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思传媒的千禧年(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胡亚男[2](2021)在《鲍德里亚媒介批判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毅[3](2021)在《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在媒介诗学的视域下对法国着名理论家鲍德里亚的主体性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对鲍氏的文艺理论与媒介理论的互文性阐释,展现出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观的建构与其文艺理论的深刻关联;同时将鲍德里亚主体性思想放置在现代向后现代转化的历史思潮中进行考察,力图揭示其媒介诗学主体性思想的意义与价值。文章主体共有四章,外加绪论与结语。绪论简要介绍媒介诗学、主体性等相关概念并说明选择鲍氏的主体性思想进行研究的原因,以及相关研究现状、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与文章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梳理了主体性思想在西方诗学史上的发展历程与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中主体性思想特征。第二章以主体与媒介客体的关系为切入点,探究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中主体与媒介客体关系的变迁。第三章以主体的话语身份为切入点,主要探究鲍氏媒介诗学中媒介单向传播下主体的话语身份特征。第四章以主体在媒介时代的生存境况为切入点,探究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观产生的理论渊源及对后来文艺理论与文艺作品的影响。通过对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性的分析,可以看到鲍德里亚的主体观呈现出对媒介客体力量的夸大以及对主体的轻视,这样的观点不免有些极端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媒介日益发展的今天,鲍德里亚的这种媒介客体不断超越极限、战胜主体,甚至转而操纵主体的观念,给我们在新一轮媒介技术革命浪潮中提了个醒,对我们应如何在媒介时代下认识自己、保持自身的主体性等提供了反思与警示。
杜玉洁[4](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提出“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邢业凯[5](2021)在《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领域的巨大变革,后现代主义哲学领域中的本体论崩塌,二元论受到广泛质疑。资本主义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后现代主义的去中心化和多元价值取向逐渐造成了混乱的社会局面,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思想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唐娜·哈拉维指出,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而产生了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即人与动物的界限、有机体与机器的界限、物质与非物质的界限的破裂。正是这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社会秩序的重新划定。以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为基础,唐娜·哈拉维提出了将科技与人类身体紧密结合的“后现代身体”——赛博格,形成了独特的赛博格理论。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全面梳理,探究其理论渊源和基本内涵,并在对这一理论的批判性反思中,为解决当下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启示。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提出的背景、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渊源、赛博格思想在唐娜·哈拉维思想体系中的位置三个角度赛博格理论展开理论溯源。第二章从三个关键界限的破裂和身份断裂、集成电路女性等重要概念入手,对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内涵进行解读,将伴侣物种视为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后期发展的方向。第三章从情境化知识实现了对科学客观性问题的重建入手,探讨情境化知识与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并尝试说明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女性主义是如何实现对女性主义的瓦解。第四章从后人类的角度展望后人类时代的赛博格,从身体学与伦理学的角度对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进行批判性反思。
张丹[6](2021)在《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文中提出“小戏骨”系列剧在全国首创“小孩演大剧”的节目模式,所有演员都是6-12岁的少年儿童,人物形象与演员形象之间的观感反差在受众之间引起一番议论热潮,这一系列剧作中的儿童群像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国社会中儿童形象观的总体流变趋势,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角来看,中国社会儿童观大致可分为封建旧社会的“成人本位”、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儿童本位”、新中国时期的“国家本位”与千禧年的“儿童成人化”。“小戏骨”系列剧作为千禧年来展示儿童荧幕形象的典型作品,可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现时代的中国儿童形象,因此,本文选择从“小戏骨”系列剧出发,逐一分析剧中儿童演员展示的身体景观、身处的行为场景、互动的语言符号以及表现的性格精神。通过文本分析,总结概括儿童形象变异的社会表征,并揭示儿童形象变异的原因,提出一些思考与启示。本文通过论证提出,千禧年后的儿童身处影像科幻的时代,在社会环境、逐利意识、视频科技、家庭等力量的推动下,他们极易成为娱乐消费产品。作为娱乐消费产品的儿童成为“舞台内的提线木偶”,他们的言行举止被成人掌控,他们沦为成人获利的榨取对象,面对这种现象,新时代“儿童本位”的声音需要得到呐喊支持。在消费儿童的这一逐利场中,“儿童—成人”之间的关系贯穿始终,因此,新时代“儿童本位”的构建需要处理好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成人应该尽力想儿童所想,给予儿童更多的选择权利。
董德[7](2020)在《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书写的新民谣音乐是现代流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传统民歌及流传在民间的歌谣,这种区别既体现在乐理学概念上,又彰显于生产、传播机制中。新民谣音乐起源于西方并历经现代化蜕变,具有工业化生产、媒介化推广、商品化流通、全球化共享的特征。西方传统民谣(ballad)以抒情性与叙事性的传统深刻影响了美国乡村音乐与现代民谣的发展,并为其镌刻上人文性与批判性的印记。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多元、繁荣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以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音乐(folk)的流行,促使其完成精神内核的嬗变,最终成为西方现代知识分子表达思想情感、介入社会世务、开展社会文化批判的媒介与武器,传承并发扬了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西方民谣音乐形式与台湾现代民歌音乐文化内涵影响所产生,它是以木吉他、口琴为伴奏乐器,以自然质朴的方式歌唱,反映宗教、生活、工作、战争等内容的音乐类型。新民谣音乐具有较强的吟唱感,丰富的文化内涵,深邃的精神空间。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批判性,不同于校园民谣的风花雪月,正是这种深入大众生活,从边缘涌向主流的小众音乐,以它历久弥新的人文传统、批判精神、审美特征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在文化视域内研究新民谣音乐,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重点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意义。民谣音乐是流行音乐众多分支中唯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注的音乐类型,具有悠远的历史传统、人文属性、审美特征,在人类历史和生活中承担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关照思想情感、塑造精神家园的使命。新民谣音乐的本质与功能为论文研究奠定合理基础,建立科学前提。如何引导其扎根于中国大地,葆有其本质的同时发挥其功能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文献资料出发,以史为鉴、以史为脉,找准源头,全面彻底梳理新民谣音乐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发展的历程,精准把握其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更要深入音乐系统内部,回归其本质与功能。第一章,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整体由外到内追寻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的起源和衍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后,英国的新教伦理传统也随之被美国的消费主义浪潮取代。后现代主义消费浪潮对世界的影响甚至主导并不局限于经济结构形式,而是深入文化内在肌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引发后工业时代的文化矛盾和文化焦虑,导致亚文化现象异军突起。第二章,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鲍勃?迪伦赋予现代民谣音乐的意义,不仅影响着美国民谣的发展也对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文化影响。西方现代民谣经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以及校园民谣影响后,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大陆形成校园民谣,为21世纪新民谣音乐的复兴奠定了音乐与文化基础。第三章,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本文将新民谣音乐划分为五大类别,每一种类的背后都承载着不同的文化意蕴。新民谣音乐作为一种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的制约,在审美的独立与救赎中砥砺前行。其精英文化立场的批判思考突破了大众性的商业桎梏,并在当下启迪着有文化自觉的大众的心灵。新民谣独树一帜的歌唱美学:唯美与粗粝。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色彩形成了演唱中的文化性。第四章,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在全球化语境与中国大陆现代化时代背景下,新民谣唱作人依然固守民谣音乐的人文传统,坚持开展诗性批判,这些人以鲜明的文化身份占领中国大陆分众音乐市场。除此之外,新民谣音乐积极开掘本土民歌资源,将少数民族音乐与地方民歌等音乐元素融入到作品创作中,与社会现代化的合流是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乃至民间音乐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第五章,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亨利?詹金斯提出的参与文化概念有助于理解以新民谣音乐为代表的粉丝社群意义生产的狂热现象。尽管这种文化是非正式指导关系,但其培养和训练公众的文化判断力与审美能力却是极为出色的。值得注意的是,新民谣音乐的接受群相较于流行音乐其他风格类型更显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即通过传播新民谣歌曲介入社会批判,通过解读新民谣歌曲获得自我价值的动力。第六章,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突破了民谣音乐以往的惯性与水准,契合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审美现代性,利用媒介技术与平台进行传播,扩大影响范围及其受众群体,坚持艺术自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新民谣唱作人以美育人,向受众展示出自身独有的文化立场、批判精神和人生意味。在艺术的自律中重建多元音乐文化,激活了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中国大陆新民谣音乐在自律与他律之间的挣扎中与流行音乐合谋共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中国民歌和文学。其早已超越了音乐的形态,成为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象征和意义符号。只有正确看待、理解和处理人文传统、审美特性与社会现代化,尤其是市场化、商业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才能避免新民谣音乐沦为消费和娱乐的工具,充分发挥其记录时代、审美育人的文化功能。
江爱华[8](2020)在《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文中研究表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前身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于1953年建立,1987年3月剧团正式更名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院的建立是戏曲艺术体制现代化的目标和结果,其剧目建设承接着黄梅戏剧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脉络,关乎黄梅戏剧种的盛衰。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为个案,结合相关戏曲政策,对其成立66年以来创作排演的近460出剧目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考察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主线来结构整篇博士论文的框架。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按其成就而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团伊始至千禧年为第一阶段,千禧年至2019年为第二阶段。按题材可分为四大类型,即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移植剧目的创作,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现代戏创作。第一阶段的建团初期,黄梅戏传统剧的改编催生了经典的诞生,促使黄梅戏一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表演取得长足的发展,建立了一支艺术人才队伍,黄梅戏新皖剧的地位得以确立。八十年代初至本世纪末,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作催生了黄梅戏新经典剧目的诞生,黄梅戏出现了二度振兴,黄梅戏生、旦两行的表演继续发展。比之传统剧的改编,历史剧和现代戏的创排出现了新的变化,即剧化和雅化倾向。剧目创作与剧种发展良性互动,互相促进,相互成就。黄梅戏剧种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新媒体技术结合,黄梅戏电影、黄梅戏电视剧风靡一时,戏曲艺术人才代际更迭,群星闪耀,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在同侪中处于领军位置,可谓辉煌。进入两千年以后,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剧目创作整体态势趋向滞后和单一,三度振兴的呼声雷声大雨点小,始终没有推出代表性剧目作品,黄梅戏的舞台表演艺术没有更上层楼,艺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因此失去领跑资格和行业老大的位置,同一时期安庆市和湖北省的黄梅戏院团佳作频出、人才济济,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三驾马车齐驾并驱、平分秋色。虽然失去领军地位,但第二阶段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排演了二十多部新编剧目,为新世纪剧目建设提供了多元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使得黄梅戏的高峰艺术作品成为可能、值得期待,三度振兴成为可能。考察安徽省黄梅戏剧院近七十年的剧目创作,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剧目创作的顽疾,三度振兴的道路依旧道阻且跻。
鲍静[9](2020)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围绕权力、媒体和民主相互关系的探讨历来都是新闻社会学、政治传播、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文化批判等学科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美国,大众传媒是民主的工具,在民主体制中有效地发挥作用。宪法第一修正案和之后的诸多判例都从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进行了有效的保障。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在美国政府的关系上扮演着重要的监督者的角色。当然,政府也会通过各种硬性控制和软性控制的手段反作用于媒体。因此,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不应该简单理解为串通关系和共谋关系,也不应该简单解读为相互对抗。双方是一种“共生关系、工作关系和监督关系”。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政府与媒体关系带来了挑战与变数。面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是否延续传统媒体时代的共生与博弈的关系,两者的关系是否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分析美国政府与媒体形成的历史原因入手,首先对于美国政治的分立制衡的民主基因和美国媒体新闻自由的理念形塑进行了阐述,并对两者关系的交汇进行历史的梳理,了解在大众报刊发展以前及发展之初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政治环境之下,对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追求也就显得理所当然。随着报刊媒体的发展,作为个体权利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最终延伸到新闻自由的层面。约翰·弥尔顿、约翰·密尔、潘恩、托马斯·杰斐逊等一批圣贤先哲将新闻自由的理论发扬光大。从观点的公开市场到法律上对于新闻自由的确认,再到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闻自由的观点已见雏形。大众化报刊的出现使得政府与报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于从经济来源上不再依赖政府或政党,大众化报刊开始走向非党派性、中立和专业。论文第二部分对于传统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阐述。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形成,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也已经逐步形成。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呈现出共生与博弈的特点。论文重点是第三部分,论述了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主要特征。从整体上来看,在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为决定两者关系的根本因素是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美国的宪法。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媒体定位并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动摇。而美国人长达百年对待新闻的传统以及新闻媒体并未消失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决定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并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仍然是共生与博弈的关系。新媒体的技术变化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这种关系。从双方的博弈来看,民众借助社交媒体发起政治活动对抗政府;政府对于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于网络舆情的管控;政府运用反垄断、审查等方式限制社交媒体。新媒体促成的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在某些层面的加深。此外,论文还分别从意识形态、内容生产以及对外传播方面对于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从美国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后真相政治、两党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民粹主义盛行等,而在媒体上的体现则为虚假新闻泛滥、网络不对称极化、另类空间尤其是另类右翼媒体崛起等问题表现突出。政治和媒体的影响是相互交织的。当然,新媒体可能会带来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从内容生产层面来看,论文通过分析政府及政治人物、机构新闻媒体、关键意见领袖以及普通民众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内容生产和新闻生产的方式的变化,深入了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对外传播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公共外交,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外交1.0、公共外交2.0以及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公共外交。通过对于上述内容的详细分析和阐述,论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博弈程度将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社交媒体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政府影响;公众在三方博弈中的地位提升等方面。另外,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共生与博弈关系实质上是政治和资本关系对立与合谋的反映和投射。只要资本主义的这种精英政治的权力架构依然存在,以及媒体的资本属性保持不变,那么两者的共生和博弈关系将会一直存在。
赵佳[10](2020)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媒介化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社交媒体的风险管理实践遵循了管理学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线性思路,运用传统的香农传播模型假设风险的发生过程,并对风险中的各方分别进行主体管控,但从效果上来看,未能避免风险在各个环节的发生和扩散;还忽略了媒介化风险包含技术风险和现代性风险两方面的特性。本文基于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沟通理论,关注社交媒体的特性以及技术带来的风险形成原因的变化,探索了审视社交媒体风险的新视角。为此,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中分析了媒介化风险管理所依据的理论假设和管理假设,并相应地指出两种假设——寄希望于“共识”的心理假设以及遵循“肇事者原则”的管理假设,与社交媒体风险事件的实际运作存在矛盾冲突,表明线性的风险定位方式和管理模式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接下来的第三章重点引入沟通理论重新建构社交媒体风险的管理假设,抛弃以人为中心主体的分析方法,转而将社会沟通作为理论分析的最小单位,以不确定性作为社会发展和演化的前提,与当前的社交媒体媒介化风险的流动性、不可追溯性、复杂化的特征相结合,指出社交媒体的媒介管理应当首先确认:1、社交媒体系统的运作具备自创生系统特征。2、在个体意识陷入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中追求理性主义和统一价值不再是具有可行性的。并重新确立了社交媒体的风险管理目标:保持沟通的延续性。由此,沟通理论可以从“二阶观察”的路径提出未来可能方案。首先,需要承认媒介化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社交媒体的特性产生了原生广告、个人意识碎片化等新型风险。因此在原有的政治、法律、新闻专业系统中寻求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忽略了社交媒体的某些特性。本文认为首先要明确政治和法律都无法将社交媒体系统中的所有风险因素纳入控制;其次,特定领域的专业主义知识在社交媒体环境中不再能够站得住脚;最后,应当重新构建风险主体责任和专业主义的合理性,以二阶观察取代一阶,避免陷入专业化和偏见的风险观察盲点。因此,主要问题并非是如何规避风险,而是要确立一个现代性信念的前提:分化必然导致风险,我们不能够奢望预知一切风险的可能性。另外,我们有必要提出对“二阶观察”的双重性的需求,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中,身处其中或置身事外的观察者都容易受到流行于当代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或偏见的影响,特别是现代社会对“合理性”、“专业化”、“组织化”、“民主化”的过度自信。二阶观察一方面要求观察者观察其他观察者或系统的观察方式,另一方面,应当强调观察的反思性和批判性。
二、反思传媒的千禧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思传媒的千禧年(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媒介诗学主体性问题的的源起 |
第一节 媒介诗学的内涵 |
第二节 主体性诗学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媒介技术发展与主客体关系的变迁 |
第一节 电视广告与主体异化 |
第二节 媒介包围与主体退隐 |
第三节 从支配到被支配—主体与媒介关系的逆转 |
第三章 媒介单向传播与主体话语身份的重构 |
第一节 单向传播、信息内爆与主体话语身份 |
第二节 “符号拟真”与主体的消亡 |
第三节 反思:从双向交流到沉默的大众 |
第四章 媒介时代的主体性思想 |
第一节 “致命策略”与现代主体的消解 |
第二节 “完美的罪行”与客观真实的消失 |
第三节 反思: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性的来路去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溯源 |
第一节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提出的背景 |
一、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人机关系的探索 |
二、女性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
三、科幻作品为赛博格提供想象性认知 |
第二节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渊源 |
一、库恩“范式”理论 |
二、控制论与马克思主义 |
三、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 |
第三节 赛博格理论在唐娜·哈拉维思想体系中的位置 |
一、赛博格理论的萌芽——对“隐喻”的继承 |
二、赛博格理论发展成熟——《赛博格宣言》的发表 |
三、赛博格理论发展后期——转基因食品与伴侣物种 |
第二章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思想内涵 |
第一节 以三个关键界限破裂为起始 |
一、人与动物之间界限的破裂 |
二、有机体与机器之间的界限的破裂 |
三、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界限的破裂 |
第二节 身份的断裂:对二元论的突破 |
一、“对立意识”与“有色女性”——对建构主义的批判 |
二、“集成电路中的家庭工作经济”——新的“网络建构” |
第三节 从赛博格走向伴侣物种 |
一、“赛博格是我们的本体” |
二、对二元对立的突破 |
三、走向伴侣物种 |
第三章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女性主义 |
第一节 对科学客观性问题的重建 |
一、对社会建构论的批判性继承 |
二、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批判性超越 |
第二节 情境化知识 |
一、视觉隐喻 |
二、情境化知识的特征 |
第三节 对女性本质的瓦解 |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的瓦解 |
二、对生产关系的改变 |
三、帮助女性摆脱“生产机器”命运 |
第四章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的当代反思 |
第一节 赛博格与后人类 |
一、赛博格作为典型的后人类形象 |
二、赛博格在后人类时代的发展前景 |
三、后人类主义与超人类主义 |
第二节 赛博格的身体观反思 |
一、传统身体观的概述 |
二、受梅洛-庞蒂身体观影响的唐娜·哈拉维赛博格身体观 |
三、赛博格身体观对传统身体观的解构 |
第三节 赛博格的伦理学反思 |
一、机器与人体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 |
二、赛博格加剧社会阶级分化 |
三、赛博格技术导致人类同一化与隐私泄露 |
四、赛博格能否获得公民身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6)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儿童形象流变与“小戏骨”系列剧 |
第一节 儿童形象流变 |
一、何谓儿童 |
二、儿童观的流变 |
第二节 细述“小戏骨”系列剧 |
一、“小戏骨”系列剧发展背景 |
二、“小戏骨”系列剧的题材导向型发展 |
第二章 “小戏骨”系列剧儿童演员的媒介形象呈现 |
第一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戏外形象 |
一、经典大人剧的儿童演绎者 |
二、娱乐影视圈的新兴小明星 |
三、观影受众的审美契合者 |
第二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媒介镜像 |
一、儿童已呈现的身体景观 |
二、儿童所身处的行为场景 |
三、儿童被赋予的语言符号 |
四、儿童所表现的性格精神 |
第三节 “小戏骨”儿童演员的剧中形象 |
一、纯真的“幼年”儿童 |
二、多情的“青年”儿童 |
三、豪情壮志的“中年”儿童 |
四、各类的“老年”儿童 |
第三章 “小戏骨”系列剧变异的儿童媒介形象 |
第一节 儿童媒介形象变异的社会表征 |
一、从孩童到“成人”:视频镜头下的模仿者 |
二、从被动到“主动”:图像时代的内容生产者 |
三、从边缘到“主体”:社会观众娱乐消费的猎物 |
第二节 儿童媒介形象变异的深层逻辑 |
一、社会环境的泛娱乐化 |
二、文化工业意识的肆虐 |
三、媒体与社交平台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
四、传受双方的显性较量 |
第四章 “小戏骨”系列剧中儿童媒介形象的反思 |
第一节 身份裂变:成名的“存在”与本真的“逝去” |
第二节 关系畸变:成人儿童传统关系的“坍塌” |
一、成人的控制与儿童的顺从 |
二、儿童的反哺与成人的妥协 |
第三节 形象归真:新时代“儿童本位”的叩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新民谣音乐概念梳理及文化研究视阈 |
第一节 民谣概念的中西历史钩沉 |
一、英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二、汉语语境中的民谣概念溯源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概念辨析 |
一、中国当代民谣音乐现象概述 |
二、新民谣音乐的界定 |
三、新民谣音乐的破旧立“新” |
四、新民谣音乐与流行音乐 |
五、新民谣音乐与摇滚乐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研究视阈 |
一、文化中的新民谣音乐 |
二、公共领域中的审美现代性 |
三、大众文化的赋魅与桎梏 |
四、消费社会中的新实用主义美学 |
五、繁盛时代中声音的政治经济学 |
六、文本盗猎者与粉丝批评家 |
第二章 新民谣音乐的时空流脉 |
第一节 鸿蒙初辟: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 |
一、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启蒙 |
二、鲍勃?迪伦的民谣音乐创作 |
三、鲍勃·迪伦民谣音乐中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落地生根:台湾现代民歌运动 |
一、唱自己的歌:启蒙与寻根 |
二、罗大佑:用音乐介入社会 |
第三节 穿越海峡:大陆校园民谣 |
一、白衣胜雪中的伤感调性 |
二、衰落与边缘化的艰难前行 |
第三章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与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新民谣音乐的题材分类 |
一、文化批判类 |
二、审美救赎类 |
三、大地寻根类 |
四、城市游吟类 |
五、身体迷恋类 |
六、纯乐翻唱类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一:文化批判力 |
一、以精英文化立场介入社会生活 |
二、在民间叙事中审视人性的善恶 |
第三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二:审美的独立与救赎 |
一、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规范 |
二、以生命之气对抗现代性的迷失 |
第四节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内涵之三:演唱中的文化性 |
一、唯美:自由与自在中的自我疗愈 |
二、粗粝:挣扎与抵抗中的生命质感 |
第四章 新民谣音乐创作群文化身份分析 |
第一节 文化批判实践中的社会观察员 |
一、周云蓬:悲鸣中的抗议者 |
二、万晓利:人性寓言故事的讽喻者 |
三、刘东明:无能与无奈下沉重的叹息者 |
第二节 撞击与转型中的民间音乐重构者 |
一、杨一:中国的伍迪?格思里 |
二、洪启:新疆当代的传歌人 |
三、五条人乐队:方言民谣的集大成者 |
第三节 民谣声音符号的生产者 |
一、小河:文学脱冕的音乐抽象化实现者 |
二、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空我的避世者 |
第五章 新民谣音乐接受群文化心理解读 |
第一节 电子传播中的“参与文化” |
一、参与和抗拒的意义生产 |
二、“网愈云”与“网抑云”的人格重塑 |
第二节 视觉文化中的审美幻境 |
一、爱情空壳化的新伦理焦虑 |
二、性别凝视中的窥淫欲 |
第三节 价值失范下的文化自觉 |
一、理想主义的激情剩余 |
二、傻乐主义的自觉抵制 |
三、唯美主义的政治美学 |
第六章 新民谣音乐的文化价值及影响 |
第一节 传媒景观中的文化浸染 |
一、综艺炮制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
二、《经典咏流传》与诗性复归 |
第二节 新民谣音乐建构文化的护城河 |
一、反商业化:从娱乐上升到审美 |
二、平衡艺术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
三、以精英文化匡正大众文化的方向 |
第三节 在文化的撞击中攫取自我认同 |
一、激活流行音乐创作的边缘活力 |
二、新民谣歌唱美学:去声乐化的破坏力 |
三、消费中心论语境下的文化再生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对话民谣音乐人周云蓬 |
附录二 :新民谣唱作人专辑年表(仅限本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选题依据 |
二、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方法 |
1.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2.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章节设置与创新之处 |
1.本文的章节设置 |
2.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改人、改戏和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建立 |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后黄梅戏剧种的现状综述 |
一、人才济济的艺人群体 |
二、“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出”之常演剧目 |
三、“唱念做舞”的舞台表演概况 |
第二节 改人和改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筹建 |
一、改人:安徽省暑期艺人训练班的成立 |
二、改戏:《打猪草》、《蓝桥汲水》赴沪演出 |
第三节 改制: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 |
一、旧的戏曲班社制的解散和分流 |
二、新的现代化戏曲体制的确立 |
第二章 黄梅戏剧目的改编、移植和创作 |
第一节 甄选与自觉:传统黄梅戏剧目的改编 |
一、瑕瑜并存:黄梅戏传统剧目综述 |
二、甄选:黄梅戏传统剧目的改编和整理 |
三、自觉:《罗帕记》的改编 |
第二节 移植与黄梅戏化:移植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跨剧种的交流和融合 |
二、黄梅戏化:移植剧《春香传》的创作排演 |
第三节 填补、突围与创新:新编、改编历史剧的创作排演 |
一、填补:新编历史剧的创作缘起 |
二、突围:新编历史剧《宝英传》的创排 |
三、跨越:改编莎剧《无事生非》的创排 |
第四节 危机、迷茫和自由:现代戏剧目的创作排演 |
一、危机:社会主义新人的《王金凤》的创排 |
二、迷茫:文革现代戏的创排 |
三、自由:《风尘女画家》、《风雨丽人行》的创排 |
第三章 传统剧的改编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经典剧的形成与剧目一度振兴 |
一、主流社会的悲喜:经典大戏《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的改编和排演 |
二、市井细民的日常:经典小戏的《打猪草》、《打豆腐》、《夫妻观灯》的改编和排演 |
三、电影与舞台的互映:电影《天仙配》与舞台版《天仙配》之比较 |
第二节 黄梅戏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一、知识阶层与剧目创作的离合 |
二、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
三、艺术人才队伍的专任、转型和多元化 |
第三节 黄梅戏旦行、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一、开山立派:严凤英与旦行表演的发展 |
二、舍京入黄:王少舫与生行表演的发展 |
三、贡献与障碍:王少舫与黄梅戏生行唱腔的发展 |
第四节 黄梅戏新“皖剧”地位的确立 |
一、旧“皖剧”的式微 |
二、新“皖剧”的确立 |
第四章 历史剧、现代戏的创作与黄梅戏的发展 |
第一节 新经典剧目的形成与剧目的二度振兴 |
一、女性题材的丰富和拓展:《龙女》、《风尘女画家》、《红楼梦》的创作 |
二、戏曲舞台的延伸:黄梅戏电视剧的流行和勃兴 |
三、黄梅戏音乐剧的尝试:《秋千架》创作排演 |
第二节 黄梅戏生行、旦行表演的继续发展 |
一、守正循矩:马兰旦行表演特色 |
二、由京入黄:黄新德生行表演特色 |
三、固定的生旦搭档对黄梅戏行当表演的促进 |
第三节 黄梅戏剧目剧化、雅化倾向 |
一、文革结束后现代戏剧目创作现状 |
二、改革开放与剧目创作的二度振兴 |
三、打造精品意识与黄梅戏剧目的剧化、雅化倾向 |
第四节 《柯老二入党》的剧化与《红楼梦》雅化之比较 |
一、剧目创作横向与纵向的处理不同 |
二、文人趣味与文化话语权的上移 |
三、剧化与雅化的精致与疏离 |
第五章 新世纪剧目创作现状与探索 |
第一节 滞后与平庸:剧目创排的现状 |
一、新世纪戏曲小剧场化的热潮 |
二、滞后与平庸:剧目创作现状 |
三、单一和重复:《遍地月光》、《孔雀西北飞》、《我的离骚》创排 |
第二节 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
一、本土题材:小戏《六尺巷》的创作 |
二、生行担纲:《雷雨》的创排 |
三、歌舞演故事:《小乔初嫁》的创作 |
第三节 剧目三度振兴的期待 |
一、成就:剧目创作的高原 |
二、期待:剧目创作的高峰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教研科研成果、戏曲获奖 |
附件1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故事梗概 |
一、传统戏剧目 |
二、移植剧目 |
三、改编历史剧 |
四、新编历史剧剧目 |
五、现代戏剧目 |
六、电影、电视剧、广播剧、音乐剧 |
附件2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剧评、报道、谈艺录(1953—2006) |
附件3 传统黄梅戏剧目整理 |
附件4 2018年暑期田野调查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上演剧目 |
致谢 |
(9)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问题的提出: 新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重新审视 |
2. 关键概念厘清: 新媒体时代 |
(二)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概况 |
2. 国内研究概况 |
(三)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形成与交汇: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形成的历史原因 |
(一) 美国价值观塑造与政体形成 |
1. 以自由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形塑 |
2.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的政体形成 |
(二) 以“新闻自由”为理想的美国媒体历史 |
1. 新闻自由的内涵及性质之辨 |
2. 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 关键人物与主要思想 |
(三)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交汇 |
1. 报刊媒体发展初期政府与媒体“压制与反压制” |
2. 党派报刊时期党派与报刊的“控制与合谋” |
3. 大众报刊时期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
二、共生与博弈: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根本特征 |
(一) 背景: 20世纪的美国大众传播媒体及新闻专业主义 |
1. 20世纪美国的政治经济背景 |
2. 20世纪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 |
3. 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与挑战 |
(二)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与媒体的关系 |
1. 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发展变化: 叭儿狗、看门狗、攻击狗、牧羊狗 |
2. 政府各权力部门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总统、国会、司法部门 |
3. 不同时期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与博弈: 日常时期、战争时期 |
(三) 传统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的关系 |
1. 作为知识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2. 作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媒体: 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
3. 议程设置和构建框架的媒体: 媒体与公众的关系 |
三、延续与改变: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基本特征 |
(一)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延续 |
1.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本质并未改变 |
2.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 |
3.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新媒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二)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改变:博弈程度加深 |
1. 技术手段使得政府对于民众的控制程度加深 |
2. 社交媒体的赋权带来新的权力主体 |
3. 传统新闻业的地位受总统政治倾向的影响 |
4. 公众在三方博弈中地位提升 |
四、意识形态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后真相政治与虚假新闻泛滥 |
1. 后真相政治的定义与表现 |
2. 后真相政治助长虚假新闻泛滥 |
(二) 政治极化、身份认同危机与网络不对称极化 |
1. 两党政治极化的体现与历史原因 |
2. 身份认同危机 |
3. 网络空间不对称极化 |
(三) 民粹主义与另类空间崛起 |
1. 民粹主义的根本特征与体现 |
2. 另类空间崛起 |
(四) 新媒体与网络民主及网络公共领域 |
1. 传统媒体时代的民主实践与理论设想 |
2. 网络时代的各种民主形式实现的可能性 |
3. 网络公共领域能否实现的争议 |
五、内容生产层面: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政府及政治人物自媒体政治传播 |
1. 政府部门建自媒体平台开展电子政务 |
2. 政治人物打造自媒体进行政治传播 |
3. 案例分析: 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应对桑迪飓风 |
(二) 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和配合 |
1. 新媒体环境下机构新闻媒体的新闻生产 |
2. 机构新闻媒体对政府的监督与配合 |
3. 案例分析: 从普利策获奖作品看机构新闻媒体对于政府的监督 |
(三)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与政府及舆论的关系 |
1. 新媒体时代意见领袖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 |
2. 意见领袖影响政治及引导公众舆论 |
3. 案例分析: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特治国” |
(四) 普通民众运用媒体平台进行新闻生产 |
1. 参与式新闻 |
2. 参与式新闻的民主监督功能 |
3. 参与式新闻的典型案例: CNN iReport |
六、对外传播层面: 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具体考察 |
(一) 公共外交1.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美国政府公共外交政策的提出 |
2. 9·11以后美国政府公共外交实践 |
(二) 公共外交2.0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关系 |
1. 奥巴马政府的公共外交2.0政策 |
2. 以伊朗为例看美国政府利用社交媒体外交 |
(三) 美国优先和现实主义下的新媒体外交 |
1. 美国优先的新媒体外交 |
2. 现实主义的新媒体外交 |
(四) 战时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的具体考察 |
1. 美国政府对于媒体的战时审查机制 |
2. 美国政府为媒体量身打造战时嵌入式记者 |
3. 美国主流媒体战时配合美国政府展开报道 |
结论 |
(一) 共生和博弈的延续以及博弈程度的加深 |
(二) 共生与博弈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和资本的合谋与对立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媒介化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动态与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媒介化风险形成之理论假设及实际困境 |
第一节 媒介化风险形成假设:香农-韦弗模型 |
一、香农-韦弗模型的理论背景 |
二、香农模型的理论假设缺陷 |
第二节 媒介化风险管理的心理假设 |
一、香农-韦弗模型下的沟通:编码=译码 |
二、心理系统中的共识:个体的相互理解 |
第三节 社交媒体媒介化风险的形成 |
一、社交媒体系统和社会系统间的运作周期差异 |
二、社交媒体与其他子系统的运作冲突 |
第二章 媒介化风险管理之管理假设及实际困境 |
第一节 固定主体假设 |
一、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新的风险决策者 |
二、媒介化风险主体的可追溯性假设和网络实名制 |
第二节 社交媒体的主体不确定性 |
一、社交媒体的风险主体具有流动性 |
二、算法黑箱切断社交媒体的风险主体的可追溯性 |
第三章 沟通理论框架下的媒介化风险 |
第一节 卢曼沟通理论概述 |
一、作为系统运作的“沟通”V.S作为意义传达的“沟通” |
二、网状沟通V.S线性沟通 |
三、选择V.S渠道 |
第二节 沟通理论下的社交媒体管理 |
一、沟通理论下的媒介管理假设 |
二、沟通理论下的社交媒体管理目标 |
第三节 、社交媒体的新型风险形式 |
一、原生广告:新闻、广告、娱乐的杂烩 |
二、个体意识碎片化在社交媒体中的投射 |
三、网络归档成为潜在的风险来源 |
第四章 沟通理论下的社交媒体管理新视角 |
第一节 以多角度观察取代线性管理视角 |
一、二阶观察:社交媒体中的风险观察方式 |
二、社交媒体的“共识”困境 |
第二节 重审主体管理责任 |
一、重审政府与法律管理责任 |
二、重审专业主义的合理性 |
三、重审主体间的关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反思传媒的千禧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2]鲍德里亚媒介批判思想研究[D]. 胡亚男. 燕山大学, 2021
- [3]鲍德里亚媒介诗学主体性研究[D]. 刘毅.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唐娜·哈拉维赛博格理论研究[D]. 邢业凯.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成人提线下的儿童木偶:“小戏骨”系列剧儿童媒介形象研究[D]. 张丹. 兰州大学, 2021(12)
- [7]中国大陆当代新民谣音乐文化研究[D]. 董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从传统到现代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剧目建设研究(1953-2019)[D]. 江爱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新媒体时代美国政府与媒体的共生和博弈关系研究[D]. 鲍静. 上海大学, 2020(08)
- [10]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媒介化风险管理研究[D]. 赵佳.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