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伟,胡闯开,李志辉[1](2019)在《优化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概述》文中研究说明通过优化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在预磨、磨光、抛光、侵蚀等制备过程中的制备方法,将更加清晰观察球墨铸铁的金相组织结构。在与传统制备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相比,强化了细节,制定了标准。经过实验总结,提出可快速稳定制备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方法,大大提升了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的质量和效率。
王志强[2](2020)在《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球墨铸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人们对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高性能球墨铸铁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目前,高性能球墨铸铁的生产主要通过热处理和合金化来实现。不同于热处理,采用合金化的方式在铸态下获得高性能球墨铸铁更具有工艺和成本优势。合金化元素多种多样,Si、Mn、Cu、Ni、Mo等元素的应用研究已经很深入,而Nb、Sb等元素虽然也被认为是强化球墨铸铁的有效元素,但关于这些元素在球墨铸铁中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研究很少,且已有的研究众说纷纭,很难构成体系。因此,开展Nb、Sb对铸态球墨铸铁影响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不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的QT450-10为基础,首先探讨了Nb、Sb两合金元素分别对铸态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Nb、Sb对球墨铸铁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不同含量的Nb、Sb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复合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铌铁随其它原料加入到感应炉中,当Nb含量在0.05 wt.%-0.21 wt.%时,Nb元素在球墨铸铁中除了固溶在组织中,还会以块状NbC颗粒的形式存在,这些颗粒形状各异,尺寸多在10μm以下,且在石墨和基体组织中均有分布。Nb含量升高时,石墨组织的球化率、数目降低,石墨球尺寸增大;同时,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升高,且珠光体组织得到细化。随着Nb含量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提升,在Nb含量为0.21 wt.%时,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04 MPa,相比未加入合金元素时提高了11.3%,但是,试样的伸长率也不断下降。(2)金属锑采用包内冲入法添加到球墨铸铁中,当其含量在0.006 wt.%-0.025 wt.%时,Sb元素均固溶于球铁组织中,且在石墨球和基体组织接触的边界上分布较多,形成了Sb含量较高的富锑层。随着Sb含量的升高,石墨组织的球化率、数目和析出石墨面积比的变化均呈抛物线趋势,且在Sb含量为0.013 wt.%时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Sb含量升高时,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升高,而且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减小。试样的抗拉强度值随Sb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在Sb含量为0.025 wt.%时,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21 MPa,相比未加入合金元素的试样提高了15.1%,同时,试样的伸长率不断下降,对于本实验设计的球墨铸铁成分,Sb含量不宜超过0.013 wt.%。(3)Nb和Sb元素同时加入到铁液中,合金化球墨铸铁试样的珠光体含量明显升高,抗拉强度值大幅度增大。当Nb、Sb含量分别为0.21 wt.%、0.013 wt.%时,得到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78 MPa,相比未添加合金元素时提高了27.6%,但其伸长率也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两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才能使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郭林秀[3](2020)在《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金相试样制备的实验,总结了铁素体型球墨铸铁金相练习样磨制、抛光、腐蚀的操作方法与技巧。球墨铸铁组织中石墨球的存在,使金相制样不同于其他钢铁材料,石墨球易吸收、易脱落、针对球墨铸铁石墨球的特殊性,总结了磨制中砂纸的选择、磨制的力度、磨制的注意事项,抛光的技术,腐蚀的时间、腐蚀注意事项等,为材料专业及金相检验从业人员制备金相试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李永健[4](2019)在《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文中提出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强韧性、优异的抗冲击性、减震性、耐磨性以及耐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程工业领域及国防领域中的重要构件中,如大型舰船发动机、车辆发动机以及大型曲轴等。然而球墨铸铁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容易出现“砂眼”暴露、开裂、磨损、腐蚀及“掉块”等损伤缺陷,造成装备的失效。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问题一直是行业内面临的巨大难题,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工艺复杂,成本高,操作环境差并且再制造质量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尤其是对于精密球墨铸铁件和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再制造,传统的电弧焊接修复技术很难适用。激光再制造技术作为近些年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控制稀释率、基体热损伤以及实现精密再制造等方面具有传统电弧焊接修复方法不具备的技术优势,因此激光再制造技术为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提供了技术可行性。本文针对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首先从激光增材再制造粉体材料出发,设计开发了在物性和力学性能等多方面和球铁件能够匹配并且适用于球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的合金粉末;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特征和规律;采用多种工艺手段结合,实现了再制造过程中气孔和裂纹等缺陷的控制;建立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组织演变特征和热循环的对应关系;采用界面成分调控等手段实现了界面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了预置-送粉复合等再制造方法,实现了界面白口化的消除;针对激光增材再制造球铁件,对硬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考核,并在大型船舶发动机缸体上开展了实际再制造工程应用。为了探明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复杂的组织结构演变机制,本文从单道熔覆、多层多道以及凹坑修复等多个角度研究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行为。利用ANSYS有限元模拟,系统研究了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温度循环特征,建立了温度循环和组织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探明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半熔化区及热影响区组织结构演变机理。针对球墨铸铁件体积损伤的再制造问题,本文结合有限元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过程中不同坡口类型下的开裂行为和开裂机制,优化出了获得最小应力应变的工艺策略。同时设计制备了具备低膨胀特性的粉体材料,获得了镍铜合金+低膨胀合金的复合成形层,大大降低了球铁激光再制造出现的开裂倾向,实现了深度近7mm凹坑的激光增材再制造。针对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过程中的界面行为,本文对界面元素的分布特征和扩散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石墨球碳扩散的多种壳体结构模型。构建了激光再制造过程中石墨球碳扩散方程以及典型双壳结构和单壳结构的壳体生长方程,为界面白口化的预判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界面区域热损伤行为,并阐明了界面热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热损伤和组织结构的对应关系。针对界面白口化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界面成分调控方法,采用C、Al以及C/Al复合三种成分调控方式对界面组织状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界面白口化的程度明显降低,石墨球周围的莱氏体壳最小平均厚度由30-50μm降低到10μm以内,界面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为了进一步消除界面白口组织,本文采用常规熔覆、预置粉末以及预置粉末+送粉复合等多种方法对球墨铸铁件进行激光增材再制造。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形成钎焊界面和微熔界面两类界面特征,界面的白口化可以完全消除,界面区域马氏体含量明显降低,由常规的粗大针状马氏体变为细小的板条马氏体,界面的平均硬度和最高硬度明显下降,单道成形的最高硬度可以控制在500HV以下。发现了预置粉末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界面特征,从热力学角度探明了各类界面特征形成的理论机制。为了研究激光增材再制造球墨铸铁件的实际效果,本文从硬度、抗拉强度、冲击韧性、耐磨性及色差等方面对再制造的球墨铸铁件进行了综合评定,同时针对大型船舶球墨铸铁发动机缸体进行了激光增材再制造实际工程应用,成功对缸体多个部位出现的砂眼及磨损等多种缺陷进行了再制造。结果表明,激光增材再制造之后,无裂纹和明显气孔缺陷,各方面性能均不低于基体,完全实现了高性能球墨铸铁件的高质量再制造。
刘彩艳[5](2020)在《由球铁型材制备高强韧ADI的研究》文中认为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是经等温淬火热处理之后所获得的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农业机械、建筑等工业领域。ADI的性能一方面与高品质的球墨铸铁基材相关,球铁的合金成分、球化率、铸造缺陷等均会影响ADI的性能;另一方面,在保证基材无缺陷的前提下,热处理工艺的不同会显著影响ADI的力学性能,因此,选择质量较好的球铁基材与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对提高ADI的性能非常重要。水平连铸球墨铸铁型材克服了普通砂型铸造夹砂、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其组织致密,石墨球数量多,球化级别高,有利于充分发挥ADI的性能潜力。基于此,本文采用水平连铸球铁型材作为热处理的基材,并通过传统单步法等温淬火和新型两步法等温淬火实验,研究了传统单步等温淬火工艺和两步法等温淬火工艺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同时还对两种热处理后的ADI进行回火处理,研究了 ADI的回火响应特性,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传统单步等温淬火工艺下,奥氏体化温度和保温时间会影响奥氏体化程度,从而影响等温转变后ADI中残余奥氏体的含量及其含碳量.900℃+90min和940℃+60min奥氏体化时,既能保证基体完全奥氏体化又不至于获得粗大的针状铁素体。(2)等温淬火温度对铁素体的形貌和残余奧氏体的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其较低时为细针状的铁素体,强度较高,温度较高时类似于羽毛状,强度相对较低。280℃等温淬火时其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517.7MPa、1.85%,360℃时分别为1096.6MPa、6.3%。(3)两步法工艺可以获得较为细密的ADI组织,能显著提高ADI的强度,并保证残余奥氏体具有较高的碳含量,两步法等温淬火工艺为900℃+60min(奧氏体化)+310℃(第一步淬火)+15min+340℃(第二步淬火)+60min 和 940℃+60min+290℃+15min+360℃+60min时,ADI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4)ADI在回火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基体中逐渐析出板条状的碳化物,随后碳化物不断聚集、长大,当回火温度达到480℃时,条状碳化物不断溶解于基体中以颗粒状形态存在。回火过程中,两步法ADI比单步法ADI更容易析出碳化物。(5)传统单步法ADI回火试样的硬度值随回火温度的升高先略有减小后增加到最高值而后逐渐降低,而两步法ADI回火后试样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略有升高后逐步降低的趋势。两步法ADI在回火后依然具有比单步法ADI更高的硬度,当回火温度达到540℃时,二者的硬度值基本相等。
涂小天[6](2019)在《CADI磨球成分设计及其热处理工艺优化》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半自球磨机尺寸的增大,磨球的市场需求也,对磨球的综合力学性能的要求也逐年提高,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CADI)磨球作为一种新型磨球在由于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逐渐在磨球市场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CADI磨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论文针对CADI磨球发生掉皮、破碎不耐磨等缺陷,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的Cr、Mn、Cu元素含量以及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对CADI磨球使用使用彩色金相技术进行物相组织分析,通过研究其物相组成与物相形态的变化对CADI磨球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现有的CADI磨球进行成分和热处理的优化,试制了优化后的磨球。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ADI磨球组织由贝氏体、马氏体、碳化物、残余奥氏体和石墨球组成,随着Cr含量的增加,CADI磨球中碳化物的含量增加,其形态逐渐向连续的块状组织转变,使CADI磨球的硬度增大,但其韧性也急剧恶化;随着Mn元素含量的增加CADI磨球中碳化物含量增加,稳定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也有所增加,其硬度逐渐增大,韧性降低;随着Cu元素的增加,CADI磨球中贝氏体含量增加,CADI磨球的韧性增大,硬度降低。在相同的等温淬火温度下,使用920℃奥氏体化温度时,CADI磨球中贝氏体含量较900℃奥氏体化温度下高,在920℃奥氏体化温度下,其等碳化物的连续结构被破坏,碳化物含量下降,CADI磨球的韧性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其硬度随着奥氏体化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相同的奥氏体化温度下,在245℃以下时,随着等温温度的上升CADI磨球中贝氏体和奥氏体含量上升,碳化物含量降低,CADI磨球的韧性上升,硬度下降,在245℃到260℃之间,随着等温淬火温度的上升CADI磨球组织中碳化物含量增加,贝氏体和马氏体由细小的针状组织变为竹叶状组织,其硬度上升,韧性有所下降。根据本文研究优化后的CADI磨球其化学成分为C:2.53.8wt%,Si:2.83.2%,Mn:1.45wt%,Cr:0.60wt%,Cu:0.60wt%,P:<0.03wt%,S:<0.03wt%,其加工硬化前的硬度在49.0HRC49.5HRC之间,其硬度均匀性提高,冲击韧性值为9.2J/cm2,其落球疲劳寿命为原磨球的一倍,其加工硬化能力为原CADI磨球的一倍,加工硬化后其硬度达到59.7HRC。
吕红巧[7](2009)在《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文中提出介绍了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取样、磨制、抛光和侵蚀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实践证明,采用提出的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可快速制备高质量的金相试样。
王扬禅[8](2017)在《球墨铸铁QT600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断裂的试验与数值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球墨铸铁QT600,设计了一系列不同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圆棒、薄壁圆管、板状及缺口试样,对光滑实心圆棒、缺口实心圆棒、缺口平板和中心孔板试样进行单轴拉伸试验以及对薄壁圆管试样进行扭转试验,获得了试样的荷载-位移曲线,并测试了材料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断裂应变;通过对试样变形过程的观测,用光学显微镜确定了试样的启裂位置。结合观测球墨铸铁金相组织,采用Matlab编写程序对球墨铸铁金相进行了定量金相分析,针对球墨铸铁金相组织的不同因素讨论其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对试样断口形貌进行观测,根据试样宏微观断口讨论不同试样的断裂形式,为研究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破坏提供依据。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弹塑性大变形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合数值模拟与显微观测结果,确定了不同试样启裂点位置的应力状态参数,进一步探讨了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根据拉伸和扭转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拉伸和扭转的等效应力应变曲线基本相同。(2)根据本文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可知,缺口实心圆棒试样断裂应变随着应力三轴度的升高而降低,与GTN模型描述由孔洞模型韧性材料破坏规律相符合,而缺口平板试样和中心孔板试样的破坏规律与GTN模型描述的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的规律不相符。(3)对断裂应变相同而应力三轴度不同的情形,发现Lode参数相差较大,可判定Lode参数是影响材料断裂的重要因素。
孙挺[9](2015)在《新型矿山用耐磨球的制备及其磨损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研究铸造及热处理工艺对球墨铸铁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制备工艺;并通过冲击磨损和腐蚀磨粒磨损实验,结合球磨机磨球运动学分析,研究了下贝氏体球墨铸铁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磨损行为及机理;结合球磨机磨球运动学分析磨球的最佳抛落轨迹及最大冲击能;综合对比下贝氏体球墨铸铁及另外三种耐磨材料的冲击磨损和腐蚀磨粒磨损失重特性,并提出了四种耐磨材料的最佳服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球墨铸铁的石墨形态及分布与球化孕育工艺密切相关。使用2.2%球化剂和0.8%一次孕育剂在1450℃球化处理90s,并在浇铸时冲入1.2%的二次孕育剂,所得球墨铸铁中石墨尺寸、形态及分布最佳。近一步分析发现,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的球状石墨对金属基体的割裂作用小,且咬合力较高,在其晶界处优先形核的下贝氏体细小而均匀,从而显著提升球墨铸铁的塑性变形协调能力;通过Jominy顶端淬火实验发现,材料顶端依次经历了薄膜沸腾、泡核沸腾及自然对流三种热传导机制。由于冷却速率的差异,随着淬火高度的增加,材料组织依次经历了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及铁素体转变;热处理结果表明:860℃温度下保温2h后采用20℃的饱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混合介质进行连续冷却,并在250℃下回火2h,所得的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表现出表层高硬度,内部高韧性的性能梯度特征;磨损实验结果分析发现,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冲击磨损机制先后经历了犁沟、微切屑及疲劳磨损,其腐蚀失重机制主要包括化学腐蚀、电偶腐蚀和犁沟磨损机制。载荷对冲击及腐蚀磨损失重率的影响显著,载荷的增大将显著提高材料的失重率。不过,在一定载荷的作用下,表层组织的耐磨性会随着残余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而提高;对比几种耐磨材料的磨损特性发现,下贝氏体球墨铸铁适用于多种实际服役条件,包括冲击载荷较高、介质酸性适中的大型球磨机。高铬铸铁适用于冲击载荷较小、碾磨介质较硬、介质酸性较强的中、小型球磨机。低铬磨球适用于中、小型干式球磨机。而70Mn马氏体钢适用于大、中型干磨球磨机。
于海洋[10](2019)在《不同材质组分对深松铲铲尖耐磨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模式的兴起,对农机触土部件耐磨性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每年因为磨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能源损失,国内外专家对如何提高金属材料耐磨性做了大量研究。农机触土部件的耐磨性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机触土部件的耐磨性能。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深松铲铲尖,材料是球墨铸铁,采用重新优化球墨铸铁成分的方法,以消失模铸造为技术手段,通过对金相试样的观察、硬度测量及摩擦磨损试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测量仪、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台等设备,探究不同元素对球墨铸铁深松铲铲尖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本文得出结果如下:(1)结合深松铲铲尖实际工作情况,确定铲尖磨损为磨料磨损。了解铲尖实际工况条件,对铲尖进行受力分析,得出铲尖耐磨性与铲尖顶角大小、土壤紧实度及土壤环境关系。(2)金相照片可以明确观察试样微观组织形态。石墨数量受到各种元素的影响,石墨较多,但石墨体积较小、分布不均匀,表明石墨球化不完全。球状石墨数量较少,多数处于蠕虫状石墨,主要是由于锰元素含量较少,以至于出现较多的自由渗碳体,影响石墨的形态。(3)硬度测试中,从硬度值及极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成分为3.7%C,2.2%Si,0.4%Mn的维氏硬度为481.2HV。(4)摩擦磨损是检测试样耐磨性试验,试验中摩擦系数以及磨损失重都是关键数据,从九组成分中可以看出,成分是3.7%C,2.2%Si,0.4%Mn的磨损失重为1mg,摩擦系数是0.087。通过对各种成分的铲尖进行金相照片分析及各种性能测试,得出成分为3.7%C,2.2%Si,0.4%Mn石墨化效果好,且维氏硬度是481.2HV,磨损失重是1mg,摩擦系数是0.087,最终得出铲尖的最佳成分配比3.7%C,2.2%Si,0.4%Mn。利用材料成分优化方法,提高球墨铸铁硬度,增强铲尖自身材料耐磨性,简化铲尖耐磨性工艺,生产成本低,提高实际经济效益。
二、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优化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备试样的设备及材料 |
2 机械预磨试样 |
3 手工磨制试样 |
4 试样抛光 |
5 金相试样的侵蚀 |
6 结语 |
(2)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1 球墨铸铁的诞生及发展 |
1.2.2 球墨铸铁的应用 |
1.3 球墨铸铁的凝固 |
1.3.1 凝固理论 |
1.3.2 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及反球化元素 |
1.3.3 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
1.4 球化和孕育处理 |
1.4.1 球化处理 |
1.4.2 孕育处理 |
1.5 常见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影响 |
1.6 Nb和 Sb在铸铁中的研究现状 |
1.6.1 Nb的应用研究 |
1.6.2 Sb的应用研究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及成分 |
2.2.2 合金元素的加入方式 |
2.2.3 试样的制备 |
2.3 组织分析及性能检测 |
2.3.1 成分及组织分析 |
2.3.2 性能检测 |
第3章 N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3 N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3.3.1 N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3.3.2 Nb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3.4 力学性能 |
3.4.1 力学性能检测 |
3.4.2 拉伸断口 |
3.5 Nb对球墨铸铁组织、力学性能影响的机制分析 |
3.5.1 Nb在球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3.5.2 N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3 N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4 Nb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S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4.3.1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4.3.2 S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4.4 力学性能 |
4.5 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机理 |
4.5.1 Sb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4.5.2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机理 |
4.5.3 S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机理 |
4.5.4 Sb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Nb和 Sb对球墨铸铁的复合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Nb和 S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5.3.1 Nb和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5.3.2 Nb和 Sb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5.4 Nb和 Sb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1.1 试样的磨制 |
1.2 试样的抛光 |
1.3 试样的腐蚀 |
2 常见制样问题与对策 |
3 结论 |
(4)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发展及应用 |
1.2.1 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 |
1.2.2 球墨铸铁组织特征及主要应用 |
1.3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3.1 球墨铸铁件再制造技术难点 |
1.3.2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方法 |
1.3.3 球墨铸铁件传统再制造的主要问题 |
1.4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1 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 |
1.4.2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镍基粉末材料 |
2.1.3 铁基粉末材料 |
2.2 试验设备及工艺 |
2.2.1 再制造设备 |
2.2.2 再制造工艺参数 |
2.3 组织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2.3.1 组织结构分析 |
2.3.2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工艺及缺陷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粉末材料设计及开发 |
3.2.1 粉末设计原则 |
3.2.2 粉末设计及制备 |
3.3 基本成形工艺及规律 |
3.3.1 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成形效果 |
3.3.2 截面形貌特征 |
3.3.3 成形工艺对稀释率的影响 |
3.4 成形过程气孔的控制 |
3.4.1 气孔的形成过程 |
3.4.2 气孔的消除方法 |
3.5 成形过程中的开裂变形及控制 |
3.5.1 坡口设计对开裂的影响 |
3.5.2 成形路径对开裂的影响 |
3.5.3 不同成形路径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4 不同冷却间隔条件下的应力变形模拟 |
3.5.5 具备低残余应力特性的NiCu/Fe36Ni复合成形层设计 |
3.6 成形工艺对白口的影响 |
3.6.1 白口的形成过程及特征 |
3.6.2 白口的常规工艺控制方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结构特征与演变机制 |
4.1 引言 |
4.2 界面区域组织形貌特征 |
4.2.1 Ni基合金熔覆界面 |
4.2.2 Fe基合金熔覆界面 |
4.3 成形层生长形貌特征 |
4.3.1 Ni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2 Fe基合金粉末成形层 |
4.3.3 成形层组织形态控制 |
4.4 增材再制造过程温度循环特征及热累积 |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2 成形过程热循环规律 |
4.4.3 成形过程热累积效应 |
4.5 相结构特征 |
4.5.1 界面相结构特征 |
4.5.2 成形层相结构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界面行为及其调控机理 |
5.1 引言 |
5.2 界面区域热循环特征及影响机制 |
5.2.1 界面的热循环特征及热损伤行为 |
5.2.2 温度循环对界面组织结构的影响 |
5.3 界面凝固过程及元素扩散行为 |
5.3.1 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5.3.2 界面的快速凝固过程和界面特征 |
5.3.3 基于石墨球的碳扩散过程及调控 |
5.4 不同元素对界面的调控 |
5.4.1 Ni基合金粉末中Ni/Cu比例的调控 |
5.4.2 Fe基合金粉末中Fe/Ni/Cr比例的调控 |
5.4.3 碳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4 铝元素的界面调控及反应机制 |
5.4.5 碳-铝复合调控及反应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再制造白口消除方法与机制 |
6.1 引言 |
6.2 白口化消除机制及熔钎焊界面形成机理 |
6.2.1 白口化消除机制 |
6.2.2 白口化消除方法和熔钎焊界面形成机制 |
6.3 单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3.1 界面的连续性及熔钎焊界面形成过程 |
6.3.2 熔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3.3 界面硬度特征 |
6.3.4 钎焊界面的工艺窗口 |
6.4 多道成形熔钎焊界面特征 |
6.4.1 多道成形熔覆层表面质量 |
6.4.2 多道成形钎焊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3 多道成形微熔化界面组织结构特征 |
6.4.4 界面组织特征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
6.5 熔钎焊界面元素的扩散及热力学动力学行为 |
6.5.1 多道成形界面元素分布特征 |
6.5.2 热力学动力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性能考核及评价 |
7.1 引言 |
7.2 硬度特征 |
7.2.1 界面硬度分布 |
7.2.2 成形层硬度 |
7.3 拉伸性能 |
7.3.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3.2 抗拉强度 |
7.3.3 断口形貌 |
7.4 冲击韧性 |
7.4.1 试样设计及制备 |
7.4.2 断口特征 |
7.5 摩擦磨损性能 |
7.6 实际应用考核评价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5)由球铁型材制备高强韧ADI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平连铸球墨铸铁型材 |
1.2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
1.2.1 ADI的发展历程 |
1.2.2 ADI等温转变及组织特点 |
1.2.3 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参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实验方法及设备 |
2.1 铸态试样的制备 |
2.1.1 成分选择 |
2.1.2 球墨铸铁的熔炼及试样制备 |
2.1.3 铸态组织分析 |
2.2 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方案 |
2.2.1 传统单步法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用 |
2.2.2 两步法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用 |
2.2.3 回火温度的设定 |
2.2.4 淬火介质的选用 |
2.3 实验所用设备及仪器 |
2.4 微观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 |
2.4.1 微观组织分析 |
2.4.2 拉伸试验 |
2.4.3 硬度试验 |
2.4.4 冲击试验 |
2.5 X射线衍射分析 |
3 传统单步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1 奥氏体化工艺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1.1 XRD定性、定量分析 |
3.1.2 奥氏体化温度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1.3 奥氏体化时间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2 传统单步等温淬火工艺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2.1 XRD定性、定量分析 |
3.2.2 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2.3 等温淬火保温时间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两步法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4.1 XRD定性、定量分析 |
4.2 第一步等温淬火温度对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 第一步等温淬火温度对ADI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第一步等温淬火温度对ADI拉伸性能的影响 |
4.3.2 第一步等温淬火温度对ADI冲击韧性的影响 |
4.4 断口分析 |
4.4.1 拉伸断口分析 |
4.4.2 冲击断口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回火温度对ADI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回火温度对单步法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 回火温度对单步法ADI硬度的影响 |
5.3 回火温度对两步法ADI微观组织的影响 |
5.4 回火温度对两步法ADI硬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CADI磨球成分设计及其热处理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半自球磨机磨球的应用工况及失效机理 |
1.3 CADI磨球的发展背景 |
1.3.1 CADI材料的研究背景 |
1.3.2 CADI磨球的研究意义 |
1.3.3 CADI磨球的热处理工艺过程 |
1.3.4 合金元素对CADI磨球组织性能的影响 |
1.4 CADI磨球的铸造工艺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材料的制备以及实验方法 |
2.1 CADI磨球的成分优化设计 |
2.2 材料的制备 |
2.2.1 CADI磨球的金属型铸造和金属熔炼 |
2.2.2 CADI磨球的球化处理与浇注 |
2.3 CADI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
2.3.1 CADI磨球奥氏体化温度的选择 |
2.3.2 CADI磨球等温过程热处理工艺选择 |
2.3.3 CADI磨球材料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
2.4 CADI磨球的组织分析及其表征方法 |
2.4.1 CADI磨球试样的球化率和球化大小等级评定 |
2.4.2 下贝氏体、马氏体组织的区分及含量的计算 |
2.4.3 CADI磨球试样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5 CADI磨球试样的力学性能分析 |
2.5.1 CADI磨球的冲击韧性实验 |
2.5.2 CADI磨球的洛氏硬度测试 |
2.5.3 CADI磨球的落球冲击疲劳寿命实验 |
第三章 不同元素对CADI磨球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3.1 CADI磨球成分与球化分析 |
3.1.1 CADI磨球试样化学成分 |
3.1.2 CADI磨球试样的球化分析 |
3.1.3 CADI磨球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1.4 CADI磨球的扫描电镜分析 |
3.2 Cr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和学性能的影响 |
3.2.1 Cr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及物相含量的影响 |
3.2.2 Cr对 CADI磨球材料硬度的影响 |
3.2.3 Cr对 CADI磨球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 |
3.3 Mn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和学性能的影响 |
3.3.1 Mn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及物相含量的影响 |
3.3.2 Mn对 CADI磨球材料硬度的影响 |
3.3.3 Mn对 CADI磨球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 |
3.4 Cu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1 Cu对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及物相含量的影响 |
3.4.2 Cu对 CADI磨球材料洛氏硬度的影响 |
3.4.3 Cu对 CADI磨球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工艺对CADI磨球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CADI磨球材料的化学成分与热处理工艺 |
4.2 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磨球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2.1 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磨球组织的影响及其物相分析 |
4.2.2 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磨球材料硬度的影响 |
4.2.3 奥氏体化温度对CADI磨球材料韧性的影响 |
4.3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3.1 CADI磨球的化学成分与热处理工艺 |
4.3.2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材料组织的影响 |
4.3.3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硬度的影响 |
4.3.4 等温淬火温度对CADI磨球冲击韧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ADI磨球的优化 |
5.1 CADI磨球成分的设计 |
5.2 CADI磨球的铸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 |
5.2.1 CADI磨球的铸造工艺 |
5.2.2 CADI磨球的热处理工艺 |
5.3 CADI磨球材料的组织分析 |
5.3.1 CADI磨球材料的球化分析 |
5.3.2 优化后CADI磨球的微观组织和物相分析 |
5.3.3 优化后CADI磨球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
5.4 CADI磨球的落球冲击疲劳寿命实验和其加工硬化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成果 |
(7)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1 试样的制备 |
2 试样的磨制 |
2.1 粗磨 |
2.2 细磨 |
3 试样的抛光 |
3.1 抛光微粉的选择及使用 |
3.2 抛光织物的选择及使用 |
4 试样的侵蚀 |
5 结语 |
(8)球墨铸铁QT600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断裂的试验与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球墨铸铁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球墨铸铁介绍 |
1.1.2 球墨铸铁的应用 |
1.1.3 球墨铸铁研究现状 |
1.2 定量金相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韧性材料破坏理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力学性能及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 |
2.1 引言 |
2.2 试验准备 |
2.2.1 材料力学性能及其几何尺寸 |
2.2.2 试验设备及加载过程 |
2.3 材料力学性能测定 |
2.4 试样几何因素对延伸率的影响 |
2.5 材料本构关系的确定 |
2.6 材料模型弹塑性参数的确定 |
2.6.1 单轴拉伸荷载下材料弹塑性模型参数的获取 |
2.6.2 纯扭转荷载下材料弹塑性模型参数的获取 |
2.6.3 数值模拟计算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轴拉伸破坏试验 |
3.1 引言 |
3.2 缺口实心圆棒试样试验与分析 |
3.3 缺口平板试样试验与分析 |
3.4 中心孔板试样试验与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球墨铸铁定量金相分析 |
4.1 引言 |
4.2 球墨铸铁金相观测试样制备 |
4.3 球墨铸铁金相图像处理分析 |
4.4 球墨铸铁定量金相分析 |
4.4.1 体积分数测定 |
4.4.2 石墨颗粒球化率评定 |
4.4.3 石墨颗粒分布距离 |
4.4.4 石墨颗粒非均匀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试样的断口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试样的断口分析 |
5.2.1 光滑试样与缺口实心圆棒试样断口分析 |
5.2.2 缺口平板试样断口分析 |
5.2.3 中心孔板试样断口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合数值模拟与试验分析应力状态对破坏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各种试样有限元模型建立 |
6.2.1 网格划分 |
6.2.2 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
6.2.3 材料属性及分析步的确定 |
6.3 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6.4 应力状态参数 |
6.5 实心圆棒试样的应力状态分析 |
6.5.1 实心圆棒试样启裂点在拉伸变形中应力三轴度的变化 |
6.5.2 启裂时刻应力状态参数、应变和总孔洞体积分数分析 |
6.6 缺口平板试样的应力状态分析 |
6.6.1 缺口平板试样启裂点在拉伸变形中应力三轴度的变化 |
6.6.2 启裂时刻应力状态参数、应变和总孔洞体积分数分析 |
6.7 中心孔板试样的应力状态分析 |
6.7.1 中心孔板试样启裂点在拉伸变形中应力三轴度的变化 |
6.7.2 启裂时刻应力状态参数、应变和总孔洞体积分数分析 |
6.8 材料断裂应变与应力三轴度的关系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主要工作 |
7.2 全文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型矿山用耐磨球的制备及其磨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磨球概述及研究现状 |
2.1.1 磨球概述 |
2.1.2 国内铸造耐磨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3 国外铸造耐磨球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2 耐磨球中常见的组织及其性能 |
2.2.1 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
2.2.2 贝氏体 |
2.2.3 马氏体 |
2.2.4 残余奥氏体 |
2.2.5 磨球中常见组织和性能对比 |
2.3 合金元素对耐磨铸铁的影响 |
2.4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制备方法 |
2.4.1 等温淬火下贝氏体球墨铸铁 |
2.4.2 连续淬火下贝氏体球墨铸铁 |
2.5 磨球的失效类型及磨损原理 |
2.5.1 磨球失效类型 |
2.5.2 磨球的磨损原理 |
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3.1 具体研究方案 |
3.1.1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制备工艺研究 |
3.1.2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磨损机理研究 |
3.1.3 几种耐磨材料性能的综合评价 |
3.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常温冲击实验 |
3.3.2 宏观、微观硬度分析 |
3.3.3 冲击磨损实验 |
3.3.4 磨粒磨损实验 |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
3.3.6 显微组织分析 |
3.3.7 电化学行为研究 |
3.4 技术路线 |
3.5 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
3.5.1 技术难点 |
3.5.2 技术创新点 |
4 冶炼、浇铸过程中铸态组织及性能的优化与控制 |
4.1 实验材料及过程 |
4.2 球化温度对Mg吸收率的影响 |
4.3 球化孕育工艺对铸态组织的影响 |
4.4 石墨形态对热处理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尺寸球墨铸铁磨球组织性能控制的基础研究 |
5.1 球墨铸铁CCT曲线的测定 |
5.2 Jominy端淬实验 |
5.2.1 端淬试样的显微组织特性 |
5.2.2 硬度分布曲线 |
5.2.3 端淬试样的冷却曲线 |
5.3 奥氏体化温度及淬火高度对冷却速度的影响 |
5.4 冷却速度对显微组织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热处理过程中球墨铸铁组织性能的优化与控制 |
6.1 铸态组织的石墨化程度和显微组织形貌 |
6.2 铸态组织的力学性能 |
6.3 热处理组织特征及力学性能 |
6.3.1 热处理组织特性 |
6.3.2 力学性能研究 |
6.3.3 热处理组织的冲击断口形貌 |
6.4 本章小结 |
7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磨损机理研究 |
7.1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冲击磨损机理分析 |
7.1.1 初始显微硬度及相的组成 |
7.1.2 冲击磨损表面的物相转变及显微硬度 |
7.1.3 冲击磨损失重率 |
7.1.4 磨损机理 |
7.2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的腐蚀磨粒磨损机理分析 |
7.2.1 腐蚀磨损表层形貌 |
7.2.2 表层硬度测试结果 |
7.2.3 腐蚀磨损失重率 |
7.2.4 极化曲线测试结果 |
7.2.5 载荷对磨粒磨损失重率的影响 |
7.2.6 载荷对腐蚀失重率的影响 |
7.2.7 腐蚀磨损失重率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磨球介质运动学研究 |
8.1 磨球介质力学分析 |
8.1.1 球磨机简介 |
8.1.2 无相对运动阶段 |
8.1.3 相对运动阶段 |
8.1.4 抛落运动阶段 |
8.2 磨球脱落点和回落点轨迹分析 |
8.2.1 磨球介质密排假设 |
8.2.2 脱落点轨迹分析 |
8.2.3 回落点轨迹分析 |
8.3 最佳脱落点分析 |
8.4 磨球运行仿真模拟 |
8.4.1 最佳抛落轨迹拟合 |
8.4.2 磨球运行角速度不变 |
8.4.3 磨球运行角速度渐变 |
8.5 本章小结 |
9 几种耐磨材料的性能评估 |
9.1 几种耐磨材料的显微组织特性分析 |
9.2 几种耐磨材料的耐冲击磨损性能 |
9.2.1 冲击磨损累积失重特性分析 |
9.2.2 显微组织对冲击磨损失重率的影响 |
9.3 几种耐磨材料的耐腐蚀磨粒磨损性能 |
9.3.1 腐蚀磨粒磨损失重率特性分析 |
9.3.2 显微组织对腐蚀磨粒磨损失重率的影响 |
9.4 耐磨球适用工况研究 |
9.4.1 下贝氏体球墨铸铁 |
9.4.2 高铬铸铁 |
9.4.3 低铬铸铁 |
9.4.4 70Mn马氏体钢 |
9.5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不同材质组分对深松铲铲尖耐磨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提高深松铲铲尖耐磨性研究现状 |
1.3.2 材料成分优化提高耐磨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深松铲铲尖磨损失效机理分析 |
2.1 磨粒磨损 |
2.1.1 磨粒磨损分类 |
2.1.2 磨粒磨损机理 |
2.2 铲尖受力分析 |
2.3 铲尖实际工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试验方案的研究及工件制备 |
3.1 深松铲铲尖材质概述 |
3.2 球墨铸铁基体组织分析 |
3.3 影响球墨铸铁性能工艺参数分析 |
3.3.1 碳元素对球墨铸铁性能影响分析 |
3.3.2 硅元素对球墨铸铁性能影响分析 |
3.3.3 锰元素对球墨铸铁性能影响分析 |
3.3.4 硫元素对球墨铸铁性能影响分析 |
3.3.5 磷元素对球墨铸铁性能影响分析 |
3.4 试验材料成分设计 |
3.5 利用消失模铸造铸出工件 |
3.5.1 消失模铸造的工艺简介 |
3.5.2 试验所用原材料含量分析 |
3.5.3 试件模型的制作 |
3.5.4 干砂造型及振动紧实 |
3.5.5 沙箱负压真空制作 |
3.5.6 浇铸系统设计 |
3.5.7 铸造合金的熔炼 |
3.5.8 金属液浇铸 |
3.6 试样的制备及热处理 |
3.6.1 试样的制备 |
3.6.2 试样进行热处理 |
3.7 本章小结 |
4 试验结果分析 |
4.1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显微组织观察分析 |
4.1.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4.1.2 金相试样的观察及对比分析 |
4.2 深松铲铲尖硬度分析 |
4.3 深松铲尖耐磨性分析 |
4.3.1 摩擦磨损失重分析 |
4.3.2 摩擦磨损摩擦系数分析 |
4.4 田间磨损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优化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概述[J]. 黄志伟,胡闯开,李志辉. 山西冶金, 2019(05)
- [2]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志强. 吉林大学, 2020(08)
- [3]球墨铸铁金相试样制备方法与技巧[J]. 郭林秀. 山西冶金, 2020(05)
- [4]球墨铸铁件激光增材再制造组织演变规律及性能控制[D]. 李永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由球铁型材制备高强韧ADI的研究[D]. 刘彩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6]CADI磨球成分设计及其热处理工艺优化[D]. 涂小天.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球墨铸铁金相试样的制备[J]. 吕红巧.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09(06)
- [8]球墨铸铁QT600在不同应力状态下断裂的试验与数值研究[D]. 王扬禅. 广西大学, 2017(06)
- [9]新型矿山用耐磨球的制备及其磨损机理研究[D]. 孙挺.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6)
- [10]不同材质组分对深松铲铲尖耐磨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 于海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