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环境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

浅谈市《环境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

一、市级《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浅谈(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雯[1](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魏文思[2](2020)在《环评机构依法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日益增长的生态保护要求。作为环境保护法制中的最重要的一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践已有30年之久。遗憾地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绝对优先的思路和相对落后的环保意识,使我国的环评制度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色彩,环评仅作为项目开工的一项必备行政手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此外,环评机构此前一直依附于政府行政部门和体制内事业单位,对委托单位和政府部门难以起到监督作用,未能发挥其保护环境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鉴于此,我国国务院、环保行政部门加紧对于环评机构的治理,出台了多部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并于2019年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规体系,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取消了对于环评机构的资质审核,意图改革完善针对环评机构的治理体系。本文根据目前的环评改革背景以及政府依法治理,提升行政效率的要求,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并结合法学领域归纳和演绎的推理方法,分析政府应当如何设计一个内外协调的法律治理体系。政府可从外部加强对于环评机构的法律监管,以督促环评机构提升自身从事环评业务的能力。同时政府还应转变为服务提供者,帮助环评机构自身进行内部治理,使环评机构更好地适应环评市场。由此,在新的环评法律法规体系下,我国政府将完成服务性政府的转型,建立对于环评机构的法律治理体系,优化环评市场,最终使环评法律制度能够发挥其真正的功能。

宋铁勇[3](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研究说明“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张然[4](2020)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蔗糖业,是将甘蔗作为原料,经过压榨、熬煮、分蜜等一系列手续后制成液体或晶体红糖、白糖、桔糖等糖品的行业。中国是传统的产糖大国,具有悠久的甘蔗种植和手工制造糖品的历史;明清时期,中国的手工制糖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其技术水平几乎已达世界高度。但随着近代科学技术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机械制糖技术使快速生产出大量优质的白糖成为可能,世界糖品市场也因此风云变幻。而此时中国的大部分制糖场坊仍固守数百年前的手工制糖技术,虽有少数有识之士试图全面“移植”机械化制糖技术,但他们屡遭失败,使中国这一手工制糖大国陷入了转型之危机中。其中,四川省作为近代中国三大产糖大省之一,在20世纪初即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蔗糖经济”,制糖业在四川省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亦有数位致力于改良手工制糖业的先进人士将机械制糖工具引进四川省,但悉数失败。正值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新型酒精液体燃料对制糖副产品——糖蜜之需求陡增,而两广地区与福建省等传统产糖重镇又相继沦陷,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和制糖技术改良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在四川省甘蔗试验场、中央工业试验所制糖试验室、川康区食糖专卖局等多个科研机构与糖政机关的合作与努力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各技术人员遵循科学原理,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仪器,进行了一系列标准化、精确化的科学实验。面对战时的艰苦环境,他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终在优良蔗种的引种、先进蔗作技术的引进、传统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及小型制糖机械——手摇离心机的仿制与改造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技术层面的突破。与此同时,各科研机构和糖政机关联合金融机构,针对优良蔗种和手摇离心机在四川省、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推广体系,使科研成果的规模化转化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其实际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在各方的合作与努力下,全面抗战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几乎可以代表同时段中国大陆的最高水平。随着以中国联合炼糖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机械化制糖工厂在战时四川省的建立,以及手摇离心机等小型制糖机械逐渐引进部分手工制糖场坊,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出了多种生产手段和经营方式并行的手工业“多元结构”。本文在中国近代手工业转型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近代中国的其他手工行业,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行业呈现出的“多元结构”,实际上是伴随着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维持”与机械化生产的“突破”。“维持”的具体表现是高度发达的手工制糖技术,固定的生产关系与融资关系,再加之贫困化趋势,使得战时四川省的多数手工制糖场坊只得维持手工生产,或对制糖机械接受能力不强。而“突破”的表现则是得益于政府在战时特殊背景下的支持,三座全机械的制糖工厂得以屹立于四川。因此本文认为战时四川省制糖业呈现的“多元结构”一方面符合近代手工业转型的内在机理,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制糖行业和抗战背景的特殊性。不仅如此,这一现象还象征着战时四川省制糖业“急进”与“缓进”并行的改良路径,这一路径与此前机械技术的全面“移植”相异,经过实践证明,是更适合于中国制糖业工业化的新路径。虽然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与推广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从甘蔗产量与糖产量的数据变化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发展呈现“徘徊不前”的形势。战时四川省制糖业之所以会出现发展“悖论”,本文通过对比20世纪30年代广东,以及日据台湾制糖技术的革新与制糖业发展,认为在战时的艰难且多变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政府对于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事业的支持无法是长期的、深入的;而四川省本已呈现贫困化趋势的蔗农经济在战时更是颇为分散且不稳定,无法为改良制糖技术的推广提供好的环境。在种种限制下,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的改良成果远未及“革新”水平,优良蔗种和小型制糖机械的推广也寸步难行,再加之战时的特殊背景,共同造就了制糖技术改良取得突破、而糖业发展却徘徊不前的发展“悖论”。

高原[5](2020)在《阜宁县环保局环评审批管理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正式被纳入“五位一体”是在党的十八大,而在党的十九大它再次被提升为“千年大计”,足见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促进其改革,不仅可以使审批行为变得更为规范,还能使环评制度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加完美地呈现了中央和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要求。论文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步梳理环评审批的概念及基本流程,阐述环评审批健全管理模式对于生态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第二步是以阜宁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县的审批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经济问题等等。第三步是是通过查阅各项资料,了解国内其他市县在环评审批管理上的一些特色模式,同时深入剖析国外(包括欧美和一些其它亚洲国家)的环评管理模式,以期吸收较为优秀的节点用于我国环评管理。第四步是整合较为先进的管理模式,再结合阜宁县的环评审批管理现状,希望通过完善环评管理体系、提高环评管理的执行效率、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外部参与等方式提升环评审批质量。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始终以环评审批管理改革为着力点,充分运用公共物品论、博弈论、公众参与理论等基本理论,尝试梳理出环评审批的制度框架,总结得出具有特色并充满现实意义的做法,争取对我国环评审批管理提供一些新的研究途径和解决方式。

黄嘉文[6](2020)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研究 ——以中山市为例》文中指出为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管理工作质量,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印发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排污许可证改革拉开序幕。各级环保部门于2017年首次开展国家统一编码的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环境管理开始进入“一证式”监管时代。在此背景下,排污许可证制度如何有效落实,如何做好有质量的证后监管,正是各地政府都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浅谈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现状和问题,以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评价方法来确定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指标的权重和构建评价模型,从而针对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情况,对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做出评价得出分析数据。其中,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成效评价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定评价指标,结合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和构建评价模型。第二步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收集样本数据,汇总后按照评价模型计算评价结果。第三步得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基本结论,得出地方在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总体良好。最后,借鉴国内外其他县市区地方政府的相关经验,以此提出完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机制的可行性建议,包括加强法制建设、提升监管能力、提高企业责任感、增加公众参与度、增强第三方技术力量。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能改善地方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现状,优化地方生态环境。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研究内容上创新,近年来尽管相关专家和学者在不同领域和不同角度对排污许可制度进行研究,但是以地级市为例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研究甚少,本文将排污许可证制度和环境执法制度相结合进行研究,对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进行分析。二是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本文首次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评价方法建立排污许可证后监管评价指标体系,对地市证后监管的成效进行评价,并提出完善证后监管政策的建议。

于淼淼[7](2020)在《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各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了预防因实施规划和建设项目所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各国先后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00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建立了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充分体现了我国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有利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有力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健全源头预防,实现全过程控制,建立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构建全新的制度体系。目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在环境保护源头预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还存在一定差距。本文选择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代表性国家美国作为参照,从阐述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入手,对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深刻研究。通过评析中美两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目的、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公众参与等方面,学习借鉴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成功经验,在新形势下如何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关的法律建议,环评以实现国民健康与福祉为立法目的,适当扩大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规定环评文件必须包括替代方案,健全环评程序监督机制,细化公众参与制度增强可操作性,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宋瑜瑜[8](2020)在《“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内涵、成效及拓展完善研究 ——以上虞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随我国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已经成为当前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人民经济水平的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和大众媒体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也日益进入大众视线;于此同时,环评审批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许可项目,也受到地方企业和百姓的高度重视。而从另一面讲,无论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层面,还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层面,都要求我们对环评审批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让环评审批回归本意,在源头上做好预防作用,而非繁冗复杂的程序流程。因此,本文从一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始分析,由小到大,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层层梳理,分析三者相互关系和各自特点,再根据当前“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进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环境分析、过程分析和利益分析三个角度去调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经济开发区”、“上虞e游小镇”以及“杭州湾花田小镇”,分析“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对地方企业,环保监管部门,以及地方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今后改革路上的政策建议。

屈璐[9](2019)在《日本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本社会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少子化的时代,一方面它面临着国际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雇佣环境的持续变更以及经济差距的激烈加剧等社会背景,另一方面则是学校中心地位的动摇、学生在校时间的压缩、教育差距的加剧等产生的所谓教育病理性现象。其中尤其就如何加强对就读基础教育的孩子进行课后“真空”时间的有效看管,已经成为了日本社会与家庭共同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而日本政府通过提供有效“福利”到有效“教育”的过程,对解决课后儿童看管的需求问题,从单纯的福利或教育部门的单向操作而转向行政统一、联合推进的融合改革,其反映了日本政府利用公权力的力量积极介入以及出台有效政策的思路。其最终结果证明,一国之政府如果能够站在民众的立场,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那么它就可以通过政策制度的构建,试图缓解因贫富差距所造成的底层工薪阶层孩子无法享受课后服务的困境,即布迪厄场域理论的根源。因此开启独具特色的日本课后服务建构体系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质性研究为主,分别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从日本课后服务的现场出发,参照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基于日本课后服务的政策沿革、发展现状、历时与共时的演变,通过三个课后服务的典型场域——学校、儿童馆、公民馆来试图探寻课后服务场域建构中规则、资本和惯习之间的能动作用以及动态平衡关系。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先行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核心概念的界定等。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场域理论的基础,从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三门不同学科的视角解读场域的理论缘起,从而定位场域理论在本研究中的教育学意义。第三章为制度视野中课后服务场域建构的政策梳理,即通过法律及政策文本的解读,归纳课后服务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及其特点。第四章从国家宏观层面的官方数据着手,剖析实践视域中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动力机制。第五章至第七章选取日本课后服务的三个典型场域空间,特别是通过地方实践的考察去剖析地方实践模式,并关注不同场域中的各种元素在场域建构中的作用。第八章将根据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实践模式的探索,最终进行学理上的总结,并回归我国课后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若干可行的政策建议与意见。论文的最后反思既是对于问题本身的反省,同时也是对于研究课题的反思。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国家政策、地方细则和实践推进之间相互影响,其中政策规则在课后服务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二是场地以及基本设施的提供是课后服务实施的重要保障。三是通过不同场域空间的创设而产生的具有抽象意义的场域,即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所谓“第三空间”,继而通过地缘关系产生了与第三空间中“重要他人”的连接,地区中的孩子由此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与老师、家长的纵向关系,也不同于与同学、伙伴的横向关系的“第三人”斜向关系。四是场域通过政府设立课后服务相关人员的“准入门槛”,进而吸引最为合适的行动者进入并服务于场域中。政府保障下的普惠性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不是任由资本市场所占有进而制定“游戏规则”的空间,而是保证底层孩子也可以进入以前不为他们所开放的场域之中,某种程度上破解或缓和了布迪厄所批判的场域规则为上层有钱人所制定,底层孩子无法入场或即使入场也无法适应而不得不离场的不公平困境。对日本课后服务场域建构理论及其实践的探究,对于我国制定课后服务的政策、运行机制建立乃至实践价值提升都将起到举一反三的重要借鉴作用。

刘静[10](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市级《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浅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市级《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传统
        2.文化传统教育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知行结合
        (2)显隐结合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环评机构依法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源起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2 典型案例分析:王某诉省级环境保护厅、国家环境保护部
    2.1 案例始末
        2.1.1 案件背景
        2.1.2 案件内容
        2.1.3 案件分析
    2.2 本案中环评机构的法律定位
    2.3 本案中环评报告的法律效力
3 环评机构的法律功能及存在问题
    3.1 环评机构的特征与分类
    3.2 环评机构的法律功能
        3.2.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3.2.2 区域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3.2.3 战略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领域
    3.3 环评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
        3.3.1 环评机构工作过程不规范
        3.3.2 环评机构监管秩序混乱
        3.3.3 后环评程序监管缺失
        3.3.4 环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混乱
4 环评机构的外部监管:实体设定
    4.1 法律依据
    4.2 明确监管主体的权责划分
        4.2.1 二元监管主体的设立
        4.2.2 垂直环保行政管理体系
    4.3 扩大对环评机构的监管内容
        4.3.1 环评机构专业技术人员
        4.3.2 环评机构评价内容
        4.3.3 环评机构出具的环评报告
    4.4 加强对环评机构法律责任的追究
        4.4.1 扩大环评机构行政责任的追究范围
        4.4.2 明确环评机构可适用的具体罪名
        4.4.3 建构环评机构连带责任的划分机制
5 环评机构的外部监管:程序设定
    5.1 环评全过程监管方式的调整
        5.1.1 取消环评资质许可后的事前监管
        5.1.2 环评过程中合法程序监管
        5.1.3 环评结论的事后追踪监管
    5.2 公众知情权的保障
        5.2.1 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5.2.2 环评过程中信息的公示
        5.2.3 环评过程中座谈会的沟通机制
6 环评机构内部治理规范设定
    6.1 环评机构组织形式的优化
        6.1.1 鼓励环评机构采用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6.1.2 加强环评机构自身规章制度的建立
    6.2 加强审核环评机构人员的资质
        6.2.1 建立环评人员从业协会
        6.2.2 环评人员资质审核
        6.2.3 环评人员征信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4)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一)近代中国农业、手工业科技改良研究
        (二)中国糖业史研究
        (三)中国近现代制糖技术史研究
    三、本文主旨与结构安排
    四、相关问题说明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三)概念界定
第一章 近代以来中国制糖业与制糖技术发展概况
    一、近代中国甘蔗制糖业概况与蔗糖经济区
    二、中国手工制糖技术及在近代的发展困局
        (一)蔗作技术
        (二)手工制糖技术
    三、全面抗战爆发前机械制糖厂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尝试与失败
        (一)民国建立之初的振兴糖业措施
        (二)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三)从技术史角度看全面抗战爆发前的近代中国制糖工业
第二章 战时四川甘蔗引种与蔗作技术改良
    一、科学论证的基础:蔗糖业改良机构与蔗糖经济调查
        (一)蔗糖业改良机构——四川省甘蔗试验场的设立
        (二)蔗糖业改良之准备——蔗糖经济调查的进行
    二、蔗作试验:甘蔗种植的现代化
        (一)优良蔗种引种试验
        (二)优良蔗种栽种试验
        (三)甘蔗宿根技术、秋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试验
    三、优良蔗种与相关试验成果的推广
        (一)第一阶段(1937-1942年):由甘蔗试验场主导进行的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
        (二)第二阶段(1943-1945年):由川康区食糖专卖局主导、甘蔗试验场辅助开展的优良蔗种推广
        (三)战时四川省优良蔗种推广的成果与困难
第三章 战时四川省手工制糖技术改良与推广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考量与计划
        (一)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的必要性
        (二)商议与制定改良四川省手工制糖业之方针
    二、手工制糖技术的改良
        (一)压榨
        (二)熬煮
        (三)分蜜
        (四)红糖包装
        (五)蔗汁澄清
        (六)糖清脱色
    三、离心机制糖法的引进与推广
        (一)离心机制糖技术与黄泥漏钵分蜜法的对比试验
        (二)手摇离心机的自制与使用法研究
        (三)离心机制糖技术的推广
第四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机械制糖技术引进与发展
    一、半机械化的小型改良糖厂
        (一)华农糖厂
        (二)华原糖厂
    二、机械制糖技术的全面移植:中国联合炼糖公司的建立
        (一)中国联合炼糖公司概况
        (二)中炼司的精糖生产与机械设备
    三、“维持”与“突破”:由制糖技术发展看战时四川省制糖业的特殊性
        (一)传统手工生产的“维持”——近代手工行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二)制糖工业的“突破”——非常态战时经济下的四川省制糖业新发展
        (三)与其他近代中国手工行业的结合思考
第五章 战时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困境与蔗糖业的发展悖论
    一、政策支持的缺乏
    二、四川省蔗农经济的分散性与不稳定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阜宁县环保局环评审批管理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研究的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依据
    2.1 环评审批的概念及实施程序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2.3 相关理论
3 阜宁县环评审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阜宁县环评审批管理的现状
    3.2 阜宁县环评审批管理存在的问题
    3.3 现存问题存在的原因及分析
4 国内外环评审批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4.1 国外环评审批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4.2 国内环评审批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5 关于完善阜宁县环评审批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环评制度建设的体系
    5.2 提高环评管理的执行效率
    5.3 强化环评管理的监督力度
    5.4 加大外部机构的参与力度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研究 ——以中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内容及研究重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排污许可证制度
        二、环境执法制度
        三、排污许可证后监管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公共信托理论
        三、外部性理论
第二章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现状
    第一节 国内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的成效评价
    第一节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指标构建
        一、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指标构建原则
        二、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指标确定
    第二节 指标权重及成效评价模型的确定
        一、用AHP方法计算权重
        二、层次综合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三、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模型
    第三节 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实证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情况统计
        三、成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四、评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第四章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对策
    第一节 强化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合法性
        一、加强排污许可证后监管与单行法衔接
        二、加强环境法律法规与地方制度的协调度
    第二节 提高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合理性
    第三节 提升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效益性
        一、加强排污许可证核发与环境执法制度衔接
        二、第三方参与排污许可证后监管
    第四节 改善排污许可证后监管可接受性
        一、转变公众观念
        二、强化企业责任
        三、加强信息公开
结论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研究成果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指标重要性评分
附录 B 中山市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问卷调查
附录 C 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标准表
致谢

(7)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况
    2.1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2.1.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2.1.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沿革
    2.2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立法现状
        2.2.1 美国立法现状
        2.2.2 中国立法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比较分析
    3.1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目的比较
        3.1.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3.1.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3.1.3 比较分析
    3.2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对象比较
        3.2.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3.2.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对象
        3.2.3 比较分析
    3.3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比较
        3.3.1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3.3.2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3.3.3 比较分析
    3.4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比较
        3.4.1 美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3.4.2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3.4.3 比较分析
    3.5 公众参与制度比较
        3.5.1 美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3.5.2 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3.5.3 比较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建议
    4.1 以实现国民健康与福祉为立法目的
    4.2 扩大环境影响评价对象的范围
    4.3 规定环评文件必须包括替代性方案
    4.4 健全环评程序监督机制
    4.5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4.5.1 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
        4.5.2 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内涵、成效及拓展完善研究 ——以上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目的
        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环境管理与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
    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与研究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三、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四、各类环评联动
    第二节 区域环评在城市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优化城市发展选址和合理布局的作用
        二、改进产业模式和优化经济产业链的作用
        三、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
    第三节 新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由来及要求
    第一节 改革前期的清单式管理试点
    第二节 浙江省全面展开改革
        一、改革乘势而上
        二、浙江省改革的实施要求
        (一)加强规划环评宏观管控
        (二)提高建设项目环评效能
        (三)强化建设项目监督管理
        (四)加大改革推进指导力度
第四章 上虞区改革情况分析
    第一节 上虞区基本情况
        一、地域情况
        二、产业与经济情况
        三、改革情况
    第二节 上虞经济开发区
        一、上虞经济开发区地块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规划由来
        (二)开发区发展定位及布局
        (三)地方产业规划
        二、改革方案及相关情况
        (一)区域环评情况
        (二)改革实施方案
        三、上虞经济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成效分析
        (一)数据统计
        (二)成效分析
        四、上虞经济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单位及中介机构对环评改革不知晓
        (二)中介机构对环评改革方案理解不够清晰
        (三)乱收费,多收费的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
        (四)环评报告质量有所下降
        (五)享受改革红利的范围不够大
    第三节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一、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地块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规划情况
        二、改革方案及相关情况
        (一)产业提升区及配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域环评情况
        (二)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情况
        (三)改革实施方案
        三、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成效分析
        (一)数据统计
        (二)成效分析
        四、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设单位及中介机构对环评改革不知晓
        (二)中介机构对环评改革方案理解不够清晰
        (三)乱收费,多收费的不合理现象依旧存在
        (四)环评报告质量有所下降
        (五)享受改革红利的范围不够大
    第四节 上虞e游小镇
        一、上虞e游小镇地块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规划由来
        (二)e游小镇发展定位及布局
        (三)用地规划
        二、改革方案及相关情况
        (一)区域环评情况
        (二)改革实施方案
        三、e游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成效分析
        四、e游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评审批降级政策优势不明显
        (二)总量管控措施意义不大
    第五节 杭州湾花田小镇
        一、杭州湾花田小镇地块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规划由来
        (二)花田小镇小镇发展定位及目标
        (三)产业规划
        二、改革方案及相关情况
        (一)区域环评情况
        (二)改革实施方案
        三、花田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成效分析
        四、花田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环评审批降级政策优势不明显
        (二)当地管理部门积极性不高
第五章 改革研究对政府工作的启示
    第一节 加快区域综合治理体制的现代化建设
    第二节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区县经济发展
        一、换角度思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强市场监管,打造公平公正的第三方市场
        三、政府购买服务,提高中小企业积极性
    第三节 以审批流程再造助力“最多跑一次”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上虞经济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2: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3:上虞区滨江新城单元ZX09(e游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
附录4:杭州湾花田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
后记

(9)日本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的研究
        (二)国外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过程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课后服务
        (二)场域建构
        (三)资本
        (四)行动者的惯习
        (五)“游戏规则”
    六、研究框架与研究限制
        (一)研究框架组成部分
        (二)研究限制
第二章 场的理论基础
    一、场理论的缘起
        (一)场的字源
        (二)物理学的场理论
        (三)心理学的场理论
        (四)社会学的场理论
    二、教育场域论的建构
        (一)时空维度
        (二)核心元素极其构型
        (三)实践逻辑
第三章 日本课后服务制度发展脉络——场域建构的历时分析
    一、萌芽时期的综合场
    二、发展时期的单一场
        (一)单一的福利行政场
        (二)单一的教育行政场
    三、联动时期的复合场
第四章 日本课后服务实践现状——场域建构的共时分析
    一、课后服务项目总览
    二、场域空间
        (一)以学校为场域的课后服务推广
        (二)以儿童馆为场域的课后服务推广
        (三)以公民馆为场域的课后服务推广
    三、时间
    四、资金投入与项目内容
        (一)资金投入
        (二)项目内容
    五、行动者
    六、参与者
    七、各元素的关系场域建构以及效果
第五章 以学校为场域的课后服务建构—牛久市案例分析
    一、物理形态的场
    二、场域的“游戏规则”
        (一)制度视域的“游戏规则”
        (二)实践逻辑的“游戏细则”
    三、行动者的惯习与文化资本传递
        (一)“入场权”下的惯习
        (二)知识文化、技术技能及教养的传递
        (三)重塑惯习
    四、场域建构下的实践逻辑
        (一)先于政策的行政“游戏细则”
        (二)地缘空间
        (三)地缘关系
        (四)教育福利的边界
第六章 以儿童馆为场域的课后服务建构——筑波市案例分析
    一、物理形态的场
        (一)筑波市地理位置
        (二)筑波市儿童馆
    二、场域的“游戏规则”
        (一)筑波市课后服务整体情况
        (二)儿童俱乐部的“游戏细则”
    三、行动者的惯习与文化资本传递
        (一)往昔“杂乱的”入场者
        (二)老师?保姆?
        (三)新鲜血液的注入
    四、场域建构下的实践逻辑
        (一)无规矩难成方圆
        (二)场所设施的紧箍咒
        (三)朝着公平多元的目标前行
        (四)艰难的去留决定
        (五)多选题:公营?民营?指定管理者?
第七章 以公民馆为场域的课后服务建构—国立市案例分析
    一、物理形态的场
        (一)国立市地理位置
        (二)国立市公民馆
    二、场域的“游戏规则”
        (一)国立市课后服务的整体行政运营
        (二)公民馆内独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未来塾”
        (三)带来灾难的“游戏细则”
    三、行动者的惯习和文化资本传递
        (一)高门槛准入下的冲突
        (二)“利益”的漂移
        (三)“威望”的带入
        (四)场域自由的吸引力
    四、场域建构下的实践逻辑
        (一)第三空间
        (二)斜向关系
        (三)聆听多方的声音
        (四)实践即教育
第八章 研究总结与启示
    一、日本课后服务场域建构总结
        (一)规则的创设
        (二)空间中的“显场”与“潜场”
        (三)行动者的惯习与文化资本遴选
        (四)动态平衡的场域建构
    二、日本课后服务场域建构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课后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二)日本课后服务场域建构对我国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提纲
附录二 部分采访笔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市级《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浅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2]环评机构依法治理问题研究[D]. 魏文思.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3]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4]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制糖技术改良研究(1937-1945)[D]. 张然. 西南大学, 2020(02)
  • [5]阜宁县环保局环评审批管理的问题研究[D]. 高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6]排污许可证后监管成效评价研究 ——以中山市为例[D]. 黄嘉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7]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D]. 于淼淼.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的内涵、成效及拓展完善研究 ——以上虞区为例[D]. 宋瑜瑜.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8)
  • [9]日本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研究[D]. 屈璐.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浅谈市《环境质量年度报告》的编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