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论文文献综述)
梅新林[1](2019)在《“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文中研究表明在1979年《红楼梦学刊》创刊迄今的四十年间,按照其出刊期数与年限,曾分别于三十、五十、一百辑与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六个重要节点举办过相应的纪念活动。由此回望和总结四十年来的不平凡历程,《红楼梦学刊》不仅在凝聚红学研究队伍、汇集红学研究成果、引领红学研究发展、促进红学传播等方面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与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研究所形成"三位一体"体制与机制,为推动红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红楼梦学刊》"不惑"之年的庆祝与纪念,必然再次走向对于红学本身发展的学术反思与展望,并于历史与未来的交会中获得富有意义的启示。
王鹏[2](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认为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赵曦,岳来发,章捷,张天禄[3](1997)在《中国药学会1993年~1997年大事记》文中提出中国药学会1993年~1997年大事记赵曦岳来发章捷张天禄(北京100810中国药学会)在1987年中国药学会庆祝建会80周年时,陈新谦先生以《中国药学会八十年纪要(1907~1986)》为题撰文发表在《药学通报》1987年第11期上。嗣后,在1...
符晓[4](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研究说明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张培富[5](2006)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通过追溯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化学家共同体内部来讨论化学的体制化问题。贯穿全文的有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六个部分、结束语,及两个重要的附录组成。尽管把关于中国近代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资料的整理放在“附录”部分,但它们却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两个附录的内容。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这部分概况性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是在怎样一个社会和留学大背景下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从留学时间上看,制度化的留学活动在民国时期形成,化学留学生正是在制度化的留学活动中诞生的。从留学主题来看,正是在多元化主题留学的大潮中,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才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正是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的产物。从留学地域上看,欧洲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稳定的留学地域,日本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近代科学强国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中坚力量正是留学美国的归国化学家。 附录Ⅱ,“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共收录377名近代化学留学生,这是一份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名录》共分为姓名、生卒年、性别、籍贯及出生地、出国前受教育学校、出国时间、留学国家、国外受教育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获最后学位及学校、回国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专业及职业、国外学习和国内外工作简况等12个指标与栏目,具有指标分类合理,表格直观有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相当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小传。
许海燕[6](2021)在《《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周年庆祝会暨2021年编委工作会议纪要》文中提出《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周年庆祝会暨2021年编委工作会议于2021年11月26日在上海市医学会顺利召开。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本次会议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和规模, 采用现场(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上海市医学会的相关领导, 《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 以及包括总编辑在内的14位《中华消化杂志》上海地区编委至现场参加会议, 《中华消化杂志》其他地区编委和嘉宾共近150人在线参加会议。上海地区未能出席会议的相关领导和嘉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以及《中华消化杂志》港、澳、台籍及外籍编委均通过录制的视频为《中华消化杂志》送上祝福。在之后举行的《中华消化杂志》2021年编委工作会议上, 参会编委和嘉宾为进一步办好《中华消化杂志》建言献策。
陈新谦[7](1987)在《中国药学会八十年纪要(1907~1986)》文中指出 中国药学会成立于1907年,至今年正好80周年,学会将举行庆祝活动,特辑此文以志纪念。 1907(清·光绪33年) 中国药学会的前身为中华药学会,由留日学生王焕文、伍晟、曾贞等发起于本年创立于日本东京,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全国性自然科学团体。 1909(宣统元年)
本刊编辑部[8](1993)在《《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文中研究指明 初冬的京城,寒意袭人。座落在丰台的京丰宾馆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原来,在党的十四大后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药学会第1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1月15~17日在这里举行。1992年是中国药学会成立85周年,也是《中国药学杂志》创刊40周年。15日中午,《中国药学杂志》为庆祝创刊
郭恩强[9](2012)在《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中国,作为一份近现代报刊,《大公报》引发了包括新闻界、政府官方、文化界等各方的持续性关注,由此形成了值得研究的新闻职业现象。而正是围绕着中国这样一份报纸形成的“文化”现象,触发了笔者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也构成了写作本论文的动机、逻辑起点、分析框架和方法。本论文从新闻职业共同体角度切入,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新闻业的复杂关系中探究了新记《大公报》的职业意识表现手段及其形式。如此做法,为从媒介功能、职业角色、职业理念与追求等职业意识层面研究《大公报》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具体而言,这篇论文主要关注《大公报》一直以来所讲述的有关自身的职业故事、新闻同行讲述的有关《大公报》的职业故事,以及这些故事被讲述的具体方式。笔者在描述《大公报》相关故事的同时,其实也是在讲述有关中国新闻界的故事,讲述他们对自己职业和身份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讨论了中国新闻共同体中《大公报》的职业意识,主要观点是《大公报》职业意识论述在中国新闻职业过渡时代充当了新闻共同体形成的话语资源。该报通过一系列的新闻实践和话语展示在重塑自身及新闻共同体职业形象的同时,将自己的新闻职业意识(职业理念、职业形象、职业权威感、职业角色和身份认知)成功地进行了“符号”化并转化为这一职业群体共享的象征性符号。由此也在当代成为中国新闻职业的“集体记忆’通过考察新闻共同体与职业意识的互动关系,从传播的“仪式观”关照作为一种职业现象的新记《大公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报与现当代中国新闻界及各方的复杂关系,是换一个视角研究《大公报》的有益尝试。
陈洁[10](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
一、“墙外开花” |
二、“墙内凋敝” |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5)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1.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研究 |
2.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
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一、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
1.1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
1.1.1 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
1.1.2 籍贯情况分析 |
1.1.3 受教育情况分析 |
1.1.4 出国年代情况分析 |
1.1.5 出国年龄情况分析 |
1.2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
1.2.1 留学国家情况分析 |
1.2.2 留学大学情况分析 |
1.2.3 获得学位情况分析 |
1.2.4 留学时间情况分析 |
1.3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
1.3.1 回国年代情况分析 |
1.3.2 回国年龄情况分析 |
1.3.3 回国后专业分布情况分析 |
1.4 结论 |
二、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
2.1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
2.1.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学社团 |
2.1.2 创建中国最大的海外化学社团 |
2.1.3 创建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
2.2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
2.2.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工社团 |
2.2.2 创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化学社团 |
2.3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
2.3.1 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化工期刊 |
2.3.2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外文核心期刊 |
2.3.3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中文核心期刊 |
2.4 结论 |
三、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
3.1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
3.1.1 化学教育的初建 |
3.1.2 化学教材的奠基 |
3.2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
3.2.1 化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
3.2.2 化学课程体系的形成 |
3.2.3 化学教育物质条件的建设 |
3.2.4 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
3.2.5 开创化工教育事业 |
3.3 留学生力鼎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
3.3.1 留学生群体的整合和壮大 |
3.3.2 强化教育体制的管理职能 |
3.3.3 扩张国立高校化学教育 |
3.3.4 发展西部高等化学教育 |
3.4 结论 |
四、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
4.1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
4.1.1 创建国家化学研究中心 |
4.1.2 创建国内北方化学研究中心 |
4.1.3 创建国内中草药化学研究中心 |
4.1.4 创建国内放射化学研究中心 |
4.1.5 创建国家工业化学研究中心 |
4.1.6 创建国家化学武器研究中心 |
4.2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
4.2.1 开创高校化学研究建制化的先河 |
4.2.2 战火中创建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机构 |
4.3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
4.3.1 创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 |
4.3.2 推进中国近代民办化学研究的建制化 |
4.4 结论 |
五、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
5.1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着作 |
5.2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
5.3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
5.4 结论 |
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
6.1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
6.2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
6.3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
6.4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
6.5 结论 |
结束语 |
1. 困难的结束与总结 |
2. 有益的借鉴与展望 |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
附 1.1 负岌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
附 1.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
附 1.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
附 1.4 创办海军 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
附 1.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
附 1.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
附 1.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 |
附 1.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
附录Ⅱ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
附2.1 入选《名录》人员标准 |
附2.2 附表2-2-1 《名录》 |
附2.3 制作《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承诺书 |
(9)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作为新闻职业现象的《大公报》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从当代中国的《大公报》热现象谈起 |
二、基于职业意识和新闻共同体的问题追问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有关《大公报》的研究 |
二、有关新闻共同体、新闻职业意识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路径及章节安排 |
一、现实关切与研究创新 |
二、分析方法与资料收集 |
三、篇章结构安排及介绍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一章 1920、30年代新闻职业的期许与想象 |
第一节 被视为文化教育领域的新闻业 |
一、不能承受之重的使命:被赋予文化角色的新闻业 |
二、都市“罪恶”与报纸角色 |
三、准能代表“舆论”?定期刊物对报纸的发难 |
第二节 职业角色冲突下的“津贴”与“生意经” |
一、“京派”与“海派”:新闻业的两种办报模式 |
二、立场与背景:面对外界质疑的新闻界 |
三、私营、公营与国营:新闻业所有权的讨论 |
第三节 记者职业角色的自我期许与困惑 |
一、“无冕帝王”与“无魂之鬼”:当记者成为职业经历 |
二、新闻共同体的职业自尊心:记者眼中的“受辱”事件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二章 职业意识的重塑:确立“第三种”办报模式 |
第一节 重树标准:“四不”社训里的职业定位 |
一、“舆论亡矣”:“四不”方针与职业自反性 |
二、“难言”:讲述权力压迫下新闻职业的故事 |
三、超越“津贴”与“生意”的第三种新闻业 |
第二节 话题与运动:建立负责任的职业形象 |
一、在民众与强权者之间:发起社会与政治议题 |
二、“可见”的读者群:制造读者共同体 |
三、模范的建立:新闻界对运动的反应与认同 |
第三节 中国与外国:“全国报”眼中的现实与新闻真实 |
一、都市之外的乡村:展现别样的“现实中国” |
二、新闻真实与“新闻主权”:对外媒“造谣”的态度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三章 职业权威的维护:“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话语论述 |
第一节 “善意”批评与消极抵抗:“敢言”传统的现实重塑 |
一、如何才能权威?与消息源互动中形成职业角色 |
二、“善意”的批评:官方“尊重”中的积极回馈 |
三、以“新闻自由”为名:言论统制下的职业“抵抗” |
第二节 历史事件中的“缺席”与“在场”:纪念日的历史回溯 |
一、赋予时事以意义:作为象征符号的纪念日 |
二、“亲历”历史:职业历程与关键事件的勾连与脱勾 |
第三节 1941年热点事件中的职业地位获得 |
一、新闻学会中的位置:官方定调与职业使命的“统一 |
二、“国难”中的奖章:来自密苏里的荣誉加冕 |
三、报人之死:成为新闻职业精神象征符号的张季鸾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四章 被质疑的职业角色:面对各方挑战的“言论老生” |
第一节 被调侃的“言论老生”:小报刊物眼中的“大报” |
一、“一个污秽的海”:精英报刊眼中的黄色刊物 |
二、新闻同行的“谈论”:方型小报笔的“言论老生” |
三、重构的共同体:政府介入下“大报”与“小报”角色的自我反观 |
第二节 普遍与独享:世界“新闻自由”潮流中的言论空间 |
一、交往中的想象:国际新闻自由运动下的职业展望 |
二、现实中的话语策略:面对新闻检查制度的调适 |
三、新闻“不自由”缝隙中的“投机”?言论压迫环境下的同行印象 |
第三节 宣传战的卷入:来自“党报”同业的指责 |
一、“国特”与“尾巴”:党派宣传战中的“人民”立场 |
二、“谜”一样的报纸:“笔墨官司”中的多重形象 |
三、“后台”的独白:党报指责压力下的自我疏解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第五章 “新生”后的旧梦:一份中国报纸的“历史三调” |
第一节 “招魂”与“阴魂”:作为个人职业经历的大公报 |
一、从“招魂”到“阴魂”:党报观念批判下的“资产阶级新闻观点” |
二、个人经历的变调:各种回忆文本中的大公报印象 |
第二节 断裂中的重构:作为新闻界记忆共同体的大公报 |
一、为了忘却的纪念:新闻界百年报纸的“神话”塑造 |
二、追寻逝去的传统:市场化时代的新闻职业价值观 |
第三节 变换的面孔:被重新叙事与书写的大公报 |
一、从“争取”对象到爱国报刊:革命史叙事框架中的《大公报》 |
二、知识分子的言说:自由主义书写脉络中的《大公报》 |
三、中国式的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改革中《大公报》的职业资鉴面孔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结语 符号、职业意识与新闻共同体:《大公报》与中国新闻业 |
本章参考文献及注释 |
后记 |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回顾 |
四、称谓界定 |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不惑”之年的回望与思考——纪念《红楼梦学刊》创刊四十周年[J]. 梅新林. 红楼梦学刊, 2019(04)
- [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3]中国药学会1993年~1997年大事记[J]. 赵曦,岳来发,章捷,张天禄. 中国药学杂志, 1997(10)
- [4]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5]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D]. 张培富. 山西大学, 2006(10)
- [6]《中华消化杂志》创刊40周年庆祝会暨2021年编委工作会议纪要[J]. 许海燕. 中华消化杂志, 2021(12)
- [7]中国药学会八十年纪要(1907~1986)[J]. 陈新谦. 中国药学杂志, 1987(11)
- [8]《中国药学杂志》举行创刊40周年庆祝会[J]. 本刊编辑部. 中国药学杂志, 1993(01)
- [9]重塑新闻共同体:新记《大公报》职业意识研究[D]. 郭恩强. 复旦大学, 2012(02)
-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