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生活的意义及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林韬[1](2021)在《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文中认为至今,设计学仍是一个较年轻的学科,探赜设计研究的策略、构建未来学科研究的体系与路径是新时代设计研究者的使命与担当。设计研究具有跨学科属性,从交叉学科的观念出发,它的“间性特质”反映在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的众多学科之间。草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巴尼·格拉泽(Barney Glaser)和安塞尔姆·施特劳斯(Anselm Strauss)所倡导的经典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实体理论,而是一种研究的路径(Lead),或者说是一个“方法论”(Methodology)。草根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定性研究领域众多路径中的一种,但与其他路径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目的是溯源赓续地从经验资料中生成新理论并运用于学科实践,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描述和阐释研究现象本身,或是针对被研究者的叙事视域、言语特征或日常生活史进行单层线性的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崇尚设计研究中的历史观与学科视野,能“发现”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并尝试新的实验跨界与嫁接,这对明日的设计学科的设计研究来说毋庸置疑是有价值的;当然,就这一方法论本身而言,其过程又是从原生资料中“自下而上”、不断地“向史而新”的。本文主要依据经典的草根理论策略中的重要要素、特征及研究程序,交叉建构一种可行的设计研究方法:从“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的胚胎期出发,历经“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的孕育期磨练,力求“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之成熟期。最后,置身于设计研究的“实验场”从最初对研究对象的实践兴趣到实质理论“自然呈现”再到形式理论的演化生成,借鉴草根理论策略形成的理论则区别于一般的宏大而脱离语境的总结性推论,它更强调的是形成的过程和对于设计操作的导向性,以及检验其指导再设计的合理性与前瞻性。设计的转型实质是设计理念的转型。其中的机遇就隐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无比多样与绚烂的文化中,对于设计思维和策略的研究正是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这些机遇的有效手段,而在这样的探究之旅中,试图再观察、再聚焦希望凝缩出关联设计的新问题与新理念为未来的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参考。
吕春宇[2](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李姣[3](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赖歆[4](2021)在《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规划重点由发展转为更新,作为广大市民的安身之所——社区,其更新成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心之一。传统的社区规划偏重于物质层面,“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更新常常忽略了不同地域社区需求的差异化,尤其当面对具有城市发展的缩影、凝聚上一辈人努力奋斗精神特征的老旧社区时,千篇一律的改造方式磨灭了历史留给我们的特殊印记,淡化了长久居住于此的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他们面对崭新但陌生的社区,本应该满足但似乎又无法感到满足。社区居民才是社区真正的主人,没有人比他们对自己的社区更加熟悉,所以面对老旧社区改造所出现的社区感缺失、更新模式化等问题,在更新过程中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在对研究背景和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相关研究进展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本文研究的老旧社区、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及公众参与做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出影响社区环境更新的景观要素,以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相关理论两大部分的研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国内外四个不同城市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筛选出重庆市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批老旧社区进行社区环境景观以及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现状调研,总结社区环境问题与公众参与的不足之处,提出适用于重庆的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以北碚区龙凤三村社区为例,对其进行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的具体实践研究,并获得如下研究成果:第一,根据重庆工业城市的背景,选取修建于70-80年代,曾作为工厂职工宿舍而形成的社区为研究对象,从景观的角度提取社区环境要素,其包含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居民行为、文化特色。依据这些要素对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征,发现这批老旧社区具备社区布局紧凑、建筑形式体现时代性、道路交通蜿蜒灵活、配套设施陈旧无法满足需求、公共空间层次丰富、社区内乔木茂密绿茵如盖、居民行为因社区内设施与空间的不同而表现差异较大、文化混杂的特征。同时对这一批老旧社区中的公众参与现状进行调研,发现调研社区中6个社区公众参与程度处于“安抚”阶段,3个社区处于“通知”阶段,一个社区处于“同伴”阶段、居民满意度与社区更新参与程度呈正相关、居民实际参与的阶段仅为管理运维阶段。第二,基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相关理论研究,结合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特征,得出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各阶段适用的方法:前期调研阶段——访谈法,具有开展时间自由、访谈内容灵活的优点;规划设计阶段——问卷调查法,具有耗费时间少、资金少,结果便于量化,方便分析的优点;管理运维阶段——社区陪伴活动,具有可共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减少资金消耗,拉近邻里距离、便于营造社区感的优点。第三,提出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应遵从“以人为本、在地活化、民主决策和永续经营”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结合公众参与各阶段不同的方法,就社区布局、建筑形式、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绿化形式、文化特色七大要素提出相应策略:优化社区布局,美化建筑立面,保障社区交通安全,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重构公共空间功能,提升绿化环境品质,凝练社区文化主题,并对这七项策略做出更详细的分项说明。第四,以龙凤三村为例,对公众参与前期调研到规划设计两个阶段的方法进行实践,构建适用于龙凤三村的社区更新流程,将传统社区更新与公众参与社区更新两种流程下得出的更新方案做对比,强调社区更新应优先解决对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影响度高的问题,将安全性、便捷性前置,美观性适当后置,最后对社区更新管理运维阶段提出管理建议。
耿晨[5](2020)在《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对现代及当代视觉艺术的批评实践入手,通过文本细读及理论梳理,力图历史地梳理其发展脉络,客观地发掘其思想渊源,并建立对约翰·伯格艺术批评方法的整体印象和客观评价。首先,本文将回顾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美学理论三个方面来认识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的历史性出场。在对约翰·伯格的视觉艺术批评有了整体性的把握之后,本文根据伯格视觉艺术批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具体分析其方法的应用。在前期,也就是冷战期间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中,伯格站在苏联的一边,使用的主要批评方法是现实主义批评。他反对现代主义的美学倾向以及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并推动了新现实主义艺术与厨房水槽艺术的产生。到了 20世纪60年代中期,伯格的视觉艺术批评日趋成熟,他重新重视起现代艺术的价值,并运用意识形态的批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逐渐形成了个性化的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后期伯格主要使用了现象学的批评方法,并且试图发掘摄影、电影等新兴媒介的革命潜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不公正进行抵抗。从伯格的整个创作生涯来看,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伯格方法论坚定不移的理论底色。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以及伯格本人思想的不断成熟,伯格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吸收在其艺术批评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伯格的艺术批评还呈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关怀精神。此外,伯格艺术批评方法还体现了现象学式的体验方式。尽管伯格没有建立起精密而宽阔的理论体系,但他的艺术批评是一种创造性的学术探索,突破了传统艺术史对“美的艺术”进行研究的限制,开拓了艺术研究批评方法的多样性。
郭美虹[6](2020)在《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粗骨料形状特性分析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粗骨料的特性如级配及其粒径分布、粒形及其形状特性、空隙率或密实度等,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粗骨料的形状特性影响其堆积密实度,进而影响混凝土的细微观性能。骨料质量的常规检测分析方法无法全面地反映粗骨料的形状特性,不能满足混凝土材料细微观研究的需要;由于常规的筛分方法无法得到粗骨料的全部形状特性,传统的骨料堆积密实度计算理论及其方法不考虑骨料的形状特性。随着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获得骨料的全部形状特性成为可能。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骨料的形状特性,既为骨料特性检测分析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智能的检测方法,同时也为骨料堆积密实度计算提供了数据支撑,对改善和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和总结了二维、三维图像处理技术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及其在骨料粒形分析中应用的进展;总结讨论了颗粒材料堆积密实度计算理论与方法的进展,分析了粗骨料堆积密实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技术路线及解决的关键问题。(2)应用二维图像处理及分析方法,构建了二维图像采集和处理分析系统。利用等效椭圆方法,通过图像分析获得的骨料边缘信息,确定和分析骨料形状参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二维图像采集及处理分析软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的检测与分析计算结果误差较小,与常规的筛分方法相比,级配的最大误差为5.52%,针、片状颗粒含量的分析结果与规准仪法检测结果的最大误差为2.54%,与游标卡尺法检测结果的最大误差为6.88%。(3)针对二维分析中由于三维信息缺失造成的误差问题,应用多目立体视觉三维重建理论及其方法,构建了三维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通过多目立体视觉技术,多角度提取骨料的三维信息,利用三维重建的方法,获取和分析骨料的三维形状参数。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三维图像采集和处理分析软件。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测试精度进一步提高,级配的最大误差由原来的5.52%下降到3.95%,针、片状颗粒含量测试的误差由原来的2.54%下降到1.97%(规准仪法),6.88%下降到2.93%(游标卡尺法)。(4)在二维、三维检测分析和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应用四点透视变换理论及其方法,使用OpenCV图像处理库,开发了Android系统的粗骨料图像处理及分析“应用”(APP),构建了移动智能检测分析系统。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该应用的检测分析精度也较高,与常规的筛分方法、二维和三维固定相机测试方法均有较高的吻合度,测试精度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5)骨料的堆积密实度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及硬化混凝土性能。提高骨料密实度、降低空隙率,对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有重要意义。骨料堆积密实度计算理论与方法,对骨料优化混配及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图像分析处理系统获取和分析的骨料形状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料形状特性的堆积密实度计算方法,弥补了现有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模型,如FURNAS模型、TOUFAR模型和CPM模型等不考虑骨料颗粒的真实粒径分布和形状特性的缺陷。应用该方法对骨料的二维堆积模拟及密实度计算结果表明,计算精度高,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误差只有0.96%。
颜芬[7](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宋晋凯[8](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张方圆[9](2020)在《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新时代对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只有培育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于不败之地。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美国高校培养人才离不开其爱国主义、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经过考察,美国高校的一些教育方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题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经对比发现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通过外在的精神文化力量和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来作用于人的伦理价值和道德行为方式。本文通过中美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力求探索我国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化身”,因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不仅能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思路,而且也能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中,应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法得出异同并服务于教育实践。本文中阐释了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分析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方法、指导理论及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方法、指导理论,依照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得出了三个比较维度:透过历史时间轴上不同事件的节点,摸索出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历史维度;从价值维度把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方法的价值——价值维度;从实践维度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维度。通过改革开放时期至苏联解体时期、苏联解体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三个历史时期对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演变进行比较,得出了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演变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变化的规律、影响变化的因素、变化的结果并得出了异同及展望了发展趋势。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和异同比较得出了关于我国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第一,隐形性:重视暗示教育方法,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第二,创新性: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途径;第三,人本性:优化教学模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活化;第四,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平台;第五,借鉴性:扩大国际的合作与学习,形成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通过比较教育研究立志探求提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期望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积极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褚信坤[10](2020)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阳铁西区曾是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区,为国家的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受老工业基地体制、结构、技术和历史包袱等众多因素影响,铁西区由辉煌逐渐走向没落。二十一世纪初,在“东搬西建”政策的影响下,铁西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铁西区在较短时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其城市空间形态必然也随之产生剧烈变化。本文借用分形理论及其方法,对1986-2019年时期内的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进行研究。在理论研究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及分形应用于城市空间形态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从而对国内外研究特征与研究趋势进行总结,并与本文研究重点相结合,确定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对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出基于“分形维数”与“分形秩序”的分形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研究内容建立城市空间形态分形方法研究框架;在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内容上,从整体网络结构形态与开放空间形态两个方面,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分形研究,对整体网络结构和开放空间的阶段特征、演化的分形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对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进而找寻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带来的的启示。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理论及分形思想对未来沈阳铁西区城市形态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二、深入生活的意义及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入生活的意义及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背景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方法与策略 |
五、创新价值 |
六、研究脉络 |
第一章 田野发现:原生资料的“厚描”、比对与整理 |
第一节 设计研究“胚胎期” |
一、兴趣点与逻辑追寻 |
二、契合:“非强制性”搜集方式 |
第二节 访谈记录与文本剖析 |
一、对话访谈 |
二、书写绘制 |
三、资料阈限性 |
第三节 民族志互补兼容 |
一、互惠:资料可信性与质量 |
二、沉浸:田野资料汇集 |
第二章 问题凝炼:田野资料的编码与解码 |
第一节 开放性:原生编码 |
一、词/行/事件 |
二、逻辑梳理 |
三、编码互文建构 |
第二节 关联性:聚焦编码 |
一、联结:线性/非线性交互 |
二、敏感性:以问题为导向 |
第三节 选择性:轴心编码 |
一、多维化:类属与亚类属 |
二、人本化:沉浸式的情感/情境 |
三、核心化:文本解码为概念 |
第三章 深化分析:实质理论的备忘与抽样 |
第一节 备忘策略:概念练习 |
一、释放设计想象力:以自然思维思考 |
二、情境地图构建:集聚思维 |
第二节 “局外人”视角:举反例与“切片”法 |
一、举反例 |
二、“切片”法 |
第三节 理论“深度”与饱和 |
一、思辨思维:“深度”法 |
二、往复比较:类属饱和 |
第四章 孵化器:形式理论的演化与生成 |
第一节 形式理论的三种模式 |
一、单区域形式理论 |
二、多区域形式理论 |
三、直接构建形式理论 |
第二节 赋能:形式理论的抽象化 |
一、批评:争鸣的启迪 |
二、演进: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三、顿悟:作为形式理论的表达 |
第三节 建构设计研究形式理论评价标准 |
一、反身性:“形式理论”方法论思考 |
二、格拉泽的评价原则 |
三、以往设计研究评价标准提要 |
第五章 实验场:草根理论策略在设计研究中的专题 |
第一节 文字的意蕴:汉字设计字形思维解读 |
一、古文字功能的映射:原生状态 |
二、汉字字形思维凭借:深度分析 |
三、汉字设计“法式营造”:现代呈现 |
第二节 迷失的玩具——音画幻灯的原生形态与设计迁延探赜 |
一、音画幻灯介入现代家庭娱乐活动:个体身份溯源 |
二、由跨界的视觉娱乐到明治维新后的新媒介:地域时尚思潮 |
三、地域性辐射全球化视野的未来愿景:设计动力基因 |
第三节 为设计赋能——“谱伦”绘画图式中的设计哲思 |
一、“尤罗韦司小组”中“谱伦”的缩影:概念源头 |
二、从“经典”绘画图式指向“一般”设计路径:实质理论 |
三、秩序的隐喻驱动“形式理论”生成:为设计赋能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重要文献梳理 |
二、原着《草根理论的发现:定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1967)与设计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论文类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
1.1.2 研究范围 |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3.3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
2.1 藏品价值体系 |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
2.2 本体价值利用 |
2.2.1 陈列展览 |
2.2.2 科学研究 |
2.2.3 文物复制、仿制 |
2.2.4 藏品着书出版 |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
2.3 情感价值利用 |
2.3.1 社会教育活动 |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
2.3.3 新媒体传播 |
2.4 发展价值利用 |
2.4.1 数字化利用 |
2.4.2 文创产品开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
4.1.1 广度问题 |
4.1.2 深度问题 |
4.1.3 频率问题 |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
4.2.1 藏品研究不足 |
4.2.2 展览场地限制 |
4.2.3 利用方式单一 |
4.2.4 利用观念狭隘 |
4.2.5 藏品的同质化 |
4.2.6 专业人才缺乏 |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
4.3.1 法规尚待完善 |
4.3.2 利用资金不足 |
4.3.3 缺少馆际交流 |
4.3.4 外界参与性低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
5.1.2 文物登录制度 |
5.1.3 重视科学研究 |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
5.3.3 文创产品开发 |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
6.1.2 技术系统 |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
6.2.1 人工智能概述 |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
7.2.1 技术背景 |
7.2.2 模块设计 |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
7.2.4 具体工作流程 |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
7.3.1 研究背景 |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
7.3.3 损失函数 |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增量规划到存量更新 |
1.1.2 城市规划的“社区指向” |
1.1.3 老旧社区的更新契机 |
1.1.4 老旧社区更新的新途径 |
1.2 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公众参与理论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目的 |
1.3.2 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社区与老旧社区 |
1.4.2 社区环境 |
1.4.3 景观更新 |
1.4.4 公众参与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基础 |
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理论研究 |
2.1.1 社区营造理论 |
2.1.2 市民阶梯理论 |
2.1.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1.4 社区自组织理论 |
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与方法研究 |
2.2.1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模式 |
2.2.2 公众参与社区更新方法 |
2.3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理论研究 |
2.3.1 人居环境理论 |
2.3.2 文化景观理论 |
2.3.3 需求层次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公众参与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典型案例研究 |
3.1 英国卡迪夫伊利社区 |
3.1.1 社区更新背景 |
3.1.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
3.1.3 启示 |
3.2 厦门曾厝垵共同缔造工作坊 |
3.2.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
3.2.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
3.2.3 启示 |
3.3 上海莲花公寓社区微更新 |
3.3.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
3.3.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
3.3.3 启示 |
3.4 武汉水陆社区微改造 |
3.4.1 社区概况与更新背景 |
3.4.2 公众参与景观更新 |
3.4.3 启示 |
3.5 小结 |
第4章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及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查 |
4.1 重庆老旧社区形成原因与分布情况 |
4.2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
4.2.1 社区改造情况 |
4.2.2 社区布局 |
4.2.3 建筑形式 |
4.2.4 道路交通 |
4.2.5 配套设施 |
4.2.6 公共空间 |
4.2.7 绿化形式 |
4.2.8 居民行为 |
4.2.9 文化特色 |
4.3 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现状特征 |
4.3.1 社区布局 |
4.3.2 建筑形式 |
4.3.3 道路交通 |
4.3.4 配套设施 |
4.3.5 公共空间 |
4.3.6 绿化形式 |
4.3.7 居民行为 |
4.3.8 文化特色 |
4.4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调研 |
4.4.1 参与程度 |
4.4.2 参与方式 |
4.4.3 社区居民满意度调研 |
4.5 重庆老旧社区公众参与环境景观更新总结 |
4.6 小结 |
第5章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
5.1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原则 |
5.1.1 以人为本 |
5.1.2 在地活化 |
5.1.3 民主决策 |
5.1.4 永续经营 |
5.2 公众参与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法 |
5.2.1 访谈法——前期调研阶段 |
5.2.2 问卷调查法——规划设计阶段 |
5.2.3 社区陪伴活动——管理运维阶段 |
5.3 优化社区布局 |
5.3.1 建筑闲置空间再利用 |
5.3.2 引入商住混合模式 |
5.4 美化建筑立面 |
5.4.1 墙体去污修缮 |
5.4.2 立面装饰规范化 |
5.5 保障社区交通安全 |
5.5.1 人行交通安全维护 |
5.5.2 规范化共享停车 |
5.5.3 社区交通管理 |
5.6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
5.6.1 老旧设施换新 |
5.6.2 配套设施补充 |
5.7 重构公共空间功能 |
5.7.1 制约“圈地”行为,归私于公 |
5.7.2 增加活动、休憩场地 |
5.7.3 现有空间功能复合式发展 |
5.8 提升绿化环境品质 |
5.8.1 选择性利用乡土植物 |
5.8.2 丰富季相变化、增添质感 |
5.8.3 绿化、美化“弱势”区域 |
5.9 凝练社区文化主题 |
5.9.1 文化元素再表达 |
5.9.2 场所记忆重现 |
5.10 小结 |
第6章 公众参与的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 |
6.1 社区概况 |
6.2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构建 |
6.2.1 传统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
6.2.2 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模式 |
6.2.3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流程 |
6.3 社区环境景观现状调研 |
6.3.1 社区布局 |
6.3.2 建筑形式 |
6.3.3 道路交通 |
6.3.4 配套设施 |
6.3.5 公共空间 |
6.3.6 绿化形式 |
6.3.7 居民行为 |
6.3.8 文化特色 |
6.3.9 现状总结 |
6.4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方向 |
6.4.1 配套设施换新与增加 |
6.4.2 公共空间翻新与再利用 |
6.4.3 植物层次梳理与增绿添彩 |
6.4.4 在地文化挖掘与重塑 |
6.5 更新方案设计 |
6.5.1 规划布局调整 |
6.5.2 示范点更新 |
6.6 社区环境景观更新中的公众参与 |
6.6.1 问卷调查法 |
6.6.2 访谈法 |
6.6.3 居民更新意见总结 |
6.7 更新方案修改 |
6.7.1 规划布局再调整 |
6.7.2 示范点更新措施调整 |
6.8 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
6.8.1 方案侧重点说明 |
6.8.2 示范点方案居民选择倾向调查 |
6.8.3 结果分析 |
6.9 社区管理建议 |
6.9.1 管理组织建议 |
6.9.2 活动组织建议 |
6.10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龙凤三村社区环境调研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及其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英国左翼文化的发展与新左派运动 |
第二节 视觉文化时代中的视觉艺术研究 |
第三节 西方美学理论的现代转型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发展 |
第二章 早期的现实主义批评方法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念与批评原则的继承 |
第二节 对形式主义的批判 |
第三节 对现实主义艺术的支持 |
第三章 中期的意识形态批评方法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评 |
第二节 现代主义艺术的双重意识形态性 |
第三节 观看与意识形态 |
第四章 后期的现象学批评方法 |
第一节 发掘艺术家的存在经验 |
第二节 唤起读者的经验 |
第三节 抵抗线性时间的讲述方式 |
第五章 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的总体特征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 |
第二节 人文主义的关怀精神 |
第三节 直觉主义的体验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粗骨料形状特性分析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
1.2.2 二维图像分析技术 |
1.2.3 三维图像分析技术 |
1.2.4 粗骨料堆积密实度计算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粗骨料二维图像处理及分析 |
2.1 粗骨料的二维形状参数 |
2.1.1 一次形状参数 |
2.1.2 二次形状参数 |
2.2 二维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2.2.1 图像采集 |
2.2.2 图像预处理 |
2.2.3 图像分割 |
2.2.4 形态学处理 |
2.2.5 轮廓提取 |
2.3 粗骨料的形状参数分析计算 |
2.3.1 骨料样品组的形状特性参数分析 |
2.3.2 粗骨料级配及针、片状含量计算 |
2.4 二维图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
2.5 二维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粗骨料三维图像处理及分析 |
3.1 粗骨料的三维形状参数 |
3.2 三维图像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
3.2.1 图像采集 |
3.2.2 图像校正 |
3.2.3 图像匹配 |
3.2.4 三维重建 |
3.3 粗骨料的形状参数分析计算 |
3.3.1 骨料样品组的形状参数分析 |
3.3.2 粗骨料级配及针、片状含量计算 |
3.4 三维图像分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
3.5 三维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Android系统的粗骨料图像处理及分析 |
4.1 图像处理及分析步骤 |
4.1.1 图像采集 |
4.1.2 图像预处理 |
4.1.3 霍夫直线检测 |
4.1.4 透视变换 |
4.2 粗骨料的质量指标计算 |
4.2.1 粗骨料的级配计算 |
4.2.2 单个骨料的形状参数计算 |
4.2.3 骨料样品组的形状参数分析 |
4.3 粗骨料图像处理“应用”(APP)的研究与开发 |
4.4 APP图像分析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
5.1 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模型 |
5.1.1 FURNAS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模型 |
5.1.2 TOUFAR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模型 |
5.1.3 CPM颗粒堆积密实度计算模型 |
5.2 基于骨料形状特性的堆积密实度计算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二维图像分析软件功能介绍 |
附录B 三维图像分析软件功能介绍 |
附录C 粗骨料图像处理“应用”(APP)功能介绍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
二、研究意义 |
(一)学科建设意义 |
(二)健康战略意义 |
(三)文化推广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四、思考与启示 |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
一、“中国”与“西方” |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
(二)“气功”与“导引”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
一、理论基础 |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
二、比较逻辑 |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创新点 |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历史分析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历史溯源 |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
(一)导引 |
(二)武术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
(一)专门锻炼方法 |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
(二)“模糊”与“精确” |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一、结合的可行性 |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
二、结合的必要性 |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重点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六、概念释名 |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
1.3.4 国外着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
4.2.1 数学之于科学 |
4.2.2 数学之于社会 |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4.3.1 数学与统计学 |
4.3.2 数学与经济学 |
4.3.3 数学与艺术学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
7.3.1 《罗素月刊》刊创 |
7.3.2 《罗素月刊》概貌 |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
2.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
2.1.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2.1.2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1.3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 |
2.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相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分析 |
2.2.1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2.2.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2.3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指导理论 |
2.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原则 |
2.3.1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
2.3.2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2.3.3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
2.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维度 |
2.4.1 历史维度 |
2.4.2 价值维度 |
2.4.3 实践维度 |
3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比较历史演变 |
3.1 改革开放时期以来至今比较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
3.1.1 改革开放时期至苏联解体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1.2 苏联解体时期至党的十八大时期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1.3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1.4 改革开放时期至今比较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3.2 改革开放时期至今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历史演变的变化状况 |
3.2.1 变化的规律 |
3.2.2 影响变化的因素 |
3.2.3 变化的结果 |
3.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同 |
3.3.1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共性 |
3.3.2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质 |
3.3.3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历史演变的异同小结 |
3.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研究 |
3.4.1 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
3.4.2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
3.4.3 比较两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
4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 |
4.1 隐形性:重视暗示教育方法,增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4.2 创新性:创新高校德育方法,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途径 |
4.3 人本性:优化教学模式,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生活化 |
4.4 实践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平台 |
4.5 借鉴性:扩大国际的合作与学习,形成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形态结合分形理论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范围及研究时期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方法及铁西区概况 |
2.1 铁西区现状概述与历史沿革 |
2.1.1 现状概述 |
2.1.2 历史沿革 |
2.2 分形与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 |
2.2.1 分形理论研究 |
2.2.2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2.2.3 城市空间形态分形研究 |
2.3 城市空间形态分形分析方法 |
2.3.1 城市网络结构的分形分析方法 |
2.3.2 城市开放空间的分形分析方法 |
3 基于“分形维数”的铁西区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
3.1 不同时期铁西区网络结构演变的分维测度与描述 |
3.1.1 不同时期铁西区网络结构网络维数的测度与描述 |
3.1.2 不同时期铁西区网络结构长度——半径维数的测度与描述 |
3.1.3 不同时期铁西区网络结构分枝维数的测度与描述 |
3.2 铁西区网络结构演变的分维分析 |
3.2.1 铁西区网络结构覆盖程度分析 |
3.2.2 铁西区网络结构中心—边缘形态分析 |
3.2.3 铁西区网络结通达性分析 |
3.3 铁西区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3.3.1 铁西区网络结构的不均衡发育 |
3.3.2 铁西区网络结构的双中心演变 |
3.3.3 铁西区网络结构与功能的耦合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分形秩序”的铁西区开放空间演变分析 |
4.1 各时期铁西区开放空间分形秩序的测度与描述 |
4.1.1 各时期铁西区开放空间分形秩序的测度 |
4.1.2 各时期铁西区开放空间分形秩序的描述 |
4.2 各时期铁西区开放空间分形秩序分析 |
4.2.1 铁西区开放空间层级分析 |
4.2.2 铁西区开放空间数量分析 |
4.2.3 铁西区开放空间分布分析 |
4.3 铁西区开放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分析 |
4.3.1 铁西区开放空间功能类型演变分析 |
4.3.2 铁西区开放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启示及优化建议 |
5.1 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 |
5.1.1 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 |
5.1.2 政策与规划的控制作用 |
5.1.3 铁路的引导与制约作用 |
5.2 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启示 |
5.2.1 铁西区网络结构空间形态演变的启示 |
5.2.2 铁西区开放空间形态演变的启示 |
5.3 分形思想下未来铁西区空间形态优化建议 |
5.3.1 网络结构空间形态的优化建议 |
5.3.2 开放空间形态的优化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时期铁西区分维计算覆盖网络总长度L(R)、覆盖网络分枝数N(R)统计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深入生活的意义及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草根理论策略与设计研究方法的拓展[D]. 林韬.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4]基于公众参与的重庆老旧社区环境景观更新研究[D]. 赖歆. 西南大学, 2021(01)
- [5]约翰·伯格视觉艺术批评方法研究[D]. 耿晨. 山东大学, 2020(09)
- [6]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粗骨料形状特性分析及其应用[D]. 郭美虹. 烟台大学, 2020(02)
- [7]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8]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9]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 张方圆.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10]基于分形理论的沈阳铁西区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 褚信坤.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