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思辨(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林[1](2020)在《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民粹主义浪潮正席卷整个西方世界,这是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的最显着标志。尤其是在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集中的欧洲西部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全面崛起,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中左翼的社会民主党与中右翼的保守自由主义政党轮流执政的格局,影响了西欧各国的政策走向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对整个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和多元主义民主价值构成了重大挑战。本研究聚焦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丹麦、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在内的西欧地区,以这些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索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如何识别一个“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它迅速崛起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它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动员民众、获取支持的?它的崛起对西欧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前的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民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一,通过确定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标识出它在政治光谱上的位置。然而,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往往是混乱的、模糊的、破碎的、游移的,本研究基于对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概念的考察和对左右政治划分的认识,提出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以民粹主义为表,以民族主义为里”的核心特征,以此作为识别西欧地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标准,将其与历史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民粹主义和西欧左翼民粹主义相区别的同时,也突出了民粹主义作为一种策略的政治属性。第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这些政党在西欧各国只能算作是星星之火,在政党格局中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而在九十年代之后,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一方面软化了极端民族主义立场以扩大选民基础,另一方面又以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怖主义事件等为契机,提出了反移民、反伊斯兰、反欧洲一体化等政策主张,尽管这些主张带有明显的反建制、反多元价值和排外主义的色彩,但却也填补了传统政党政治议题的空白,为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争取到了政治空间和选民支持。其选民基础的碎片化分布也说明了这类政党的务实转型提高了他们的普遍动员力。如今,数量众多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西欧已呈燎原之势,不仅在各国开始联合组阁、进入政府或担当最大反对党,而且开始跨越国家相互站台并且在欧盟框架内寻求联合。第三,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深深根植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中。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引发了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严重拖累了西欧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兴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西欧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领域等方面的世界引领力被进一步削弱;数字革命引发了发达国家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和传播领域的“新媒体革命”,撼动着民主社会的根基;移民难民的涌入挑战了欧洲社会的“共识政治”,在面对危机时欧盟内部的矛盾,助长了保守民族主义浪潮的重新兴起;西欧战后中左和中右两翼政党轮流执政、在意识形态和政策主张上日渐接近的背后,是西方多党制度和代议民主制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正是上述的这些方面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提供了契机,他们高举“民主”和“民族”两面大旗,通过一揽子“非政治正确”的主张赢得了部分选民的支持。第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之所以能够获得民众的支持并且在选举中屡屡得手,离不开其极具煽动性的政治话语、高效的政治动员策略和务实的政治行动,这三者构成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话语-策略-行动”的完整链条,体现了民粹主义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作为“激进民主理想”和“政治动员策略”的双重属性。第五,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从各个层面对西方产生了冲击。在政党政治层面,它压缩了主流政党的政治空间,丰富了政党的政治话语和活动方式,拓展了政党竞争的空间,重塑了政党政治的生态;在政府层面,它影响了西欧各国政府在移民、福利、经贸、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在欧盟层面,它为欧盟机制的有效运作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社会和文化价值层面,它加剧了西方社会的分裂,冲击了包容的多元主义民主价值,也助推了大众抗议文化和运动的流行。最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未来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民粹主义与西方民主的关系是复杂的,既不能简单将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否定民粹主义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常常以追求“人民至上”的民主面目出现,但是这种激进民主理想追求却最终往往因为魅力型政治强人的出现而滑向威权政治的境地。所以该类政党仍然可能在未来构成对西方民主的重大威胁。另一方面,尽管民粹主义政党存在着“反建制”的立场,但这种批评性的立场恰恰为西方主流政党和代议制民主的自我调适注入了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通过不断回应变化着的民众需求,不断克服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断对自身进行适应性的变革,政党和制度才能够变得愈加成熟和坚韧。民族民粹主义浪潮的出现是当今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反映,也必将会对世界格局的调整和国际共运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对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特征、政治话语、政治策略、政治行动、崛起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综合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运用唯物史观将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置于“技术革命引发社会变革”的逻辑之下进行审视,力求突破传统的政党研究的局限,希望能够以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现象为缩影去观察这个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其次,综合了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缘何能在西欧异军突起又如何从多个层面冲击了西欧社会。再次,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尽量辅助具体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实例和数据作为支撑,以使观点能够更具现实说服力。最后,本研究从历史的视角思考了民粹主义浪潮与西方政治变革、世界格局调整之间的联系。
丁源[2](2020)在《“逆全球化”探究与中国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出现验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阐述的世界历史发展基本路径和基本趋势,也使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加强世界紧密联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增大,加速了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造成国内资本流失、人口迁徙等社会问题,为了克服这些消极影响,一些发达国家一转全球化推动者的角色,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的政策,给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严重障碍。“逆全球化”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上的叠加,核心是国家之间、国家内部之间发展失衡,是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为了本国利益而反对全球化进程的思潮和行为,凸显出资本主义国家想独享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反映了全球化的倡导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认为自身利益受损和对其它国家获益不满以及试图通过重塑全球化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愿望和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今天的“逆全球化”已经从经济贸易竞争逐渐转变为一种政治力量并付诸政策或行动之中。本文从“逆全球化”的内涵、演进出发,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来分析“逆全球化”现象,分析出特朗普政府所采取的“逆全球化”政策并非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而是为了恢复并维护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所采取的一种策略。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野下,“逆全球化”只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它背离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促成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历史趋势。这就提示我国在“逆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才是正确的选择,同时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经济制度等方面贡献中国智慧。
张许加[3](202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冷战结束……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①,世界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特朗普政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国政府推行脱离欧洲联盟计划等逆全球化现象愈演愈烈,使经济全球化必然趋势出现局部的、暂时的逆转,世界经济发展充满各种变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如何从理论上深入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面临的新挑战,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阐述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指南。本文将对《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论述《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工业革命催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贸易,构成了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经济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及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构成其政治条件,马克思本人经济学思想的探索和唯物史观的酝酿构成思想条件,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构成其科技条件。第三部分回顾《形态》以前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艰辛探索。主要追溯《博士论文》时期、《莱茵报》时期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相关论述。第四部分阐述《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容。全面梳理《形态》文本中集中体现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世界历史”、“世界市场”和“世界交往”理论的丰富内容,并进一步揭示了这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第五部分阐明《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即科学性和价值性辩证统一的理论特色。第六部分分析《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是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的起点,在实践上为我国政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理论指南,有助于我们在复杂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把握方向,坚定信念,保持定力。
刘冠婵[4](2019)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的始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世界历史如何在资本的推动下,各民族打破孤立发展的状态,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统一整体。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与全球化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广义的全球化与世界历史描述的是同一种历史现象和过程。狭义的全球化更侧重对当下世界各个层面发展现状的探讨。从外延上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比狭义的全球化包含着更多的内容,如包含着消灭异化、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当今的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下阶段。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精华,它的产生离不开它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地理大发现、世界贸易的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产生为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提供了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建立、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范围内两大阶级的形成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标志。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一个由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过程的梳理,有助于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哲学就是哲学史,历史是一个前后相继、紧密联系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世界历史观念发展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放在整个哲学史中来考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廓清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弄清楚哲学史发展过程中内在的逻辑联系。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经维柯、伏尔泰、康德等哲学家的发展,到黑格尔那个时代,“历史就是通史”,就是世界历史。不理解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黑格尔开始探索世界历史表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看到了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与各民族发展之间的关系。但他的世界历史是绝对精神的历史,马克思揭露了“绝对精神”的神秘面纱,把“绝对精神”赶出历史哲学领域,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奠定在社会化大生产这一唯物主义基础上。资本的扩张性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内在动力。人是历史的主体,人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的多方面需求的满足,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扩大形成世界性的交往,促进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关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图式,不管是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还是五形态理论考察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既包括人类整体的纵向发展与民族发展的关系,也包括在特定时代各民族的发展与世界历史整体的发展,这是马克思思考问题的视域。马克思在论述任何问题时,他的视域涉及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而不是局限于某个民族的发展,他要探讨的是如同自然规律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同时也不否认具体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特殊性。世界历史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世界历史的发展是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方向。共产主义在本质上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在不同的世界历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人是“狭隘的地域性的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是“偶然的个人”存在;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个性才得以形成。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研究,是为了让理论更好的趋向于现实。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生命力和当代意义在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而这一结合点就是解决当下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方案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下意义得以彰显。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贫富差距、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问题的解决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应对全球化问题的明智之举,是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现实所需。“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中华文明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是中国智慧的产物,是对当今世界的一种深刻理解,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回顾和展望,有助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审视过去、展望未来,自觉融入世界历史发展大潮之中。
张结斌[5](2019)在《美国何以逆全球化而动? ——一种技术进步的解释》文中指出自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来,美国国内出现了种种逆全球化现象,而这一趋势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达到高潮。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便反复强调改革移民政策,主张在美墨边境线上修建边境墙,严厉打击非法移民;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虽然将中国作为最大贸易对手,但对欧盟、日本、加拿大等盟友同样不留情面;在国际机制方面,美国不断寻求“收回”在全球化进程中“失去”的主权,一方面直接退出全球多边机制,另一方面对一些国际机制发出批评或威胁“退群”。作为这一轮全球化的领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在主导和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美国国内虽然也一直存在质疑乃至反对的声音,但在此之前从未成为国内的主流声音,更未上升为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和具体政策实施的主导性力量。因此,面对美国当前兴起的种种逆全球化浪潮,人们不禁发问:作为全球化领头羊和最大获益者的美国,为何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民众都开始对全球化生疑乃至逆全球化而动?美国当前的逆全球化现象是暂时的还是代表了全球化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如果当前的逆全球化趋势只是暂时的,全球化发展还能否回到甚至超过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如果是全球化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全球化趋势的根本性扭转?对于当前美国的逆全球化趋势,已有的解释主要包括:全球化周期论、美国政党竞争论、新贸易保护论、国际竞争论、全球化后果论、金融危机激化论等观点。这些解释虽然从多个视角对美国的逆全球化趋势进行分析,也得出了相对应的结论,但并没有深入到全球化的逻辑这一更深层次进行剖析,因而也无法从更长远的角度对逆全球化趋势进行解释和判断。本文认为,全球化的逻辑是各国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国际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互依存的动态演进。本文深入全球化的逻辑去剖析逆全球化的逻辑,并寻求从技术和技术进步这一新的分析视角进行解释。可以明确的是,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颠覆性效应,也对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技术之所以能够对全球化的逻辑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技术能够对生产要素中劳动和资源要素进行替代。具体而言,技术之所以能对劳动要素进行替代,首先是技术可以弥补人类生理上的不足和缺陷,其次是技术具有出错率低和执行力强的优势,最后是技术在生产和使用上相比于人类劳动力逐步具有成本优势。技术对劳动要素的替代机理体现为:一方面,稀缺性压力是进行资源要素替代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成本与收益平衡是资源要素替代的充分条件,其中技术进步是资源要素替代的主导因素。在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中劳动和资源要素进行替代的基础上,本文的推导逻辑如下:一国参与全球化的动力是基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形成的相互依存,而一国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取决于该国在全球生产要素中的比较优势。生产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资源等要素,其中技术由于具有动态演变性,因此不仅是生产要素的常量,而且还扮演着外生变量的角色。美国拥有充裕的资本和领先的技术,但是在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相对稀缺,需要借助国际分工和全球化进行优势互补。随着美国技术进步的不断演进,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实现对劳动和资源要素的替代。美国在劳动和资源的劣势得以弥补,从而降低其对国际分工和全球化的依赖,因此领导和参与全球化的动力不断减弱。具体到美国逆全球化的逻辑中,技术对美国劳动要素替代的路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技术对美国本国劳动力的替代,造成就业不足和收入分化,最终社会极化;(二)技术对外来劳动力的替代,降低了美国对外来移民的劳动力依赖;(三)技术进步对国际廉价劳动力的替代,降低了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将其排斥出全球价值链。技术对美国资源要素替代的路径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技术进步提升美国开采本国资源的能力,如“页岩革命”实现了美国能源独立;(二)技术进步提升美国开发替代资源的能力;(三)技术进步提升资源集约化生产的能力,减少了资源消耗和浪费,降低了资源对外依赖。因此,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结论:美国当前兴起的逆全球化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进步不断演变的结果,并将对美国未来全球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李静[6](2019)在《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分析》文中认为美国作为当今国际秩序的塑造者,其外交政策变动对国际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越来越将中国视为其国际主导地位的挑战者,并采取了诸多制衡手段,限制中国发展势头。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后,兑现其竞选承诺,推行了一系列带有逆全球化色彩的措施。因此,了解美国政策动向和战略意图,对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共三个部分,其中分析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原因是本文主体内容。文章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通过梳理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发表的言论及实施的政策举措,将其逆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呈现出来,主要有强化单边主义倾向、退出多边国际协议和收紧移民政策等方面。第二部分,本文在对现有文献整理和思考之后,认为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三个方面。从经济方面来看,自由贸易使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有效配置,促进世界经济规模的扩大,改善全球经济发展状况。然而,就一国内部而言,福利改善并不能覆盖所有群体,全球化必然产生“赢家”和“输家”。美国跨国公司将生产过程进行拆分,将许多生产部门转移到其他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工,造成了美国的产业空心化,导致美国中产阶级陷入困境,财富分配不均加剧,严重影响美国社会公平。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贫富差距呈扩张之势,美国社会底层将原因归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成为美国国内推动逆全球化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贸易份额不断增多,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收益减少。从社会文化方面来看,移民融入引起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造成身份认同危机,社会矛盾增多,威胁美国公共安全。从政治方面来看,其一,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总统为赢得选票必须对选民负责,特朗普为巩固其政治基础,必须迎合其支持者的政治诉求;其二,随着全球化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实力增长迅速,美国认为自身领导地位受到削弱,美国在国际社会中制定的游戏规则受到挑战。第三部分,从全球化治理的角度,思考特朗普逆全球化言行可能造成的影响:特朗普的贸易保护行为,与全球经济治理中互利共赢的理念相违背,难免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负面作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在气候变化议题上不合作,必将阻碍全球气候治理向前推进。中国受益于全球化发展,成为全球化的积极拥护者和支持者,为应对特朗普逆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国应积极推动新型全球化的构建,打造新型合作平台,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量力而行,正确评估自身实力水平,审慎而为。
边莉娟[7](2019)在《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社会存在的空间范围内,人始终是价值的归宿。自从人类产生以来,在不同的空间范畴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文明,随着人类交往的深化和空间的扩展,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多样化的空间中发展和推动着人类生活。始自人猿揖别、茹毛饮血的人类,逐渐跨越地域性、民族性的空间限制共享世界,不同文明在空间的扩展中不断发生冲突和碰撞,在融汇交合中演进着人类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同时文明也意味着进步,包含个人的精神培养和社会的秩序养成,这就是文明的共享价值,每一种文明都是核心价值与共享价值的统一。文明不是固定的、封闭的实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人类文明是在全球性与地方性关系的互动中发展的,同时,世界的发展从来不始于某个文明的推动,而是在不同文明的互动中前进的。人类从孤立的“点”开始,在地球上历经繁衍、迁徙,留下了罕见的早期文明痕迹;进入农耕文明以后,“点线”文明逐渐扩大为大大小小的文明之“面”;依靠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工业大生产,地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被打破,人类开始由分散走向联合,步入工业文明。新大陆的发现促生了新的资本力量,由科学技术支撑的产业资本在利益的驱使下扩张到全世界各地,开创了世界历史,也开启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文明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扩展,逐渐渗透并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早期的野蛮的殖民掠夺、奴隶贩卖、劳动剥削、种族灭绝等资本积累方式,到当今全球化时代相对比较缓和的资本积累方式,资本追求无限利润的目的没有发生改变,不平等的、剥削的私有制根源依旧存在,利益与权力的价值观基础依然持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文明得以产生的基础,然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却有着其无法调和的内生矛盾,社会生产扩大化和资产私有、产品过剩和越来越大的无产阶级力量等矛盾始终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不断开发着新的市场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性势必会造成它所到之处的不平等和贫富分化,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形成不平等不平衡发展的局面,空间剥夺、空间隔离背离了人的价值本性,只求利润不求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人类价值观念的迷失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市场和生产的矛盾导致危机的不断发生,这种内在矛盾终究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革。这种变革正是更高级别的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过程,依托其形成和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也必将进入更高层次的文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文明演进的必然。人类文明必然促进人类发展,而人类发展并不一定体现人类文明,是否能推动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是人类文明的界定。强而称霸是世界历史曾有的固有形态,近代资本就是这样一路走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世界前列,本应担当起整个人类文明的推动者,但冲突、战争、暴力等问题的愈演愈烈显然证明其并没有把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为其发展的范畴,更不存在与其他国家倡导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核。历史内在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的终结。资本具有无限的扩张性,但是这种无限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将引起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从而造成人们更加清晰了解资本主义的人性背离,西方资本主义扩张道路必将随着世界历史的进程走向终结。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中,现代信息革命导致人类在时空维度中的生存状态发生深层次改变,人类社会越发迈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机遇与挑战并存,旧思维、旧理念和旧模式显然不再适用,各国利益的高度追求和交融越来也促进了“共同利益”意识的高度强化。苏联、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启了世界多元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强国的崛起不再像过去一样出现单一的局面。内生于资本主义文明之中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公有制的世界性文明,尊崇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符合文明满足人类需要的终极价值。在共产主义文明社会中,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劳动的实践者,完全成为劳动文明成果的享受者。中国作为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中崛起,强国不霸,始终秉承“共享”、“和”、“大同”的思维理念,本着“共同义利观”“共同利益观”“共同责任观”和“共同治理观”的价值旨归,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明确回答了强起来的中国向何处去,更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命题,在自身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兼顾他人,切实诠释出文明的真谛。马克思主义理论立足全人类,对整体人类文明进行探索,坚信人类文明有着共同的未来,即各民族之间在大工业生产和普遍交往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状况,整体性的世界历史必将形成。同时,各民族国家走向共同未来的道路各不相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方法是消除资本积累,消除奴役劳动,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破除生产财富私人集中化和生产社会化对生产力的桎梏,实现社会主义真正的普遍的文明,真正做到文明成果的创造者正是文明成果的享用者。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批判,从空间维度阐释人类迈向全面自由发展的文明的演进路径和必然趋势。通过对资本主义文明的优势和弊端的解读,分析出社会主义文明的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结合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得出人类文明必然要进入共产主义文明结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超越“西方中心论”构架,在全球领域追求一种更加恢弘、高远的文明格局,纵然迈向共产主义文明之路挑战不断,但必将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主旋律,亦必将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刘歌[8](2019)在《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反全球化与全球化是一组相伴而生的概念,有全球化必然有反全球化。如果全球化是指资源和人员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反全球化即反对或者限制资源和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反全球化运动在当下体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出现了新的主体、新的主张、新的组织和运动形式,全球化力量与反全球化力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且这种身份转化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既有正向转化,也有负向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根植身份认同的理论,结合目前学界对反全球化运动的理论探讨和经验研究,分析梳理反全球化行为体的身份转化,立足现实,试图把握其身份转化的一般规律与影响因素,以期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提供可操作的策略或新的思路。根据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国际行为体身份转化的一般性因素有四个,即国家利益、行为体主观能动习惯、观念和习得。影响反全球化行为体身份转化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即行为体的内生属性、国际体系和国际社会互动。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对“巴斯克祖国与自由”组织、世界社会论坛、古巴与马来西亚等例证进行了相关反全球化身份研究,认为不同因素在不同行为体身份转化中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反全球化恐怖主义力量的身份转化中,强制性规范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在反全球化社会力量的身份转化中,国际体系的调整及其机制有效性更为重要一些;在反全球化政治力量的身份转化中,其国内社会治理与发展状况和国际规范对行为体的身份转变有重要影响;而互动对所有的反全球化力量都有重要影响,体系内部的恶性互动对行为体身份向反体系的方向转变有显着的影响,在原体系内的相对地位下降或者相对利益降低都会削弱行为体原有身份认同。国际体系可以合理利用以上因素对反全球化力量施加影响,促进其向全球化的一方转化。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我们更应当坚持自由贸易,扩大共同利益,维护国际规范与体制,同时对全球化体系进行渐进式改革,推进全球化向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更好的全球化。
武青[9](2018)在《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文中提出作为继承历史上卢德主义而闻名的新卢德主义,在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仅停留于分析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将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简单地定义为一种技术批判思想,忽略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背后的文化旨趣和文化追求,缺乏对新卢德主义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视角重新解读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理解为技术文化批判思想。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就是从文化批判的视域反思技术异己的文化力量,本文总结概括出其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四个特征: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和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本文从三个主题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展开解读:(1)技术化文化批判,(2)技术理性批判和(3)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一:技术化文化批判。新卢德主义考察了技术化文化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而其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基本预设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扞卫,在新卢德主义者看来,传统文化和技术化文化是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对当代的技术化文化的不满,促使新卢德主义立足于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诗意的家园关系,批判技术化文化所造成的人的生活方式的技术化、单一化和去经验化。此外,新卢德主义还考察了传统文化被迫向技术化文化转变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符号的意义被技术所重构,人的自主性逐渐让位于服从性和控制性。主题二:技术理性批判。新卢德主义批判了作为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技术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消费主义、数学思维和效率思维在当代的过度张扬。技术理性思维方式在当代的膨胀,使得人存在的目的指向外在的消费、可计算或者效率的目标而非人本身。解析新卢德主义揭露技术理性得以实现其控制旨趣的具体机制,即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和消费主义定义人生活的目的。挖掘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批判是立足于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倡导人的自由、推崇非理性因素的蓬勃生命力以及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主题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基于伊格尔顿关于意识形态是“话语和权力的连接”的内涵理解基础上,解读新卢德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指出其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进行去蔽,具体表现为解构技术进步观、去魅信息崇拜神话和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通过解析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和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的思想,澄清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的思考理路。新卢德主义对技术话语进行解蔽,是立足于技术民主化的政治诉求和文学自然主义的文化诉求的社会理想对现实观照的结果。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逻辑困境。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化文化、留恋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上拒斥新兴文化,具有文化精英主义倾向,同时也过度强调技术对文化的负面作用,夸大技术的可能影响,表现出技术决定论的特质。在对技术理性批判的过程中,相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哲学思辨层面的批判,二者共同点是致力于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旨趣,不同点在于新卢德主义着眼于经验层面的实践批判。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批判和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呼吁,表现出对更深层次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这种内在立场的合理性值得推敲。本文提出对待技术理性应持一种承认技术理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警惕技术理性所导致的异化问题的适度立场。在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上,法兰克福学派曾作过影响颇大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论述,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批判意识形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功能,都是对发达工业社会出现问题的思考,但相对于霍克海默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马尔库塞作为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技术和哈贝马斯作为新意识形态的技术理性等论点,新卢德主义开辟出新的研究对象—技术话语。新卢德主义过度强调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属性而忽略技术自身的生产力功能,这是其又一个局限。此外,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立足点在于技术民主化诉求,这本身也存在问题,因为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民主化实现社会民主化是不现实的。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虽然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与文化冲突现象的反思,但对解决当前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文化冲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袁婷婷[10](2018)在《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与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在思想文化领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粉墨登场,尤其民粹主义愈发灼人,构成了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一般意义上,民粹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推崇“人民”、拒斥精英,其以“人民”的现实关照为起点,并脱离实际极力夸大“人民”的社会价值,本质上是一种迎合大众的意识形态。它有民主内涵,却容易走向专制;有爱国情怀,却常常导致极端民族主义;有后现代主义素材,却将“解构权威”推向“大众狂欢”的激进路向。就一般特征而言,民粹主义具有自诩代表人民的虚伪性、表达不满的批判性和群体集聚的非理性。民粹主义变化多端、形式各异,探讨民粹主义必须结合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背景而展开。聚焦至中国,改革开放前,时人所谈论的民粹主义主要是俄国语境中的狭义民粹主义,即企图跨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由农村村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推进,人们所探讨的民粹主义演化为一般意义上的民粹主义,即推崇“人民”并批判精英的价值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调整,政治制度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变动,在此形势下,民粹主义在我国逐渐滋生并裂变,成为影响我国民主政治、社会经济、公民意识、主流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就表现形式而言,当前我国民粹主义碎片化的渗透在社会各领域,或在政治领域通过“广场狂欢”彰显大众权利,或在文化领域产出崇尚大众审美并拒斥高雅文化的文艺内容,或是在民族精神层面渗透极端民族主义。在哲学方法论上,当代我国民粹主义坚持机械抽象的人性设定,秉承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并名不副实地建构人民话语。遵循以上哲学方法论,当代我国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出以下具体特征:政治理念上的极端民主、经济诉求上的绝对平均、文化取向上的拒绝高雅、主体构成上的草根性、存在形式上的碎片化与依附性。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我国民粹主义虽然表现出一定的人民性与民主性,实质上却具有反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思想价值、绝对理想化的政策主张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与其他社会思潮相比,因“人民”“民主”口号的迷惑性,我国民粹主义更具潜在威胁性。由于使用人民、公平、民主等词汇,民粹主义很容易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歪曲与渗透。作为一个必然结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势必会遭遇民粹主义的挑战。当前民粹主义主要通过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道德秩序、政治认同、民族精神等层面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反思如何在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必须自觉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早期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对民粹主义的警觉,为我们审视如何应对当前民粹主义的挑战提供了重要借鉴:即在理论层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的批判力、在经济层面强化人民的获得感、在政治层面实现广泛真实的民主。在西方民粹主义集中迸发的形势下,我们也亟需汲取西方民粹主义生发的教训,着力在全球化时代下维护社会公平、夯实党的认同基础并积极推进国家治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的探寻和对民粹主义西方镜鉴的审视,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发现在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既要在理论层面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民粹主义的能力,又要审慎调合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我国所暴露出的既得利益者与利益受损者同在、政治转型与公民意识不成熟、全民用网与网络治理不到位等深层次矛盾。本研究从奠定疏导民粹主义的思想基础、夯实疏导民粹主义的现实根基、构筑疏导民粹主义的政治条件、塑造疏导民粹主义的主体要素、构建疏导民粹主义的媒介环境五个方面入手,力求多轮驱动地疏导民粹主义,尝试分析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可能路径。
二、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思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思辨(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
第一节 民粹主义 |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民粹主义 |
二、作为社会运动的民粹主义 |
三、作为政治策略的民粹主义 |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 |
一、左与右的划分 |
二、民族主义 |
三、民族民粹主义 |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界定 |
一、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定义 |
二、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特征 |
三、左右两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区分 |
第二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历程 |
一、边缘化阶段(战后到八十年代末) |
二、转型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初到金融危机前) |
三、全面崛起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以来) |
第二节 西欧主要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
一、激进右翼民粹主义政党 |
二、地方主义民粹主义政党 |
三、中右翼的民粹主义政党 |
第三节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选民基础分析 |
一、选民性别分析 |
二、选民年龄分析 |
三、选民受教育程度分析 |
四、选民职业和阶级分析 |
第三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原因 |
第一节 数字革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技术动因 |
一、数字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塑 |
二、西欧政党政治的数字化变革 |
三、数字革命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经济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与经济的不平衡 |
二、欧洲一体化、欧债危机与福利国家困境 |
第三节 社会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社会基础 |
一、低失业率背后的中产阶级萎缩 |
二、移民问题与难民危机的冲击 |
第四节 认同危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文化环境 |
一、文化本位主义与文化多元主义 |
二、欧洲穆斯林问题与文明的冲突 |
三、欧洲身份认同与民族文化冲突 |
四、传统媒体的衰落与新媒体革命 |
第五节 民主困境: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政治条件 |
一、非理性的政治人 |
二、意识形态终结论与左右翼的趋同 |
三、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失衡 |
第四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话语、策略与行动 |
第一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话语 |
一、“人民”与“精英”:平民主义与反建制 |
二、“我们”和“你们”:排外主义与反移民 |
三、“固有”与“外来”:本土主义与反多元文化 |
四、“本国”和“他国”:孤立主义与反一体化 |
第二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策略 |
一、以魅力型领袖为活动轴心 |
二、以中下层选民为争取目标 |
三、以互联网技术为有力工具 |
第三节 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政治行动 |
一、参加竞选活动 |
二、参与政府组阁 |
三、推动全民公决 |
第五章 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的影响 |
第一节 重塑了西方政党政治生态 |
一、加速了左翼政党的衰颓 |
二、引发了右翼政党的迷茫 |
三、改变了政党竞争的形态 |
第二节 影响了各国政府政策倾向 |
一、移民政策 |
二、福利政策 |
三、经贸政策 |
四、外交关系 |
第三节 阻碍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一、欧盟框架下疑欧力量的增强 |
二、欧洲各国对欧盟态度的变化 |
第四节 挑战了多元主义民主价值 |
一、侵蚀了多元主义的政治共识 |
二、加剧了欧洲社会的文化冲突 |
三、助推了大众抗议的泛滥流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逆全球化”探究与中国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逆全球化”的内涵及历史演进 |
2.1 “逆全球化”的内涵 |
2.1.1 “逆全球化”与全球化 |
2.1.2 “逆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
2.1.3 “逆全球化”的界定 |
2.2 “逆全球化”的历史演进 |
2.2.1 “逆全球化”的萌芽 |
2.2.2 “逆全球化”的形成 |
2.2.3 “逆全球化”的发展 |
2.3 “逆全球化”的当代表现 |
2.3.1 贸易保护主义增强 |
2.3.2 反多边主义的出现 |
2.3.3 民族主义势头抬头 |
2.3.4 极端政治倾向加重 |
第3章 “逆全球化”的动因及实质 |
3.1 “逆全球化”动因分析 |
3.1.1 经济方面的原因 |
3.1.2 政治方面的原因 |
3.1.3 政策方面的原因 |
3.2 “逆全球化”的实质 |
3.3 “逆全球化”的目的 |
第4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逆全球化” |
4.1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提出与确立 |
4.2 世界历史就是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
4.3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
4.4 “逆全球化”:世界历史进程的减速带 |
4.4.1 “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一个要素 |
4.4.2 “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进程不平衡的产物 |
4.4.3 “逆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进程周期性变化的一个现象 |
4.5 “逆全球化”显示出资本主义道路衰退的历史趋势 |
第5章 特朗普政府下的“逆全球化” |
5.1 特朗普上任以来的“逆全球化”主张 |
5.2 特朗普“逆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
5.2.1 为制造业回流创造条件 |
5.2.2 破坏多边合作机制 |
5.2.3 实施针对性贸易保护 |
5.2.4 修改移民政策 |
5.3 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战略意图 |
5.3.1 恢复美国实体经济的优势地位 |
5.3.2 重塑有利于美国的世界贸易经济格局 |
5.3.3 保持美国在全球产业的核心位置 |
第6章 “逆全球化”的世界影响及中国应对 |
6.1 “逆全球化”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 |
6.1.1 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6.1.2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
6.1.3 “逆全球化”阻挡不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
6.2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应对 |
6.2.1 “逆全球化”中挖掘中国机遇 |
6.2.2 夯实国家经济基础增强全球化竞争力 |
6.2.3 提倡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 |
6.2.4 推动建设经济发展新引擎 |
6.2.5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研究的必要性 |
2. 研究的重要性 |
(二) 研究综述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之处 |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历史背景 |
(一) 《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经济条件 |
1. 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
2. 世界贸易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二) 《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政治条件 |
1. 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 |
2. 资产者与无产者矛盾日益尖锐 |
(三) 《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思想条件 |
1. 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初步探索 |
2.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酝酿成熟 |
(四) 《形态》经济全球化思想诞生的科技条件 |
1. 交通工具的发展 |
2. 通讯工具的进步 |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前经济全球化思想的艰辛探索 |
(一) 《博士论文》时期的求索 |
(二) 《莱茵报》时期的求索 |
(三)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的求索 |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 《形态》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阐述 |
1. “世界历史性存在”是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存在方式 |
2. “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经验事实与历史趋势 |
3. “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必然指向和现实运动 |
(二) 《形态》关于“世界市场”思想的阐述 |
1. 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
2. 世界市场的发展源于资本主义大工业 |
3. 世界市场支配单个人活动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
(三) 《形态》关于“世界交往”思想的阐述 |
1. 物质交往构成一切交往的前提 |
2. 世界交往保存和创造生产力 |
3. 世界交往与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构成共产主义的前提 |
(四) 《形态》中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内在逻辑 |
1. 世界交往塑造世界历史 |
2. 世界市场承载世界历史 |
3. 物质生产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决定世界市场、世界交往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一) 科学性—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 |
(二) 价值性—以共产主义为历史取向 |
五、《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 奠定经济全球化理论创新的基石 |
(二) 批判“逆全球化”现象的理论武器 |
(三) 指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理论依据 |
(四) 指导“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理论指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世界历史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两种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 |
一、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 |
二、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概念 |
第二节 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的三个维度 |
一、客体维度:从民族史走向世界史 |
二、主体维度:从史前史走向人类史 |
三、关系维度:“世界历史”与“全球化” |
第三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概念的特征 |
一、事实性 |
二、历史性 |
三、价值性 |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世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世界历史的形成条件 |
一、社会化大生产 |
二、地理大发现 |
三、世界贸易的发展 |
四、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
第二节 世界历史形成的标志 |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建立 |
二、世界市场的形成 |
三、世界范围内两大阶级的形成 |
第三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的思想基础及发展过程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的思想基础 |
一、世界历史观念的萌芽与发展 |
二、理性主义世界历史观念的确立 |
三、黑格尔与人类世界历史观念的自觉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过程 |
一、最初探索:《克罗茨纳赫笔记》和《巴黎笔记》 |
二、理论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三、理论雏形:《共产党宣言》 |
四、具体展开:《资本论》及其手稿 |
五、历史溯源:《历史学笔记》 |
六、东方前景:“俄国和东方社会道路笔记” |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 |
一、资本的扩张性 |
二、人的交往和需求的满足 |
第二节 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 |
一、世界历史发展图式:社会形态 |
二、世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三、世界历史视野中的“卡夫丁峡谷”问题 |
第三节 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共产主义 |
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 |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第四节 世界历史发展的终极关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现实的人是一切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前提 |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
第五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意义 |
第一节 方法论意义:超越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对立 |
第二节 理论意义:对世界历史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一、对“绝对精神”本体论的革命性颠倒 |
二、对旧的历史方法论的革命性改造 |
三、对“欧洲中心论”的革命性解构 |
第三节 现实意义: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想资源 |
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唯物史观的哲学基础 |
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整体性思维 |
三、关注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旨趣 |
四、对欧洲中心论的超越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点 |
第六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一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 |
一、世界历史发展的最新阶段:“再全球化” |
二、“再全球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场域 |
第二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 |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全球化问题的必然选择 |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需要 |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价值观基础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和合”思想 |
二、坚持“和为贵”理念 |
三、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
四、坚持“义利统一”观 |
第四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路径 |
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
二、坚持对外开放战略 |
三、实践“一带一路”倡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美国何以逆全球化而动? ——一种技术进步的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美国当前逆全球化现象种种 |
第二节 文献综述:逆全球化的原因解释 |
一、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
二、美国逆全球化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一章 技术进步与全球化发展 |
第一节 技术为什么重要 |
第二节 全球化中的技术 |
一、技术与全球化发展进程 |
二、技术推动全球化的路径 |
第三节 技术进步:分析逆全球化的新视角 |
一、劳动要素替代的机理 |
二、资源要素替代的机理 |
第二章 全球化的逻辑: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与相互依存 |
第一节 分工之必要 |
一、古典分工思想 |
二、亚当·斯密的分工思想 |
三、马克思的分工思想 |
第二节 国际分工之基础——比较优势 |
一、比较优势论 |
二、要素禀赋论 |
三、内生增长论 |
四、技术差距论 |
第三节 国际分工之结果——相互依存 |
一、国际经济的相互依存 |
二、国际政治的复合相互依存 |
第三章 劳动要素替代与美国逆全球化 |
第一节 技术进步替代劳动要素的表现 |
一、产业空心化 |
二、劳动参与不足 |
三、移民控制收紧 |
第二节 技术进步替代劳动要素的路径 |
一、替代本国劳动要素 |
二、降低对外来劳动要素的依赖 |
三、降低对国际廉价劳动要素的依赖 |
第三节 劳动要素替代与美国逆全球化发展 |
一、美国社会极化 |
二、排斥外来移民 |
三、贸易保护主义新阶段 |
第四章 资源要素替代与美国逆全球化 |
第一节 技术进步替代资源要素的表现 |
一、美国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
二、能源来源多样化 |
三、能源消耗节约化 |
第二节 技术进步替代资源要素的路径 |
一、技术进步提升开采资源的能力 |
二、技术进步提升开发替代资源的能力 |
三、技术进步提升集约化生产的能力 |
第三节 资源要素替代与美国逆全球化发展 |
一、美国能源贸易下降 |
二、摆脱发展中国家能源依赖 |
三、外交政策更加我行我素 |
余论全球化向何处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相关概念 |
1.全球化 |
2.逆全球化 |
(五)研究方法与难点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表现 |
(一)美国参与全球化的历程 |
(二)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的政策措施 |
1.强化单边主义倾向 |
2.退出多边国际协议 |
3.收紧移民政策 |
二、特朗普政府推行逆全球化政策的原因 |
(一)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的经济原因 |
1.产业空心化加剧 |
2.中产阶级陷入困境 |
3.贫富差距拉大 |
4.美国国际贸易相对收益减少 |
(二)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的社会文化原因 |
1.国内产生认同危机 |
2.移民引发社会矛盾 |
(三)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的政治原因 |
1.迎合国内“锈带”的利益诉求 |
2.美国国际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
三、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 |
(一)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对全球治理的影响 |
1.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影响 |
2.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
(二)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责任与担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外文献研究 |
一、空间转向研究 |
二、空间正义思想的研究 |
三、西方学者对西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空间理论的研究 |
一、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的研究 |
二、对空间概念的研究 |
三、对大卫·哈维空间理论的研究 |
四、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研究 |
五、国内对空间正义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文明的研究 |
第五节 对文明和空间的关系研究 |
第六节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空间和文明 |
第一节 文明概述 |
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变迁 |
二、文明的生成机制 |
三、生产力的进步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
第二节 空间概论 |
一、空间概念的历史嬗变 |
二、人的本质:社会性与空间性的统一体 |
三、生产力和交往的空间机理 |
第三节 文明与空间的历史演变及相互作用 |
一、每一个文明都是空间的扩展 |
二、全球化的空间扩展引领人类文明走向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
三、全球化条件下文明多样性和空间多样性 |
四、城市空间——人类文明的空间枢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文明与空间之维 |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空间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确立 |
二、资本的空间运行逻辑 |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变迁 |
一、人类文明生存空间的扩展 |
二、政治空间的互动逻辑 |
三、物化的精神空间 |
四、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空间矛盾的根源 |
第三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进步 |
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创立 |
三、扩展了人类价值空间 |
四、与科学技术发展互为相关 |
五、开创世界历史的主体作用 |
六、为实现共产主义文明提供了无产阶级主体力量 |
第四节 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探寻 |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虚假幻象批判 |
二、资本主义的空间扩展对封建文明的解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辨析 |
二、社会主义文明是“真正的普遍的”文明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生成机制 |
一、形成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空间原因及其规律 |
二、资本空间逻辑对社会主义文明生成的价值空间影响 |
三、社会主义文明的空间发展形态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社会主义文明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空间替代路径 |
一、世界文明转型的呼唤 |
二、社会主义的空间生产 |
三、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文明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文明和空间之维 |
第一节 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解析全球化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时空观 |
二、“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的时空维度和全球化的关系 |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空间压缩” |
四、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全球空间生产 |
第二节 全球化的文明意蕴 |
一、全球化文明时代的进步 |
二、全球化的内在文明要求 |
三、全球时代的文明对话 |
第三节 全球化的文明挑战 |
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理论 |
二、全球化文明时代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 |
第四节 全球化中的新型文明 |
一、反全球化、逆全球化和新型全球化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人类走向文明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际行为体身份转化的基本内涵 |
第一节 国际行为体身份认同的主要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行为体身份转化的一般影响因素 |
(一)国家利益 |
(二)行为体主观能动性 |
(三)观念 |
(四)习得 |
第三节 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涵义 |
(一)反全球化的恐怖主义力量 |
(二)反全球化的社会力量 |
(三)反全球化的政治力量 |
(四)反全球化力量的身份转化 |
第二章 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行为体内生属性对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影响 |
(一)利益偏好 |
(二)内在稳定性 |
(三)行为体性格 |
第二节 国际体系对身份转化的影响 |
(一)国际规范的影响 |
(二)国际制度与机制的影响 |
(三)国际政治文化 |
第三节 国际社会互动对身份转化的影响 |
(一)体系内互动 |
(二)体系间互动 |
第三章 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以“巴斯克祖国与自由”解散为例的恐怖主义力量身份转化 |
第二节 以世界社会论坛式微为例的社会力量身份转化 |
第三节 以古巴和马来西亚为例的政治力量身份转化 |
第四章 对当前反全球化力量的思考 |
第一节 反全球化力量新趋势 |
第二节 关于应对反全球化新挑战的思考 |
第三节 准确利用历史经验转化反全球化力量 |
(一)积极探寻基于共同利益的新合作方式与合作对象 |
(二)积极推进基于政治互信的国际合作 |
(三)推动全球化体系调整更趋公平公正 |
(四)自觉维护自由贸易与全球化价值观念 |
(五)致力国内社会治理与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9)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学界对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
1.2.2 国内外学界对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研究 |
1.2.3 文献评析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与特征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技术的概念界定 |
2.1.2 文化的内涵理解 |
2.1.3 技术文化批判的涵义 |
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
2.2.1 新卢德主义运动 |
2.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
2.3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特征 |
2.3.1 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 |
2.3.2 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 |
2.3.3 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 |
2.3.4 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 |
第3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化文化批判 |
3.1 批判技术化文化对人生活方式的框定 |
3.1.1 虚拟文化消除人交往方式的多样性 |
3.1.2 虚拟文化导致人的去经验化 |
3.2 扞卫传统文化 |
3.2.1 扞卫一:浪漫主义立场对逝去的家园的憧憬 |
3.2.2 扞卫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方式的怀念 |
3.2.3 扞卫三:对诗意的向往 |
3.3 厘清文化的技术化的机制 |
3.3.1 技术消解传统文化 |
3.3.2 技术重构文化符号的意义 |
3.3.3 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取代人的自由意志 |
第4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 |
4.1 批判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过度张扬 |
4.1.1 技术理性的内涵理解 |
4.1.2 批判技术理性“造物”目的的极端化:人沉迷于消费主义陷阱 |
4.1.3 拷问数学思维的过度流行及其危害 |
4.1.4 揭露效率思维的扩张:从机械领域进入社会领域 |
4.2 宣扬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 |
4.2.1 人文主义的内涵理解 |
4.2.2 价值诉求一:倡导人的自由 |
4.2.3 价值诉求二:推崇人的非理性因素 |
4.2.4 价值诉求三: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 |
4.3 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机制 |
4.3.1 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 |
4.3.2 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 |
4.3.3 消费与控制的逻辑 |
第5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
5.1 去蔽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 |
5.1.1 文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 |
5.1.2 解构技术进步观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出发点 |
5.1.3 祛魅信息崇拜神话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观照 |
5.1.4 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最终归宿 |
5.2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立足点 |
5.2.1 政治立足点:技术民主化 |
5.2.2 文化立足点:文学自然主义 |
5.3 澄清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机制 |
5.3.1 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 |
5.3.2 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 |
第6章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评价 |
6.1 对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再批判 |
6.1.1 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反对进步主义的文明观 |
6.1.2 片面强调技术对文化的破坏性作用 |
6.1.3 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逻辑困境 |
6.2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再思考 |
6.2.1 技术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
6.2.2 技术理性批判: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 |
6.2.3 对待技术理性的适度立场 |
6.3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再审视 |
6.3.1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
6.3.2 技术编码的具体机制:超越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意识形态批判 |
6.3.3 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民粹主义的学理考究与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民、民粹及民粹主义 |
一、民、民粹 |
二、民粹主义 |
三、基本概念辨析 |
第二节 民粹主义的历史沿革及其启示 |
一、民粹主义之于西方演进 |
二、民粹主义之于中国流变 |
三、中西方民粹主义沿革之启示 |
第三节 民粹主义及其一般特征 |
一、自诩代表人民的虚伪性 |
二、表达不满的批判性 |
三、群体集聚的非理性 |
第二章 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嬗变与存在样态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粹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流变 |
一、“改革潮”的到来与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发酵(1978-1992) |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生成(1992-2000) |
三、社会矛盾的集聚与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频发(2000 至今) |
第二节 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形成背景 |
一、改革深水区中深层次社会矛盾的凸显是其爆发的重要诱因 |
二、民主政治发展中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是其形成的政治土壤 |
三、市场经济中价值取向的多元所导致的精神迷失是其酿发的价值因素 |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其兴起的媒介条件 |
第三节 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存在样态 |
一、政治民粹主义 |
二、文化民粹主义 |
三、民族民粹主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与相关概念辨析 |
一、当代中国民粹主义与新左派思潮 |
二、当代中国民粹主义与群体性事件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的基本特点与实质 |
第一节 民粹主义的哲学方法论考辩 |
一、机械抽象的人性设定 |
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
三、名不副实地建构人民话语 |
第二节 民粹主义的基本特点 |
一、政治理念上的极端民主 |
二、经济诉求上的绝对平均 |
三、文化取向上的拒斥高雅 |
四、主体构成的草根性 |
五、存在形式的碎片化与依附性 |
第三节 民粹主义的实质 |
一、反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思想价值 |
二、绝对理想化的政策主张 |
三、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粹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 |
第一节 意识形态安全及其判定标准 |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功能 |
二、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三、意识形态安全的判定标准探析 |
第二节 民粹主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人民”的名义曲解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二、“民主”口号歪曲了民主理念 |
三、个体权利的过分张扬遮蔽了健康的公民意识 |
四、绝对平均的利益诉求扭曲了公平正义原则 |
第三节 民粹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
一、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挑战 |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冲击 |
三、对道德秩序的破坏 |
四、对政治认同的解构 |
五、对民族精神的悖离 |
第五章 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学理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早期俄国民粹主义的批判 |
一、对盲目推崇农民的指摘 |
二、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的批驳 |
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对民粹主义的警觉 |
一、推进民生建设从而预防群体性事件及其向民粹主义的衍化 |
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从而防范民主政治倒向民粹主义 |
三、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从而防止弱势群体滋生民粹主义 |
第三节 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着力点 |
一、在理论层面提升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的解释力与批判力 |
二、在经济层面强化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的获得感 |
三、在政治层面实现广泛真实的民主 |
第六章 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域外镜鉴 |
第一节 当代西方民粹主义考察——以“美国大选特朗普的获胜”为例 |
一、特朗普的选举策略及其民粹主义表征 |
二、对民粹主义影响的理性审视 |
第二节 当代西方民粹主义兴起的成因分析 |
一、全球化的深化与经济不平等状况的加剧是经济根源 |
二、代议民主的政治衰败与政党最大限度争取认同的迫切需求是政治诱因 |
三、外来移民的涌入所导致的身份认同危机是价值因素 |
四、金融危机后社会矛盾的集聚与社会治理的乏力是重要温床 |
第三节 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的泛滥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启示 |
一、以维护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公平为基本方向 |
二、以夯实党的认同基础为主要定位 |
三、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重要途径 |
第七章 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路径分析 |
第一节 以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统领奠定疏导民粹主义的思想基础 |
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供给以及时澄明民粹主义的文字陷阱 |
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以立体呈现民粹主义的真实面相 |
三、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扬弃以充分发挥对民粹主义的价值引领 |
第二节 以维护社会公平为核心奠定疏导民粹主义的现实根基 |
一、落实机会公平以保证共建 |
二、改善民生以促进共享 |
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以实现共富 |
第三节 以强化广泛深入的公民政治参与为保障构筑疏导民粹主义的政治条件 |
一、增强党的执政权威从而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领导助力 |
二、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从而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依托 |
三、推进民主政治的法治化进程从而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法治保障 |
第四节 以培育健康的公民意识为手段塑造疏导民粹主义的主体要素 |
一、发挥新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公民意识培育中的导向功能 |
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意识培育中的教化作用 |
三、优化外部场域在公民意识培育中的环境氛围 |
第五节 以互联网治理为重点构建疏导民粹主义的媒介环境 |
一、以心系网民为导向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 |
二、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强化网络正能量 |
三、以法治化治理为手段规范网民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理论思辨(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西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及其影响研究[D]. 杨春林. 山东大学, 2020(07)
- [2]“逆全球化”探究与中国应对[D]. 丁源. 河北经贸大学, 2020(07)
- [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研究[D]. 张许加.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D]. 刘冠婵.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5]美国何以逆全球化而动? ——一种技术进步的解释[D]. 张结斌.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6]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政策分析[D]. 李静.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文明与空间:历史演变与现实逻辑[D]. 边莉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9(08)
- [8]反全球化力量身份转化的影响因素[D]. 刘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9)
- [9]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D]. 武青. 东北大学, 2018(12)
- [10]民粹主义批判视域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 袁婷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