解?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基础:意义发生说 |
(一)“意义发生说”的提出 |
1.教学论研究的人文进路 |
2.教学复杂性的要求 |
3.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
(二)“意义发生说”的基础:意义的内涵与类型 |
1.意义的内涵 |
2.意义的类型划分 |
(三)“意义发生说”的内核:意义关联 |
1.理性关联 |
2.想象关联 |
3.体验关联 |
4.规范关联 |
(四)“意义发生说”与教师教材理解 |
五、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意义的循环 |
(一)教材的意义结构 |
1.教材意义的层次结构 |
2.教材意义的主体结构 |
3.教材的意义体系 |
(二)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过程 |
1.“前理解” |
2.“理解” |
3.“自我理解” |
4.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框架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基本方式 |
1.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经验归纳 |
2.教师教材理解方式的实践话语 |
六、教师教材理解的维度:主体的意义 |
(一)教师教材理解的知识维度 |
1.教材的知识意蕴 |
2.教材知识的特点 |
3.教材知识的结构 |
4.教材知识的理解途径 |
(二)教材理解的意识形态维度 |
1.意识形态历史简顾 |
2.意识形态的内涵 |
3.教材的意识形态特征 |
4.教材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 |
5.教材意识形态的理解途径 |
(三)教师教材理解的专业维度 |
1.教材使用观:互融共生 |
2.教师教材理解与教师专业发展 |
3.教师教材理解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
(四)教师教材理解的学习维度 |
1.何为学习? |
2.教材的学习性特征 |
3.教材中学习的存在方式 |
4.教材中学习理解的基本途径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教师教材理解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1.创新教师培训者培训的政策要求和时代呼唤 |
2.提升培训者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现实诉求 |
3.深化新时代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的学理呼唤 |
4.个人对教师培训者培训实践反思研究的兴趣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回顾与评论 |
(一)教师培训者专业标准研究 |
(二)教师培训者角色定位研究 |
(三)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 |
(四)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研究 |
(五)文献研究分析评论 |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1.行动研究的取向 |
2.具体研究的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假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培训与教师培训 |
2.培训者与教师培训者 |
3.行动与行动导向 |
(二)论文基本假设 |
五、论文结构与价值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价值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连接知识与行动—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基础 |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反思 |
(一)知识导向模式及其理论假设 |
(二)对知识导向模式的质疑与反思 |
1.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建构 |
2.离身性学习与具身性学习 |
3.原子化学习与团队式发展 |
4.理想化情境与实践性情境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依据 |
(一)行动导向的“知行观”溯源 |
1.关于“知识论”的讨论 |
2.“知行合一”与“理实结合” |
3.“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 |
(二)成人学习理论 |
1.关于成人学习者的假设 |
2.成人学习的主要特点 |
3.成人经验学习圈理论 |
(三)行动学习理论 |
1.行动学习的基本内涵 |
2.行动学习的方程式 |
3.行动学习的核心要素 |
(四)行动导向教学法 |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渊源 |
2.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
三、行动导向培训模式的理论建构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框架 |
1.行动导向模式的概念界定 |
2.行动导向模式的理论框架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基本内涵 |
1.真实问题为起点 |
2.团队式学习组织 |
3.行动体验的路径 |
4.常态的反思复盘 |
5.合作型培训关系 |
6.情境式学习环境 |
第二章 行动方案设计 |
一、行动研究的背景 |
(一)教师培训者培训模式改革的背景 |
1.“重心下移”背景下的教师培训者需求 |
2.“重心下移”背景下的国培项目县建设 |
3.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的现状与难点 |
(二)先导性的行动探索 |
1.先导性行动内容:从问题解决到教学和行为改进 |
2.先导性行动反思:从碎片化的努力到体系化的建构 |
二、研究对象与行动主体 |
(一)研究对象 |
1.项目目标:“接地气,用得上,干得好” |
2.研究对象之基本情况及结构分析 |
(二)基于“多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主体 |
1.复合型的研究者的角色 |
2.重要的行动研究合作者 |
三、前测问卷及其分析 |
(一)前测问卷及结构分析 |
1.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 |
2.前测问卷的结构分析 |
(二)前测问卷的结果分析 |
1.调查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
2.质性问卷的数据回收与分析 |
四、行动计划的制定 |
(一)确定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
1.确定项目实施总体目标 |
2.明晰分类对象培训目标 |
3.确定能力结构模型 |
(二)确定行动研究计划 |
1.TTT项目行动总体路径 |
2.TTT项目行动阶段计划 |
五、行动评估设计 |
(一)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及其述评 |
1.传统培训评估的弊端 |
2.对传统培训评估的反思 |
(二)行动导向评估体系的建立 |
1.行动导向模式的评估界定 |
2.构建项目的“三角评估法” |
第三章 行动过程与机制 |
一、行动过程 |
(一)第一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一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一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一阶段的行动设计 |
(二)第二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二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二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二阶段的行动设计 |
(三)第三阶段行动研究 |
1.第三阶段问题的确立 |
2.第三阶段假设性分析 |
3.第三阶段的行动设计 |
二、实施流程 |
(一)组建与优化行动团队 |
1.学习小组建设及其职责分工 |
2.班委会的选拔组建及其职责 |
3.导师团的遴选组建及其职责 |
(二)提出与确定行动问题 |
1.行动问题遴选的标准与来源 |
2.用焦点讨论法确定行动问题 |
(三)研究与制定行动方案 |
1.个人进行SWOT分析与计划 |
2.学习小组研制详细行动方案 |
(四)实施与修订行动计划 |
1.召开行动项目的决策会议 |
2.根据行动的方案采取行动 |
(五)汇报与评估行动过程 |
1.参训者基于行动体验的展示汇报 |
2.对参训者行动效果的考核与评估 |
(六)反思与复盘行动文化 |
1.基于“实践+反思”的行动复盘 |
2.走向“实践共同体”的文化融入 |
三、行动机制 |
(一)正面激励机制 |
1.尊重学习者,正面目标引领 |
2.相信学习者,对学习者放权 |
(二)“滚雪球”机制 |
1.培育关键少数的“明白人” |
2.基于现场的“滚雪球”学习 |
(三)自主管理机制 |
1.完善小组制度,对小组充分赋权 |
2.强化管理分工,保障团队的沟通 |
(四)团队反思机制 |
1.面向实践的小组常态反思 |
2.凝聚文化的整体系统反思 |
(五)多元评价机制 |
1.小组常规的考核评价制度 |
2.重在激励的学员奖惩制度 |
第四章 行动评价与反思 |
一、培训效果的“历时改变度”评估 |
(一)培训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1.对评估指标进行专家咨询 |
2.确定项目评估维度和指标 |
(二)“历时改变度”评估分析 |
1.样本问卷的基本情况 |
2.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3.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 |
二、行动主体的主观体验度评估 |
(一)观察与访谈数据收集与分析 |
(二)参训者的行动体验及其理解 |
1.聚焦真实问题,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
2.创新小组研修,助力培训专业发展 |
3.线下线上互动,培育行动反思文化 |
4.改善学习生态,强化团队身份认同 |
三、行动方案的实操合理度及效果评估 |
(一)对参训者的培训方案设计进行评估 |
1.对培训方案的评估方法 |
2.对培训方案的评估分析 |
(二)对参训者的培训项目实施进行评估 |
1.参训者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 |
2.参训者项目实施之典型案例 |
四、行动效果与反思 |
(一)行动取得的成效 |
1.坚定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2.凸显了培训中行动实践的价值 |
3.团队机制强化了学习促动力量 |
4.基于实践的反思支持深度学习 |
5.培育培训文化体系的积极意义 |
(二)行动的价值意义 |
1.“众筹集智”,聚焦教师培训真实问题 |
2.“激励唤醒”,改善学习者的心智模式 |
3.“造血强体”,建设本土教师培训资源 |
4.“团队共创”,撬动培训机构组织变革 |
(三)行动中的局限 |
1.应对教育中复杂场景的困境 |
2.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内在缺陷 |
3.实践与理论疏离的可能危险 |
4.培训的学习激情可持续受阻 |
(四)对行动优化的建议 |
1.坚定学员中心,激发参训者内驱力 |
2.丰富实践课程,创新发展实施路径 |
3.重构学习体验,引领教师深度学习 |
4.倡导人本文化,营造适宜学习氛围 |
第五章 行走在知与行的断裂处 |
一、行动导向模式再审视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核心特点 |
1.“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2.“问题导向”的目标定位 |
3.“众智众筹”的项目设计 |
4.“团队合作”的组织方式 |
5.“行为改进”的项目评估 |
6.“教练式”的培训者定位 |
(二)跨越“知识”与“行动”的鸿沟 |
1.用行动问题替代知识 |
2.基于问题的行动体验 |
3.基于行动的深度学习 |
(三)赋予行动更深刻的意义 |
1.超越简单的行动 |
2.坚持学与导的统一 |
3.从个体到集体行动 |
二、行动导向模式之使命 |
(一)行动导向模式的实践关怀 |
1.模式生成的实践逻辑 |
2.模式实施的实践价值 |
(二)行动导向模式的人文品性 |
1.坚持人的在场 |
2.建设立人之学 |
3.追寻幸福之培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构建了行动导向模式的学理框架 |
(二)行动导向模式实践应用效果良好 |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1.对模式进行多维度学理探讨 |
2.构建并验证了新的模式框架 |
3.完善了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1.缺乏对不同类型培训之差异性的考察与应对 |
2.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
(三)研究的深化空间 |
1.突破教师培训研究的学理薄弱困境 |
2.应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跨界生长 |
3.做好教师培训的长期跟踪研究准备 |
4.积极适应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课程改革的政策过程: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政策的视角 |
二、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种现实的需要 |
三、聚焦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种现实的可能 |
第二节 研究定位 |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 |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特点 |
第一章 政策过程的研究史:一般与特殊的经验 |
第一节 公共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公共政策研究发展与政策过程 |
二、公共政策过程的图式分析框架 |
三、公共政策过程的阶段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教育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教育政策研究基本范畴与政策过程 |
二、教育政策研究历史发展与政策过程 |
三、教育政策研究之于过程的多维分析 |
四、中外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课程政策领域的政策过程研究 |
一、课程政策研究的兴起及其范畴 |
二、从政策运作维度探讨课程政策过程 |
三、从课程维度探讨课程政策过程内涵 |
第二章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逻辑程序 |
第一节 政策问题的概念化:政策过程的启动 |
一、政策问题的确认 |
二、政府政策已成的确立 |
第二节 政策的审议阶段:政策确立的过程 |
一、政策形成的阶段 |
二、政策决定的阶段 |
第三节 政策的实施与评价:政策实践的过程 |
一、政策实施的过程 |
二、政策评价的过程 |
第三章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一般形态 |
第一节 政策问题概念化的一般形态 |
一、概念化过程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概念化过程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二节 政策审议阶段的一般形态 |
一、审议过程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审议过程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三节 政策实施与评价的一般形态 |
一、实施与评价的行动主体和机构设置 |
二、实施与评价的工作方式及权力形态 |
第四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时空特点 |
第一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发生的时间线索 |
一、历次课程改革政策变迁的历史线索 |
二、新近课程改革政策发展的当下轨迹 |
第二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发生的空间条件 |
一、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经济生态 |
二、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政治生态 |
三、课程改革政策孕育的社会生态 |
第五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描述 |
一、课程改革政策问题的察觉 |
二、政策问题的界定与陈述 |
三、政府政策议程的确立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概念化过程中的党政联合 |
二、概念化过程中的政府主导 |
三、概念化过程中的“政策之窗” |
四、概念化过程中的“陈情”和“纳谏”机制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问题概念化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问题识别机构和渠道匮乏 |
二、问题共享意识和机制缺失 |
第六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描述 |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形成与决定 |
二、各科课程标准及相关课程项目的研制过程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政策审议中的战略支持和行政推动力 |
二、政策审议中的研究先导和专业属性 |
三、政策审议中的专家参与和权威效应 |
四、政策审议过程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趋向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审议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政策审议中临时性专业团队的软肋 |
二、政策审议要从形式规范走向实质规范 |
三、政策审议过程缺乏改革的实践构想 |
四、政策公开审议方式和渠道的有限性 |
第七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运作形态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描述 |
一、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动员和准备 |
三、课程改革政策实施的实际运作 |
第二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特有属性 |
一、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行政性质 |
二、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专业性质 |
三、政策实施与评价中的多元策略整合 |
四、政策实施与评价中的地方权力空间 |
五、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生成性和累积性 |
第三节 课程改革政策实施与评价过程的潜在问题 |
一、课程改革理论研究水平的有限 |
二、政策实施管理支持机制的不足 |
三、改革实施过程缺乏切实的规划 |
四、改革试验及其推进的效力不足 |
五、改革实施主体的能力建构不足 |
六、建立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的必要 |
第八章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意义建构 |
第一节 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内在意义:一种生态观 |
一、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再情境化的过程 |
二、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赋权增能的过程 |
三、课程改革政策过程:一个话语斗争的过程 |
第二节 我国课程改革政策过程的优化:可能的未来 |
一、从基础的政策研究到全面的理论建设 |
二、主体的权利意识自觉和工作制度保障 |
三、从针锋相对到理性而健康的学术对话 |
四、政策运作中公共媒介的社会舆论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 选题经过:对识别一个真问题的警醒和追求 |
(二) 选题反思:是否为一个真问题及研究的可行性 |
二、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 |
(一)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标的总体思考 |
(二)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的具体呈现 |
三、研究意义及研究创新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创新 |
四、研究综述 |
(一) 有关终身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有关变革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综述小结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可持续变革研究的问题阐释 |
(一) “变革我们的世界”和“如何变革我们的世界” |
(二) 变革规律及“可持续变革”的思考框架 |
二、可持续变革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 研究的起点和目标方向问题 |
(二) 研究的基本概念问题 |
三、本研究基本问题的尝试性解释框架 |
(一) 关于起点和方向问题的解释框架 |
(二) 关于基本概念问题的解释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变革研究框架建构 |
一、探索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奥秘的工具:CAS |
(一)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阐释 |
(二)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适切性 |
二、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的变革机制初探 |
(一) 变革机制的宏观视域:人类社会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二) 变革机制的中观探察:变革真相与理想道路寻求 |
(三) 变革机制的深层探源:理想变革的适应性内模型及其含义 |
三、复杂适应系统(CAS)变革机制下研究框架建构 |
(一) 本文案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界定 |
(二) 研究空间:逻辑与实证之间的往返穿梭 |
(三) 研究框架:多视角分析框架的组合尝试 |
第三章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为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案例意义:独具解剖和研究价值的典型实例 |
(一) 大力推进的时代价值 |
(二) 走出困境的研究价值 |
二、案例的研究目标及分析单位 |
(一) 研究目标 |
(二) 拟解决的问题及分析单位 |
三、案例的观察框架 |
(一) 确保足够视域度的双维度观察思路 |
(二) 变革的行动维度:启动—实施—成果 |
(三) 变革的目标维度:理想目标—政策目标—实践目标 |
(四) 双维度组合的案例观察框架构成 |
四、案例的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
(一) 数据收集:全面完整可靠多来源 |
(二) 数据分析:数据因子—数据单元—数据链—数据库 |
(三) 数据库建构 |
五、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 信效度 |
(二) 伦理遵循 |
第四章 社会惯常视角的案例研究结果呈现 |
一、试点启动:目标和规模 |
(一) 理想目标——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再推进 |
(二) 政策目标——新世纪中国迈向终身教育的规划纲要及实施 |
(三) 实践目标学校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
(四) 一场空前规模的教育改革 |
二、试点实施:项目背景及行动策略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 |
(二) 开放大学建设项目 |
三、试点结果:成效及制度化情况 |
(一) 学习型城市建设——向世界亮出一张靓丽的名片 |
(二) 开放大学建设——新历史起点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
(三) 不能不提的部分特别的改革者队伍 |
(四) 制度化成果——标志性文件及机构变化 |
第五章 局内人视角的案例评估与反思 |
一、经验启示:愈是基础性改变,愈能解决整体性问题 |
(一) 试点案例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经验 |
(二) 打散重组战略转型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
(三) 试点案例战略转型经验的重要启示 |
二、教训反观:愈是局部上的困境,愈在折射着全局性后果 |
(一) 试点过程遇到的问题及困境 |
(二) 问题困境所致的阻滞性变革难题 |
(三) 试点案例问题及困境的深刻警示 |
三、试点结果的评估与反思:终身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
(一) 挤在方格子里的变革图景 |
(二) 试点结果并非为全局性问题的答案 |
(三) 冷静审视局部性改革成效 |
第六章 研究者视角案例改革路径的探察与审思 |
一、研究者视角试点案例改革模式的探寻 |
(一) 试点运行的改革系统环境 |
(二) 试点运行的改革内生空间 |
(三) 试点改革模式的形成及影响过程评估 |
二、试点改革路径的审视与反思:与解决终身教育问题南辕北辙 |
(一) 并非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适切路线 |
(二) 单一维持型模式的方向错误与不可持续性 |
三、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案例的理论启迪 |
(一) 对一项好的改革之关键要素的理论启示 |
(二) 案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设的模型匹配 |
第七章 可持续变革理论构建及终身教育建设改革路径重构 |
一、可持续变革理论的系统构建 |
(一) 名称来历及本研究的新定义 |
(二) 理论构建的前提及关键所在 |
(三) 可持续变革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成 |
(四) 可持续变革的理论属性及优越性 |
二、范型:可持续变革理论下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路径重构 |
(一) 五要件内涵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的识别与建构 |
(二) 可持续变革等级量表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路径选择 |
(三) 三层任务操作框架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的方案设计 |
结论 |
一、研究回望 |
二、研究结果及主要贡献 |
(一) 变革理论的系统探索 |
(二) 方法论的新尝试 |
三、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一) 研究局限 |
(二) 研究展望 |
四、中国教育改革及试点案例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对教育改革进行系统诊断和修复 |
(二) 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重新审视再出发 |
附: 可持续变革视域下的中国教育改革生态诊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研究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键人物访谈信息一览表(局内人与局外人) |
附录3: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一) |
附录4: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展情况调查问卷(二) |
附录5: 关键文件一览 |
附录6: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获奖 |
致谢 |
(10)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新师范教育要求重新审视教育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
1.1.2 实践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面临困境 |
1.1.3 教育理论有何作用及其如何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 |
1.2.2 教师知识结构的相关研究 |
1.2.3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 |
1.2.4 师范生专业学习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问题 |
1.4.4 研究目标 |
1.4.5 研究内容 |
1.4.6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职前教师教育中教育理论的重要性 |
1.1 教育理论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1 教育理论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成分 |
1.1.2 教育理论体现师范生的“师范性”和“理论性” |
1.1.3 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状况能够反映未来教师教育的培养质量 |
1.2 教育理论在职前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
1.2.1 形成坚定的教育信念 |
1.2.2 奠定坚实的理论素养 |
1.2.3 养成批判和反思的教学思维 |
1.2.4 形成一致的专业认同 |
1.2.5 做出专业的教学判断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框架 |
2.1.1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情况研究 |
2.1.2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效果研究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法 |
2.2.2 访谈法 |
2.3 研究工具 |
2.3.1 问卷的编订 |
2.3.2 问卷的修订 |
2.3.3 信效度检验 |
2.3.4 访谈提纲 |
2.4 研究对象 |
2.4.1 问卷对象 |
2.4.2 访谈对象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的现状分析 |
3.1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的总体情况分析 |
3.1.1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重视程度的分析 |
3.1.2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学习兴趣的分析 |
3.1.3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掌握状况的分析 |
3.1.4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运用频率的分析 |
3.1.5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应用能力的分析 |
3.2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
3.2.1 价值认识 |
3.2.2 学习过程 |
3.3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3.3.1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重视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
3.3.2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学习兴趣的差异性分析 |
3.3.3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掌握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
3.3.4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运用频率的差异性分析 |
3.3.5 师范生对教育理论应用能力的差异性分析 |
第四章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的效果分析 |
4.1 为师之本:职业道德理念的养成 |
4.1.1 发展的专业意识日益强化 |
4.1.2 未来的职业定位轮廓清晰 |
4.1.3 师范生职业心理趋于稳定 |
4.1.4 自我的师德修养更为完善 |
4.2 为师之资:教育专业知识的形成 |
4.2.1 教育理论基本知识 |
4.2.2 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知识 |
4.2.3 一般教学知识 |
4.2.4 学科教学知识 |
4.2.5 班级管理知识 |
4.3 为师之实:教学专业能力的习得 |
4.3.1 教学调控与管理能力 |
4.3.2 师生沟通与合作能力 |
4.3.3 教学技术与应用能力 |
4.3.4 日常反思与科研能力 |
4.3.5 终身学习与发展能力 |
第五章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的问题剖析 |
5.1 师范生自我学习的动力不足 |
5.1.1 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
5.1.2 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 |
5.1.3 专业思维尚未形成 |
5.2 师范生学习困惑的束缚 |
5.2.1 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
5.2.2 教育理论高深莫测 |
5.3 课程设置缺乏弹性 |
5.3.1 形式上,选修成必修 |
5.3.2 内容上,缺乏针对性 |
5.4 大学教师教育者的教学素养有待于提高 |
5.4.1 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课堂讲授法仍居主导地位 |
5.4.2 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够,难以唤醒学生的积极性 |
5.4.3 教学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式需要进行改革 |
5.4.4 教师自身囿于高校,缺少一线教学经验 |
5.5 教育实践效果的低下 |
第六章 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的优化策略 |
6.1 师范生应强化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应用 |
6.1.1 树立正确的教育理论期待,把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
6.1.2 激发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内生动机 |
6.1.3 探究深层次的学习方式,提高理论-实践-理论的转化能力 |
6.1.4 关注学习的主体性,促进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养成 |
6.1.5 培养反思能力,提高其探究与创新意识 |
6.2 大学教师教育者应提升自我的教学素养 |
6.2.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
6.2.2 走进一线教学实践,从“身份赋权”到“素养胜任” |
6.2.3 以学习者为中心,树立“进步即质量”的教育评价观 |
6.3 大学应推行有效的职前教师教育改革 |
6.3.1 培养理念:“技术理性”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变 |
6.3.2 生源质量:加强师范专业的吸引力并优化招生政策 |
6.3.3 课程开发:完善“以生为本”的教育理论课程体系 |
6.3.4 学习空间:实现大学本位与中小学实践场所的融合 |
6.3.5 借鉴他国:学习境外先进的职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理论的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中小学整体改革的理论认识与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四力模型”的小学STEM课程开发区域推进策略研究[D]. 涂毅. 西南大学, 2020(01)
- [2]区域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行动研究[D]. 郑志生.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3]“三阶段”提升新教师教学技能的行动研究 ——以H小学为例[D]. 史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 [4]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教育胜任力及培育研究[D]. 唐艺祯. 西南大学, 2020(01)
- [5]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以红丰小学为例[D]. 陈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1)
- [6]意义的追寻:教师教材理解研究[D]. 岳定权.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
- [7]行动导向的教师培训者培训研究[D]. 凌云志.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课程改革政策过程:概念化、审议、实施与评价——国际经验与本土案例[D]. 屠莉娅.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基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变革研究 ——以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改革试点(2010-2015)为例[D]. 徐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 [10]师范生教育理论学习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D]. 李梦. 江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