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微晶纤维素

穿心莲微晶纤维素

一、穿心莲药渣制微晶纤维素(论文文献综述)

安益强[1](2009)在《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及蓝莲微丸成型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板蓝根是目前公认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少数中药之一,近年来板蓝根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及制剂工艺等应用领域,活性成分、物质基础的研究工作相对比较薄弱。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有支持板蓝根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成果,也有证明板蓝根没有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对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的研究,表明以表告依春为代表的总生物碱组分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关键性组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研究通过抗病毒试验,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总提取物抗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virus)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rus或RSV)活性的差异。然后以表告依春(epigoitrin)、2,4(1H,3H)喹唑二酮(2,4(1H,3H)-quinazolinedione)代表总生物碱组分,以7S,8R,8’R-(+)-落叶松树脂醇-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clemastanin B)代表苯丙素类组分,以水杨酸(salicylic acid)代表总有机酸组分,通过HPLC含量测定的方法,比较这4种活性成分在板蓝根总提取物中的含量差异,发现epigoitrin的含量和板蓝根总提取物的抗病毒活性密切相关,和现有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相互佐证。由此可知,板蓝根发挥抗病毒作用的关键组分是以epigoitrin为代表的总生物碱组分,协同苯丙素类组分的抑制病毒增殖、总有机酸组分的解热抗内毒素作用、多糖组分的免疫调节作用和其它组分(主要是鞣质等大极性成分)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2、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代表物含量比较以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的关键性组分——总生物碱组分,以及苯丙素类组分、总有机酸组分中的代表物为指标,比较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各代表物的含量差异。通过评价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epigoitrin、2,4(1H,3H)-quinazolinedione、clemastanin B和salicvlic acid的含量,优选板蓝根产地。3、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单因素试验考察发现水是提取epigoitrin的最佳溶媒,但水煎煮提取出的epigoitrin的量却很少。通过比较epigoitrin对照品溶液和板蓝根超声提取液受热后epigoitrin的含量变化发现,在温度高于60℃时,板蓝根超声提取液中epigoitrin的含量降低约30%(不同产地的板蓝根降低量不同,这也就是板蓝根药材和其对应的总提取中epigoitrin含量不一致的原因),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含量不再降低,而对照品溶液中epigoitrin的含量没有变化,故认为epigoitrin在温度高于60℃时与提取液中的某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导致epigoitrin的含量降低。本文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以20倍量体积的水,60℃条件下微波辅助提取10min为佳,epigoitrin的提取率可达92%以上;另外,通过HPLC检测,2,4(1H,3H)-quinazolinedione的提取率达87%,clemastanin B的提取率达91%,salicylic acid的提取率达71%。将微波辅助提取得到滤液于60℃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后,80%乙醇醇沉,滤液部分60℃减压浓缩后依次通过001×7(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分别得到板蓝根总生物碱组分、苯丙素类组分和总有机酸组分;将微波提取后的药渣经水提醇沉得到板蓝根多糖组分,滤液部分作为其它组分(主要是鞣质等大极性成分):采用容量法测得总生物碱组分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28.52%,其中epigoitrin的含量为16.42%,2,4(1H,3H)-quinazolinedione的含量为2.78%;苯丙素类组分中clmastanin B的含量为2.98%;总有机酸组分中总有机酸的含量为19.16%,其中salicylic acid的含量为1.2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板蓝根多糖组分含多糖40.05%。4、蓝莲微丸成型工艺研究采用挤出滚圆法,分别以微丸圆整度、平面临界角、堆密度和收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载药量、次辅料和润湿剂,确定载药量为40%(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物和穿心莲内酯),以微晶纤维素(MCC,占处方量的50%)为成球促进剂,以α-乳糖(占处方量的10%)为次辅料,所得到的微丸圆整度较好,收率较高。通过L9(34)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了挤出转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三个因素,发现挤出转速为30Hz,滚圆转速为50Hz,滚圆时间为5min较合适。5、蓝莲微丸质量标准的研究质量控制是制剂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本研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蓝莲微丸中epigoitrin和2,4(1H,3H)-quinazolinedione的方法;HPLC测定蓝莲微丸中clmastanin B含量的方法;HPLC测定蓝莲微丸中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含量的方法。测得三批蓝莲微丸中epigoitrin的含量分别为7828.19、7825.84、7827.32μg/g;2,4(1H,3H)-quinazolinedione的含量分别为1196.78、1199.55、1195.90μg/g;clmastanin B的含量分别为1760.57、1761.30、1759.74μg/g;andrographolide的含量分别为4436.92、4437.25、4435.16μg/g;此外,还对蓝莲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溶出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满意。以epigoitrin或2,4(1H,3H)-quinazolinedione为溶出度指标,60min内溶出80%以上;以andrographolide为指标,微丸90min内溶出80%以上。

郑修丽[2](2014)在《藿葛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藿香、葛根、穿心莲、连翘、瓜蒌五味中药材组成的中药复方为研究对象,结合中药化学研究及现代制备工艺,对中药复方药材的提取、分离纯化、干燥、制剂成型进行研究,并通过指标性成分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制备成适用于夏季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等病症胶囊剂。该制剂若推广应用于临床,将极大地方便患者。方法:1.根据藿香、葛根、穿心莲、连翘、瓜蒌的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质,运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以挥发油的含量、干浸膏得率及各组分的主要成分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2.以广藿香、连翘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程度的正交设计优化包合工艺。3.以穿心莲内酯、葛根素的含量优化浓缩和干燥的工艺研究。4.根据辅料性质和吸湿状况,单因素考察辅料的最佳用量;以休止角来考察颗粒的流动性。5.根据拟定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制备得到藿葛胶囊。6.以装量、崩解时限、颗粒流动性为指标评价制剂工艺。7.对胶囊剂内容物进行HPLC分析,通过方法学考察建立胶囊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确定正交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取广藿香、连翘加6倍量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和水提取液另器收集;药渣与葛根、瓜蒌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1h,滤过,收集滤液;第二次加8倍水,煎煮1h,滤过,弃去药渣;合并以上滤液和上述水溶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2g/mL(30℃),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放置过夜,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0g/mL(80℃),减压干燥,粉碎。2.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用β-环糊精(1:6)包合,50℃干燥。3.浓缩、干燥最佳工艺为:穿心莲用70%乙醇渗漉,收集10倍量渗漉液;渗滤液低温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8g/mL的清膏(80℃),减压低温(55℃)干燥,粉碎成细粉。4.制剂工艺为:将上述细粉混匀,加适量淀粉,混匀,加无水乙醇制成软材,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即得。5.内容物的HPLC分析结果为:葛根素在30μg-300μg(r=0.9999)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X=97.64%,RSD为1.33%。结论:藿香、葛根、穿心莲、连翘、瓜蒌的提取工艺合理,数据可靠;藿葛胶囊成型工艺符合要求;HPLC法测定胶囊葛根中葛根素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其他组分无干扰,可有效地用于质量评价和控制。

刘玲[3](2014)在《以穿心莲为模型药物研究矫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口味影响病人服药顺应性,许多药物由于太苦,让人难以下咽,在剂型开发及临床使用上受到限制。同时苦味药物也会带给病人很大的心理和生理负担,特别是儿童、老人以及胃纳差的病人,常易拒服及服药后呕吐。中药的口味问题更为突出,多数中药都具有强烈的苦味。因此,本论文对矫味技术在苦味中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选择苦味中药穿心莲为模型药物,通过对成型工艺筛选和优化,将其制备成颗粒剂,再添加矫味剂进行矫味研究,并采用志愿者主观评价和电子舌客观评价两种方法评价矫味效果,筛选出改良或掩盖穿心莲苦味的较佳矫味配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颗粒的成型性、吸湿性、颗粒状态、有无结块、堆密度、休止角、溶化性、颗粒硬度以及颗粒的粒径分布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穿心莲颗粒成型辅料的种类、比例以及润湿剂浓度进行了筛选和优化。成型工艺研究结果确定选用糊精为穿心莲颗粒辅料,穿心莲干浸膏与糊精比例为1:2,润湿剂为75%乙醇。在此基础上添加矫味剂,对穿心莲颗粒进行矫味研究,首先志愿者口尝评价矫味效果,采用综合评分法筛选出较佳的3个矫味处方,其中最佳的处方为穿心莲干浸膏与糊精的比例1:2,APM0.3%,安赛蜜0.2%,HPMC k4M1.0%,柠檬酸0.8%,NaCl1.0%。再结合运用电子舌评价这3个矫味处方,结果电子舌分析评价的结果与志愿者评价的结果一致。建立了穿心莲提取物中间体及其颗粒的质量标准,包括性状、薄层鉴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HPLC含量测定等项目。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2012)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广州第四制药厂[5](1971)在《中草药穿心莲综合利用》文中研究说明 毛主席教导我们:"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广东地区在发掘我国医药学宝库的工作中,找到了疗效好,易于栽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中草药穿心莲,随着目前大采、大种、大用中草药的群众运动不断发展,穿心莲的使用量越来越大,年

王金钱[6](2017)在《结合量效关系及指纹图谱智能软件分析系统的中药质量均一性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原料质量差异大是造成中成药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中药生产投料前控制原料药的质量均一有助于提高中药成品的质量一致性。课题组前期在行业专项“中成药生产投料饮片质量均一性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307009)基础上对复方丹参制剂等处方原料进行了质量均一化研究,形成了中药生产饮片投料前多指标成分质量均一性控制方法和中药多指标成分均一化计算软件,本课题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复方丹参片等4个上市中成药为模式药物,采用药效实验-变量投影分析的方法确定与“效”相关的控制质量均一性指标成分,采用量效关系研究方法确定该指标成分的“量”控范围;为便于对质量均一性的评价和便于生产应用,开发了包括能处理中药指纹图谱指纹成分质量均一化智能分析软件系统并在中药产品实际生产中应用验证,证明所建立的方法体系可行,同时形成了中药质量均一化控制策略和操作规范。目的:建立中成药质量均一性控制策略和方法体系;开发中药饮片生产投料指纹图谱及成分智能均一化分析软件系统;为加强中成药质量均一性控制、保障中成药疗效的稳定发挥,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和结果:1、复方丹参片等模式药物拟定多指标成分的检测方法研究(1)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了复方丹参片中丹参和三七饮片及成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证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能够用于复方丹参片质量均一性评价指标的检测;下面照此改!(2)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虎力散片制草乌和三七饮片及成品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以及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能够作为虎力片质量均一性评价检测指标;(3)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穿王消炎胶囊穿心莲饮片和了哥王饮片及成品中新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和西瑞香素含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穿心莲饮片和了哥王饮片及成品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能够作为穿王消炎胶囊质量均一性评价检测指标;(4)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前列舒乐胶囊淫羊藿饮片和黄芪饮片及成品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含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淫羊藿饮片和黄芪饮片及成品指纹图谱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准确可靠,能够作为前列舒乐胶囊质量均一性评价检测指标;2、变量重要性投影分析法(DPVPH)用于丹参饮片质量差异对复方丹参片药效影响的分析研究(1)通过含药血清体外缺氧/复氧CMEC研究复方丹参中丹参饮片---所有“饮片”均改为“饮片”质量差异及丹参饮片用量对药效的影响,并应用DPVPH和Hill方程法分析复方丹参片中丹参质量与药效关系和指标成分含量阈值,结果表明,丹参的质量差异对复方丹参片体外缺氧/复氧CMEC的药效影响显著,随着丹参质量和用量的提高,体外缺氧/复氧CMEC的细胞活力呈提高趋势,NO和ET呈降低趋势;DPVPH法分析得出,丹酚酸B影响最大的药效指标是SOD,丹参酮影响最大的药效指标是NO;Hill方程法分析得出,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 ED50=13.15 mg/片,[ED]20~[ED]80=9.85~18.93mg/片,经平均转移率推算出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含量为:44.65mg/g,含量控制范围为:33.45~64.28mg/g,偏差控制为-25%~+43.9%;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ⅡAED50=0.88mg/片,[ED]20~[ED]80=0.76~0.99mg/片,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8.89mmg/g,含量控制范围为:7.64~9.96mg/g,偏差控制为-13.6%~+12.5%。(2)通过大鼠体内血瘀模型研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质量差异及丹参用量对大鼠体内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和药效学指标的影响,并应用DPVPH和Hill方程法分析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饮片质量与药效关系和指标成分含量阈值,结果表明,丹参饮片的质量差异对复方丹参成品在大鼠体内血管内皮细胞的药效影响显著,随着丹参饮片质量和用量的提高,各药效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趋势;DPVPH法分析得出,丹酚酸B影响最大的药效指标是60S-1,丹参酮影响最大的药效指标是循环内皮细胞数量;Hill方程法分析得出,复方丹参片中丹酚酸B ED50=10.36 mg/片,[ED]20~[ED]80=8.82~16.58 mg/片,经平均转移率,推算出丹参饮片中丹酚酸B含量为:35.18mg/g,含量偏差范围为:29.95~56.30mg/g,偏差控制为+15%~-0.60%;复方丹参片中丹参酮 ⅡAED50=0.77 mg/片,[ED]20~[ED]80=0.56~0.86mg/片,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7.75mg/g,含量控制范围为:5.64~8.66mg/g,偏差控制为-27.2%~+11.7%。3、根据中药饮片生产投料要求和工艺特点,编辑一套用于饮片投料均一化智能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包含指纹图谱叠加显示模块、融合指纹图谱生成和显示模块、均值指纹图谱生成和显示模块、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模块、指纹图谱成份峰分析模块以及智能并行调配优化模块,通过软件编程,已实现了各模块功能,成功开发了一套中药饮片生产投料均一化智能分析软件,该软件可用于中药生产投料饮片质量均一化调配方案的计算,降低中药生产成品的批间差异。4、将研究建立的智能分析软件应用于模式药物实际生产中,结果如下:(1)对复方丹参片丹参饮片和三七饮片均一化投料,其成品中丹酚酸B、丹参酮 ⅡA、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含量批间差异RSD值小于7%,而未均一化产品含量测定RSD值大于10%,最高达到34.87%;(2)对虎力片制草乌饮片和三七饮片均一化投料,其成品中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批间差异RSD值小于3%,而未均一化产品含量测定RSD值大于9%,最高达到11.43%;(3)对穿王消炎胶囊穿心莲饮片和了哥王饮片均一化投料,其成品中新穿心莲内酯含量RSD为6.80%,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RSD为6.78%,西瑞香素含量RSD为5.12%,均一性远高于市售品种(新穿心莲内酯含量RSD 20.01%,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RSD 25.12%,西瑞香素含量RSD 40.58%);同时,均一化投料饮片后,成品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5以上,而市售产品相似度在0.792~0.937之间。(4)对前列舒乐胶囊淫羊藿饮片和黄芪饮片均一化投料,其成品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各成分含量RSD依次为6.84%、2.20%、4.59%、8.81%,而未均一化的市售产品朝藿定C、淫羊藿苷、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各成分含量RSD依次为34.02%、23.88%、10.80%、16.51%;另外,市售前列舒乐胶囊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80~0.963之间,均一化产品相似度在0.962~0.992之间,相似度大大提高,表明均一化投料后产品质量一致性明显提高。结论:本文应用体内外药效实验证实了中成药原料饮片质量差异对成品质量及药效有显著影响,提示保证原料饮片质量均一性是保障成品质量均一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设计制作了中药饮片生产投料均一化智能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具备中药指纹图谱分析,指标成分和指纹图谱成分均一化分析,经生产验证,可应用于中药生产实际操作。

翟志光[7](2007)在《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内容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微乳载药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04BA721A46)(“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基本问题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已经申请专利(申请号200510087009.1)。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微乳载药技术用于中药复方,探讨微乳用作中药复方载药体系的可行性,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1目的1.1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研究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根据微乳体系自身的特点,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在单一中药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组分配伍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和整体单味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对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进行研究,为微乳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延伸和应用进行探索。1.2评价良附口服微乳的效果研制良附口服微乳,通过药学实验研究制定其质量标准;通过药效学实验研究,观察其药效,并与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1.3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评价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研究,为微乳载药体系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安全性实验证据。2方法2.1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研究2.1.1将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提取的挥发油作为油相,其提油后的水煎液作为水相,筛选良附口服微乳配方。根据吐温用量应尽量小、油水比例恰当、配方比例符合单位药材的油水提出量的原则,筛选处方组分比例。2.1.2用伪三元相图法和滴定法,对良附口服微乳配方进行优选,确定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的比例。2.1.3根据文献方法研究并确定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2.2良附口服微乳药学研究根据药典所载方法,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性状,测定其相对密度和PH值,检查其微生物限度,进行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根据文献记载方法,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体系的形态、粒径和分布。用相应方法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稳定性,研究香附的定性鉴别,进行良附口服微乳的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2.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研究根据文献记载的方法,选取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急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慢性炎症的抗炎作用;选取小鼠冰醋酸扭体实验和小鼠热板法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镇痛作用;选取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肠运动的影响;选取大鼠应激性溃疡实验和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的抗溃疡作用;选取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实验,研究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分泌的影响;并与其传统剂型水丸进行比较。2.4通过良附口服微乳的急性毒性实验和长期毒性实验,考察良附口服微乳的安全性。3结果3.1良附口服微乳成型工艺3.2.1通过相图和滴定法,筛选得到良附口服微乳处方。3.2.2根据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制得良附口服微乳。3.2良附口服微乳制剂稳定3.2.1良附口服微乳性状:为棕红色澄清透明液体,质微粘、腻,有特异香味,味苦;其平均相对密度为1.02686;pH平均值为4.537;Zata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6.6 nm;良附口服微乳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菌数阴性对照测定合格,结果符合药典中的相关规定。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常温放置6个月,一直保持澄清透明的状态,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冰冻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7日内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40℃和60℃保存的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样品分层、絮凝和破乳。80℃中保存的样品中于第2天出现轻微浑浊现象,放置至室温浑浊现象消失。机械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离心后样品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絮凝和破乳。3.2.2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1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香附的定性鉴别。3.2.3色谱柱Diamonsil C18 (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5% H3PO4(58:4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40℃,可用于良附口服微乳中高良姜素的含量测定。3.2.4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在三个月内稳定。3.2.5制定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草案3.3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结果3.3.1良附口服微乳可以对抗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对此模型有很好的抗炎效果,在棉球所致大鼠肉芽肿的慢性炎症模型中,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抑制肉芽增生的作用。3.3.2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和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实验结果表明,良附口服微乳有较强的镇痛作用。3.3.3良附口服微乳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无影响,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加快的小肠推进有抑制作用。3.3.4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和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具有防治作用,溃疡抑制率较高。3.3.5良附口服微乳能降低使大鼠胃酸总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且随着剂量增大,此作用有增强的趋势。3.3.6良附口服微乳的最佳有效剂量为1 mL/人/日。而且用量为良附丸水丸的1/5,能达到相当于良附丸水丸的药效。3.4良附口服微乳安全性良好3.4.1最大耐受性实验表明,小鼠口服剂量为人的840倍,未出现毒性反应,临床使用安全。3.4.2长期毒性实验未见动物出现外观、体重、血像、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的毒性变化,未发现明显系统损伤,临床使用安全。4结论良附口服微乳不仅具有微乳自身的优点,而且是一种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特点的新剂型。其制剂稳定,药效可靠,安全性良好,临床前研究未发现异常情况。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是中药复方的良好载药体系。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为中药复方在纳米水平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一个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8](2016)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文中研究说明批件号:ZGB2015-272015年11月20日YBZ02712008-2015接骨七厘丸Jiegu Qili Wan【处方】醋乳香62.5 g醋没药62.5 g当归93.75 g土鳖虫156.25 g烫骨碎补93.75 g硼砂62.5 g血竭93.75 g煅自然铜62.5 g酒大黄62.5 g【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灭菌,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25 g及适量微晶纤维素至1000 g,以水泛丸,干燥,包衣,打光,即得【规格(1)】;或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以水泛丸,干燥,

李姗姗[9](2016)在《心脑苏颗粒的药学研究》文中提出心脑苏处方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方,全方由丹参、三七、黄芪等8味药组成,具有行气活血、化痰祛瘀、通脉止痛之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后遗症及冠心病、心绞痛等。本课题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手段,将其开发成6类中药新药。主要研究内容有:1、前处理工艺研究根据处方中主要药味所含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药物的综合疗效,以体内外抗凝试验结果为指标,筛选前处理工艺路线。经筛选后,决定采用双提法进行前处理,即全方先醇提再水提。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君药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提出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经优选后的醇提工艺为:全方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君药丹参中的丹酚酸B提出率和出固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经优选后的水提工艺为:全方加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 h。2、成型工艺研究根据经前处理后所得浸膏的性质,以成品的外观、吸湿性、水溶性、口感等为指标,结合制粒过程的难易程度,筛选本品的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经优选后的成型工艺为:每100g浸膏,加80g糊精、16g微晶纤维素、4g阿斯巴甜,用适宜浓度的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3、质量标准研究以相应化学对照品、对照药材及阴性制剂为对照,通过薄层层析法,分别建立了心脑苏颗粒中三七、黄芪、川芎、制南星、蒺藜5味药的鉴别方法。以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等化学成分为指标,通过HPLC法,建立了心脑苏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规定了最低限量。4、药效学研究以大鼠尾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急性心肌缺血,以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差异作为判断心功能及心肌受损程度的指标,观察心脑苏颗粒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给药组CK、LDH和MDA含量的降低、SOD活性以及微血管密度显著性增加表明心脑苏颗粒能促进心肌微血管的再生,验证了心脑苏颗粒的心肌保护作用。

陈永刚,邓道清[10](1999)在《试论中药综合利用与开发途径》文中研究说明对中药生产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结合中药行业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措施。

二、穿心莲药渣制微晶纤维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心莲药渣制微晶纤维素(论文提纲范文)

(1)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及蓝莲微丸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板蓝根和穿心莲抗病毒研究进展及微丸研究概括
    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板蓝根化学成分、抗病毒组分及抗病毒机制研究现状
    1.3 穿心莲化学成分及穿心莲内酯研究现状
    1.4 中药微丸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研究
    2.1 板蓝根抗病毒总提取物的制备
    2.2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总提取物体外抗病毒活性比较研究
    2.3 总提取物中已报道抗病毒成分的含量比较
    2.4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组成的确定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代表物含量比较
    3.1 不同产地的板蓝根饮片的性状比较
    3.2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表告依春的含量比较
    3.3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2,4(1H,3H)-喹唑二酮的含量比较
    3.4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clemastanin B含量的比较
    3.5 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中水杨酸含量的比较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4.1 板蓝根总提取物和板蓝根药材中各组分代表物含量比较
    4.2 总生物碱组分代表物表告依春的提取工艺研究
    4.3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的纯化工艺研究
    4.4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蓝莲微丸成型工艺研究
    5.1 制剂成型处方筛选
    5.2 正交试验法优化蓝莲微丸成型工艺
    5.3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理论探讨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蓝莲微丸质量标准研究
    6.1 板蓝根药材的质量控制
    6.2 穿心莲内酯质量控制
    6.3 蓝莲微丸质量控制
    6.4 蓝莲微丸粉体学性质及溶出度考察
    6.5 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之处
    7.3 工作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会议交流论文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2)藿葛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目前临床治疗感冒的药物现状
        2.2 藿葛胶囊治疗感冒的依据
    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对照品
        1.4 药材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样品溶液的制备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4 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第三章 实验结果
    1 提取工艺研究
        1.1 广藿香和连翘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1.2 葛根的提取工艺研究
        1.3 穿心莲提取工艺研究
        1.4 葛根、瓜蒌与广藿香、连翘提油后的药渣水煎醇沉工艺的正交试验
        1.5 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2 制备工艺研究
        2.1 广藿香、连翘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研究
        2.2 浓缩工艺研究
        2.3 干燥温度考察
        2.4 制剂成型性研究
    3 藿葛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3.1 方法的适用性实验
        3.2 样品提取方法的选择
        3.3 提取溶剂的选择
        3.4 线性关系考察
        3.5 精密度试验
        3.6 稳定性试验
        3.7 重复性试验
        3.8 回收率实验
        3.9 样品测定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制备工艺流程图

(3)以穿心莲为模型药物研究矫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矫味技术的研究现状
    2 矫味效果的评价指标
    3 模型药物的研究现状
    4 选题的目的意义
    5 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不添加矫味剂穿心莲颗粒的制备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穿心莲提取物的制备
        2.1 穿心莲饮片吸醇率的测定
        2.2 穿心莲饮片脱脂条件
        2.3 穿心莲饮片提取工艺条件
        2.4 浓缩干燥工艺条件
        2.5 收膏率的测定
    3 穿心莲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3.1 制粒方法的选择
        3.2 湿法制粒方法
        3.3 颗粒成型评价指标
        3.4 颗粒辅料种类的筛选
        3.5 颗粒辅料比例的筛选
        3.6 颗粒润湿剂浓度的筛选
        3.7 吸湿性试验及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3.8 溶化性试验
        3.9 湿法制粒方法验证试验
第二章 添加矫味剂穿心莲颗粒的制备
    1 志愿者主观评价矫味效果方法
        1.1 材料
        1.2 评价员的筛选
        1.3 志愿者品尝方法
        1.4 评价方法
    2 矫味颗粒制备方法
        2.1 单一矫味剂口感评价
        2.2 阿斯巴甜和柠檬酸配比的筛选
        2.3 黄原胶添加量的筛选
        2.4 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及β-环糊精添加量的筛选
        2.5 安赛蜜添加量的筛选
        2.6 三氯蔗糖添加量的筛选
        2.7 甜菊糖苷添加量的筛选
        2.8 氯化钠(NaCl)添加量的筛选
        2.9 蛋白糖HY200添加量的筛选
        2.1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添加量的筛选
        2.11 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混合添加量的筛选
        2.12 阿斯巴甜、纽甜混合添加量的筛选
        2.13 阿斯巴甜、蛋白糖HY200混合添加量的筛选
        2.14 阿斯巴甜、安赛蜜混合添加量的筛选
    3 小结
    4 电子舌客观评价矫味效果方法
        4.1 试验仪器
        4.2 电子舌工作原理
        4.3 数据处理方法
        4.4 电子舌工作过程
        4.5 样品分析
        4.6 样品的响应曲线
        4.7 样品PCA分析
    5 单服剂量的确定
第三章 饮片、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标准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材料
    2 饮片质量标准
    3 穿心莲提取物质量标准
        3.1 制法
        3.2 性状
        3.3 薄层鉴别
        3.4 水分检查
        3.5 含量测定
    4 穿心莲矫味颗粒质量标准
        4.1 处方
        4.2 制法
        4.3 性状
        4.4 鉴别
        4.5 检查
        4.6 含量测定
        4.7 功能主治
        4.8 用法用量
        4.9 规格
        4.10 贮藏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2 讨论
        2.1 颗粒成型工艺方面
        2.2 颗粒矫味工艺方面
        2.3 矫味效果评价方面
        2.4 颗粒含量测定方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6)结合量效关系及指纹图谱智能软件分析系统的中药质量均一性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及相关拉丁文词表
文献综述
    中药质量均一性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量效关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模式药物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1.1 仪器与试药
    1.2 复方丹参片饮片及成品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1.3 虎力散片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1.4 穿王消炎胶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1.5 前列舒乐胶囊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DPVPH法研究复方丹参片中丹参质量差异对药效的影响
    2.1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质量差异对体外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药效影响
    2.2 复方丹参片中丹参质量差异对大鼠体内血管内皮细胞的药效影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药生产投料饮片指纹图谱智能均一化分析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结构
    3.2 系统功能
    3.3 指纹图谱智能均一化分析软件系统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药饮片投料智能均一化分析软件在中药生产实际应用验证研究
    4.1 仪器与试药
    4.2 复方丹参片中饮片和成品质量均一化技术研究
    4.3 虎力散饮片和虎力散片质量均一化技术研究
    4.4 均一化制备技术在穿王消炎胶囊、前列舒乐胶囊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附件

(7)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上篇 理论和方法学研究
    1 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研究概况
        1.1 中药及其复方给药系统的研究现状
        1.2 中药复方给药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如何发展中药复方现代给药系统
        参考文献
    2 微乳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2.1 微乳的相关研究
        2.2 微乳口服给药系统
        2.3 微乳注射给药系统
        2.4 微乳透皮给药系统
        2.5 微乳黏膜给药系统
        2.6 微乳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况
        2.6.1 微乳在中药中的应用
        2.6.2 中药微乳载药体系的初步构建
        参考文献
下篇 实验研究
    1 良附丸研究
        1.1 高良姜现代药理研究
        1.2 香附现代药理研究
        1.3 良附丸现代研究
        1.4 良附丸剂型改革
        1.5 良附口服微乳研究背景
        参考文献
    2 良附口服微乳制备工艺实验
        2.1 高良姜和香附混合油提取工艺筛选
        2.2 良附水煎液的工艺研究
        2.3 良附口服微乳的配方筛选和确定
        2.4 良附丸口服微乳的制备和工艺路线
        2.5 讨论
    3 良附口服微乳药学实验
        3.1 良附口服微乳理化性质研究
        3.2 香附的定性鉴别
        3.3 含量测定
        3.4 良附口服微乳初步稳定性试验研究
        3.5 良附口服微乳质量标准
        3.6 讨论
        参考文献
    4 良附口服微乳药效学实验
        4.1 确定良附口服微乳最佳有效剂量
        4.2 良附口服微乳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4.3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4.4 良附口服微乳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4.5 良附口服微乳对热板法所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4.6 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4.7 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4.8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应激性溃疡的作用
        4.9 良附口服微乳对胃寒损伤模型小鼠溃疡的作用
        4.10 良附口服微乳对大鼠胃酸、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5 良附口服微乳毒性实验
        5.1 良附口服微乳急性毒性实验
        5.2 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
        5.3 总结
        参考文献
    6 小结
本研究的新见解、新观点及其意义
附件:良附口服微乳长期毒性实验组织切片(5×20),HE染色,雄性大鼠
致谢
个人简历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论文提纲范文)

接骨七厘丸Jiegu Qili Wan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其他
    【含量测定】
        骨碎补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血竭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骨友灵巴布膏Guyouling Babugao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膏量
        黏附性
        其他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蓝芷安脑胶囊Lanzhi Annao Jiaonang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小儿清热化积散(保婴夺命散)Xiao’er Qingre Huaji San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复方红豆杉胶囊Fufang Hongdoushan Jiaonang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残留溶剂
        其他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沙溪凉茶颗粒Shaxi Liangcha Keli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沙溪凉茶Shaxi Liangcha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装量差异
        其他
    【浸出物】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消炎利胆滴丸Xiaoyan Lidan Diwan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枫蓼肠胃康颗粒Fengliao Changweikang Keli
    【处方】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丹莪妇康煎膏Dan'e Fukang Jiangao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相对密度
        其他
    【含量测定】
        赤芍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三七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肠胃散Changwei San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水分
        其他
    【含量测定】
        总挥发油
        肉桂叶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西黄胶囊Xihuang Jiaonang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猪去氧胆酸
        其他
    【含量测定】
        体外培育牛黄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人工麝香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外用跌打止痛膏Waiyong Dieda Zhitong Gao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膏量
        其他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清热消炎宁片Qingre Xiaoyanning Pian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九节茶Jiujiecha 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
    【性状】
    【鉴别】
    【检查】
        水分
        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
    【浸出物】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测定法
    【炮制】
    【性味与归经】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贮藏】
跌打万花油Dieda Wanhua You
    【处方】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注意】
    【规格】
    【贮藏】
康肤酊Kangfuding
    【处方】
    【制法】
    【性状】
    【鉴别】
    【检查】
        乙醇量
        总固体
        其它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校正因子的测定
        测定法
    【功能与主治】
    【用法与用量】
    【规格】
    【贮藏】

(9)心脑苏颗粒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3. 中药在MIRI中的作用及机制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前处理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处方药物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全方醇提工艺
    4. 心脑苏处方醇提后药渣的水提工艺考察
    5. 浓缩干燥工艺研究
    6. 中试放大研究
    7.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成型工艺研究
    1. 剂型选择依据
    2. 单因素实验考察辅料及比例
    3. 正交试验优化心脑苏颗粒成型工艺
    4. 中试放大研究
    5.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质量标准研究
    1. 定性鉴别研究
    2. 检查
    3. 含量测定
    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药效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3. 指标检测
    4. 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试论中药综合利用与开发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目前中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1.1 中药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1.1.1 采收不合理:
        1.1.2 非药用部位的浪费:
        1.1.3 贮藏时间:
    1.2 炮制过程中的浪费:
    1.3 制备过程中的浪费:
    1.4 中药药渣的浪费:
2 中药综合利用的途径
    2.1 原料药的综合利用
        2.1.1 适时采集:
        2.1.2 合理选择贮藏时间:
        2.1.3 开发利用非药用部位的新用途:
    2.2 炮制过程中药物的综合利用:
    2.3 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
    2.4 药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四、穿心莲药渣制微晶纤维素(论文参考文献)

  • [1]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组分结构及蓝莲微丸成型工艺研究[D]. 安益强. 江苏大学, 2009(08)
  • [2]藿葛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郑修丽. 甘肃中医学院, 2014(12)
  • [3]以穿心莲为模型药物研究矫味技术及其评价方法[D]. 刘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J].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药品标准, 2012(01)
  • [5]中草药穿心莲综合利用[J]. 广州第四制药厂. 中草药通讯, 1971(02)
  • [6]结合量效关系及指纹图谱智能软件分析系统的中药质量均一性控制策略研究[D]. 王金钱.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11)
  • [7]以良附丸为模型药物的中药复方微乳载药体系研究[D]. 翟志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8]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标准(修订)颁布件[J].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药品标准, 2016(06)
  • [9]心脑苏颗粒的药学研究[D]. 李姗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6)
  • [10]试论中药综合利用与开发途径[J]. 陈永刚,邓道清. 时珍国医国药, 1999(09)

标签:;  ;  ;  ;  ;  

穿心莲微晶纤维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