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小盆地数字处理的一些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梁晨欣[1](2021)在《柑橘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以广西武鸣为例》文中提出柑橘是我国栽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水果,产业发展前景大。柑橘果树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栽种,成为该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准确获取柑橘果园的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信息,是指导柑橘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遥感为大面积获取柑橘空间分布信息提供可能。然而,柑橘属常绿多年生作物,如何通过遥感手段区分柑橘与耕地作物、林地与园地植被存在挑战;此外,我国南方地区多云多雨、地形复杂,如何有效获取影像数据、并进行柑橘遥感快速识别面临技术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我国柑橘产业发展的重点县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为研究区域,全面收集多个年份时序Sentinel-2遥感数据,利用1751个实地采集的地面样本作为验证数据,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围绕柑橘遥感识别特征、柑橘遥感识别指数、柑橘遥感识别机器学习算法三个方面,开展柑橘遥感识别方法研究。取得以下研究结论:(1)对多个年份的原始遥感数据进行影像云覆盖检验,以云覆盖率<30%为高质量的标准,发现2018年影像质量整体优于其他年份,且下半年影像质量整体好于上半年。根据研究区柑橘物候历,上半年为柑橘花期,识别特征不明显,而下半年为柑橘果实生长与膨大的旺盛时期,存在关键识别特征。综合考虑数据可用性与柑橘物候特征期,确定2018年下半年为研究时段,选取8月至12月数据构成多时相影像数据集。(2)从光谱、物候、纹理、光谱指数等维度构建柑橘遥感识别特征空间。对比发现柑橘与其他植被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差异均不明显,但结合物候特征,在果实膨大期至成熟期(9月-11月),柑橘植被指数的变化趋势相比其他植被具有显着差异,验证了“柑橘果实生长膨大过程中植被信息会减弱,但成熟之后植被信息又会回升”这一假说。且对比NDVI、GNDVI、DVI等常用植被指数发现NDVI对柑橘的分离性最强。(3)利用Sentinel-2红边波段特性,结合柑橘生长物候特征,提出改进红边波段指数的新思路。根据物候期柑橘与其他作物在三个红边波段RE1、RE2、RE3的差异,构建全新红边植被指数A,对比传统光谱植被指数,A指数可以进一步优化柑橘与其他植被的差异特征。利用多种植被指数对研究区柑橘进行预分类,发现传统植被指数中,NDVI的柑橘识别效果最优,总体精度达到82.75%;而红边植被指数A的柑橘识别精度更优于NDVI,总体精度达到87.44%。此外,相对于A,NDVI的识别结果较为破碎、连续性差。(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将柑橘遥感识别较为敏感的物候特征与全新红边植被指数A作为分类特征纳入机器学习遥感分类算法,对传统基于光谱与纹理特征的遥感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对比随机森林(RF)与支持向量机(SVM)两种常用机器学习分类器发现,RF分类精度总体优于SVM(RF用户精度:91.95%),考虑物候特征的分类精度远高于不考虑物候特征的分类精度(RF用户精度:92.11%),且考虑A指数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类精度(RF用户精度:95.09%)。
鲍珊珊[2](2021)在《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的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范围内氮污染状况呈现愈演愈烈趋势,随着对不同环境和介质中氮素污染来源、途径和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氮素迁移转化过程模型开发和应用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氮素迁移转化模型多是针对包气带、地下水和地表水分别建立,而水土环境一体化的模型相对较少。氮素从大气和地表环境进入土壤层和地下含水层的环境行为全过程认识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定量评估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开发一个区域尺度模拟氮素在土壤-地表水-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过程模型。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应用广泛的若干(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综合比较,选择英国地质调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BGS)2012年发布的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The Soil and Land-use based rainfall-runoff and recharge Model,SLIM)模拟水文过程(本人参与SLIM开发少部分工作);基于硝酸盐氮和氨氮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将氮素迁移转化过程嵌入到水文过程,构建了基于SLIM水文过程氮素迁移转化概念模型;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区域尺度的模拟氮素迁移转化过程的分布式模型(Soil Water and Nitrogen cycling and leaching model,SWAN-N);提出了分布式模型参数优化率定的系统性技术方案;以英格兰Eden流域作为研究区,检验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过程及概念模型构建从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理论研究进展、氮素迁移转化概念模型、氮素模拟模型开发及应用现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机制,构建了氮素迁移转化概念模型,为水土环境中“三氮”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提供理论支撑。(2)SLIM水文模型与分布式模型参数率定方案设计阐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SLIM的原理、结构和特点。通过GLUE分析模型模拟能力、敏感性分析识别关键参数、自组织映射网络确定参数取值空间、遗传算法优化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完成模型参数优化率定,提出可以解决分布式模型参数优化率定系统性的技术方案。(3)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水文过程耦合机制以水作为载体、水文循环作为迁移路径,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将氮素在土壤、地下水和河道中的主要反应过程嵌入SLIM水文过程中,建立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4)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的程序开发在SLIM水文模型程序源代码基础上对部分数据的输入格式和产汇流过程程序进行改进,在讨论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机制基础上,独立开发了氮素迁移转化模块,完成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的程序开发。该模型由一个主程序和若干独立子程序组成,模型可以根据需要划分网格单元大小,输入和输出文件设置默认项和可选项,使用C#语言完成代码编写,在Visual Studio 2015平台完成开发。(5)SWAN-N模型的应用与检验以英格兰Eden流域为研究区,Eden流域从上游至下游4个观测站点Great Musgrave Bridge、Temple Sowerby、Great Corby和Sheepmount出口断面模拟流量的R2和NSE均大于0.7;4个站点的硝酸盐氮和氨氮浓度的平均误差值均较小,可在接受范围之内;论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模型精度满足英国地质调查局和英国农业部需求。SWAN-N可以直接使用GIS数据层,极大地简化了建模过程,从而提高了建模效率。SWAN-N适合在中国、英国或其它国家开展应用探索,同时,SWAN-N代码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为灵活适应区域复杂情况、模型改进及模型耦合提供了基础。
唐厚权[3](2021)在《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整合桂东北民族村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桂东北民族村寨20世纪前、1900-1949年、1949-1978年、1979-2000年这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分析桂东北民族村寨从业选择的演变趋势,从而理顺从业选择与乡村产业转型的关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将桂东北民族村寨划分为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在20世纪前,山区民族村寨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为主,辅以杉、松、竹木、茶等林木种植,培育林副产品,形成了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坝区民族村寨立足稻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仅有零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为桂东北民族村寨的产业变迁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力量促使村民从业分途。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从业选择朝着三个方向转变:一是出现林农、粮农、糖农等专业型农户、手工专业户和商贩;二是村民身兼多职,在市场导向下组织生产;三是地主、富农和商人合股投资手工业和矿业。民族村寨村民从业选择的三重转变,激发了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的三重初变。产业三重初变,具体表现为桂东北民族村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趋势加强,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中心的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繁荣。尽管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都历经产业初变,但是坝区民族村寨转型力度强于山区民族村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东北民族村寨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集体化经济体制。村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员,其从业选择完全受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和调配。从业选择由此激变为从业改造,并连锁引发产业激变,突出表现在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迸发,打破了限制村民自由从业的枷锁。桂东北民族村寨村民从业多元化和自由化,村民务农、外出务工、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回乡创业构成了村民的从业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促使村民从业选择带动村寨产业转型。村民脱离传统农业,逐渐从事旅游业,村寨由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扎根于本土的村民,从事现代生态农业,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各种“非农”职业,村寨由传统农村经济转向城镇化;村民“离土不离乡”,村民进入乡镇企业谋生,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回望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之路,可以归纳为四条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农业走向旅游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生态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城镇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业。这四条路径是由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所驱动而形成的。同时,百年来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萎靡仍然制约着产业转型。笔者认为,传统时代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在很长时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三重变迁,分别体现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逐渐兴旺。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集体化运动,展现了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的管控,延缓了劳动分工和产业转型,产业激变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桂东北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分别向现代产业转型,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传统产业虽在当代仍然延续,但随着村民从业选择的改变,呈现出渐次衰败的状态,而现代产业则踏着时代浪潮,迎头赶上,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杨洁[4](2021)在《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对区域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的重要区域,该区域生态状况关系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的显着增加及气候明显变暖对其生态环境造成深刻而显着的影响。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去变化、未来趋势及其空间异质性,揭示不同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明确草地生态系统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贡献,对于科学合理开展流域生态治理和修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本关系,以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科学起点,以1990、1995、2000、2005、2010和2018年为研究期,采用In VEST模型定量评估产水量、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采用CASA模型评估净初级生产力(NPP),明晰其时空分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明确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变化的敏感性,探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并探究草地生态系统5项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机制及其驱动因素,最后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黄河流域未来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格局特征、各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以及未来变化趋势划定黄河流域生态功能分区继而提出草地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黄河流域草地面积占整个区域总面积的50%左右,以低覆盖度草地为主,1990—2018年,中、高度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少而低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草地退化趋势明显,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林地面积增加;全流域各类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换频繁,尤其以草地、林地和耕地间的相互转换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转换最为显着;28a间,各二级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组合较稳定,从西到东呈现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的地带性规律。(2)1990—2018年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功能增强,而碳储存、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等服务功能不断减弱,净初级生产力服务功能先减弱后增强。28a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未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黄河上游可提供较高的产水、碳储量、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保持服务,而下游地区净初级生产力服务较为突出,各项生态服务功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对草地与其他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转换较为敏感,足以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在全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3)草地是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提供产水量占比达76.74%,土壤保持量占比为49.44%,碳储量占比为33.56%,草地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与其他地类相比均较高。与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似,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强的空间异质性,主要受草地的分布及面积影响,草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形效应。(4)黄河流域5项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在研究期内基本稳定,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碳储存、NPP各项服务功能之间主要以协同关系为主,权衡协同关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各二级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关系与全域不同,且各二级流域之间也有所不同,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整体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差异且显示出较明显的地域规律。草地5项生态服务功能的权衡协同关系与全域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具体表现为5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研究各期均为协同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空间异质性。(5)无论在未来采取生态保护措施、保护耕地措施还是自然变化,黄河流域产水服务、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均会比2018年减弱,但不同情景的减弱幅度不同,在生态保护情景下上述3项服务减少最少,碳储量服务功能和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最多。高覆盖度草地在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生境质量和NPP最高;中覆盖度草地的土壤保持和碳储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最高;低覆盖度的产水量最高,在自然变化RCP8.5情景下最高。(6)根据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权衡协同关系,可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3个主导功能区,Ⅰ区为水源供给、碳储存及生境维持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兰州以上地区,Ⅱ区为生境维持及碳储存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银川平原和和河套地区,Ⅲ区为初级净生产力(NPP)服务主导功能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下游。根据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确定1个草地生态保护极重要单元、5个草地单项生态服务功能核心单元以及5个草地生态服务提升单元并分别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保护和提升对策。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草地作为黄河流域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影响黄河流域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权衡协同关系,不同流域会因草地面积的大小及其分布不同使得生态系统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进而使得不同区域主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治理需要特别重视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但同时应当立足于不同时空尺度权衡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人类福祉的复杂关系,加强不同层面政策的衔接能力。
王雯悦[5](2021)在《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因地处不同的社会与自然环境,最终呈现形态各异的本土化的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作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近年来,传统聚落中出现了文化冲击,人口老龄化加剧,产业结构落后等多种问题,对传统聚落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融合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解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探讨其中的建筑文化与保护价值,目的是为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借鉴依据。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基础,是正文的第一章内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基本理论概念出发,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确定研究内容与方法,梳理研究框架,确定创新点。第二部分为研究背景,是正文的第二章内容,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析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所处的生成环境。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是正文的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传统聚落和传统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传统聚落没口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其中,第三章从五个方面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分别是聚落选址、空间布局、空间形态形成因素、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空间节点、街巷与水系、山体与耕地),总结层级空间形态特征。第四章重点研究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的空间形态,从民居宅院和公共建筑两类建筑出发,分别探讨了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组织方式,对单体建筑细部特点归纳总结,之后针对重点民居宅院、公共建筑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总结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与空间特点。第四部分是拓展部分,基于第一、二、三部分的基础上展开,是正文的第五章。以归纳出的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特征为出发点,结合相应的理论,挖掘保护与更新的实际措施,探讨相关原则,制定详细的保护与更新措施,为未来的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首次系统的研究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以研究内容为基础,首次尝试构建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保护与更新的体系;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数字软件,使得研究内容得到更清晰、直观的数据支撑,更加具有科学性。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整合等工作,总结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三重围合团状、水平与垂直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特征,传统建筑布局灵活、等级分明的空间形态特征,以此建立本地信息库。但是由于相关因素限制,研究内容依旧有缺陷,期望在未来能够得以补充,以期为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更有力的帮助,也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提供借鉴。
田原[6](2021)在《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我国污水处理的重心主要在城市区域,污水的处理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并且,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不少企业在农村发展建设,给农村的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污染整治和治理越来越重要,农村污水的治理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有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养殖废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农村服务业废水等。但是,区别于城市污水技术和运营管理,农村污水适宜性技术的选择和稳定的运维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如何根据排放标准和农村具体情况,农村污水适应性技术是一个难题。本论文通过分析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探讨适应性技术选择路径,建立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应用推广于农村污水处理和改造。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现场调研、论文查阅等方式获取了2010年至2020年间有代表性的270个实际工程案例,对农村污水处理难点、处理规模、案例空间分布和排放标准四个方面的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农村污水的水量普遍偏小,100m3/d以下的案例数接近70%。对各工程的差异性进行讨论指出,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是农村污水处理在区域上存在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我国各省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指定的新标准,对比前期的排放标准发现各地农村污水存在排放标准和处理技术的显着差异性。实际工程案例在执行新排放标准时,处理设施的耗能、排放标准和处理负荷等差异性问题很突出,亟需提出区域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适应性评价体系。(2)将农村污水目前使用的工艺技术分为生态处理(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稳定塘)和生物处理(A/O、A/O组合、A2/O、A2/O组合、生物膜法、SBR和其他技术)两大类10小类,对比分析发现,各技术在不同处理规模的应用中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严重,人工湿地和生物膜法的应用最广。在COD、NH3-N、TP的去除效果中,生物处理中A/O、A/O组合、A2/O、A2/O组合、SBR等处理效果明显;而生态法中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处理的处理范围更广。(3)从技术适应性、经济适应性和管理适应性三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因地适宜、因标准适宜、因技术适宜和因投资管理适宜,构建出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4)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农村污水处理提升改造项目为例,采用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方法,建立了惠城区的42座处理设施并选取适宜性整改方案。以马安镇双寮村、马安镇横河村和横沥镇蓝村三个村庄为例,最终分别遴选出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水解酸化-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稳定塘等工艺为核心的整改技术方案。通过项目工程实施,其出水均稳定达到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DB-44/2208-2019)二级标准,符合整改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技术评价结果对适应性技术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具有技术可达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张重洲[7](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吴良生[8](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文化上“多元一体”的国家,各地方的文化各富特色,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实现各地文化的现代化,也尊重其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与此同时,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体性。这也就对理论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可在指导地方文化的建设实践中继续深化,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导。客家文化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一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客家文化较早受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却找不到转型之路。直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客家基本居住区的赣南、闽西、粤东建立了中央苏区,客家文化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文化建设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文化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实践经验对于其他的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本着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学术路径,本文基于对客家文化建设的实践分析对地方文化建设理论开展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进行阐述。认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的地方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一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地方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内容等,作为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第二章对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容进行了分析,结合了毛泽东《寻乌调查》、《兴国调查》等经典着作对客家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内容性质进行了论述。客家传统文化遇到西方文化入侵与冲击时,客家人为了客家文化近代化做出了努力,但均以失败告终。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文化建设中对客家文化进行创新,让客家文化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三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客家文化建设以文化认同为主线展开,以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目标。用文化认同团结海内外客家人,形成一个“客家文化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度的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紧密连接。同时,客家文化建设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创新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客家文化建设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不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但在地方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融入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中、文化如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增强文化软实力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在指导地方文化建设上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第四章初步提出地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础,通过“双创”的方式将地方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变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地方传统文化的内容被转换为适应社会主义生产生活的现代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将现代化的地方文化的“多元”紧紧连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让地方文化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体”。这就是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指出,客家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方实践,是一个从用理论指导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再从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路径体现。
刘鹏山[9](2020)在《西二矿区地表塌陷监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西二矿区位于甘肃省金昌市境内,是金川镍矿的一部分,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矿体。前期使用充填采矿法,导致了西二矿区上覆围岩发生失稳,地表产生了多条环状错综裂缝,引发了明显的地表下沉与塌陷。现西二矿区采用无底柱分段相隔切割槽崩落法采矿是以1590水平作为第一个开采分段,5-7行现已进入崩落法采矿试验阶段。截至目前,金川矿山都是对西二矿区1630中段、1610中段等充填法开采造成的岩体运移进行诸多相关研究,而对崩落法开采造成地表下沉、沉降和地表稳定性的探究与分析成果甚少。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川矿山的西二矿区,在相关工程地质资料、监测资料和测量资料的基础上,以崩落法采矿引起的地表塌陷问题为主线,运用目前国际工程界公认的地表塌陷监测技术,对西二矿区地表塌陷监测及稳定性分析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塌陷监测资料,主要做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对西二矿区地表塌陷区进行了现场踏勘,建立了一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塌陷监测网,并对塌陷监测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定出了GPS静态相对定位的西二矿区崩落法开采引起地表塌陷的观测与解算方法。(2)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对西二矿区进行地表塌陷监测设计研究,设计与布设监测网,并确定出监测周期。结果表明,获得了高精度的西二矿区地表塌陷监测数据,并对地表塌陷监测数据进行了精度评定分析。(3)利用塌陷区岩移移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西二矿区崩落法采矿全过程中地表水平、垂直和三维位移的变化特征,建立了崩落法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的三维模型,对地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充填法开采形成的充填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二矿区崩落法采矿造成的周围岩体的移动。(4)分析了影响西二矿区崩落法采矿引起地表塌陷的各种因素,并模拟与探究了这些主要因素对地表塌陷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空区、落矿区与地质构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塌陷区的稳定性。(5)分析了崩落法开采的面积和深度对岩移规律的影响,并对西二矿区地表塌陷和地表变形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预测。表明随着崩落法开采的面积和深度的增大,西二矿区崩落法采矿对地表稳定性的干扰就剧烈。
李舒丽[10](2020)在《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闽西南山区散布着大大小小景观风貌独特的土楼传统村落,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鲜明,代表了我国湿热丘陵地区自然水系景观的状态,又是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交集过渡影响下水系景观的典型。近年来政府对这些传统村落的保护,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单体的管理与修缮,忽略了村落景观与自然山水的契合关系及其与历史文化的依存关系。故而,本研究以“水”这一单一景观要素为切入点,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研究,并探讨其保护与发展策略,旨在为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基础依据,促进早期消费型旅游开发向更科学的可持续保护利用转型。本研究聚焦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及其成因问题,将位于博平岭山脉东麓的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水系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景观的自然及人文特征两方面入手,遵循景观影响因子叠加、景观构成要素构成2种思路,在宏观的地域层面、中观的村落层面以及微观的水系景观要素层面探讨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形成机制,并针对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的保护和发展策略进行讨论。具体通过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确定研究思路及框架;第二章,从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特征形成的宏观地域背景研究;第三章,宏观总结闽西南特定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下“树枝状”的水系结构及“水质好、不结冰”的水情特征,同时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理水用水、传统活动四个方面理解南靖土楼世遗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第四章,先以河坑村为例,提取村落溪流形态、滨水植被、驳岸形态、滨水构筑、滨水人文活动等水系景观构成要素的地域特征,然后列出其它南靖土楼世遗村落的典型水系景观要素进行补充,并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其成因;第五章,基于以上对地域特征相关的分析,结合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的保护发展框架,论述各层面、各尺度的基本策略,并对微观层面水系景观要素的统一建设作出详细说明。
二、江西小盆地数字处理的一些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小盆地数字处理的一些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以广西武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作物遥感识别特征选择研究现状 |
1.2.2 作物遥感识别植被指数研究现状 |
1.2.3 作物遥感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介绍 |
2.1.1 研究区选择依据 |
2.1.2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
2.2 研究数据 |
2.2.1 遥感数据 |
2.2.2 地面调查数据 |
2.3 数据预处理 |
2.3.1 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 |
2.3.2 数据集构建 |
2.4 研究方法 |
2.4.1 植被指数构建方法 |
2.4.2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
2.4.3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
2.4.4 精度验证方法 |
第三章 柑橘特征空间构建 |
3.1 物候历与生长特性 |
3.2 光谱特征分析 |
3.3 植被指数与对比 |
3.4 纹理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的红边波段指数与柑橘遥感识别 |
4.1 红边波段指数对比与改进 |
4.2 结合物候信息的柑橘识别方法 |
4.3 常用光谱指数的柑橘识别结果与评价 |
4.3.1 不同植被指数的识别结果对比 |
4.3.2 精度验证与面积统计 |
4.4 改进红边波段指数的柑橘识别结果与评价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柑橘遥感制图 |
5.1 基于物候信息的柑橘特征选择 |
5.2 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重要性评价 |
5.3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多时相与单时相柑橘识别 |
5.3.1 多时相与单时相的识别结果对比 |
5.3.2 精度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1 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规律 |
1.2.2 水土环境中氮素模拟模型 |
1.3 主要研究目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过程及概念模型构建 |
2.1 物理运移机制 |
2.1.1 对流运移 |
2.1.2 水动力弥散 |
2.2 化学转化过程 |
2.2.1 土壤环境 |
2.2.2 地下水环境 |
2.2.3 河流环境 |
2.3 概念模型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SLIM水文模型与分布式模型参数率定方案 |
3.1 SLIM水文模型结构和特点 |
3.2 SLIM水文模型原理 |
3.2.1 土壤水计算 |
3.2.2 蒸散发计算 |
3.2.3 产流计算 |
3.2.4 汇流计算 |
3.3 分布式模型参数率定方案 |
3.3.1 模型初步校准 |
3.3.2 关键参数识别 |
3.3.3 参数合理取值空间确定 |
3.3.4 模型参数优化 |
3.3.5 模型精度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水文过程耦合机制 |
4.1 基于SLIM水文过程的氮素迁移转化概念模型 |
4.2 化学转化过程对氮素运移的影响 |
4.3 源汇过程对氮素运移的影响 |
4.4 氮素迁移转化与水文过程耦合数学模型 |
4.4.1 氮素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基本方程 |
4.4.2 氮素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的基本方程 |
4.4.3 氮素在河道中迁移转化的基本方程 |
4.5 氮素迁移转化的分布式模型(SWAN-N)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程序开发 |
5.1 模型开发环境 |
5.2 程序结构和设计 |
5.2.1 整体结构 |
5.2.2 输入结构 |
5.2.3 输出结构 |
5.3 计算机程序 |
5.3.1 主程序 |
5.3.2 子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SWAN-N模型应用验证 |
6.1 Eden流域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 |
6.1.3 区域水文地质 |
6.1.4 社会经济状况 |
6.1.5 氮污染研究现状 |
6.2 SWAN-N模型数据收集 |
6.2.1 DEM数据 |
6.2.2 土地利用数据 |
6.2.3 土壤类型 |
6.2.4 气象和水文数据 |
6.2.5 水质数据 |
6.2.6 数据处理方法 |
6.2.7 数据处理结果 |
6.3 Eden流域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6.3.1 参数率定 |
6.3.2 模型验证 |
6.4 Eden流域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1 流域内降雨和氮污染来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
6.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素迁移转化过程定量分析 |
6.4.3 氮淋失风险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现实及理论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来职业结构研究 |
(二)百年来产业转型和发展 |
(三)对目前研究动态的述评 |
(四)本文的创新 |
三、概念界定 |
(一)时间界定 |
(二)空间界定 |
(三)从业选择和乡村产业转型 |
四、资料来源 |
(一)调查资料 |
(二)文史资料 |
(三)地方志 |
(四)年鉴 |
(五)档案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前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一、山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二、坝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
第二章 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与产业初变 |
一、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 |
(一)市场型专业户 |
(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兼业性农民 |
(三)合股投资企业 |
二、1900-1949 年桂东北各民族村寨产业三重变迁 |
(一)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
(二)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 |
(三)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
第三章 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与产业激变 |
一、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 |
(一)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二)三大改造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
二、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激变 |
(一)农村经济集体化 |
(二)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
第四章 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 |
一、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自由化和多元化 |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务农 |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 |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非农”化 |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回村创业 |
二、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 |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旅游业 |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升级为生态农业 |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乡镇企业 |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城镇化 |
第五章 回望历史: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
一、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的路径 |
二、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驱动因素 |
(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推动产业发展 |
(二)劳动力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发展 |
(三)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产业发展 |
三、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制约因素 |
(一)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效制约产业转型 |
(二)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制约产业转型 |
(三)劳动生产力的萎靡制约产业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态系统服务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系统服务驱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2.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5 研究评述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土地利用/覆被特征 |
2.1.2 土壤质地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产水量 |
2.2.2 碳储量 |
2.2.3 土壤保持 |
2.2.4 生境质量 |
2.2.5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 |
2.2.6 空间统计分析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InVEST模型输入数据 |
2.3.2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黄河流域1990—2018 年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演变 |
3.1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时空总体特征分析 |
3.1.1 时间变化特征 |
3.1.2 空间变化特征 |
3.2 黄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移图谱分析 |
3.2.1 1990—200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2 2000-2010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2.3 2010-2018 年土地利用转型图谱分析 |
3.3 二级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变迁 |
3.3.1 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分析 |
3.3.2 地类区位意义分析 |
3.4 讨论与小结 |
3.4.1 讨论 |
3.4.2 小结 |
第四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空间异质性 |
4.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1 产水深度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2 碳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3 土壤保持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4 生境质量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1.5 NPP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分析 |
4.2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1 草地产水量空间自相关 |
4.2.2 草地碳储量空间自相关 |
4.2.3 草地土壤保持空间自相关 |
4.2.4 草地生境质量空间自相关 |
4.2.5 草地NPP空间自相关分析 |
4.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地形效应 |
4.3.1 草地产水服务功能 |
4.3.2 草地碳储量服务功能 |
4.3.3 草地系统土壤保持 |
4.3.4 草地系统生境质量 |
4.3.5 草地生态NPP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讨论 |
4.4.2 小结 |
第五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利用转型的敏感性 |
5.1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比 |
5.2 草地生态系服务功能对全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
5.2.1 流域草地面积变化与全域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定性分析 |
5.2.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草地与其他地类之间转换的敏感性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与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
6.1 研究方法 |
6.1.1 权衡协同研究方法 |
6.1.2 生态系统权衡协同驱动因素 |
6.2 黄河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不同尺度权衡协同关系 |
6.2.1 全域尺度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2.2 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 |
6.3 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 |
6.4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的驱动因素 |
6.4.1 基于随机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影响权重 |
6.4.2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权衡协同驱动因素分析 |
6.5 讨论与小结 |
6.5.1 讨论 |
6.5.2 小结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多情景模拟 |
7.1 黄河流域未来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1.1 CA-Markov模型原理及预测步骤 |
7.1.2 2030 年土地利用/覆被预测 |
7.2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
7.3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1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7.3.2 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第八章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及草地生态系统分类管理对策 |
8.1 基于SOM的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区 |
8.1.1 研究方法 |
8.1.2 结果及分析 |
8.2 草地生态核心功能区及提升重点区域识别 |
8.2.1 识别方法与过程 |
8.2.2 识别结果及分析 |
8.2.3 草地生态功能优化对策 |
8.3 讨论与本章小结 |
8.3.1 讨论 |
8.3.2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5)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 |
1.1.2 时代层面 |
1.1.3 学术层面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1.3.1 传统聚落 |
1.3.2 空间形态 |
1.3.3 保护与更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现状 |
1.4.2 建筑空间研究现状 |
1.4.3 乡村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现状 |
1.4.4 武安没口峪村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论文创新点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 |
2.1 区位分析 |
2.1.1 武安市区位分析 |
2.1.2 没口峪村区位分析 |
2.2 自然资源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土地资源 |
2.2.3 气候特点 |
2.2.4 水资源 |
2.3 人文环境 |
2.3.1 历史沿革 |
2.3.2 社会经济 |
2.3.3 宗族概念 |
2.3.4 文化习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
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选址 |
3.1.1 传统聚落选址形成过程 |
3.1.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选址及其形成因素分析 |
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的空间布局 |
3.2.1 空间布局的构成分析 |
3.2.2 水平与垂直的空间布局 |
3.2.3 空间布局的发展演进 |
3.3 影响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因素 |
3.3.1 外部因素 |
3.3.2 内部因素 |
3.4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
3.4.1 “点”要素分析——空间节点 |
3.4.2 “线”要素分祈——街巷和水系 |
3.4.3 “面”要素分析——山体与耕地 |
3.4.4 “点”、“线”、“面”要素之间的联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
4.1 河北省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历史发展概述 |
4.1.1 武安传统聚落建筑空间形态基本构成 |
4.1.2 武安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独特性特征体现 |
4.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形态分析 |
4.2.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构成要素 |
4.2.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宅院空间组织方式 |
4.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形态 |
4.3.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空间构成要素 |
4.3.2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民居单体建筑细部特点 |
4.4 没口峪村传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
4.4.1 一进宅院 |
4.4.2 二进宅院 |
4.4.3 水平组合宅院 |
4.4.4 垂直组合宅院 |
4.5 没口峪村传统公共建筑空间形态案例分析 |
4.5.1 概述 |
4.5.2 土地庙 |
4.5.3 遇虎岭庙 |
4.6 没口峪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综合分析 |
4.6.1 空间形态 |
4.6.2 空间特点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
5.1 没口峪村现状分析 |
5.1.1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现状分析 |
5.1.2 价值评估 |
5.1.3 没口峪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 保护与更新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2.1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2.2 基于最佳景观视距法的理论基础与实际策略 |
5.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
5.3.1 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原则 |
5.3.2 没口峪村聚落整体发展规划 |
5.3.3 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的信息库生成分析 |
5.4 理论论证与案例设计 |
5.4.1 损毁的传统建筑的修缮 |
5.4.2 自发更新的传统建筑的改善 |
5.4.3 现代建筑的传统复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图片目录 |
附录2 表格目录 |
附录3 武安没口峪村建筑编号 |
附录4 武安没口峪村族谱 |
(6)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农村污水处理的分析与评价体系 |
2.1 分析方法 |
2.1.1 数据收集 |
2.1.2 数据分析 |
2.2 评价体系 |
3.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
3.1 农村污水处理的难点及政策 |
3.2 农村污水处理规模 |
3.3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的空间差异 |
3.3.1 经济发展对农村污水处理空间差异的影响 |
3.3.2 环境对农村污水处理空间差异的影响 |
3.4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3.4.1 主要的考核指标 |
3.4.2 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
3.4.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与城镇对比 |
3.4.4 农村污水排放标准下污水处理案例的适应性研究 |
4.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分析 |
4.1 不同处理规模下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应用 |
4.2 不同技术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4.2.1 COD去除效果分析 |
4.2.2 NH_3-N去除效果分析 |
4.2.3 TP去除效果分析 |
4.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处理效果的等级范围 |
4.4 建立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 |
4.4.1 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初步筛选 |
4.4.2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4.3 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各技术指标赋予权重 |
5.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评价体系整改案例应用 |
5.1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概况 |
5.1.1 自然环境条件 |
5.1.2 经济状况和区域划分 |
5.1.3 污水处理拟改造设施 |
5.2 惠城区农村污水适应性技术评价 |
5.2.1 村镇情况及原污水设施分析 |
5.2.2 污水特征 |
5.2.3 技术初筛 |
5.2.4 技术评价 |
5.3 整改工艺方案及效果 |
6.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 |
2.有关于地方文化建设与理论探讨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客家研究亟待深入的新视角 |
四、本文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地方文化建设的理论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历程 |
(一)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文化建设 |
(三)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目标 |
三、“多元一体”的地方文化建设理论探讨 |
(一)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
(二)地方文化建设的目标 |
第二章 客家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的初步努力 |
一、客家传统文化的历史形成 |
(一)客家文化的发展史 |
(二)客家传统文化的内容体系 |
二、近代客家文化与资本主义的遭遇 |
(一)资本主义对客家地区的冲击与客家人的早期革命斗争 |
(二)清末至民国客家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努力 |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尝试 |
(一)中央苏区建设的客家文化背景 |
(二)中央苏区时期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
(三)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的标本意义 |
第三章 客家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
一、社会主义时期客家文化的现代困境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客家文化建设实践 |
(一)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
(二)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前的客家文化建设 |
1.认同的回归: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客家文化建设 |
2.认同的强化:世客会平台上的客家文化建设 |
3.认同的运用: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公共文化建设 |
(三)新时代客家文化的创新发展 |
三、“五位一体”下的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
(一)客家文化产业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建设 |
(二)政治建设中的客家传统文化作用 |
(三)社会建设:客家文化新凝聚力的形成 |
(四)客家文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
四、客家文化建设效果评价 |
五、小结 |
第四章 客家文化建设的理论启示 |
一、以文化认同加强中华文化的“一体” |
二、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方向推动地方文化的转型 |
三、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地方文化的共建共享 |
四、以文化自信促进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及重要文献 |
(二)中文专着及译着 |
(三)期刊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英文文献 |
(六)博士论文 |
(七)史料及汇编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9)西二矿区地表塌陷监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 |
1.5.1 论文的工程背景 |
1.5.2 论文撰写过程 |
第二章 GPS定位原理及其误差分析研究 |
2.1 GPS定位技术概述 |
2.2 GPS相对定位原理 |
2.2.1 静态相对定位的概述 |
2.2.2 静态相对定位的观测方程及其解算 |
2.3 GPS相对定位的误差源 |
2.3.1 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 |
2.3.2 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
2.3.3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表塌陷监测设计研究 |
3.1 塌陷区踏勘 |
3.2 收集资料 |
3.3 仪器准备及人员组织 |
3.4 监测网设计 |
3.4.1 矿体界线范围 |
3.4.2 监测网设计 |
3.5 监测外业技术设计 |
3.5.1 监测网点分布 |
3.5.2 监测点位选取原则 |
3.5.3 监测网点坐标放样 |
3.5.4 监测点埋设 |
3.6 监测内业技术设计 |
3.6.1 监测网的基准设计 |
3.6.2 监测网图形构成的特征条件 |
3.6.3 监测网的图形设计原则 |
3.7 监测周期设计 |
3.8 数据处理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塌陷区岩体移动数值模拟研究 |
4.1 插值法数值模拟原理 |
4.1.1 Surfer软件简介 |
4.1.2 反距离加权插值法的原理 |
4.1.3 克里金插值法的原理 |
4.2 地表塌陷监测点位移分析 |
4.2.1 长周期地表塌陷监测点位移分析 |
4.2.2 短周期地表岩移监测点位移量分析 |
4.3 地表塌陷监测点位移特征分析 |
4.3.1 西二矿区GPS监测点水平位移矢量图与等值线图 |
4.3.2 西二矿区GPS监测点垂直位移等值线图 |
4.4 建立地表3D沉降模型模拟分析 |
4.4.1 建立长周期GPS测量地表3D沉降模型 |
4.4.2 建立短周期GPS测量地表沉降3D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塌陷区地表稳定性分析 |
5.1 矿区地表裂缝变化趋势 |
5.1.1 地表裂缝监测 |
5.1.2 地表裂缝发育分布特征 |
5.2 西二矿区地表岩移沉降速率分析 |
5.2.1 塌陷区地表点下沉 |
5.2.2 裂隙点下沉 |
5.3 塌陷区微地震监测分析 |
5.4 塌陷区地表稳定性变化趋势 |
5.5 地表塌陷变化规律 |
5.5.1 地表塌陷影响因素分析 |
5.5.2 地表塌陷变形规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采空区稳定性分析 |
6.1 矿山三维建模软件 |
6.1.1 Surpac6.3 软件简介 |
6.1.2 Dimine软件简介 |
6.2 建立三维模型 |
6.2.1 充填法采空区三维建模 |
6.2.2 落矿区三维建模 |
6.2.3 F8断层模拟 |
6.2.4 矿区地表地形图模拟 |
6.3 采空区充填体、落矿区与矿区塌陷地表地形图空间关系 |
6.4 地表沉降机理分析 |
6.4.1 断层对地表塌陷的影响 |
6.4.2 采空区对地表塌陷的影响 |
6.4.3 充填体对地表塌陷的影响 |
6.4.4 落矿区对地表塌陷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对象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地域特征相关研究 |
1.4.2 传统村落水系景观相关研究 |
1.4.3 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相关研究 |
1.4.4 研究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背景研究 |
2.1 闽西南自然条件特征 |
2.1.1 区位及气候特征 |
2.1.2 地形及水文特征 |
2.1.3 动植物资源种类 |
2.2 闽西南人文环境特征 |
2.2.1 开发建制沿革 |
2.2.2 经济发展历史 |
2.2.3 闽客文化交融 |
2.2.4 文化遗产众多 |
2.3 南靖土楼世遗村落概况 |
2.3.1 石桥村 |
2.3.2 河坑村 |
2.3.3 塔下村 |
2.3.4 南欧村 |
2.3.5 梅林村 |
2.3.6 云水谣(璞山、官洋、坎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闽西南水系的适应机制研究 |
3.1 闽西南水系特征 |
3.1.1 水系结构特征 |
3.1.2 水情特征 |
3.1.3 景观感受特征 |
3.2 南靖土楼传统村落对水系的适应机制分析 |
3.2.1 村落选址与山水环境 |
3.2.2 总体布局与溪流形态 |
3.2.3 村落水系与理水用水 |
3.2.4 传统活动与滨水空间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提取——以河坑村为例 |
4.1 河坑村水系景观格局及其对村落空间构成的影响 |
4.1.1 水系景观格局分析 |
4.1.2 依托水系的聚落形态分析 |
4.1.3 传统理水手法分析 |
4.2 河坑村水系景观构成要素地域特征提取 |
4.2.1 溪流形态 |
4.2.2 滨水植被 |
4.2.3 驳岸形态 |
4.2.4 滨水构筑 |
4.2.5 滨水动态人文景观 |
4.3 典型水系景观节点分析 |
4.3.1 水口 |
4.3.2 “添丁坟” |
4.3.3 “三叠瀑” |
4.3.4 “双瀑布” |
4.4 南靖其它土楼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典型构成要素特征分析 |
4.4.1 石桥村临溪外向型土楼及成因分析 |
4.4.2 塔下村多种尺度的滨水院落分析 |
4.4.3 南欧村特色滨水建筑的空间分析 |
4.4.4 云水谣溪边大榕树群独特性分析 |
4.4.5 不同族源村落水口桥差异比较分析 |
4.4.6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西南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
5.1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基本思路 |
5.1.1 现状问题与挑战 |
5.1.2 相关案例学习及启示 |
5.1.3 基本思路:保护发展地域特征共性与个性 |
5.2 水系景观地域特征“宏观-中观-微观”层级式保护体系 |
5.2.1 构建基本策略框架,衔接宏观-中观-微观策略 |
5.2.2 宏观层面基本策略:加强保护与管理 |
5.2.3 中观层面基本策略:维护村落格局,传承理水智慧 |
5.2.4 微观层面基本策略:保护特色要素,鼓励村民参与 |
5.3 微观尺度水系景观要素地域特征保护与发展指引 |
5.3.1 保护溪流形态特征,恢复水生态 |
5.3.2 保护特色滨水植被,丰富水岸植被带 |
5.3.3 延续传统驳岸形式,进行生态化改造 |
5.3.4 建立滨水构筑指引,统一协调景观风貌 |
5.3.5 优化滨水活动空间,提升场地活力 |
5.3.6 尊重村落水景核心要素,强化个性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总结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
四、江西小盆地数字处理的一些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柑橘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以广西武鸣为例[D]. 梁晨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水土环境中氮素迁移转化分布式模型(SWAN-N)的开发研究[D]. 鲍珊珊. 吉林大学, 2021
- [3]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D]. 唐厚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黄河流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D]. 杨洁.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武安没口峪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王雯悦.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典型城市农村污水处理适应性技术研究[D]. 田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客家文化建设研究[D]. 吴良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西二矿区地表塌陷监测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 刘鹏山. 兰州大学, 2020(04)
- [10]闽西南山区传统村落水系景观地域特征研究 ——以南靖土楼世遗村落为例[D]. 李舒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