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省收获机械技术交流会在嘉兴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毕于运[1](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张学会[2](2014)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文中指出合作社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在世界范围内大受欢迎,多次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取得良好业绩。在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对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补充。自2007年7月1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迅猛发展。截止2013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88.4万个,社员4776万户,带动非社员6130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但是,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实力弱、产业链条短、盈利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加之,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合作社原有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突破传统框架纵向一体化发展,通过扩大社员规模、拓展业务范围、延长产业链条,减少交易成本,提高合作社获利空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发挥对农户的带动作用。实践亟需理论指导,但国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不多,更缺少系统研究。本选题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视角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二,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在课题组对陕西省15个县市区72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305户社员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的19个指标对样本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水平进行测度,包括产前环节、产中环节及产后环节的一体化水平测度。第三,分析纵向一体化对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纵向一体化指标引入合作社经济绩效评价体系,构件两个计量模型利用二元Logitic方法,分析纵向一体化因素(包括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因素)及合作社治理特征、外部环境因素等对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影响。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在考察纵向一体化因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合作社组织的角度,从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本身特征及外部环境等方面,选取14个指标考察影响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因素。利用Tobit计量方法,构建四个计量模型,对样本合作社的整体纵向一体化、产前环节一体化、产中环节一体化及产后环节一体化分别实证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情况。第五,考察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基于社员角度,从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社员信息化特征、社员生产特征、社员入社特征、社员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交易成本及村庄特征等方面选取18个指标,利用有序Probit计量模型考察各因素对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活动的影响情况。第六,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及边界讨论。基于调研情况,本文分不同产业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六种纵向一体化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予以说明,从提高合作社绩效、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角度比较各种模式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原则,并讨论了边界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总体的纵向一体化水平不高,但提高合作社经济绩效作用明显。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不利于纵向一体化发展。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建立起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的体制机制。第四,理事长纵向拓展业务意识淡薄,合作社缺乏纵向一体化发展的长远规划。第五,社员对合作社的了解有助于其积极参与合作社开展的各项活动。第六,政府资金扶持有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各级示范社的评定条件。第七,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监管有助于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但仍需要加强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监管。第八,农业加工企业带动合作社业务范围的快速拓展,二者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需要规范完善。第九,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合作社的自身条件等。
徐跃进[3](2017)在《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已实现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但丘陵山区发展水平较低,严重阻碍了全省农业机械化的均衡发展。目前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进入以农业"机器换人"为标志的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既是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丘陵山区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等相关文献基础上,就如何加快推进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全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将SWOT法和AHP法相结合对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行了研究,利用SWOT法分析了当今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然后结合AHP法对影响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四大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再根据结果提出现阶段丘陵山区发展应采取克服内部劣势和把握外部机遇相结合的W0发展战略的构想。2)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应采取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基础设施完善与农机创新研制相结合,轻便安全与节约环保相结合,创新发展机制与优化扶持政策相结合的发展路径;采取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机械化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两条发展路线;提出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加快农业生产薄弱环节机具示范推广,大力扶植各类农机服务主体等为内容的发展思路,以及到2020年主要发展目标。3)从丘陵山区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分析了二者对农机装备总体需求:农业各产业发展对农机装备需求的重点在于粮油作物的种植、收获环节,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等环节,以及设施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化发展空间布局既要根据丘陵山区的地貌和地域类型,又要结合丘陵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区域分布。4)以推进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为目标,借鉴参考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提出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应采取的政策建议与工作措施。
杜飞[4](2017)在《海上搜救合作程度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成为了沟通全球贸易交流的主要方式。船舶密集化、海上作业多样化等因素导致了海难事故时有发生。伴随着海上安全状况的日益严峻,各海上搜救主管部门在开展辖区水域海上搜救工作时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单单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搜救力量已经难以满足保障全球海上安全的需求。这时候就要求各个国家特别是水域相连的国家展开海上搜救合作,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协力保障海上安全。本文通过对海上合作程度进行科学地评价,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海上搜救合作的水平。本文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等手段,结合自身搜救专业知识,整理了现阶段国内外海上搜救合作工作的现状,从中发现海上搜救合作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理论知识、实践经验、自我发现、专家意见等,建立了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日常交流合作的密度、搜救机制合作的广度、搜救行动合作的深度、搜救资源共享的宽度为准则,下属15个具体指标,较为全面涵盖了海上搜救合作工作的主要内容。运用决策实验室和网络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Analysis Network Process(DEMATEL-ANP)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值,充分考虑了各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对指标权重值得影响。根据样本数量较少以及指标多为定性的特点,选取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并选取分别代表海上搜救合作和内河搜救合作的两个实例对整个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进行验证,通过结果发现实例搜救合作工作存在的缺陷,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本研究通过数学方法对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定量地评价,评价方法和呈现的结果较为客观。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阶段对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过于主观、单一,缺乏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的问题。运用此评价体系对水上搜救合作实际工作进行评价,通过结果呈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搜救合作水平,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张晓菊[5](2009)在《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飙升,不起眼的马铃薯一时间让人们另眼相看:它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价格低廉。在粮食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马铃薯无疑成为粮食安全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农产品。联合国把2008年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将马铃薯定义为地球“未来的粮食”。面对这样的形势,对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的发展来说,既孕育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马铃薯已成为甘肃定西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定西市马铃薯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和发展水平,但是,定西市马铃薯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脱毒种薯应用率低、专用品种缺乏、单产水平低、精深加工企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面对其他马铃薯产区的竞争,探寻定西马铃薯的发展思路,寻求提升其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以定西市马铃薯为研究对象,以比较优势理论、竞争力理论为指导,采用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和发展优势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定西马铃薯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讲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二章:竞争力相关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及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第三章: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意义及现状分析。阐述了马铃薯生产特点,定西马铃薯发展的意义,在自然、品种品质、栽培、营销以及品牌等方面的发展现状。第四章: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竞争优势和制约因素分析。主要从自然、土地资源、区位、品种品质、贮藏和技术、价格和环境等方面来分析马铃薯竞争优势;运用综合指数法来分析马铃薯比较优势;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马铃薯与其它农作物产出效益;进而分析马铃薯发展制约因素。第五章:增强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的对策研究。主要从支持体系、生产体系、和营销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定西马铃薯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二、省收获机械技术交流会在嘉兴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省收获机械技术交流会在嘉兴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4.1 分区方案 |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全文小结 |
9.2 本文创新点 |
9.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合作社纵向拓展业务领域 |
1.1.2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合作组织创新发展 |
1.1.3 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合作社加强纵向控制 |
1.1.4 发达国家合作社朝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 |
1.1.5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获得 |
1.5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体化理论基础 |
2.1 纵向一体化理论 |
2.1.1 纵向一体化的概念及类别 |
2.1.2 纵向一体化与范围经济:古典经济学视角 |
2.1.3 纵向一体化与交易成本:制度经济学视角 |
2.1.4 纵向一体化与社会分工:分工视角 |
2.2 农业的一体化理论 |
2.2.1 农业的基本特性 |
2.2.2 农业一体化概念的提出 |
2.2.3 农业一体化的主要形式 |
2.2.4 农业一体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2.3.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概念 |
2.3.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类型 |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外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经营情况 |
3.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现状 |
3.2.1 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纵向一体化情况基于宏观数据 |
3.2.2 农民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基于调研数据 |
3.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取得的基本成效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水平测度 |
4.1 纵向一体化测度理论与方法 |
4.1.1 价值增值法 |
4.1.2 主辅分离法 |
4.1.3 投入产出法 |
4.1.4 里昂惕夫指数 |
4.1.5 Davies-Morris 指数法 |
4.1.6 定性评价法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构建、权重确定及测度模型 |
4.2.1 指标体系构建 |
4.2.2 指标权重确定 |
4.2.3 测度模型 |
4.3 数据整理及实证分析 |
4.3.1 数据整理 |
4.3.2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纵向一体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分析 |
5.1 合作社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5.1.1 纵向一体化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2 合作社治理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3 理事长特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1.4 政府支持与合作社经济绩效 |
5.2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5.2.1 理论模型构建 |
5.2.2 计量方法选择——二元 Logistic 模型 |
5.3 影响合作社经济绩效的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5.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5.3.2 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合作社角度 |
6.1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6.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2 交易成本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3 自身特征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1.4 外部环境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 |
6.2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及计量方法选择 |
6.2.1 理论模型构建 |
6.2.2 计量方法选择——Tobit 模型 |
6.3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影响变量统计性描述及实证分析 |
6.3.1 模型变量及统计性描述 |
6.3.2 计量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员参与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社员角度 |
7.1 研究假设 |
7.1.1 社员个人及家庭特征 |
7.1.2 社员信息化特征 |
7.1.3 社员生产特征 |
7.1.4 社员入社特征 |
7.1.5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 |
7.1.6 交易成本 |
7.1.7 村庄特征 |
7.2 理论模型构建及计量方法选择 |
7.2.1 理论模型构建 |
7.2.2 计量方法选择——有序 Probit 模型 |
7.3 变量统计性描述及计量结果分析 |
7.3.1 变量统计性描述 |
7.3.2 估计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和边界讨论 |
8.1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1.1 合作社不同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原则 |
8.1.2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及案例分析 |
8.1.3 基于产业角度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纵向一体化模式比较 |
8.2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演进路径 |
8.3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模式选择的原则 |
8.3.1 与合作社所经营农产品的产销特性相适应 |
8.3.2 建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基础之上 |
8.4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边界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提高对合作社财政扶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合作社发展 |
9.2.2 促进合作社管理规范化,严格监督各项法律、政策的落实 |
9.2.3 合作社应制定纵向一体化发展规划,建立有效风险规避机制 |
9.2.4 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重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
9.2.5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素质和水平 |
9.3 本文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合作社理事长调查问卷 |
附录 2:合作社社员(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对象 |
1.3.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于SWOT法和AHP法的组合分析法简析 |
2.2.1 SWOT法和AHP法概述 |
2.2.2 基于SWOT法和AHP法的组合方法分析模型建立步骤 |
2.2.3 基于SWOT法和AHP法组合分析方法的数据分析流程 |
2.3 基于SWOT+AHP法的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环境分析 |
2.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的SWOT分析 |
2.3.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AHP分析 |
2.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选择、技术路线和思路目标 |
3.1 引言 |
3.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3.2.1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 |
3.2.2 基础设施完善与农机创新研制相结合 |
3.2.3 轻便安全与节约环保相结合 |
3.2.4 创新发展机制与优化扶持政策相结合 |
3.3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技术路线 |
3.3.1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技术路线 |
3.3.2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路线 |
3.4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
3.4.1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
3.4.2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浙江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总体需求、产业需要与区域布局 |
4.1 引言 |
4.2 总体需求 |
4.2.1 农业发展对农机装备技术需求 |
4.2.2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机装备技术需求 |
4.3 产业需求 |
4.3.1 粮油产业机械装备与技术 |
4.3.2 特色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 |
4.3.3 畜牧水产养殖业机械装备与技术 |
4.3.4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 |
4.3.5 生态循环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 |
4.4 区域布局 |
4.4.1 不同地域类型的农业机械化布局 |
4.4.2 适应优势农产品区域分布的农业机械化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加快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与主要措施 |
5.1 引言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扶持政策 |
5.2.2 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项目的扶持力度 |
5.2.3 加快适应丘陵山区的农机装备研制开发 |
5.2.4 强化农机与农艺及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 |
5.3 主要措施 |
5.3.1 加强农田和道路基础设施条件建设 |
5.3.2 大力培育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 |
5.3.3 加快农业急需农机装备技术的示范推广 |
5.3.4 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海上搜救合作程度的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搜救领域合作研究现状 |
1.4.2 其他领域合作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国内外海上搜救合作现状 |
2.1 公约及法律基础 |
2.1.1 公约基础 |
2.1.2 法律基础 |
2.2 我国海上搜救合作的现状 |
2.2.1 台湾海峡 |
2.2.2 南海区域 |
2.2.3 渤海区域 |
2.2.4 粤港澳地区 |
2.2.5 东北亚地区 |
2.2.6 马航MH370搜救 |
2.3 国外海上搜救合作的现状 |
2.3.1 北极海域 |
2.3.2 黑海海域 |
2.3.3 地中海海域 |
2.3.4 波罗的海海域 |
2.4 现阶段海上搜救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的初步确定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1.2 指标初步构建 |
3.2 指标的筛选 |
3.2.1 指标筛选方法介绍 |
3.2.2 德尔菲(Delphi)法进行指标筛选 |
3.2.3 建立多层指标体系 |
3.3 评价指标分析 |
3.3.1 日常交流合作的密度 |
3.3.2 搜救行动合作的深度 |
3.3.3 搜救机制合作的广度 |
3.3.4 搜救资源共享的宽度 |
第4章 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概述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1.3 数据包络法 |
4.1.4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 |
4.1.5 因子分析法 |
4.2 DEMATEL-ANP法确定因素网络结构并计算ANP权重 |
4.2.1 DEMATEL概述 |
4.2.2 ANP概述 |
4.2.3 基于DEMATEL-ANP搜救合作程度指标权重计算 |
4.3 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 |
4.3.1 确定评语集 |
4.3.2 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及隶属函数 |
4.4 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 |
4.4.1 模糊算子的选择 |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章 实例验证 |
5.1 实例基本资料 |
5.2 实例代入模型计算 |
5.2.1 中韩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计算 |
5.2.2 中俄界河搜救合作程度评价计算 |
5.3 结果及模型分析 |
5.3.1 中韩海上搜救合作问题及建议 |
5.3.2 中俄界河搜救合作问题及建议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及成果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表 |
附录B: 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指标相互影响程度调查表 |
附录C: 海上搜救合作程度评价指标重要性比较调查表 |
附录D: 定性指标隶属度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思路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竞争力相关理论 |
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 波特的国家竞争力优势理论 |
2.3 区位论 |
2.4 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章 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意义及现状分析 |
3.1 马铃薯的特点及发展 |
3.2 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意义 |
3.2.1 马铃薯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
3.2.2 马铃薯将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
3.2.3 马铃薯种植成为定西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 |
3.2.4 马铃薯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3.3 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可行性分析 |
3.3.1 马铃薯气候适宜性分析 |
3.3.2 马铃薯市场前景分析 |
3.4 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现状 |
3.4.1 马铃薯生产基地布局 |
3.4.2 马铃薯生产状况 |
第四章 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的竞争优势与制约因素分析 |
4.1 定西市马铃薯竞争优势分析 |
4.1.1 自然资源优势 |
4.1.2 土地资源优势 |
4.1.3 区位优势 |
4.1.4 规模优势 |
4.1.5 品种、品质优势 |
4.1.6 储藏优势与技术优势 |
4.1.7 价格优势 |
4.1.8 环境优势 |
4.2 常用的比较优势测定方法 |
4.3 定西市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
4.3.1 定西市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的比较优势 |
4.3.2 定西市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的比较优势 |
4.4 定西市马铃薯及主要农作物产出效益对比分析 |
4.4.1 产量对比分析 |
4.4.2 总成本对比分析 |
4.4.3 产值对比分析 |
4.4.4 净利润对比分析 |
4.5 马铃薯加工效益分析 |
4.5.1 加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4.5.2 加工能力不断增强 |
4.5.3 加工产品实现出口贸易 |
4.6 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
4.6.1 自然因素 |
4.6.2 生产因素 |
4.6.3 技术、经济因素 |
第五章 增强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5.1 健全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的支撑体系 |
5.1.1 政府扶持及完善补贴政策 |
5.1.2 加大投入、财政及信贷支持力度 |
5.1.3 充分发挥政府对马铃薯产品质监职能 |
5.1.4 发展马铃薯保险种类,降低市场风险 |
5.2 提高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的生产措施 |
5.2.1 加强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发展精深加工,提高马铃薯加工工艺水平 |
5.2.2 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协调优质品种调运及脱毒种生产 |
5.2.3 提高新品种的选育和脱毒种薯的繁育能力 |
5.2.4 建立鲜薯营销企业,增强就地消化能力 |
5.2.5 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开发专用型马铃薯品种 |
5.2.6 提高环保意识,促进马铃薯加工业健康发展 |
5.3 提高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的市场营销体系 |
5.3.1 大力发展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 |
5.3.2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
5.3.3 重视对加工新产品的开发 |
5.3.4 发展以销售商品薯向销售种薯并重的营销战略 |
5.3.5 技术创新体系 |
5.3.6 信息服务体系 |
5.3.7 组织创新体系 |
5.3.8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附表 |
四、省收获机械技术交流会在嘉兴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2]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研究 ——以陕西省种植业合作社为例[D]. 张学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3)
- [3]浙江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D]. 徐跃进. 浙江大学, 2017(09)
- [4]海上搜救合作程度的评价研究[D]. 杜飞. 大连海事大学, 2017(07)
- [5]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竞争力分析[D]. 张晓菊. 甘肃农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