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大城市供水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以新立城水库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晨怡[1](2021)在《基于影响要素分析的海绵城市差异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盐城市区与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文中认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以城市生态与水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受生态环境特征、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涉水条件三类主要因素影响,对上述三大影响要素的识别和分析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实现差异性规划的基本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平原水网地区代表城市盐城市及三峡库区的山地丘陵城市宜昌市为研究案例,运用差异性规划思维,对两座城市的生态环境特征、城市建设与发展、城市涉水条件进行了对比研究,对海绵城市建设条件、问题与需求的差异进行识别,并采用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在建设分区划分、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措施与布局、规划管控要求等关键内容上凸显规划特色和差异性,以期为海绵城市规划的精细化编制,实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提供参考。
潘宏林[2](2021)在《基于SWAT的伊通河新立城坝下生态水量调控研究》文中认为
张天舒[3](2021)在《营口盖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商贝贝[4](2021)在《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化的过程中,人类直接或间接得到的物质和服务,具有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效应,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提供多种保护。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干预愈加强烈,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社会生产生活造成的废弃物逐渐破坏着生态系统服务的自我调节和不同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生态敏感性上升。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省会、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城市,2000年以后,随着“振兴东北”战略的提出,长春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哈长城市群和长吉图开放开发先导区为核心的产业转型逐渐展开,生态系统服务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本研究以长春市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土地覆被信息,并分析其时空动态变化;利用Arc GIS软件对研究区气候、土壤、水文和DEM等数据进行空间运算,以此为基础运用In VEST模型对研究区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定量评估,探究2000年以来长春市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及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引入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长春市土地覆被解译精度达到90%,满足本研究的分析需求。耕地、林地和人工表面一直是长春市最为主要的土地覆被类型,2000-2020年间,各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处于动态变化中,总计转化面积为2855.85 km2;(2)2000-2020年,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量均呈现波动增长态势,分别增加0.15×108 mg、2.03×109 m3和3.42×107 t,生境质量呈波动下降的态势,共降低0.0018;不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长春市碳储量、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生境质量4种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均呈现协同关系;(3)长春市不同覆被类型土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有较大差异,碳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湿地,单位面积碳储量为3.90×104 mg/km2;产水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水体,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73×105m3/km2;土壤保持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为8599.56 t/km2;生境质量服务能力最强的地类为林地,平均生境质量为0.9901;2000-2020年间,长春市土地景观斑块数量(Number of patches,NP)、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PD)和景观形状指标(Landscape shape index,LSI)增加,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ercent of landscape,PLAND)、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Largest patch index,LPI)和斑块聚集度(Aggregation index,AI)降低,长春市土地覆被破碎化、复杂化程度加剧,相同地类的集聚程度减弱,优势地类地位下降。景观格局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相关性显着,说明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土地覆被格局影响。
苏刚[5](2021)在《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面沉降是城市中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不可逆转、灾害发育周期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且一旦发生还会诱发一系列地裂缝等其它灾害,因此进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长春市是一个缺水的中型城市,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曾出现过因地下水的无限制开采而在市中心形成明显地面沉降的迹象。因此,确定目前长春市城区地下水水位现状,查明是否存在地面沉降现象,并研究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对未来地下水的合理开采和地面沉降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依托2018年《长春市城区水源井调查》项目、2019年《长春市城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及其他相关区划资料,对长春市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进行了调查,根据研究区基础资料建立了水土耦合的地面沉降模型,利用GMS中MODFLOW和SUB软件包进行了求解,之后采用2006年至2018年地下水监测数据完成了模型的识别和验证,最后对不同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未来十年内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进行预测,为长春市城区地下水的规划、配置、管理和保护以及地面沉降的防治和规划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长春市城区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长春市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历史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因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引发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在市中心区域形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迹象。2000年时,地下水降落漏斗变为规模较小的13处,水位呈现回升状态。本文根据2019年长春市城区地下水位的统测资料,绘制了地下水等水位线图,确定了目前长春市城区基本不存在地下水降落漏斗,根据地面沉降野外调查和主城区水准监测,确定了研究区目前不存在因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面沉降现象。(2)在以上基础上,本文确定了计算域范围,对研究区含水层结构、地下水流场、补径排条件、边界条件和沉降机理等进行概化,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根据研究区地表和各个含水层顶底板高程数据,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之后本文整理了研究区2006年至2018年中降雨、蒸发、地下水开采等源汇项数据,利用GMS中MODFLOW和SUB软件包对水土耦合的地面沉降模型进行了求解。(3)在模型建立完毕后,本文选取了2006年至2014年的实测水位数据用于识别,2015年至2018年的实测水位数据用于验证,确定了水文地质参数,根据既有资料确定了地面沉降参数,经过识别验证,发现绝大多数的观测孔水位误差都在水位变幅的5%以内,表明各观测孔水位拟合较好,也满足均衡要求,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模型达到了预测的要求。(4)为探究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本文根据建立好的预测模型,预测了在现状开采、两倍开采、三倍开采和四倍开采条件下,十年后研究区的地下水漏斗和地面沉降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未来十年地下水水位呈缓慢上升状态,不会诱发地面沉降,说明目前地下水的开采量和开采布局较为合理。在两倍开采条件下,水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累计沉降最大值仅37.55mm,发生在长春工程学院集中开采区,可认为在两开采条件下,基本不会发生地面沉降现象,说明目前长春市地下水仍有一定的开采潜力。在三倍开采条件下,未来10年内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进而形成了局部沉降现象,累计沉降最大值仍位于长春工程学院集中开采区,达到115.38mm,其它大部分区域在10mm以下。在四倍开采条件下,未来10年内地下水位剧烈下降,市中心区域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了195.25mm,可能会对市中心建筑物造成破坏。
重庆市人民政府[6](2021)在《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渝府发[2021]6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2月10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王添[7](2020)在《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保障河湖生态需水,促进河湖自然恢复。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生态需水长期处于被挤占的状态,无法保证。本论文结合水利部门水资源管理理念的改变,对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生态需水量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生态需水保障措施。对水资源环境及生态需水量进行深入研究,为吉林省生态需水保障工作提供依据,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东辽河、伊通河和饮马河流域现状年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小。河流生态基流不能保障,主要原因是包括区域水资源条件与其经济发展定位的矛盾,本质是资源型缺水导致的。但由于区域农业、工业节水水平不高,城市和农业发展掠夺了河流生态基流,是区域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采用改进Tennant法计算各河段的基本生态需水量,考虑水生生物需水量、河流水体自净需水量等,综合确定上述流域的生态需水量。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东辽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30983.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7788.1×104m3;饮马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46573.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9642.3×104m3;伊通河流域目标生态需水量为23394.9×104m3,基本生态需水量为3982.3×104m3。并根据生态流量保障的主要任务和北方河流的特点,提出推荐生态流量保障方案。(3)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流域主要生态需水保障控制性水利工程分别为二龙山水库、石头口门水库和新立城水库,通过对水库供水任务的调整,是可以实现生态基流90%的保证率的。中部引松供水通水后,可以实现推荐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的保障程度达到90%。(4)东辽河流域二龙山水库和王奔断面作为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王奔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杨木水库等5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石头口门水库和德惠断面作为饮马河流域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德惠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烟筒山水库等3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确定新立城水库和农安断面作为伊通河流域生态基流监控的重点监控断面(其中农安断面为把口断面、考核断面),伊通站等4个断面作为兼顾监控断面。提出断面监测内容和预警机制,从制度上保障流域生态需水。
李连文,沈津海[8](2020)在《长春市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立城水库在水量保障、水污染防治、监控体系建设、综合管理方面的措施,对类似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王经超[9](2020)在《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清淤是水环境治理中削减内源污染的主要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清淤产生的污染底泥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多处水体为研究对象,依托长春市水体综合整治项目的相关生产试验,通过实地考察、底泥检测、清淤方式比选、底泥处理处置方式的确定以及底泥处置场的选址和方案设计,实现了伊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最终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淤泥化学分析结果:杨家公园和绿园明沟淤泥汞、镍、锌、镉、铜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氮和有机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天嘉公园和珍珠溪公园淤泥汞、锌、镉3项重金属指标超标,有机质与氮也有超标现象;新月公园淤泥砷、汞、镍、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雁鸣湖北侧淤泥砷、汞、镍、锌、镉、锌6项重金属指标超标;宋家明沟淤泥砷、汞、铜、锌、镉5项重金属指标超标,仅有15个样品中磷含量不超标;翟家明沟和小城子水库上下游淤泥砷、汞、铬、镍、铜、锌、镉7项重金属指标超标,磷、总氮超标。(2)本研究通过对多个清淤方式进行比选,针对串湖流域清淤水体现状,综合国家环保督察对消除黑臭水体的治理时限,确定采用挖掘机直接挖除的清淤方式。(3)合理、高效处理处置淤泥是本次水体淤泥治理的重要内容,因淤泥中含有重金属,故必须进行妥善处置,本研究中将串湖流域水体清运出淤泥运送至淤泥处置场,淤泥经重金属稳定化处置后进行卫生填埋,淤泥处置场进行防渗、导排、封场等设计。
陈泓宇[10](2020)在《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聚焦城市雨洪调控问题,并立足于北京市新的城市发展要求,以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从雨洪调控的视角下对其规划设计方法进行研究与探讨。本研究首先于绪论部分,综合狭义的森林湿地概念、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对森林湿地复合型地块的建设要求、目前北京市森林湿地与森林湿地公园的建设情况,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对森林湿地公园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究;之后,本研究在对国内外雨洪调控理论与实践研究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研究,通过匹配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特征,从雨洪调控的视角,对北京市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包括对现状资料收集与分析、山水空间构建、设施布置、植物景观营建与效能评估等多方面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得出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得到密云森林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道路交通、竖向、水系、植被以及雨水系统等专项规划,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对雨洪调控效能进行模拟。本研究旨在探究出一套适应浅山区特征、平衡生态、功能、景观的森林湿地公园的营建方法,以期通过森林湿地营建的方式解决目前北京浅山区所存在的一些雨洪调控缺失问题,落实北京市全新规划要求,支持未来北京市绿色空间高质量建设发展。
二、关于大城市供水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以新立城水库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大城市供水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以新立城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影响要素分析的海绵城市差异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盐城市区与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城市概况 |
3 影响要素分析 |
3.1 生态环境特征 |
3.1.1 降雨特征 |
3.1.2 地形地貌 |
3.1.3 地质土壤 |
3.1.4 水系条件 |
3.1.5 生态格局 |
3.2 城市建设与发展 |
3.2.1 经济情况 |
3.2.2 城市规模 |
3.2.3 城市形态 |
3.2.4 绿地系统 |
3.2.5 道路交通 |
3.3 城市涉水条件 |
3.3.1 水安全条件 |
3.3.2 水环境条件 |
3.3.3 水生态条件 |
3.3.4 水资源条件 |
4 问题与需求分析 |
5 方案差异性研究 |
5.1 建设分区划分 |
5.2 规划目标与指标 |
5.3 规划措施与布局 |
5.3.1 规划措施 |
5.3.2 布局规划 |
5.3.3 技术措施 |
5.4 规划管控要求 |
6 结语 |
(4)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及分类 |
1.2.2 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方法 |
1.2.3 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面向对象-决策树的土地覆被信息遥感提取 |
2.2.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2.2.3 景观格局指数 |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 土地覆被数据 |
3.2 碳储量 |
3.3 产水量 |
3.4 土壤保持 |
3.5 生境质量 |
第4章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时空变化 |
4.1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总体特征 |
4.2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类型转移特征 |
4.3 2000-2020 年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
第5章 基于In VEST模型的2000-2020 年长春市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1 总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5.2 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分项评估 |
5.2.1 碳储量 |
5.2.2 产水量 |
5.2.3 土壤保持 |
5.2.4 生境质量 |
5.3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
第6章 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6.1.1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碳储量的影响 |
6.1.2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产水量的影响 |
6.1.3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土壤保持的影响 |
6.1.4 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对长春市生境质量的影响 |
6.2 土地覆被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发生现状 |
1.2.2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地下水开采诱发地面沉降的预测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条件 |
2.1.4 社会经济 |
2.1.5 水文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背景 |
2.3.1 地下水赋存条件 |
2.3.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3 地下水的循环条件 |
第3章 研究区地面沉降演变和机理探讨 |
3.1 研究区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演变 |
3.2 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 |
3.2.1 人民广场地面沉降现状调查 |
3.2.2 主城区地面沉降水准监测 |
3.3 研究区地面沉降形成机理探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土耦合模型的构建 |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4.1.1 计算域范围 |
4.1.2 含水层系统 |
4.1.3 补径排条件 |
4.1.4 边界条件 |
4.1.5 土体变形模型的概化 |
4.2 数学模型 |
4.2.1 水流数学模型 |
4.2.2 土层垂向一维变形模型 |
4.2.3 水土耦合模型 |
4.3 数值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4.3.1 模拟区剖分 |
4.3.2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3.3 源汇项 |
4.3.4 初始条件 |
4.3.5 模型识别 |
4.3.6 模型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预测 |
5.1 现状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
5.1.1 现状开采情况水位预测 |
5.1.2 现状开采情况沉降预测 |
5.2 方案一: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
5.2.1 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
5.2.2 两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
5.3 方案二: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
5.3.1 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
5.3.2 三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
5.4 方案三: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模型预测 |
5.4.1 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水位预测 |
5.4.2 四倍开采条件下的沉降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生态需水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生态需水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条件 |
2.1.3 河流水系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3.1 区域水资源量 |
2.3.2 水利工程(蓄水工程)情况 |
2.3.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4 生态需水保障不足原因分析 |
第3章 生态需水量(流量)计算 |
3.1 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
3.1.1 Tennant法的特点及其改进方案 |
3.1.2 水文资料 |
3.1.3 水文资料变异分析 |
3.1.4 生态水量组成 |
3.2 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1 东辽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2 饮马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2.3 伊通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3.3 计算结果对比及复核 |
3.3.1 水利部门已发布的生态需水保障目标 |
3.3.2 东辽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3.3 饮马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3.4 伊通河流域计算结果复核分析 |
3.4 生态流量保障过程 |
第4章 生态需水保障措施研究 |
4.1 现状生态需水量保障程度分析 |
4.2 加强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 |
4.2.1 东辽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2 饮马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3 伊通河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调度研究 |
4.2.4 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通水后相关控制性工程优化调度趋势 |
4.3 生态流量监测和预警方案 |
4.3.1 监测方案 |
4.3.2 预警方案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长春市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任务及整体思路 |
1.1 规划主要任务 |
1.2 整体思路 |
2 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
2.1 水量安全状况评估 |
2.2 水质安全状况评价 |
3 存在问题 |
3.1 水量保障存在问题 |
3.2 水源地保护和水污染问题 |
3.3 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 |
3.4 管理保护存在问题 |
4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 |
4.1 水量保障措施 |
4.2 水污染治理保护措施 |
4.3 监控体系建设 |
4.4 综合管理 |
5 实施保障 |
6 结论 |
(9)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底泥处理处置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底泥处理处置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底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与串湖流域概况 |
2.2 气象水文条件 |
2.3 地貌地质条件 |
2.3.1 地形地貌条件 |
2.3.2 地质条件 |
2.4 流域自然条件特点 |
2.5 串湖流域污染现状及主要原因分析 |
2.5.1 串湖流域污染现状 |
2.5.2 问题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土工试验 |
3.3 化学分析 |
3.4 评价标准 |
3.5 泥质分析 |
3.6 浸出液检测 |
3.7 浸出液检测结果及判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清淤方案研究 |
4.1 清淤量确定 |
4.1.1 水利清淤量 |
4.1.2 环保清淤量 |
4.2 水体清淤方式比选及其工程实现 |
4.2.1 排干清淤 |
4.2.2 水下清淤 |
4.2.3 底泥清淤及其实现 |
4.3 清淤过程中的环保措施 |
4.3.1 淤泥处置场渗滤液的处理措施 |
4.3.2 臭气的处理措施 |
4.3.3 噪声的处理措施 |
4.3.4 淤泥堆放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
4.3.5 淤泥运输过程中的防治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处理处置方法的研究 |
5.1 底泥处理方法的研究 |
5.1.1 底质改良剂及其作用 |
5.2 底泥处置方式选择 |
5.3 淤泥填埋场选址 |
5.3.1 耿家屯淤泥处置场 |
5.3.2 大蔡家堡淤泥处置场 |
5.3.3 宏程墙体材料厂淤泥处置场 |
5.4 淤泥填埋场做法 |
5.5 淤泥处置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湖流域水体底泥清淤施工方案研究 |
6.1 各清淤水体施工方案 |
6.1.1 水体导排系统施工 |
6.1.2 施工便道施工 |
6.1.3 淤泥开挖及外运 |
6.2 各淤泥处置场施工方案 |
6.2.1 场地平整 |
6.2.2 防渗系统施工 |
6.2.3 导排系统施工 |
6.2.4 施工便道施工 |
6.2.5 淤泥重金属稳定化处置 |
6.2.6 封场构造系统施工 |
6.2.7 处置场监测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严峻的生态形势 |
1.1.2 我国迫切的雨洪调控问题 |
1.1.3 北京全新的发展要求与契机 |
1.2 研究对象 |
1.2.1 北京浅山区 |
1.2.2 森林湿地公园 |
1.2.3 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 |
2.1 国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
2.1.1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
2.1.2 国外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
2.2 国内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发展与特点 |
2.2.1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历程 |
2.2.2 国内雨洪调控理论发展特点 |
2.3 主要理论 |
2.3.1 最佳暴雨管理措施BMPs |
2.3.2 低影响开发LID |
2.3.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
2.3.4 绿色基础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I/GSI |
2.3.5 可持续城市水系统SUDS |
2.3.6 海绵城市 |
2.4 国内外雨洪调控相关研究小结 |
2.4.1 主要理论特征对比 |
2.4.2 研究进展与不足 |
3 案例分析 |
3.1 澳大利亚墨尔本爱丁堡雨园 |
3.1.1 项目概况 |
3.1.2 项目特色 |
3.1.3 经验借鉴 |
3.2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林地雨水花园 |
3.2.1 项目概况 |
3.2.2 项目特色 |
3.2.3 经验借鉴 |
3.3 新加坡JTC清洁科技园中心区 |
3.3.1 项目概况 |
3.3.2 项目特色 |
3.3.3 经验借鉴 |
3.4 海坨山谷冲沟与景观湖设计 |
3.4.1 项目概况 |
3.4.2 项目特色 |
3.4.3 经验借鉴 |
3.5 山东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 |
3.5.1 项目概况 |
3.5.2 项目特色 |
3.5.3 经验借鉴 |
3.6 贵州安顺虹山湖市民公园 |
3.6.1 项目概况 |
3.6.2 项目特色 |
3.6.3 经验借鉴 |
3.7 本章小结 |
4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
4.1 现状条件分析 |
4.1.1 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
4.1.2 用地条件分析 |
4.2 地形设计 |
4.2.1 北京市浅山区地形特征 |
4.2.2 地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3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地形设计方法 |
4.3 基于水量平衡的永久性水体设计 |
4.3.1 基于自然水循环的水体面积函数构建 |
4.3.2 汇水区划定 |
4.3.3 永久性水体面积的求解 |
4.3.4 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 |
4.4 基于Arc GIS积水空间可视化的季节性水体设计 |
4.4.1 基于水量扩散法的各汇水区积水深度计算 |
4.4.2 汇水区积水范围的可视化表达与水面空间确定 |
4.4.3 动态水景观与水生境设计 |
4.5 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1 森林湿地公园基本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2 基于雨水安全性的公园功能布局与设计 |
4.5.3 雨洪调控复合型功能设计 |
4.6 雨洪调控体系构建 |
4.6.1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系统 |
4.6.2 适用于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的雨洪调控设施的类型与布局方法 |
4.6.3 雨洪调控设施的规模估算 |
4.6.4 高效能雨洪调控设施优化与组合 |
4.7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公园植物景观设计 |
4.7.1 基本原则 |
4.7.2 雨水截留型群落构建 |
4.7.3 水体净化型群落构建 |
4.8 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
4.8.1 常用雨洪调控效能模拟模型 |
4.8.2 基于SWMM模型的雨洪调控效能模拟与方案优化 |
4.9 本章小结 |
5 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密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 |
5.1.1 项目建设背景 |
5.1.2 密云区自然条件与资源概况 |
5.1.3 密云区人文条件与资源概况 |
5.2 项目概况 |
5.2.1 项目区位 |
5.2.2 上位规划 |
5.2.3 项目基址现状 |
5.3 项目目标与定位 |
5.4 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
5.4.1 规划设计依据 |
5.4.2 规划设计原则 |
5.5 规划设计策略 |
5.5.1 生态优先,原生资源高质量保护 |
5.5.2 持续高效,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 |
5.5.3 复合多样,森林湿地复合型游憩 |
5.6 总体规划 |
5.6.1 规划结构 |
5.6.2 规划分区 |
5.6.3 总平面图 |
5.7 分区解读 |
5.7.1 综合服务区 |
5.7.2 田园风情体验区 |
5.7.3 浅山风貌展示区 |
5.7.4 森林湿地游憩区 |
5.7.5 滨湖游憩区(东服务区) |
5.7.6 森林游憩区 |
5.7.7 滨河湿地保育区 |
5.8 专项规划设计 |
5.8.1 竖向设计专项 |
5.8.2 水系统专项 |
5.8.3 雨水系统专项 |
5.8.4 道路交通专项 |
5.8.5 种植设计专项 |
5.8.6 服务设施专项 |
5.8.7 管理设施专项 |
5.8.8 游憩专项 |
5.9 经济技术指标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2.1 选题的创新性 |
6.2.2 方法的创新性 |
6.2.3 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图纸附录 |
四、关于大城市供水水库上游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以新立城水库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影响要素分析的海绵城市差异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盐城市区与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A]. 宋晨怡.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工程规划), 2021
- [2]基于SWAT的伊通河新立城坝下生态水量调控研究[D]. 潘宏林. 长春工程学院, 2021
- [3]营口盖州市海绵城市示范区规划研究[D]. 张天舒.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4]长春市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研究[D]. 商贝贝. 吉林大学, 2021(01)
- [5]长春市城区地下水开采对地面沉降影响的模拟研究[D]. 苏刚. 吉林大学, 2021(01)
- [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4)
- [7]吉林省东辽河、伊通河、饮马河生态需水及其保障措施研究[D]. 王添. 吉林大学, 2020(03)
- [8]长春市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J]. 李连文,沈津海. 科技风, 2020(33)
- [9]长春市伊通河水系串湖流域底泥清淤处理处置技术研究[D]. 王经超. 吉林大学, 2020(01)
- [10]雨洪调控视角下的北京浅山区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密云森林湿地公园为例[D]. 陈泓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