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食糖生产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雷承宝[1](2021)在《构建中国糖业和谐共赢新生态——“十四五”中国糖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文章分析了中国糖业的发展格局与趋势,分析当前中国蔗糖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改进的意见,以期为构建中国糖业和谐共赢美好新生态问题提供探讨。
李爽,冯晓帆[2](2021)在《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市场势力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食糖贸易常年逆差、进口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笔者利用1992—2019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进行测度。检验结果表明:泰国在食糖定价中具有较强话语权,市场势力较强;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均较为显着;中国自身对食糖的需求显着影响了从巴西、澳大利亚与韩国进口食糖的价格;且食糖出口大国成本联动变化。针对实证结果,建议将食糖进口分散至多个国家,包括部分中美洲产糖小国以减轻大国垄断风险;革新技术以在国际食糖成本联动上升时规避风险;在对外贸易保障措施作用较小的情况下将政策向生产方倾斜,给予更便利金融及技术支持等。
施雷响[3](2021)在《国营内江糖厂研究(1953-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秦乐驹[4](2021)在《云南甘蔗糖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的大宗农产品中,食糖的地位紧跟着粮食、棉花、食用油,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我国为促进蔗糖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布局和调整结构,形成了目前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的优势区域,蔗糖产业是一个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产业,在云南产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发展不仅关系着制糖企业的发展,也与蔗农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云南省是我国蔗糖生产的大省,其占有20%的蔗糖产量,作为我国的“糖仓”,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有竞争力优势的糖业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对云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国民经济增长、边疆繁荣稳定有重要经济基础作用;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仍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云南甘蔗糖业具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地理区位便捷、产业对接高效、规模效益明显等优势,又具有国内市场消费稳定、国际市场需求递增的需求环境,近年来,种植规模和产业产值数量增长较快。但是云南蔗糖业也存在生产机械化水平较差、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同时面临着发展模式严重滞后、生产结构有待改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进口食糖持续冲击、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等发展障碍。本文分析了广西、广东、海南等蔗糖产业大省的发展经验,其中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构建现代营销网络、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提高产能利用水平、提高应对市场投机风险等措施可以为云南糖业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为解决云南蔗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障碍,基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对云南地区蔗糖产业展开研究,从农业现代发展、农业技术推广、糖业产业体系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进一步具体提出了明确现代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经济效应;推广农业技术应用,改善科学培育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供需平衡稳定;完善政策制度扶持,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云南地区蔗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谢红汝[5](2021)在《遂溪县蔗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刘智琪[6](2021)在《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文中指出食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食品加工业和制药业也离不开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中国既是糖料生产大国,也是一个消费潜力巨大的食糖净进口国。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生活中的用糖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且糖料作物的生长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近些年在世界食糖市场上经常出现供给不足,进而导致国际食糖价格也频繁地大幅度波动,这不利于我国食糖产业安全。所以研究我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的风险来源和测算几种主要进口糖的价格波动的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该领域鲜少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领域的空白。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糖料种植情况,食糖生产状况以及当前消费情况,发现近些年来我国食糖的总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国民食糖的日常需求和工业上的需求。从消费总量上来看,中国当前位居世界的前列,但是从人均消耗量来看,却要比世界人均食糖消耗水平要低得多。根据近二十年的数据,研究了我国目前的原糖进口现状,发现我国在食糖进口中受到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很大。然后对食糖进口价格波动的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最后利用模型主要进口食糖的种类进行价格波动风险的度量,测算出食糖进口价格频繁剧烈波动对我国食糖进口加工企业产生的经营风险,为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郭庆莹[7](2021)在《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研究(1959-196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西战争后,古巴成为美国的保护国。此后,美古关系一直良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对古巴的态度急剧转变。艾森豪威尔政府开始对古巴实施贸易管制政策,美国历任总统都延续了这一政策基调。本文以美国对外政策文件集以及美国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相关文件为基础,对1959至1968年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肇始和政策调整进行梳理,力求全面展现1959年至1968年期间,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发展脉络,从而揭示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特点及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肇始(1959-1961)”。主要梳理了美古关系破裂及美国对古巴初步实施贸易管制政策的举措。美国与古巴关系由来已久,自19世纪末,美国就将古巴视为自己的附属国,在古巴建立傀儡政权。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决定摆脱美国干涉,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美古双方都采取了强硬态度,最终艾森豪威尔政府放弃对古巴的“观望”政策,走上了以经济手段打击古巴,在食糖及石油贸易问题上做文章。这标志着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初步形成。第二部分“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全面形成(1961-1963)”。这一部分分析了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古巴实施贸易管制政策的动因及具体举措。肯尼迪考虑了国际及国内因素,决定继续对古巴实施贸易管制。通过对古巴实施单边和多边贸易管制相结合的政策,扩大了对古巴贸易管制范围。并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将美国对古巴的贸易管制系统化、法律化。第三部分“约翰逊时期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1964-1968)”。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对古巴的目标已经从推翻卡斯特罗政权变为遏制卡斯特罗政权。约翰逊入主白宫后,考虑到国际形势发展,决定继承并发展了肯尼迪政府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他意识到美国的贸易管制政策并不成功,于是约翰逊对古巴实施较其前任更为严格的贸易管制,食品与药品也成为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的对象。这标志着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的新高潮。第四部分“评估1959-1968年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该部分主要评析了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特点以及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美国、古巴和国际社会的影响。
黄世明[8](2021)在《构建区内-国内-国际三循环的广西糖业发展新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食糖消费大国,也是全球第3大食糖生产国,但"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的食糖自给缺口约占消费量的三分之一,高达500万t左右,国家食糖供给保障压力巨大。广西是我国主要的食糖产区,占全国食糖产量约6成,本文对广西、全国和国际的糖业生产、消费、流通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广西应把保障国内供给作为糖业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国内食糖市场需求为己任,要尝试从畅通广西区内循环为主,融入国际糖业循环为辅,从供需、产业、市场、体制、民生和金融6方面,分别研究广西区内糖业小循环和国内、国际大循环,探索构建广西区内、国内、国际三循环的糖业发展新格局。
陈月连[9](2020)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中国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主要有果蔗和糖料甘蔗。广东省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地区。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受阻,对经济的助力逐渐减弱。本研究以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为核心,通过文献分析法、SWOT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针对问题及种植意愿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为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成本投入、收益满意度、政府政策支持4个因素对农户种植甘蔗意愿有显着影响。因此,推动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2、通过研究湛江甘蔗种植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甘蔗种植经验,分析目前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如: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自然灾害频繁,影响甘蔗生长;甘蔗种植地块分散,发展规模小;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低;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机械化程度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片区化、集约化发展;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等。3、要加快推动湛江甘蔗种植业的发展,本文提出的建议及对策如下:第一,从加强政策支持、加强产业扶持等方面加大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二,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蔗区基础设施两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四,推进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第五,推广甘蔗种植良种良法。第六,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第七,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刘晓雪,周靖昀,王慧娟[10](2020)在《印尼食糖产需格局、进口形势与政策演变全文替换》文中研究表明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食糖进口国,其食糖产需形势、进口和产业政策变化对于全球糖业影响深远。在重点梳理印尼食糖产量、消费、贸易和政策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一是印尼坚持总量平衡机制,按需分批进口食糖以稳定市场;二是食糖产需经历了自给自足、产需缺口较小、缺口持续扩大的发展历程,对外依存度从45%快速升至70%左右;三是25年间食糖产量增长缓慢,整体呈"U型"变化后在250万t上下波动;四是25年间食糖消费年均增速3.8%,人均消费从17.73 kg增加到29.15 kg;五是进口以原糖为主,泰国、澳大利亚和巴西是主要进口来源国;六是国内生产的白糖用于居民直接消费,进口原糖生产的精制糖主要用于食品和饮料行业,不得在零售市场上直接销售给居民,还存在进口时间限制;七是存在单产和产糖率低,气候影响大,面积增加有限和糖厂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八是2020年本国白糖产量有望满足居民直接消费,自给自足目标下可能调整食糖关税政策;九是应以"一带一路"为契机着重加强甘蔗和食糖技术合作。
二、国外食糖生产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食糖生产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构建中国糖业和谐共赢新生态——“十四五”中国糖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进退维谷,中国糖业的基本格局与趋势 |
2 内忧外患,中国糖业的困境与忧虑 |
2.1 内忧:需解决四个重大而长远的问题 |
2.2 外患:需要破解四大事关糖业生死的关键问题 |
3 政和天时,中国糖业重振新机遇 |
4 和谐共赢,中国糖业的出路与希望 |
(2)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市场势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中国食糖进口现状 |
(一)进口规模 |
(二)进口市场结构 |
(三)进口国别现状 |
四、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一)理论基础 |
(二)模型设定 |
(三)数据来源 |
(四)中国食糖进口市场势力总体分析 |
(五)中国食糖主要进口国家市场势力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4)云南甘蔗糖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1 甘蔗糖业 |
2.1.2 可持续发展 |
2.2 糖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结构理论 |
2.2.2 产业政策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云南甘蔗糖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云南甘蔗糖业产业基础 |
3.1.1 发展历程 |
3.1.2 种植规模 |
3.1.3 产业产值 |
3.2 云南甘蔗糖业资源优势 |
3.2.1 自然条件优越 |
3.2.2 地理区位便捷 |
3.2.3 产业对接高效 |
3.2.4 规模效益明显 |
3.2.5 政策支持广泛 |
3.3 云南甘蔗业市场潜力 |
3.3.1 国内市场消费稳定 |
3.3.2 国际市场需求递增 |
4 云南甘蔗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因素分析 |
4.1 云南甘蔗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生产机械化水平较差 |
4.1.2 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 |
4.1.3 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 |
4.2 云南甘蔗糖业发展面临的障碍因素 |
4.2.1 发展模式严重滞后 |
4.2.2 生产结构有待改善 |
4.2.3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
4.2.4 进口食糖持续冲击 |
4.2.5 应对风险能力不足 |
5 中国地方甘蔗糖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经验 |
5.1.1 发展情况简介 |
5.1.2 相关经验启示 |
5.2 广东甘蔗糖业发展经验 |
5.2.1 发展情况简介 |
5.2.2 相关经验启示 |
5.3 海南甘蔗糖业发展经验 |
5.3.1 发展情况简介 |
5.3.2 相关经验启示 |
6 云南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明确现代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经济效应 |
6.1.1 种植经营规模化,提高连片种植面积 |
6.1.2 蔗糖种植良种化,落实良种繁育工程。 |
6.1.3 生产工序机械化,提高产业生产效率。 |
6.1.4 蔗区水利现代化,加强财政资金投入。 |
6.2 推广农业技术应用,改善科学培育水平 |
6.2.1 推广全膜覆盖技术,提高单亩产量数额 |
6.2.2 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优化产品质量水平 |
6.2.3 推广脱毒种苗技术,实施科学防治工程 |
6.3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供需平衡稳定 |
6.3.1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内市场稳定供应 |
6.3.2 加强培育技术交流,实施境外种植拓展工程 |
6.3.3 整合大型企业资源,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6.3.4 丰富产品多样生产,推进糖业的供给侧改革 |
6.4 完善政策制度扶持,实现产业健康发展 |
6.4.1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稳定产业发展秩序 |
6.4.2 用好各类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6.4.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拓宽资本投入渠道 |
6.4.4 稳定核心基地建设,推动项目流程进度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食糖产业研究 |
(二)国内食糖产业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食糖进口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进口需求模型 |
第二节 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价格波动理论 |
第二章 中国食糖市场状况 |
第一节 中国糖料种植状况 |
一、甘蔗种植状况 |
二、甜菜种植状况 |
第二节 中国食糖生产状况 |
一、中国食糖生产的发展历程 |
二、中国食糖生产的总体状况 |
第三节 中国食糖消费状况 |
一、中国食糖消费总体情况 |
二、中国食糖消费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食糖市场价格 |
第五节 中国食糖进口现状 |
一、中国食糖进口规模 |
二、中国食糖主要进口来源国 |
三、中国食糖进口价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主要来源 |
第一节 市场性风险 |
一、净进口风险 |
二、来源地风险 |
第二节 季节性风险 |
一、生产季节性 |
二、消费季节性 |
第三节 相关性风险 |
第四节 汇率性风险 |
一、交易风险 |
二、经营风险 |
第五节 周期性风险 |
一、生产周期性 |
二、经济周期性 |
第六节 其他类风险 |
一、国际原油价格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
二、进口糖的流通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
三、投机活动对食糖价格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食糖进口依赖度分析 |
一、中国食糖进口依存度指数 |
二、中国食糖产业贸易竞争力 |
第二节 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评价 |
一、风险评价的方法 |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 |
三、价格波动风险的估算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防范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稳定中国食糖生产能力 |
一、保障糖料种植面积 |
二、提高制糖企业运行效率 |
三、规范食糖市场秩序 |
第二节 加强国内外食糖供给监测 |
第三节 严禁走私,加大监管力度 |
一、优化跨境政务、警务合作机制 |
二、加快反走私的综合立法 |
第四节 发展多元化食糖进口来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研究(1959-196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二、选题意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选题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方法 |
一、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肇始(1959-1961) |
(一)美国与古巴“传统友谊”破裂 |
1.古巴革命前美古关系回顾 |
2.古巴革命与美国“观望”政策 |
3.古巴改革与美古关系彻底破裂 |
(二)美国对古巴初步形成贸易管制政策 |
1.减少食糖配额 |
2.石油禁运 |
二、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全面形成(1961-1963) |
(一)国内外政治对肯尼迪政府政策影响 |
1.古巴因素 |
2.苏联因素 |
3.拉丁美洲因素 |
4.美国因素 |
(二)以立法为依托对古巴实施的贸易管制 |
1.援引《与敌人贸易法》 |
2.修改1949 年《出口管制法》 |
3. 《巴特尔法》在古巴的适用 |
(三)美国寻求对古巴实行的多边贸易管制 |
1.美洲国家 |
2.北约盟国 |
三、约翰逊时期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调整(1964-1968) |
(一)国内外政治对约翰逊政府政策影响 |
1.越南因素 |
2.古巴因素 |
3.第三世界因素 |
(二)约翰逊时期美国对古巴政策变化 |
1.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施压 |
2.食品和药品许可证制度 |
四、评估1959-1968 年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 |
(一)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特点 |
1.持续时间长 |
2.涉及国家多 |
(二)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 |
1.对美国影响 |
2.对古巴影响 |
3.对国际社会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构建区内-国内-国际三循环的广西糖业发展新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三循环发展格局框架 |
2 三循环发展格局内容 |
2.1 坚持走糖业供需循环 |
2.2 坚持走产业循环 |
2.3 坚持走市场循环 |
2.4 坚持走体制循环 |
2.5 坚持走民生循环 |
2.6 坚持走金融循环 |
3 结语 |
(9)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理论综述 |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分析法 |
2.2.2 实地调查法 |
2.2.3 实证分析法 |
2.2.4 SWOT分析法 |
2.3 技术路线 |
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
3.1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及糖业发展概况 |
3.1.1 湛江市甘蔗种植面积及产区分布 |
3.1.2 近几年种植的部分品种情况 |
3.1.3 甘蔗种植效益 |
3.1.4 对甘蔗种植灾害风险的防范 |
3.1.5 湛江市甘蔗机械化发展概况 |
3.1.6 蔗糖业的加工现状 |
3.2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分析 |
3.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2.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2.4 威胁分析(Threats) |
3.2.5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SWOT矩阵分析 |
3.3 湛江市甘蔗种植业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政策支持甘蔗种植业发展不够 |
3.3.2 甘蔗糖分含量偏低,病虫害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
3.3.3 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3.3.4 机械化程度较低 |
3.3.5 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小 |
3.3.6 甘蔗种植业循环经济发展缓慢,运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发展不够 |
4 湛江市农户种植甘蔗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调查数据来源 |
4.2 基本情况分析 |
4.2.1 农户基本情况 |
4.2.2 农户甘蔗种植情况 |
4.2.3 甘蔗种植生产收益 |
4.2.4 甘蔗种植及收获方式 |
4.2.5 外部环境 |
4.2.6 蔗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
4.3 蔗农种植意愿的实证分析 |
4.3.1 变量说明 |
4.3.2 模型分析与讨论 |
4.3.3 实证分析小结 |
5 湛江发展甘蔗种植业的对策及建议 |
5.1 加大甘蔗种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农户甘蔗种植意愿 |
5.1.1 提供政策支持,提高相关补助标准 |
5.1.2 加大甘蔗产业扶持力度,推广农业种植保险 |
5.2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
5.2.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
5.2.2 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
5.3 推动甘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3.1 推动甘蔗种植规模化发展 |
5.3.2 重视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
5.3.3 加强派砍运的管理,稳定甘蔗收购市场秩序 |
5.4 推广甘蔗种植的良种良法 |
5.4.1 优化甘蔗品种结构布局 |
5.4.2 加强良种的选育和推广 |
5.4.3 配套的优良栽培方法 |
5.4.4 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
5.5 加快推动甘蔗种植机械化发展 |
5.5.1 加大宣传与技术培训力度 |
5.5.2 加大试验示范推广的力度 |
5.5.3 着力解决机地矛盾问题 |
5.5.4 推动蔗糖企业升级改造 |
5.6 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 |
5.6.1 引进技术型人才优化农业队伍结构 |
5.6.2 增加甘蔗研究科研经费 |
5.6.3 加大交流合作力度 |
5.7 加强对蔗农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蔗农种植和管理水平 |
5.7.1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7.2 依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5.7.3 依托湛江市高等院校,加强甘蔗种植业的技能培训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印尼食糖产需格局、进口形势与政策演变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
1 印尼食糖产需形势变化 |
1.1 1995/96年榨季前印尼食糖产需由自给自足到少量短缺 |
1.2 1995/96年榨季后印尼食糖产需形势 |
2 1995/96年榨季以来印尼食糖生产和消费变化 |
2.1 印尼甘蔗和食糖生产状况 |
2.1.1 印尼甘蔗与食糖生产区域布局大体稳定 |
2.1.2 甘蔗收获面积先降后升,现在稳定在40万hm2以上 |
2.1.3 甘蔗产量和单产大幅波动 |
2.1.4 食糖产量增长缓慢甚至多年份产量徘徊不前 |
2.2 印尼食糖消费刚性增长 |
3 印尼食糖贸易形势变化 |
3.1食糖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变化 |
3.2 食糖进口来源国变化 |
3.3 贸易方式 |
3.4 进口关税变化 |
4 供需格局变化下印尼的政策调整和未来市场展望 |
4.1 供需格局变化下印尼的政策调整 |
4.1.1 印尼政府食糖自给自足的努力 |
4.1.2 生产政策 |
4.1.3 价格政策 |
4.1.4 贸易政策 |
4.1.4. 1 印尼-东盟自贸区加快进程,印尼自泰国进口关税降至5% |
4.1.4. 2 印尼-澳大利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签订,澳大利亚食糖进口关税调至5% |
4.1.4. 3 印尼-印度促棕榈油和食糖贸易协定达成,印度原糖关税降到5% |
4.1.4. 4 印尼可能近期上调食糖进口关税以限制食糖进口 |
4.1.4. 5 印尼对进口糖规格给出了更大的灵活性 |
4.1.4. 6 进口果糖糖浆实行保障关税和含糖、人工加糖饮料征税的提议 |
4.2 未来市场展望 |
5 结论和启示 |
四、国外食糖生产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构建中国糖业和谐共赢新生态——“十四五”中国糖业发展研究[J]. 雷承宝. 广西糖业, 2021(05)
- [2]中国食糖进口贸易的市场势力研究[J]. 李爽,冯晓帆. 价格月刊, 2021(07)
- [3]国营内江糖厂研究(1953-1965)[D]. 施雷响. 西南大学, 2021
- [4]云南甘蔗糖业发展研究[D]. 秦乐驹.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5]遂溪县蔗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谢红汝. 广东海洋大学, 2021
- [6]中国食糖进口价格波动风险研究[D]. 刘智琪.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美国对古巴贸易管制政策研究(1959-1968)[D]. 郭庆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构建区内-国内-国际三循环的广西糖业发展新格局研究[J]. 黄世明. 甘蔗糖业, 2021(02)
- [9]湛江市甘蔗种植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陈月连.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印尼食糖产需格局、进口形势与政策演变全文替换[J]. 刘晓雪,周靖昀,王慧娟. 甘蔗糖业,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