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外杀菌剂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李贤成[1](2021)在《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黑星病(Venturia inaequalis)是世界性的苹果真菌病害,可危害寄主叶片、枝条和果实,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特别是在欧洲、美洲苹果产区每年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害典型症状是在果实上形成黑色的疮痂病斑,又俗称苹果疮痂病(Apple Scab)。苹果黑星病自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河北省发现以来,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而向其他省份扩展蔓延。上世纪80年代,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苹果产业,使我国苹果产业发展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该病害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曾经在陕西、甘肃和新疆一度发生流行,此后病害的发生危害逐渐减轻和消退,但在个别地方仍有零星发生和危害。然而随着西北地区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苹果黑星病在有些地方的发生危害又死灰复燃,特别是在陕西渭北部分苹果产区、甘肃秦岭和六盘山有的山地苹果产区,以及新疆伊犁河谷苹果产区的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并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害已成为影响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为了进一步摸清近年来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的遗传亲缘关系及传播路径,揭示其对果园常年使用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发展水平,探究秦冠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机制等科学和生产实际问题,本文对此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单孢分离方法,对从陕西、甘肃、新疆三地采集的457个苹果黑星病菌标样中,共分离纯化出164个菌株,占比为35.89%。其中,陕西53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32.32%;甘肃37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22.56%;新疆74个,占分离纯化总数的45.12%。2.采用ITS序列分析对上述苹果黑星病菌单孢菌株及收集的11个英国苹果黑星病菌株进行“种”的分子鉴定。采用真核生物核糖体DNA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苹果黑星病菌r DNA-ITS区进行扩增、PCR产物电泳检测和测序,测序结果登陆NCBI,进行Nucleotide BLAST对比。结果表明,参试的166个苹果黑星病菌株,其同源相似度均在97%以上,故鉴定为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Cooke)Wint.)。3.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32个国内采集分离的和英国收集的苹果黑星病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遗传聚类图,分析了不同地域间菌株群体的遗传距离、分子方差和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相似度为0.74时,所有供试菌株全部聚类在一起;在相似度为0.76的水平时,供试菌株群体可划分为2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下可再细分为亚群,有部分新疆菌株和少量英国和甘肃菌株被分在了第Ⅰ亚群,但不包含陕西的菌株。所有陕西菌株全划分到第II亚群,还有一些英国菌株也归于此亚群。其中,第II亚群下又可分为几个小的亚群,大部分英国菌株均在第(1)小亚群,其中也包括全部来自陕西苹果品种嘎啦、Fuji、九月奇迹的菌株和新疆华丹、华红的菌株。第(2)小亚群则包含全部来自陕西粉红女士,新疆蜜脆,以及多数新疆野苹果的菌株;第(3)小亚群则仅有一个陕西菌株、部分甘肃和新疆的菌株。第二群则只有一个英国的菌株以及少量新疆、甘肃的菌株。分析结果表明,在陕西,菌株的遗传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新疆和甘肃的菌株则无明显的相关性。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32个苹果黑星病菌株的遗传变异有91%来源于种群内部,9%来源于种群间,说明种群间有着较为频繁的基因交流。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陕西、甘肃和新疆采集分离的90个苹果黑星病菌株,对果园常年使用的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或抗药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值范围在0.1431-6.7354μg/m L,最大与最小值的比率为47.07,平均EC50值为1.467±1.562μg/m L。通过Shapiro-Wilk检验,显示其EC50值不符合正态分布(W=0.9595,P<0.05),表明参试菌株存在着对苯醚甲环唑敏感性较低的群体,并建立了抑制率平均值为0.8790±0.7589μg/m L的相对敏感基线。通过对各地参试菌株的EC50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陕西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最高,新疆的次之,甘肃的最低。参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范围为0.1369-2.0256μg/m L,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率为15.95,平均EC50值为0.4538±0.4362μg/m L。通过Shapiro-Wilk检验其EC50值显示不符合正态分布(W=0.6656,P<0.05),表明群体中也存在着对吡唑醚菌酯敏感性较低的群体,并建立了抑制率平均值为0.2386±0.06506μg/m L相对敏感基线。通过对各地参试菌株的EC50值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陕西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高,新疆的次之,甘肃的最低。另外,研究表明,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现象。5.应用电镜技术,在接种苹果黑星病菌强致病力菌株Ca183后,对苹果黑星病抗病品种秦冠和感病品种嘎啦的叶片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秦冠叶片的角质层厚度高于感病品种嘎啦,其中,秦冠角质层厚度的平均值为1.75μm,嘎啦的为1.06μm。通过电镜观察,在接种14d后嘎啦比秦冠叶片栅栏组织受到更为严重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细胞萎缩,排列松散,细胞呈椭圆形,叶绿体变形,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质流失严重,几乎成空胞;接种后21d,嘎啦出现大量细胞坏死,而秦冠只有少量细胞坏死。由此表明,秦冠苹果在组织和细胞学上对苹果黑星病具有抗侵染、抗扩展和延缓病程发展的作用。
袁娜[2](2021)在《二甲戊灵在鲫鱼组织和养殖水体中的残留分布、代谢消减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为控制水产养殖中的病虫害,部分农药以除藻剂、杀虫剂等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导致水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频发。农药MRL标准是水产品国际贸易的主要技术性手段和市场准入门槛,在水产养殖和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研究二甲戊灵在水产品中的代谢消减规律,对比分析中国与主要贸易国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对进一步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水产品科学、有效的监管提供措施建议和技术支撑。本文采用现场调研、实验室研究、HPLC-MS/MS检测法、数据分析和模拟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以鲫鱼为载体,对二甲戊灵在鲫鱼和养殖水体中的残留分布、代谢消减及膳食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日本、美国、欧盟等主要贸易国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的差异,主要结论如下:1.二甲戊灵在鲫鱼肌肉、肝脏、肾脏、腮丝和血液中均检测出残留,且在各组织中的残留分布不均匀,更倾向于在富含脂质的组织中积累。2.在0.0138 mg/L和0.0414 mg/L的暴露浓度下,鲫鱼组织中二甲戊灵的EED均低于100μg/kg bw,RQ值均低于1,表明二甲戊灵的慢性风险是可以接受的。但目前二甲戊灵已在多种农产品中登记使用,因此,中国居民暴露于二甲戊灵的风险可能大于该估计水平。3.中国共制定了水产品中3种(类)农药的3项MRL和六六六、滴滴涕2种农药的再残留限量,与CAC、欧盟、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所制定的MRL标准所覆盖的水产品范围较大,同一农药中,中国MRL标准几乎包含了所有水产品种类或所有鱼类。但目前,中国尚未制定水产品中二甲戊灵的MRL。
吕卉[3](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余紫燃[4](2020)在《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地表水是人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地表水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当前地表水水质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该标准中地表水监测项目共109项,其中有机污染物监测指标60多项,国家对于各地地表水的质量评价采用相同标准,且监测项目多年固定不变。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新型工业的迅速崛起,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处理不达标以及新型农药、抗生素的使用,致使地表水内有机污染物质的组成更加复杂,同时也可能带来了新型有机污染物,造成不同地域地表水水质差异。全国地表水执行统一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水质监测评价过程中存在监测盲点。本研究以合肥市地表水为例,采集了25个点位水样,对地表水有机污染物定性筛查分析,筛查结果与GB3838-2002对比,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填补合肥市地表水化学背景空白,为制定不同水域地方标准提供参考。(1)筛查结果表明:最终共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888种,其中杀虫剂264种、杀菌剂115种、除草剂180种、灭鼠剂6种、增塑剂15种、阻燃剂8种、药物及个人护理品12种、多环芳烃类25种、其他263种。(2)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浓度检测结果:多环芳烃类及增塑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增塑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3.72×10-4~6.61μg/L,多环芳烃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1.65×10-3~1.15μg/L。阻燃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56×10-4~4.36×10-3μg/L。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7.66×10-4~1.18×10-2μg/L。杀虫剂类、杀菌剂类、除草剂类、灭鼠剂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分别为2.04×10-2~1.42μg/L、1.13×10-2~0.12μg/L、9.01×10-3~0.19μg/L、4.36×10-4~2.48×10-3μg/L。其他类物质平均每月检出浓度范围2.31×10-2~0.45μg/L。(3)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检测点位的检出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甲硫威、1-甲基萘、2-甲基萘、2,6-二甲基萘、芴、菲、荧蒽、芘、亚胺硫磷、丙森锌I与2,4-二甲基苯酚、敌草胺、2,6-二氯苄腈与异恶草酮、2,4,5-三甲基苯胺、苯酐、地茂散、二苯并呋喃、苯甲酸苄酯、1,4-苯二酚、蒽醌这25种污染物在各个点位皆有检出,分布范围最广;阻燃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2-乙基己基二苯基磷酸酯与2,2’,4,4’-四溴联苯醚仅1个点位未检出,在地表水中分布范围较广;灭鼠剂类新型有机污染物中杀鼠酮检出点位数最多,在21个点位皆有检出。(4)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监测点位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相伴概率Sig.(P值)=0.000<0.05,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在各个点位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5)依据检出率、检出浓度及是否为国内外优先控制污染物这些筛选因子对新型有机污染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35种重点污染物,并推荐作为未来合肥市地表水重点监测项目。(6)对河道水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及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各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数范围601~698种,其中蒋口河入巢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最多,大干河入湖口点位检出新型有机污染物最少。河道水各点位检出重点污染物数28~34种,花塘河入湖口检出污染物最多,金牛河检出数最少。(7)重点污染物对河道水污染分析发现:庐江县河中增塑剂类与杀虫剂类重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店埠大桥河段阻燃剂类重点污染物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南淝河各监测点位多环芳烃污染程度普遍高于其他河道,南淝河板桥码头和店埠大桥河段分别受杀菌剂与除草剂的污染最重,圩西河入十五里河口药物及个人护理品类物质污染程度在河道水中最高。
高东晶[5](2020)在《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设施蔬菜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菜篮子工程”,也为中国农民新增了一条经济路。然而设施蔬菜是高复种指数、高集约化和高投入的产业,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菜农往往会不断增加化肥农药的投入,造成资源消耗,产生环境负荷。长此以往,不利于设施蔬菜实现绿色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目标,国家启动“双减项目”,制定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与《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在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方面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选择湖北省荆门市与辽宁省凌源市两个设施蔬菜基地作为研究区,选择设施黄瓜作为减施增效技术评估实验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两个研究区传统设施蔬菜种植技术与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种植新技术之间的效益差距,对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新技术带来的收益进行合理评估。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并确立了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3个准则层面、9个指标层以及13个分指标层的设施蔬菜农药化肥减施增效评价体系。(2)荆门市设施蔬菜基地采取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是负向指标,用单位面积净收益正向指标减去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的负向指标得到减施增效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社会效益评分,其中减施增效新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52,传统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19。环境效益方面:环境效益准则层各指标均属于负向指标,负向相加分值越低说明造成的环境负荷越小,带来的环境效益效果越好,其中减施增效新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034,传统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353。社会效益方面:化肥减施量、化肥利用率提升比、农药减施量、技术推广率四个指标是通过与对照组传统技术相对比得来,因此对照组传统技术基础值均为0,经模型评价新技术社会效益评分为0.077。(3)凌源市设施蔬菜基地采取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方式变更,在经济效益方面:凌源市设施蔬菜新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1118,传统技术经济效益评分为0.0935。环境效益方面:减施增效新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015,传统技术环境效益评分为0.1303。社会效益方面:减施增效新技术社会为0.0924,传统技术社会效益评分为0。(4)荆门市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对比,经济效益准则层方面荆门市减施增效技术优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而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准则层方面均低于与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其中两种新技术在环境效益方面,温室气体、富营养化、酸化效应、土壤毒性、人体毒性、水体毒性六个分指标层系数都呈现出下降,下降比重排序由低到高排序均为土壤毒性<温室气体<富营养化<酸化效应<人体毒性<水体毒性。
贾爽爽[6](2020)在《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葡萄灰霉病主要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但该病菌已对多种杀菌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辽宁省北镇市、山东省蓬莱市、山西省太谷县、湖北省荆州市和云南省宾川县6个葡萄主产区的1106株葡萄灰霉病菌的多菌灵、异菌脲、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和咯菌腈的抗药性进行检测,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及分布利用测序技术检测供试菌株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结果显示:(1)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和抗性水平都很高,抗性突变型为β-Tubulin基因上的E198A和E198V,均引起对多菌灵的高水平抗性。E198A突变在北部产区占绝大多数,而在中南部产区E198V突变占比相对较高。可根据上述两种突变类型开发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监测。(2)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频率较高,抗性突变型为BosI基因上的I365N/S、Q369P+N373S和Q369P,以I365N和I365S突变为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I365N突变频率远高于I365S,而云南省宾川县的I365N突变频率远低于I365S。突变位点I365N/S和Q369P可作为靶标位点开发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抗性监测。(3)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总体抗性频率相对较低,抗性突变为SdhB基因上的H272R/Y/L、P225F/L/T和N230I,以H272R/Y突变为主,可根据上述两种突变建立葡萄灰霉病菌的啶酰菌胺抗性快速检测技术用于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监测。(4)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类型共有8种,以对多菌灵和异菌脲产生双抗和对这三种药剂同时产生抗性的菌株为主。2.明确了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和mrr1基因部分突变位点与MDR1型多药抗性的关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372株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显示,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高度敏感,未检测到咯菌腈抗性菌株,敏感基线为0.007(±0.004)μg/mL。我国葡萄灰霉病菌未检测到MDR1型多药抗性菌株,mrr1基因上的I443L和H353D突变以及在该基因上新检测到的22种突变类型均不能引起MDR1型多药抗性。本研究结果对我国葡萄灰霉病菌抗药性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对生产上防治葡萄灰霉病药剂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杨雪超[7](2020)在《污水微生物作用下的混凝土腐蚀防治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地下污水管网的老化劣化,面临大规模的维修或更换,混凝土污水管道的腐蚀防治研究工作迫在眉睫,传统防腐措施已很难满足对污水管道的耐久性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对选取的3种典型涂层及7种杀菌剂进行优化设计工作。首先对涂层的吸水性、粘结性、杀菌性以及杀菌剂的杀菌率、时效性、对混凝土流动性与强度影响等进行测试;然后将涂刷涂层与掺加杀菌剂的混凝土试件置于人工强化污水中浸泡,对腐蚀后试件的宏观形貌、表面pH值、质量损失、强度变化、微观形貌、矿物成分等进行测试分析,探究复合涂层及杀菌剂的防腐机理;最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涂层及杀菌剂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评定,进一步进行防腐措施的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无机涂层的吸水性较高,对混凝土在污水环境下的防腐性能提升较差,经过掺加苯丙乳液改性后,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而通过掺加杀菌剂改性,发现无机涂层的防腐性能具有显着提升,在强化污水中浸泡5个月后,其质量损失率为6.4%,几乎接近环氧涂层。有机涂层的吸水性较低,具有良好的刚性阻隔性能,尤其油性的环氧玻璃鳞片涂层,吸水性最小,粘结强度等级也高于水性环氧涂层,水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略低于油性环氧涂层。经掺加杀菌剂改性后,由于杀菌作用的增加,水性环氧涂层的防腐性能优于油性环氧涂层,在强化污水中腐蚀5个月后,涂刷杀菌水性环氧涂层的质量损失率仅为4.3%,表面尚且完整,pH值大于10以上。而无机、有机两种复合使用的涂层,其整体防腐效果均有所提升,甚至与油性环氧涂层并无太大差别。根据示意图以及灰色关联分析,得出在腐蚀早期,吸水性对混凝土的防腐性能影响较大,而在中后期时,杀菌性对混凝土的防腐性能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经对杀菌剂的测试表明,铜酞菁的掺入,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坍落度均无不利影响。对优选杀菌剂复配后,复合杀菌剂对微生物的杀菌效果显着提升,特别是铜戊溴复合杀菌剂,杀菌率接近100%,且对混凝土并没有出现不利影响。在60 h后,复合杀菌剂的杀菌率仍可高达99%之多。在污水中浸泡4个月后,复合杀菌剂试件与初始状态并没有太大变化,而单一杀菌剂试件表面则完全变为黑色。氧化锌与溴化钠试件表面更是出现了严重的剥落。复合杀菌剂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基本在3%左右,单一杀菌剂效果最好的铜酞菁试件质量损失率则达到了4.52%。经过灰色关联分析,影响混凝土防腐性能的首要因素为杀菌率,其次是杀菌剂的时效性。
李亚梦[8](2020)在《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多菌灵属于苯并咪唑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高效低毒杀菌剂,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广泛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使用方法主要为叶面喷洒,洒落在稻田水中的多菌灵会随水的渗透作用转移到底泥,从而对稻田水体和底泥造成污染。杀菌剂多菌灵对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随着新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稻渔综合种养的推广,多菌灵进入水源环境后,会对与水稻共作的水生动物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克氏原螯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消费需求,为避免多菌灵通过食物链从水产品转移到人体,给人们带来膳食风险,本课题以我国特色优质水生动物克氏原螯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典型杀菌剂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部分:1. 通过优化色谱、质谱仪器参数和提取、净化目标物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水体-底泥-克氏原螯虾中多菌灵的新方法。水样使用混合型阳离子萃取小柱(MCX)富集净化,底泥、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在碱性条件下经乙酸乙酯提取,离心,上清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并复溶后采用MCX富集净化。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采用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分离。在电喷雾正离子源(ESI+)下,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MRM)检测。结果表明:多菌灵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2)为0.9985。多菌灵在水体、底泥和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中的定量限分别为10 ng/L、0.20μg/kg、1.00μg/kg、1.00μg/kg、0.50μg/kg。当加标水平为各自定量限的1、2、10、100倍时,加标回收率为83.90%~108.42%,相对标准偏差为1.02%~5.70%(n=6)。该方法能简单、有效地检测出水体-底泥-克氏原螯虾中多菌灵的残留量,且稳定性好,结果可靠。2. 通过在室外稻虾共养生态系统中开展多菌灵田间试验,研究了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稻田水、底泥中的归趋行为和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200 g/亩剂量50%多菌灵悬浮剂(多菌灵有效成分100 g/亩)兑水16 L、施药1次的田间试验中,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和克氏原螯虾中降解较快,属于易降解、难消除农药,其中稻田水、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中多菌灵的残留值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快速降低。施药后90 d,稻田水、底泥和克氏原螯虾卵巢、肌肉组织中以低残留值存在且分别为0.11±0.02μg/L、3.27±0.21μg/kg、1.03±0.06μg/kg、0.58±0.03μg/kg;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中多菌灵最终残留值均低于其定量限(1.00μg/kg)。稻田水中多菌灵归趋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t=398.16e-0.316t,相关系数R2=0.9647,半衰期为2.19 d。多菌灵在稻田底泥中的残留动态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施药后的第10 d达到最大残留量为123.16±10.55μg/kg。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呈现:鳃>肝胰腺>肌肉组织的分布特征,鳃、肝胰腺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显着(P<0.05)高于肌肉组织,三者所占百分含量为:鳃(43.34%±20.25%)、肝胰腺(39.56%±15.24%)、肌肉组织(17.10%±5.98%)。在相同暴露时间下,不同性别克氏原螯虾的可食部位(鳃、性腺、肌肉组织)多菌灵残留量之和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不显着(P>0.05)。3. 通过室内暴露模拟实验,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分别在多菌灵浓度为3.70μg/L、18.50μg/L、370μg/L水体中暴露10 d时,雄性克氏原螯虾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规律,并运用双箱动力学模型计算富集系数(BCF)、富集速率(k1)、释放速率(k2)、最大富集量(Cmax)、半衰期(T1/2)等污染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整体上看,在暴露实验结束(10 d)时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均未达到动态平衡。不同组织部位对多菌灵的富集量和Cmax为:鳃>肝胰腺>肌肉,T1/2为肝胰腺/肌肉组织>鳃,且与暴露浓度和富集时间呈正相关,鳃、肝胰腺、肌肉组织对多菌灵的富集量依次为48.82~3381.47μg/kg、36.27~981.47μg/kg、7.80~545.13μg/kg;Cmax依次为287.76~4727.88μg/kg、232.93~1669.21μg/kg、117.41~868.06μg/kg;T1/2依次为2.17~5.78 d、2.89~7.70 d、3.01~6.30 d。同一水体下,三种组织的BCF和k1为鳃>肝胰腺>肌肉组织,k2为鳃>肝胰腺/肌肉组织,且与暴露浓度呈负相关,鳃、肝胰腺、肌肉组织的BCF依次为12.78~77.77、4.51~62.95、2.35~31.73;k1依次为1.53~24.89、0.41~15.11、0.26~7.30;k2依次为0.12~0.32、0.09~0.24、0.11~0.23。本研究基于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一套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确证性方法,探索了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特征和归趋行为,揭示了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蓄积特性,研究结果对提高克氏原螯虾养殖过程中危害物监控能力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对保障甲壳类食品消费安全有重要参考意义。
王琼[9](2020)在《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文中研究说明炭疽病是箭筈豌豆(Vicia sativa)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造成牧草产量损失和品质下降。目前尚缺少对其病原生物学和防治技术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病原生物学、病害发生动态及化学防治研究,以期为兰箭春箭筈豌豆在高海拔地区种植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明确了夏河县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明确了其对部分牧草侵染性。2018年至2019年,夏河箭筈豌豆炭疽病发病率为19.0%56.3%。通过形态学特征与内转录间隔区(ITS)、肌动蛋白(ACT)、几丁质酶(CHS1)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DPH)4个基因序列的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相结合,确定病原为菠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inaciae),为该病原在我国首次报道,是我国箭筈豌豆新病害。菠菜炭疽菌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和燕麦(Avena sativa)均具有强致病性,对3个品种的兰箭系列春箭筈豌豆及333/A具有中等致病性,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的致病性较低,而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无致病性。2.研究明确了病原菌培养特性。菠菜炭疽菌在温度为4℃30℃和pH 4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pH为4。蛋白胨和酵母膏利于菌丝生长;甘露醇利于菌丝生长,而乳糖不利于菌丝生长。适合菌丝生长的培养基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和菠菜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炭疽病可影响箭筈豌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表明炭疽病可显着降低箭筈豌豆根际土壤中真菌的多样性;健株根际土壤中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着高于病株根际土壤中,而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较低;健株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类群多参与氨基酸相关酶合成、氨酰生物合成、甲烷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而病株土壤中的细菌类群多参与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代谢活动;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与土壤pH正相关,与有机碳和速效钾负相关。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有机碳和速效钾正相关,与土壤pH负相关。4.杀菌剂可有效抑制菠菜炭疽菌,减轻田间病害发生和危害。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菠菜炭疽菌的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32.5%苯甲·嘧菌酯>25%吡唑醚菌酯>50%多菌灵>80%代森锰锌>75%百菌清。其中32.5%苯甲·嘧菌酯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为11.2717 mg·L-1。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50%多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这两种药剂复配后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防治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32.5%苯甲·嘧菌酯和50%多菌灵的防效分别为68.88%,63.50%和20.62%,牧草增产21.6%,25.8%和15.9%,种子增产32.5%,25.9%和17.2%。从防效和增产效果综合来看,可选择25%吡唑醚菌酯单施、32.5%苯甲·嘧菌酯单施或50%多菌灵和25%吡唑醚菌酯混配来防治箭筈豌豆炭疽病。
孟珂[10](2020)在《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提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Wangenh.)K.Koch],是一种经济型坚果树种,因其果实营养丰富,味美可口而广为种植。随着我国薄壳山核桃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病害成为限制薄壳山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最为严重,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病害发生的情况进行相关全面、准确的报道与研究,所以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6个薄壳山核桃主要种植区采集的薄壳山核桃黑斑病样本,通过形态学(包括菌落特征)、分子生物学(r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的鉴定方法,鉴定黑斑病的病原菌,筛选出高效杀菌剂,为防治该病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分别采自安徽滁州、江苏东台、江西吉安、云南玉溪、浙江建德和浙江金华薄壳山核桃6个采样点的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结果显示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由多种病菌造成,不是由单一的病菌引起的,分离结果表明从6个采样点采集的病样标本中共分离到110株菌株,分属16个属,其中分离频率最高的属分别为Colletotrichum spp.(35.45%)、Phomopsis spp.(10.91%)、Phoma spp.(8.18%)和Acaulium spp.(8.18%),Nigrospora spp.(7.27%)、Fusarium spp.(6.36%)、Botryosphaeria spp.(6.36%)、Pestalotiopsis spp.(5.45%)。其中,浙江、云南、江西、安徽4个地区分离获得真菌分别为57、27、8、11株,分别隶属于9、7、6、5个属,共有相同的属为Colletotrichum,分离率分别为20%、12.7%、1.82%、0.91%。2、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针对不同地区黑斑病的主要病原菌—炭疽菌进行鉴定。从6个采样点获得的110株病原菌菌株中分离得到炭疽菌16株,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同时进行形态学的观察,基于ITS、ACT、CAL、CHS3、GAPDH、TUB26个基因的联合鉴定,最后结合柯赫氏法则验证,造成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炭疽病原菌分别是:C.fructicola、C.fioriniae、C.siamense、C.nymphaeae,其中C.fructicola和C.fioriniae在分离的炭疽菌中所占比例较大。3、为了筛选出防治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高效药剂,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4种炭疽菌16个菌株的室内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16株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构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值。8种供试杀菌剂中,咪鲜胺和咯菌腈对所分离的4种炭疽菌16个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平均EC50值分别为0.12 mg/L和0.18 mg/L。戊唑醇对C.fioriniae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平均EC50=0.58mg/L),但对另3种炭疽菌效果不明显(平均EC50=20.34 mg/L);另外,恶醚唑对C.nymphaeae、C.siamense和C.fioriniae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平均EC50=0.81 mg/L),但对C.fructicola抑制效果一般(平均EC50=3.02 mg/L)。代森锰锌对4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性最差,平均EC50=37.69 mg/L。咪鲜胺、咯菌腈对薄壳山核桃炭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在薄壳山核桃炭疽病的林间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建议轮换使用咪鲜胺、咯菌腈、戊唑醇和恶醚唑等杀菌剂,以有效控制该病害,同时避免产生抗药性。综上所述,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发生存在混合侵染的现象,其中炭疽菌属属于主要的致病菌,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相结合,确定了造成黑斑的主要炭疽菌种类,同时进行室内药剂筛选,明确有效的杀菌剂,为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保障。
二、国内外杀菌剂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内外杀菌剂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苹果黑星病研究概况 |
1.1.1 苹果黑星病分布以及危害 |
1.1.2 苹果黑星病的症状表现 |
1.1.3 苹果黑星病病原学研究 |
1.1.4 苹果黑星病菌侵染循环 |
1.1.5 苹果黑星病菌的小种分化 |
1.1.6 苹果种质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 |
1.1.7 抗苹果黑星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1.1.8 苹果黑星病防控措施 |
1.2 遗传多样性 |
1.2.1 遗传多样性的定义 |
1.2.2 影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
1.2.3 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 |
1.3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遗传多样性中的应用 |
1.3.1 RFLP技术 |
1.3.2 RAPD技术 |
1.3.3 SSR技术 |
1.3.4 AFLP技术 |
1.3.5 SRAP技术 |
1.3.6 PCR技术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
1.3.7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寄主对病原菌的抗性机制 |
1.4.1 组织抗病性 |
1.4.2 生化抗病性 |
1.5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 |
1.5.1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的定义 |
1.5.2 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
1.5.3 杀菌剂作用机制 |
1.5.4 苯醚甲环唑概况 |
1.5.5 吡唑醚菌酯概况 |
1.5.6 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方法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苹果黑星病菌的分离 |
2.1.2 苹果黑星病菌ITS的分子鉴定 |
2.1.3 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4 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苹果黑星病菌的分离结果 |
2.2.2 苹果黑星病菌ITS的分子鉴定结果 |
2.2.3 苹果黑星病菌SSR分析结果 |
2.2.4 苹果黑星病菌致病力测定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苹果黑星病菌对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测定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EC_(50)测定结果 |
3.2.2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EC_(50)值的分布结果 |
3.2.3 不同地区苹果黑星病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 |
3.2.4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EC_(50)测定结果 |
3.2.5 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EC_(50)值的分布结果 |
3.2.6 不同地区苹果黑星病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 |
3.2.7 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交互抗性测定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秦冠对苹果黑星病的抗性机制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和仪器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秦冠和嘎啦接种叶片上病原菌侵染过程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4.2.2 秦冠和嘎啦叶片组织细胞学特征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供试苹果黑星病菌株SSR扩增电泳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二甲戊灵在鲫鱼组织和养殖水体中的残留分布、代谢消减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立题背景 |
1.2 二甲戊灵的研究概况 |
1.2.1 二甲戊灵的理化性质及作用机理 |
1.2.2 二甲戊灵的毒性 |
1.2.3 国内外二甲戊灵MRL对比 |
1.2.4 二甲戊灵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水体和鲫鱼组织中二甲戊灵检测方法研究 |
2.1 水体中二甲戊灵的检测方法 |
2.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2 样品前处理 |
2.1.3 HPLC-MS/MS条件 |
2.1.4 标准曲线 |
2.1.5 添加回收率实验 |
2.2 鲫鱼组织中二甲戊灵的检测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2 鲫鱼养殖实验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HPLC-MS/MS条件 |
2.2.5 标准曲线 |
2.2.6 添加回收率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甲戊灵在水体和鲫鱼组织中残留动态与消减规律 |
3.1 二甲戊灵在水体中的残留动态 |
3.1.1 标准曲线 |
3.1.2 二甲戊灵在水体中的残留动态 |
3.2 不同浓度二甲戊灵在鲫鱼组织中的残留动态 |
3.2.1 标准曲线 |
3.2.2 添加回收率 |
3.2.3 二甲戊灵在鲫鱼带皮肌肉中的残留动态 |
3.2.4 二甲戊灵在鲫鱼肝脏中的残留动态 |
3.2.5 二甲戊灵在鲫鱼腮丝中的残留动态 |
3.2.6 二甲戊灵在鲫鱼肾脏中的残留动态 |
3.2.7 二甲戊灵在鲫鱼血液中的残留动态 |
3.3 二甲戊灵在鲫鱼各组织中的残留动态对比研究 |
3.3.1 鲫鱼体各组织在0.0138 mg/L二甲戊灵下的代谢消减规律对比 |
3.3.2 鲫鱼体各组织在0.0414 mg/L二甲戊灵下的代谢消减规律对比 |
3.4 二甲戊灵在鲫鱼组织中的膳食风险评估 |
3.4.1 膳食风险指标 |
3.4.2 鲫鱼在0.0138 mg/L 暴露浓度下不同组织中二甲戊乐灵的残留量、EED和RQ |
3.4.3 鲫鱼在0.0414 mg/L 暴露浓度下不同组织中二甲戊乐灵的残留量、EED和RQ |
3.4.4 膳食摄入二甲戊灵风险评估 |
3.5 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主要贸易国水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比分析 |
4.1 引言 |
4.1.1 中国水产品中农药使用现状 |
4.1.2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品中农药使用现状 |
4.1.3 欧盟水产品中农药使用现状 |
4.1.4 美国水产品中农药使用现状 |
4.1.5 日本水产品中农药使用现状 |
4.2 国内外水产品中农药MRL对比研究 |
4.2.1 中国同CAC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对比分析 |
4.2.2 中国同EU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对比分析 |
4.2.3 中国同美国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对比分析 |
4.2.4 中国同日本水产品中农药MRL标准对比分析 |
4.3 对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建议 |
4.3.1 加强农药在水产品中的基础研究,进一步规范水产品中农药使用制度 |
4.3.2 进一步完善水产品中农药 MRL 标准,避免无标可依和标准老化等问题 |
4.3.3 加强国际间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水产行业整体健康、稳步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草的概述 |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2.1.5 甘草的用途 |
2.1.6 甘草的栽培 |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 |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4 病原菌的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其它病害 |
3.3 结果 |
3.3.1 甘草病害种类 |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
4.2.2 气象数据收集 |
4.2.3 病害调查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
5.2.6 氨基酸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2.1.1 供试菌株 |
6.2.1.2 供试杀菌剂 |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6.2.1.4 测量方法 |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4)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综述 |
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简介 |
1.1.1 新型有机污染物种类 |
1.1.2 新型有机污染物来源与危害 |
1.2 国内外新型有机污染物污染与研究现状 |
1.3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方法 |
1.3.1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
1.3.2 新型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与测定方法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监测断面 |
2.3 样品采集与保存 |
2.3.1 采样前准备 |
2.3.2 水样采集 |
2.3.3 水样保存 |
2.4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5 样品前处理 |
2.6 仪器条件 |
2.7 数据处理 |
第3章 地表水新型有机物污染分析 |
3.1 水体中新型有机化合物筛查结果分析 |
3.2 各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检出情况 |
3.2.1 水体中塑化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2 水体中阻燃剂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3 水体中PPCP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4 水体中PAHs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5 水体中农残类化合物检测结果及分布特征 |
3.2.6 其他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与分布特征 |
3.3 新型有机污染物在不同点位方差分析 |
3.4 重点污染物筛选 |
3.4.1 重点污染物筛选因子 |
3.4.2 重点污染物入选条件 |
3.4.3 重点污染物名单 |
3.4.4 重点污染物毒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道水污染分析 |
4.1 河道水新型有机物检出情况 |
4.2 河道水重点污染物检出情况分析 |
4.2.1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检出数 |
4.2.2 各点位重点污染物污染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09种监测项目 |
附录2 部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 |
附录3 新型有机污染物检测数据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致谢 |
(5)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效应评价 |
1.3.2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评价指标体系 |
1.3.3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评价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难点 |
1.4.3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研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5.4 模型法 |
1.5.5 层次分析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设施蔬菜基本概念 |
2.1.2 生命周期评价 |
2.1.3 综合效益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2.4 区域分异规律理论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设施蔬菜生产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4 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1 构建原则 |
4.2 指标选取 |
4.3 指标计算模型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环境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4.4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4.5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4.6 设施蔬菜减施增效技术评价体系确立 |
5 设施蔬菜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1 湖北省荆门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2 辽宁省凌源市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灰霉病概述 |
1.1.1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分布 |
1.1.2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
1.2 葡萄灰霉病防治常用化学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及抗性研究现状 |
1.2.1 二甲酰亚胺类 |
1.2.2 苯并咪唑类 |
1.2.3 苯吡咯类 |
1.2.4 苯氨基嘧啶类 |
1.2.5 烟酰胺类 |
1.2.6 咪唑类 |
1.2.7 有机硫类 |
1.3 葡萄灰霉病菌多药抗性研究概况 |
1.4 葡萄灰霉病菌抗药性检测方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的多菌灵和异菌脲抗性突变型分布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1.5 试验药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葡萄灰霉病菌的活化 |
2.2.2 葡萄灰霉病菌DNA的提取 |
2.2.3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 |
2.2.4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5 扩增产物测序 |
2.2.6 不同抗性突变类型菌株的抗性水平测定 |
2.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频率 |
2.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
2.4.3 多菌灵不同抗性突变型菌株的抗性水平 |
2.4.4 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突变频率 |
2.4.5 葡萄灰霉病菌对异菌脲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
2.4.6 异菌脲不同抗性突变型菌株的抗性水平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分布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培养基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 |
3.1.5 试验药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利用测序技术检测抗性突变类型 |
3.2.2 不同突变型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验证 |
3.2.3 不同抗性突变类型菌株的抗性水平测定 |
3.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频率 |
3.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分布 |
3.4.3 不同突变型葡萄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验证 |
3.4.4 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型与抗性水平的关系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研究 |
4.1 供试菌株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类型及其频率 |
4.4.2 葡萄灰霉病菌对多菌灵、异菌脲和啶酰菌胺的多药抗性突变分布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我国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及MDR1型多药抗性机制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菌株 |
5.1.2 培养基 |
5.1.3 主要仪器 |
5.1.4 主要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葡萄灰霉病菌的活化 |
5.2.2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初测 |
5.2.3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敏感基线的建立 |
5.2.4 葡萄灰霉病菌MDR1型多药抗性的机制研究 |
5.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葡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抗性现状及敏感基线的建立 |
5.4.2 MDR1型多药抗性机制的研究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污水微生物作用下的混凝土腐蚀防治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污水腐蚀机理 |
1.2.2 混凝土腐蚀防护措施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条件 |
2.1 混凝土 |
2.1.1 原材料 |
2.1.2 制备试件 |
2.2 表面涂层 |
2.3 杀菌剂 |
2.4 污水腐蚀试验 |
2.4.1 人工强化污水 |
2.4.2 试验装置 |
2.5 测试分析 |
2.5.1 涂层基本性能 |
2.5.2 混凝土坍落度 |
2.5.3 混凝土强度 |
2.5.4 混凝土质量损失 |
2.5.5 混凝土表面pH值 |
2.5.6 混凝土微观结构 |
2.5.7 生物膜观察 |
2.5.8 涂层红外光谱 |
2.5.9 杀菌剂与杀菌率 |
2.5.10 菌群丰度 |
第三章 涂层性能及对混凝土污水腐蚀防治效果研究 |
3.1 涂层基本性能研究 |
3.1.1 涂层吸水性能 |
3.1.2 涂层粘结性能 |
3.1.3 涂层杀菌性能 |
3.2 污水环境下涂层性能研究 |
3.2.1 涂层表观形貌 |
3.2.2 涂层SEM分析 |
3.2.3 涂层XRD分析 |
3.2.4 涂层FTIR分析 |
3.3 污水环境下涂层混凝土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 |
3.3.1 混凝土质量损失 |
3.3.2 混凝土强度分析 |
3.3.3 混凝土表面pH值 |
3.3.4 SEM分析 |
3.3.5 EDX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杀菌剂筛选及对混凝土污水腐蚀防治效果研究 |
4.1 杀菌剂对混凝土自身性能的影响 |
4.1.1 新拌混凝土流动性 |
4.1.2 硬化混凝土强度 |
4.2 污水杀菌剂的筛选及复配 |
4.2.1 污水中微生物属水平下的分析 |
4.2.2 杀菌剂对不同微生物的杀菌率 |
4.2.3 杀菌剂的复配 |
4.2.4 杀菌剂的作用时效 |
4.2.5 复合杀菌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
4.3 污水环境下杀菌混凝土的宏观性能 |
4.3.1 表观形貌 |
4.3.2 混凝土强度 |
4.3.3 质量损失率 |
4.3.4 混凝土表面pH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环境下涂层及杀菌剂的防腐机理及因素评价 |
5.1 防腐机理示意模型研究 |
5.2 灰色关联分析原理 |
5.3 涂层对混凝土污水腐蚀防治的灰关联分析 |
5.3.1 确定分析序列及关联度计算过程 |
5.3.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4 杀菌剂对混凝土污水腐蚀防治的灰关联分析 |
5.4.1 确定分析序列及关联度计算过程 |
5.4.2 分析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概况 |
1.1 稻渔综合种养含义及分类 |
1.2 国内外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稻虾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
1.4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现状 |
2.杀菌剂多菌灵研究进展 |
2.1 多菌灵物理及化学性质 |
2.2 多菌灵毒理学性质 |
2.3 国内外多菌灵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2 气相色谱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3 液质联用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4 分光光度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2.3.5 免疫分析法在多菌灵残留检测研究中的运用 |
3.国内外多菌灵在不同基质中的残留动态研究进展 |
3.1 多菌灵在水稻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3.2 多菌灵在稻田土壤、田水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3.3 多菌灵在水生动物中的残留研究现状 |
4.课题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4.1 主要内容 |
4.2 研究意义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试剂与材料 |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1.3 样品处理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样品前处理 |
1.4 标准工作曲线制作 |
1.5 色谱条件 |
1.6 质谱条件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讨论 |
2.1 质谱条件的确定 |
2.2 液相色谱条件的确定 |
2.3 提取条件的优化 |
2.4 净化条件的优化 |
2.4.1 净化材料的优化 |
2.4.2 洗脱剂的优化 |
2.4.3 洗脱体积的优化 |
2.5 方法验证 |
2.5.1 方法的线性关系、检出限 |
2.5.2 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 |
2.6 基质效应 |
3小结 |
第三章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中残留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时间、地点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3 样品前处理和测定 |
1.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结果与讨论 |
2.1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环境中的归趋行为 |
2.1.1 多菌灵在稻田水中的消解动态变化 |
2.1.2 多菌灵在底泥中的消解动态变化 |
2.2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 |
2.2.1 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多菌灵的分布情况 |
2.2.2 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多菌灵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2.2.3 克氏原螯虾多菌灵含量的性别差异 |
3.小结 |
第四章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富集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时间、地点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方法 |
1.3.1 实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3.3 样品前处理和测定 |
1.3.4 数据统计与污染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 |
2.结果与讨论 |
2.1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富集规律 |
2.1.1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不同组织部位的富集特性 |
2.1.2 不同浓度水平下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富集特性 |
2.2 克氏原螯虾对多菌灵的生物富集释放动力学参数 |
3.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结论 |
1.1 多菌灵在稻田水、底泥、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
1.2 多菌灵在稻虾生态系统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
1.3 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富集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阶段研究成果 |
致谢 |
(9)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箭筈豌豆 |
2.2 箭筈豌豆病害研究进展 |
2.2.1 箭筈豌豆病害种类 |
2.2.2 研究历史 |
2.2.2.1 真菌病害 |
2.2.2.2 箭筈豌豆病毒病 |
2.2.2.3 箭筈豌豆细菌病 |
2.2.2.4 箭筈豌豆线虫病 |
2.2.2.5 箭筈豌豆寄生性植物病害 |
2.2.3 危害损失研究 |
2.2.4 发生规律研究 |
2.2.4.1 初侵染来源及传播方式 |
2.2.4.2 病原物侵入途径 |
2.2.4.3 发病条件与流行 |
2.2.5 防治研究 |
2.2.5.1 利用抗病品种 |
2.2.5.2 农业防治 |
2.2.5.3 生物防治 |
2.2.5.4 化学防治 |
2.3 箭筈豌豆炭疽病 |
2.3.1 国内外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和危害 |
2.3.2 箭筈豌豆炭疽病症状 |
2.3.3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学研究 |
2.3.4 箭筈豌豆炭疽病的发生规律 |
2.3.4.1 病原菌的越冬和传播 |
2.3.4.2 病原菌侵入途径 |
2.3.4.3 发病条件和流行 |
2.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患病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2.5 牧草炭疽病化学防治 |
2.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7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分离 |
3.1.2 致病性测定 |
3.1.3 箭筈豌豆炭疽病病原菌鉴定 |
3.1.3.1 形态学鉴定 |
3.1.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1.4 病原菌对植物的致病性 |
3.1.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1.5.1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2 不同pH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3 不同氮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4 不同碳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5.5 不同培养基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症状描述 |
3.2.2 病原菌分离及致病性测定 |
3.2.3 病原菌鉴定 |
3.2.3.1 形态学鉴定 |
3.2.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4 病原菌对植物的致病性 |
3.2.4.1 发病率、病情指数及致病性 |
3.2.4.2 生长指标 |
3.2.4.3 生物量 |
3.2.4.4 全氮和全磷含量 |
3.2.5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3.2.5.1 不同温度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2 不同pH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3 不同氮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4 不同碳源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2.5.5 不同培养基对炭疽病菌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发生动态及病害对箭筈豌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病害调查 |
4.1.3 土壤取样方法 |
4.1.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4.1.5 土壤总DNA提取和PCR扩增 |
4.1.6 测序数据处理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病害发生动态 |
4.2.2 土壤理化性质 |
4.2.3 真菌和细菌高通量数据特性 |
4.2.4 真菌和细菌多样性指数分析 |
4.2.5 真菌和细菌群落组成 |
4.2.6 真菌和细菌群落差异性 |
4.2.7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箭筈豌豆炭疽病化学防治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5.1.2.2 杀菌剂及其混配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抑制的盆栽试验 |
5.1.2.3 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田间防效试验 |
5.1.3 数据分析 |
5.2 结果 |
5.2.1 不同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
5.2.2 杀菌剂及其混配对箭筈豌豆炭疽病菌抑制的盆栽试验效果 |
5.2.3 杀菌剂对箭筈豌豆炭疽病的田间防效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一、发表论文 |
二、参与课题 |
致谢 |
(10)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薄壳山核桃病害的发生概况 |
1.2 山核桃病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山核桃病害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山核桃病害国外研究进展 |
1.3 山核桃主要病害研究现状 |
1.3.1 山核桃黑斑病 |
1.3.2 山核桃疮痂病 |
1.3.3 山核桃叶焦病 |
1.3.4 山核桃干腐病 |
1.3.5 山核桃溃疡病 |
1.3.6 山核桃褐斑病 |
1.3.7 山核桃腐烂病 |
1.4 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1.4.1 传统方法 |
1.4.2 分子鉴定方法 |
1.5 薄壳山核桃病害的综合防治 |
1.5.1 生物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农业防治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薄壳山核桃黑斑病分离真菌的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2.1.3 黑斑病病原菌样品采集 |
2.1.4 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1.5 黑斑病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1.6 黑斑病病原菌rDNA-ITS序列分析 |
2.1.7 数据分析和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薄壳山核桃黑斑病发病症状 |
2.2.2 黑斑病病原菌ITS序列分析 |
2.2.3 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分离频率分析 |
2.2.4 不同地区薄壳山核桃黑斑病分离菌株的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讨论 |
2.3.2 结论 |
第三章 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炭疽菌的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主要设备与仪器 |
3.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3.1.3 样品采集及病原菌的分离 |
3.1.4 致病性测定 |
3.1.5 病菌形态学及产孢 |
3.1.6 菌株DNA提取、PCR扩增及测序 |
3.1.7 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炭疽菌系统发育分析 |
3.2.2 C.nymphaeae的形态特征及致病性测定 |
3.2.3 C.fioriniae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3.2.4 C.fructicola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3.2.5 C.Siamense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8种杀菌剂对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的毒力测定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药剂 |
4.1.3 培养基 |
4.2 试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杀菌剂对C.fioriniae的毒力测定 |
4.4.2 不同杀菌剂对C.fructicola的毒力测定 |
4.4.3 不同杀菌剂对C.nymphaeae的毒力测定 |
4.4.4 不同杀菌剂对C.siamense的毒力测定 |
4.4.5 不同杀菌剂对供试16株炭疽菌的毒力 |
4.5 讨论与结论 |
4.5.1 讨论 |
4.5.2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四、国内外杀菌剂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西北地区苹果黑星病菌遗传多样性、抗药性监测及秦冠抗黑星病机制研究[D]. 李贤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二甲戊灵在鲫鱼组织和养殖水体中的残留分布、代谢消减及膳食风险评估[D]. 袁娜. 渤海大学, 2021(11)
- [3]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4]合肥市地表水新型有机污染因子调查研究[D]. 余紫燃. 合肥学院, 2020(12)
- [5]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效果评估[D]. 高东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我国葡萄灰霉菌对主要杀菌剂的抗药突变型分布与多药抗性机制研究[D]. 贾爽爽.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污水微生物作用下的混凝土腐蚀防治优化设计研究[D]. 杨雪超.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1)
- [8]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克氏原螯虾中的残留特征、归趋与富集效应研究[D]. 李亚梦.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9]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炭疽病及其化学防治[D]. 王琼. 兰州大学, 2020(12)
- [10]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D]. 孟珂. 河南科技学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