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体绝迹:生命的严酷事实(论文文献综述)
吴增辉[1](2011)在《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依靠北宋中后期的历史背景,以儒学复兴的演变、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士人心态的衰变及诗歌风格的流转为主要线索,对此期的贬谪与文学间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全文共分八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概述党争与贬谪关系。首先揭示党争的学术动因,指出王氏新学与以洛学为中心的北方学术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双方的学术歧异决定了新旧党争的不可调和,最终造成愈演愈烈的局面。其次将北宋中后期分为熙丰、元佑、绍圣至徽宗朝三个阶段,对每一阶段的党争与贬谪情况分别加以论述,勾勒出相应的历史轮廓,以为后面的展开张本。其三则主要从制度层面对被贬士大夫的生存状态加以描述,揭示党争愈烈而贬谪日重的状况。第四节则从文化角度揭示出北宋中后期士大夫的心态的内敛趋势,而贬谪则是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这直接影响到北宋晚期的诗歌风格。第二章论述熙丰间的贬谪与文学。第一节首先对“道”“势”关系进行探讨,王安石主政使王氏新学由民间学术的“道统”上升为“政统”,从而与朔学、洛学、蜀学等民间学术重新形成对立关系。第二节对司马光等元老重臣的文化心态及文学创作加以分析,认为其退守洛阳等地主要表示一种对抗新法的姿态,其创作的文化意义大于文学意义。第三节从三个方面论述贬放地方的士大夫的创作,揭示出他们心忧天下而又欲归隐林泉、依傍王权而又欲疏离王权的心理矛盾。第四节分析贬谪士大夫与园林组诗间的关系,指出宋代士大夫的内倾心态造成了其审美趣味的幽细玲珑,而贬谪际遇使其更乐于面对池榭亭台等安静幽闲的园林意象,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园林组诗的繁荣。第三章论述乌台诗案与苏轼、苏辙之贬。首先对乌台诗案的文化内蕴加以剖析,指出乌台诗案乃是文化专制、春秋笔法与苏轼的自由人格激烈冲突的结果,其后结合文学创作及交游情况对苏轼贬谪际遇下的心态嬗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认为其贬后心态大体经历了苦闷超越、幻灭、归真四个阶段,而其生存哲学及文学观念则是“随物赋形”。苏辙贬谪期间所奉行的乃是“省之又省”的老子哲学,这一方面是其生存哲学,同时也成为文学观念,它与李翱的“复性论”一起,对苏辙贬谪筠州期间的文学创作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探讨元佑贬谪与文学。首先对元佑更化的文化原因及这一阶段的党争特点加以剖析,指出元佑更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南北地域的文化冲突,旧党对儒家价值的执守造成对新党批判的泛道德化。第二节对车盖亭诗案的历史事实进行了新的清理,以求更深刻地揭示新旧党争的复杂性。第三节论述元佑更化对新党的打击,他们既有失落与反思,也有愤恨与忧惧,其诗歌创作呈现出政治重压下的平淡风格。第四节则对洛蜀党争进行分析,指出旧党虽然掌握政权,实际上承受着内部斗争及新党可能复辟的双重压力,与新党相比,有着更为深重的忧惧心态,表现为诗歌创作同样呈现出平淡风格。第五章共分三节,首先概述徽宗朝的政治状况及士人人格的蜕变,指出党争的加剧造成了三代理想的破灭及士风的整体堕落,这促使置身贬谪中的士人对新党、新学乃至儒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与批判。士人思想变化的总趋势是转向内在,皈依佛禅,居士文化大行其道,这在被贬士人那里有着突出的表现。本章以郑侠、陈瓘、邹浩、苏辙为例,对居士文化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析。第六章主要分析苏轼、黄庭坚贬谪际遇下的心理矛盾及通常被忽视的性格侧面,以深入揭示贬谪与其心态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人格的本质。苏、黄晚年都追求平淡诗风,却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苏轼之平淡主要是其随缘任运的生命哲学的外化,黄庭坚之平淡主要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儒家诗教的体现。尽管有这样的不同,二人的平淡追求本质上都标志着生命激情的消颓及时代精神的没落。第七章与第八章具体论述苏门成员及元佑老臣贬谪际遇下的心态特征及创作变化,在描述其创作个性的同时揭示其创作共性,以深入探究其审美追求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及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北宋中后期文学发展的规律性。第九章主要论证北宋后期诗歌的发展趋势。首先分析苏门贬谪际遇下的交游情况,尤其具体分析苏轼与黄庭坚交游的不同特征,以揭示二人对诗坛的不同影响及双方地位沉浮消长原因。其次考察贬谪与江西诗派兴起之间的关系,联系北宋后期回归儒学的学术思潮,以潘大临与陈师道的诗学选择为例,说明为什么是黄庭坚的创作观念及创作模式最终成为诗坛主流。
程春梅[2](2012)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邓贤[3](1992)在《中国知青——梦》文中研究表明 这是一本属于我们自己和那个时代的书。谨以此书,祭奠所有在辉煌的噩梦中悄然死灭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留在昨天和走进今天的同龄人。——作者题记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依丽米古丽·阿不力孜[4](2012)在《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 ——以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维吾尔族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生态人类学最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生态人类学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对特定环境适应的产物。本文在田野调查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主要运用生态人类学、民俗学及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干旱地区的文化生态适应,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世界范围来看,陆地大部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许多半干旱地区正逐步成为干旱地区,结果旱情就引起了一系列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社会问题。导致许多人畜死亡的萨赫勒危机是其典型的例子。因此,如今干旱地区的生态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对干旱地区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在干旱地区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地点是作为中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绿洲是人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存空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腹地的绿洲成为维吾尔族的主要生存空间。维吾尔族人在适应所处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通过强烈的适应能力,创造了内陆沙漠干旱区所特有的绿洲农耕文化。本文以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为例,将达里雅博依维吾尔族人的社会文化放在20世纪初至今的动态的历史过程中,以生态人类学、民族学、生态民俗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达里雅博依人的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一定的比较研究。在此过程中,阐述达里雅博依人文化的形成及变迁,并反思文化未来走向。与此同时,试图总结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的产生、特点及其生存问题。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分七章,其中正文五章。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选题目的和意义、相关理论与学术史的回顾、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等。第二章作为本论题的铺垫部分,在有关研究成果、历史文献以及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达里雅博依人独特的绿洲文化形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强调了达里雅博依人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生态区位偏僻,地广人稀,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等特殊性。第三章立足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叙述了达里雅博依人的生计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指出畜牧生产方式是达里雅博依人对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所作的一种文化选择。第四章以饮食、服饰、居住、工具等物质文化层面为研究重点,从生态人类学和生态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沙漠生态环境和畜牧生产方式下的达里雅博依人的物质文化所透露出的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较全面的文化阐释,并指出达里雅博依人所处恶劣的沙漠环境的适应使达里雅博依人的沙漠绿洲文化具有自身独特的地域性和简单性特点。第五章将达里雅博依人的风俗习惯、地方性知识、自然生态观以及民族性格等作为研究重点,探讨了达里雅博依人精神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指出,简朴的风俗习惯,以合作和互助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传统生态知识体系及“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生态观等是他们对自然条件恶劣,地广人稀、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的文化适应的另一重要层面。第六章以相关文化适应和文化变迁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和个案分析,探讨上世纪80年代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和社会环境转变的语境下,达里雅博依人所做出的文化调适。同时指出,环境变迁是导致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之一。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本章首先透过达里雅博依人面临的生态危机与生态移民实践,对达里雅博依人的绿洲文化与环境关系的未来趋势进行相应的反思,从而提出了促进达里雅博依人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再者,透过本个案研究,对干旱地区沙漠绿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本文最后指出,沙漠绿洲文化是绿洲居民积极适应所处特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结果;沙漠绿洲文化具有地域性、简单性和脆弱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对特干旱区环境的特殊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极为恶劣的生态环境使沙漠绿洲文化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这种文化总是容易受到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支配。因此,一旦生态环境恶化,沙漠绿洲文化的生存危机都是难以避免的。在干旱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极为脆弱的。这一点在西部大开发和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曾征[5](2020)在《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科技革命震碎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传统的认识,也打破了传统的农耕社会格局,包括面具文化在内的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高速的现代化进程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发展也不例外。要化解古老神秘的湘西傩面具发展的这一危机,并使之具有创造性的转化而出新,从中架设出健康的、持续的、放眼于未来的新的发展构架,是本论文选题的立意。基于这一立意,本论文以史籍记载、近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成就、媒界资料等诸多文本为基础,对湘西的傩面具艺术的源流与近代化的发展趋势展开了全面分析研究,萃取其中的重要成就与论点并化为论文的背景基础;以二十多次田野实地调研和校级、部级(《关于湘西“咚咚推”傩面具的调研报告》推荐为国家民委优秀调研成果)等项目研究成果,生成对湘西傩面具发展史料不足的补缺;形成对创新发展机遇的发现、新的经验总结与发展途径的确立;提出立足当下、放眼于未来发展的创建性构架。为此本论文以下述四个层面进行论述。首先,简要陈述了由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①的自然生态环境、上古神话传说、社会人文环境,构成人们争生存、求发展的生命观,交融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其中,原始宗教与楚韵巫风成为面具文化天然的深厚土壤;奇异诡谲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了民众对自身生活时空的玄想心理;靠山吃山、沿河而居的狩猎或渔猎经济生产方式衍生出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五溪蛮地”沧海桑田的历史进程中争霸战争、胜扩疆土带来的民族与人口失栖迁徙所形成的“文化板块漂移”①效应等因素潜移默化地滋养着面具发展、变迁至今。它们已经融入到湘西人的精神思维方式与文化行为方式中,共同孕育出湘西各少数民族对自然、神灵、先祖的敬畏,生成了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其次,以“文化板块漂移”典型区域作为考察湘西面具文化特色的第一范式与研究视角,结合田野搜集到的材料,从傩面具的分布及区域特色确定了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各县为典型区域,重点针对傩面具外在形象和内在的审美意识所形成的湘西傩面具所体现的民族特色进行分析,再将傩面具放置在其生存的乡土社会和傩戏的文化生态之中,由此所呈现出“人神合一”的内在文化特质交错于面具制作者、面具使用者和面具观者人与天(神)同在时空场域之中,神人以和的戏剧形式,通过神的名义和神的面容彰显着人性的风采,从而凸显出湘西人依附在傩面具上投射出“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特质。湘西人将崇生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投向面具,从而呈现出湘西人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复杂关系。再则,基于以上背景,结合田野实践,以傩面具娱神娱人的戏曲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研究湘西傩面具艺术民族特色的第二范式。一是“辰州傩”、“咚咚推”、“杠菩萨”,以及“阳戏”、“高腔”等各类民间戏曲形式中傩面具或脸谱在不同场合中的运用。二是从“形式”“功能”“内涵”三个层面对湘西傩戏面具进行逐一剖析,构建出湘西傩面具“生生”观念下以“戏”为特色的表现形式。三是以承载着人们关于“繁衍”“生存”“发展”这一永恒主题而从以下两点展开。1、湘西——“五溪蛮地民族群体”对自然万物、神灵、先祖的敬畏心理生孕出他们对面具与生俱来的心理文化滋养。生成神秘、怪诞、质朴的重要文化基因、面具形象,从中释放出湘西少数民族以生存发展为主题的审美意识;生成“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存繁衍”,“送旧迎新”“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等美好的生活与生存的内涵,从中传递出由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出傩面具艺术的“生生”观念与意蕴。2、由湘西人在观念世界、生存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纠缠和共生的关系图谱中释放出傩面具艺术在层层历史与文化的积累中,呈现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对“生命哲学”的探讨、对“生命之美”的感悟。如此构成了这一“生生”的观念与意蕴的永恒性,焕发出生生不息、繁衍不已、历久弥新的傩面具强大艺术生命魅力。最后,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当下傩面具的发展场域建构与多样性文化创意发展状态,它表现在以下三点。1、基于笔者在专题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发现为前提,论述了在科技造就的现代文明进程中湘西各族人民将承传统与求生存、谋发展中所进行的傩面具艺术发展的场域建构;论述了通过傩面具的独特文化基因、艺术魅力,在当下湘西民族区域与国家乃至国际文化艺术与文旅融合的场域中,进行创意经济的时代魅力重构。2、提出围绕傩面具的文化基因、生命魅力、表现形式与要素特点,推动傩面具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实践,来化解当下所存在的“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的深刻危机”。3、通过“重混·创新”所产生出来的“三式”艺术生命魅力的永恒性,来分析它为古代人们提供一种独特的精神与物质享受,来阐述它使得面具变为新的文化存在样式,新的社会内容,最终融入当下社会和生活,甚至融化于民族的血液中不断循环和更新,即能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促进区域的文化创意与经济发展,又能在未来的发展路径中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使我们得以窥见未来的发展前景。最终赋予了傩面具艺术以深刻的隽永性与永恒的新姿,从而又诠释了新时代人们乃至未来人们对精神与物用的需求。本文基于上述“四个层面”及其中的五个要点,力图将根植于湘西文化土壤之中的傩面具作为能够加以保护、挖掘、利用和活态传承的宝贵民间艺术与文化资源。展现出以重视“过去”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的视角与创新发展的逻辑,最终形成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傩面具艺术的整体研究。由此,形成将赋予湘西面具文化以新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艺术发展的生命力等,放置于既可以深入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个案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意经济时代语境下的“面具文化再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又可以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和中国美术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本,更能够以此来推进以民间艺术“本土化”与“民族化”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复兴之路的延展,进而助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接轨,甚至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
李秉星[6](2018)在《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十七世纪下半叶是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自北都失陷,中原士人便开始流徙的旅程。伴随之后数个南明政权的建立,又有大批江南士人离开故土,他们或隐匿在政权未及的暧昧地带,或随着南明朝廷一路到达天之南、海之东,此种经验历程及其相关的诗文创作是为前朝所罕见。此间的乱亡经验和地域迁移也一再成为影响士人创作的转捩点。在飘零情景下所写之“西南诗”、“岛屿诗”、“海上诗”,以及与战乱相关的北征南行、渡江浮海的行旅创作便是易代士人离乱经验之代表。在清初满族统治初步稳定,流离南方的记忆尚未消褪,清政府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又造成了大量士人流离北方、直至满族旧地,再一次开启了通往帝国边缘的旅程。与流亡海外的遗民体验相似的是,对流人而言关外是天地之绝域、广舆不载之地,既无知识论的理解框架,更缺乏身心的感知经验。北方的严寒气候和地貌往往给初至的流人极大的心灵震撼,然而与南明士人不间断的流徙不同,流人长期居住的心态也让他们重新发现这片未知之地的生机,相比柳宗元贬谪时囿于个人怨愤将边地山水视为囚山、愚溪,长久的在地生活使得清初流人每每能与异域山水坦然处之,他们不仅尝试将陌生景观纳入美感的系统,也以文字的形式转换存在的样态,“以使人可传而可述”。本文基于上述关照研究江南士人在清初群体性的离散经验与相关的风景/地理书写,并按离散的路径分为“流亡南方”与“流放北地”两编。其中上编第一部分处理流亡创作中的疆域表征,包括南明帝国疆域的存在形态与播迁士人对流离地域的感知及想象形式。第二部分讨论南方遗民的流亡抉择,诸人或辗转抵抗、以死殉节,或彷徨草泽,避世隐遁,差异的选择也造成了失路与忏悔的不同情感结构。第三部分选取东南闽浙、西土桂林与南荒孤屿这三个地域书写的侧面,考察南明士人在地经验的同时讨论地方空间的象征与隐喻意涵。希冀复国的遗民通过改变地缘关系的想象与修辞,努力为流亡王朝与士人所处的空间确立意义。一系列中兴论述的修辞转换背后,既对应着南明数朝流离的现实,亦显示着士大夫群体挪用地缘符号为自身遭际寻求意义的努力。下编第一部分分析清初流人进入异域的早期经验与地域感知:山海关外的世界首先是江南流人心智结构之外的“未知之地”,在想象之外,更是以肉身亲涉的方式生成对此地域的感受和认知。第二部分论述流寓创作中处理人与地关系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对边地气候、温度、色彩等要素的感知;其次是对南方的回忆与依恋,并依靠诸物件希冀在边地想象性地占有江南;最后是通过更为理性的思考对边境地理进行多方位的探索、考据与诠释。由此,从塞外的荒芜地域中逐步衍生出安居与情感的空间。第三部分讨论流人一些更为主动的介入行为,士人通过在地的居住经验与文学想象都不同程度地创造了塞外地理崭新的文化与美学意涵:或藉由命名山水的文学实践规划与收编曾经无名、荒芜的地景,或发掘白山黑水之间的浪漫地理与崇高美学,抑或通过东北边疆与界域的记述及思考重构帝国疆域空间的想象。通过这些介入性的文学实践,流人不断发掘着地理与风景的新经验,在曾经的未知之地上镌刻文化与家国的新意义。在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勾勒人、地与诗之间的多重关联,考察诗文创作在“身体/情感”、“风景/地理”之间缠绕与运作的动态关联,以标示出一种离散的风景与地理诗学。
曹志红[7](2010)在《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选题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中有关食物链顶端的亚洲(主要是中国境内)特有种一一虎的记录,对中国不同地理单元的虎种群历史变迁过程进行复原,恢复其过去的生活史、时空分布变化、数量变化及人虎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展开,探讨土地开发、日常社会生活需要、虎贸易利益驱动等人文因素导致的人虎冲突、政府打虎活动对虎历史变迁的影响,揭示人虎关系演变的历程。本文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新疆、陕南、福建、江西、湖南、东北六个区域的虎资源变迁及人虎关系演变进行探讨,并对中国历史上的虎产品利用史、虎产品贸易史进行勾勒,梳理了中国历史上从未间断的打虎活动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全文共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也是第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本研究的主旨和全文结构,勾勒研究简史,介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旨在于在古动物到现代动物演变之间,补充学术界较为缺乏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容,通过对典型动物虎的研究,将动物的环境指示意义、动物与人的关系研究推进到历史时期。丰富和完善历史地理、动物地理、环境变迁等学科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区域虎历史变迁专题研究,包括第2-7章。第2章对新疆虎的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消失在人们视线中的新疆虎具有很大的神秘性和研究难度,有关新疆虎的各种悬而未决的问题,造成了动物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相对空白的研究状态。本章充分利用岩画、地志、文集和探险考察游记等资料,对历史上的新疆虎进行调查确认与研究:新疆地区至少在距今1-1.5万年前即有虎分布,以后持续不断;其地理分布涉及天山南北,沿水源(河湖)分布于山间谷地、河流绿洲及山前冲积扇地带;其具体生境以芦苇、胡桐树木(胡杨林)等植被为主,具有足供捕食的食物。至清光绪前期新疆虎依然多见,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899-1916)开始锐减。人类活动叠加的自然环境演化是影响新疆虎变迁的主要因素。生物链偶然因素的参与(肉食性蚂蚁威胁虎的繁殖)也起到了可能的影响作用。第3章以陕南为专题,着重探讨特定时空条件下典型动物资源变迁中的人文因素影响。明清时期是陕南地区移民、开发的高潮时期,历史记录显示,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全面展开和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虎资源出现明显的变迁,人虎关系发生明显变化。以乾嘉时期为时间断限,虎的栖息领域出现阶段性萎缩,第一阶段涉及南郑、城固、沔县三地,第二阶段则开始大范围萎缩。人虎冲突逐渐加剧,除一般性人虎冲突事件外,激烈的虎患和打虎活动频繁发生,成为人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而导致有计划、有组织、高奖励、高力度的政府性防虎、驱虎、打虎活动开始展开,最终导致虎数量剧减,分布范围显着萎缩,栖息地向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森林资源保存较为完好的高海拔山地后退。第4-6章对华南的三个地区(福建、江西、湖南)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复原了虎的时空分布变迁和数量变化过程,着重分析了虎患现象,将其划分为4个等级,分析其发生的时空特征、烈度等级、原因和应对措施。得出结论:在进入人类文明阶段后,华南地区老虎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都呈逐渐缩小之势,总的来说人类干扰和捕杀是主要因素。在华南地区,虎的栖息地除了森林山地之外,平原地区也曾有虎分布,因为当时的环境条件满足了虎生存所需的植被、水和食物三要素,比现在优越。虎患是华南地区的典型和突出现象,虎患烈度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的应对措施也因而出现了官方捕虎、民间打虎、军队猎杀、官民结合猎捕等形式。明清时期是南方地区历史上人虎冲突最剧烈,人类对华南虎影响最显着的一个时期,是华南虎生存出现危机的一个阶段。第7章对东北地区的虎变迁进行了专题研究,主要讨论了东北地区虎的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东北地区历史上的猎虎活动和虎产品利用情况,探讨东北虎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即该地山高林密的自然条件特点和人类开发进程分散性、断续性的特点,为虎的生存赢得了一线生机。近代东北开禁后,东北虎的生存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冲击。第三部分是虎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包括第8-9章的内容。第8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的勾勒,讨论了虎的药用、食用历史,勾勒出了虎产品贸易的发展过程。第9章是关于中国历史上打虎活动的讨论,指出打虎活动从史前到1970年代一直存在,明清时期是第一个打虎高潮时期,将虎的分布从平原和低山区推向中山和高山区,但并未对种群的数量造成毁灭性打击,真正起到灭绝性影响的是建国后50-70年代的除害兽运动。第四部分是结论部分,第10章内容。本文的突破性结论体现在几个方面,即填补新疆虎和虎产品利用和贸易史研究空白、丰富和补充动物学对于虎的栖息地选择、生活习性的认识、提出中国打虎活动的概念。最后,本研究阐明了历史环境变迁中人文因素的极端重要性,为特有动物种群变迁研究、濒危动物保护提供历史借鉴。
张栋[8](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丁淑梅[9](2006)在《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禁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借助官方的权力话语形成强势破坏力,带来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振荡与浩劫。禁毁戏剧作为禁毁文化的一种特定表现,显示了不同时代文化政策的复杂性,对中国古代戏剧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序列性地梳理禁毁戏剧史料,对于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展开阶段性考察,概括分析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对中国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形态衍变的作用和影响。 大体上,以先秦至汉魏、隋唐、两宋、元代、明代、清代几个阶段,展开对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的纵向梳理。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禁毁事件、言论、行动的归纳总结及其具体表现的探讨,试图完整勾勒伴随戏剧史发生发展进程的禁毁戏剧全貌。在有关禁毁戏剧的性质、原因、目的、手段、效果的分析开掘中,切入不同时代的禁戏侧重与力点,把握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此同时,以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等戏剧载体的横断面考察,追踪禁毁戏剧所造成的古代戏剧艺术在宫廷与民间、雅与俗、中心与边缘之间流衍递变,戏剧生态发展在平衡与失衡之间振荡的社会文化动因。禁毁戏剧伴生于古代戏剧史的生成过程中,这与每一时代的文化政策、政府管制及仪典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先秦至汉魏时期是儒家礼乐文化制度得以确立并发展的时期,伴随着戏剧的发生和形态构造,官方禁戏的言论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治世以礼的思想观念。隋唐时期的禁毁戏剧则反映了社会政治权力的制衡与文化的冲突。总体上看,宋代以前禁毁戏剧的官方政治统制意识并不是很明确,儒家礼乐文化的思想意识发挥着一贯而隐性的抑制作用。两宋时代的禁毁戏剧,在官方禁巫禁淫祀的宗教清理以及君权与相权之争的时事政治大背景影响下,对于戏剧撰演活动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破坏。元代禁集场演剧,主要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从元代戏剧的繁荣局面看,禁毁戏剧没有形成政治强势和管制力度。明代禁撰演禁观赏的一系列戏剧文化政策的颁行,与集权专制的强化和统治者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较为显然。戏禁、戏教造成了戏剧撰演形态在不同层面的分化。清代的官私合力、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肇因于民族避讳,后而逐步扩大化,在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诸层面形成封建末世对于戏剧文化的专制禁毁态势。禁毁戏剧具有自身的权力话语特征,并与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发生发展参差伴生、交错互动。在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发生作用与戏剧史自身的发生发展历程之间,一直存在着禁毁与反禁毁的对峙与交锋。这种对峙与交锋集中体现在礼乐规范、人神禁忌、情理冲突、雅俗交锋几个层面。禁毁戏剧也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如作为官方仪典的戏剧被管制,
张健旺[10](2019)在《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文中研究指明“读书种子”就是士之典范,志于道,据于仁,依于德,立于礼。要在行己有耻、立身见道、通经致用,是真男子,大丈夫,是没有文王也兴的豪杰之士。简约说“读书种子”就是相续圣贤血脉的思想家。我取样的我国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有:宋濂、方孝孺、王阳明、方以智、顾炎武、王夫之。宋濂是从“文章种子”转到有道君子的典型。他守道之笃,独立不迁;不“枉道以徇人”,不“诎道以徇物”;用“敬”立心;安于道;尊崇气节,激扬豪杰。他的《龙门凝道记》是见志入道的着作。方孝孺是“雄才劲节”的典范。他善学六艺、自立其志、尊圣亲贤、勇于自治、自性庄严、刚健中正,是礼乐君子,是经典的意志人。王阳明是“狂圣”的典范。其人遭遇患难而刊落习气,道明德立,创立“良知”学说,自由担当,成为“刚狷振砺”、“独行违俗”的圣贤豪杰。可谓具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精神哲学的大师。方以智是“宏览博物”的典范。他是经典的世家子弟,有豪华的才性,遭遇世变而心性大明,随缘放旷,至诚至性,外和内刚,是博通深邃的大思想家,特立独行,自创体系,成一家之言。可谓“穷理而博学,闻道而为善”的博学君子。顾炎武是有明一代标举“行己有耻”最惹人注目的大思想家。他贬斥“无耻之士”,激扬“有耻之士”。无“耻心”即不“进德修业”,亦不“尊圣亲贤”。他遭遇世变,恪守“行己有耻”的圣训,不改形换骨,独来独往地治学,可谓磊落奇伟君子。王夫之是“醇儒”的典范。他是晚明遗老中最惹人注目的贬斥“狂流”的思想家。他“不随众狂”而标举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立誓为“六经开生面”。他可谓经典的圣贤豪杰儒。他遭遇世变隐居着书,为往圣继绝学。我国文化是我国人民立人立国的“元气”,而“读书种子”是文化的“元气”和立国的“元气”。我国传统社会的“读书种子”的性情与人格、谈吐与风致、精神与风骨,具有绝对性的重要性。他们皆是我们民族出类拔萃的楷模,是我国传统社会读书人的“人师”。他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人,人应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我们为人为学的典范。
二、群体绝迹:生命的严酷事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群体绝迹:生命的严酷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1)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及本选题的意义 |
二、对本文研究对象、范围及方法的说明 |
三、本文的主要线索 |
第一章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贬谪述论 |
第一节 学术歧异与北宋中后期的党争 |
1、南北文化的差异与王氏新学的兴起 |
2、王氏之"道"的自然特质 |
3、王氏之"道"的自然性与其政治理念的功利性 |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的党争与贬谪述论 |
1、熙丰间的党争与贬谪 |
2、元佑更化 |
3、从绍圣到崇宁 |
第三节 党争背景下的贬谪与被贬者的生存状态 |
第四节 儒学复兴与党争际遇下士大夫的心态衰变 |
1、士族的衰落与庶民文化的兴起 |
2. 庶民文化与疑经之风 |
3、三代理想的破灭与儒家信仰的失落 |
第二章 熙丰间的贬谪与文学 |
第一节 从"道尊于势"到"人君之道"——"道"向"势"的转化及重新对峙 |
第二节 洛阳与开封——道与势的对抗 |
1、司马光的历史批判 |
2、二程的哲学批判 |
(1)、功利与人性 |
(2)、佛道与性理 |
(3)、人道与天道 |
第三节、赋闲重臣的心态与文学 |
1、旧党显贵的没落与感伤 |
2、司马光洛阳期间的诗文创作 |
第四节 贬放地方的文人创作 |
1、守道与忧民 |
2、归隐之想与林泉之乐 |
3、对儒家价值的疏离及对湖山的精神皈依 |
4、贬谪与园林组诗 |
第三章 乌台诗案与二苏之贬 |
第一节 文化专制与《春秋》笔法的合谋 |
1、"道""势"合一与文化专制 |
2、《春秋》笔法与专制思维的合流 |
3、苏轼人格的自由本质 |
第二节 苏轼黄州期间的文化心态与创作演变 |
1、苏轼黄州期间的心态演变 |
(1) 初至黄州的苦闷与借景消愁 |
(2) 痛定后的反思与超越 |
(3) 对儒学的疏离及对释道的归依 |
(4) 从幻灭到归真 |
2、随物赋形——贬谪际遇下的生存哲学与文学观念 |
(1) 生存哲学 |
(2) 文学观念 |
第三节 苏辙被贬筠州的文化心态与文学创作 |
1、"省之又省"与苏辙之"道" |
2、贬谪与抗拒——苏辙贬筠期间的文化心理 |
3、复性与苏辙贬筠期间的诗文特征 |
(1) 复性论与诗的创作 |
(2) 复性论与文的创作 |
第四章 元佑贬谪与文学 |
第一节 元佑更化的历史文化内蕴 |
1、元佑更化与南北文化冲突 |
2、旧党对新党批判的泛道德化 |
第二节 车盖亭诗案的历史还原 |
1、车盖亭诗案的再考察 |
2、高后与旧党的不同心理 |
3、诗案过程中旧党的心态变化 |
第三节 元佑更化与新党的文化之痛 |
1、失落与反思 |
2、以平淡消解忧惧——元佑被贬新党创作略论 |
第四节、洛蜀党争的地域背景及党人心态 |
第五章 绍圣至崇宁的贬谪与士人心态的嬗变 |
第一节 从绍圣到崇宁的党争与贬谪 |
1、党争的加剧与贬谪的泛化 |
2、崇宁党禁与专制强化 |
3、从尊道到弄权——士人群体的人格蜕变 |
第二节 被贬士人的文化反思 |
1、陈瓘《尊尧集》对新党的批判 |
2、晁说之《儒言》对新学的批判 |
3、苏轼《东坡易传》对党争的反思及对儒学的超越 |
4、程颐《伊川易传》对传统道德的回归 |
(1) "天理"与秩序 |
(2) "至诚"与修德 |
(3) 处穷与知命 |
第三节 三教合流与被贬士大夫的居士特征 |
1、儒家信仰的弱化与三教合流的形成 |
2、被贬士大夫的居士特征 |
(1)、郑侠——以儒为宗的大庆居士 |
(2)、陈瓘——由儒到佛 |
(3)、邹浩——心仪原初的"道乡居士 |
(4)、苏辙——圆融三教的东轩老人 |
第六章 苏、黄贬谪文化人格的典范意义 |
第一节 苏轼岭海之谪及其文化人格的递嬗 |
1、从养生之术到自然之道 |
2、"吾生如寄"与"此生安归" |
3、旷达与悲情 |
(1) 生如飘篷之悲 |
(2) 生命幻灭之悲 |
第二节 黄庭坚贬谪文化人格的基本特征 |
1、砥柱意象与对儒节的坚守 |
2、拘囚下的自由——沉重的逍遥游 |
3、"不俗"观念的升华——从形迹到精神 |
第三节、苏、黄晚年对平淡诗风的追求 |
第四节、平淡诗风的文化审视与价值判定 |
第七章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创作演变(上) |
第一节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衰落 |
第二节、贬谪与苏门的文化心态 |
1、和陶——归隐的想象 |
2、苏门贬谪境遇下的内敛心态与自由追求 |
第三节 贬谪与苏、黄的创作特征 |
一、苏轼贬谪期间的创作特征 |
1、追趋与游离——苏轼和陶诗的矛盾性 |
2、苏轼和陶诗的风格评价 |
(1)、意象的弱化及缺失与诗味的寡淡 |
(2)、诗思跳宕与典故运用对平淡的破坏 |
3、苏轼非和陶诗的创作特征 |
二、平淡追求与黄庭坚晚年的创作特征 |
1、平淡追求与自然流贯 |
2、"向唐律中作活计"与对余味的追求 |
第八章 贬谪与绍圣后诗坛的创作演变(下) |
第一节、贬谪与秦观诗歌的创作演变 |
1、秦观贬后的心态特征 |
2、秦观贬后的诗作特征 |
第二节 贬谪与晁补之诗歌的创作特征 |
第三节 贬谪与张耒晚年的创作特征 |
第四节 贬谪与陈师道的创作特征 |
1、陈师道贬后心态 |
2、闭门觅句——典故的补凑与诗境的破碎 |
3、五律——由追求骨力到瘦硬通神 |
第五节 贬谪与苏门外围成员的创作特征 |
1、李之仪之清远悲健 |
2、李昭玘——废居与闲放 |
3、毛滂——颓废与俗趣 |
4、唐庚——豪旷与闲适 |
第六节 进退从容——绍圣后被贬重臣的儒者情怀 |
1、屡遭贬谪的坚毅与从容 |
2、用世壮心的消褪及政治品格的软化 |
3、晚境的悲凉及对温情的渴望 |
第九章 苏门贬后的交游与北宋末诗坛的衰变 |
第一节 苏轼绍圣后之交游及对诗坛的影响 |
1、东坡贬谪间的交游 |
2、东坡交游的自由性与精英意识 |
3、东坡的独立人格及对诗法的疏离 |
第二节 黄庭坚贬后的交游及对诗坛的影响 |
1、强烈的道德教化色彩 |
2、道德秩序与诗文法度的内在统一 |
3、构建人材网络 |
第三节 秦、晁、张、陈贬谪间的交游及影响 |
第四节 贬谪的促动与江西诗派的流行 |
1、绍圣后的专制强化与重归儒学的学术暗潮 |
2、由崇苏到宗黄——北宋后期的诗学选择 |
(1) 陈师道的诗学选择 |
(2) 潘大临的诗学选择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专着 |
期刊 |
后记 |
(2)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与贞节观相关的问题 |
三、前人关于贞节观的不同论述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野蛮与文明:回眸东西方贞节观的历史衍变 |
第一节 东西方国家贞节观的衍变 |
一、古代中国及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贞节观衍变状况 |
二、西方国家的贞节观衍变状况 |
第二节 东西方贞节观念的比较 |
一、东西方贞节观的共同点 |
二、东西方贞节观的差异 |
第二章 桎梏与呐喊:中国人在贞节观念上的觉醒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社会贞节观状况 |
一、新文化运动中对贞节观的理论批判 |
二、打破性禁忌的坚冰 |
第二节 清末民初文学中的贞节观衍变 |
一、狭邪小说等清末世情小说中的贞节观 |
二、鸳鸯蝴蝶派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三、清末谴责小说中的贞节观 |
第三章 反抗与徘徊:贞节观衍变的现代标本 |
第一节 他们的目光——现代男性作家笔下的贞节观 |
一、为旧礼教牺牲品叹惋:鲁迅、叶绍钧、杨振声、柔石等作家的创作 |
二、新女性的命运挽歌:鲁迅、王统照、曹禺、巴金等作家的创作 |
三、另类理想新女性:胡适、茅盾、杨振声等作家的创作 |
四、湘西世界别样的人生故事:沈从文的创作 |
五、直面欲望:郁达夫、张资平及新感觉派的创作 |
第二节 她们的体验:现代女性作家的贞节观 |
一、在母爱与情爱的天平上:陈衡哲、冰心、冯沅君、苏雪林的创作#112 |
二、“五四”女儿的艰难出走:庐隐、白薇、丁玲等的创作 |
三、描述那些“高门巨族的精魂”:凌叔华的创作 |
四、乱世男女的凡俗人生:张爱玲、苏青、梅娘的创作 |
五、悲悯的女性情怀:萧红的创作 |
第四章 红色迷雾与黑色魔影:贞节观新的畸变 |
第一节 埋下畸变的种子:左翼文学中的禁欲倾向 |
一、革命加恋爱与青春一起飞扬 |
二、那些被革命理性压抑了的爱情 |
第二节 传统观念与革命战争的结合:延安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延安文学中丁玲的创作 |
二、延安文学的双葩:赵树理与孙犁 |
三、延安其他作家和作品 |
第三节 规训中的畸变:“十七年”文学中的贞节观 |
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背景下 |
二、争取婚姻自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
三、社会主义的爱情新篇章 |
四、社会主义文学中贞节观的畸形变异 |
第四节 登峰造极: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 |
一、“爱的文学”遭遇灭顶之灾 |
二、充满“无性人”形象的革命样板戏 |
三、闪耀着人性之光的地下文学潜流 |
第五章 灵与肉:新时期文学对贞节观的再度反省 |
第一节 迂回的挑战与持续的规训 |
一、对封建道德与革命传统的反思 |
二、面对规训的迂回突围 |
第二节 反思婚姻与爱情 |
一、寻找爱情的位置 |
二、追问婚姻、爱情、家庭与道德 |
第三节 书写人欲:从苏醒到狂欢 |
一、人欲的苏醒 |
二、“性禁忌”的魔盒开启之后 |
三、“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
第四节 政治与性的另类叙事 |
一、行走在“性禁地”的边缘 |
二、对政治与性的再叙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 ——以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维吾尔族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国外生态人类学及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
二、国内生态人类学及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三、与本文相关的其他理论观点 |
四、达里雅博依人及其文化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特殊环境中的达里雅博依人 |
第一节 沙漠绿洲的生态环境 |
一、地理、地质条件 |
二、气候、水文 |
三、自然资源 |
四、自然灾害 |
五、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 |
第二节 达里雅博依人及其历史 |
一、达里雅博依人的来源 |
二、种族、语言 |
三、人口状况 |
第三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社会环境 |
一、历史沿革 |
二、达里雅博依人周边的人群 |
三、社会环境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沙漠环境与生计策略 |
第一节 独特的沙漠畜牧业 |
一、沙漠植物、牲畜与人 |
二、畜牧业生产的周期性 |
三、家畜管理 |
第二节 辅助生计:狩猎采集、贸易交换 |
一、狩猎采集 |
二、物物交换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质生活的文化解读 |
第一节 饮食与生计、环境 |
一、水井:沙漠中的饮水 |
二、自然简朴的饮食习俗 |
三、沙漠气候与食物存储 |
四、食物与营养的适应 |
第二节 服饰文化及其生态特征 |
第三节 居住文化与环境 |
一、住所选址:沿河而居 |
二、居住模式与畜牧生计 |
三、民居的生态设计 |
第四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工具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神生活的文化透视 |
第一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社会习俗 |
一、婚姻家庭 |
二、社会交往:合作与互助 |
三、沙漠中的丧葬 |
第二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地方性知识 |
一、胡杨文化 |
二、有关沙漠环境的知识 |
三、疾病与民间医学知识 |
第三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生态观 |
第四节 达里雅博依人的心理性格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化变迁:环境演变与文化调适 |
第一节 达里雅博依人生存环境的变化 |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
二、社会环境的变迁:达里雅博依乡的建立 |
第二节 生计方式的调适 |
一、传统生计方式的变化 |
二、新的辅助生计方式的出现 |
第二节 物质生活的变迁 |
一、从骆驼到摩托 |
二、饮食文化的变迁 |
三、居住习俗的变迁 |
第四节 精神文化的变迁 |
一、婚姻习俗的变迁 |
二、对其他社会群体的适应 |
三、价值观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文化、环境与发展 |
第一节 达里雅博依人还能适应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久 |
一、绿洲沙漠化:达里雅博依人面临的环境危机 |
二、生态移民:克里雅河下游文明会再次被黄沙埋没吗 |
三、环境保护、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文化与环境关系的人类学思考 |
一、沙漠绿洲文化:干旱地区中的特殊生态适应 |
二、沙漠绿洲文化的生态特征 |
三、沙漠绿洲文化的生存与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一) 分析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
(二) 聚焦拓展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创新发展 |
(三) 展望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 |
二、研究动态综述 |
(一) 关于面具史方面的研究 |
(二) 关于面具民族特色方面的研究 |
(三) 关于面具功能、内涵方面的研究 |
(四) 关于面具非遗保护、转化与发展方面研究 |
三、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湘西地域概念界定 |
(二) 傩与傩面具概念界定 |
(三) 研究对象“湘西傩面具”与“湘西傩戏”的界定 |
四、研究模式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模式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湘西傩面具的生成土壤与条件 |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生成的文化土壤 |
一、原始宗教的遗留 |
(一) 万物有灵的宗教意识 |
(二) 史前时期的考古遗存 |
(三) 积淀丰厚的古史传说 |
二、楚巫文化的浸染 |
(一) 巫文化及其特征 |
(二) 楚巫文化 |
(三) 湘西的楚韵巫风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成长的环境条件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经济生产方式 |
三、人文社会环境 |
小结 |
第二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民族特色 |
第一节 湘西的傩面具艺术区域分布与特色 |
一、湘西傩面具的区域分布 |
二、湘西傩面具的区域特色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象与审美特色 |
一、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特色 |
(一) 正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二) 凶神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三) 世俗人物面具的寓意与形象 |
二、傩面具的多重审美特色 |
(一) 神秘之美 |
(二) 尚力之美 |
(三) 狞厉之美 |
(四) 稚拙之美 |
(五) 繁复之美 |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崇生观念与文化特色 |
一、乡土社会的崇生观念 |
(一) 阴阳交合万物化生 |
(二) 共存三元生命世界 |
(三) 奇特纹样与生命观念 |
(四) 绮丽色彩与生命表达 |
二、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 |
(一) 心物合一 |
(二) 人神合一 |
小结 |
第三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形式、功能与内涵 |
第一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表现形式 |
一、“戏”说面具与脸谱艺术 |
(一) 同源异流的面具文化 |
(二) 共存互渗的面具艺术 |
二、傩面具作品的表现形式 |
(一) 色彩表现形式 |
(二) 材质表现形式 |
(三) 工艺表现形式 |
第二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社会功能 |
一、趋利避害 |
二、道德教化 |
三、宣泄情感 |
四、传承文化 |
第三节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深层内涵 |
一、送旧迎新秩序的构建 |
二、现实世界中自我发展 |
三、观念世界中自我壮大 |
四、生命世界中自我繁衍 |
小结 |
第四章 湘西傩面具艺术的传承、转化与发展 |
第一节 傩面具艺术传承的现状 |
一、日渐式微 |
二、非遗保护 |
(一) 模式 |
(二) 实践 |
(三) 问题 |
三、新兴趋势 |
(一) 艺术性 |
(二) 商业性 |
(三) 创新性 |
第二节 傩面具艺术的转化机遇 |
一、从反思传统文化之中寻找转化的机遇 |
二、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找准转化的机遇 |
三、新兴群体与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
(一) 新兴群体激活转化的机遇 |
(二) 政策导向激活转化的机遇 |
第三节 创意经济时代孕育出新的创新与发展前景 |
一、创意经济时代下湘西面具的创新之路 |
二、“资源转化”与“重混·创新”呈现的“三式”生命魅力及发展前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6)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家国、地域与离散经验 |
二、行旅、风景与抒情观念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上编 流亡南方 |
第一章 南明的疆域想象与地域认知 |
第一节 南移的帝国 |
第二节 流亡的感知 |
第二章 遗民的离散经验 |
第一节 奔赴与失路 |
第二节 隐遁与悔罪 |
第三章 流亡中的地域书写 |
第一节 东南半壁:浙闽地域的抗清与记忆 |
第二节 肇基西土:永历桂林的驻守与沦陷 |
第三节 拓地南荒:岛屿与海上创作 |
余论 漂泊的诗歌 |
下编 流放北地 |
第四章 流放地的想象与遭际 |
第一节 未知之地:关外想象与早期经验 |
第二节 生死之境:地域感知与心态调适 |
第五章 异域的认知与诠释 |
第一节 物候、春日与花木记忆 |
第二节 追忆、安居与边地美学 |
第三节 地志、考古与情感诠释 |
第六章 流人的新地理 |
第一节 命名山水:塞外地景的规划与收编 |
第二节 浪漫地理:流人文学中的崇高美学 |
第三节 重构疆域:东北界域的记述与思考 |
余论 流人的诗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7)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的解说 |
第二节 研究简史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工作方法和资料讨论 |
第五节 本文结构及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第二章 历史上新疆虎(Panthera tigris lecoqi)的调查确认、历史变迁及其人文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新疆虎研究述评 |
第二节 新疆是否有虎? |
第三节 新疆虎的历史变迁 |
第四节 影响新疆虎变迁的因素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清陕南移民开发状态下的人虎冲突 |
第一节 移民开发地域的渐次扩展与虎生活领域的逐渐缩小 |
第二节 人虎冲突的加剧和打虎活动的展开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历史时期福建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史前时期虎遗存分布及其折射出的虎生境 |
第二节 历史时期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
第三节 元代以前福建地区开发进程与人虎关系的演变 |
第四节 明清时期:虎患的全方位考察与开发高潮的到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江西虎的地理分布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江西的人虎冲突——虎患与打虎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人虎接触、虎利用与虎文化 |
第四节 虎与明清时期江西生态环境变迁探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虎与人虎关系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地理分布大势 |
第二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虎的时代变迁大势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虎患与打虎 |
第四节 历史时期湖南地区的人虎关系——接触、利用与文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北地区虎的历史变迁及人虎关系 |
第一节 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变迁 |
第二节 东北虎之劫—东北的近代移民与开发 |
第三节 从山林之君到医药之宝—人类对东北虎的认识和利用 |
第四节 东北虎种群延续原因之探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历史上虎资源的利用和贸易史 |
第一节 药用 |
第二节 食用 |
第三节 历史上的虎产品贸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历史上的打虎活动 |
第一节 明代以前:打虎与英雄 |
第二节 明清时期:以官府捕虎为主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分散打虎 |
第四节 建国以来:除害兽运动与盗猎活动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价值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境内出土的虎化石及虎骨 |
附录2 新疆虎大事记 |
附录3 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 |
附录4 关于《国务院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补充通知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立论依据 |
二、关于禁毁戏剧的研究现状 |
三、“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的研究思路、设想和方法 |
第一章 先秦至汉魏时期:正乐、禁戏与罪优 |
第一节 正乐与禁新声 |
第二节 焚《诗》《书》与禁百戏 |
第三节 禁巫与罪优 |
第二章 隋唐时期: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 |
第一节 禁断散乐杂戏 |
第二节 唐代弄孔子戏的妆演与逐禁 |
第三节 禁约装扮竞演 |
第四节 罢遣诛禁徘优伶人 |
第三章 两宋时期: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演戏与禁南戏宋杂剧 |
第一节 制乐设宫、禁撰优词与废罢教坊 |
第二节 丧乐、淫祀之盛与禁演丧祭戏及南戏的发生土壤 |
第三节 禁撰演南戏与宋杂剧 |
第四节 弄孔戏儒、优伶惩戒与宋杂剧的徘谐精神 |
第四章 金元时期:乐人限令、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 |
第一节 颁禁乐人限令 |
第二节 禁撰演戏类、罢犯上作乱戏及禁治集场演剧 |
第三节 禁毁戏剧的力度与戏剧繁荣的局面 |
第五章 明代:戏教、戏祸与戏剧撰演之分化 |
第一节 集权专制、伦理教化与明代官方的戏剧文化政策 |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戏剧撰演形态之分化 |
第三节 官方的不禁之禁与社会舆论的妥协 |
第六章 清代(上):官私禁戏、设局缴毁与地域性禁毁戏剧 |
第一节 沉迷、利用与禁毁:帝王好戏、禁戏与查缴曲本 |
第二节 清代的官方设局禁毁戏剧 |
第三节 从清代几类禁戏的地域性反弹看民间演剧活动的反禁毁 |
第七章 清代(下):禁毁戏剧载体与清代戏剧的生态发展 |
第一节 从禁行剧类声腔互动看清代戏剧的发展偏向 |
第二节 从禁毁剧本曲目看清代戏剧文本形态的边缘化 |
第三节 从禁诫戏剧参与群体看清代戏剧的主体贫困 |
第八章 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特征与中国古代戏剧发生发展之关系 |
第一节 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权力话语考察 |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禁毁诗文、禁毁小说的差异比较 |
第三节 禁毁戏剧对于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的影响 |
附录 |
附录一 先秦至汉魏:正乐、禁戏与罪优年表 |
附录二 隋唐: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年表 |
附录三 两宋: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戏与禁南戏宋杂剧年表 |
附录四 金元:禁倡优、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年表 |
附录五 明代:戏禁、戏教与禁毁戏剧撰演年表 |
附录六 清代:官私禁戏、地域性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年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推证“读书种子”名义 |
第一节 “廉耻之道”与“有耻之士” |
第二节 “躬行君子”与“读书君子” |
第三节 “六艺之学”与“读书种子” |
第四节 “士之典范”与“读书种子” |
第五节 “古今仁圣”与“读书种子” |
第六节 “习气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七节 “知识种子”与“读书种子” |
第一章 “劲节不同群”的“读书种子”方孝孺 |
第一节 “优美门风”与“自立其志” |
第二节 “善学君子”与“六艺之学” |
第三节 “不寻俗好”与“独契前贤” |
第四节 “勇于自治”与“修身为本” |
第五节 “纷纭野鸟”与“圣学真凤” |
第二章 “狷介独行”的“读书种子”宋濂 |
第一节 “文章知己”与“文章种子” |
第二节 “逢缘遇境”与“一变至道” |
第三节 “素狷之士”与“狷者一狂” |
第三章 “独行违俗”的“读书种子”王阳明 |
第一节 “遭遇患难”与“返之六经” |
第二节 “媚世乡愿”与“乡愿意思” |
第三节 “素狂之士”与“素刚之士” |
第四节 “有道学问”与“圣贤血脉” |
第五节 “忠信之道”与“良知之学” |
第四章 “宏览博物”的“读书种子”方以智 |
第一节 “世家子弟”与“故家旧味” |
第二节 “读书之士”与“博学君子” |
第三节 “娟而狂者”与“旷达之士” |
第四节 “破家之子”与“异类中行” |
第五节 “孝悌之道”与“天地孝子” |
第五章 “行己有耻”的“读书种子”顾炎武 |
第一节 “读书世家”与“奇质嘉种” |
第二节 “诗文种子”与“学问种子” |
第三节 “立人大节”与“行己有耻” |
第四节 “博学于文”与“临文主敬” |
第五节 “典型未往”与“树式后辈” |
第六章 “不随众狂”的“读书种子”王夫之 |
第一节 “弘道之人”与“豪杰之士” |
第二节 “正学醇儒”与“读书种子” |
第三节 “君子之学”与“君子之道” |
第四节 “观其所恒”与“依然故旧” |
第五节 “天地元气”与“圣贤学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群体绝迹:生命的严酷事实(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D]. 吴增辉. 复旦大学, 2011(12)
- [2]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D]. 程春梅. 山东大学, 2012(12)
- [3]中国知青——梦[J]. 邓贤. 当代, 1992(05)
- [4]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 ——以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博依乡维吾尔族人为例[D]. 依丽米古丽·阿不力孜.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1)
- [5]湘西傩面具艺术发展研究[D]. 曾征.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清初江南士人的离散经验与风景书写[D]. 李秉星. 苏州大学, 2018(01)
- [7]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 曹志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
- [8]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9]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 丁淑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方孝孺与有明一代的“读书种子”[D]. 张健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