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不能作宾语(论文文献综述)
袁宇秀[1](2020)在《韩国留学生“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印欧语言,汉语中的“自己”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有指代词的特征,又有照应词的特征。正因如此,汉语反身代词化研究一直是国际理论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事实上,汉语“自己”的特殊性也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本文尝试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探讨韩国留学生“自己”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出现的偏误情况,并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韩国留学生习得“自己”的相关教学建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语料分析法,对韩国留学生“自己”的偏误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后,考虑率到各个层面的偏误形式,按照鲁健骥(1994)对偏误的分类将其分为四类:误代、错序、遗漏和误加。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自己”的偏误中,误代最多,其次为误加、遗漏,错序最少。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自己”的复杂性和课堂教学因素影响四个方面有关。另外,我们通过考察教材发现,教材中“自己”的释义不完善、用法缺乏系统的解释,练习设置少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偏误的产生。最后,我们从学习者、教师和教材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张永哲[2](2015)在《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等多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凤翔方言"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过程。"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也有表现,但语法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旁指代词"他"也有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与"伢"的语法化存在共性。
马晓娟[3](2012)在《现代汉语单功能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单功能词是单独使用时只能充当某一种句法成分的词类。学界对唯补词、唯定词和唯状词研究较多,但没有对单功能词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考察,本课题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对单功能词进行整体考察。除绪论和结语外,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章讨论了现代汉语单功能词的性质、范围和类型,单功能词“唯X”可以细分为唯主词、唯宾词、唯定词、唯状词、唯谓词和唯补词六大类。首先从词类层级上确定单功能词的地位,然后根据语料统计单功能词的数量,并概括其总体特征。本文对单功能词的数量统计第一步借助《汉语词类划分手册》和《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进行初步筛选,第二步将统计的词语通过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验,再次筛选得到符合条件的用例。第二至第七章集中讨论六大类型的单功能词。第二章讨论唯主词的相关问题,主要步骤包括:首先界定唯主词并论述其立类的意义;然后通过语料库调查唯主词的使用状况;接着根据统计数据描写唯主词内部的共性和差异;最后在描写的基础上找出唯主词功能专职化的机制。第三章至第七章按上述步骤分别讨论了唯宾词、唯谓词、唯定词、唯状词和唯补词的相关内容。除了“唯定词”一章增设了关于带“de”和不带“de”修饰语的讨论外其他每章研究结构基本相同。第八章总结论述了单功能词的共性特征和应用价值。文章认为单功能词具有粘附性、定位性和专职化的特征,并且通过实例可以看出单功能词在语块教学和语言信息处理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采用了统计、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单功能词立类的标准有较为严格的界定,每一步数据的获得也有相应的依据和标准,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描写。文章的理论解释部分基本都是在实例基础上进行说明的。本文提出“单功能词”的概念,并将之与多功能词对待处于同一个词类层级上。本文对单功能词的研究既有和前贤重合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着力点,如对“唯定词”、“唯状词”的研究较之传统的“区别词”和“副词”要严格许多。文章首先调查得出了在一定封闭范围内单功能词的总体数量,具体到每一章都有各单功能词的统计方法和数据。通过统计可以看出,学界对单功能词研究的重视程度与其数量成正比,每一类单功能词的聚类都有其共性和差异特征,而单功能词的专职化机制是每章的研究重点。每一章单功能词的专职化机制看似不同但都反映出语义对句法功能的影响,单功能词对其共现成分语义上也往往表现出依赖性。总之,本课题主要做了如下研究工作:确立了单功能词的概念;单功能词的类型、范围和词类地位;统计了单功能词各小类的数据;描写了各单功能词的内部差异和共性;初步提炼出了各类型单功能词的聚类机制;最后分析归纳出单功能词的总体特征,并从语块教学和信息处理等具体角度为单功能词的应用研究找到方向。
乔倓[4](2017)在《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探讨四组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的句法功能和特点,并基于中介语作文语料库考察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四组动词的本体规则主要有:一、在“变”组词中,“变”、“改变”、“变化”存在纠葛的程度最深。“变”、“改变”可以直接带宾语,其中“变”的大多数用例在语言形式上要求前后项对称分布,且宾语表目标或结果义;“改变”无形式限制,宾语表对象客体义。“变”组词都能形成“变/改变/变化+补语+宾语”的句法序列,其中“变”的出现频次最高,且仅“变”可转换为“变……为……”。“变”倾向于搭配[+否定性]、[-持续性]、[+程度]等语义特征的副词;“改变”倾向于搭配[+否定性]、[+持续性]、[+程度]、[+方式]等语义特征的副词;“变化”倾向于搭配[+持续性]、[+方式]、[+否定性]、[+频率]等语义特征的副词。此时“变”、“改变”、“变化”搭配状语遵循[1+1]、[2+2]的韵律模式。二、在“忘”组词中,带宾语是“忘”、“忘记”最主要的用法。“忘”带名词性宾语时,宾语是代词,“忘”后面须带“了”;宾语是单、双、多音节一般名词时,随着宾语音节数量的增加,动词后“了”出现的强制性程度逐渐增强。“忘”带动词性宾语时,动词后“了”出现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宾语是单、双音节时,句末“了”可单独出现,但宾语是多音节时,句末“了”不能出现。“忘”带小句宾语时,动词后“了”须强制性出现。“忘记”带名词性宾语时,宾语是单、双音节时,“忘记”倾向于不出现动词后“了”,多音节宾语时,倾向于出现。“忘记”带动词性宾语时,只有宾语是单音节时,受限于句末“了”,宾语是其他音节时,不受限于句末“了”。“忘记”带小句宾语时,“忘记”不受动词后“了”的制约,且不出现“了”的倾向性较强。三、在“知”组词中,“知”、“知道”直接带宾语是占比最高的共性用法。“知”在现代汉语平面中以否定形式带宾语居多,其肯定形式只有“知”与带有书面色彩的前项成分处于[1+1]的韵律模式中才能成立;而“知道”除了不能搭配“心”、“自”之外,没有使用限制。“知”、“知道”都倾向于搭配多音节宾语。四、在“帮”组词中,“帮”、“帮助”具有的句法共性特征占比最高,纠葛最多。特别是二者在相同句法序列“帮/帮助+NP+VP”中对立分布,此时“帮”字句倾向于连动句语义,“帮助”字句倾向于兼语句语义。“帮”、“帮助”搭配名词性宾语不遵循[1+1]、[2+2]的韵律模式,而它们光杆形式搭配状语时,却遵循这一韵律模式,其中“帮忙”比“帮助”更倾向搭配双音节状语。四组动词的习得情况方面的结论主要有:留学生习得“变”组词的情况较不理想,总体上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但也不乏每个词中某些用法的回避使用。遗漏是“变”的主要偏误类型,其次是误代,冗余和错序的数量都较少。误代是“改变”、“变化”的主要偏误类型。“改变”的遗漏、错序只见偶例,没有冗余偏误。“变化”的遗漏偏误较多,冗余、错序数量极少。其中误代偏误主要包括“变”内部用法之间的双向误代,“变”与“改变”、“变化”之间的交叉双向误代。留学生习得“忘”组词的情况较为理想,总体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遗漏和误代是“忘”、“忘记”主要的偏误类型,“忘”仅见错序偶例,没有冗余偏误,“忘记”仅见冗余偏误,没有错序偶例。遗漏偏误主要表现为“忘”、“忘记”搭配名词性宾语时动词后“了”的遗漏以及宾语前置后动词后“了”的遗漏。误代偏误主要是“忘”对“忘记”的误代,而“忘记”对“忘”的误代较少。留学生习得“知”组词的情况较为理想。“知道”存在超量使用的情况。“知”的偏误集中在“不知不觉”对其他词语的误代上;“知道”的偏误主要表现为冗余词尾助词“了”、“知道”对近义或相关的其他词的误代、其否定形式所带宾语中表不确定信息的语言形式的遗漏等。“知”、“知道”二者虽然存在“知”单向误代“知道”的偏误,但数量较少。留学生习得“帮”组词的情况不是十分理想。整体上存在“帮”、“帮忙”使用量不足,“帮助”超量使用的情况,偏误以误代占绝对优势,遗漏、冗余和错序的数量都极少。其中误代主要表现为“帮”与“帮助”之间的双向误代、“帮助”对“帮忙”中动词性语素的误代、“帮忙”对“帮助”的误代;除此之外,“帮助”一词内部不同用法之间的误代以及“帮忙”离析形式被合体形式的误代。
乔全生[5](1986)在《洪洞话的代词》文中指出 洪洞话的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论就哪一方面讲,都有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特点。指示代词已在《洪洞方言志》(见《语文研究》增刊6)里作了描写,这里没再描述。本文试就洪洞话人称代词、疑问代词作一探讨。
赵黎明[6](2005)在《“动词+名词宾语”结构中定语的成句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完句成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胡名扬先生首开先河提出了这一概念,相关研究随即展开并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定语作为完句成分之一,在完句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动宾组合或是句子形式如果没有定语就不能成立。但是尽管如此,有关定语成句作用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研究的方向确定在定语的成句作用上,在“动词+名词宾语”这一范围内对定语的成句作用进行考察。首先我们从名词入手划归出了不能作宾语的名词和必须加定语才能作宾语的名词,其中对后一类名词我们从词义特点、音节形式等方面分析它们作宾语时定语强制性出现的原因。其次,排除以上所讨论的名词,其余名词在作动词宾语时也未必都是自由的。这里我们从语义角度着眼,运用语义搭配的隐性选择限制原则分别从动词述语和名词宾语的角度着手对这些名词进行归类与分析。再次,单纯的动宾组合如果添加了某些语言形式后,定语也有了成句作用,而且定语的类型也成为影响句子成立的因素之一。这样的语言形式包括部分双宾语结构,“动词+‘了’+事物名词”形式,施事宾语句等等。这里我们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有界”“无界”说以及“例”和“类”的概念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明确定语在这些句式中起成句作用的因由。本文从一个侧面对定语的成句作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总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定语的研究领域。
顾宣宣[7](2008)在《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文中研究表明代词是一个封闭的小系统,又是口语中最常用的基本词汇,因而虽然数目有限,用法却非常复杂,颇具研究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笔者依据丰富、详实的方言口语材料,从语音形式、意义及用法等方面对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与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横向共时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张家口地区概况、张家口方言的归属以及(主要是语音方面的)基本特点;其次介绍了代词的概念、基本分类;最后介绍了汉语方言代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以往研究的侧重点。第二部分是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的描写与分析。主要从语音形式、意义及用法等方面对张家口13个县的人称代词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同时也将各方言点的人称代词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比较。这一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人称代词的分类,并将张家口13个县(外加宣化区)方言人称代词的基本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二节是人称代词的意义及用法。这一节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三身代词的形式及用法。我们首先详细地描写、分析了张家口13个县方言三身代词单数的形式与用法,并将一些方言点三身代词单数的形式及具体用法放在一起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次描写、分析了三身代词复数的构成方式、语音形式以及一些具体用法。二是非三身代词的形式及用法。非三身代词可分为反身代词、旁称代词、统称代词和分称代词四类,我们描写、分析的对象以反身代词和旁称代词为主。通过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我们发现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与普通话相比,语音形式、语法意义都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和研究价值。第三部分是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与其他方言的比较。这一部分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是与北京话人称代词的比较,主要从语音形式和人称代词的具体用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二节是与山西部分方言人称代词的比较,主要从人称代词单数的形式、用法和人称代词复数的形式、用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三节是与内蒙古晋语人称代词的比较,由于材料有限,这一节仅限于张家口方言与丰镇方言之间的简单比较。?第四部分是结论。我们总结归纳了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的特点和本文研究的意义,指出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几个难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本文采用描写与方言共时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希望能为汉语人称代词研究提供张家口方言的详尽材料,填补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描写和分析的空白,并能有助于整个汉语方言代词的研究。
洪昊(ARSENE Manana Oclin)[8](2020)在《汉语、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对比分析和教学策略》文中认为汉语和马达加斯加语都有形容词、动词、的重叠。其中,形容词重叠是数量最多、形式最复杂、语用功能最丰富的一种。本文主要从语音、语义和语法这三个方面去对比研究汉语与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本文对比分析的结论,建立在对汉语和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全文的研究结论是如下。语音方面。在重叠方式上,汉语和马语都有完全重叠,但是马语还有不完全重叠,这是汉语所没有的。完全重叠时,马语形容词重叠式的语音变化发生在音节内部成分的辅音和元音上,而汉语的语音变化只发生在声调及音变轻声、儿化方面;马语的部分重叠方式是汉语重叠式所不具备的;马语形容词重叠的语音特征及语音变化遵循较严格的语音规律,而汉语的语音变化比较自由,未受到严格语音规律的制约。语义方面。研究发现,马语和汉语的相同之处在于两种语言的形容词重叠的语义都富有感情色彩,多音节形容词重叠后都不改变原形词的意义但有强调程度的差异。马语大部分重叠式在语音上明显体现出其意义方面的轻微程度,而汉语重叠式所表达的轻重程度尚有争论。马语重叠式中,有部分类型可以产生两种相反的意义,一种表示语义轻微,一种表示语义加强。汉语重叠式不存在这类现象。语法方面。汉语形容词重叠式在句子里功能多样,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宾语等。马语形容词有的重叠式在句子里功能多样,如AA式,它也可以作定语、状语、谓语、宾语等但是不能作补语。有的形式不能作宾语,比如ABB式;有的还能作主语而不能作补语和宾语如AAB式;而马语ABAB式可以做定语、状语和宾语,和谓语。迄今,马语学界尚未对马语形容词重叠式进行统计及细致研究,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因此,除了对马语这两类重叠方式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外,本文还在文末附录了这两类重叠词详细统计表(见附录1)。为了帮助在马岛国汉语老师志愿者用汉语与马语对比来教汉语形容词,本文还提供马语字母表和英语对应的发音(附录2),还提供语言学相关的一些词汇和马语的意义(附录3)。
付欣晴[9](2013)在《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系统地观察同区方言及方言区之间、各词类重叠现象间的异同,本文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即以各词类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方言重叠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可以用来构词,也可以用来构形。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通过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也包括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从构形作用看,方言中的动词、形容词和量词都存在共有重叠形态,具体包括两类:形式相同且意义、功能也相同;形式相同而意义、功能不同。后者又包括两类,一类指动词和量词有形式相同但韵律结构不同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重叠形态(往往共存于同一方言中),如北方方言中兼表“遍指”和“小称”义的单音节量词“AA”重叠;另一类指形容词中有重叠形式与韵律结构都一样但表示意义也不相同的情况(不同方言间的共有重叠形态),如某些粤方言和西南官话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ABAB”重叠式表示性状量的减弱,不同于其他方言。方言特有重叠形态除了出现在官话名、代、副词中,其他并不多见,只有诸如闽语中的联合式双音节动词一般只重叠前字构成AAB式表示“动作量小”义,粤语中单音节形容词的完全重叠式可以改变前一音节调值的手段来表示性状量的加深等。不论哪类重叠形态,其主要语法意义都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前者如性质形容词的单纯重叠形态,后者如集中于湘、客、赣及西南官话中的量词带中缀重叠式和赣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带后缀重叠式等。方言各重叠形态的历史层次非常复杂,但从其成因看总体呈现出较强的规律:传承或接触、融合。如表示“遍指”的量词重叠形态传承于汉末及六朝时期古通语中的同类现象;现代吴、闽、粤语及部分江淮方言中表“量大”的动词重叠式能与补语共现,可能是古方言(也许是古吴语,而非古通语)的语法存留;广东惠州方言(客语)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音变现象是因长期与粤方言地理接触,受其影响而借贷进的;广西、广东和川贵一些方言中双音节状态形容词以“ABAB”形式重叠后表示程度量较低,与其他大部分方言表示程度量高的语义有别,而且未见于古语中,但周边其他民族语言也存在,因此可能是语言接触的结果等。从各词类重叠形态的分布及内在规律看,汉语方言现有格局可谓三足鼎立:官话、吴闽粤、湘客赣。官话不仅重叠词类最多(包括名、动、形、量、代词和副词),而且以单纯重叠形式为主;吴闽粤语次之(动、形和量词);湘客赣语最少(只有形容词和量词),而且有丰富的带缀重叠形式。西南官话是一个特殊区域,它兼有各区的特点:名、代、副词能重叠(与其他官话相同),没有表“小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但有丰富的加缀量词重叠形态(与湘客赣语相同),有表“大量”义的动词重叠形态(与吴闽粤语相同)。这种格局既反映了各方言形成之初的亲缘关系,也说明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地缘的远近亲疏等因素对其的现实影响。
张昕怡[10](2016)在《高级汉语成语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语被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其涵盖的内容丰富,不仅包括语义、语法,而且包含了大量文化方面的内容。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真正学会和正确使用成语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而且与其他方面学习不同,成语无法通过单纯的记忆来学习,成语中大多保存了文言里的古词和古义等。正因为这样,怎样进行成语授课是绝大多数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汉语课本和各类汉语参考标准中成语的比重都是很少的,目前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中成语的收录情况是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汉语基本交际、书写需求的。因此,本文将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以下称为《等级划分》)进行分析研究,梳理出现行汉语国际教育成语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通过广泛的调查,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教材编写建议和教学方法建议,探讨成语教学的内容、方法、策略等,对汉语国际教育高级水平的成语授课有所借鉴意义。本文一共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是引言,陈述的是文章研究的原因、研究价值、研究领域、研究手段和创新之处,同时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目前研究中出现的不足,以以往研究中的一些成果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前提和基础。第一章是关于高级阶段的成语考察。本章主要对高级阶段的教材和《等级划分》中高级成语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比具体分析目前汉语国际教育高级阶段成语教材存在的问题。第二章是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现阶段成语水平的考察与分析。通过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的形式对高级水平学习者成语学习现状进行考察,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产生的原因。第三章是对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成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第一章里已经通过整理分析发现了高级汉语教材中成语安排不合理的地方,第二章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成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所以本章主要从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针对第一章和第二章中考察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二、“自”不能作宾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不能作宾语(论文提纲范文)
(1)韩国留学生“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反身代词的总体研究 |
1.3.2 对于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 |
1.3.3 反身代词“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2. 韩国留学生“自己”习得的偏误分析 |
2.1 偏误类型 |
2.1.1 误代 |
2.1.2 错序 |
2.1.3 遗漏 |
2.1.4 误加 |
2.2 “自己”的偏误原因 |
2.2.1 母语负迁移 |
2.2.2 目的语知识的过渡泛化 |
2.2.3 “自己”本身的复杂性 |
2.2.4 课堂教学因素的影响 |
3. 教材编排中“自己”的分布分析 |
3.1 《发展汉语》中“自己”的分布 |
3.1.1 “自己”的句法分布 |
3.1.2 “自己”的用法分布 |
3.2 《汉语教程》中“自己”的分布 |
3.2.1 “自己”的句法分布 |
3.2.2 “自己”的用法分布 |
4. 韩国留学生“自己”习得的教学建议 |
4.1 针对学习者的建议 |
4.1.1 加强汉韩语言对比 |
4.1.2 积极调整学习策略 |
4.2 针对教师的建议 |
4.2.1 采取语境教学法 |
4.2.2 遵循相应教学原则 |
4.2.3 设计相关教学内容 |
4.3 针对教材的建议 |
4.3.1 补充完善词语注释 |
4.3.2 系统解释总结用法 |
4.3.3 增加相关练习设计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他称代词“人家”和“伢” |
2“伢”由他称代词到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语法化 |
2.1“伢”强调指人名词、名词性短语 |
2.2“伢”强调人称、疑问代词 |
2.3“伢”强调非指人的名词性成分 |
2.4 强调标记“伢”与他称代词“伢”的口语区别 |
2.5“伢”的语法化过程 |
3“伢”语法化为名词性成分强调标记的类型学考察 |
3.1“伢”语法化为强调标记在其他方言中的表现 |
3.2 汉语旁指代词“他”语法化为强调标记的现象 |
4 结语 |
(3)现代汉语单功能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现代汉语单功能词的研究现状 |
一、现有研究成果 |
二、对前辈研究成果的看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标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语料来源 |
一、《汉语词类划分手册》 |
二、《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 |
三、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 |
第一章 单功能词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词的语法功能与词类的关系 |
第二节 单功能词的性质、范围 |
一、单功能词“唯X”的提出 |
二、单功能词的性质及定义 |
三、单功能词的范围 |
第三节 单功能词的类型 |
第四节 单功能词的词类地位 |
一、单功能词的独立性 |
二、单功能词的数量和总体特征 |
第二章 唯主词 |
第一节 唯主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主词的界定 |
二、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主词的使用状况 |
一、语料中的“唯主词” |
二、经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验后的唯主词 |
第三节 唯主词的类别特征 |
一、共性特征 |
二、差异特征 |
第四节 唯主词专职化的机制 |
一、语义角色和话题原型 |
二、“凸显”和“图形—背景”理论 |
三、复合词内部结构机制 |
第三章 唯宾词 |
第一节 唯宾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宾词的界定 |
二、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宾词的使用状况 |
一、语料中的“唯宾词” |
二、经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验后的唯宾词 |
第三节 唯宾词的类别特征 |
一、共性特征 |
二、差异特征 |
第四节 唯宾词专职化的机制 |
第四章 唯谓词 |
第一节 唯谓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谓词的界定 |
二、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谓词的使用状况 |
一、语料中的“唯谓词” |
二、经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验后的“唯谓词” |
第三节 唯谓词的类别特征 |
一、唯谓动词的类别特征 |
二、唯谓形容词的类别特征 |
三、唯谓状态词的类别特征 |
第四节 唯谓词专职化的机制 |
一、强陈述性 |
二、语义的不自足 |
第五章 唯定词 |
第一节 唯定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定词的界定 |
二、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定词的使用状况 |
一、语料中的“唯定词” |
二、经过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检验后的唯定词 |
第三节 唯定词的类别特征 |
一、共性特征 |
二、差异特征 |
第四节 带“DE”与不带“DE”修饰语对比分析 |
一、唯定词内部带“de”和不带“de”的对比分析 |
二、唯定词、名词、动词等成分不带“de”充当定语的对比分析 |
第五节 唯定词专职化的机制 |
一、属性分类的专职化 |
二、格式义对唯定词功能专职化的影响 |
第六章 唯状词 |
第一节 唯状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状词的界定 |
二、唯状词的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状词的使用状况 |
第三节 唯状词的类别特征 |
一、共性特征 |
二、差异特征 |
第四节 唯状词专职化的机制 |
一、语义描摹和指向的专职化 |
二、较强的述谓功能 |
第七章 唯补词 |
第一节 唯补词的界定及其立类意义 |
一、唯补词的界定 |
二、立类意义 |
第二节 唯补词的使用状况 |
第三节 唯补词的类别特征 |
一、共性特征 |
二、差异特征 |
第四节 唯补词专职化的机制 |
一、语法化 |
二、类推机制 |
第八章 单功能词的共性特征和应用 |
第一节 单功能词的共性特征 |
一、粘附性 |
二、定位性 |
三、专职化 |
第二节 单功能词的应用 |
一、语块教学 |
二、汉语信息处理 |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单功能词的界定、性质、范围和数量 |
二、单功能词的词类地位 |
三、六大类单功能词的个案研究 |
四、单功能词的共性特征应用研究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单功能词实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研究现状 |
0.2.1 本体研究 |
0.2.2 习得研究 |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变”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
1.1 “变”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研究 |
1.1.1 充当谓语差异 |
1.1.2 充当非谓语差异 |
1.2 “变”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
1.2.1 总体使用情况 |
1.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
1.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
1.2.4 教学建议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忘”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
2.1 “忘”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
2.1.1 带宾语的比较 |
2.1.2 带补语的比较 |
2.1.3 对象客体前置的比较 |
2.1.4 省略宾语的比较 |
2.2 “忘”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
2.2.1 总体使用情况 |
2.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
2.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
2.2.4 教学建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
3.1 “知”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
3.1.1 “知”、“知道”相同用法中的差异 |
3.1.2 “知道”独有的用法 |
3.2 “知”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
3.2.1 总体使用情况 |
3.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
3.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
3.2.4 教学建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帮”组同素同义词习得研究 |
4.1 “帮”组词句法功能的比较 |
4.1.1 充当谓语差异 |
4.1.2 充当非谓语差异 |
4.2 “帮”组词习得情况考察 |
4.2.1 总体使用情况 |
4.2.2 正确用例情况考察 |
4.2.3 偏误用例情况考察 |
4.2.4 教学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洪洞话的代词(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称代词 |
二疑问代词 |
(6)“动词+名词宾语”结构中定语的成句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零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三) 行文和材料说明 |
一 基于名词宾语本身的研究 |
(一) 能作宾语的名词 |
(二) 能单独作宾语的名词 |
二 某些述宾搭配中定语有成句作用 |
(一) 动词语义特点的影响 |
(二) 名词语义特点的影响 |
三 某些句子形式中定语有成句作用 |
(一) 某些句子结构,宾语不加定语,句子不成立 |
(二) 某些句子结构,宾语不加定语,句子不能单独成立 |
四 结语 |
英文摘要 |
参考文献 |
(7)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张家口地区概况及其方言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汉语方言代词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的描写与分析 |
第一节 人称代词的形式 |
第二节 人称代词的意义及用法 |
第三章 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与其他方言的比较 |
第一节 与北京话人称代词的比较 |
第二节 与山西部分方言人称代词的比较 |
第三节 与内蒙古晋语人称代词的比较 |
结论 |
一 张家口方言人称代词特点小结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
四 今后的研究目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汉语、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对比分析和教学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研究理论 |
1.3.2 汉语重叠式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研究概况 |
1.3.3 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的研究 |
1.3.4 汉马语言重叠对比的研究 |
1.3.5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说明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说明 |
2.汉语、马达加斯加语重叠式对比分析 |
2.1 汉语、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相同点 |
2.1.1 完全重叠式的相同点 |
2.1.2 部分重叠式的相同点 |
2.2 汉语与马语形容词重叠的不同点 |
2.2.1 完全重叠式的不同点 |
2.2.2 部分重叠式的不同点 |
2.2.2.1 汉语与马语部分重叠形式的差异 |
2.2.2.2 AAB式 |
2.2.2.2.1 AAB语法作用 |
2.2.2.2.2 语法意义 |
2.2.2.3 AAB式 |
2.2.2.4 A 里 AB |
2.2.2.5 马达加斯加形容词重叠式的特点 |
3.马达加斯加学生汉语重叠式教学策略 |
3.1 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
3.1.1 对比法 |
3.1.2 翻译法 |
3.2 使用合适的教材 |
3.2.1 用最新、不同的教材和教学设备 |
3.2.2 教材的作用 |
3.3 使用适当的教学技巧 |
3.4 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 |
3.5 汉语形容词重叠的教学设计 |
4.结语 |
4.1 本文的结论 |
4.2 本文的不足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马达加斯加字母表和英语字母相应 |
2.马语形容词重叠统计表 |
3.汉马词汇 |
致谢 |
(9)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汉语重叠的研究现状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2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思路 |
1.2.4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语料来源 |
1.3.3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名词重叠 |
2.1 名词的构词重叠 |
2.2 一般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1 事物名称类单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2.2 事物名称类双音节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 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构形重叠 |
2.3.1 方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3.2 时间名词重叠形式特点、语法意义及语法功能 |
2.4 名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2.4.1 名词“AA”重叠式 |
2.4.2 双音节名词“AABB”重叠式 |
2.4.3 双音节名词不完全重叠式ABB和AAB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量词重叠 |
3.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3.1.1 重叠式能独立成词 |
3.1.2 重叠式不能单独使用,后面还必须带名词性语素 |
3.1.3 重叠式不能单用,只能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计量方式 |
3.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3.2.1 “遍指”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2 “小称”义量词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3.2.3 量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3.3 量词加缀“AXA”重叠式与主观量 |
3.3.1 关于“主观量” |
3.3.2 方言中的量词加缀重叠现象 |
3.4 数量词语的重叠 |
3.4.1 “一AA”和“一A一A”的方言分布 |
3.4.2 两种重叠式的语法语义和语法功能 |
3.4.3 对方言“一AA”重叠式的思考 |
3.5 小结 |
第四章 动词重叠 |
4.1 动词的构词重叠 |
4.2 单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 |
4.2.1 单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发展历史 |
4.2.2 AA1的方言考察 |
4.2.3 AA2的方言考察 |
4.2.4 AA3的方言考察 |
4.2.5 小结 |
4.2.6 余论——关于动词重叠式表示“尝试”及方言中的动词多叠式 |
4.3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一——完全重叠 |
4.3.1 双音节动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3.2 双音节动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3.3 小结 |
4.4 双音节动词的构形重叠二——不完全重叠 |
4.4.1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4.4.2 双音节动词不完全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4.4.3 小结 |
4.5 小结 |
4.5.1 动词各种重叠式的方言分布 |
4.5.2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4.5.3 汉语方言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五章 形容词重叠 |
5.1 形容词的构词重叠 |
5.2 单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2.1 单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2 单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2.3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2.4 小结 |
5.3 双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3.1 双音节形容词二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2 双音节形容词多叠现象的方言考察 |
5.3.3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3.4 小结 |
5.4 多音节形容词的构形重叠 |
5.4.1 三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2 四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方言分布 |
5.4.3 多音节形容词重叠现象的特点 |
5.4.4 多音节重叠现象的历时考察 |
5.4.5 小结 |
5.5 小结 |
5.5.1 形容词重叠式的形式特点 |
5.5.2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5.5.3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六章 代词和副词重叠 |
6.1 代词重叠 |
6.1.1 方言中代词重叠的形式 |
6.1.2 代词重叠式的语义 |
6.2 副词的重叠 |
6.2.1 方言中副词重叠的形式 |
6.2.2 副词重叠的形式及分布特点 |
6.2.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6.2.4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6.3 小结 |
第七章 问题讨论 |
7.1 关于重叠构词 |
7.1.1 重叠与“名词化 |
7.1.2 重叠与“形容词化” |
7.1.3 重叠构词的规律及原因 |
7.1.4 重叠构词与构形的辨识标准 |
7.2 重叠与音变 |
7.2.1 轻重音 |
7.2.2 变声 |
7.2.3 变韵 |
7.2.4 变调 |
7.2.5 长短音 |
7.3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
7.3.1 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7.3.2 重叠式的语法功能 |
第八章 小结 |
8.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8.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高级汉语成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 |
(一)汉语成语方面的本体研究现状 |
(二)汉语国际教育中成语的教学研究 |
(三)存在的问题 |
三、相关研究工作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级汉语成语考察 |
一、《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的成语收录情况 |
(一)高级词汇中的成语 |
(二)高级“附录”词汇中的成语 |
二、成语在高级汉语教材中的收录情况 |
(一)高级汉语教材中的成语 |
(二)《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高级汉语教材成语对比 |
三、对《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成语的分析 |
(一)成语结构分析 |
(二)成语意义分析 |
(三)成语来源分析 |
第二章 外国学生成语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的设计与结果统计 |
(一)调查的设计 |
(二)调查结果统计 |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成语教学建议 |
一、教材编写建议 |
(一)完善课文中的成语标注 |
(二)课文中成语的选择 |
(三)课后成语练习的设计 |
二、教学方法建议 |
(一)成语语义教学 |
(二)成语语法教学 |
(三)成语语用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自”不能作宾语(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国留学生“自己”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 袁宇秀.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陕西凤翔方言他称代词“伢”的语法化及类型学考察[J]. 张永哲. 语言科学, 2015(03)
- [3]现代汉语单功能词研究[D]. 马晓娟. 武汉大学, 2012(06)
- [4]四组现代汉语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动词习得研究[D]. 乔倓.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洪洞话的代词[J]. 乔全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02)
- [6]“动词+名词宾语”结构中定语的成句作用[D]. 赵黎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05(04)
- [7]张家口方言的人称代词[D]. 顾宣宣. 河北师范大学, 2008(01)
- [8]汉语、马达加斯加语形容词重叠对比分析和教学策略[D]. 洪昊(ARSENE Manana Oclin).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9]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D]. 付欣晴.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1)
- [10]高级汉语成语教学研究[D]. 张昕怡. 沈阳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