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一九八九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后离休干部计发生活补贴费基数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力[1](2007)在《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 ——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切入点。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分配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将对全社会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实现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契合,推进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机制转换,对于有效解决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中的突出问题,保证政府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理顺社会各方面的收入分配关系,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对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决定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期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系统梳理出我国建国以来公务员工资制度演进的脉络,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严谨地划分出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演进阶段,并做出评价。通过构建基于两部门框架的工资决定机制模型,建立了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的理论解释框架。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政府部门主导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工资决定中存在的市场分割因素,得出其运行并不是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制度规则代替了市场竞争,造成同质人力资本劳动力在不同的就业领域存在禀赋回报率差别的结论。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地区工资决定机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效率工资制的尽职激励合约经济性激励和基于Malcomson锦标制度激励合同模型、Holmstrom-Tirole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敬业激励合约非经济性激励分析框架,为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转换的技术路线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为我国形成与市场机制相契合的公务员工资收入分配机制的系统解决方案确立了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转换的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了推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制度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公务员工资收入体系的总体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本文提出了推进公务员工资决定制度化建设,构建科学、透明与完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科学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建立正常晋级增资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制度外部竞争性;健全公务员监督机制,完善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构建完整的公务员激励体系的我国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转换的改革路径。
张慧霞[2](2011)在《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社会,国民收入一般有三种来源:工作报酬、资产收益和国家对国民进行的再分配收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般被定性为再分配基金。它在许多国家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方式对社会阶层结构会产生影响,因此,讨论谁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什么时候和怎么获得的?就具有了社会学的研究意义。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分配方式的依据,故本文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如何被分配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分配方式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1922-2007这段并不太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镶嵌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亦经历了巨变。在政策巨变的背后,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从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直接影响了个体利益的损益,也影响了受益群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建国之初,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被界定为城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固定工或合同工,随后被扩展到城镇企业的所有固定工或合同工;1984年之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城镇企业所有职工;2005年以后,覆盖范围又进一步扩展,部分事业单位职工、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被包括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政策范围之中。从政策文本的演变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这段时期内频繁调整和变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覆盖的对象能否享受相应的政策承诺是值得商榷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界定的受益对象因政策改变是否影响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也有待考察。即政策规定的受益对象是谁,他得到了什么,得到后对他的影响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本文重要的研究概念“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不包括国家推行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不包括目前在大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实行的退休制度,更不包括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它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政策。因此,本研究对象主要指国家颁布并实施的正式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间从1922年到2007年。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只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因为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长期以来主要的覆盖范围就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代表国家的政府(主要指地方政府)、单位(其中以企业为主)和个人(以城镇职工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相对独立的基金和服务机构。论文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用七章来论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结果,对结果的分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是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重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第二方面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进行阐述,重在强调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服务对象,实施的结果,分析其社会再分配的功能。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章,其基本内容有三层。在每一章,首先简单描述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和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就业人口的变化、职工流动和职工工资。这些指标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基础。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条文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阐述政策目标、政策的覆盖范围、责任主体和待遇的支付标准四个方面。此部分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文本性分析。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有:政策的覆盖范围、基金状况、参保过程、退休及待遇标准多少等。本研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比较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后,政策规定覆盖的群体与其他没有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内部因地区、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和雇佣形式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的差别。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总结在不同历史阶段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文本特征,对受益群体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结果对文本政策的背离情况,最终对资源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简要阐述在各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工具,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用,并针对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郭炜[3](2014)在《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文中认为1978年至1992年是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史上值得关注的一个历史阶段。拨乱反正政策的落实和新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出台都在这一关键时期成功地实践。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从理解和关怀的角度,主动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以解决知识分子实际困难入手,通过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不断创造有利于知识分子能力和作用发挥的条件和环境。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正逐渐把知识分子问题放在“安邦兴国”的高度,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基本方针指导下,以积极的态度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国家利益与知识分子价值共赢的发展思路。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知识分子能动作用的发挥,波及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关系是通过知识分子政策不断进行调整的。这一时期,按国内环境背景,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解决。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主要归纳如下:如何改善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如何保障知识分子的权益?如何促进知识分子的发展?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中,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形成和确立。本文将从国内环境背景中厘定知识分子政策出台的现实依据;对政策文本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廓清不同时期问题集中的领域和政策调控的重点;通过搜集整理真实论据来反映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做简单评述。本文综合运用系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在对大量材料进行梳理中完成对整体框架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全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首先是阐释问题的提出、选题的意义。其次是界定相关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再次是研究基础与学术史回顾。对本文理论性、科学性的必要支撑进行说明,并阐述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最后是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揭示本文的思考脉络与内在逻辑,并论证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首先对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进行阐述。之后,详解在拨乱反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政策。基于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从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地位、改善知识分子待遇、重视知识分子培养、规范知识分子管理和使用几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建立与知识分子的互信关系,为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第二章阐述在全面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秉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推进科教体制改革、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方面,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的落实,为知识分子施展才华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第三章阐述在国内外政治局势趋于紧张、改革路遇深层次矛盾的困窘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而保证了政策的平稳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引导知识分子合理流动、保障知识分子权益几个方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全面优化环境,通过健全法制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为促进知识分子的全面发展开辟新路径。在第四章,笔者通过获取和整理能够反映当时知识分子政策实施情况的政策文本、国家财政投入、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相关数据样本,在实证研究视阈下进行分析与阐释,全面总结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政策的绩效。最后,笔者结合实际,阐释“尊重”应有的涵义。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理解和尊重知识分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规律性,是知识分子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政策执行的实效性的前提。“尊重”的立意首先要从知识分子主体性要求出发,准确把握知识分子问题的实质,强化知识分子参与政策制定的作用,以此构建中国共产党和知识分子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其次,“尊重”的内容要具体,尊重的层面要扩大。在实践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立足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使政策内容具体化。要恰当地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政策的执行具有可操作性。要针对不同群体、分类细化知识分子政策,使知识分子政策真正惠及到更多的领域和群体。再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与氛围的营造,要围绕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排解矛盾与阻障,积极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条件。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需要有健全的经济体制、社会机制等方面的保障。要建立良好的运行、监督、反馈机制,保证政策效力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达成。最后,要适应发展的需要,统筹现实需求,全面优化环境。要不断完善知识分子政策,保障知识分子权益,体现知识分子主体地位,创造人尽其才,各尽其能的良好局面。
人事部 国家计委 财政部[4](1990)在《国务院批转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提出 国务院同意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实施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这次调整工资,是在制止动乱、平息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和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后的新形势下进行的。搞好这次工资调整工作,对促进安定团结,调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没有经过验收,国家机关的职称改革
陈桂棣,春桃[5](2003)在《中国农民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自己哭泣,我们感慨。为他人哭泣,我们感动。为农民哭泣,我们感谢。多少年如一日为中国农民哭泣,我们感奋。作家陈桂棣夫妇,耗时三年,访遍安徽乡村,收集的材料和废弃的手稿,几近等身。其中艰难曲折,难以想象。听他俩哭述农民的命运,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眼泪。
张水辉[6](2004)在《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作为整个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和完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是无庸置疑的。 从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既不适应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也不适应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自身步履维艰,进程大大滞后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瓶颈。另一方面,我国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本已滞后的改革实践。 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对发展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理论,以及推动实际工作都不无裨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笔者将在对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思路、近期方案及长期规划。 本文正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 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述评:在对有关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各种理论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行政学等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梳理和评析的基础上,探讨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对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本着以古鉴今的原则,回顾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同时以标志性事件为坐标,将其细分为六个时期并逐一分析其特征。 第三章 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对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具体改革做法进行比较研究,并深入分析相关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对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其各自存在的长处与不足、取得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国当前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阐述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及指导原则,提出要建立既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又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衔接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第六章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在深入分析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的前提下,提出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短期方案与长期规划,即:短期内建立由与企业职工同等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作为政府雇员的职业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三支柱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长期目标则是建立由国民养老保险金、职业养老保险金、互助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金构成的四层次公务员养老保险体系。
邓俊丽[7](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界着力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视域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及其配套机制的改革以及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替代率、收益率、养老金发放等方面;研究焦点集中在缴费率是否高、替代率是否低、国家责任如何承担、个人责任如何体现等方面。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研究则比较少,整体系统性研究就更少。鉴于此,本文选择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在认真梳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基础上,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即价值取向优势和制度立场全覆盖优势,实践性优势即多主体责任共担、适应性和可持续性优势,系统分析了优势的形成、现实形态、影响优势发挥的因素及优势充分实现的路径等基本问题。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共22万字。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主要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研究创新与不足进行了基本说明。正文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本文的基础理论和研究对象,分别对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制度优势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和分析维度作了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及每一个进程中的实质性进步作出了概括和总结,这一部分奠定了全文的基础知识框架。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内生性优势和实践性优势进行了深入论证,目的在于说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其本身具有明显优势,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方向以及未来制度建设和改革任务都是建立在这一制度优势的基础之上的。第五章和第六章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探讨部分,论证了制度优势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下充分的实现路径。结论部分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整体性总结,并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观点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研究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制度、实践形态方面的创新和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发展观等都为揭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的基本规律和具体表现提供了逻辑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都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逻辑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实践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型下不断探索和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具体制度的科学实践过程,就是在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推进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价值实现过程。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但从其历史渊源看则贯穿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历程中,尤其是建国以来的宪法、劳动保险条例、养老保障制度及机制,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框架,两者一脉相承、前后相继,逻辑而历史地统一在一个制度体系中,其所积累的经验教训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形成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新世纪以来老龄化的不断加重,是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强大动力,推动着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完成了制度缺失的弥补任务,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了制度一体化的升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优势逐渐清晰化并不断得到强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优势建构过程秉持开放包容的马克思主义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吸取借鉴了西方政治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生命周期理论、世代交叠模型理论、代际正义理论、风险社会理论关于制度优势分析的合理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社会养老的科学思想,弘扬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有关敬老养老的思想精华,借鉴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运行的基本经验,改革了建国以来的养老保障制度,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并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我们只有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和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正视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被影响的表现,才能合理分析影响优势发挥的原因,才能科学规划制度优势充分实现的具体路径,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童素娟[8](2014)在《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文摘要: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老金双轨制在导致收入差距方面的弊端日益凸显。不仅没有缩小初次分配之间的收入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进一步对社会和谐构成了挑战。作为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受不同的制度设计因素的影响。造成养老金双轨制收入再分配效应差异的最核心原因在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实行不同的统筹办法、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归根结底在于,制度的融合性、包容性不够,基本规模和覆盖范围过小,未能将机关事业单位纳入整个收入再分配体系。因此,政府在养老金双轨制改革过程更应强调,程序上的公平公正,建立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着重点放在公民基本养老保障权益,而差距部分则通过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来体现,真正发挥社会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在现实条件下,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并非越小越好,这需要参照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依据现实的收入差距情况,用以判断和选择适度的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模式和实施方案。在方案设计上,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是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形成收入再分配的适度下限和上限标准。通过这两个标准的判定可以选择现实条件下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最优方案。论文从收入再分配效应为切入点,在广泛借鉴专家学者前期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基础上,对目前浙江省的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情况进行了现状评估,然后从系统理论、机制设计以及发展型社会政策等理论出发深入分析了养老金双轨制和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养老金双轨制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最后提出实施制度并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通过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措施和建议,希望为浙江乃至全国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连霞[9](2012)在《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可以从大块划分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养老制度、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军人养老保险体系等几大板块。每大板块内部又可依其具体缴费比例、资金筹集方式、养老金发放办法等再细化为不同的小板块。高度不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现状不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大功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我国外贸依存型发展模式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使得我国必须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最基础和最重要的项目,如果能得到妥善安排,就可以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使我国经济实现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1984年开始,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仍存有不同群体问养老金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大、严重的有失公平、养老金缴费较高而替代率水平较低等重大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经历了怎样的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是什么?什么原因致使养老保险经过多年改革仍让民众怨声载道?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我们应以怎样的理念构建未来的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本文力求解答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如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对基础文献的研究,包括前三章。第—章是导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畴、可能的创新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作了较细致的文献综述。第二章是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模式及变迁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文献梳理,探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模式,继而提出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主要研究改革开放前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各自的制度模式特点及保障水平等内容。第二部分是对我国各群体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研究,包括第四、第五和第六章。以第二章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指导,根据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所涉及的三大群体,选取对制度走向有关键影响的制度节点,分别展开对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研究,着重分析了各群体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及变迁机理,并对每段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简要评价。在第四章中,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为重新社会化、引入个人账户及统筹层次提高三个节点,分析这三个阶段的制度变迁机制;在第五章中,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为1992年和2008年两个变革阶段,对其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做了分析;在第六章中,将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为老农保阶段和新农保阶段,对每个阶段变革的动力和阻力因素做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前面论证的对比归纳,包括第七和第八章。第七章是对三大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对比分析,对三大群体养老保险制度变迁过程做全景式透视分析,指出制度变迁机制对当前制度格局的引致性效应,总结了制度变迁中的经验和教训。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并结合第七章提出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尹传政[10](2013)在《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纵览建国以来优抚制度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发展阶段:确立时期、发展时期、停滞时期、完善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是当代中国优抚制度的确立时期。在总结革命战争实施的优抚制度基础上,1950年12月,内务部制定了《革命烈士家属革命军人家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自此,确立了国家的优抚法律体系,奠定了国家优抚制度的基础。当时,根据保家卫国的需要和实际的经济状况,国家对伤残军人、烈军属等采取了诸多优抚措施。在优待政策方面,国家在农村主要推行了以社会负担为主体的代耕制度,在城市主要实施了优待就业政策,同时还对烈军属在医疗费用、子女上学费用等方面予以优待。在抚恤方面,针对伤残军人的抚恤要求,国家提高了抚恤标准,完善了评残办法。在褒扬方面,国家给烈士追功授予,并举行各种悼念扫祭活动及修建烈士纪念建筑物等。此间的拥军优属活动丰富多样,包括节日间下发通知慰问、召开会议、座谈会及文艺汇演等;平日则经常动员有关人员给烈军属做家务、给志愿军写慰问信等。从抗美援朝到文革发生是优抚制度的发展时期。和平的建设环境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优抚制度进行了一些改变。在优待制度方面,代耕制度逐渐为优待劳动日所替代,而且实物补助作为一种优待辅助手段被推行。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再一次提高了伤残抚恤标准,同时为解决以前战争遗留的伤残问题,国家再次对伤残军人实施医疗费用的减免。褒扬政策方面,除了继续推行原来的做法之外,国家加强了烈士纪念建筑修建的监督管理,严禁乱建。文革时期,阶级斗争的声浪冲击了整个优抚工作,其主要表现为:优抚机构被撤销;优抚政策被废止;抚恤标准难以提高;优抚对象受到迫害等。但是一些做法仍被坚持了下来,比如,优待劳动日、定量补助等;拥军优属活动也一直开展,形式还比较多样。改革开放以后,优抚制度逐渐恢复,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优抚法规诞生。比如,国家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褒扬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由此,原来的优抚政策更加制度化、法规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又先后颁布了《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伤残抚恤管理暂行办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和《烈士褒扬条例》等。由此,优抚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优待制度方面,农村的优待劳动日被优待金所取代;定期定量补助最终以定期抚恤的形式确定下来。抚恤制度方面,国家先后十三次提高伤残抚恤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评残条件。褒扬制度方面,国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完善了烈士评定条件,扩大了参评范围;其指导思想是既注重精神奖励又重视物质奖励。拥军优属方面,积极开展双拥活动,特别是设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奖励制度。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到抗美援朝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从某个角度看,它成为促使军人形象改变的一种背后的重要支撑,传统的观念是“好男不当兵”,而在中共的领导下则变为社会中“最可爱的人”,人人争而为之。显然,它使中共在赢得人民支持和战争胜利方面起了无比重要的作用。和平时期,优抚制度则担当着支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它逐渐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一九八九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后离休干部计发生活补贴费基数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一九八九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后离休干部计发生活补贴费基数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 ——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国家公务员的概念 |
1.2.2 公务员工资与收入的内涵 |
1.3 研究目标、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基础文献综述 |
2.1 理论文献综述 |
2.1.1 收入分配理论的简要回顾 |
2.1.2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研究的回顾 |
2.1.3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回顾 |
2.1.4 委托—代理理论的回顾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
2.2.2 国内有关研究文献综述 |
3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 |
3.1 市场工资决定机制的一般模型 |
3.2 基于两部门框架的工资决定机制:一个理论模型 |
3.2.1 模型的假定条件 |
3.2.2 模型的建立 |
3.2.3 进一步修正的模型 |
3.2.4 模型的含义与结论 |
4 建国以来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演进 |
4.1 第一阶段(1955年—1984年) |
4.1.1 第一次工资改革:取消工资分,统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待遇制度 |
4.1.2 第二次工资改革:建立职务等级工资制 |
4.1.3 拔乱反正,重新确立按劳分配原则:四次工资调整 |
4.2 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 |
4.2.1 第三次工资改革: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脱钩 |
4.2.2 不断完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结构工资体制 |
4.2.3 解决突出问题,调动职工积极性 |
4.2.4 明确工资总额组成,规范工资总额管理 |
4.3 第三阶段(1993年— ) |
4.3.1 第四次工资改革:建立职务级别工资制度 |
4.3.2 启动正常晋升工资档次 |
4.3.3 建立正常晋升工资制度 |
5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变化格局的实证研究 |
5.1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变化格局的总体分析 |
5.2 公务员工资收入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5.2.1 公务员工资收入格局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5.2.2 公务员工资收入格局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
5.3 我国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决定机制成因:一个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定性解释 |
5.4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的实证研究 |
5.4.1 样本数据 |
5.4.2 研究模型 |
5.4.3 变量设计 |
5.5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的实证研究结果 |
5.5.1 描述性统计 |
5.5.2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5 3 实证分析结论 |
6 发达国家、地区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的实证研究 |
6.1 美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2 英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3 德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4 法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5 日本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6 香港公务员工资制度及其工资决定机制 |
6.7 发达国家、地区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的总结与借鉴 |
6.7.1 发达国家、地区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的总结 |
6.7.2 发达国家、地区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的发展趋势 |
6.7.3 发达国家、地区公务员工资决定机制的借鉴 |
7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的理论基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 |
7.1 公务员经济性激励的理论基础——基于尽职激励合约的分析 |
7.2 公务员非经济性激励的理论基础——基于敬业激励合约的分析 |
8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的路径 |
8.1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的总体原则 |
8.2 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的路径 |
8.2.1 推进公务员工资决定制度化建设,构建科学、透明与完整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
8.2.2 科学确定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建立晋级增资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制度外部竞争性 |
8.2.3 健全公务员监督机制,完善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构建完整的公务员激励体系 |
9 结论 |
9.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9.2 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二章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萌芽期(1922-1950)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节 总结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期(1951-1968)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维持期(1969-1983) |
第一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现代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初创期(1984-1990) |
第一节 初创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初创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过渡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情况及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期(1991-2007) |
第一节 建立与完善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现代社会养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再分配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颁布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例 |
后记 |
(3)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与理论背景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沿革 |
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知识分子及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 |
二、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政策 |
三、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共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
第二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危害 |
二、拨乱反正工作的全面开展 |
三、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
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开启 |
第三节 1978—198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三、最大限度汇聚知识分子发挥作用 |
第四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恢复知识分子名誉和地位 |
二、改善知识分子的待遇 |
三、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 |
四、规范知识分子的管理和使用 |
第五节 1978—198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正确认识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问题 |
二、改善知识分子待遇,构建良好信任关系 |
三、服务建设需要大规模造就知识分子队伍 |
第二章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
二、科教领域改革全面启动 |
三、改革衍生问题的全面调整 |
第二节 1983—1988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加大科教投入 |
二、利用国外智力,扩大对外开放 |
三、推进体制改革,创造知识分子作用发挥的环境 |
第三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二、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 |
三、推进科教体制改革 |
四、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四节 1983—1988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科教改革拓展知识分子作用空间 |
二、反思现实困境,调整知识分子政策 |
三、综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强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三章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 |
第一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 |
一、平息政治风波与领导层的平稳过渡 |
二、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 |
三、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
第二节 1989—1992 年中共领导集体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考 |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
二、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是衡量党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
三、不断深化改革,全面优化环境 |
第三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体制改革 |
二、高层次人才的优待、管理和使用 |
三、引导知识分子的合理流动 |
四、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节 1989—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小结 |
一、深化改革为知识分子解缚松绑 |
二、以激励政策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的管理与使用 |
三、推动科技立法,保障知识分子权益 |
第四章 从数据看 1978—1992 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一节 政策文本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组织领导 |
二、关于激励政策 |
三、关于人才流动 |
第二节 国家财政投入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财政科技拨款 |
二、关于国家教育支出 |
三、关于文教科卫事业投入 |
第三节 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教育发展 |
二、关于科技发展 |
三、关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
第四节 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相关数据研究 |
一、关于知识分子变化 |
二、关于知识分子的荣誉奖励 |
结语“尊重”知识分子的当代解读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农民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在现实与目标的夹缝中 |
第一章殉道者 |
1骚动的路营村 |
2案惊中央 |
第二章恶人治村 |
1一切,发生在五分钟内 |
2可怕的村霸 |
3悲剧还在延伸 |
4第四种权力,你在哪里 |
第三章漫漫上访路 |
1享受冷漠 |
2感受温差 |
3天高皇帝远 |
4上访有罪 |
5逼上梁山 |
第四章天平是怎样倾斜的 |
1怪圈 |
2税费如牛毛达标价更高 |
3龙多作旱 |
4城乡分治与马太效应 |
第五章弄虚作假之种种 |
1罕见的电报 |
2可敬的领导 |
3骗你没商量 |
4火爆三个月 |
第六章寻找出路 |
1税费改革第一人 |
2进了一回中南海 |
3两个县委扩大会 |
4冒出一个新兴镇 |
5墙内开花墙外香 |
第七章天降大任 |
1知音 |
2不争论,干给他们看 |
3改与不改就是不一样 |
4难忘阜阳会议 |
5报告进入最高决策层 |
6“十三号文件”诞生 |
7是非功过凭青史 |
8中国农民的福音 |
第八章破题 |
1迟到的“新闻” |
2两份“内参” |
3南极人的喜泪 |
4天下第一难题 |
5一号议案 |
6寄希望于安徽 |
第九章敢问路在何方 |
1市场不相信眼泪 |
2在辉煌与富足的背后 |
3小岗村的忧虑 |
4中国改革正在过大关 |
5跳出黄宗羲定律 |
并非尾声大幕正在拉开 |
(6)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3.1 研究目标 |
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4.1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
4.2 可行性分析 |
4.3 本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五、 相关概念释义 |
5.1 社会保障的定义 |
5.2 社会保险的定义 |
5.3 商业保险的定义 |
5.4 养老保险的定义 |
5.5 互助保险的定义 |
5.6 公务员的定义 |
第一章 公务员养老保险相关理论流派述评 |
一、 社会保障经济理论演变历程 |
1.1 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理论 |
1.2 德国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
1.3 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西方经济学 |
1.4 福利经济学理论 |
1.5 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理论 |
1.6 福利国家理论 |
1.7 公共产品理论 |
1.8 当代消费理论 |
1.9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
1.10 公共选择理论与代理理论 |
1.11 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经济理论的最新发展 |
1.12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原理与国家保险理论 |
二、 社会保障国家政治理论演变历程 |
2.1 新历史主义学派 |
2.2 费边社的福利国家理论 |
2.3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理想 |
2.4 “国家调整论”与“国家责任论” |
2.5 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政治理论的最新发展 |
三、 其他相关学派理论 |
3.1 西方生育理论 |
3.2 老年社会学理论 |
3.3 死亡变动理论 |
3.4 法学理论 |
四、 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的启示与借鉴 |
4.1 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演变对我国理论研究的启示 |
4.2 各学派社会保障理论的实际借鉴意义 |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险)制度的历史回顾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公务员养老保障(险)(1949年前) |
二、 新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1956年) |
三、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1957-1966年) |
四、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倒退阶段(1978-1992年) |
五、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的恢复阶段(1978-1992年) |
六、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起步阶段(1993年后) |
第三章 我国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述评 |
一、 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 |
二、 部分地区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 |
2.1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2.2 海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2.3 上海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2.4 宁波市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2.5 湖南省公务员养老保险的具体做法 |
三、 各地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的主要类型 |
1.1 按国家发展程度划分 |
1.2 按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渠道划分 |
1.3 按养老金水平的确定与给付方式划分 |
1.4 按缴费和待遇是否与个人收入相关划分 |
1.5 按养老保险金体系的构成以及政府是否直接参与划分 |
1.6 按领取养老退休金的层次多少划分 |
1.7 按养老保险的基金来源划分 |
1.8 按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划分 |
1.9 按养老保险的管理体制划分 |
二、 部分主要国家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简介 |
2.1 英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2 美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3 法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4 德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5 日本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6 新加坡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7 泰国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2.8 智利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三、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改革动态及启示 |
3.1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性 |
3.2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趋势 |
3.3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依据及原则 |
一、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
二、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依据 |
2.1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依据 |
2.2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依据 |
三、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六章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和长期规划 |
一、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背景 |
1.1 我国公务员传统退休养老制度 |
1.2 企业职工统账结合型养老保险制度 |
1.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冲击 |
二、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及具体方案 |
2.1 建立统一的、多层次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 |
2.2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
三、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长期规划 |
3.1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的长期制度安排 |
3.2 我国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具体安排 |
四、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配套制度安排 |
4.1 人事退休制度 |
4.2 工资福利制度 |
4.3 税收制度 |
4.4 法律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六、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七、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概念 |
一、老龄化及其发展速度 |
二、养老及社会养老 |
三、社会保障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四、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模式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障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
一、社会养老保障的历史渊源 |
二、社会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分析:理论、框架与维度 |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分析理论 |
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分析框架 |
三、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分析维度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试步时期(1949—1986) |
一、养老保障制度的创立(1949—1966) |
二、养老保障制度的失调(1966—1976) |
三、养老保障制度的修复(1976—1986) |
四、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试步时期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社会化改革探索时期(1986—1992) |
一、确定了养老保障制度的中国特色和社会化方向 |
二、提出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三、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试点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系统建设时期(1992—2008) |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建设时期(1992——2000) |
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完善时期(2000—2008)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升级时期(2008年至今) |
一、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升级的背景 |
二、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升级的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内生性优势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优势 |
一、制度变迁中的价值取向 |
二、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价值取向变迁 |
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优势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立场优势 |
一、所有制与养老保障 |
二、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求主体全覆盖历程 |
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立场优势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实践性优势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主体责任共担优势 |
一、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
二、个人在社会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
三、企业在社会养老保障中的责任 |
四、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主体责任共担机制的变迁发展 |
五、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主体责任共担优势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适应性优势 |
一、制度有效性与制度适应性 |
二、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适应性分析 |
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适应性表现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优势 |
一、可持续与经济社会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提出过程与合理建构 |
三、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优势分析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的制约因素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的制约因素 |
一、养老保险的地区和行业差距制约公平价值取向优势的发挥 |
二、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低参保率制约全覆盖优势的发挥 |
三、养老保险的高缴费率和不合理结构制约多主体责任共担优势的发挥 |
四、养老金的转移接续困难制约可适应优势的发挥 |
五、养老保险的财政压力制约可持续优势的发挥 |
第二节 影响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发挥的原因分析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落后是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根本原因 |
二、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定位不准确是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重要原因 |
三、养老保险激励机制不明显是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直接原因 |
四、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水平落后是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管理原因 |
五、个人参保的消极被动是制约制度优势发挥的主观原因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充分实现的具体路径 |
第一节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维价值取向体系 |
一、以群体公平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分配价值取向 |
二、以代际公正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价值取向 |
三、以发展正义为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终极价值理念 |
第二节 构建中国特色一体化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
一、一体化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建构必要性 |
二、一体化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构建 |
三、一体化多层次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构建 |
四、一体化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
第三节 探索农村一体化多层次养老保险渐进路径 |
一、农民收入是制约农村和全国养老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 |
二、土地在农民增收和养老保险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
三、土地换保障嵌入一体化多层次养老保险路径 |
第四节 合理引导家庭养老嵌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一、家庭养老嵌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理论研究 |
二、家庭养老嵌入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三、家庭养老嵌入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行性 |
四、家庭养老嵌入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养老金双轨制 |
1.2.2 收入再分配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结构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分析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养老金双轨制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收入再分配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养老金双轨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估 |
3.1 研究方法和调研对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调研对象 |
3.2 初次分配的现状评估 |
3.2.1 主要特征 |
3.2.2 差异分析 |
(1) 地区差异 |
(2) 城乡差异 |
(3) 行业差异 |
(4) 体制差异 |
3.3 养老金双轨制的总体评估 |
3.4 收入再分配效应的现状评估 |
3.4.1 不同退休待遇决定公平感不同 |
3.4.2 不同体制间养老金替代率差异大 |
3.4.3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间存在逆向调节 |
3.5 本章小结 |
4.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制度改进分析 |
4.1 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
4.1.1 理论框架 |
4.1.2 研究范式 |
4.2 养老金双轨制的改革实践 |
4.2.1 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 |
4.2.2 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改革 |
4.2.3 浙江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积极探索 |
4.3 制度主体的系统分析 |
4.3.1 系统的要素和结构 |
4.3.2 系统主体的资源竞争能力 |
4.3.3 主体行为方式及共生模式 |
4.4 机制设计分析 |
4.4.1 机制设计者和参与者 |
4.4.2 信息成本问题 |
4.4.3 激励相容问题 |
4.5 制度变迁分析 |
4.5.1 制度变迁理论 |
4.5.2 制度变迁阻力分析 |
(1) 制度供需层面 |
(2) 制度成本收益层面 |
(3) 制度路径依赖阻力 |
(4) 相关群体利益冲突 |
4.6 制度改进模型构建分析 |
4.7 制度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
4.8 本章小结 |
5.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
5.1 养老金双轨制的国际比较 |
5.2 发达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经验 |
5.2.1 英国 |
5.2.2 美国 |
5.2.3 法国 |
5.2.4 德国 |
5.2.5 韩国 |
5.2.6 日本 |
5.3 对我国的借鉴及启示 |
5.3.1 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5.3.2 注重人力资本投资 |
5.3.3 推动社会福利重点化 |
5.3.4 兼顾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 |
5.3.5 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仿真 |
6.1 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 |
6.1.1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 |
6.1.2 个人养老金权益的预测仿真 |
6.1.3 养老金财政支出的预测仿真 |
(1) 基本假设 |
(2) 基础养老金的财政支出预测仿真 |
(3) 职业年金的财政支出预测仿真 |
6.1.4 养老金缴费收入的预测仿真 |
(1) 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收入的预测仿真 |
(2) 并轨后缴费收入总额的预测仿真 |
6.2 制度改革的“中人”分析 |
6.2.1 养老金待遇测算 |
(1) 不设立中人 |
(2) 设立中人 |
6.2.2 缴费收入测算 |
(1) 机关事业单位缴费收入 |
(2) 全社会缴费收入总额 |
6.2.3 财政投入测算 |
(1) 不设立中人 |
(2) 设立中人 |
6.3 影响方案设计的因素分析 |
6.3.1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 |
6.3.2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 |
6.3.3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6.4 制度改进的财政压力分析 |
6.5 收入再分配效应预测仿真 |
6.6 本章小结 |
7. 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7.1 基本原则和核心要求 |
7.2 制度设计和具体设想 |
7.2.1 制度设计 |
7.2.2 具体设想 |
7.3 具体措施和对策建议 |
7.3.1 加强顶层设计,重视制度的稳定安全预期 |
7.3.2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7.3.3 完善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统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
7.3.4 保基本多层次,建立多支柱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7.3.5 循序、渐进、有序,切忌过快过急 |
7.4 本章小结 |
尾声:结论 |
参考文献 |
8.1 中文文献 |
8.1.1 着作 |
8.1.2 期刊论文 |
8.1.3 学位论文、会议论文 |
8.2 外文文献 |
附件 |
9.1 附件一 |
9.2 附件二 |
9.3 附件三 |
9.4 附件四 |
9.5 附件五 |
9.6 附件六 |
9.7 附件七 |
9.8 附件八 |
作者简历 |
(9)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选题依据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养老保险基础理论 |
1.4.2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 |
1.4.3 文献述评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的写作框架 |
1.6 研究方法 |
1.7 可能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7.1 可能的创新点 |
1.7.2 本文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模式及变迁机制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制度均衡与非均衡 |
2.1.2 制度变迁与制度变迁的条件 |
2.1.3 制度变迁的模式 |
2.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模式 |
2.2.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历程简单回顾 |
2.2.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模式的判定 |
2.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 |
2.3.1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一般机制 |
2.3.2 我国渐进式改革背景下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机制 |
2.3.3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 |
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历史起点 |
3.1 改革开放前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 |
3.1.1 城镇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3.1.2 城镇养老保障水平 |
3.1.3 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 |
3.1.4 改革开放前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均衡判断 |
3.2 改革开放前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 |
3.2.1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形式 |
3.2.2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 |
3.2.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 |
3.2.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均衡状态 |
3.3 改革开放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动力及功能的实现 |
3.3.1 改革开放前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动力 |
3.3.2 改革开放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4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析 |
4.1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重新社会化的变迁机制 |
4.1.1 制度环境的变化和要求 |
4.1.2 政府制度供给意愿及试点方案 |
4.1.3 新制度试点推广过程及运行状态 |
4.1.4 制度最终形态 |
4.2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帐户制的引入 |
4.2.1 个人账户制引入原因 |
4.2.2 政府对个人帐户制的推出意愿及能力 |
4.2.3 制度运行效果 |
4.3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的变迁机制 |
4.3.1 政府提高统筹层次的意愿和动力 |
4.3.2 统筹层次提高的阻力 |
4.4 本章小结 |
5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析 |
5.1 1992-2000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 |
5.1.1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政府意愿和动力 |
5.1.2 新制度试点及推广历程 |
5.1.3 新制度运行阻力 |
5.1.4 对1992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评价 |
5.2 2008年至今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 |
5.2.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背景 |
5.2.2 政府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意愿及动力 |
5.2.3 改革试点方案 |
5.2.4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阻力 |
5.2.5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 |
5.2.6 对2008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分析 |
6.1 老农保制度变迁机制 |
6.1.1 农村原有养老制度模式的非均衡状态 |
6.1.2 政府制度供给意愿和制度模式 |
6.1.3 制度试点及推广 |
6.1.4 老农保制度非均衡状态及运行阻力 |
6.1.5 对老农保制度变迁机制的评价 |
6.2 新农保制度变迁机制 |
6.2.1 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意愿 |
6.2.2 制度试点模式及顺利推广 |
6.2.3 新农保政策顺利推广的原因分析 |
6.2.4 新农保制度变迁机制的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对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整体分析 |
7.1 对我国不同群体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透视分析 |
7.1.1 制度变迁机制与制度格局不合意性的对应性 |
7.1.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
7.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所反映出的建制问题 |
7.2.1 环境驱动型的制度变迁机制,缺乏制度的顶层设计 |
7.2.2 养老保险制度以效率为导向的价值理念的错位 |
7.2.3 我国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认知的心智模式的变化 |
7.3 对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中制度安排的反思 |
7.3.1 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反思 |
7.3.2 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反思 |
7.3.3 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反思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公平导向养老保险体系建制理念的依据 |
8.2.2 以促进发展为政策目标的“底线公平式”养老保险制度 |
8.2.3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顶层设计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关于选题的意义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的难点、重点和创新点 |
四 研究的范围和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优抚制度的确立(1950—1953 年) |
第一节 国家和社会的优待 |
一 农村代耕与城市就业 |
二 “提高烈、军属社会地位” |
三 全方位的物质优待 |
第二节 助伤抚亡 |
一 抚恤体系建立 |
二 救助伤残 |
三 安抚亡灵 |
第三节 褒扬英烈 |
一 条例与政策 |
二 各种活动 |
第四节 拥军优属运动 |
一 全民参与 |
二 “帮助军属解决困难” |
三 赴朝前线慰问 |
四 保障与实施 |
第二章 优抚制度的巩固与发展(1954 年—1966 年) |
第一节 社会优待的变化 |
一 政策和机构的调整 |
二 优待劳动日和就业 |
三 国家补助办法 |
第二节 关爱伤亡 |
一 抚恤政策 |
二 伤残待遇 |
三 抚恤金的不同标准 |
第三节 铭记先烈 |
一 纪念活动 |
二 纪念建筑物的修建与保护 |
三 追认授誉 |
第四节 社会动员 |
一 节日慰问 |
二 评选模范 |
三 组建机构和团体 |
第三章 优抚制度的破坏与维持(1966 年—1976 年) |
第一节 动荡中的停滞 |
一 优抚机构受到全面冲击 |
二 优待、抚恤和褒扬的倒退 |
第二节 困境中的坚持 |
一 优待的实施 |
二 抚恤、褒恤的做法 |
第三节 “向解放军学习” |
一 节日动员 |
二 日常宣传 |
第四章 优抚制度的恢复与革新(1977 年—1995 年) |
第一节 重建优待体系 |
一 优待工作的规范 |
二 优待金发放 |
三 定期定量补助 |
四 优待形式的多样化 |
第二节 尊重生命 |
一 伤残评定及相关待遇 |
二 牺牲和病故的全面褒恤 |
第三节 褒扬立法 |
一 永久纪念 |
二 法规条例 |
三 烈士评定工作的发展 |
第四节 给军与属送温暖 |
一 节日与日常 |
二 保障与规范 |
第五章 优抚制度完善与发展 |
第一节 优待工作的大幅改善 |
一 优待金的筹集与变化 |
二 定期定量补助的提高 |
三 物质优待的丰富 |
第二节 抚恤的全面提高 |
一 伤残人的生活 |
二 死亡者的补偿 |
第三节 褒扬的新趋向 |
一 内容与形式 |
二 褒扬金制度 |
第四节 双拥活动 |
一 与时俱进 |
二 双拥建设 |
结语 |
一 社会影响 |
二 基本经验 |
三 问题与解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关于一九八九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后离休干部计发生活补贴费基数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 ——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力. 北京交通大学, 2007(03)
- [2]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 张慧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3]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研究[D]. 郭炜.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4]国务院批转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J]. 人事部 国家计委 财政部. 江西政报, 1990(05)
- [5]中国农民调查[J]. 陈桂棣,春桃. 当代, 2003(06)
- [6]中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 张水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7]中国特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优势研究[D]. 邓俊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8]养老金双轨制现状评估及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 ——基于收入再分配效应视角[D]. 童素娟. 浙江大学, 2014(05)
- [9]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机制研究[D]. 吴连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7)
- [10]当代中国的优抚制度研究[D]. 尹传政.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