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孙树彪[1](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雷蕾[2](2016)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国革命家、哲学家、批判家尼·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一个人的历史意义是由其对祖国的贡献来衡量的,而优秀的本质是由是否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来衡量的"。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一种社会情感"、"一种行为准则"、"一种大国情怀"和"一种价值导向",这既是对"第三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同时也从中折射出俄国知识分子和革命导师列宁等人关于爱国主义本质的思想认识。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爱国主义被赋予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成为俄罗斯在国家治理层面合法开展价值观整合,维护俄式民主化道路,引领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普京所言,"我们找不到像苏联所选择的那样的东西。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向遥远的过去寻找这种东西,如果有一种能代替过去不错做法的东西,那就是全俄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的理性自觉,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个体掌握和获得此种理性自觉的必要途径。回视俄罗斯教育历程,爱国主义教育以其特有的价值规定和教育功能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是各个时期俄罗斯教育领域不可撼动的组成部分。特别在苏联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高度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滋养着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其传递的思想理念影响着一代代苏维埃人民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虽然国家体制已经发生变革,社会结构也已发生转型,但爱国主义教育所具有的强大思想力量和精神指向仍然焕发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在今日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是容纳社会多样价值观、多种政治思想和多元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新的历史阶段,俄罗斯选择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俄罗斯现代德育体系的全面复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符合俄罗斯重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的道路选择,是俄罗斯追求"历史同脉性"、"民族继承性"和"文化兼容性"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我国与俄罗斯在历史上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虽然在"特殊时期"经历过学术交流停滞,但正如朱小蔓教授曾经说过:"如果秉持多元的文化认同观和科学客观的态度,我们就不能、也不应该遗忘俄罗斯"②。当前,中俄两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俄罗斯近些年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建设,所形成的理念与方法,是能够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以及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力图解决两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层面,追溯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根源,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深入剖析俄罗斯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价值,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层面,全景式、整体式呈现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对其现实经验与局限性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凝练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应当给予的现实回应。正文总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释义,集中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一方面,重点阐释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对作为俄罗斯爱国主义思想溯源的"第三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19世纪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追溯与分析,探寻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基因,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民族根源;另一方面,在当代俄罗斯德育体系框架下,阐释了其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内在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以历史为主线,结合俄罗斯不同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重点研究基辅罗斯时期、沙皇时期、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诉求。以现实为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层面剖析爱国主义教育复归的社会背景,客观分析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回归的社会思潮,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现实根源,探寻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构建的社会成因。以政策为参照,通过系统分析俄罗斯四部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的目标任务、现实合力和配套资源等具体问题,透视国家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的政策支持,从本质上把握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第三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借鉴及现实主体。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复归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那么,从现实俄罗斯社会审视爱国主义教育,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或思想基础在何处?我们认为,普京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恰是为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本部分重点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借鉴,其中包括"个体中心取向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同时,本部分还从核心教育主体、战略导向主体、地区监督主体、地区执行主体、社会教育主体、宗教文化主体、校园文化主体层面,阐释了作为"全社会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立体式教育格局。第四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及实践模式。本部分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民族价值观念教育"、"国家历史与宗教文化教育"、"军事强国意识教育"和"民族宽容意识教育"。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俄罗斯大中小学以人文社会科学类显性课程为主的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分别对小学阶段"周围世界"、初高中阶段"社会知识"、大学阶段"人文、社会和经济类课程"的授课目标、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立足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属性,总结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类重要实践教育模式,即"国家历史文化"认知模式"、"军事强国意识"激发模式和"公民爱国行动"践行模式。第五章重点围绕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理性思考。从问题反思角度,客观分析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俄罗斯爱国主义自身具有的狭隘性,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迟滞和发展不均衡等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以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为参照,立足我国社会,提出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永恒性,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促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认识,以及努力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时代进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合力构建的理性回应。
张丽[3](2020)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进入了关键期。同时,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得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而且导致国内一些人爱国情感淡化、国家安全意识淡薄、国家认同感弱化。因此,急需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使之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从而提高其内容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梳理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同时对本文主要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论述了在新时代大环境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的深入,推动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并促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时代发展的宏观角度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历史铺垫,通过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进程,总结了相关经验和不足,从而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第四部分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着力阐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具体表现,即: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等极具时代性的、发展的新内容。新时代促进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这对于振奋民族心、凝聚民族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
孙夏萍[4](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提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取得了一定成就,而面对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如何更好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尤其是开展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对现存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于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力求实事求是的分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足及其原因,并提出更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新时代是指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处的新的历史阶段,爱国主义呈现出新的特征,包括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理性自信的心态、更具国际担当的意识、更加自觉成熟的行为。新时代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希望他们是不懈奋斗者、敢于开拓者、勇于担当者、甘于奉献者。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在全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基于自制调查问卷的数据,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体制逐步规范化、系统化,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着。但同时,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法、载体等各方面还存在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等诸多不足。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不良的社会环境、教育工作不到位三个不同层面的因素造成的。面对当下的现状,需要从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着手改善:创造爱国主义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媒体对于爱国主义的正向宣传和引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的凸显时代特色,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大学生加强自身的爱国主义自我教育,做理性的爱国者。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上,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王丹娜[5](2015)在《关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的研究 ——以省级综合档案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4年,中共中央发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各地档案馆积极响应该政策,国家档案局于1997年提出要把各级档案馆建设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要求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鉴于建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性,笔者故以此为研究选题。本文对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涵义、教育内容、活动形式及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对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认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有转变思想、不断加强基地自身的建设、创新基地活动形式、提高基地服务水平,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张然[6](2018)在《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紧密,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载体开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已是国家共识与社会普遍现象,同时也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文化为研究视角,以载体为重要抓手,以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学科及其相关文化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落脚点,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关涉三个重要的概念: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载体。本质来看,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是伴随文化流变而易的客观存在,负载价值意义的文化符号以及传递价值意义的媒介工具,呈现出意识形态性与审美形象性有机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有机统一、区域性与共通性有机统一的鲜明特征。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是在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爱国主义教育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的内在契合、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外在契合中产生,并且在内部主要矛盾、社会实践、国家行政力量、社会协同以及倒逼压力等多种动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与时俱进地建设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沉淀出具有约定俗成文化象征意义的典型样式:语言、文字、书籍、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网络计算机等新兴大众传媒、文化建筑场馆、规章制度、榜样人物、文艺、节日等。按照不同事物呈现形式以及发生作用机理的差异性,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样式可以划分为符号体系、组织体系与仪式体系三大类型。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具有显着的价值功能,不仅能够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实效性,而且能够存储文化,唤起公民文化记忆;选择文化,塑造公民文化身份;传递文化,寻求公民文化认同;创新文化,整合社会意识形态。当然,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价值功能的实现,须具备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自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过程中,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不断扩容发展,其影响力与辐射面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文化全球化、社会主义市场化、信息科技化的时代境遇下,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思想内容遭遇异质文化的冲击,呈现出去地方化、去意识形态化、去核化的突出问题;建设发展遭遇文化异化的阻滞,表现为建设发展的传统根基严重破损以及建设发展的时代素材问题凸显;价值功能遭遇客观要素的解构,体现为价值功能的离散与削弱。因此,应对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问题与挑战,可采取辩证处理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关系、加强群体文化建设、构建文化载体的独特标识与建立健全文化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四大举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良性建设与发展,进而不断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刘子云[7](2015)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团结教育”因与社会政治议题存在密切关联,通常被狭隘地理解为权力再生产的工具、意识形态的象征符号。实质上,民族团结教育及其模式,是在时代需要的背景下和复杂环境的孕育中,由政治话语的建构、历史主体的实践、制度伦理的规范等多重环境要素共同作用而生成与建构的概念、行动和运行方式。其宗旨是教青年和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地球共同体中所有个体所具有的相似性与彼此关联的命运。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但在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鉴于人们的文化符号、文化归属认同以及利益诉求的差异,导致“不平等、歧视、分离主义、极端势力”等破坏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力量在学校和社会公共领域中的事实性存在,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同时受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民族主义思潮,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性增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等因素的影响,各族人民在交流、交换和互动的过程中存在的传统的民族问题与民族矛盾,或持续存在或转换为经济纠纷、文化差异等产生的新的矛盾与冲突。为了个体与他者的共同安危,民族团结教育致力于用平等、民主、正义与和谐的教育理念、实践方法,培养青年及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以消除民族歧视、抵制破坏、修复分离主义导致的情感裂痕、避免暴力冲突引致的伤害,以维护社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平等地位和尊严,维护中华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秩序。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理念、方式、过程、效果”等5个要素纳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范畴,从历史、政策、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层面,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秉持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考察民族团结教育现象,及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并进行尝试性的理论建构。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之缘由、意义、内容与方法,从多学科和中外比较的视野审视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状况。第二章主要从多学科视角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意义。其中主要是从人类学视野中的族群认同理论、民族学中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民族政治学中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社会学中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以及象征人类学中的象征理论等为民族团结教育提供新的阐释,理解和反思民族团结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和“民族团结教育”等概念,从政治论、利益论、工具论、价值论等不同的论说,以及从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再审视,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之间的交迭与差异,确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内涵。重点分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即对民族团结教育的正当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工具论和价值论两个维度阐释了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价值。第四章从宏观上阐释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基本样态。历史地审视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和目标,分别简述了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两者民族团结教育理念都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文化相互交融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理念。虽然我国民族团结的理念早已蕴藏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但作为教育实践却是近代之事。本文将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萌生阶段(18401949年);伴生阶段(1949—-1978年);独立阶段(1978—至今),不同阶段,其目标、主体、方式、政策具有不同的特点。为避免研究的主观偏见,对广西、北京和湖南的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由此形成了第五章内容,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坚持主位研究,主要以团结模范省区的广西作为研究背景,对南宁市五所中学的143名教师和7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百色市、来宾市等各地民宗局、民委的民族教育管理者,那良镇中心小学、滩散小学、新兴民族学校等学校进行实地调查,及对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等进行深度访谈。在使用调查资料时,尽量做到价值中立,以还原民族团结教育的“真实”,并呈现了广西生态视阈下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状况,包括各族师生等不同主体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对象、课程教学、教材、师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总结了广西整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第六章对我国与以色列、马来西亚、美国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描述性总结。各国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团结教育所采取的具体理念、目标和行动方式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国家统一、消除民族歧视和促进社会民主、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效果。我国与外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在理念、制度和实践上具有相同之处,在目标、方式和实践上有一定差异,从总结的经验来看,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注重理念上的包容性和实践上的灵活性。第七章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遭遇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理念、主体认识、实践过程、方式选择、质量效果和评价等存在认识上和操作层面的困惑,尤其是不同范式主导下人们对于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的偏差较大。第八章探讨了如何解决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中关于理念、主体等要素的认识困境,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的方法探讨和路径分析。根据广西、北京、西藏等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可以将经验归纳为课程、活动、文化、情感等四种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第九章从人类学视角对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理论反思。根据民族团结教育形式特点,将民族团结教育分成权力、理性和文化支配等三种类型。不同民族团结教育类型各有优劣,其中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是最适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类型。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应将学校视为一个类社会的公共场域,充分利用学校的民族文化符号,挖掘其象征意义,通过精心的教育选择,为各族学生建构一个富有中华民族文化隐喻的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公共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形塑各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促进彼此的尊重、理解和沟通,达至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理想。
庄善棉[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爱国是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价值追求,如何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其爱国情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国际形势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经历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经济低迷,中东地区局部战乱不断,全球资源短缺,全球恐怖活动频发,从而使得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变得复杂多变。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军和主要力量,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实中,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困难与挑战。因此,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深入了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以广西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广西区内17所高校进行了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841份。调研对象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校类型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对数据深入分析后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的关注度较高,对爱国主义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也比较高。同时也发现新时代大学生存在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内容关注度不够,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方法提出些疑议等问题,本文从“知、情、意、行”等方面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主要包括:运用“三全育人”理念,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全媒体融合,确立分阶段教育体系等,以不断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薛文杰[9](2013)在《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崛起是国人的百年梦想。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及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能够促进中国更快地和平崛起,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应对外部和内部挑战。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崛起的汉朝、唐朝、明朝的崛起过程以及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对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既取得了巨大成就,又存在很多问题。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为中国经济崛起服务,为中国制度崛起服务,为中国文明崛起服务。中国和平崛起是经济崛起、制度崛起、文明崛起等的全面崛起。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国梦。
王变变[10](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针对如何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着成效。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是一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课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增强初中生的爱国认知、培养爱国情感、锻炼爱国意志、养成爱国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新的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本文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寻找造成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推进。一是梳理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二是阐述爱国主义教育的含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探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基础,深入分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如: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培养时代新人;三是通过对信阳两所中学的实践调研,认真挖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学目标设置有待精确、教学内容挖掘有待加深、教学方法运用有待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有待完善;四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提高教师素质、精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长期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始终作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根本存在,国内外学者在此类问题上积累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但针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本文聚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育探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问题,以期为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参考。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2)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缘于对现代人类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处理好"一"与"多"关系的思考 |
(二) 缘于对俄罗斯如何构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问题的关切 |
(三) 缘于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其历史使命的思索 |
二、研究意义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应用价值 |
三、国内研究现状 |
(一) 我国学界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初探期(1950-1959) |
(二) 我国学界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停滞期(1960-1981) |
(三) 我国学界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恢复期(1982-1991) |
(四) 我国学界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二次停滞期(1992-1999) |
(五) 我国学界对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迅速发展期(2000至今) |
四、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释义 |
一、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概念解读 |
(一)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
(二)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价值规定 |
(三)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思想溯源 |
二、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解读 |
(一)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涵 |
(二) 俄罗斯当代德育体系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章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 |
一、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 基辅罗斯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 沙皇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 苏联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强势回归的社会背景 |
(一) 修正固有民主认知,加强俄式民主道路建设 |
(二) 坚持大国强国理念,不断趋向世界大国地位 |
(三) 提升民众信任度,应对两极分化与经济危机 |
(四) 发展本国传统文化,抵制欧美不良文化入侵 |
(五)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完整德育体系重构 |
三、影响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强势回归的社会思潮 |
(一) 国家主义思潮 |
(二) 自由主义思潮 |
(三) 民族主义思潮 |
四、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强势回归的政策保障 |
(一) 科学设定纲要任务,系统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网 |
(二) 不断调整组织机构,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合力软环境 |
(三) 逐年提高教育投入,充足配套爱国主义教育财政内外资金 |
第三章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借鉴及现实主体 |
一、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
(一) "俄罗斯新思想"的逻辑内涵 |
(二) "俄罗斯新思想"与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 |
二、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借鉴 |
(一) 个体中心取向教育理论 |
(二) 合作教育学理论 |
(三) 集体主义教育理论 |
三、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主体 |
(一) 核心教育主体:各级教育机构 |
(二) 战略导向主体:俄罗斯国家军事历史文化中心 |
(三) 地区监督主体:各联邦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协调委员会 |
(四) 地区执行主体:各联邦主体的青少年公民爱国主义教育中心 |
(五) 社会教育主体:俄罗斯青年组织 |
(六) 宗教文化主体:东正教教会 |
(七) 校园文化主体:大学生自治组织 |
第四章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及实践模式 |
一、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基本民族价值观念教育 |
(二) 国家历史与宗教文化教育 |
(三) 军事强国意识教育 |
(四) 民族宽容意识教育 |
二、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设置 |
(一) "周围世界"课程 |
(二) "社会知识"课程 |
(三) "人文、社会和经济类"课程 |
三、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模式 |
(一) "国家历史文化"认知模式 |
(二) "军事强国意识"激发模式 |
(三) "公民爱国行动"践行模式 |
第五章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思考 |
一、经验与思考 |
(一) 权威国家政策引领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统筹性布局 |
(二) 民族传统文化塑造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本土化模式 |
(三) 教师道德规范促进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长效式发展 |
二、问题与反思 |
(一) 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具有民族狭隘性问题的反思 |
(二) 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迟滞问题的反思 |
(三) 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反思 |
三、认识与启示 |
(一)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的基本认识 |
(二) 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的基本认识 |
(三)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促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认识 |
(四) 充分认清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社会的时代进路 |
(五) 不断加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制度建设 |
(六) 积极促进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合力构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主要相关概念 |
一、新时代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 |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来源 |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
三、用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公民担当时代责任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 |
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更要加强主旋律教育 |
二、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更要增强民族认同感 |
三、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更要强化国民国家安全意识 |
第三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自身发展的需要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
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
第三章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历史铺垫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进程 |
一、探索时期——提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
二、规范时期——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三、完善时期——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
四、创新时期——鲜明主题是实现中国梦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启示 |
一、以科学理论引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 |
二、将爱国主义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三、将继承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相统一 |
第三节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理论继承与发展 |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 |
二、开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
三、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融合发展 |
第四章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坚持把实现中国梦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明主题 |
一、加强实现中国梦的教育 |
二、加强四个自信教育 |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二节 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
一、爱党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 |
二、爱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
三、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贯彻到法治建设中 |
第三节 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
一、强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
二、加大对港澳台同胞的爱国主义教育力度 |
第四节 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 |
一、深入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 |
二、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 |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四、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和国防教育 |
第五节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
一、坚持中国立场扩大对外开放 |
二、坚持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外研究现状 |
(四)存在问题 |
三、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概述 |
第一节 新时代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新时代的内涵 |
二、新时代的特征 |
第二节 新时代爱国主义所呈现的基本特征 |
一、更具国际担当的爱国主义意识 |
二、更加开放包容的爱国主义胸怀 |
三、更加理性自信的爱国主义心态 |
四、更加自觉成熟的爱国主义行为 |
第三节 新时代对于大学生的角色期待 |
一、精于练就过硬本领的奋斗者 |
二、敢于变革创新发展的开拓者 |
三、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主力军 |
四、甘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者 |
第二章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分析及其存在问题 |
第一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
二、调查样本性质分析 |
三、调查问卷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一、爱国主义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
二、爱国主义教育体制逐步规范化 |
三、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成效显着 |
第三节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存的问题 |
一、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有待加强 |
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有待改进 |
三、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有待完善 |
四、爱国主义教育主导者话语解释力与引导力有待优化 |
五、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者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待提高 |
第三章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复杂的社会环境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
一、全球化发展减弱了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 |
二、社会的功利性取向降低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三、发展不平衡削弱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
第二节 教育工作不到位削弱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
一、未全面掌握大学生的认知特征 |
二、爱国主义教育话语模式创新不足 |
三、思政课教师处于“孤岛化”窘境 |
第三节 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阻碍爱国主义教育进程 |
一、学习动机具有功利化倾向 |
二、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 |
三、“自我”意识强烈却片面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
一、加强党对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增强媒体对爱国主义正向宣传引导 |
三、整顿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
第二节 凸显高校培养爱国主义人才的育人目标 |
一、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 |
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凸显新时代特色 |
第三节 引导大学生形成爱国主义自我教育自觉 |
一、努力练就过硬本领 |
二、注重培养理性思维 |
三、进一步造就自信心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研究 |
(5)关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的研究 ——以省级综合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概述 |
第一节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释义 |
第二节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历程 |
第三节 档案馆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必要性 |
第二章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
第一节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
第二节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建设地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影响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发挥的原因 |
第三章 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身的建设 |
第二节 争取社会有关方面对基地建设的支持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3 研究现状评述 |
3.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4.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当代阐释 |
1.1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概念的厘定 |
1.1.1 文化 |
1.1.2 爱国主义教育载体 |
1.1.3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 |
1.2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界定 |
1.2.1 伴随文化流变而易的客观存在 |
1.2.2 负载价值意义的文化符号 |
1.2.3 传递价值意义的媒介工具 |
1.3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特征 |
1.3.1 意识形态性与审美形象性的有机统一 |
1.3.2 稳定性与发展性的有机统一 |
1.3.3 区域性与共通性的有机统一 |
第二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生成发展 |
2.1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历史生成 |
2.1.1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与爱国主义教育根本目的的内在契合 |
2.1.2 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外在契合 |
2.2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历史发展 |
2.2.1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发展的动力 |
2.2.2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发展的形态演进 |
2.3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发展趋势 |
2.3.1 超越时空囿限的科技化 |
2.3.2 多样融合共生的综合化 |
2.3.3 普遍参与在场的大众化 |
第三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样式 |
3.1 符号体系 |
3.1.1 语言文字:爱国主义教育的初始文化载体 |
3.1.2 建筑场馆:爱国主义教育的固态文化载体 |
3.2 组织体系 |
3.2.1 大众传媒: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文化载体 |
3.2.2 规章制度: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力文化载体 |
3.2.3 榜样人物: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文化载体 |
3.3 仪式体系 |
3.3.1 文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文化载体 |
3.3.2 节日: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文化载体 |
第四章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价值功能 |
4.1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内在价值 |
4.1.1 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的完整性 |
4.1.2 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过程的实效性 |
4.2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外在功能 |
4.2.1 存储文化,唤起公民文化记忆 |
4.2.2 选择文化,塑造公民文化身份 |
4.2.3 传播文化,寻求公民文化认同 |
4.2.4 整合文化,推进意识形态建设 |
4.3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价值实现的逻辑前提 |
4.3.1 反映社会主导价值 |
4.3.2 满足教育对象需要 |
4.3.3 重视自身包装推介 |
4.3.4 把握大众社会心理 |
4.4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价值实现的基本原则 |
4.4.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4.2 集成优化的原则 |
4.4.3 继承与创新统一的原则 |
4.4.4 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统一的原则 |
第五章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发展现状 |
5.1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5.1.1 与时俱进的扩容发展 |
5.1.2 与日俱增的辐射面与影响力 |
5.2 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
5.2.1 思想内容遭遇异质文化的冲击 |
5.2.2 建设发展遭遇文化异化的阻滞 |
5.2.3 价值功能遭遇客观要素的解构 |
第六章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 |
6.1 辩证处理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关系 |
6.1.1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
6.1.2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6.1.3 文化加载与文化卸载的辩证统一 |
6.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群体文化建设 |
6.2.1 家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 |
6.2.2 学校文化是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导载体 |
6.2.3 单位文化是培育合格社会公民的重要载体 |
6.2.4 朋辈群体文化是濡染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力量 |
6.2.5 精英群体文化建设是国家机器正常运作的核心保障 |
6.3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的独特标识 |
6.3.1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6.3.2 坚守与发扬革命文化 |
6.3.3 繁荣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6.4 建立健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长效机制 |
6.4.1 社会动力机制 |
6.4.2 组织领导机制 |
6.4.3 运行保障机制 |
6.4.4 考核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7)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个体经验:关于民族教育的体验与认知 |
二、理论反思: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现象的疑惑 |
三、实践困惑:关于民族团结教育可能性的思考 |
第二节 意义阐释 |
一、正本清源:理解民族团结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
二、知中谋道:探求民族团结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
三、理想建构:追寻民族关系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多学科视野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论研究 |
二、中观分析框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综合研究 |
三、与民族团结教育紧密相关领域的研究 |
四、外国民族团结与教育策略研究 |
五、分析与评价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支点:民族团结教育的多学科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民族认同论:各民族情感共通的纽带与基础 |
一、民族认同的基本观点 |
二、民族认同的结构 |
三、民族认同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二节 一体多元: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选择 |
一、费孝通先生及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二、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观 |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观 |
二、领导集体的民族平等团结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团结观与民族团结教育 |
第四节 象征人类学:文化符号、意义象征与公共生活教育建构 |
一、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文化与象征意味 |
二、象征人类学中的民族团结理念 |
三、象征人类学对民族团结教育的启迪 |
第五节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不同价值论 |
一、涂尔干与社会团结 |
二、各民族有机与机械团结教育 |
小结 |
第三章 认知自己: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与生成逻辑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一、民族、团结与民族团结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生成逻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缘何生成:正当性解析 |
二、民族团结教育何以生成:可能性分析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生成的意义:价值阐释 |
一、工具论 |
二、价值论 |
小结 |
第四章 历史之维: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样态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价值理念 |
一、主体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民族团结教育理念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过程 |
一、萌生阶段(1840—1949年):民族团结教育的萌发 |
二、伴生阶段(1949—1978年):民族团结教育的专门化 |
三、独立阶段(1978—至今):民族团结教育的系统化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特点 |
一、目标阐释 |
二、主体范畴 |
三、实践方式 |
四、政策保障 |
小结 |
第五章 实地调查: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模范场域中广西民族团结实践 |
一、广西民族结构 |
二、广西各民族关系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主位研究:学生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三、主位研究:教师访谈与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广西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经验 |
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政策 |
二、课程建设:建构地方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 |
三、文化建设:以民族文化为载体推动民族认同教育 |
四、师资建设:通过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他者之镜:外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照 |
第一节 以色列吉瓦特·哈维瓦(Givat Haviva)项目的实践模式 |
一、以色列的民族结构及民族关系 |
二、吉瓦特·哈维瓦的身份与使命 |
三、吉瓦特·哈维瓦的策略与方法 |
四、吉瓦特·哈维瓦的具体教育计划 |
第二节 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马来西亚民族文化状况 |
二、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过程 |
三、马来西亚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效果 |
第三节 美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同化主义主导的文化同化教育策略 |
二、语言霸权主义主导下的语言剥夺教育策略 |
三、隔离但平等观念主导下的隔离教育模式 |
四、文化多元主义主导下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
第四节 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特点的比较 |
一、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状况 |
二、中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比较 |
小结 |
第七章 路在何方: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运行中的困境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理念困惑 |
一、理念的政治化、单一化与多元化的冲突 |
二、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教育理念的悖论 |
三、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 |
四、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新的挑战 |
五、流动人口的增长与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
第二节 民族团结教育主体的困惑 |
一、民族团结教育的主导者与教育者 |
二、民族团结教育的受教育者 |
第三节 民族团结教育过程的困惑 |
一、“领导重视”与“学校行动”的逻辑 |
二、政策执行的低效度 |
三、实施目标标准化与操作化的两难 |
第四节 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窘境 |
一、课程的必要性:专门化还是学科渗透 |
二、课程的有效性:设想与实际之间的距离 |
第五节 民族团结教育质量的疑虑 |
一、“原本就很团结”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 |
三、评价体系的缺失 |
小结 |
第八章 迷途之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与重构 |
第一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臻善 |
一、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的丰富与主体认识纠偏 |
二、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与方式的选择 |
三、民族团结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方法选择 |
四、民族团结教育质量与评价的设想 |
五、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空间 |
第二节 四种典型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一、以课程为主渠的认知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二、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没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三、以活动为规训的体验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四、以情感沟通为桥梁的感化式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 |
小结 |
第九章 反思之思: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理想类型 |
第一节 民族团结教育的三种类型 |
一、权力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二、理性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三、文化支配型民族团结教育 |
四、三种民族团结教育类型的比较 |
第二节 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理想建构与人类学反思 |
一、想象之于民族共同体和谐的人类学阐释 |
二、教育场域中共享的文化符号系统之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 |
三、文化符号的想象与教育选择之于和谐的民族共同体建构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爱国主义的形成过程 |
一、起于认知 |
二、源于情感 |
三、发于意志 |
四、成于行为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
一、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特点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挑战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
一、大学生爱国认知调查情况 |
二、大学生爱国情感意志调查情况 |
三、大学生爱国行为调查情况 |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定位还不够准确 |
二、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刻 |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及渠道还不够丰富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
三、大学生自身原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
第一节 转变观念,优化方法,夯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基础 |
一、贯彻“三全育人”理念 |
二、凝聚全媒体力量 |
第二节 明确目标,优化体系,提升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 |
一、低年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二、中年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三、高年级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节 丰富内容,拓展阵地,增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向心力 |
一、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
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重点和难点 |
(四)创新点 |
第二章 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内涵 |
(一)和平崛起理念的提出 |
(二)和平崛起理念的探索、形成与发展 |
(三)和平崛起理念的主要内涵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爱国主义的阐释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内涵 |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一)和平崛起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二)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更好地和平崛起 |
(三)和平崛起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辩证统一关系 |
第三章 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汉朝的崛起 |
(二)汉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二、唐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唐朝的崛起 |
(二)唐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明朝的崛起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
(一)明朝的崛起 |
(二)明朝崛起时的爱国主义教育 |
四、历史上崛起的朝代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毫不动摇 |
(二)坚持制度创新和树立适应时代的价值观 |
(三)坚持重视教育和尊重人才 |
(四)坚持强大的国防建设 |
(五)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 |
第四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 |
(一)外部挑战 |
(二)内部挑战 |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爱国主义教育取得的成就 |
(二)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成因 |
第五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和方法 |
一、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理念 |
(一)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服务 |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经济崛起服务 |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制度崛起服务 |
(四)爱国主义教育要为中国的文明崛起服务 |
二、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
(一)比较的方法 |
(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
(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
(四)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
(五)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
(六)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第六章 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
一、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国际环境教育 |
(一)批驳“中国威胁论”教育 |
(二)周边安全与领土纠纷教育 |
(三)和平统一与民族团结教育 |
(四)国际观教育 |
二、中国经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教育 |
(二)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教育 |
(三)中国经济崛起教育 |
三、中国制度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教育 |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育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教育 |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育 |
四、中国文明崛起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基础 |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概念 |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基础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革命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重要论述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
(二)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 |
(三)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
(四)有利于培养时代新人 |
第三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现状 |
一、基本现状 |
(一)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1.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况 |
2.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内容的挖掘程度 |
3.教师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方法 |
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
(二)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1.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认知现状 |
2.学生的爱国情感状况 |
3.《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现状 |
4.学生对教师评价方式的看法 |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 |
三、存在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设置有待精准 |
(二)教学内容挖掘有待深入 |
(三)教学方法运用有待创新 |
(四)教学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
一、提升教师素质 |
二、精准教学目标 |
三、丰富教学内容 |
(一)教学内容与时代特征相结合 |
(二)教学内容与本土资源相结合 |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
四、创新教学方法 |
(一)案例教学法 |
(二)情境教学法 |
(三)问题教学法 |
五、完善评价机制 |
(一)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
(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2]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雷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6)
- [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发展研究[D]. 张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孙夏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5]关于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问题的研究 ——以省级综合档案馆为例[D]. 王丹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3)
- [6]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载体研究[D]. 张然. 东南大学, 2018(05)
- [7]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研究[D]. 刘子云.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1)
- [8]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D]. 庄善棉.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和平崛起视野下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薛文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3(10)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王变变.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